互联网会计论文10篇

互联网会计论文篇1

互联网的出现,是全球IT领域继PC机后的第二次产业浪潮,它带来了IT产业以及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它对企业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深远的。首先,电子商务成为网络时代的商业方式和企业生存形式;其次,企业经营和管理信息都以电子方式运行,实现数字化管理;第三,网上企业、网际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系统开始出现,新的经济形态如直接经济、网络经济等逐步形成。

财务会计系统是经济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互联网使得财务会计系统的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1.会计数据的载体有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载体。传统会计是以纸张作为会计数据的载体,在互联网络运行环境下,硬盘、内存、软磁盘、磁带等磁介质与光盘等光电介质成为财务数据的新载体。这种置换使得数据的记录、存储、传递由“机械形式”为“电磁形式”所取代。从理论上讲,数据载体的改变,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可实现信息的多维重组,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再重组提供了无限的自由空间。

2.会计数据处理工具有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在算盘和草稿纸时代,由于计算工具落后,信息加工成本高.造成数据处理和信息生成的数量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严格约束。计算机的使用使得这一状况发生巨大改变,而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带来根本根本性的变化。数据处理、加工速度成千上万倍提高,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加工的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限制。这种改变将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注重信息的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3.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有慢速、单向向高速、双向转变。手工会计的慢速、单向自不用说.单机运用提高了输入输出速度。局域网使得双向输入输出成为可能,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慢速、单向为高速、双向,而且能适应网上交易的需要,实现适时数据的直接输入输出。

互联网对经济业务和会计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要求财务会计进行相应的改革。那就是网络会计。所谓网络会计,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网络会计将以其先进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成为财务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这种发展有一个过程,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网络会计成为财务会计的主流,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财务会计。

二、理论冲击:互联网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

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传统财务会计的四个假设适应传统社会经济环境,并为会计实践检验,证明了其合理性、但是,在互联网走进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充斥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时,以前会计假设所依据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四个会计假设都面临挑战。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个体。指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它为确定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的经济业务提供了基础,从而也为规定有关记录和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提供了基础。这个个体是有形的实体。而网络公司存在于网络计算机之中,它是一种临时结盟体,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公司”,它可以由各个相互***的公司,将其中密切联系的业务划分出来,经过整合、重组而形成,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结盟体的成员公司,甚至经常解散或重新构建。因此,企业在网络空间中非常灵活,会计主体变化频繁,传统会计主体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如何在互联网络环境中对会计主体作出新的界定或对会计主体假设本身进行修正是网络会计无法回避的问题。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指会计上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所持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换,其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小确定性。“虚拟公司”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公司”可以随时终止。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在传统财务会计中.非持续经营条件下应适用清算会计;在网络会计中,是适用清算会计还是创建新的会计体系或方法,是必须予以明确的问题。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会计分期假设,指为了在会计主体终止之前,能够向夸奖信息的需求者即使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人为地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计算机网络的采用,可以使一笔交易在瞬间完成,网络公司可能在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换言之,网络公司因某种业务或交易而成立,因某种业务或交易完成而终止,其存续的时间长度伸缩性很强,在存在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要人为地进行分割,不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其实际意义也不大。与此相应,在会计分期假设下的成本、费用的分配和摊销,在网络会计中必要性有多大,值得进一步探讨。

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最小单位。尽管会计数据不只限于货币单位,但传统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货币计量假设有两层含义:第一,货币是众多计量单位中最好的计量单位;第二,货币价值稳定不变。网络会计不会对货币计量假设造成大的冲击,互联网对这一假设的用项主要表现为:由于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易变得非常容易,尤其是在通过互联网进行跨国金融工具交易时.在传统财务会计中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外币会计,在网络会计中是否有可能寻找到更好的计量单位?

三、实务变革:互联网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

网络会计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十分广泛,例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财务报告、会计职能、会计模式、会计核算手段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就网络会计对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财务报告的影响作一些分析。

1.网络会计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

历史成本原则是传统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指会计人员在进行资产计价时并不考虑资产的现时成本或变现价值.而是根据它的原始购置成本计价。因此,在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历史成本由于客观、可靠、可核而得到普遍采用。但是,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需求者缺乏相关性,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它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尖锐批评。在互联网环境下,这一原则将受到更多的冲击。首先,网络公司的交易对象大多是存在活跃市场的商品或金融工具,其市场价格拨动频繁,历史成本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性弱;第二,网络公司的解散可能经常发生,并且从成立到解散可能只有较短甚至很短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历史成本计价的时点与清算时的时点相距不远。但此时已属非持续经营阶段,历史成本不能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信息;第三,历史成本是一种静态的计量属性.它对网络公司经营业绩的反映是滞后的,公司管理当局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财务会计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的职能无法发挥出来。

互联网会计论文篇2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发展问题

一、“互联网+”的涵义及其特征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促进会计服务质量的升级换代,可以看到“互联网 +”对现有会计发展模式的转型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可能颠覆现行会计服务模式。的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会计行业l展前景令人欣慰。

1.“互联网+”推进会计服务水平的全新升级

“互联网 +”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优势,促进社会化分工,强势构建新型现代会计服务业体系,并推进会计服务水平的升级。在“互联网 +”调控下,现代会计服务业体系更加完善,除了为传统的企业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财务信息,现如今更多地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全面、及时、相关和可靠的决策信息与管理信息。而且很大程度上促进会计职业功能的优化,例如:进行动态预测和计划,提供实时决策支持、柔性优化资源、持续改进绩效,这样更有助于构建财务分析与预测、财务战略规划、资本市场运作、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商业模式等专业体系。

2.“互联网 +”推动会计服务效率提升

传统的企业会计反映经济业务从发生到结束都有一套复杂的流程:从设置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到编制报表止,这些步骤缺一不可,紧密相连,耗时极长,严重阻碍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而在“互联网 +”时代,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实时财务报表的重要性,而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实时财务报表的编制成为可能。企业编制实时财报表,使会计核算从事后处理转变为事中处理,财务管理模式从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会计监控模式从间断性监控走向持续性监控,突破了传统会计分期理论,使得会计数据更具有决策意义。

3.“互联网 +”改善会计服务资源配置

“互联网 +”在提高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等方面,正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巨大作用。互联网技术催生了许多新的增值服务,改变了会计服务业的前进轨迹。在“互联网 +”时代,互联网的互通互联让会计服务资源能够有机会流动起来,解决会计服务资源闲置的问题,会计工作人员可在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上处理各项会计事务,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会计人员***和封闭的工作单元,例如:可进行网上编制财务报表、财务审批、***更新财务制度、***服务支持、***资金调度、***咨询等。

三、“互联网 +”下我国会计行业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不足

1.会计的理论的更新远达不到互联网发展的要求

快速的互联网发展对会计的理论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传统财务会计理论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性经营、以及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情况下运行的,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会计主体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等方面的传统会计理论没有得到更新,无法满足“互联网 +”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所以会计信息化要与时俱进就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

2.在互联网的发展下会计信息的安全受到严重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受到大众关注。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益的工具落入不法之人的手中,后患无穷。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在通过网络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被破坏,截取等,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计算机病毒会威胁网上信息的安全,甚至导致网络瘫痪,造成会计信息残缺。

3.会计人员素质严重脱轨

随着新型互联网化工具的产生,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高。例如,云端应用、平台化管理等方式将企业前台经营与后台财务管理打通,实现高效管理、高效运营。因此,会计人员应紧跟时代潮流,加强新型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管理能力,成为互联网时代需要的综合性会计人才,既精通会计基本做账,又能熟练掌握各类会计软件,共同为在新时代下会计行业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二)对策建议

“互联网 +”给会计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期待会计行业的巨大发展则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国家相关部门应当不断更新会计准则和与“互联网 +”下会计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策法规,为会计行业更好的发展开辟道路。企业应当加强自身会计体系的建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实时更新财务会计理论,加强法律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安全保密系统,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明确企业的责任主体。对于会计工作人员而言,我们不能拘泥于现状,不能被动的学习,要主动求新,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掌握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帮助企业更好的分析财务数据,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为企业创造业绩。只有多方努力,会计行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才会更上一层楼。

互联网会计论文篇3

关键词:“互联网+”视阈;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中***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5-0093-02

创新是民族持续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得以长存的核心力量,更是******永葆生机的致命点。为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充分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而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是人才。随着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我国信息产业正处于非常发展中,需要更多创新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但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模式单一化,学生创造能力较低,不符合新时期社会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软件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不利于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为此,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全方位分析社会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不同途径,构建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互联网时代下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1“互联网+”概述

1.1“互联网+”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府部门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全方位分析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制定了合理化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实施该行动计划的过程中,优化利用互联网各种功能,使其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有机融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创新人才发展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互联网+”来说,是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核心形式之一,是互联网新形态、新业态的典型代表。它是新时代下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核心产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做与,是互联网形态不断演变,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形态。它是互联网思维在实践中,产生的重要研究成果,折射出社会某时期已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推动经济形态动态变化的核心力量,也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促进社会经济深入改革,使其处于健康发展中。总的来说,“互联网+”是指互联网行业、传统行业的相互融合,即优化利用各种先进的互联网数据信息,以网络平台为跳板,促使互联网行业巧妙地融合到传统行业中,为构建全新的发展形态做好铺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融合并不是互联网行业、传统行业的有机结合。

1.2“互联网+”特点

就“互联网+”而言,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一是:创新驱动。就传统互联网来说,其资源驱动增长方式为粗放型,需要综合分析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采取可行的措施化创新形式,不断促进创新驱动的持续发展。而这正好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征之一,需要通过不同途径进一步创新互联网思维,迅速转变互联网传统思维,加快互联网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二是:跨界融合。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指互联网行业的跨界、变革乃至开放,可以重新塑造、融合互联网的相关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要用于大胆尝试互联网跨界,这样才能不断为互联网事业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加快是它创新的步伐,能够更快地实现融合,实现群体的智能化,不断拓宽产业化发展道路。三是:尊重人才,开放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力量能够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科学技术前行的脚步,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可以客观地呈现出某一特定阶段中社会生产力的具体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尊重人性,客观地呈现出人们实践经验成果,注重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此外,生态、开放也是“互联网+”的显著特点。在推进“互联网+”全过程中,需要多角度、多层次摒弃传统运行模式,创新是互联网具有的多样化功能,充分展现互联网在创业方面带来的可观价值。四是:重塑结构,连接一切。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浪潮中,信息***乃至全球化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互联网作用下,原有的社会形态已被打破,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结构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这一系列变化也推动着互联网事业的健康发展。就“互联网+”来说,连接是其核心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连接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点,而互联网这种连接性是具有某种价值的。

2“互联网+”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互联网+”视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持续发展,计算机专业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一、影响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在“互联网+”日益发展浪潮中,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各高校需要重新全面而客观地了解新时期社会市场动态变化,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计算机专业特点,重新制定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加以优化调整,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把“互联网+”概念、理论知识等巧妙地融合到计算机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中,培养出更多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顺应新时期社会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影响师资队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随时关注社会市场动态变化,巧妙地把新知识、观点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校要定期对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进行系统化地培训,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不断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第三、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较强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等。针对这种情况,高校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优化计算机专业人才教学模式,巧妙地把“互联网+”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融入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在课堂教学中,局傲世也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注重不同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2.2“互联网+”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2.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就“互联网+”来说,其行动计划主要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比如,大数据、云计算,和生产业、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创新。高校在培养计算机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道路上,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计算机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他们展开实践教学,注重他们实践技能、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把培养高水平的综合型专业人才作为核心目标,培养一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应用乃至开发的高级创新型技术人才,满足“互联网+”时代在计算机专业人才方面的客观要求。

2.2.2健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就计算机专业来说,需要将“互联网+”相关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合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还要根据计算机课程特点,适当加入一些关于大数据、物联网等理论知识,要积极引导学生全方位了解“互联网+”。而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把计算机专业的一些前沿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放在核心位置,巧妙地“互联网+”融入到其他专业中,逐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2.2.1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在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过程中,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领会,不断拓展学生视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够在跨学科中灵活运用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大数据为例,需要把大数据一系列理论知识融入到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比如,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基础,通过不同途径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大数据技术,不断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积极、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2.2.2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优化调整计算机专业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掌握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理论知识、专业化技能,能够客观地了解新时期计算机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逐渐提高学生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实践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解决相关的实践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以大数据为例,可以设置这样一些专业课程,比如,分布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分布式数据库HBase。

2.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还要构建合理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做好铺垫,急需要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工程设计等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而在这方面,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是培养创新型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关键所在。在课程实验教学方面,要以计算机课程为基点,结合实验课特点,制定可行的实验教学大纲等,明确每门实验课程的任务,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优化调整理论课程构建体系。在设置实验的时候,要把重心放在设计型实验、综合创新型实验上,合理安排计算机综合课程实践课时,采用“实验、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为培养学生系统开发的初步素养做好铺垫,还要引导学生熟练操作相关的软件,比如,3Dmax、Solidworks,促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工程实践教学方面,需要优化利用项目实践方法,在毕业的上半学期,专业教师要明确项目内容,制定可行的实践目标,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各方面情况,专业方向模块,选择对应的模拟题目,合理划分小组,对他们进行集中训练。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以相关的项目设计流程榈枷颍完成对应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开发实践素养。在毕业实习方面,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对应的计算机就业实习培训基地,每学期定期安排计算机专业学生到知名的软件企业、信息相关部门去实习,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锻炼自己,为毕业后更好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埋下伏笔。学校可以结合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和他们合作,在毕业实习期间,聘请一些专业的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来,开设专业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至关重要,这是时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对社会市场发展规律的遵循。而在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道路上,高校扮演着重要角色,担负着重大的使命,需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全方位分析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等,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优化调整计算机专业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要全方位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调整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注重不同学科的协调以及共同发展,注重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培养出更多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弥补人才空缺,促进不同行业、领域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持续发展,使其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鹏,齐燕.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31):80-83.

互联网会计论文篇4

中***分类号:F832.2;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5-0108-06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Online Financial Wealth

Product Purchasing Based o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XU Xiaoyang, LU Minghui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Abstract: Based o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purchasing intention and behavior of financial products from the consumers perspective, and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rchas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cognitive of risk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urchas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oth between trust and purchasing intention & behavior, and between computer selfefficacy and purchasing intention & behavior.

Key words:online finance; financial wealth product;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网络金融发展极为迅速,产生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的全方位、多元化互联网金融服务。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一直走在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金融业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业,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逐渐形成概念,与人们的生活更为密切,产生了独特的发展形态。2012年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基于各种平台的金融创新产品开始出现,“余额宝”等本土化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更是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消费者的碎片化理财,具有较高收益、门槛低和随时赎回的特点,激发了广大网民的投资热情。与此同时,对互联网金融及其产品创新的探讨已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大新兴研究热点。

互联网技术运用于金融领域始于国外,但“互联网金融”不是通用的国际术语,多见的是“E-finance”,“E-commerce”,“Network finance”,即电子金融、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其范围大于只依托互联网技术的金融活动,并侧重金融交易、服务的信息化。Manuchehr Shahrokhi总结了电子金融的发展创新状况,分析了金融服务业和IT产业面临的挑战[1]。目前,互联网金融往往被具体化为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兴金融交易模式和产品,Garry Bruton等分析了小微金融、众筹、P2P网贷等创新金融模式,以期为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模式[2]。一些学者们认为互联网金融依托移动支付、网络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现代互联网信息与技术,为消费者提供第三方支付、信用评价与融资以及互联网理财等各种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3,4]。还有一些学者对影响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因素进行相关研究,包括采用计划行为理论等模型对金融的安全性[5]、消费者满意程度、感知的易用性和有用性[6]等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互?网金融模式和影响互联网金融使用的关键因素。对互联网金融网上银行使用行为研究较多,且主要使用计划行为模型进行分析,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购买行为研究较少。由于计划行为模型侧重于个体实施特定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而互联网理财产品是新生事物,需要在互联网氛围下进行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需要关注心理认知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在不同的自我效能和社会认知水平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和行为可能大相径庭。但现有文献尚未就此进行深入探讨。为此,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构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购买行为理论框架,深入探讨影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购买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为金融机构的产品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为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提供决策建议。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本文将主要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已有文献分析构建研究框架。在查阅相关资料和相关调研之后,决定设置6个潜在变量:互联网氛围、计算机自我效能、风险控制认知、沟通交流、交易信任、购买意愿与行为。

Albert 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揉合内因决定论和外因决定论两种理念,辩证地提出个体的认知因素、环境、行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行为及其所处的环境为动态的互惠决定关系,任何两者之间的关系都随着个体的认知、行为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环境因素包括所处氛围、外在资源等。个体认知包括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我是否具备某种特殊能力的判断,自我效能与个体的能力有关但并不能反映其真实能力,只影响个体对任务的选择和完成任务的韧性;结果预期是个人对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结果的判断[7]。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自我认知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影响自我效能即对自己能力的判断。组织内每个个体对互联网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接触和使用情况形成一种组织内的环境氛围,即互联网氛围。在使用互联网购买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会强化消费者对自身使用计算机能力的价值判断。因此,互联网氛围会影响组织内个体对自身使用计算机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能力判定,这种能力的判定即计算机自我效能。

风险控制认知是指个体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存在风险的程度和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控制程度的认知水平及认知行为。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个体认知包括风险控制认知,并受环境因素影响。Sutton S.G.等指出企业个体或决策群体必须正确认识到电子金融(即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企业才能成功实施以互联网金融为平台的电子商务,获得效益[8]。因此,互联网氛围(即互联网环境)会影响风险控制认知。

由于现代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的消费者基于信息动机和情感动机,喜欢使用互联网获取金融理财产品信息和进行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购买评价,并通过“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媒体与其他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因此,互联网氛围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有关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沟通交流活动。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1:互联网氛围对计算机自我效能有显著影响;

H2:互联网氛围对风险控制认知有显著影响;

H3:互联网氛围对沟通交流有显著影响。

成颖等提出计算机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计算机培训及其辅助技术使用等行为活动中的应用[9]。计算机自我效能作为个体认知因素将会影响个人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行为。廖俊峰等将计算机自我效能作为研究个人网上银行采用意向的主要变量之一[10]。如果某个消费者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较好,那么他(她)会更有信心并更愿意使用计算机购买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4:计算机自我效能对购买意愿与行为有显著影响。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个体对新生事物的认知程度将会影响交易信任并影响其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Kim等提出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时会考虑交易环境风险、本人的风险偏好、卖家的信誉度等等,这些交易过程中的相关风险需要消费者进行分析和控制,如果消费者对相关风险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知道如何进行防范,则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信任卖方[11]。所以个体对风险控制的认知将显著影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交易信任程度。

消费者在搜寻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信息时,由于存在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和理解的不对称,他们在进行购买决策时往往犹豫不决。张万力等提出沟通交流可以降低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认知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意愿[12]。沟通交流包括大众传媒对社会受众的信息传递、网络社交媒体的信息交流和人们日常交往时所进行的信息交流。有效的沟通交流活动将促进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构建对理财产品尤其是创新理财产品的交易信任程度,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交易信任一旦形成,消费者则更容易产生购买意愿并付诸行动。陈东宇等发现P2P的出借意愿主要受信任影响,交易信任影响购买意愿和行为[13]。鉴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5:风险控制认知对交易信任有显著影响;

H6:沟通交流对交易信任有显著影响;

H7:交易信任对购买意愿与行为有显著影响。

基于上述变量设置和假设,本文的理论模型框架如***1所示。

2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为确保测量量表的真实有效,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作者在参考相关经典文献的基础上,与有关专家和受访对象进行深入交流。在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之后,修改相关量表。然后进行范围较小的预调查,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预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及访谈意见对量表的内容进行进一步修改,确定最终调研问卷。问卷所采集的基本信息有职业、学历、年龄和年收入,问卷主体部分采用了Likert五点量表形式:数值1表示“完全不赞同”、数值3表示“不确定”、数值5表示“完全赞同”。问卷主要涉及互联网氛围、计算机自我效能等6个变量,共16项,问卷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问卷的调研对象是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无锡市、苏州市的普通市民,既包括分布各行各业的工薪阶层,也包括在校大学生,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平台共发放问卷800份,每个地区为200份,有效问卷725份。被调查人群职业主要为女性(61.23%),以年轻人为主(20~40岁占比为75.37%)。受教育水平较高(大?R陨险?90.15%),收入水平也较高(收入在3万以上占77.34%)。将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支付宝注册用户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各项比例基本一致,因此认为该样本是有效的。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统计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各测度指标平均值在2.77~4.57之间,中位数主要以3为主,众数以3为主,标准差范围在0.83~1.22之间。通过上述软件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受访者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经常使用互联网(相关测量指标的平均值均大于3,中位数和众数都在3以上),但是他们很少进行以互联网理财产品为主题的信息交流,并且对该类产品的风险认知程度不足(相关测量指标的平均值基本上小于3)。此外,由于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缺乏交易信任(相关测量指标的平均值基本上小于3),受访者部分人群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持观望态度,但也有较多受访者愿意购买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在确保较好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取较高的理财收益。观察变量描述性统计量具体如表2所示。需要指出的是,测量指标

y1的众数、y3的中位数和众数、y10的中位数和众数均为5,这说明绝大多数受访者极度依赖互联网,并爱好使用QQ、微信等社交网络媒体进行信息交流。此外,测量指标y2、y5、y6、y9、与y16的标准差均超过1.1,这说明受访者们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和购买行为差异显著。

3.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衡量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本文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分析软件为SPSS22.0。分析得到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参考标准为大于0.6),表明问卷内容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具有较好的信度,相关量表具有较好的整体可靠性和稳定性,可进一步进行验证分析。效度检验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型检验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MO值为0.912,远远大于0.6,Bartletts球型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表明各变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

因此调查问卷效度较好。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因子载荷基本大于0.5,且累计方差解释程度均大于80%,说明相关量表较为理想。

3.3 模型的建立和适配度检验

本研究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基于经典文献的基础上,使用AMOS软件构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结构方程模型(如***2所示),外因潜变量为互联网氛围,内因潜变量有计算机自我效能、风险控制认知、沟通交流、交易信任、购买意愿与行为。本研究在模型修正时发现,y1与 y3观察变量题项所测量的特质有某种程度的类似性, y4与 y10之间、y5与 y7之间、y8与 y13之间也是如此。因此设定了上述四组共变关系,从而减少模型的卡方值,使得模型更契合实际。

为验证上述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对模型整体适配度和基本适配度进行检验。根据表3所示,良适性适配指数(GFI)大于0.9,这说明该模型的协方差在解释样本数据协方差时,效果较为理想。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增值适配指数(IFI)、比较适配指数(CFI)、简约调整后的比较适配指数(PNFI)等指标均完全符合标准。但卡方自由度比CMIN/DF指标略偏高,这可能是源于该样本相对较小,从而导致该指标不够稳定。总之,该模型整体适配度较好。

根据***2所示,观察变量y1和y2能被外因潜在变量“互联网氛围”解释的变异量较高(分别为0.59和0.76),说明受访者通过互联网交流信息更能反映互联网氛围的构念特质,而y3能被互联网氛围解释的变异量较低(因素负荷量为0.46),这说明受访者上网的频率对互联网氛围的相对重要性较低。y4和y5,尤其是y5观察变量能有效反映内因潜在变量“计算机自我效能”所要测得的构念特质(因素负荷量分别为0.69和0.81),这说明受访者相信自己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尤其是熟练使用计算机购买余额宝等产品能有效反映受访者的计算?C自我效能的构念特质。同理,观察变量y6、y7、y8能被内因潜在变量“风险控制认知”解释的变异量较高(分别为0.63、0.88和0.79),说明受访者通过认知余额宝等产品风险及其风险控制、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能较好反映风险控制认知的构念特质;观察变量y9、y10、y11能被内因潜在变量“沟通交流”解释的变异量较高(分别为0.80、0.57和0.75),说明受访者在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时与朋友、同事和家人及互联网企业进行有效信息交流能较好反映沟通交流的构念特质;观察变量y12、y13、y14能被内因潜在变量“交易信任”解释的变异量较高(分别为0.89、0.82和0.65),说明受访者对互联网理财产品及其较高收益比较放心、对互联网企业比较信任能较好反映交易信任的构念特质;观察变量y15、y16能被内因潜在变量“购买意愿与行为”解释的变异量较高(分别为0.93和0.90),说明受访者愿意购买和持有互联网理财产品能较好反映购买意愿与行为的构念特质。总之,在对模型基本适配度检验中,除y3互联网氛围的因素负荷量是0.46外,互联网氛围对应的其他两个观察变量的标准化估计值均大于0.5;计算机自我效能、风险控制认知、沟通交流、交易信任和购买意愿与行为所对应的观察变量的所有标准化估计值均在0.5至0.95之间,且无较大的标准误差,所以模型的基本适配度较好。因此,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消费者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行为。

3.4 假设检验和路径分析

***2显示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各路径系数,通过对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互联网氛围分别对计算机自我效能(C.R.=6.940,P

3.5 总体效应标准化估计

在标准化回归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前提下,总体效应标准化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潜在变量之间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可表述为:潜在变量“交易信任”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回归系数值最大(0.619),表明“交易信任”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直接效果最为显著;潜在变量“计算机自我效能”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回归系数值为0.327,表明“计算机自我效能”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直接效果也比较显著。各潜在变量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间接效果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互联网氛围(0.785)、风险控制认知(0.319)、沟通交流(0.249)。通过对不同潜在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值进行比较,发现各变量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间接影响效果:“互联网氛围”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间接影响效应最大,“风险控制认知”次之,“沟通交流”最小。

3.6 事后访谈

针对部分消费者的事后访谈表明,他们经常通过互联网查看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了解新推出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并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体“朋友圈”流通理财心得和信息。他们(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认为在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过程中,存在身份认证手续繁琐、银行支付限额过低,担心存在产品被大量赎回的金融系统性风险、计算机(或手机)感染“木马”病毒等技术风险、计算机操作风险等。因此一些消费者认为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存在较高的风险。

然而,大部分受访者(尤其是年轻的消费者)仍然愿意购买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认为该类产品实质是对货币基金的“团购”,具备无门槛、零收费、随时赎回且具有较高收益。当前股市大幅震荡、楼市泡沫严重,民众的投资渠道较少,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仍是不错的理财方式。此外,受访者大都认为,虽然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在不断压缩“第三方支付”的生存空间,他们今后仍将继续购买或持有“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4 结论与启示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文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适配度检验和假设检验,认为该模型适合于解释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形成过程。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作为环境因素的“互联网氛围”对“沟通交流”“计算机自我效能”和 “风险控制认知”的影响效应均非常明显,“互联网氛围”对“购买意愿与行为”的间接影响效应较大,并且“计算机自我效能” 和“风险控制认知”对“购买意愿和行为”也有一定的直接影响,这正好符合社会认知理论中环境因素(互联网氛围)和个体认知(计算机自我效能和风险控制认知)对个体行动(购买意愿与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

第二,“沟通交流”对“购买意愿和行为”具有较强的简接影响效应。这表明通过大众传媒、网络社交媒体、日常人际交往等不同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对消费者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和行为影响显著。这也说明基于大众传媒、网络社交媒体和人际交往的信息交流,能促使人们形成偏好意愿。

互联网会计论文篇5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 “互联网+”的概念与特征

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指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过不断实践产生的重要成果。“互联网+”使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以一个全新的姿态登上了舞台,有利于促进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创建了新的发展形态。

2.“互联网+”的特征

(1)创新驱动。传统的互联网行业以粗放型为主,当前,为了促进创新驱动的快速发展,应该创新互联网思维,转变传统互联网思维方式。

(2)重塑结构。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逐步突破了原本的社会形态,使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结构发生了改变。反过来说,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互联网事业的进步。

(3)跨界融合。所谓“+”,就是指互利网行业的变革和跨界,是将互联网内容进行重塑和融合。在互联网领域只有敢于尝试,敢于促进其跨界发展,才能够加快互联网事业创新,才能拓宽互联网的产业化道路。

(4)开放生态。在推进“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摒弃传统的网络运营模式,对互联网的各项功能进行创新,这是推进“互联网+”事业的主要目的,同时是创业价值的一种方式。

(5)尊重人性。人性是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而互联网最主要的作用展现人们的实践经验与主要成果,因此互联网更加注重自身对人类劳动成果的创造性的应用。

二、“互联网+”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1.对体系的影响

“互联网+”的不断进步对构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各大高校应该重视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为此,计算机专业在制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将“互联网+”

的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理论知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满足社会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2.对师资队伍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需要培养出与时代接轨、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计算机专业老师要将新的知识、观点融入日常教学中,并且带领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三、“互联网+”视阈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1.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让学生拥有坚实文化基础,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各大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另外,各大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完善课程体系。首先,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增添“互联网+”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的课程,同时在课程中引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深入了解“互联网+”。其次,在设置专业课时,要将“互联网+”与其他专业进行融合,从宏观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2.注重校企合作,学科协调发展

“互联网+”促进了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时,应该注意创新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学习能力。除此以外,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及时对培养方案做制订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互联网+”以其独有的特征,对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了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互联网会计论文篇6

中***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58 -03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近些年,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网络理财、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发展,冲击着传统的金融模式。对于互联网金融,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定义。谢平等(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也称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罗明雄等(2013)认为,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渗透到传统金融业态,对原有的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及创新衍生出来的金融服务方式,具备互联网理念和精神的金融业态及金融服务模式统称为互联网金融。芮晓武和刘烈宏(2014)则认为,只有在互联网平台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开展的金融服务才属于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机构和业务的网络渠道拓展则属于金融互联网。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概念分为广义互联网金融和狭义互联网金融。狭义互联网金融是指新兴非金融机构采用互联网平台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的金融服务模式;广义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互联网实现金融功能的金融模式,既包括新兴非金融机构采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的金融服务模式(例如阿里小贷),也包括传统金融机构物理形态的纯网络化拓展(例如网上银行和移动银行),还包括新兴非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在相关业务方面的竞争融合,广义互联网金融机构包括新兴非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本文采用广义互联网金融概念,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现阶段新兴非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合作关系,并研究在竞争合作中快速扩张的互联网金融如何在***府审计监管下健康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需要***府审计监管

互联网金融是新兴事物,各级***府的相关***策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但是互联网和金融业天然是风险性显著行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创新与风险并存。近些年发生的一系列互联网金融违规违法事件使人们认识了互联网金融的高风险性。因为互联网金融具备互联网和金融双重属性,其具有这两个行业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操作性风险等等,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府审计监管。

三、互联网金融***府审计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

演化博弈理论以博弈方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有限理性意味着博弈方往往不会一开始就找到最优策略,会在博弈过程中学习博弈,必须通过试错寻找较好的策略,意味着均衡是不断调整和改进而不是一次性选择的结果,而且即使达到了均衡也可能再次偏离。有限理性博弈分析的关键是确定博弈方学习和策略调整的模式,或者说机制。由于有限理性博弈方有很多理性层次,学习和策略调整的方式和速度有很大不同,因此必须用不同的机制来模拟博弈方的策略调整过程。比较典型的模拟机制是学习速度很慢的成员组成的大群体随机配对的反复博弈,策略调整用生物进化的“复制动态”机制模拟,本文采用这一模拟机制。

互联网金融是创新事物,其创新的机会与法律风险并存,在确保坚守法律底线、防范风险并对一些害群之马的违法者予以坚决打击的前提下应提倡适度审计监管,积极包容创新。基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现状及审计监管理论,构建以互联网金融机构与***府金融审计监管部门为博弈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双方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其中π表示互联网金融机构合法创新的所得收益,w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违法创新的所得收益,r是上级***府对金融审计监管部门发现非法行为的奖励,c是金融审计监管部门的审计监管成本,f1是审计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违法创新的惩罚,f2是上级***府对金融审计监管部门失职行为的处罚。

假设x为互联网金融机构采用合法创新策略的比例,则其采用非法创新策略的比例为(1-x);同理假设y为***府审计监管部门采用审计监管策略的比例,则其采用不审计监管策略的比例为(1-y)。由上假设,互联网金融机构采取合法创新策略的期望收益为: u1=yπ+(1-y) π,其采取非法创新策略的期望收益为:u2=y(w-f1)+(1-y)w,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平均期望收益为:u=xu1+(1-x)u2,故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dx/dt=x(u1-u)=x(1-x)(u1-u2)=x(1-x)( π-w+yf1)(3)

同理可得***府审计监管部门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dy/dt=y(1-y)(r+f2-c-rx-f2x) (4)

根据(3)式,令F(x)=dx/dt=0,得互联网金融机构复制动态方程的可能稳定状态为:

x1*=0,x2*=1,y*=(w-π)/f1

根据微分方程及演化稳定策略的性质,当F’(x*)(w-π)/f1时,F’(0) >0,F’(1)

同理,根据(4)式,令G(y)= dy/dt=0 得***府审计监管部门复制动态方程的可能稳定状态为:

Y1*=0,y2*=1,x*=1-c/(r+f2)

根据微分方程及演化稳定策略的性质,当G’(y*)

令x0=1-c/(r+f2),y0=(w-π)/f1,在不同情况下,将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府审计监管部门两群体类型比例变化的复制动态关系及稳定性,以两个比例为坐标的坐标平面***表示出来,如***1、***2、***3、***4所示。

(1)当wc还是r+f2

(2)当w>π,r+f2

(3)当w>π,r+f2>c时,从***4可知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府审计监管部门所进行的博弈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说明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是相互依赖的,这需要从博弈的初始状态开始分析。由***4,当***府审计监管部门的审计监管概率y(w-π)/f1。当y>(w-π)/f1,此时博弈双方的演化相位***处于区域Ⅰ和区域Ⅱ,在区域Ⅱ,即使***府审计监管部门的审计监管概率,达到1,互联网金融机构合法创新的概率 也不会超过1-c/(r+f2),因此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而言,区域Ⅱ也是无效区域。综合上述分析,从相位***可知,博弈双方只有处于区域Ⅰ,即x>1-c/(r+f2)时,此时互联网金融机构会演化稳定于选择合法创新策略,达到理想效果。综上,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而言,***4相位***只有区域Ⅰ是有效区域,所以通过初始状态x0=1-c/(r+f2)和y0=(w-π)/f1的参数变化来增加区域Ⅰ的面积,就能增加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合法创新策略的可能性。

当c、π、f1增大时,区域Ⅰ的面积增大,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合法创新策略的可能性增加。即加大金融审计监管部(下转第123页)(上接第59页)门的审计监管力度、增加互联网金融机构合法创新的所得收益、加大审计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违法创新的惩罚力度能够增加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合法创新策略的可能性。

当w、r、f2减小,即减少互联网金融机构违法创新的所得收益、减少上级***府对金融审计监管部门发现非法行为的奖励,减少上级***府对金融审计监管部门失职行为的处罚,反而有助于区域Ⅰ的面积增大,增大互联网金融机构选择合法创新策略的可能性。

互联网会计论文篇7

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作为“第三次工业***”的核心技术和主要载体,必将在这场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改变

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第一次工业***时代的蒸汽机,到第二次工业***时代的电动机,都深刻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的核心,必将也会让人类社会经济、***治、文化领域的变革发生。

1 互联网是什么

互联网(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具有快捷性、普及性,是现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传媒之一。经过30余年的发展,互联网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起初几台计算机的简单物理联通,发展到了今天实时、双向互动、多对多,同时包含点对点的天然网络,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网络实时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是当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互联网的三大技术特征。“云计算”是一种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通俗讲“云计算”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你联上互联网,就有计算能力来提供,你有要多少就可以取多少,要多少给你计多少费。“大数据”是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所需要的新处理模式正是“云计算”。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实际上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三者共同形成了类似于“虚拟大脑“的结构。一方面,互联网为实时、***、可扩展的云计算能力提供了传输方式,云计算是互联网“智慧”处理能力的具体实现;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为大数据的汇聚形成提供了主要信息资源渠道,通过互联网,数据的产生和搜集量是几何级数速度增长的,一般认为,人类现在一年生产的数据量是上年的150%。大数据是互联网“智慧”产生的资源基础。 因此,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说是新一代互联网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和应用方向,同时也将成为互联网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的动力。

2 互联网将改变什么

2.1 互联网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法

(1)不再依赖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让全体数据自己“说话”。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对数据收集、存储、处理的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人们不必再依赖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进行研究和决策,也就不必先假设,再抽样调查,而是直接利用全样本的大数据,这很可能让人们会发现很多以前从没有意识到的联系,甚至是过去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2)相关关系变得比因果关系更重要。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通过海量分析,将充分挖掘数据之间、事件之间、事物之间的关联,从而得出分析结论。将更准确地告诉人们“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什么时机做”,而不是“为什么这样做”。

2.2 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的社会文化

互联网会使社会更加平等对称。互联网是网状结构,没有中心节点,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互联网的这种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分布式,是平等的。信息社会,信息和数据变的更加重要,信息量决定含金量。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获取的平等,必将有力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无论社会个体还是群体都将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2.3 互联网将改变生产方式

受益于互联网,产品创新、实践、反馈、优化周期变得很短,使得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个性化消费时代即将到来。

2.4 互联网将促使传统产业改变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实体经济,已经让传统商业、传媒业、金融业和教育业发生了重大或者说一些改变。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虽然互联网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在今后的三到五年,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跟互联网结合之后,特别是在如何服务好消费者,如何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如何能够在竞争中发展等方面,必会引发行业一轮新的优胜劣汰。

3 互联网带来哪些挑战

在移动、快速、泛在、互动、巨量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新发展在对经济、***治、社会、文化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这些挑战存在于新时间观(信息的分钟时差)、新空间观(信息传递的泛在跨界)、新价值观(信息互动的自由平等)、大数据(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和信息安全(信息安全面临空前威胁、侵害和误导)之中。

4 未来十年互联网路在何方

互联网将不断向前发展,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全球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在使用互联网。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种种手持移动终端轻量化,互联网将越来越轻便,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台式计算机用户,社交网络将迎来快速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将进一步推进物联网应用,这必将让很多改变。

互联网会计论文篇8

[关键词] 《中国互联网年鉴》 出版价值 框架设计 编纂组织

[中***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1-0034-05

Study on Publishing Value, Framework Design & Compiling Organization of China’s Internet Yearbook

Li Xinxiang Zeng Jingp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ternet & New Media,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Hangzhou, 310018)

[Abstract] China’s Internet Yearbook has high publishing value,such as preservation of history,revision history,scholarship,governance promotion.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service for reality, complete in contents, scientific system, facilitate to access, China's Internet Yearbook could set up the columns including the annu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important documents and articles, the annual development review, regional development review, major activities and the annual proj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advanced model, Internet memorabilia, basic data, international data, annual book and argument, the appendix and index and so on. In the aspect of compiling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o well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clearing publishing ideologies, straightening out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s and compiling team, improving the timeliness, operating the full media and full copyright, carefully selecting and writing entries, optimizing the performance, practi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doing a good job in marketing.

[Key words] China’s Internet Yearbook Publishing value Framework design Compiling organization

过20余年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驱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的十以来,我国互联网发展更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不无遗憾的是,我国迄今为止没有一部系统、权威、连续出版的《中国互联网年鉴》,这显然与中国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治理渐趋规范、互联网研究空前活跃的现状不相匹配。可喜的是,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决定,授权网络文化与新媒体工作委员会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编纂出版《中国互联网年鉴》,聘任曾静平教授担任编委会主编,并授权浙江传媒学院为《中国互联网年鉴》(以下简称《年鉴》)编辑部固定常设机构[1]。本文拟从定位与出版价值、框架设计及编纂组织三个方面对《年鉴》工作展开探讨,向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求教,一并向社会各界诚挚发出共同开创《年鉴》事业的邀请。

1 《中国互联网年鉴》的定位与出版价值

1.1 《中国互联网年鉴》的定位

《年鉴》由中央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为系统、全面、准确、如实地记载我国互联网发展史实,全面反映我国互联网发展基本情况,集中展示我国互联网建设成就与经验,集权威性、时效性、指导性与实用性为一体,为各级***府、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各个领域的互联网发展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年鉴》不仅是一种工具书,同时也是逐年记载和反映我国互联网发展进程的编年史册。

《年鉴》是汇辑一年内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它博采众长,集辞典、手册、报告、年表、***录、书目、文摘、表谱、统计资料、指南、便览、索引于一身,具有资料权威、反映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它是蕴含丰富、查检便捷的互联网发展信息库,为与互联网有关的领导决策、开发、运营、教育、科研等活动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同时也是向国外展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成就的窗口,为世界了解我国互联网概况、开展合作与交流铺路搭桥,提供信息。其读者对象是国内外互联网行业的同仁、文教学术界、科研部门、高校师生及广大网民。

1.2 《年鉴》的出版价值

中国互联网协会是由中国互联网行业及与互联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对此责无旁贷。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与积累,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需要梳理,互联网治理渐趋规范需要总结,互联网研究空前活跃需要提炼。基于此,《年鉴》具有重大的出版价值。

“存史”。记录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年鉴》以全面系统、丰富翔实的资料,客观真实、全面系统地记载我国互联网年度发展史实,记录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反映我国互联网发展基本情况。

“修史”。将互联网载入国家发展史册。经过20余年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驱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的十以来,我国互联网发展更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盛世修史”的传统,应当把互联网这一重要发展进程载入史册。出版《年鉴》,就是要担当这一使命。

“治学”。构建互联网学科话语体系。建立起中国自己的互联网学科话语体系,是中国互联网学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编纂《年鉴》可为拓建中国特色互联网创新体系,提供有价值的文献咨鉴,从而促进互联网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资***”。总结互联网发展规律。《年鉴》可系统展示我国互联网建设成就与经验,对我国互联网年度发展的利弊得失、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重点人物作出科学评价,总结提炼中国互联网强国战略和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规律,为中国互联网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世界互联网发展贡献智慧。

2 《年鉴》的基本框架

《年鉴》框架的主体结构依互联网行业的内在特点及其从属关系来确定,拟设置下述13个一级类目。根据需要,一级类目下可设立若干二级类目,并以条目为基本单位。

年度概况。总体、宏观、简要介绍中国互联网年度发展概况。

重要文献与专文。主要包括:第一,***和***有关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讲话、论述;第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有关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讲话、论述摘编;第三,中国互联网协会及相关高层领导有关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讲话、论述摘编。

年度发展述评。对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主题展开年度发展综述与评论,并对每个主题的年度机构、人物与事件作出简要盘点。内容包括:互联网技术年度述评、互联网应用创新年度述评、互联网安全年度述评、互联网***务年度述评、互联网医疗年度述评、互联网***策法规年度述评、互联网新闻信息年度述评、互联网商务应用年度述评、互联网金融年度述评、互联网投融资年度述评、互联网工业应用年度述评、互联网虚拟运营服务年度述评、互联网中小企业服务年度述评、互联网广告与营销年度述评、互联网推广与普及年度述评、互联网反垃圾信息年度述评、互联网农村信息服务年度述评、互联网科普年度述评、海峡两岸互联网交流年度述评、互联网国际交流年度述评、互联网版权年度述评、互联网影视年度述评、互联网文学年度述评、互联网出版年度述评、互联网体育年度述评、互联网音乐年度述评、互联网艺术年度述评、互联网游戏年度述评、互联网教育年度述评、互联网舆情年度述评、互联网公益年度述评、互联网学术研究年度述评(含年度机构、项目、学者、成果)、互联网行业自律年度述评、互联网组织与社团年度述评(含年度组织与社团)等,以上项目除特别注明外,均含年度机构、人物与事件产品类项。

地区发展综述。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建设兵团、中国香港特别行***区、中国澳门特别行***区、中国台湾地区的互联网年度发展概况展开综述。还可对包括宁波、杭州、厦门、青岛、广州、成都、南京、石家庄、沈阳、济南、武汉、西安等重点城市的互联网发展概况作综述介绍。

重大活动与年度专题。主要介绍当年互联网领域内发生的重大活动和专题性事件。以2015年为例,值得《年鉴》作专门介绍的重大活动与专题包括: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互联网大会、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中国互联网“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互联网+”战略、三网融合、传统媒体互联网转型(媒介融合)、信息经济、智能终端产业、物联网、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

***策法规篇。主要刊载当年出台的涉及互联网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内容。

先进典范篇。主要刊载互联网机构与人物。互联网机构包括典型互联网企业、年度互联网创业型公司等。先进人物的情况介绍包括全国互联网行业受各种奖励和表彰的先进人物以及逝世人物,有部分人物要做专条介绍。

互联网大事记。按照时间顺序对互联网年度发展作出梳理,介绍重点事件。

基础数据。一些权威数据,包括全国互联网发展水平评估、各省市互联网发展指数、全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情况比较表、互联网发展指数东中西部地区差距、互联网发展指数增长最快前十名等。

国际资料。专门介绍国际互联网发展动态及相关年度报告,包括全球各国互联网发展概况与总体趋势、国际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动态综述、全球跨境电子商务报告、国外电子***务发展现状、国际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启示、世界各经济体互联网程度排名等。

年度***书与论点。介绍优质互联网主题***书和优秀报刊论文、评论,前者包括新书简介、获奖书介绍、重点书介绍、专题书目等多种形式,后者主要包括互联网主题论文选粹、论文辑揽、论坛扫描、重点评论等内容。

附录。可以刊载与互联网相关的机构名录、排名,包括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名单、中国***府网站绩效评估排名、互联网管理机构名录等。

索引。编制便于内容查阅的索引,读者可以通过多种检索途径,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

3 《中国互联网年鉴》的编纂组织

编纂出版《年鉴》具有重要的学术、出版、社会乃至经济价值,但要充分释放《年鉴》的出版价值,完成《年鉴》从框架设计到编纂出版的执行,离不开编纂组织。

3.1 明晰《年鉴》出版理念

编纂出版《年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年鉴》的从0到1,并实现持续创新,离不开正确理念的指引。

第一,坚持***治的严肃性与正确性。《年鉴》的全部内容都要完全符合***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策。第二,坚持真实性、科学性。作为互联网编年史册的年鉴,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保证刊载的全部资料和数据都准确无误。资料内容要真实地反映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本来面目,既不溢美,亦不饰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从本质上、整体上和发展上去反映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第三,坚持年鉴编纂的六项要求,即“全”“新”“精”“特”“鉴”“便”。“全”就是各个项目齐全,内容完备;“新”就是内容要新,有新鲜感;“精”就是精炼;“特”就是特色;“鉴”就是发挥鉴戒作用;“便”就是方便读者。第四,坚持质量是生命、是基础。务必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第五,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及其他各种效益之间的平衡。

3.2 创新体制,理顺机制

编纂出版《年鉴》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只有明确参与人责权利,充分调动参与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可能实现永续发展。为此,编纂出版《年鉴》需要探索行***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与出版单位等所有参与单位协同合作、协同创新的机制,探索形成一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体制,构建一个具备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企分开、管理科学特征的新型文化企业来***自主地开展《年鉴》工作。只有建立了能够充分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的体制机制,才能吸引团结优秀人才参与其中,才能让参与其中的人橹努力工作,这项富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事业。

3.3 加强机构与编纂队伍建设

《年鉴》主管单位是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主办单位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编辑单位是中国互联网协会下属二级工作委员会――网络文化与新媒体工作委员会,具体执行部门是《中国互联网年鉴》编辑部。目前,《年鉴》编辑部设在网络文化与新媒体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浙江传媒学院。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在北京、武汉、广州、西安等全国各地设置采编室。

编撰队伍主要包括学术委员会、撰稿委员会、编辑出版委员会三支队伍。其中,学术委员会主要承担《年鉴》的框架设计与内容审定工作,撰稿委员会主要承担内容的编写任务,编辑出版委员会则具体负责《年鉴》的组稿、编辑加工、装帧印制、发行营销、数据库与网站平台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通过《年鉴》,一方面汇集专家观点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需要形成开放式办《年鉴》的格局,汇聚专家学者和业内外人士的智慧,构建高端的互联网智库。

3.4 提高《年鉴》的时效性

年鉴作为信息密集的工具书,其时效性尤为重要,这也是年鉴优于其他工具书的重要方面。如果出版周期过长,其参考价值便会降低。据刘平一研究,我国年鉴出版一般要晚10个月左右,更有甚者晚出两三年[2]。这就提示《年鉴》要切实提高时效性。按照规划,《年鉴》是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出版周期为一年。力争在每年7月份公开出版上一年的《年鉴》,将出版滞后期控制在7个月。这就要求提高协同编纂效率,加快撰稿、编辑、审校、印制、出版、发行的节奏。《年鉴》刊载的内容要以动态信息为主,主要记录上一年度互联网领域发展的重大事件,同时辅以少量静态内容,补充历时性或背景性的资料。

3.5 开展全媒体与全版权运营

互联网环境下办《年鉴》,要摈弃仅仅出版纸质版本***书的狭隘模式,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构建全媒体运营的格局。

从语言角度看,《年鉴》以汉语为主要语言,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版权输出,开拓海外市场,条件成熟时考虑出版其他语种版本。

从载体形式看,近几年内《年鉴》还是以纸张为主要载体(推出简本、平装本、精装本等不同形式),同时配以光盘。不过,在数字化环境下纸质《年鉴》应该是数字化《年鉴》的延伸,且只是《年鉴》的版本之一。为此,从一开始就要做好顶层设计与综合规划,统筹建设《年鉴》的网络平台、数据库、资源库及自身的社交媒体账号。出版纸质版、光盘版的同时,要及时开通专门的中国互联网年鉴网站、社交媒体账号乃至客户端。不仅要有***文形式的***书,还要有音视频的内容,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及大数据的形式创新,开展全媒体与全版权运营。

互联网的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一本互联网年鉴很难充分反映互联网行业的全貌。随着编纂队伍的壮大与保障条件的完善,未来还可以考虑推出分行业、分地区的系列《年鉴》,如《中国互联网年鉴・金融卷》《中国互联网年鉴・教育卷》《中国互联网年鉴・***务卷》《中国互联网年鉴・天津卷》《中国互联网年鉴・浙江卷》等。如此,可逐步形成门类齐全、能充分满足实际需要的互联网年鉴群。

3.6 精心选择条目

条目是《年鉴》内容的基本单位。总体而言,《年鉴》条目选择要遵循客观性、权威性、典型性、实用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材料必须忠实于互联网发展的本来面目;权威性原则,是指材料必须来自于权威部门,结论必须是正式、公认的;典型性原则,是指在能够说明问题的众多材料中,选取那些有特色的典型资料;实用性原则,是指满足读者需要,以保证《年鉴》具有“服务当下,遗惠后人”的强大功能。

具体而言,《年鉴》条目选题要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收”。凡属大事、新事、特事、热事必选,反映《年鉴》所反映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本质与主流,反映中国互联网发展年度特色、地域特色和部门(行业、学科)特色,使年鉴信息具有实用价值、鉴戒价值和史料价值。这要做到“为大事、新事、特事、热事立条”。所谓“大事”,是指代表中国互联网本质和发展主流,对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为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事。所谓“新事”,是指代表中国互联网发展新阶段、新水平,昭示互联网发展方向,具有推广价值的事。所谓“特事”,是指最能代表中国互联网发展特色的事。所谓“热事”,是指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发生的热点事件和热门话题。

3.7 认真撰写条目

条目的撰写直接决定着《年鉴》的质量和水平。《年鉴》条目撰写要做到:(1)主题鲜明、精炼。以正确、鲜明、深刻、集中的主题贯穿整个条目始终,统帅全篇,支配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修改润色。(2)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条目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资料体系,构成条目的内容要素不能缺少,应全面地反映主题,但不能面面俱到,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3)结构严谨。从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对材料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妥善的安排,使条目成为层次清楚、线条明晰、前后一致、首尾相合的有机体。(4)语言贴切、简练朴实。用词恰如其分,造句合乎规范,语义准确明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内容,删繁就简,惜墨如金,简明流畅,质朴无华。(5)开门见山,直陈其事。切忌夸张、形容、套话、空话之类的言词,挤掉水分,增加信息量。

3.8 优化表现方式

《年鉴》栏目的调整、充实,既要保持年鉴的属性,又要突出互联网行业的特点,使《年鉴》不仅具有资料性、存史性,更体现信息性,努力做到常编常新。《年鉴》刊载的文献以综述、述评为代表的三次文献为主,同时兼顾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年鉴》应采用类型多样的资料,不拘泥于单一的文字,而是以条目文章为主,充分利用***表、大事记、书目、文摘、名录、照片等多种资料表现形式、兼收并蓄,以增强《年鉴》可读性。尤其是要重视***表和照片等非文字内容。***、表和文字三种形式各有所长,搭配使用,可美化版面、充实内容、扩大信息量。***片包括新闻***片和示意***,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表格具有眉目清晰、直观性强的优点,可以省去许多说明性的文字;表格还可以逐年积累,形成系列,具有较大的统计总结作用。未来还可以考虑采用二维码链接、音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打印、信息隐藏等新技术来呈现《年鉴》内容。

3.9 践行社会责任,做好发行营销

年鉴类出版物在我国出版市场普遍销量不佳。《年鉴》出版要实现以社会效益为先的社会效益与济效益双丰收的格局,除了在内容上下工夫外,还需要践行社会责任,做好发行营销。践行社会责任是彰显《年鉴》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措施。条件成熟时可设置专项奖学金、奖教金、奖研金,以奖励互联网相关专业的优秀学子、优秀教师和研究人员。

发行营销是彰显《年鉴》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保证。除了贯彻落实上述措施外,可以尝试:第一,强化总结与的年度特点、年度趋势、年度大事、年度人物,把《年鉴》变成新闻,增强社会影响力。第二,借助像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互联网大会这样的大型活动平台,做《年鉴》的与营销策划。第三,借助广电媒体、网络平台举办《年鉴》活动等。

注 释

[1]中国互联网协会协函[2016]4号《关于授权编辑出版〈中国互联网年鉴〉的函》(2016年1月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协函[2016]17号《关于同意常设〈中国互联网年鉴〉编辑部的复函》(2016年4月5日)。

互联网会计论文篇9

【 关键词 】 计算机网络技术;新媒体;发展模式;分析

Discussion of New Media Development Model is Based 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Dong Peng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Inner Mongolia Wulanchabu 012000)

【 Abstract 】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is mainly based on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ying on the Internet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media in the form of an innovative form. Currently, the Internet and other new media has become important 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media media, to achieve timely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rich content, while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cost of information public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new media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mong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constantly developing, and its provide a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so that the new media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new media development model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nalysis.

【 Keywords 】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new media; development model; analysis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作为一名高校的计算机教师,也在不断地对新媒体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通过了解互联网新媒体,到解决新问题在发展中的问题,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媒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2 网络新媒体的产生

网络新媒体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在我国得到应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人们开始逐渐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其开发和研究。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网购、网校、网上银行、网络社区、网络医院等互联网基础服务形式逐渐增多,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它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是一种无法比拟的技术形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逐渐的走向社会,其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日渐提高,已经被誉为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互联网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很多明显的优势。首先它将文字、声音和影响等形式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对信息进行了展示和解说,这种融合结合了其他媒体形式的优点,让信息更加直观地进行了展示。互联网新媒体不仅仅在发展自己,也推动了其他媒体的发展,让传统媒体感受到了互联网的魅力所在。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新媒体的出现让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因为网络新媒体的出现让信息传播的更加快捷,信息的展现形式多种多样。人们更喜欢主动地去搜索信息,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网络媒体凭借着其诸多的优点,被人们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

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

对于新媒体而言,其重要的组成形式主要是依靠网络和移动设备,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新媒体对新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互联网新媒体的核心技术。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极具商业潜力的重要发展模式,关系到新媒体的发展。

3.1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改变了人们的习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也随着不断的改变,其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互联网产生开始,人们的信息接收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就在不断的变化。最早主要的媒体传播方式以网站为主,人们通过互联网去沟通和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这种形态之下的信息传播模式多为单向的传播,带来具体的互动还需要一些聊天工具的辅助,聊天工具的诞生改进了人们之间进行传播的交流的重要形式。之后论坛的出现让信息传播形式更加的快捷,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喜欢泡在论坛进行观点的阐述。而随后的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迅速地发展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微博的开放型、便捷性深深收到广大网民的喜爱。现在微博作为信息重要的传播方式,不仅参与信息的传播,还是重要的言论所在地。一些***府都在微博中***治措施,告诉人们重要的信息。

3.2 无线设备成为新媒体的重要载体

随着我国通信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建设成3G、4G网络,这标志着通讯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正式开始,无线网络的发展将大大拓展新媒体的范围,移动设备也成为了新媒体的重要载体,在手机上浏览信息,与人沟通已经成为了现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手机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运行速度的加快,已经可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浏览,让人们更好地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互动和上传信息,将自己生活当中的点滴和遇到的奇人怪事进行分享。未来的新媒体发展更多地需要移动互联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增加了媒体的传播种类,让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的增长,开辟了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新纪元。

3.3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信息的内容结构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形式和内容结构在不断地改变,早先的媒体传播方式仅仅是以文字为主,实际上是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化,并没有完全展现出自己的优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技术的推出,突破了原有的传播形式,网络信息传播开始有直播、声音、***像的变化。其***直播的内容多种多样,用户还可以自由选择播放的内容,重复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这种回放和自由的形式是传播的播放形式所不能达到的,而且在对视频的处理上,更加地清晰。新媒体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服务,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性,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视觉体验,也会给媒体产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模式。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变,目前移动互联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新媒体发展的核心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现有新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发展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为其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促使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更加健康地发展,提供给用户更加方便的网络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艺,罗玉云.论新媒体传播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衡水学院学报.2012(06):98-100.

[2] 褚永波,万文丽.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优势[J].中国新通信.2014(02):47.

[3] 文新发.互联网新媒体对高校信息安全的影响[J].信息通信.2013(07):132-133.

[4] 王中贝.浅析凤凰传媒集团的互联网新媒体营销[J].东方企业文化.2013(20):183.

[5] 周钧.试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J].中国报业.2013(10):117-118.

互联网会计论文篇10

关键词:“互联网+”;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一、“互联网+”下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互联网+”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12,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衍生出的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种传统行业。它充分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与传统行业所产生的深度融合,重新创造出更加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新生态平台,已经悄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这种影响同样存在于我们的会计领域,传统管理会计模式把成本会计作为管理重点的弊端,以及在处理海量的财务数据信息时后劲不足,日趋显现。同时,2014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战略性地部署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随后,为了尽快提升我国各类企业内外部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帮助企业顺利度过经济转型期,***又颁布了于2016年6月开始实施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各个企业在进行有效内部管理时,所运用的管理会计在战略导向,嵌入企业内部各领域、层次,也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进自身理论不断建设完善,并有效地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应用技术,对企业内部冗杂繁多的数据进行汇总、筛选、分析,重构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尽可能地减轻传统管理会计人工核算工作量同时,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决策效率。

二、“互联网+”下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互联网+”下,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脱节,发展滞后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本身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70-80年代,其理论绝大部分翻译并借鉴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本身水土不服。同时,这些理论研究基础局限于工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思维是:依赖信息不对称,大批量的生产,大批量的销售、传播,战略起点强调从企业内部出发,由内而外的找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企业产品为中心进行经营,最后是销售渠道的商业模式。而现在的“互联网+”,消费者有权选择,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体验已经成为现实,颠覆了传统的工业产业模式,变成了C2B模式,即以用户为中心,消费者将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产品,甚至订制产品。这就意味着,工业化时代的大批量生产,大批量销售将被个性化取代,企业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偏好,战略起点从变成了消费者,然后最后才转向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相应地,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管理的客观要求,管理会计理论必须与时俱进,相关的研究重点、方法也应发生变化。而事实上,我们国家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非常缺乏这方面的指导。

(二)“互联网+”下,会计数据信息安全存在漏洞

一方面,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会计资料不同于传统会计存放于纸质凭证上,而是以数字形式存放于相关电子介质上,而在这些电子介质上进行数据篡改都不会留下痕迹。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动态性,存放于电子介质中的会计数据在网络传递中,很有可能被非法截取。随着云采购、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会计信息系统也将处于被外部攻击的状态,这种攻击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三)“互联网+”下,管理会计人才素质达不到要求

现在,我国各类会计人才总数已经达过1660万之多,其中初级以下人员占比百分七十,而中级职称财会人员严重短缺,符合“互联网+”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更匮乏,会计人员基本专注于“钱、账、税、控”,还停留在记录与核算阶段,本身缺乏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更缺乏能够利用“互联网+”下的大数据,云计算搜集的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的技能。另一方面,“互联网+”下,现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对于相关人员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不仅要求这些管理会计人员具备相关财务业务处理能力,企业管理能力,还要具备精通网络知识和电子科技应用相关知识以面对、处理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目前,管理会计人员的建设仍处于对基础的管理会计理论及管理会计教育的基本水平,根本无法满足现代管理会计信息人才的需要。

三、“互联网+”下企业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互联网+”下,管理会计理论实用性建设

针对理论与实际脱节,发展滞后的现象,我们必须要加强理论的实用性建设,在“互联网+”这个新环境下,做到理论与实际完美的结合。一方面,适应“互联网+”下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对原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建立适应我国特色的互联网时代下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建立适应“互联网+”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理论。进一步加大力度研究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云计算、大数据的深度结合应用,管理会计与网络经济的结合。

(二)加强“互联网+”下,管理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建设

在原已经建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上,应逐步完善并不断发展为以会计信息控制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账务处理方面,操作员记录的数据除了记录在其自身使用的电脑上外,还应同步传递到第三方监控人员的电脑上,监控人员及时备份,审查,避免数据被篡改伪造的发生,而相关的资料还应以书面的形式备份。其次,系统软件使用方面,相关操作员的姓名,权限,密码和电子签名应妥善保管,禁止外借他人使用。对有些重要的环节要设置“双人口令”。最后,加大对网络安全建设的资金投入。

(三)“互联网+”下,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

在“互联网+”下,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顺利地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相关的财务管理会计人员就应该运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先进数据分析技术,对于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作出一个很好的预测,使企业在“互联网+”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有一个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未来更加辉煌。首先,国家层面应该加强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理解,加大力度培养适合“互联网+”下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升管理会计人才的质量。比如:建立类似于CMA,属于我国的管理会计师证考试体系。其次,企业层面对聘用的管理会计人员应要求具备与管理会计专业相关的资历证书,并通过定期继续教育培养大数据思维思想,提升相关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处理能力,提升管理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能力。最后,管理会计人员自身层面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互联网+”下,管理会计信息化这一模式,并按相关要求掌握网络知识,信息安全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时展。

四、结束语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国家层面,企业层面,财会专业人员层面都应重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在目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顺利地拓展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并将管理会计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克服重重困难,解决相关难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同时符合中国各类企业实际情况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胡玉明.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基本构想与预期突破[J].财会通讯,2011(10):6-10.

[2]刘颖,林继锋.试论我国***府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1(19):29-31.

[3]张继德,王霞.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20):122-126.管理会计12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互联网会计论文10篇

学习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工程造价毕业论文答辩题目,工程造价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及其分析1、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在于将建设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活动,从而针对各项活动分别进行明确

学习

审计方向论文10篇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方向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方向毕业论文范文,审计论文发表期刊。二、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将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监督导向型”内部审计适应内审建立初期,其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服从于国家审计,受国家审计

学习

内部审计工作论文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内部审计工作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论文题目,内部审计论文参考文献2018。(1)内部审计起源和发展历程。内部审计源于企业管理者为了验证用以决策的(会计)信息而产生了对分离的内部确认职能的迫切需要。刚开始,内

学习

审计实训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实训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论文发表期刊,审计实训报告范文完整。一、审计实训与理论同等重要(一)重理论轻实训主要是理论知识懂了,实践操作很容易这样的论调一直以来是审计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而且相对来说审计理论课也比审计

学习

小学语文课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包括小学语文课文1-6课文汇总,小学课文最新版文章。新课改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春天,活跃的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但是笔者认为任何改革都要理智对待。新课程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到底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

学习

审计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论文发表期刊,研究生审计论文发表。1.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成为审计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显示,2003年国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形成原因中有72.79%是

学习

酒店心得体会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酒店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参观酒店的心得体会,进酒店心得体会8篇怎么写。一、初步的收获很多。在酒店餐饮做服务员的实习心得。xx年6月30实习结束了酒店餐饮服务实习心得体会:对于酒店管理来讲,服务水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

学习

审计工作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工作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论文发表期刊,审计工作论文参考文献。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审计线索的影论文响在手工会计记账条件下,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各种账簿和编制的会计报表都是

学习

审计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论文发表期刊,内部审计论文。关键词:新时代;企业发展;会计审计一、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会计审计工作被忽视在当代的许多企业中经常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产品的销售或利润的赚取方面,很少注

学习

it内部审计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it内部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内部审计论文数据怎么写,信息系统内部审计论文。一.IT审计范围进行IT审计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1.管理组织与制度;2.项目管理流程规范性,包括应用系统的开发、测试与上线管理;3.基础设施及运

学习

审计论文格式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论文格式10篇,内容包括审计论文怎么写范文大全,审计通知的格式及范文。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扩大,国家对高校资金投入逐年加大,经济活动领域也随之拓宽,作为高校经济问题的护卫者,内部审计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的内

学习

管理学组织论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学组织论文,内容包括管理学关于组织的论文2000字,管理学基础论文案例。美国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与事务管理模式在不同时展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专家学者指出,其管理思想最早起源于早期殖民时期,并且与宗教有着密切联系,具体

学习

审计学课程论文10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学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学课程论文,审计学的认识与理解论文。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牢固确立“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坚持开放合作,走校企、校地、校际和中外合作的办学道路,突出地方特色,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

学习

工程审计论文10篇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程审计论文如何发表,审计论文发表期刊。1.2工程施工变更签证问题工程施工变更签证不及时,工程立项管理不严格、论证不充分、手续不健全、程序不规范。像这类维修工程一般都不会聘请工程监理,都是

学习

摇滚+互联网=新摇滚?

阅读(27)

摇滚乐该不该接受市场的召唤,该不该接触新鲜事物?这是两个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摇滚乐怎样生存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太大太严肃,坐而谈道也不是摇滚乐的路数。我们还是看看业界几位大佬是咋说咋做的。“摇滚教父”崔健曾对中国摇滚乐的

学习

不要总拿互联网说事儿

阅读(38)

“不要总拿互联网说事儿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很多问题都不是互联网带来的。”2012年,褚橙被本来生活网发现,继而在互联网上引爆,变得家喻户晓。是互联网成就了褚橙么?黄铁鹰以为恰恰相反――其实是褚橙成就了本来生活网。为此,黄铁鹰还摆出数据:20

学习

服装行业互联网发展分析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行业互联网发展分析,内容包括互联网服装品牌排名,中国互联网服装第一名。本文以韩都衣舍为例,提出“互联网+”是服装行业面临全新和彻底的变革,是当前和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服装企业唯有运用互联网思维制定企业具体营销

学习

互联网带来的企业发展新思维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带来的企业发展新思维,内容包括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互联网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摘要随着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改变一天比一天大,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一天比一天深,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经营思路的革新是企业在互联

学习

多多通引领互联网新时代引爆无限商机

阅读(29)

2013年3月1日,上海松江区学苑宾馆三楼的会议室,外形酷似ATM机的十几台机器亮闪闪地摆在会场,不少参会人员都会好奇地对他一探究竟。原来这就是多多通富媒介终端机。时间倒回5个月前,在同一个会场,多媒体移动信息终端推广会在这里举行,5个月后,

学习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内容包括国家互联网金融最新监管政策,什么时候互联网监管才放松。历经长达几年的低迷泡沫状态,中国互联网传播已经步入了稳定兴旺的成长期。近一年来,大大小小的网络事件让人目不暇接,互联网

学习

互联网营销的新模式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营销的新模式,内容包括琼海互联网营销新模式,互联网营销的新模式。互联网体验营销无不体现出“个性、自主、互动、体验”的特征,它的发展将更加凸显“用户”。互联网发展初期,互联网营销的模式还处于对传统媒体的模仿,互

学习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分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分析,内容包括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项目也随之获得了发展:网络融资理财、网上投资和网络金融产品销售等互联网金融业务都在迅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