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主管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问题;对策
一、农村商业银行概述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中国邮***储蓄银行。截至2007年3月底,已有27个省(区、市)的省级联社,全国共组建农村合作银行89家,农村商业银行14家,另有7家农村合作银行机构批准筹建。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资产条件较好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从一开始的起点就相对较高。经过几年的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已有较好的发展,其运行状况良好。
《农村商业银行法》第60条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本行对存款、贷款、结算、呆账等各项情况的稽核、监督制度。”农村商业银行稽核,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金融方针与***策、内部控制规章与制度,依据现代控制理论,结合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特点,对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和经济效益进行稽核、核对、检查、监督,以判断其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效益性。
农村商业银行稽核和检查的范围包括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贷款业务稽核、结算业务稽核。存款业务稽核和检查主要有企业存款的稽核、储蓄存款稽核和外汇存款稽核。贷款业务稽核主要有:工商贷款的稽核、农业贷款的稽核、基本建设贷款稽核和外汇贷款稽核。结算业务稽核主要有结算原则执行情况和稽核、计算方式的稽核、联行往来的稽核和国际结算稽核。呆账业务稽核。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是具体从事存款、贷款、结算及其他金融服务的机构,分支机构业务工作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农村商业银行系统的运营情况及其社会信誉,因此,农村商业银行法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稽核检查。稽核人和检查工作的具体措施有权调阅有关文件,查阅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有关档案、资料,有权要求被稽核行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就稽核实行,如说明情况或提供有关书面资料,有权纠正违反***策和会计原则事项,并督促被稽核采取措施,限期解决,问题严重的应及时向商机行报告,会同***门和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稽核的主要职能是检查银行的业务和账务是否正常,参与银行制订现行的业务***策并检查执行情况,参与银行内部法规的制订;参与评估机构工作。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的工作要达到以下5个目的:判断上述职能是否在有效的情况下实施;估价内部稽核是否具有***地位,如果内部稽核卷入了日常业务就有可能丧失这种***性;判断稽核的有效性是否充分发挥;确定稽核的可依赖程度;判断稽核的组织结构在贯彻董事会决策上的效能。
二、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的现状分析
1、现行稽核监督方法欠科学。(1)重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方式主要通过查账来核查是否有违章、违规、违纪及所造成的和损失,重在事后监督而非事前控制。风险防范未成为稽核的核心,稽核工作未能从单纯的发现、查出问题转移到防范风险上来。(2)重事后复核而非风险稽核。农村商业银行事后复核的稽核水平和层次较低,成本高而难于达到最高决策和管理层的期望和要求,稽核工作重点不在查找各项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点,稽核工作未能集中在最高决策和管理层关注的区域和业务。(3)重部门稽核而非过程稽核。农村商业银行的稽核未形成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注重整个业务过程的稽核。按照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一项业务的完成不允许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包揽,因此稽核最终目的是通过检查整个业务过程,对其内部控制做出评价以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
2、内部稽核的组织模式存在不少缺陷。(1)分行直设式。即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分行直接设立内部稽核职能部门,并对其实施全面管理和考核,总行稽核部仅对其业务开展进行指导性管理。这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性极差、职能作用不到位。其主要表现为:内部稽核部门的负责人由分行任命,工作开展极易受分行的左右和制约;个别稽核部门职责混淆,长期兼任其他部门的职能;个别分行将稽核部门视同一般职能部门进行考核,严重影响其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2)总行-分行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对辖内分行派驻稽核分部或总行审计特派办,由总行稽核总部对其实施相对垂直管理。此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性不足、垂直管理不够彻底。其主要表现为:总行仍将内部稽核总部设置于经营层内,未能真正实现决策、经营、监督的完全分离;各稽核派驻机构在人事等方面虽归属总行统一管理,但稽核人员的工作考核和薪酬分配方面却实施属地管理,影响了内部稽核的***性和有效性。(3)总行-片区派驻式。即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设立内部稽核总部,按区域设置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且实施完全的垂直管理。其主要优点是***性较强,但存在派驻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检查频率降低、外部监管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如某银行实施了“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派驻分行稽核专员办”三级稽核组织模式,但稽核专员办仅有3人。由于片区派驻机构均设立于其他城市,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当地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对其运行情况实施有效监管。
3、运行机制的不足之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机制是当前制约其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其制约因素主要出现在实施程序、稽核频率及指标等方面。(1)实施程序有漏洞。稽核监督计划制定不够精细,缺乏对稽核对象的综合分析和总体评价,不能准确把握稽核对象的问题和重点。稽核检查方案和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控制内部稽核人员的操作风险。稽核检查报告途径不够通畅。后续检查相对空虚。(2)稽核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稽核检查主要局限于专项检查或突击检查,全面检查相对较少。(3)稽核检查的后评价和处罚力度有待加强。一是现场检查的后评价制度执行不力。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稽核检查后,并未深入分析和评价稽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找内部控制隐患,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从根本上防范和杜绝违规操作和经营风险。二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调查发现,个别农村商业银行在2005年也已开始转变观念,逐步加大处罚力度。
(二)稽核监督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从总行层面看,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指导思想的偏差,弱化了银行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监督的内在动力。银行商业化、市场化改革以来,各农村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控制”、“重业绩、轻风险”和“重激励、轻约束”的不良倾向,以致内部控制相对乏力,强化内部监督的主观动力不足,对内部稽核模式的改革力度不够、进程较为缓慢。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分行作为总行的一级人,极易与总行形成“共谋”,忽视稽核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弱化了稽核职能作用的发挥。
2、从分行层面来看,传统的稽核监督理念导致了银行内部稽核方法和程序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根据现代审计理论,稽核检查应更加注重对业务程序和内控系统的分析。传统的稽核理念缺乏对银行内部控制的总体评价,使内部稽核程序的标准化程度难以提高,内部稽核的工作效率相应降低。
3、从监管层面来看,外部监管的软约束削弱了银行增强内部稽核有效性的外在压力。一是稽核的监管法规不够完善。二是基层监管机构力不从心。各农村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的内部稽核系统均由总行设计和构建,各分行难以采纳地方银行监管机构对其改进和完善内部稽核体系的监管建议。同时,因内部稽核片区派驻机构的外部监管关系尚未理顺,地方银行监管机构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
三、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与其他农村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稽核监督手段,已成为客观必然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稽核监督体制,应包括垂直的稽核监督组织结构体系、权威的稽核法规体系以及严格的稽核工作内容体系。
完善治理结构,增加农村商业银行改进稽核监督体系的内在动力。农村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强化内部再监督。设立一定数量的外部***董事,并在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以保证董事会对内部稽核体系有效性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完善监事会结构,增加外部监事,提高监事会成员素质,以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再监督,促使内部稽核体系的改进和有效运行。
再造内部稽核体系,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运行效率。一是按照***性原则进行内部稽核的组织设计。农村商业银行一般宜推行“总行稽核总部-地区稽核中心-分行稽核专员办”的三级派驻模式,总行的内部稽核部门应在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级内部稽核机构均由总行派驻,人事、薪酬均由总行统一考核和决定。二是提升稽核人员素质。农村商业银行应实施稽核人员准入管理,提高职业资质和专业水平,实施稽核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的轮岗交流制度,提高稽核人员待遇,增加稽核人员数量,使各级派驻机构的人员配备与管辖分行的业务发展相适应,确保对基层银行合理的稽核频率和范围。
强化稽核体系的外部监管,推动内部稽核的改革进程。一是完善银行业内部稽核运行的监管规章和制度。银行监管当局应出台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管理办法,从组织设计、方法和程序、外部监管的关系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建立内部稽核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运行的问责制度,落实责任,明确处罚办法。二是建立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运行状况的分级监管模式。针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组织模式向“垂直管理、片区派驻、分级设置”发展的趋势。三是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制定和落实内部稽核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计划。建议银行监管当局进一步督促农村商业银行将内部控制稽核体系建设纳入经营发展的战略规划,制定内部稽核体系建设的短、中、长期目标,落实具体实施计划和方案,使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体系符合现代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的作用,提升应对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电脑作为高科技技术手段,应该实际运用到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内容中。电脑稽核能够***形成以检查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安全性为目的,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为其他类型的稽核提供事前、事后、事中的证据、分析判断等的支持。电脑稽核系统属于典型的事务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它既包括了银行业务的前台业务处理和后台维护,同时,也包括业务数据的统计信息。这个系统采用数据集中,分布监督和集中监督相结合的模式。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中心统一监督或各营业点自己监督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丁宝华.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稽核监督工作改革与发展[J].***财经学院学报,2003(3).
2、肖菱,张益标.对加强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监督制度的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3(1).
3、王飞,侯贝贝.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有效性研究[J].新金融,2006(10).
4、刘茹,苏进波.基层银行稽核监督工作如何适应经营机制的转变[J].华北金融,2000(Z1).
农商银行主管工作总结篇2
但由于农村商业银行脱身于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成立时间较长且一直没有行业自律组织,管理较为粗放,在员工激励机制建设方面一直不完善,现以Z市农村商业银行员工激励机制建设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z市农村商业银行人员结构分析
根据年龄、学历、工作岗位的不同,对z市农村商业银行员工结构如下:
(一)人员年龄结构。经调查,z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平均年龄为41岁。其中,35岁以上45岁以下员工占到了66%,这些员工基本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通过招工、招干或社会选调进入银行的,入行时间较长,多为银行的管理人员;35岁以下员工占21%,他们是近年来通过选拔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补充人员,入行时间短,且多在银行一线工作。
(二)人员学历结构。在员工的学历结构中,z市农村商业银行本科以上的员工仅占员工总人数的4.2%,且大多是通过在职函授方式获得的学历证书;初、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占到员工总数的55.3%。人员总体学历水平偏低。
(三)人员岗位结构。Z市农村商业银行员工按照岗位不同,可将员工分为四类:管理人员、客户经理、临柜操作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其中,管理人员是银行内部履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指挥职能的工作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24%;客户经理主要负责组织资金、发放管理信贷资金及其它资产的管理工作,占员工总人数的32%;临柜操作人员主要从事各项临柜业务的操作,占员工总人数的38%;后勤保障人员,主要是银行业的服务人员,占全体员工的6%。从员工岗位人员占比结构来看,员工工作分布不尽合理,从业人员中,特别是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大都是大龄人员,多年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知识结构趋同,专业技能比较单一。
二、Z市农村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z市农村商业银行还沿袭着农村信用社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主要是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
(一)物质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物质激励方面薪酬激励是最重要的一环。近年来,z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基本薪酬制度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完全固定工资制逐步转向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制。虽然,不同部门、不同等级人员拉开了了定的差距,但对于同一部门的员工来说,这种收入结构实际上很容易陷入平均主义的泥潭。收入分配的档次拉不开,其调节工作积极性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挫伤能力强、贡献大的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导致工作低效和人才流失。
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缺乏整体规划。由于z市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产权还待进一步明晰,经营体制还待进一步完善,所以管理权的不确定阻止了激励机制健康发展。同时,现有激励机制缺乏动态感,强度也不足,不能对员工产生足够的激励作用。
(2)对员工激励的配套机制不健全。Z市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历史等原因,目前虽然建立了一定的激励机制,但无法建立一套适应于激励机制的健全的考核指标,缺乏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
(3)薪酬结构比例不合理。从z市农村商业银行的薪酬结构比例来看,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占比过大(占50% );而风险收入如绩效工资通常数额较少,这种比例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
(4)收入存在平均主义。目前z市农村商业很行员工基本工资计酬仍沿用的是原农村信用社的行员等级工资制,尽管这种工资制度对银行员工的总体收入有一定的提高,也拉大了薪酬的差距,但这种差距还远远未达到有效激励的程度。
(5)福利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z市农村商业银行在制定福利***策时,对不同员工的不同偏好缺乏足够的了解、认识,往往陈旧无新意。因此,设计的福利,都是“大一统”的形式,形成激励面太广却力度不够,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二)精神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精神激励,即内在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在实践中,精神激励常常容易被银行管理者所忽视,这是因为: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比,精神激励不像物质激励那样有客观的实体,不容易掌握和衡量,难以进行清晰的讨论和比较。z市农村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与其他银行一样,在员工的激励方面只重视物质激励,在精神激励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如,没有为员工制定与员工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方式;没有在员工之间形成应的有默契,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等等。
三、农村商业银行员工激励机制探究
通过对z市农村商业银行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有关激励理论其它金融机构的先进经验,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农村商业银行员工激励机制。
(一)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员工激励机制须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激励机制的导向性原则。激励机制首先要倾向于高级管理人员,严格实行权、责、利相匹配,拉开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激励档次;其次要倾向于农村地区工作人员,加大在农村营业网点(条件相对艰苦)的员工待遇,在基本工资上实行差别,引导员工向艰苦地区流动;第三,要倾向于关健岗位,责任较小、工作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基本工资要远远低于责任较大、工作繁重的岗位工资。二是坚持激励机制多跑道、多层次的原则。首先,分类定需。根据农村商业银行不同的改革发展时期、员工结构分布特点、员工不同需求层次,对员工分成多个层次和类别。其次,按需定制。按不同类别的需求制定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满足多种需求激励方案。三是坚持按员工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在了解员工需要结构的基础上,设置某些既可以满足员工需要、又符合组织要求的目标,并通过目标导向使员工出现有利于组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式自觉行动。
(二)农村商业银行激励机制设计。农村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设计应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为主,并按照农村商业银行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类别的员工设计不同的激励机制方案。
1、针对临柜操作人员激励机制的设计。临柜操作人员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基础力量,一般占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他们分散在银行最前台,工作任务繁重,而收入却较低。对临柜操作人员的薪酬激励设计主要是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通过调整员工薪酬构成因素,提高操作人员的固定工资比重。
临柜操作人员的薪酬制度除年终奖励外,应按月发放,具体薪酬结构及各部分组成比例如下表所示:
薪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励+其他福利
因为临柜操作人员操作相对机械化,其行为有统一的规范性,业务操作的创造性、能动性不强,所以基本工资是薪酬的最大部分,是为临柜操作人员生活提供一个基本保证。基本工资以岗位工资为主,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岗位价值和对银行的贡献,其级别和水平根据职位评估结果确定。
绩效工资是临柜人员工资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不同的岗位系数,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考核发放,主要目的是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计算绩效工资公式如下:
绩效工资=个人办理业务量笔数×每笔业务价格×岗位系数
每笔业务价格由农村商业银行统一确定。对临柜操作人员,按经办、复核、监督等不同岗位设计系数,系数应在1.0到1.5之间浮动。
在福利方面,除了通常所采用的各种保险、发奖金和礼品等形式。再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员工采取更多不同的福利措施。对年轻的员工来说,可能面临着成家购房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住房或购车的优惠贷款可以会留住优秀员工;对年长的员工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是子女长大上学的压力,为他们提供子女教育奖学金将对其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经常与员工的沟通,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需要,在大部分的福利项目实行人人有份的“普惠制”之下,可拿出部分的福利项目对核心员工进行“自助餐”式安排,让员工自由选择,各取所需。
2、针对客户经理激励机制的设计。客户经理是农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者,激励银行客户经理主动提升银行竞争力是制定激励机制的关键。因此,客户经理薪酬中要增加绩效工资的比重。客户经理的薪酬制度为季薪制,薪酬结构是:
薪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其他福利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基础工资
绩效工资=业务利润额×每种业务的提取比例
业务利润额=个人工作业务量×每种业务品种价格
绩效工资根据客户经理个人维护存量和完成既定业务任务量确定发放。
每种业务的提取比例因业务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不同时期银行的工作重点不同,同一时间各机构的业务发展状况不同,因而通过确定不同的业务品种提取比例,还可有利于各机构进行自动调节本身的发展均衡。
每种业务品种的价格也是不同的。组织资金(存款)价格为资金内部交易价格减去资金成本价格(存款基准利率);贷款投放价格为贷款合同利率减去资金内部交易价格;清收盘活不良信贷资产以清收盘活资产的时间长短、难易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此外,为保证银行的长期有效经营,防止业绩弄虚作假,银行也可为客户经理建立个人预期收入账户,将每季绩效工资的40%部分存入其中,待一年后予以兑现。
客户经理薪酬各部分组成比例如下表:
3、针对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设计。管理人员是促使银行各方面协调一致健康发展的主导者,是银行的中坚力量。制定能够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管理人员的薪酬方案是银行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管理人员级别越高,他们行动的自由度、承担的责任越大,工作的复杂性程度越高,心理需求的层次就越高。对于级管理人员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要让他们的收入和当年的绩效与对银行的贡献挂钩,让稳定收入比重下降,不稳定收入比重上升。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增加管理人员绩效薪酬的考核比例。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更应注重对其的绩效薪酬。
绩效薪酬由风险薪酬、管理薪酬和效益薪酬构成,按照风险控制、综合管理和效益水平考核结果发放,三项占比分别为绩效薪酬的40%、10%和50%。
因此,管理人员的薪酬各部分组成比例下表所示:
此外,在管理人员薪酬构成中福利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占了15%,对于这些人员还应采用特殊的福利激励。一是实施福利沉淀。为了留住人才特别是管理人员,农村商业银行可实行沉淀福利的做法,将管理人员福利中的一部分沉淀下来,延时发放。如为行长、副行长建立个人预期收入账户,将部分福利存入其中,根据经营真实性审计结果延期支付,减少管理人员的短期行为。二是建立高额的退休金制度。在管理人员退休后仍给予较高的生活保障,使其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经营管理中,增强对银行的归属感。
农商银行主管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经济金融形势 国际先进理念 策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国农村人口达到了6.2亿,中国农村人口已然十分庞大。要想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就必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农村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同时,农村商业银行也依赖于辖区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共同的发展,面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式,农商行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为实现小康献力以及自身如何更好的在当前形势下生存下去尤为重要。
一、苏南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随着产业结构进程的推进、利率市场化趋势的演进和银行业综合竞争的白热化,银行的外部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这些改变不仅来自市场的基本面和宏观面,也同时发生在技术层面、文化层面和监管层面,现代商业银行立足自身条件,适应外部环境展开自我调整和优胜劣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以苏南地区A银行为例。作为全国首家地市级农村商业银行、C市的一级法人银行,该行自成立以来持续发扬传统优势,坚持以建设“三型”(科技引领型、资本约束型、服务领先型)和“三化”(机构设置扁平化、业务管理垂直化、风险控制集中化)的特色型银行为直接目标,以服务三农、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为主要客户定位,以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经营主旨,不断拓展经营广度和深度。通过城乡联动、主动跟踪、贴身服务,积极做好城镇化配套金融服务,逐步形成了市场分布合理、城乡优势互补、各个网点协同作战的城乡金融服务网络,着力构建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
截至2015年6月末,在C市2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江苏省农信系统62家法人机构中,该行的资产规模、存贷款余额均稳居首位,全行下设一级支行30多家、二级支行100多家,在C市全部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基本覆盖了全市城乡;另外,本行已在全省成功设立7家异地支行,战略投资2家农商行,作为主发起行发起设立2家村镇银行,营业网络延伸至苏南、苏北和上海浦东。
截至2014年末,合并口径下本行总资产1,949.74亿元,比年初增加296.53亿元,增幅为17.94%;吸收存款1,372.03亿元,比年初增加187.93亿元,增幅为15.87%;发放贷款和垫款882.77亿元,比年初增加110.33亿元,增幅为14.28%;201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0.15亿元,比上年增加15.25亿元,增幅为33.96%;2014年度实现净利润15.92亿元,比上年增加2.37亿元,增幅为17.48%。截至2015年6月末,合并口径下本行总资产2,127.43亿元,比年初增加177.69亿元,增幅为9.11%;吸收存款1,467.63亿元,比年初增加95.60亿元,增幅为6.97%;发放贷款和垫款982.96亿元,比年初增加100.19亿元,增幅为11.35%;201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2.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0亿元,增幅为16.68%;2015年1~6月实现净利润13.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92亿元,增幅为7.27%。
由此可见,加快创新型省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加大创新科研投入,建立创新型产业园区,支持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落户为银行带来机遇,但是传统银行业务品种一般难以满足其需求,银行需配套相应产品,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苏南地区农商行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
(一)资本约束更加严格
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和实施,银行面临更为严格的资本约束,如果现有的经营模式不改变,银行资本回报率将会降低,再融资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很可能形成资本补充的恶性循环。因此,资本约束的严格需要商业银行发展利润率高的业务和资本金占用少的业务。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速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利率市场化将在5~10年内逐步实现。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人民银行先后两次降息并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利率市场化又向前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趋势是银行存贷利差收窄,导致银行利坡。面对利率市场化的临近,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遭到了空前的挑战,加快战略转型无疑是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
(三)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
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模式将由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转变,内需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消费将由***府消费、集团消费向个人消费主导转变,同时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在经济中应发挥更大作用,产业结构也将随之发生重大转变,大量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将被淘汰,绿色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将焕发出更强的活力。这些变化将大幅改变相应的金融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资产组合、业务结构等作出相应的调整,公司客户下移,零售客户上移已经成为趋势。
(四)金融“脱媒”加剧行业竞争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在银行体制外逐步形成,企业和居民投融资选择日趋多元化,直接融资市场对银行优质客户的分流效应不断显现,资金的价格将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银行在影响资金的流向方面的作用将有所减弱,从而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也将随之改变,银行业竞争将会更为激烈。从市场结构来看,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作用日益明显,提高了社会直接融资比例。央行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78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4.86万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2765亿元,委托贷款增加482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43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08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24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95亿元,债券融资同比增幅高于人民币贷款8.8个百分点。
(五)外部监督更为强化
近年来,社会公众对银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银行经营中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不仅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而且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自银行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工作启动以来,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增幅回落,将促使银行有效推动业务转型,改善盈利结构。
三、苏南地区农商行内部问题分析
(一)对公贷款增长乏力
以A银行为例,该行对公贷款业务截止2011年11月底比年初增加44.88亿,增速为11.1%,较2010少增30亿元人民币,总体来看增长平稳。A银行贷款业务平稳的原因与货币***策关联度较高,我国自2010年开始实施稳健货币***策是导致全行业贷款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从贷款集中度来看,A银行授信50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余额为157亿元人民币,集中度占比为26.51%(含贴现)、28.39%(不含贴现),排名前十位贷款集团客户贷款规模占比为3.87%,显著低于行业10%以上的平均水平,分散度较高。对公贷款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中制造业占比接近60%。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公贷款方面,相比2011年11月末,2012年5月的余额明显减少。除了企业信贷需求下降的影响外,执行总行信贷结构调整、“退2进3”(在大额信贷客户名单内,即信贷规模3000万以上客户,执行“退20%、进30%”的管理模式,确保名单制内信贷客户用信总余额下降20%,新增客户的用信增量不超过名单制客户用信总数的30%)的总体***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公新客户与新业务的开发,无法保证有效的对公贷款增量。
(二)缺少客户精细化划分
目前制约农商行精细划分企业客户的原因包括:第一,公司业务品种单一,对企业需求的满足能力较差,无法单独处理复杂业务,这本身就制约了对公司客户进行精细划分的动力;第二,缺少公司客户管理模型和系统支持,为了使客户细分更加科学,建议参考多种因素制定有效客户管理模型。例如可将以下要素纳入客户细分模型:企业总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及增速、盈利性指标如ROE/ROA等、未来增长潜力、所处行业所在的行业生命周期阶段。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根据不同细分市场和客户价值的不同,提供不同的服务方式是国际领先银行的通行做法,而从客户关系生命周期和客户综合价值贡献度的角度入手划分公司客户则是国内部分领先商业银行的做法。
此外,普通农商行的客户行业集中度较高,集中在制造业。2011年年报显示,A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59.68%,这也与地域经济有关。
四、促进苏南地区农商行发展的建议
(一)风险管理
健全由“三会一层”分工协作、以董事会为领导并负最终责任的风险治理框架,坚持审慎合规经营,主动接受监管的风险管理理念,实现覆盖各类风险的全机构、全业务、全流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架构,推进风险团队建设及风险文化培育,探索构建“专业风险分工负责、全面风险统筹联动”的风险管控网络,持续全面提升数据质量、达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二)信息科技
始终紧盯国内先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水平,以“科技引领型”战略为导向,将信息技术成果与自身经营管理有机结合,通过整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企业等多方资源,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2013年A银行信息系统和平台将可以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要;2014~2015年信息科技将引领业务发展,可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丰富、安全、便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三)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工作应以银行的愿景为指导,以服务整体战略发展为目标,解决现阶段业务发展的人力资源制约,规划支持未来业务提升的人力资源蓝***。在职能定位上,人力资源部应由行***作业为主,逐渐转变成以人力资源管理及服务为主的功能,加强前瞻性的管理职能。
(四)运营管理
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够通过缩减成本间接地增加银行的收入与利润。因此,在进行银行成本控制和流程再造的过程中,银行内部的运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庞大的运营体系中,任何一环的低效率都会影响银行的整体运行效率乃至收入与利润。近十余年来,在运营管理体制方面,国内银行业致力于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实行扁平化、垂直化、集约化经营与管理是“流程银行”这一理念的核心内容。
农商银行主管工作总结篇4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特殊企业,在面临着我国经济大市场的竞争化大背景下,要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就要不断的进行管理创新。然而,从总体上看,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现状不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现行需求也不能够满足,企业管理现阶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管理模式不恰当
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经历了几个阶段,逐渐形成了现状,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主要采用直线职能模式,是一个最传统的线条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总分行支行,一条线下来,不是一种全能的。在以往管理中往往出现银行信息传达不及时,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及时反应。在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管理中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创新要求,造成企业运转经营困难甚至陷入困境。银行的运作要求就是快速和高效,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由于业务多,类似银行比较少,所以工作繁琐,如果不能改良管理模式,就会堆积越来越多的问题。
2.管理战略的意识薄弱
农村商业银行虽然制定了企业发展战略,但战略管理效率不是很高,有时会滞后;农村银行企业普遍重视市场运作、偏好多元化、对长期发展考虑不够全面导致管理意识欠缺。由于农村的资金观没有城市那么先进,所以资金应用不活跃,也就形成了农村商业银行长此以往的战略意识薄弱。新型农村资金实行县(市)级统筹,因此需要很高的执行成本。一方面使得资金管理本身的行***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府的行***人员冗余,部门和单位之间没有做好相关职能的有效定位,引发的组织管理成本上升也过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侵蚀新型农村农民对于资金的实际效用。
3.银行管理理论与内容不适应决策需要
在我国以往的传统经济管理时代下,经济增长方式来源于旧式的机器、传统的技术,偏离了在创新管理形势下的知识经济时念,银行管理企业也是以最基础的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以比重较大的趋势不断提升,可是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与其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甚少,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和内容已不适应投资决策所需要。
4.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总体指导思想发生偏差
在总体管理上看,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总体指导思想发生偏差,导致银行内调受阻,内部监督力度弱化等问题相继发生。自从银行趋向市场经济化改革以来,农村商业银行也在这个趋势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可是在调整的过程中,“重发展、轻调控”、“重业绩、轻管理”、“重激励、轻管制”的不良现象频频出现,各地方分行的一级人很容易和总行之间形成“尾随其后”的现象,忽略稽核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减弱稽核体系在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职能与作用。
二、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创新的新对策
1.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督力度
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督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内部的机构。为保证董事会对内部稽查系统的有效监管,还需在董事会的基础上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同时完善监事会的结构,加强监事会成员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管理创新能力
管理创新能力的加强需要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思考,需要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银行经营活动离不开员工培训的开展。针对创新思路开展员工培训是始终坚持的原则。在继承和完善已有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培训方式,广泛引入现代培训手段,是培训能否取得效果的根本要素。
3.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企业银行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本身应注重提高对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全新认识。要不断的加快企业农村商业银行信息化的步伐,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企业资源计划等计算机的创新管理系统,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创新的管理水平;加快发展信息化电子商务,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进农村商业银行企业创新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创新型的大转变。
4、加强宣传力度,让管理创新得到巩固
农商银行主管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 对策
一、引言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趋缓,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业信用风险加剧。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同业竞争加剧,利率风险增大。在此大背景下,农商行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将日益凸显,资产负债管理将越来越受重视。农商行对于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的构建尚处于规划阶段,在经济新常态和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如何制定应对策略,如何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确保农商行进一步发展,是摆在农商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安徽省A农商行为例,对农商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的对策。
二、农商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农商行发展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无论是优化资产负债管理、调整盈利模式,还是防范风险,都将对农商行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不断适应经济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是农商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和完善的趋势。
(一)农商行过度依赖被动负债,主动负债份额较少,负债成本增加,经营风险加剧
从表1中可以看出,样本银行负债主要来源是吸收存款,其中储蓄存款占总存款的大部分。近三年,样本银行存款占负债的比例高达90%以上,农商行被动负债过度依赖存款。同业负债、同业存单、金融债等主动负债占比较低。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农商行的被动负债将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付息成本增加。利率上浮和存款定期化都将使得银行业存款成本上升,都将对银行的盈利带来潜在的威胁。二是储户容易受外界影响,出现挤兑现象。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居民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敏感度上升,一旦发生市场波动或***策波动,存款负债流动性增大和经营风险加剧。
(二)信贷资产比重较大,信贷资产质量较差
从表2中可以看出,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较差,其中流动资金贷款占贷款的比重偏小,固定资产贷款占贷款的比重偏大,资产分配不合理,资产的安全性较低,资产盈利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农商行资产负债管理重点还是放在存款、贷款和票据等业务上,不能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真正将资产负债组合管理。
农商行不良贷款总额波动性增长,2014年末全国金融机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64%,与全国金融机构平均不良贷款率相比,农商行不良贷款率较高。
(三)银行总资产规模持续扩张,营业收入增幅较小,盈利能力较差
***1和***2相比较可以看出,农商行资产总额不断增加,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增长速度在2011年下降,2012年之后增长速度又持续上升;但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在2012-2013年仍然持续下降,2014-2015年增长速度趋于平缓。出现此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资产结构不合理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农商行信贷资产比重较大,非信贷资产比重较小;可能存在存款和贷款期限错配。
三、优化农商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对策
(一)负债进行精细化管理,负债结构合理调整
农商行在坚持存款业务作为主要负债来源的同时,适时开拓非传统业务来增加负债,平衡传统业务与非传统业务的发展。将存款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模式即“核心负债+主动负债”。储蓄存款作为存款业务的核心,为更好地发展储蓄业务,一方面要通过营销和增值服务的传统手段进行维护,也可以采取优化网点布局和提升服务水平的措施;另一方面,在强抓传统存款核心负债业务的同时,强力推进理财存款,配置非银行存款,强化主动负债理念,畅通主动负债渠道,创新负债工具,实施主动负债管理。从稳定负债构成、分散负债来源、强化主动负债、控制负债成本着手,通过实施资产匹配负债方式,真正提高负债的质量,合理调整负债结构。
(二)资产进行多样化布局,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农商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方式转变,由负债决定资产逐步转变为资产拉动负债,其重心将逐步向资产端迁移。要盘活存量资产,用好增量,积极研究资产投向,优化资产结构,形成以信贷业务为主,债券、同业投资、票据业务为辅,逐步由以信贷资产为主向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的转变,并不断提升非信贷资产的占比,理财资产为补充的多样化资产布局。具体包括:一是做实传统信贷业务。农商行应坚持为“三农”服务的传统优势。二是做强债券投资业务。灵活进行债券配置和交易操作,提高债券业务综合收益率。三是做大理财业务。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理财客户财富管理需求为目标,搭建种类丰富、风格稳健的理财产品线。四是做活证券化资产。立足于“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将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成为减少资本约束压力、调整资产配置结构和优化收入结构的重要途径。
(三)优化利率定价,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业拥有利率自主定价权。我国农商行利率定价管理机制不成熟,管理体系不完善,存款定价能力比较薄弱,农商行迫于压力,可能会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以达到增加和稳定存款的目的,银行潜在风险增加。这就要求农商行进行科学定价,精细的核算成本费用,较成熟的对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进行管理。农商行应构建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由高级管理层及其下属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全行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建立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利用FTP工具通过价格指导因素引导业务部门主动调整新增业务的期限结构。
(四)转变传统盈利模式,创新发展中间业务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和金融改革深入的大背景下,农商行仅依靠存贷利差的传统经营模式已不合理。农商行应合理匹配资产负债,实施资产、负债、资本和表外业务创新,实现盈利模式多元化。农商行业务种类较少,在兼顾传统业务的同时,急需优化中间业务、开拓创新型业务,如大力拓展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托管等轻资产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同时积极推进多元化经营,通过交叉销售,提高综合性收益。此外,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农商行应做到:一是细化发展中间业务,将各项产品进行细分。二是避免吸纳型和模仿型创新。应坚持中间业务原创型和再创型,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使得银行的盈利模式向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洪波.新常态下农商行资产负债管理对策[J].中国农村金融,2015,(14):84-86.
[2] 吕兆友.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探讨[J].济南金融,2006,(11):40-41+44.
[3] 彭纯.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J].新金融,2014,(05):4-8.
[4] 彭纯.推进资产负债管理战略转型[J].中国金融,2014,(07):12-15.
农商银行主管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农村市场经济;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
一、组建农业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市场金融的改革,较先前的农村信用社,目前农村银行的股东数量在逐年递减,但是就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股东数量进行比较而言,目前的股东数量还显过多,特别是自然人股东,股东的人数过多,而且自然人股东比较分散。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做出规定,单位自然人的股本小于总股本的1‰,单位法人或者间接持有的股额不能高于10%。股权上的这种制度关系,这种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体现“互助合作”的平摊风险,自愿入股原则,希望地方企业或者农民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东。但是长此以往,会出现合作制度弊端。因为较大型金融机构或者国家银行而言,农民所持有的股份较少,而银行的利益关系对于他们而言,没有太多的厉害关系,他们不会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督中去,参与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要决策行为,导致了银行内部结构的独大。从当前的市场经济来看,国家为了规范化市场金融秩序,通过行***手段介入农村信用社经营之中,以此方法代替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权,再则,由于农村信用社社员的金融知识水平以及管理水平有限,阻碍了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发展。在当前农村商业银行的建设过程中,如果仿照农村信用社的建设体制与经营理念,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因为采用原有制度,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与股东权利将无法真正体现。
(二)人力资源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很多分支机构,但是其员工队伍人数却不足。与其它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每个网点的员工人数明显要少于这些银行。据2009年统计,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每个营业网点的员工人数仅有8~15左右,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每个营业网点的员工人数一般都在19~24人,由上述数据可得,农村商业银行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农村商业银行员工队伍不仅人数不足,而且其员工队伍素质也不高,严重缺乏有专业素质和高水平管理能力的人才。虽然近些年农村商业银行比较重视员工队伍素质的提高,不断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但是与我国四大银行相比,员工队伍素质仍然处于较低的位置。另外,现阶段的农村商业银行员工构成,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导致一些年纪轻、高学历、强能力的人才都纷纷离开,流向其他企事业单位。总而言之,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存在人数少、素质低、无法留住人才等问题,进而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受阻。
(三)内控管理问题
(1)观念存在偏差。内控机制渗透在整个业务运作的全过程,其主要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但是往往人们对内控机制的认识有偏差,他们仅仅认为内控机制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总汇。(2)内控机制滞后。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内控机制逐步完善,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制度所规范的内容比较滞后,无法跟上商业银行的发展,另外,制度的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十分显著。(3)执行制度不力。农村商业银行虽然制定了很多制度,但是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的制度较少,很多制度都流于形式,没有经过检查和评价。(4)权利制约失衡。“三会”制度各司其职这种明确的治理结构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大优势,虽然如此,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违规问题的发生,如人员职责配备不到位、、越权行事等,这些违规问题的存在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起到阻碍作用。(5)稽核职能弱化。稽核部门存在的目的就是起到有效监督作用,然而农村商业银行稽核部门地位不超脱、权利划分不清、职能不能***存在等现象,导致此部门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无法有效监督领导决策层由于错误的决策而造成的损失。另外,农村商业银行一直以来都比较缺乏风险管理金融工具;加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以及邮***储蓄经营无风险等不平等竞争的存在,因此,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最大的问题就是经营风险。由于先前的管理不当,造成了历史包袱,以及落后的管理经营方式,导致了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协调。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缺乏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更是加重了银行经营发展的风险性。当前,大多数银行都有自己的风险控制管理软件,以及数据挖掘分析系统,但是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做得还不是很好,某些系统还无法到位实施。再则,从农村商业银行的收入渠道来讲,收入渠道单一化,投资渠道有限,应对风险措施缺乏,从而导致经营亏损。
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采取的主要策略
(一)对产权制度与企业管理机制进行适当调整
加强公司各级管理部门的建设,改善法人治理效果。完善地法人治理制度是促进商业银行优化内部管理的重要先决条件。农村商业银行需强化董事会等管理阶级的建设。在股东会议上需推选具有高水平职业能力与较高综合素质的人员担任银行的董事、监事等重要职位。至于已经在职担任银行董事、监事的人员,则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监管素养。此外,董事会等管理机构还应构建起一系列明确的议事规则,并且与经营管理部门构建起一套明确的信息交流制度,从而保证董事与监事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到农商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根据完善地股份制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安排模式,对农村范围内的商业银行的产权相关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改善其中的法人治理模式。参考现存的几项主要问题,银行方面应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调整:首先是要对股东的存在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股权尽量集中分布。鼓励掌握股份数额较小的股东们对其股权进行合理转让,对单个股东所持有的股份比例进行适度的上调,解除自然人持有股份比例下限要求,支持相对控股股东的形成。这一系列工作是加强银行监管意识与完善股东利益所必需的。其次是构建起权利与责任相对应的鼓励约束管理机制。尤其是需加强对农村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鼓励与约束。具体措施为,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在适宜的范围内提高管理人员的收入,从而在经济方面体现其管理劳动的相应价值。同时适当增加高层管理人员的持有股份比例,或者在适当时期实行股票期权办法,从而实现将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与银行整体利益的捆绑。再有就是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框架。须将银行各级管理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以清晰的规范与界定,以利于业绩的考核与相应的奖惩措施实施。参照银行的发展状况,选择适宜时期在董事会中构建起负责各个项目的专门委员会,并且对其采取***的董事制度,从而确保董事会的各项决策与监察工作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在明确产权所有的前提下,须加大力度根据当代金融企业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对银行管理人员的权利与责任进行规范,同时完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聘任制度。在进行增资扩股的过程中,银行方面应尽量吸引满足条件的当地公民与各级组织入股,并根据相应法律法规对股权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此同时,针对农村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招商引资等发展手段,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对银行的资本结构加以积极的改善、有利于处理内部控制矛盾,而且对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也存在着很大益处,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能够依照当代企业制度的相应本质要求进行积极运转。
(二)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
在农村银行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与人才团队组建是农村银行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农村银行组建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人员素质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因为,银行的内部体系需要一批年轻合格的队伍去实施。随着银行面向农村发展,农商行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为农村银行工作储备发展力量。但是在农村银行人员的招聘过程中,需要把握人才,在选拔时不要只追求学历,还要看个人的素质水平,是否有责任心,是否能够吃苦耐劳,其次,才看其是否学习能力强。较其它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农村商业银行更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岗位培训工作与继续教育工作,以此来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业务能手。人才,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这是重要的资源,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人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与组建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才团队建设,在管理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避免在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风险因素。为了避免由于内部人员原因而造成的企业内部风险,首先需要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干部聘用制度,在竞聘岗位上,需要遵循人人平等,竞选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由于利益原因而造成的暗箱操作,丢失人心,这样真正的人才才能在企业中得到挖掘,人员才能用得其位,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建设工作。其次,建立能力与工资制度,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按年进行考试考核,通过考试,并且合格后的人员,给予颁发等级证书,证书与工资挂钩,以此来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不断提高各自的业务水平。对于大学生的招聘,不能招聘完成后,不能一“招”了事,需要通过教育以及专业的技能培训,除此之外,还需要给他们提高实习的机会,在工作中增加其自信心,促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建设服务。
(三)构建全面风险控制制度
农村商业组建的过程,其实就是风险控制的过程,只有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工作。有人曾经说,银行就是山顶上的城市,随时都有崩塌可能,也有人说过,银行业务就是规避风险,管理风险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策发展,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来自市场、操作以及信用的风险,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是作为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强化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理理念是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统一管理各种风险。风险管理过程可以通过以维度进行。首先,对于农村小企业贷款实施的风险管理,主要通过支行行长和客户经理共同责任制度管理来实施;在该管理过程中,客户尽量负责贷款调查和贷后管理,在这一贷款过程中作为第一责任人,而支行行长主要负责审批与发放,作为第二责任人。其次,在贷款前,以及贷款后,特别注重小企业经营账户的资金流动情况,注重企业的固有资产以及紧要效益,通过注重企业的资金链,规范企业成长,来降低银行风险。从而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的建设工作。
总之,随着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进行,在农村组建以农民为股东形式的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组建过程中,我们还面临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银行机构的组建与实施,本来就是一种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过程,所以做好风险控制,是促成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成功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制度,人力资源与风险控制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给予同行以借鉴参考。
参 考 文 献
[1]毛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10)
[2]李娟,金麟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7(6)
农商银行主管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农信社;业务流程;农村商业银行
1.学者们大量的理论探索
自流程再造理论在美国兴起以来,许多的学者在流程再造理论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对流程再造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国内的学者们,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现状,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方面的有益探索,形成了流程再造方面有益的、可借鉴的策略方法。如从价值链分析入手,减少不必要的或基本无价值的作业,突出核心业务流程;形成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科技的支撑, 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地流程再造等方面的策略。对当前农信社的业务流程再造同样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随着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理论研究的深入,有的学者提出了商业银行流程再造战略结构模型,在流程再造意识、流程再造行为、流程再造环境、流程再造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运用统计调查方法、多元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证明了其理论上的可行性。在流程再造意识方面,结合农信社的实际,笔者认为一些省级联社高管的业务水平和科技素养,在农信社流程再造方面的推动,具有决定的意义。
2.“流程银行”的成功实践
2005年银监会刘明康***提出 “流程银行”的概念后,在中国的银行业得以迅速推广实践,股份制银行更是先行先试,以“全球最佳零售银行”招商银行为例,该行的会计流程再造,采用了标准化、工厂化以及流水线方式的作业处理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后台作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后台作业效率,真正建立起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会计处理流程,并在2010年底完成了全部分行的推广运行。应该说流程再造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商业银行业绩的提升,而且也为其进一步地流程再造的实践积累大量的宝贵经验。可喜的是一些条件较成熟的农商银行、农合行已开始借鉴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实践,先行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也为农信系统实现”流程银行”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3.农信社信息科技发展的支撑
农信系统一些同志“拿来主义”的观点不能说想法不好,但是业务的实践过程中,会发现简单的“拿来主义”居然拿不过来。事实上,在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我们不能无视其强大的信息科技应用的支撑。以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为例,主要涉及接触管理流程、客户管理流程、市场营销流程、销售服务流程、产品管理流程、绩效管理流程等几大主线,在其流程再造的背后,有其功能强大的企业级的客户关系系统(简称ECIF)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简称CRM)提供技术上的强大支持,从而实现我们所见到的商业银行优质便捷的服务,如同一签约、综合开户、个性化服务,极大地提升改善了客户的体验。虽然农信社信息科技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一些省级联社已上线信管系统、财管系统、网银系统、数据仓库等二、三十个信息科技系统,这些信息科技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农信社服务客户的能力,也为农信社打造“流程银行”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4.农信社体制转型的客观要求。
当前,农信社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实行股份制改造、商业化经营是深化改革农信社的主流方向,也是顺应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应对复杂金融环境的大势所趋。客观地讲,农信社对风险有一定的意识,但做得还不够。近期,笔者参与了所在联社一个多年连续获得经营管理十强的基层联社内部控制试点评价工作,负责会计财务管理子系统。客观地评价,该联社并未能按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建立健全涵盖资本风险、支付风险、资产质量风险、市场风险、关联交易风险、表外业务风险等在内的会计风险控制制度,并按审慎经营的原则,及时准确全面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财务风险。事实上在农信社向农商行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客观上要求必须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合理量化并采取科学的化解与防控措施。因此,建立起目标明确、结构清晰、功能强大、流程合理的风险管理传导机制是农信社体制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流程银行”所要追求实现的目标之一。
5.新兴监管法规的驱动
农商银行主管工作总结篇8
一、 农村商业银行实施金融利率市场化的必然性
如果对率实施管制,将会使大量的社会福利遭受损失。对我国之前采用利率管制的影响分析,可以发现,中国银行采取的是法定利率,法定利率的后果就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合谋或者约定,联合起来制定掠夺式的价格,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相违背,此时,资金商品的价格已经脱离了市场供求,不仅没有起到缩小市场均衡利率与法定管制利率之差异的作用,反而使得两种利益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市场化机制最法定利率的影响下被逐渐削弱,市场份额逐渐涌向经营良好的商业银行中,因此,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实现高效率、真正的规模经济,浪费资源的现象较为严重,社会总福利的净损失较大。所以,利率市场化能够提高社会总福利。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化利率是唯一能够体现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的手段,发现货币资金价格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利率体系对其进行支撑,只有如此,资金的合理流动才能得到保证,从而达到优化资配置的目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因此,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是必然。
王国松提出,我国***府对利率实施管制,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成就的取得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只有放宽利率管制,实施利率市场化才是长久之计。
徐相华指出,利率市场化的实施,使得存款利率上限被打破,将会把社会大量资金吸引到银行中,银行的存款成本得以增加,为开展贷款等其它业务提供了资金支持。取消下限限制,贷款利息收入将会较少,从而减少了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净利差,而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存贷款净利差。
鉴于农村商业而银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存贷款净利差,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预防和管理的能力又非常弱,因此,有必要对利率进行管制。但是,出于保护目的的利率从管理无疑将农村社行业银行置于温室之中,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弱,经营管理能力不足。此外,如果对利率进行限制,将会有大量涌入股票、基金等其它机构,因此,急需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 农村商业银行实施金融利率市场化的机遇
首先,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农村商业银行拥有自主定价权,通过定价,就可以掌握资金市场供求情况,对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十分有利。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要综合考虑经营成本等其它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的价格战略;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负债管理和结构的优化,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利率风险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会日益激烈,农村商业银行为了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创新步伐,从而逐渐取消,而中间业务将会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这样就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不仅满足了客户的要求,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起步较晚,中间业务还不是很成熟,在总业务中的比重较小,需要对中间业务进行创新和完善。
农村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利率市场化的要求没必然会加大计算机技术的投入力度,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和健全的科技平台,在新形势下,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经营方面,将会得到较大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将更直接的面临市场风险,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与市场利率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绩效考核与内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同时,积极发展基于信息科技的操作风险计量手段,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风险管控水平得以提高,不良资产比率大大降低。
三、 农村商业银行实施金融利率市场化面临的挑战
1、 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
前文所述,未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农村商业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存贷款的净利差,依赖资产规模扩张,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将会导致信贷需求萎缩,同时,将会增加信贷资产违约风险,一些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企业将会逐渐将融资渠道由农村商业银行转向其它金融机构,贷款需求降低,这也就意味着银行存款数量降低,进而降低贷款资金价格,由此可见,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增长也将受到影响,仅仅依靠资金规模扩张,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商业银行生存需要,农村商业银行只能对产品结构和业务进行调整,尽可能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
2、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都比较成熟,经济来源渠道广泛,而农村商业银行过度依赖存贷款差,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商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因此,在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面临风险最大的就是农村商业银行。我国银行一直处于非市场化的经营环境中,利率上下限有明确规定,在此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创新金融产品等成为各大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而价格问题,基本不会考虑。而取消了利率上下限之后,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如果银行供给大于客户需求,也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下,银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客户将会重点关注银行的服务质量。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价格不再成为固定因素,并且已经成为提高银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此时,博弈现象将会出现。这样一来,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就必须以价格为出发点,致使农村商业银行面临挑战。
3、 风险管理水平面临挑战
利率市场化后,由市场决定利率的变动,也就是说市场资金供求将直接决定利率的多少,因此,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为了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很有可能出现以较高的贷款利率贷给信用等级较低的主体。面对上述情况,农村商业银行只能将业务重心转向小微业务,以此避免利差的缩小,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很难对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等进行全面掌握,违约率也较高,因此,增加了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难度较大。而农村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主要设立在县城及以下地区,信用环境建设较落后,融资主体信用意识差,此外,利率的不确定性,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
4、 定价能力面临挑战
利率市场化后,农村商业银行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制定存贷款利率。农村商业银行缺乏定价管理的量化基础,定价管理技术落后,自主定价的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四、 农村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的起步较晚,各项业务还不成熟,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机构,没有传统银行长久发展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同时,也没有庞大的不良资产负担。因此,作为农村商业银行,应当以服务“三农”为基础,积极开展存贷款业务,使之逐渐完善,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的为“三农”服务,真正起到“输血”的作用,贡献于我国经济建设。对于其它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其他类型银行在发展中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发展良好的银行的成功经验,无论是总结教训,还是借鉴经验,都不要忘记与自身实际情况做对比,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改进,对于不足的地方,进一步增强,尽可能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以优化的资产结构和先进的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主要的运营工具是价格。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要以实际经营情况为基础,组成定价部门,逐渐实现稳定运行,定价部门的任务就是要根据金融产品的不同,从而测算利率水平,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差别的定价。存款业务方面要综合考虑业务范围内市场的资金需求规模,从而制定出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这样做能够有效避免资金浪费和闲置问题,贷款业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入为出,保证贷款利率水平符合自身承担能力,避免违规放贷或者过量放贷。值得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并不代表,存贷款的利率上下限就没有限制,因此,为了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利率水平建立弹性指标。农村商业银行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实力上,其所能承受的能力都要弱于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银行,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科学合理利率弹性指标,是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三,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农村商业银行既有的风险管理部门主要关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利率市场化后,要增加对利率风险的管控职能。农村商业银行整体构成比较简单、规模小,为控制成本,没有必要与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银行一样建立专门对口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应建立利率风险指标监测体系,实现对利率风险的测量,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分析测量,建立符合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测量模型和测量软件,以此来衡量利率风险的危险程度、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对潜在的利率风险有较准确的掌握,进而协同定价部门一起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或者把风险影响降到最低。
第四,利率市场化后,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银行的压力将会增加,很可能拓展农村市场,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将服务质量作为竞争因素,打造农村商业银行品牌,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粘合度。同时,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将会缩小,农村商业银行在灵活运用自主定价开展市场竞争的同时,要争取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能够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相适应,逐渐优化收入结构,实现持续盈利。
农商银行主管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内部控制
中***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过改制及升级之后,农村商业银行无论是内部管理、人员结构还是制度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更大的成效,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正在向着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方向的大踏步前进。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例如人员素质问题、治理结构问题以及工作效率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内部控制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制约农村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同时也会极大的制约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率。
一、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支行的内部控制工作近年来虽然的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无论是治理结构、人员队伍综合素质、管理手段还是内部监督管理工作都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最大限度寻找改进措施,促进内部控制工作质量有效提升。
二、提升内部控制工作水平的思考
(一)完善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是否完善是企业是否能够有序管理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支行的治理结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虽然许多单位已经设置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是在具体工作当中其监督管理职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我们必须加大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的具体权利,要以制度的形式赋予他们真正能够参与日常管理、任用罢免管理人员的权利,而且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还应该加强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的自身素质,通过学习、深造加强她们在决策工作及监督管理工作方面的具体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及时有效管理,确保银行的正常运作。
(二)提升人员队伍总体素质。内部控制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及行为准则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前文我们也提及了目前在人员队伍素质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人员素质水平提升的工作力度。首先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持证上岗进行严格把关,其次还要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具体工作特点进行卓有成效的岗前培训。此外还要重视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不要把关注点仅仅放在应聘者的已有学历上面,在人才选用方面要重点考察其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现有知识技能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是否具备农村商业银行工作的相关知识及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队伍,大大提升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质量。
(三)加强制度改革与建设。积极进行与内部控制工作相关的制度建设及有效改革非常必要。农村商业银行尤其是支行在工作方面存在着工作量大、业务繁多以及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的特点,因此在制度建设方面也要考虑到这些特点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制度制定,这样才能够让制度更契合银行的实际工作,提升制度的执行效率与可操作性。首先,要根据人员少这一特点尽量简化不必要的工作程序,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例如一些业务较少的网点,可以不采用大银行的排队叫号制度,随到随办,提升办事效率,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其次,由于某些支行的业务项目相对简单,某些业务长期处于业务量极少的状态,但是为了最大限度方便客户又不能随意取消这些业务量极少的项目,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严格按照一人一岗的制度执行,必然会造成一些常规业务的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大,而一些特殊业务的工作人员劳动力闲置,无法有效发挥个人价值。所以根据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定期轮岗制度,让有限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常规业务与特殊业务之间定期轮替,这样既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能够通过定期轮岗让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能够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从而逐渐形成全局意识,加强岗位与岗位之间的联动性和契合性,促进银行业务的有序开展。
(四)加强管理手段升级。农村商业银行尤其是许多地方的支行,在管理手段方面仍然较为落后,在办公自动化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虽然信息化管理手段升级会给支行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短期内的困难,许多支行管理者也存在着小地方不需要花费太高成本来置办自动化设备的认识偏差,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商业银行所面向的客户大多数农村散户以及中小型客户,这些客户虽然所申请的服务项目及数额都不算大,但是客流量却不必某些大型银行来的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就会给工作人员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同时也会因为许多人为和非人为的原因造成许多工作疏漏,这样也严重影响银行未来业务的拓展和极大的影响银行声誉。因此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今后的业务拓展能力,应该提升办公的自动化水平,普及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硬件设备,以及进行局域网建设,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与传递效率,提升内控管理工作总体质量。
(五)加强内部监督审计工作力度。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能够更好的促进银行内部控制工作水平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想要切实加强首先就要进行专门化的人才队伍构建,在工作人员结构组成方面,应该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原财务会计人员与社会专业审计机构人员共同参与。原财务会计人员不仅更加熟悉银行的日常工作及内部审计工作要点,同时也能够提升整个内部审计工作小组对银行的忠诚度,社会专业审计机构人员能够凭借自己多年来从事同类型内部审计工作的丰富经验帮助银行更好的开展内部审计,让内部审计工作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客户需求以及未来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小组成员的监督管理,制定与内部审计工作相应的管理措施及行为规范,促进他们更好地发挥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从而帮助银行加快内部控制工作建设,提升内部管理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全丽.浅谈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内部控制[J].财经界,2010.
农商银行主管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财务管理 信息化
一、前言
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在体制改革之后所得到的产品,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金融服务和支持,已经成为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而财务管理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基础,是一项直接对农村商业银行资金进行发展规划、流通预测、监督控制的工作。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成本费用,实现精打细算;有利于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减少财务损失;有利于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的利用效果。本文就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二、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管理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其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为农村商业银行管理层进行各类决策、考核时提供信息依据,进而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第二,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相关财务信息,进而以此为依据来严格控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日常经济业务,对其经济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规范,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在农村商业银行日常管理中,财务管理往往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财务管理理念陈旧
第一,成本和效益统筹理念差。有些农村商业银行还没有严格执行规范,积极推进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难以满足提高经营效益的目标;第二,忽略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能否良性发展;第三,没有较好地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很多农村商业银行领导之所以不重视会计信息或者不充分利用会计信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会计信息披露程度不够、质量不高,甚至还很难给农村商业银行领导提供有用、简明、适时的会计信息。
(二)财务管理方法选择不合适
财务管理方法有多种,包括预算目标财务管理法、经验财务管理法、价值分析财务管理法、目标财务管理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有些农村商业银行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选择适宜的财务管理方法。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化应用是推动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强大动力,而信息化应用的核心和重点是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资金管理失控、财务信息失真是很多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目前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功能单一、规模较小,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积极推进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
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它们也是衡量一个经济组织约束机制、内部管理是否科学、规范的重要标尺。费用定额是为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服务的,是建立经济责任目标和内部财务控制的依据;而成本核算是强化经济责任、堵塞漏洞、反对浪费的主要手段。例如:在考核农村商业银行下属基础单位的费用支出时,首先要对该单位某一时期的费用总额,基于有关定额计算来进行确定,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责任指标;然后,要按季度或者按月份来对各个费用项目进行核算,编制出详细的成本支出分析表,找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成本等指标增减的原因,重点分析量化指标(如边际利润、边际成本、盈亏平衡点等)的变动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实现这些阶段目标;同时,还要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议来制定措施,寻找差距,持续改进。
(二)规范内部财务基础核算方法
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离不开对核算方法进行规范。财务基础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很多,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务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科学、适用的财务基础核算方法。同时,农村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多、金额较大,那么还要将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做好,将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与农村商业银行独特特点相结合。另外,农村商业银行基层单位的财务基础数据所涉及到的内容广、项目多、数据繁琐,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部门必须要对各类财务基础数据表格予以规范,做到一针见血、言简意赅,这样使得表格能够易于填写,具有可操作性。
(三)高度重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和会计信息工作
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保证农村商业银行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使用审核审批制度进行更好地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制定完善内部审计、拨款报账审批、预算资金使用等规章制度。为了能够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将农村商业银行内部业务会审、财务会审及重大决策会审全部纳入内控系统进行管理,未经内控审核的事项一律不予通过;同时,将已完善的制度汇编成《内控制度手册》,运用内部信息网络平台、门户网站、内网系统向全体员工推广,还不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使全单位上下充分认识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学习、遵守和落实各项制度。
同时,会计信息披露是会计工作的重点,针对这种现象,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要深入开展“呼唤会计诚信”活动,大力倡导“不作假账”、“诚信为本”、“坚持准则”、“操守为重”。第二,要对广大财会人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争做负责任的部门、负责任的人。第三,要坚持“强化服务”、“参与管理”、“爱岗敬业”、“客观公正”、“诚实守信”、“提高技能”、“坚持原则”、“廉洁自律”,要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会计氛围。
(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高度重视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组织财会人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剖析反面敲响警钟;另一方面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以及上级单位领导对财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提高财会人员拒腐防变能力。
(五)选择合理、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
要基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此外,要对所选择财务管理法的重点予以熟练掌握,例如,目标财务管理法中,首先要确立目标成本,然后分解目标成本,接着严格控制目标成本、及时进行成本核算,之后要准确进行成本分析,最后还要及时兑现成本考核。只有掌握了财务管理方法的关键,才能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同时,要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第一,务必要站在战略高度来重视财务管理问题,树立起牢固的战略财务管理意识,努力提高提升市场竞争力。第二,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有效益驱动的成本观念,要将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相挂钩,财务管理力争以实现农村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
(六)大力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1、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
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先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的有效载体, 也是监督控制和集中管理资金的必然选择,务必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来进一步推进农村商业银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要以信息化作保障,以信息技术做支撑,在农村商业银行财务资金管理中渗透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
2、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以财务资金管理为核心
从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在成本核算、采购、分销、库存等环节还没有建立起快捷的财务信息沟通方式,多以“人盯人”的监控方式,效果较差。而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将这些都统统实现,能够进一步增加财务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深化管理工作。尤其是能够以计算机程序固化的方式来执行规章制度,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较好地解决监督滞后、监督乏力、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及时的问题。
3、积极推进农村商业银行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
财务和业务一体化是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这也是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农村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其实际情况,引入或者自行开发一套适宜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软件,逐步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全过程中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的数据共享与集成统一,确保能够高效化、规范化管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资金。
4、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投入力量来建立起一套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每出现一笔资金的收支,财务部门要及时将其输入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电子数据形式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向管理层展现。管理层随时登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就可以看见资金流向情况,这样一来,既可对财务管理漏洞予以堵塞,又能够对资金收支的实际情况予以掌握,可对其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商业银行务必要基于其自身特点,将财务管理的效用真正发挥出来,使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实现有序、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啸宇.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模式建构[J].中国农村金融. 2012,22(02):130-135
[2]周良.资本约束下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探讨[J].中国农村金融. 2012,22(02):120-124
[3]常坤.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观点综述[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12,18(01):109-114
[4]刘丽娟,叶琼.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东方农村商业银行文化. 2012,17(05):145-14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农商银行主管工作总结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