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篇1
一、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某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仍然存在以下主要质量问题:
1.选题空、大、泛的现象较突出
学生在选题上过分追求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选题的难度和深度把握不足,难以从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出发,所选的题目偏大、空泛或难度较大。如三农问题、金融自由化、民间金融、风险管理等,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篇幅内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述又如有关社会保障的***府责任、***府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金融产品的投资行为等由于选题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因而很难围绕主题深入展开论述。
2.资料堆砌现象比较严重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与运用。但是不少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研究的切入点对于需要阐述的观点缺乏有针对性的金融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对自己所学的金融知识表现出不知如何应用的现象。因此不少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过分地依赖网络资料,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剪辑、粘贴、堆砌,缺乏自己的观点知识点罗列现象较普遍。
3.论文呈现一定的教材化现象
论文教材化是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理论阐述的多、实证论述的少概念性观点多,实践性观点少;论文的结构体系与教材雷同化等方面。由于多数学生缺乏实践,又难以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论文的论述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字和句缺乏有力的论据支撑导致论文内容空泛,理论性强于实践性、操作性。如对货币***策问题的研究学生只能从简单的概念、特点、意义等方面论述论文出现明显的教材化现象。
4.论文的写作规范性较差
部分学生提交的初稿逻辑混乱语句不通、词不达意、错字连篇甚至大量借鉴、引用他人的观点,不作标注。甚至出现少数学生的论文排版都会出现错误,整篇论文出现多种字体、字号,论文的规范性较差。
二、影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近年某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影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1.学校的教学管理存在漏洞
学校或院(系)的教学管理部门在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毕业论文的教学安排上与其他教学任务脱节。毕业论文是全面检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程度也是对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效果的综合检验。因此,其质量的提高应该是建立在日常教学管理质量提高和学生专业素养提高的基础之上。但目前只是将‘论文指导’作为一个***的教学环节没有将毕业论文与低年级的一些课程相联系或是开设此类的选修课程。而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仅仅靠教师三、四个月的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二是毕业论文(设计)的经费投入不足。有些选题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如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调查与分柝某地区银保合作的调查与分析、某村农民理财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等;有些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如住房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运用及效果分析、利率***策有效性问题研究等。但由于教学经费紧张学校在学生设计毕业论文方面投入过少,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三是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不统一。从2006届和2007届某校金融学毕业论文的成绩看(由于该校2008年5月是本科教学评估时间2008届的毕业论文成绩与评估前两年相比,可比性较差因此,本文选择评估前两年的成绩进行对比),2006届金融学毕业生人数95人其中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占3.2%;良好占56.8%;中等占38.9%;及格占1.1%。而2007届金融学毕业生人数为96人其中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占0%;良好占9.38%;中等占69.79%;及格占20.83%。从这两届毕业论文的成绩比较看,都没有不及格成缋2006届论文成绩明显高于2007届论文成绩,而实际上2007届论文质量要高于2006届。由此可见,学校毕业论文考核制度不规范,考核标准不统一,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2.教师指导论文的有效性缺乏
某大学金融系共有教师13人,近年平均每位教师每届要指导30位学生(其中包括金融学双学位和东方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指导的学生明显过多,再加上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指导的时间又集中在三四个月内,指导教师不堪重负,极大地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部分指导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不够也影响了所指导的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金融学本身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而多数教师缺乏实践,在对应用性和实践性论文的指导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一些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不认真也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如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不够密切,教师对所指导的学生的了解仅限于几次见面辅导,有的还是网上辅导,有的甚至在学生的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只辅导两次,不能真正起到辅导的作用。
3.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充分
学生是毕业论文写作的主体,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第一要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首先,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某大学金融学生源质量也难以保证,学生的写作功底有明显差异。其次,学生缺少学术研究的基础和论文写作的锻炼与培养再次,由于金融机构对学生实习往往是不欢迎、不配合,很少学生真正能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实习,致使实习流于形式。学生缺少对银行、保险等工作的感性认识,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影响到论文的写作。二是学生的写作态度不够认真负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在写作中,有相当多的学生缺乏紧迫感或时间概念,持应付态度。实际上金融系在第七学期就开始布置毕业论文工作,也就是从学生选题到论文定稿有整整一年的时间,但很多学生往往“拖’到第八学期实习结束后回校才开始动笔,造成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上的前松后紧,导致论文质量较低。三是毕业生就业的冲击。由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与学生就业有一定冲突,加上近几年就业形势特别严峻,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致使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上,对毕业论文的投入明显不足。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学校、学院(系)、教师和学生等方方面面质量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论文质量。结合近年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论文质量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1.充分发挥学校对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保障作用
学校、院(系)的教学管理部门是作为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是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证。首先学校应该明确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和权利。如论文抄袭现象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学校要有明确、合理和操作性强的制度界定抄袭的标准,及指导教师应承担的责任、学生应受到的处罚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抄袭现象其次,应将毕业论文的教学安排融合到整个教学环节。论文的写作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研究能力。学校应鼓励教师开设一些有关论文写作方法的公共选修课。针对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安排,目前只有在第七学期开设一门《现代金融理论专题》介绍理论前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在第五学期安排诸如《金融学学术论文写作方法》的课程和一些前沿理论课程。另外还可面向大三、大四学生在课外多举办一些学术讲座介绍学术前沿,拓展学生视野,创造学术气氛,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通过上述经常性的论文讲授和写作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能培养学生在专业上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写作能力。再次,学校应允许论文形式的多样化。根据金融学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其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实习报告、调研报告等只要能够达到培养精神、强化素质、提高能力的作用,都应被认可和采甩实际上言之有物的实习报告、调研报告比较之简单抄袭他人观点的所谓“论文”,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素质、实践能力上更为有效,而且可以借此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最后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学院创办内部刊物或建立专门网页教师将学生的优秀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推荐发表在内部干刊物或网页上,以对学生产生一种激励,在此刊物或网页上还可以定期刊登一些教师的示范论文,从而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每年将优秀毕业论文汇编结集出版既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甩又可以作为以后写作课程的教学参考。此外,学院每年评出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但也要对于不负责任的教师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同时,还要注意,不应完全以所指导学生论文的最终成绩为标准应充分考虑到所指导学生的基础即应从提纲、初稿到最终定稿的改进程度以及导师为此付出的努力来客观地评价指导教师的成绩。
2.切实加强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的责任心、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是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关键。
其一,可以尝试高校与社会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论文。考虑到金融系师资较欠缺,因此,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可以选聘一部分校外金融机构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担任,这样既能减轻金融系指导教师短缺所造成的压力弥补多数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又可以促进指导教师队伍多层次格局和多元化模式的形成,实现高校与社会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论文,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其二,可以尝试低年级导师制。即金融学专业的每位学生在第五学期末选择一位导师,并将学生按照导师分组,每一组学生都有一个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与指导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可以有意识地向导师学习如何写学术文章、如何做科研,从而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技巧。学生也可以与导师商讨将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等准备工作提前避免与考研、就业相冲突。另一方面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所指导的学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其三,改变传统的指导方法。指导教师在指导论文写作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尽量提供清晰、具体的思路,避免给出模糊的指导。如:不能仅指出学生论文什么地方写得不好,而应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写,并提供一些可参阅的期刊资料或书籍,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论文质量。另外,指导教师在与学生确定选题时,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优化选题设计。从2007届金融系学生毕业论文来看,一些注重通过社会调查来完成的论文,质量较高。因此在选题上可以考虑设计一些社会调查类论文,以提高论文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各方面的能力。
3.不断增强学生的写作主体性作用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金融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升温。目前全国已有3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立了金融学专业,除了部分重点院校、财经院校,各省属院校、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金融学专业。各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在总量上加快培养以满足社会各界对金融人才的需要,还需要在结构上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金融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金融学应用型人才成为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当前我国省属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入手,分析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以新设金融学专业不久的长江大学为例,分析在金融学人才供给总量相对充足而供给结构不尽合理的社会背景下,该如何凸显培养特色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省属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巨大变革,客观上对金融学科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调整要求。从国外情况看,目前存在“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并行发展的格局。当金融专业设置在经济学院时,其关注的重点在于金融理论和宏观金融问题,货币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国际货币、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等是重要的必修课;而当金融专业设置在商学院时,则特别强调金融市场实践问题或微观金融问题,与企业管理密切联系的投资学、公司财务管理、金融中介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市场等成为重要课程,表明国外金融学科在各高校的发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根据各自的培养层次与目标制定不同的培养模式。虽然国内关于金融学专业定位问题也展开过多次谈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省属高校对于金融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长期定位于培养与金融相关的各个岗位上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希冀以四年的本科教育就培养出某个金融领域的“专家”,这样的定位显然是不现实的。专业定位不清晰,势必对专业设置、课程和教材建设、教改实践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从而阻碍了学科整体的建设与发展。从就业情况来看,省属高校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不甚理想,与就读热门专业的高分学子的高期望有一定差距。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金融学专业本科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为89%,仅比2009届本科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高1个百分点。造成就业不理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项是学生在校所修课程、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于是,一边有相当数量的金融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而另一边众多的金融机构或***府部门总是感慨优秀的金融人才太难得,应届金融专业毕业生中“平淡无奇者多,出类拔萃者少”。对此,未能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承担主要责任。
二、省属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专业发展缺少特色
大部分省属高校具体实施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学科特色更无从谈起。目前金融学本科层次专业主干课程基本统一,包括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保险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工程、证券投资等课程,主干课程基础上本应由各省属高校依据自身优势、特色、培养目标和模式设置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但现实来看还做的不够,未能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学科群体。此外,微观金融课程和实务性课程相对不足,新开课程基础薄弱;引进国外金融理论或实务课程时,缺少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接受专业教育时有脱节感。此外,受到公共课学分比重高的影响,且部分专业课程因其为选修课而未能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省属高校开设特色专业课、发展有自身特点的金融学专业,的确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困难。
(二)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完善
培育人才,教师是关键。近年来,省属高校金融学科的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新增师资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大大提高,但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层次结构等均有待完善。比如,目前能够胜任现代金融理论和实务,尤其是能够胜任微观金融理论和实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极为短缺。除专业知识外,教师良好的文化修养及综合性的知识积累也很重要,但现实中对金融学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只是偏重于专业领域,对其综合文化素养的要求不足,也不利于人才的全面教育培养。因此,师资建设最重要的是保证师资的高素质。优秀的金融学科队伍必须是由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各专业领域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及其他教学科研人员组成的分层次的学术梯队。
(三)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内容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大多省属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简单,实践较短,基本没有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规划、管理、评价机制。实验课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由理论课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实验课时和实验内容,实验室和实验教师相对来说处于被动位置。实验室建设有待提高,实践教学设备陈旧落后、数量不足,尤其实在实验室建成后相关模拟软件等更新过慢,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要求。在社会实践这一块,尚未建立起与金融机构合作的长期稳定机制。
三、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对策建议――以长江大学为例
以长江大学为例,我校金融学本科教育于2010年获批,在开办金融学本科教育之前曾有7届金融学专科人才培养经历。一方面,金融学专科人才培养工作为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作为新设专业的本科教育,在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工作上将更加任重而道远。作为湖北省省属院校之一,长江大学和全国各省属院校一样,在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上依然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作为新设本科专业,不论是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是教师的结构优化及人才引进方面都有其特殊之处。以下主要针对新设金融学本科专业不久的长江大学提出相应建议:
(一)适当增***观金融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国际上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通常分为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商学院模式以微观金融为主,特别关注金融市场,关注实践或微观金融问题,测重培养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投资决策能力和实际业务的操作技能,该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切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竞争能力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上看,商学院模式更适合我校实际,即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地方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此,整个课程体系可相应增***观金融的比重,如公司财务、个人理财、投资学、沟通技巧、风险投资、金融产品营销等。通过微观金融课程的充实,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投资操作能力、具体金融业务的工作能力,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应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一是鼓励现有青年教师跨校进修、出国研修,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与金融发展同步前进;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关注金融产业发展动态、积极参与金融产业实践活动,最好能到金融机构从事开展研究合作工作,在具体的金融实践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二是依据现有条件邀请金融企业高职务精英或***府金融部门相关负责人来校讲座,帮助师生与国际、国内金融形式保持联系,就学习中的疑问进行咨询。
(三)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参与到专业实习中去,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及业务水平。要培养被社会广泛接受并认可的应用型人才,我校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与本地各金融机构或相关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为相关单位输送所需要的人才。此外,还可探索进行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与企业相互吸收彼此专长,形成一种互利双赢的机制。当然,金融机构由于所属行业的特殊性,出于对工作秩序及金融安全的考虑,可能暂时未能给广大学生提供真正接触业务的机会,除了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外,我校还可积极创造实践学习机会,比如利用假期或周末等课余时间为学生开办第二课堂,并以此作为实习考核内容之一。第二课堂的内容不应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应采取实事新闻讨论、读书活动、看电影、社会调查、学习社交礼仪与市场营销等多种方式。
参 考 文 献
[1]马赞***.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8(3)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篇3
Abstract: The training mod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of higher financial professionals is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ng quality of high-quality financial talents,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the financial talents that adap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requirements, fac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high-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condition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o talented person'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talents training to establish the new financi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which has higher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adapt to social demand.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Key words: talent cultivation mode;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ost practice
中***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10-02
0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刺激***策的实施,国际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复苏,世界经济势必进一步快速地发展。同样,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为迅速。经济的全面复苏发展需要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相应地,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财务公司等)就需要既懂金融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和创新能力的专业金融人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积极探索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建立有高职特色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全新的金融教学模式。
1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本校金融专业的办学历史,利用处于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地理位置以及一大批优质的金融行业校友资源,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办学理念,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充分调研了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金融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金融行业知识与技能,面向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的银行综合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信贷、理财、证券、保险公司业务员、会计等岗位群,通晓银行、保险、证券、国际金融、金融会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之相关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设计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金融专业培养具有高级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应用性人才的要求,体现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制定符合高职金融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教学课程体系总的思路如下:课程体系承袭传统的课程模块,仍然设计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课程类别,着重突出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公共基础课包括毛邓理论、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素质拓展训练、计算机操作能力训练、外语能力训练等课程。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在设置公共基础课时,适当减少课时安排,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注重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按照职业技能的培养要求,不要求完整、系统的知识学科体系,但是理论知识必须以“够用”为标准,课时安排上增加金融行业如证券、保险等有关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基础。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完全按照职业化、技能化的培养要求,增加实训课时数、实训内容。并加大实训条件的投入力度。
根据课程设计思路,我们构建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确定了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商业银行岗位为主体、同时兼顾中小企业、保险与证券岗位。专业课课程模块设计如表1所示。
3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重实效的立体化体系。
3.1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实践教学型师资队伍一支优秀的实践型师资队伍是完成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条件。如果没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即使有完美的实践教学计划和一流的硬件设备,也无法培养出优秀金融职业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既精通金融理论知识又掌握金融技能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确保金融实践教学的实施。
3.1.1 成立金融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将富有金融实践经验的行业精英、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实践教学队伍中来,作为金融专业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增加高职金融专业教师中具有金融实务部门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
3.1.2 培养高技能的金融专业专职教师鼓励高职金融专业的专职教师考取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保险人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职业证书,以提高教师的金融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定期派出教师到金融机构实践,让在校教师熟悉金融机构的工作流程并学会熟练操作实际的金融业务,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3.2 开发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创办有特色的校内实训基地,如宁商实训银行,真实业务真实做。如《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操作》这门课程,引进商业银行仿真操作软件,以宁商实训银行作为校内实训基地。本课程包括商业银行柜员基本职业素质训练、储蓄日常业务、储蓄特殊业务、储蓄业务、信用卡业务、对公存贷业务、个人贷款业务、对公结算业务、对公特殊业务、商业银行柜面突发事件处理等十个学习项目,这些学习项目都按照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岗位的基本素质、基本业务、基本规范、基本操作、基本能力等“五基要求”为线索进行设计的。课程以每一项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工作任务模块都以相关的银行业务制度法规为基准,按照业务操作的流程顺序逐项学习各项临柜业务的操作要点,借助校内商业实训银行真实操作设备、业务操作程序、仿真业务凭证、业务印章,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实训练习,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和演练,培养学生胜任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邀请校企合作单位的专家和业务能手亲自来给我们的学生传经送宝。这样校内老师和校外老师共同完成本门课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同时利用地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地理位置,与20多家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校外实训,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对专业的认知有一个质的升华。同时也采取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总而言之,通过开发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就循序渐进地边做边学,通过实际训练,提高职业能力。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同步进行。学生毕业时合作单位根据学生的表现也可以可优先聘用到优秀的毕业生,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3.3 课程创新,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也可以看到开设了证券从业资格考证、保险人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考证等课程。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相符合,鼓励学生一专多能,通过职业资格考证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针对考证要求,聘请保险、银行专家来校上课。如开设《保险业务操作》、《个人理财》等课程,由校外专家和在校老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4 毕业论文与顶岗实习相结合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的期限定为一学年。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校内指导老师要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保持进行沟通,首先在实习开始之前,共同制定学生的顶岗实习计划,合理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在实习过程中,随时随地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顶岗实习结束以后,校内指导老师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一起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作出一个总的评价,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毕业论文的设计也是围绕顶岗实习岗位来成。主要针对实习岗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实习工作的投入,让学生获得了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素养合职业能力,真正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用人单位就对其进行考核,学生不仅可得到相应报酬,而且增加了就业机会,甚至还能为企业出谋划策,提出宝贵的意见,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
3.5 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3.5.1 实践教学评价的对象应分为应知应会两部分,包括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和基本职业素养等方面。重点评价应会部分。实践教学评价的标准按照能否完成项目实践活动任务以及完成情况给予评定。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篇4
中国人民大学:学科齐全、实力强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部有7个学院级的实体单位,且每个学院都实力强劲,这在综合性大学里是很少见的。各个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如表2所示。
汗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2007年新成立的汗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里的全职教授全部获得海外著名高校的PHD(学术型博士),该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学术人才,可以说汗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是人大经济学部新锐派的典型。从表3可以看出汗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三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2011届毕业的40个硕士研究生中,选择出国深造的毕业生最多,有30%;选择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中,去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居多,银行主要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等,而证券公司则主要有中金、中信建投证券和民生证券等;还有15%的学生选择到银监会、北京银监局等事业单位就职。
2012年的情况有些变化,毕业生选择到证券公司工作的最多,有28%;其次为银行;然后是选择国内外深造;到***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就业的学生数量大幅下滑且人数最少,仅占5%。
2013届硕士研究生中,出国深造的学生依然最多,占26%,包括宾大、加州伯克利等名校;选择银行、保险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居其次,首次超过了证券、期货行业就业的人数;选择到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等证券公司工作的占比15%左右;到***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依然最少,占5%。
统计学院和劳动人事学院
人大除汗青以外还有传统的教学单位,我们以统计学院和劳动人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作为分析的基础,详见表4,其他的学院可以类比得出相似的结论。本文以统计学院2007―2009届学生和劳动人事学院2010―2012年毕业的研究生为依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最近几年人大经济学类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选择多数为金融类机构,而博士研究生就业单位的选择更多的是高等院校;(2)关于区位的选择,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在北京就业,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到广州、深圳或者上海等地区发展。
北京大学:高端、大气、上档次
北京大学具有经济类专业招生权限的实体单位除大家熟知的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和国家发展研究院(NSD,CCER的前身)之外还有汇丰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软件学院和人口研究所等。汇丰商学院是2008年由汇丰银行捐赠1.5亿元支持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而产生的,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商界***校”,可以授予经济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经济+金融双硕士和非全日制的工商管理硕士等;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招收***治经济学专业;软件学院设有金融学系;人口研究所可以招收***治经济学和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汇丰学院相对于经院、光华和NSD而言成立较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口研究所的招生数量少,因此我们分析的重点是前三者。
经济学院
在北大经济类招生的单位中成立最早的当属经济学院,现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系和发展经济学系等。经院2011、2012届硕士和博士的就业情况如***1和***2所示,显然可得出结论:经院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选择四大行、中金、中粮和中国五矿等国企的比例超过半数;选择到***、银监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府部门、事业单位的比重均超过10%;选择到西门子中国、博时基金、摩根斯坦利、宝洁和麦肯锡等机构的比重变动较大;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而言,国内深造的学生人数多于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
国家发展研究院(NSD,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是2008年在CCER的基础上组建的,昔日由林毅夫、张维迎和海闻等海外归来的经济学家创建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在该中心已成为NSD的一个内设机构。NSD拥有当前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不但有宋国青、林毅夫、周其仁、海闻和陈平等大牌教授,还有姚洋、卢峰、黄益平、汪丁丁和李玲等后起之秀。
对于NSD研究生的就业,本文以2012届和2013届硕博毕业生为依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详见表5,可得出结论。
2012届毕业生选择就业最多的除了银行就是“其他”类,“其他”包括五矿、国家电网等大型央企,证监会、***、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府机关和到其他高校做博士后研究的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的全部为硕士研究生;到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就业的也不占少数。
从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进入银行工作的毕业生最多,占26%;去高校任教的毕业生紧随其后,占到24%,博士毕业生在人大、央财、北师等高校谋求教职的不在少数;由于中国股市的冷清,证券、期货市场变得冷清;“其他”类学生选择到国企、***府部门和外资企业工作的居多。
光华管理学院
光华管理学院以“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已成为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光华管理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包括厉以宁、张维迎、蔡洪滨、曹凤岐、龚六堂和周黎安等知名学者。从***3可见光华的学生培养体系,在职MBA学生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全日制的本科、硕士、博士依然占据光华的半壁江山。光华管理学院不仅给成功企业家提供继续学习的平台,研究生教育也是光华管理学院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华管理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最多的是金融行业,2011届有80%左右的学生选择到金融行业就业,其中最多的是证券和基金公司;2012届硕士研究生有82%选择了金融行业,其中更多的选择到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从就业单位的性质而言,均有5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就业。
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毕业生多数选择进入高等院校任职,几乎100%都进入了“211工程”重点院校,不乏有人拿到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甚至北京大学等名校的教职。从表6可见光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薪酬情况,2011届硕士生的最低年薪为2万元,最高年薪为70万元,平均薪酬18.1万元,中位值12万元;2012届硕士研究生的最低年薪为2.5万元,最高值和2011届相同,平均值为19.4万元,稍高于2011届,中位值和2011届相同,均为12万元。
清华大学:后起之秀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清华大学是工科名校,社会科学相对较弱,经济学自然也不强。其实不然,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发展迅猛,尤其是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清华大学之后,清华大学经济学更是如虎添翼,根据表1***学位中心2012年应用经济学(0202)排名可知,清华的应用经济学已经跃居第6位。
清华大学经济学招生单位有***前***朱基担任首任院长的经济管理学院;可以招收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社会科学学院;可以招收金融硕士和会计硕士的深圳研究生院;被誉为金融界“黄埔***校”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清华大学后,诞生的以“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贡献民族复兴,促进世界和谐为使命”的五道口金融学院。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导师阵容是国内任何院所都无可复制的,翻开博士生导师的名册:***、吴晓灵、郭树清、戴相龙、刘鸿儒和李剑阁等业界“大牛”的名字映入眼帘,不得不让人震惊,硕士生导师中巴曙松、夏斌和李若谷等也很优秀,截至2011年已有1800多名硕士、240多名博士从这里走向央行、金融监管当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
经济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国内知名的经管学院,拥有国内领先的教授团队,钱颖一、李稻葵和白重恩等知名学者执教于此。本文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和2012届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从经济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区位的选择可以看出,其主要的就业区域集中在北京(详见***4和***5),2011和2012届硕士研究生中有各有71%、75%的学生选择在北京工作,选择到上海就业的分别为4%和6%,选择其他地区的占比都比较低,其中2011届的学生中有6%的毕业生选择到港澳台工作,可见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
2011届130位硕士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到金融行业就业(详见***6),包括德意志银行、巴克莱资本、美林证券、汇丰银行、四大行和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等在内的金融机构;其次是能源化工行业,占比11.8%;选择到***府机关工作的研究生占9.4%,单位有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甚至总参谋部等;然后依次为电信、新媒体、高科技、咨询、房地产和制造业等。
2012届118位硕士生中有54.4%的学生选择进入金融行业工作(详见***7),包括四大行、摩根斯坦利、花旗和汇丰等;12.6%的硕士生选择到诸如***办公厅、***、国家外汇管理局、银监会和上交所等***府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8.7%的学生选择到能源化工行业就业;7.8%的学生选择到咨询行业工作,如贝恩咨询、德勤管理咨询和麦肯锡咨询等著名咨询公司。然后就是电信、新媒体、高科技、房地产等企业,还有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和中国铝业在内的大型央企。
清华大学2011届经管学院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7.5%,不求职的有10人,其中1人选择创业,定向就业1人,国内外继续深造6人,就业学生的年起薪(基本薪酬,不包括奖金和各种津贴)平均值为16.25万元人民币,详见表7。2012届经济管理学院的118名毕业生中,求职人数为104人,就业率99%;不求职人数为14人,其中国内外继续深造学习的有13人,和去年相比有所增加,暂不就业1人,就业毕业生的年起薪(基本薪酬,不包括奖金和津贴)平均值为12.2万元人民币。
南开大学:低调而奢华
南开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南开大学经济类的招生单位有经济学院;专门研究日本问题的日本研究院;体现南开多学科综合优势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海外归国人才为主体,以南开大学金融学这一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专门从事金融前沿问题研究的金融发展研究院;以管理学、会计学、公司治理等学科为主的商学院。本文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和金融发展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2011届硕士毕业生共313人,从行业看(见***8),33%的毕业生进入到包括建设银行总行、工商银行总行、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在内的银行类金融机构;27%的毕业生进入证券基金等金融投资机构工作;27%的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及民营机构;8%的毕业生选择出国和继续读博深造;5%的毕业生服务于***府机关及事业单位。
从就业的地区来看,南开经济学院硕士生的就业区域比较分散,区域位列前4位的依次为天津、北京、上海、深圳,合计占总人数的69%,其他沿海城市占总人数的29%。因为硕士毕业生工作单位大多选择金融行业,而金融行业的分布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所以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成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金融发展研究院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每年招生约30名,专业包括金融学(含银行管理与金融监管)、证券投资(含私募基金)、公司理财(含收购兼并)、国际金融(含外汇交易)、金融工程(含衍生工具)等研究方向,学制为两年。金融发展研究院成立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毕业生的就业非常好。2011届金融发展研究院毕业人数总计为30人,就业单位统计见***9,从***中可见,绝大多数的硕士毕业生都选择了金融行业就业,证券公司的就业人数最多;其次为银行、基金和信托等;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占比达13%。
2012年金发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数量是32人,其中1人升学,1人暂不就业,就业人数30人,就业率达到96.88%。我们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见***10),其中选择到银行就业的数量最多;金发院的硕士毕业生抓住了信托行业的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17%的学生投身于信托行业;基金公司就业的毕业生数据也有13%;选择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就业的毕业生较少。数据分析发现87%的毕业生选择去了金融行业,只有13%的学生选择去了非金融类企业就业,说明绝大多数的硕士毕业生依然偏好金融行业。从就业区域看,选择在天津工作依然是首选,其次是北京、广东、上海和山东等地。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金黄埔
中央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1996年正式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且应用经济学在本轮学科评估中排名高居第二位。央财是***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和“中国财金黄埔”。
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内著名的财经类大学,经济类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单位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财***学院、保险学院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等实体单位。本文以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统计数据为例对中央财经大学的就业进行分析说明。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始建于2006年初,是中央财经大学为实现国际化战略而组建的“经济学与公共***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成员之一。金融发展研究院的硕士学位项目,包括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三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设金融学一个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证券投资及国际汇率,授课方式均为全英文教学。由表8可见,选择去往银行工作的毕业生数量一直占据很高的比例,证券基金就业的学生数量随着年份的波动幅度比较大,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的学生比例一直比较稳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经外语类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中国***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国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学校与美、英、法、德、日、俄、意、澳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特色更加鲜明。
自1951年建校始贸大就一直从事保险理论和实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原中国金融学院保险系的加入为贸大保险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保险学院逐渐形成了六大学术团队,包括企业风险管理、精算与风险管理、保险法、健康管理与卫生经济学、社会保障、劳动经济学等。故此,本文选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保险学院
从保险学院2011届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数据可知,约有72%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工作,选择去往天津、河北、湖南、云南、安徽等城市工作的学生占28%。
表9显示了保险学院2011届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从统计数据来看,保险学院的研究生毕业生选择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最多。签约单位均为国内知名银行和保险公司,如中行、工行、建行、国开行、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等。2011届研究生毕业生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企工作的人数也较多,国企的签约单位有中国航天集团、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中国人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相比较而言,选择外企工作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篇5
2005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创办了通信工程监理专业。该专业以通信工程监理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校企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为核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经过多年的建设,该专业从“全额订单”起步,逐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校企融合,共建共管”的通信工程监理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制定出与企业合作、交流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将通信监理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广东省通信监理行业和企业培养了紧缺的高素质通信监理人才。
1. 紧贴通信产业的发展,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项目建设期间,本专业紧跟行业发展要求,面向通信监理员这一职业岗位的用人需求的变化,与广东省通信学会、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东达安等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学会和企业进行了密切交流与沟通,开展了多次的调研和论证,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和修订和完善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通过召开年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并与到会各行业企业专家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社会、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要,分了通信监理行业工作岗位、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对应的课程体系,修订每个模块相应的符合行业需要的课程和技能考核标准,确定了通信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体现了开放性、合作性和与时俱进。
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将本专业建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力量强、教学实训条件优、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特色引领的品牌专业,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辐射带动我校通信专业群发展,最终为全国同类专业和专业群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通信工程监理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广东省通信行业,培养掌握通信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和现场监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根据行业和企业需要,在该专业下灵活设置通信工程设计、通信工程概预算等相关专业方向,并成为该行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基地。
2.完善了“校企融合、共建共管”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并实践“校企融合、共建共管”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实工学结合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聘请社会和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将共同参与教学,特别是实训教学与考核环节。采用“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阶段基本由2年半的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0.5年的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对人才的培养力求理论适用为度,强化实训过程。顶岗实习即学生进入从事通信工程监理的公司实习,培养计划、培训教育、考核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学生主要接受实习单位管理,院内教师定期教学巡视,现场指导。学生通过这种人才模式培养完成了知识到行业岗位的过渡,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理论知识、实训技能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综合性、实用性,具备较好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就业竞争能力较强。顶岗实行实行学校、企业双指导教师制度,双方共同承担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和考核工作。另外为了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利用3G通信技术开发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为在高职院校实施有效顶岗实习管理提供借鉴。
3. 深化课程改革,完善了专业教学配套资源,并带动辐射群内相关专业
深化课程建设,形成本专业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立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网络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与企业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在项目建设期间,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包括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合编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以及配套的讲义和实习指导书,全程录制课程教学视频,完善本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数字化及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程教学,完成了网络课程,完成了部级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完成了通信工程监理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任务,对本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外本项目建设还辐射支持了本专业群内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包括跨专业协同创新模块课程,我校师培中心平台课程,广东省轻工协会培训课程,还启动了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在将本专业建设成特色引领型专业的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群内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4.实施“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本专业要求学生必考下列三种证书之一:通讯终端设备维修证书”(高级)、“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员”(中级)、“电工证书”(中级);可选考“中兴通讯程控交换网络助理工程师NC职业资格认证”、“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软件操作员(设计师)证书”等。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对于获得省级竞赛三等奖以上名次的学生给予“技能对等”认定,可顶替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每一项奖励对应一个专业职业资格证。
根据“课证赛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将职业标准等融入到课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对学生参加通信类职业技能竞赛也有成效。如通讯终端设备维修证书就对应于移动终端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教学,在教学中引入考证内容,学生毕业时拿到了技能证书,部分优秀学生还在省通信技能大赛”LTE组网与维护”获得二等奖。
5.将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素质教育成果丰硕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通信监理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经常参加企业的各种活动,如篮球赛、演讲比赛和优秀员工表彰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另外本专业也经常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来校开办讲座和访谈,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感。
开展多层次的专业交流、讲座和活动,设立企业奖学金。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在学生入校开始,就感受到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学生毕业后也很快适应和满足企业的要求,真正实现了校企生三赢。企业领导、工程师和专家定期来我系开办讲座,进行励志教育、专业引导、素质培训及就业辅导。另外企业多次邀请学生参加企业的各种活动,如一年一度的达安杯篮球赛、公司年度总结和员工演讲比赛等,邀请学生参加企业迎新晚会、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同时设立企业奖学金。几年来有近120名学生获得达安奖学金,通过校企互动营造了职业素质教育氛围,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
该专业“双主体”育人,素质教育成果丰硕。该专业坚持校企共建共管,工学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教育,合作企业既是工程监理现场,同时也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阵地。通信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多次获得学校优秀班级奖、优秀社会实践队、优秀毕业生称号,并在国家和省的各项技能大赛中获奖。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到100%。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有近20人次毕业生获得企业优秀员工、优秀大学毕业生奖励,多名学生成长为公司技术和管理骨干。毕业生参与的50多个工程被评为优质质量工程。该专业学生除了在广东达安、公诚、吉林等监理企业就业,在中兴、华为等大型通信企业也具有广泛影响力,受到企业的欢迎,就业范围广泛,体现了人才培养适应性强的优势。
6.多种途径综合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精神
思想***治理论课学时保证。学生学习《形势与***策》、《***事教育理论》等思***课程,加强***治思想教育; 依托学生***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本专业2013届毕业生46人,学生***员3人,占学生人数的6.4%,向***组织递交申请的占70%。入***人数和积极分子在学校都名列前茅; 依托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电子协会”志愿服务三下乡为载体,学生下基层帮助附近村民维修电器,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打造科技竞赛活动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承办学校每年一度的电子科技文化节,开展电子产品制作比赛等活动,参赛学生覆盖面达100%,营造“学技能比技能”的良好氛围。
7.对接通信企业行业特点,实施了“分段式、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本专业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对接通信类企业生产规律、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实施“分段式、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将校内学习与企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交替进行,实现校企双方联合教学、协同管理、共同育人。本专业一年级参加专业认知实习,了解通信监理行业的发展与职业特点,二年级参加暑期实践,到企业真实通信项目中锻炼学生,初步掌握通信监理所需技能,第六学期参加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校企深度融合的特点,让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受到实习单位的广泛好评,本专业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已全部被录用,体现该专业的就业竞争力。
8.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建立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
另外为了保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建设期间,本专业建立并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依托我校国家示范校的平台,本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完善了如《学生员工管理办法》、《校企互兼互聘制度》、《顶岗实习巡视制度》等校企合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双主体育人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9.校企共建通信行业培训基地,提升了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与广东省通信学会、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合作,积极承办行业活动,并推进校企人才培养交流活动的常态化。与广东达安共同签订《校企共建培训基地协议》,既保证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以满足主要技能训练和技术创新服务的要求,保证生产性实训实习效果。同时积极扩宽实训基地功能,使实训实习基地具有对外培训、企业培训、教师培训、考证培训等能力,成为广东地区的通信行业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广东达安共建部级通信工程监理专业骨干教师企业顶岗培训基地;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了***行企校四方共融的“通信行业培训基地”、“LED行业培训基地(暨南海光电学院)”和一个部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重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高等院校依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科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实践动手锻炼相对较少,这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论文仅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错觉;还有,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得不以学生就业为主,而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重叠,考虑到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了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的态度,切实扭转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态势,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认识到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这个阶段,在金融学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填写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金融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渊博的专业学识和认识问题独特视角,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以学生为主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督导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外,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情况,及时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尽快得到正确的帮助建议。再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初步的基本评价。最后,该成绩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成绩之一。在指导老师认为研究成果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答辩专家小组,通过答辩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符合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二、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填写开题报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确定各自适合的论文题目;了解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出该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判断和界定所关注的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划定在金融学领域,以符合所学专业的要求。通过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进程,了解相关学者在研究本问题时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等,从而保证自己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也确保使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对论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金融问题形成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认识。
在论文正文写作阶段,学生要首次***地思考如何围绕开题报告确立的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比如,根据开题报告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如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如何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提炼?根据金融学相关理论的要求,如何运用掌握的资料说明、支持文章的观点?
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实际金融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篇7
一、创业创新教育的相关概念
所谓的创业创新教育,就是要对学生实行创业创新相关方面的教育,丰富学生们的创业创新理论,提高他们的创业创新水平,并把之运用到创业创新的实际操作里,让广大的高校毕业生不但成为优秀的求职者,更要成为工作的提供者,使学生有能力从容地面对社会上的各种竞争。创新能力就是使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知识在思想上和实践里进行创新,并最终创造出新的成就。创新成就包括宝贵的新理念、新计划、新策略及新产品,创新能力则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它可以通过发明产品技术和发现理论等进行外部的表现。创业素质包含着掌握的技术能力、项目的研究能力、团队的合作精神等内容。
二、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三位一体”培养机制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应该从大学生、高校和社会这三个方面共同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全面培养机制。
1.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一,要提升自己的创业素质。当代的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必须要在开始时有充分的铺垫,既要正式自己拥有的条件,也要注重外部方面,要有科学的创业规划等。要想创业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大学毕业生要对心理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略,应该具备坚强的意志和直面失败的勇气,以及对未来道路的信心。当前我国许多大学生都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要注重多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加强和同学的交流沟通。创业的道路并不是永远顺利的,会出现很多意外的挫折,大学生要注意加强自身的抗压力,逐渐形成坚强的品格和自信的情感。第二,建立广博的知识体系。要想更好地实行创业创新,大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充足的管理类和相关专业的知识,还要对国家***策、法律法规等综合性知识有所接触,只有如此才能为实行创业创新做好坚实的知识保障。创业创新知识结构的建立不只是通过课堂来获得,还能从***书阅览室或者是学校社团学习。大学生一般都只是从***书馆和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其实学校的社团活动更能在实践中锻炼各种创业创新所需的综合能力。此外,还可以寻找商业上的成功人士去拜访请教,有助于为大学生传授实践经验,也能加强其知识体系建设。第三,多参与竞赛等各种实践活动。国家和学校举办的各种专业竞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创业创新的认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多去观察、多去思考,不断的调查和验证,不断从挫折与成绩中总结经验教训,才会不断的走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2.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创业创新教育培养体系
首先,要合理安排创业创新教育课程目录。高校应该设立关于创业创新的公共选修课,给有意愿去创业创新的大学生教授有关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设立创业领域分析和创新理念等一些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规划能力,提升他们拼搏的精神。另外,还要注重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提升他们的运用水平。其次,建设好一支优秀的创业创新教育师资队伍。高校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培养出来学生的质量,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不断的学习,让他们多去参加创新创业研讨会,多去优秀的企业学习成功经验,还可以聘请成功企业家和优秀毕业生举办专题讲座,为学生们亲身指导实践的创业经验,学生们通过听讲他们创业的艰辛历程,极大的增加了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再次,要营造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高校应多去组织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竞赛,和各种社团活动,拓宽学生们的创业创新眼光,激发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共同的学习进步和协作的团队形象,营造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他们的创业创新能力。最后,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创新激励机制。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激励***策”,激励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对有一定市场前景的创业项目进行资金资助、提供创业场所以及相关的便利条件,对指导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大学生参与其中,才会使越来越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3.社会要创建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
一是要完善创业基地集群建设。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实践操作平台,它不但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场所、机器等物质方面的支持,还融入了各大高校、国家科学研究院所和优秀高新企业等充足资源,有利于推动创新技术迅速应用。***府要增强创业基地的集群建设,汇集社会上优秀的资源,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创业创新的困难,更加的有可能获得成功。二是要优化创业创新融资环境。大学生要进行创业创新多数都缺乏创业资金,要想解决这个首要问题,只是高校提供的那点创业创新基金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府***策的大力扶持,要继续优化创业创新融资环境,要大力推行大学生创业创新贷款,对其实行税费减免、加大补贴力度、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措施,从而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要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府要为大学生建立一个集资金、人才、技术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专业化且宽松的氛围,提高社会人士对他们的信心。***府要做好创业创新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项***策服务,建立知识产权分明、风险同负、收益共分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制度,把全社会的优秀资源集中起来为创业创新贡献力量。四是家庭也要充分理解并全力支持。家长要转变自己传统上只想孩子找个好工作去上班的陈旧思想,鼓励自己孩子去努力的创业创新。父母不但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还要针对他们进行的创业创新提供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并抚慰他们的精神状态。另外,经济条件充裕的家庭还应帮助他们提供或者是筹措一部分创业资金。
三、结语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是一项涵盖广泛内容的工程,应构建包括学生、高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培养机制,保障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创业创新。各大高校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才能为未来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技术支持。
作者:李晓 单位:泰山医学院医药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馨雨,祁鸣鸣,陈雪仪.“互联网+”模式下以工作室模式为载体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
[2]徐飞.以创业学院为平台,构建“一体两翼”创业教育模式[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3).
[3]李占平,王宪明,赵永新.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新模式———云创业平台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学院学报,2012,(11).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篇8
关键词:煤炭企业优秀青年;全新意识;培养质量
为解决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不少煤矿企业通过采取自主培养等措施,定向培养煤炭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层次的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延缓了煤炭企业人才断档的速度,但随着煤炭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开工量增多,煤矿人才紧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为进一步加快我国煤炭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缓解煤矿人才紧张的状况,***批准中国矿业大学等七所高等学校部分专业单独招收“三校生”(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和煤炭企业优秀青年。单独招收煤炭企业优秀青年,是解决煤炭企业发展与人才短缺,促进煤炭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尝试,招生学校应高度重视,但如何将这些优秀煤炭青年培养成为合格的煤矿企业技术人才值得探讨。
一、煤炭企业优秀青年学生的现状
煤炭企业优秀青年是由所在单位按照所在省招生部门规定推荐报考,录取前与所在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毕业后回定向企业就业,是“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和体现。
煤炭企业优秀青年学生知识水平高低不等,尽管优秀煤炭青年学生是经煤炭企业推荐并和普通高中毕业生一样参加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但是他们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且《采煤概论》课程是单独命题,从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在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单独招收的167名优秀煤炭青年情况来看,他们最高学历是专科,最低学历是技校生,文化基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煤炭企业优秀青年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年龄差异较大。由于大多数优秀煤炭青年来自煤炭生产一线,有的在井下干了十多年,深知煤炭一线工人的艰辛,他们想通过这次重返学校,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未来的工作环境,由于河北、河南两省对优秀煤炭青年没有年龄限制,因此,在这批学生中,最大年龄是34周岁,最小年龄为20周岁。年龄的差距直接导致着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
二、指导煤炭优秀青年学生树立全新意识
从煤矿到学校,每一个煤炭优秀青年都可以体会到新生活的挑战,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角色,新的任务,他们都需要一个适应、学习的过程,学校必须指导他们树立全新的意识。
首先要树立角色转换意识。从工人到学生的角色转换需要有一个过程,必须强化他们的学生身份,是学生就要和普通学生一样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针对学生来自企业的特殊情况,可提出适合企业青年的荣辱观,在班级内开展以“如何上好我的大学”为主题的思想大讨论,使同学们的角色尽快得到转换。
第二,要树立自律意识。由于他们工作多年,自我意识比较强烈,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组织纪律意识淡薄。入校之前,长期从事又苦又累且高危险的工作,或多或少的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惯,如:吸烟、喝酒。刚刚进入高校,上班时形成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抽烟、喝酒、酗酒闹事现象时有发生。又由于他们脱离学校、课堂太久,就存在着坐不住的现象。因此应在他们中提倡成人教育、“自律”意识。“自律”的管理方式就是要告诉学生,作为成年大学生,就必须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要以遵章守纪为荣,以违章乱纪为耻,他们是以“煤炭企业优秀青年”身份入学,因此,要强化“煤炭企业优秀青年”这个称号,时刻提醒他们言行举止要对得起“煤炭企业优秀青年”这个称号。在“自律”管理模式下,班级工作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如何管好班级,班级建设得好不好,全在于学生的“自律”意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第三,要树立参与意识,参与意识是前两种意识的自然延伸。煤炭企业优秀青年作为学校的特殊群体,虽然他们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但脱离学校太久,对于学校的校园文化比较陌生,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它对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鼓励煤炭企业优秀青年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生活。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的策划与筹备工作,尽可能给他们自我发展的机会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磨励品德意志,学会交往沟通,提高人文修养,实践组织管理,促进身心健康,构建和谐人格,在大学的各项活动中不断的去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能力和各方面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四,要树立学习意识,煤炭企业优秀青年入校以后,为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学校,帮助他们尽快熟悉自己所学专业,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大学生活,学校应组织有关老师为他们做详尽的专业介绍。由于学生的学历层次、工作经历、年龄结构、实践经验等方面差异较大,及时的专业介绍使同学们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对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非常重要。另外,要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进行摸底调查。必须指导学生放弃依赖,学会主动学习,提高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够刻苦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专业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煤炭企业优秀青年有较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但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学校应根据煤炭企业生产和发展要求,按照“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煤炭企业优秀青年学生的培养计划的制订要有别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它既要保证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培养相均衡,又要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教材的选用和开发也应符合学生的特点。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鉴于煤炭企业优秀青年学生的特殊性,学校立足教学过程的全局,科学合理地设计素质、知识和技能体系。在教学计划上,应体现出专业课程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课的关系,结合职业岗位性质,有针对性、系统性地设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针,加强分类教学指导。在教学方法上,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篇9
[关键词]专业素质;宏微观;交叉学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极为重要,而金融作为经济的中心,起着核心的作用。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培养经济发展的人才,我国的各个大学,无论工科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都普遍设立了金融专业。以适应金融的快速发展需求,培养金融人才,使金融更好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
经过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在数量上得到了比较大的增加,学生人数增加很快。但是,由于我国的金融专业,在1949年以后,由于一味地学习苏联的制度;而苏联的制度,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不能够适应金融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制度,特别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的考核方法等等都深深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迫切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学生的专业素质方面,同样也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学生只是有一些理论知识,适应现代金融的能力比较差。宏观和微观的分析能力比较差,综合运用能力比较差,动手能力比较弱。总之,就是许多学生的专业素养,经过若干年的培养后,达不到专业级的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金融专业学生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是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我们努力改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而不仅仅是学生完成若干门教学课程,拿个毕业证。应该是学生毕业后,能够真正达到相对应的金融专业素质,毕业后能适应金融领域的工作,以后能够在专业上取得较大的发展。当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入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1.提高获取广泛的宏微观信息的能力。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它对信息的要求能力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要想设计好金融产品,管理好金融产品,必须建立在掌握全面、完整宏微观全面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够取得良好经营业绩。金融产品,无论是商业银行产品,还是证券市场产品,都是同样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现状是,我国的金融专业学生,相当多的学生,仅仅满足于修够学分,通过考试,获取宏微观信息的能力是比较差的。许多学生毕业后,没有达到专业的水平,这方面的训练也远远不够,甚至不如某些工程专业的学生。之所以这样,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宏观、微观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导致其毕业后职场竞争能力也比较差,自然也比较难以获得成功,取得良好的业绩。因此,需要我们花大力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努力提高,他们获取宏微观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包括各种软件的使用,各种宏微观分析报告的分析和判断,对各种金融产品的认识,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符合实际的专业操作能力。通过长期的实验教学,我们发现,我国的金融专业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我们的短板之一。这种操作能力不足表现各个方面。
比如说各种经营报表的设计,各种专业软件的汇总、分析和操作。例如,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虽然是金融专业毕业的,虽然通过了课程考试,对股票期货软件,都不甚了解。金融专业所学习的现代金融,是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领域,非常复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整个现代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各种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说,在证券市场领域,不仅要会股票,而且还会要操作,还要知道期货;加上最近推出的期权,以及三者之间的共同操作和运用,都对我们培养的学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上,在整个的教学安排,学生的实习中,都要大力加强这方面训练。同时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要靠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这么多复杂的金融工具的使用,是不可能的事儿。更主要的还要依靠学生的兴趣,他们对专业的爱好,对专业追求,引导他们不断突破自我,能够综合掌握和使用各种金融工具,以及数学工具。
3.交叉学科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金融学专业,或者金融领域,本身就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好的金融工作者,一个优秀的金融工作者,要求有极高的数据分析能力,经济学方面的扎实理论,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等等。
除此之外,还必须有对这些专业的综合分析判断应用能力,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金融工作者。从我们的教学实践看,我国培养的学生,在这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具体表现为许多人,往往只是某一方面,有一定的专业认识。比如说在经济学方面,可能比较强,但在数据分析方面,就比较弱。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影响他以后的专业发展和工作成绩。因此,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努力加以改进。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在整个的学生培养过程中,不断的贯彻提高学生对交叉学科的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比如说,使学生能够运用统计软件,熟练的分析证券市场上的各种波动;能够运用数学模型,能够总结归纳,和建立某种盈利模型、套利模型。当然,客观上我国在这方面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也影响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更加重视提高学生计算机、经济计量学、财务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不断的强化和巩固他们的能力,设计各种方案,不断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交叉学科的能力,才能够弥补这一短板。
总之,目前我国的金融专业教学,从课程设置上,目前已基本上和国际接轨,与西方国家大致相同。但是我们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就是我们的金融毕业生的金融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原因上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也是近期的事情,客观上也影响了学生的金融专业素质培养。在中国金融不断发展,越来越和国际接轨的情况下,培养金融学生的良好的专业素质,适应现代金融开放需要,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只会越来越重要,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亦弛.我国金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培育初探.新乡学院学报.2015年5期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篇10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员培养
2009年经济危机过后,中国经济又“热”了起来,中国汽车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从2009年就业难到2010、2011年的“用工荒”,从招聘市场上就能看出各大汽车企业都是在上新项目,扩大产能,招兵买马。在企业内部,也可以看到一种现象,人员储备不足,培养不够,员工发展跟不上公司发展的速度等。这些挑战是摆在公司高层和人力资源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
如何能在人才市场上占尽先机,在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取得主动权?校企合作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各种模式综合并用,可以大大解决我们的用人难问题。此以上汽通用五菱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校企合作的背景及意义
外部环境: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大量需求汽车专业人员;我国汽车行业目前正集体面临着人才严重匮乏的困境;在高校对口专业人才的招聘争夺十分激烈。
内部环境:公司快速发展,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公司人员的知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需要补充和培养优秀的人才做后备。
通过校企合作,广泛宣传公司形象,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促进公司与学校的合作,加强公司与学校的密切关系,与学校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早期发现优秀的学生,降低招聘、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企业参与高校教学活动,将公司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高校的教学大纲相结合,设置适合企业发展的课程,缩短员工融入公司的时间,可以缓解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及招聘、培养周期长的现状。充分利用高校专业及师资优势,可以向公司输入更多先进的理念、技术及工具,为公司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企业人才培养现状简析
1、上汽通用五菱所处地域位置的限制,对招聘到高素质的员工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车辆工程、发动机等专业技术人才招聘难、培养周期长。
2、企业技术力量有限,获取先进科研、技术有一定的困难,对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培养后劲不足。
3、高校有强大的师资与科研力量做后盾,走在国内、外先进知识与技术研究的前沿。
4、公司与高校具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汽车碰撞试验、规模经济研究等项目,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与武汉理工、南京理工大学合作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工商管理研究生班等,在公司内都得到了良好的反应。
三、校企合作方式尝试及实施
1、助学金
操作方式:资助成绩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大三、大四两年学费或读研究生,并于资助时签订就业意向/劳动合同,根据资助的实际金额决定为公司服务的期限,一般可为5-10年。
目的:提前挑选优秀学生,参与课程设置,让学生深入了解公司,加快大学毕业生融入
流程:公司通过学校发出助学通知——学生报名——公司与学校共同挑选学生——公司与学生签订协议——公司与学校商讨学生大三、大四课程设计/研究方向——大三暑期到公司实习/在公司进行研究——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由学校和公司决定——在公司进行毕业实习——学校和公司共同进行毕业答辩——毕业进入公司。
2、奖学金
操作方式:设立奖学金,奖励达到公司设定目标的学生,奖励对象覆盖1-4年级的学生,负责提供大三暑期社会实践/实习基地,在技术中心承担简单工作,设立实习课题,如就某个课题进行调研。学生在实习结束前要向公司/学校提供调研报告,或就某个问题提交解决方案。
目的:在学生中宣传企业,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的文化,并参与企业的持续改进,吸引潜在员工加盟公司。
流程:定期在学校内宣讲公司奖学金制度——每学年初评奖信息——学生报名——评估——颁奖——暑期社会实践。
建立奖学金制度,以企业名字命名奖学金名称,奖学金每学年评奖一次。每年10月份,由校方对上一学年的优秀生进行提名,并将拟奖励学生的资料交公司进行商议,公司在11月份内确定获奖学生名单,并于12月份学校放寒假前到学校颁奖,同时公司当年“双向选择”的人才需求信息。具体资助金额可根据企业经济实力量力而行。要求获奖学生在暑假到公司做7-14天的社会实践实习。
奖学金经过几年在高校的顺利运作,扩大了公司在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了设奖目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公司掌握了优秀学生的信息,对高校的招聘选择更具有了针对性,使近几年的校园招聘有了新的突破。
3、在职研究生班
操作方式: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研究生培养的专业领域,选择适合企业的院校进行合作,采用不脱产的方式,学校定期派教师来公司进行授课,以公司资助和员工自己承担费用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公司高端人才
目的:培养企业高素质人员,为公司快速发展储备人才。
流程:研究生专业调研——校企合作谈判——签订合作合同——公司内培养对象选拔——参加考试——授课——验收。
为了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对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要,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可根据公司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大学合作,联合开办在职的研究生班,如车辆工程硕士班、工业工程硕士班和MBA班等。公司可提供资助并与员工签订培训协议,设定服务期限,具体时间和金额可双方约定。
4、项目研究
操作方式: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所需的专业领域,引进在职研究生、博士来公司做课题研究,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毕业前公司与学校、个人签订就业协议,学生毕业后可留在公司工作,如不在公司工作,研究课题成果属公司所有。
目的:定向或提供研究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基地,留住人才。
流程:所需专业调研——与学校/个人沟通——签订合作合同、就业意向——公司内课题研究——毕业留公司工作或另择业。
5、短期培训班
操作方式:每年根据公司的需要,挑选出一定数量的课题,请高校专家来公司进行讲座;公司员工参与学校的学术研讨;派遣公司高资质员工赴学校讲学,与高校师生进行研讨。
目的:培养企业高素质人员,了解当前先进的知识、技术。
流程:公司内讲座可按培训流程,参与学术研讨可按外培或出差流程,赴高校讲学可按出差流程。
6、博士后工作站
操作方式: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确定所需的专业领域,引进博士进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工作,来公司做课题研究,出站后可在公司内担任管理或技术职务,可以更快融入公司,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的:引进高端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