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管理论文例1
二、科技档案工作改进措施
1.加强领导的重视
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单位的重点工作来对待。负责档案管理工作领导的重视不仅表现在对档案设施的完善方面,也表现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督查考核方面,单位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应该定期对档案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和考察,监督并且检查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另外,还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档案管理工作状况情况,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档案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对其定期、定量、定性进行考核。同时,还应该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家档案管理建设的相关标准来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一个适合本单位发展的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并积极推行和实施,这样有利于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
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的健全在于规章制度的建设,制度建设要合理、可操作性强。一方面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使干部和职工主动配合档案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展开和有序进行。通过结合本单位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情况来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能适应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同时,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还要以简明实用为前提,要保证其可行性,并避免流于形式。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要以简明易行、方便实用以及良好的可行性为目标,这样才可以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指导性作用,并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
3.加强档案管理员工的专业素养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例2
(一)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农业科技园区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它必须以农业技术为核心开展运营,其发展的战略与路径选择也必须以此为依托。农业科技园区从理论上看,其性质介于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其内部组织既包括事业性单位、也包括企业单位,特殊情形下也可能包括个人群体,其资金组成结构既包括国有资本,也包括私人资本等。因此,对于这样的组织综合体,其战略定位可以概括为:以科技集成、推广、示范为核心任务,促进园区成员效益最大化与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大化,实现园区综合体长期可持续发展。实践中,该战略的实施需要在不同路径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可供选择的路径可设计为三类:一是以农业技术集成、推广、示范能力发展的路径;二是以园区参与者效益提升能力发展的路径;三是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影响度与管理成熟度发展的路径。由于不同农业科技园区所处区位,以及面对的发展基础与外部环境存在差异,其路径选择的最优化决策也必然有所不同。
(二)管理定位与布局优化。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定位,其本质在于规划、吸收、选择、整合不同经济主体参与到农业科技的集成、推广和示范过程中来,针对园区内不同的参与对象,提供共同与集群发展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显然,管理定位一是需要明确参与对象,并界定这些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从而规划各类主体的数量与资质;二是需要明确园区将为参与者提供何种公共设施和服务,并同时兼顾这些供给品的效率与公平;三是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对参与者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设计,这些设计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各参与者的现实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参与者的功能相关性,以及园区提供整体产品与服务的运营成本。因此,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定位与空间布局可以理解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三)招商策略与结构优化。理论上,农业科技园区的入驻者必须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农业科技的集成、推广与示范过程中,因此,园区管理者应当制定灵活、有效的策略吸引有意愿、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入驻。这些策略往往与园区的经营战略与理念直接相关,包括园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提供的公共服务,***府的***策优惠,以及企业间的合作与集群效益等等。在吸引企业事业单位入驻的前提下,园区运营管理者也需要对申请单位进行资质评估,以及结构平衡。在资质评估方面,需要考虑入驻单位直接或间接提供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的意愿与能力;在结构平衡方面,需要考虑不同类别单位在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各环节的数量搭配比例,以及单位性质、类别与农业科技功能的适配性问题。实践中,招商策略的实施过程与结构优化过程具有高度相关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者应当力***在招商过程中尽可能实现结构优化。
(四)***府支持与运营优化。由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明确的公益性质,它对带动地区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府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府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支持主要应当体现于财***支持与***策支持两方面。财***支持主要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供适当且必要的财***投资支持,以形成园区公共产品,同时对科技园区的运营以及入驻园区的公益单位提供必要的财***补贴,以提高科技园区与入驻单位参与农业科技集成、推广与示范的积极性;***府***策支持除体现在各种财***补贴规制外,也包括种资质审批的便利。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营优化主要体现在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发展成本、整合发展优势、塑造品牌等等。本质上看,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健康运营,但考虑园区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它兼顾了地区公益与地区产业整合,以及带动社会经济的功能,其发展动力与可持续性可能受到市场冲击而有所折损,因而强化***府的支持十分必要。
二、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创新实践
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13年9月申报成立,2014年3月,园区管委会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内设综合事务管理局、规划建设与农业发展局、科技环保与产业发展局、投资促进与国际合作局、财***局。按照国家“121工程”的要求,当前正在抓紧筹建园区投融资管理公司,并申办***府相关部门的审批事项。
(一)理念、目标与定位。为促进科技发展带动高效型现代农业产业的形成,宜宾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理念为:建设“绿色生态、节能环保、低碳高效”的生态园区的同时,要建设“清明、清正、清廉”的廉***园区。相应地,园区发展目标涵盖经济效益、科技效益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经济效益目标方面,至2016年核心区生产总值达到70亿,2020年核心区生产总值达到320亿,到2016年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2,500元,到2020年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0元;科技效益目标方面,至2017年,新增或引入国家、省、市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0个,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30项,孵化企业40家,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至2020年,新增或引入国家、省、市级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40个,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40项,孵化企业80家,培训职业农民15,000人次;社会效益目标方面,解决当地就业10,000人以上,辐射带动农民50万人以上;通过3~5年建设,最终建成创新型、智慧型、绿色生态“宜宾、宜人、宜智、宜业、宜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上述目标引领下,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定位为:发挥国家战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结合长江区域经济带的发展优势,占据国家南向经济的重要节点优势,利用乌蒙山扶贫示范新区的***策优势,将宜宾农业科技园区打造成为农业创新成果的转化高地、农业发展转型的示范基地、农村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基地、科技与农业结合发展的转型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城乡统筹产业模式的创新基地。
(二)模式、结构与投融资机制。根据宜宾市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园区管委会选择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为:突出地方特色,以科技创新促进宜宾市农业、林业的转型升级,形成“茶、竹、粮”三条相对完整的核心种植业加工生产链条,兼顾其它绿色产品加工生产,构建“产、学、研”集群式产业链条体系,以科技应用技术的研发、企业应用转化和向一次产业初端产品的普及覆盖,带动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的高效联动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和新农业业态的发展,培养一批新职业农民,建设国际化的创新型、智慧型、绿色生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新业态示范园区、科技创新孵化园区、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针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管委会确立了“三足鼎力”、“四维互动”的主体结构打造引领川滇黔、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其中,“三足鼎力”是指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国际集群同时并存;“四维互动”是指科研院所、企业、国际合作以及市区通过内部关系协同,形成联动机制,使得园区在四大驱动力催动之下健康、快速地步入发展轨道。在投融资机制方面,园区管委会大胆探索建立“***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开发建设新机制,成立***府控股的混合投资开发公司作为平台,通过PPP/BT等项目融资以及股权投资等以股份分红、项目投资参股回报等,做大做强资本积累,发挥投资建设、土地经营、技术咨询、资产管理和资源整合的优势,创新拓展市场化运作解决***策资金的新途径,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该机制的结构关系与运行过程见***1。
(三)招商、服务与成效。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通过“一个网站、一部宣传片、一本宣传资料”推介园区,突出“科技”、“生态”、“环境”、“产业”、“综合”的特色,“抓龙头,重感受,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同时,管委会注重发挥***府委托管理的职能作用,从规划开始,注重搭建平台,注重引导科技成果的产生和对产业的扶持。对标杆式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引导其发挥龙头的引领示范作用,对园区入驻人才注重人文关怀,在环境设施打造上营造以人为本、舒适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在技术引进上突出产业衔接和集群效应,并根据自身特点打造完整的发展布局。为确保园区内入园企业的健康发展,园区管委会对重点项目分别建立了“实施协调领导小组”,保障项目落地和原料供给。同时,管委会还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体系,拟建信息化的“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立以茶叶交易为先期重点的产品实时交易中心—交易大厅,当前项目处于规划编制阶段;根据省委省***府要求,园区将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建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国际贸易交易中心;进行企业服务中心以及网络网点建设。通过招商努力与服务创新,科技园区初步对接了中科院植物所、生态所及中国农科院,拟订合作条件达成协议后,将共同组建“宜宾市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和合作打造中国西部茶叶科研和外贸出口示范基地。同时,结合四川省情,与四川农科院、江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打造特色农产品科研平台以及专业专科的科学研究平台。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园区与四喜农业的桑葚干红加工项目投资1.6亿元,占地190亩,年产值14亿元,项目实施可进一步完善和延伸桑葚产业链,助农增收,亩产上万元;与高原农业达成的魔芋精深加工项目投资2亿元,占地500亩,年产值20亿元,魔芋精粉、魔芋胶、魔芋饮料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可进一步拓展魔芋精深加工产业链;与四季大通集团达成微冻保鲜液生产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10亩,利用国内领先的微冻保鲜专利技术建设西部基地,促进园区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升级;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化工产业集群签署《中德农业科技生态园共建项目正式协议》,共建生态低碳国际农业科技示范园;与马来西亚隆基马中集团公司签署了投资120亿元的“东盟国际产业园”项目投资事宜,并以此为切入点打通宜宾与东盟十国的合作通道。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例3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例4
二、新时期下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归档率低
首先,农业科研工作的管理体制存在很多的漏洞,很多的单位研究管理工作和研究成果归档工作不协调,严重脱节;其次,因为农业科研工作的周期性较长,因此,档案的来源较为分散,在收集整理时由于各个档案的来源时间不确定,会出现部分档案丢失现象;最后,研究者自身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曲解,认为研究的成果档案属于个人成果,对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存有疑虑,从而出现研究档案的断档现象。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具有很长的应用历史,正是因为历史较为悠久,很多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与新时期的发展形式严重“脱轨”,没有及时的更新完善,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大多采用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式,因此在相关的管理制度上也有了相对应的要求,当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仍然是传统的人工方式,效率不高,从而影响到农业科研技术工作的深层发展。
(三)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管理方法,能够对各种不同的档案进行正确合理的分类,为后期的档案查阅提供便利,这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功能。然而,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其自身的知识构成不够完善,学识水平不高,对档案管理的专业素质薄弱,对各种研究成果档案定性不明确,出现分类混乱的现象,迟滞了规范化管理的步伐。
(四)保密工作不够深化
虽然现代网络化技术在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有了一定的应用,对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但是,网络化也增加了档案信息的渠道,的载体在管理上也没有强有力、严格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化,容易使研究成果外泄,另外,就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不高,对于查阅的程序检查不够严格,这也是导致档案信息外泄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科技档案管理问题的应对对策
(一)加强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针对于不同的档案特点,要有合理的收集方案,对档案进行统一式管理。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档案管理体系,把研究工作与档案归档工作协调起来,对每一研究项目进行实时档案跟踪,严防因为周期长的原因,造成档案的遗失,可以有专门的人员分工进行细化管理,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研究成果归档观念的强化,灌输正确的归档意识,以确保档案的整体连续性。规避断档现象发生。
(二)完善制度建设
高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不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的依据,更是日常管理的行为准则。管理人员要按照科学的归档程序对各种档案进行标准化管理操作,不能主观的对档案进行随意安放,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要求进行,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要对档案管理的一些基本法规准则进行学习深化,进一步促进各种的标准化,使档案管理工作在制度的强化下更加有序。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要有专业的档案管理技术和经验,对各种农业科研成果有一定的认知,在档案归类上可以进行明确的划分,按照不同档案的属性进行分区、分层放置,不断的提高完善自身的素质,与时展形势相接轨。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例5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农业科研单位思想***治工作也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增强思想***治工作的针对性,突出实效性,争取主动性,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现代农业和“三农”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充分认识思想***治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增强主动性
新的形势下,充分认识思想***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治工作,实现思想***治工作创新,是关系到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重大问题。一是思想***治工作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和动力,有正确思想才有正确的行为,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为。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必须依靠思想***治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治工作通过做人的思想工作,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科技创新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二是思想***治工作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思想保证。思想***治工作是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先进的文化教育人,传授给人们科学的认知方法,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保证正确的***治方向。科技创新离不开科学的理性思维,需要先进的哲学思想提供正确的指导,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理性思维工具,才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途径。因此,思想***治工作必须根据科技创新的实际,主动适应科技创新的新形势,主动把科技创新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治工作之中,以此促进和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发展。
2创新思想***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增强实效性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科技人员集聚的科研单位的***员,思想更呈现出复杂性、多样化。面对农业科研单位内外诸多新问题、新情况,思想***治工作必须在内容、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空洞说教和死板灌输的刻板模式,善于寻找载体,通过不同载体和不同形式,使工作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增强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一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农业科研单位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农业科研单位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要自觉融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之中,服从和服务于科技创新工作的这一中心任务,思想***治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尤其要善于找准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注重改进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做到围绕科技创新抓思想***治工作,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治保证。二是创新思想***治工作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建理论最新成果,不断充实思想***治工作的教育内容,提高科研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前要着重抓好科研人员的“信仰、信念、信任、信心”问题,加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科研人员头脑。大力开展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教育,围绕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时代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强化民主空气。要结合科研人员思想敏锐、观念超前以及敢想敢说的特点,进一步强化思想***治工作的民主气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融***策、理想信念、理论知识、团队精神、形势教育于一体,寓教于乐,使科研人员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达到理顺关系、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增进友谊、增强向心力的效果。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例6
——以珠海市“农科奇观”为例 黄大成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广东 珠海 519075) 摘要 高科技农业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旅游资源。农科单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其科技、人才、地缘、生态等优势,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在转变观念、培训队伍、配套建设、狠抓管理、开拓市场、争取***府和行业支持等方面狠下苦功,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实践证明,利用农科基地办旅游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已成为投资省、风险少、见效快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园 生态旅游 模式 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态旅游正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而将二者融于一体、富含科技含量的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则成为人们的抢手货,大有发展前途。 一、产生的动因与背景。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成立于1963年,最初主要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特区以后因城市发展需要,原在市区的1千多亩试验田被无偿征用,市府只在城乡结合部梅溪村划出247.9亩荒坡地,补偿10万元。珠海农科人发挥特区首创精神,积极发展以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工程为重要手段的高科技生态农业,主要从事蔬菜、禽畜、瓜果和花卉等科研、生产,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 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基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土栽培的“神话”,北瓜(***哈密瓜等)南移的奇迹,使珠海农科中心成为农业线的一面旗帜,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贵宾的参观访问,中央领导的亲临视察,兄弟省市的组团考察……成为我们搞旅游的外在诱因;而珠海被评为“旅游城”后,市旅游局亦在寻找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他们亦把目光瞄准了梅溪科研基地。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珠海市无土栽培旅游基地——“农科奇观”即告诞生。我们认识到农科单位如果不进一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束缚,就没有发展前途。必须面向市场,走科研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道路。而农业高科技资源不但是生产资源,其形成的奇特的生态景观和本身具有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几年来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亦证明了这一点。 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项目的起动。 1、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珠海是座会议、会展、休闲度假的海滨旅游新城,处在珠三角城市群同时又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而珠海“农科奇观”位于城乡结合部,兼具城乡优势,背靠碧波荡漾的梅溪水库,环抱连绵起伏的凤凰山脉,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2、前景广阔的客源市场。珠海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并拥有“环保模范城”、“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最近又被联合国授予“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港澳台和周边地区的游客。98年“农科奇观”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达20余万人次。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学生市场,作为珠海市学生农业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仅97年3月至98年接待学生就达6万多人,有不少幼儿园也组织小朋友来进行参观活动。珠海市有中小学生十几万,澳门也有十多万,香港则有百多万,邻近的广州、中山、深圳的学生市场更为广阔。目前已与港澳及广州、中山等地的***门达成了学生到“农科奇观”学农实践的意向。98年接待澳门学农学生4000多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3、别具一格的农业科技优势。现有各门类的科研人员70多人,建有无土栽培温室大棚65座,可种植四大类,100多个品种的瓜果、蔬菜和花卉。至今已获得35项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专利2项,国家、省、市一等奖5项,特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例7
[中***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046-01
1 现在农业管理中的相关术语
1.1 农业管理
通俗地讲,农业管理就是在农业的生产活动中根据一定的行事原则以及科学规律来合理调配人手、资源,以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选择。在我国目前的背景之下,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统筹起来,合理分配以及利用,成了现代农业管理的最大难题。
1.2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近十五年左右出现、风靡的一个新词,其基本理论是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支撑,辅之以正确的农业耕作方式,加上现代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归根结底,农业现代化的目的是将生产效益推向最高峰,同时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1.3 农业经济
所谓农业经济,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将农业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甚至能够反过来支持农业的发展。
1.4 惠农***策
惠农***策在近几年比较明显,主要是国家***府以及相关地区***府为了促进、加强地区的农业开发建设,而对其实施的优惠***策。惠农***策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以及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的好坏对现代农业管理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2.1 资源匮乏
资源匮乏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不断压缩着第一产业发展的空间,他们掠夺去了农业发展的土地、水源等必要因素。许多地方刻意追求GDP的做法使得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使得农业发展的资源十分地匮乏.。
2.2 农业科技跟不上时代步伐
由于许多科研机构不重视农业科技的研发,只重视国际上以及国内高端前沿的科技的研究,因此造成了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科技停滞不前的情况,许多地方甚至还沿用着二三十年前的耕作方法,这大大拖慢了我国的农业集体化、规模化的发展。同时,由于技术落后,相关作物的产量甚至不够自给自足,就更不用说向市场推广了;其次,许多新型的科技理论到了农技站等一层就无法继续传达下去,究其根本原因,是相关的推广人员对其不重视,许多农技站的工作人员都是“混日子”。同时,将我国的农业科技与国外一些的农业科技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在一些地区,作物的产量甚至还没有同纬度国家的同作物产量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2.3 土壤以及水源的污染
前面说到,第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不断压缩着第一产业发展的空间,其次,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影响到了仅剩的第一产业的土壤以及水源的使用,许多含有重金属的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向土壤、河水中排放,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同时,土地的过度盐碱化导致了许多作物不能在原有的土地上种植。
2.4 农业的经济成本不断提高,农民收益下降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讲,进行一项经济活动都是需要经济成本的。根据以上所述,由于农业的资源匮乏以及污染等因素,能够使用到的资源可谓是少之又少,从这样来看,这就直接拉高了农业活动的生产成本。同时,为了能够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农民朋友又不得不降低其市场标价,两相挤压,就直接导致了农民的收入锐减甚至有入不敷出的情况出现。
3 现代农业管理的解决方法
3.1 建立、健全农业发展模式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讲,我国的农业发展是很不均衡的,要想打破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科技元素加入到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去,不断使农业的发展模式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理论相适应。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农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结合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能减少农业活动的平均投入,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3.2 加强管理
这里所说的加强管理,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国家以及各地***府要加强对土地、水源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执行程度上来讲,国家、地方两级***府都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一方面的农业经济活动的开展;对随意改变耕地用途以及污染土地、水等资源的做法依法处理,决不姑息。其次,国家要确保惠农***策的实施,不管是惠农***策的传达程度还是执行力度,都要做到有专人监管、专人实施、专人汇报。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起农民进行农业活动的欲望以及积极性,才能推动整个农业发展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进行。
3.3 科研单位加强科学研究以及理论推广
前面提到,科学技术的落后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相关的科研单位要对此进行重视,首先要划分出专门的小组对农业科研技术进行研发,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可以成立专项小组来对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学习,紧盯国际发展潮流。同时,可以与一些高等院校进行合作,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双双结合。同时,由于我国的农业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的复杂国情,农业管理方面一直没有太大程度的发展,因此,相关的宣传单位也要在相关的农技站、群众之间推广相应的农业管理理论,这并不是做“无用功”,而是可以切实让人们从脑海中认识到农业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最终建成和谐、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 总结
随着我国的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管理的相关理论是否正确宣传、实施已经在农业发展中成为了一个重要难题。笔者希望,各方面都要对此进行重视。首先,相关的农技站、宣传部门要定时定期地深入到群众之中来对农业管理的理论进行宣传,并派专人指导相关理论的实践,才能收到最好的成效;同时,农民朋友们也要虚心学习,不要闭门造车,要明白只有结合相关的理论才能收到更好地经济效益;最后,国家以及地方***府要切实保证相关***策的实施,确保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应有的权益。
参考文献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例8
中***分类号:D4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94-02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月1日正式公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文件首次对农业科技方面进行全面部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半篇幅涉及农业科技。文件明确指出,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23条,包括: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理论指导实践,首先我们要用思想武装广大农民群众的头脑,并指导农民的实践活动,农民的科技致富的才得以实现,理论上的先行需要构建一个关于农民科技致富的思想体系,而以下四个关节点则是这个思想体系的关键所在。
一、使农民思想观念上领先
自然经济使我国农民习惯于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样往往使他们墨守成规、安于现状,没有创造新生活的激情,没有接受新的农业科技知识的想法,就无法实现农村的科技现代化。要使农民摆脱贫困,当务之急就是调动农民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就是体现在思想上进步,观念上更新,解决农民的致富问题要用、***、同志的农村致富思想和一系列现代的农民科技致富思想武装头脑,这样农民才能在观念上超前,方能达到农民科技致富的目的,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理论在思想***治工作中的基础作用首先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性上。一个人***治上和实践中的成熟,应以理论上的成熟为基础。我们做农民朋友思想***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要通过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形成科学世界观以及科技致富观,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对农民进行科技致富理论教育的途径有几种:自学、学习、进修、宣传教育、单独教育等等。自学就是给农民朋友提供科技致富思想和科技致富方面的书目,提出要求,让大家利用业余时间通读必读书目,过一段时间检查交流学习结果;学习,即集中一段时间,如晚上或农闲时间,通过专家授课、集中辅导、集中讨论,集中解决一部分农民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农业技术上的问题;学习进修,选派有文化、有激情的中青年到***校、高等学校、农校、农业发达的乡镇和村庄或者国外农场等,学习马克思、、***理论中的农民致富理论和其他的一些先进的农业科技致富理论和方法;宣传教育,即通过传播媒介和舆论工具向农民灌输先进的科技致富思想,扩大覆盖面。
二、农村经济发展找准项目
(一)项目支撑,***策扶持
一方面,整合资源,加大推进新农村建设力度。依托***府贴息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农村建设等优惠***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解除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瓶颈,促进***在农村的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实施“一帮双带”致富工程,组织农村精干力量积极参与招商节会,自主举办招商推介会,开展上门招商、定点招商等多种有效途径盘活农村经济,适时掌握“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动向,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针对性地规划和培育对接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项目,做大做强本地特色产业。
(二)***员主力,组织牵头
一是建立组织负责寻找项目制度。组织学习、探讨寻找项目的方法,以基层***为单位,采取“财***补助一点、***费提一点、***员募捐一点”的措施,积极筹集资金,外派人员到省、市、县或经济发达地区寻找项目,招商引资。二是坚持***员负责制度。发挥***员的思想***治工作优势,对农民寻找项目作出指导,以***员承诺、“支部结对共建”、“一帮一”、“一帮多”等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搞创业活动,自己搞项目。让先富起来的、有帮带能力的***员与困难***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从思想上引导和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带动困难***员、群众共同致富。
三、农村科学管理是关键
科学管理的理解是基于泰罗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现代管理体系和方法,即按照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人性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强调哲学思维和方法对管理的指导作用,把管理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发展需要统一起来,坚持自然、社会、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把管理看成是一个不断和周围环境相适应的过程。现代的科学理念指导实现现代农民的致富之路。
1.农民科学致富的管理既要建立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还必须满足农民自身发展的需要,使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获得一种自然的统一。农村的自然资源丰富,需要得到开发和利用。在社会财富短缺、生活普遍贫困的情况下,农民的经济需要处于突出的位置,这成为了一种优势需要,这成为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就是把农民的基本需要和当地的自然规律相结合进行科学管理。
2.农民科学管理理念的形成就是主体按照农业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通过自主性学习理解科学管理的过程。对农民进行科学管理理论的灌输式教育,让农民有理论上的初步认识。农业生产活动涉及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社会关系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不仅处在同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而且其自身矛盾也引起和带动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农民要发挥自主能动性把掌握的科学管理理论和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有机整合起来,以形成农村的科学管理理念。
四、农民的教育普及是基本
农村教育不仅关系到农民素质的提高,而且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成就,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新形势下,要采取多项措施,巩固基础教育的成果,加强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1.重视农村学龄前教育,加强初中后教育,确保基础教育质量,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打好基础。要在农村塑造学习氛围,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学龄前教育和加强初中后教育,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2.要做好切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今后要加大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民清楚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具体要求,要让农民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设施、教学环境、师资状况等,努力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通过制定有关***策措施使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有机会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共享城市教育资源;经常开展城乡教育交流活动,让城市中小学师生走进农村,农村中小学师生参观城市的中小学,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这有利于农村师生开阔视野,形成开放的思维方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民致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就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就是掌握农民科技致富观教育的内容,望以上对农民科技致富观教育内容的阐述可以为农民的致富提供些许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济洲.“离农”.“为农”——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2]邬志辉.关于农村教育三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东北师范大学,2009,(9).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例9
中***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324-01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组织环节,是农业科研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之一。为此,笔者以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为例,总结了对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现介绍如下[1-4]。
1 农业科研管理的实践
1.1 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课题是科研单位重要的核心工作之一,选题立项是研究工作的起点,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的科研选题始终与国家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项目受理部门的导向和要求一致,特别注意当年度的申报指南中所列的当年资助类别、范围、鼓励、优先、重点或重大资助的方向或主题,尽量了解该类别项目的评审程序及评审的指标体系,注意与国际经济接轨、理论研究注意创新,应用类研究项目注意转化与应用前景,开发类项目一般有企业或经济部门参与。注意协调课题组间申报的方向和内容,提高申报成功率。据统计,“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获得部级、省部级、市厅级科研立项98项。现为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辽宁铁岭分中心、国家专用玉米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引进国外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基地、国家玉米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辽宁省大豆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豆、玉米、水稻3个综合试验站。
开展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跟踪管理、负责检查、督促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度及完成情况,组织科研项目鉴定、结题、科研成果的鉴定、评审、推广、转让等工作。
对项目计划进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全面了解并及时修正计划,定期报告课题进展情况,保证科研项目的规范性和科研成果的质量,为成果申报及转化做好准备。
1.2 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成果管理,包括从项目的成果鉴定到成果应用的各个环节。主要是对完成的科研项目申报科技成果鉴定、办理成果登记、报奖与评审,成果统计、成果示范和转化等。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台了科研成果管理和奖励办法,对课题研究人员按贡献大小发放课题岗位津贴。对通过审定的品种、获奖成果获得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按不同标准给予奖励。“十五”以来,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100多个品种通过国家和省品种审定,其中通过国家审定13个。逾130个项目通过成果鉴定和成果登记,35项成果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其中获省部级13项。知识产权得到加强,逾30个品种、自交系获得农业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与铁研公司合作,推广选育新品种,建立新品种销售网络200多家,开发新品种20个以上,累计创造经济效益80亿元以上,有力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
1.3 科研档案管理
农业科技档案是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所形成的应当归档的各种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声像、照片、电子材料等科技文件,是农业科学研究活动的历史真实记录,是查实凭证最真实的依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科学技术资源的储备和重要的信息资源。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档案,为课题开展项目提供便利。将全院科研情报、文献资料、科研成果等的统计、汇编和交流,进行收集、保管、立卷和归档工作。具体将材料进行如下分类:
研究计划部分:立项申请书或可行性方案、计划任务书、项目审批文件、合同、协议、委托书、经费申请报告和批件;项目研究计划和年度执行报告,项目总结报告、经费决算等。
原始记录部分:实验、调查、分析、测试形成的原始记录、***纸、照片、录音带以及经过归纳整理的数据等。
总结报告部分:包括研究工作的总结报告、论文、论著、专题、报告等。
验收及推广应用部分:科研成果登记证书,科研成果验收证书(包括验收专家组名单和专家验收意见原稿),科研成果登记表,科技成果水平检索证明,科研成果技术资料等。
以此保证课题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并开展借阅,为科研人员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
1.4 人才培养
人才是科研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研活动中的活资源,是院可持续发展的智力资本。面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十五”以来,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上首先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把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层次、发挥人才作用作为决定单位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创新实践中认识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搞好科技创新队伍的梯队建设。引进高学历人才,提高创新水平。目前已引进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6人。定期对现有科技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科技创新的整体素质。“十五”以来,先后派出10人次读硕士学位,9人次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进行考察交流。在院内为科研人员营造学术氛围,聘请同行专家学者来院做学术报告、专题讲座。采取以上措施,加强了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有利于科研人员追踪和选择具有重大意义与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对提高科研能力和培养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5-6]。
2 对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
2.1 拓宽科研资金来源
以“十一五”科技规划为发展目标,千方百计搞好科研项目的申报,争取更多的国家、省和市级课题的立项,研究工作争取***策性资金支持,拓宽科研资金来源渠道。
2.2 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
把科研成果的质与量统一起来考虑,建立健全科研业绩评价机制。做到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相结合,在数量中求质量,在质量中求数量,既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更鼓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的成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使科研、生产与示范紧密结合,使成果真正为市场所需,切实为“三农”服务。
2.3 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
创造力是人的一种内在能力表现,优化人才和成果激励机制是提高科技人员创造力的动力。在人才队伍的建设管理中,一方面应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包括管理人才、科学研究前沿人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采用以技术创新管理方式为主,信息化管理方式为辅的管理模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提高组织效率和科技创新水平[7-9]。
3 参考文献
[1] 李桂珍.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353-354.
[2] 蒋娟.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J].广西农业科学,2009(6):787-790.
[3] 于海林.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1):118-119.
[4] 汪国莲,谢忠谊,陈明,等.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58-359.
[5] 郭久荣.试论农业科研管理的创新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3):68-71.
[6] 徐秋良.搞好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1):21-22.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例10
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在农业领域实际从事或潜力从事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人员,其规模大小、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但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中“农业科研机构与人员数量在国家总体科研机构与人员数量中的比重”“全国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关键年份科技人力资源占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比重”等数据可发现,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与管理面临着以下挑战: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难以吸引到足够人才资源支持,农业科技管理结构限制了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潜力的充分发挥,就业机制不合理造成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难以进入农业科技领域就业。对此,我们应该通过采取改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完善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等措施,尽可能解决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面临的困境,以便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科技的创新。由左停、旷宗仁、高晓巍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6年5月出版的《中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研究》,在分析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资源发展与管理的现状,以及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通读全书,可发现该书主要呈现以下两大特色。
一、研究方法多样,解说到位
当前我国各界对农业科技人员资源的重要性、素质特点等认识不深,不能对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而该书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基本问题,各类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现状,以及农业科技资源的规模与特点,采用多样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论证,以便为解决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问题提供对策,也增强了书本的可读性与研究价值。具体而言,该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该书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理清了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构成,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要素与特征,如引用了《管理科学文摘》上面的《关于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规模问题的探讨》一文解说了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构成。其二该书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对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生成数据报告,再如应用个案访谈、机构访谈、小组访谈等方法探讨了解决方案。其三该书采用案例分析法解析了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如引用“宁夏创新农业案例调查”解读了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对农业科技应用阶段潜在科技人力资源的影响。其四该书采用对比研究方法阐明了我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数量、能力变化情况,以及我国各地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差异情况。
二、***表丰富多元,指导性强
***表丰富多元不仅体现在***表的数量,也体现在***表的种类。从***表数量来讲,该书在第二章引用了6张***表,在第三章“各类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开发与管理”部分采用了30多张***表,第四章“发展趋势与地区比较”采用了十几张***表,既有力地支持编者的观点,也充实了书本的内容。从***表种类来看,有饼***、树状条形***、横向条形***、横向折线***,也有表格和结构***,如在第二章第一节“实际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构成分析”采用5张饼***说明了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职业结构与农业专业技术人力资源职称结构,全国科研机构农业与非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构成以及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人力资源职称、学历结构。在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利用情况”则运用表格与树状条形***的方法,指明了全国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关键年份按行业与管理分科技人力资源基本构成,全国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科技人力资源关键性年份性别、学历结构,以及全国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科技人力资源关键年份职称结构,这种多***表方法的运用,既有利于论证作者的观点,也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总而言之,该书研究方法多样,***表丰富,观点解说详细,论证有力,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其中,该书关于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的现状研究,对探析互联网时代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农业科技管理论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