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本科论文10篇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篇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流程

 

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流程

(一)准备阶段

时间:2021年1月6日~1月12日。

1.由学习中心组织学生学习本流程;了解各专业选题;熟知写作时间安排。

2.学生应仔细阅读相关要求,了解论文写作流程和各阶段时间要求。

3.学生在公布的题目中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题目。围绕选题,搜集、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认真考虑本篇论文所要阐述的中心、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论据、写作的框架。做好写作前的准备。 

4.《网络教育、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南》、《各专业论文选题》等公布在我院首页(首页→西大网络教育网→教学指南→论文写作安排栏目中)。

5. 《网络教育、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南》相关视频请登录***学xxx台,在“论文写作”栏目中查看。

(二)写作过程

1.提交选题与提纲

时间:2021年1月12日~3月2日。

学生在此期间,登录我院***学xxx台在 “论文写作”→“论文选题”中进行选题,为了保证论文指导的质量,我院所有专业的选题均有人数限制,当选择同一题目的人数达到限制人数时,只能选择另外的题目。

学生根据选题搜集资料,起草论文提纲在“论文提纲”栏中提交提纲。论文提纲应列入文章的纲、目、结构、层次等基本要素。写明论文的中心、重点、主要观点等。

论文选题及提纲提交截止时间为3月2日24时。如未按时选题及提交提纲,则视为放弃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系统将自动转入下一批次论文写作中。

2.查看指导教师

时间:2021年3月5日以后。

学生在此时间后可查询本次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

3.初稿写作与提交

初稿写作包含初稿一稿和初稿二稿两个阶段。

一稿时间:2021年3月12日~3月30日。

3月5日~3月11日为指导教师审阅提纲时间,学生于3月12日后,查看指导教师给出的提纲意见,学生按照论文提纲和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进行论文初稿一稿写作,初稿一稿以WORD文件保存。在 “论文写作”→“论文初稿一稿”中以附件形式上传论文初稿一稿。论文初稿一稿提交的截止时间为3月30日24时。如未按时提交论文初稿一稿,则视为放弃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系统将自动转入下一批次论文写作中。

二稿时间:2021年4月7日~4月27日。

3月31日~4月6日为指导教师审阅初稿一稿时间,学生于4月7日后,查看指导教师给出的初稿一稿意见,学生按照论文初稿一稿和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进行论文初稿二稿写作,初稿二稿以WORD文件保存。在 “论文写作”→“论文初稿二稿”中以附件形式上传论文初稿二稿。论文初稿二稿提交的截止时间为4月27日24时。如未按时提交论文初稿二稿,则视为放弃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系统将自动转入下一批次论文写作中。

4.终稿写作提交与论文

时间:2021年5月5日~5月27日。

4月28日~5月4日为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二稿时间,5月5日后,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初稿二稿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充实、完善,最后形成终稿。终稿必须按论文写作的格式要求完成,以WORD文件保存。在 “论文写作”→“论文终稿”栏目中提交。提交后,点击“”进行论文检测,论文终稿重复率大于30%成绩为不及格。论文终稿提交和的截止时间2021年5月27日24时,截止日期后,系统将自动关闭,未按时提交的学生将自动转入下一批次,重新开始论文写作。

每位学生有一次免费。数据返回学xxx台大概需要5分钟,平台在20分钟内不能反复。完毕可以在学xxx台查看报告。

5. 终稿纸质版本提交

时间:2021年6月15日前。

学生应按论文格式要求打印终稿,在规定时间前交一份到学习中心备案。

二、学位论文答辩

(一)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2021年6月4日~6月9日。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为6月4日~6月9日,在 “论文写作”→“答辩申请”中申请论文答辩。

(二)学位论文答辩

所有申请授学位的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重复率小于等于30%且终稿成绩及格及以上方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时间在2021年6月中下旬。具体答辩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三、论文成绩

2021年6月上旬毕业论文写作成绩。

2021年6月下旬论文答辩成绩。

(一)论文终稿成绩及格以上(含及格)者,将取得相应的学分;成绩不及格,不能取得相应学分。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生可自行决定何时重新进行毕业论文写作。

(二)论文答辩成绩在良好以上(含良好)的本科毕业生且符合学士学位全部条件者可以申请学士学位。

四、特别提醒

(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选题、提纲、初稿、终稿环节务必在规定时间之内及时提交。截止后系统关闭,不能再进行相关操作。

(二)达到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条件,因各种原因没有按时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根据我院论文写作安排可再次参加毕业论文写作。       

(三)本次论文写作不及格的学生只能按下一次写作的时间要求重新选题,重新开始论文写作流程。需要重写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登录我院***学xxx台在“论文写作”→“论文重写申请”中申请重写,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设计)写作批次。

 (四)写作过程中请学生定期上网关注指导教师评语,关注我院的通知公告中关于毕业论文的相关信息。

 (五)在提交了初稿或终稿后,可以***论文初稿或终稿,查看能否正常打开,确保提交成功。

(六)论文初稿自愿,论文终稿必须。论文终稿重复率小于等于30%论文为有效论文,可以提交到论文系统。教师批阅终稿后终稿成绩为及格及以上,学生可申请论文答辩。

(七)美术专业毕业作品版面及邮寄要求

美术专业的毕业作品(国画、油画、设计创作)要求国画四尺对开、油画半开、设计八开素描纸,作品上有落款、名章及作画时间(近期作品一幅),作品背面左上角标明学习中心名称,学生学号及姓名。

学习中心寄送美术论文时间:2021年4月20日—5月10日期间(以邮戳为准),其他时间邮寄的概不处理。

邮寄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成教办公室邓萍   (收)

联系方式:023-68254074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篇2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策。美国国家教育***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部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部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EducationOnthe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篇3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管理;本科生课程;双语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53-02

作者简介:徐慧,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服务管理;王春枝,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协同管理;陈宏伟,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P2P;刘伟,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嵌入式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建设”(编号:省201227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P2P技术的网络安全协同管理机制研究”(编号:2012FFB00601)的阶段性成果。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建议,“网络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一共有5门,即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应用开发、网络设计与集成、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它们涉及本专业最核心、最基础的原理、技术和实现方法等,应设置为必修课程”。[1]湖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于2008年面向本科生开设网络工程专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工程专业对本科生英语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作为网络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迫切需要进行双语教学改革。本文尝试从必要性、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等三个方面讨论“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是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的核心课程,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一种或几种网络管理技术的讲解,将不利于本科生更加全面地建立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因此,“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立足于网络管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应的网络管理技术更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及其网络管理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对英语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将有利于更好地为本科生引入并讲解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提高教师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学校发展建设培养和储备双语人才,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我校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双语教师英语培训班。这一措施的实施,为“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尽管我校的双语教师英语培训措施为“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师资保障,但“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仍然面临着其它的一些问题,如下所述。

1.本科生能否接受双语教学。一般来说,本科生对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或多或少是有抵触心理的,很多学生认为他们的英语基础不好,对大学英语课都没兴趣,或者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都很害怕,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要用到英语学习,感觉专业课就好似英语的阅读理解,从心理上不愿意接受双语课程。因此,需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深刻理解本科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更为乐观的学习态度。

2.如何为双语教学选择合适的教材。“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作为双语教学的依据。目前,国内高校计算机双语教材建设仍显滞后,外文原版优秀教材因为价格昂贵而使本科生难以承受,国内自编的专业课英文教材又相当匮乏。[2]因此,如何为“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选择合适的教材,便成为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3.双语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考虑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来保证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学模式是选择全英语授课,还是英汉混合授课,或者是全汉语授课,这对任课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既要符合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更要保证本科生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知识的真实掌握。

4.双语课程的考核如何全面评价学习效果。本科生的课程一般都需要通过考核来获取相应的学分,“计算机网络管理”双语课程也不例外。双语课程是采取全英文考核(侧重于专业英语的理解),或者是全中文考核(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是中英混合考核(前两种方式的权衡),选择的考核方式又如何全面评价学习效果,对于“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而言,都是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三、“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思路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3]在这一背景下,综合考虑“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革思路。

1.将管理作为一种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开展双语教学。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现有的热点问题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而管理是互联网的天然属性,尽管目前大多情况下,管理仍作为互联网的一种附加功能。作为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互联网管理方向的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将有利于直接获取国际上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最新进展,培养本科生将管理作为一种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2.借鉴大规模开放***教育思想创新双语教学平台。大规模开放***教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课程的出现,为世界范围内名师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行性方案,正在影响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同时也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这种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还是面向教育普及的教学型大学,都需要在***的浪潮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方向和策略,改革自身的教育系统和教学方法,利用MOOC这种新的教育模式,更好地实现教学服务的目标,进而提升学校在教育领域的贡献和地位。[4]我校目前正从教学型高校向教学科研型高校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牢牢树立科研服务教学的思想,通过借鉴MOOC思想,利用世界范围内名师教育资源,并引入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成果,为本科生“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个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双语教学平台。

3.建立“教材――互动――考核”三位一体的双语教学体系。为了帮助本科生树立更为乐观的双语课程学习态度,同时避免外文原版优秀教材的价格昂贵,笔者考虑选择一本外文原版教材的中文翻译版作为“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教材。候选的书目包括Cisco技术***书系列的《网络管理技术构架》和《网络管理:计费与性能管理策略》,以及Douglas er教授的《自动网络管理系统》。《自动网络管理系统》主要突出理论性,而《网络管理:计费与性能管理策略》则主要突出实践性。相比而言,《网络管理技术构架》较好地兼顾了理论性与实践性,比较适合作为“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本科生教材。[5]

在以外文原版教材的中文翻译版作为教材的基础上,采取主题讲座互动的模式,通过全英文课件开展双语教学,既能保证本科生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知识的真实掌握,又充分发挥了双语教学的优势。按照这一思路,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价学习效果,“计算机网络管理”双语课程的考核选择中英文试题混合的考核:在专业知识的理解上采用中文试题,用中文作答;而在专业英语方面,采用英文试题,并且要求用英文作答。最终旨在建立“教材――互动――考核”三位一体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双语教学体系。

四、结语

“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本文旨在讨论其双语教学改革问题,并从必要性、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等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按照《***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导精神,笔者提出将管理作为一种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开展双语教学、借鉴大规模开放***教育思想创新双语教学平台,以及建立“教材――互动――考核”三位一体的双语教学体系等具体的改革思路,并尝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超.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探讨与实施[J].软件导刊,2012,11(9).

[3]***.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篇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策。美国国家教育***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diyifanwen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部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部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educationonthe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篇5

关键词 网络教育 思想***治 理论支撑

中***分类号:TP3-4;G642.4 文献标识码:A

1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实理论支撑

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和相对短暂的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极度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类传播亦是如此。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人类传播大体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五个阶段,而不同的传播形式赋予思想教育工作不同的生存状态。随着文字的出现和印刷造纸技术的发明,思想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教育的内容得以长期保留,但是及时迅速地对教育对象加以教育仍是一大难题,广播、电视的出现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传播速度的突破和教育空间的位移,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声音和***像系统,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具形象化。上世纪下半叶特别是九十年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且催生了现代传播方式――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一次重大飞跃,它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率高、易于保存等特点,不仅增强了传播的质量和效率,也促进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创新。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计算机基础教育领域的新事物,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它也是人类传播方式演变的产物,是网络传播衍生的成果,而网络传播模式的生成便是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形成发展的技术、物质前提,现代传播学理论提供了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实理论支撑,特别是网络传播的技术平台、传播渠道、传播受众等理论对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作为现代传播催生的产物,它反映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反映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创新的趋势,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对时代的正确反应。正如尼葛洛庞蒂所说,“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数字化潮流无法抵挡,而新型传播方式给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是必然之势,这也是对以往传播经验的总结。

2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理论支撑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工作者的提炼、总结和创新,计算机基础教育从经验形态走向科学形态,走上系统建设和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发展成为一门***的学科。它一直在实践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高举旗帜,勇担使命,开拓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科学化、学科化、体系化、精细化形成了许多规律性认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也培养了无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知行统一的人才。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分化与综合的趋势愈益明显,导向、凝聚、激励、调节、育人、开发等方面的功能日益强大,但是随着社会纵深发展,实践中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计算机基础教育应顺应时展的需求,用时展的最新成果和宝贵经验武装自己,用发展的眼光时刻审视自我,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

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延伸,不是对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全盘否定,是建立在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基础之上的,它必须吸取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经验,取其精髓,用其精华。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是继承中的前进、发展中的创新,它根植于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土壤,吸收和借鉴了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的重要成果,具有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诸多元素,而且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理论构成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理论支撑,为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在积极推动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的同时,必须不断加强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新成果,寻求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新空间、新环境,开创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新局面。

3计算思维是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导向

计算思维还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因为科学、系统的计算思维理论不仅是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是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为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成为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根本理论支撑,也为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计算思维是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是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这就要求网络计算机基础教育务必始终坚持计算思维的引领,坚持不懈地用计算思维的丰富理论教育广大网民,使他们更进一步地全面把握计算思维的科学内涵,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将计算思维的理论形态转变为一种心理形态。

参考文献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职院校 思

想***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建设

【中***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93-02

网络环境是指蕴涵着特殊表现手段与内容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时以网络技术、网络资源和信息作为支点的网络活动平台与空间。网络环境是继经济环境、***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后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本文所指的网络环境既包括校园教学、娱乐网络环境,也包括互联网和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网络文化。当前,随着网络环境的形成,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正悄然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也给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面临的机遇

(一)可以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治教育工作的结构。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大多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即使是采用PPT也往往是板书的再现。这种教育环境,使得教师要花费很多的精力、人力和时间去收集资料、编写教案,而学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被动接受“灌输”,教学效果不明显。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因为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主要从网络上获取,并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媒体的应用、思想***治理论教育网站的建立让高职生多感官地、有兴致地感知知识,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于PPT制作时,它为高职生展现了声音甜美的声音、色彩鲜艳的***像、效果生动逼真的三维动画,犹如身临其境,达到传统思想***治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效果。

(二)可以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渠道。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普及,家庭、学校和社会融为一体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治教育,网络可以将家长的期望、社会给高职生提出的要求以及***与国家的声音一起作用于高职生这个主体上,产生巨大的教育合力,而承担传播***和国家声音的重任就落在了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肩上。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使原来狭小的教育空间变得开放,使思想***治教育教学工作更卓有成效,为社会、国家培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模式和网络环境。

(三)可以赋予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思想***治教育的主动权。高职生与本科生一样,具有求知欲强、思想敏感等特性,他们乐于也善于接受新事物,热切关注着社会热点和国内外的大事与形势,而更新快速、覆盖面广的网络信息特点使他们的各种需求得到了满足。传统的思想***治理论教育模式大部分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及学生的意愿,布置相关的学习和实践主题,指导他们上网查阅相关信息、收集相关资料、网上展示自己制作的电子小板报或PPT等,从而使高职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四)可以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资源。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治、经济、科技、哲学、法律、历史、地理等综合性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仅要及时、准确和全面地了解并掌握新形势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要储备大量的相关信息,方能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往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料、信息主要来源于书刊报纸、电台影视等,信息的数量及来源、知识的质量及先进性是相对有限的。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大、内容多、更新快、获取方便,教师可以从中获取最新、最快、最多的教学资源。因此,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给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的良莠不分影响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高职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择业观等各种观念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引导的重担主要是落在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肩膀上。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主要为高职生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进行正确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教他们懂得“学做事先学做人,在学做事中学做人”的道理。但是,互联网是一个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的、体现着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混合载体,在这种网络环境中,信息是真伪并存,良莠不分的,很多人发言不对自己的话负责,有的人甚至打着各种旗号宣扬错误的价值观,这些信息无疑是对高职生的观念和思想带来巨大冲击,如果思想***治理论课教师视而不见,未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势必会使他们思想混乱。

(二)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传统的思想***治理论教育教学主要由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进行,其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理论为主,学生获得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师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而在当今网络环境下,高职生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往往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有的信息在教师尚未获知的情况下,学生早已通过网络知道。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教师作为学生获得信息的主体地位正受到网络的猛烈冲击,教师的感召权威和专业权威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三)在网络虚拟世界下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体验到虚拟的现实中不能做的事情,也可以发泄他们对现实的不满,甚至能抚慰现实中的挫折。由于在网络中可以获得现实所无法得到的自由、快乐与无拘无束,因而高职生很容易沉迷其中,长期以往,学生容易孤立自己,不与亲人朋友来往,渐渐地陷入无法摆脱的缺乏人际关系的世界,容易患上抑郁或自闭症,这也造成了学生班级观念、集体观念淡化。此外,由于沉醉网络,不少学生用于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时间减少,对社会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极易产生各种焦虑、自卑、抵触心理,最终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的出现,对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开展带来很大的挑战。

三、对策

面对网络环境给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技能。网络环境给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培养一支精通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注意提高他们的***治理论水平,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切实抓好对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治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从经费上大力支持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到区内外参加各种网络技术培训班,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网络技术培训,使他们学会利用互联网络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创建一个三维多功能课件;要不断提高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适应网络化思想***治理论教育和教学的需要,要让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掌握互联网络、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捕获、开发和利用思想***治理论教育信息资源数据库,掌握网络道德和伦理及法律法规。

(二)重视结构,提高思想***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战斗力。提升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技能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长期的规划。首先,制定科学的教师梯队规划,努力构建起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网络技术结构等搭配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思***教学团队。其次,不断更新提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思想***治理论课学习、师生QQ即时答疑解惑和人生观交流,最终养成注重实效、形式灵活、培养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受益终身。最后,思想***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及方式方法等要融入网络环境教与学中去,并在新的数字环境中,去围绕教学大纲搜集鲜活材料、典型材料,摆脱枯燥的说教,要结合网络的互动性、集成性及多维性等特点,开展思想***治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做到因专业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让学生喜闻乐见、融会贯通,达到思想***治理论课应有的效果。

(三)注重实效,提升思想***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应将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因为,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知识结构和水平,而且也取决于其科研能力及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科研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教育教学实效的好坏。“围绕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关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文件不仅强调要结合教学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更要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努力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调查和分析高职生的思想状况,研究高职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与实效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当今发达的网路环境优势,努力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探索符合高职特点的思想***治理论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项目研究、撰写论文、建立教学网站、参与学院及教育行***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精品课程和教学软件大赛等多种途径,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岳爱武.网络冲击下高校思想***治教育理论创新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2]张红林,张红卫.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5)

[3]陈香珠.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王俊生.论网络与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5)

[5]卓雄辉.基于网络环境的思想***治理论课改革实践与探索[J].高教探索,2009(4)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篇7

挑战一:如何做好思想***治教育网上与网下的结合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一种网络化社会的形成。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思想***治教育的内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治教育,即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思想***治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手段、机制与组织方式如何发展、如何创新。二是基于网络的思想***治教育,即网络作为思想***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如何根据其特点占领好这一新阵地,利用好这一新工具。从网络思想***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看,两种理解处于不同层次,但从具体实践看,两种理解涉及的问题又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理不清这两种理解的层次性。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治教育,就是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发展对高校育人环境的深刻影响,而基于网络的思想***治教育,就是要主动、自觉地深入到网络环境中发挥作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网络思想***治教育是计算机网络和思想***治教育联姻的产物,其本质就是传统的思想***治教育在网络时代如何创新以及如何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的问题。一方面,思想***治教育必须进网络,要充分借助网络的创新功能和先进技术,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治教育的优势;另一方面,网络必须进思想***治教育,要遵循思想***治教育工作规律,努力建立网上思想***治教育体系。这样,把互联网规律和思想***治教育工作规律结合起来,将传统思想***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治教育互动起来,创建一种网上与网下交互、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思想***治教育的新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传统阵地时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在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制高点的同时,绝不放弃网下阵地。因为从网上更能及时、真实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而网上反映出的涉及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和困难,还要靠思想教育工作者认认真真地去解决,才能真正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因此,如何坚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网络,研究网络条件下思想***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做好网上与网下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挑战二: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毋庸讳言,网络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思想***治教育的负面影响非常突出。为了抵抗这种负面作用,思想***治教育在被动局面下采取的主要是“防、堵、管”的工作对策。在网络发展的初期,人们普遍关注和应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理所应当,但目前面临的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有利条件,使网络能真正“为我所用”。因为,网络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也使大学生更多地存在利他行为,比如,无偿提供信息咨询,免费提供共享资源,进行技术或方法指导,宣传与发动社会救助等,这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德育价值,但目前基本上尚未挖掘和利用。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到网络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成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因为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担负着教育的功能。第一层次是“看得见”的教育功能,大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络上获取自己需要的文化知识和社会信息,这种网络获取与传统的获取渠道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快捷性、便利性和廉价性。第二层次是“看不见”的教育功能,网络这种高科技产物本身所传达出来的现念和价值取向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网络不仅使思想***治教育面临新困难,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它既能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现代化的手段,也拓展了思想***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高校不但要关注和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要注重抓住网络带来的机遇,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拓宽思想***治教育的途径,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需要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挑战三:如何增强思想***治教育宣传网站的影响力

近几年来,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高校校园网和网络阵地建设全面展开。在许多高校的校园网上,一批承担思想***治教育的“红色网站”纷纷建立起来,构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网络阵地和开展思想***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据***统计,目前全国有500多所高校先后建起了校园网,300多所大学建立了红色网站。但是,思想***治教育宣传网站虽然建设速度很快,数量也不少,但这些网站普遍缺乏吸引力。有些高校网站内容乏味、消息陈旧、界面单一;有的网站除了学校简介外,难以找到其他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东西;有的网站全盘照搬学校各部门的职责规定和文件,缺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调查中发现,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少自觉、主动地浏览“红色网站”。由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不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等原因,大多数“红色网站”的点击率低,濒临“空站”、“死站”的困境,影响力有限。

建设宣传网站是信息网络环境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治教育的必要措施。但是,建好的思想***治教育网站形同虚设,引不起学生的关注,学生不去访问,是目前面临的尴尬困境。思想***治教育宣传网站要扩大影响力,就必须有吸引力;有吸引力的标志是使大学生主动点击。要使大学生主动点击,就必须有丰富内容来吸引学生。而吸引大学生关注的关键因素在于增强网络的服务功能,将教育与服务融为一体,使思想***治教育宣传阵地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家园。网络思想***治教育阵地不仅需要建设,更需要及时维护和改进,在使用中扩大影响力。因此,如何增强思想***治教育宣传网站的吸引力、扩大影响力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挑战四:如何使网络思想***治教育的研究有效指导工作实践

基于对高校网络化发展以及大学生网络行为和思想观念变化的思考,高校网络思想***治教育研究不断深入,从工作研究发展到理论研究,从局部研究发展到系统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论著不断出现,论文数量增加很快。从中国期刊网的查询结果来看,至2006年已经上网的论文有近千篇,为当前思想***治教育工作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从论文的内容来看,低水平重复性的研究比较多,许多论文还停留在“网络负面影响―提出工作对策”的老套路上,进行实证研究或深入理论分析的论文并不多见,对近年来与网络思想***治教育有关的典型案例研究更少。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思想***治教育这个命题涉及到思想***治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伦理学、网络技术等学科,而已有的研究大多局限在本学科之内,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研究成果比较缺乏。这些看似“繁荣”的研究成果,大多缺乏创新性,对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关注不够,缺乏对于一些核心问题的深入研究。比如,基于网络的思想***治教育的有效模式有哪些?决定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等,导致提出的对策和措施虽然不少,但是普遍缺乏针对性,操作性较差,对实践的指导性不强。

理论研究应该为实践服务。目前思想***治教育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坐而论道”,更为重要的是“起而行之”,所谓“与其临渊羡鱼”倒不如“退而结网”。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从发现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入手,通过科学的研究和论证提出指导思想***治教育的有效对策,是当务之急。

挑战五:如何建设一支适应工作需要的思想***治教育工作队伍

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网络技术是网络思想***治教育最基本的实现基础和运行机制。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因此说网络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思想***治教育者能否掌握网络技术从而为工作服务。这是因为,无论是高校思想***治教育指导思想的摸索、制定和贯彻,网络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的研究,还是信息系统的建立、维护和改善,都离不开一支既具有思想***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的队伍,这是做好网络思想***治教育的有力保证。

目前,多数高校从事网络思想***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人数较少,大多是以辅导员和***工干部为主体的兼职队伍。这种状况表明,信息网络技术水平高的人员不但数量少,而且大多缺少思想***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而从事思想***治教育的人虽然大多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但是网络意识和网络实践经验往往落后于学生,网络技术和信息素质亟待提高。因此,一方面应当充实网络技术工作人员到思想***治教育队伍,逐步提高***治理论素质,把握网络思想***治工作的规律,使其成为网上工作的骨干。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思想***治教育者的网络技术和信息素质,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培训和考核,促进他们积极学习网络,主动进入网络,有效运用网络,走出经验式的思想***治教育工作模式。因此,如何在建设思想***治教育工作队伍上下功夫,建设一支***治强、业务精、素质高、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网络思想***治教育工作队伍,是需要经过长期而不懈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篇8

关键词:高校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中***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43-02

网络文化的发展,改变着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水平和行为方式。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挖掘高校网络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潜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对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教育工作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因为互联网络的兴起和应用,推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引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方式、培育环境和培育效果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培育方式方面,通过***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形式使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实现了快速传播,突出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和多样性,调动大学生的感知器官,激发其思维的认知度,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愉悦的视听感觉中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并升华思想。在培育环境方面,从传统的教育资源口头传授和印刷文本的物理空间传播模式转向虚拟的网络社区,打破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育的素材。在培育效果方面,海量网络信息实现了培育内容跨校、跨地区甚至跨省的资源共享,满足大学生对不同方面知识的涉猎,扩大培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平等互动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互联网开放式和无中心的网络结构,打破了某一主体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引领人们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决定高校网络文化平等互动性的特征。高校网络平台双向开放共享的信息沟通方式,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突破身份、地位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观点、挑战权威,实现话语权的平等,推进大范围、深层次的双向交流互动。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中可以无比多地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利于师生间教学互动,实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有效融合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重视个体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励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大学生的“人的科学”。

(三)高校网络文化有限开放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是教育的必然

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和平等互动性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地域界限,将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变得模糊,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吸引众多学生通过网络自觉接受教育。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科学理念的阵地,其价值取向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决定了高校网络文化的有限开放性。高校网络文化建构的核心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发展全过程,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发表自己对热点话题的观点看法,高校管理者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这些观点看法,深入、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交流探讨。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困境

(一)高校网络平台技术和内容更新的滞后性减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点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新扩张迅猛,发展速度惊人。但高校网络平台的更新却明显滞后,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技术更新的滞后性,因设计和功能定格化,网络的监控、管理和利用未同步,制约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快速和长远发展;二是内容更新的滞后性,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趣味化、形象化欠缺,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多样和多变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主体的流失。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全球性、繁杂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极大的冲击

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网络的零门槛、无屏障、跨文化等特征使各种形形的观念、文化等不加过滤堂而皇之地进入到网络中,在丰富信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国际霸权集团企***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在中国构建“西化” “弱化” “分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甄别,会产生认知偏差和价值偏离,使得网络受众的价值观有被“西化”的风险和“多元化”的倾向,后果难以想象。

(三)高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匿性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虚拟空间,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极大便利地获取所需的超大量信息,以虚拟的身份快速完成人―机―人对话的交流。网络信息的交流匿名化,难以实施严格的言论监管,大学生随意良莠不齐的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容易使其沉溺在虚拟的“生活圈”,加剧非社会化倾向的“自我封闭”。同时因为缺乏“共同在场”的压力,责任、义务和信任常常变得软弱无能,影响人际交往能力,集体观念、团队精神萎缩淡化,导致价值判断中出现多重标准,引发网络受众的道德行为有失范化的风险。

(四)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群体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助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高校网络文化境域下,学生可以根据信仰、目的、爱好、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教育程度等因素自愿组成非正式群体,如果一旦一个人错误的价值观念被群里的人认同响应并迅速影响扩大后,网络的群体性就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权威度。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

变革以说教式为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向“主客体双中心”的多向引导式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

1.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教育主体与时俱进。教育者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采用渗透和双向互动交流的方式,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尊重教育客体价值需求。首先,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主体性价值。要求大学生遵循网络伦理道德,明确责任和义务,创造性地学习和开展网络各项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其次,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情感需求。教育者要以情感人,抓住时代脉搏,找准切入点与学生需求接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后依据大学生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如根据本专科大学生素质分层次教育,分年级分阶段教育,分不同类型学生教育,分现实和虚拟的情境场域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思***理论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

1.利用高校网络文化,构建思***理论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思***理论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思***理论课程天然的教学资源库,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且拓展了思***理论课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思***理论课程的精髓如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用典和形势与***策等教学内容在高校网络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日新月异的高校网络文化动态信息要求思***理论课程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高校教育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汲取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

2.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创建网络特色的育人工作。高校加大施大学生思***理论课程作用的力度,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思***理论课堂教学形式枯燥乏味,通过思***精品课程网站、德育网站、网络交流平台能够获得实质性突破,打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把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先进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增加思想***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时效性,渗透影响、教育着大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教育工作队伍的有效融合

1.建立一支有过硬思***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的思***工作教师队伍。首先,按照“***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严把从事学生思***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思***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入口关”。强化全体教职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责任意识,充分运用高校网络文化增强教育传播的超时空性和无障碍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共管工作机制。其次,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接受专业化培训,了解网络应用程序,加强开展网络教学的能力,避免出现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片面性和文化话语体系的模式化。再次,教育者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要加强甄别和选择的能力。捕捉背离核心价值观的错误网络言行和不良现象,快速辨别和正确决策,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2.建立一支有较高思想***治觉悟和责任感的思***工作学生骨干队伍。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学生***员和学生干部,他们是学生中的领导者和主心骨,对一般学生有领导和示范作用。培养目标一般大学生以内化与践行为主;学生骨干要求带头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行为模范为己任,感知、带动一般学生。学生骨干是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和网络文化传播的生力***,协助教师做好网络文化的形式建构和内容组织,努力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学生骨干也是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协同教育的优势,同时可以发挥朋辈辅导员监管网络文化中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言论和事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解决认同问题,创新性地将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软文化侵蚀,拓展其融入领域,实现价值观认知价值观共鸣价值观践行过程,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三观”,成为社会优秀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琪.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透视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53-56.

[2]李净,戴钢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次、分阶段、分场域培育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103-106.

[3]李恺,陶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6(3):203-210.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篇9

摘要: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网络课程实践开发的核心。以《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例,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等各环节进行探讨,为相关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0引言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资源中的核心部分,设计和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是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网络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前提,关乎网络课程的最终质量,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做到精心的设计。本文以《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课程为例,探讨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旨在为运动人体科学和其他学科的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是研究人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人体在体育运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以及预防运动伤病的一门学科[1],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校园网环境下实施《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网络课程,不仅可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同时还可以为广大的体育爱好者提供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网络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设计网络课程时,要在课程中嵌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更要考虑如何帮助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使学习者能够主动诊断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并且能够评估学习效果。《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网络课程前3级设计框架如***1所示。

2《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又是检验学习者在网络学习活动中达标效果的尺度,为制定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力求使教学目标明确化和层次化,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适合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并给学生学习建议,让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内容来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解体育运动对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良好作用和增强体质的原理。学会预防运动伤病、掌握简易急救方法。针对不同人群,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和训练;培养沟通交流、教学与育人能力。

2.2 教学内容设计《运动科学基础》选用的主干教材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运动人体科学基础教程》。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面的分析整理,加入最新的研究成果,按照《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的课程标准精心设计,以运动为主线,突出运动特点,分为“人体有机整体的认知”、“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骨、关节、骨骼肌),“人体运动的保障体系”(消化、呼吸、泌尿、循环),“人体运动的调节体系”(感官、神经、内分泌)四个课程项目(见表1)。把选定的课程项目进一步分解为十个模块,形成节点,以超文本的形式来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学习者可以依据个人的学习需求通过文本、***形、热区、按钮等超文本链接方式任意选择学习路径。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层次将教学内容用直观的***像、动画、视频和恰当的声音解说等媒体相结合来表现,创造了立体化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2.3 学习环境设计网络课程中的学习环境包括自主学习环境与协作学习环境两部分。自主性是网络学习的一大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是实现自主学习的保障。《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网络课程采用超文本方式组建模块化知识内容,各模块具有丰富的案例和学习资源能够为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提供示例和帮助,建立的自测题库能为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协作学习是网络教学活动的又一大特点,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与人协作可以更进一步地培养其高级认知能力。《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网络课程通过搭建交流论坛和常见问题列表,学生之间可以就某论题进行讨论,对于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向教师进行咨询以获得帮助。

2.4 教学策略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网络课程为学生建议一些适宜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组织形式,学习者自己生成学习目标,自己控制学习路径,但是防止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设置有关键点,以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而高效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习者之间的教与学交互活动,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学习、讨论学习和协作学习。

根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情境”是进行意义建构的要素之一。本网络课程利用网络庞大的信息容量和多媒化信息传播方式为学习者创设丰富的资源情境、案例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习者积极参与,积极探索。

网络课程由于信息量庞大、开放性强等特点,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迷航现象,设计清晰、明确、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导航系统便必不可少。《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网络课程通过课程导航模块对对课程知识结构及其联系总体展示,通过目录树直接选择进入各知识点进行学习,起到认知地***的作用,并且为学习者提供搜索引擎和相关资源站点链接等导航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学习空间。

2.5 教学评价系统设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网络课程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在实施网络教学活动中利用程序设计技术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进行详细记录,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及时了解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对网络课程进行改进以及完善网络教学策略。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讨论、开展学生调查、章节***测验等。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完成后对网络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其方式主要有总结性测验和问卷调查以把握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反应。总结性评价的设计过程包括试题库的建立(小练习、章节测验、学期总结试题)、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数据的回收与分析。

3结束语

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注重意境创设,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研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是当前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必然会产生更规范、更符合网络课程质量要求的理论和技术,促进远程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篇10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职业化教育; 计算机网络; 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0-59-02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Li Xuefeng, Zheng Yi, Wen So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gyang, HuBei 441053,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local colleges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curriculum teaching, from the course orientation, content architecture,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setup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teaching reform are put forward. Practice shows that these methods and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作为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说是近三十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计算机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课程,早已成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且还是我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必考科目之一[1-2],越来越多的理工科专业将其列为选修或必修课。面对不断涌现的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以及当前本科教育的应用型职业化趋势[3],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何与时俱进,成为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本文从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的角度,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职业化教学改革。

1 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许多高校教师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内容设计与实验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4-6],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但是面对当前应用型本科职业化教育取向的新要求,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定位不准、目标不明、内容庞杂

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先前以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教学为样板,在其基础上稍作修改而形成自已的教学方案。研究型大学一般在教学上注重理论的深厚博广,但地方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之间在教与学、培养目标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这种做法造成一些地方院校出现一些问题,如:在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方面以及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训练相对不足。一些学生毕业后进入用人单位,在一些专业技术岗位上不能很快胜任工作。

近年来,国家提倡应用型本科职业化教育,一些学校教学强调实验、实训等实践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理论教学的要求,于是又出现学生的理论水平相对较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掌握不好的学生,在实践中往往难以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实践项目,只能较为机械地按教师指导参与项目,难以融会贯通,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交叉、相结合的产物,并且技术发展快,内容庞杂。现有计算机网络的一些经典教材,如《计算机网络》(谢希仁)、《Computer Network》(Andrew S.Tanenbaum)等,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理论知识深厚。现在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所设学时大都不足以将教材的内容全部详细讲完。从另一方面来看,有些理论应该属于研究生学习的内容,所以教师必须对讲授内容进行优化处理,这也是对任课教师的一个考验。

1.2 教学手段与方法不能与学生现状相契合,对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视与训练不足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从早期的单一理论讲解,到“电子课件PPT”+“讲解”的简单模式,再到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模式等。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值得关注。另一方面,作为应用型本科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于实践的能力,还需要狠下功夫。

1.3 实验内容枯燥,实验效果差

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的内容设计与网络应用关联不够,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这造成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和动力欠缺。在实验实施上,没有进行有力的督导,实验效果没有保证。

2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职业化教育的定位,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如下改革措施。

2.1 明确定位,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我们认为,对于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而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从整体上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以及运行机制,为后续的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等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应用型本科对理论学习的要求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深厚”,也不同于职业院校的“够用”。应用型本科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即理论的科学性准确、实在,不要求过深,但要求能将理论讲清楚,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观点,计算机网络课程要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能讲明白网络交互的基本机制。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包括网络概述、以TCP/IP主线的各层,网络安全等。要分清各部分内容的主次轻重,对于基本理论部分必须熟练掌握,能够灵活运用,比如分组的转发流程、IP子网划分与超网构成等。对于一些相对较深的内容,比如:TCP拥塞控制,只要求学生掌握拥塞控制的概念及基本机制;对于拥塞控制算法,教师点到为止,细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从激发兴趣、以应用促进理论学习、重视知识体系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

⑴ 通过问题情景、互动与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师要求学生学”改变为“学生主动要求学”。

教师平时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案例、故事,上课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适时地使用问题情景、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授ARP协议中,提出ARP攻击的案例,向学生提问:在同一个实验室中,能否从自已的电脑上,看到其他某台电脑上网的分组内容,并且控制这台电脑的上网连接?通过这种设问,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抓住理论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做到密切联系实际。问题设计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思维,最终达到透彻掌握理论机制为目标。

⑵ 树立“于应用中学习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教学理念

计算机网络学科是一门直接来源于实践需求、服务于实践需求的应用型学科。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都是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各种网络协议提出的背景、目的及用途,并从分析实际案例应用,进步理解各种协议的工作机制及应用。教师必须树立“于应用中学习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教学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在教学中从“用”出发,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络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于应用中学习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教学理念,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来贯彻实施。在教学中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真实的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要很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让学生掌握理论的同时,学习到主流和先进的实用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⑶ 重视知识体系构建

计算机网络课程一般是层次式教学,即按照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逐层加以讲述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往往放在各层次的内部细节上,而对于组成部分在体系整体中的作用及上下交互机制常常讲解不多,甚至于忽略。这使得学生容易深陷于细节之中,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犹如盲人摸象,限于局部,难成体系,妨碍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融会贯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对局部对象在整个知识体系位置及作用的认知。比如,在讲ARP协议时,在分析ARP协议的工作机制之后,还可进步从二台计算机分组通信整个流程的角度,来分析ARP何时被调用,让学生了解ARP协议在整个网络协议体系中的位置及作用。

2.3 实验手段及实验项目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许多理论知识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抽象,实验是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运行机制、体会理论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如下实验教学的改进建议。

⑴ 由浅入深的层次式的实验项目

教师精心设计实验项目,编写实验指导书。在一个实验项目中,应该包括原理验证性实验、应用设计性实验、能力扩展实验等由浅入深的多层次内容,实验项目既要能充分体现相关原理的运行机制,又要能体现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在设计实验项目时,多从实际案例中提取,并且在实验项目中明确实验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感觉到通过完成实验,就能处理实际应用中对应问题,使他们在完成实验后产生成就感。

⑵ 多种形式督导,确保实验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有力督导是保障实验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分组,检查时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教师在小组内随机抽查一名同学,要求其讲演汇报,有不过关者,整组重新学习;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让其汇报实验心得体会。使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齐头并进,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结束语

本文从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职业化教育角度,提出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重视知识体系构建,通过案例教学与层次式项目化的实验教学相结合,从应用中学习理解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应用,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加强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教学改革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也是对我们近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通过本校的教学实践证明,应用这些改革方法和措施,改变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抽象枯燥感觉,让学习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学生的团队意识、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下一步我们还将更深入、全面地研究层次化项目式实验教学及实验督导方式。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教学与实施方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肖雄,张世英.论应用型本科教育职业化的趋势及其路径选择[J].中

国成人教育,2011.6:5-7

[4] 林菡,王琳.基于CBE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J].计算机时代,

2013.10:73-74

[5] 王剑,俞卫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2.24:44-4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10篇

学习

全国教育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全国教育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全国教育技术论文学习心得范文,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我国原有的“电化教育”,在以南国农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专家的努力下,围绕各种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取

学习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素质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环境素质教育论文,大学生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三十多年来,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的远程教育,在坚持依据成人教育特点,实施大众化教育,服务基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学习

让学引思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让学引思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让学引思教学设计模板,让学引思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汉语文的创新与素质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在素质教学中实现创新,勇于创新,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气氛,为课堂增加别开生趣的教学设计,是素质教育创新

学习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教育学院论文10篇,内容包括网络教育论文优秀,网络教育学院论文怎么写。目录内容摘要I引言11文本格式说明21.1基本要求21.2封面格式21.3内容摘要21.4目录21.5论文正文2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31.7参考文献31.7.1标题:“参考

学习

毕业论文教育管理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教育管理10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教育管理方向,教学与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民办高校毕业生在结束学业之后,就面临着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就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校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员的教育与管理工

学习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家庭教育问题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家庭教育优秀论文100篇,家庭教育的案例或论文。不管是留守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包括一些完整的家庭),导致学生成为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方法不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缺失留守家庭由于父母常年

学习

教育教学类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学类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类的论文怎么写,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期刊。2.实践取向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忽视儿童价值、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学习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历史教育类论文,历史教学小论文范文。高中历史学科以古今中外人类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哪些历史现象或历史史实可以进入研究的视野,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人们选择那些对于今天人类发展最有启

学习

和教育第八届论文10篇

阅读(122)

本文为您介绍和教育第八届论文10篇,内容包括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0多篇,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一、广东省第八届、九届大学生科报会获奖文章及分布概况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一等奖大会报告有7篇(2.10%),分别来自于广州体育学院

学习

高中德育教育论文10篇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德育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中教师德育论文,高中德育教育论文3000字。工作子高中历史新课改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历史新课改在关注***治史之外,也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经济史与文化史当中。在这个过程当

学习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教育教学论文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总结。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健康;教学目的一、前言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多数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的心态,攀比心理严重,觉得

学习

如何有效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有效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学论文如何用于课堂教学,教学论文教学心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更要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才能够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迎合现代教育发展

学习

小学信息教育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信息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大全,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怎么写范文。我们通常所谓信息化硬环境,是指农村中小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器件、软件等综合起来可以促进农村教育的环境条件。硬件

学习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论文怎么写,关于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论文。(二)教材编写偏重理论化教材中引用的案例较少,使得相关的理论与现实难以紧密的结合起来;教材中陈述和介绍的管理基本理论较多,很多

学习

全国教育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全国教育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全国教育技术论文学习心得范文,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我国原有的“电化教育”,在以南国农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专家的努力下,围绕各种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取

学习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素质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环境素质教育论文,大学生环境素质教育论文范文。三十多年来,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的远程教育,在坚持依据成人教育特点,实施大众化教育,服务基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学习

让学引思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让学引思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让学引思教学设计模板,让学引思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汉语文的创新与素质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在素质教学中实现创新,勇于创新,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气氛,为课堂增加别开生趣的教学设计,是素质教育创新

学习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教育学院论文10篇,内容包括网络教育论文优秀,网络教育学院论文怎么写。目录内容摘要I引言11文本格式说明21.1基本要求21.2封面格式21.3内容摘要21.4目录21.5论文正文2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31.7参考文献31.7.1标题:“参考

学习

毕业论文教育管理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教育管理10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教育管理方向,教学与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民办高校毕业生在结束学业之后,就面临着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就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校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员的教育与管理工

学习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家庭教育问题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家庭教育优秀论文100篇,家庭教育的案例或论文。不管是留守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包括一些完整的家庭),导致学生成为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方法不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缺失留守家庭由于父母常年

学习

教育教学类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学类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类的论文怎么写,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期刊。2.实践取向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忽视儿童价值、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学习

幼儿性教育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性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性教育的论文范文,幼儿性教育论文完整范文。看到这个场景,笔者比较深刻的体会到了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开展的影响,更吃惊于5~6岁的幼儿对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角色的初步理解。这问题引起了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