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素质教育论文10篇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远程教育 人文教育 意义 途径

1.引言

三十多年来,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的远程教育,在坚持依据成人教育特点,实施大众化教育,服务基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具体表现为:成人学生存在急功近利,职业道德差,诚信度差,文化教养水平偏低;年龄较小的中、高考落榜生,学习成绩差、信仰缺失、对真理与金钱取舍颠倒、做人标准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等。如此表现,与教育的目的相去甚远,因此,各类远程教育学校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2.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手段,以提升灵魂、塑造健康人格为目标的教育。针对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个人乃至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包括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思想道德的、社会伦理的、科学的等等,这一切对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2.2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通过有目的培养而获得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除了具备宽厚而有深度的自然科学知识,更要具备高品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质,使学生能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相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教育的重要责任。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优良的人格特征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备心理品质。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都具有优良的人格特征和一流的人文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创新精神和可贵的人文品格。

2.3良好的人文素质可有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是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发展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人格,不断由必然王国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攀登。

3.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面对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学校应利用自身的软硬件和教育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全面建设学校人文环境,以***解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3.1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学校要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纠正唯技术、唯知识、唯学历的倾向,以人为本,把重点转到培养学生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全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因此,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建设和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设置诸如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教职工队伍

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应加强对教师的包括师德在内的文化、品德等人文教育,使其始终以高雅的文化素养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依据远程教育特点,加强学校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

和服务质量,避免出现管理、服务与教书在“育人”上的“两张皮”现象,净化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3.3在专业课程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积极地渗透人文教育:一是在导学过程中,在讲解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同时进行灌输。可采取情景式教育,置学生于实景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感悟。二是通过网上答疑、小组学习讨论等形式,由教师给出题目或问题,师生共同进行探讨,达到共识。

3.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摄影书画展、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等;三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突出大学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4.结语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才的必备素质。我们充分分析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强化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针对性的就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远程教育》2008.1

2.《创新理论与实践知识读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版)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篇2

摘要:这是《教育生态理论研究》一书的序言,介绍教育生态理论的产生背景和笔者所知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说明《教育生态理论研究》一书的大致内容和业已取得的成果,并真诚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导师的指引。

关键词:教育生态理论;《教育生态理论研究》;教育著作;序言

Abstract: it is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the preface to the book.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background and I know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at educational ecological theory research a book roughly content and achievements. and sincerely thank the support of leaders of all levels and mentor of the guidelines.

Key words: education ecology; ecological theor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works; preface

中***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自然、社会与教育生态危机的凸现,生态学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渐彰显。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过生态问题,这是人类付出沉重代价后的明智选择。可以说,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方兴未艾的生态范式将是开拓视野看教育的新范式,或许它的思维模式本身更切近于教育的形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交织,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教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资深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劳伦斯 A 克雷明敏锐地觉察到,当时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化,不能把教育失败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学校,必须看到学校以外的种种教育现象,对教育问题应当有新的思考。在新史学***浪潮的影响下,克雷明尝试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着重考察各种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理论,并将其运用于美国教育史研究,开辟了教育史研究的新时代。他把教育界定为“审慎的、系统的和通过不断努力去唤起知识、态度、价值、技能和情感的过程。”指出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相互作用论”,即各种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整个社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考察教育问题时,就必须坚持生态学思考方式,即全面地、有联系地、公开地思考。

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就笔者所知,迟至2007年8月,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首次对多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回溯,从理论体系的视角提出了“教育生态理论”的概念:教育生态理论源自自然生态,融合生态学的精髓,立足于“生命观”,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旨在探索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存在和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因此,教育生态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2008年5月,“教育生态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与会者提出,将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来,它首先可以作为一种指导我们认识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方***。它强调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看到系统内部各种因素、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调一种动态平衡的观点,强调内部各种因素的协调,它是用一种方***来认识教育问题。因此,对于解决教育现实中的现实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边界、有范围、有层次的系统,任何一个被研究的系统都可以和周围环境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成为较高一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且,它本身又可以由许多子系统或亚系统构成。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不仅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也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不断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简而言之,生态系统的原理也就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因此,教育生态研究的分析视角是教育生态学本身具有的一些基本范畴和规范构成的认识、整理和规范各种教育现象的特定的模式。教育问题的生态学研究的分析视角可以是主体与环境、遗传与变异、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

人们虽然在理性上认为理论引导实践,但事实上理论却往往是滞后于实践。行与知是一个不断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站在理论知识的节点上,瞻前与顾后得出的结论自然大相径庭。生态教育理论(确切地说是教育生态理论)也是如此。实际上全国各地有关教育生态的具体实践从未停止过,单个层面或局部领域的学术探究不断深入。譬如从2003年开始,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部分老师就开始以生态学的视角,以教育生态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运用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直面教育热点问题,对学生素质、教师道德、校长素养等教育内部生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对教育公平、农村义务教育、教育乱收费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学理性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同时还从细节入手,对课堂模式、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探讨。这些牵涉教育生态的系列课题相继通过验收,先后获得南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教育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二等奖(1项)、后续的两个科研项目也在去年相继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鉴定,均居“国内领先水平”。本人有幸作为上述教科研项目的主持人或核心成员,全程参与了系列调研,并将成果作为南阳市、焦作市等教师培训的课程资源予以推广,“生成的课堂”或“六生课堂”作为教育通识理论和课堂教学专业技能编入相关大学教材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特别感谢景文栓、贾建民、刘舜民、宋祖建、沈建国、金瑛、郑云霞等各位领导对上述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倾心付出。教育生态是多维交叉、立体呈现的,教育资源作为教育生态的重要客体也具有历时共生的特征,构建先进的教育文化是各路精英共同协作的结果。对于有关专家和学者虽未谋面但心仪已久,他们的专业学识和理论水平时常让我辈深感自身的局限和学识的浮泛。所幸文化在于传播,乃于仓促之中借他人之花礼呈教育同道,如能与大家有些许参考价值和导引作用,我们将深感荣幸。同时,我们在此郑重感谢叶澜教授、杨东平教授、冯天瑜教授、俞文森教授、有宝华教授、吴林富教授、赵绍***教授等人,是他们在理论上的建树拨去了我们在探索道路上的迷雾,使我们在对教育生态的研究中,找到了指路的明灯。如今生有幸谋面,定以此书敬献,以表谢意。

生态环境是指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人类生态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又称物理环境,即一般生态学所称的生物圈,它包括高山、丘陵、平原、湖泊、海洋等各种自然地理空间,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系统与循环。自然环境对教育生态系统以及教育生态系统中不断发展着的人也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环境也称结构环境,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本身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层次性的复杂整体,社会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毋庸置疑,研究教育生态的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一是以整体论与系统观对教育生态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联系的思想,就能发现和解决教育在宏观与微观的失误;二是以教育生态系统和教育生态平衡的视角,来考察教育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就能主动地调控教育外部和内部的生态平衡,从而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运用教育生态的原理和规律,就能够深入洞察教育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出教育的多维效益;四是以教育生态学为指导,规划布置学校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促使受教育者内心环境的构建与和谐协调发展;五是将生态意识整合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促使课堂与社会以及课堂内部的关系转变。

我国的教育生态现状不容乐观,从某些方面来看甚至可以说非常脆弱。为了进一步改善教育生态环境,保证教育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必须直面现实问题,增加教育投资,关注教育公平,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育体制,重视课堂效益――这是一个大课题的宏观表述。具体而言,每一个子题都需要进行专门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而理清思路,对症下药。

从专业理论而言,教育生态研究应在概念体系、理论架构、本土实践等方面做科学深入的研究,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生态理论体系。然而,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可以从三个角度和层次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通俗地说,教育生态由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态主体两部分构成,外部生态环境又包括社会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家庭生态环境和学校生态环境,它们各有优劣、顺逆、贫富、好坏之分,学生、教师和教育领导既各为教育的生态主体,又互为彼此的学校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

教育生态的理论研究的确应当如此,但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母题下的子课题头绪繁复且多维交叉,时空节点错综复杂,生态因素相互制衡且彼此联动……有限的文字表述显然浮泛乏力,所幸教育从来倚重有目的的实践过程,任何力***外化为空洞的理论、停滞于纸上谈兵或坐而论道的表面文章,实在与教育的本真和生态的真谛相悖。以教育叙事的方式总结失真的教育实践达到“立此存照”的参考价值,或以学理探究的方法直面变形的教育生态,期以“正本清源”的借鉴作用,显然要比程序化地死板教条和机械性地套用经典有益得多。近几年,教育理论“乱花渐欲迷人眼”,需要有披沙拣金和去伪存真的识见;教育经典“东风夜放花千树”,更需有避免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的智慧。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教育生态,各有区域性的小气候,强行移植和生硬嫁接,只能导致“南橘北枳”的结果。生态的多样性、歧异性和适宜性、关联性,都喻示着教育生态的特殊性和鲜活性。因此,立足于局部,改善原生态;着眼于宏观,创造良好的环境;致力于细节,发挥个体的潜能――可能是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教育生态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改善教育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研究的重要使命。教师、学校、课堂、社会都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生态的有机构成部分。缘此,我们从教育的原点出发,探究这些基本的因素,作为教育生态研究的纲目。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主体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生物有机体的存活需要不断地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一方面环境向生物有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使生物有机体不断受到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生物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影响和改造环境。生物与环境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得生物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人类作为生物主体的一种,也被包罗在内。

人类对生态学的重视,生态学对人类生活的渗透,以及生态学向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教育生态学这一分支学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各种制约和影响。任何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环境,通过一定的社会成员采用一定方式才正式来实施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密切相关。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生态环境。

吴林富在《教育生态管理》一书中,在援引有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教育生态环境(Educational Eco-environment)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在这方面大致可以从三种角度和三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教育生态系统就是这样一个与环境组成的多维的复合网络系统。在系统中,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促进教育的生态演替(Ecological succession),使教育的层次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们难以从单一的社会因素来考虑教育。教育的客观环境往往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渗透,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相互融通的复合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Compress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研究生态环境与教育的相互关系,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本书的主导思想是:立足教育生态理论,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能动学习的主体,以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把课堂看作师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历程,重视生成的课程资源,提高教育的效益,这是教育生态的文化动力;学校、社会是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重视***策资源的调控和优化,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尊师重教、科教兴国”的社会风尚,构建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中国,以教育文明领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法学素质教育环境法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国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绿色GDP计算体系的确立,无论是环境立法、环境司法还是环境***都迫切需要高素养的应用型环境法律人才。培养环境法应用型专业人才,既是满足社会迫切需要的要求,也是改善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拓宽就业途径的要求。但传统的环境法教学无法适应这样的需求。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环境法人才,必须要改革环境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适应法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换而言之,要在环境法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贯穿和实现法学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法学素质教育的内涵

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法学教育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对法学素质教育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很难,我们理解的法学素质教育理念应包括下列基本内涵: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以综合实践能力为基础,培育具有在现代法治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能力的人才。换而言之,法学素质教育是集法律知识传授、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培育于一体的新型的教育模式。此法学素质教育理念基本内涵的最终实现,只能是大学全部课程教学活动合力的结果。但是,每一门课程都应当从各自的角度,为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作努力,并使这种努力具体化为相应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理念必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特定要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一定要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需要。没有特定的教学模式的设计,素质教育只能停留在空谈阶段;没有对素质教育理念内涵的明确理解,教学模式的设计必然带有盲目性。

二、环境法学教学的特殊需求

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环境法学是随着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逐渐与法学融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与环境科学的密切联系,和一般法学学科不同,环境法学具备了浓厚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色彩。因此从法的角度对环境问题及其导致人类社会关系改变问题和法律对策等进行研究,需要在传统法律理念之外结合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这样就会促使多学科研究的成果和方法渗透到环境法学研究之中,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环境法学处于法学与环境科学之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地位。正是环境法学明显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特点,使得环境法教学的难度相较于一般法学学科的教育增加了,也使得环境法人才必须掌握较深的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环境法人才的要求较之于其他法律人才更高。同时,环境法学是一门应用法学,与理论法学相比较,应用法学有着独特的学科特点。应用法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表现为基于自身内容的现实性、制度性、应用性、体系性。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

环境法学的特殊性对其教学提出了特殊需求。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当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本身不能全部解决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时,人们产生了对环境法的供给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环境法的功能在于解决环境问题。这也决定了环境法的教学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1.培养正确的环境思想

解决环境问题的第一关键是改变人类的思想,因此培养环境法专业人才的第一关键就是培养正确的环境思想。

(1)发展观的培养

通过环境法的教育,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发展观才是正确的、“绿色”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才是唯一的发展道路。

(2)伦理道德观的培养

通过环境法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尊重与善待自然的环境伦理思想,关爱个人与他人及一切生命,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端正自己的学习思想和态度,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3)科学观的培养

通过环境法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两面性,更好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度”与“量”的问题,协调科学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认识到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进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了解专业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环境法课堂教学距离应用法学的客观要求和法学素质教育的整体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具体到教学方法上,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我教你学”态势,偏重灌输,看待法律实践比较片面,忽视实践中的价值因素,偏重规范分析和知识积累,偏重案例教学,而且案例选择缺少代表性、典型性,案例应用比较机械等。归纳起来:还远未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相统一,法律素养、法律伦理与法律实践相统一的素质教育目标;还远未全面把握应用法学课程的教学特色,没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突出应用法学的操作性;还远未切实强化课堂教学的基础地位与引导功能,忽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互补性、整体性;还远未调适师生角色和相互关系,教师没有做到自觉应变,没有还学生以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环境法律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三、法学素质教育在环境法学教学方法中的具体实施

1.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环境法是一门交叉学科,对该课程的改革设计思想,必须着眼于体现环境法的课程特色,培养环境与法学的双料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环境法理念和原则基础上,结合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运用法律逻辑思维对社会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案件、纠纷进行分析与探讨。因此,应当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引进案例分析,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有机结合的方式。过分强调理论讲授和过分强调案例教学都是有失偏颇的。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讲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课堂讲授最不成功之处往往就在于,教师的讲解局限于对各个知识点作直接涵义的解释,有的甚至只作语义的解释。这样的讲授就既缺乏实践的活力,又缺乏理性的魅力。应当引入“双向深入课堂讲授法”。“双向深入课堂讲授法”的基本思路是,教师要通过自己讲授,使讲授的知识在实践价值和理性内涵两个方向上都得到扩展,让知识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种以实践价值和理性背景为两极的立体范畴。为阐明知识的实践价值,教师在讲授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时,都必须以一个经典的,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实例,作为讲解的参照物,使实例成为映照知识点的实践价值之镜。这也是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为揭示知识深刻的理论背景,教师的讲授就一定要穿透知识点的语义,超越知识点的直接涵义,将特定知识点放在具有学科整体性的参照系中进行讨论;要特别注重阐明特定的知识点在学科系统中的地位和所处的关系层次,特别注重挖掘出深藏于知识点中的体现学科个性的理性样式和逻辑基点。这种具有学科个性的理性样式和逻辑基点,在法学中,就是每个简单明确的法律规范所蕴含的深邃的法的精神。此外,根据环境法学的特点,在理论知识的讲授时,还应注重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补给,以便学生能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现行的环境法律和环境***策。选取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对选取的案例必须进行案例编写,其中提出问题这一步非常关键。这关系到所选案例利用价值大小的问题。所以,从何种角度评价并提问,必须既要集中抓典型侧面,又要综合考虑,从深层次多方面挖掘。

2.对抗式课堂辩论法

“对抗式课堂辩论法”是指由学生就学科内重大学术、实践问题分成肯定和否定的双方,基本按照现在通行的辩论赛规则,利用课堂进行辩论。辩论既是达到真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学生的思辩能力充分发育的前提。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在于:首先,对抗式辩论将学生直接置于极具挑战性和对抗性的竞争氛围之中,这种氛围比任何说教都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在辩论之前,双方学生都需要查阅大量相关学术资料,并各自对辩论的议题作充分讨论。这种讨论不仅涉及如何以最思辩的方式阐明本方论点,而且要充分考虑对方会如何提出与自己完全相反的论点,以及如何在辩论中有力地反驳对方论点。这种面临竞争时的讨论所能达到的深度、广度和全面性,是一般讨论无法企及的。这种讨论有利于养成学生进行全面、深刻、反向性和多维性思维的习惯。

实施“对抗式学术辩论法”应注意的要点:原则上采用通行的辩论赛规则,但在双方发言时间上可就辩题的特点,作适当延长;注意辩题的选择应是学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应当对对抗式辩论的次数和每次参加的人数作统筹安排,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次直接参加辩论的机会。

3.模拟法庭法

模拟法庭是以教师设计的案例为基础,学生实际演练案件的开庭审理的全过程,其中所有的诉讼主体都由学生担任。实施“模拟法庭法”的目的,在着重锻炼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培育***分析解决问题、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辩论等综合性素质。使学生通过实际行为这种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达到对凝结在具体规范中的学术理念和法的精神的深刻理解。在行为实践过程中,使现代法律意识或者学术理念内化为学生人格的构成部分。

实施“模拟法庭法”应该注意的要点:教师设计案例要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但又不能完全“抄袭”实际案例,而应当对其进行必要的“学术加工”,使模拟法庭使用的案例既具有实践的生动性,又具有更为丰富的学术理念和法的精神的内涵。“模拟法庭法”直接属于程序法范畴。不过,教师设计案例时,要兼顾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以使模拟法庭的实践过程既成为程序法理念的实践过程,又是实体法精神的实践过程。“模拟法庭”演练结束后,教师进行学术评论。这种先由学生实践,再由教师评论的模式,有利于培育学生***思维和实践的能力与自信,而教师的事后评论又可以引起学生对自己先在行为的反思,从而深化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学术理念内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婷.法学专业素质培养途径探讨――以“模拟法庭”为视角[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

[3]董秀珍,民.环境法教育在环境专业中的课程地位[J].唐山学院学报,2006,(3).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治教育;协同路径

中***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110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治教育共同解决,单纯依靠某一方都不可取。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治教育如何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增进实效,已经成为摆在当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治教育的协同为切入点。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治教育协同的依据

1.1 协同理论

协同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从而使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状态,并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其强调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同,以实现整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超越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两个相对***的子系统,二者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解决问题的层面、教育内容侧重点、教育具体目标等个性要素,也形成了包括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共性要素,二者可通过互为补充、互为整合为一个系统,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充分发挥系统各要素的功能,形成协调、同步和合作的整体合力,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系统优化,从整体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协同学理论为二者协同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1.2 ***策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2005]1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厅[2011]1号)中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十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和***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出台的系列***策文件始终要求将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开创工作新格局。***策文件为二者协同提供重要的支撑。

1.3 现实需要

思想***治教育虽然是我***和高校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相互交织的新境遇,传统思想***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思想***治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不能较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极大的影响了思想***治教育的实效性,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大学生思想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治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不成熟、自立适应能力有限等原因,较多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适应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二者协同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二者协同将更有助于教育问题的解决。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治教育协同的价值

2.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思想***治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治等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化解心理危机,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意志品质。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层次人才。尽管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把综合素质高作为培养目标。思想***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将有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带动科学文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 创新思想***治教育模式

思想***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将有利于丰富二者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创新思想***治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为思想***治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方法和工作思路。思想***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决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成效。具体而言,思想***治教育可移植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双向互动、平等交流、倾听沟通的教育理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个别访谈、心理咨询、心理测验、角色扮演等教育方法;主动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情绪调适、人际关系、挫折应对等方面内容。

2.3 营造和谐稳定育人环境

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人的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离不开环境。二者的协同将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二个系统环境因素的协同,当然并不是环境的简单叠加。协同优化了教育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了协同的深入开展。二者的协同分别影响和改变着各自的环境。环境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依范围来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依性质来分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依形态来分可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所营造的和谐稳定育人环境是大环境与小环境、硬环境与软环境、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有机结合。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治教育协同的路径

3.1 管理体制协同

思想***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首先要解决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问题,特别要加强管理体制方面的协同。高校要加强***对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领导,预防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或缺位现象,成立校院两级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和处理学校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两方面工作实效;制定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总体规划,全面安排和部署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同步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且专款专用,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择优配齐配精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工作队伍的考核管理,提高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体制协同是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协同的深入开展。

3.2 课堂教学协同

思想***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治理论系统讲授和心理健康知识讲授,真正做到思想***治教育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交融,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知识和教育。可邀请专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或开设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课程,不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将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入,在提升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3.3 社会实践协同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加强学生思想***治教育,培养锻炼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勤工助学、寒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行动等项目,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要抓好社会实践这一重要支点,做好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实践领域的交融,增加思想***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和项目,不断增进广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对***和***府***策、方针的理解,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及自我成就动机,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4 教育队伍协同

高校思想***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两课教师、专职***工干部、学生干部队伍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专兼职教师、兼职心理咨询师等,二支队伍存在一定比例的交叉和重合。高校要认真做好两支队伍协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两支队伍的有机配合,一方面,要加强对***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工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帮助其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和心理危机干预实操,使之能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治素质培训和考核,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加强两个子系统的工作队伍的交流学习,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从而实现彼此的互助和协作。教育队伍协同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升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来提升工作的实效。

3.5 校园文化协同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为思想***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广大学生陶冶情操、构筑健康人格和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通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通过摄影比赛、书画展览、音乐欣赏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通过歌咏比赛、琴棋书画、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起到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孔晓东.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治教育的整合.学校***建与思想教育,2009,(3).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 高校 体育环境 构建

体育环境问题一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我们刚刚走过的2008北京奥运;面对如潮而来的全民健身运动和如火如荼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国体育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而作为培养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环境在新课程标准下也在进行着改革。为实现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课改下体育环境的建设,有必要对高校体育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作理论上的梳理,也为高校树立新的体育环境管理观提供启示。

1.体育环境的概述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荷载着丰富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昂首踏入新时期,体育环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理念,成为20世纪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从体育运动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价值。绿色体育,已为21世纪绿色文明的到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人类对体育环境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化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体育环境的关心与日俱增,并从考虑环境因素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发展到全面分析体育运动开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体育环境不论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抑或是实际行为的操作上,均出现了意义非同寻常的变化。1991年,国际奥委会修改奥运宪章上,提出争办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从2000年起必须提交一项环保计划,初步确立了国际奥委会的环保***策导向,并成立了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召开世界体育与环境大会,将“环境”作为继“体育”及“文化”之后的第三个标准衡量举办奥运会的组织工作。“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三大理念是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原因之一。至此,体育与环境被提升到了更新、更高的位置。

在体育环境教育方面,世界各国也都非常重视,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最早将“体育运动与环境”列为本科专业课程,我国***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也将“运动环境与健康”列为专业课程之一。体育与环境的研究与教学已趋于专业化和系统化。

体育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体育环境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指环绕在体育这一组织活动的外部条件,是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自然条件如山川、河流、大气、土地、生物、噪音等;社会条件,是指人类的物资生活条件、***治生活条件和文化生活条件的统一体,如***治制度、法规体系、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学习条件、社会风气等。

英文的环境(environment)来自法语(envirommer),意为:环绕或包围。从哲学的角度讲,环境是指某一中心或主体相对的客体,那么体育环境则是指与体育这一主体相对的客体,与体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高校体育环境则是指高等学校围绕体育这一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外部条件,众多的体育环境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构成高校体育环境系统。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思想意识也有了积极的转变,体育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高校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创造宽松的体育环境,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全面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意义深远。

2.体育环境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追究体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无疑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和完成的,并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条件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条件是人们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对体育的产生、发展起着主导性的影响作用。体育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环境创造了体育,并制约着体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影响着体育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体育对环境又有着强大的能动作用,不断的改造环境。通过对体育场馆的建设与改造,对人的情感、信仰的转移与强化,对人的道德意志品质的影响,能动地影响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观体育的起源、过去和现在,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制约着体育的运行,并且随着体育现象的扩大化和复杂化,环境对体育的作用面将更加广泛,作用力度也将更加深刻。

2.1 高校体育环境的要素和功能

高校体育环境置身于大文化系统之中,不仅受到社会体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的制约,同时也体现了其相对的***性、可操作性和文化优势,体现了显型文化要素和隐型文化要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从高校体育环境系统来看,高校体育环境应包括物质要素、制度制订、体育宣传舆论的三大要素,从而体现了养成教育、强化约束、激励导向三大功能。

(1)物质要素是指高校体育环境的外在标志,是硬件部分。良好场地设施、功能齐全的运动器材是构成高校体育环境体系的重要物质要素,是进行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它可以让学生一踏人校门就受到体育环境的熏陶。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身体力行地参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学生产生体育直接动机的必要条件。

(2)制度的强化约束功能,即通过各种具有强制性的规章、制度让学生通过体育的实践,强化体育的行为、习惯和能力。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来实施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奖罚制度、学籍管理等。确保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了大学生参加早操、课外锻炼的热情,形成了良好的锻炼风气,促进了高校体育环境的建设。

(3)体育宣传、舆论是高校体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烈的体育舆论导向功能能发挥激励功能,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在更深层次上对学生能力、观念、习惯、兴趣产生深刻的影响,激励学生从“需要”角度去进行体育锻炼,把被动地接受体育教育变为主动自觉的参与。

2.2 高校体育环境观念

2.2.1 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大趋势,因而也是高校体育的大环境。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它注重受教育者潜能的发掘,通过合理的教育影响,促使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自然包括德智体美各个方面,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担负着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重任,而更主要的是要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素质良好,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新人。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要。

2.2.2 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是终生教育的衍生观念。社会个体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终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同时也就终身接受着体育教育和从事着体育锻炼,从而使个体能够身体健康、身心偷快、终身受益.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思想观念形成并逐步稳固的重要时期,因而也是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阶段。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讲,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体育打好身体基础,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2.2.3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发展理念,不仅正积极地推动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现代社会中,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的身心健康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趋势也深刻地影响到高校体育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健康状况令人担优。据全国10个省、市、区124所高校近10年辍学统计资料表明,10年中各种原因辍学学生总数为8301人,其中因疾病原因辍学者达5842人,占辍学总数的70.38%。而在因病辍学人员的构成中,精神、神经疾病居首位,共1878人,占辍学总人数的32.15%,传染病居第二位,共1580人,占27.15% 。[6] “健康第一”是新世纪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因此学校体育必须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来开展。

3.体育环境的构成

体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的内部,各种体育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影响着体育的内容、形式、性质和发展过程。正确把握体育环境的分类,不仅有利于体育环境研究的深化,而且是优化体育环境系统因素的前提,对于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体育环境是由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

3.1 自然环境

体育自然环境是指体育运动赖以形成、存在和发展多必需的各种自然物质条件的总和。它可以分为数理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和气象气候环境等等

3.2 人工环境

体育人工环境是指人们为了更有效地发展体育运动和提高体育健身与娱乐的效果,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为地改造环境而创设的新的体育运动所需要的活动空间,以及对体育活动发生影响的其他一些人类活动的产物。

3.3 社会环境

体育运动是人与大自然互相交融、互相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包括***治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等

4.高校体育环境的优化

4.1 体育自然环境

在体育环境的作用过程中,人们在接受自然环境作用影响的同时,也会影响自然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主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和充分发挥人类的自身智慧和创造力,不断地优化体育自然环境,实现体育自然环境为高校体育目标实现服务的目的。如体育场馆的修建、足球场的人工草皮、游泳馆水质的改良等等均能有效地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

运动场馆——不断优化体育自然环境的结晶运动场馆包括露天体育场、露天游泳池、室内体育场、室内游泳馆,以及适应各种单项比赛的室内、室外场地。体育场馆林林总总、各种各样,以适应不同运动项目的需要。然而从体育的起源看。体育运动对场馆没有什么具体要求,长期以来人们在不断的体育实践中,在遭遇种种不适之后,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才能,在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修建了体育场馆,改善了体育的自然环境,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发展。

露天体育场是通过改变地形、地貌等陆地环境因素,从而保持原来的大气环境因素,用于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露天体育场场地面积大,容纳人数多,建设投资相对较低,仍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主要运动场所。随着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的露天体育场开始修建遮阳看台、高质量的塑胶跑道,草皮足球场,增添现代照明和音响设备,还有相应的生活服务和卫生设施。但还要注意要有足够的面积、运动场地的方向选择、场地的光线和地势。

4.2 体育社会环境

体育的起源、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来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社会环境是指构成社会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笼统地讲它包括:***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对体育的影响最为广泛,最为全面。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水平,受到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经济、***治、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与影响

4.2.1 体育***治环境

在阶级社会里,***治与体育这一社会现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体育受制与一定的***治,同时又为一定的***治服务。奥林匹克运动不是***治运动,但它与***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治制约着体育的发展,引领这体育的发展性质和方向。1995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了第55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历经15年之久,先后经过25次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终于浮出水面,他的颁布和实施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一座里程碑。他作为体育事业的基本法,明确了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突出了全民健身的基础地位,阐明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明确了***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公民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和保障,将宪法中有关原则具体化为更详尽的法律条文。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总则里更为明确地规定了:“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学校、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工作应在教育行***部门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体育行***部门的指导。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开展及近期相关***策的出台,为高校体育环境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策支持及法律依据,为高校体育环境更加科学化、多样化、终身化提供了实施的可能,为高校体育环境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4.2.2 体育经济环境

经济是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国家的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强盛,才能兴办、发展体育事业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和财力支持。雄厚的经济势力是促进体育迅猛发展的基础。体育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在、制约和促进体育运动运行和开展的经济因素的总和。研究体育经济的构成要素,正确认识和适度引进经济规律,促进经济规律的正向发展,实现体育经济环境的优化,服务于体育事业,对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环境与体育的关系,不仅体现在经济对体育的决定作用,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双边关系。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体育的发展又把经济推向兴的高潮。

同样高校体育经济环境也是如此,在一系列的***策下,高校体育的开展有了物质保障,但高校体育的发展觉不能单单依靠国家法规***策的支撑,高校体育的发展需要自己“造血”,在课改视野下,高校体育的改革也如火如荼,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就是一个比较成功例子,它不仅能促进高校体育资源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为学生与外界社会的学习交流提供便利与可能。为高校体育环境的管理提供物质基础。

4.3 高校体育环境系统构建对策

通过对高校体育环境的构建的基本认识,为我们建设高校体育的环境系统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些基本理论依据出发,就高校体育环境系统的建设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4.3.1 树立体育环境系统意识,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高校体育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不只是体育部门的事,而应是全校的大事,是多个部门综合协调运作的结果。系统构建体育环境,首先是要树立系统意识,以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为目的,统一管理和协调学校方方面面的环境资源和关系,实现环境资源共享和互补,以提高外部环境资源与体育的适应性。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学校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具有主导作用。因此,必须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4.3.2 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首先,利用体育课程有计划、有组织,有师资等优势,发挥先进的教学功能,学习掌握体育的基本技能和技术,培养体育意识与观念;其次,利用学校的文化优势和教学超前性的规律,促进新兴运动项目率先在学校的开展与普及,例如,橄榄球运动首先在北京农业大学开展,高尔夫球、健美运动、网球、台球也率先在高校普及。第三,满足学生生理、心理需要,开设学生兴趣大、实效高的如交谊舞、台球、气功、器械健美等项目,使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向健身性、社交性、娱乐性、终身性及时代性方向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参与。

4.3.3 制定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加强体育环境管理

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质量是管理的三要素。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制定课堂常规、考试标准与办法,制定课外锻炼、早操、竞赛训练等管理制度,加严格执行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并与学校德、智教育接轨体现了教育的整体性,使学生受到强有力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标准的约束,形成创造良好体育环境的内在动因。

4.3.4 立足于大学生体育发展的特点,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

大学生通过中小学学校体育的锻炼,己经具备了一定的身体素质,掌握了一定的体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技术,具备了较高的运动能力,对体育的各项目或者说某些运动项目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因此,只有学生自觉地投人到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之中,高校体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所以要立足于大学生己有的体育基础,在创建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中,针对大学生体育发展的特点,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他们上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达到高校体育教学强化其体质、内化其技能、培养其能力的目的。

4.3.5 重视宣传、舆论环境,构建良好的体育氛围

体育领域中的社会舆论是指人们对体育运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人或事物的社会评价和群体言论。在当代信息社会,各种传播媒介成为了社会舆论传播的主要工具,随着媒体传播事业规模的越来越大,掌握和传递信息越来越迅速,更直接、更广泛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学校体育结合大型国际国内体育竞赛宣传、播放,渲染了体育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世界体育的精华信息,激发兴趣,广泛吸收社会体育的影响;另外学生自发组织的拉拉队,给参赛队加油、呐喊、助威的同时也培养了体育爱好者和未参加体育竞赛的绝大多数同学集体荣誉感,更增强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这是学校体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标志。

总之,高校体育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影响着体育的内容、形式、性质和发展过程。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环境不仅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加强管理,而且要从适应社会的要求出发,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氛围等等。体育环境系统的建设是新世纪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抉择。实现高校体育环境的系统构建必须深化体育环境研究,提高认识,树立体育环境系统意识,加强体育环境管理。

参考文献

【1】【2】【3】熊茂湘 体育环境导论[M].序,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5

【4】谭永昌 浅析贵州高校的体育环境[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4

【5】翁锡全 体育.环境.健康[M] 第一章.体育环境概述.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7

【6】熊曼丽 饶平 邓奎 高校体育环境系统特点及建设[J] 体育科学研究 2007.6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运动环境

 

前言: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刚要》颁布实施,其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这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不论体育在国民中的概念还是体育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是我国体育大环境的顶峰时期。

根据对体育参与者的影响不同,我们可以把运动环境分成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指对体育参与具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如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参与者本身等,外部环境指对运动参与产生间接影响的因素,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提供了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的场所、资料等,我们参与体育运动时的天气、气候等因素也影响体育运动的开展。在很多情况下,自然环境是有我们个人不可控成分,所以不作为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社会环境指体育参与者所生活的外部因素,如生活所在城市的经济问题,地方***府相关的体育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体育的组织开展情况,传统文化,市民素质等等。高校教师处在大的社会环境下,同时受到城市、学校等这些小的生活环境的积极影响,学校的教师体育管理,文化观念,生活习惯,体育氛围等因素都对高校教师的体育参与情况具有较大影响。而直接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最小环境是我们身边的体育参与群体和组织,比如一个系的体育氛围,一个教研室的体育参与环境,这些对教师的体育参与有直接的作用,这些对高校教师的体育参与有直接作用且容易改变受我们控制的因素是我们的讨论主题。

1、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外部环境

环境是相对某种中心事物而言的,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环境的中心是教师,所以其体育运动参与环境是指围绕在高校教师空间的,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1、1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社会环境

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社会阶层、社区、团体、家庭等等

根据影响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社会环境的范围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分成大环境、中环境和小环境。社会、社会阶层为大环境,团体、社区为中环境,家庭个人为小环境。

1、1、1大环境对高校教师体育参与的影响

社会: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类必定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高校教师也不例外,这个大环境的体育氛围和体育发展将对高校教师的体育参与产生直接影响。我国体育事业正处于步步高升迅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对体育的宣传和投入不断的增多,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为筹备2008年奥运会而做的精心准备,而高校教师对国家体育大环境的发展又了解多少呢,表1是我们对高校教师体育知识获得途径的调查分析

表1体育知识的主要了解途径N=1048

体育知识的主要了解途径 学校体育 体育书籍、报刊 广播、电视 锻炼中积累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创新人才;卓越计划;培育力

突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加大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必然选择和历史责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以来,已经受到教育界、理论界、科技界乃至舆论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未来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开发者、新产业的开拓者,作为未来推动社会变革、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储备力量,必然成为“卓越计划”的主要实施对象,其创新素质的培育也必然是“卓越计划”的核心内容。研究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环体因素,分析其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力的影响因子,可以为高校有效实施“卓越计划”、探索改革举措、增强培育效果、提高人才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一、社会环体因素的影响分析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毋庸置疑,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潜能的发挥。要促进“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和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力就必须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创新潜能的挖掘、创新能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环境。然而,当前的***策环境、舆论环境、就业环境等社会环体因素却严重影响着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

1.***策环境:***府功能发挥的“有效度”的影响

***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从创新概念的提出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定,再到“卓越计划”的启动,不难看出,无论是中央还是各级***府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并努力通过***府职能的发挥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在实践中,***府有制度、有***策、有要求、有落实机构、有舆论导向,但由于管理过多过细、职能转变滞后、管理标准统一、行***审批繁杂、***策执行不力、一些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等,“越位”、“错位”、“缺位”现象的存在,加上对高校相应的扶持***策不配套、评价机制不健全、经费保障不到位、竞争规则不规范、成果和产权不能妥善保护和推广等,这些问题致使许多高校既缺乏良好的***策环境,又没有真正自由开放的创新氛围,而且缺少了让学生将创新灵感和创新欲望付诸实践的具体条件。可以说,目前***府在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中,***策执行的力度乃至职能发挥的有效度仍然不够,这不但影响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也阻碍着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和开发。因此,***府“要对高校减少上面的行***干预,要有适当的激励机制,要发挥协作的潜力”,着力畅通社会、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创新人才培育链,切实保障高校加大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2.舆论环境:主流媒体营造的“广阔度”的影响

近年来,主流媒体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活动、科技成果等的关注度明显增强,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潜力的认识也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多数媒体在报道中常常存在形式宣传多、观念倡导少,流于表象多、深入分析少,关注创新结果多、关注研究过程少,关注重点高校多、关注地方院校少等特点,忽视了现实存在的创新观念转变不够、创新活动资金不足、创新实践基地偏少、创新项目立项困难、指导教师难以寻觅等问题以及创新素质培育急功近利、学术不端行为屡有发生等现象,致使对***府、高校以及学生个体在许多方面缺乏有力的舆论监督。因此,主流媒体应当把视角重点投入到对学生群体创新观念的树立、创新活动的参与、创新素质的提升以及创新活动过程等全方位的关注上,通过舆论来破除理工科大学生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注重参赛、看重荣誉、不容失败的思想观念,倡导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提升素质、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校园文化、一种精神追求,贯穿于学习生活全过程,从而真正为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

3.就业环境:用人单位形成的“认可度”的影响

就业环境对大学生的就业起着激励、约束和导向作用。理工科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目标定位往往会受就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努力,加上***府“用人单位招聘时,不要重学历,要重视能力”的要求,目前用人单位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对创新素质有了较高要求。然而在招聘过程中,由于用人单位通过简单的笔试、面试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毕业生创新能力的高低,也无法真实把握其创新素质的强弱,这就导致大多数用人单位依然还是注重应聘者的毕业院校、学习成绩,甚至通过是曾获得高层次获奖及有无四、六级证书来片面认定其创新素质和学习能力。这种现实存在使许多具有较高创新素质和较强创新技能的理工科大学生无法在就业市场上发挥优势,结果必然是严重挫伤他们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可以说,创新素质在当前有需求、有呼吁,社会也急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只是还没有形成市场。因此,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要得到根本性提高,必然需要社会和用人单位克服片面追求学历的倾向,强化对创新素质的考查,进一步健全评价选用制度,以切实提高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认可度。

可见,要切实增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力,不仅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策环境的保障、舆论环境的营造,也需要用人单位科学评价、需要***府系统研究和正确决策,只有这些方面相互联动、共同促进,才能真正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学校环体因素的影响分析

创新人才的培育不仅需要外部环境的和谐,更需要校内环境的催生力。学校环境是培育创新素质的基础,并以其蕴涵的精神、理想熏陶和激发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磨炼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在教育观念转变、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方法运用、资源配置利用等方面的局限性仍极大影响着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力,也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

1.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诚然,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但也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呈现出了自身的弊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已经问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痛处,也鞭策着无数的教育者,这“实质上暴露出了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创新环境的通病”。第一,教育思想和理念较为陈旧,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元培育。如只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轻获得知识的方法;只重视考试分数的获得而轻对知识的运用理解;只重视理论讲授而轻实践操作等等。如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创新能力仅表现在科学发明等方面,成绩好的学生会被认为是有创新潜能的人,而对那些成绩一般,但社会交往、管理组织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却不被重视。第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不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教育只有依据人身心和谐的特征实施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如果违逆了这样一种天性,就会摧残人的发展并造成影响。”可是,缓慢的教育模式改革依然是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限制因素。如目前的教学手段陈旧呆板,缺乏新颖;教学方式多为灌输,缺乏双向和多样;教学过程注重理论掌握,忽视思维训练;实践环节只讲究形式而不重过程,缺乏灵感激发等等。第三,课程体系不尽完善,实践环节薄弱。高校已有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以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为主,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较少,加之专业设置狭窄、划分过细,而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又开设偏少,直接导致理工科大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文教育薄弱、知识结构不合理,抑制了其创新素质的开发。另外受经费、设备和实习基地等方面的影响,实践教学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第四,教育管理模式注重整齐划一。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遵循了学科的规律性与系统性,却忽视了行业与社会的需求;重视了专业规范性和统一性,却忽视了人的个性化和成长成才需求,也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造成了影响,必须加以改革。因此,高校一定要尽快转变教育理念,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将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之中,真正为理工科大学生营造一个利于兴趣培养和灵感激发、适于自由探索和素质培育的良好环境。

2.评价激励机制的影响

评价激励机制是引导理工科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欲望、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创新素质的重要杠杆。当前,学校、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还未超越传统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在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等方面还未形成多元评价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存在“重成绩轻素质”的评价激励现象。在各高校现行的奖励制度中,除了对学生学习、思想、工作等方面进行量化考评外,很少对其创新素质有明确的参考,即使考虑到了,但所占比例也明显偏低。如一些高额奖学金评选,甚至重要机会都是以分数为最主要条件的:多数高校在综合测评中学习成绩占80%,而其他所有能力和素质只占20%;部分高校在单项奖评定、贫困生资助等工作中也对学习成绩提出了很高要求,而创新素质却无足轻重;当然在专升本考试、本科生考研、免试推荐研究生、出国交流培训等录取和选拔中往往也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对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的考察。这种以成绩为主的片面评价现象混淆了理工科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使其付出大量心血,甚至取得成果的创新实践得不到有效认可,严重挫伤了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存在“重证书、轻能力”的评价选用标准。这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用人单位看重专业课成绩、看重英语四六级证书、看重毕业学校“品牌”,甚至个别用人单位虽重视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但也仅仅限于是否在大赛中取得了重量级证书,而忽视了其具有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种片面的评价选用标准不仅加深了理工科大学生重成绩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还导致其在创新素质培育上失去远大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严重影响创新人才的培育效果。

因此,高校必须“超越目前以掌握‘知识点’为本的评价体系,形成以素质提升为本的、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的评价体系并使之渗入整个培养过程”,最终为理工科大学生在自身创新素质培育上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进而促进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3.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

“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既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以强其基,更要有精神和文化的培植以育其魂。”因此,要增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力必须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然而,由于教育观念、校风学风、***策导向、资金投入、平台建设等影响,目前高校在创新素质培育方面为理工科大学生营造的氛围依然不浓,给予的机会依然不多,提供的平台依然不足,形成的动力依然不佳。如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素质培育,致使一些竞赛成了少数理工科大学生的专利;如仅有部分理工科大学生成功参与了教师的科研项目,而绝大多数学生却远离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如学术报告、科技论坛屡屡开展,创新实践平台却提供不足的现实影响等等。再加上高校管理中注重统一、强调保守、脱离社会的现状,教学中课程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不到位的现象,致使理工科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开阔视野和接触社会的实践缺乏,发现自身创新潜能、表现自己创新优势的机会不多,进而使他们没有被给予展现创新才能和进行创新实践的机会。可见,先进的教学设施、优良的实验条件、稳定的创新基地等硬件环境,科学的激励***策、合理的评价方式、优秀的导师配备等***策环境,良好的舍风学风、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卓越的大学精神、优秀的校园文化等精神环境都是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必备因素,高校要予以重视并科学引导。

三、家庭环体因素的影响分析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高校;三个自信;培养路径

1 “三个自信”在民办高校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

在***的十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三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全***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创新和自觉;理论自信源自于理论形成、创新和自觉;制度自信源自于制度确立、创新和自觉,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铭记历史、树立自觉意识,坚定不移、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继承和发扬的主力***,大学生培养应当紧跟时代潮流,紧随社会改革与发展进程。民办高校应当肩负起历史重任,把大学生“三个自信”培养任务落到实处,起到作用。

2 民办高校大学生“三个自信”培养要素分析

2.1 社会环境要素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知识水平、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等高级人格心理的形成,均与社会环境有关。人生活在社会,受着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生活在校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熏陶。社会环境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成长基地和创造了内在需求,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感染和熏陶作用,并具有很强的约束力。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治素质等产生着深远影响。首先,在经济与***治环境方面,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价值功利化倾向的影响,民办高校学生对自身价值、个人利益的关注明显增强,价值目标选择出现多元化。***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影响当代大学生对当今形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其次,文化环境尤其是大众传媒对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它既有积极意义,又存在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传递功能、导向功能、模拟功能、整合功能、消极功能五个方面。另外,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思想***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民办高校思想***治教育活动和效果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

2.2 民办高校教育要素

民办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治素质的提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民办高校应从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加强建设实现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自信人格的养成。首先,加强人文学科建设,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管理和授课形式等方面入手,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治素质。如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以文史哲为基础的人文社会学科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介绍我国古今优秀文化,拓宽德育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增加选修课中的人文素质课,从规章制度上保证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获取,使学生能从人文知识中获得高水平的鉴赏能力、人文精神和自信素养。其次,学校教育环境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和交往的主要场所,是培育大学生优秀思想道德素质和掌握先进科学知识水平所必备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学校环境会对大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对学生发展起着导向、育人、凝聚及开发的作用;不良的学校环境将形成不良的校园风气,并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2.3 自身素质要素

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高校培养的内在性要求,是能否推进“三个自信”培养的核心部分。因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格塑造和自信培养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大学生自我是自信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体,自信人格是大学生自我选择的结果。民办高校学生需要深刻领悟到,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是健全自身人格的主要路径。在课堂上要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我教育,努力使各门人文素质修养课的内容融为一体,集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于一身,使自己具备清醒的自我认识,汲取高品位的鉴赏能力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在课外实践中应多磨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手段,通过多方面地吸收人文社会知识,有意识地领悟其中精神,养成主动思考、善于分析和规范言行的习惯,努力使自身成为优秀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 “三个自信”培养的路径

3.1 转变思想***治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思想***治教育,既要教育学生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也要教育、支持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要改变传统的把社会的需要当作思想***治教育的唯一出发点而忽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思想,要改变传统的认为思想***治教育目的是满足***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没有把人的需要纳入教育目的的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管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实行分层次教育,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摒弃灌输式、空洞讲授式的内容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整个思想***治教育过程成为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选择、自我完善的过程。依托德育和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及意义,掌握运用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解决在现实***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把教育的说理性与动情性有机结合,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机结合,给予学生提供细微的帮助和指引,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目标,使学生坚定立场,坚定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决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2 优化学校环境,培养大学生优秀思想道德素质

良好的环境,是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外因。优美的学校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完美人格的形成。民办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首先,在整合校园文化环境方面,要大力宣传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精神,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增强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提升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班级之间、专业之间、系部之间的团结和了解,从而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竞争意识等;通过人文科技讲座、学术报告、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其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其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而能使大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懂得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和树立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观念。另外,优化高校网络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步使学生群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提高思想***治教育的趣味性及拓宽教育对象的范围,逐渐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3.3 拓宽大学生培养教育的方式方法,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

大学生正确的教育、培养和引导,需要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只有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才能促进学校教育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高校应注重方法,讲求实效,增强培养内容的针对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将道德情感转为道德实践,立足“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多元化特点,采用教育方式多元化、学科体系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第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设相关选修课,加强各学科间渗透。思想***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系统掌握“三个自信”内涵、意义等内容的主要途径,它承担着全面、科学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民办高校教师应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把思想***治教育理念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科德育的作用,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注重社会实践,拓宽学生“第二课堂”,力求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高校大学生“三个自信”培养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培养教育的最好教材。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启迪、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际操作能力和团结与协作精神;组织学生参观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瞻仰、祭扫***陵园,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社区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服务意识,使学生能更加客观的认识自我,从而树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而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思想***治教育;环境体系;精神环境;精神要素;特征

中***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59-04

当前,关于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研究甚少,至今还没有出现以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作为***命题进行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是构成思想***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思想***治教育的影响比思想***治教育物质环境更直接、更具渗透力。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是什么,它在思想***治教育环境体系中的定位怎样,其自身具有哪些特点,这是研究思想***治教育精神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一、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及相关概念的内涵

要揭示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内涵,必须先了解与它相关的精神、思想***治教育环境等概念的内涵。

1.精神的内涵。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关键词是“精神”,要理解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内涵,前提是要把握好“精神”内涵的实质。

“精神”的概念,目前还很难得出一致的界定,正如英国人文主义者协会所宣称的:“尽管对精神有着不同的解释,但精神的范围来自深层的人性。在人们表达期望、道德感、创造性、爱和友谊过程中,可以发现精神。人们对自然和人本身的美的认识、在科学和艺术上的努力、对自然界的欣赏与好奇、智力成就和身体活动、对痛苦和迫害的超越、自爱、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寻求,都是精神的表现。” [1]“精神”是一种包罗万象却无形的东西,它作为人存在的一种属性,反映在不同个体身上存在着差异。从中国历史上看,对精神的追求或对精神的研究积累了许多成果,其中许多具有经典意义的论述,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国人的精神内核。如孔子倡导的仁爱精神,老子主张的静虚淡泊的人生精神,孟子提倡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救世情怀等。概括来说,中国人对精神的理解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总是与人生、信仰、处世相关,包括人的存在价值、人生理想、人生态度、人格修养等方面。西方人谈“精神”,一般用spirit(精神)、soul(灵魂)、psyche(心理)等,是与“思维”、“意识”、“心理”等相一致的概念。西方的“精神”多数与其宗教文化传统相联系,被认为是***于人类以外的某种神秘力量的特殊存在。

在现有的辞书中,《现代汉语词典》将“精神”界定为:“①表现出来的活力;②活跃、有生气;③英俊,相貌、身材好;④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⑤宗旨、主要的意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是这样界定“精神”的:“精神(英spirit;德Geist;法esprit),指人类的一切精神现象,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人的一般心理活动等无意识的方面。与‘物质’相对。”[3]《新编思想***治工作辞典》将“精神”的界定为:‘“物质’的对称,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思想、观点、理论、路线、方针、***策、计划、办法、人生观、世界观、社会意识形态等都属于精神范畴;日常生活中讲的目的、动机、意志、理想、信念、传统、风尚、文化等也是精神的东西。”

可见,无论是从“精神”的发展史、语义学亦或是学科视角的解释看来,精神所具有的涵义都是十分宽泛的。笔者较为赞同《新编思想***治工作辞典》中对“精神”的界定,这个界定除了能较好地解释精神的一般概念,还体现了思想***治教育学的学科属性。

2.思想***治教育环境的内涵。环境(environment)通常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各种条件的总和。广义地讲,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并且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5]环境的概念引入思想***治教育学科以来,学者对其进行不断探究,在概念的界定上存在三种不同观点,主要体现在中心项的区别:“人的思想”中心项、“人的思想及思想***治教育”中心项以及“思想***治教育”中心项这三种观点。思想***治教育环境之所以构成思想***治教育的外部因素,判断标准到底是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还是对思想***治教育产生影响,亦或是对两者都产生影响才构成思想***治教育环境?笔者认为,相对于思想***治教育而言,环绕并影响思想***治教育的外部条件通常被理解为思想***治教育环境;相对于人的思想和行为而言,思想***治教育与思想***治教育环境一样都属于外部的条件(***1)。

由***可见,如果将人的思想行为作为中心项,思想***治教育与思想***治教育环境都是外部条件,都构成人思想行为发展的环境。因此,思想***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只能是思想***治教育。这样,我们将思想***治教育环境概念界定为:思想***治教育环境是对思想***治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思想***治教育环境按其内容划分,可分为思想***治教育物质环境和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

3.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内涵。既然精神因素也是环绕并影响着思想***治教育的外部因素,我们就可以这样界定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概念: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是指环绕并影响思想***治教育的一切外在精神因素的总和。要进一步认识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内涵,必须对关键词“精神因素”作出解释,只有如此,才能弄清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由哪些成分构成。因素是指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由此可以给精神因素下结论:精神因素,是指精神构成的成分。那么,精神由哪些因素或由哪些成分构成呢?只有了解精神因素由哪些成分构成,才能认清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构成要素。构成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成分,是指我们在精神生产中创造出来的成果,这些成果构成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因此,只要我们弄清精神文明的内涵,就能了解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构成成分。

在现有的辞书中,《辞海》是这样来界定精神文明的概念:“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对应。人类精神生产和社会精神生活积极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文化成果和思想成果两个方面。文化成果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状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思想成果包括社会的***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世界观、理想、情操、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精神文明以相应的物质文明为基础,它的性质为生产方式所决定。同时,精神文明也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两种文明互为条件,互相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表现为两种文明的统一发展程度。”[6]精神文明是由文化成果和思想成果两部分构成。当文化成果和思想成果***存在时,它们是精神文明的构成要素,但如果当它们环绕并影响思想***治教育时,就构成了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要素(见***2[7])。

文化成果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状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要素;思想成果包括社会的***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世界观、理想、情操、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等要素,这些要素对思想***治教育的影响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深有浅,但只要对思想***治教育产生影响的,都是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构成要素。

对思想***治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外在精神要素的总和构成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这一界定应明确以下两点:第一,精神要素具有规定性,这个规定性体现在是否对思想***治教育产生影响,只有对思想***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精神要素才能是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研究的对象。思想***治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活动,精神要素对思想***治教育产生影响,必定对作为思想***治教育主体的那部分人产生影响。有些精神要素虽然对人产生影响,但没有通过思想***治教育作用于人,引起个体思想与行为的变化,就不构成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要素。第二,有具体物质形态的东西不构成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是无形的、抽象的,有些看似精神要素的东西物化了,就不是精神环境,如公园里的雕塑,虽然它是精神文明的成果,也对思想***治教育产生影响,但它是表现出来具体物质形态的东西,应属于思想***治教育物质环境而非精神环境。应说明的是,思想***治教育物质环境和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并没有很明显的隔界,有些要素的划分也是依标准的不同而不一。如一个学校的纪律,反映在制度上就是物质环境,反映在校风上就是精神环境。

二、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在思想***治教育环境体系中的定位

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是思想***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治教育环境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从思想***治教育环境内容划分标准来看,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是相对于思想***治教育物质环境而存在;从思想***治教育社会环境和思想***治教育自然环境的划分来看,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属于思想***治教育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思想***治教育环境系统内部的关系可用***3表示。思想***治教育社会环境和思想***治教育自然环境构成了思想***治教育环境,思想***治教育自然环境和社会物质环境构成了思想***治教育物质环境,而思想***治教育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精神环境就构成了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又是由思想和文化构成的。可见,在思想***治教育环境系统中,精神环境是相对于物质环境而存在的,物质环境是精神环境的物质载体,是精神环境外化的结果。一部人类文明史,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就是人类通过与物质世界的精神交往,并在改造物质世界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存在状态的精神进化史。[8]于是,存在于人的认识视野之中的物质世界,已经不是原初的物质世界,而是打上了人的印迹的物质世界,是人的精神属性某种意义上的外化的结果。[9]中国的长城、玛雅文化遗址、古埃及金字塔等人类文明遗址,不过是以某种物质形态的存在反映着人类精神的变化及其结果。这些物质形态的背后,隐含着体现人类精神的哲学、思想、文化与意识。因此,在思想***治教育环境系统中,物质环境是精神环境的物质载体,具有基础性意义。对思想***治教育而言,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对思想***治教育的影响比物质环境更直接,更具有渗透性。当然,没有脱离物质基础的抽象精神,精神是对物质的认识和反思,是物质进化的高级形态,精神环境要发挥其功能不能离开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同样也离不开精神环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思想***治教育活动。

三、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特征

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作为思想***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物质环境的一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

1.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具有导向性。社会的文化、教育、艺术、***治思想、社会风尚、道德面貌等精神因素,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并且人们能够以这种意识为指导,推动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进。因此,精神环境发挥作用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始终是人类精神的自觉、能动的作用。这与物质环境有明显的区别。物质环境本身是无意识的、盲目的;物质环境如何使用、如何发挥作用,完全受人的意识与活动的支配。比如在公园竖起的伟大***家的雕塑,对于不了解这个雕塑意义的人来说,雕塑摆放在那里,就仅仅是一座雕塑。但思想***治教育通过对这座雕塑历史的解读,对雕塑内在精神的颂扬,能激励人们发扬***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这样才能赋予雕塑具有意义。因此,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是能动的、有目的性和指向性的,也就是具有导向性。它能按照思想***治教育活动目的的方向去引导主体,使思想***治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具有渗透性。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对人的影响不是强制的,而是通过感染熏陶和渗透。它往往通过复杂多变的环境刺激,激励主体的情感,启发主体的思想,潜移默化、渗透积累,使主体在不知觉中接受教育,产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与思想***治教育物质环境最大的区别在于,精神环境是无形的,物质环境是有形的。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缺乏直观的形式,难以直接观察和衡量,但它又确实存在,并能对思想***治教育和人的思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更多是通过思想***治教育的渗透使主体内化的方式发挥作用的。文化、观念、道德、情感、风尚等这些精神因素只有被主体所内化,成为主体内在的精神素质,对主体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才能完成思想***治教育活动的任务和目的。

3.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具有持久性。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所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精神环境能够持久地发挥作用。物质环境在时间上存留的时间越长,消耗越大,发挥的影响作用越小。特别是具体形态的物质环境,如自然环境中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也会随着人类的使用而不断消耗,甚至会因为人类的破坏而灭绝,因此一定的思想***治教育物质环境总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时限内发挥作用的。精神环境则不同。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是由社会诸精神要素构成,人的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一旦构成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在发挥影响力的过程中不但不会消耗,还会随着人的思想的交流、发展和实践的深化不断增强。精神环境可重复发挥作用,不会损耗,而且人的理想信念等精神要素一旦形成,往往会伴随并影响人的一生,对人一生的实践活动产生持久的、终身的推动作用。甚至在个体生命结束后,一定个体形成的精神也不一定会随着个体的生命消逝而消失,它还可能变成他人的精神力量,在他人身上和群体之间延续下去,对他人的实践活动继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一旦形成,就会有相对的***性和发展的持续性,对思想***治教育和个体的思想行为产生长期的影响和持续的推动作用。

4.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具有开放性。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是思想***治教育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因而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是一种属人环境,而人又是在时间与空间上不断变化的,因此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精神因素在空间上的开放性。思想***治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思想的活动,精神环境对思想***治教育和人的影响是广泛的,这种广泛性导致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范围没有明显的界限,只要影响到思想***治教育和个体思想的精神因素都是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的要素,而这个影响因素相当广泛。特别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和其他资讯工具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交流,扩大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主体间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空间越来越广泛。这样,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的精神环境在空间上没有固定的界限。第二,精神因素在时间上的开放性。主体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等,相对于现实社会的发展来说,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一方面可能预见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超前性;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落后于社会发展,表现出滞后性。主体既有与时俱进的理想和境界,又有滞后于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既有对历史发展的继承,又有开拓创新的前瞻意识。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打破了时间上的这个封闭状态,使思想***治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适时作出调整。第三,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自身系统的开放性。丰富的精神因素存在于社会领域的每一处,时刻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使人产生思维和情感。思想***治教育精神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其动态性上,正如爱尔维修在《论精神》中说到,精神绝不仅仅是受动的客体,是内部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的,并通过这一运动作用于人、给人以影响的自立的客观世界。

参考文献:

[1]British Humanist Association,The Human Spirit.[M]//RonBest(ed.),Education,Spirituality&the Whole Child,London:Cassell,1996:16.

[2]现代汉语词典[K].商务印书馆,2005:712.

[3]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88.

[4]新编思想***治工作词典[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681.

[5]鲁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75.

[6]辞海(第六版)[K].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959.

[7]罗洪铁,周琪.思想***治教育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深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母语环境影响优化

我国有品种繁多的民族音乐,体现了中华各民族鲜明的音乐风格,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尽管目前学术界和教育领域已经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与保存民族音乐的必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而解决民族音乐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关键是教育。

一、音乐教育母语环境的界定与分类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语言,这种不同体现在旋律要素、节奏要素,以及文化价值上,这是每个人在文化上的立足点。进行音乐教育的母语环境就是指在民族音乐的根基上创造音乐学习的民族文化背景,使学生从多层次的环境中接触民族音乐的优秀文化。一个民族以母语为音乐教育,让受教育者生活在整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背景中,这是柯达依音乐教育理念的出发点,也是目前音乐教学的应有的原则。

教学环境在空间上涵括校内外各种因素,笔者将音乐教育环境分为相互交集的三个层次,它们相互影响,决定着学生音乐学习的喜好和学习效果。家庭音乐环境是指以学生家庭为中心的物质与经济状况,家长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行为和观念,包括遗传因素等;学校音乐环境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物质环境,还包括课间的音响环境、其他课堂上的音响效果、同学以及师生之间的影响等;社会音乐环境主要指学校和家庭之外对学生产生无意识影响的音乐文化氛围。

二、音乐教育母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从音乐教育环境与音乐教学的关系来看,音乐的母语环境决定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音乐意识和音乐行为;客观环境的一切因素,都对身处其中的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成为引起或消除学生音乐学习动机的重要原因。下面针对音乐母语环境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母语感觉

目前一些学习音乐教育的学生,在演奏、演唱方面拥有一定的技巧性,但对自己的传统音乐却极其陌生,他们一味模仿西方的表达方式而缺少自己的民族风格。主要原因是没有在音乐学习初期建立起音乐母语的感觉,使用音乐进行表述情感的时候缺少一个文化根基、一个立足点,那就是民族音乐文化。我们尝试创设音乐母语环境,是让学生在潜意识中积累自己的民族语汇,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意韵、风格,将自己的文化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环境对音乐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代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冗余度(熟悉程度)过低的刺激不易激发起主动的探究、操作行为。主动的期待和主动的探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冗余度的基础上的。”①给学生创造设计一个民族音乐的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信息的熟悉程度,继而对学生音乐母语的提高起到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性的目的。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音乐能力

我国目前的音乐教学中,有些教师把音乐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上。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学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中陶冶情操,才是学校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

学习音乐和学习母语一样,都是先听、唱,再慢慢体会学习的内涵。由人的感官本能去学习音乐,以学母语的方式来学音乐,而不是用认知的方式去学音乐。以民歌作为主要内容的是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依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大量的民歌演唱更是让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了民族音乐体验和了解相关传统音乐文化。

三、如何优化音乐教育的母语环境

上文在对音乐母语环境的界定中已经提到,音乐教育环境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家庭音乐环境、学校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环境。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音乐母语环境,调控教育环境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影响。

(一)营造家庭的母语音乐氛围

家庭是人的最初环境,对一个人母语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个喜爱民歌的母亲会在日常生活中哼唱民歌,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这种隐性教育,逐渐熟悉民歌的旋律和风格,当这些民歌在音乐课堂上出现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强烈地激发出来。

父母对民族音乐的肯定,或者在观念言谈中流露出对音乐的正面见解会影响孩子音乐思想的形成。例如购买民族音乐资料,一定的音乐欣赏设备,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指导、潜意识的正面影响和示范作用等。从父母延伸到家庭的外延,孩子的亲朋好友,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氛围。

(二)优化学校民族音乐环境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环境有着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优化学校音乐环境,创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氛围是优化整个音乐教育环境的关键所在。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音乐母语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端正学校音乐教育的大方向,用富于民族特色的母语音乐教育学生

目前,流行音乐、网络音乐充斥文化市场,民族音乐(包括严肃音乐)受到冷落。而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出路在于基础音乐教育,从学校音乐教育入手,开展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课程的一系列建设工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中国音乐教育的出路所在。

2.充分发挥课间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有意识地把铃声换成音乐的声音,并且在课间加播音乐,是个很好的尝试,对课堂音乐教学的影响也很明显。教学楼里的音乐家挂***多为西方音乐家,我们应该把导向目光更多地投向我们的民族文化。

3.加强和其他民族性课程的结合

音乐教育要注重结合文化,去了解和把握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更要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去考虑,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书法艺术课上,老师有意识地播放民族音乐曲目,使学生无意识中提高对这些音乐信息的冗余度,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民族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文化精髓。

(三)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形成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和良好的音乐风气

音乐教育与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环境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是通过音乐舆论和音乐风气的影响来实现的。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和良好的音乐风气是优良的社会音乐教育环境的标志,同时也是音乐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面对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拓宽和丰富自己的音乐信息;也可以从广阔的社会音乐生活里接受各种隐性音乐教育,包括广播、电视、书报杂志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但是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去判断、接受音乐信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另一方面,社会要努力呈示一个健康的民族音乐氛围,一个良好的音乐母语环境。作为媒体的报刊、广播、电视,要努力造就民族音乐文化的环境,增强民族音乐的凝聚力,正确处理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正确的音乐舆论导向。只有在健康积极的母语音乐舆论和音乐风气的影响下,才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学生对音乐母语的感受和学习,才能为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建设良好的音乐母语环境,就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次的教育环境共同努力,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形成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从而有利于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一个包括母语音乐教育环境在内的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因此,只有全社会参与,营造一个良好的母语音乐教育环境,民族音乐教育的实施和存在才有条件,素质教育的发展才能在民族音乐这个母语音乐教育的基础上立足与发展。

注释:

①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选自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M].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4.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著.教学环境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袁善琦主编.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环境素质教育论文10篇

学习

让学引思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让学引思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让学引思教学设计模板,让学引思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汉语文的创新与素质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在素质教学中实现创新,勇于创新,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气氛,为课堂增加别开生趣的教学设计,是素质教育创新

学习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教育学院论文10篇,内容包括网络教育论文优秀,网络教育学院论文怎么写。目录内容摘要I引言11文本格式说明21.1基本要求21.2封面格式21.3内容摘要21.4目录21.5论文正文2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31.7参考文献31.7.1标题:“参考

学习

毕业论文教育管理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教育管理10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教育管理方向,教学与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民办高校毕业生在结束学业之后,就面临着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就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校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员的教育与管理工

学习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家庭教育问题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家庭教育优秀论文100篇,家庭教育的案例或论文。不管是留守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包括一些完整的家庭),导致学生成为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方法不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缺失留守家庭由于父母常年

学习

教育教学类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学类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类的论文怎么写,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期刊。2.实践取向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忽视儿童价值、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学习

幼儿性教育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性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性教育的论文范文,幼儿性教育论文完整范文。看到这个场景,笔者比较深刻的体会到了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开展的影响,更吃惊于5~6岁的幼儿对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角色的初步理解。这问题引起了笔

学习

跟教育相关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跟教育相关论文10篇,内容包括跟教育相关的论文怎么写,与教育相关的论文十余篇。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之时,教师需要将学生自身情感加以培养,并且着重培养学生自身人文精神。在我国颁布的相关课表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

学习

全国教育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全国教育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全国教育技术论文学习心得范文,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我国原有的“电化教育”,在以南国农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专家的努力下,围绕各种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取

学习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教育本科论文10篇,内容包括网络教育论文答辩好通过吗,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参考题目有哪些。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流程(一)准备阶段时间:2021年1月6日~1月12日。1.由学习中心组织学生学习本流程;了解各专业选题;熟知写作时间安排。

学习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历史教育类论文,历史教学小论文范文。高中历史学科以古今中外人类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哪些历史现象或历史史实可以进入研究的视野,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人们选择那些对于今天人类发展最有启

学习

和教育第八届论文10篇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和教育第八届论文10篇,内容包括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0多篇,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一、广东省第八届、九届大学生科报会获奖文章及分布概况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一等奖大会报告有7篇(2.10%),分别来自于广州体育学院

学习

高中德育教育论文10篇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德育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中教师德育论文,高中德育教育论文3000字。工作子高中历史新课改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历史新课改在关注***治史之外,也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经济史与文化史当中。在这个过程当

学习

幼儿教育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教育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教育教学论文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总结。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健康;教学目的一、前言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在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多数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的心态,攀比心理严重,觉得

学习

如何有效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有效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学论文如何用于课堂教学,教学论文教学心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更要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才能够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迎合现代教育发展

学习

让学引思教学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让学引思教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让学引思教学设计模板,让学引思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汉语文的创新与素质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在素质教学中实现创新,勇于创新,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气氛,为课堂增加别开生趣的教学设计,是素质教育创新

学习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教育学院论文10篇,内容包括网络教育论文优秀,网络教育学院论文怎么写。目录内容摘要I引言11文本格式说明21.1基本要求21.2封面格式21.3内容摘要21.4目录21.5论文正文2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31.7参考文献31.7.1标题:“参考

学习

毕业论文教育管理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教育管理10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教育管理方向,教学与管理毕业论文怎么写。民办高校毕业生在结束学业之后,就面临着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就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校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员的教育与管理工

学习

家庭教育问题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家庭教育问题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家庭教育优秀论文100篇,家庭教育的案例或论文。不管是留守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包括一些完整的家庭),导致学生成为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方法不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缺失留守家庭由于父母常年

学习

教育教学类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教学类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类的论文怎么写,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期刊。2.实践取向旧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存在着专业意识淡薄、忽视儿童价值、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学习

幼儿性教育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性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儿性教育的论文范文,幼儿性教育论文完整范文。看到这个场景,笔者比较深刻的体会到了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开展的影响,更吃惊于5~6岁的幼儿对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角色的初步理解。这问题引起了笔

学习

跟教育相关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跟教育相关论文10篇,内容包括跟教育相关的论文怎么写,与教育相关的论文十余篇。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之时,教师需要将学生自身情感加以培养,并且着重培养学生自身人文精神。在我国颁布的相关课表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

学习

发表教育类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发表教育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发表教育论文范文。不断修订的《中***法》之中等教育类目设置日趋成熟,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够及时增加反映新科技和新主题的类目?〔关键词〕《中***法》;中等教育;类目演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