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照应,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说法:如果你在文章的第一段里提到墙上挂着一杆***,那么在文章的第二段或者第三段里就一定得“开***”,否则,那杆***就没有必要挂在那里。
前文中已经交代了的内容,在后文中一定要有着落;后文中将要写到的内容,前文中应先略作提示,这就是照应。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恰当运用照应手法,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首尾圆合。
常用的照应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开头与结尾相照应
如果你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对某事物进行了描写,那么在文章结尾的时候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刻画;如果你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在文章结束的时候就应该把解决问题的办法交代清楚。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用了一大段文字对眼前故乡的景色进行了描写;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简练的文字对心中那幅美丽的“***画”作了描画。这样做,除了能使前后文形成一种鲜明的比照,还能使文章首尾圆合。
二、正文与标题相照应
文章的标题应该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文章正文的展开是片刻也离不开文章标题所确定的范围的,否则就有跑题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章的正文就是对标题的具体注释与详细说明。让我们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为例来看看正文与标题的照应。在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背影》正文中有多处与标题相照应,文章的所有内容都和标题有关,都没有离开“背影”所确定的范围,对“背影”的交代是具体而详细的。读罢文章之后,我们既对“背影”的内容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又对“背影”的产生缘由及其影响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这样比较全面的了解,是与作者照应手法的恰当运用分不开的。
三、悬念上的“设”与“解”相照应
作者设置悬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文章的情节更加曲折、生动,进而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前文设置了悬念,后文就应该解开悬念,在一“设”一“解”之间也会很自然地完成一次照应。让我们以《羚羊木雕》一文的前两个自然段为例: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过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在上面的文字中,第一段设置了这样几个悬念:这“羚羊”是真的还是假的?妈妈为什么如此关心其去处?它到底去哪儿了?第二段对上述悬念作了解疑,如“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在此基础上, 又设置了新的悬念:“我”的心为什么会“怦怦地跳了起来”?“我”为什么要把它送给万芳?大家看,随着悬念的出现,我们急于了解“事实真相”的胃口就被“吊”起来了。通过对悬念的一“设”一“解”,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故事情节更加吸引人。
四、伏笔中的前“伏”后“应”相照应
伏笔是文章里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文章的前面如有“伏”,后面自然就要有“应”,前“伏”后“应”便构成了照应。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一节就是前有“伏”后有“应”的典范: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20条用青布幔子遮起来的船,还要将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等情节就是“伏”;而曹操等因看不清虚实,命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向江中放箭,以及诸葛亮所带的20条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等情节就是“应”。显然,这样先“伏”后“应”式的照应,会使文章内容更加真实、更加丰富、更加引人入胜。
以上谈的是几种主要的照应手法,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在同一篇文章中,某些反复使用的语句、某个多次出现的细节等,也都可以构成照应,使文章产生一种回环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