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的作文篇1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
今天,是万圣节的前一夜。
我兴奋的心始终无法平静,我可是期待了好久呢!因为啊!我和几位同学约好一起去要糖果,说到万圣节,大家应该都知道,是西方的鬼节,今年我们也去凑凑热闹!我把万圣节的服装用衣架挂好了,等待着明天的到来。为了这次的万圣节,我准备了很多!比如:整人玩具、要糖的小袋袋等。
啊!此时,我的心情更是激动,期待着万圣节的到来!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二
日子。我带着恶魔面具和长把斧头,去番茄田美术中心和学画画的小朋友一起参加万圣节联欢活动。老师们画了妆,小朋友们都带着各种面具。我们分成恶魔队和天使队玩游戏。
在一楼教室先玩游戏,是摸南瓜里的东西,猜是什麽。小朋友们轮流猜。老师问我,“小鸭子”,我答对了,奖励一个小南瓜。又上二楼装饰南瓜。由我们自己想像,我给南瓜画上了邪恶的眼睛。最后,我们小朋友们大合影,然后,大家都向老师们要糖果,不给糖果,我们就捣蛋。
万圣节快乐极了,我太开心了,真是难忘啊!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三
万圣节的晚上,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去邦德过万圣节。
站在邦德的门口,有一个巨大的,恐怖的鬼,迎接着我们,好像一进去就到了魔鬼的地狱。
在里面有些同学都装成了鬼,但我跟他们不一样,我装扮的是女巫。
里面玩的就是饿死鬼投胎,我和我同学玩,首先用左手摸住耳朵,用右手捻住鼻子,弯下腰,原地转三圈,老师把薯片放到我们的鼻子上,用舌头吃薯片。我的薯片已落地了,但我的同学吃到了。她真牛!
马上万圣节就要结束了,我真想再待在那里玩。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四
今天是万圣节,我和姐姐一起到水游城玩。
她打扮的是大女巫,穿着牛仔裤,黑色的衣服,她把奶奶的裙子做成披风,把形体裤当成围巾,头上戴着女巫的帽子,像大女巫吧!我打扮的是小女巫,穿着黑色裤子,黑色衣服和咖啡色披肩,脸上带着面具,我像小女巫吧!带队的是一只人扮狼和魔法师,把我们带到了屋顶花园,好美呀!树上有一连串的南瓜灯,栏杆上也有。电视台的叔叔来给我们拍照,拍照的时候我们一直在笑。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五
每年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就是西方人的万圣节。听妈妈说,是鬼节,需要我们小朋友用糖果哄小鬼回去,我们一年才能平平安安。
今年,我的好朋友们一起和过万圣节,我们高兴极了。星期六下午,妈妈带着我们来到了英语班,和其他同学一起过万圣节。英语班热闹极了,小朋友都打扮成各种童话造型,有巴拉巴拉小魔仙、蜘蛛侠、各种各样的公主,漂亮极了。有一个同学扮成了公主,我们都非常羡慕她,我们下回也要扮公主。英语班还发了漂亮头饰、发卡、面具,把各位妈妈、爸爸也装扮了起来,舞会气氛很热闹。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六
今天,是10月31日,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就是万圣节前夜了呢,也叫圣灵节,更加叫鬼节。
我很喜欢万圣节,因为今天晚上我可以去装鬼吓唬别人,在这一天,大家千万不要踩到地上画的圈圈,不然的话你这一天都会倒霉的。虽然,这只是一个迷信的说法,但是,好象真的很灵哦,因为,去年万圣节的时候我就踩到圈圈了,我那一天是好倒霉啊!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七
今天是万圣节,妈妈答应我上完舞蹈课带我去儿童世界过万圣节的,中午回家妈妈和我说:宝贝,今年我们过个不一样的万圣节,晚上你上完舞蹈课,我们一起去你教室,把你的教室打扮的漂亮一些,你说这样是不是更有意义?我听了可高兴了,因为我最喜欢做事了,晚上能和妈妈、叔叔、阿姨一起为我们的教室做点事情我更是兴奋。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八
万圣节虽然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但我们还是过了。
今年的12月25日的万圣节,我到周敏洁的托管班去玩了,我们进去拿了一张纸条然后就进去玩
了,第一个游戏叫什么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名字,但是因为我和周敏洁配和的很好,所以我们第一次就过
了,第二个游戏……第三个游戏……第四个游戏是在押板上跳三十个绳,我跳完以后觉得脚不是我
的了,第五个游戏……第六个游戏是绕口令,这是最后一个游戏了,我 说的很慢,但老师还是说我过关了,过关之后我们去画了一个脸谱,然后用那张玩游戏的纸条去换了一个南瓜灯。
这就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情了。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九
我去上波特英语,英语老师让我带上了许多糖和万圣节的装扮。那是因为10月31日是万圣节,所以就让我们同学一起提前过个万圣节。万圣节是西方的节日,是给去世的人过的节日,它的主题是南瓜灯和鬼怪。
我穿着小女巫的黑猫衣服,头戴女巫尖尖的帽子,左手拿着南瓜灯,右手提着糖果猫袋。同学们有的装扮成魔鬼,有的装扮成巫师,还有公主、变形金刚和吸血鬼。后来老师领着我们大家去别的班级要糖吃,大家要一起说:“不给糖就捣乱!”我最后要到三块糖。最后同学和老师一起合了张影,看上去真是群魔乱舞啊!
一年级小学生关于万圣节活动的作文十
关于生活的作文篇2
我的学校生活 My School life
How time flies! It has been three years since I came to the school. My school is beautiful and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flowers and trees. The teachers are so kind though there is always too much homework. My classmates are all very friendly to each other. We always help each other. I have learned a lot from them and made a lot of friends. I enjoy my school life. However, I don't do well in math. I'll try my best to study math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s. Now I'm going to say goodbye to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I'll miss my school life.
参考译文
时间过得真快!我来到这个学校已经三年了。我的学校很美,有很多美丽的花和树。虽然老师总是布置很多的作业,但他们还是很好的。我的同学也都很友好。我们总是互相帮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交了很多朋友。我喜欢我的学校生活。但是,我数学学得不好。我会努力在暑假期间好好学数学的。现在我要跟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说再见了。我会想念我的学校生活的。
我的初中生活My high school life
How time flies! I have studied in my school for three years. And I will graduate from middle school in a month. I am eager to share my happiness and sadness with you. I had so many memories in three years' life. On of them impressed me very much. I still remember, when I began to learn English, I found it too difficult. No matter how hard I tried, I still couldn't do well in it and almost gave it up. As soon as my English teacher found my problem, she had a talk with me about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Since then, she has kept helping me. Little by little, I've become interested in English and I'm good at it. I think I am so lucky to become one of her students. I've learned a lot from her. I will try to help others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 I think it is a happy thing to help other
关于生活的作文篇3
在暑假开始时,我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可是还没实行几天我就不按计划实行了。我心想:暑假本应是玩的,我为何要这样一眼一扳呢?
每天,上完学习班,我都是玩。后来,听奶奶说,别家的孩子都考上清华大学了。我决定要努力学习。
so,我每天都会自学六年级的数学。我越来越觉得,学习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如果你学会了,你会觉得十分高兴!
每天,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听了爸爸的笑话,我会开心;听了奶奶说各处的悲哀事情,我会伤心……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关于生活的作文篇4
This weekend, we invite good classmates to pick up garbage on the hill. Picking up litter is a kind of learning lei feng's spirit, is also a kind of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When we picking up litter, picked up a lot of rubbish, plastic bags, toilet paper, waste battery and so on. Also see someone spit sputum. First take plastic bags to say! The wind blows, the blowing plastic bags into the sky and fell into the sea, in a variety of Marine life accidentally eat plastic bags into the belly, will face the death. So we should reduce use of plastic bags when shopping, use cloth bag. Also, when we were going out to reduce your driving, can reduce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s, we can use to walk or ride a bicycle, or take a bus to go out. And we must not use one-off chopsticks, otherwise, our trees will soon be cut down by people. And we must protect the water and soil, so we can kind of many trees and flowers. Plants and trees is to protect the earth, we should protect the plants and trees.
Our heads with a piece of blue sky, feet with a piece of land. Common destiny brought us together tightly, protect the earth. Let us join hands to actively carry out publicity activities, and take action to try to make our earth mother to restore youthful energy, make our earth mother appearance glows forever!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everyone duty.
地球是我们最大的家,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是没有保护好地球。地球就会被消灭掉。我们大家一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吧!
周末,我们约好同学一起去山上捡垃圾。捡垃圾是一种学***的精神,也是一种保护环境的行为。我们捡垃圾时,捡了许多的垃圾,有塑料袋、卫生纸、废电池等等。还看见别人随地吐的痰。就先拿塑料袋来说吧!风一吹,就把塑料袋吹到了天空,在掉到了海洋里,各种海洋生物不小心把塑料袋吃进了肚子,就将面临着死亡。所以我们购物时应减少使用塑料袋,用布袋。还有,我们要出门的时候要减少自己开车,就会减少车辆尾气的排放,我们可以用步行或骑自行车,或是坐公交车出门。还有我们一定不要用一次性筷子,不然我们的树木很快会被人们砍伐完。还有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水和土,这样我们就可以种很多的花草树木。花草树木是地球的保护之物,我们要保护好花草树木。
关于生活的作文篇5
Now the problem of global warming because of excess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Excessiv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creating a diversified economy and La Nina phenomena lag disorder. Two levels of glaciers melting, polar animals lose their chance of survival at the same time, will lead to rising sea levels, many coastal cities into the water did not result in a few years later. Therefore, we must take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For example: tree-planting activities, reduce fossil fuel use, we can from our own, to promote low-carbon living.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然而,开发过程中的缺点是明显的,如:二氧化碳,污染环境。但最严重的应该是二氧化碳的问题。
关于生活的作文篇6
根据中共新建区《关于贯彻落实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暨开展全区“作风大提升”活动实施方案》(新字[2018]14号)和中共南昌市新建区纪委、中共南昌市新建区委组织部、中共南昌市新建区委宣传部《关于印发<2018年新建区深化“廉洁文明家风·***员干部示范”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新纪发[2018]22号)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经学校***支部会议研究决非定,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明确组织生活会召开时间
定于2018年8月20日召开。
二、明确内容
(一)“作风大提升”专题组织生活会:结合岗位特点和工作职能深入开展以“践行‘五字诀’、作风大提升”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剖析,找准症结,为改进工作作风打好基础。
(二)“廉洁文明家风”专题组织生活会:***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德,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认真开展***员干部要讲***德学习讨论活动。召开廉洁文明家风专题组织生活会,广泛征求***员干部家风方在存在的问题,***员领导干部要对照问题带头在会上认真查摆剖析个人家风,会后抓好整改落实。同时,把***员干部家风建设纳入年度考核述职述廉述德的重要内容。
三、有关要求
(一)对专题组织生活会不能走形式、搞应付,不能走过场、出偏差。
(二)要严格按照集中学习、谈心谈话、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抓好整改等程序进行,并做好相关台帐。
关于生活的作文篇7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卫生思想***治工作促进会、中国卫生摄影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卫生画报社。
支持单位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征集时间2011年8月1日~2011年10月31日。
■征稿范围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职工创作的摄影、书法、绘画、歌曲、剧本等文学艺术作品。
■作品主题
作品要围绕***90周年,讴歌***的丰功伟绩,弘扬时代精神,歌颂医药卫生人员救死扶伤、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反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就和医药卫生系统人员的风采等。
参赛细则
作品须内容健康,角度新颖,富有感染力,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作品创作时间不限。
摄影作品:黑白、彩色不限;单幅、组照(按一幅记,限6张以内)不限;谢绝提供电脑合成作品,作品仅可作亮度、对比度、颜色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传统照片须将作品精放为8寸照片,要求画面清晰,不得装裱,不得加入边框、水纹、签名等修饰;数码摄影作品可提供电子文件,单幅照片的文件容量≥1 M。每位作者限送2幅。
其他作品:书法、绘画、歌曲、剧本等作品不限种类,不得装裱。每位作者限送2件。
每幅作品须附带一份说明(或随作品邮寄,或随作品发电子文件),包括作品标题(≤15个字)、创作时间、作者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邮***编码、联系电话,并对作品进行简要的立意阐释。
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稿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报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任何权利。凡有违上述保证导致相关纠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担。
主办单位享有免费并重复使用所有入围及获奖作品的权力,并在使用过程中尊重参赛者的署名权。参赛作品不退稿,作者须自留备份。
投稿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规定。凡不符合征集要求的作品,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
投稿作品在邮寄过程中损毁、遗失或迟到、未到的,相关后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担。
评选结果
主办单位将组织有关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作品进行分类评选,每类作品各评选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5名和优秀奖100名。
获奖者由主办单位联合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获奖作品名单将在主办单位***网站和《中国卫生画报》公布,获奖作品将陆续在《中国卫生画报》、《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刊登。
投稿方式
书法、绘画作品请以邮寄的方式寄至组委会
地址:北京安外安华西里一区12楼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邮编:100011
摄影作品请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组委会邮箱
电子邮箱:xcfwb2010@163.省略
QQ:48989053、615735239
联系电话:010-64266958、64247121
关于生活的作文篇8
一、修辞维度――培养学生的修辞意识
阅读写作本为一体,从文章学的角度看,阅读往往是写作的前提,读出文字之妙方能体验写作之道,但这个文字之妙从阅读角度上看,其最核心的内容无疑是“遣词造句之妙,构思谋篇之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简单地讲,修辞就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创造出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
中学生处于打基础阶段,首先应学会如何遣词造句,修辞训练就首当其冲。
1.熟练掌握基本的修辞格。不仅要从阅读中找出其运用的修辞手法,还要细细体味其内在的意蕴和妙处。
2.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修辞训练应从修改中获取灵感。“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对所写文字反复修改,揣慕得失,体悟效果,方能以小搏大,也只有过好语言关,养成良好修辞习惯,形成良好的修辞品质,才能为写好大文章打下基础!
二、情感维度――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中而发于言”。文学即人学,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人是有感情的,用感情的,凡传世佳作,无不情采飞扬,感人至深,当下中学生的作文很多显得苍白无情、矫情,究其原因不是他们天生无情,而是他们不会表达感情,因此,训练情感的表达,依然是中学生写作品质培养的重中之重。
1.写真话方能传真情。只有真话才能传真情,也只有用真情才能讲真话,很多人也想把文章写得“情满于文”,但却无病,刻意慕仿,假话套话,虚伪矫情,焉能有真情!读者自然也厌恶这样的文章。
2.写真事方有真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兴于海”,是因为有登山经历和体验,不吃梨子就不知梨子是什么味道,真正经历过方能写得真,写了真事才有真感情。很多学校都要检查学生日记,日记一般写得都是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是真事,不难发现,这不失为一种训练的好方法。
3.重细节方能动情。见微知著,以虚见实,以小见大,细节往往关乎到全局,写文章也如此,鲁迅在《孔乙己》中写出了孔乙己排出几文大钱打酒的细节,读者因此无不体会到孔乙己内心的情感,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中学生不能只知道几个语气词,还应该学会写细节,观察细节,积累细节,体悟细节,才能使文章成为有情的载体。
三、生活维度――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带来丰富多彩的素材,写作不能脱离生活,不能避开生活。近几年来,语文教学的生活化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写作更应该源于生活,追求生活意识。很多学生写不出好作文,害怕作文,关健就在于他们的生活单调,为了应试“三点一线”。除了做题还是做题,生活的荒漠化,体验的单调化,大大扼杀了他们的写作欲望,部分教师对此视而不见,还大大推销自己的作文宝典,满分密诀,长此以往,中学生写作能力岂有能力可言!要真正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必须坚持发掘他们的生活意识,鼓励他们,放飞心灵,拥抱生活,体悟生活,最终才会写好生活。
1.利用媒体了解生活。电视、电话、网络、报纸都是学生了解生活的媒体,在有限的时空中,中学生应充分利用时间去看电视、读报、上网,了解周围的人和事。
2.利用校园生活平台,参与生活。对于中学生来讲,校园生活也不失一种生活,积极参入其中,才能积累素材,例如,社团活动,文学采风,读书、说讲、辩论、歌唱都是生活。
3.开发智慧,洞悉生活。对于有限的生活时空而言,开发慧眼,洞悉生活就等于拓宽生活时空,因此,要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平凡生活作出不平凡的思考,对相同的生活作出多元的解读与审视。
四、文化维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唐诗的意境、宋词的韵味、元曲的隽永,无不令人神往,文章有无文化底蕴,有无文化气息成为文章高下的重要元素。中学生虽然谈不上文化积淀,但却应加强文化意识的训练,写作并非简单的表达,而是一种文化元素的构建。文化意识的训练可从以下入手。
1.学会用典。典故本身带有浓浓的人文气息,是文化概念的历史疑结,更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固化与传承。中学生已经接触到很多典故,所学的文学常识均可算作广义的文化典故。
关于生活的作文篇9
关键词:伦理关系;道德文化建设;***治制度;经济制度
中***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6?0112?06
一
反思现代中国道德文化乏力与建设的不足,查找道德文化建设的误区与症结,厘清道德文化建设的伦理生活场景,是有效、系统进行道德文化建设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究道德文化建设的现代模式与出路。
(一)道德文化问题的“伦理关系”症结
现代中国道德文化建设受制于多重的二元逻辑,常见的一种情况是:人们往往是在道德文化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中抒发“伦理乡愁(Ethical Nostalgia)”,甚至是作为自我道德放纵行为的借口;而对于无奈的道德个体,却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而,现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基于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①,首要的问题就是对道德文化的理解,如何认识、对待道德文化建设的问题。从外在的、制度化了的社会秩序、规章规范、法制条文可以窥见道德文化建设的客观形式;另外,这种建设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更是一种实现于社会秩序中,但仍然出于活生生的和不断实现的过程中的精神文化。因而,从历史经验案例到学理逻辑结构,两方面都告诉我们,道德文化建设需要其自身结构的两个方面的良性互动,道德文化建设说到底,是对“伦理关系”(ethical relation)的重建。
中国近现代生活中,“伦理关系”不仅包括古今中西外在的逻辑关系,而且尤其重要的是在道德文化内部的二元关系。相对于前者而言,古今中外道德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传统习俗、日用伦常的质料方面,这是外在的、宏观的伦理关系;内在的、微观的伦理关系则是道德文化内在的逻辑关系,它是形式方面的,道德哲学层面的任务。对于伦理关系的研究,“一方面必须深入到日常领域——自然的和社会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必须超出日常范围,进入绝对精神的王国,进入审美凝视、沉思和纯粹的思辨活动中。”[1](11)这不仅是作为学科的伦理学的现代性样态,对于现代道德文化及其建设而言同样如此。一定意义上,现代伦理学作为学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现代道德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相适合,或者说道德文化建设的内在性要求正是现代伦理学发展、转变的外在条件。
在此,“伦理关系”作为对中国现阶段道德文化问题症结的认识,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相对于道德文化的内部系统而言,道德文化作为一个***的社会文化现象与存在形式,伦理关系本身规范和引导着对现代生活的认识与重建,从而为现代生活一体化构建提供了认识前提与形式条件;其二作为社会生活整体的一部分,伦理关系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有机构成部分,伦理关系与***治关系、经济关系不发生关系,伦理关系就还是思维意识中,无法成为现实的生活方式。因而,以“伦理关系”的重构为线索的道德文化建设,注定要在个体与整体的辩证逻辑中蜿蜒前进。
(二)道德文化建设的误区
在道德文化的建设中,尤其是在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道德文化的建设是社会整体改革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忽视道德文化的内在性、***性特征,道德文化的负面社会效应也日益突出。***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2]因而,重新强调和重视道德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就是重审、检视传统道德文化建设的路径。
其一,道德文化建设不是历史性阐释基础上的适应性建设。因为,马克思曾指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它们“失去***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3](30)据此,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下,道德建设被统筹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主流与强势逻辑下,道德文化成为服务于经济的文化环境。因而,一定程度上,正如赫费所说,道德就成为现代化进程的“代价”。
其二,道德文化建设也不是针对现实具体问题的应用型建设。现阶段,在对道德文化建设的资源选择或问题取向上,我们不愿意再认真地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梳理与阐释,而是要直接立足现代、面对现代性问题并提出一种所谓的从“主义”到“问题”的道德文化建设的转向。但是,在此我们要指出的是,道德文化正是在传承传统中而获得新生的,“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历来都是道德文化建设的宝库;并且,道德文化的建设也不能急功近利的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取向,它是社会整体生活中的重要一维,是要与经济关系、***治关系协调存在的伦理关系。最近公布的一项针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社会调查也显示,虽然受到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但是,公众仍认为孝、诚、和、廉是最重要的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而且“孝”“智”“和”践行较好[4](140)。
同样,在进行道德文化建设时,我们也要注意片面夸大和突出道德文化在社会整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因为道德文化的社会有机构成被忽视、否定而反弹,过犹不及。同时也要警惕那些认为单纯道德文化的建设就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思想认识,这同样是不科学的。
(三)回归“伦理生活”的道德文化
实际上,从伦理关系的现代形态来看,以某些或某一种生活形态、关系形态掩盖伦理生活及其关系,或者片面突显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文化、伦理关系进而强化其建设的做法,只会割裂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的整体性,这无论对于道德文化本身还是社会生活的整体,都是无益的。
因为,一种道德文化,一个民族的道德文化传统,如果不是在日常习俗、日用伦常中得到保有和存续,那么这种文化就只能是文化考古的知识文本中;然而,道德文化是一种“活知识”而非“死文化”,是在民族生活中“活生生”的存在。东西方传统的伦理生活无不是如此:古代中国,在一个可靠、稳定的伦理空间、伦理场域中共同分享“德-得”相通、德福统一的道德观念,无论是在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士大夫、文化精英阶层,还是在日用伦常而不自知的百姓生活之中都是如此。对于希腊人而言,伦理概念的最初意义是“灵长类生物生长的持久生存地”,那些可以导致可靠性预期的行为被称为“伦理”,这种可靠空间即“伦理生 活”。[5](155)因而,道德文化的发生源头及其存在是在伦理生活之中,而对道德文化的理解及其建设仍应在伦理生活之中,而只不过是在普遍形式与民族质料中得到统一。
从伦理生活的普遍性与整体观着手,伦理生活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者而言,这种关系是“在先”的,我们在确立自身与众不同的同时,就认可了这种关系性的存在,无论如何呈现,伦理生活意味着以彼此不同,相互区别,甚至相互对立的“关系”为生活底色。同时,在现代意义上的伦理生活,不同于希腊城邦伦理生活原型中城邦对个体行为的绝对权威,伦理生活是“经过个体反思(individual reflection)而获得深化、提升的道德观点”。因而,在现代伦理生活中哪怕是最初级的“自然伦理”阶段,个体“需求-满足”的伦理普遍性意义在于寻找到了其中“人与人之间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将我们自身置入其中的伦理生活来说,离开了关系论伦理生活也将失去“现代性”的自身色彩。
二
如上所述,道德文化总是纠缠于多重的二元逻辑之中,传统与现代、个体与整体以及现实与逻辑等等,诸多的二元关系归纳在一个整体性的分析框架中,这就是“伦理关系”,是作为道德文化整体性对象的存在形态。
(一)伦理关系形态的两个方面
道德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存在,一方面,道德文化是一种本真的、真挚的生活,作为这个生活共同体的一份子就自然如此,伦理生活是自然而然的,这本身构成一种文化并具有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道德文化是在民族“整个个体”的传承与创新中得到延续和发展的,道德文化的建设或重建又构成其存在必不可少的环节,道德文化的存在就是在不自觉与自觉的辩证发展之中。因而,回归伦理生活的道德文化,本身包含着伦理生活“应然”与“本真”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又统一于伦理关系之中;无论是古代-现代的历史逻辑,还是应然-本然的理论逻辑。
道德文化是民族的全体生活的伦理关系。在伦理生活中发生、生长的伦理关系,具体而言是由诸种伦理元素、秩序、规范共同作用、建构而成的伦理关系,无论是在客观层面还是主观层面,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还是民族精神的成熟阶段,道德文化弥散期间,这是伦理关系本然的契合道德文化的一方面。伦理关系的发生是在伦理生活的“场域”之中,它所表征的是以主观与客观、自律与他律、感性与理性、应然与本真、个体性与普遍性、自然与自由为形式的伦理关系的和谐统一,使其具有独特的理论生长点与现实解释力。现代道德文化建设,就是建基于民族伦理生活的现实伦理关系之上,对其内在需求与本真逻辑的梳理。这不仅能够为“晚飞的猫头鹰”伦理学提供丰富的经验材料,而且是有效反思道德文化建设方针***策的道德意识、观念基础,从而实现二者的相较促进。
另一方面,在道德文化的重构、重建的层面与含义来说,“伦理关系论”(Ethical Realation Theory)成为现代中国道德文化一种可行的建设模式。现代性生活中,黑格尔认为:伦理生活成为人的“第二天性”,这其中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伦理秩序作为自然的、本然的生活解体了,自然、朴素的伦理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经过个体反思之后而再次显现出来的伦理形式。这样,“黑格尔以一种道德潜能充实了亚里士多德的 伦理生活方式概念,这种道德潜能再也不是单纯来 自于人的本性,而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 系。”[6](22)伦理关系,随着道德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形态的变化,社会伦理秩序、公共规范、身份认同等等伦理生活元素也随之发生改变,道德文化建设也必将随之改变而变化。
(二)应然逻辑与“被规范”的伦理生活
在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生活中,道德文化的应然逻辑在于,成为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体成员应然行动的原初动机与辩护理由。因为,在现代伦理生活中,道德文化的存在及其功能的确证,必须通过社会成员的行动、实践。“从古代世界到现代世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次根本性的转变——或者说很彻底的一次***。这个世界的位置完全颠倒过来,价值问题的表现形式跟过去也完全相反。”相对于古代自然德性的理论,世界中善的质料与形式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同一,相反,“价值必须找到进入这个世界的路径”[7](3),善的问题就成为“人为的事务”[7](6)道德文化成为“做的逻辑”而非“沉思”。
但是,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伦理生活的主体性与普遍性、整体性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造成道德应然性逻辑下“被规范”的伦理生活。道德文化所维护的道德行动动机与理由辩护成为外在于行动主体的存在,哪怕行动主体的行为仍然发生;但是,该行为的行动动机与理由并不是依据于道德文化中的规范,社会公共规范无法通过个体自律、自觉的道德行动得到确证,从而,相对于个体出自主体能动性的道德行动,自律的规范反而成为一种外在的强制,道德文化的规范与教化作用沦为“被规范”的工具。在此,可以得出,“被规范”的道德文化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对于行动个体而言是一种无奈的规范行动,是没有主体主动精神的道德文化;其二它还是一种社会“规范”被动形态的道德文化,虽然是一种不成功的行动规范,不被行动者所认同的道德规范的证成方式,但是它却真实的存在着。于是,没有得到行动者认同的道德规范却现实的存在,成为调节伦理生活中道德行动的准则;如此一来,公共生活中以道德习惯、伦理风俗为形式的道德文化便陷入空壳化、自我僵化的境地。
道德文化的乏力不仅如此,在市场经济、物质利益的强大逻辑下,伦理道德沦为论证经济行为合法性的工具,道德成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工具和帮凶。道德文化的“异化”,成为滋生唯利是***、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文化土壤。道德文化,这种活生生的伦理关系,由于道德主体在伦理规范中得不到有效的认同,而导致道德文化缺乏活力,并且道德文化资源不断亏空。
(三)本真逻辑与“被幸福”的伦理生活
伦理共同体中诸成员的最终目的就是“幸福”,这也成为“伦理生活”本身存在的自然目的性。在现代生活中,伦理共同体作为幸福生活的本真性存在,被***治共同体的***治任务所替代。这体现在***治共同体一方面以人民的幸福、福祉为目标的***治合法性的自我塑造与完善,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中又是以经济功利主义目标之上,当“功利”目标成为唯一原则的时候,规则的幸福就成为自反的结果,即“被幸福”。
伦理生活境况的本真性与目的性(德福)关系,二者的矛盾造成道德本真性逻辑下“被幸福”的伦理生活。被幸福的伦理生活,并不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幸福算计所造成的道德危害,而是现代共同体生活中总体性的、为了***治合法性而对幸福的谋求。在黑格尔看来,现代生活中的“不幸”首先就是生活共同体的“异化(alienation)”,即社会公共生活中我们应当遵守的“规范”,不被社会成员所认同(情感上),更没有认同行动(或者是被规范下的被行动),因而,“诸社会成员赖以界定其人类身份(identity as human being)所凭借的最重要基础”不复存在了。现代人的“共同体”世界坍塌了,哪怕是一个有形的社会共同生活仍然存在,但是其伦理精神的内涵消失了;在这个公共平台上,有的只是权力、利益的角逐,社会公共生活陷入以“利益”为主题辩护的道德喧闹之中,并且,各种利益主体的行动不时地发生着对公共生活造成严重“伦理伤害”的风险事件②。
被幸福的伦理生活中,幸福生活的主体与幸福状况的面临双重危害:一方面,追求幸福的生活主体存在要依据于幸福功利目标的实际后果,假如没有幸福,生活的主体就被瓦解了,不是为了“人”的幸福,而是人“为了幸福而在”;而且,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幸福被界定为一种俗世的具体目标,幸福生活沦为“物化”的生活逻辑。另一方面,在“幸福的人”的面孔被抹去,幸福本身的面目也就变得狰狞;于是,在现世不幸的生活境况中“幸福”不应是被追求的对象,而应是被“否定”“消除”的对象,这就是首先要对不幸的现世生活状况的改变。
三
在现代伦理生活中克服二元道德文化逻辑,就不仅仅是伦理生活系统内部的二元逻辑的超越,同时也是作为现代性的生活世界二元逻辑的超越。从一种更为远瞻的视角看,现代伦理生活对哲学要求就在于从生活本身出发而又不断超越自身的自在存在,从而拯救现代伦理生活内在的危机与不足。这种自我否定而又自我超越的发展路径在“伦理生活”这一概念是如何实现的呢?出路在于“伦理关系”,这包括道德主体间、传统与现代以及伦理道德与***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等等。当然,在此诸种的伦理关系是一种重构、重建,不是对朴素的普遍性的恢复,而是重新的建构。
(一)主体间的伦理关系:承认维度
伦理关系,从其狭义层面来看就是指道德主体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也包括主体内在的道德心理层面。面对现代伦理生活中伦理规范的普遍性与个体成员的自我实现之间的矛盾,主体之间需要重建相互承认的伦理关系。而且,就承认关系的伦理意义而言,“承认理论正好居于康德传统的道德理论和社群主义伦理学的中间。与前者相一致的地方在于关注最普遍的规范,而这个规范被认为是特殊可能性的条件;与后者相一致的地方则是那种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的取 向。”[6](179)我们并不是对这种从主体间维度对现代伦理生活乃至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方式的完全认可;但是,基于承认的个体一体化方案至少为我们解释以及重构道德文化提供了可能。
相对于现代伦理生活而言,伦理秩序确立的自然合法性不存在了;而且,社会生活既有的被宣称的伦理秩序合法性仍面临否定与承认危机。也就是说,公共生活的伦理秩序与道德行动对规范的实践认同(practical identity)二者之间是交互确认的关系。一定意义上,交互承认的内在张力引导着伦理的不成熟状态向伦理关系的更成熟水平发展。
公共规范的价值在于“既非主体性也非客体性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e)”[8](276),因而,行动者之间行动理由的“相互承认”确证了公共规范;同时,在其“形式”意义上可以说,“承认”是伦理规范概念的主体间条件。另外,在公共生活的道德实践中我们认同自己的实践身份,道德实践行动的同一性、道德自我的完整性以及伦理生活谋划的整体性在这里交汇统一。公共空间中的行动者通过自己有理性的审思行动,将自己带入到有意义的生活世界;在伦理生活中具有行动规范的举动就超出一般的动物,而成为确证自己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的根据。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即是确证了道德行动发生的稳定空间——“居留地”,从而也重新塑造了伦理可能的“策源地”。
(二)传统与现代道德文化关系:生活方式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伦理关系,在于传统的伦理资源如何进入现代生活之中,同时也是作为伦理关系的微观与宏观的过渡阶段,因而,面对古今之争,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作为中介,在伦理生活中保持古今、中外、内在与外在之间的适当张力与平衡,从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构起有效的道德文化。
从传统到现代的道德文化的构建,在中国社会尤为艰难与复杂,早在时期,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就开始成为社会问题,并伴随着整个现代过程。在当前被称作为社会转型的改革开放30年间,针对当下社会规范失效、精神家园失落的道德文化状况,道德滑坡论、道德爬坡论、道德真空论等等论断相继产生。这些论断的依据在于,旧有的社会规范失效了,而新的社会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于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法制、***治体制等制度的不断完善一样,道德文化建设也必将在改革发展得到改善;但是,经济发展并没有决定性的带来伦理道德的发展,一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正吞噬整个社会诚信。
在此,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我们无所适从,一方面自我置身其中,另一方面各种矛盾的想法和做法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在现实生活层面,生活的碎片化与整体性(integrity)之间的***。现实世界缺乏一个整体性的生活价值观,不同生活领域之间价值观念的冲突尤为严重,人们在其中得到的只是一个个碎片化的生活价值感受,生活于其中的人难以逃脱“被***”的命运。具体而又典型的表现是,人们一边倡导“低碳”的生活,另一边却在以豪华的轿车、精美的别墅作为生活的目标;一边对社会腐败现象愤世嫉俗,另一边却与这些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一边对自我做人、做事的真诚确信不疑,另一边却以自身行为的“身不由己”而心安理得。
因而,在现代性的语境中,这种***、矛盾解决的关键在于以“生活方式”为中介,协调各方面的张力从而达到平衡。在洞悉现代性生活中***症状基础上,黑格尔认为现代伦理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理论,伦理生活成为道德个体与伦理普遍性辩证发展的生活空间。现代性问题就在于依赖于个体抽象的理性去观察、认识世界,伦理道德要重新放回它应当存在的场所——伦理生活(Sittlichkeit)之中去观察与认识。“伦理生活意指我们对于我们作为其一部分的一个现行社会所应担负起来的道德职责。这些职责是建立在现行规则和用法基础之上的”,同时,“伦理生活的重要特征是,它责成我们造就出本已存在的东西”。[9](575)后者的根据在于,伦理生活“是活生生的伦理精神,当它实现于社会秩序中时,它仍然处于活生生的和不断实现的过程中,而决不会完全具体 化。”[1](14?15)通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伦理理念,把伦理规范与社会习俗相结合,将特殊性统一于普遍性,将普遍性寓于特殊之中。
在一种“伦理性”的生活方式中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能够协调、缓解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冲突表现,另外,也为传统的伦理文化资源进入现代提供了具体、有效的方式[10](112),在每一个个体成员的生活中输入道德血液,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三)伦理道德与***治、经济间的关系:改变世界
对于现代伦理生活而言,伦理生活、伦理关系既在其中,又要置身其外,成为与***治、经济关系一起构成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伦理生活与***治经济生活、伦理关系与***治经济关系不发生关系,伦理生活就还是思维意识中的。所以,现代伦理生活中伦理关系要得到有效的构建,就必须在实践论的范畴中,在改变现有世界(关系)的路径下谋划伦理生活,构建道德文化。
在与***治、经济、文化等多维社会关系的关系中,构造宏观层面的伦理关系,这也是道德文化客观化的体现。这要表现在:其一,在伦理生活中,对于伦理道德的应然性存在不再是希翼通过“彼岸世界”来实现,而是要在“现世世界”中确立其存在;这样,伦理学的应然性规律就从彼岸的、观念世界回归到此岸的、现世的现实生活之中。马克思把伦理学从形而上学体系中拯救出来,根本上把伦理学“因地而异的改变现在似乎是无关宏旨的”认识扭转过来。其二,社会生活中,道德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道德文化要“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2]
道德文化建设从“决定论”到“适应论”,这不仅是历史唯物论的彻底贯彻,将道德文化放置在社会关系中来认识;而且,道德文化这种伦理关系是与其他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中共同发挥作用的,因而,适应论就不是被动的、带有决定论残留的相适应,对于整体性的社会关系而言,是互补性的相适应,相互适应;因而,也有国内学者将此种道德文化的建构机制成为“生态论”,一种“伦理-生态”“文化-生态”的道德文化建构模式③。
在这种相互适应的社会关系氛围中,道德文化建设就呈现为现实具体的伦理生活元素:劳动-工作-服务。在人的感性的历史存在中,劳动的伦理本性④在于人通过劳动创造了一个属人的世界,在劳动中以及劳动产品的共享中连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劳动人的价值世界得以生成,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得以确认。正是通过从无意识的劳动到“主动性”的工作以及“为他人”的服务,伦理生活才具有了具体化的生活形态。通过劳动,个体不仅获得了个性与自由,而且也通过服务获得自我实现。在以具体劳动为存在形态的伦理生活中,劳动的异化使得劳动实践的伦理本性“褪色”。马克思指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到那个***出来、从奴役制***出来,是通过工人***这种***治形式来表现,别以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因为工人的***还包含普遍的人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 了。”[11](51)从而得出,伦理是为了人的不断***的生活形态,道德是为人的,而不是人为道德的。在人的自我***、自我实现的伦理生活中,实现全人类的团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成为现世伦理生活中作为行动者(无产者)的一种行动邀请,通过无产者的实践行动从而为伦理关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种可能、可行的历史方案。
注释:
① 相对于不同文化背景民族的道德文化建设,文化的差异首先成为要关注的问题,所以相对于道德文化的词语构成,西方学界相关研究中大多将其分离,道德(morality)与文化(culture)并不是天然一体的。参见:Elliot Turiel, The Culture of Mor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② 现代公共生活中的任何个体行动都可以进行无数、无限的道德辩护,明明是利益攸关却以“道德借口”为掩饰,伪善的社会风气下,“真小人”反倒站在了道德高地,比如“范跑跑”;另
外,各种社会组织主体(如企业、公司)的不道德行为所造成健康伤害固然严重,但是伦理伤害更为严重,比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家乐福价格欺诈、易思买、芭比娃娃旗舰店突然关闭、双汇火腿的“瘦肉精”事件等等。
③ 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可参见樊浩教授著作《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以及学术论文《伦理-经济生态:一种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等。
④ 关于劳动的伦理本性及其属性的论述,可参见:晏辉.劳动之伦理本体地位的消解与重建[J].学术月刊,2010第3期。
参考文献:
[1] 张颐. 张颐论黑格尔[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0.
[2] . 讲真话察实情—同***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DB/OL]. 新华网, 2011?04?1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4] “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课题组. 当代中国民众对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状况评价的实证分析报告[J]. 道德与文明, 2011, (3): 133?141.
[5] 克劳斯·黑尔德. 世界现象学[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3.
[6] 霍耐特. 为承认而斗争[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7] 克里斯蒂娜·科尔斯戈德. 规范性的来源[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8] C.M.Korsgaard. Creating the Kingdom of End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9] 查尔斯·泰勒. 黑格尔[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2.
[10] 高兆明. 民族道德文化: 从传统到现代[J]. 哲学研究, 2010(4): 109?116.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Ethical relation: problems of and solutions to
moral culture development in modern China
WANG Qiang, FANG Xiaochen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hanghai Party Institute, Shanghai 200233;
Graduate School,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 Moral cultural is the nation life of all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the “ethical relations” reconstruction. Moral life of modern China, the ethical relation has two main features: First, subjectivity and universal, holistic relationship in ethical life, the two conflicts caused by the logic of moral ought to “be norm” of ethical life; Second, ethical living conditions of authenticity and purpose (virtue and happiness), the two conflicts are moral logic of authenticity “be happy” in ethical life. Thus, to overcome the paradox of moral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to be more ambitious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life. It including three levels of the system: the ethical relations of moral inter-subject’s mutual recognition,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of lifestyle as the intermediary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ics and politics, economic system. Only by doing so, can we reconstruct modern ethical life i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whole” social life.
Key Words: ethical relation; moral culture development; political system; economic system
收稿日期:2012?08?03;修回日期:2012?09?19
关于生活的作文篇10
初中语文 素质化 研究 实验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应试倾向严重、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笔者与所在学校教研组开展了“初中语文素质化教学研究”的专题研究,重点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开展分析,并进行针对性改进,以期实现知识性、能力性目标的同步实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一、开展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活动也呈现出勃勃生机,许多优秀的教研成果得到了推广与运用,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学手段更加生动,教学模式更加自主,教学空间更加拓展。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着部分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领悟不够深刻的现象,教学活动始终抱着老一套,墨守陈规,影响了教学活动有效性提升,本课题主要就是针对这些状况开展研究与分析。当前,部分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不和谐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师生关系不够和谐。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师生关系关注度不够,认为师生之间单纯就是知识传授的关系,教师只要将教材中要求讲解的内容传授完毕就行了。其实,教师面对的初中生是处于青春期的特殊发展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对于师生关系融洽程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这种淡漠的师生关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素质化程度、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和提升教学成效,会产生消极影响。
2.教学手段陈旧落后。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大部分教师已经具备了现代教学手段的熟练掌握能力,但是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现代信息教学手段掌方面对多媒体教学握与运用能力不强,一方面自身技能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一手段的作用认识不够全面,对于多媒体手段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不够深入了解,导致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够广泛。
3.教学模式枯燥单一。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学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师,部分教师还是将单向灌输的模式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形式,教师充当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主动思维探究程度不高,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成效较低,在语文学习中没有能够实现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枯燥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容易造成学生语文学习的“高分低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学空间过于狭隘。部分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全部放在了课堂教学之中,对于课外活动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语文素养提升等方面整合资源力度不大。狭隘的教学空间,不利于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难以形成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合力。
二、实施课题研究的措施
在课题研究中,笔者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开展针对性改进,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探究教学过程以及拓展课外活动空间等方面入手,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断拓展语文教学空间,提升教育教学成效。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注重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发挥积极情感因素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用。首先,笔者坚持做到倾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活动之余,深入到学生中间开展交流活动,以温和的态度向学生了解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看法,以及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建议,将其中具有价值的内容融合到教育教学工作设计之中,提高教学动的科学性。其次,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多给予学生积极的教学评价,多表扬激励,不讽刺挖苦,即使面对成绩较为滞后的后进生,也充满爱心地对待学生,给予他们关怀的爱心,在学生心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更加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此外,笔者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并鼓励优秀生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发挥电教媒体作用,提升教学生动程度。多媒体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为了突破以往教学手段单一枯燥而造成的教学成效低下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首先,在教学信息补充完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信息采取影音展示的方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容量,有效提升了生动程度。例如,在教学一些相对枯燥的说明文内容时,笔者以纪录片、专题片等丰富的教学视频来增加学生的感知经验,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情境的营造方面,笔者也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采取音乐烘托、配乐朗诵等形式,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了教学活动素质化程度。
3.尝试探究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要求,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习能力提升,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着力为学生搭建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载体,在学习小组建立、教学探究题设置等方面多下功夫,将学生分为6~8人的学习探究小组,成员涵盖班级语文学习各个层面的学生,还明确一名学生作为小组长,牵头组织研究学习活动。教学活动中,笔者不再包办教学活动,二是设计了教学探究题,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变“教答案”为“教方法”,通过思维引导与重难点启发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此外,笔者还注重提高学生的归纳与总结能力水平,在最后的学习成果汇总阶段,这一项工作也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开展集体研究,提高学习成果的全面性,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的双重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生活的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