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学习篇1
关键词:高三;数学;重视;学生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389-01
回顾高三复习的全过程,总结经验与教训,我得到以下的点滴感悟,以期对未来的高三复习提供借鉴。
注重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健康的复习空间是成功复习的基础
教育改革的首要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高三数学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实行分层教学。进入高三,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努力学习,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考取一个理想大学的美好愿望。这是我们高考复习成功的有利因素。如何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次要求,分层设置问题。在课堂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每天的学习都有所感悟。这样就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中,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注意学生的心理调节,是高考复习的重要环节。
首先应注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心理的耐压力。由于数学的抽象性,数学的学习会经常伴随着困难,数学为磨练意志,提高耐挫力提供绝好的平台。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学生勇于面对失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轻易解答,而是要帮助他们探索。同时要淡漠学生的考试成绩,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只有经历磨练,才会真正体会成功的快乐,自信心才会得到加强。这有易于提高考生的心理应变能力。
其次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在钻研数学中品质得到发展与健全。高考的另一个重点则是对学生严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所以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基础是成功复习的保证 重视课本,狠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建构学生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的载体,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纵观高考试题,许多试题源于课本,是课本例题、习题的组合、加工和拓展,充分表现出课本教材的基本作用。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是成功复习保证。
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确保学生能力水平的发挥。高考数学命题注重能力立意,数学的核心能力是思维能力,它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和运算求解等诸多方面。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精讲题,练得法,重过程,讲到位。选题要注意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训练题不在“多”而在“精”。要精选一些在多个知识层面交汇且综合性较高的题型进行训练,注重解题过程,通过解题搞清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破解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在不同情景下的知识迁移能力。
以上是我的工作总结和点滴体会,希望能给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雷光勇《会计契约论》中南财经***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 国家统计局数据库,http:///tjsJ/雷光勇
高考学习篇2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数学新课标卷,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重运算、考思维”的设计理念。在坚持对五个能力、两个意识考查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体现了数学的基础、应用和工具性的学科特点。
(一)稳
1. 体现在数学基础的考查稳定。第一,注重课本内容,很多高考试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第二,紧扣考纲。高考试题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 试卷中所有考题无一超纲;第三,注重运算。每年的试题都有:集合的运算、向量的运算、复数的运算、三角运算等基本的运算题;第四,注重用***。每年的试题基本上都有:三视***、函数***、程序框***、可行域***等作***、识***题目。
2. 体现在思想方法的考查稳定。新课标试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对通性、通法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2010年理科第10、12、20、24题,文科第5、11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理科第17、20题,文科第17、21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体现在数学能力的考查稳定。考生数学能力的差异,反应在考生思维品质上。思维品质能客观、具体地反应出考生数学能力的差异,因此,新课标高考数学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
4.体现在主干知识的考查稳定。(1)三角函数题。三角函数解答题每年都在变,但是以三角形为载体的特点没变,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是三角函数考题的“常青藤”。(2)数列题。数列试题的主旋律始终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通项、数列的求和问题。(3)概率题。新课标高考中的概率题更注重统计分析的背景设计,一般使用统计(抽样、频率分布表、直方***、茎叶***等)给出数据和信息,将频率视为概率,进而研究分布及数字特征计算。(4)立体几何题。新课标卷设计的立体几何试题,基本上以三棱柱、三棱椎、四棱锥等多面体为载体,研究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解法上,采用同一个题目,既可用传统立体几何知识作答,又可用向量法求解。(5)导数应用题。导数应用题中,多含有参量且以有理函数与超越(指数、对数)函数的复合形式为载体,以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方程根的分布、不等式的证明为形式,考查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6)圆锥曲线。圆锥曲线是历年新课标高考的压轴题之一,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大考点。新课标卷解析几何的一般命题模式是,先根据已知的关系确定一个曲线方程,然后再结合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等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化归为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函数问题来解决。其中的热点问题有:参数范围问题、最值、定值问题等。与平面几何的结合,与向量知识的综合,与方程、不等式、函数的融合是这类题的显著特点。
(二)活
1.知识的组合方式灵活。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如函数的各种性质的综合考查,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融合设计,向量与三角函数,向量与解析几何等的交汇,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等。2.跨学科的综合。数学与物理、生物的融合等。如,(2012年理科第15题)某个部件由三个电子元件按下***方式连接而成,元件1或元件2正常工作,且元件3正常工作,则部件正常工作,设三个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各个部件能否正常相互***,那么该部件的使用寿命超过1000小时的概率为 。
2.命题的载体选择灵活。选择填空题以式、***为载体,具体选择灵活多变。解答题中的三角函数题或以三角形为载体,考查三角函数的***象性质,三角变换的化简求值;或以实际应用中的测量问题为载体,考查解三角形的方法技巧。灵活多样,新颖独特。正、余弦定理是基础,边角互化是关键;概率题以实际应用问题为背景,以统计分析为基点,考查概率计算与概率分布。内容丰富,或保险问题,或老年人的服务问题,或销售问题,或产品质量检测问题;立体几何题以多面体为载体,或棱柱,或棱锥。平行垂直是基础,几何方法与向量方法相结合;解析几何题,以圆锥曲线为载体,或椭圆,或抛物线,或双曲线。方程思想是基础,运算化简是关键;导数应用题,以函数为载体,或三次函数,或对数型函数,或指数型函数。形式简单,内涵丰富,含参讨论是常态;数列综合题,以递推关系为载体,或求通项,或求和,或证明不等式。方法灵活,归纳猜想是通法,构造转化是捷径。
3.问题的求解策略灵活。新高考的试题,体现以能力为立意的精神,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所以,对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尤其是选择填空题中的后几道题的解答,要会观察问题的特殊性,如数字的特殊性、结构的特殊性、***形的特殊性、关系的特殊性、联系的特殊性。
如,(2012年理科第12题)设点P在曲线 y=ex上,点Q在曲线y=ln(2x)上,则|PQ|的最小值为( )
A.1-ln2 B. (1-ln2)
C.1+ln2 D. (1+ln2)
求解的切入点是:观察到y=ex与y=ln(2x)互为反函数的关系,根据***形的对称性,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
新课标卷中解答题的压轴题,有较强的综合性。求解的关键是:要会分解,化大为小,要会分离,化繁为简,要会分割,化整为零,要会分类,化难为易。
如,(2011年理科第22题)已知函数f(x) = +,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x+2y-3=0。(Ⅰ)求a、b的值;(Ⅱ)如果当x>0,且x≠1时, f(x)>+,求k的范围。
分析:这道题的第一问,容易解得a=1,b=1。难点是第二问的解答:由(Ⅰ)知f(x)=+,f(x)-(+)=[2lnx+]。
策略1:要会分离,观察x≠1的条件,把2lnx+从中分离出来,***考查,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单。考虑函数h(x)=2lnx+(x>0),则h′(x)=。
策略2:要会分类,根据k的不同取值,根据x的范围,分类讨论恒成立的条件:
(i)当k≤0,由h′(x)=知,当x≠1时,h′(x)0,h(x)>0; 当x∈(1,+∞)时,h(x)0。当x>0,且x≠1时, f(x)-(+)>0,即f(x)>+。
(ii)当00,h(1)=0。故当x∈(1,)时,h(x)>0,可得h(x)
(iii)当k≥1,此时h′(x)>0,h(1)=0.故当x∈(1,+∞)时,h(x)>0,可得h(x)
(三)新
1.新考点。试题体现新课改理念,对教材新增内容的考查全面,且难易适度。既体现了基础知识的与时俱进,又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对算法、三视***、抽样方法与***性检验、几何概率与定积分概念均考查到位。
如,(2012年理科第6题)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输入正整数N(N≥2)和市属a1,a2,……,aN,输出A,B,则( )
A.A+B为a1,a2,……,aN的和
B.为a1,a2,……,aN的算术平均数
C.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D.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2.新结构
新课标卷,相对于大纲卷有新变化。
变化1:三角函数题淡化求值、化简、证明的考查,侧重于***象与性质、解三角形的考查。
变化2:概率题,变大纲卷纯概率问题为统计背景下的概率问题。
变化3:解答题中的第一题,数列、三角轮换“坐庄”。若解答题的第一题是数列题,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必是解三角形的题,其难度与解答题相当,反之亦然。
变化4:最后一题为选答题,选考部分由选修4系列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一题,学生任选一题作答。
3.新背景。新课标卷凸显数学的应用,关注试题背景的创新,尤其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以概率统计题、三角函数题为主。如,解三角形的题加入了考查实践能力的立意,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如,(2010年陕西理科卷)如***,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B点北偏西60°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且与B点相距海里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达到D点需要多长时间?
4.新信息。信息给予题,是考查学生学习潜能的创新题。新课标卷更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解答的关键是阅读理解,定义新函数,定义新运算,使这类题别具特色。所以高考复习须关注这类题型的训练。如,(2011年理科第12题)用min{a,b,c}表示a,b,c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f(x)=min{2x,x+2,10-x} (x≥0),则f(x)的最大值为( )
A.4 B.5 C.6 D.7
二、复习方法漫谈
高考命题虽说千变万化,但只要认真研究考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找出相应的一些规律,就可以提高我们复习备考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1.复习要求——四化
(1)知识理解,要“深化”。一是要知识序化。高考复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成条理,归纳成系统,构建成网络,整合成结构。让学生建构起自己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二是理解内化。要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内在联系。
(2)问题归纳,要“类化”。高考题的许多题型,课本中没有。高考题的许多解法,总复习前很难全部涉及到。所以,高考的复习,就要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题型要归类,解题方法要总结。
(3)通性通法,要“强化”。高考题的解答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如,数列中的“基本量方法”、“数列的性质法”、立体几何中的“几何方法”、“向量方法”等。这些通性、通法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强化,要变成熟练的技巧。
(4)解题思维,要“优化”。高考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限定的内容,因此解题思路要优化选择,解题方法要简捷途径,解题过程要最佳方案,解题失误要最小化。这就要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注意通过一题多解找最优解,“一题多变”找最佳点,“一失多思”找“防滑链”,使解题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深刻性、批判性。
2.复习内容——四查
(1)查考纲,把握方向。考试大纲对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要查大纲,对新课程高考考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2) 查考题,明确考法。高考试题,有效地反映了新课程数学怎样考、考什么的问题。研究试题就是要明确主干知识以怎样的命题体现,数学能力以怎样的方式表达,数学的思想方法以怎样的活动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怎样的背景展示。
(3)查课本,回归基础。查课本,就是要看考题与课本的关系,要看考点与课本的关系,要看方法技巧与课本的关系。从高考的要求出发,把课本熟化。概念能脱口而出,公式定理能信手拈来,基本方法能“左右逢源”。
(4)查学情,对症下药。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定要诊断学生的数学基础。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
3.复习要求——四通
(1)心有灵犀一点通。高考复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点。概念理解的深度需要教师点,公式定理的应用需要教师点,典型问题的思路也需要教师点。
(2)融会贯通。高考题与平时课本作业题最大的差别是综合性较强,即便是一道选择填空题也会有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所以,高考的复习就要突出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分章化节学习的内容,建立起“勾心斗角”的联系;不同章节的例题习题,建立起“犬牙交错”的关系。在“联系”与“关系”的掌握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高考学习篇3
严选高资历教研团队,全面晋级高考学习系统,名师教学,专业课程团队教研,精心体系设计
精粹干货,涵盖考纲高频考点,优中选优,专业教学,为您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套卡超长有效期,有效期直到高考结束,专业打造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系统课程
学不懂可反复看,不再担心赶不上进度,功能强大的学习软件无缝衔接手机、Pad,在任何地方随时学习,复习再担心赶不上进度
(来源:文章屋网 )
高考学习篇4
【关键词】准确把握 注重细节 精心设计 耐心辅导
【中***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23)06(b)-0006-02
高三数学复习备考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根据多年的实践,和学习名师、名家好的经验,我认为高考数学科复习成功的要诀是:准、细、精、实。
1、要诀一:准
“准”,主要包含四个方面:(1)高考大方向把握准;(2)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瞄得准;(3)学生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抓得准。4、解题技巧和规律总结得准。
确保“准”,教师必须做到:认真分析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权威学校的最新高考模拟题;广泛搜集、查阅、研究本学科有关期刊杂志上的高考信息;深入学生之中,沟通交流,调查研究,每次大型考试认真做好学情分析,通过每次作业、试卷的批改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教师要多做题,只有教师多做学生才能少做,即教师把通过大量总结得出的解题规律准确地教给学生,以迅速提高学生解决类型问题能力。
2、要诀二:细
“细”,就是要注重细节。常言道:成功在于细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黑格尔名言:“上帝惊叹细节”,都说细节对于成功所起的重要作用。高考复习工作更应该注重细节,才能更有效。回顾每一届高考成功的尖子生,他们无一不是对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理解入微,了如指掌,对解题方法的选择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就连卷面的表述都能够做到准确、严密、精当。分析高考失利的学生,他们或是某个知识点有漏洞,高考中显露,或是解题方法选择不当,耽误了时间,或是思维不严密,导致结果错误,或是审题不细,导致会做的题无谓失误,或是计算的关键环节平时细致不够,造成考试时的所谓“计算马虎”,或是数学语言基本功欠缺,导致步骤扣分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平时不注重细节的结果。
所以,确保“注重细节”教师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高三备考工作:
2.1 备课。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教师要在复习每一单元之前,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研究新课标。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把握好课标上关于“理解”、“了解”、“会”、“知道”、“掌握”、“熟练掌握”、“运用”、“熟练运用”、“能用”等词语在高考命题时的尺度,注重这一细节,方能不走弯路。其次为避免一轮复习在基础知识上的简单重复,必须注重的细节有:概念的复习要细,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重视知识的得出过程。基本技能的提升方面,要做到常规解法要加细,训练题教师要认真做,方能知细节。
2.2 讲课。一轮复习典型题目要细讲,用条件结论的改变拓展学生的思维,某个类型的典型题目选择哪一种解法最佳,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解题方法,要讲充分,方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还要注重解题方法的比较、总结这一细节,学生才能进一步认识规律,第三个层面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进记忆,这一细节要精心设计好。这样,双基的落实才有着落。但,要注意不要讲多,怎么才能做到精讲呢?
2.3 批改。一轮复习要全批全改。“收”方能督促学生做,“批”方能发现问题,“批改”必须分析错因,使授课更有针对性,否则授课就是隔山放炮,做不到精讲,做到精讲才能多练,提分才有的放矢。所以,“错因”就是我们必须注重的细节。
2.4 辅导。要注重的细节有,指导学生改正、纠错,注意满分作答,要求学生讲后100分。学生要有错题本,把自己***做错的题目记录下来,然后认真研究,深入反思,在以后的考试中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改正方能进步。辅导要因材施教,对于尖子生的弱科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辅导,也就是所谓的吃“小灶”,重鼓励和要求,给他任务定期完成,勤辅导和答疑,多检查和督促,注重这些细节是尖子生培养的最佳途径。待优生转化应注重的细节是,注重自信心的培养,通过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他克服困难,帮助入微、鼓励入微、关爱入微,一定收效最好。
2.5 检测。一是学科内随堂检测,也称之为限时训练,一定要认真对待,教师有多认真学生提分的速度就有多快,因为散做发现不了问题,散做学生紧张不起来,发现不了问题,授课就没有针对性,学生就失去了一次改正的机会;学生紧张不起来,效率就得不到提高,速度也得不到提升,因为高考不仅需要准确度,更需要解题速度。怎样注重这一细节呢,一方面限时,另一方面要强调检测的重要性,制造紧张气氛。比如:在函数一章的限时训练课前,教师大声说:“本节课进行函数一章的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计时开始”。学生马上认真起来,然后到点收批,点名表扬成绩好的学生,耐心指导低分学生。总之不处平时如考试,难处考试如平时。第二是大型考试,即所说的月考、阶段考、调研考、通考、联考、摸底考、模拟考等。考前,要指导学生时间分配,提醒学生注意审题,注重表述;考后,认真搞好学情分析。调研性质的考试学科组分析本学科学生的基础情况,制定和调整下一步的复习计划,阶段考检测复习效果,分析复习效果,改进教法和学法,联考和通考接收外来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学情分析,注重鼓励指导学生,努力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模拟考,分析指导学生积累考试经验,提高应试能力
3、要诀三:精
“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高考学习篇5
关键词: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主导作用;以生为本;回归课本
众所周知,高考对于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来说尤为重要,而高考前的复习工作更为关键。高考数学复习一般分为三轮:单元复习、专题复习、综合复习。第一轮单元复习是以复习资料、课本为主的全面复习,目标是基础知识过关。第二轮是专题复习阶段,一般是在第二学期开始,到四月中旬结束,老师将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老师的复习,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而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一系列问题,主要目标是突破高考解答题。第三轮主要是综合练习、讲评,进行查漏补缺,将问题解决在考前。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突出重点,构建知识体系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数学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因此,二轮复了要巩固一轮复习的成果外,还要着力突出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在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设置专题,帮助学生构建高中数学知识体系。
2.教师要过题海关,替学生分担任务
题海虽然能提高学生成绩,但对学生能力没多大发展,还会使学生后继学习遇到障碍,使学生疲惫不堪,失去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教师若能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便可减轻学生负担:(1)在第二轮复习前教师应做完当年全国各省市高考题三十多套。教师做了高考题,对高考所考数学知识的内容、思想、方法就有所感悟,选题就更科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思想性。(2)给学生印发的练习题,是自己亲自做过并精选的题目。教师给学生的练习题如果自己先做过,就知道每题的训练价值、练习时间,重复的题目、意义不大的题目,偏难、偏繁的题目就不会出现,就不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给其他科目让出时间,从而提高各科的复习质量。
二、以生为本,注重实效
复习时,不能单纯关注解题数量,不能将复习提高的过程异化为解题多少的问题。而应将适度的解题训练与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确立数学内在逻辑体系结合起来,保证解题的质量。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必须在题目的选取、解题的分析、解后的反思上多花力气,让题目为复习服务,切实提高复习的效率。
教师在编选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我这节课要复习哪些知识点,训练哪种数学思想方法(通性通法),考纲中对应部分要求考到什么程度,往年高考有何相关考查,我的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如何等。教师在示范解题和指导学生解题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分析已知是什么,可以把条件等价转化成什么,欲求解的是什么,缺何条件,到达目标还差多远距离。这样训练的目的,是要学生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迅速提取有效信息,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包括知识的迁移、转化等,构成新的知识系统,并经过判断、分析和评价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完成对问题的解答。
三、回归课本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高考数学试题虽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数学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原形”,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回归课本,不是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和解题方法上,充分以课本中的例题、习题为素材,通过变形、引申、发散等方式形成典型的例题,构建知识块,提炼通性通法。
四、抓落实
高考学习篇6
策略1 在抓好数学基本素养的同时强化解题规范训练
由于试题的逻辑性强、综合性高,对答题就有严格的要求,高考复习时,应重视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特别是解题规范的训练,运算尽量做到“一次成功”;学会正确表达过程;答题严密、规范、不重不漏;准确阅读理解题给文字材料,过好“审题观”,解立体几何题“一作二证三算”,尽量准确书写答案,尽量做到不在解题规范上失分。
策略2 在抓好“三基”的同时重视“综合”与“联系”
“三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三基”仍是高考的基调之一,复习时还要“狠抓三基”,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以不变应万变,但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深入,即使是基础题,也表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并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综合,常常在知识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因此,抓基础,既要常抓不懈,更要常抓常新;既要“各个击破”,更要“融会贯通”;既要熟练掌握,更要灵活运用;既要抓“知识网络”,更要抓“内在联系”,特别提醒:注意新增内容与传统内容的有机结合的题型的训练。
策略3 在全面复习的同时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复习重点内容
不论高考怎么改,“全面考查”是不会改变的,因此,高考复习特别是第一阶段的复习原则之一就是全面性,在“三基”方面不留死角,但高考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只能提出考点,“重点知识重点考”,所谓重点内容:一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二是升入大学后继续学习所必备的重点内容(特别提醒:新增内容大多与大学后续学习有关,),因此,要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复习重点内容,提高复习效益,对于重点内容,要注意与别的数学知识的联系的同时,有意识地应用这些重点知识,在解决其它内容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深化认识,提高解题水平。
策略4 在抓好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树立新的“能力观”
考查能力是数学高考的重点和永恒主题,因此,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了当务之急,抓数学能力培养,先抓好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即“四能”),勿需置疑,但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有些能力需要“细化”,如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抽象能力等;有些能力需要“组合”,如建模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等,只有树立新的能力观,才能成为高质量的学生。
策略5 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都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涵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也是高考数学命题凸显的特点之一,不少学者认为:仅“传授知识”的数学是一种境界,加上“能力培养”是稍高的境界,再加上“方法渗透”(指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较高境界,而再加上“提高修养”(指数学文化及非智力因素的介入等),则是数学教学的更高境界,这是很有道理的,作为学生,就一定要深刻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体现数学的学科特点,才能形成数学素质,在追求数学思想时,一定要强化数学“通性通法”,淡化数学“特殊技巧”,因此,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都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策略6 由浅入深、适当搞好应用题的学习
因为“应用性问题,没有固定的背景与题型,难于分类模拟训练,因此是考查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题型,对于高校选拔有潜能的学生,及对中学加强素质教育的导向,都起着良好的作用”,从学生学习角度来说,就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实际,多观察生活,由浅入深地逐步学会数学建模,增强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但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删除了“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的试题,加强素质的考查”,是否说明应用题并不一定要在每年的试题中体现,因此应用题的训练要“适当”。
策略7在掌握常规题型的同时适当注意新颖题型的训练
高考数学命题的总思路是“稳中求进,注重考查能力”,高考要“稳”,就是说有许多“常规题”,复习时应按“样题”进行常规训练,选题尽量贴近高考题型,明确“强化什么、淡化什么、回避什么”,力争在拿到试卷时对大多题目有“熟悉感”;高考要“进”,就是说有一些“新题型”,高考要“进”,就是说有一些“新题型”,同时在深、广、难、综上有一定要求,复习时就应适当注意新题型的训练。
策略8在重视检测的同时注重加强应试能力的训练
复习阶段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同学们在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差、速度过慢、方法不当、考试焦虑、不会“跳过拦路虎”等问题,应得到有效的纠正和指导,同学们应自觉地将每次检测当成一次极好的训练应试能力的机会,逐步提高应试水平,当今的数学考试,两小时内完成12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平时没有一定的应试能力训练,速度不快,怎能在两小时内做完22题?
策略9 在强化思维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方法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多种途径,注意培养直觉猜想、归纳抽象、逻辑推理、演绎证明、运算求解等理性思维能力。
策略10在倡导主动学习的同时注意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环境
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善于从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同时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2 回顾
我不论当校长还是当副局长,我一直活跃在数学教育教学领域,这里有割舍不掉的数学情愫,但更多的是希望数学教师能够更快地成长起来,成为骨干教师,成为优秀教师,因此,全国的、全省的、厦门市的数学教学会议,只要在厦门或福州开,只要时问上不冲突,我都尽量争取参加,大会如有请我发言或作个报告,我也基本上不推辞,尽量高质量“完成任务”,其实我是想通过发言或报告逼自己再学习再研究,保持一定的学术敏感度。
在这些会议中,属高考研讨的占多数,所以我一直对高考数学复习有一定的了解和想法,《高中数理化》杂志,我在多年订阅,也在此刊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后来成为这个刊物的特约编委,2007年杂志社向我约稿,我就将我在高考研讨会上的一个报告的部分内容整理出来,交了稿。
3 凝思
就高考数学复习来说,我觉得首先要关注***考试中心,了解高考的大方向,比如,近年来“多元评价是考试改革的总体趋势”是值得关注的,其次要关注刊物,不少刊物对高考的研究步入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的轨道,比如,《福建中学数学》的栏目“课题研究、教学参考、命题研究、高观中数”都涉及高考复习研究;涉及高考复习研究的刊物栏目还有《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题案复习、考试***、教研导标、解题中心”,《中学数学》的“新题征展、复习参考、试题赏析、教学论坛”,《数学教学》的“考试之窗,数学探究,解题研究”,《数学通报》的“考试研究,解题教学,教学研究”等,研究这些栏目下的文章,对高考复习一定很有借鉴价值的,再次要关注一些人物,他们对高考长期研究,他们的关于高考复习的文章,是需要我们每篇必读的,如老一辈的罗增儒、储瑞年老师等,还有近年在这方面颇为活跃的老师,如赵思林、余继光、***、裴光亚、陈清华、柯跃海、陈中峰、郭俊芳老师等。
简言之,有了这“三个关注”——关注***、关注刊物、关注人物,再将他们的“复习之道”整合成自己的“践行之道”,这样的高考复习就一定是科学而高效的。
4 展望
我觉得《福建中学数学》近年来办的很有起色,除了容量增加、版式创新、栏目实用、稿件重质、文风朴实外,很重要一点就是切近了福建省的教育教学,尤其是把福建省的数学高考中考纳入研究的轨道,是真真正正的“数学考试科学研究”,是福建省教育厅重点课题《课标课程背景下高考数学命题改革研究》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这样既让数学考试逐步走向科学化境界,又有效地吸引了广大中学教师积极进行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包括数学考试研究)。
高考学习篇7
一、研究《考试说明》与高考信息
第二轮复习中,不可能再做到面面俱到。要在复习中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就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吃透精神实质,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尤其是在一些课外辅导书中出现的旧教材的内容可以不予研究。同时还应关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以及对试题的评价报告,捕捉高考信息,尤其要注意教科书中新增内容的考查形式和频率,它们能够体现新课程中的新思想、新理念,这样复习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优化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思想
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当然回归课本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像第一轮复习那样“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纲悟本,对照课本进行回忆和梳理知识。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所以要对课本典型问题进行挖掘推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知识专题复习中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加强各知识模块的综合。尤其注意在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如,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平向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等。
在方法专题复习中,以这些重点知识的综合性题目为载体,渗透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系统学习。
三、规范训练,提高速度与准确率
高考复习中学生需要大量练习,为了赶时间,他们往往只注重解题思路的寻找,不按规定格式解题,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规范。因此,学生要以教师的解题过程为样本,或对照历年高考标准答案,严格要求自己,或通过对试题的评分标准进行规范答题,踩准得分点,减少过失性失分。
计算能力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之一。第二轮复习要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做题,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知识、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能力,每次练习要求学生做到熟练、准确、简捷、迅速。
以上是对二轮复习提出了总体要求,学生具体又该如何做呢?
1.明确模拟练习的目的,不但检测知识的全面性、方法的熟练性和运算的准确性,更是训练书写规范,表述准确的过程。
2.查漏补缺,以“错”纠错,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有侧重的看一下。查漏补缺的过程也就是反思的过程,逐渐实现保强攻弱的目标。
3.严格有规律地进行限时训练。特别是强化对解答选择题、填空题的限时训练,将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严格按时完成,并在速度体验中提高正确率。
4.保证常规题型的坚持训练,做到百无一失,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拓展高考中难点的训练。
5.注重题后反思总结,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的存在,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越多,说明你距离成功越近,及时处理问题,争取“问题不过夜”。
6.重视每次模拟考试的临考前状态的调整及考后心理的调整,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高考。
高考学习篇8
一、基础复习阶段要注重基础,构
建知识网络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它是从大量的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而这种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是在一定量的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构建一个全面而清晰的数学知识网络,必须首先夯实基础,从基础知识入手,研究知识之间横向以及纵向的联系,帮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找准知识主干,学会举一反三.
在构建知识网络之后,对知识网络的交叉点要多挖掘,在高三复习中充分体现出主干知识的框架作用.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与整理,构建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遇到数学问题才会站在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注重基础,认准“题根”,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加强记忆公式、定理、法则等,在练习的过程中对这些概念进行加强理解和记忆;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学会从一定量的题目中提炼出数学思考与数学方法,总结解题方法,这样才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数学题目的解题技巧,在高考中下笔如有神.
基础复习阶段,教学目标是夯实学生的基础,此时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经常用比较法、探讨法等将学生的易错点、易混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探寻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当高视角地把握全局,注重细节,循循善诱,设置较缓的坡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后构建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
二、提高阶段要整体把握复习内
容
教师只有在整体上将高中数学的内容把握清楚了,才能够在复习中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才能够将知识讲透,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真谛.如,函数是代数中的主干知识,其中,函数的***象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导数与函数的综合是目前高考中的热点.因此,在复习中应当从以下方面,循序渐地的展开.
第一,对函数性质的复习.包括周期性、单调性、对称性、奇偶性等,对这些性质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后面的学习,这类题型常常配有直观的函数***象.
第二,一元二次函数是高考中的重点.因此,复习中要对一元二次函数展开深入、彻底的复习,不留知识死角.其中,对二次函数值域的考查是热点,以求含参变量的二次函数值域为难点.解题方法包括换元法、配方法等.在训练中,教师要对这些重点知识以及主要解题方法重点突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二次曲线交点、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方法等,都是建立在一元二次函数的基础之上的.
第三,函数与方程.重点在于掌握函数的零点和方程根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
第四,在不等式的知识训练中,一元二次不等式、可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题型是训练的重点.主要训练学生分类讨论、灵活转化的思维.
提高阶段主要是对主干知识进行深化与巩固,深入挖掘知识的本质联系,注重思维与方法的指导,提高综合能力.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点的综合与渗透、交融,例题要精挑细选,让学生在经过一定训练后,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逐层拨笋、分解问题是这个阶段的重点.
三、冲刺阶段重在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关键是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强化学生的解题习惯,让学生努力避免出现一些常犯错误,如审题性错误、疏漏性错误、运算性错误、不良习惯错误、知识性错误等;以某一个单位时间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这个阶段测试的频率不宜过高,应该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时间来反思、总结,以适当的模拟训练来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力.
高考学习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应试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1
一、数学复习
培养和指导学生科学备考,立足于教材,克服盲目的题海战术,以重点知识,主干知识为重点,构建系统知识网络,立足双基,认真研讨***《考试大纲》,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真正提高学生的题解能力和应试能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全国高考卷力求试题创新,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命题小组(***考试中心)力求高考的背景公平,思维公平,应试环境公平。淡化知识点覆盖率,重点知识重点考(如函数与导数),主干知识反复考。试题体现入口宽,深入难,很难完整性的特点,试题容易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命题(重点章节的合理衔接);试题充分体现开放型、探索型、应用型的特点。
二、高考数学卷的卷面结构和主干知识
考试中心强调:卷面结构形式不变,即由12个选择题和4个填空题和6个解答题的形式不变,六个解答题的重点知识考查内容不变,即:(1)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2)概率与相关知识;(3)空间几何(一题两法);(4)数列与极限(含归纳法);(5)圆锥曲线与相关知识;(6)函数与导数。
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的22个主要考查知识点:
(一)复数
(二)函数与反函数
(三)简单线性规划
(四)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五)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六)排列与组合
(七)向量法平移
(八)向量运算
(九)立体几何中的性质与应用
(十)导数的几何意义与切线方程
(十一)解析几何:直线与圆
(十二)解析几何: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
(十三)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与基本性质)
(十四)二项式定理(重点是通项公式)
(十五)空间向量的应用
(十六)解斜三角形(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十七)极限(函数极限)
(十八)统计初步知识(包括正态分布)
(十九)概率(重点是经典概率)
(二十)旋转体与球体
(二十一)导数的应用
(二十二)数学中的逻辑关系(充要条件的判断)
卷面中可能的新题型:
1、数学建模类题型。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的应用是以其它知识解决为前提的,如何把实际问题的应用数学化,构成了数学应用的基础――数学建模。它在合理规划、经济、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新定义运算。新定义的基础是高等数学的概念,新定义运算容易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题型新,运算简单(2010.山东.理12),但要注意方法的特殊性和运算灵活性。
3、信息技术类。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建立在数学应用基础上的信息技术考题,越来越基础化(2010.湖南.理7),二十位制之间的转化,信息处理的模型化。
三、数学学科在高考中的应试策略
(一)认真分析试卷,整体把握试卷结构,做到做题的针对性,切忌盲目。容易题先做,疑问逐步逐层解决,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应用和数学思想的通式通法。一般来讲,新增内容《平面向量》《线性规划》《概率极限》《导数》是必考内容,但以工具性为主。
《三角函数》《空间立体几何》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依教材题。《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知识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中学数学和高等数学的有机链接,是高考的难点与重点,特别是函数知识,高考40%的内容都与之有关。
(二)教材中重点章节的复习、练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注重学习中通式通法。同学们知道,“高考题材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考试中心的解释),它到底哪些源于教材,哪些又不拘泥于教材呢?由于同学们所学知识的局限性以及教材改革的方向不同,很多知识点的考查仅限于教材或者他的翻新。例如立体几何、函数极限、线性规划、正态分布等章节。
(三)数学复习中要始终保持勤于动手的好习惯,要学会持之以恒,具备良好的数学素质。在具备相同的先天条件下,个性品质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养成的。要善于把握重点,力求和老师辅导同步,规范练习,切忌虎头蛇尾。高考知识点的覆盖涉及教材知识点的40%,所以个人复习往往不求面面俱到,要学会选择,认真总结,勤做笔记。后阶段集中复习为280天,练习量达到300道题。
(四)谨慎选择资料,一般来说资料的优劣取决于每个人的适应与否,宜精不宜温,宜少不宜多,所附答案要详,要精,正确的答案给人一种启发,错误的答案往往给人一种误导。
高考学习篇10
关键词: 数学高考复习 艺术性 策略
高三最后一学期,就转入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总复习,怎样在短暂的半年时间内搞好数学高考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师生负担,使学生在高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是每位师生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众多中学教师及有关人员多年探讨的问题。我通过多年不断的探索、总结、改革、尝试,摸索出一套高考复习方法,在此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复习中,由于解题的量很大,我们要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
1.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章前***的解说、章前引言的实际问题,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甚至有些联系实际的例题、习题均可作为创设问题前景的材料。若把这些素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加工,效果则会更好。
2.趣浓情深,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教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
一道好的数学题,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但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我们要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教学,师生间能力和智慧得到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二、高考复习策略
高考选拔的特点是以解题能力的高低为标准,一次性决定胜负的。因此,高考的基本训练必然是以解题训练为中心的,解题训练的重点是立足于中低档综合题,提高选择题、填空题的运算(或判断)速度和准确性,这是高考试卷中得分的主要来源。训练的层次应由深入浅,题型应由客观到主观,由封闭到开放,始终紧扣基础知识,真正使学生做到“解一题,会一类”。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在师生共做的情况下,多进行解题的回顾、总结。概括是提炼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形成一些有益的“思维块”。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还应注意针对学生的知识弱点及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多加训练,让学生在解题实践中弥补不足,在辨析中逐步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
1.钻研课本找标准。
考前复习,任务重,时间紧,但绝不可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切忌刻意追求社会上的偏题、怪题和技巧过强的难题。
其一,课本是全国统一的,这不仅仅是内容上的统一,而且是定义、定理、公式等叙述上的规范,符号上的使用也是统一的。无论资料上、参考书中怎样叙述,如何使用符号,课本都是标准。
其二,许多高考题课本中有原型,即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引申或变化而来。由此可见脱离课本的复习是不可取的,我们应以课本为标准,将课本中的题目加以引申、拓宽、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打好基础。
2.重视基础知识训练。
(1)苦练基本功
要仔细研究题目,尽可能获得题目包含的各种信息,尽可能把题目的各种数学语言“翻译”为数学式子(或***形),从而挖掘出隐含的条件,尽可能将各种信息延伸,并能从记忆系统中提取与题目有关的信息,进行有机的沟通和组合,从其内在联系中去探求各种解题思路,从而选择最优的解题途径。对于每一块知识要总结出主要的思想方法,切实领会各种方法的应用情景。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产生的背景,善于寻找知识的交汇点,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在解题后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2)解透基础题
对课本的各类基础题要做到“一懂、二会、三熟、四化”,解题中要注意“概念优先”的原则,学会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熟练各类基础题的解法,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要能完整地、规范地解决各类常规问题。通过解基础题的实践,深入钻研和领会基础知识,苦练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解题心理素质和提高思维能力。
(3)过好速度关
高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时间的比赛,也就是速度的比赛,其紧张程度不亚于百米赛跑中的争分夺秒。因此平时做题(作业、练习或检测)时必须有时间观念,有良好的速度意识,要集中精力,速战速决,以养成思维敏捷、书写流利通顺的良好习惯。
3.系统小结,尽量减少失误。
在最后三个月的复习中要做一些高考模拟试卷,应当挑选导向性好、难度适中的综合卷进行考前的适应性训练,两小时候或一个半小时内完成,每做一份试卷力求达到一定的效果。完卷之后,应进行认真总结,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看一看自己在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上还有什么薄弱之处,认真加以补正。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要进行纠正、分析、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教师或同学,并要把易错的题目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还要对容易出错的题目扎扎实实地进行整理归纳,这样可以减少失误,杜绝低级错误。长期坚持就能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但要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数学内容之中,还要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在高考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地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考生在高考中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取得满意成绩。
参考文献:
[1]石生民.中国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2]张奠宙.数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3]邓引斌.数学通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