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10篇

职业技术教育篇1

一、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辨析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http://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中专门列有“技术教育”的条目,其解释是:技术教育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高中后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学水平的,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科学的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技能训练。技术教育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学习类型和教育水平”。[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中对“职业教育”的解释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一种或一群职业、行业或者工作岗位培养低层次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学制一般在中学后期,包括普通教育,为形成所选职业技能的实际训练以及相关的理论课程。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的比例可能有很大不同但是重点都是在于实践训练。在终身教育的框架内,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三个主要阶段可能还是比较显著的,可见教育分类的第10、11和12层次。

(二)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界定

英国的技术教育是从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中分化出来的。英国的中等教育实施机构分为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三种类型。其中文法中学作为继承传统学术性中学,主要为升学做准备;技术中学则主要进行技术教育;现代中学给学生以实用性的知识和一般性的技能训练,为学生走向生活做好准备。[2]英国教育分为学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三种类型,即有三种发展道路:如果希望从事理论研究方向,可以走学术线路,最后进入学术型大学;如果希望工作,则可以走职业资格这条路线,主要学习工作技能和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具备工作能力;还有一条路线介于两者之间,如果没有确定是否准备上学术型大学还是去工作,则可以走中间路线,在学习的过程中再决定。三条路线并不是孤立的,他们能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形成比较好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一个人可以从一条路线跳到另一条路线上去,人才培养非常灵活。而且同一层次社会上所处的地位相同,能够被社会所接受。三条路线的主要区别是学习的内容不同,第一条主要是理论;第二条是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兼顾;第三条主要是工作场所下的学习,学习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理论知识较少。[3]

德国的职业教育通常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学校教育;二是非学校教育。前者从事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有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专科高中、职业高中、高级专科学校、职业专科学校以及各种形式的培职一体化的学校。非学校职业教育一般指企业、行业、社会团体、专业团体及社区职业教育。这两种职业教育体系互为共存、互为兼容和互为补充。[4]作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主体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是20世纪60年代由原有的中等专科学校和工程师学校升格改办而成,并且其在德国的地位是与其他综合大学“等值”的。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内涵和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在性质上区别于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与我国倡导的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相似。[5]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德国技术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其产生与发展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而发展的。我国技术本科教育产生发展的背景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此外,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性主要在于其提供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学生的可选择性。在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仅具有纵向分明的层次之分,而且也具有横向多样的类型划分,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在体系内部自由地进行纵横向的选择,即不仅可以通过更高层次的进修来获得更高的文凭而且也可以进入体系内部的其他类型的教育,为成为另一种人才类型而学习。例如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如再进行技术教育的进修后就不再是单纯的高层次的技能人才而会成为技术型人才。

台湾地区的技术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中等教育阶段实施的称为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后阶段实施的称为技术教育。[6]台湾的技职教育可划分为五个层次:一是技艺训练,短期培训,用以培养基层操作人员,大都由各单位自行培养。二是技能教育,培养技术工的中等职业准备教育,特点是以实际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辅。三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技术员、技术助理师、领班等人员。四是科技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工业技术师。五是高级科技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工程技术师。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已自成一贯体系,分为三种水平:高级职业学校(包括普通高级中学的职业课程)、专科学校(二年制、三年制和五年制)、技术学院(二年制和四年制,硕士班和博士班)。

二、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

(一)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不同特征

纵观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探索及其发展,可见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而且关于两种教育的分类也已在国际上达成了共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同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体现在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实施以及实施机构等的不同上。在区分两种教育类型并承认其各自系统体系的前提下,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联系也是必然的。

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区别最为关键的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别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掌握经验技术为主,要求经过长时期实习养成某一职业所需的熟练技能经验和有关知识。这方面人才有工农业技术工人和汽车驾驶、烹饪等人才,还包括要求熟练操作的其他各种工作岗位。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要求掌握某一专业一定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这方面人才包括工农业担任技术管理工作的技术员,以及具有第三产业方面知识、能力要求相仿的人才。[7]

不同人才类型的智能要求对课程的设置要求也是不同的,而且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最核心的环节,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为培养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种不同类型人才,课程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课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比重上。在普通文化基础课方面技术教育的课时数要远远高于职业教育的课时数并要求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技术基础课方面,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相比明显课时少、深度浅、广度较窄等而且课程要求也具有明显的不同;在专业课方面,技术教育的内容要比职业教育宽广得多。

转贴于 http://

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是最根本的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的区别上,其他的一切教学系统的差别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及课程的设置来区分的。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联系

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http://问题,技术一直是科学的附庸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对于通过技术的科学化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发展技术教育的积极性也还不是很高涨。技术教育不是被置于科学的阴影下就是置于职业教育的狭小的范畴内,所以当下通过论证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承认技术教育***性的前提下,探索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联系并进行协调发展和贯通则是更为主要的。

现代的技术教育最初是在职业教育基础上延伸、发展而形成的,培养目标为技术员。早期的技术员大都是对技术工人进一步培训而形成,至今德国仍保持这一培养模式。德国培养技术员的技术员学校不招收普通中学毕业生,而采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技术工人)学习两年的学制。[8]这启示我国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立交桥的建立,虽然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是两类不同教育类型,但是在保存其自身特色下,实现二者之间的沟通联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德国这两种教育类型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是非常值得我国学习的。目前我国的大职业教育体系的弊端是在中等教育层次盲目地合并两种不同教育类型的学校,虽然中等专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的学习年限接近,但是特性却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合并把不同特性的学制凑合在一起,这样就会削弱对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学制的有效领导,模糊各种学制的特色,甚至形成一定的混乱。再者,实施技术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的招生往往是面向普通教育的,对于职业学校的招生名额是非常少的。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层次还不能提升的现实下,技术教育的招生理应向职业学校毕业生倾斜。同时,我国目前技术教育层次的提升已高于职业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技术教育可以作为职业教育的高层次,而且高层次技术教育招收职校毕业生后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是高技能人才的定位而应是技术教育的技术员培养目标或者更高层次的人才。

正因为技术教育起源于职业教育,在初始时这两类教育的具体管理机构往往是同一的,在技术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后才区分开来。例如英国培养技术工人归伦敦城市行业协会管理,20世纪60年代初创办培养技术员的学制后仍归该协会管理,直至1973年成立技术教育委员会后,才将这两类教育分开管理。[9]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置于不同的管理体系下有利于自身的特色的发挥,但是由于这两类教育共同为解决制造工艺中的技术问题而培养人才,因此在教育分类的视角下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联系也是必然的。

二、我国亟需回归教育本源,大力发展技术教育

我国的“职业教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同义,基本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工作职责都处于生产和服务流程的下游(即“第一线”),但是仍然具有明确的不同分工,各自需要具备不同的知识能力结构,简单地说,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优势在于相关技术知识的系统掌握及其应用,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优势在于相关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熟练,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课程体系。虽然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致使其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趋向复合型,两种人才类型的界限趋向模糊,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的现实条件下,这两种人才的分工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不宜于把技术教育的内涵归于职业教育的内涵中,这样势必会使得技术教育的***性发展受到巨大的阻力,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也会有所局限。虽然已有很多学者撰写了很多文章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学术界也逐步达成共识,已承认两类教育的***性。但是目前在很多学术会议以及国家***策文本及领导人发言中依然存在只有职业教育而没有技术教育的现象,而且在这种影响力巨大的场合这种有职无技的称谓更易误导人们的学术观念。因此我国亟需回归教育本源,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期也应大力发展技术教育。

(一)在技术教育的招生上应趋向于多元化

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教育的招生对象是少数面向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更多是招收低层次技术教育的毕业生。例如美国有招收两年制专科毕业生再学两年培养成技术师的学制(称2+2学制);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招收专科毕业生学习两年;台湾地区的工业技术学院只招专科和职业高中毕业生,不招普通高中毕业生;西欧国家也有类似情况,高层次的技术教育以低层次毕业生为入学对象。而且,高等技术教育的教学计划以低层次技术教育的教学计划为基础,相互衔接,从而避免了重复学习。[10]我国的现实却是很多高层次的技术本(专)科院校虽然招收低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但是在对这些生源进行培养时,却和普通高(初)中生源施以相同的人才培养计划,而不对其进行适合其自身特色的课程及培养计划。由于生源的巨大差异性再加上人才培养计划通常是按照普通生源量身订做的,致使从低层次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学习质量很差,严重影响了以后的招生,目前的状况就是很多院校(专业)对低层次职业(技术)学校停止招生。通过国际上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贯通发展来看,单一化的普通生源很难发挥出技术教育本身的特色,因此我们国家的技术教育的高层次理应在招生时进行这方面的考虑,在招收普通生源的前提下适度地招收职校生。生源的入口问题解决好之后,最重要的是技术本(专)科院校还应对这些生源施以与职校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

(二)中等层次的技术教育不能简单地归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之中

国内意见的主要分歧点在于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属于同一类教育还是应分为两大类?一种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总称,技术教育是它的一个分支,因此,总称中不必再加技术两字。据此主张,有些同志认为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统一为职业学校,不必再分类。但是在理论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实下,当今的技术教育已不是过去培养技术工人的技术教育。而且当前存在于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三校合一”的做法虽然有利于盘活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进而打造“大职教”的典范;同时,“三校合一”的做法很多也是为了应对职教面临的“三难”,即招生难、教学难、就业难的困境。但是这种“三校合一”的做法却是转贴于 http://

违背了世界技术教育发展的潮流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两类不同的教育类型,都各自有自己的系统层次体系的,因此不能仅仅为了办学的方便或者为了统和资源的优势,而不顾两类教育的特色来合并两类学校。特别是合并后的学校一般都命名为某某职业学校,这无疑在中等教育的层次上又抹杀了技术教育的特色。http://这种有职无技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技术教育的发展。人才分类理论已明确了技术型人才是一种***的人才类型,因此对其的培养理应有一种***的院校来进行培养。因此中等层次的技术教育的办学不能为了***一时之便而简单地归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之中。

(三)社会强烈呼唤对技术教育的回归

职业技术教育篇2

论文摘要:发展职业教育,要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要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各个方面做好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技术院校教学相结合的工作。

2002年7月28日至30日,***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8月28日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渤。《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实施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因此,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在注重培养学识的基础上,更应注意劳动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在踏入社会时既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获得必需的技能知识,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职业技术院校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现状

1993年劳动部颁布的《职业技能鉴定规定》提出了在职业技术院校中“逐步实行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目标。从近年职业技能鉴定在职业技术院校中的实施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教育本身还存在诸多问题,职业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存在着脱节,且各成体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职业技术院校各专业执行其教学计划、大纲,而相应各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却有其自己的鉴定标准、规范。(2)职业技术院校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相应工种鉴定规范的内容不相符。(3)教学活动组织与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对学生应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分配比率不同。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按照理论与实习教学的比率(6:4)编配,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则要求被鉴定者不但要掌握本工种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包括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本工种的技能知识(包括操作技能,工具、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安全知识及其他),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各占一半,主要侧重于技能知识的掌握。(4)近年,学校虽然也进行教学改革,加大技能训练的力度,提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这些教学改革是在原有基础之上的改革,没有结合和渗透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规范的内容。(5)学校在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时,因其所授内容不能全面涵盖鉴定的内容,在技能鉴定时不得不对有关的知识再进行系统的培训,这样就造成了教育的重复和浪费。(6)从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职业教育师资不足。职业教育包括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还有对团结、合作、竞争等意识的培养,而现在的老师还不能从单纯的文化和专业知识教育中脱离出来,造成现在的职业教育与单纯的学历教育没什么区别。同时,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对职业技能人员没有科学的测评方式,此外,职业技能人员的待遇也没有得到很好落实。(7)社会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且存在这样一种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次一级的学历教育,只有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会接受职业教育。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从事文化、科学研究的人员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最终还是向普通职业人员的方向发展。所以,现在多数人都挤向大学,认为上了大学才有前途,这是很盲目的。

国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是以***府行为进行的。其目的是改革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和学历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学校的教学改革,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应加快步伐,加大力度,以拓宽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

二、关于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院校教学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并重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技术院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对此,我们应有深刻的认识和明确的态度。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应当***思想,更新观念,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走出固有的办学模式,及早推行职业技能鉴定,使教学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职业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学历是教育水平的衡量标准,也是构成职业资格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创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因此,我们对两者应有明确的认识。目前,我国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脱节现象,将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

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自身完整的体系。而各学科、专业也有相应的教学体系,具体到各个专业(工种)均有其教学计划、大纲。就职业技能鉴定来说,各专业(工种)也有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规范。为使职业技能鉴定与学校的教学相结合,首要的问题是各专业教学计划、大纲与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结合、渗透、互补的工作必须尽早开展,以有效地落实《决定》。

职业技术院校现行开设的各个专业一般涵盖一个甚至多个工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一个或多个工种工作。而职业技能鉴定专指某个工种,是对这个工种进行的专项的职业资格认定。这样,职业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的结合,应充分考虑和明确这些毕业生的培养目标,而后才能确定这个专业与相应的某个鉴定工种相结合的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篇3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借鉴、改革,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也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面临的热点问题。 一、借鉴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 发达国家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虽然各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差异,但都面临着经济环境对人力资源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他们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有许多长处值得我们借鉴。 1.加强基础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普通文化水平的提高,强化普通文化科目的学习,并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而不单单偏重技能的掌握。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知识性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学生毕业后就业不一定对口。为使学生具有广泛的职业适应性,为其升学或就业两种选择提供条件,学生可以在各学科之间跨科选修,而且将相近学科合并为一个综合性学科。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将职业教育定义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IVET),在培养学生能力时“强调培养创业能力、创造性、集体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突出培养“创业”能力。包括培养工作中的自我谋职技能、创业态度、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美国、英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家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超前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能力。 3.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层次 “技术与职业教育应融入终身教育之中,必须更有效地与中等、高等及成人教育相结合。”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结构、层次的多样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从业人员文化基础、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提供了需要和可能。如日本专修学校中的专门学校、加拿大的技术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这就意味着今后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将逐渐转向中等以上的教育阶段,不仅办本科专业,而且还办研究生层次的专业,以构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立交桥,适应科技与经济发展对各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4.抓好职业指导 一些发达国家中的职业教育强调基础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基础职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社会职业,培养职业意识,做好就业准备,进入职业角色。学校十分重视广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培养学生对社会职业的兴趣以及***选择职业的能力。一般按照各年级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指导,各年级有不同的指导主题。 二、改进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针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发展的状况,我们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中职教育办出特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要想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在整体上改革那些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要素,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创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而这又源自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中职教育必须超越现行的教育观念与体制,从狭隘的管理模式中***出来,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尊重个性教育发展,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创造力和实践力的培养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先进的课程设置办法和模式,走学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道路,模拟试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就业环境。 2.实施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 3.注重中职学生未来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一,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来临的新形势,每个社会成员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求得生存与发展,如果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致使个人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情操,那他的才能也就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创新成果更不会造福于社会。 第二,终身教育的思想要让学生掌握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就业技能,这就要求加强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改革,既可增强学生社会知识性,又能为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通过实践引导和创新引导使创业教育与生产教育结合起来并上升为产、学、研结合模式,让学生直接感知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的实际内容。

职业技术教育篇4

1.1教育管理主体过多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分为四个类型,即教育行***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与企业办学。这就导致职业院校的管理呈现逐一种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的问题,不仅导致教育资源利用率差,也无法提升办学效益。

1.2业务部门的管理不协调

***府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管理协调性较差,从财***归属进行分析,教育事业费用是由***门管理的,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则由***门进行制定;从管理模块来看,技工院校与职业培训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监管,职业高中与高职院校则由***门来管理,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成效。

1.3内部管理存在脱节问题

在我国***门之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由两个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的,在现代社会,强调中高职院校衔接的背景下,两个***门的脱离脱节问题已经凸显出来,这也给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造成了体制性的障碍。

1.4***府权责不对称

国家法律法规有着明确的规定,县***府需要肩负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职责,但是,目前很多地区都存在县财***为职业教育支出经费的问题,而部分职业院校也未制定好完善的管理制度,权责不对称问题严重。

1.5社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与一般的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并没有特殊性,这就难以吸引专家、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其管理过程中,失去了这些社会力量的支持,企业教育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现状

针对现阶段下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不足,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行了改革尝试,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需要积极地进行改革,形成统筹管理的局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利用信息技术成立好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

为了实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我国可以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府部门、***门、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与专家担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府与社会的责任深刻地落实到实处,利用信息技术协调好***门、计划部门、劳动部门、***门之间的关系,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好基础。

2.2做好***府职能部门的调控工作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府发挥着统筹协调与管理的职能,为了保障职业教育事业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可以为办学主体在招生规模、招生方式、经费使用上提供更大的自利,控制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比例,对职业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将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应用在其中,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并开展全面的监督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此外,还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来完善现阶段的***策法规,让职业教育可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3利用信息技术设置好专门的职业教育处

为了便于统筹管理,***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置好专门的职业教育处,将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统筹纳入到这一部门中进行管理,合理安排培训工作,帮助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突破体制,凡是涉及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都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处进行解决。如果办学条件成熟,可以由当地***府来成立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全社会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工作,对整个职业技术教育活动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

2.4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

在未来阶段下,还需要做好***门与劳动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门不仅要主管学历证书的发放,还需要协助劳动部门来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对各级技工学校的管理工作,建立起一种协作紧密、分工明确的局面,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历教育之间的融合奠定好基础。其他的部门则要积极配合***门的工作,开辟融资渠道、制订好完善的收费***策、对各项经费进行核实、对发展项目进行评估等,只有采取这种多管齐下的措施,才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一线人才。

2.5完善与修订职业教育法

虽然国家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了部分法规,但是这些法规只简单地规定了大局上的问题,没有对局部关系进行统筹规划,远远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脚步。因此,必须要出台一些清晰、明确的法律条款,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此外,还要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现行的法律进行补充与完善,只有在法律跟上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脚步的时候,才能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3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篇5

张 超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30012

课题: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课题批准号:BCA110020

【文章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其中职业技术教育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21 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如今信息技术在全国各大行业领域中均有涉足,其技术的先进性为各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以及如何将其进行合理的应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职业技术;教育;优势;应用

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其主要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教学过程以实践教学为主,重在讲练结合与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不仅为职业技术教育创造了优势条件,也为其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如何将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进行合理应用,具有现实性的研究意义。

1 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

1.1 丰富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及多样性可以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体验,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多样化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环境,能够使学生沉浸其中,直观自然地感受所提供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资源,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教学原理以及设计定律等,在获得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将其与相关事物进行很好的联系。这样,将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合理的应用,使其与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很好的整合,可以将其自身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并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1.2 为学生营造虚拟实践

职业技术教育多以实践为主,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而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虚拟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虚拟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相结合,构造了所谓的虚拟实验教学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虚拟实验室、虚拟场景漫游等虚拟实践环节,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这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在虚拟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参观和访问的空间进行模拟,在所提供的全景***像中能够体验现实中无法感受的情景刺激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

2 如何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各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应用于教学中,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体验,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得到普及。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教育教学质量明显得到了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应用水平较低、开拓深度不够、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等,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实践学习是合理应用的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技术的先进性及教学资源的丰富性等优势,能够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便捷,将二者进行合理的整合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与迫切性,并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学习,方能将其合理的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中。通过掌握网络基本操作技术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课件的制作并开展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实验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都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为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奠定扎实的基础。

2.2 进行有效的产教结合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主要为现代企业培养优秀的一线工作专业人才,与企业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产教结合,了解学生的专业及特长所在,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广泛开展一些社会服务活动与企业实践活动等。例如,与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就业指导、技术应用项目的开发、编写教学计划、落实实训项目和基地以及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等,这样既加强了与企业间的联系,使学生走出封闭式的学校教育系统,锻炼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又保证了其技术应用能力的持续提高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从而使高职教育得到稳定的发展。

2.3 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特点和专业特长,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将其纳入信息教育的开展工作中来。职业技术教育重在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因此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其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将其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为学生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引导其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潜移默化中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也锻炼了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从而有效地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顺利开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丰富了学习内容,增添了学习乐趣, 也提高了学习质量,它正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得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在为其创造无限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师既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优势,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思想,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加强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走产教结合之路,并依据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特点有效的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这样, 才能培养出具有***思考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倩. 浅谈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多媒体教学[J]. 电子测试,2014, (6):102-117.

[2] 林南秀. 浅议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 科教导刊, 2014,(5):110-119.

[3] 石艳红. 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 大观周刊, 2012,(10):99-106.

职业技术教育篇6

【 关键词 】 教育技术,素养,标准,职业人员

Abstract : CETS suiting for the professional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dvanced after studying the documents about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iteracy in China . This standard prescribes the technology literacy of professional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rom 5 dimensions. It also sets up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ystem ,which fits for the professional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institutions and school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Audio-Visual Education)with all levels and the teach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s and high schools .

Key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iteracy, Standard, Professio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化社会的来临,使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学术内涵,又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并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引领、掌握这些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正是教育技术职业人员——辅助、支持学与教的中坚力量。因此,研究、制定教育技术职业人员的教育技术标准已是势在必行。

《中国教育技术标准( CETS )研究》课题组依据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主要参考国内有关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教育技术素养的研究文献及调查结果,结合实际的工作需要,在对各级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机构内专业人员、学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机构内专业人员,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专职教师三部分人员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职业人员的教育技术标准(讨论稿),供广泛地征求意见。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领域有所不同,它既是一门学科(专业),又是一项事业,同时还是一种产业。 [1] 我国的教育技术一直具有自己的工作领域和严密的组织机构、人员。教育技术学专业从 1984 年发展到今天,已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这是我国教育技术不同于国外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这项事业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发展很快,尤其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 , 从媒体到技术、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 , 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大批专家、教师、电教机构内的职业人员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带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加入到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队伍中来,他们基于自身的工作实际和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开展电教工作,确实对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的教育技术职业人员队伍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素质有待提高,结构失调,人才不稳;偏重技术,轻视理论;缺少培训,后劲不足;科研欠佳,能力不够等。 [2] 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需要具备什么能力结构的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教育技术职业人员还需要不断补充哪些知识、技能及道德情感,提高自身的素养?这些已成为影响当前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

目前,关于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技术素养方面的研究文章不多。国外没有这样专门的组织机构,所以没有可供直接参考的研究资料。但一些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欧、美、日等国 对于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已经充实了大量的参考案例,这些成熟的标准和体系是制定我国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技术标准值得认真思索的资料。另外,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 AECT )与国际培训绩效与教学标准委员会( IBSTPI )在上个世纪的 80 年代就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技术专业知识、技能与能力标准。最近, IBSTPI(1998) 与 AECT ( 2000 )又提出了新的专业技能标准 [3] ,这些都是值得参阅的资料。在 本文撰写的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国内的相关资料,如各级电教机构(或教育机构)制定的相关文件;认真分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的体系等。此外南国农先生提出了电教者的基本素质及使命 [4] ,李龙先生提出了教育技术的素养理论 [5] , 何克抗先生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 [6] , 李克东 先生提出了 信息素养要点 [7] , 桑新民 先生提出了学生信息素养 [8] , 尹俊华 先生提出了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9] ;刘成章等人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其结构 [10] ; 胡巍提出了信息化社会中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培养 [11] , 还有其他的人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论述,这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二、问卷调查的分析和研究

在对国内现有文献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李龙先生提出的“技术素养构成要素”的论述,我们拟定了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教育技术标准(初稿),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同时,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我们提出的关于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教育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是否与这些职业人员本身对于技术素养的理解相符,并征求补充意见。该问卷包含以下内容:

1 、基本情况(包括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教育技术职业人员个人基本情况)。

2 、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

3 、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基本能力。

4 、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道德情感素养。

问卷中所列问题都分别从三个层次——必须(应该)具备、可有可无、无需具备来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90 份,实际回收 168 份,回收率为 88.4% 。其中有效问卷 158 份,有效率为 94.0% 。

1 、对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调查分析

具体内容及调查结果如表 1 所示。

从表 1 可以看出,几乎全部的教育技术职业人员都认为应该全面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体系、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各种技术系统的组成原理;熟练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应该掌握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这些都是作为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教育技术学作为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受到很多学科相关理论的影响,知识结构庞杂,不易掌握,但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来,广大的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已经认识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进行教育技术实践非常重要,是必不可少的。

2 、对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基本能力的调查分析

具体内容及调查结果如表 2 所示。

由表 2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教育技术职业人员都认为应该具备以下的能力素养:掌握各种技术系统的操作技能,并能评价其优势与不足;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运用技术构建、维护、管理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能力;运用技术收集、整合、评价教学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支持教学资源、教育环境建设的能力;制作多媒体产品,运用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能力;运用技术支持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信息化管理的能力;支持和帮助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提高技术素养的能力;运用技术工具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评估和评价的能力。其中有 7.56% 的职业人员认为运用技术构建、维护、管理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能力是可有可无的;还有 5% 左右的职业人员认为运用技术支持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信息化管理的能力及支持和帮助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提高技术素养的能力是可有可无的。

3 、对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情感道德素养的调查分析

具体内容及调查结果如表 3 所示。

由表 3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教育技术职业人员认为应该不断关注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及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应该积极参加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应该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应该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素养;在教育技术实践的过程中注意遵守并教育他人遵守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表中反映的数据来看,还有极其少数的教师科研意识不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较差。

三、结论

依据以上调查表反映出来的信息,参考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结合各级电教机构实际的工作情况,在征求了有关专家的反馈意见后,我们对初稿反复修改,完成了教育技术职业人员的教育技术标准(讨论稿)。需要说明的是与前三个阶段性研究成果稍有不同,我们认为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应该是在一定的信息化环境中进行工作,所以就没有从环境这个角度出发去分级描述教育技术职业人员的绩效指标体系。

职业人员的教育技术标准部分内容如下:

教育技术职业人员包括中央、地方各级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机构内专业人员和学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机构内专业人员,以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专职教师三部分。

(一)基本要求

Ⅰ.掌握相关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A .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具备全面的教育技术观。

B .掌握各种技术系统的组成原理和操作技能,知道它们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C .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知道各种设计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Ⅱ.运用技术支持教学资源和环境的建设

A .运用技术构建、维护信息化教学环境。

B .运用技术收集、评价现有的教学资源,加强资源的建设。

C .支持教师设计、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Ⅲ.运用技术支持教学过程的优化

A .运用技术支持教师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B .利用技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C .支持和帮助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提高技术素养。

Ⅳ.运用技术支持信息化管理

A .运用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

B .运用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评估和评价。

C .运用技术支持学校和地区的各项管理工作。

Ⅴ.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自觉承担与技术相关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A .完全理解信息的重要性,自觉追踪技术革新的信息。

B .为师生创建安全、健康的信息化环境。

C .自觉遵守与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他人开展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

( 二 ) 绩效指标

1 、中央、地方各级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机构内专业人员绩效指标

( 1 )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正确理解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形成全面的教育技术观,具有利用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Ⅰ、 V )

( 2 )掌握各种技术系统的组成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对各种技术开发工具进行反思和评价,能快速排除各种软、硬件故障;能够为本地区构建、维护、管理、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必要时可考虑研制、开发新系统。(Ⅰ、Ⅱ)

( 3 )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指导教师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掌握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方法,能够形成科学的研究课题,支持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Ⅰ、Ⅲ)

( 4 )运用技术广泛收集并整合优化各类教学资源、素材资源,征集有地区特色的学习资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库建设思路和管理方法;发挥地区资源中心促进教学的作用。(Ⅱ、Ⅲ、Ⅳ)

( 5 )熟练掌握网络及各种媒体的特性,掌握教学软件编制理论与实践,指导教师运用技术为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研发教学媒体产品并能恰当的评价其教学效果;能正确评价市场上的媒体产品并进行正确的选择;能采用适当的评价工具和技术方法对教育信息进行处理。(Ⅱ、Ⅲ、Ⅳ)

( 6 )了解所属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配备情况,为实施完善“校校通”卫星远程教育资源信息站建设、卫星宽带网技术,城域网资源建设技术提供指导、咨询或组织技术培训。(Ⅱ、Ⅳ)

( 7 )了解所属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进展;研究各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规划及案例;制定本地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计划且能够指导本地区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的实施。(Ⅳ)

( 8 )熟悉学生、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和新课程标准,支持学生利用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支持教师运用技术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能力,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积极促成课程内容与技术资源的深层次整合。(Ⅲ、Ⅳ)

( 9 )组织现代教育教学经验成果及校园网建设、应用、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推广,充分利用技术与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同行及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交流和探索,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改。(Ⅱ、Ⅲ、Ⅳ)

( 10 )在使用技术过程中能自觉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倡导并监督师生使用安全、健康、平等、高效、规范的信息化环境,探索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及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Ⅴ)

2 、学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机构内专业人员绩效指标

( 1 )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正确理解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形成全面的教育技术观;具有利用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Ⅰ、Ⅴ)

( 2 )掌握各种技术系统的组成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对各种技术开发工具进行反思和评价,能快速排除各种软、硬件故障;能对现有的资源设备优化组合,必要时可研制、开发新系统。(Ⅰ、Ⅱ)

( 3 )依据本校实际情况,整体设计、构建、维护、管理信息化教学环境;并能拟定新的规划及配备方案,积极推进本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Ⅱ)

( 4 )具备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的能力,支持教师利用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掌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完成一定的科研课题,支持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Ⅰ、Ⅱ、Ⅲ)

( 5 )熟练掌握网络及各种媒体的特性,掌握教学软件编制理论与实践,能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研发相应的教学媒体产品;能正确评价市场上媒体产品的优势与不足并能正确选择所需产品,能采用适当的评价工具和技术方法对教育信息进行处理。(Ⅰ、Ⅱ、Ⅳ)

( 6 )能利用技术广泛收集并整合优化校内外教学资源、素材资源,建成适合本校的学习资源中心;鼓励学生和教师用电子作品集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挥教学资源库系统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Ⅱ、Ⅳ)

( 7 )熟悉学生教育技术标准、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及新课程标准,能够把它们与课程内容和信息环境、资源、技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设计基于技术的学与教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合作意识;组织校内信息化培训,支持教师运用技术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能力。(Ⅲ、Ⅳ)

( 8 )运用技术辅助与支持管理人员的教学、校务过程管理和评估工作,发挥系统整体功能,保证教育技术有效开展;应用项目管理方法对教育技术应用与建设项目进行管理。(Ⅳ、Ⅴ)

( 9 )参加相关技术课题培训,与同事和同行交流推广运用教育技术实践的经验及校园网建设、应用、管理经验;有意识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勇于研发有难度的智能教学系统、集成化教学系统;对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潜能与效度有一定预见。(Ⅰ、Ⅱ、、Ⅴ)

( 10 )在使用技术过程中能自觉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保证为师生构建平等、安全、健康、高效、规范的信息使用环境;监督他人使用,并对他人开展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Ⅴ)

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专职教师绩效指标

( 1 )熟悉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正确理解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关注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及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潜能与效度,具有利用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Ⅰ、Ⅴ)

( 2 )掌握技术系统的组成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对各种技术开发工具进行反思和评价,能排除碰到的软、硬件故障;能够维护、管理信息化教学环境。(Ⅰ、Ⅱ)

( 3 )能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新型教学设计模式,设计基于技术的学与教的实践,并有所创新。(Ⅰ、Ⅱ)

( 4 )熟练掌握网络及数字化媒体的特性,能规划、建设、维护和运用教学网络;掌握教学软件编制理论与实践,开发网络教学产品,支持教师利用技术设计、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并实施相应评价。(Ⅱ、Ⅲ、Ⅳ)

( 5 )熟知学生教育技术标准,通过讲授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具备信息的意识与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技术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创新性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利用技术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Ⅲ)

( 6 )熟知教师教育技术标准,通过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使教师方便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技巧,具有一定的利用技术自制教学课件的能力,指导并鼓励教师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改进教与学。(Ⅱ、Ⅲ、Ⅳ)

( 7 )熟知管理者教育技术标准,辅助并支持管理者实现本校信息化教育环境,探讨本校教师尚需具备的信息素养,运用技术支持教务、校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Ⅳ)

( 8 )熟悉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及培训中主动运用技术进行实践,能根据学科特点不断示范课程内容与技术资源有效整合的模式,实施评价并有所创新。(Ⅲ、Ⅳ)

( 9 )参加相关技术课题的培训,与同事和同行交流推广校园网应用、管理经验;有意识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尝试应用集成化教学系统,并思索其教学价值及改进措施。(Ⅱ、Ⅴ)

( 10 )在使用技术过程中能自觉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为师生提供规范、平等、安全、健康、合作的技术使用环境;监督他人使用,并对他人开展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Ⅴ)

参考文献

[1] 刘雍潜,李龙.教育技术基础 [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 : 32

[2] 陈明选.目前高校电教人员的素质问题与对策探析 [J]. 电化教育研究. 1999 ,( 6)

[3] 杨福满,徐春华 .教育技术的领域发展与专业技能的要求 [J] .现代教育技术. 2004 ,( 3 )

[4] 南国农.世纪之交 , 电教者的使命 [J] .电化教育研究 . 1998 ,( 1 )

[5] 李龙,刘雍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 . 2004 ,( 3 )

[6] 何克抗,李文光 . 教育技术学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7] 李克东 . 数字化学习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J] . 电化教育研究 . 2001 , ( 8 )

[8] 桑新民 .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 [J] . 中国远程教育 , 2002 , ( 11 )

[9] 尹俊华主编 . 教育技术学导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10] 刘成章主编 . 信息技术教育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1] 胡巍 . 论信息化社会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培养 [J]. ******艺术学院报. 2001 ,( 2 )

[12] 刘雍潜.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研究初探 [J]. 电化教育研究 .2002 ,( 7 )

[13] 何高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 [J]. 现代教育技术. 2002 ,( 3 )

[14] 李运林 , 李克东 . 电化教育导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职业技术教育篇7

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本市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法律、行***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就业前的高等、中等、初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非职业技术学校开办的属学历教育的职业班。

技术专科学校、高级职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等实施的教育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中级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实施的教育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时间在半年以上的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班实施的教育属初等职业技术教育。

第三条市和区、县人民***府应当根据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形成从初等到高等、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第四条各级人民***府、各有关部门、行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学校或者职业班可以由一个单位开办或者几个单位联办。

鼓励单位、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或者职业班。

鼓励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外人士与本市合作开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或者职业班。

第五条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技能训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本专业,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从业人员。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中级或者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中级技术工人等;初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初级技术工人及其他从业人员。

第六条各级人民***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贯彻“先培训,后就业”和“经过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

第七条市教育行***部门主管本市职业技术教育,负责本条例的实施。

市计划、财***、劳动、人事等行***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市教育行***部门实施本条例。

第二章学校的开办、调整和撤销

第八条开办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有符合规定的校长、教师和管理人员,具备办学所必需的校舍、经费、设备、实验实习场所,以及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条件。

第九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开办、调整和撤销,须经市人民***府审核同意,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

第十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中等职业班的开办、调整和撤销,须经市教育行***部门审核同意。

第十一条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初等职业班的开办、调整和撤销,须经区、县教育行***部门审核同意。

第三章校长

第十二条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有教育工作经历,熟悉专业,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第十三条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聘任副校长或者推荐副校长人选;

(三)聘任各科教师和教学、行***干部;

(四)拟订和组织实施学校工作计划;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七)合理使用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八)提高教育质量。

第四章教师

第十四条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高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教师,应当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初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教师,应当具有大专毕业以上学历。专业理论教师还应当具有本专业的生产、业务实践能力。

实习、实验指导教师应当具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水平或者相应的业务水平。

不具有规定学历的教师,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资格。

第十五条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任务;

(二)指导学生课内外学习,考核学生学习成绩;

(三)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对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第十六条学校主办单位有计划地配备各科教师;教育行***部门应当给予补充和调剂;学校可以直接向社会招聘教师,包括聘请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应当事先与被聘人员所在单位协商,有关单位应当支持。

第十七条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培养,应当列入本市高等院校的招生计划。高等院校应当承担职业技术学校现有师资培训的任务。

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补充,应当纳入本市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计划。

第十八条对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考核制度。

第五章学生

第十九条报考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必须参加全市统一招生考试,经录取注册后,始取得学籍。除某些对考生性别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时,应当按照同一条件录取男女考生。

第二十条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或者修满规定学分,经考试合格,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承认其学历;培养目标为技术工人的,经市劳动行***部门组织的技术等级考核合格后,同时发给市劳动行***部门统一印制的技术等级证书。

中等专业学校、中级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学历属同一层次。

初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核合格的,由主办单位发给市教育行***部门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

职业技术培训班的学员,培训期满经考核合格的,由市或者区、县教育行***部门发给结业证书。

第二十一条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加实习劳动,应当给予生活补贴。

第二十二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毕业生,由市教育行***部门发给优秀毕业生证书。

第二十三条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除应当服从分配的外,实行按照委托培养合同的规定就业、学校推荐就业或者学生自主择业的办法。

除承担全部培养费用的自费生外,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无正当理由退学、毕业后不服从分配或者不按照合同接受安排的,应当偿付培养费用。应当偿付的培养费用的标准,由市教育行***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六章经费

第二十四条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除地方财***拨款外,通过学校主办单位自筹、社会资助、收取学费、发展校办产业等多种渠道筹集。

职业技术学校兴办产业、开展技术有偿服务,享受国家和本市有关校办产业的优惠待遇。

第二十五条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根据不同的办学体制和年度招生计划,分别由市和区、县***门或者学校主办单位核拨,并保证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和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除经常性拨款外,市和区、县人民***府应当根据财力可能和实际需要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职业技术教育补助专款。

职业技术学校的基本建设经费,由学校主办单位按照核定的学校规模安排落实。

第二十六条本市城市教育费附加拨给职业技术教育的部分,由市教育行***部门按照规定比例统一平衡后下达,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第二十七条联办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经费,由联办各方共同承担。

第二十八条委托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学校缴纳培养费。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应当缴纳学费和杂费。属义务教育阶段的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免收学费。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减免学费和杂费。学校和社会可以设置贷学金和奖学金。

职业技术学校的收费标准,由市教育行***部门会同市物价、***门制定。

第七章领导和管理

第二十九条本市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市和区、县人民***府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

市教育行***部门负责本市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协调各部门和各区、县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对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职业技术教育的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区、县教育行***部门负责对本区、县所属的职业技术学校进行综合管理和业务指导。

区、县计划、财***、劳动、人事等行***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本区、县所属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计划、经费的安排和毕业生就业的协调管理。

第三十条行***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负责协调和管理本部门、本行业所属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并制定本部门、本行业所属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具体规划。

第三十一条职业技术学校主办单位的职责是:

(一)按照职业技术学校的设置标准和在校学生的规模,提供相应的师资、经费、设备和实验、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

(二)任命、聘用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或者推荐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人选;

(三)检查、评估教育质量;

(四)按照规定制定、申报年度招生计划。

第三十二条与教育行***部门联办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委托学校培养学生的单位有优先录用毕业生的权利,同时负有向其他单位推荐毕业生的义务。

第八章奖励和处罚

第三十三条对职业技术教育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上级有关部门或者区、县人民***府给予表彰和奖励;成绩优异的,由市人民***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忠于职守,为推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或者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质量作出显著成绩的校长和学校工作人员;

(二)热爱职业技术教育,为人师表,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显著成绩的专职、兼职教师;

(三)积极为职业技术学校输送、培养师资,资助经费和提供设备,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为职业技术教育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四)为维护职业技术学校的合法权益作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和工作人员;

(五)经检查评估,办学水平高、社会效益显著的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十四条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按照职业技术学校的行***管辖,由市或者区、县教育行***部门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侵占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以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二)未经批准开办职业技术学校、职业班和职业技术培训班的,教育行***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停办,没收其非法所得,其所发的学历证书或者技术等级证书不予承认。

(三)未经批准调整、撤销职业技术学校、职业班和职业技术培训班的,教育行***部门应当责令其恢复;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

(四)不履行联合办学或者委托培养协议的,教育行***部门应当责令其履行协议;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违反协议的一方负责赔偿。

教育行***部门作出行***处罚,应当出具处罚决定书。

第三十五条当事人对行***机关的具体行***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行***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复议或者提起行***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部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章附则

职业技术教育篇8

反观历史,我们脑海中往往会迸发出和李约瑟一样的疑问:为什么科学传统曾如此发达的中国会在15世纪以后一蹶不振,没有发展出可与西方分庭抗礼的现代科学?在这个“难题”背后,有人开始将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发达的原因”归因于工业***中的现代科学的积累。作为后发国家,我国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也需要建立在先发国家的科学积累之上。这个逻辑基本上是讲得通的。将视野转向职业技术教育,当羡慕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发达和“技术立国”国策时,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有和老牌工业***国家同样的职业技术教育?事实上,这需要我们对科学与技术关系进行再认识。

在科学与技术间的相互关系上,比较权威的观点是:由于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不同,两者是相互联系又相对***的,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也有科学技术史学家指出,19世纪以前的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分离的,两者平行地向前发展。而到了20世纪40年代以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走向更加“亲密和交融”,表现为“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研究也呈现出同步进行、互相接近之势。无论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如何“亲近”,都无法改变“中国历史上没有产生过和老牌工业***国家同样的工业***”这一事实。我们可否将视角推回到19世纪以前的历史中去,从科学和技术是如何相互分离、平行发展中去寻找职业技术教育发达的奥秘?

相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相对形而下的东西。老牌工业化国家到底在技术发展中积累了什么?技术发展给这些国家带来了什么?因瓦特发明蒸汽机等系列事件而引发的英国技术创新运动,曾让一批致力于“技术创新梦想”的人投身于“创新的伟大事业”当中。“技术创新”也成了那个伟大时代的代名词。因“技术创新”而实现早期工业化的大英帝国藉其“万国工业博览会”向世界展示其“日不落帝国”的威风,埃菲尔铁塔也一度成为法兰西鼎盛的标志。因此,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得出一个答案:技术的发展相对***地书写过早期工业化国家的辉煌历史。

技术发展的***性表现为,它作为一种有形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也作为一种无形力量以“技术文化”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查阅“技术文化”的词源,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地理学对此有一界定:技术文化是指传承、加工、创造新文化地理元素的一系列科技设备及形成的认识论体系总称。抛开文化地理学的学科语言,我们可以考虑对技术文化这一词汇进行重新定义:它是体现技术进步与文化变迁相互交织关系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技术积累和因技术积累而引发的人的相关思想观念的总和。在这一定义之下,标准意识、规则意识、专利意识等一系列因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而引发的新观念均可纳入技术文化。这类观念恰恰是人们将复杂问题或事情进行简单化处理的“技术型守则”。

“技术型守则”并不是一个惯用的提法,但它却构成了技术文化的主体。一方面,它因技术进步、革新而产生,表现形式非常直观甚至刻板,主要包含工程开发和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各种规范、要求等。另一方面,它又超越技术进步并引领技术革新,表现形式充满人文色彩,体现为技术对人的思维习惯、处事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其主要特点是“让人的思维、生活及生产方式更加单纯、简单且遵循秩序”。在社会从无序到有序的革新中,技术文化是技术进步的自然结果,激发、引领着人类的技术传承与创新。

职业技术教育篇9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审美教育 乡土美术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目的的教育。美育又被称为审美教育,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来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受教育者达到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基本任务是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逐步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它始终是以美的事物激发人的情感的,即以艺术美的移情传达为目的,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美的教育时,体验来自艺术作品的那种注入了艺术家真实情感的美的意味,从而导入纯洁、高尚、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借以陶冶性情、明辨美丑,自觉地抵御卑劣风气的侵蚀,获得情感上的升华。因此,中职美术教育应侧重于审美教育,即以美术欣赏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然而,审美教育作为一种长期的不间断的情感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育,它不可能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却是促成完整人格的重要基因,比之于社会同步的思想教育更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效益。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由于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做为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对教材片面理解,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或者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地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的很少,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更谈不上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了。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了对学生审美观点的树立、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

如何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呢?审美观点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学生在审美社会活动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用什么尺度来衡量,这就是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欣赏古罗马时期爱与美之神《维纳斯》雕像,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时,多数人深感她们具备宁静、柔和、健康的女性的形体美;有的人则认为那是伤风败俗、有伤风化。

这就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还应当教育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衡量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庸俗的,使其能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

二、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专业技术、技能教育中,实际制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培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点之后,应当同时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书本的封页设计、文具盒上的***案设计、书桌椅子的造型设计、家庭的物品陈列、百货商场的货品摆放等,这些平时不被注意的东西,只要你用心发现,就会得到不小的收获。

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小手工、小制作如剪纸、贺卡、立体造型等,以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亦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领悟到美的真谛。

还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补充乡土美术内容,渗透思想教育。乡土美术内容主要是针对本地方的特殊性进行的一种课堂美术教学,是一种展示能力素质型的教学。在乡土课中,可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进行粘贴、拼贴、小雕刻、插接、编织、拼摆、镶嵌、扎捆等,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这些别具一格的有特点的物产资源,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由于这些特有的物产取之方便,又容易被学生接受,有着很强的亲切感,所以,对开发、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情趣有着其他东西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三、体会感悟自然界中的美

另外也可让学生走出教室,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凭着感官直觉,看天空中的彩云,听山间小鸟的啼鸣以及潺潺的流水声,就会心旷神怡;欣赏浩淼的湖水、蜿蜒的小路、起伏的山峦以及点缀其间的亭、塔、水榭,可以更好地把握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美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学生欣赏自然美对于鉴赏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当我们在欣赏山水画时不容易理解作者运用的笔墨、表现的情意、刻画的境界。倘若用心饱览了名山胜景,就会领悟到境界因地形成,山峦起伏移步换景,青山叠翠千奇万状,从而真正理解到画面上明暗分明的霞映飞泉、点缀胜景的横桥野渡、柳覆长堤的奥秘。在游览中,还可以让学生随时写生,亲自用手中的画笔,把这些所看到的、认为是美的景物画下来,适当地加上自己的一些正确的看法、思想,使其成为一幅既有意境又有思想的好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手、眼、脑并用的能力,又增强了审美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篇10

[关键词]职业体育;实用性;作用;策略

近些年来,社会化大生产得到了不断发展,职业种类越来越多,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社会更加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劳动者。由于劳动者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目的均不同,并且在劳动强度和劳动性质等方面差异比较大。所以,如何结合专业特征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开展实用性体育教育,传授给学生特殊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已经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作用

在职业技术院校教育过程中,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学生第一职业需要和所学专业特征开展实用性体育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体育素质,教会学生实用性体育知识,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体育教育活动。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都从事管理、生产等领域一线操作工作,因此,对于学生的职业特殊体育素质要求很高。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针对这一情况,应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技能和体能等进行培养,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学生未来从事职业,从特殊职业身体素质、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性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职业身心素质进行全方位培养。此外,职业技术院校开展实用性体育教育,还可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从业人员的诸多要求。通过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更可以使其掌握体育技能,并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改善因职业带来的亚健康状态。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服务性。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同,通过职业技术院校为学生实施针对专业化的体育教学,能够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体能保证,比如,化工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和方位判断能力;而建筑专业的学生则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和灵敏性。因此,运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围绕工种实际情况、专业实际需求,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能练习或者体育锻炼,可以从本质上对学生运动体能和知识进行深化,提升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现代职业对实用性体育教育的需求

现代职业的发展对于实用性体育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并且对于实用性体育教育有更大的需求。卫生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劳动人口每年累计医疗费用202亿元,每年累计病休共计47亿天,人均患病天数为28天,人均病休天数为6.5天。因为疾病而引起的医疗资源消耗约为年度国民生产总值6%。这些统计数据已经明确表明,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基本是健康,事业的资本也是健康。健康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保障,更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因此,现代从业人员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运用积极和健康的心态来适应工作环境,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职业技术院校通过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方便进行动作技能和身体机能的储备,以满足日后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的需求。除此之外,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习惯,使学生可以在空余时间中或日后工作间隙中,正确开展体育锻炼,有效防止职业病,消除职业疲倦感。很多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上均实施重复、机械、持久的操作,大多数职业者的身体活动均是重复、局部和持续的,为工作者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通过进行实用性体育教育,使学生职业技术与身体素质实现同步发展,将学生因职业劳动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的抵抗力得到提升,有效降低职业病发生率。

三、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策略

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育不仅具有普通院校体育教育的共性,更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等特征。因此,要求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明确体育教育的差异性,更要满足体育教育的诸多要求。当前形势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职业技术能力,更要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可以在日后工作过程中,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一)提升体育教学针对性

现阶段中,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必须要结合学生专业特征来实施,并且明确职业对于学生体能的需求,具有针对性的为学生选取体育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由于不同的专业对于学生体能需求不同,并且不同的职业,强度负荷和局部重复操作均不同,因此,要求体育教师要为学生选取与其专业相符合的肢体活动,为学生实施保健体育教学,促使学生的身体得以全方位协调发展。在高效率和快节奏的劳动过程中,人们身体动作用力形式以及活动部位不同,大多数均为局部肌肉重复用力和紧张用力。长期从事固定和连续的操作活动,会使影响人的成长,使某一部分的肌肉十分发达,其他部位肌肉逐渐萎缩。所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能够加大学生肌肉活动量,通过运用生理性的机能,来对职业病进行防治。职业技术院校必须要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保证在体育教学设计的时候,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的要求和特征,明确未来 职业对于学生的体能要求和身体素质要求,同时结合体育课程目标和教授的知识、技能来开展体育教学设计,提升职业技术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促使学生强化身体素质,能够对未来职业劳动需求进行快速适应和满足。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日后多数从事钳工、车工、铸造工以及锻工等职业,因此,教师在实施实用性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钳工、车工、锻工以及铸造工等职业特征,通过哑铃、杠铃或者轻器械体操等练习,提高学生核心肌群力量。

(二)提升体育教学模拟性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体育教学与单一属性普通教育型教学不同,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学具有双重属性,分别为职业专门教育以及普通教育。可以说,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基础性。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各个专业通用的体育技能和知识是对体育教学属于共性教育的范畴之中,而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受到各个工种、各个专业的影响,这属于个性教育的范畴之中。由于二者属性不同,导致职业技术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不同。正因如此,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必须要对每一种职业劳动所具有的特定技能要求进行明确,进而在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职业基本劳动方式进行了解,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有效结合职业基本劳动方式与体育课程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将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使学生明确未来职业对于劳动技能的需求。比如,在教师为工民建专业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时,在实施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使学生掌握球类运动技术和技能,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进行规范和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不同高度位置、不同间距上开展球类的抛接练习,从本质上将学生劳动能力、劳动技能水平提升。

(三)提升体育教学适应性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不仅要为学生身体正常发育提供保障,还要尽可能降低和预防学生身体受损伤。如果过早的实施职业性训练,则会导致学生某些部位不平衡发展。单一动作、长期固定姿势将导致的身体局部畸形发育或疲劳。对此,体育教师必须要提升体育教学的适应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环境,为学生选择具有对应性、适应性和交替性的项目实施体育锻炼,促进学生正常、全面的发展。因此,职业技术院校的体育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日后工作环境,有些学生必须要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还有一些学生工作环境不固定。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征,提升体育教学的适应性,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为学生开展适应环境的体育教学。比如,可以在结合一年四季的环境变化来开展教学。在冬季,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滑冰、滑雪、长跑等;在夏季,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泳、足球、篮球以及登山等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不同环境所具有的适应能力,还实现了身体素质的强化。此外,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实施实用性体育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手段、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养成日常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能够长期坚持职业性体育锻炼。使学生在日后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能够缓解自身压力,善于娱乐休闲,全身心投入到全民健身和全民运动之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技术院校应加强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对体育场馆和相关设施进行不断完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特征,构建与职业教育特征相符合的体育课程和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职业要求进行分析,使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锦锋.刍议“能力本位”下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设置[J].当代体育科技,2015(21):72-73.

[2]张晔.基于职业体能视角的高职土建类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163-164.

[3]张星宇.文化保护视角下高校开展传统体育的实施路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6):125-128.

[4]徐***.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57-161.

[5]林志***.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4(28):57-58.

职业技术教育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职业技术教育10篇

学习

调查总结报告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调查总结报告10篇,内容包括调查总结范文大全,调查报告怎么总结全篇。调查方式:查问调查分析:《寒假作业》35页中,一字未动的人有25人。未过半的有28人。37页中,没有做的达25人,逃避现实的有2人。自我认为资料不适宜的有15人。这

学习

幼师论文格式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幼师论文格式10篇,内容包括幼师论文题目有哪些,幼师评职称的论文范文。法国母育学校教师培训的主要目标是:第一,使学生理解、掌握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并获得相应的实践能力;第二,使学生掌握教育体系中各级学校的知识,以及在当时的

学习

高等职业教育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高等职业教育10篇,内容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八大特征。1.通识教育的内涵最早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概念的是美国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他指出,美国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

学习

广东教育论文10篇

阅读(578)

本文为您介绍广东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期刊论文发表,广东教学论文范文参考。跨越两个世纪,完成一个花甲。这本期刊,能有这样的坚持,倚仗教育事业的发展。《广东教育》生长在教育园地,靠教育人扶持,为教育人服务,几代人的浇灌,让它长成枝繁

学习

计算机论文格式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论文格式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类论文模板10000字,论文的格式模板范文。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

学习

教师论文格式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论文格式10篇,内容包括论文字号格式规范,论文格式排版教程。一、引言2004年,为了促进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顺利完成,***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

学习

未来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未来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未来人才发展方向论文。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流派主要以主智主义为主,这一教学流派更加注重于客观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习得,为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

小科学论文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小科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科学小实验论文,科学小论文案例。据古书记载,中国小儿妇科学早在公元700年至13~17世纪的医心方、卫生易简方、普济方和女科经纶等均有女童、少

学习

有关幼师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幼师论文10篇,内容包括幼师论文题目有哪些,幼师论文都写哪些方面。大量的田野调查研究支持这样一个判断:幼儿园教师普遍排斥理论和理论学习,他们推崇技能和实干。各类文献资料也表明,幼儿园教师可能是教师群体中最不爱理论

学习

成人本科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成人本科论文10篇,内容包括成人本科论文12000字,成人本科需要论文答辩吗。华中科技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

学习

职称论文评定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职称论文评定10篇,内容包括怎样发表论文评定职称,职称评定怎样打印论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系列职称评审管理工作由于群体量大且有特殊性显得尤为重要、复杂、敏感,在评审工作的管理方面存在相互矛盾的倾向,凸显教师系列职称评

学习

土木类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土木类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土木类毕业论文方向,土木专升本毕业论文。(1)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和行业发展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关键在于师资。开放教育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

学习

电气类论文10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类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论文范文5000字大全,电气方面的论文题目。1.2基于企业需求的电气控制类专业的职位在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中,课程设计的过程尽可能与企业中工程项目的运作过程接近。根据对企业职位设置的调研,笔者

学习

科技类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科技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业科技类论文发表在哪里,科技类论文15000字怎么写。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综述目的、意义、方法前人工作、自己贡献正文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研究方法、过程、结果结论总结性观点、对研究的反思附录

学习

职业技术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职业技术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科职业教育论文题目大全,职业技术教育热点论文方向。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必须转变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正规教育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职业教育模式“普教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