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10篇

保险学篇1

危险运动

上世纪80年代,德勤公司有一项统计数据:一名球员在场上仅仅靠一次灵光闪现的动作所获取的报酬,相当于井下矿工四年的工资。前英格兰队主教练格伦・霍德尔站出来为球员辩护:“球员比赛的风险比井下作业的风险更大,一次冲撞就可能使他们的职业生涯提前终结。”霍德尔还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矿工在发生事故后都有工伤保险赔偿,但早期的球员们却很少有这种保护。正是由于缺乏“安全感”,在多次心理调查中,都表明很多足球运动员身上出现一种共同特质,也就是法国足球专家F.比滕代克在《足球,心理学研究》里所说的:“球员是多疑的、不确定的、疑神疑鬼和自恋的……直到现在足球运动员仍被看作是最敏感的人群。”

很明显,这种“多疑”的特质和公众希望球员所承担的英雄角色截然相反,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认识到足球运动的危险性。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球员们已经意识到他们从事这项特殊行业的宝贵和短暂――他们学会如何运用技术避免自己损伤,足球装备的进步以及规则的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受伤的风险。一些球员拖着“伤腿”被迫上阵的血案早就成为历史,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不顾一切地勇猛,在比赛时也更加小心翼翼……但真正的苏醒还是来自对保险意识的认知,贝肯鲍尔在成为职业球员前曾是位出色的保险推销员,阿根廷足协在1986年世界杯时为马拉多纳的左腿买了份保额为3000万美元的保险(保额是指保险公司赔付给投保人的最高限额,保费是指投保人购买保险所交的费用,一般而言保费要比保额低很多),这两人是第一批接触到个人保险的球员。当时大部分球员的保险是通过俱乐部购买的团体险,这正是让人担心的地方,一些球员甚至并不知道俱乐部支付他们的工资里包含了保险,总有些“”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高工资才是最重要的。

在过去,尤其是业余足球时代,足球运动员们根本没有任何保险常识,遇到伤病都只能自认倒霉,一些人为此不得不提早结束了足球生涯,很多人甚至连原来的工作都无法从事,从而为献身足球毁掉了自己的将来:法国塞特队上世纪40年代的球星西雷・科拉尼因为脊椎炎结束了自己的国家队生涯,在那个年代,由于脊椎炎而提前退役的球员并不在少数。除了脊椎炎外,还有一些隐形的职业疾病证实了足球运动的危险性,比如疝气(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和癌等,此外他们还可能遭遇视网膜脱落和间歇性心脏病。最让球员害怕的还是神经性疾病,1974年,《泰晤士报》报道了六名职业球员因为相同症状而死亡的消息,英国神经科医生认为死因是这些球员在踢球时频繁争顶头球所致。最近的例子是前AC米兰和佛罗伦萨球星博尔戈诺沃,由于受到运动神经性疾病的困扰,他的生命面临终结的危险――1973年以来,已经有41名退役球员因为这种疾病被死神吞噬。由于不懂得理财,博尔戈诺沃已经付不起任何医药费……一些科学家甚至提议,为了保护球员,得让他们像橄榄球运动员一样带着头盔进行比赛。

保险ABC

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头盔吗?即使头盔能够保护他们不受伤害,那么能够让他们脱离贫困,抗拒内心的恐慌吗?从过去一些退役球员的案例来看,在面临严酷伤病时,他们都成了社会的弃儿,只能等待慈善人士的爱心帮助。他们身上的共同点是:在球员时代几乎都没有科学的保险计划,而在退役后俱乐部自然不再为他们支付任何保费,在花费掉所有积蓄后,他们也终于受到了惩罚,但为时已晚。在很多球员看来,足球运动的伤害仅仅来自于肌肉损伤,最多也就是骨折,这些在球员时代俱乐部已经为他们考虑到了,但他们忽视了这些小伤的潜伏和积累会使更大的伤害在退役后出现,也就是像博尔戈诺这样的情况,所以在退役后他们只能从保险公司那儿得到很低甚至空白的养老保险……好在现在球员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俱乐部也比过去更加人性化。根据欧盟劳工法,俱乐部在和球员签约时,合同里必须有保险条款。以意甲为例,俱乐部和球员的合同规定,球员必须拿出工资的9.15%来缴纳保费,但这些都是俱乐部的行为,真正自己掏钱购买个人保险的球员依然不多。一般来说,主动购买保险的一般有两种人,一是具有号召力的足球明星,他们担心自己因为伤病或意外事故而失去现在的丰厚收益,比如贝克汉姆、卡卡和小小罗等;二是即将退役的球员,像马尔蒂尼和吉格斯都在最近几年自费购买了多份保险。除此之外的大多数普通球员,自费购买保险的例子却不多。

在欧洲,俱乐部和球员合同里的保险基本分为三种:一是工资保险,在球员意外受伤后,保险公司为其支付住院费和医疗费,若缺席六周以上,球员工资则由保险公司支付,直到球员伤愈复出,保费是由俱乐部和球员共同分担的,保费一般在两万欧元,保额则能达到数十甚至上百万欧元;二是球员意外险,因意外伤病导致无法踢球,球员可以得到当时所投保额的全部赔偿;三是训练险等其他险种。从成本角度看,赔付金额最高的还是工资保险,随着球员工资成倍上涨,俱乐部财***面临着巨大压力,如果高价引进的球员无法上场,还要为其支付高额工资,这冤枉钱花得甚是心疼。特别是球员在代表国家队或参加其他比赛时受伤缺席,所以每家俱乐部都会在合同里写上:球员只有在代表俱乐部比赛时才受合同保险保护。如果球员被征召入国家队,那么该国足协必须为球员购买保险。而在与各国足协的拉锯战中,俱乐部也始终都站在球员一边,从这点看,这似乎是为了球员的安全着想,但出发点还是为了俱乐部的利益。

有媒体认为,一些俱乐部甚至希望球员受伤来避免损失。以欧文为例,2007年11月,他在英格兰队对奥地利队的友谊赛受伤后,保险公司的理赔方案是:受伤最初两周以5万英镑为上限,此后100周的周赔付可达10万。最终欧文因伤缺席了六周,保险公司向他支付了60万英镑的工资赔偿,这对于纽卡斯尔联俱乐部而言,反而少了一个包袱。而在球员合同内的保险条款中,俱乐部也会动手脚,比如拖延保险赔付期,由于一般保险条例规定球员在受伤期间的工资由保险公司支付,他们会让队医推迟开具球员的健康证明,以节省更多的薪金空间。这种做法自然引起一些争议,一些俱乐部借保险来***利,无疑和保险公司一贯提倡的“保险是一种保障”的理念相冲突。

另外,保险条款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为了球员的“紧箍咒”。根据保险条款,球员们必须与一些高危险的休闲运动绝缘,他们必须根据保险公司或俱乐部为他们设计的内容来安排行程,以使自己变得更“安全”。在去年年底伊拉克国家队对“和平明星队”进行的一场名为“进球为和平”的慈善赛上(明星队主教练为安切洛蒂和瓜迪奥拉),很多球员都以组织者没有购买保险拒绝参加。其实这也反映了我们之前提到的现象,球员们的保险意识仍存在着对组织的依赖性。看上去他们已经足够聪明,但由于缺乏个人保险上的投资,在职业生涯结束后,他们都将或多或少地陷入困境。他们得明白,俱乐部为他们购买的保险,只是出于投资的考虑,而安全永远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足球保险的桎梏

1.足球运动员属于高风险职业,肌肉损伤经常会复发,这些损伤日积月累后会促发一些突发性伤病或伤残,像欧文总是因为肌肉拉伤缺席联赛而让保险公司赔付高额保险金的情况,按照保险条例,相同伤病如果复发很难得到赔付。

2.很多球员都有滥用药物,甚至服用违禁药物的经历,这是一些特殊伤病的诱因,而职业球员群体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和不科学的训练方式等,都容易使他们和伤病成为朋友,这对保险公司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风险投资。

3.俱乐部往往希望国家队为球员购买大赛保险,但问题是大名单都会在最后时刻公布,而保险公司事前需要对参赛球员的身体状况和过去的伤病数据进行研究,在不知道入选球员名单的情况下,很难为球员做细致的个人保险规划,所以现在的大赛保险都是以球员身价和工资来计算的。

结语

保险学篇2

    新学期开始第一天,河南洛阳学生家长何女士手机上的“家长微信群”里接收到一条信息:开学了,“码上保-学平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只需扫描二维码***片,说可以在手机上足不出户为孩子投保“学平险”。

    新潮、时尚的何女士怎能错过:识别***中二维码,录入相关信息,完成手机银联支付,三下五除二,学平险保单马上生效,而且还收到了一条保险公司发来的短信,保单号、校验码、“电子保单”网络查询地址都在一一在目。

    “码上保-学平险”的是太平洋保险(601601,股吧)在新学期到来之际最新推出的一款保险产品,它运用二维码新技术,将保险产品信息通过二维码加以展现,客户只需使用智能手机或PAD等移动终端,即可完成整个投保流程。

    目前,“码上保-学平险”在太平洋寿险河南、山东、河北、浙江等18家分公司同时上线,它以四大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青睐:一是投保流程简单方便,客户只要有一部个人专属的智能手机,只要在手机或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甚至是异地,都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投保;二是客户直接在手机上输入个人信息,实时保存于太平洋寿险总公司的后台,避免填写纸质投保单后经业务员、学校等第三方之手留存或随意丢弃造成信息流失的风险;所有操作由客户***完成,真实、安全、可靠,客户用得也放心;三是客户通过点击页面上提供的投保须知、条款等链接,可直接调取公司后台真实、详细的产品信息,非常适合移动互联时代“人机交互”的应用场景,避免了销售人员口口相传造成的销售误导;四是电子保单所见即所得,简单直观,客户只需登录公司***,即可***、保存电子保单。万一客户要申请理赔服务,也只需向公司提供身份信息或保单号即可办理,任何时候都无需纸质保单。

    专业人士认为,“码上保-学平险”作为移动终端的新型尝试,突破了安卓和ios传统外壳理念,实现了仅需安装有扫描二维码软件的手机,轻松一扫即可完成投保付款全过程。太平洋保险从客户角度出发设计产品,界面简洁,操作简单,大大方便了客户投保。此外,“码上保-学平险”借助移动互联新技术,使得学平险的购买场景无限延伸,把保险产品购买主动权交给家长,不仅解决了学生在校园内外的风险保障问题,也促进了险企与学校、险企与家长、学校与家长的良性互动,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保险学篇3

关键词: 保险学 合同法 保险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自1995年通过并施行后,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规范和促进作用。最新的《保险法》是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修订通过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保险法的滞后性越来越明显,亟待完善。在保险领域中,保险合同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属于合同法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合同,为了解决保险纠纷,完善保险合同法是很有必要的,而保险合同的内容在很大程度是是依赖于合同法的。目前,我国的合同法和保险合同法都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磨合和完善。保险合同法作为合同法在保险领域的重要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合同法与保险学的关系

“合同”是一种以确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协议。合同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其本质是商品交换的工具,是保障交换的法律形式。合同订立的原则是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和公序良俗,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它所规范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保险是一种以经济保障为基础的金融制度安排。它通过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数理预测和收取保费的方法,建立保险基金;以合同的形式,由大多数人来分担少人的损失,实现保险购买者风险转移和理财计划的目标。

保险产品是一种无形的商品,投保人只能根据很抽象的保险合同条文来理解其产品的功能和作用。保险产品的这个特点,就决定了保险合同在保险领域的重要地位。

保险学是一门非常具有综合性的学科。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都以民法和合同法为依据。

二、合同法与保险合同

(一)保险合同的特性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合同分为不同的种类。保险合同属于合同的一种,因此它具有一般合同共有的法律特征,但是,因为保险产品本身的特殊性,保险合同又有不同于一般合同的特性:1.双务性:保险合同的投保人负有按约定缴付保费的义务,而保险人则负有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但保险合同与一般的双务合同又有不同。在一般的双务合同中,除法律或合同另有规定以外,双方应同时对等给付。而在保险合同中,只有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才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2.射幸性:保险合同履行的结果建立在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基础之上。3.补偿性:保险人对投保人所承担的义务仅限于损失部分的补偿。4.条件性:只有在合同所规定的条件得以满足的情况下,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才履行自己的义务;反之,则不履行其义务。5.附和性:大部分的保险合同为格式条款,具有附和合同的性质。6.个人性:保险合同所保障的是遭受损失的被保险人本人,而不是遭受损失的财产(主要在财产保险中)。

此外,保险合同与一般的合同相比还有很多的特殊性,比如,一般的合同不需要合同的当事人履行完全告知的义务,即是否完全告知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是,由于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原则”,投保人在投保前必须向保险人报告已经存在的事实或情况以及今后可能发生的情况。

(二)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

合同的解释是指当事人对合同的理解发生争议时,根据合同的词句、合同的目的、交易的习惯及诚实信用原则等,来确定有关合同条款的真实意思的行为。合同解释的对象是合同中有争议的条款。

《合同法》中所规定的合同解释原则为:1.文义解释原则:即按照合同词句的通常意义进行解释,是一种客观的解释原则。2.目的解释原则:根据合同的目的来解释有争议的条款,通过解释,是合同的内容、文句等等符合合同的目的。3.整体解释原则:把合同的全部条款看成一个整体,从各个条款的总体联系上阐明有关争议合同条款的真正含义,而不是拘泥于个别的文句。4.习惯解释原则:指当事人对合同的条款有疑义时根据习惯或惯例所做的解释。5.有效解释原则:指对合同发生效果进行的解释。6.历史解释原则:指根据当事人交易过程中的事实材料来解释合同。7.不利于条款拟定者的解释原则:指对有争议的合同条款做出的对条款拟定者不利的解释。8.诚实信用原则:在解释有争议的合同条款时,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从公平合理、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立场出发来确定合同条款的含义。

《合同法》中所规定的这些合同解释条款,在保险合同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不利于条款拟定者的解释原则而言,正是因为保险合同大部分为格式合同,有很强的专业性,保险人掌握保险技术和业务经验,而投保人往往不熟悉保险业务,很难对

合同的条款提出异议,因此,为了避免保险人利用其有利地位,侵害投保方的利益,保险合同法中使用这一原则,通过做出有利于保险人的解释来解决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但是,我国的在保险合同法中,关于保险合同的解释还有很大的漏洞,这些都可以借助于《合同法》中所规定的合同解释原则来予以解决。比如涉及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无法确定先后顺序,保险金应如何给付的问题,究竟应当将保险金给付给投保人的继承人呢还是应当给付给受益人的继承人?对此,我国保险法并无明确的规定。我国有关继承法的司法解释中共同死亡的继承原则,是基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的法定权利义务关系规定的,并不能适用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继承人享有对被继承人财产的继承权与其对被继承人生前所尽的义务是对等的,而受益人的受益权源于被保险人或通报人的指定,因此不能以继承人和被继承人之间的关系衡量受益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依据《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释的有关规定,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如果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故中死亡,无法证明死亡的先后顺序,若推定被保险人先于受益人死亡,则保险金归受益人所有,由于受益人也已经死亡,保险金就成为受益人的遗产,由受益人的法定继承人继承。这种结果,使得保险金可能由与被保险人关系非常疏远甚至没有什么利益关系的人所得,违背了投保人为自己的利益或者为被保险人的利益投保的初衷。根据《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解释的目的解释原则,投保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显然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当出现上述争议时,应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被保险人死亡在后,保险金应给付给投保人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

关于保险实践中的很多争议都可以参考《合同法》中的合同解释原则来进行解决(前提是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存在争议)。

(三)保险合同的转让

合同的转让,是指在不变更合同内容即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的前提下,将合同规定的权利或义务或权利与义务转让给第三人。

合同债权让与的构成要件:1.须有合法有效的债权存在。2.合同权利的转让须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达成协议。3.让与的债权须具有可让与性。我国《合同法》一方面肯定债权让与的作用,同时也对债权让与做出了必要的限制。下列债权不可成为债权让与的标的:①依照债权的性质不可转让。这主要是因为此种权利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有效,否则就违反了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②当事人特约禁止转让的债权。按照意思自治的原则,当事人约定禁止转让的债权不得转让。③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4.债权让与须通知债务人。《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保险合同中的合同转让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在财产保险中,保险合同具有个人性,即保险合同所保障的是遭受损失的被保险人本人,而不是遭受损失的财产。由于个人的禀性、行为等将极大地影响风险标的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因此,保险人在审核投保人的投保申请时,必须根据各个不同的投保人的条件以及投保财产的状况来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抑或是有条件的接受投保。保险合同的这一特性表明,投保人在转让自己的财产的同时,不能同时转让其保险合同,除非经过保险公司的同意。所以,除了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以外,大多数财产保险通常都规定,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将标的物转移他人而未取得保险人的同意或批准的话,保险合同的效力终止。不过,这一规定侧重要求获得保险标的的物的人履行批准手续,并未排除保险利益可随保险标的物的让与而转移的情形。

但是在人身保险合同当中,我国的保险法对合同的转让以及保单所有人对保单所拥有的权利所作出的规定并不完整。我国保险法规定保单所有人有变更受益人和领取退保金的权利,但是,只要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不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是否仍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都可以获得保险金,这其中不会有道德风险的产生,因此,笔者认为,应规定保单所有人可以自由转让保险合同,也可以用保单作为抵押品进行贷款或在保单现金价值的限额内申请贷款。

(四)保险合同的效力

合同效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所发生的法律后果,狭义概念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

《合同法》中所规定的合同生效的要件为:1.合同当事人签约时必须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 不违反法律、行***法规的强制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由于其不符合法律或行***法规的特定条件或要求并违反了法律、行***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被确认为无效的合同。

《合同法》中所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为: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

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同时,《合同法》第53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①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在保险合同中,由于保险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影响合同效力的因素还有很多,由于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原则”,我国的保险法规定保险人有说明义务,投保人有如实告知义务,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根据《合同法》中合同无效情形的第③条,投保人应该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向保险人保证做或不做某事,或保证某种状态存在或不存在,并且对目前所存在的事实或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毫无隐瞒的向保险人作出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否则的话,投保人很有可能通过订立保险合同,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从而促使道德风险的发生。但是这些条款所保障的都是保险人的利益,国外的保险法中一般还包括弃权和禁止翻供,所谓弃权,是指合同的一方自愿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权利,所谓禁止翻供,是指合同的一方即以放弃其在合同中的某项权利,日后就不能再向另一方主张已放弃的权利。笔者认为这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可以很好的保护投保人的利益防止保险人以欺诈的手段欺骗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却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以合同无效为由拒绝赔款。

三、结论

综上,我国的保险法中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以及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保险合同部分的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实践中的一些争议,很多是可以参考《合同法》中有关的规定进行解决的,由于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以及施救费用的计算等等问题与《合同法》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密切,本文并没有涉及,但是其中存在缺陷部分的完善也可以在《合同法》中找出相应的理论依据。我国的保险法应尽早加以完善,以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长青.合同法(第一版).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6.

[2]孙祈祥.保险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保险学篇4

保险学是保险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专业课,在保险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一门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保险专业大学生的素质,因此,搞好保险学的教学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在保险学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保险在认识上的误差导致的学习动力不强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时间较短,人们对保险的认识较少,而一些保险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人们对保险行业的存在很多偏见,认为很多保险都是骗人的,保险从业人员就是那些整天挨家挨户、低三下四求人买保险的人。这种认识对保险专业的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一些新开设保险专业的高校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许多学生在参加高考后,根本就没有填志愿保险专业,而是被学校调剂过来的。由于社会的偏见,学生本人及家长都不愿报考保险专业,认为上一个重点大学将来毕业出来卖保险是很丢人的事情,所以他们心里对学校的调剂存在着很大的抵触情绪,但是为了上一个重点大学也不得不服从学校的调剂。但是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有的学生谈不上好好听课,甚至怨气冲天,把不满情绪发泄到教师身上,虽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学生,但是对整个保险专业的学风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二)教师缺乏保险行业的实践经验从而其教学效果不佳保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教学环节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当今各大高校保险学的教学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和记”。对于已接受过十几年传统教学的本科生来说,已经厌倦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有效参与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而近来所提倡的教学创新也仅是在教学工具上有所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一些高科技电子设备,老师的教案也由PPT所代替。不可否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给教学带来了一定便捷,但并未触及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填鸭式教学、应试性教学手段等仍根深蒂固。教师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方面的经验不足,懂得理论知识的教师很少或根本没有机会去从事保险实践工作,而富有实践经验的保险工作者也进不了保险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鉴于保险专业的实践性要求,也有不少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然而,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所用的都是从书本上或是从网上***的现成案例,并没有包含自身的感受,所以在讲授过程中难以做到生动形象,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学校对保险专业的投入过少使得教学所获支持不足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来自教师的努力,另一方面与学校对专业的投入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年轻的新专业,保险专业在大部分学校的地位都不如那些老牌专业,尤其是高校近些年热衷于搞名牌专业精品课程,把大部分资金及力量都投入老牌和名牌专业中,而像保险这些新专业,由于其力量薄弱,没有多少话语权,因此很难获得学校的支持,无论从教学的硬件还是从软件,无论从资金还是从资料设施的投入,都处在一个弱势地位。某高校近年虽然引进了几位教师,但是新设立的保险系基本上没有新投入的专项资金,对保险教学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几年之内都没有添过什么新的教学辅导材料及影像光盘。教师也没有机会没有渠道去保险公司从事人身保险的实践工作,个别教师自己联系去了也得不到经费及时间的支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保险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二、保险学教学的创新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要搞好保险学课程的教学,必须从加强对学生专业观的教育、加大对保险专业的投入力度以及着力提高老师队伍的素质等方面出发,努力创造保险学教学的有利环境,真正把高校建设成培养高质量保险专业人才的基地。

(一)加强保险专业本科学生的保险意识的教育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背景的介绍,可以和学生一起畅谈保险业最新动态等,也可以以自身的经历为例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再者,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细分,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设置不同的主攻方向,例如可设置从业资格考试、保险理论研究、保险法学、精算和保险营销等学习小组,这样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并加深对保险专业的认识。此外,在保险专业本科教育中,还应强调挫折教育和诚信教育。保险属于服务性行业,且有其特殊性,尤其是保险营销这一领域,需要从业者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些是需要日积月累而达到的修养,因此,保险专业的本科生应该尽早有意识的培养这方面的品质。

(二)注重加大对保险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保险学作为一个新的专业,迫切需要得到各方的支持才能迅速成长,否则就有可能一蹶不振,所以加大投入力度是事关新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专业投入方面,一是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从保险学科建设的实际出发,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二是要加大人才建设步伐,除积极引进保险专业教师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三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每年要拨出一定资金用于购买书籍影像、举办保险研讨会、送教师去保险实际部门参加实践工作以及请相关人士来为教师和学生讲授保险实践经验等。

(三)创新教学手段,优化师资

要加强保险学教学的实践性,可以在高校成立“保险咨询”等一类实践性教学团体,组织学生到城市社区等地方进行义务咨询活动。这不仅为学生提供积累实践经验的机会,也能服务大众,充分体现了保险的人性化,为保险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再次,要充分发挥业界与学界互动作用优化保险教育师资。一方面,充分利用业界的各种资源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即建立充分利用和有效培养的互动交流机制。例如,高校和保险公司实行联合办学;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博士(后)工作站、实验基地、课题合作等方式,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保险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完善知识结构,增加感性认识,丰富自身经验,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应该大胆聘用业界专家型人才,吸纳其成为教师队伍中一员。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业界出现了一大批懂理论、谙实务、会教学的专家型人才,这些人才是发展我国保险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近几年在我国保险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教师弃教经商,而与此同时,业界却有不少热心保险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有意投身保险教育事业。国家和高校应采取优惠***策鼓励这些有丰富实务经验的人弃商从教,从而完善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保险教育的师资。

【参考文献】

[1]唐红祥.关于保险学历人才供需脱节的思考「J.广西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

[2]刘敏.探索校企结合的保险教育新途径「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张春生.保险教育须跟进市场变化「N.中国保险报.2004-11-30.第一版.

保险学篇5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在运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灵活的方式,比如管理竞赛、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等。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比,体验式教学一方面让学生亲历教学场景和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亲身体验与亲自操作,加之灵活多样的、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动”起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评价一门课程好坏的标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动”起来,说明这门课是被他们所接受并喜欢的,这里所谓的“动”是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体验式教学应用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现场考察等活动,增加了直接交流的机会,并可以面对面的进行理论知识的探讨,建立了一种有效地双向的师生教学互动,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课堂45分钟充满了真实感,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证。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既是师生信息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真正地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三)使得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

灌输方式是传统教学常用的方法,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不利于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体验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现场还原,情景模拟、课题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其中,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不但复习了所学知识和理论,也锻炼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体验活动,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接触到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够很好地实现理论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保险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是依据教学内容,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设计源于生活的场景、人物和案例,学生扮演其中的情景角色,并进行模拟演练,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且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保险学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一般来说,要经过案例选取、情景设计、角色分工、角色扮演和专家(老师)点评等几个环节。案例选取时,要紧扣教学内容,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以便学生能够获取相关资料。同时,所选取案例要难易适中,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情景设计时,一方面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同时也要符合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另一方面,情景设计要尽可能贴近生活,目的在于提高情景模拟的趣味性和操作性;最后,根据情景模拟,为角色进行分工,分工即可由学生自行决定,也可由老师指定。学生情景模拟后,老师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和点评,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授保险合同这一章时,投保方和保险方在理赔时,会发生矛盾,严重的时候会诉诸法院。这事可以采取模拟法庭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投保方、保险方和法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庭辩论,并最终形成审判意见,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参与兴趣。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保险学教学过程中首选和常用的方法,一般是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案例当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来进行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对理论原理和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学生了解现实问题的重要媒介,保险学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问题,一是案例选择要适当,既要考虑案例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也要考虑案例分析的价值性。二是案例教学是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实施的,没有理论的支持,案例分析是不能完成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是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要跟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参与案例分析、讨论过程,师生共同创造严肃而又活泼的学习气氛。比如,在讲解保险利益原则时,可以将保险利益的构成条件、保险利益的来源,保险利益的时效要求,确定保险利益的价值依据等内容变成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保险案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课外实训法

课外实训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比如在实验中心上机操作、保险公司岗位实习、保险事故现场考察、聘请经验丰富的保险专业人员来校讲座等。实训法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关的原理,把理论与实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保险学的专业知识并能合理运用。比如组织学生去保险公司实习、考察,让学生充分了解保险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与保险工作人员接触,全面了解处理一个理赔案件的所有程序,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再比如在实训中心上机操作,通过对保险软件的操作,学会基本的保险电子化应用技术,也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保险人士来校讲座或者与学生座谈。总之,通过这些实训手段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学生的专业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最终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学生布置一个命题,在学生查阅课外资料,形成自己观点的基础上,然后组与组之间相互进行辩论,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以提高学生认识或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完保险与其他类似活动(储蓄、、自保)的比较后,可以安排一次“保险是投资吗”的讨论课,将参与讨论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的观点是“保险是投资”,另一组的观点是“保险不是投资”,两小组面对面进行观点陈述、自由辩论、观众提问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辩论后,由老师对讨论内容及结果进行点评。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巩固了保险与其他类似活动的相同和不同等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语言表达、即兴思考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保险学篇6

中小学生保险中小学保险机构保险管理

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不仅可以导致儿童死亡、残废及发育障碍,而且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和学习。目前,我国对于中小学生意外伤害风险主要通过商业保险机制进行化解。

一、我国中小学保险现状及其表现出来的问题

进入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据2009年统计,全国在园幼儿2326.26万人,在校小学生13547.96万人,在校初中生约5958万人,在特殊学校的残疾儿童37.16万人,全国未成年学生共计21723.03万人(不包括高中及高校学生)。在校高中生约4342万人,在校大学生1400万人。近年来,各地学校学生在校园内外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据调查,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场所依次为:学校占51.44%。公共场所占36.2%,自然环境占l0.44%.家里1.8%。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学校是家长最担心孩子受伤害的地方。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危害、犯、艾滋病等。事实上,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诚然,面对庞大的受教育群体,学校通过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但是要求学校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不现实的。一般说来,校园意外事故发生后,学生家长和校方发生纠纷的关键所在往往就是***费用和赔偿责任问题,并常常因此而引发法律纠纷。给教育行***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直接影响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

为了有效地化解、转移学校风险,教育行***部门制订了有关法规,并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如2002年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鼓励学校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2006年国家***第23号令《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有条件的。学校举办者应当为学校购买责任保险”。2008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决定由***府出资,在全国各中小学校中推行意外伤害校方责任保险制度。我国保险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逐渐深入民间,但尚未深入民心。人们虽然对保险这一名词并不陌生,但所掌握的保险知识非常有限,滞后的保险意识严重阻碍保险潜在需求转化和商业保险渗透力提升,已经成为我国保险业加快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保险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知识的积累,离不开保险知识的普及。青少年时期是意识形成的黄金时期,学校是传播科学的重要阵地,教育是传导意识的基本手段,因此优化全民保险意识应当依托学校,以教育为切入点。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保险教育刚刚起步,很多学校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购买保险,但是对当中的利害关系很少加以解释。保险公司到学校也只是向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推销公关,拿到保费就算完成工作。这种推广保险的简单做法往往会引起学生和家长的猜疑和排斥,并大大降低他们日后购买保险的需求,这种现状不能不令人对人们的保险意识以及我国保险业的未来担忧。

二、中小学保险机构的实施及重要性

1.保险机构的重要性

在中小学保险教育中,保险机构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中小学保险教育。

一是直接参与学校保险教育。如派员到学校为学生开展保险知识专题讲座、举办保险知识咨询等。

二是协助学校对教师进行保险知识培训。保险机构可以通过选派义务讲师和校外辅导员,帮助培训保险教育师资、提供教具和教学活动支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保险知识。

三是参与中小学保险教育的教材编写。支持保险课程建设,参与保险教育教学方案的制订,对学校开展保险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四是为中小学开展保险教育提供经费支持。针对教育保险市场的保险机构,可本着立足教育,服务教育,回报教育的理念,支持学校开展好保险教育。如开展爱心助教助学活动,回报学校师生。

2.保险机构是中小学保险教育的重要力量

保险机构具有服务教育经验。由于***和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保险业得到迅猛发展。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社会稳定器。保险进入了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参与社会管理,教育市场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庞大特殊的市场。长期以来,保险机构关注教育、服务教育,在服务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保险机构能为中小学提供保险服务保障。保险机构针对教育系统对保险的市场需求,积极参与教育系统的风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保险机构免费为学校提供风险诊断、风险排查。科学评估风险,根据教育系统的实际需求,开发创新保险产品,针对教育系统开发的产品有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校方责任保险、教师责任保险、中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的信用保证保险。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等等。这些产品是保险机构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把保险和学校需求结合起来开发设计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学校得到推行。让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如学校参加了保险。投保了校方责任保险,那么就可以根据保险合同将原来由个人或校方承担的这一部分经济赔偿转嫁到保险公司。

参考文献:

保险学篇7

关键词:保险精算;数学专业;课程教学;统计建模

一、引言

“保险精算”是以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保险学等理论为基础,对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管理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广泛应用在保险公司保险研发、费率厘定、财务分析等业务中,在金融学、投资学、社会学等众多与风险相关的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迅速发展,精算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保险精算”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1]。目前,“保险精算”课程主要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是面向精算学专业、保险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2]同时,作为数学与保险学的交叉学科,很多高校数学专业,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专业等也开设了“保险精算”课程,授课内容略有差异,一般作为数学专业高年级选修课,在“数学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等理论课程后开设[3]。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数学系面向第一批统计学专业学生开设了“保险精算”课程,共54个学时,教学内容以利息理论和寿险精算学为主,课程考核由期末闭卷考试(70分)、大作业(10分)和课堂表现(20分)组成。4年来,教学团队听取专家和学生意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方法,及时分析原因并改进,教学质量逐渐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和教学成绩也逐年提高。2020年3月,“保险精算”课程将面向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两个专业,即面向学校全体数学专业学生开设。面向数学专业学生的“保险精算”课程如何定位、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与精算专业学生相比,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有哪些优势,能够带来哪些机遇,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任课教师应如何针对数学专业学生因材施教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二、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的特点

1.理论知识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

“保险精算”课程一般设置为高年级学生选修课,在此之前,数学专业学生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已掌握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养成了理性、严谨分析问题的习惯,创新思维和统计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与经管类专业学生相比,数学专业学生学习“实变函数论”“测度论”等专业课程能够加深对概率测度的理解;“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处理随机数据。因此在学习“保险精算”课程过程中,数学专业学生追求深刻理解数学定义的本质和数学定理严谨的数学推导过程。例如,非寿险精算中三种常见的离散型概率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被统一归为(a,b,0)分布类,其概率分布具有递推关系,从而得到经典的Panjer递推式。这一定理用于计算累计损失的概率分布非常重要。但定理的证明较为繁琐,深刻理解完整的证明过程需要较为扎实的概率论基础。多数面向经管类专业的“保险精算”教材将证明过程略去,仅介绍结论。面向数学专业的教材中给出这一结论的证明[4],对深刻理解(a,b,0)分布类和Panjer递推式有很大帮助,并且这一结论在精算学之外也有广泛的应用,由于数学专业学生概率论基础扎实,要求掌握其证明过程并不困难。

2.能够熟练使用数学软件,具有较强的统计建模能力

“保险精算”课程中经常使用历史经验数据来预测未来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经验数据进行处理与运算,使用数学软件处理数据非常必要。例如寿险精算中,估计被保险人在每年的死亡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人的生存分布十分复杂,无法使用简单的概率分布来拟合死亡率,因此寿险精算学中通常使用非参数统计的方法来拟合人的生存规律,即参考人身保险经验生命表,利用生命表可计算替换函数,从而计算各种人寿保险、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或责任准备金。目前拟合被保险人的寿命分布主要依据被保险人年龄、性别、保险性质、疾病史等因素。“大数据”时代下,未来的保险决策还会基于职业、收入水平、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病史、兴趣爱好和其他可能影响死亡率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据进行分析。[5]熟练使用数学软件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多维数据,在保费厘定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数学专业学生多数具有较好的编程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数学软件,具有较好的统计建模能力。目前高校数学专业普遍开设了如“数学实验”“应用统计软件”等实验类课程,以讲授Matlab、R、SPSS等数学软件使用为主,很多学生也自学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另一方面,数学专业开设的计算方法类专业课程(如“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等),也培养了学生较强的算法设计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这些数学软件处理海量数据。

3.对数学在保险学领域的应用感兴趣,课程关注度高

“保险精算”课程对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与其他专业课或许并无特别之处,繁杂的精算符号运算和复杂的逻辑推理还可能带来学习畏难情绪。而数学专业学生一直学习抽象的数学理论课程,迫切希望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保险精算”在数学专业学生中广受欢迎,选课人数明显高于其他选修课。从每学期教学期中检查得到的教学反馈信息可见,学生普遍认为与数学理论课相比,“保险精算”课程内容具体形象,所讨论的问题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基础课中学习到的数学理论有了用武之地,现实案例分析和开放式的实验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来快乐学习的体验。另一方面,数学与金融的交叉领域一直是许多数学专业学生的关注点,日趋火热的精算师资格考试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招聘条件中,都有需要通过一定科目的精算师资格考试的条件限制,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以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为目的进行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保险精算”课程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精算师资格考试培训课。相比其他课程,这样“一举两得”的课程自然会受到欢迎。

三、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1.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薄弱,缺乏相关辅助课程

由于保险精算学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对保险经营中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是数学、统计学、保险学和金融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因此理应在掌握一定的经济学和保险学基础后学习“保险精算”课程。但高校数学专业一般很少开设此类课程,因此数学专业学生的经济学、保险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缺少宽广的经济视野和经济分析能力,学习过程中遇到经济、保险领域的概念术语经常无法理解,对保险实务中的***策、制度、法规也知之甚少。因学时有限,这些内容无法在课堂展开教学,主要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补充。没有建立完整的经济学、保险学知识体系,不能系统地掌握全部知识,给数学专业学生学习精算类课程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2.师资严重匮乏,缺少实践经验

保险精算学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该专业大多数学生在硕士毕业后选择在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风险管理领域就业,具有博士学位赴高校从事精算教育的人才非常少,且这部分人大多任教于国内一流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目前高校教师岗位大多数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因此面向数学专业“保险精算”课程师资严重匮乏,现有任课教师多是数学专业出身,精算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数学专业教师其自身的经济学、保险学理论基础同样薄弱,一般没有参加精算师资格考试的经验,有保险精算从业经验的则更少,教师对保险实务认识不足。正因如此,大多数课程内容以理论为主,较少涉及实践教学,对保险实务中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缺乏本质理解,导致学生很难掌握课程精髓,影响教学效果。

3.部分数学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精算学不感兴趣

“保险精算”设置在“数理统计学”等前置课程之后,一般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高年级学生多数已有较为明确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方向的差异容易造成对本课程认可上的两极分化。虽然保险精算方向受到多数数学专业学生的青睐,但仍有很多学生喜欢继续学习基础数学,偏爱数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还有部分学生拟从事软件研发等相关职业,偏爱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这些学生选修“保险精算”课程更多是为了完成学业的要求,缺少目标和兴趣爱好的驱动。若课堂内容选择安排不合理,例如单纯地以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会造成无备考计划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更不愿意花费精力补充课本以外的经济学、保险学预备知识。同时课程中繁多复杂的理论框架、难以辨识的精算符号、精密的数据处理与计算过程和琐碎的保险实务背景也增加了课程难度,若缺少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甚至厌学心理。

四、面向数学专业学生开设“保险精算”课程定位

1.不忘初心,为培养复合型数学人才服务

针对数学专业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应偏离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应改变其培养数学理论研究人才和数学应用型人才的初衷。面向数学专业开设“保险精算”课程,不仅为了传授精算学知识技能,增加学生今后的择业路径,还要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统计建模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复合型数学人才。对于拟从事金融领域工作的学生,接触这门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精算理论、掌握精算技能、增加择业优势的过程;对于今后不打算参加精算师资格考试,也不打算从事保险精算工作的数学专业学生,也应该能够从课程学习过程中,依托处理保险领域的随机数据、建立精算模型等训练,提升统计建模能力,这种能力同样可以应用在数学科研教学或者其他领域中。虽然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可以作为课程学习的动力,但不应该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不应将课程教学变成考试培训。因此,面向数学专业学生的“保险精算”课程,应坚持把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统计建模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对精算学中的数学模型、重要定理的证明过程、重要公式推导过程等应讲解透彻,不能因为“不在精算师资格考试范围内”就不重视精算问题的数学背景。为了坚持这一目标,应鼓励使用面向数学专业的教材[4][6],而面向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以及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侧重精算学在保险实务中的应用[7],可作为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的补充资料。

2.扬长避短,以自身优势弥补金融理论不足

学***济学基础和保险学基础对掌握“保险精算”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但面向数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在课上介绍经济学原理或保险实务的***策、法规、制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下借助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自学这些内容。同时,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也应鼓励学生尽早明确职业规划,建议有从事金融业方向职业规划的学生在低年级选修“经济学基础”“保险学概论”等辅助课程。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若不坚持自身专业特点,则无任何优势与精算专业学生竞争。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扬长避短”的教学方式激发数学专业学生潜能,充分利用其数学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优势,一方面通过学习精算模型巩固和验证已学过的统计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基于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利用统计学理论解决保险费率厘定等实际问题来温故知新。通过构建精算实务中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统计建模能力和使用数学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例如寿险精算中由儿童寿险模型到“二孩时代”下的多元儿童寿险模型,由单因素、确定因素到多因素、随机因素的变化,由简单数据处理到“大数据”背景下海量数据的处理,推广、改进原有精算模型离不开深厚的统计学功底和数学软件的熟练运用,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数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学生掌握精算学的数学原理后,再重新审视其依托的保险实务背景,就会对涉及的经济学、保险学的概念术语有深层次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实现用自身的优势来弥补金融理论的不足。

五、基于优缺点分析和课程定位的“保险精算”课程教学方法

针对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的特点,“不忘初心,扬长避短”就是要求教师坚持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数学专业学生的优势,用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统计建模能力和学习精算技能的教学目的。

1.加强“保险精算”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

鼓励从事“保险精算”课程教学的数学教师系统学习金融体系课程,不断扩充知识面,关注保险领域的最新动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将保险与数学更好地结合。同时高校应该加大保险精算学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教师的进修培训与科研交流,建立高水平的金融数学与保险精算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

2.动态更新教材和参考资料内容

坚持数学专业特色,鼓励使用面向数学专业的“保险精算”教材。与经典的数学理论教材可以用十年以上的情况不同,选用保险精算教材应注意内容的时效性。当前,保险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经济形势下产生了许多新的保险产品,几乎覆盖风险存在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和“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保险经验数据不断更新和完善,保险定价考虑因素持续增多,应用软件的研发和改进速度加快,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变化,保险规则制度不断丰富和改善,都促使保险精算学内容发生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落后于实际,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应时刻关注保险业最新动态热点,顺应学科发展要求,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完善教学内容。

3.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由于教学学时有限,鼓励教师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并搭配“雨课堂”等先进的教学辅助软件,以节省课堂时间,减轻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负担,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需重点推导的精算公式不应一带而过,可以结合板书教学以加深学生印象;通过互联网资源建立联系群组,提供一个课下师生交流讨论答疑和分享教学资源的交互式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保险案例,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一定的实验学时,发挥学生编程基础良好的优势,指导学生使用统计软件处理保险经验数据,对各类险种的数学模型熟练编程并计算其各项费率。

4.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外内容

由于学时限制,面向数学专业开设“保险精算”课程不能完全覆盖全部精算学知识,“寿险精算”部分一般可以覆盖“寿险责任准备金的计算”,对于“非寿险精算”仅进行简单介绍,或在其他课程中继续学习。若没有开设“金融数学”等前置课程,还需至少6个学时学习利息理论。在极其有限的学时里,教师应注重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利用***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主动学习课外内容,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外延式教学[8]。可以将部分课外自学内容以大作业或个人学术报告的形式加入课程平时成绩考核中。

5.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虽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数学实验来模拟保险实务过程,但检验学习成果最好的方法是参加实践。高校应努力为学生提供接触保险实务的机会,邀请从事精算相关工作的人士与在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赴保险公司学习调研。鼓励学生参与保险行业的实习,争取与保险公司共建实习基地,获得宝贵的保险实务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就业机遇、展示择业优势。

6.借助优势学科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保险学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结合本校办学特点,将保险精算与本校优势学科结合,充分利用规模庞大、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学科优势,探讨合作领域,打造特色课程,培养交叉学科人才。例如,大连海事大学以航运为特色,2017年,学校为培养既懂航运又懂保险的复合型人才与保险公司联合开设了东海航运保险学院[9]。理学院“保险精算”教师团队以调研访学的方式,获得航运保险第一手资料,将航运领域的风险管理模式、航运保险实务的基本方法、经典案例、历史赔付数据等加入非寿险精算的教学内容中,丰富教学内容。

7.鼓励部分学生做保险精算相关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应鼓励即将攻读金融数学、保险精算硕士学位的学生,或者即将从事保险精算方面工作的毕业生,依靠任务驱动和指导老师的帮助,对保险精算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例如讨论投保人因经济原因无法继续支付保费的情况,学生可就如何计算保费的现金价值分情况讨论缩短保险期限或者降低保险赔付金额或者其他措施的实施方案;也可对原有数学模型进行改进或扩展,鼓励学生尝试结合时事热点,设计新型保险,尝试为新型保险定价;或将已有的保险产品改进完善,如设计以挂科为赔付条件的“大学生挂科险”[10],以不能完成学业为赔付条件的“毕业险”等。这些贴近生活又充满趣味性的尝试,是很好的毕业论文研究课题,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科研能力的平台。[11]学生也可以对精算模型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假设条件进行适当放宽,如将保险公司的固定收益率假设条件放宽为随机收益率等。这样的统计建模训练不仅对打算从事保险方面工作的学生有益,对拟从事数学理论研究及数学与计算机结合方向学习和工作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保险学篇8

关键词:绿色保险;经济学;分析

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绿色保险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204129)

中***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两型社会建设中“绿色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1月30日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作为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保险业,其“绿色保险”为处理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绿色保险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形象称呼,是以被保险人因玷污或污染水、土地或空气,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绿色保险不仅对企业造成的环境破坏和人员、财产的损失提供保障,而且能起到分散环境风险和治理环境风险的作用,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绿色保险通过引入商业保险机制防治污染,已被发达国家实践证明,是帮助企业实现由“污染末端治理”向“污染全过程控制”转变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绿色保险的供需分析

一方面由于绿色保险是一种新险种,我国保险公司缺乏历史统计数据可用,因此在厘定适合我国企业绿色保险产品费率时会缺乏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保险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标准,保险公司在勘查、定损与责任认定上存在困难,灾害损失风险难以精确把握,也影响到绿色保险的费率厘定和产品开发。此外,保险公司根据大数法则来承保,需要大量的环境污染侵权事实作为基础,来确定每个企业污染风险的等级。风险单位数量愈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愈接近预期损失可能的结果,但目前企业参保比例太低,保险人不可能精确地预测危险,不可能很合理地厘定保险费率。这些都影响了保险公司提供绿色保险产品的供给弹性,市场机制没有足够的激励促使保险人提供丰富的保险产品。

从企业参保情况来看,采取完全自愿的投保方式,企业投保绿色保险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在实际生活中,环境污染事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追究制度很不完善,责任追究主要依靠行***处罚,而法律赋予的行***处罚额度有限。在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责任事故发生后可以少赔、迟赔甚至不赔,企业自然缺乏购买责任保险的意愿;二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强。有的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有的企业认为发生了环境污染事故自己也能应对;而有的企业出于企业减少支出的考虑,也不愿主动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甚至有的企业认为即便发生了污染事故,***府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考虑,会“埋单”,有***府兜底,企业没必要去投保;三是保险责任范围窄,保险费率过高,而赔付率过低。保险责任范围窄,对投保企业的环境风险转移得太少,只把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民事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而将常见的累积性环境污染事故排除在外,造成环境责任保险可适用的救济场合有限。而其费率又较其他险种要高出几倍,赔付率远低于国外保险业的赔付率。高费率会压制企业参保的兴趣,低赔付率会使企业丧失投保信心,必然会影响企业投保积极性。

正如上述绿色保险市场供求分析,绿色保险市场呈现出供求无激励,交易无动力的“冷淡格局”。除此之外,环境污染及保险市场的特殊性,也会造成市场失灵。

二、绿色保险的市场失灵分析

一是绿色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品驱逐良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在保险市场上,由于投保人比保险公司掌握更多的信息,可能会出现逆向选择。保险公司根据全体投保人的平均风险水平厘定费率,那么费率对于低风险的投保人来说是高的,也就可能出现污染风险高、风险管理能力弱的企业更倾向于利用保险来转嫁损失、转移风险,而污染风险低、风险管理能力强的企业由于保费厘定过高而退出或推迟需求。由于参加投保意愿强的多是风险高的企业,低风险的企业不愿投保,保险公司没有足够数量的保险标的,分散行为人责任风险的能力会降低。

二是绿色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保险单持有人拥有保险后改变其行为所导致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加大会对社会或者第三方造成损害。企业投保环境责任保险后,在合同有效期内,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投保人恶意***谋保险赔偿金而故意诱发保险事故的发生。比如,企业故意增加排污量加大对环境污染,从而对环境和受害人造成损失,获取保险公司赔偿,给保险经营带来了很大风险。

三是环境污染及绿色保险的外部性。从经济学角度看,环境污染问题属于负外部性,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了损害或者额外成本而没有相应补偿。在环境产权没有明晰的情况下,当环境责任问题出现时,往往需要***府的介入才能迫使肇事企业为公众责任权益买单,完全依靠市场所带给保险合同双方的利益驱动明显不足。类似的,绿色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性,企业购买保险后可减轻环境侵权人的经济负担,又能最大限度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府也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即可享受绿色保险带来的好处,因此企业购买绿色保险对社会来说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随之出现。

根据经济学的知识,市场失灵时是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因此还需要借助法律及***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综上,尽管绿色保险在运行中遇到种种困难及问题,但在实践中渐行渐远。近几年,部分地区通过试点逐步探索非强制保险的经验,保险公司也在条款完善、贴近客户需求以及科学合理厘定费率等方面做了较多尝试和努力,未来绿色保险制度一定会日趋完善,通过绿色保险进而推动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主要参考文献:

[1]卢爱珍,我国发展绿色保险的经济学分析,***财经,2008,6

保险学篇9

六月是莘莘学子的“考试月”,毕业班学生的高考、中考接踵而至,还有其他年级的期末考试一场连着一场。而一旦过了这些考试大关,学生们可就迎来“***”了。

不过,假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感受却是不同的,学生快乐的假期可能给家长带去不小的烦恼。单是孩子的人身安全,就足以令家长伤透脑筋。

假期安全保障不可忽略

就在端午小长假期间,杭州千岛湖上就发生了一起游艇碰撞事故,导致上海师范大学法***学院大三学生、年仅23岁的花季少女离世。对她的父母来说,事故调查、责任归咎都已经于事无补,养育了23年的掌上明珠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这起事故中,出事游客所购买的游艇票均含保险,保额为20万元,事发后保险公司迅速赶往事故现场进行理赔。虽然20万元难以抚平少女家人的伤痛,但起码给予了一份经济上的安慰,也对他们未来生活提供了一定保障。

原本出于放松目的所安排的旅行计划却发生了这样的结局是谁都难以预料的,但这也提醒了广大临近假期的学生,出行前必要的保险保障必不可少。投保合适的保险产品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父母的一份责任。

“意外+意外医疗”值得首先考虑

由于学生假期出险大多源自意外事故,因此投保意外险能够有效对抗这一风险因素。

最为普通的意外险保障期限为一年,可以承保被保险人因外来、突发、意外事故导致人身伤残、死亡风险。对家长来说,这一保障的成本较低,费率一般在千分之二左右,不会产生付费压力。而且,由于保险法对未成年人的保额有上限规定,大多数地区城市为5万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为10万元,所以家长也无需为未成年子女投保高额保险。

成年子女的意外险保额并无上限规定,投保人既可以是学生本人也可以是家长。不过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作为被保险人的学生需要本人亲笔签名,即使是家长为子女买保险,也需要由其亲笔签名才能使保单生效,否则在出险后,保险公司有权利拒赔。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的产生,而对于未成年子女,保险法则无此规定,被保险人签名可以由父母代劳。

在意外险主险基础上附加意外医疗是种不错的选择,可以为父母分担不少意外医疗费用。根据主险的保险金额,附加险的保额也有相应的上限规定,不同公司的免赔额、赔付比例也不尽相同。出险后,保险公司会根据实际***费用减去免配额,再乘以赔付比例后的数额与保额中较小者予以理赔。

旅行意外险提供短期保障

除了普通意外险外,不少保险公司还推出了境内旅行意外险、境外旅行意外险、交通意外险等等,其中旅行意外险对被保险人旅行期间的意外事故提供保障,投保人可以根据出行的行程长短自由调节保险期间,保费也随之变化。学生自发组织的外出游玩可以考虑这类短期保险,特别是学生三五成群的自助游,由于缺少家长、导游的陪同,更需要加强人身保护。

保险学篇10

关键词:PBGS;保险学;教学模式;改革

一《保险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保险学》是一门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既注重保险基础知识的介绍,涵盖范围广泛,又包括实务操作,与实践结合密切。因此,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还要通过实务练习使其具备实际运用能力,能够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第二,属于应用经济学科、交叉学科,在理论和实务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经济规律,同时需要运用数理统计等各种技术手段分析问题[1],此外还要结合法学、统计学、灾害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采取综合教学方式,运用专业化和学科交叉化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保险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一)授课方式较单一

现阶段,我国《保险学》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和思考能力的发展,减弱了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使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

(二)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浅显,跟不上保险实践的最新发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

(三)考核内容多偏重理论

目前,该课程仍以考核理论为主,重点检验学生对基础原理及数理基础的熟悉、理解及掌握程度,笔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左右,平时成绩也多以书面作业及出勤计算,占总成绩的30%左右。因此,要解决《保险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讲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摆脱单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教学与实践运用更紧密地结合,需加入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与学的角色与观念,强调“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从而培养出符合金融行业、社会需求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这是《保险学》课程教学改革遵循的路径。本文针对《保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将PBGS引入《保险学》教学实践,对《保险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自律与交流能力,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PBGS教学模式及其适用性

PBGS是ProjectBasedGroupStudy的简称,即“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注重能力教育,属于探究性、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发端并流行于西方高等教育中。该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将学生分组建立多个团队,每个团队负责实施一个项目,运用组内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成长。作为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PBGS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初“从做中学”的基本思想,由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杜威提出。目前该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国内学者与教师的普遍关注,无论是在应用性本科专业教学中[4],还是在经管类的课程教学中[5],包括在《保险法》《保险学》等课程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与运用[6],其适用性和效果得到了肯定。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关于PBGS教学模式的探讨及在各课程中的运用基础上,对《保险学》课程引入PBGS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改革设计及思考。

***BGS教学模式下《保险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设计

(一)改革思路

通过将PBGS教学模式引入《保险学》教学体系中,使学生直接进入不同的教学模块。让学生参与不同项目模块,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所选教学项目,充分掌握《保险学》的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获得成就感,同时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表达与分享。此外,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及职业满足感。

(二)改革内容设计

1.依据PBGS教学模式重新设计教学环节。首先,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带学生进入《保险学》课程的大环境,然后逐步引领学生,按照异质分组的形式,保证每一个项目均包含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其次,按照《保险学》内容和学时划分板块,该课程可分为“三个模块,九个学习项目”。保险基础模块分为风险与保险、保险基本原则、保险合同三部分;保险类别模块包含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再保险;保险经营模块包括了保险费率、保险市场、保险监管。教师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将上述的小模块再细分下去。教师需以主要项目为核心,对教材的结构和章节进行梳理,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学习项目,达到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目的。学生要做的就是通过团队内的交流,选出团队小组组长,组长负责组内分工、协调、过程记录、对团队成员进行评价等工作;团队成员按照分工进行资料查找、制作和讨论完成项目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做好进度管控,包括引导学生团队共同学习,指导团队讨论、制定和修订方案,并分工实施。最后,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评价。自我评价、组长评价、组间评价及教师评价综合起来构成最终评价结果。2.改革考核方式。调整综合成绩评定规则,将PBGS小组成绩纳入到平时成绩中,提高平时成绩在综合评定成绩中的比例。如根据实施情况,将PBGS小组成绩拟定为总成绩的10-20%。

(三)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引入,PBGS教学的效果短期很难完全体现出来,需要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探讨,连续不断地进行实验和改进,使之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作为一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方法,PBGS教学法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教育领域和学科[7],而且也不能单一使用。在应用型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其与讲授法、案例法等结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学时和教学目标要求,循序渐进地安排适当比例,不能一味地依赖于该教学模式。最后,为运用PBGS教学模式,教师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任课教师在实际运用时不仅对课程有系统的思路,还要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一方面,设计出既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又要促进其全面平衡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管理与帮助[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保险学10篇

学习

思路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思路10篇,内容包括驾驶员工作思路十篇,思路话语。

学习

干部学法建议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干部学法建议10篇,内容包括领导干部学法心得,中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的建议。近年来,市委带领全市人民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认真贯彻***的路线、方针、***策,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思想、项目建设、

学习

岗位安全责任制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岗位安全责任制10篇,内容包括岗位安全责任制清单,岗位安全责任制是什么。3、坚持正常的***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职工的***治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公司相关规定,开展“五好四无班组”、“五精班组”活动,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4、

学习

勤工助学心得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勤工助学心得10篇,内容包括勤工助学日常心得,勤工助学劳动心得感言100字。1关于开放性实验1.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放性实验是以学生为主的一种实验理念,传统的临床检验实验教学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

学习

物业消防安全责任制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物业消防安全责任制10篇,内容包括物业公司消防安全责任制范文,物业各部门消防安全责任状。1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职责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职责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从服务功能方面对消防安全负责。物业管理部门自身

学习

商品流通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商品流通10篇,内容包括商品流通概论,商品流通知识点大全。各地区的道、河、桥则基本上是民间(包括官员以个人名义的捐助)捐资修建。民间修路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公买义路”;“捐地为往来通衢”;【6】(卷之10,《人物》)或捐廉、捐

学习

七五普法内容10篇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七五普法内容10篇,内容包括最新七五普法笔记内容,七五普法相关主题内容。1、集思广益,打好调研基础,’提高“七五”普法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开展公民普法教育现状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00多份,了解群众法律意识现状、法制知识

学习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名著读书心得10篇,内容包括最新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体会3篇,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读书心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

学习

感悟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感悟10篇,内容包括感悟汇总,十篇文章感悟。语文学习活动中的“感悟”又具有升华性特点。它是学习者积极的发现、主动的构建和潜在的创造。感悟、感悟,由感到悟,是心灵的顿开,是情感的升华,是心智运筹的胜利。感悟教学既要重

学习

作风建设年10篇

阅读(66)

本文为您介绍作风建设年10篇,内容包括作风建设年实施方案的心得,作风建设年亮点做法。三、主要内容按照***提出的抵制八个方面歪风邪气、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结合委机关***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实际,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兴学

学习

男孩小名10篇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男孩小名10篇,内容包括男孩可爱小名,男孩虎年小名。通常只需在大名里提取一字,一般会是最末的一字,再加上“小”,便是非常好的小名啦!如:张亮,小名能够叫“小亮”。在单字后边再加上“儿”当作小名的方法也很普遍,不但感觉很可爱,并

学习

读书心得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心得10篇,内容包括读书心得十篇通用,读书心得十篇300字。我想到自己平常做作业时,总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这样推来推去,总是不及时完成,感到非常惭愧。我决定今后再也不做寒号鸟,要做一只勤劳的小喜鹊。像老师平常教导的

学习

作风建设的内容10篇

阅读(335)

本文为您介绍作风建设的内容10篇,内容包括关于作风建设的汇总,作风建设十个严禁内容。----精细管理之风。针对区域广、人员多、管不到边、管不到位的现状,从基础性工作抓起。机关干部上班实行指纹机考勤,一月一公布,领导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

学习

师德师风宣传月10篇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师德师风宣传月10篇,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月宣传方案,师德师风宣传月是哪个月。强师德促学风转作风二、活动时间20XX年8月30日9月30日三、相关活动(一)必选活动1.活动月启动仪式。启动仪式要包含以下内容:(1)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主

学习

保险学论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学论文,内容包括保险学案例分析论文题目,保险学论文哪个方向好写。2.教学计划相对固定,教学内容陈旧。在教学实践中,同一个教师给不同年级学生上同一门课程使用相同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教学对象相脱离,缺少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