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10篇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篇1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期中所记的日记,以及每月一次老师所讲的关于意大利少年的故事。 《爱的教育》中,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兄弟之间的关怀,子女与父母之间伟大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天真无邪的心灵,处处为人着想的品格,知错就改的行为习惯,无一不冲击着我的心灵,洗涤着我的思想。

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我走进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学们是怎样生活、怎样学习的,是怎样去爱的,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生活的追求!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流泪,但是,我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么高,而是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散发出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真得很伟大。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 朋友间互相安慰……

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 东西啊!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而我做为一名小学教师,就更加要细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幼小的心灵还没有成熟,许多事情都不懂,做为老师更应该正确的辅导。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篇2

逍遥行者

寒假马上就要来到了,寿光市教育局将组织第七届“新华书店杯”假期读书征文活动。为了指导广大教师认真阅读好所指定的阅读书目,特将教师阅读篇目作简要介绍,供朋友们参考。

1、《做一流的教学能手》

本书收录了作者作为中学特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教学与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些个人感悟,共分“清新实用的教学理念”、“独特高效的教学方略”、“容易操作的教学技巧”、“真实动人的教学案例”、“与众不同的教育主张”等五个部分,针对新课程改革的三大核心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改革制度”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阐述,特别是对新课程追求的课堂教学主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提出了众多易操作的课堂实战技艺。通过生动的语言,简明的提法,易操作的建议,为引导广大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更快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实战技法,走幸福的教学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林华民,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专家,全国知名教育机构——北京树人天地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家庭教育艺术研究。著有《未来教育——让中国学生把握21世纪》、《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等,还发表了8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

2、《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

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轻松与不轻松之间,圆满与不圆满之间。——她这样教课。

听课,听得出门道;评课,评得出名堂;写课。写得出水平。——她这样为学。

定位、到位,不越位;听从、跟从,不盲从;建功、立功,不居功。——她这样管理。

不管怎样,总要读书。不管怎样,总要善良。不管怎样,总要心向光明!——她对学生如是说。

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她对年轻教师如是说。

她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玫瑰”,她被广大青年教师服膺为榜样和领路人。她就是著名教育专家、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书记,兼任北京中央商务区实验小学校长的窦桂梅。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是她的教育教学管理智慧的精华,精选30多万字,包括了作者多年来在教学实践、学校管理、评课与课改等方面的深刻体会与思考。好教师应该具备的修养从哪来?好教师怎样才能真正走进课堂去?怎样有效评课?是“教语文”还是“用语文教人”?……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全方位阐述了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尤其是课例部分,生动体现了她的教学魅力,让年轻教师有路可循。窦桂梅的课堂教学智慧、细腻、唯美;窦桂梅的管理工作扎实、细致而富于个性。她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引导,对学校管理的所有细节,都展现在文字的魅力中。

作者窦桂梅,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提名十杰教师。2001年,作为国家***“更新教育观念演讲团”主讲人,在人民大会堂作专题报告。从教二十余年,致力于为生命奠基,从“三个超越”理念的形成,到“主题教学”实验的推进,再到“三个回归”的理论提升,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获相关奖项。《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等报刊、杂志及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系列专题介绍。出版个人专著和主编、参编多部。

《回到教育的原点:窦桂梅教育教学管理精华》窦桂梅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3、《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

教育是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但是,必须看到,教育也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服务行业,它是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千百万个家庭和亿万个孩子的幸福和前途提供的服务,它的要求更高,要求我们服务者——也就是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更要有无限的爱心、耐心、有发展的眼光、有诲人不倦的情怀和能识千里马的伯乐慧眼,还要懂得心理学,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个老师都应该是教育家、学者、思想家、导师、顾问、权威和园丁,有这样的前提,才可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赏识学生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考虑,为他们提供最适当的教育方式,这才是真正关爱学生的最佳体现。

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所展示的,或是学生的心灵独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选的专家评析,然而,它为我们开启的,却是教育的全部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给每一位老师带来了启示,原来“惩罚”也可以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在学生心底留下最深的感动。并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让每一位“诲人不倦者”都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为,这些都是来自真实心灵的呼声。

从《赏识你的学生》中,我们析出了几个大字,这些都是教育中永不磨灭的关键词:尊重、信任、理解、激励、提醒和宽容,最后还有一个“爱”字。

孟繁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社会科学“百人工程”中青年学者,兼任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评估部主任,全国教育***策与法律研究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4、《天才班主任的绝招》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优的班主任,必须做一位智慧的行者。在教育实践的土壤里,不断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炼”就班主任工作的“绝招”,“炼”就教育的大智慧。

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忙碌而又繁重,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从思维到品质,同时又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每一时,每一刻,无不倾注着班主任的满腔心血,因此,要圆满作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在工作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绝招”。

《天才班主任的绝招》一书充分展现出许多优秀班主任这样的教育大智慧,从班主任自我管理的绝招、班级管理的绝招、学生管理的绝招三方面展示卓越的教育智慧。值得广大教师和班主任细细品味,且值得学习、借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学生都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每个鲜活的生命都是一个完整、丰富、多彩、拥有无限可能和未来的世界。作为一名班主任,培养、完善、引导这种生命的成长需要智慧,也需要繁复无穷、变化万端的绝招。

其实,智慧和绝招是合二为一的,只会是抽象的、理论化的绝招,绝招是具体的、实践的、在和每一个独特生命每一次具体相遇的教育智慧。

因此,绝招不绝,绝招有根,也有情。

5、《班主任必读:全国著名班主任论工作艺术》

本书汇集了十多位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专家的精彩报告。这些报告集中了他们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智慧,内容涉及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问题学生的教育、未成年人德育工作和班主任专业素养等方面,旨在为广大一线班主任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方法的启迪。

在《班主任必读》里,有身兼数职,工作繁忙却没有让任何一位老师代过语文课的魏书生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协调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先后主持过多项班主任课题研究的王宝祥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研究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问题学生的王晓春老师,她让我学会做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见招拆招,活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万玮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思考力的老师”;在《班主任必读》里,有给许多学生留下“难忘一课”的丁如许老师,他让我学会做一个“有实践力的老师”……在慢慢品读后,让我感受到优秀的教师都是相同的。他们身上具有诸多相同的品质:勤学、善思、能写、博爱……这些都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读完这十二位班主任的教育人生,我思索良久,让我仿佛看到茫茫大海中一盏明灯,为自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主编王宝祥,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专攻北大”课题组学术指导顾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高级教育行***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教师素质、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班主任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学德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专家研究会顾问,北京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家长教育研究会执行理事长。

《班主任必读:全国著名班主任论工作艺术》王宝祥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35元

6、《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

“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而功半。

什么样的教师最有威信呢?据调查统计,多方求证,本书认为九种教师最有威信:品出众的教师;业务水平高超的教师;有责任感的教师;起表率作用的教师;声誉良好的教师;亲和力的教师;公正开明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管理有方的教师。

本书以清新的笔调、详实的案例向教师娓娓道来: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教师除了要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专业精湛、诚实守信、仪表得当,还要宽严有度、教管有方、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才能心悦诚服,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在“学生难管”的哀叹中失落教育的权威。

本书共分9章:分别从人品出、众业务水平高超、有责任感、富有亲和力、起表率作用、声誉良好、公正开明、有智慧的、管理有方等方面介绍了做好教师的标准,值得教师朋友们一读。

《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钱卫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7、《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

让思想润泽教育,让美润泽人生。

本书系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第一本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类***书,围绕美、教育和人生三个主题,选编了60余篇适合教师阅读的学术随笔,并从各类著作中精选了六十多则“哲思短语”。

本书是李泽厚先生第一部谈教育的著作。李泽厚先生在该书序言中说:“我一向认为,中小学老师在指引年轻人的人生道路上可以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比大学老师重要得多。那么,这本书就算我对中小学教师们献上的一份敬意吧,愿它能得到你们的喜欢。”沐浴在李泽厚先生宏阔、自由、丰富的思想之中,你必将对教育、人生和美,有新的颖悟!

作者李泽厚,1930年生,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德国蒂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代表著作有《李泽厚集》(10卷)。哲学家对世界、人生认识的深度,使李泽厚的学术研究突破学科界限,使他对哲学、美学、社会、历史、教育、人生都具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同时,李泽厚又是生命大于学问的大学者,其生命因学问的滋养而更加饱满丰富,气象万千。

《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李泽厚著杨斌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35元

8、《这样做,教师更幸福》

我们的工作不仅需要智慧,更需洋溢着浪漫的情怀,诗意地把握每一种可能的方式,展示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愉悦学生,快乐自己!

本书从教师怎样去做才能更幸福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选取了全国知名班主任的优秀事例,分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当素养遇到考验时,应该恪守师德;沟通时,应该走进心灵;面对问题与问题生,应该三思而后行;要想取得高效,应该讲究工作艺术;面对专业成长,应勇于走快车道共6辑内容,与我们分享了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9、《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奇迹,他的教改严整而科学,他的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十几年前他的互动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题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知道思想,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书涵盖了以班主任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从班主任自身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到发展综合素质、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细节,全面科学,实在又实用,是广大班主任、教师的必读教科书。

本书风格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叙说了作者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言词恳切,入情入理,读起来琅琅上口,令人心悦诚服。它内容丰富、具体,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蕴含深刻的哲理,闪耀智慧的光芒,具有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10、《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的原著《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写于1965年—1967年间,是苏霍姆林斯基用毕生的心血和汗水写成的最著名的教育遗产之一。在我国,此书最早于1981年1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来教育科学出版社根据我国的情况和教师阅读的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精华部分,另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仍然定为100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于1984年6月出版。后来此书再版和重印多次,成为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教育经典阅读的必读书目之一,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给教师的建议》集中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之大成,是了解和掌握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别是其教学思想的钥匙。编者选取了原著对中小学和幼儿教师的100条建议,主要涉及到了教育教学、学生培养、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教育思想,文字通俗易懂,并结合实际的教育事例,阐述了他的教育主张。

现在无法统计全国中小学和幼儿教师中,有多少人阅读过《给教师的建议》,又有多少人从这本书中得到启迪和鼓舞。可以说,许许多多的青年特级教师、优秀教师都是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都是从《给教师的建议》中汲取了成长的力量和教育的智慧。许多名师在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感恩于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给教师的建议》。

在新世纪之初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无数教育管理者认识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许多教育理念正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许多观念不谋而合。许多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印发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作为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的教师必读教材。此项活动,也促进了广大一线教师对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学习,也促进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名著选读;永恒主义;西南大学

中***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4-0028-05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已经成为目前高教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问题,它是“高等教育发展回归理性的表现,是对现行高等教育的改进,同时也表明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本科教育教学,是对过去单纯重视学校规模扩张、重视科研数量等现象的反思”。通识教育必须落到实处方可有所作为。为此,目前许多高校纷纷开展通识教育,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主要载体。根据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李曼丽将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布必修型(Distributed Requirements)、名著课程型(Great Books Program/Curriculum)、核心课程型(core Curriculum)、自由选修型(Free Electives)。近日,西南大学推出的“读名著拿学分”新规,正是在通识教育这一背景下作出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开设名著课程的一次大胆探索。

一、“热情拥抱永恒主义”

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西南大学推出的名著计划特点较为鲜明:第一,西南大学开展的“名著选读”是大学范围的,而不仅限于某个专业;第二,教学方式是学生自学,而不是教师的单向讲授;第三,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将“读名著”与“拿学分”结合起来。在浮华热议的背后,我们需要的是冷静思考:为什么要开展名著阅读?其背后蕴含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可以肯定地说,“名著选读”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大“法宝”。这是因为,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应该而且能够承担起塑造学生品格的任务和职责。从本质上说,西南大学名著选读是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观在现实教育中的具体反映。

永恒主义(Perennialism)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在批判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提倡复古的保守派,因其以古典实在主义哲学为基础,也被称为“新古典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Robert·M·Hutchins)和艾德勒(Mortimer·J·Adler)、法国的阿兰(Alain)和英国的利文斯通(Richard Livingstone)等人。

作为一种教育哲学,永恒主义者主张过去的东西是卓越的。在他们看来,在世间万物的变幻流转中始终存有一些变动不居的内在逻辑与永恒法则,而这些法则的根本就是永恒的人性,它既是教育得以展开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最终指向。为塑造真善美的永恒人性,教育就要进行思维的理智训练以发展人的理性,进而抵制疯狂的物欲对人性的遮蔽、拒绝功利的社会风气对人性的侵蚀。这也恰恰是永恒主义教育思潮兴起和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的重要社会背景之一。为把握世界的永恒法则、获得永恒价值,永恒主义者强调永恒知识的学习。为此,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名著学习永恒真理或永恒知识,最终达致永恒人性的养成。这种理论成就在实践领域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数赫钦斯自1930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开展的“名著计划”。由此可以看出,西南大学开展名著选读计划想必也是出于对名著永恒价值的“情有独钟”,那么名著的“永恒价值”或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遏制快餐文化洪水猛兽般的精神侵蚀。快餐食品容易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而快餐文化则容易导致精神发育不良甚至扭曲,且在短时间内难以调适、恢复。阅读名著可以使工具理性冲击下的那颗浮躁的心,在午后悠闲时刻伴着茶的清香、书的墨香慢慢沉静下来,获得片刻心灵的宁静。芝加哥大学艾伦·布鲁姆教授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也曾写道:“在人们重温柏拉***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都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之中,使人忘掉他们短暂纷杂的现实生活。”

其二,阅读名著是一种良好的理智训练。阅读名著就是在与智者展开一场“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察觉这个世界”,是开启智慧的有效途径。名著都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非一蹴而就的或是权威指认的。同时,名著在概念定向上具有一般性的特点,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的知识内容更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理智训练可以发展人们***思考的能力,培养人们***思考的习惯。

其三,阅读名著有助于陶冶个人的文化修养,进而砥砺品行。在理智训练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优秀的品格或德行才可以得以“分娩”。通常来讲,经典名著包含且揭示了关于宇宙世界的一般概念或观点,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或见解,以及发现世界、探明真理的思维方法,论及了人类永恒的伦理道德问题或对人生存在意义的追问,对提升人的精神道德、培养人的价值理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永恒主义始终强调的:真正的教育在于对人的理智训练,在于真善美永恒人性的养成。

其四,阅读名著有助于个体深刻理解当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行动。赫钦斯认为,名著是普通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们,就不可能了解任何学科,也不可能理解当今世界。在大学四年里,阅读名著可以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个人品位和批判精神,进而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明智的思考,并作出明智的行动。从这一角度来说,永恒主义的“复古”态度绝非回归原始状态,而是维持或巩固现实、指导个体理性行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概括起来,第一点是对现实社会境遇的一种救济策略;第二点和第三点是教育的核心旨趣——一为理智训练,一为精神健美;第四点是教育价值的社会延伸。名著阅读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并促进学生成为“思想的理智者”、“精神的健美者”。

进一步来讲,西南大学的名著阅读是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开展的,旨在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塑育学生的***人格、规范学生的的社会行为。从这一角度来说,西南大学的“名著计划”是值得肯定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读名著与拿学分联系起来,这种加分阅读是否会因其功利性而失去阅读意义?在永恒主义者那里,他们更加强调的是教育目的的纯粹性,认为人的价值不在于对外在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在于对人的内在精神自由的追求。由此,两南大学利用学分作为外在激励开展名著阅读只能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而这一权宜之计也折射出了当前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困境,其背后是社会浮躁与教育理性、学生(市场)需求与高教理念等的多重博弈。从长远来看,教育应当以人的永恒价值为目的,以人的理性的获得为根本。

二、“中国版的名著计划”

西南大学为有效推行这一名著选读计划,组织专家推荐120本(种)阅读书目,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学、美学、艺术学、伦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科学和人物传记等11个大类。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其中,精读要求学生在所推荐的书籍中,选择本专业领域以外每个大类1-2本(种),共计10本(种)进行阅读;泛读则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读完至少30本(种)所推荐的本专业领域以外的书籍。这就涉及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名著选择的原则或者标准在哪里?

赫钦斯认为,“一本名著在任何时期都具有现实意义,这就是其经典之所在。”斯科特·布坎南(seottBuchanan)提出了作为名著的五条标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拥有最多的读者,持续的解读最多,提出了永远不能回答的问题,必须是一件艺术品,必须是一部人文科学的杰作。也许在今天看来,这些标准有些严苛,甚至有不为大家所接受的地方,譬如说“必须是一部人文科学的杰作”,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科学主义、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背景的话,对此标准也就不难理解了。概言之,名著选择的标准理应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是历久弥新。一方面,名著都是经过长时间检验而获得经典地位的,其时间跨度较大;另一方面,名著中谈及的问题仍然是当下的或者仍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先秦时期的《论语》、《孟子》,古希腊时期的《理想国》、《尼各马可伦理学》等都是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得以凸显的,并且对当前社会仍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其二是广泛认同。一方面,名著涉及的内容必须是人们关切的重大问题,这是名著获得广泛认可的基础或前提;另一方面,名著是经过广大群众的检验而获得广泛认可的。这一原则也就决定了名著不是依靠***治权威来获得自身地位的,也不是***治意志强加的结果,而是人们的自觉选择。

其三是思想深邃。一方面,名著读本阐述的都是人类社会中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观念或见解,对具体问题或事件具有卓越的解释力;另一方面,名著所表达的思想往往具有深刻性,对它的理解或阐释具有多元性。这也就体现了名著在“一”和“多”之间所保持的特有张力,彰显了名著所散发的思想魅力。

其四是影响深远。与一般的读本所不同的是,名著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其对个体全面认识自我、体悟人生价值、参与社会行动等方面的理智训练与行为驱动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或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溶化。

除此之外,选择名著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立足本土文化、恰当处理本土著作与外来著作的比例关系,名著编排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名著中选择的人物、事件或者反映的品质具有不重复性,名著选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旨归等。我们暂且不论西南大学所选择的名著读本是否符合这些名著选择的标准以及编排的原则,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考量赫钦斯所领导的“名著计划”获得某些启发。

1929年,年仅30岁的赫钦斯就任芝加哥大学第五任校长。他针对当时科学技术泛滥、过度市场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乱象,于1930年在莫蒂默·阿德勒等人的帮助下设计和开设了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原定20名的名额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增加到80名。在后来的名著运动中,以1937年开始推行的“圣约翰教学计划”尤为著名。根据该计划,圣约翰学院在整个大学四年中充分贯彻按编年史顺序研读西方名著的精神,安排一年级学生集中学习古希腊的名著,包括15位(篇)大思想家的传世之作;二年级学生以学习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前后的名著为主,共计24本(篇);三年级学生主要研读16-17世纪的名著(包括《美国宪法》之类的重要文献),多达27种;四年级则侧重从18世纪到当代的一些名著,共计24种。从1947年起,赫钦斯主编了54册西方名著丛书(1952年正式出版),该丛书选择了433本名著,罗列了2987个话题,涉及1792个观念、概念、名词,从中又进一步提炼出102个古今最重要的伟大观念。从这里可以看出,赫钦斯主持的名著计划不仅在名著选择上有着严格的标准,而且在名著编排上也是严谨有加,是在对一般概念、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编排而成的内容系统、前后一贯的系列丛书,而非古今名著的“大杂烩”。如果仅仅将一些名著的书目一股脑儿地呈现给学生,而不对名著课程的内在属性加以认真分析,那么学习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促进学生理智发展的旨趣同样会幻化为“海市蜃楼”。

与此同时,是否应该根据名著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在阅读形式上有所区分?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泛读?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具备鉴别能力的,在短时期内也很难具备这种能力。当代著名画家、作家陈丹青在回忆自己的老师木心时提到,木心曾告诫他们:书并不需要全部精读。比如罗曼·罗兰和卡莱尔的著作不要深读,它们反映的是一种英雄气概与浪漫情怀,年轻人容易被架在上面下不来。而《老子》则不能浅读,浅读容易使人老谋深算、钻营权术,而深读则可以修炼个人的内家功夫。这说明,在名著的选择、编排甚至是阅读方式指导等方面,教师都发挥着重要的导引作用,教师不能放弃自己所担负的职责。

事实上,在名著阅读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经典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以开放的心态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与实践经验去“理解”、“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这也是意义逐渐自我生成的过程。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著为读者的多元理解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理解的产物更多地体现为个体的体悟性或省思性知识。虽说阅读名著是个人的一种学习行为,但个人的认识往往是有局限性的,学习者就需要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通过不断地解读文本、交流心得来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因为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存在于文本之内的某些确定的东西,而是在相互理解和解释中逐渐获得认可并固定下来的“事实”,这也就凸显出在阅读过程中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重要价值。进一步来说,学习交流也可以使读者获得一种自我确认感,这种确认感源于自己的观点被他人认可,从而也就获得了自我存在的精神意义,进一步燃发阅读经典的学习动机,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此一来,开放性、建构性、体悟性、交互性则成为名著阅读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在《规定》中,西南大学的名著阅读方式是以个人自学为主,而较少体现出交互性的特点。尽管学校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名著导读、经典赏析、专题讲座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不是双向甚至多向的信息交流,也就消解了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名著读本的选择、名著读本的编排、名著阅读的形式以及名著阅读的组织等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或原则,但阅读名著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智的发展和良好品行的养成。为达致这一最终目的,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三、“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提升名著阅读的效果,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不仅关涉通识教育的实施状况,更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此,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通力合作,绽放名著计划的美丽之花。

其一,学校需要进行较为合理的制度设计。为积极推进名著选读卓有成效地开展,学校除了在名著选择、编排等方面遵循一定的标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之外,仍需要在组织方式和考核方法上进行较为合理的制度设计。名著阅读具有体悟性和交互性的活动特点,这决定了阅读活动主要以个人自学和互相交流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开展,譬如采用“学术沙龙”或“读书会”的交流形式、定期开展一些名著导读讲座等,在交流中要求学生对名著开展批判式阅读、意义性建构。在考核方法上,名著选读应该尽量与应试教育保持距离,不将其纳入考试范围,而将“交流”和“反思”作为考核方法。由此,“读书会”既是一种思想交流、分享的平台,又是一种过程评价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等原创文本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尽量防止名著阅读的庸俗化和应试倾向。言之,名著阅读可按照“阅读思考一批评研讨一创作发表”的组织程序开展。

其二,教师需要发挥“消极”的指导作用。事实上,任何一种制度设计都离不开制度的执行者,即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导引作用。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其作用发挥是有“限度”的。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抱有信任的态度,相信学生能够自我负责,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律精神。如果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一直把学生视为“待教化”、“受管制”、“被规训”的对象,那么在任何教育活动中,学生都是被动的。实际上,这种“被动”局面的造成并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自致的”,而是教育观念的偏差所导致的“惯习”。解决的关键就是在观念上相信学生,在操作上给予适当的指导,但是这种指导是“有限的”、“消极的”。只有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的作用才得以发挥。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邀请老师参加,但老师不是“积极的参与者”,更不是“霸道的主导者”。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篇4

本文意在以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谈谈经典名著阅读的重要意义和阅读的途径。

一、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超越性的经典阅读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时代本身的发展,终身学习观已成为个体发展的迫切需要,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主要途径是教师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读书、思考。

的确,教师的教育生命中不可或缺书籍的滋养,读书是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技巧的关键措施。但目前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本身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师范教育又没有过系统的滋养,阅读书籍相当有限。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为工作的繁忙和身心的疲劳,他们拥有自由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具有阅读习惯的教师,大多选择了功利性的阅读:即只读教学案例,读教学技巧的书籍。从教学来看,技巧当然是重要的,没有高超的教育技巧,就没有教育的智慧,这便是把功利性阅读降格为庸俗的实用主义阅读了,这种阅读的唯一结果就是窒息教育的精神生命,扼杀教育的生气。因而教师当前急需要的是超越性的阅读。超越性的阅读就是主张教师直接去读这些方面的经典原著。

对于教师来说,只有这种超越性的阅读,才能在经典名著中分享前人思想学术成就,积淀底蕴,丰富学养,让自己的内心鲜活,文化气质油然而生,也才能把汲取的知识转化为教育永久的动力,从而达到教育的自然之“道”的最高境界。

中学历史教师的经典名著阅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阅读中外史学名著和史学理论著作,深化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二是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尤其是教育学家的经典名著,开阔教育的视野,理解教育的真谛,把握教育的规律;三是阅读中外思想史上有意义的中国和西方学者在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人文经典,构建多元的人文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以便于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真正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创新性学习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道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引导者?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具备学科研究能力的创新者。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把一味地研透教学大纲、吃透教材、讲透教学内容视为教学成功的最高境界,教师潜生的是保守、不求发展的惰性,鼓励和培养读者的好奇之心,求知之欲望,阅读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名著,不但可以提高素养,而且从中可以学到提出问题、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因此,研读一本经典名著,就犹如给自己的思想找到一块基石,立足于这块基石就可以构建自己的学术思想大厦。这便好似站在巨人的肩上,以他们为思想榜样,学着以他们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问题,观察世界,而这种视角也正是理性的创造性思维的真正动力。教师的这种创新性思维,有利于课程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主导地位和宏观启迪的实施。

三、课程建设与开发和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仅是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以及教育行***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积极参与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教师对课程设计与研发能力的主体性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深厚底蕴和学科研究的理论素养。

教学反思从根本上说并不是追求得出系统的理论,而是借助已建立或获得的理论认识来分析教学实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教学反思却必须借助于理论的指导,才能正确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方案。也只有具备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师才能在教学反思中站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基础上,理解所遇问题的性质、内涵和意义,才能更好地制定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案。因此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直接影响教学反思能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阅读一些历史学科和教育理论类的名家名著,从中感受其广阔缤纷的理论世界。认真地阅读,就是与这些名家们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思想对话,体味他们缜密的理论思维过程,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又能在这些理论的启迪下。孵化出新的课程思想,组合出新的教育观念,嫁接出新的课程策略。

四、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1、走过导读的门径。著名学者、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讲过:“读古代之书,不可不知其人,论其世。”这就意味着阅读经典,不仅是阅读经典的文本本身,同时也是必须围绕着、簇拥着这一“经典”的一系列“经典阐释”来进行,并以此为门径,进一步认真地研读体验原著,寻微探幽。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篇5

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话,一个细小不过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的日常行为,也要时时注意细节,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在很多时候,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这种教育比“”言教更具影响力。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二

最近读了《教育的55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如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等。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追求的境界。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导意见。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鉴。

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得法。”他总结出一线教师读书的要点:

第一,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

1.勤,天天读一点。

2.博,各种书都看一点;

3.新,追踪前沿的新信息;

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宽度;新,是锐度;思,是深度。

第二,读书要坚持内化:

1.由数量上的积累进而形成质量上的积淀;

2.将资源转化为能量。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

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点,数量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

2.返“本”,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常读常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该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 愿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三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读教育专著读后感。教育新形势下,对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非常必要。古诗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活动中,本人也受益多多。

一、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管理者,有思想的教育刊物,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这些教师应该有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

一句话,没有了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没有了思想,教育者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他注定了会一事无成、枉度此生。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改变,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二是用思想陶养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思想的创生,是一种精神的历险,需要胆识,需要勇气,也需要宽松、宽容的氛围。让我们共同去营造,让我们用心去呵护生长思想的土壤,让阳光洒满大地,让美好永驻人间,让我们的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

二、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篇报告中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考、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读后感《读教育专著读后感》。”

与“自由”相对的是压抑、禁锢、灌输、奴役、摧残、践踏、束缚、钳制……这是两种向度的力量。教育保证自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

任何教育无论它处于什么层次,以哪一方面为侧重点,致力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应是其安身立命之所,都是其根系所在,人的自由、***、超越、完善都应是其根本性内涵。舍此,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

三、学习,学习,再学习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

学习是人深层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学习是辛苦的,但更是快乐的,是一种用努力酿造的快乐。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文学名著 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

一、引 言

在今天这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之中,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对传统语文教育尤其是阅读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挑战。语文教育要勇敢地面对这一挑战,并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人格、培养语文素养的人文教育重任,就必然要回归到那些积淀了人类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华的文学名著之中,通过阅读文学名著作品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完成语文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文学名著作品阅读教学的现状解析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立体的、多感官的享受。人们己经习惯坐在电脑、电视机等媒体面前,大都不太情愿静下心来读满是密密麻麻文字的书了。大多数人的阅读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是为了获得特定的信息或者是为了获得感官的一时轻松和享乐。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带给读者的直接影响就是少读名著或不读名著。一些学生可以如数家珍地道出某大腕影星、歌星的生肖、爱好,但是对《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了解微乎其微。在忽略文学名著作品阅读的情况下,许多学生课外阅读都以娱乐、消遣为目的。这种大范围的平庸化阅读,没有产生、引发学生对自我和外部世界思考的动力,不能给学生带来社会和人生的严肃而深刻的思考。阅读教学“立人”的功能便在这种平庸化阅读活动中退化甚至消解了。

总之,目前阅读教学平庸化的危机是严重的,不少一线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对此开出的药方,就是加强文学名著的阅读和指导。

三、文学名著作品阅读教学的方式求索

文学名著作品阅读是当代历史语境的呼唤,是解决现实文化困境的有效途径。因此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作为“人文”语文的重要内容,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它也必然成为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探索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对阅读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前提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式来实现。

1.发展***阅读能力,倡导个性化阅读

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中特有的“空白”及“未定点”,并引发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阐发深意,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对文学名著的个性化阅读。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不拘一格的导语导入新课,或幽默,或轻松、或激情,或和谐等,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学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人情味,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指导课外阅读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争议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以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2)处理好“引导”与“讲授”的关系。现代教育学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教师以“引导”为主,“引”是方法,“导”是应采取的态度和过程。教师的任务,不应表现为居高临下和替代,而应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在愉悦中感受阅读客体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教师应该敏感的捕捉学生刚刚萌芽的思维之苗,不失时机地艺术地加以培养引导,并主动热情的参与到讨论中去,发掘出学生潜在的智慧与灵气,这样的教学才能呈现出开放的理想境界。

2.尝试专题研究性阅读

专题研究性阅读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通过亲自实践,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把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积累的经验、知识、阅读方法、阅读技能进行整合和运用,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专题研究性阅读分为三个步骤:确定研究课题、收集阅读整理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成果:

(1)确定阅读研究课题。课题的选择对于整个研究性阅读来说有着“导向”的作用。学生以前没有深入接触过专题研究性阅读,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介绍选择课题的方法。教师可以举一些例子,并加以点评说明,也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适宜的、多样的课题,供他们参考、选择。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到位而又不越位。在学生初步确定某一选题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和最新动向,从而决定是否能继续研究下去。

(2)收集阅读整理研究资料。学生在确立研究性阅读的课题以后,一方面要仔细研读原著,另一方面就是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以一定的资料为基础的,以了解前人或同时代其他成果为起点,广泛地吸收和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获得进展的。收集资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定向、信息梳理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但收集资料也是一个繁琐、费时、极需耐心的过程。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检索***书资料和网络资料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提高他们文献检索的速度和质量。

(3)形成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成果这个阶段可以促使学生对所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并将其表述出来。学生仅仅占有大量的资料并不能得出研究结论,必须对所收集的资料作进一步的思维加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一系列的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并用恰当的语言把结论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研究成果。成果可以表现出学生对课题研究的深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3.促进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在合作研究中,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启智开悟,可以化解***思考碰到的疑难和障碍。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为学生构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1)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可以和“专题研究性阅读”结合起来。教师要精心安排,把学习的重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不能总是“花两分钟时间进行讨论”,不能在学生***思考的时候要求他们“合作”,不能满足于课堂上的热热闹闹而忽视问题的研究价值。

(2)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小组。合作小组是合作交流的阵地。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必然存在,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成员都要尽量做到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每个成员都要做到既是聆听者,又是发言者,做到心、耳、口、手并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分组后,应及时捕获有效信息,参与交流,精要点拨,帮助学生找准坐标,展现自我。

(3)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如举办辩论会、答辩会、报告会、出墙报、编刊物等。在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鼓励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要善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养成虚怀若谷的美德,与大家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四、文学名著作品阅读教学的途径优化

1.积极指导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有效的方法

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需要快速从外界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进行筛选、提取和整合,最后为己所用。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应该为学生提供阅读技巧和阅读方向的具体指导。把泛读作为阅读教学目标之一,不仅是阅读方法的扩展,而且对阅读内容也蕴含着一定的导向,阅读的范围和阅读量也必将发生变化。基于此,在引导学生泛读方面,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课前5分钟演讲,每节课伊始都拿出5分钟,让学生演讲,内容不局限,可以是他们喜欢的美文、诗歌、寓言等等,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第二,组织集中阅读,各个班级每周有一次阅读课,在这个时间,组织学生到校***书馆、阅览室进行集中阅读,每次读前确定一两个阅读专题,指导学生定向阅读,并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第三,倡导假期阅读,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中外文学名著选读活动,借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2.努力培养持之以恒的信念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教师应千方百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一个切入点。要养成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在课外阅读实施初期甚至全过程里,都必须有监督和检查,尤其是自查。可以由学生民主商议制定一些制度,发挥约束作用。并且,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今天、这周、这个月、这个学期、今年自己都阅读了哪些文学名著,怎么评价昨天和今天的自己的阅读收获,我会计划和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了吗……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省,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3、关注文化热点、正视流行文化的冲击

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兴起,新的文化氛围的逐步形成,人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已发生转移。时尚阅读作为一种阅读形式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有很多读者正是从时尚阅读开始,慢慢走向成熟的。没有对琼瑶小说的痴迷,很可能就没有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推崇。再者说,也的确存在一些所谓“时尚的经典”或者说“流行的经典”,比如说曾经风靡一时的《围城》、《文化苦旅》等都是集经典与流行为一身的好书。所以,在倡导阅读文学名著的同时,也要适当关注社会文化热点,合理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苏轼曾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如愿学者,每次做一意求之。”(出自苏轼《东坡文集事略》)这里还有一个泛读和精读的关系。泛读要博,精读要深。时尚就是可泛读的部分,而文学名著就是要精读的部分。

因此,在时尚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在高雅艺术、精英文化口渐衰微的现实中,应该正视现实,合理利用时尚因素,积极推行文学名著阅读,这对于读者的精神建构以及今后一个良好文化环境的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

[3]徐鲁.重返经典阅读之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篇7

教师本应是最爱读书或读书最多的一个群体,但种种迹象和调查表明,教师专业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有研究者就教师阅读现状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您喜欢读书吗?”这一调查中发现,坚持阅读的老师只占34%; 75%以上的教师自入职以来,几乎没有自掏腰包购买过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65%教师被动地按照学校的要求阅读名家名著;55%的教师不知道并且不能阐述教育名家的教育观点和教育主张。在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调查时中,“几乎没有什么读书活动”占43%;但在教师终身学习观念状况调查中,83%的教师认为读书对教育教学有启发、对专业有指导提升作用。由此可见,多数教师认识到了阅读有利于自身专业发展,是从事工作和职业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无论是在意识和身体力行上都非常欠缺。如何推动教师阅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为什么要阅读

教师专业素养阅读是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根本要求,是教师成长的一种方式和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他自己正是通过广泛地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增强了专业能力,充实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朱永新教授说: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李希贵校长在《追求自由呼吸的教育》中写到 “人的生命离不开呼吸,人的精神生命同样离不开呼吸。阅读就是人类精神生命的呼吸”。有人认为,理想的教师专业阅读应当成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渗透于教师日常专业行为的方方面面,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不断走向丰富和深入。2012年最新课标已经出台,新课标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比原来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每一位教师不再是“课程实施者”,更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和参与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教师必然由“单功能”向“多功能”过渡,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当下教师的专业成长虽有多方因素的制约,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源于内部,源于我们自身。如果不改变教师自身的认知视角和践行能力,最终造成职业倦怠。因此,要通过阅读逐步修正认知,完善教育观,体验一种有品质的教育生活。

二、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阅读

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程度和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取决于教师对自身知识能力与职业要求之间差距的清醒认识,取决于教师的学习、实践的主动性、持续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师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服务者,如果不想沦为简单的劳动力,不想成为被动者,不想被淘汰,就必须自觉读书,不断地反思,对新的事物保持敏锐,因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活水”,而这桶活水光靠读教材、教参是换不来的,是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保住自己生存的资格。读书不应只是为了备明天的课,而更应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你所承载的责任。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体”需要让阅读来滋养心灵,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以什么心态阅读,怎样读?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认识要到位。爱看书与不爱看书的教师,最明显的区别是,爱看书的人有爱心、有责任心,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得过且过,习惯于照本宣科,不敢敞开心扉应对学生的挑战。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读书分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教师专业素养阅读既是职业的也是嗜好的,两者浑然一体,是一种生活。为此,我们要做的是为读书找理由,而不是为不读书找借口。 “对一个教师而言,书籍就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只有坚持不懈地广泛阅读,我们方能从新手到熟手再到专家,我们的着眼点才会放在学生成长的大视角上,而不只是成绩和升学。

三、专业素养阅读的方法

1.领导规划阅读。学校领导要形成合力,全力推进阅读工程,把建构学习型学校列入学校管理工作中,不仅要舍得花时间、花财力、花人力让老师有好书读,有时间读,更要建立干预和激励机制,把教师从繁琐的劳动中***出来,帮助教师实现从事务型到学习型的转变。老师只有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深入阅读,专业发展才有可能。特别是作为教师管理者的校长首先应该带头读书,以做一个学者型教师和校长的自身形象去影响带动大家。校长有责任帮助、鼓励教师阅读,与教师一起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信念,并且一贯到底把专业素养阅读纳入教师评价考核中,建立多元化、发展性专业评价体系。

2.专家指导阅读。教师一直被定位在传播者、推荐者、教育者的角度上,很少有针对提高教师阅读素养的培训,这是许多教师读书盲目、茫然的原因之一。教师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个体,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有效、科学、精细的专业阅读指导却很少,甚至不如学生在这方面得到的关注和指导多。因此针对教师职业特点、成人学习特征,一方面引导教师读理论的书、读专家的书、读专业之外的书的阅读培训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令一方面请当代教育名师以身说法,阐述读书对专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是迫切所需。第三方面迫切需要教育专家从我国教育现状、教育本质以及新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出发,搜集、整理出几套较系统完备的教师必读或推荐书目,使教师能够快速、有效、有计划地阅读,及早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中国教育报》这几年非常重视教师专业成长阅读,特别是2010年6月~8月《中国教育报》给教师连续推荐了5期暑假教师必读书目,为教师有目的地阅读提供了最大帮助。国内像肖川、朱永新、魏书生、陈桂生、张思明、寞桂梅等著名学者;国外教育大师像苏霍姆林斯基、蒙台梭利、杜威、内尔· 诺丁斯、帕尔默、雅斯贝尔思等以及《万千教育》系列丛书、《大夏书系》中经典之作比比皆是。

3.教师自主阅读。无论是名家讲座或指定阅读书目,仅仅是抛砖引玉,关键是真正静下来、沉下心来、专心读下去,掌握专家学者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实践中尝试应用,与日常工作形成良性互动,真正起到促进专业成长的作用。

(1)选择阅读书目。 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很多,经典不少,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可以自读和共读结合进行。自读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角色、所任学科、兴趣爱好来确定阅读书目。共读是确定阅读主题,学校统一指定书目或划出阅读范围,一段时间只读一两本,精研专家著作精髓。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肖川的《教育的力量》等。

(2)交流探讨。每两周集中交流一次,以指定书目为交流话题,探讨该著作或该阅读篇章的主题,畅谈读书心得,分享学者生动、鲜活、充满个性的教育案例,这个过程既是启发过程也是教师成长过程。教师们也可将优秀的自读书目推荐给其他老师,为其他教师的阅读提供借鉴,从而提高读书质量。在这个空间资源共享、好书大家读。为了使老师们看到自己进步的脚印,可将教师们的读书笔记结集成册,刊登在校刊、网站。

(3)延伸阅读。规划继续教育发展目标,制定1~3年专业素质阅读计划,探讨读书与教师职业的深层联系,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通过阅读名家著作深入探讨读书与职业、读书与专业发展、读书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等命题,促使教师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成人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成就自我职业幸福的过程。

(4)研究成功阅读案例。树立专业成功案例,在借鉴他人经验中提高自身能力,从他人的视角思考,及时自省、矫正和完善,缩短成长的周期。可让教师尝试着在自己的身边或涉猎过的案例中还原名家著作中提及的核心观点以及自己在专业素养阅读过程中新的知识、信念、价值系统构建过程,启发带动其他老师共同成长。

4.营造书香校园。促进教师专业素养阅读,学校必须为广大教师着意营造书香校园,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加大***书馆藏书建设,改变传统采访借阅流通理念,最大化发挥教育教学资源的作用。***书馆要及时充实藏书,各处室教研组也要成立***书角、读书社,每位教师无论身处学校的哪个场所,书籍都触手可及,让阅读成为学校每位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书馆要定期为教师推荐优秀的教育教学书籍,推荐好文章,撰写读书笔记、书评。为使教师看到最新最前沿***书,定期检索、定期书目,让教师们第一时间寻找看到自己喜爱的***书,对于特别优秀的教育类书籍,学校应购买并发给每位教师阅读。

“阅读改变观念,学习成就未来”。阅读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是不断修正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甚至价值观的过程,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人类始终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发现,在读书中成长。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阅读提升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在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成就了自己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7).

[2]胡文利.读书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J].北京教育,2009,(5).

[3]陈志利.高境界的深阅读: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基础教育研究,2011,(15).

[4]汤飞平.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聚焦教师阅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教师;***员;专业阅读

中***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40-02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广大西部边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教育发展水平与东部及中部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员教师作为边远地区学校的中坚力量,对于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乃至区域内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边远地区的***员教师必须自觉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区域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卓越高效的专业阅读,建立以突出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为基础,永葆先进性的学习模式。

一、加强专业阅读是***员教师永葆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的先进性是***的生命所在。特别是在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边远地区,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都相对匮乏,边远地区教师中的***员更应该忠诚***的教育事业,与时俱进,善于学习,主动接受更先进的文化,用现代文化武装自身,用先进的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师德水平,注重教书育人,时时处处发挥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边远地区***员教师还应该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创新意识不断探索本学科的前沿,始终成为教师群体中教育创新和改革的示范者,能够以最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贯穿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并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总之,边远地区***员教师要在先进性标准的要求下,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加强***性修养,自觉成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忠诚实践者。

二、边远地区***员教师专业阅读的策略分析

(一)边远地区***员教师专业阅读的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数量严重不足。阅读数量不足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权威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年平均阅读量不到一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居民阅读水平。在边远地区,***员教师往往还是学校的业务骨干,工作任务重,且经常身兼数职,事务庞杂,加之信息资源有限,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的机会较少,能接触到的学术资料匮乏,激励竞争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其阅读量也同样不容乐观,专业阅读更是严重不足。

2、阅读范围有限,质量不高。由于条件限制,边远地区的教师往往只能接触到非常有限的教学专业期刊,这些期刊的特点是其文章偏重教学实践,注重具体的教学方法,但缺乏理论深度和原创精神,缺乏对教育的整体思考和学理探索,不足以指导教师从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和边疆教育实际的角度思考和改进自身工作,对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育引领能力帮助有限。

(二)边远地区***员教师开展专业阅读的必要性

作为科研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阅读是教师拓展知识基础、进行学术积累和跟踪教学前沿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学习模仿知名教师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能力,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缺乏专业阅读,必然导致教师观念陈旧,知识技能落后,不能很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特别是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素养要求。***员教师的专业阅读不足,往往会导致其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教学前沿问题把握不准,教学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缺乏理论厚度、研究能力弱,严重影响其个人教学和专业影响力,阻碍其在教学岗位上充分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学校教学进步,学科发展及个人专业水平的提升都存在诸多不利。因此,如何引导边远地区***员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阅读质量进而提高研究能力,是师资队伍建设和基层***建工作一个重要课题。

(三)边远地区***员教师专业阅读的策略建议

1、专业阅读要以自己感兴趣的本专业经典著作、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资料为主。以中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既要阅读语文教育类专著、又要阅读作文教学,阅读教学,文体教学等分类著作,还要阅读各种关于语文教育的学术调查报告,通过这些阅读,就可以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模式有较为全面的专业了解。

2、专业阅读要以本领域知名学者的代表作为主。专业阅读要有品位,要取法乎上,多阅读代表本学科最高水平的著作和论文。知名学者的作品并非都是精品,学术阅读要以其成名作或代表作为主。除了阅读专著、学术自选集、文集、文存,还不妨用作者的姓名作选项,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代表性文章,在电脑上为每位专家建立专门的电子文件夹,平时反复阅读、揣摩,博采众长。

3、深度阅读权威期刊报纸和重大课题成果,跟踪学科前沿。学科领域内的权威期刊用稿重点代表了学界研究的重点、热点;阅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重大规划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的专著和论文;阅读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知名导师指导的优秀学位论文;阅读权威的学术文摘。同时,经常浏览优秀的学术网站和学术书店,了解学界最新信息。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 英语读物类***书 读者需求 市场份额 出版效率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从产品领域的角度进行应用性和可行性研究,并且通过读者和用户的点对点调查研讨,研究总结这两年读者在内容和印装方面的需求变化,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有针对性地做好指导工作。

一、间接调研情况及结论

(一)英语阅读教育现状简要概述

1.学习者数量庞大。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开展对外交流,是对21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从二十几年前家家户户传出中国最早的情景英语教学节目“Follow Me”的正宗牛津音,到如今中国大城市年轻人个个都能说上几句流利的英文;从为练习口语中国内地各大高校出现的“英语角”,到北京奥运会前后中国内地“人人学英语”的再度升温,不知不觉间,全民“英语热”已经在中国热了整整三十年。

全国约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专业和非专业),占全国总人数的约四分之一。其中,大中小学学习英语人数加在一起超过1亿人。有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数。***副部长吴启迪说,我国的外语教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取得很大成绩,2000年我国英语教学启动“一条龙”计划,将英语教学贯穿整个大中小学校,外语教学起始年下移至小学一至三年级;修订并实施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各级各类学校外语教学大纲等,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教学新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最新数字统计,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有2300多万人,我国在校大学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学习外语的群体。吴启迪还强调: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外语教育教学中的“费时低效”问题依然存在,不少学生外语能力还停留在中低端水平,同声传译人才和书面翻译人才等高端外语人才依然严重缺乏,某些小语种人才仍然稀缺。

2.阅读水平滞后及其原因。

中国的英语教育在近二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在制定大纲、编写教材、英语水平测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英语教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思想观念上的偏见还有待澄清。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学周期长,效果弱。第二,英语教学水平依地区发展差距悬殊。第三,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第四,大学、中小学英语教育严重脱节。

这种教学模式是由于应试教育导致的,应试教学主导英语教育的一个严重后果是扭曲了正常的英语教学。学生主要以背单词、做习题,通过模拟考试掌握一些考试技巧为目的,而不愿看英语教材,不爱读英语名著,却对速成英语、应试英语等市面上的“速成教材”情有独钟。虽然考试成绩会有所提高,但却不具备最基本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依据国家***颁发的关于外语教育***策的理论指导,我们可以看到在英语阅读方面,***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及考核标准,提出明确的要求。各阶段学生都要进行一定数量的阅读才能完成学业要求;阅读材料覆盖报纸杂志、简易读物、传记、文学作品等。

(二)目标读者群分析

1.大学生英文阅读需求强劲,市场广阔。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和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试点院校大纲协作组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其中明确规定英语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大学生今后工作所需的主要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语言学习的规律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实施分级教学,根据学生入学水平的不同,基础阶段的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种。其中基本要求中对阅读能力的规定为: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能读懂难度教易的一般性题材的英语文章、科普文章和应用文体材料,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掌握意群和基本的语篇知识,并在阅读中使用基本的阅读方法。掌握中心大意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

在较高要求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这样的,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较高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较高、内容广泛、体裁多样的文章,理解其意义,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能借助词典阅读英语原版书籍和英语国家报纸杂志上的各类文章;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综述性文献。掌握中心大意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就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够基本读懂本专业方面的综述性文献,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2.上班族英语爱好者。

(1)学习动机。

调查发现,社会在职人员由于年龄、工作的不同,其学习英语的冬季也各不相同。根据“社会在职人员英语学习调查研究”《科技信息》2007年第31期,由于目前工作需要而学习英语者的比例为36.8%,给自己充电而学习英语人数的比例为20.6%,为了跳槽而学习英语者占16.2%,对英语感兴趣者为11.8%,别人都学我也学者为8.8%,出国而学为4.4%。

(2)学习材料的选择。

英语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习教材的选择,教材选择的合适与否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Clarke 和Siberstein指出应选择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兴趣相符合的学习材料。如果对学习材料不感兴趣势,必影响学习积极性。

(3)在职英语学习者的英语阅读资料。

广泛阅读英语资料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方式。

由于社会在职人员的年龄、工作,社会阅历的特殊性,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虽然目的明确,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他们大多是为了工作需要,为了更好地与人交流,同时为了维持或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一些人会阅读一些专业类或英文书籍;同时有些人为了出国旅游休闲度假,能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会选择阅读一些与文化、社会背景有关的英文书籍等。

3.购买动机。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1)大学生购买动机较明确,一方面为了应试会选择专业训练性阅读材料,而且会为了扩大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而选择纯正原版类英语读物。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此时英语水平已经较高,他们会选择性地阅读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读物和专业性文献。(2)对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需要他们课下进行广泛地阅读,比如文学类课程,需要学生课下进行大量的原著阅读从而理解作品;又如学习欧美国家概况课程,学生课下就会阅读与文化背景有关的读物,如演讲类***书或观看这方面的电影,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体会其***治体制的读物,从而便于理解课上的理论知识。(3)上班族的购买动机和工作有关的比例很高,为了工作需要、为了拓展自己的事业,以及为了保持自己的英语水平而选择性地购买读物,所以实用类读物,浅显易懂,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的读物比较受欢迎。

二、直接调研报告及总结

(一)一线调研情况及市场需求

1.从考试的角度分析阅读的题材。

俗话说,考试考什么,就练什么;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目前国内高校英语考试主要有四六级、专四专八、考研英语,因此考试类阅读的题材可以根据历年真题摸索归纳,针对考试出专项的阅读练习,把其归为考试类阅读里,此处略去。

2.一线调研情况。

(1)主要调研对象:新华书店、西单***书大厦、王府井书店。

院校及企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交大、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大学。

企事业单位:爱立信公司、南方航空公司、中青旅、国家专利局。

(2)主要调研方式:实地调研、电话采访及调查问卷。

(3)调查内容:购买需求和喜好。

(4)结论及分析。

①学校部分:在所调查的几所高校当中,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均表示由于学习的压力,还是想提高阅读水平,认为平时多读一些书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对考试有帮助,在做课堂报告或者用英语聊天时知识面比较宽广,同时也可以增加词汇量。平时的大学英语课和英语泛读课等,都是大量长篇的阅读,学生普遍认为,词汇量是妨碍阅读的主要障碍。另外,遇到外国文化背景的题材文章有些部分很难理解,读一些和自己专业不相关的文章及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理解上会存在很大问题。大部分学生仍比较钟爱英语原版小说、名家名著,同时,最新学科前沿等书籍及语言地道的各类读物和包含使用率较高的短语或俚语很受学生的欢迎。

②企事业单位:在本次调查的部分企事业单位人员回馈道,平时使用英语机会比较少,英语有些淡忘,觉得英语水平远不如在校期间。在选择英文读物时,更喜欢和自己工作或业务有关的一些实用性读物。由于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加点,回到家里很累就想睡前读一些浅显易懂、诙谐幽默同时能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的读物,以至于在和外籍同事交流时不至于张不开口。

③书店访问:据调查,在随机访问的若干购书读者时,我们发现大部分购买英文读物的读者都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很多读者会购买英文原著,同时很注重文字的质量及装帧的水准;也有些想读一些当下的名人著作,比如《乔布斯传》等和时代紧密相连的读物;另一些是读写轻松诙谐的读物或生活常识类读物,循序渐进学习英语或维持现有英语水平。另外,大部分读者仍偏心于知名品牌和经典丛书,比如外研社的《书虫》系列经典读物和名人演讲类励志***书。一方面这些书出自大出版社,语言质量高,注释翔实,翻译准确,另一方面此类题材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可以了解外国文化背景同时,熟知天下时事***治。

另悉,以上三类读者均对***书的外观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大部分读者喜欢轻便的***书,便于携带,对***书质量也希望进一步提高,希望字大圆润美观,印刷清晰,明明买的正版,不要像买了盗版书一样,相比之下,国外的进口书无论装帧和设计还是印刷都胜于国内读物一筹。另外,价格方面普遍认为,现在***书定价偏高而质量却参差不齐,这点与其价格不符,这点读者普遍不满,希望在提高***书定价的同时也要注重***书质量的保障。

(二)问卷调查情况及市场需求

1.问卷调查形式。

本问卷旨在对读者的阅读需求相关因素、购买动因等相关因素、定价和装帧风格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问卷对象身份:在校大学生、企事业工作人员和现场访问书店购书的读者。问卷主要内容:有单选题、多选题和主观题三种类型。问卷采用邮件形式发出,共发出有效问卷1807份,并对之进行数据分析。

2.市场需求结论及分析。

(1)大学生是购买英语读物的主力***。

从购买人群上看,大学生为主要购买群体,比例高达75%。上班族和其他英语爱好者购买力度分别占18%和7%。其中,45%的读者认为阅读能力很重要,35%的读者认为阅读纯粹是为了提高文学素养,20%的在校生认为掌握阅读技巧很重要。

(2)经典名家名著和演讲类读物热销。

在英语读物的题材上,65%的读者认为他们会首选经典的英文名著作为阅读材料。一方面可以提升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此外,大部分读者钟爱于中英文对照版本的文学著作;对于历史、人物传记及演讲类读物的需求也很强势,尤其近期的有关奥巴马演讲和乔布斯回忆录等都广为欢迎。

(3)阅读目的不同。

据调查,45%的大学生认为,阅读的第一目的是提高阅读能力,增加词汇量,以应对考试;35%的读者认为,读书是为了提升文学素养;20%的被调查者认为,读外文读物是为了巩固英语水平。

(4)在影响购买的因素方面,***书内容质量是关键因素,与定价不匹配。

从被调查的1807份问卷中可以看出,读者的购买力潜力强大,但是能满足读者购买需求的读物甚少,在传统的喜好的读物中,除文学名著、名人演讲外,读者更需要多样化的产品,更新鲜更贴近生活,更予情予理于文章中题材。一方面可以满足读者提升英文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抛开传统老套的文章外又有新的题材出现,或者旧作新出的形式,都可以抓住读者的眼球。目前,***书质量除大牌出版社质量还算上乘外,很多***书的装帧和用纸的质量偏低,错字印黑等问题常有出现,而定价又都普遍居高不下,让读者不得不选择那些定价高而质量好的出版社的***书。

(三)主要竞争出版社及竞争产品

1.外研社、译林和江苏文艺。

强势品牌难攻破,开卷前100名中书虫系列产品有47种,外研社的产品有52种。译林和江苏文艺及上海译文分列第二、三、四名,也是英语读物类产品的老牌资质出版单位,其地位难以撼动。

2.宇航出版社。

从英语***书出版类别来看,宇航社同我社有很大相似之处,他们的优点是市场敏感性强,做市场最需要的书,产品结构比较合理,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在英语读物领域,其这两年的发展势头迅猛,尤其在英语读物里面崭露头角,其策划的《亲亲经典》和《我的心灵藏书馆》系列***书取得不小的成绩。

3.产品分析。

《亲亲经典》系列:

附赠免费音频***。英国本土专业配音演员倾情录制,对白式朗读,发音纯正优美,并配有场景化的背景音乐,让你的耳朵也受到文学熏陶。

单词注释极其详细,基本保证读者可脱离字典顺畅阅读。

经典名著,分级阅读,循序渐进领略名著厚重。

名师译文,助您精确理解原著内涵。更有章节前引言的精心设计帮助您更好地把握故事脉络,感受名著魅力。

大号字体,易于朗读,减轻阅读的疲劳感。便捷开本,随时随地享受掌上阅读。

开卷前150名中,亲亲系列有7个产品。

《我的心灵藏书馆》系列:

权威版本,呈现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

名师选编,本本畅销。

权威注释,精确理解原版英文名著。

最美***书”设计师倾情打造,精装呈现名著之美。

我的心灵***书馆系列***书的优势在于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资深教师团队选编,并由资深翻译教授陈德彰寄语推荐;同时装帧精美,设计清雅脱俗,设计与内容十分匹配。

(四)分析结论

从竞争社的统计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经典名家名著较多,名人演讲类题材也广受欢迎;

装帧设计考究,字体与纸张选用及风格相得益彰,适合阅读,翻译水准高;

读物类有资质的老牌出版社占有绝对优势;

畅销书一方面套系收录名著全,一方面做针对读者需求点最广的书、最热门的名著。

(五)知识需求创新点结论

1.规模化、系列化。

我们首先要以大规模的英语读物品种构建英语读物的新天地,用一支强大的读物队伍占领市场,既可以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冲击力,在读者心目中赢得先入为主的印象,又可以消除读者因外语读物长期单一枯燥所产生的失误心理,推陈出新,改换模式,出时代性强、竞争性强的产品。大规模的丛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从书内部的有机构成通过系列化的规模而得以体现。首先,丛书内各种***书按内容、性质、对象的划分形成不同系列;其次,按所要求的语言水准的层次高低又各成系列。此外,还因编写形式、编排体例的区别再自成系列,总之,由此可产生一种“横看成岭竖成风”的效果。

2.知识性、实用性。

充实读物的知识性,使读者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开阔视野,提高知识素养。我们应该把握好世界文学名著等读物,积极策划非文学类的世界经典社会科学名著,包括***治、经济、历史、宗教、外教、***事、文艺及人物传记等方面的原版英文著作。外语读物的实用性即学以致用,但更强调速效。这除了指读物内容可以有效地满足读者的即时需求外,也可以指强化特殊用途外语为目的的需要,培养自己特色的产品。

参考文献:

[1]罗紫初,吴S,王秋林,著.出版学基础.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2]郝振省,主编.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高中校园文学活动;学生阅读水平;自主阅读讨论区;百家讲坛竞聘;名著阅读竞赛

“语文教学如果只是守住一本课本,犹如单腿走路,进步肯定快不了。语文教师应当以课本为基地,引导学生由此出发去跋涉课堂之外的万水千山,去观赏课本之外的万紫千红,使读书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如同需要阳光和空气;成为他们生活的自然习惯,如同吃饭穿衣。”“今日按记分册登记学生读书总数,结果,我将前五名学生读书总数相加为363本,平均每人读72.6本,成绩最差的5名学生相加读书总数为223本,平均每人读44.6本。好学生比差学生平均多读了28本书。虽然不能武断地说读书能开发智力,但多读一点比少读一点好,这是无可非议的。”高中校园文学活动中读书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学生的阅读水平在丰富多彩的高中校园文学活动中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深入开展高中校园文学活动任重道远。

一、在高中校园文学活动中开辟自主阅读讨论专区,倡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唯有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在高中校园文学活动中应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自,倡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会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干预,进行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高中校园文学活动中开辟自主阅读讨论专区,是指在校园文学网络平台中开辟自主阅读讨论专区。在这个专区,学生可以彼此进行阅读书目的推荐,可以就彼此感兴趣的作品进行阅读之后的交流。校园文学网络平台对此专区的与阅读有关的帖子不做任何审核,确保学生在这个区域言论的绝对自由。如学生可以在这个区域推荐玄幻小说,也可以推荐经典名著;学生可以在这里支持《最小说》,也可以在这里批判《红楼梦》;学生可以在这里交流有关季羡林的作品,也可以在这里交流有关林书豪的杂志。尊重阅读的自由才能实现自主的阅读,实现自主的阅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在高中校园文学活动中开展百家讲坛竞聘活动,倡导学生进行系统阅读

进行系统阅读,有助于学生对相关作家、相关作品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相关时代背景、相关区域文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40年代初,叶圣陶把“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作为阅读教学目标之一提了出来。“书籍”当然不是指单篇文章。1941年重要论文《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改订》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的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相对于课堂阅读教学,学生在课堂以外进行系统阅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高中校园文学活动中开展百家讲坛竞聘活动,将会促使学生在课外更好地进行系统阅读。百家讲坛竞聘活动,即在全校范围内招聘在阅读方面读有专攻的同学,在学校广播站每日中午的“读书时间”节目中进行读书讲座系列活动。百家讲坛竞聘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进行系统阅读的良好氛围,一批批百家讲坛“学者”脱颖而出。他们在系列讲座中讲李白的诗歌,讲毕淑敏的散文,讲郭敬明的小说。他们将李白、毕淑敏、郭敬明的生平、代表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影响一一道来,他们的出现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进行系统阅读的热潮。

三、在高中校园文学活动中开展名著阅读竞赛活动,倡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读文学作品唯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我’之间,‘物’‘我’之间,达到心灵的冥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竞赛式语文课外学习活动,是把竞赛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它的优点是比较适合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活动的影响。”名著阅读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有关名著的阅读系列始终是校园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文学教育,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选择适当时间在课内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述评、讨论、评议的文学欣赏活动。学生文学阅读的量要相对加大,阅读的范围要广,古今中外的主要优秀作品都要适当涉猎,尤其是中国古代的诗词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要增大分量。”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名著阅读竞赛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水平。在名著阅读竞赛中,面向学生征集竞赛试题。学生在自己阅读名著的基础上,进行竞赛试题的搜集,或自行进行竞赛试题的命制。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对搜集上来的试题进行筛选、重组,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名著阅读竞赛,从中选拔选手参加学校的阅读名著竞赛。以此营造人人进行名著阅读的氛围,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滋养。对于高考考查的十部名著以外的其他名著,可以面向全校师生征集竞赛试题,由学生毛遂自荐参加竞赛,在此基础上进行层层选拔。名著阅读竞赛使他们成为学校名著阅读的引领者,促使其他同学进行更为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从而推动学生名著阅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06:462.

[2]魏书生.心灵的轨迹.魏书生日记选,2001-09:23.

[3]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1998-10:205.

[4]王松泉,王相文,韩雪屏.语文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5:18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10篇

学习

讲规矩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讲规矩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讲规矩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大全,讲***治讲规矩的心得体会。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员干部***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员干

学习

参加公司培训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参加公司培训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一日流程培训后的心得体会,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张子凡老师讲座的,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与人为善,顺势而为;渐入佳境,境由心生";怎样做好工作?如何完成任务?关键是贯彻力。一个人

学习

技能大赛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技能大赛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大赛心得体会,班主任技能大赛心得体会。2、团队精神至关重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大家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遇到问题时要互相讨论,相互指出各自的不足,相互交流,相互考核,团结作战,共同成长,有了

学习

晚会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晚会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观看315晚会的心得体会,晚会心得体会800字。许多节目聚焦“情感”表达,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还是陌生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一次次走心的情感沟通,演绎出真挚的人间大爱。此外,春晚舞台上还出现曝光和鞭

学习

防艾心得体会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防艾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防艾知识心得体会,防艾心得体会与改进建议。更是深知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人的全力支持、共同努力、共同关心,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控制,有效预防。

学习

全员营销心得体会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全员营销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全员营销个人分享心得体会,全员营销心得体会200字。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企业在和市场打交道的过程中的文化累积。企业文化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企业内部文化和企业外部文化。企业

学习

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劳动实践心得体会1000字,小学生劳动实践心得体会感悟。二要加快优化创业者经营和项目建设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策,着眼创建优质高效的***务服

学习

廉洁自律的心得体会10篇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廉洁自律的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关于廉洁自律的心得体会,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心得体会。廉洁自律心得体会精选1***员干部在廉洁自律中要自觉做到常学、常讲、常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牢固确立奉献意识,真正做到为

学习

新兵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新兵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新兵役前训练心得体会,新兵个人下连心得体会。中国的66周年***仪式,一开始就是的一翻振奋人心的说话,锨起了66周年开幕的篇章。中国人民的整齐的步伐,精神饱满的神态;女兵的精神抖擞的庄严,***事

学习

小学实践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实践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小学实践感悟与心得体会,小学实践心得体会。1、生活能自理:91%的孩子都能做到整理床铺和房间;能洗袜子、内裤、裙子等简单的衣物;会主动洗碗、扫地、倒垃圾;少数孩子还能煮饭。生活自理能力较

学习

安全生产学习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生产学习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安全生产学习心得体会简短范文,新安全生产法学习心得体会。从基层施工多年的经验来看,抓好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正确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从总体形势来看,公司的安全

学习

合唱心得体会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合唱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合唱心得体会100字,合唱心得体会范文。也就在此时,才能让人感受到艰辛付出之后不但有着成功的喜悦,更有着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合唱作为音乐活动中“凝聚力”最有效的手(来源:文秘站)段,不仅发展了人的灵

学习

销售感悟及心得体会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感悟及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销售技巧和话术心得体会,销售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一、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二、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刚到销售、策划部门时,对销售、策划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精通,对于新环境、新事物比较陌生。在公司领

学习

家校沟通心得体会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家校沟通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管理沟通课程心得体会,多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三年前,据统计,我校有3500名学生,其中45%为“独二代”;150名教师中,“独一代”占了30%。大量的“独一代”教师和家长联手教育3000多名独生子女学生,成

学习

讲规矩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讲规矩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讲规矩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大全,讲***治讲规矩的心得体会。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员干部***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员干

学习

参加公司培训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参加公司培训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一日流程培训后的心得体会,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张子凡老师讲座的,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与人为善,顺势而为;渐入佳境,境由心生";怎样做好工作?如何完成任务?关键是贯彻力。一个人

学习

技能大赛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技能大赛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大赛心得体会,班主任技能大赛心得体会。2、团队精神至关重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大家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遇到问题时要互相讨论,相互指出各自的不足,相互交流,相互考核,团结作战,共同成长,有了

学习

晚会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晚会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观看315晚会的心得体会,晚会心得体会800字。许多节目聚焦“情感”表达,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还是陌生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一次次走心的情感沟通,演绎出真挚的人间大爱。此外,春晚舞台上还出现曝光和鞭

学习

防艾心得体会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防艾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防艾知识心得体会,防艾心得体会与改进建议。更是深知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人的全力支持、共同努力、共同关心,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控制,有效预防。

学习

全员营销心得体会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全员营销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全员营销个人分享心得体会,全员营销心得体会200字。营销文化是企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企业在和市场打交道的过程中的文化累积。企业文化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企业内部文化和企业外部文化。企业

学习

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劳动实践心得体会1000字,小学生劳动实践心得体会感悟。二要加快优化创业者经营和项目建设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策,着眼创建优质高效的***务服

学习

站岗心得体会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站岗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站岗的心得体会与建议,考驾照站岗心得体会。2014年,在南京举办的青奥盛会中,汽车南站巾帼文明岗的姐妹们以高水平的服务质量、爱岗敬业的服务精神、主动热情的服务理念,受到了南来北往700万旅客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