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论文10篇

家校合作论文篇1

[关键词]家校合作;社会资本;组织社会学

学校和家庭本是互不相干的两个组织,它们之间为什么要交往和互动呢?道理人所共知,当然是因为学生。学生作为中介连接着家庭和学校。家庭与学校的互动有一个教育本身的目的,即为了孩子的成长。学校与家庭的交往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遵循着各种社会规则。因此,我们还需跳出教育看教育,否则很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那么这些社会规则是什么?它们规定着家校之间怎样的交往?组织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阐释视角,即资源依赖机制、认可与合法性机制、关系网络机制。

一、资源依赖机制

组织与其他群体或者组织不断进行着相互交流和交易。相互交流包括货币资源或者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或者社会适应性的交流。作为一个组织的学校也不例外,它需要与***府、社区、家庭进行资源交换。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换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交换,即学费、教育税;一类是非正式交换,即择校费、家长请客与送礼。

(一)资源联结的脆弱

从很多学校的收费公示栏我们可以发现,上学交学费的历史终结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成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学校向家庭索取的货币资源不再是学费了,而是变成了借读费、资料费、补课费等。国家推行“一费制”,学校从家庭中能够索取的资源受到了规范和限制。这两个转变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种福音,长久以来“人民教育人民办”,改成了人民教育***府办,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然而这种转变对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杰弗里·菲佛(JeffreyPfeiffer)曾指出,一个组织满足特定的群体的努力是它对这一群体的依赖性与对其他群体依赖性进行比较的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群体的需求与其他群体的需求相互冲突的产物。在决定一个组织对其他组织的依赖性时,有三个因素比较关键。第一,资源的重要性,也就是组织运转和生存对其依赖的程度。第二,利益群体对这一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控制力。第三,替代资源存在的情况,或者利益群体对资源控制的范围,这也是决定组织依赖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学校的资金主要依赖***府财***拨款,这种资源依赖是否会对学校和家庭的交往产生实质性影响?学校对家庭资源依赖的减弱是否会导致家长话语权的减弱?

对比一下中美学校的教育拨款体制以及相应的家长权利或许更有助于说明问题。美国的公立教育虽然是免费的,但资金都来自***府的税收,凡是有房产的人都必须付学区教育税,各个学区学校的经费来自本学区的学区教育税。正是这种拨款体制赋予了美国家长参与学校的权利,因为他们是学校的衣食父母,学区教育税是美国家长权利的标签。所以各州的教育法例都赋予作为纳税人的家长许多权利。首先,家长是学校管理者的伙伴,学校应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甚至创造机会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次,每个学校都必须建立家长教师联合会,协调家长与教师、学校的沟通。家长对子女的学业进步、学习情况有很多发言权,家长可以进教室听课,因种种原因对任课教师不满均可提出换班;再次,家长有权查看学生所有档案记录,包括出勤纪律、考试分数、处分记录、心理咨询记录等,并有权查阅教师上课使用的教材、课本、作业、考卷等。

总之,美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被动无力的,他们有许多权利使自己能更多地参与到子女的教育中来。为什么美国各州的教育法例都赋予作为纳税人的家长许多权利呢?在资源依赖理论看来,一个组织满足特定的群体的努力是它对这一群体的依赖性与对其他群体依赖性进行比较的结果。当学区内学校的生存依赖于学区教育税的时候,当学区的居民也就是孩子的家长是学校的衣食父母的时候,***府和学校当然要赋予家长权利。

反观我们的学校资金,主要是由财***直接划拨。学校是依靠国家而存在,似乎与家长无关,也与学区无关。这种财***拨款方式掩盖了家长作为学校拨款人的事实,也削弱了家长参与学校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府、学校甚至家庭自身都没有也不会意识到家庭是学校的衣食父母。所以我们有理由担忧资源联结的脆弱所带来的作为外部环境的家庭对学校组织的外部控制的削弱。实际上,现实中学校和家庭的弱关系与学校和***府的强关系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校与***府的关系被称为婆媳关系,人们批评学校只对上而不对下负责。

(二)家校关系的商品化

与正式交换的日益趋弱相比,家校之间的非正式交换却更趋活跃。这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择校费、家长资源库、家长的请客送礼。

人们对中小学阶段的“择校”问题反映强烈,它已成为困扰我国各级***府的重大问题,而择校费的收取却已成为学校收入的重要来源。从学校的财***结构可以看出,国家对学校的拨款只是保证学校的基本运转,给教师拨付的是基本工资,实际上学校教师的福利部分和学校发展的一部分经费需要学校自筹。因此择校费的收取成了弥补学校福利和发展资金不足的主要手段。择校费给家校关系带来的深刻影响是学校教育的商品化。有钱的孩子可以进入有着良好师资、好的学习氛围和高升学率的重点学校,而穷人的孩子却被排挤在外。择校费这种方式正在影响着学校与谁打交道。通过收取择校费,学校筛掉了穷家长,留下了富家庭来打交道。

如果说择校费筛选了谁来与学校打交道,家长资源库则决定了学校邀请谁来参与学校管理。几乎每一个学校都建立了家长资源库。学校对家长的职业、工作单位作过记录,那些对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供帮助的家长将被列入家长资源库。对于那些为学校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的家长,学校会邀请他们加入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会,使其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家长对学校影响力的大小与家长对学校所作的贡献似乎成正比。

家长送礼请客在中小学很普遍。《中国青年报》在2007年11月19日作了专门报道,标题为“家长送不送礼,真的不一样吗”。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很多老师对家长送礼持反对态度,但当面拒绝的却不多,送礼收礼、接受家长请吃的现象在中小学很普遍。送不送礼,真能起到家长想象中的巨大作用吗?不少老师坦言,送礼后的“关照”其实是很有限的,最多也就是孩子调调座位,多找谈话,多发言。但在一位姓王的家长眼里,送不送礼还真不一样:“我给老师送了两只鸡后,老师对我们家孩子的考试、发言、作业情况非常地关心。”家长送礼后,老师会对孩子特别关照指点,严格管理。让孩子专心学业,赢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列入“重,点培养”的范围。

二、认可与合法性机制

学校中存在着很多矛盾的现象。譬如人们常说:校长应当是教育家,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负有责任,引领着学校教学的发展。然而现实中正如人们所看到的,校长的活动大多与学校内部的运作没有关系,而是出外访问,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或接待来访的各种团体。又譬如,许多学校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但制订完后常常只是挂在墙上或尘封在电脑里。同样在家校互动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学校在家长参与学校事务上的“不作为”,另一方面是今天的学校在处理与家长乃至社区的关系上出现了大量的“作为”。譬如,对外开放学校场地和设施、建立市民学校、招募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公益活动等活动已经在许多学校广泛开展。为什么学校花费很大的资源去做一些与它的效率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活动呢?转贴于中国中国-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学校的回答:“从最初的5247小队到见习居委会主任,从英语小教员到青年志愿者,从社区公益劳动到知心家园,从社区居委会到更广泛的社区资源,学校与社区风雨兼程不断走向深入。在互动中我们实现了双赢,在各种媒体与宣传中,学校、汽南社区出现的频率、社会认可度都有所提升。互动中,教师和学生自我发展的渠道和资源得以拓展。学校展示了自身形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与赞誉。几年来,我校始终保持良好的招生势头,年均8到10个平行班的规模,中考成绩稳定并保持在同类校前列,所输送的学生素质良好,得到高一级学校的充分好评。”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回答印证了制度学派的解释即认可与合法性。合法性机制的基本思想是: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譬如,我们可以看见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会发现它们的内部结构很相似,都采取科层制的等级结构和功能性的组织形式。几乎所有学校,不论小学、中学在管理方面都是在横向上分为***教处、教务处、总务处,纵向上分为校长、副校长、处室、年级等,这:已成为共识。没有班主任、没有校长的学校,恐怕没有一个家长敢将孩子送去就读。制度环境要求组织服从“合法性”机制,采用那些在制度环境下“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而不管这些形式和做法对组织内部运作是否有效率。学校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为了赢得社会的认可,获取存在的合法性。尽管这些活动耗费财力精力且与学校内部的教学活动无关,其目的不是提高效率,而是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从而为经营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那么,为什么学校花很大的力气制订了一个制度,但是制订完以后就放到一边了?一位校长的回答很精辟,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市里评比文明单位,要这些东西,我们花了几天赶出来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合法性机制是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合法性机制不仅约束组织的行为,而且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社会地位,得到社会承认,从而促进组织间的资源交往。

可以预见,合法性机制将是继续推动学校对家庭和社区开放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与调整着双方的交往方式和程度甚至规则。学校的制度化过程即学校或教师不断地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赞许的形式和做法或“社会事实”的过程。

三、关系网络机制

关系网络是由社会成员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社会关系网络重视人际关系,而不重视个人特征;重视人际关系所形成的网络以及人们身处在什么网络(占有多少资源)之中,而不重视类别;重视个人能够通过这种关系网络摄取多少资源,而不是人们实际占有多少资源;重视人们在网络中的位置或者网络所能使用的资源,而不重视人们的阶级地位。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关系”有关。这不仅体现在商业领域,也体现在学校中。学校属于正式的制度结合体,遵循许多正式的运行规则,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学校总是嵌入在具体的社会环境里,其成员都来自社会,因此不能不正视“关系网络”对学校及其成员的影响。有学校经验的人都知道,诸如家长会、家访等正式交往,不过是学校与家庭交往中的冰山一角,而冰山的底部则是大量的学校、家长、教师之间错综复杂的非正式关系。这些关系不是单线的,而是多线的,甚至是网络化的。学校则是这些关系网络的汇合点。这些关系及其强弱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家长对学校的选择和学校运作的参与。那么这些关系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呢?或许访谈中家长的话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吴女士(学生奶奶):“选择原因是觉得这个学校教学质量好,管理规范,我们亲戚的小孩也在这所学校读书,他们有推荐。”彭女士(一年级家长):“在女儿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学校。我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问同事、朋友等。”访谈显示出家长选择学校所依据的大量信息显然是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取的。如同格兰诺维(S.M.Granovetter)在《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中揭示的弱关系在求职中提供各种信息一样,家长在选择学,会去打听大量各个学校的信息,然后进行比较。博特提出了关系网络的重要功能:有网络的人到的信息和设网络的人得到的信息差别是很大的;传递信息的时间性、内容的丰富性也与网络有关;网络还具有推荐的作用,网络中的关系伙伴可以帮你说话。那些由于职业和单位的差异而处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的人,所获取的学校信息的能力也会有差距。而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信息的差异限制了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的能力。但是关系对家长与学校的交往产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信息的差异,更多的是经由人情、关系、面子来实现的。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些访谈:家长彭女士:“现在学校限制户口,但我借助自己的优势,只要孩子选择了,我就一定会用自己的关系让她进来。”家长李女士:“我闺女都在这学校毕业,当时为了上这个学校也是通过XX区教委上的这个学校。这学校是挺好的学校。”研究人员:“你们学校择校费是多少?”江老师:“自费班15000元五年,择校生1000元一年,要是有关系单位来还不收钱。因为学校社会关系很多,收费也不多,我们主要依托自费班。”研究人员:“你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哪些?”江老师:“哪儿都有,主要是关系单位的领导,还有老师亲戚等。”研究人员:“关系单位主要是哪些?”江老师:“***府、办事处、派出所、武警等。”:

家长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本,影响着孩子学校的选择,甚至学校内的分班、相关教师的关照以及各种机会的获取等。正如边燕杰在《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中所证明的在华人社会起作用的不是弱关系,而是强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出生而获得的先赋角色以及由此构成的先赋性关系。还有一种基于求学、当兵、就业而获得的获致角色及由此结成的获致性关系。前者如教师亲戚的孩子都可以进,直系亲属可不用钱,旁系亲属要花钱;后者如共建单位等。这些关系网络左右着学校和家庭交往的模式。与欧美不同,我们的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正式交往似乎先天发育不足,而家长与学校、教师间的非正式沟通却大量存在,发展和构建亲密的非正式关系似乎成了我国家长的偏好。

家庭和学校大量非正式交往的存在其实是整个大的社会背景在学校中的反映与折射,是社会规则在学校中的延伸。正如费孝通所指出的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社会所遵循的是团体格局的逻辑,而中国社会是一个有着差序格局的关系社会。人情、关系和面子是衍生自传统文化的一套社会机制。城市化和工业化虽然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形态,但人情和面子的社会机制却并未因此而消失,它不仅具有规范的作用,能约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且经常被人们用作为一种工具,来争取个人想要获取的某种社会资源。

家校合作论文篇2

(一)确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目标

针对行知实验校“建设模式雷同,办学特色不够突出”这一问题,建议各类行知实验校确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目标,以此强化校园文化的办学特色,打破定式的格局。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尽量多的行知实验校能结合地区优势,发展特长之处,创造其他行知实验校无法实现的条件,以此保障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性。例如宁德市柘荣县柘荣中学的“百草园”,就成为了其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起来的特色校园文化。而对于大部分行知实验校都具有的共同特色,要求各类行知实验校能不断深入,挖掘独特亮点,形成特色传统,追求“特”,实现“新中新”。例如在大多数学校都举办类似的学陶活动时,能找到突破创新之处,将相同的活动办出不同的风味,以此形成独有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开辟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两手抓的新途径

针对行知实验校“倾向物质建设,精神内涵渗透不足”这一弊端,建议各类行知实验校开辟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两手抓的新途径,以此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内涵。具体说来,就是要让校园文化建设植根于学校的优良传统中,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合区域文化的发展,真正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是要求各行知实验校做到不片面重视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单纯关注学校的环境设施,而忽略在校师生实际师陶学陶能力的培养,同时各校需要经常对师生进行学陶思想的教育,并定期做好师生交流工作,保障师陶学陶实质性工作的开展。二是要求各行知实验校的考察单位不以外在的物质文化建设作为评价的首要标准,而是关注真正的精神世界,注重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不仅看行知实验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绿化建设,更看校园师生师陶学陶的实际水平,通过与校园师生的深入交流了解其对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认识,知晓其真实的师陶学陶感悟,以监督行知实验校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校园文化建设。

(三)设计多角度全方位深入交流的新模式

针对行知实验校“亟待专家指导,家校、校际交流欠缺”这一不足,建议各类行知实验校设计多角度全方位深入交流的新模式,以此打造强大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的平台。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各行知实验校能拓宽交流渠道,将交流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学,推动陶研理论的完善。一方面,学校可设置家长座谈会等交流模式,以家庭区域为单位组建家长小组,由家长小组组长牵头,定期举办座谈会,给予家长彼此交流经验的机会。同时在学校内开展家校会谈,定期邀请家长到校与老师交流,及时沟通,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例如福州市屏西小学的“家长开放周”活动。另一方面,可由行知实验校的指导单位组织,成立校长论坛,建立校际关系网络,并进一步分为现场会议与网络交流两种形式,不仅可以定期组织会议共同探讨问题,也可以通过建立校长论坛网站,令校长们可以及时快速地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借鉴成功经验,以此为各行知实验校的主要校领导提供分享经验的平台,避免行知实验校由于发展水平不一导致走弯路的现象,实现福建省各类行知实验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家校合作论文篇3

关键词:和谐管理;高校;校园文化

***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的重要任务,因此,建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健康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至关重要。

一、和谐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基本框架

东方古代自然哲学的非理性文化模式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天人合一”,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相生相克、相互牵制与促进是万物产生的前提。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东方文化突出人的中心地位,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西方早期管理模式崇尚理性,19 世纪中期,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出版了《和谐经济论》,把人的心理和文化因素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强调关注组织和人的和谐问题。波兰管理学者阿达米斯基在他的《劳动和谐论》中用“和谐理论”雏形来解释有关生产中计划和控制集体工作的规律,他制定的把若干复杂的作用同时用***表示出来的“和谐***”,保证了大量作业和谐有序地进行。

和谐管理理论强调“和谐主题”、“和”与“和则”、“谐” 与“谐则”以及和谐的耦合。和谐管理理论将“优化设计”对应于“谐”,而将“人的能动作用”对应为“和”、和谐管理理论的特色之一在于通过引入则,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在管理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单纯依赖科学设计的观点,为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在则的引入和运用中,和谐管理理论的特色也突出地表现在对于“和”的强调上,并认为经过传统积累和环境诱导下的行为协调形成的“和则”体系,对组织应对不确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席酉民教授将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与复杂系统理论相结合,在1987 年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重点从系统工程角度建立了一种通过和谐机制减少内耗、提高组织运行和管理绩效的理论体系。和谐管理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组织围绕“和谐主题”,以人与物的互动以及人与系统的自治性和能动性为前提,以“理性设计和优化设计”及“环境诱导下的自主演化”为则来调动“人的能动作用”的系统管理思路与方法。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社区,高校校园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文化,具有高雅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高校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教育、导向、凝聚、激励、规范和辐射的功能。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校园文化呈缺乏主体文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师生的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价值观,多元化的道德标准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在高校扩张过程中,多校区管理模式多元化,使教育资源不能共享加剧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造成高校主体校园文化的缺失。

2.高校校园文化脱离学生生活

高校校园文化中行***文化与学术文化矛盾加剧,校园主流文化脱离学生生活。教授、博士积极竟聘行***领导,行***领导看重职称评定,课程设置、基础建设、学校管理重心向教职员工倾斜,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活动基本是由团委、学生处、院(系)***团组织等学生管理部门出于学校文件性、制度性的安排,与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和爱好相差甚远,忽视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3、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着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指引方向,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4、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通过对比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和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特点,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特色不够鲜明、我国高校普遍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我国高校科研基础薄弱。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在国际中的综合竞争能力,我国高校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校园文化的宝贵经验,使之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服务。

三、和谐管理理念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1、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和谐管理中的和谐主题指的是组织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具有一定阶段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全局指导意义的核心任务与核心问题。高校应根据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结构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逐步建立、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2、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和谐管理强调关注人的主观性、主动性,因此,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学生作为学校教学中的主体,是学校的工作对象和工作目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而展开的,没有学生,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二是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的重要责任。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无私地奉献。优秀学生的培养,更主要依靠的是教师主导性的发挥。高等院校要改变过去重管理、轻教学的观念,将师资建设与学生发展放在同等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进步与人才培养的和谐,实现共同进步。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和谐管理强调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入”,具体可理解为活动安排(规则)与资源配置(资源)的规范化与结构化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补充。

4、加强与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流

和谐管理强调着眼于相对确定性下的科学设计和优化。随着国际接触与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密切,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正以多种途径和方式传入我国,渗透到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中,我国高校应该选择性的吸取国外高校成功的校园文化,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首先,积极拓展与发达国家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其次,扩大留学教育的规模。一方面要扩大我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的队伍,一方面要扩大外国学生来我国留学的队伍。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韩巍,葛京.和谐管理理论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陆晓艺;***辉 和谐管理理念下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经济师 2008-11-05 期刊

[3] 赵美 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改革与开放 2009-07-15 期刊

[4] 杨晓江.美国学者视野中的校园文化.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

[5] 陈宜大.关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思考.沈阳: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

家校合作论文篇4

一、课题名称:

“新型家校共育探讨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1、背景依据: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家校合作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现实需求:

2、现实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本课题应该说是学校家校沟通多年来持续研究的课题,国内外间也有很多类似的研究成果,但我校开展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是根据我校的特点,目的是为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平等是合作的基础。家长在其子女教育的过程中与学校具有完全平等的关系,家校合作也只有以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3、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与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加校合作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

(3)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教育的作用。

3、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与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加校合作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

(3)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与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加校合作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

(3)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教育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加校合作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

(3)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教育的作用。

(3)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教育的作用。

(4)有利于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

(5)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

4、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试***通过组织、实施“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的构建,探索有效地开展家校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初步的理论概括,丰富和拓展现代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向纵深发展。本课题实施将为其他兄弟实验学校“家庭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善学习,肯钻研的研究型教师,为今后继续开展教育科研进行人才准备。

2、探索城市普通小学开展家校合作的基本理论、操作模式和策略。

3、通过研究,促进家校合作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迈进,找到一些高层次合作的方式方法。

4、提升在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进而整体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四、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先从家始。”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要使学校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教育工作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目前来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主要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家校合作”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的家长只盼子女成“龙”成“风”,过分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在学习方面愿意与学校配合,积极督促孩子做功课,而在其他方面却置若罔闻;还有的家长自称文化素质不高或工作忙碌而推脱没有能力或没有时间参与学校教育活动,这更是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这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密切家长和学校的合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因此我校家校合作育人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效性;

2、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有哪几种;

3、新型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4、每一个家庭出发,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开展家校合作育人指导探索。

五、课题的基本内容:

为了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促进和强化学校等教育机构的自我管理;使家庭教育支持学校教育;使学校教师及各级教育者帮助家长解决其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围绕本课题重点开展下列研究:

(1)转变家校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2)探索不同年级家校合作的方式

(3)探究家校育人的有效教学活动。

(4)关注不同家庭背景下家校合作问题。

六、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准备阶段,发放家长问卷形式了解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以及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认识等情况,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2)实验研究法:在实施阶段,通过实验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比较法等进行实验的探索与研究,以实现实验的研究目标。

(3)经验总结法:在总结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结合观察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子,充分展现实验的成果。

七、课题研究步骤和计划:

1、任务分工:

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情况:

x:组织理论学习;带领课题组成员认真实施课题研究。

x:负责拟定课题行动研究方案;归类整理课题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x:不同家庭背景下家校合作问题。

x:负责拟定课题申请表;负责拟定课题开题报告及课题实施方案。

x:子课题研究——转变家校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x:子课题研究——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类别。

x:子课题研究——新型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效性。

x:子课题研究——新型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x:子课题研究——探究新型家校育人的有效教学活动。

其他老师:子课题研究——探索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家校合作的方式。

x:负责收集与积累研究资料;做好活动记录和材料归档工作。

x:负责录像工作。

2、研究步骤:

(1)准备和策划阶段(2017年6月-8月):组织课题组的主要成员进行调研、策划、分析、筛选和梳理相关理念和需要研究的问题,制订出具体实施方案。

(2)深入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9月-2018年6月):①理论研究;②构建“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实施策略,探索有效地开展家校活动的途径和方法。③进行初步的理论概括,丰富和拓展现代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向纵深发展。

(3)全面总结阶段(2019年5月-2019年10月):①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撰写论文;②分析、总结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③课题验收、实验推广。主要以论文、个案、结题报告等为本阶段的成果形式。

八、预期的研究成果和表现形式:

(1)准备阶段:完成实验方案。

(1)准备阶段:完成实验方案。

(2)实施阶段:家校合作案例分析,以案例集形式呈现实验成果

(3)总结阶段:结题报告、论文或个案集等形式呈现实验的成果。

九、课题研究保证措施

1、学校已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及社会评价情况:

“十五”期间,我校有三项实验课题通过市级结题验收,“十一五”期间,我校有两项实验课题通过市级结题验收,1人被评为岱岳区“十一五”教科研先进个人。课题主持人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经常深入课堂进行教学指导,对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家校合作论文篇5

关键词:工程硕士;计算机;学位论文;质量

中***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474-03

自设立计算机类工程硕士以来,工程硕士在我国高层次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改变了计算机学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为满足我国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在计算机类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工程硕士的培养包括课程教学、工程实践、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本文就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现状、工程硕士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 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

1.1 论文相对简单

国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指导意见中指出:论文选题一般应直接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用价值,同时应具有先进性、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在计算机类工程硕士的论文大部分与工程硕士从事的工作相关,来源于企事业单位,有实际的应用背景和使用价值,但深度不够。就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计算机类工程硕士的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约占80%,硬件设计约占10%,***形***像处理约占5%,其它约占5%。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大部分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相对比较简单。所使用技术难度相对较小,工作量相对不足。

1.2 论文选题有一定的重复

工程硕士论文选题有一定的重复,相近题目较多,有的相关题目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做。这与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有很大关系,因为很多工程硕士来自不同单位的同一部门或同一单位的同一部门,他们的工作背景十分相似,工作内容十分相似,所开发使用的系统在功能、技术上都有相似之处。

1.3 论文对国内外现状不了解,先进性不足

工程硕士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绝大部分是中文文献,英文文献较少,有的论文中几乎没有;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在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的文献相对较少;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时间较旧;一些学生在论文中很少提相关研究工作。这些都反映出工程硕士论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缺乏了解,所做论文先进性不足,创新少或基本没有创新。

1.4 论文写作不够规范

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各培养单位都给出了统一的格式。但是从提交上的论文来看,工程硕士论文写作不够规范,具体表现在:英文摘要翻译错误较多,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未标出,论文内容格式不一致,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等。有的工程硕士论文中不区分别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混为一谈,不突出重点。

2 原因分析

2.1 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

大部分学生考取工程硕士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学成后为企事业单位更好地做出贡献。但是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或为了评职称、或为了涨工资、或为了升职,只想拿一个文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认真学习,在做论文过程中不认真做论文,甚至有找人替做论文的现象。

2.2 导师指导不到位

工程硕士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对毕业论文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导师实行双导师制,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师指导体制,可以发挥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方优势共同指导工程硕士。但是在实际指导过程中这种体制却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校外导师基本不起作用,有的学生在提交论文之前临时找一个校外导师。在整个论文阶段,工程硕士和导师联系很少。

2.3 培养单位管理欠缺

高校作为培养的主导单位,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地过程管理体制,以利于对每个工程硕士培养实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要从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角度去重视这个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不能把工程硕士办成一个产业,一味扩大规模,追求效益,而忽视了质量。

2.4 企事业单位应重视

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扶持。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作为工程硕士的实际使用方,对高层次人才有需求。企事业单位应该为自己单位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给予一定的脱产学习时间,尽早为工程硕士配备校外导师等。

2.5 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配合不到位

企事业单位需要人才,派遣相关员工到高校参加工程硕士学习,高校收取一定的费用,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很好的纽带,给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机会。只有双方联合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好工程硕士。但实际工作中,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配合较少,基本处于脱节状态,没有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

3 应采取的措施

采取培养单位、企事业单位、导师(校内导师和单位导师)、学生等多方面齐抓共管,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3.1 学生自身

选题时,多阅读相关文献,对论文的国内外研究工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了解在相关方面国内外研究已到达何种水平。多思考别人已经研究的问题我们能否改进或采用其它方法能更好地解决,别人研究的问题我们能否加以拓展,别人在其它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技术能否应用到我们的研究中改进我们的工作。尽量做一些带有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工作,不要做一些重复性的简单研究工作。

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将别人的研究工作和自己的研究工作分开,首先阐述别人的研究工作,然后重点阐述自己的研究工作及自己的研究工作与别人的不同和创新。

在写作过程中提高规范意识,按照培养单位要求的规范格式来写,参考文献在论文正文的引用位置一定要标出,参考文献引用位置要与引文内容一致。英文翻译一定要合乎语法规则,专业名词一定要使用恰当。

3.2 导师职责

指导老师负责工程硕士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导师的指导、监管和治学作风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是根据工程硕士在职的特点, 充分发挥校内老师理论知识扎实和校外导师有实际项目经验的各自优势,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现状是双导师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培养单位在选拔工程硕士导师时应当注重工程硕士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在遴选时使用不同的遴选条件,在工程硕士校内导师遴选时要注重学术水平和实际项目经验并重,尽量选取两者兼而有之的作为工程硕士导师。不要把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导师不加遴选直接作为工程硕士导师,这样做没有注意到工程硕士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不同,不利于工程硕士质量的提高。没有实际项目经验的导师指导工程硕士是不合适的,但指导高校教师可以。

工程硕士校外导师的遴选现在没有完善的机制。培养单位应该和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一起做好这项工作。根据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实际情况确定遴选标准。工程硕士的培养对企事业和培养单位都是有利的。企事业单位可以提高自身人才素质的提高,培养单位可以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工程硕士校外导师应选择企事业单位中实际参加项目的高级技术负责人,由培养单位应该和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共同遴选,发放聘任证书并给予较好的待遇。

工程硕士、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应经常互动,交流意见,共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虽然身处异地,但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技术的普及,使得异地***交流完全没有问题,尤其是对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电子邮件、飞信等为异地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3 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规范论文过程管理

培养单位应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规范培养流程,对论文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管理。

1)开题答辩

开题是论文工作的开始,是学生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和调研,写出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后进行的工作,开题工作目的是对学生选题的内容、研究方案、可行性、难度、工作量、先进性等进行评估,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题目。

开题工作应由培养单位和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开题小组由非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在内的其它校内、校外专家参加,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列席旁听,可以参与讨论。开题工作要召开专门的会议,学生先对自己选题的内容做阐述,然后开题小组的校内、企事业单位专家提问,提出意见和建议。选题不合格者不能进入论文阶段。开题工作要当场形成集体评议,开题小组专家、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本人要在集体评议书上签字确认。学生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开题的集体评议书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本人各留一份存档。

2)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应在两位导师指导下由学生本人完成。在论文完成过程中要求学生、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定期(每周一次)交流,交流阶段性的进展、在论文完成中遇到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不需要每次都见面交流,可以共同通过网络交流。每次交流要形成论文定期工作报告,内容包括论文进展、期间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等。论文定期工作报告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都要存档,作为对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考核的依据。

3)论文

剽窃别人论文、科技成果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必须防止。为防止剽窃论文等不良学术行为,一些部门开发了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软件。培养单位应当购买相应软件,学生提出论文答辩申请后要求学生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并使用防剽窃软件对学位论文进行。发现抄袭行为,不允许答辩,培养单位和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要根据情况对学生和校内导师、企事业单位导师予以处罚。

4)论文盲评

论文写作完成后,答辩前培养单位要组织学生论文盲评,盲评一般要两份论文,为了盲评效果少受其它因素影响,最好两份都校外盲评。盲评两份都不及格,不能答辩,根据盲评意见继续修改论文。盲评两份都合格,可以参加答辩。盲评一份合格,另一份不合格,要再送第三份盲评,第三份盲评不合格,不能答辩,第三份盲评合格,可以参加答辩。所有盲评意见反馈给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备案存档。

5)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论文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答辩由非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在内的其它其它校内、校外专家参加。首先由学生针对论文内容陈述,然后专家提问,学生回答,最后专家根据论文写作情况、答辩情况、培养单位提供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集体评议书、论文定期工作报告,综合后给学生论文成绩。论文成绩不能仅仅根据学生的论文和答辩给出。论文工作是一个过程,应该结合论文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给出论文成绩,这样才更加合理。从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才能发现论文工作的整个轨迹,才能发现学生写出的论文是否是学生本人所作,是否是学生本人的创新。答辩形成集体决议,由答辩专家集体签字。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本人各留一份存档。

6)加强考核制度

对导师的考核。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应当联合对校内、校外导师考核,对指导认真,水平高的导师应予以奖励,鼓励先进,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不认真负责,水平较差的导师应予以惩罚,甚至取消导师资格。

对学生的考核。对于学习认真,成绩优秀,论文质量高,为企业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学生予以奖励。对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论文有抄袭,找别人做论文等不良学术行为的学生应予以惩罚,甚至取消学籍。

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应积极总结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中的不足,借鉴优秀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先进经验。把现有工程硕士教育办好,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使工程硕士真正得到企事业和社会的肯定和欢迎。

参考文献:

[1] 王伟,吴信岚.从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看环境工程硕士的文献需求[J].情报探索,2010(10):79-82.

[2] 郑林华,袁继兵,向良***,等.对指挥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工作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44-46.

[3] 王霁,杜Z.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5):86-89.

[4] 刘伟,郑永果,闫春.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几点问题的探讨[J].才智,2008(5):7-14.

[5] 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等. 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7-14.

家校合作论文篇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府有效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编号:BJA120081),主持人:吴建新。

中***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0-0018-11

校企合作是培养合格职业技术人才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必要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严重不足,成为保障职业教育质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制度性瓶颈。为此,我们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府有效介入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过程中,对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按照***文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得少于半年”[1],我国每年约有980多万中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2],有120多万职业院校专任教师需要轮流到企业实践锻炼,有1500多个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企业参与制定,有2万多种教材需要企业参与编写,还需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数十万名兼职教师到职业院校任教。毕业生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技术研发等也离不开企事业单位的参与。这种合作需求,既非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在中央和地方***府的大力推动下,职业教育决策者、实践者、研究者积极探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成果,也解决了校企合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还存在着***府主导职能不强、行业指导能力薄弱、企业主体作用缺失、学校育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反映出教育界与产业界缺少支持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与运行机制。由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遇到学生实习难、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难、参与合作的企事业单位获得回报难等多个难题。

我国现有的体制机制还不足以解除上述五难。如不尽快解决这五难,不但严重影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现代化,而且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办学秩序。校企合作依然是我们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致命的弱点”[3]。

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涉及***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个利益主体,涉及人大、***府及***府的多个行***部门,利益攸关方众多,关系错综复杂,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的成功经验,并在职业院校进行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践,最终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策建议,为我国决策部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高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智力支撑。

二、核心概念、研究假设与理论依据

(一)核心慨念界定

1.?业教育校企合作。本研究是指职业院校与产业界协同进行的职业教育活动,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合作。本研究所指“企业”是广义的企业,包括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

2.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本研究是指能长期保证校企合作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机制”是使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包括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和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长效”是指能稳定运行10年以上。长效机制聚焦于治本,治标的机制或措施不纳入长效机制研究的对象。

3.***府有效介入。本研究是指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有效调节的***府行为。校企合作包括合作育人、合作研发、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大领域。所谓市场失灵的领域是指合作育人,而非合作研发、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领域。

(二)研究假设

本研究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

1.比较优势假设。校企合作办学,相对于单一学校办学或企业办学而言,具有比较优势。其主要观点是:校企合作具有实践性教学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社会资源投入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增加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具有企业介入管理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办学绩效。

2.***府有效介入假设。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的预设性基础是***府有效介入。校企合作多元参与的现代治理,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调节解决问题,需要***府的有效介入,长效机制才得以建立。

3.校企合作长期性假设。职业教育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共存亡的一项长青事业。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合作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理论依据

1.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师生等多利益主体参与的活动,不同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1984年,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印S氪?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该理论为本课题分析***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等责权利,构建职业教育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机制设计理论。赫尔维茨于1960年和1972年进行机制设计的开创性工作,讨论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社会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设计以及怎样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使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该理论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设计提供了方***基础。

3.新公共管理理论。该理论为本课题***府有效介入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在***府公共部门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效率,强调在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民需求方面增强有效性,自上而下的统治性权力与自下而上的自治性权力交互,***府与公民社会的协商与合作,***府低成本运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最终结果,引进企业管理的若干机制和方法来改革***府,顾客第一和消费者主权,***府职能简化、组织结构“解科层化”、作业流程电子化。

4.外部性理论。外部性亦称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外部性有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之分。外部性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溢出效应,在受影响者看来,这种溢出效应不是自愿接受的,而是由对方强加的。该理论为分析校企合作中为何企业“冷”,以及为平衡校企之间的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文献研究

从中国知网和读秀搜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文献,获得300余篇,包括报刊论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年鉴、专著和课题研究报告等。同时,搜索了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以亚洲开发银行的《TA-7978PRC中国教育示范项目***策研究》的项目成果最为突出。国内各类文献分布如表1。

从时间分布来看,2007年之前为研究的沉寂期,2007年开始发表研究成果,2012-2015进入研究活跃期,年度在50篇以上,2016年开始下降(具体分布如***1)。

研究内容涉及内涵、现状与问题、机制运行与路径、影响因素、机制设计与构建、机制实践案例、比较与借鉴等,而以对机制设计与构建研究最为集中(见表2)。

从课题研究需要出发,重点综述校企合作的本质、理论、***策和技术层面的研究成果。

1.本质层面的研究。杨金土认为,学校和企业是价值取向有很大区别的不同部门[4]。有研究者认为,校企合作育人的本质是一种职业教育行为,是一项准公共事务,必须坚持实习的教育属性[5]。胡海青等指出,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的原因是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存在集体行动困境[6]。王自勤认为,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质是企业帮助学校培训人才[7]。

2.理论层面的研究。1972年,美国经济学家L,Hurwicz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信息分散化系统》,标志着机制设计理论的诞生。2007年L,Hurwicz、S,Reiter两人因为在机制设计理论上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国内校企合作机制研究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近年来,吴立***(2015)从公共品供给的角度,运用博弈论分析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和***府有效介入的方式。程培罡(2014)使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从企业如何低价获取人力资源,从减少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王秦和李慧凤(2014)采用SHAPLEY值分析法,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姜玲玲(2009)在研究产学研合作时使用契约理论给出了企业和高校合作的治理结构。这些对企业校企合作行为经济学分析的文章全部建立在企业完全经济理性的前提假设上,利润的最大化成为其唯一的目标,由此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设计也都是从企业获取经济利益出发。仅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出发是无法解开企业即便有利可***也不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之谜的。在宏观层面对经济增长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效率与公平、***策效果测度等理论支撑严重匮乏。尤其是对校企合作机制设计在使用机制设计理论、博弈论等前沿经济学理论方法进行基础研究上更为明显。

3.***策层面的研究。讨论的是机制设计中如何平衡各种权利关系,以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亚洲发展银行实证研究发现,61%的企业认为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在案例研究中也发现,企业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认为接收学生实习不但不应该付报酬,而且需要收费。公共财***有必要对学生实习补贴[8]。匡维认为校企合作是在***府的介入下,学校与企业的一种非零和博弈[9]。刘景忠认为,校企合作中职校生沦为廉价“学生工”乱象的背后,潜伏着用人单位的功利、职校的作假以及职校生的短视等因素。

4.技术层面的研究。舒尚奇等[10]研究认为,机制设计过程首先是社会目标的确定,其次是机制的设计,第三步是对机制运行的分析。王卓甫等[11]认为,从机制设计的目标来看,可分为两类:一是最优机制设计,即机制设计目标最大化;二是效率机制设计,即设计的目标不是某方受益最大化,而是社会的整体效率最优。亚洲发展银行项目(ADB-TA7978)于2012年,从功能、活动和自主权3个维度评价了中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程度[12]。英国学习和技能委员会还制定了一个雇主参与的工具包[13]。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为五个方面,采用基于事实和实证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1.校企合作现状问卷调查。从校企合作广度、深度、持续度、有效度四个维度,编制了27个选项的校企合作现状调查问卷,经过测试合格后,开发了网上调查系统,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分别对16个省、市、自治区的10所中职、10所高职、319个专业点、241家企业、44个***府相关部门以及行业负责人进行了调查,共收回问卷624份。

2.学生企业实习现状及成本调查。编制了“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及成本调查问卷”,在测试合格的基础上,开发了***调查系统,分别对学生、学校和企业进行调查,***调查了全国18省市自治区的19所高职和22所中职,共计收回有效问卷1762份。其中高职学生1122人、中职学生640人。

3.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的影响因素调查。在对35位职业教育专家、专任教师、企业代表、***府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影响因素调查量表”,分别对14个省份的23所职业院校教师、67个企业、3个行业协会以及15个其他机构进行正式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3份。

4.德尔菲专家咨询长效机制设计。编制了3套“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设计专家咨询问卷”。第一套24个选项,第二套40个选项,第三套29个选项。问卷都由“说明”和“咨询意见表”两部分组成。第一、二轮咨询意见表采用“是”或“否”的简单选项,第三轮采用五级量表。咨询专家样本采取非概率“主观抽样”,专家主要来自在校企合作研究领域主持过课题、出版过专著或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长效机制论文的专家,或参与过***府部门校企合作***策调研或文件起草的专家,或对校企合作有研究的行业、企业专家,或近年来关注和了解校企合作的中央部委、省市教育和劳动行***部门的***策制定人员,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成效显著的校级或处室主要负责人。共有34名专家接受咨询。

5.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访谈。深入广东中山市教育体育局、中山市电子商务协会、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华帝股份有限公司、火炬健康医药有限公司、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明阳风电产业集团、大洋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朝阳区职教教产合作促进中心、求实职业学校、劲松职业高中、万豪卡通公司、北京蓝色智慧公司,苏州市教育局,上海市职教协会等地,对校企合作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访谈。

(二)案例法

选取了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学徒制、日本的产学合作以及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进行了国外案例研究。经中国职教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推荐,选取了沈阳、襄阳、天津、杭州、宁波、台湾地区为对象,进行国内案例研究。

(三)实验法

主要运用准实验的方法,研究设计成果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镇校企合作办学,共建“专业镇产业学院”的实践,检验实践效果。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2。

五、研究发现与基本结论

(一)比较优势是进行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

我们进行理论分析发现[14]:进行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假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参与者都具有足够的理性,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最佳方案。

假设学校、企业分别参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学校擅长理论教学,企业擅长实践性教学。他们的比较优势是:学校完成理论教学需要2学年时间,完成实践性教学需要2学年时间。企业完成理论性教学需要3学年时间,完成实践性教学需要1学年时间。那么,他们是否会进行合作?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如果不合作,学校完成人才培养用时2+2=4学年;企业完成人才培养用时3+1=4学年;而他们进行合作: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性教学时,完成人才培养用时2+1=3学年。

很明显,合作后学校与企业双方的成本都降低了。所以他们会进行合作。

(二)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处于中等水平

现状调查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总体水平为中等,描述统计量均值0.56(见***3)。从校企合作四个维度看,以合作广度得分较高,合作深度较低,合作持续度较差,合作有效性一般。从地区、院校、专业之间校企合作水平的差异看,总体上东中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优于中职学校,医药卫生、建筑、电子信息、制造优于文教、公管、艺术设计、传媒、财经、商务、旅游、农林牧副渔类专业。校企合作持续时间较短,50.5%的专业为2-3年,22.3%的专业为1-2年,9.7%的专业不到1年,5年以上的专业占仅为16%(见***4)。目前,***府主要是对校企合作的理念、原则进行界定与规范,而对校企合作的资源配置与法律法规的介入严重不足[15]。

(三)校企合作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实习

对实习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实习难的问题(见表6)。

我们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也发现,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四个选项中,合作育人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设重点。

(四)制定校企合作法律法规是建立长效机制的成功经验

对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我国杭州、沈阳、天津、宁波、襄阳、台湾等地的经验分析表明: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需要有法律法规性质的制度保障。一是制定成熟而有效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二是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三是设立校企合作基金或建立对行业和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的经济补偿制度;四是加强对校企合作育人的监督与问责,建立合作育人的评价与问责制度。

成功案例分析发现,***府对法规建设和资源配置的介入能形成长效机制。在国内,沈阳市***府构建了统筹规划和购买机制,襄阳市建立了***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天津主要实施行业企业办学机制,杭州以***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的机制为特色,宁波则实行“法规先行、服务跟进”的校企合作机制,台湾构建了“规范、评鉴、激励”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机制。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建立了法制与市场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机制,德??建立了行业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英国是典型的以国家资格框架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机制,日本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府奖补激励机制,澳大利亚则建立了“质量标准导向”的校企合作机制。

成功案例分析还发现,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对企业参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都采取了***府干预的办法。***府往往以法规形式规定企业的教育职责,并给企业减免税收或给予一定的财***补贴的形式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促使校企双方以各自拥有的资源,发挥供求关系、市场价格以及竞争机制的作用,并以合作契约的形式形成合作。由于前面两种机制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个国家或地方完整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形成***府有效介入和市场自行调节相结合的治理机制。

(五)五大因素影响长效机制形成

调查分析表明:影响长效机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策法律法规、职业院校、企业、社会环境、行***等5个方面。5因素的重要性分析表明: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时,***府的态度和认识水平、***府和人大对制定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的推动力度、校企合作相关***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公共财***能力、校企双方的参与程度等因素影响重大(见表7)。

(六)校企合作育人的任务清单为10个方面

确定校企合作育人的任务清单十分重要。根据国家有关***策规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内容有10项,具体任务见表8。这是机制设计要调节的对象和任务,也是***府购买服务预算的基本依据。

(七)“企业冷”的主要原因是***府购买服务不到位

对合作单位的属性和合作内容的性质分析表明:校企合作具有双异质性。一是学校和企业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组织。企业是盈利组织,没有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而公办职业院校属于公益二类或准公益类事业组织。二是校企合作内容涉及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发、合作发展四个方面内容。而合作育人属于准公共产品,其他三项属于非公共产品。这种“双异质性”和公共产品的外部经济性决定了校企合作育人不能靠市场调节,而应该由***府有效介入,包括购买企业的育人服务。

对实习生顶岗实习成本调查显示,每个学生每月的顶岗实习总成本为7659元。其中企业承担了5709元,占总成本的74.53%(见表9)。

企业承担四分之三的成本合理吗?我们的分析表明是不合理的,实践中也是企业“一头冷”。因为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其收益具有“外部性”。企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培养的实习生,并不全在本企业工作,大多数实习生毕业后去别的企业工作,或者说,培养实习生的企业投入,其收益外溢到了别的企业。接受和培养实习生的企业是不合算的。作为营利组织的企业,校方要么通过其他方面的交易进行补偿,要么***府购买育人服务,合作才得以进行。当职业学校无力提供其他交易时,或***府购买育人服务被搁置时,校企合作育人就无法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种普遍的、不正当的交易,即学校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输送给企业做“学生工”,引发学生的实习质量无法保障,实习生的权益受到损害。

***府购买企业育人服务***策出台后,由于没有配套***策,购买服务既没有清单,又无购买价格、预算和支付流程,使得许多地方购买服务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购买,自然就服务不足。要企业提供合作育人的优质服务,***府就有必要列出购买清单、议定价格、纳入年度预算、确定支付流程。

但是,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也不要陷入经济理性的陷阱。从***5可以看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行为,既有经济动机,也有社会和道德动机。企业并非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还有获得尊敬、声望、友谊等其他社会心理的目标。在构建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时候,要防止企业过多考虑获得经济回报,不然,就有可能适得其反或产生道德风险。

(八)长效机制由职责分担、条件保障和监督执行组成

1.职责分担机制。首先,应当明确行业组织、企业和事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各自职责。参与机构的职责分工不明,是校企合作交易搁置的机制性原因之一。为了使国家规定的校企合作的任务得到有效落实,需要做出以下分工:

(1)全国性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与、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由国家相关行业组织负责,并参与指导或评价本行业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地区性行业组织负责本区域的标准制定和教学活动。

(2)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必须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接受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或教师实践,参与相关专业标准、职业标准的开发,组织企业员工培训。

(3)有关事业单位负责接收相关专业的学生实习或教师实践,参与制定相关专业标准和职业标准。

(4)部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会同劳动行***部门研究机构组织制定国家资格框架,负责组织研究和制定职业院校国家专业标准。

2.条件保障机制。另一个重要长效机制,就是为承担育人的行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府购买企业、行业组织和事业组织的服务。包括:制定专业标准和职业标准,国家资格框架和人才需求预测以及,其经费从中央财***教育事业经费中列支。

(2)企业支付给学生的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3)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其生均经费拨款、专任教师待遇等方面,享受公办院校同等的待遇。

(4)职业学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

(5)企业或事业组织接收学生实习,***府按生均和实习期限给予经费补助,并减免教育附加税,补助和减免标准由省级***府制定,补助经费由主办地方***府负担。

(6)企业建立实训实习基地,或举办职业教育机构,执行公益事业用地的有关***策。企业建立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府应给予经费补助,其标准由地方***府制定。

(7)企业提供现代学徒制岗位,***府按接受?W徒的人数补助经费,标准由所属的地方***府制定。

(8)企业、行业组织和事业单位合作举办职业学校或班级,根据出资的比例或协议,享受相应的待遇。

(9)企业长期提供实习岗位,且实习生毕业后聘为正式员工,达到一定的比例的,省级教育行***部门予以奖励。

(10)***府应制定购买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服务的清单,规定购买价格协商的程序,并纳入年度财***预算,规定支付程序。

3.监督执行机制。建议制定有关行业组织、企业和事业组织参与校企合作的规范和监督措施:

(1)***府购买行业组织、企业和事业组织的服务应签订合同。

(2)建立标准审核制度,国家职业标准、资格框架和专业标准,须经国家标准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实施。

(3)国家教育行***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制定实习企业的资质标准,建立实习企业的准入、问责、年检和退出制度。

(4)企业、事业单位接受学生实习,应当与实习生签订合同。

(5)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

(6)企业、行业组织和事业单位履行职业教育职责的情况,***府教育督导部门负责督导。

(九)创建了一个“一纲六目”治理新模式

我国现行基于“四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行***任务型”治理模式(见***6),合作育人的重点不突出,过分关注“***校行企”合作项目、具体措施、合作模式、方法的具体行为,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育人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必须进行治理模式升级。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合作育人”的“依法行***型”治理新模式(见***7)。

在新的治理模式框架内,以合作育人为“纲”,以三个长效机制性要素和三个结构性要素为“目”。三个结构性要素是:

1.依法治理。建立长效机制主要手段是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由***策目标、***策内容和***策载体三方面组成(见***8)。

校企合作育人的***策目标,一是保障职业院校和企业在育人领域进行合作。二是提高校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培训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尤其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长效机制有三:即职责分工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和监督执行机制。机制形成的载体,一是***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法》,二是修订《职业教育法》,三是修订《工伤保险条例》等。

2.***府介入。课题组从公共品供给的角度,运用博弈论分析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和***府有效介入的方式,结果显示:一是尽管***府不是校企合作的主体,***府也不直接从中获取利益,但***府仍然需要积极地介入。二是从PPM机制下博弈分析看,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还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形成“参与”。

?恼?府有效介入的角度出发,可尝试建立校企合作招标制度,参与企业的“少数”奖励制度,以及参与的“多数”返还制度[19]。

***府购买服务是一项大***策。那么,一年大概需要投入多少经费来购买服务呢?课题组以中职学校为例进行了初步框算(见表10)。

由于校企合作育人的性质决定了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必须有***府介入。经研究,梳理出***府在校企合作发挥作用的领域(见表11)。

(3)关注学生。新治理模型中的六个要素,实质上是以“关注学生”为核心,并呈现互动和协调关系的(见***9)。校企合作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来展开,包括保护学生的权益。

(十)市县(镇)两级***府介入对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效果明显

校企合作办学是建立长效机制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研究设计的长效机制在中山市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表明,市县(镇)两级***府介入对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效果明显。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市***府和4个镇***府合作,创办了4个产业学院,把高职教育成功地办到了镇上。市镇两级***府通过规划、专项投入、签订契约、派驻官员进入产业学院董事会或理事会、对企业实行优惠***策等方式介入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见***10)。

实践结果显示,产业学院学生实习质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2)。

六、分析和讨论

家校合作论文篇7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基本内容 契合点 职业教育革新

职校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的失败者,因成绩不好大都存在自卑甚至自弃心理。他们因种种原因走进职业院校,希望能学习一门技术,找一份工作。他们对学校的期望不高,对自己的要求不严,甚至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信心,总是感觉前途很渺茫。在这种现状下,如果职业院校能够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优势智能的作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扬长避短,则不仅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公平性,而且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加强多元智能理论的借鉴和应用研究,将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本文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职业院校和职校生的现状,从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参加竞赛和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加德纳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1.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

2.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

3.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

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

4.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宝石匠、机械师等。

5.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

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

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治家、外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推销等。

7.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向、脾气和自尊,喜欢***思考的能力。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哲学家、***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

8.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辩论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环境设计师等。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职业院校的契合点

1.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的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国力、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则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中高级实用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为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学校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多元智能理论与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相符。

职业院校的学生受传统智力评价标准的影响,被应试教育淘汰而进入职业教育。多元智能理论证明了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各种智能既***又共同起作用,并且认为各种智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差,每个人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职业院校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力,让学生在职业教育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3.多元智能理论实践性特征与职业教育的基本观点一致。

加德纳把智能看作是个体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和创造新产品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靠一种智能是很难处理好这些问题的,必须依靠多种智能的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职业教育革新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育哲学拓展了对人的潜能的视野,提供了对人的更为全面和清醒的认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在以人为本、人人能成才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可调整职业教育的观念,推进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1.校园文化建设

斯肯等认为,学校文化是由教师、学生、家长和行***管理人员长期以来工作和生活所共同建构的组织传统与规则,并且内化为人们思考、活动和感知问题的方式。马云鹏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能使学生具有广泛认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使学生持续学习和提高,具有对全体学生负责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并能为个人实践提供机会。学校应该认识到:所有学生都有智能强项,都能学得好;学校内人们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关怀是最基本的东西;学习应该成为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找到归属感,才能不断地前进。

2.课程改革

传统的课程过于陈旧,基本还是沿袭中学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实施过程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应注意课程设置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目标应变知识灌输为建构力、想象力、批评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在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保障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及动手操作智能,这样才能使职业院校的学生找回信心,找到人生发展的方向。

3.校企合作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职业院校更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校企合作可以使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并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在这样一种思想方针的指导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能有机地结合,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学生可以更快速地实现从学生到工人的转变,掌握更先进的技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有力帮助。

4.职业竞赛

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竞赛。职业竞赛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助推器。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校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一些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脱颖而出。

5.评价方案

传统智力观支撑着学校教育制度,多元智能理论向传统的以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为核心智力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挑战。

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课程评价应立足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把这种通过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得来的资料作为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使评价名副其实地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总之,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理论研究、探索实践来推进职业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如何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肩负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襄译.重构多元智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5]宋歌.开发中职生潜能的实践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家校合作论文篇8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由于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不少学生毕业论文在选题时都以古代文学作为方向。因此如何让古代文学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这在新升本科院校中显得极为突出。

一、新升本科院校古代文学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课程本身因素

从文学诞生之日起,对于文学的研究就已经开始出现,而千百年来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的热度也从未消退,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更是各朝各代名家辈出,有些名家甚至是用尽自己毕生精力去研究某部作品或某位作家,所以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成果已是硕果累累。但这种现状对本科生来讲却是相当尴尬。本科生学习古代文学是两年时间,就这门课程本身来讲,两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不少重要知识点在老师讲解过程中是走马观花,学生的吸收更是大打折扣,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学术研究。

(二)学生自身因素

由于高考扩招使大学入学门槛明显降低,所以学生在进入大学时综合素质已是良莠不齐。在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又往往把课余时间都花费在英语等过级考试上,对于自己的专业课却出现不同程度的忽视,老师要求读的一些专业书根本无暇顾及,长此以往,学生连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都无法记住,学术研究更是无从谈起。

(三)指导教师因素

新升本科院教师从事的科研活动较少,因此特别是年轻教师对于学术活动了解不够,不能及时把握学术前沿,这些也都成为制约教师无法较好指导毕业论文的关键性因素。再加上文学院的学生偏爱选择古代文学方向作为毕业选题,所以古代文学老师常常出现一个人要带十几个学生的情况,这样老师既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往往最后力不从心,在给学生指导时由于精力达不到而存在一些漏洞,造成一些学生浑水摸鱼,毕业论文蒙混过关。

(四)学校体制因素

一般学校将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一学期往往是学生考研、就业的重要学期。参加考研的学生一味关注自己的考研而无心做毕业论文,多是草草应付了事。就业学生存在的问题更多,很多学生为了找工作往往最后一个学期就离开学校,手头资料严重缺乏,因此毕业论文的水平更令人堪忧。另外,学校对于毕业论文的不及格率缺少严格规定,有些老师为了不影响学生毕业,把原本应该不及格的毕业论文升为及格,这样毕业论文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就失去了意义,这些体制上的因素也成为制约毕业论文无法做好的原因。

二、提高新升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健全学校管理体制

不少学校对于毕业论文也有一系列的规定,如《关于印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的通知》《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等一系列规定,但很多老师并没有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来执行。面对这样的状况,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规定,细化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并且对于其中的一些步骤进行严加审核,防止不认真的学生和老师钻空子。另外学校应该推行盲审***策,在答辩前组织本校专家或是兄弟院校专家进行匿名评审,盲审通过之后方能参加答辩,这样给学生及指导老师无形中增加一些压力。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指导水平

由于新升本科院校的科研水平普遍不强,因此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成为重要任务。学校应该鼓励青年教师到知名高校进修、访学,感受名校的学术氛围。只有教师的学术视野开阔才能够有足够的水平给学生介绍本方向的学术动态,指明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学术空白点,探讨更有意义的科研选题,提升学生在学术领域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

(三)加强学生自身水平的提高

加强学生论文写作的基本功应是学生入校起就应该强化的基本功。学校应开设论文指导课,增强学生对论文写作课的重视,平时多布置一些小论文,及时指点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出现题目过大、过于老套、无研究价值这样的问题,用这种方式来加强学生自身水平的提高。

三、小结

家校合作论文篇9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同时,《纲要》指出: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等院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这充分说明高等院校在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才资源强国建设中,在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以来,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成绩和宝贵经验,其优秀成果的转化应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高等院校如何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 高等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等院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产学研紧密集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服务***和***府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

1.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进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对高等院校赋予了新的重要使命。***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策项目引导,鼓励高等院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向内涵式发展为主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将带动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提升,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纲要》指出:高等院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近年来,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贡献力度不断加大。高等院校已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奖三大奖项获奖者中有一半出自高等院校。2004年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均为高等院校所摘取,填补了该奖项六年的空白。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高等院校囊括了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全部三项一等奖。2008年两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部产生自高等院校。2010年国家科技技术奖中,高等院校获得各类奖项超过70%。

3. 推进产学研合作,符合国际学术影响力扩大的需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正在挑战美国、西欧和日本在科研领域的优势地位。一些新兴国家在全球科研产出中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尤其是我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虽其引用率与数量增长尚不同步,但有明显进步。据报告显示,在科研论文数量上,我国所占比重从4.4%上升到10.2%,超过英国等传统科研强国。在可反映科研论文质量的引用率上,我国也有进步,占全球科研论文引用率的比重从十位以外上升到第七位。另外,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增强,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科研论文占总体的比例从25%上升到35%,且这类论文引用率更高,影响力更大。

二、 高等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和问题

家校合作论文篇10

关键词:高职;可持续发展;途径

中***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24-02

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依赖于高职教育的崛起,这些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地位越来越高,从录取学生的分数线、社会各界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等一些方面可以看出来。高职院校教育定位很明确,担负着为我国经济升级、产业结构转型时期输送一线的生产、服务、管理者的任务,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很“务实”,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人才。每年大量的高职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可以说,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离不开职业院校的教育“成果”。然而,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社会各界对高职生的评价还是欠满意的,普遍认为高职毕业生尽管动手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零距离上岗没有问题,但是与人沟通协作能力不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缺乏,没有发展后劲,几年以后,呈现能力疲软。显然,这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是不符的。因此,高职院校不得不反躬自省,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明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100多种,最被广泛接受的是1987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之后,可持续发展概念被应用到社会、经济、***治等多领域,后来又提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就学校而言,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是其最终目标。基于高职教育对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探讨什么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些能力,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重点。就职业范畴而言,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指的是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可以分解为两种能力,一是做人的能力,一是做事的能力。做人也就是如何为人的意思,即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包括基本的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做事的能力则主要体现学生的职业素养,通常可以从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是否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来衡量。而所有这些能决定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素,可以从以下途径来培养。

二、培养途径

1.课程设置改革。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基本都是中职升格,或是高专转型而来,在课程设置这块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所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直在调整,以期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职业教育提倡“理论够用”,以操作为主,实现“零距离上岗”。在这种理念下,高职院校的理论学时大大压缩,实践学时迅速扩张,实践和理论所占学时的比例大致是各一半,有的专业实践学时甚至超过了理论学时。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校偏向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成为一个较为熟练的操作工,而实践实训课时可以保证动手技术的反复训练。但是,实践实训的增多意味着理论课时的减少,理论减少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是合理的呢?所谓“理论够用”,这个“够用”怎么理解?是为了考试够用,还是仅仅起到一个说明书的作用呢?现代社会,技术和工艺发展很快,每天都在更新。学生在校学到的操作技能,能保证“零距离上岗”,但毕业以后不久就会被淘汰,所以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这种能够与时俱进的能力,其实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这种能力,不是靠单纯的技工练习和培训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有理论作为基础,学生才可能产生思考,然后去实践中体验和提高。基于此,建议:第一,在学生实习实训的课堂内,融入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据了解,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教师要么是专任老师,要么是来自于企业的老师。这两类老师,前者对理论比较熟悉,后者对实践比较擅长。那么,是否可以让这两位老师同时走进一间教室,共同辅助学生们完成既有理论知识,又确确实实在实践的课程呢?这样就可以避免理论老师讲的和实训老师讲的不是一回事,甚至脱节的情况。当然,让两位老师同时走进同一课堂,需要老师们之间的相当默契,这是备课环节能够解决的问题。有人会说,学校已经安排了理论老师下企业实践,企业来的老师进教室进行培训,还需要这样多此一举吗?其实这并不矛盾,老师们对各自领域的掌握来源于其多年的积累,不是一段时间的培训或者锻炼就能达到的。将各有所长的两类老师融入到一个课堂,对学生来说是丰富和幸运的。同时,理论老师下企业,企业老师进课堂,这项工作也必须坚持,因为只有这样,两类老师才能彼此默契,共同教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第二,须保证语文课和数学课的学时数。根据岗位培养人才,高职院校往往大大缩减语文和数学课程的学时,有的专业甚至没有开设这类基础课。普遍的观点认为这样的基础课学了看不到效果,不如专业课,学了可以马上派上用场。急功近利的做法,也许能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害。高职语文和数学需要改革,是从内容、教法、考核方式各方面改革,而不是被抛弃。因为,这两门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的最基本的课程。放弃他们,等于放弃培养具有这些能力的学生。仅仅依靠专业课程,训练出来的只是工匠和技师,不会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校园文化熏陶。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价值取向的整体表现,与每所学校的历史文化、所处环境、发展过程息息相关。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们或明或暗地受其影响,将其内化为行动指南,形成价值理念。校园活动是形成校园文化的最基本元素。围绕着培养高职学生持续发展所需的几项能力,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活动,活动涵盖哲学、历史、艺术、文学、音乐、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增加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可能性;可以通过相关的讲座、辩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社会的反思,增强反省和思辨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校训、校歌、校徽、校史、校园建筑等彰显学校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爱校之情,使之乐于融入学校文化。校外的活动可以开展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实践、勤工俭学,也可以是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体会到合作沟通的重要性,明白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基础性,强大的竞争力会促使学生们了解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他们在社会长久立足的不可或缺的能力。

3.教师队伍建设。大学非大楼,乃大师也。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素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师主要来源于中职、高校教师和高校毕业生,部分来自企业和行业的专家。从师资来源分析,没有专门的高职教师,都是从其他领域转过来的,即便是高校毕业生,也没有高职教育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而一旦成为了高职教师,就必须短时间内完成转型。所以,教师们一方面进行比较艰难的转型,一方面为了评定职称,会将大量的时间用来进行“科学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繁琐的日常事务。这样一来,筋疲力尽的教师们还愿意花多少时间用来思考提高教学效果和引领学生成长呢?然而,教师整体素质与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除了要求教师品行端正,从职业角度归纳起来,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认真。认真是教师敬业的第一个要素。且不说教师应如何钻研,如何卓越,就本职工作而言,能认真对待,按要求完成,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第二,勤奋。教师应具有勤奋的品质,做本职工作时尽善尽美,做其他工作时不埋怨、不计较,世界上伟大的人物,莫不是勤奋、刻苦的表率。第三,进取。进取就是教师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不断进步。所以,教师必须成为领跑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敬业。

4.家校合作。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近年来,家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家纷纷认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最为关键的作用,家庭教育应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大量的科学研究还表示,胎教的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在孩子的幼年、童年、青少年时期就已打下基础。进入大学的学生如果已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学校教育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只有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缺失或者不当,也难以培养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而实际上,到了大学才谈家校合作,已经错失了最好的时机,但到了大学如果家校仍不合作,就会永远的失去机会。

家校合作多见于大学前时期,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进入大学的孩子们都已成年,自由***意识已经形成,往往不愿意家长和学校“监管”自己。因此,大学时期的家校合作,更要以崭新的形式来进行,达到促进孩子们真正成长的目的。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QQ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及时交流孩子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和情况;另一方面,为了联系的有效性,学校应建立相关制度予以保障。当然,家长也应增强这方面的意识,改变以往“孩子进入学校就是老师的事了”这种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家校合作,以主人翁的姿态,与学校一起,来引导、辅助孩子们各方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家校合作论文10篇

学习

高中辅导书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辅导书10篇,内容包括高中辅导书推荐知识清单,高中辅导书提高篇。3、《中学教材全解》:涵盖了中学文化课教学全部课程和教与学的全部过程(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高校管理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校管理论文,高校学生管理论文题目。二是资***教化的作用。高校年鉴的主要读者就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学校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高校年鉴资***就是靠信息资料来帮助相

学习

幼儿园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教育统计工作计划,幼儿园大班统计活动目标。基于此,我们在学习和借鉴现代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根据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及幼儿园的实际工作做了深入的实

学习

医院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医院统计工作总结,医院统计人员工作总结及计划。2、按照三级医院评审第7章要求,做好医疗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及时收集汇总医疗、业务信息,为医院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3、和农业银行合作,完成

学习

个人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统计工作计划怎么写,个人如何做好统计工作范文。汇报完毕,谢谢。>>更多同主题文章统战部办公室工作个人工作计划办公室信息处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2011年公司办公室工作计划文学社工作计划2011年

学习

教育考试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考试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论文模板范文,小学体育教育论文。1.农民参加人数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不高调查了400人,其中上王各庄村260人,于古庄村140人,调查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和少部分小学毕业的

学习

管理学院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学院论文10篇,内容包括管理系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管理学论文范文大全。3.从教学过程来看,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与管理。其综合评价结果处于优秀与良好之间。***工程学院从***高等专科学校转型而

学习

会计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统计每日工作计划表,会计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表。2、积极组织开展“畅谈十八大以来变化、展望胜利召开、助推‘三县一城建设活动”老干部座谈会,机关老干部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上老干部畅

学习

幼儿园交流材料模板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交流材料模板,内容包括幼儿园安全管理经验交流材料,幼儿园交流讨论模板。二、勤于学习、不甘落后“学习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永无止境的,同时它也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在我们的保育组中你就可以得到证实。以往只拿着保育工

学习

校级优秀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校级优秀论文10篇,内容包括校级优博论文,校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二、奖项设置2012年拟表彰全国中小学(园)优秀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小学(园)十佳班主任、班主任之星、全国优秀班主任;中小学(园)十佳校长、校长之星

学习

教育机构论文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机构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机构论文,教育机构课题论文。(二)共性特点一是业务形式较为多样。专场讲座为各机构必备的指导服务方式,四分之三的机构能提供个案咨询服务,网校、网站、Q群、微信等现代网络指导方式因其便捷而

学习

推荐信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推荐信10篇,内容包括推荐信范文,推荐信10个字。本人于2011年12月赴新单位上任,结识XXX先生。XXX先生在工作上认真负责,积极进取,在XXX公司期间分管人事、财务、后勤、法务等重要工作,具备优秀的领导、协调、策划能力,成绩突出,于2

学习

粮食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粮食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粮食经营统计台账范本,2017年粮食工作思路。(一)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要求,凡在我市境内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

学习

办公室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办公室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办公室工作总结及下步计划表,办公室统计岗位总结及计划。汇报完毕,谢谢。>>更多同主题文章统战部办公室工作个人工作计划【返回栏目列表】

学习

高校管理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校管理论文,高校学生管理论文题目。二是资***教化的作用。高校年鉴的主要读者就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学校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高校年鉴资***就是靠信息资料来帮助相

学习

教育考试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考试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论文模板范文,小学体育教育论文。1.农民参加人数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不高调查了400人,其中上王各庄村260人,于古庄村140人,调查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和少部分小学毕业的

学习

管理学院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学院论文10篇,内容包括管理系毕业论文范文,大学管理学论文范文大全。3.从教学过程来看,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与管理。其综合评价结果处于优秀与良好之间。***工程学院从***高等专科学校转型而

学习

教育学院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学院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范文,教育学院学年论文题目。1.2重视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往往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忽视课程相关学生

学习

书法市场论文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书法市场论文模板,内容包括书法论文范文1000,书***文目录模板。(二)对生效的裁判文书进行评论有助于将不断发生的社会生活纳入司法秩序。无论是成文法传统,还是判例法传统,法律(包括法律条文和判例)相对于现实生活的展开都具有一

学习

副高医生论文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副高医生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医生副高职称论文发表,副高医生论文。王文元副***宣布开幕,吴刚副局长就我国中医健康管理产业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策、机制和改革方略等做重要讲话。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赵文祥针对

学习

地理生态论文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地理生态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地理科学论文模板,地理生态小论文。(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的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幼师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素材。如自然地理部分大气、水资源、海洋资源等本身

学习

课外生活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课外生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假期生活论文题目,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论文。1、角色游戏游戏的天地是孩子们的乐园。课堂是一个静态的空间,在这静态的空间中,充分进行动态教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在教学第六册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