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档案管理论文10篇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

所谓社会保险档案,就是从事社会保险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开展社会保险工作的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表、声像等历史纪录。社会档案的建立无疑有助于社会保险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使社会保险工作的实践活动有据可考。

一、社会保险工作建档现状

随着保险种类不断转变和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多,多年的保险业务档案资料管理工作量也日渐增大,由最初的几万人到现在的几十万人。社保业务档案管理作为社保经办管理工作之一,保险业务部门要定期做好对参保人员的档案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归档、装订、保管、利用、移交以及摧毁等等一系列工作。它既是增强社保经办过程中质量与科学管理社会保险事业的必要手段,至此一个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为主的社保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完善起来。

二、现阶段社会保险档案的特点

从形成的范围看,社会保险档案涉及面广,产生和保存由各自的承办部门负责;从动态角度看,社会保险档案中有相当内容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应实行一定程序的动态管理;从现有载体看,社会保险档案基本以纸制材料和电子系统为主;从管理角度看,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还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有待加强规范管理;从利用角度看,社会保险档案无论是宏观方面的材料还是微观方面的材料,一直处于利用的高峰期。由于社会保险初期的建档工作不够理想,其信息共享机制与系统也尚未健全与开通,因而给利用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加强社会保障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一是必须用科学发展指导档案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的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目前,传统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信息网络化要求档案工作尽快实现数字化。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等日益走上档案的前台,因此,必须寻求与其他信息及其他传媒的沟通和连结。学会利用科学技术、科学方法和高科技手段发展自己,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促进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快速发展的动力。二是有为才能有位。必须明白,作为和地位是辩证的关系,有作为才会有地位,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成效只有通过档案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业务水平才能得到体现,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与希望同在的形势,练好内功,强化自身的同时,以令人称羡的作为,赢得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在社会应有的地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离不开社会保险档案,当前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会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主管部门,尽快研究制订有关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规章,明确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的原则。管理体制、机构人员、职责任务等项内容,同时确定社会保险文件材料利用、移交等项具体事宜,以便在建档管理时有所遵循。其次要加强对社会保险建档工作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建档舆论氛围。再次要提高社会保险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组织从事社会保险工作专、兼职档案人员参加培训,培训学习应该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重点学习档案法规知识以及相关的***策法规按档案业务知识技能,使其以较高的素质,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保险档案工作需要。最后要配合上级社会保险部门,加快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险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和步伐,同时社会保险档案信息网的建设与管理应全国统筹规划,统筹安排并全力做到软件统一,硬件设备配置要求统一,网络之间接口标准统一,数据传递方式统一,以避免重复工作。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实行两个转变;即由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变,由自我封闭向对外开放(保密案卷除外)转变,加大开发档案的力度,搞好规章制度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在工作中,既要发扬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又要发挥开拓创新、灵活主动的精神,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作出贡献。

四、加快信息传递,挖掘资源潜力

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就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需要为目的,以最大程度地开发档案信息所蕴藏的潜能为宗旨,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和方式,及时、准确、系统地提供档案信息。为加强传递档案信息,必须建立科学的档案信息系统,确立有效的,科学的输出途径,采取多种多样的服务形式,使档案信息充分发挥指导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篇2

社保档案就是社会保障档案,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近几年的努力奋斗下,我国在社保档案的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与许多部门积极合作,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适合社会主义社会民生发展的独特体系。现如今,由于电子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社保档案已经实行了电子信息化,很多信息百姓们利用计算机在网上就可获知。使得行***部门和一些社会保障机构节省了很多的工作步骤,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分析我国社保档案存在的问题

(一)我们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国家有很多的部门,大家各司其职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但因为部门的多样化使得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变成了分散型的制度。养老的归一个部门管,发福利的归另一个部门管,发保险还有自己相应的***府部门去负责,如此多的管理机构,公民却只有一个人,当公民使用自己的的社保档案去办理相关事务的时候,各种问题和矛盾就会浮出水面。例如:因为我国的管理机构分化的过于细致,导致我们在了解一个公民社会保障情况时要跑很多个地方,这样不仅给***府部门也给公民们带来了或多或少的麻烦。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管理的过于分散,也会给国家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下岗职工在就业所引发的问题,工人或职工下岗以后,国家为了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会按规定每人发放一笔保障金,使他们在生活上不至于出现问题。然而,也会有一些职工下岗后,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努力奋斗重新回到岗位上,这样问题就出现了。职工有了工作,也就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那么国家通过认证调查以后就该停止继续对该职工发放保证金。可是,就是因为这种分散性的管理,没有办法及时的反映情况或解决问题,使得再就业的职工们依然拿着国家的保证金,这样,一方面使得国家财力受到损失,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真正需要的人又会因此被耽搁,影响他人利益,民众的利益都不能得到保障,又怎么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呢?

(二)因为我们国家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并不是特别的长,所以社会保障体系还并不完善,然而制度的不完善却导致了一些行***主管部门对社保档案的忽略,不重视,没有足够的意识到社保档案的重要性。社保档案工作量大,工作环节虽然在计算机的调节下得到改善,但仍然很繁琐。因此工作人员们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而且还很烦累。又因为在社保档案工作上,国家没有给出一定的评判标准,管理机构又过于细化,因此工作者们都不会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过高。行***部门的不重视,使社保档案无法更好地为社会稳定作贡献。

(三)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计算机的使用使得社保档案可以更好地保存和存储。但是,即使计算机,互联网如此而普及,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原因很简单,依然是***府机构的分散性。因为各个机构都有自己的组织和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彼此间很少有能资源共享的。分散的部门间互不信任,彼此的系统也筑起堡垒,使得资源智能交换或共享。

(四)没有对社保档案进行统一的管理,对社保档案也没有给出固定的要求。国家在社保档案的这一方面严重的缺乏管理。我们国家曾在1992年制定过《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制度中的条款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社保档案的工作了,因此,在地方的一些机构中,他们自己制定了一些社保标准,这使社保档案的管理更加混乱了。

三、对于加强社保档案管理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一)应该由国家出面制定统一的标准,把一些没有必要存在的机构及时撤销,节约资源,让资源可以高效的利用。同时,也应该引进国家的法律法规,使社保档案的各个层级可以有序的工作,减少出现混乱情况,让社保工作可以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同时,也应该自觉的接受***府、民众还有舆论的监督,使档案管理的工作更加科学化,透明化。对于公民的个人信息应得到及时的补充和改正,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一定的基础。(二)应积极的对民众宣传关于社保档案的知识,市民中自然的对其重视起来。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报刊,电视新闻以及网络上的微博、贴吧等,让社保档案的重要性不断深入民心,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可以在社会保障机构里设立个人社保号码,并且实行终生制,让公民的社保档案可以统一进行管理。在地方也要设立一些基本性的工作机构,以便及时的更新公民的个人信息,并加以补充,更重要的是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如此一来,就可以让社保机构们更好、更高效的为民众服务,***府也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损失,去帮助更多的需要社会保障人员,提高***府的威信。公民与***府的问题都得到了改善,***府与民众间的感情一会逐步的加深,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在加强社保档案的时候,也应该加强对从事社保档案人员的管理,提高社保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高标准高要求,提高谈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并通过一些优惠***策来激励他们,提高岗位的竞争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适应社保档案的工作。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档案安全体系;档案保护;灾害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安全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al safety system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archival cause development strategy. Facing the shortage of systematic induce in archival safety system theory, this paper point out the source of archival security system theory from these aspects: the archival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theory, risk society theory, risk management theory, disaster management theory, information security theory and safety culture management theory.

Keywords:Archives safety system; Archives conservation; Disaster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1 引言

2010年以恚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提出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说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已成为档案事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到了***和国家的充分肯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已经形成。反思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的深层次原因,离不开学界多年来对档案安全问题的不断研究。从最初对档案安全保管、档案安全保护的研究到如今从档案安全体系的层面展开对各类档案安全问题的系统研究,档案界人士充分汲取相关学科的思想源流,并将其融入档案安全问题的研究当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时至今日,我国档案安全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研究当中缺乏对档案安全体系理论的系统归纳和科学提炼。因此,厘清档案安全体系研究的理论源泉,对于促进档案安全体系的深入研究,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安全理论体系的形成意义重大。

2 档案安全体系研究的主要理论阐释

2.1 档案保护与档案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档案保护技术学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损坏规律及科学保护档案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档案安全的理论最初就体现在档案保护之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档案保护研究逐渐从各个层面展开,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学界不仅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科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框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还将目光转移到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当中。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学所形成的核心思想和理论方法,是以纸质档案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例如档案修复技术方法、档案馆建筑与设备、档案害虫与微生物的防治等,它们在我国传统档案保护工作以及“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理论角色。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档案保护的范围逐渐拓展到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保护、备份与长期保存等领域,而这些领域同样也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下,档案安全保护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1]。总之,在档案安全体系理论建构当中,档案保护领域的理论方法不可或缺。

档案管理理论是围绕档案收集、整理等工作流程形成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和方法。科学的档案管理对于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意义重大。从这个角度看,档案安全体系理论的构建离不开档案管理理论的指导。首先,要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除了探讨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保密技术与方法外,电子文件的归档、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同样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一方面,电子邮件、***府网站、***务新媒体等新型“文件”的出现,如何确定归档范围,如何鉴定其价值、划定保管期限,如何完整捕获文件内容及其结构和元数据信息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和维护,尤其是新型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策略方法也是需要涉足的重要问题。其次,从文件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文件(电子文件)从形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的整个周期都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对文件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安全管理,既要防止重要文件由于没有归档或归档信息不完整造成的丢失,也要防止保管当中的篡改、泄密,以及注意防火、防盗等,当然,还有利用过程的原件保护、信息保密、隐私保护甚至销毁阶段的安全等。

2.2 风险社会理论。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的理论命题。此后,英国学者斯科特・拉什、安东尼・吉登斯、沃特・阿赫特贝格等人对风险的概念、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讨。风险社会理论对风险、风险社会进行了完整描述,对如何规避和应对风险作了阐释,是开展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思想源泉。风险社会理论提出之后,风险的经济学、心理学、***治学、文化学等多维度视角也为关注风险社会问题提供了多种理论分析路径。此外,风险社会背景下,风险社会理论已经对***府管理、企业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产生显著影响,基于风险社会视角展开的安全问题研究层出不穷。

对于档案界而言,对档案安全问题的认识通常有两种视角:一是从档案的存在形态、固有特性以及档案保管的场所、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着手,力***从内部发现档案安全风险因素;二是从档案安全所面临的外在环境,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以及***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着手,力***从外部分析档案安全风险因素。风险社会理论为理解和思考档案安全体系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为档案安全风险的防范、规避与管理提供重要思路。

总之,探索风险社会理论对档案安全问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认识现阶段我国面临的档案安全问题提供理论借鉴。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切入对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进行透视和反思,剖析产生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这对于档案界树立风险意识、培育风险文化有导向作用。此外,有利于档案机构明确风险社会中档案安全的责任担当,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视角展开,树立“大安全观”,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制定安全应对策略与相应的***策引导和制度保障机制。

2.3 风险管理理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与客观存在性,它由潜在的损失、损失的大小、潜在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三种因素构成。为了避免事件发生的不良后果,减少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即降低风险成本,人们引用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规避风险,于是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便应运而生。

风险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管理活动,常被视为一种保险,一个缓解不确定性的缓冲区,最终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因此,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管理主体通常致力于通过风险的识别、评估等一系列流程矸治瞿谕獠看嬖诘姆缦找蛩兀并制定一系列方案、措施来应对风险,以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目前,风险管理理论已经在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医疗护理管理等领域得到了极其深入的应用与理论拓展,并逐步运用到***府管理、信息管理、IT项目管理、自然灾害管理等领域中。

2000年,王健等人翻译了戴维・比尔曼的著作《电子证据――当代机构文件管理战略》,比尔曼认为,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应导入风险概念,进行风险管理。之后,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电子***务系统中文件管理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电子文件管理风险及其产生原因[2][3]、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流程与方法等[5][6],并于2008年出版了专著《电子文件风险管理》。

总的来说,在文件与档案管理当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7],在数字时代,文件与档案管理活动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这些风险不仅出现在收集阶段,还出现在整理、利用等各个阶段,尤其是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阶段[8]以及档案数字化项目外包当中[9]。在文件与档案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已成为我国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思想。

2.4 灾害管理理论。灾害是由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原因而形成的、发生于自然界的或突发或缓慢发生的能给人类造成各种损害的事件。灾害与防灾、减灾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永恒主题。因此,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逐渐成为应对灾害的重要活动,它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现代灾害管理理论主要有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 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档案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威胁。国家档案局对自然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视,每年都要专门发文强调汛期档案安全,此外还出台了《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强化档案工作者的灾难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为各级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在制定灾害管理***策和战略过程中提供必要指导,以便进一步增强档案馆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和妥善处置,把各种灾害对档案馆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10]。针对档案以及档案馆所面临的灾害威胁,灾害管理领域的理论方法(诸如灾害恢复、灾害风险评估、灾害损失预测与评估、灾害分类与等级划分、防灾减灾对策、灾害应急管理、灾害风险管理、灾害危机管理等)对档案安全管理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因此,近些年来,有学者对档案灾害预警机制[11]、档案部门灾害事件应急准备能力[12]、档案灾害管理体系[13]、档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14]、数字档案灾害[15]等问题进行了探索,还有学者对“档案灾害学”进行了深入研究[16][17]。

2.5 信息安全理论。信息安全是信息时代永恒的需求。可以说信息安全是信息的影子,哪里有信息哪里就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当前,信息科学技术空前繁荣,可危害信息安全的事件也不断发生,敌对势力的破坏、恶意软件的入侵、黑客攻击、利用计算机犯罪等,对信息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信息安全的形势是严峻的。信息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般而言,信息安全主要包括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和行为安全4个层面的内容,而信息安全学科就是研究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领域中如何保障这四个层面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信息安全理论当中,技术被认为是信息安全保障最重要的手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字水印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可信计算技术、RFID技术等安全保护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档案信息安全受到了高度重视。学者们纷纷针对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以及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管理以及保障体系等层面阐述应对策略。研究中不难发现,档案信息安全研究不能脱离信息安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指导,信息安全领域的诸如网络安全机制、隐私保护、设备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技术、PKI安全认证体系、可信计算技术等理念、技术和方法对档案信息安全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2.6 安全文化与管理理论。安全问题是伴随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防御灾害、事件和保障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与“天灾”和“人祸”相关的安全问题。“天灾”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旱灾等。“人祸”就包括战争、环境破坏、恐怖活动、网络黑客事件、大面积停电、交通事故、公共安全等。安全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安全现象中的安全规律,安全科学原理就是安全规律的核心内容。这些原理当中:安全文化原理、安全伦理原理、安全教育原理、安全法律法规原理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原理对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以及档案安全观的形成研究颇有参考价值。此外,从安全管理的层面来看,安全生产管理当中的一些经验教训、体制机制以及管理理念、管理策略方法等同样可以作为档案安全管理的参考。

3 结语

2010年,国家档案局提出建设档案安全体系,并迅速付诸实践。实践工作的快速推进,亟须理论的支撑。因此,有必要梳理已有的相关成果,分析相关的理论思想来源,提炼档案安全体系理论,为指导我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文系统梳理了档案安全问题研究当中所涉及的档案学、社会学、管理科学、灾害学、信息安全学以及安全科学等6个领域的7大主要理论思想,其中“档案保护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是档案安全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余5种理论则为档案安全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思想源流。然,在各学科理论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后面5种学术理论当中,也存在部分交叉的情况。如灾害管理理论、安全管理理论当中同样借鉴了风险管理理论的思想。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档案安全问题的广泛性与特殊性,在档案安全体系研究当中各种理论思想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开的,是可以相互借鉴吸收的,其共同目标是应对各类档案安全问题,指导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赵鹏.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角度看档案保护[J].中国档案,2010(6):27.

[2]冯惠玲,王健.电子***务建设中的文件管理风险探析[J].中国行***管理, 2005(4):62~66.

[3]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 2005(3):8~11.

[4]徐拥***.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档案学通讯, 2005(6):51~55.

[5]张宁.电子文件风险管理:识别与应对[J].电子***务, 2010(6):24~30.

[6]张宁.思维的“逆行”――电子文件风险管理解析[J].中国档案, 2010(7):59~61.

[7]向立文,欧阳华.论加强档案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档案学通讯, 2015(4):68~71.

[8]陈国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J].北京档案,2008(2):42~43.

[9]黄丽华.引进风险管理方法构建安全管理策略――档案数字化外包潜在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研究[N].中国档案报,2015-11-23(03).

[10]王良城. 自然灾害对档案的侵袭与应对策略[J]. 北京档案,2010(7):72.

[11]于海燕.档案灾害预警机制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11(4):81-84.

[12]吴加琪,周林兴.档案部门灾害事件应急准备能力研究[J].浙江档案, 2012(6):16~18.

[13]毛惠芳.预警应急抢救――档案灾害管理体系的构建[D].合肥:安徽大学, 2010.

[14]张新.灾害后的行动与反思――从北川档案抢救看档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J].四川档案,2010(3):21~23.

[15]吴晓红,郭莉珠.数字档案灾害初探[J].档案学通讯,2005(3):80~83.

[16]吴晓红.档案灾害学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篇4

一、萌芽期:奴隶社会时期

我国档案界关于档案的起源共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在原始社会,人们以结绳、刻契、编贝等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记录就是档案;二是认为在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发明了文字和符号用于记录社会活动所保存的记录就是档案;三是认为进入奴隶社会,当国家出现后需要用文书作为内部管理和对外交往的工具时,才产生了档案。在国外,大多数学者也认为国家的成立和文字的出现是档案产生的两个先决条件。意大利档案学者皮斯多莱兹曾指明:档案学历史源远流长,其演进历程与各国的***治组织形式和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由此可见,在档案的起源时间上,国内外均将其大致确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奴隶社会。

在中国,随着夏朝的建立,以及文字等记录符号的发明,档案和档案工作就已经开始萌芽。在这一时期,中外档案具有以下共性:

(一)因地制宜的档案载体与档案内容

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国内外档案的记录载体和档案内容上具有相似性。在记录载体上,当时人们只能就地取材进行档案记载,如甲骨档案、石刻档案、纸草档案、羊皮纸档案、蜡板档案等粗加工载体被加以利用;在档案内容上,已产生如宗教档案、皇权王室档案、盟约、法典档案、经济档案等。但这一时期,档案的形成与研究并非源于档案学者的钻研所得,而是在史学家、文学思想家等群体不自觉的行为中孕育而生。

(二)“权利”的象征性

奴隶社会时期的档案管理活动已经萌发,但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奴隶社会,档案的利用具有明显的阶级特征,档案被视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有力“武器”,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视为“权力”的象征。

(三)档案管理活动粗放、浮泛

奴隶制社会时期,中外档案的实际管理情况可以从档案收集、档案的整理和分类、保管和编目、鉴定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评析:

1.档案收集。中外档案收集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具有混合收集的特征,档案管理并未形成明确的专业界限。国家所收集的不仅包括档案,还有***书、印章、***旗、钱币、铜、陶等器物等。在国外,如古代罗马,国家档案库负责收藏和保管公民议会、元老院等机构以及执***官、监察官、审判官和财***官等行***长官形成的档案资料。第二,注重档案收集工作。如在中国,1936年出土了武丁时期甲骨1.7万余篇,它的大量出土可以证实殷商时期非常注重档案的收集工作。

2.档案整理和分类。此时已出现较为简单的记载方法,但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分类标准。如在古代罗马,档案管理采用“二元主义”的分类方法;在我国,周代施行“官职分工式”管理模式,统治者设立以“五史”为基础的史官系统来分别司掌与之职责相应的文书典藏工作,以职官为标准的分工式是我国档案分类发展的重要标志。

3.档案的保管。档案保管者在奴隶社已有较高的地位,主要由高级官员兼任,为了方便保管,衍生了档案的简单编目,如古代印度的著名宗教档案汇集《吠陀》便编有索引,按照首字顺序排列;古罗马人按照时间顺序誊录发文副本而形成的发文誊录薄,可以说是现代档案检索工具的萌芽。在我国,商朝设立守藏史,掌记载和保管典籍作册,在我国西周时期,为了便于日常***务利用并更好地保存正本,创造性地设立了“档案副本”制度和“金藤之匮”制度。

二、发展期:封建社会时期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封建社会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一直延续至1912年辛亥***清王朝,成立中华民国。而欧洲却迟了1000多年,即公元475年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才步入封建社会。

在这一时期,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和运用引发了封建社会档案事业的一次新的变革。其次,由于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部分国家开始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此外,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得以提升,出现商业和手工业经济,这些因素都促使档案产生大幅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国内外档案管理活动呈现以下异同性:

(一)国内外档案在发展期的相似性

纸张的出现和运用揭开世界档案史上的第一次变革。

1.纸张的出现与应用使档案数量急速膨胀。法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189年造纸术传入欧洲后的1180-1223年间,每年所产生文件数量约为2500件,而到了1285-1314年间,这一数量已经增长至每年15000件。显而易见,纸张的出现使国内外档案数量倍增。

2.纸张的使用对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人员带来了重大改变。第一,档案机构的增加。除了服务于统治阶层的机构,在国外还出现了庄园主档案馆、教会档案馆、殖民地档案馆等;第二,推动了档案管理人员的专职化。前文曾指出,奴隶社会档案具有混合收藏的特点,而随着档案数量增加,封建社会逐渐出现专职档案人员,不兼顾、负责其他管理工作。

3.注重档案的保管工作。国内外出现固定场所用于档案保管。欧洲各国从13世纪开始纷纷建立起国王档案馆,如西班牙、沙皇俄国和德国等。在我国,汉朝出现石渠阁、兰台和东观等档案保管场所。到了唐宋时期,诞生了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档案机构――甲库,用于收集并保管官员人事档案。

4.档案的利用功能延伸。第一,档案对外开放利用的思想已萌发。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历史家们呼吁档案资料要服务于哲学、历史研究和思想复兴,在这样的社会思潮推动下,出现了少数档案馆允许历史学家使用的新景象。第二,档案用于教育、编史等。在我国古代,档案的利用功能延伸至:一是教育编史。代表人物是孔子,他撰写《春秋》时采用了逐年、月、日记载历史事件的编纂思想,为档案的编次顺序提供了统一格式规范。二是典章制度的汇编。体现在各朝代为维护皇权会沿用或借鉴前朝档案为本朝统治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三是编史修志。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收集大量档案材料进行汇总编纂。

(二)国内外档案发展期的差异性

1.档案的整理与分类。相较奴隶社会粗放式的实践方法,在封建社会呈现档案理论的跃进式发展。国外已逐渐形成档案工作的理论体系,但我国相对滞后,仅由统治阶级颁布档案的管理制度。封建社会后期,国外的观点主要有四个,“事由分类法”、“系统分类法”、“实用归类法”、“合理演绎分类法”,这四类方法,为“来源原则”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但也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我国,唐朝为加强封建统治、编修国史,明确了官修史书制度。可见,我国当时未形成普遍适用的体系性方法,但统治阶级注重档案整理和分类工作。

2.档案学家和档案学理论的萌芽。从上文可见,我国档案管理活动及思想并非来源于专职的档案学者的研究,而是来源于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史官。而欧洲是在全球范围内最早出现档案学者和学术成果,如德国的拉明根于1632年出版了首创性的理论论著《总结报告―――怎样才算是一个完美的登记室》和《论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是档案分类理论研究的先驱,被誉为欧洲档案学鼻祖;此外,被誉为意大利档案理论的先驱的波尼法西奥,于1632年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档案工作的著作《论档案学》,对后世档案分类原则有很大启发。

三、变革期:近代时期

从世界范围来看,以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为标志,世界历史进入到近代。从档案史发展的角度来看,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的爆发不仅真正改变了档案工作的封建性质,也推动世界档案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而近代中国档案学的发展与国外相比呈现诸多不足。

(一)档案学研究主体的界别性不同

辛亥***后,我国档案学理论诞生于行***界、教育界、史学界的联合推动,而非真正的档案学者推动。发展历程如下:20世纪30年代,由***界开始了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效率运动”,吸引***界加入到档案学研究的行列中,并出版专著。“”后,史学界对明清时期历史研究丰富了我国档案学研究内容。20世纪30至40年代,各类新式学校开办推动了档案学发展,而十三书档案学“旧著”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近代档案学的诞生。“档案学”作为一个学界名词在1935年滕固《档案整理处的任务及其初步工作》一文中正式被提出。

在国外,理论与专家的诞生都来源于档案学专业界别,如影响最大的是1901年由德国国家机密档案馆馆长迈斯奈尔提出的“鉴定理论体系”,其中“高龄宗卷应当受到尊重”的观点,带动各国相继制定档案的“禁毁年限”。德国档案学家奥格出版的专著《档案学的理论思想》第一次使用了“档案学”概念。

相较而言,在当时,我国的档案学研究仍然属于副产品的知识输出。而欧洲多个国家已有档案学者就档案学进行专业研究,且学术成果对未来档案学发展具有非凡意义。

(二)档案管理的职业性不同

从职业角度出发,我国的档案事业只局限于机关档案室的管理,未形成***的档案职业,未形成国家到地方两级建制的档案馆体系,也未立专门法。放眼国外,法国在1789年7月29日就颁布了《国民议会组织条理》,并成立了国民议会档案馆,议员阿曼・卡缪当选为国民议会档案馆馆长。1790年9月,成立第一个综合性档案馆,颁布《国家档案馆条理》。同年11月,建立地方档案馆体系,颁布《关于成立行***区档案馆的法令》,由此形成中央到地方两级建制的国家档案馆体系。同时颁布世界档案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档案大法《法兰西共和历二年穑月七日档案法》,随后,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多国纷纷设立国家档案馆及地方档案馆。这些国家档案馆不仅是负责保存档案,还拥有对地方档案馆的领导和监督职权。

(三)档案馆的服务定位性不同

在当时,我国档案室仅可为学者使用提供查阅服务,并未对外开放。而国外的档案馆更多定位于服务普通民众,在1790年法国《国家档案馆条例》中既已提出了“档案开放原则”,规定国家档案馆每周需向公众开放三天,国家公民可免费查用档案。该原则被视为“档案的人权宣言”,且当时法国已编制各种检索工具,方便公众查阅档案。

国内外档案事业发展存在差异性的同时,还存有部分相似性,如档案专业教育均受到较大重视。1934年武昌文华***书馆专科学校在我国首开档案管理专业,1946年殷钟麒等人在重庆创办私立崇实档案学校。1821年2月12日法国建立档案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所档案高等教育机构,与后来的奥地利维也纳历史研究学院和德国马尔堡档案学院并称为“三代档案学院”。

四、成熟与完善期:现当代时期

进入现当代时期,国外的档案管理活动已趋于成熟和完善时期,涌现了大批知名学者和著作,对于各国档案管理提供了充实完备的借鉴。在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档案管理工作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是我国现代档案管理发展最快的阶段。

相对之前,现当代时期的档案管理既有维护国家利益和巩固国家***权的作用,同时又是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有力支撑,在繁荣文化事业、保存历史记忆和维护个人权益等方面也发挥积极作用。

(一)国内外档案管理工作的相似性

1.新型载体档案的出现。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出现引发了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变革,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档案领域,新型档案的出现带来了档案载体的第二次变革。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新型档案主要包括照片档案、影片档案、录音磁带档案、微缩胶片档案、电子文件档案、音像档案等多种非纸质多媒体档案,它们的出现对档案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涌现大量档案学者及创新观点。国外方面,英国学者希拉里・詹金逊于1922年出版《档案管理手册》,在档案鉴定工作方面提出“行***官员决定论”,在档案分类和整理方面提出“档案组合”概念,并对档案人员的职责做了全面的论述。戴维・比尔曼的《电子证据――当代机构文件管理战略》,详细论述了电子档案文件管理的意义与方法。在国内方面,80年代末由何嘉荪和冯惠玲教授提出的“主客观全宗理论”,创新的把来源看作“同一社会活动过程”,与电子文件管理的来源思想相结合,解决了从布伦内克到谢伦博格在来源上的双重标准问题。刘新安、桑毓域教授等提出“档案二元结构理论”,认为档案是由文件的实体和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记录构成。但由于语言的不同,我国很多原创性理论没有及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档案利用的多元化与丰富性。国内外均明确地将社会民众和***府机关视为服务对象主体,此外,不断完善服务形式和服务类型,除了阅览、咨询、复制、外借、展览、公布、出版等普遍用途外,各国还积极开展富有特色与创新的服务,如历史教育基地、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视频教学等休息利用,并注重法制保障和高科技技术支持,丰富民众的文化休闲生活。我国积极探索数字档案馆、公共档案馆均是对此的探索。

4.档案教育的发展呈体系化、专业化。国内外档案教育已形成形式丰富、结构完整、教育层次更高、教师队伍更大的档案教育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更为突出,培养人才以综合性复合人才为主,且注重国际化交流合作。在我国大陆地区,共有33所高等院校开设档案学专业并招收学生,25所院校设立了档案学专业硕士,4所院校招收博士生。

(二)国内外档案事业发展的差异性

研究行为的集约化程度不同。在我国,档案学的研究集约化程度低,研究者多数各自为***,研究成果重复性多,忽略了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工作带有自发性和分散性。国外学者更注重学术的探究与协作。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档案管理 信息化 实践性 操作性 文件

信息化是一场***,信息化带来了档案管理的变革。档案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管理工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文件和档案管理领域的影响异常全面且深刻。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文件与档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档案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诸多前所未有的、严峻的挑战层出不穷,管理对象的数字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多样化,使档案管理的理念、对象与方法需要全面更新。

一、档案管理对象、方法与手段的全面更新

1、管理对象的更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其重要性和利用的方便性日益凸现。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的数字档案在档案管理中所占的地位和比重也迅速上升。电子文件作为一种新型的记录形式,异于传统的纸质文件。它是在数字化环境中以二进制数字代码的形式生成、传输和处理的文件。这决定了电子文件既具有与其他种类文件一样的本质属性,又具有截然不同的技术特性,如对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依赖性、文件内容的易改性和不安全性、文件信息与特定载体的可分离性、载体的不稳定性等。一份完整的电子文件,不仅包括内容信息,还包括元数据和北京信息。可见,信息时代背景下文件与档案工作管理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管理对象呈现出数字化的新特征。

2、管理手段的变革。

档案管理对象的数字化必然要求其管理手段的相应变革。采用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等管理手段,是电子文件获得有效管理和安全控制的重要保障之一。档案管理领域中现代化管理手段主要体现在: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处理电子文件,利用网络和数字通信技术快速传输电子文件,采用现代数据库有效存储海量电子文件,运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载体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应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方便快捷地查询、浏览和检索电子文件,利用诸如身份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据备份技术等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确保电子文件和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等。

3、管理方法的革新。

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与归档,文件和档案管理方法也因此而发生重大变革。

毋庸置疑,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在管理传统载体档案方面是可行的、有效的,确保了传统档案的安全完整、真实可靠和有效利用。然而,在电子文件时代,要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可靠、真实完整、长期可读,如果完全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很难行得通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档案管理方法上,改变了传统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依据电子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的变化、管理洗洗系统的特点对传统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某些工作环节需要提前监控,某些重复性的工作焊接需要撤销合并等。例如,著录需要在电子文件生成时就开展起来,贯穿与文件和档案管理的各个阶段,并且前期著录陈国能够为后期档案管理所利用等。

二、现代档案管理理念的全面革新

仅有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需要档案管理理念、方法和思路的全面革新。面对电子文件的技术特性和管理手段的变化引起,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变革势在必行,只有采用科学的现代管理思想,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管理好电子文档。在电子文档时代,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理念显得比纸质文件时代更加重要。

所谓“前端控制”,是指档案工作者不能再想传统文件和档案管理时代那样***等待,二是需要在电子文件形成之时甚至生成之前,即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设计时就积极介入其中,把电子文件(包括归档电子文件)的管理要求融入系统功能设计之中。例如:鉴于电子文件数量巨大、“稍纵即逝”等特点,要求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预先设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等功能,在文件生成或收到之时即进行实时归档和前端鉴定。在电子环境中,如果胆敢人员不积极借入文件的形式和保管过程,文件将可能不存在,或至少可能不被鉴定、保存、编目和提高利用。

所谓“全程管理”,是指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在电子文件时代,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最终销毁或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而且个个运动阶段之间的界限不再像纸质文件那样明显、容易区分,这就更加需要对电子文件从生成、运转到保管、利用和销毁的整个生命过程实行实时能够,以确保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读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学发展观与现代管理理念呼唤档案管理理论的全面创新。过去,档案界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的包括来源原则以及档案管理和档案工作的所有原则与方法在内的一整套管理理论,如今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也为现代档案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整个社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理念、体制和工作方式都在经历重大变革。这给现代档案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档案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契机。同时,作为一项管理性活动,档案业务也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融合现代管理理念,从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审视现有的档案管理理论,对档案管理理论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提高档案工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市场化带来了档案所有权的多元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是行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经济成分多元化的格局。与此相适应,档案作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历史性产物和凭证性记录,其所有权归属也呈现多元化态势,除******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形成的国有档案之外,包括集体所有档案、私人档案、民营企业档案、三资企业档案等在内的非国有档案大量产生。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社会福利档案,综合性管理

 

社会福利是指专门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如贫困者、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的社会救济和专门化的服务。社会福利档案是社会福利主体在社会福利审核、审批、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1.社会福利档案的基本内容

社会福利档案的内容是指所有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根据社会福利文件的保存价值,具体分为审批类和日常管理类文件材料,现根据不同领域分述如下:

1.1社会福利养老档案。各级***府民***部门批准的老年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批表,职能部门对申报机构的调查表,申报机构的申请书、法人登记证明、法定代表人的证明文书等;在对老年社会福利机构日常管理中产生的各养老机构的综合性汇总表格和有关基本情况及它应当归档的材料。

1.2社会救助档案。县级民***部门批准救助对象的审批表,乡镇人民***府及村(居)委会的证明材料,救助对象的请书及本人的户口簿或身份证复印件等;救助管理机构日常工作中的汇总表格,阳光救助活动开展工作的记录等其它应当归档的材料。

1.3孤残儿童救助档案。针对孤残儿童开展的唇腭裂康复、先天性心脏病***等活动中村(居)委会、乡镇人民***府的证明文书、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法定监护人户口簿或身份证复印件等;救助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中的汇总表格以及对孤残儿童开展生活救助活动情况记录和其它应当归档的材料。

1.4残疾人福利服务档案。主要是针对残疾人开展医疗康复、促进就业实现平等参与的权利活动中记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

2. 社会福利档案综合性管理的内涵

从总体上来说,对贫困者、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的社会救济和专门化的社会福利服务虽然都归属民***部门管理,但是以上几类社会福利服务又分属于不同的科室,每个科室对其工作档案的管理分散不集中,不能充分发挥社会福利档案应有的作用,须在民***档案室内专辟区域,并安排专人管理社会福利档案。

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社会福利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既应当与国家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相一致,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对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性管理体现在以下几五个“统一”:

2.1社会福利档案的统一领导。各个承担社会福利职能的科室对专业的档案归档之后,交由专门的档案管理员专人管理,并由专门领导统一领导、组织协调该项工作。

2.2统一规章制度。按照***和国家有关民***工作、档案工作的方针***策,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本单位社会福利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3统一业务规范。对不同门类和载体社会福利档案的收集、分类、排列、编号、检索工具的编制、保管期限的划分等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并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执行,保证社会福利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2.4统一保管。各社会福利职能科室工作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材料,定期向综合档案室交移,由社会福利综合档案室统一保管。

2.5统一开发利用。随着国家社会福利***策由社会救济型向社会保障型的转变,大量的社会福利档案需统一开发利用,将社会福利档案室作开发利用中心,综合开发档案信息,编制检索工具和参考资料,满足民***部门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利用需要。

3. 综合性管理的意义

社会福利档案综合性管理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3.1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依据,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水平。论文参考网。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管理,打破了民***内部各社会福利部门档案管理上的孤立、分散和各自为***的局面,将记载各种社会福利活动的档案材料定期集中于档案室统管,既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福利活动的历史发展状况,又反映了社会福利工作的真实面貌。通过对档案的分析,可以纵观全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索社会福利活动的规律,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3.1能够进一步推进民生档案工作的开展, 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此,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建立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民生档案造福民生。社会福利活动是民生工程,各级民***部门有责任配合国家档案局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档案制度,保证社会福利文件材料归档齐全、整理科学、保管安全、利用方便。对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性管理正是迎合了国家档案局的这一要求,必将进一步规范社会福利档案的管理,从而推进民生档案工作。

3.3能够形成动态开放的档案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福利档案的作用。档案由各社会福利职能部门自管自用,使机关档案在结构层次上不统一、不协调,实现不了整体功能的优化。综合管理不仅保证了内容多元的各类社会福利档案之间的相对***,而且将原来多元的档案材料转变成综合的系统性成果。通过综合档案管理可以适时向领导提供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各类业务档案资料,为加强民***机关监督职能,搞好宏观管理创造了条件,同时按机关需要和社会需要,对各类档案资料所载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与输出,迅速实现档案现资料的转化,形成了一个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扩大社会福利档案的利用面,提高社会福利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能够促进社会福利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进而实现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社会福利档案的综合管理可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收集、整理、保管,进一步运用现代设备存贮和输出档案信息,实现社会福利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建设。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启示

国际档案大会是各国档案工作者相互沟通和的一个平台,每一届国际档案大会都会依据时局制定出一个适宜的主题,为了方便探讨和研究,又会细分出若干个主要议题或分主题。

21世纪召开的国际档案大会共有四届,即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和十七届,其主题分别为“新千年与信息社会中的档案”、“档案、记忆和知识”、“档案、管理与发展:描绘未来社会”和“变化的环境”。

一、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内容的特点

21世纪是一个五彩缤纷、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各国的档案事业都在相应地作出改变和调整。在这样的环境中,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内容体现出不同于上世纪的特点。

1.时代性――与时俱进,顺应潮流

时代性是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的特点之一,具体来说是指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此特点的原因有如下两点:

第一,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种以知识运营为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各国的档案事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21世纪的四届国际档案大会都没有脱离这一趋势,都在主题当中体现了出了这样一种变化。

第二,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当中,全球计算机用户已达到十亿人,家用计算机上网很普遍,并且整个社会都处于计算机服务当中,世界各地通过网络相连,人们已然离不开信息技术。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也紧贴潮流,涉及了大量电子文件的内容,包括电子文件的保存、迁移和管理等等。

2.广泛性――范围扩大、视角开阔

广泛性是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的又一显著特点,具体来说是指大会主题涵盖面大、涉及的内容也更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21世纪的四届大会其主题涵盖面较广,并没有将其局限于档案管理、档案利用、档案鉴定等某一方面的内容,而是涉及到档案工作的许多方面。另外,也开始重视将档案工作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问题相联系。

第二,国际档案大会的“欧洲会议”特色进一步减退,如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办国是马来西亚,这是大会第二次在亚洲国家召开,而且大会也越来越重视发展中国家的档案工作,如马来西亚、巴西、中国、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总而言之,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涉猎更广、内容更多元。

3.深刻性――研究深入、由表及里

深刻性是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的第三大特点,具体来说是指,主题的深度,也就是说21世纪四届大会的主题较之前更为深刻,主要表现在一下两点:

第一,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更深入、透彻。20世纪的国际档案大会对档案工作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完善,并且在新技术、新型载体档案也都做了初步的研究。步入21世纪后,在基本穷尽基本问题之时,开始深入探讨,如在20世纪对新型载体档案的初步探究,到近四届大会对电子文件管理、保存、迁移和标准化等更深层次问题的讨论。总而言之,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较之前更为深入和细致。

第二,随着人们对档案事业认识的深入,对于档案工作的研究已经不是只停留在其自身,即如何做好档案工作等问题,而是开始探讨它的价值和意义。档案工作总的目的,是提供档案为社会服务的,既要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也要为有特定需求的组织和个人服务。然而在档案事业的初期阶段,人们往往更重视保管,而忽略了利用和服务,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文件和档案束之高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使得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专家学者开始专注档案工作对社会和公众的价值,这是大会主题深入的一个表现。

4.综合性――交叉渗透、内容多样

综合性是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的第四大特点,所谓综合性是主题涉猎内容多,和社会上的其他领域都有交集,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第一,四届大会主题的重点依旧是放在档案事业上,但在其中穿插了许多其他领域的内容。“总体上,表现出一种趋势,即档案学研究不断融合其他相关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统计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科研成果,不断吸取新的理论知识和学术成果,产生新的理论知识点。”(1)这种融合有助于拓宽档案学的研究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角。

第二,大会主题既涵盖了实践工作,也包含了理论研究。四届大会的主题往往涉及档案工作的多个环节或者是全部环节,每一个议题都会向外辐射出其他领域的研究和探讨。总而言之,这四届大会主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二、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内容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启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档案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国际档案大会对于我国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

1.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内容对我国档案实践工作的启示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际档案工作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先后被摆到大会上进行讨论。21世纪的四届大会探讨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对我国的档案工作实践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1)档案工作者的身份由保管员变为拥有较高素质的信息提供者

新时期的档案工作与信息技术、社会、服务紧密相连。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技术、光盘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技术与管理方法,引发着档案管理事业的深刻变革。此外,“科教兴档”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的档案事业在近十年内飞速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走向了对外开放的道路。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有必要提升档案工作人员有关电子文件管理和信息化的知识和技能。为此,档案部门举办了很多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来讲授,使档案工作者必须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迅速响应。除此之外,档案工作者的职能和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转变,除了做一名合格的保管者外,还应努力做好咨询和顾问的工作,与社会相联系,做好社会沟通和社会宣传,对社会作出贡献。

(2)档案馆的职能由单纯保管转向综合服务

21世纪的四届大会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档案机构,尤其是档案馆的职能和作用,突出了它的服务领域。然而在档案事业的初期阶段,人们往往更重视保管,而忽略了利用和服务,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文件和档案束之高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使得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导致档案服务领域不断向外拓展。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国的各级档案馆也经历着一场变革。

十四大提到了“休闲社会”一词,并将其与档案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提法对我国档案工作影响很大。“休闲社会中档案馆不再身居幕后,孤***作战,而是走进社会成为公民生活的需求,档案馆应利用信息技术,扩展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定位于信息管理的前沿,档案馆应与***书馆、博物馆及其他领域合作共同开发信息资源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共同提高这些部门的整体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2)我国档案馆为此还开展了许多活动,采取了一些新措施,如,“档案馆日”活动、“城市记忆展”等。诸如此类的举动,可以使得社会大众对于档案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总而言之,在21世纪,我国的档案馆职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不在仅仅是一个保管机构,而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

(3)档案工作由封闭走向开放

在首国际档案大会上,布克先生就档案开放利用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介绍了美国档案开放***策,批评了许多国家限制档案查阅使用的做法。这之后的几届国际档案大会也同样关注档案开放的问题,进入21世纪后,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和确定。这一时期,随着档案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除了学术界以外,社会各界,例如经济界、企业界、教育界乃至社会大众要求利用档案的呼声愈来愈强烈。

上文提到的档案馆服务功能的拓展可以看作是档案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举措,它使得档案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府部分或是机构内部,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与外界进行更多接触。另外,我国的档案工作也开始与其他各国进行互动和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优势,从而推动我国的档案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2.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内容对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启示

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处在不断完善之中,但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21世纪的四届国际档案大会对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1)启示一:研究内容应新颖

时代在进步,档案学科不断发展,技术也愈加先进。21世纪四届大会主题都有涉猎这些新事物,档案学理论研究关注的内容也应该随之变化。新技术新载体在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给实际工作提出许多急需解决的新问题,需要理论予以指导,而这些却是当前档案学理论研究涉及较少。例如,应加速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以及在电子文件的冲击下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等等。因此,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应该适应这些新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开辟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2)启示二:研究视角应宽阔

21世纪四届大会的主题很好的将档案学与其他各门科学或相关领域结合起来探讨,不但要注意系统内部的问题,还应考虑环境因素,这对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也具有启示作用。对于档案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本专业,而是应该开阔眼界,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其进行探索。档案学理论的边界应该适当向外扩张,引进新技术,融合新方法,并借鉴学习外国先进的理论成果。近年来,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范围正在扩大,角度也更多样,应该继续保持此种趋势,但要注意的是,在重视“宽”和“广”的同时,不能忽视“深”的问题。

(3)启示三:研究理念应创新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离开了创新,就无所谓科学研究。”(3)科学如此,档案学研究更是如此。21世纪四届大会的主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出了它的创新性,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问题。因此,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关注也应具有创新精神,不能墨守陈规、自我封闭、盲目追随。我国的学术界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一旦某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多的人便会蜂拥而至,出现“扎堆”现象。这无疑会使一些人变得盲目,只将目光放在某一点,而忽视了其他。因此,创新精神对于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很必要,只有如此,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才能使今后的档案学研究更加繁荣、昌盛和兴旺。

注释:

(1)王新:《2000_2010年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分析》,辽宁大学,2011,第20页。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档案;社会记忆;法律制度;管理体制

谈到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问题,我们首先得了解社会记忆的由来,提到社会记忆,则不得不提两个人,即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和美国的社会学家保罗・康纳顿。哈布瓦赫是“社会记忆理论”的开创者,他在其著作《论集体记忆》中对集体记忆的建构提出了精辟的论断,他认为:“集体记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恢复的过程,在群体提供的统一框架(记忆的框架)下,个人的记忆都要以此为前提。”同时他提出:集体记忆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和描述,而是对过去的重构。他在这里强调要立足于当下来进行集体记忆的建构,并且通过社会交往来实现这种建构。美国社会学家保罗・康纳顿在接受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记忆”的概念。保罗・康纳顿从新的视角谈论他对社会记忆的理解,“社会记忆不是集体记忆的一个完善缺陷的补充,社会记忆是一种由其自身的独有特征来定义的、本质上可行的、能够实际地自我维持和逻辑的自我包容的理论框架。”康纳顿把社会记忆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个人记忆、认知记忆和习惯记忆,他认为:“社会记忆只有保证记忆能够传递才有意义,人是一种社会记忆的存在。”同时,他也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忘却”的概念,并指出我们学会了用“社会忘却”来解释社会记忆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国内档案界对“记忆”的研究萌发了兴趣,随着“世界记忆工程”和“城市记忆工程”的进展,“档案记忆”在学术界也掀起热潮。档案是记忆的传承者,作为保存社会记忆的场所之一的档案馆,更是在构建社会记忆工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档案在社会记忆构建过程中,也暴露出其局限性,档案部门如何有效地开展档案工作,对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

学界对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的看法有很多,其代表学者有著名的上海大学丁华东教授,他在《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他认为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表现为载体、客化、建构和控制关系。在《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一文中,薛真真也论述了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认为档案是在社会记忆建构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载体形式和中介方式,是人类社会在时间维度上相互联系的纽带,在建构社会记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不同的学者所站的角度不同,看法也有点差别,笔者想在此着重论述档案是社会记忆的载体和工具,正是因为它是社会记忆的工具,从而具有对社会记忆的建构功能。

档案具有知识属性、信息属性,进而延伸到社会记忆属性,这些都是档案的一般属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那么,作为具有社会记忆属性的档案,它本身就是社会记忆吗?笔者不太认同,档案的确具有传承、建构社会记忆的作用,但他本身和社会记忆不是一物,更确切的表达来说,它可以说是社会记忆的载体和工具。档案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直接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物。档案作为记忆载体在维系历史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中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实现了记忆功能,又发展成为重要的信息载体,这就是文化的积累。人类之所以能在传承中发展、进步和不断延续,就是因为通过对档案的收藏和保护,使社会成为一个统一连续的时空整体。这一切体现了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它是社会记忆的载体和工具。

二、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局限性

1.档案法律内容不够完善造成的局限性

这主要体现在档案公布权设定不合理以及缺乏保护档案机构的免责条款。《档案法》在肯定档案利用权的同时还设置了档案公布权的规定,在第二十二条规定了:“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这样是为了限制档案开放的范围,把档案开放的权利控制在档案机构手里,对档案开放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不利于公民对档案利用权的实现。档案公布权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将档案馆置于了不利的位置,即档案馆有可能会因为利用者对已开放档案的不当利用而承担连带责任,然而目前的档案法规中缺乏为档案馆设置的免责条款,档案工作人员的行为得不到法律的保障,为了规避风险,免受到责任牵连, 自然他们对于档案开放的工作也不会积极落实开展,延长档案开放时间的情况普遍存在也具有合理性了。这样一来,不利于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中起到桥梁的作用。

2.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局限性

档案鉴定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决定哪些社会记忆将被留存下来,哪些将被销毁。加拿大档案学者T・库克也说过“鉴定是档案事业的中心,是一项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工作”。“我国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30年,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30年”,然而在实际鉴定过程中,档案鉴定标准和保管期限的划分标准都比较笼统、模糊。鉴定工作一旦做的不好,会造成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费。相当一部分有价值的档案会被忽视,会因为没有被接收进馆而不能永久保存,破坏了社会记忆载体的完整性,使社会记忆构建受到损失。这是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局限性。

3.***档案多,民间档案少,内容片面造成的局限性

我国档案馆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馆藏内容单一,数量不够充分。据调查所知,我国档案馆所保管的档案中,绝大部分为机关文书档案,显得馆藏内容十分单一,相比而言,科技档案、基建档案、房地产档案、设备档案、科研档案极少。历代的档案成为权力象征的一部分,都只是那些与国家机器相关的记录,然而贴近老百姓实际的档案却十分少,一些珍贵的民间档案遭到忽视。近几年档案部门虽加大了民生档案的进馆比例,但由于数量总体还比较少,因此这部分的档案始终处于缺失和片面的状态。在社会记忆的过程中被遗忘总是不可避免的。

三、建构社会记忆中档案部门的发展方向

档案部门是保存社会记忆载体的重要场所,正如一句话所说,档案馆是记忆的殿堂。档案部门也正是通过对各种载体档案收集、整理、修复和编研等工作来保护这些历史记忆载体,实现社会记忆的传承和重构。档案工作要切实在社会记忆建构中不断自我完善,体现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部门在这些方面所要做的工作很多。

1.完善档案法律制度

对一些档案法律法规进行慎重、必要的修改,解决档案公布权不合理和档案免责声明的问题,调整档案公布权的设置。关于调整档案公布权的设置问题要慎重的对待,并不是说这样一来所以的档案都能被随意的公布。允许利用者通过各种方式公布那些已经经过鉴定可以开放利用的档案,建议档案部门取消对档案公布权的控制。对于对国家、社会或者个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处在不开放范围的档案,应防止利用者因缺乏档案意识,随意在利用的过程中公布不应该公开的内容,档案部门仍然保留对档案的公布权。

2.健全档案鉴定管理体制

可以适当考虑调整档案馆的鉴定职责,档案馆只起审查和监督的作用,由档案生成单位承担主要的档案鉴定工作,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协助,配合档案生成单位更好地完成档案鉴定工作。档案工作人员根据进馆鉴定时设置的保密期限按时开放,同时已进馆鉴定的档案,不再单独承担档案鉴定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档案馆承担的开放责任,改变工作人员普遍因规避开放风险而延期开放的现状。从而使得档案开放更加便利,有利于档案在社会记忆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3.提倡馆藏档案的多元化,注重保管平民档案

馆藏档案不能只是收集******机关的档案,要更多地贴近民众,对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档案接收进馆保存,将具有代表性的农村、民营企业、家庭档案等纳入档案馆收藏范围。同时档案馆要不断拓展档案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让档案更充分地反映社会活动,让档案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利用者,充分发挥档案在宣传教育人民、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帮助民众维护自身权利、帮助百姓排忧解难、提供市民休闲娱乐中独特的作用。

4.加大宣传力度

面向社会全面进行宣传,走全面特色宣传之路。例如:为更好地宣传档案文化、让档案走进百姓生活,提升黄山市档案文化影响力,助力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黄山市档案馆与黄山日报・黄山晨刊签署协议,定于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合作开办《档案时空》专栏。此次双方合作开办专栏,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实现了新的跨越,对档案部门的宣传形式和新闻媒体自身的栏目建设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一次双赢的合作。

四、小结

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且十分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不一样的答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发展的新阶段,档案在人类文明的记忆建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档案部门需要做的是完善体制,提供良好的环境,解决不利因素,便于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莫里斯・哈布瓦赫(法).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保罗・康纳顿(美).纳日毕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丁华东.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J].档案管理,2009.01

[4]薛真真.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J].档案管理,2006.02

[5]李锦华.从档案馆的角度论述档案开放的困境[J].档案学通讯,2013.06

[6]T・库克(加拿大).铭记未来――档案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2.02

[7]王向明.档案管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06.

[8]安徽档案信息网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篇9

在实际工作中,以本单位领导为主的机关团体,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向州委、州人民***府和省质监局关于机关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工作汇报,依照本会在全州各县市所设置的机关职能范围,以及按精简、调整、统一、合理的效能原则,突出本会所存在的具体实际问题,显示质监人事业在西部开发和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位置及所必须付出的责任现实。在不懈努力的基础上,在得到上级领导比较重视的同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本单位主要配置的职能和职责是将质监人自身代表组织的社会服务团体、事业管理融为一体的联合性团体机构,由省质监及州人民***府指导下所进行业务工作的开发和联系,其主要职责范围是:

1、听取企业意见,反映企业人需求,维护消费者人合法权益,为企业服务。

2、团结教育企业人并使之能够遵守法律,履行应尽的义务,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3、弘扬人道主义,宣传企业,沟通***府、社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企业人。

4、开展教育、劳动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科研、用品用具供应,社会服务、无障碍设施和安全预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扶助企业健康发展。

5、协助***府研究,拟订和实施企业的地方性法规、***策、规划和计划,对有关业务进行指导和管理。

6、承担州人民***府企业工作协调委员会和州***日常工作,做好综合、组织协调和服务。

7、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管理企业个体协会。

8、开展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9、完成州委、州人民***府和省质监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业务指导是方针培训学习重理论

一年中,档案工作在州档案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又通过州档案局业务科为州直各机关部门进一步搞好文书归档工作的落实,特地组织了培训学习、操作和观摩等具体的归档实际内容。从而,使档案工作在机关行***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地位和规范作用;而且还懂得了档案形成一门特殊学问的由来。是适应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需求;也是人类推动社会向前深入本质的一种思维运动;更是从积累知识,积累行为活动,积累社会不断发展重要过程经历地实事素材和赋予历史的事实例据。

不过,从社会总的发展前景和理论概念而言,在全面创新建设档案学理论中,还是需要继承我国传统的档案学理论,认为继承的本身就是永远创新的基矗但对于某些传统档案学理论来讲:即不能过于迷恋和全情依赖;也不能将一些传统与习惯中的做法当作理论或学述加以坚持和保护;更是不能强调传统为主而忽视新形势下的变革和创新。

为此,档案学的重点应当向何处发展?这才是真正值得让每一个档案工作者认真思考的关键,认真分析的重点所在。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入世贸后面临改革与开放的紧要关头,我们的档案工作管理现实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档案管理工作也正急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新问题,特别是: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档案保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档案所有权、档案利用中的法律问题、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管理等。面对这些无数个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就必须需要每个档案工作者在管理、实践与理论上有更加特别突破性的创新。

当然,档案工作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事业,那么、理论创新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永恒的事业急需一批勃勃朝气的档案工作理论创新现实,来发展完善现代档案学理论体系。同时,我国档案学理论建设随着不断开放和发展的需求无疑应该走向世界共同发展之路,充分借鉴外国档案学的发展经验,符合本国现代化档案学研究与国际档案界有机接轨的要求,加大理论创新力度,从而全面推动我国档案学理论体系,不断走向成熟完善的建设新路。

三、文书归档勤鉴定遵纪守法按规程

文书归档鉴定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要充分体现机关各部门工作人员是否能认真坚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理论思想为指导内容;是否能在日常业务工作中执行应用的程度和宣传落实情况质量优劣的总体实施计划。这些即能对过去地工作经历中所履行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规章制度及实事求是,以及高效、及时、准确、保密和安全等的原则;又能对衡量完成整体工作实施方案过程的最佳肯定;还能对年度工作所取得成绩的经历得以全程记录和系统的积累。其次,是对当前正在进行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资料和继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定位。最后,是对未来归档工作的创新,推进归档业务技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智能化的不断向前发展筑起最俱坚实的基础平台。

归档文件的整理和鉴定是根据《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国家行***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之规定,基本要求表述为: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与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保证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区分不同价值,反映机关工作的历史面貌,便于保管和查找利用。具体内容体现在:1、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与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2、归档文件要收集齐全完整,真实反映机关工作的历史面貌;3、区分文件的不同价值,正确划定保管期限。

四、理念归档入精髓实际操作有保证

在机关文件整理归档的整体目标方面,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及时地进行整理、归档。特别是在归档文件收

集齐全、完整、归档时不随意缺少文件材料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含义为:一是应将与本机关工作活动有关的外机关来文以及本机关及其各部门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一应收集齐全;二是每一文件应当归档的各种稿本收集齐全,如定稿、存本及需归档的草稿、试行草案等均应收集齐全;三是每一份文件的页数,包括附件等也要收集齐全,不能残缺不齐。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篇10

所谓的“本土化”localization,是指将外来事物根据本土社会特有的环境加以改造,使之有机地纳入本土社会,并使它的合理性最终成为本土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所谓“文件中心的本土化”,是指从国情出发,对文件中心从理论到实践都加以合理改造,发掘其内在的合理性,使其与中国现有的档案事业系统以及社会大环境相融合的过程。事实证明,对于外来事物,如果原封不动地移植,势必会与本土原有的文化产生冲突而难以生存;如果完全摧毁本土文化另起炉灶也是不实际的。而事实上,任何社会的本土文化都有一定的吸纳能力,如:四大发明是在中国产生的,但外国人却最先利用火药造成了坚船利炮,同样,文件中心要在中国“移植”成功,使之本土化是关键。

一、对文件中心理论的本土化改造

许多人在论述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时,言必称“生命周期理论”。当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中心作为一种中间过渡性档案机构存在的理论依据,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样也可以证明我国现行的档案室的合理性,作为从文件到档案的中间过渡性机构,既然都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又何必非要舍档案室而取文件中心呢﹖理难服人,也难怪一些学者持保留态度。

文件中心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就在于它的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能力随之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的现象。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可以表现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专业化分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以及比较雄厚的实力等内部因素引发的;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企业和外部经济环境及其它企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可以创造一些额外的公共收入,增加社会福利,从而产生效益。

目前,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规模经济理论”已经过时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强调文件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是不是落伍了﹖他们指出,规模经济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体现在硬件生产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产品特性化的今天,高附加值主要是在软件的设计和系统的策划实施以及服务阶段产生的,因此,“规模经济理论”将被“系统经济理论”所代替。这些论断当然没错,但我国档案工作目前的现状是:从机关到企业,各个单位都建有自己的档案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小而全的结构更符合自然经济的特征。从档案室的业务工作看,各个单位形成的文档虽然内容不同,但它们的整理方法却是相似的,装具和各种设施也可以统一;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也出现了讲求效益的倾向,在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成为衡量各个部门绩效的重要标准。企业领导人普遍承认档案资料整理和保存的重要性,但是单独设立档案室,投入的成本又太大,企业档案工作处于“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两难境地。还有,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许多单位建立了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档案部门怎样参与到整个机构的信息系统中,成为摆在档案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档案工作具备规模经济的特征,规模经济理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尚未过时。

二、对文件中心运作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一般认为,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保管形成单位不经常使用、但还不能作最后处置的文件的一种过渡性保管机构。目前,文件中心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一部分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也建有文件中心。美国是世界上文件中心设立最早、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其文件中心的设立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下设立专门的文件中心管理职能机构联邦文件中心司,受该司领导的文件中心有两类,共十五个。其中,华盛顿国家文件中心和国家人事文件中心,属于全国性的联邦文件中心,主要为联邦***府机关或部门保管文件,提供服务;另外十三个文件中心属于地方性文件中心,分别负责所涵盖的若干个州联邦***府机关或部门的文件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再来看看我国的档案工作。建国五十多年来,各级各类档案室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档案室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如果以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模式取缔已有的档案室,或在现有的档案室网的基础上再建一套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显然都是行不通的。80年代后期,甘肃省永靖县文件中心正式挂牌,成为中国档案部门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但应者寥寥,只是到了90年代后期,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一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才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对于这些新生事物如何进行定位,仍是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机关联合档案室和商业性的档案代保管中心是文件中心在中国本土化改造的产物。从名称到具体的职能,它们都应该与纯而又纯的文件中心有所区别。

机关联合档案室,是指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将办公地点接近、档案资料容易集中整理和保存的***府机关的档案工作集中起来,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档案文件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各方的权责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加以明确。永靖县文件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当然,在联合档案室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机关联合档案室的推广。

商业性档案代保管中心,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档案馆或档案主管部门设立的面向社会的档案代保管中心或寄存中心,另一种是以法人资格存在的、以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从目前来看,大多数仍属于第一种类型,但是,随着档案中介服务法规的健全和信用度的提高,集档案代整理、代保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专业咨询等各种服务于一身的商业性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必将成为活跃在我国档案工作中的生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10篇

学习

产科护士工作计划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产科护士工作计划,内容包括产科护士总结和计划,产科医生工作计划。今年,我科加强了病区的管理,注重晨晚间护理,使床单平整无皱折,并确保床单、被褥无血迹、污渍,随脏随换,制定每周一大换床单制度,确保每位患者床单元平整、清洁

学习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教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教育管理论文题目大全,教学管理论文题目大全高中。2.量化标准不科学。当前,我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主要采用量化方式进行,这种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会对各项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

学习

担保书格式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担保书格式10篇,内容包括担保书格式,起诉欠款担保书格式范文。一、担保范围(一)保证被担保人严格遵纪守法,严格遵守贵公司规章制度;(二)保证被担保人在贵公司履行职务或工作期间,不以盗窃、商业侵占、挪用公司资金、收受贿赂等任何

学习

学转促交流材料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学转促交流材料,内容包括学转促大讨论发言稿,学转促活动心得体会。要以自我开刀的勇气,解决作风突出问题。要切实解决落实总目标不作为问题,全地区广大***员干部唯有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上落实好总目标,把落实总目标作为旗

学习

植物保护论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植物保护论文,内容包括植物保护论文参考文献大全,植物保护论文范文。(1)以植物生产实验中心为依托,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包括植物生产专业植物基础实验室、作物学教学实验室、园艺学教学实验室和

学习

贷款担保承诺书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贷款担保承诺书10篇,内容包括贷款担保承诺书电子版,企业担保承诺书范文。单位同意协助担保中心扣还借款,特此证明。单位领导签字:联系电话:单位公章201X年X月XX日个人贷款承诺书二本人承诺购买位于XXXXXXXXXXXXX小区XX幢XX单

学习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与管理论文,教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大全高中生。一、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

学习

中班心得体会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班心得体会模板,内容包括中班心得体会500字,中班一周心得体会范文。二、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观念及习惯。幼儿的行为,充分反映了他们参与社会交往,适应周围世界的能力,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

学习

授权书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授权书10篇,内容包括授权书的内容范文,免费授权书范本。委托人:年月日现委托上列人全权我(单位)参加xxx有限公司破产案的债权人会议。

学习

饭店质量管理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饭店质量管理论文,内容包括饭店管理论文范文大全最新,饭店质量管理方案范文。广义的质量除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外,还包括工作质量。所谓工作质量,崐是指饭店的供应工作、技术工作、组织工作、后勤工作、绿化工作、以及思想

学习

班主任教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班主任教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班主任管理论文题目大全,班主任管理论文高中。目前高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前文提到的因为很多班主任都是教师兼任的,就导致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上课,另一方面又要抽出时间处

学习

高校教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教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教学与管理论文范文,教学管理论文。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容比较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促进

学习

电力通信论文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通信论文,内容包括通信与电力论文,最近很火的电力传输论文。电力通信网是电网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电力通信网的发展速度与电网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本文定义ΔC为电力通信网发展裕度指标,v1表示电力通信网实际发展速度,v2表

学习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公司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和对策论文,企业档案管理论文范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在社会各领域中都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感受到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类管理的科学和便捷;认识

学习

中学教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教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学教育管理论文题目大全,教学管理论文题目大全高中。2.量化标准不科学。当前,我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主要采用量化方式进行,这种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会对各项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

学习

植物保护论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植物保护论文,内容包括植物保护论文参考文献大全,植物保护论文范文。(1)以植物生产实验中心为依托,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包括植物生产专业植物基础实验室、作物学教学实验室、园艺学教学实验室和

学习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与管理论文,教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大全高中生。一、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

学习

中小学教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学教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题目大全,小学教学管理方面的论文范文。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部门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且不少学校也在尝试进行“民主管理”“自下而上管理”等模

学习

中职教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中职教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论文范文,中职生教学管理探究论文。陶冶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陶冶。1.

学习

旅客心理学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旅客心理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旅客心理学论文,旅客心理学总结1000字。一、研究模型与假设客户黏度理论追溯至用户黏度,国内外部分学者认为它是指用户购买同品牌产品的一致性或为用户在某时间段持续重复购买的行为,与顾客满意度

学习

管理心理学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心理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管理心理学论文1000字,管理心理学论文范文。近年来,新创的网络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诞生。新创的网络企业在成长到一定阶段,有的企业就会出现“盲目多元化”现象。具体表现是:企业同时开展了很多项业

学习

环境心理学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心理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环境心理学论文举例说明。每当清晨看到洁净的露水,听到动人的鸟叫声。人的听觉和视觉同时感觉到它们的存在。人们通过五官的作用受到了客观对象的刺激,这一过程称为感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