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职业教育第1篇
他们就是遍布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多所艺术职业院校。
为了总结办学经验,为艺术职业院校之间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2008年7月11日至14日,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承办的首届艺术职业教育特色办学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山西省文化厅的相关领导以及全国各地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在各自领域堪称“最高学府”的40多所艺术职业院校的代表齐聚论坛,就艺术职业院校如何坚持特色办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坚持特色发展
众所周知,在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领域,“特色发展”无疑是大家广泛达成的共识,不同类型的院校都在探索着自己的特色。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传统话题是:对于高等艺术职业院校来讲,究竟什么才是特色?所谓的特色,究竟应当反映在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过程的哪一个环节?或者说,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应该是什么?种种问题,在此次论坛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方代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谈了他对“如何坚持特色发展”这个话题的看法和做法。“紧紧依托文化行业,坚持走‘三条道路’,努力建设‘三个基地’”(详见《艺术教育》2008.09.P8)。通过“道路建设”完成“基地建设”是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独特做法,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最大特色。此次论坛举办的时间适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50年校庆,在校庆举办期间,与会专家欣赏到了学院近几年所取得的“特色发展成果”: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曾被誉为2004年中国民族乐坛上出现的一道亮丽风景,并于2007年荣获第六届“金唱片”奖的四个奖项,是本届“金唱片”奖中获奖最多的一个作品;大型精品旅游晚会“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现已被确定为太原市文化旅游项目之一,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不必言。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书记易介南以其在办学理念方面的十六字方针为切入点,让大家对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围绕舞台,造就人才,依托文化,面向市场’,着眼于传承与吸收,集中于创新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进一步明确我院的办学性质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的两重性,从艺术教育的角度讲,培养的是专业化舞台人才,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讲,培养的是应用性高级文化人才。学院既要培养面向行业需求的文艺精英,同时也要培养面向文艺市场需求的大众化人才,教学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手段都以这两个面向为基准,因才而异,着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谋生之道、创业之道。”从易院长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特色办学理念贯穿于学院的各个方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他们首先确立了戏剧专业的基础地位,重点建设了民歌民乐、民族舞蹈及舞台技术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他们注重打造名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了旨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二、依托文化资源
依托学院所在地的独特文化资源,为学院的特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进而打造学院的品牌形象,成为此次论坛形成的另一共识。广大艺术职业院校的院长都认识到:中国是文化大国,而各地丰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让肩负着传承与发展责任的当地艺术职业院校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办学个性,并且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本门类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而艺术职业学院要想脚踏实地地发展,必须“依托文化资源,深耕本土特色”。而依托的形式和深耕的程度,则决定了学院能否在特色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
如山西是文化大省,近年来,以“大院文化”和“寻根文化”为标志的山西传统文化冲击波让人们对这个盛产文化艺术名人的地域充满了崇敬与反思。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成就了山西各艺术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成为本次论坛代表学习的经验。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和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李力就这个问题分别进行了介绍。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自2004年起,以“每年打造一部戏,五年打造五台戏”的目标,投入到精品剧目的创作演出之中,为学生搭建起了广阔的实践舞台,给学院的特色办学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为山西文艺舞台增添了一道道绚丽的亮点。
精品剧目战略的实施,不同于传统教学剧目演出,它要推向社会、面向观众,“真刀真***”,而非“仿真彩排”。这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养成,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促进优秀艺术人才的涌现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精品剧目的推出,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产品,繁荣了山西的文艺舞台;同时,通过参与这些剧目的创作、排练和演出,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搭建起广阔的平台。
而谈到“依托文化资源”方面的独特做法,不得不提到由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打造的闻名大江南北的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如今的《一把酸枣》在经过了国内外500余场演出之后,已经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这部舞剧不仅创出了品牌、培养了人才、锤炼了队伍、增强了凝聚力,证明了高层次艺术人才在打造文化品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一把酸枣》作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高等艺术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独创的“团代班”的教学模式,采用“剧目引导”的教学方法,围绕舞剧《一把酸枣》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安排演出实训。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学、练、创、演”紧密结合,该院最大的亮点是打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与实训场所的界限,把学业与就业、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由《一把酸枣》创立起来的艺术职业教育品牌已经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7年3月,在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和平遥县人民***府签订了文化、教育、旅游战略合作协议。《一把酸枣》落户平遥,展示了精品、宣传了学院、吸引了游客,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走进古城、走进大院的同时,走近了晋商,走近了晋商文化,亲身感受一番隐藏在无数晋商背后的人性化的世界。
事实上,得益于“依托文化资源,深耕本土特色”的艺术职业院校又何止以上两所!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易介南在谈到该院的办学特色时说,“湘剧、花鼓戏是湖南的特色,也是我们学院的基础和灵魂。虽然这些专业的办学经济效益不一定好,但它们的社会效益以及对其他专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经过重点建设,今年,我们的戏剧专业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专业。我们可以毫不羞愧地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是湘剧、花鼓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另外一些学校在依托文化资源方面的经验。如苏州评弹学校的评弹、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黄梅戏、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越剧、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的蒙古四胡等等,各地丰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让肩负着传承与发展责任的当地艺术职业院校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办学个性,并且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本门类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
三、构筑理论体系
当前,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期。“一是我们国家正迎来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二是经过30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之路,而且正在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三是各个院校各有特色,立足当地,都有自己的发展机遇。”在论坛的总结讲话中,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韩永进提出了另外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构筑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增加了“职业”的因素,两字之差,但“理论体系”应当是***的。尽管很多艺术职业学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我们也发现,这些成绩大都与实践教学有关,艺术实践大多落脚于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而理论发展则着眼于学科发展的长远。一个学科走向真正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是否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围绕这个问题,论坛代表也相继发表了看法。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高德峰在其题为《高职艺术院校办学特色的价值判断与内涵体现》的发言中,阐述了对特色发展与理论体系构建的关系。“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与理念是学院的办学宗旨。”同时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办学特色的有效保证”。进而将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设计、教法与教学形式创新、课时分配等进行通盘考虑,这一切要素的有机组合,构建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人才培养方案优劣的判定标准,主要看“培养方案”是否符合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依据国家近年来出台的相关***策文件,该院在研讨和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提出坚持一条主线、两个并重、三个体系、四项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原则。“一条主线”就是“以培养面向全省文化艺术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艺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两个并重”即: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三个体系”即:基础理论与专业教学体系,实训与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四个优化”即:优化课程设置、优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内容和优化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做法在理论体系的构筑上前进了一大步。
艺术职业教育第2篇
一、职业技术学校加强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出现“空档”,究其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上出现“错位”。只有矫正“错位”,才能把艺术教育摆上“正位”。
(一)艺术教育并不是艺术类学生的“专利”,理工类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可以和本专业形成互动,达到双赢。
有不少人认为,艺术教育只适合艺术类或文科学生,学理工的去学艺术是不务正业,劳民伤财。实际上并非如此。生理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左右两半分别侧重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一大优点便是可有力地启动思维,增强想象力,有利于使学生成长为开拓型、创造性人才。学理工的固然主要是运用抽象思维,但如果能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完美地结合起来,便可如虎添翼。众所周知,爱因斯坦、达尔文都是科学巨匠,但他们又都是音乐的狂热者,成功之后的他们都说音乐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他们知识进化、走向成功的源泉。李***道博士从小受到了良好的中国书画艺术熏陶,奠定了形象思维的基础。在研究物理学时,他甚至直接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一些要素融人论文及设计之中,他的感悟是:“艺术和科学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清华大学注重对理工科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倡导他们在每天8小时的本专业学习中,拿出1小时进行艺术素质培养。实践证明,他们的学习效果比8小时都在“抽象思维”要好得多。他们的体会是“没有美育的熏陶,就不可能培养出完善、健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诚如郭沫若对科技工作者的忠告:“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了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二)艺术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副业”,而是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
艺术教育是“养心”教育,被历来的教育大家、领袖人物所重视。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法典”明确规定:有教养的年轻人必须学会“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乃为音乐艺术教育。儒家学派创始人孑L子则把艺术教育提到了整治国家的高度,倡导用“礼、乐治国”。蔡元培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对艺术教育更是情有独钟,抓得很紧,在北京大学组织成立了音乐、书画等多种社团组织,他说其目的是为了“涵养心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非为学艺而学艺。我们***的三代领导集体对艺术教育不仅更为重视,而且还都是造诣深厚、成果卓著的艺术活动实践者。***和***府确立的教育方针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的“养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帮助学生明确***治方向。许多优秀的中外文学艺术作品就是一部形象生动的***治教科书,对受教育者有着非常明显的***治导向、思想感
化作用。如有的作品就会强烈地引起人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激情。一位留美归国的博士说:“每当我唱着《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这些歌曲,就会全身热血沸腾,热爱祖国的感情油然而生,最终我选择了回国效力。”可见,在职业学校中开展艺术教育及文化艺术活动,就是对学生进行***治观念教育的生动课堂,可以促进他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远大的********理想,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二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貌。艺术教育的直接效果是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接受了艺术教育,就能树立起真、善、美的品德,储备着奋发向上的动力,培育起视野开阔、心胸宽广的品格等。清华大学有一个文艺试验班,经过一年的艺术课程学习,其道德风貌大有改观。当社会上的浮躁之风刮进校园时,不少班级都“随风漂浮”,而他们班却邪风吹不倒,文明向上的班风受到人们赞佩。再如许多文化艺术活动都是整体和谐、相互协作的集体活动,如大合唱等。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就会践行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认同感。相互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自然相伴而生。
三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据了解,在职业技术学校中,有的学生患有心理障碍症,表现为或过度兴奋,或过度紧张,或过度压抑,或过度消极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而对他们开展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则充满着愉悦欢乐,对他们排除心理障碍,保持稳定而健康的情绪,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艺术教育“养心”效果的取得,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寓教于乐,在美感中动之以情,在愉悦中晓之以理,这种教育通道很适合当代青年的要求。由此可见,进行艺术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天时地利人和”,理应给予充分利用,发挥最大效益。
二、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艺术教育应重点抓住三个环节
要想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好艺术教育,需要做的工作很多,笔者认为其中三个环节则应首先考虑。
(一)纳入教学计划。
计划的作用在于指导行动。艺术教育只有正式地纳入教学计划管理之中,才能保证内容、进程、质量的落实。哈佛大学将7---8种艺术教育课纳入低年级必须选修课之中。麻省理工学院规定,获得学士学位必须修满360学分,而其中的72分必须是艺术教育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也有类似的做法。职业技术学校具有学生素质差、学制短、课程多等特点,因此更要注重将艺术教育不仅要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而且更要加大在执行过程中的管理,防止只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行动上落实不了。要对编制教学大纲、选编教材和组织教学等方面加强指导、管理和总结提高,使之不断完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而在一些职业技术学校,艺术教育师资几乎没有,即便有,水平也比较低。针对这种状况,应采取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给予解决。一是树立精品意识,选好对象,不能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二是要引导其它学科的教师们转变观念,不能认为艺术教育不是主课,是敲边鼓而冷眼相看。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等方面要一视同仁。三是要为艺术教育老师提供成功平台,在参加学术研讨会、争取科研课题等方面要给予倾斜,以使他们在职业技术学校中有用武之地,做到安心、上心、不断创造佳绩。
艺术职业教育第3篇
论文关键词:艺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向市场;教育;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艺术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艺术职业教育和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各地培养艺术人才,为面向市场服务,为艺术类高等院校输送有备生源的三重任务。面对2l世纪,我们应认清艺术职业教育的现状,明确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探求一条适合21世纪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艺术人才。去服务与社会和国家。也为学生的继续发展和就业提供了好的方法和措施。
一、树立全新的艺术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面对21世纪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艺术职业教育应进一步***思想,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以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就***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府应适度扩大学校的办学自,学校有权自设机构、自主聘用教职工、确定教职工津贴和资金分配标准。教育主管部门还应从基础教育抓起,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艺术人才的培养创造一定条件和学习机会,为学生的就业开辟更广泛的途径。
就艺术学校自身来说,应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锐意改革,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讲求办学效益,带领全校师生不断前进的领导集体。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还必须突出“特、优、新”的特点。特,即特色专业。学校没有特色专业就没有生命力。优,即优势专业。优势专业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支柱。新,即新设专业。新设专业是衡量一个学校在办学思路上是否具有预见性的标志。在办学形式上要面向市场,立足特色,灵活方便,做好三个结合:中、高职艺术教育相结合、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相结合、正规教学与业余培训相结合。
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艺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生力***,抓住了师资队伍建设,也就抓住了教育改革的关键。1.观、总体、远近目标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改变教师队伍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以适应学校发展规模及提高办学质量的需求。2.确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策,一方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且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创新教育的关键必须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变“灌输式”、“填鸭式”旧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讨论式”新的教学方法。4.建立教师聘任制、岗位工资制、学生选课制等措施,实行教师竞争上岗,激发教师的上进心。5.建立艺术教育科研机构,保证艺术职业教育的科学性。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把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方面,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和理论水平大有裨益。6.本着“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原则,在全国各兄弟艺术学校和表演团体之间实行互聘、互教、互访等形式,组织教职工考察、学习兄弟学校办学的先进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三、实行课程改革,为培养综合型艺术人才创造条件
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决定艺术职业教育更注重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1.艺术职业教育必须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开设“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课程;改变过去专业性太强、太单一的弊端,在中高职艺术教育中增设选修课教育,为培养综合型艺术人才创造学习的机会和条件。2.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开设与艺术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课程,增设艺术专业以外的课程,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口径,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3.大艺术实践力度。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艺术学校需加大艺术实践力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赛事、文艺演出,使他们经受锻炼,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和提高。4.艺术职业学校教材建设上,应体现出艺术教育所具有的文化传承功能,引导学生感知民族文化的精髓,有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是艺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途径
中等艺术学校升格,或在开设大专班,实行“3+2”教学体制,已成为中等艺术学校为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途径。这种“升格对于一些办学条件成熟、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备、社会声誉良好的艺术学校来说无可厚非,但对于大多数中等艺术学校而言,“升格”为艺术职业学院,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中、高职艺术教育并存,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首先要解决中、高职艺术教育衔接不佳的问题。要从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师资力量的衔接三方面着手。
五、试行弹性学制办学方式,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艺术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实行弹性学制办学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小建立实施方案,健全管理制度,对弹性学制的教学计划、学制类型、学籍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2.修改教学计划,重建课程体系。做到“目标明确、学制灵活”,寓统一性与灵活性为一体。3.推行学分制与证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确定学制和学分,与证书教育制相结合,使学生不断学习、不断通过考试积累学分。4.严格施教流程,加强课程的考核,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强化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六、开发招生新形式,使学校在竞争中求发展
近年来高校扩招拉动了普通高中扩招,普通中专学校不再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包分配制度,艺术学校必须开发新的招生形式,在改革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1.确定宣传主渠道。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确定学校的宣传渠道。
2.与各地建立生源基地,邀请考生和家长来校参观。
3.深入细致地进行社会调研,保证招生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4.重视学生就业和升学,拓宽就业渠道。
5.根据区域间经济差异和自身实际,核算办学成本,适当降低学费,制定不同档次的收费标准。
6.招生专业设置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特”的思想,塑造学校自己的“品牌”专业。
七、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是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益,推进艺术教育的科技现代化,是摆在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具体可以从卜面几点着手:(1)建立现代化办公系统;(2)建立教师课件制作备课系统;(3)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艺术教育中去;(4)建立电子阅览系统。
八、拓宽办学融资渠道。建立教育产业化机制,实现艺术教育规模化、集团化办学模式
要保持艺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但是,目前大多数的艺术学校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和辅助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再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完全依赖***府拨款解决办学经费已不可能。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求学校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艺术职业教育产业化机制,实现艺术教育规模化、集团化办学模式。1、最大限度争取***府投资,减轻学校压力。2、助新的资金和资源整合优势,引进银行资金进行资本运作,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逐步扩大规模,形成滚动式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3、利用***府贴息,银行贷款,实现“银校结合”融资形式,购置教学设备,进行学校基础建设。4、教育层次上,以艺术类中高职教育为轴心,形成高职、中职、小学、幼儿园艺术教育一条龙的多层次艺术教育体系;在办学形式上,引进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机制,实行校园多种管理体制并存的管理模式;在教学结构上,以现代化教学设施、人才资源及专业优势为依托,形成产、教结合的教育产业结构;在教育经费上,形成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机制多元化,逐步建立艺术教育产业运行机制,实现艺术教育规模化、集团化的办学模式。
九、艺术人才的培养要面向市场,开展多元型产学合作
艺术职业教育第4篇
[关键词]市场体制多元师资
一、市场现状分析
艺术设计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已进人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效益上都是空前的。我们以会展业为例,每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能够提供100个就业岗位,并且,这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无疑会给中国的会展业提供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而巨大的商机又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依据最新调查显示,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广告业迅速成长,促进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国际广告业跨国企业向中国中小城市市场的渗透和专业服务业投资的增加。巨大的市场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持,怎样培养具有综合性设计策划、实施能力的人才,就成了摆在艺术设计职业教育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
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制的多元化
这实际上就是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许多国家艺术设计职业培养机构既是机构的投资者又是管理者。资金的来源渠道很广,***府的补贴、私人的赞助、企业的投资、学生的学费。因此,机构的产业收入也是多元化的,只是分配的比例额度有所不同。鉴于此,其办学方向也是贴近市场的,因为机构本身必须对每一个投资主体负责,市场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结构和学制课程的选择。因而,机构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地经营。
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机制多年来依托于专业院校,制约了艺术设计***学科方向的发展。要突破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瓶颈”,就要进一步***思想,建构多元化的培养教育机制,制定一套系统、多层次、长效、跨学科的职业教育市场评估体系,
体系自身要逐渐与市场需求及人事制度相互磨合,最终从封闭的教学体制中走出来,真正面对动态变化的大市场。可喜的是一些权威的艺术设计教育机构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从传统的艺术教育机构转换到多层次、灵活机动的办学体制上,并深刻地意识到目前市场设计职业的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表现为艺术设计师与技术操作员的分化;艺术设计创意与数字技能培养之间的分化或脱节,导致设计产业所真正需要的、核心的职业设计师人才匮乏。我们必须具有一个有创造性设计思维与潜心务实的教育原则,构建一个强调艺术设计与数字技术、素养与技能并重,课程教育和课题实践并行的教育培养体制。
三、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强调普及与提升并重
应广泛动员社会各级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就业培训,特别注意发挥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通过资质认定,形成就业培训网络;引导培训单位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为导向,确定培训科目,组织实施针对性强、具有实效的就业培训;在对培训合格率和就业率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估的基础上,提高了艺术设计人才就业培训的实效。要进一步做好艺术设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就要建立国家艺术设计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按照统一标准、统一题库、统一考务管理的要求,贯彻社会化管理和考培分离的原则,做好艺术设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同时,要根据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院校、企业和社会人员的不同特点,探索不同的鉴定工作模式,并在艺术设计职业人才领域内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好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艺术设计的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府及相关的管理机构要做到制度透明、公开,要通过加强监督和检查来保证艺术设计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在加强基础工作和技术支持方面,要做好艺术设计人才的职业标准、教学计划、课程开发、教研教材、师资培训、鉴定题库等基础工作,加强艺术设计师资队伍,特别是艺术设计课题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实习操作训练;还要创新培训形式,在培训和鉴定领域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仿真模拟设计课题等先进教学技术方法的应用。
四、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社会化学习的理念,应包括以教师为中心的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思想。首先,要在社会上改变长期以来“重科班,轻培训;重文凭,轻证书的思想,确立艺术设计教师是社会化艺术设计办学的主体,在社会上树立艺术设计教师是社会化艺术设计办学主体的观念,形成尊重教师、服务教师的氛围,为艺术设计教师创造开展各项学术交流活动的条件;其次,艺术设计教师本身也必须了解和研究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特征和前景,提高对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认识,增强责任感,自觉地在实践中学习、全面发展自己,以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我们把师资队伍建设分为3个方面:
1.吸引国内外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加入到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队伍中来。这是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能够加强目前师资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带动艺术设计职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再培养,是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它是保持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因此,要对在职教师有的放矢地加以培养,以提高在职教师的整体素质。艺术设计教育培训机构要为青年教师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并根据教师的发展状况及时加以调整,使之成为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主力***。定方向,即对每个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确定其专业发展方向,使其在业务水平上和实践能力上有所提高;定目标,即让每个教师确定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使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都有应达到的量化指标。指标包括:开课及开新课情况、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情况、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情况、指导实践教学情况、编写适合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专门教材和实验讲义、参与科研课题情况、撰写论文情况等,从而使教师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定措施,即制定达到以上目标的具体保证措施,如送教师到国内外相关院校进修、教师到生产单位实践或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有关制度和实施办法等,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
3.外聘教师是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也是缓解目前“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办法之一。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不容忽视,一是要制定严格的外聘教师管理制度,严把关、重考核;二是建立外聘教师信息网,扩大外聘教师的选择范围,择优聘用;三是外聘教师一旦聘用,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减少磨合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艺术职业教育第5篇
他们就是遍布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多所艺术职业院校。
为了总结办学经验,为艺术职业院校之间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2008年7月11日至14日,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承办的首届艺术职业教育特色办学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山西省文化厅的相关领导以及全国各地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在各自领域堪称“最高学府”的40多所艺术职业院校的代表齐聚论坛,就艺术职业院校如何坚持特色办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坚持特色发展
众所周知,在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领域,“特色发展”无疑是大家广泛达成的共识,不同类型的院校都在探索着自己的特色。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传统话题是:对于高等艺术职业院校来讲,究竟什么才是特色?所谓的特色,究竟应当反映在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过程的哪一个环节?或者说,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应该是什么?种种问题,在此次论坛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方代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谈了他对“如何坚持特色发展”这个话题的看法和做法。“紧紧依托文化行业,坚持走‘三条道路’,努力建设‘三个基地’”(详见《艺术教育》2008.09.P8)。通过“道路建设”完成“基地建设”是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独特做法,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最大特色。此次论坛举办的时间适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50年校庆,在校庆举办期间,与会专家欣赏到了学院近几年所取得的“特色发展成果”: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曾被誉为2004年中国民族乐坛上出现的一道亮丽风景,并于2007年荣获第六届“金唱片”奖的四个奖项,是本届“金唱片”奖中获奖最多的一个作品;大型精品旅游晚会“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现已被确定为太原市文化旅游项目之一,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不必言。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书记易介南以其在办学理念方面的十六字方针为切入点,让大家对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围绕舞台,造就人才,依托文化,面向市场’,着眼于传承与吸收,集中于创新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进一步明确我院的办学性质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的两重性,从艺术教育的角度讲,培养的是专业化舞台人才,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讲,培养的是应用性高级文化人才。学院既要培养面向行业需求的文艺精英,同时也要培养面向文艺市场需求的大众化人才,教学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手段都以这两个面向为基准,因才而异,着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谋生之道、创业之道。”从易院长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特色办学理念贯穿于学院的各个方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他们首先确立了戏剧专业的基础地位,重点建设了民歌民乐、民族舞蹈及舞台技术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他们注重打造名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了旨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二、依托文化资源
依托学院所在地的独特文化资源,为学院的特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进而打造学院的品牌形象,成为此次论坛形成的另一共识。广大艺术职业院校的院长都认识到:中国是文化大国,而各地丰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让肩负着传承与发展责任的当地艺术职业院校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办学个性,并且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本门类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而艺术职业学院要想脚踏实地地发展,必须“依托文化资源,深耕本土特色”。而依托的形式和深耕的程度,则决定了学院能否在特色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
如山西是文化大省,近年来,以“大院文化”和“寻根文化”为标志的山西传统文化冲击波让人们对这个盛产文化艺术名人的地域充满了崇敬与反思。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成就了山西各艺术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成为本次论坛代表学习的经验。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和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李力就这个问题分别进行了介绍。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自2004年起,以“每年打造一部戏,五年打造五台戏”的目标,投入到精品剧目的创作演出之中,为学生搭建起了广阔的实践舞台,给学院的特色办学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为山西文艺舞台增添了一道道绚丽的亮点。
精品剧目战略的实施,不同于传统教学剧目演出,它要推向社会、面向观众,“真刀真***”,而非“仿真彩排”。这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养成,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促进优秀艺术人才的涌现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精品剧目的推出,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产品,繁荣了山西的文艺舞台;同时,通过参与这些剧目的创作、排练和演出,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搭建起广阔的平台。
而谈到“依托文化资源”方面的独特做法,不得不提到由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打造的闻名大江南北的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如今的《一把酸枣》在经过了国内外500余场演出之后,已经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这部舞剧不仅创出了品牌、培养了人才、锤炼了队伍、增强了凝聚力,证明了高层次艺术人才在打造文化品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一把酸枣》作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高等艺术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独创的“团代班”的教学模式,采用“剧目引导”的教学方法,围绕舞剧《一把酸枣》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安排演出实训。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学、练、创、演”紧密结合,该院最大的亮点是打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与实训场所的界限,把学业与就业、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由《一把酸枣》创立起来的艺术职业教育品牌已经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7年3月,在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和平遥县人民***府签订了文化、教育、旅游战略合作协议。《一把酸枣》落户平遥,展示了精品、宣传了学院、吸引了游客,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走进古城、走进大院的同时,走近了晋商,走近了晋商文化,亲身感受一番隐藏在无数晋商背后的人性化的世界。
事实上,得益于“依托文化资源,深耕本土特色”的艺术职业院校又何止以上两所!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易介南在谈到该院的办学特色时说,“湘剧、花鼓戏是湖南的特色,也是我们学院的基础和灵魂。虽然这些专业的办学经济效益不一定好,但它们的社会效益以及对其他专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经过重点建设,今年,我们的戏剧专业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专业。我们可以毫不羞愧地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是湘剧、花鼓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另外一些学校在依托文化资源方面的经验。如苏州评弹学校的评弹、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黄梅戏、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越剧、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的蒙古四胡等等,各地丰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让肩负着传承与发展责任的当地艺术职业院校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办学个性,并且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本门类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
三、构筑理论体系
当前,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期。“一是我们国家正迎来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二是经过30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之路,而且正在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三是各个院校各有特色,立足当地,都有自己的发展机遇。”在论坛的总结讲话中,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韩永进提出了另外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构筑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增加了“职业”的因素,两字之差,但“理论体系”应当是***的。尽管很多艺术职业学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我们也发现,这些成绩大都与实践教学有关,艺术实践大多落脚于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而理论发展则着眼于学科发展的长远。一个学科走向真正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是否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围绕这个问题,论坛代表也相继发表了看法。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高德峰在其题为《高职艺术院校办学特色的价值判断与内涵体现》的发言中,阐述了对特色发展与理论体系构建的关系。“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与理念是学院的办学宗旨。”同时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办学特色的有效保证”。进而将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设计、教法与教学形式创新、课时分配等进行通盘考虑,这一切要素的有机组合,构建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人才培养方案优劣的判定标准,主要看“培养方案”是否符合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依据国家近年来出台的相关***策文件,该院在研讨和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提出坚持一条主线、两个并重、三个体系、四项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原则。“一条主线”就是“以培养面向全省文化艺术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艺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两个并重”即: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三个体系”即:基础理论与专业教学体系,实训与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四个优化”即:优化课程设置、优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内容和优化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做法在理论体系的构筑上前进了一大步。
艺术职业教育第6篇
他们就是遍布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多所艺术职业院校。
为了总结办学经验,为艺术职业院校之间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2008年7月11日至14日,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承办的首届艺术职业教育特色办学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山西省文化厅的相关领导以及全国各地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在各自领域堪称“最高学府”的40多所艺术职业院校的代表齐聚论坛,就艺术职业院校如何坚持特色办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坚持特色发展
众所周知,在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领域,“特色发展”无疑是大家广泛达成的共识,不同类型的院校都在探索着自己的特色。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传统话题是:对于高等艺术职业院校来讲,究竟什么才是特色?所谓的特色,究竟应当反映在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过程的哪一个环节?或者说,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应该是什么?种种问题,在此次论坛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方代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谈了他对“如何坚持特色发展”这个话题的看法和做法。“紧紧依托文化行业,坚持走‘三条道路’,努力建设‘三个基地’”。通过“道路建设”完成“基地建设”是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独特做法,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最大特色。此次论坛举办的时间适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50年校庆,在校庆举办期间,与会专家欣赏到了学院近几年所取得的“特色发展成果”: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曾被誉为2004年中国民族乐坛上出现的一道亮丽风景,并于2007年荣获第六届“金唱片”奖的四个奖项,是本届“金唱片”奖中获奖最多的一个作品;大型精品旅游晚会“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现已被确定为太原市文化旅游项目之一,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不必言。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书记易介南以其在办学理念方面的十六字方针为切入点,让大家对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围绕舞台,造就人才,依托文化,面向市场’,着眼于传承与吸收,集中于创新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进一步明确我院的办学性质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的两重性,从艺术教育的角度讲,培养的是专业化舞台人才,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讲,培养的是应用性高级文化人才。学院既要培养面向行业需求的文艺精英,同时也要培养面向文艺市场需求的大众化人才,教学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手段都以这两个面向为基准,因才而异,着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谋生之道、创业之道。”从易院长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特色办学理念贯穿于学院的各个方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他们首先确立了戏剧专业的基础地位,重点建设了民歌民乐、民族舞蹈及舞台技术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他们注重打造名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了旨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二、依托文化资源
依托学院所在地的独特文化资源,为学院的特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进而打造学院的品牌形象,成为此次论坛形成的另一共识。广大艺术职业院校的院长都认识到:中国是文化大国,而各地丰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让肩负着传承与发展责任的当地艺术职业院校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办学个性,并且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本门类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而艺术职业学院要想脚踏实地地发展,必须“依托文化资源,深耕本土特色”。而依托的形式和深耕的程度,则决定了学院能否在特色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
如山西是文化大省,近年来,以“大院文化”和“寻根文化”为标志的山西传统文化冲击波让人们对这个盛产文化艺术名人的地域充满了崇敬与反思。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成就了山西各艺术职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成为本次论坛代表学习的经验。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赵银邦和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李力就这个问题分别进行了介绍。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自2004年起,以“每年打造一部戏,五年打造五台戏”的目标,投入到精品剧目的创作演出之中,为学生搭建起了广阔的实践舞台,给学院的特色办学带来了活力,同时,也为山西文艺舞台增添了一道道绚丽的亮点。
精品剧目战略的实施,不同于传统教学剧目演出,它要推向社会、面向观众,“真刀真***”,而非“仿真彩排”。这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养成,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促进优秀艺术人才的涌现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精品剧目的推出,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产品,繁荣了山西的文艺舞台;同时,通过参与这些剧目的创作、排练和演出,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搭建起广阔的平台。
而谈到“依托文化资源”方面的独特做法,不得不提到由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打造的闻名大江南北的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如今的《一把酸枣》在经过了国内外500余场演出之后,已经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这部舞剧不仅创出了品牌、培养了人才、锤炼了队伍、增强了凝聚力,证明了高层次艺术人才在打造文化品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一把酸枣》作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高等艺术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独创的“团代班”的教学模式,采用“剧目引导”的教学方法,围绕舞剧《一把酸枣》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安排演出实训。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学、练、创、演”紧密结合,该院最大的亮点是打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与实训场所的界限,把学业与就业、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由《一把酸枣》创立起来的艺术职业教育品牌已经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7年3月,在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和平遥县人民***府签订了文化、教育、旅游战略合作协议。《一把酸枣》落户平遥,展示了精品、宣传了学院、吸引了游客,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走进古城、走进大院的同时,走近了晋商,走近了晋商文化,亲身感受一番隐藏在无数晋商背后的人性化的世界。
事实上,得益于“依托文化资源,深耕本土特色”的艺术职业院校又何止以上两所!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易介南在谈到该院的办学特色时说,“湘剧、花鼓戏是湖南的特色,也是我们学院的基础和灵魂。虽然这些专业的办学经济效益不一定好,但它们的社会效益以及对其他专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经过重点建设,今年,我们的戏剧专业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专业。我们可以毫不羞愧地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是湘剧、花鼓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另外一些学校在依托文化资源方面的经验。如苏州评弹学校的评弹、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黄梅戏、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越剧、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的蒙古四胡等等,各地丰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让肩负着传承与发展责任的当地艺术职业院校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办学个性,并且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本门类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三、构筑理论体系
当前,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期。“一是我们国家正迎来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二是经过30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之路,而且正在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三是各个院校各有特色,立足当地,都有自己的发展机遇。”在论坛的总结讲话中,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韩永进提出了另外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构筑中国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增加了“职业”的因素,两字之差,但“理论体系”应当是***的。尽管很多艺术职业学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我们也发现,这些成绩大都与实践教学有关,艺术实践大多落脚于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而理论发展则着眼于学科发展的长远。一个学科走向真正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是否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围绕这个问题,论坛代表也相继发表了看法。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高德峰在其题为《高职艺术院校办学特色的价值判断与内涵体现》的发言中,阐述了对特色发展与理论体系构建的关系。“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与理念是学院的办学宗旨。”同时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办学特色的有效保证”。进而将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设计、教法与教学形式创新、课时分配等进行通盘考虑,这一切要素的有机组合,构建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人才培养方案优劣的判定标准,主要看“培养方案”是否符合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依据国家近年来出台的相关***策文件,该院在研讨和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提出坚持一条主线、两个并重、三个体系、四项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原则。“一条主线”就是“以培养面向全省文化艺术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艺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两个并重”即: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三个体系”即:基础理论与专业教学体系,实训与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四个优化”即:优化课程设置、优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内容和优化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做法在理论体系的构筑上前进了一大步。
艺术职业教育第7篇
1.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现状
不少职业院校重视职业素养和技能教学,认为胜任岗位要求是第一要务,对艺术教育缺乏统筹管理、科学规划,忽视艺术教育公共性的要求,认为艺术教育只适用于艺术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将有限的艺术师资和教学资源均投入到艺术专业,非艺术专业仅将相关课程作为课时不够的补充。除此之外,还存在艺术教育缺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不规范,科目不完整,对教材的选用不够慎重等问题。
2.学生艺术学习现状
随着社会竞争、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很多学生存在着不健康人格心理,对生活感到焦虑和困惑,所以,加强塑造学生和谐人格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职业院校学生受社会偏见影响,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多数人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或者想表现又不知如何表现。即便自身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但苦于不知如何学习而无法实施。缺乏必要的思考和审美情趣的淡薄,也导致学生对艺术教育报无所谓的态度。
二、加强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意义
***《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作为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加强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对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艺术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传承。
艺术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审美教育实现的,是确定一种审美的态度和人生观。“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精神为灵魂”的文艺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体现。而艺术教育能够结合核心价值观建设,转化为艺术理论实践的重要课程,传递中国精神的内核,将中华文明价值体系根植在年轻一代的心中。
2.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方式。
学生都有喜爱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艺术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理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性精神和健康的人格。让他们自觉地遵循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树立自信心积极向上塑造阳光心态,摒弃社会不良风气,传递正能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健康的思维方式。
3.艺术教育可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艺术教育中,随着审美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理想得到激发,在体验中不断升华和完善自己的情感走向,包括自我生命意识的表现、心理愉悦的感受、欲求的满足等审美需要。如今信息快速更新,竞争激烈,社会人需要更合理的渠道进行压力的释放和宣泄。艺术教育的其中一项功能便是正确而合理宣泄,以促进健康和谐的人格形成。
三、改进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措施分析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建立艺术育人的新理念。
学校需要规范艺术课程设置,扩展师资力量,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从教学计划、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评价、管理组织系统与教学管理研究等方面制定规范。在课程内容上,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艺术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设文史哲、自然科学、反映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课程,并在选修学分上有一定的要求,确保艺术教育不流于形式;开好文学、音乐、书法、美术、摄影等系列选修课程和系列讲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引进艺术领域的知名专家为客座教师、专业教师进修培训等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2.职业院校艺术教师应革新观念,积极投入教学改革。
积极编写适应学校及学生现状的艺术教育校本教材,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实效性和针对性。丰富艺术教育的内涵,使艺术教学由教师单向灌输向师生互动、师生共同成长转化。积极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净化学生心灵。通过体系化的建设,将校园文化打造成学生主动参与、凸显人文关怀、彰显学校特色的系统工程。集成多种社会资源,把艺术教育延伸到校外,例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及历史遗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将学生的审美教育社会化、实践化。
3.调动学生的艺术学习积极性,锻炼和展示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