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篇1
人有两种角色,自然人与社会人,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与人之间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关系,包括很多种类。高校大学生在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其中,恋人关系,朋友关系亦较为普遍。除此之外,大学生与家人的关系、与兼职单位的关系、与社会人的关系也不可避免。在太极拳长期习练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自身的精神面貌,培养大学生之间的友情,武德教育的渗透,亦可提升整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太极拳运动在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调解心理素养,在此基础上,有助于维系好大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与不同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了,和谐校园的氛围才会得到渲染和建立。
2、太极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太极拳注重“神形合一,内外兼修”,太极拳的运动不仅注重身体的操练,更加重视心理的静养。得到身心共同的发展并不是每个太极拳练习者都能够达到的。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需要做到心静体松,呼吸自然,有实有虚,内外和谐,长久下来才可能投入其中,感受乐趣,进而排除烦恼,培养情操。长期坚持,太极拳练习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3、高校太极拳课程现状
3.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
日前,我国普通高校大都开设有太极拳课程,研究表明,多数高校只设置了简化24式太极拳课程。多数设置有体育专业的高校,大学生选修的体育课程教授的是简化24式太极拳,体育专业学生专修的也是简化24式太极拳。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太极拳运动在高校的多样化发展,并且容易形成“饱汉撑,饿汉依然饿”的状况。应考虑针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大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太极拳课程。就太极拳的教学方法来看,多数太极拳课程均采取教师领做,学生跟做,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对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班级人数普遍偏多的实际基本不适用。并且,高校体育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打破了太极拳固有的动作节奏,不利于学生多整套动作的连贯把握。再者,太极拳属于武术套路,其中的手、眼、身法、步变换较多,且要求内外兼修,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学生则很难从教师简单的示范中学透动作路线和技术细节。
3.2、太极拳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普遍较低
调查和研究表明:太极拳课程的教师,大多是高校本校的各个项目的体育教师,有些高校聘用很多代课教师,更有甚者,一些学校直接是在校的研究生担任太极拳课程的教师。这些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或专项,对太极拳的技术动作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对太极拳课程的教学更是缺乏经验。太极拳教学中武术专业的教师所占比例甚少,其他都是自己作为学生时接触过,基础较差,缺乏系统练习和培训,理论薄弱,技术不高。这种现象很容易造成,太极拳教师动作不统一,跟学生讲不清楚具体细节,缺乏权威,造成学生失去兴趣,应付太极拳课程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太极拳功能作用的发挥。
3.3、教学时间和教学课时难以满足要求
大学课程,完整的一学期安排18周左右,体育课均是每周一次(体育专业学生除外),显然,学生每学期只能上18学时的体育课。第1学时:点名、核实选课人员、通知上课地点、选取班长、记录学生联系方式等琐碎小事基本沾满课堂;第16学时停止教学、复习动作,第17、18学时安排考试。这样一来,18学时的课程仅剩15学时左右,再加上下雨下雪天气、国家假期等原因的影响就更加可怜。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学习一套最简单的简化24式太极拳尚且十分苦难,每周一次课造成的上周学过的这周上课时又不记得的尴尬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学生只能在每堂课上比葫芦画瓢,到期末考试时,动作学完了,也忘得差不多了。这种事实,使得学生将太极拳作为自己的终身体育项目困难重重。
4、高校太极拳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是三位一体。运动能够使人身体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运动者血液中产生一种让人欢快的物质———内啡肽,并认为它是防治抑郁症的物质基础。找出高校太极拳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十分重要。(1)领导及教师重视太极拳课程建设;(2)举办理论知识讲座和相关技术比赛;(3)渗透心理健康常识和知识;(4)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5)通过太极拳学生社团扩大影响。
5、结语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篇2
学科中心课程论也叫分科课程理论、传统课程理论。它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材,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和系统性;强调训练的价值。在我国,孔子最早主张分科教育;在国外,赫尔巴特是典型代表。
它有四大优点:①有利于按照培养人才的规划和目标来确定课程内容;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接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③按照逻辑性来安排教材,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④以传授知识为基础,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四大不足:①割裂了各科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学生系统性的学习;②加重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其学习效率的提高;③易造成理论、实践脱节,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④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不利于培养专门人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课程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学科中心课程论也就不断受到抨击,主要认为它易于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尽管如此,学科中心课程论在欧美各国仍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从古代到现代学校始终采用学科中心课程。《美国大百科全书》“课程”词条称:“学科课程是始终没有被其他课程所取代的课程”。这是符合事实的。可见,学科中心课程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优越性的地位和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活动中心课程论就是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又称经验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论等。明确提出儿童中心论的是杜威,他曾说:“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它有以下优点:①课程设置完全以儿童为中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教材的选择以儿童的兴趣为基础,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弊端在于:①忽视了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不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②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③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完全按照活动中心课程论来进行课程设置,是不可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
活动中心课程论虽然没有普遍实行,但它在课程理论上的价值是不能抹煞的。在小学低年级适当的采用,能有效地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它也给中小学和高等学校编制课程提供了重要启示。在现代的课程设置中,已经不存在单纯的学科中心课程论或单纯的活动中心课程论,两种课程理论的逐渐结合成为当前主要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尤其是在我国的课程设置中,在吸收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合理内涵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结合。
三、课程的改革
鉴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优缺点,找到其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是课程改革的必然。
第一、学校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应充分体现综合性和主体性
综合课程是以全息的学习观和对学习者能够审视宽广***景而非要求学习分割了的小单元的必要性认识为基础,忽略了传统课程学科之间的界限,转而寻求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课程开发和设计上,一方面要求弥含课程科际间的裂痕,另一方面希望所有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创造性和团队协作精神,根据其自身成长的需要开发和设计有意义的课程,成为综合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者,并都能获得巨大成功。
第二、课程内容要现代化、生活化和信息化
课程内容现代化就是不断汲取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充实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平。而我国传统学科课程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生活的,故教育应该在生活的层面上展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为课程教材的改革和编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和技术,也给中小学课程改革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第三、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适当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基础教育既是科学教育的基础,也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在继续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开拓能力。
第四、积极开展潜课程,有效弥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不足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分类号] G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86-03
***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国家重大决策被提出来。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领导下,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总结,也为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在高校思想***治理论教育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其实质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这是《概论》课程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现状
可以从大学生认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探索融入方式方法做好基础分析,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概论》课程教学,结合文献调研[1] [2] [3] [4],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主流表现出的是良好态势。但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环境的变化,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们的思想***治教育产生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绝大多数大学生掌握并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能理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持敷衍态度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得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也不深入,比较肤浅,进而有比较模糊的价值取向,导致在个别问题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2.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对《概论》的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认同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
3.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对《概论》的学习,坚持认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认同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但还是有少数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够清晰,对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不是很清晰,对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也没有科学的认知。
4.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他们普遍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还是有少数大学生着重追求个人利益,导致在道德选择上出现问题。
5.《概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改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部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差,反映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起来枯燥、缺乏兴趣;教学方法单调,因而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以上问题表明,《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大力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概论》课的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
《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树立正确价值观及形成健康人格与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而《概论》课的教学内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并将其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指南,这与《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一致。因此,目前《概论》课教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高度一致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概论》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通过《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但要想使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在《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各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而目前《概论》课教育教学存在一些不令人满意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具体表现为:
1.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单一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极度缺乏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很难。特别是在理论性较强的《概论》课教育教学中,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其不仅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2.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量少,且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在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世界观和方***,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社会实践。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空洞的理论,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目前,高校《概论》课受教学课时所限,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3.《概论》课考核方式不甚合理,教学实效性评价方法不科学,需进一步改革。高校对《概论》课考核方式一般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在考核过程中,主要以理论知识测验为主,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考核内容较少,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作用;考核主要基于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而进行,忽视学生自评、互评的考核形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能充分地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考核仅注重学生的期末成绩,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性和成长性评价。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5];***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将这些内容融入《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目的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内容进入教材、课堂和大学生头脑中。为了更好地获得融入效果,有必要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更好地融入《概论》课。
(一)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
在《概论》课的教学中,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根本目标,重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课程教学中的统领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引导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其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如何发展”等基本理论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
(二)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现实选择,又是一种理想信念,在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进程中起着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概论》课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系统全面地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学生全面掌握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三)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集中的文化体现,勇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最贴切的精神写照,它们是当代中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7]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必须巩固这种精神力量的培养在《概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做到这一点,应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时代观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和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和保障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四)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以“八荣八耻”,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因此,必须将坚持知行合一作为《概论》课程教学的直接目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崇尚科学和弘扬科学精神,教育学生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本质,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认识客观事物。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进行评价分析,并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的课堂现状分析,《概论》课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来实现融合。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在《概论》课教学,教学方式的好坏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保障条件,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和教学的效率,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度,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教学方式优化包括:
1.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主体性教学理念,在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这样可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和谐中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和互动,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收到教育的实效。
2.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适用的教学方式。比如,由单向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启发式教学的转变,由权威结论式教学向问题研讨式教学的转变,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运用多样化研究性的教学方式等。
(二)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
为了对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进行检验,需要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掌控教学过程,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质量。因此,需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将传统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新型的考核方式应该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比如:可将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占总评的比例增加,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主题辩论、社会调查、课堂作业、出勤、阶段性大作业等共同构成。降低期末考试比例,并且期末试卷中增加主观题的考查内容。同时,在实践考核中,不能仅仅以实验结果来判断学生实践成绩,而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实践成绩。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丰富了《概论》课考核方法、提升了考核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个考核方案在笔者所上的《概论》课部分课堂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雪婷,王仕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境遇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88-191.
[2] 唐凯麟,张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民认同和道德建构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4(1):1-5.
[3] 于海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1.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篇4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选定的各种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从课程发展史与心理学发展史来看,课程论一直深受心理学思想的影响。课程设置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要以心理学为基础,需要心理学提供合理而有效的理论依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时,所选内容应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促进学生主体的有效参与,知识的难易程度要能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组织课程内容时,既要注重知识的逻辑顺序,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顺序等等,这都需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作为基础。
二、心理学基本原理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课程的心理基础其依据在于心理学理论,特别是人的心理结构论、心理发展特征论、学习理论,它不仅有助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确立、选择与组织,而且能够为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提供合理的、有效的方法与模式。“学习和“发展”这两个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课程编制来讲,学习理论与发展理论的重要性是无可争辩的。所以,国内外相当多的课程论著中,主要从发展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心理学与课程论的关系。具体来讲,个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结构及学习心理为高校课程的设置提供科学的心理学基础。
(一)个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理论,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而且同一心理阶段不同的个体在认知、情意、技能的发展上大体处于同一心理水平。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是个体向成熟性、***性转变的过程,其心理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在智力发展、情感和意志表现、个性及言语表现上,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1.认知能力发展方面。主要表现有:(1)高度发展的概括化观察力;(2)获得成熟的记忆力;(3)形成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导致辩证思维的发展,使之有可能形成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期间,其认知顺序一般是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路线进行的。但是仅就大学阶段而言,由于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而在课程安排上应当首先学习一些普遍抽象知识如哲学、高等数学,掌握科学的方***,进而再去学习一些具体的知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抓关键的少数几门课,以求在教育质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培养出能辩证思维、全面发展的人才。
2.情绪、情感特征方面。青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其主要特征有:(1)热情、容易激动;(2)情感的内容越发丰富、深刻;(3)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情感逐渐稳定。
高校课程设置时,基于青年中期思维活跃但情绪强烈的特点,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引导,所以要设置必要的***治理论类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这些课程为思想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思想概论、***理论概论、形势与***策等。
3.个性的成熟方面。进入青年期,青年的个性虽然还有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的可能,但已相对稳定。主要标志是:(1)自我意识趋于成熟;(2)世界观初步形成,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人个性意识倾向性成熟的主要标志;(3)兴趣、性格趋于稳定,能力提高。
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可以使人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应该杜绝的做法是:对传统的课程组织结构简单地用加减法制定新的课程计划,即机械照搬同一专业外校的课程结构,不考虑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应该设置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可以通过扩大选修课的比例、组织模块课程、开设自由研究课程、利用网络和视屏辅助人才培养等形式来完成。
(二)个体的心理结构对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从课程史来看,有什么样的心理结构观,就有什么样的课程结构观。如,在古希腊时代,人的心理结构被视为由知、情、意三部分构成的整体,因此,那时的课程结构是理性科目、人文科目和体育科目的和谐统一。在当代,人们发现个体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系统、情意系统、操作技能系统三大系统组成,三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对课程结构有深刻的影响。首先,它要求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自身具有整体结构性。这就是说,每一门课程都必须是真、善、美的统一,对学生的认知、情意、操作技能三大系统发挥整体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它不仅提供了科学知识、基本的技能本领,而且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既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良好,又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良好,并且课程的设计与使用符合身体心理卫生的要求,使学生身心发展健康。其次,它要求课程门类之间、科目之间要成为一个整体,例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要密切联系,相互补充、深化和发展。只有具有整体性的课程门类结构,才能对学生的整体心理发挥效应,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性,要求现行的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1.要充分体现“文理交叉、文文交叉、理理交叉”。这主要通过通识课程的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了比较广泛的人文、自然科学和工具技能性课程(如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基本上涵盖了主要的公共课程和基础课。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一个“博”字,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2.重视“厚基础”和提倡“宽口径”。整体考虑综合基本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多学科知识教育的合理布局,在教学内容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应该立足于解决好课程内容的容量和含量之间的矛盾。基础内容要扎实、宽厚,不在于容量大与多,而在于含量实与精。与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相对应,宽口径的专业知识是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加强基础教学,特别是加强基础课程,合理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重,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合的课程体系。还要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
3.淡化专业课程,加强综合课程。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要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框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创设新型的综合课程,使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
(三)学生的学习心理对课程设置的影响
课程是给人设置的,课程的学习是通过人来完成的,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人的学习实际。在学习实践效果的主要决定因素中,学习心理属于重要的决定因素。高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课程是否适合学习者的心理。因此,研究人的学习心理、全面认识学习心理学才能为科学的课程设置提供一个科学有力的依据,使学生对所设置的课程感兴趣,使课程的学习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追溯现代学习心理研究的现状,认知观成为现代学习理论的主流;愈来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将学习心理研究与教学问题研究相结合;更加重视教育情境实际应用研究。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心理的主要特点有:(1)学习过程是多种认识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各种认识因素积极活动的结果;(2)内部动机是推进学习的真正动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3)学生的学习具有迁移性,但迁移的效果是有条件的;(4)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只有处于一种积极状态才能使个性和自我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基于此,高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在学习心理的指导下应做到:
1.确定和组织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如何发挥各种认识因素的作用,做到内容与目的、科学与兴趣、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的统一。选择教材应与学生的心理基础,特别是认知基础相统一。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学习材料时保持良好的情意状态。青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是好奇,作为高等学校,要全面提高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设置一些培养个性的课程。
2.优化课程体系,要注意坚持“渐进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寓心理素质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众多的内容中如何选择是一个大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什么都想学也是不现实的,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取的,“渐进性”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同时,时代在不断变化,知识在不断更新,为了使学习者有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设置课程时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去掉那些脱节过时的内容,有选择地保留某些传统的内容,适时融入新信息新科技。
3.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高校应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要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让学生做到自主选时、选课、选师。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设计出一个弹性的、模块化的课程培养方案,开出足够的课程让学生选择。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教界一直都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从形式上看,与以往单一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有所区别与改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有的课程体系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进行高校课程设置改革时必须要强调的是,课程的设置必须在心理学和课程论的指导下完成,必须将个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结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环节来看待。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85-286.
[2]胡斌武,吴杰.课程基础研究:回顾与展望[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109.
[3]胡斌武.课程心理学基础研究述评[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1.
[4]李端勇,欧阳琼.热动专业课程设置――浅谈心理学指导下的热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29(6):79
[5]谢沛铭.用学习心理学原理指导高校的课程设置[J].交通高教研究,2003(2):45.
[6]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1-126.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篇5
[关键词]课程;基础理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技术合并研究的意义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此后二十年,应试教育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愈见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二是对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三是对创新精神、操作实践、生活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1999年起,国家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面对世界高科技创新的挑战,衔接素质与教育、能力与知识的仍然是课程。2001年***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将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的总战略。各学段有序依次进入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在各级文件中被定义为“新课程实验或实施新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将其理解为“新教材使用或新教材教学”。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栗洪武、肖世民、陈晓瑞、康伟等教育专家、教授编写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校教育学》,在第三章“课程理论”中指出:尽管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是什么却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界定。他们提出了三种理解,罗列出六种观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张传燧撰文《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和未来》,概括课改现状为:理念先进、教材完美、制度选课,课堂依旧、教学依旧、书包依旧。他认为现有的课程理论都是洋人的,理念空洞,理念和实践是两张皮,水土不服。他提出未来要加强我们自己本土的课程理论建设,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科学适宜的理论指导和引领。由此看来,课改从一开始就有先进理念的指导,但却缺少基础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完整科学的课程基础理论概念及体系,将使课改实践缺少基石,缺乏动力,课改不到位。
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追求科学理论知识,源于生存安全与活动目标有效实现的客观需求,源于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其所生存的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要顺势而为,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提高生存的能力及质量。因此,科学界定课程概念,夯实课改实践基础;创建课程理论体系,注入课改实践动力;研发教学技术方法,创新教育文化平台,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障。
二、课程基础理论的创新
1.文化的整合与分类
达尔文曾这样定义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文化是事物的特征与规律在人脑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理论显现,凝聚于事物之中,又游离于事物之外。课改研究中我按属性整合文化事实,获得如下三项文化类别系统,这是人们至今尚未涉及探索的新领域。
一是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指被人类相对普遍认可的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理论表现或代表,通用于相对的人群范围,文本化储存。标志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水平,是科学技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如人类社会的基准主流思想(民主、科学等)、基础通用知识(1+2=3、勾股定理等)、基本生存技能(织布、造纸等)等科学文化。
二是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指自然(或社会性群体)中的人对事物特征和规律的实际掌握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独特展现或展示,是学习主体修炼生成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个个可能的历史。起初展现出的是个性化,具有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某一个体、社会团体、某一地方乡土风俗或思想文化。随着多样性主体文化的横向传播,如果被更多的人普遍认可、通用,就成为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
三是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在人类学习进化成长中,指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或人脑原初发现构建的事物特征和规律被学习主体反映、再现于意识层面,起到衔接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与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的工具作用,是教育用来训练、培养、改变人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是学习主体自主接收体验、感受构建,生产出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文化。课程就属于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生产文化资料的社会表征是:教科书、生活事物、电影电视等文化艺术传承传播,即课程资源;文化生产方式的社会表征是:教学、生活实践、实验实习等综合活动操作,即课程生产。
2.课程与货币的类比
我们在课改研究中发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课程与文化”如同“货币与商品”。一是货币与课程自身都具有工具性,货币可以用来兑换物质商品流通使用,课程可以用来传承精神文明交流使用。二是货币反映出的是标准商品,课程反映出的是标准文化。三是货币的生命价值存在于购买兑换之中,货币与购买兑换同生同灭,货币的意义作用存在于商场、商店;课程的生命价值存在于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到意识再现之中,课程与传承影响、教育学习同生同灭,课程的意义作用存在大、小课堂(受教育的场所叫课堂,社会生活是大课堂小教育,学校教育是小课堂大教学)。两者的特点和职能、目标和作用都相同,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仅需要对货币的占有,更渴望、期待和追求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占有(见***1)。
3.课程本质的科学界定
尽管对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概念及关系并无统一的界定,但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比较明确的,在我国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是:课程论与教学论都是教育科学的一个下位概念或基础概念,属教育学的范畴。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教师及其教学的工作行为、原则和方法等。课程论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和过程等。课程论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和需要,研究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过程等教育问题和现象,探寻学生接受、发现和掌握思想、知识和技术,形成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等相关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最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课程产生的进程,课程的终端就是人的行为能力。
课程与货币一体作为流通生产的工具,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其中,课程是基础动力工具,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被学习主体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所反映,识别接收、感受选择、分类记忆、联想分析、想象拓展、推理归纳、整合分类等完整的因果逻辑关系思维,走进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的本质内部,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折射出一系列心理现象及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上升再现于人脑的意识层面,建构生成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即经验课程,或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表征为行为能力,起到了衔接知识与能力的工具作用。课程作为教育的生产工具、特殊的文化产品,存在于主客体两个世界之中,流转再现于主客体之间,推动着人类世界文化的传播繁荣和精神文明的传承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的本质是用事物的本质关系、特点规律来进化和发展人适应或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课程的标准是在大小课堂的教育实现,既适合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又能够达成在意识层面的再现。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改变、修炼、生产“能力”的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简单讲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生成能力的课堂标准文化进程,隶属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范畴(见***2)。
4.新旧课程的对比
对于旧课程有两种观点:把课程只当作教学内容或者学科综合的集成,或者认为课程是活动或者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新旧课程的定义加以对比。
一是创新课程的定义指出,课程的科学内涵是学习主体自主选择的工具,即生成能力与文化进程。标准文化是指学习主体对“环境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特征规律”反映或再现于意识层面的进程。生成能力是指课程工具的功能或作用,是人外显或展示出的行为及效果,是主体文化进程的终端。这是旧的课程观点中所没有体现的。
二是新旧概念的区分度。新定义明确了课程的终端是人能力的改变,旧概念则不提课程的终端和结果,功能作用不明确;新定义把课程定义为学习主体在自主区间反映、再现的动态进程,以往的旧概念都企***寻找、视课程为主客体中的某一具体事物;新定义规范了课程内涵,是学习主体对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或原发事物特征规律的反映和再现,即标准文化,旧概念把课程内涵指向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结论或学习方式。
5.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与课程职能
关于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包括课程基本组成三要素――内容、结构和进程;课程七大特性――工具性,生产性,预设性,适合性,流转性,不定性,周期性;课程周期流转的三个阶段――制造研发设计阶段,识别体验接收阶段,感受建构生成阶段。
课程工具性基本职能包括:传承引领,操作使用,传播影响,研发改进,储备储存等。
6.课程特征的整合分类
在社会文化事实中,按照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职能进行整合、梳理划分,可以获得五环课程类型及关系模式集合体“二界、三基、四能、五层、六面”(见***3)。从课程文化分类及关系看课改,会更加明晰其改革的着力点、策略、路径和目标。
“二界”,指按课程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世界的课程。客体世界的文本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外,客体世界中影响引领学习主体成长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基本环境,即课程资源。主体世界的课程,即学习主体的经验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中,学习体验接受、感受构建生成的主观世界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思想、知识和技能,即经验课程。
“三基”,指按课程的教育预期价值可划分为三类标准课程,包括基准思想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基本技能课程。
“四能”,指按经验课程修炼与主体文化表征方式可分为四项能力课程。课程在学习主体身上的表征方式是行为能力或能素质,学科教学通过学科意识、学科方法、学科思维、学科综合等四项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实现人的生活、学习、言语和操作等四个基本能力发展,每项能力都是由相关的思想、知识、技术组成的综合体。
“五层”,指按课程流转周期阶段层次划分为五层课程。近现代北美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和凯珀(Kui per)详细说明了课程从研发、理解、操作和实现等不同阶段及层面的课程流转形式。包括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文本课程(written curriculum);解释课程(interpreted curriculum);实施课程(executed curriculum);评价课程(evaluated curriculum)。
“六面”,指按显性的课程社会表现形式划分为六个方面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课标、教材、教案),活动课程(教学、实验、实践),综合课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系列课程(基础理论书籍),范例课程(电影、故事、绘画、杂技等),培训课程(专项基本技术修炼)。
三、教学基本技术的创新
按照课程定义及理论体系,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的质量,既与适合(标准)有关,又与感官(进程)有关,人体所有的感受器官都可以将接收到的环境信息传导进入大脑中枢形成反射弧。因此,人体的所有感官都能成为学习主体的学习通道,都可以反映、再现事物的特征规律于大脑意识层面。本来课程发生是无限的、不确定的、没有次序的,也没有次数限制的,但不同的感官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影响程度,是有其共性和规律的,既与次序有关(知、情、意、行),又与次数有关(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反映的)。视觉接收信息的质量远远大于听觉,听觉判断方位的功能优于嗅觉等。单独感官体验,在没有其他感官参与确认或验证的条件下,课程流转回路难以形成,仅仅是一个符号储存,停留在知的层面,或很快被遗忘掉,更别说构建生产和生成使用。
凯洛夫传统的五步大教学模式文化是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课程概念指导下建立的,是适应单纯的系统知识接受型教学的文化传承影响平台,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其是有效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普遍习惯的大教学基本文化技术线路模式。课程基础理论为旧五步大教学改革转型升级为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引领基础。表1显示的就是在新课程基础理论引领下,陕西省商洛市的研究者建立的一整套课堂教学进程技术操作系统。
对于前面提到的新五环教学技术,有如下使用建议:一是新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一般宜上新课使用;二是旧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对知识系统性、结构性地接受和记诵,一般宜复习课使用;三是新旧五环并轨后的学校育人模式可以避免单纯的填鸭式“听、答、练”,也可以避免单纯的放羊式“自由、合作、寻找”,而是在三基标准课程引导下,自主开放的赛马式“看、听、嗅、议、尝、做”;四是关于新五环教学技术可参见《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该著作集教育学和教学法于一体,从十三个方面探索形成了系统的课堂大教学课程基础理论体系,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利用课程基础理论和教学
基本技术解决实践问题
一是解决课堂大教学中的理论引领问题。研究者从实际的课程起源、来源、接收到生成的相互关系中,探寻课改路径、探索课程理论,使实践与理论相贯通。构建了新的课堂大教学课程理论概念体系,引领教师改革封闭、接受、被动考试式的教学文化模式,升级建立开放、发现、自主思考式的大教学文化模式;引导学生善于认识知识的内部本质,自主建构,沟通客体(一般)文化与主体(差异)文化,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链接。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篇6
美国麻省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阿默斯特校区(以下简称麻省大学)是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系统五个校园中的主校园,是美国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该校创办于1863年,坐落在美国东部美丽的新英格兰地区。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于1964年,其研究生教育也有超过40年的发展历史。由最初的3名教授发展到现在拥有43名教授,其中包括9名ACM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院士(Fellow)、4名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院士、5名人工智能学会(AAAI)院士和2名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院士。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在人工智能、网络与分布式系统、计算理论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作为美国知名的计算机系,麻省大学计算机系的教育理念是“培养下一代能以创新的方法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计算机科学家”(cs.umass.edu/grads/msphd-requirements)。在这个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该系非常注重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具备进行原创性科学研究(Original Research)的能力的教育宗旨,该系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课程计划,以培养学生坚实而广博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习惯。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每年大约会收到1000份左右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的申请,攻读其博士学位,而录取的人数一般保持在30名左右。完善和严格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开放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成为全美最具有竞争力的计算机院系之一。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招收两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和直博研究生。只有在美国其他大学获得相应计算机硕士学位,并修完麻省大学计算机系认可的相关课程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否则,学生在录取后必须经过硕士/博士的连续培养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无论哪种形式,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培养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博士生资格学习阶段和博士生研究阶段。博士生资格学习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培养和基本研究能力训练。学生只有在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论证,成为正式博士候选(PhD Candidate)人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博士论文研究阶段学习。以下是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1)Actively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under the guidance of an advisor(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研究)
(2)Satisfy 6 Core Requirements (完成6门核心课程的要求)
(3)Complete 42 course credits (core courses taken to satisfy core requirements are included)(完成42个课程学分,其中包括核心课程的学分)
(4)Complete a 6-credit MS Project (完成6个学分的硕士研究项目)
(5)Graduate with an M.S. Degree(申请获得硕士学位)
(6)Pass the Department Qualifying Exam- Portfolio(通过博士资格考试)
(7)Form a Committee(成立答辩委员会)
(8)Propose a Thesis(提交博士开题报告)
(9)Complete 18 Dissertation Credits (完成18个学分博士论文)
(10)Pass the Teaching Assistant Requirement(完成助教的工作要求)
(11)Pass the Residency Requirement (at least 9 credits in back-to-back semesters) (完成连续两个学期修9个学分的要求)
(12)Defend and Submit a Thesis (博士答辩和提交博士论文)
本文将以麻省大学计算机系为例,探讨美国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博士研究生课程教育体系的特点,以期为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专业博士生教育提供借鉴。
2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是培养优秀博士生的基础
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为了使学生掌握牢固而广博的基础知识,麻省大学计算机系要求每个硕士/博士研究生必须修完6门博士核心课程,而且成绩必须达到B+以上。这些核心课程分别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三大领域:理论(Theory)、系统(Systems)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设置具体如下:
(1) 理论核心课:计算理论(Computation Theory)、高级算法(Advanced Algorithms)
(2) 系统核心课:有三组课程,分别是:
编译技术(Compiler Techniques)、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Modern Computer Architecture)
数据库设计和实现(Databa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高级计算机网络(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ing)、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s)
高级软件工程I(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Synthesis and Development)、高级软件工程II(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s)
(3) 人工智能核心课程:高级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机器人学(Robotics)、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不确定环境下的推理(Reasoning and Acting under Uncertainty)、增强型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Pattern Classification)
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生可以在六门核心课程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为了加强理论基础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无论哪个研究方向的学生,都必须修完两门理论核心课程和一门高级人工智能课程,同时,再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修其他三门核心课程。例如,一个系统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除了修完以上两门理论和一门人工智能课程以外,还必须修完来自于系统方向不同组的三门系统方向的课程;而一个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生则必须修完另外两门人工智能方向的核心课程和一门系统方向的核心课程。
每门核心课程由教师讲授一学期,其中每星期2次课,每次2小时,3个学分。根据内容不同,每门课程一般要安排5~8次书面作业、1次期中考试和1次期末考试。其中,对系统方向的课程来说,每个章节完成后一般还有一次课程项目设计(Course Project),主要要求学生实现相应的算法和进行性能评价。由于核心课程要求高,课程学习内容多,导师和系里会建议学生每学期选学不超过一门的核心课程,所有6门核心课程则在三年内完成。如果成绩没有达到B+,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允许学生重修该核心课;但是,如果学生在规定的博士资格考试申请时间前没有通过全部的6门核心课,则不再具备继续攻读博士的资格。
严格的核心课程作业、考试制度和淘汰制度,不但使学生牢固掌握了计算机科学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勤奋刻苦的专研精神,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入实际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灵活而完善的博士生选修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拔尖创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美国的博士生教育除了注重培养学生扎实和精深的基础知识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新问题的探索精神及能力。
如果核心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培养优秀博士生的基础,是向学生传授学科领域的重要基本知识和原理与技术,是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与方法的重要途径,那么,选修课的设置则是对学科基本知识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了解并探索前沿研究方向,从而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的做法是,在博士研究阶段,除了要求学生完成18个学分(6门)的核心课程学习以外,还要求完成24个学分(8门)的非核心课程(或称为选修课)学习。这些选修课大多是关于本学科及相关专业前沿领域近3~5年的新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或新技术的相关内容的介绍,一般由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前提出新的课程计划,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职业目标自由选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本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更重要的是,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授会将许多新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同时,通过2~3个课程项目培养学生***(或合作)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教会学生各种探索问题的研究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由教授主讲的传统方式,也可以采用以讨论为主的方式。以教授为主讲的教学模式在此就不再赘述,以下着重描述以讨论为主的选修课教学模式。
以讨论为主的Seminar是美国计算机院系的教授最常用的选修课教学模式。Seminar的课程设置没有固定模式,但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课程的选题一般是近年新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课题。
第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般来自近年来该领域顶级国际会议的专题论文。
第三,课程内容的组织由教师完成。教师在确定题目后,一般会根据论文的情况将讨论的内容分为多个子专题,每个子问题由3~4篇论文组成。课程的开始一般是综述性的论文或在该领域出现的最早的学术论文,其目的是探讨该研究方向出现的新的应用背景需求和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其后的每个子专题则将对具体问题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第四,选课的学生人数一般在20~30人左右,而且通常是由学完了核心课程以后的高年级博士生组成。学生人数太少,论文的覆盖面可能太小;学生太多,可能导致讨论的深度不够。同时,只有学完了基本理论后,学生才有可能具备较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在Seminar的学习讨论中,找到新的研究问题也是该课程设置的重要目的之一。
第五,课堂教学的模式基本上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第一节课引导学生对该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了初步认识后,学生将对每篇论文进行评估(Review)、宣讲(Presentation)和进行课堂讨论。每篇论文的宣讲时间是25~30分钟,课堂讨论时间是10~15分钟。其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对论文中所研究的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讨论,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将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选择合适的题目并对教学讨论的内容(论文)进行筛选和组织对开课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为了准备一门新的Seminar课,教师一般需要预先通读该研究方向所有重要国际会议的相关论文,然后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对论文分类,并将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提炼出来,作为课程学习的论文。在课程项目的设置上,教师会事先准备一些题目,如对某些算法的实现、评估和改进,实现原形系统等,同时也非常鼓励学生在论文讨论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合理的课程学习安排是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有效保证
美国的博士教育是以博士生的最终质量为评判标准,而不是以年限来规定学生的毕业时间。在美国计算机专业,培养一个硕士/博士生一般需要至少5年时间。由于强调博士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整个博士学习阶段,博士生都会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并尽可能地将研究项目中的问题和课程学习联系起来,用所学到的方法或思路来解决新问题。
以麻省大学计算机系为例,虽然学生的背景不同,但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帮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顺利完成博士课程要求和博士论文要求,系里建议学生按如表1所示的时间表安排整个博士阶段的学习计划。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不但在本系有完善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职业规划来自由选课,而且也鼓励学生在其他相关院系选修本系没有开设但对研究有用的课,如数学系或电子工程系的高级课程。总之,美国博士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同时训练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5启示和建议
美国的博士教育强调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用于探索与创新的研究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决定博士毕业生日后发展潜力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计算机博士教育主要是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这种“研究项目驱动型教育”在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的初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但随着教育本质的回归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从总体来看,我国的这种单纯强调研究项目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博士生,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没有严格的博士课程要求和淘汰制度,学生在学习阶段往往会忽略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对知识结构的完善。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博士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潜力,最终将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
笔者建议,为了使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兴趣和基本的研究能力,应该首先强调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不论哪个方向的学生都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核心课程的学习,如算法、分布式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这些核心课程应由教师来讲授;同时,应严格课程的考核制度和课程评价体系。对于选修课,由于其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应借鉴国内外Seminar课程的成功经验,积极有效地激励教师和学生共同上好Seminar课。
博士生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而其中的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通过严格的培养机制和灵活的培养方法,在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将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研究项目结合起来,严格博士生培养机制,完善博士生资格评估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博士研究生的质量;以及如何真正教会学生探索科学基本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等,是我们在计算机学科建设中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实践性课程;实践性知识
高师毕业生不仅要通过理论性课程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通过实践性课程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这是由于中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教什么”的知识,更需要“如何教”的知识,很显然后者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基础。理论性知识可以通过理论学习获得,但实践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才能奏效。但现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由于对教师知识特别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解的偏差以及实践性课程的不足与形式化,导致了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普遍匮乏。
针对新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新问题,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标准即将出台的大背景下,安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必要在原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和重构。这是由于实践性课程“有利于把学习内容置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去,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把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把积累的体验和教学机智具体应用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因此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拟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构建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树立正确理念是成功先导
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高师生毕业从事工作所需的重要素养,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在教学和管理中狠抓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出了一批批高质量的中学语文教师,也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1.职业定位教育形成职业认同感。新生入学后,我们通过“职业定位教育”帮助学生坚定从事语文教育事业的决心。这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养成基本的职业认同感和形成初步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养成必将产生极大的动力并进发出极大的热情。诚如洪宗礼所言:“命中注定我必须当语文教育的‘包身工’,订下了‘卖身契’,一‘包’就是五十年。”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作为其自觉追求,始终把从事语文教育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作为自觉的追求。学生不仅自觉练习“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还非常重视语文教育学等教育类专业课的学习。
2.“三字一话”训练培养职业荣誉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对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不仅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引导学生,如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普通话比赛”、“钢笔字比赛”等引导这种良好学风的形成,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注重向这方面倾斜,给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撑。
3.教育类课程实施的人性化。语文教育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实施注重实效,力求学生真有所得、确有所获。我们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实践性品格和艺术性品格,不仅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教育类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实施的能力。为了保证这些教育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我们力求做到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努力把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前沿性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必须了解的理论知识,就能使学生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极大地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教育现象的水平。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品格,我们大胆打破传统过于封闭的课程体系,力求使课程内容做到现代性,明确提出行为规范和建议,并且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艺术性品格,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特色,我们不仅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而且注重探讨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力求通过优美的语言,以及适当的激励措施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设置是基本保障
语文教育实施所需的实践性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性课程才能养成。因此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分量就成为当务之急。
1.必修课程实施的优化。作为必修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语文教育学课程,其基本定位就是提供怎样教学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并使高师生毕业后能顺利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不仅应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多向度的探索,还应致力于突出此类课程的实践特质。以语文教育学课程为例,从内容上讲就构建了以完成语文课程目标为中心的体系,内容设计上以语文课程目标开头、接着是语文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处理和使用、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实施,最终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作结,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在教学创新方面,我们应在注重学科理论品格的前提下,挤出时间留给学生说课和试讲,并以此为媒介,引导和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
2.选修课程构建的系列化。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具有非常复杂的内涵和结构,因此这种能力的达成需要系列课程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这样构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和实践课相得益彰,讲座、座谈相互连接的立体课程结构就成为必需。我们精心准备,构建了比较完善和实用的选修课程系列:一是侧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规律认识的课程,如《中国大陆与英美母语教学比较研究》等。本课程通过对英美母语教育教学现象和规律的简要介绍,并与国内语文教育现状相比照,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现象的认识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二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文本解释学》等课程。比如《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课程就是通过探讨当代语文特级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追寻其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形成的轨迹。通过案例教学提高高师生语文教学能力和语文教学艺术修养。三是为了提高学生教学基本功的《微格教学》、《说课与试讲》等课程。如《微格教学》课程就瞄准如何迅速提高高师生的教学技能,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和教学媒体手段对学生教学所需的各种能力进行系统训练。
三、开发实践性课程是重要支撑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养成,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养成有赖于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反复操练。因此我们狠抓说课、试讲、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的实践达到提高能力之目的。
1.扎实组织的说课训练。说课是介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指的是教师把自己教学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的板书等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向同行表述,是培养和提高高师生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因此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编写说课稿,并组织学生在小组比赛的基础上,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组织的说课比赛。并把这些选手经过进一步指导和训练后,参加学院、学校、乃至全省的教学技能大赛。
2.日常化的试讲操练。试讲是高师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试讲不仅可以了解高师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考查高师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理念、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等,并可在此过程中知晓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教学中采取补救措施。因此我们力求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走上讲台机会,不再只是让试讲成为能力强的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是让学生特别是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欠缺的学生走向成熟的练兵场。学生通过这样严格的训练,基本上都具有了很强的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几年来在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我们的选手基本上都是一等奖就很能说明问题。我院毕业生也非常优秀,涌现出了像安阳曙光中学常作印、安阳市新世纪中学鲍志慧等这样的全国优秀青年教师。
3.针对性强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教学岗位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所学理论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细化了操作程序,使我们的实习计划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比如我们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就以评选优秀实习生为契机抓紧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反思,使学生能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选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和参与学生的“回讲”和座谈。通过这种民主、自由的交流,学生谈经验、讲教训,比不足、找差距,中间还不时穿插老师精当的点评。因为我们深知“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寻求有意义的细节.并对其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其意义在于探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良好氛围是有力促进
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基于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和组织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自觉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训练。
1.文学院应在加大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的基础上,营造学院、系部、辅导员和教师等各个层次的立体结构。从而为语文教育实施能力训练提供舆论上、制度上的保证。通过舆论引导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高师生应从入学起就树立这样的信念: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从事教育工作之本,是发展之本。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强化和训练成为每个学生在这四年求学历程中的自觉追求,并落实到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每一门功课的学习中。
2.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自觉性,通过言传身教自觉主动强化训练。教师不仅应在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精选教学内容并大胆采用诸如启发式、讨论式、争鸣式等方法,还应用其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奉献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不仅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受益,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教师职业情操的养成发挥巨大作用。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篇8
关键词: 高职课程体系 构建 开发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主体,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集中反映。因此,要突出高职办学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面临根本性的改革。加强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21世纪学生未来发展的高职课程体系,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面向21世纪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就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作了研究。
一、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弊端
(一)课程体系的现状。
课程体系结构的选择是受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环境及课程设置本身等各种条件制约的,现行的高职课程体系基本上沿用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学历式教育普遍应用的“三段式”结构(为了与下面有关内容区分,我们称之为“老三段式”结构),表现在:
1.以学科分类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门类,注重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及结构。
2.以理论知识和认识过程为高职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在必要时辅以实践过程检验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或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3.在课程内容上,多数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花费的课时比例较大,强调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系统理论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实践知识不具有核心意义,仅仅被用于验证理论,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的记忆与理解,是附属于理论知识并服务于理论知识的。
(二)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
“老三段式”的高职课程体系经过多年来的施行,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也给我们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学带来了许多弊端。
1.理论比例偏重,实践环节分量不足,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不适当地加大专业理论课的深度。有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偏难偏深,与本专业或工种的生产实际联系却并不紧密。
第二,从教学的课时安排上看,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专业理论教学的课时。
第三,从教材选用看,大多数课程仍然借用中专、大专教材乃至本科教材。
第四,从教师心态看,许多教师注重增加学生后劲,授课中偏重纯理论的推导、过深的理论阐述、过细的结构分析。
2.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
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课程,根据知识组织系统性的需要而不是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课程知识,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是一种学科中心模式的课程体系,即以专业所涉及到的相关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以单科分段为特征,强调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以利于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这种模式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3.正三角形的课程排列顺序既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普遍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正三角形模式安排课程顺序,即把本专业所有课程由抽象到具体、由基础到应用、由宽到窄进行排列,构成一个封闭的正三角形。以普通高职院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为例,如***1所示:位于正三角形底部的是(通用课)基础课,其次是专业基础课,位于顶部的是专业课。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顺序也是由三角形的底层开始,然后逐层递进,学生学习完最后的专业课就可以毕业。这种正三角形模式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分而治之,之间越来越缺乏内在有机衔接与灵活配合,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训练设置偏后,学生对专业目标不了解,专业意识淡薄,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目的性不强,前学后忘,不仅使知行脱节,而且缺乏情感因素的有力促进,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易调动,效果不理想,难度较大的专业课过分集中,不易理解,且梯度较大,造成知识的流失率过大。
二、以完成任职任务为培训目标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使得构建和优化现有高职课程体系成为一项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我认为,为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突出实践性教学,必须打破“老三段式”的高职课程体系,因为“老三段式”的课程体系对于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为未来工程设计开发和学术研究奠定宽厚基础的学历式教育是适合的,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严重影响了理论教学结合实际应用及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养成,因此,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了课程体系的结构必须有所改变。我借鉴“老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模式的经验,在构建和优化高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设想。
(一)构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岗位任务”三位一体的循序渐进的“新三段式”课程体系框架。
分解人才培养目标模型是构建课程体系前的准备工作,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型进行分析,建立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对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目标进行分解,在“老三段式”课程体系基础上产生了“新三段式”的课程体系的框架,即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和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2),这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
“新三段式”课程体系不同于“老三段式”的体系框架,它不是依据课程分类来划分教学阶段,课程不再是简单的单科目教学,而是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后有机的体系框架。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这一阶段强调宽基础,针对培养目标主要学习相关职业的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等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专业技能培养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专业基本技能。本阶段主要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岗位任职需要开设必要的基本技能培训课程进行技能实训。在该阶段需要同时完成部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应对相关学科进行综合化,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教学内容应体现宽泛和扎实,切实实现以“技能培养”为主,“专业理论教学”为辅,将“理论知识”融合在“技能培养”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本技能;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或专家,能够完成一项或几项岗位任务。主要以学生将要面临的岗位任务为实训内容,以任务为中心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在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训。这一阶段是在对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后,分化出若干专门方向,以加强任职岗位针对性,进行专门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或两种以上专门技术和技能。教学主要突出“专”和“新”,技术和知识突出“先进性”。根据教学大纲,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和岗位任务强化训练形成了一条连续的渐进的岗位技能养成线,依次展开,这一岗位技能养成主线将各学习阶段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岗位技能养成十分有利,更适用于岗位任职教育的需要。
(二)按照各阶段培养目标指向选择适宜的课程模式。
在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不可能处于同等地位,必然有所侧重,这正是教育多样性与差异性的体现。这就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与以实践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学问导向模式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目标是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发展理解能力与理论思维能力,目标是“知”;实践导向模式以实践为主线,目标是使学习者形成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它的目标是“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安装 原版全文
那么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究竟应该采取哪种课程模式呢?我认为应该针对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同阶段的课程特点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式。
1.基础理论学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以学科分类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门类(***3),每门课程根据知识本身的逻辑又细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体,以理论知识与认识过程为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文字等符号层面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主要以书面形式进行考核。这些都决定了在这一阶段应采取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式”的课程模式,它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认识能力与理解能力。
2.专业技能培养阶段。
在这一阶段,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以技能模块的形式进行(***4),不同的技能模块包括了不同的学习单元,这一阶段以技能培养为目标,基本技能的养成为主线,采用实践导向式课程模式是必然的选择。遵循实践导向式课程模式的特点,课程内容的整合是构建这一阶段课程体系的主体工作。按照不同技能的不同性质、功能及内容和专业理论知识相互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要尊重各类知识、技能间的内在联系,并按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确定各模块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技能熟练程度,按其知识、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序安排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完成模块建设。这项工作实际是将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目标模型以模块教学的形式具体化,是高职教育特色的具体体现。具体做法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学生的技能需求。根据每个技能要求的实际需要,穿行理论教学,使理论教学真正为技能培养服务。
3.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
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在课程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各种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不再按照本身的逻辑进行编排,而是按照“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组织(***5)。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由“老三段式”课程体系中的并列关系彻底转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专业理论知识服务于专业技能,二者又共同服务于具体的“工作任务”(***6)。学生最终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强化有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我们称这种课程模式为“以任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结构合理、实用高效、深浅适度的“工作任务”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效果,影响人才的发展方向。因此,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的内容编排应进一步突出实用性与定向性。应突出层次,加强针对性、方向性训练内容,教学训练内容安排以强化岗位技能为准则,以岗位任务训练为重点。
适应高职教育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是新形式下教育改革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只有结合实际,踏实研究,真正做到实处,真正有所突破,才能培养出真正服务于岗位任职需要,受企业欢迎的人才队伍,高职院校才有新的契机争取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篇9
关键词:英国 心理学 高等教育
英国的本科生教育一直以来被世界公认为最优秀的教育系统之一。总体上,其在教学管理上具有方法科学、态度严谨、高效率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等特点。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和科研水平上,英国的大学也在世界上享有声誉。因此,通过分析英国大学的心理学高等教育模式,并与国内心理学专业教育进行比较,对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系,提高中国高校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是一所建于1876年,并于1909年得到皇家特许授权,与牛津、剑桥等大学一起,享有崇高的教学和研究声望的综合性大学。2008年,英国《泰晤士报》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排名中,该校心理学专业位列第四。通过在该校心理系为期一年的访问工作,作者对该系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教育模式和特点有了较为深刻的感受。
本文通过对英国心理学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特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对我国心理学专业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一、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学制、课程设置
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只有3年,除最后3个月时间是毕业设计外,其余时间均安排专业课授课。虽然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学制较短,但由于其课程时间设置上集中且课程量大。比如,除中午一个小时的午饭时间外,其余时间均有可能安排专业课,加上严格的课程管理制度,使得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教育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主要偏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课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以及掌握心理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具体来说,与国内大多数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相比较,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在本科生课程设置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一年级期间的主要课程包括有两大类,一类是专业基础课,另一类是专业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作为整个心理学专业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专业通识课作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均需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系。而国内课程设置上一般把专业通识课放在较高年级课程中。
2.在具体课程设置上,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尤其重视目前的心理学主流学派――认知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介绍。除了在本科一年级有一门“认知心理学”课程外,在本科生二年级和三年级中还分别有专门针对“记忆”、“知觉”、“语言”等目前认知心理学领域较为热门研究方向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更为深入系统地掌握这些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
3.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心理学实验课程是整个本科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国内也有的“统计方法”、“实验心理学”等课程外,还专门开辟了“认知模型”、“高级统计方法”等课程,向学生讲授较为前沿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4.由于英国不同的心理系各有其特色研究方向,因此,对高年级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还设置了与本系特色研究方向较为相关的课程。比如,在布里斯托大学心理系就为三年级学生开设了“发展障碍”、“营养和行为”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有助于许多本科生毕业后在本校或其它学校继续从事相关领域研究。
5.除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外,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还有很大的自可以选修其感兴趣的课程。而这些选修课并不局限于心理学学科内,包括医学、社会学甚至计算机、电子工程等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都可以选修,为了保证选修课的学习质量,学校一方面对于每门选修课都明确提出了预先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课程,同时还会有专门的选课导师对本科生的选课进行指导。
二、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风格、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英国高校高度重视对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每个学年开始,每名学生都会有一本学习手册,该手册中对本学年开设的所有课程学习目的以及课程内容时间进度进行介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把握课程学习进度并及时检验各阶段是否达到规定的学习要求。
具体在课堂教学方式上,所有心理学专业的授课模式主要分为“讲课式”和“研讨式”。讲课式教学模式主要针对专业通识课,由教师对各章节知识进行系统讲述,一般讲课式模式都采用大班集中上课的形式。比如,社会心理学。与讲课式模式不同,研讨式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中由教师首先进行背景介绍,然后抛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案例或者事先要求学生准备的内容由学生分组或者依次进行讨论并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由于研讨式授课模式要求学生在课下对讲授课程进行充分预习,看大量的研究文献做充足准备,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培养了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内容上,除教材内容外,每门课教师会为学生列出学习本门课程需要阅读和参考的书籍。在每次上课之前,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或文本的形式获得教师上课的幻灯教案,以便学生在课前对本次课堂的内容进行预习准备。教师的讲课内容并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已有的经典知识,更多的时候只是对知识点中的要点或者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而把大多数书本上的内容安排给学生课后自己学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师上课时的效率。除了参考书籍外,在课堂上或课后,教师还为学生选择了大量最新、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成果文献让学生阅读或进行讲解,尤其是对一些目前存在的学术争议通过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分析。
在教学风格上,由于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发言踊跃,学生对讨论的话题轮流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授课风格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有利,学生并不是很被动得接受到知识,而是在一种互动中对课程的内容有了更为充分的理解和吸收。当然,这种教学风格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应该具备该专业领域较广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接触最新研究前沿,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这种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
三、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考核方法和体系
相对于国内高校心理学专业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采用考试成绩的方式。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对学生的考核更多地表现出注重能力,体系多样化的特点。在考核方法上很少有课程是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而多数采用如研究设计、课程论文的形式作为学生最后成绩的主要依据。
对于每次学生的研究设计或课程论文,教师都会认真地进行批改,除了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打分之外,教师还会对论文中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点评。由于在研究设计和课程论文的评分过程中,教师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性,很多考试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正确答案。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研究设计或课程论文过程中并不能简单照搬书本中的知识抄袭拼凑,而是需要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认真地整理和分析,然后结合对当前问题的分析产生既有逻辑依据又带有明显学生个人创新性的观点和想法。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严谨、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加强。
此外,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从考核体系中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的研究设计或课程论文中,不但有要求每名学生必须独自完成的作业,还有一类是由一组学生共同完成的小组作业。由于小组作业的成绩也将作为学生期末成绩计入总分。因此,每名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的进程中按照分工承担自己相应的工作,最终在与小组其他同学的共同合作努力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题。
四、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资源
在硬件资源上,学校***书馆和各系大楼内,都有供学生免费使用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均能通过网络随时查询学校各***书馆的***书资源,还能免费***大约12000多个论文数据库,其中仅心理学领域期刊就有近200种。通过查阅这些心理学领域的最新期刊文献,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于开拓研究视野,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大有裨益。
在软件资源上,由于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信息来源,该系在学年一开始发给学生的学习手册中均详细注明了每门课程专业教师和助教的联系方式以及这些教师每周固定的答疑时间,学生有关于专业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向教师咨询。除此以外,手册中还对系里每名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感兴趣研究方向的教师联系,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通过这些措施,专业教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帮助作用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另外,该系每年还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机会。学生既可以参加系里邀请的各领域专家讲座、报告会,学校或一些研究基金会还会资助学生出外参加各种学术论文报告会。通过这样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开展科研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很多心理学专业本科生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具有较高学术质量的研究论文。
在其它方面,学校为全校学生开设有各种免费的培训班,这些培训班中,既有针对非英语母语学生的语言提高班、也有针对所有学生的科技论文撰写培训班等。另外,学校计算机信息中心还制作了大量针对本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各种计算机软件使用教程提供给学生,比如,office办公软件以及Photoshop***像处理软件等。这些学习资源都为培养综合性高素质心理学专业人才提供了可靠保障。
五、英国高校心理学教育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上述对英国高校心理学教育模式的分析,对我们每名国内从事心理学专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英国和我国具有不同的国情,如何更好地借鉴英国心理学专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方面
英国的心理学专业教育模式对每名心理学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需要具有非常扎实全面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教师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知识,应该是对于整个心理学专业知识体系的把握。同时,教师还必须紧跟当前最新研究前沿,掌握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能对本领域学术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今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很好的把握。最后,教师在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上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亲和力。因为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感,才能使教师真正把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素质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并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从以上方面来看,通过合理的培训和考核机制,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关键。
2.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
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作为培养高素质心理学人才的关键,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相比于国外心理学专业学生,国内学生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为何有很多国内学生到英国读书,感觉难以适应的原因。虽然从表面上看英国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少、课堂时间短,但由于更多的要求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因此很多学生均感觉到学习压力要远远大于国内的学习要求。
要缩小国内学生与英国学生在以上方面的差距,培养学生养成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单向传授式教育模式以及单一的成绩考核方式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抱以投机取巧、片面追求高分的不良心态。因此,如何使学生建立认真努力、勇于进取的学习理念,从而使学生在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是需要全体教师包括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管理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3.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方面
不可否认,随着我国教育投入的加大,国内心理学专业学生能够利用的学习资源相比以前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英国心理学专业学生,国内学生了解心理学研究最新进展的机会和可利用资源还相对较少,其中既包括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资源,也包括可利用的教师智力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以及学术兴趣。因此,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改善学生的学习资源条件,最大程度上为保证培养具备高素质心理学专业人才而服务。在这些方面,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教育体系已经有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值得管理者去进一步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薛晓燕,张向前.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启示[J].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90-94.
[2]田洪芳.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08,(34):72-74.
[3]汪怿.英国高教改革的最新动向[J].煤炭高等教育,2003,21(6):43-46.
[4]陈韩晓.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4,(2):83-85.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篇10
关键词: 高职 人文素质课程 教学方法
***将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确定为:“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路和观念的改革是先导。”教学改革这个核心问题随着高职院校连年扩招,以及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广大国民关注的焦点之后,显得更为突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创新直接关系到高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人文素质课程上使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有效地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必须寻找提高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坚持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高职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学会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综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辩论、对话等,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只进行隐性的控制和引导。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构建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将知识学活、学深,进行自我教育。实行讨论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思考与创新的能力。我们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讨论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提出问题,在学生做了充分准备的条件下组织讨论。这样组织讨论,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对国家的方针***策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讨论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张扬、潜能得以发挥、创造力得到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形象、生动、可信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相比于一般的教学方法灵活得多、生动得多,没有那么多复杂深奥难懂的概念、理论,内容形象、直观、有趣,而且能把学生关注的热点现实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更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吸引学生,找到与学生思想的契合点,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案例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很多还可能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真正面临的实际情况或问题,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选用古今中外及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发生在大学生中间的典型的真实案例,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思考,既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第三,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记忆。与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同,案例教学能将那些活生生的事实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描绘方式或影视直观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记忆,并能保持长久,甚至刻骨铭心。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实施案例教学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第一,选择案例。这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选择的案例必须有代表性、典型性。第二,让学生分析案例、提炼理论。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案例,提出一系列逻辑性的问题,并在精心指导下让学生逐一回答,使学生不断接近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实质。第三,教师再次分析案例。教师就所选案例提出的一些问题,站在理论的高度重新分析审视,最后得出一般性结论。
三、启发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积极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和启发,变简单的说教式、注释式为入情入理、循循善诱的引导。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人文素质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在人文素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用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促使每个学生的大脑不断受到信息刺激,发现更多的问题,进而思考更多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启发式教学中,我们密切联系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高职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用科学的理论启发高职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情感教学法
情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人。”高职学生是具有丰富情感、较强自尊心的主体,能否接受教育影响,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因此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录像、电影等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抓住教材的教育点,选准学生的动情点,将课上得入情入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运用情感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具有重要的引导、感染作用。首先,教师要有感情,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正热爱,对学生的真心关怀和爱护。如果教师自己信念动摇,对***和人民缺乏深厚的感情,把学生仅仅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人,这样的教学效果绝对不会好的。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师应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乐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就业、学习、恋爱、同学间矛盾等问题。当然,情感运用必须始终贯穿着理性的指导。情与理是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以情感人是手段,以理服人是目的。只有情中有理,理中蕴情,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社会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要下大力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增强学生对相关基本理论的现实感、认同感。我院采取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一是社会锻炼、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职学生人数大大扩充,传统的由任课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外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实施难度相当大,迫切需要探索更加灵活多样、自主性更强的社会实践方式方法,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勤工助学、职业训练等。二是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大学生的入学教育、***事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平时社团活动、道德文明实践活动、人际关系实践等多种活动。要充分利用学生会、班团干部组织与人文素质课程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三是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资源统筹整合,让专业实习实训同时成为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的平台,使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相结合,这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四是实践教学与择业技能培养相结合。高职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人才,教育教学应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如何结合学生的就业展开,不断创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六、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运用动态视频、动画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媒介载体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具体、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以多种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得到刺激,激发他们学习抽象理论的热情。在教学中,要在坚持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大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依托课堂、粉笔与书本的单调、枯燥、死板的缺陷,可在单位时间内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运用的日益大众化,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手段正在教育领域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将多媒体教学引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可以运用红色经典、***故事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运用网络技术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他们求知欲强、学习效率高的特点,从而能增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吸引力。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课件水平和质量,丰富教学的场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将课堂的形式由单一的教学者讲授变为多维形式,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堂也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的心理要求,可以弥补人文素质课程传统教学方式枯燥的缺陷,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无定法,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上述教学方法并不是孤立地运用,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互动和交替使用。因此,寻找某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并非明智之举,而综合教学法的运用才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超任.高职高专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湖南省教育厅组编.高等教育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