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10篇

爱的教育篇1

年前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动的书《爱的教育》,这个寒假终于如愿以偿了。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爱的教育篇2

长假里,老师介绍我们阅读一本名为《爱的教育》的书,原以为它和其他的童话书、故事书一样,只是一些好玩、逗趣的故事而已。但看过以后才知道,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个意大利三年级小学生恩里科十个月中所写的日记,讲述了他一年的成长经历。书中简洁流畅的文字,寓意深刻、充满温情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

在《爱的教育》中,作者通过一个温馨的字眼儿“爱”把所有的故事巧妙地贯穿起来,给我们描述了人世间种种爱的形式:纯真的同学之谊;温馨的亲子之爱;浓浓的师生之情;对祖国的诚挚的爱。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感人肺腑,发人深思。

最触动我的是小主人公恩里科的父亲写给他的一封信——《感恩》。在信里,父亲告诉恩里科,老师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敬老师、爱戴老师。即使老师有时态度不好,甚至有时还会犯错,也要一如既往地尊敬老师。

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恩里科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篇3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名叫《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安利柯,他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用他的笔记录了一学年学校和家里发生的一件件平凡但确感人的事。

校长先生从不责骂小孩,和蔼可亲,自从心爱的儿子在战场上死去后,就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们;老师们终日辛勤工作,把全部的爱和热情都奉献给了孩子们;父亲教育他行为举止应该像个绅士,要爱自己出生、成长的这座城市和他的居民;母亲和姐姐是高尚、善良的人,有金子般的心;同学们纯洁、友爱、善良。

通过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爱才是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我们要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六年级:冰雪115

爱的教育篇4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爱的教育》,字从我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觉的一个人不要自私。爱每个人都是有的,只是从不利用发现爱的心,我喜欢有爱的世界因为有爱的世界是美丽的是皎洁的。

爱无处不在,在小学的教室里有老师对学生的爱,有同学对学校的爱。在敬老院有员工对老人的关爱!说起关爱我想起妈妈。爸爸。老师。同学。哥哥。姐姐……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学生。朋友。弟弟。妹妹都有关爱!

我有一个哥哥,他是一个脾气不好,爱生气的哥哥,可是他对我的爱是无法磨灭的,他教会我很多东西,上网。数学。语文。物理……在一个寒冷的秋季一个晚上下着雨,很晚了我和哥哥从画室出来,发觉到下雨了,那时我和哥哥手里没有雨衣,没有雨伞,哥哥怕我被淋坏把他的又大又厚的外套批给了我,我说:“哥哥,不用我的衣服很厚”他对我吼了一声:“叫你穿你就穿,不许顶嘴。”我知道哥哥对我吼是为我好的,我也没在说话。我坐在哥哥的车子上紧紧的搂着哥哥,我怕他着凉,回到家他一个喷嚏又一个喷嚏的打着,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随手拿了一杯热水给哥哥。我看着哥哥那难受的感觉我止不住眼泪,跑到屋子里伤心的哭。哥哥,你真是我的好哥哥啊!我为有你这样的哥哥而自豪而骄傲!从那时我知道了他不单单是我哥哥而是我在雨天了的雨伞,是我在烦恼时的快乐,是我一生永远忘不了的好哥哥亲哥哥,我把他在我心里排在地一位!

那一天我好感动。

爱的教育篇5

孩子同大人一样,渴望得到赏识,得到爱。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我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始终贯彻爱的教育。因为教师的爱,能温暖孩子们的心,是孩子们充满朝气和奋发向上的活力!即使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也是面带微笑对待他们,这样,即可吹散笼罩在他们头上的紧张和不安,又可使批评教育在轻松气氛中进行,往往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人们常说:一份严格的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甘露。我常用爱的“感情之蜜”对待我的学生,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促使学生学业成绩不断提高,同时还可拂去学生身上的灰尘,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实施爱的教育,我坚持做到“情注细微处”:对学生微小的进步,就说出一句赞誉之词或送去一种鼓励的眼神,使学生感到我给了他一股暖流,一股力量,使学生更加坚定信心,充满希望,学生也就会敞开自己的心灵,非常乐意接受我的教育。

实施爱的教育,就要对学生多表扬和多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这样几句话:“每个孩子都像一座休眠的火山,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如果教师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无异于在火山口加了重压,火山就没有力量喷发了”。爱的教育,则能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举一个例子来说吧我们班有个男孩,叫下强,小时侯非常聪明,但上学后常因‘“爱说爱动爱插嘴”挨老师的批评和处罚,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后来我接替这个班的班主任,非常关爱他,注意发掘他的“爱动脑筋”的优点,让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鼓励他的上进心……后来这个男孩进步很快,语文、数学成绩直线上升,还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参加劳动特别积极,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爱的教育,自然有爱的回报。

记得去年六月的一天,我在参加学校排球训练中不慎摔伤了腿部,在医院里拍了x片子,敷了点云南白药后,仍然回到学校上课。当我慢慢地来到教室门口,孩子们见状,顿时都张大嘴巴,瞪着眼睛,一个个露出紧张而又惊讶的神色,此时教室里出奇的安静。在我讲课时,我的声音虽然很小,但是孩子们听得格外用心,我的提问,他们都能一一对答如流。不知不觉,一节课就很快就过去了。刚下课,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围拢来问这问那,有的给我搬椅子,有的用书本使劲的为我扇风,女学生李思琪轻轻的问我:“张老师,您疼吗?”我笑着说:“别难过,现在我不是好好的吗?我腿上的痛全被你们的热情赶跑了。”她听了,小小的脸蛋儿立即笑成了一朵花。正当我们高兴之时,只见平时最调皮外号叫“猴子”的装着演员的腔调,大声说:“让开,让开,我孙悟空给师傅送茶来了!”孩子们马上闪开一条道,只见他双手捧着茶杯,毕恭毕敬地送到我手上说:“老师,请喝茶!”我看了看他,看了看大家,会心地笑了,伸手接过茶,此时心里无比激动,觉得这根本不是一杯茶,简直是一杯上等的蜂蜜。我喝在嘴里,乐在心里,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孩子们见我如此开心,就更高兴了,这是,孩子们都笑了,我也笑了,整个教室都被笑声包围了,我完全被陶醉在无穷的乐趣之中……

爱的教育篇6

关 键 词爱;教育爱;教育爱之义;教育爱之墙;教育爱之桥

中***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3-00-05

人是爱的动物[1],人作为爱之在优先于人作为认识之在和意愿之在。但当今时代,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我们不会爱了。“爱,在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比其他任何时代更甚,已经成为人生最大的支柱,或最后的支柱。但是这个支柱,在我们这个时代,也许比其它任何时代更甚,又变得极其脆弱,一触即溃。”[2]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人类爱的本能的退化?在爱感下降以至湮没的当前社会环境乃至教育情境中,教师可以做些什么?

一、教育爱之义:在关系中给予

(一)爱的本真之义

爱没有国界,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在西方精神中,受难的人类通过耶稣基督的上帝之爱得到拯救,人与亲临苦难深渊的上帝重新和好是最高的境界。”[3]西方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导出一种“爱感文化”,强调人之“罪”以及上帝对世人的宽恕与救赎。基于希伯来精神,基督教背景下最高形式的爱是圣爱――上帝就是爱――一种自上而下垂直属性的爱。这种爱具有超验性质。西方之爱中,水平方向的爱依赖于垂直方向的爱,即首先神爱世人,然后世人彼此相爱。中国人最高形式的爱则是孔子所主张的仁爱,即“仁者爱人”。其特点是既超越自我中心,又超越自然,而专属于人。尽管中西方对爱的解读不同,但把爱当作为一种超越自我中心的情感则是共识。正如荣格所说:“既然地球和人类都只有一个, 东方西方就不能把人性***成彼此不同的两半。”[4]爱同此理。

爱既然具有超越自我中心的性质,那么与他人联合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弗洛姆认为,人渴望与他人建立关系,渴望与他人冲破分离而相融,因为“要求实现人与人的结合是人内心最强烈的追求”[5];亚里士多德说“人在本性上是社会性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爱是一种个体超越自我中心且渴望与他人保持联结的关系性产物,当然,人与人之间的相融与联结是以保持个体***性为前提的。

既然爱是一种关系性产物,其存在就必然具有主体与客体(对象)。那么,爱是如何在二者间流动的?抑或说爱表现在哪些方面,本质是什么?正如弗洛姆所言:爱的本质不是获取而是给予。“‘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6]爱的本质就是给予,给予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心中的生命力。而在路易斯看来,爱不仅仅要给予,还有所需求。他把爱划分为给予之爱与需求之爱,认为需求也是爱的一个维度。例如,我们通常认为母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给予之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是一种需求之爱,因为“她必须分娩,否则就会死去。她必须哺***,否则就会疼痛”[7]。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母爱是需求之爱,但她需求的是给予;母爱是给予之爱,但她需要被人需求。”[8]诚然,对于一个家庭主妇来说,被需求的母爱意味着存在的价值。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在寻求爱与被爱,而是在寻求自我的存在感与自我肯定。既然爱本身存在主、客体,那么爱必然是一种双向的流通,同时存在给予与索取两个层面。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对“慷慨”一词的界定是:虽然不愿意索取,但是为了给予也适度索取。[9]可见,爱的本质是给予,但同时需要适度地获取。

(二)教育爱的涵义

观照爱的本真之义,我们认为教育爱是教育的本质动力, 教育的本质就是以爱为根本的文化传递过程。[10]狭义的教育爱是指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生发的一种超越血缘、超越自私的自X、崇高、永恒的教育情感;广义的教育爱不仅仅是教师的爱, 而更是组织群体的爱,包括代表国家和各级***府意志的教育决策者、教育组织者、教育实施者。[11]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都只是主体范围上的变化,而实施对象是不变的。

从教育爱的流通层面分析,上述定义中的教育爱是一种单向度的,从“上级”到“下级”的爱的流通。但爱是双向的,教育爱应该是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热爱, 以及由此生发的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戴,是师生互爱的统一。“蜡烛精神”“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口号式的赞美,只强调教师无条件、单向度对学生的爱,其实质是对教师精神和道德的绑架。

二、教育爱之墙:文化与时代的绞合

20世纪中期,繁华的资本主义制度背后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人们处在一种道德、精神的空虚与危机之中。而当今中国,爱的匮乏与放逐同样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并漫延到教育领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状的产生,又是谁建构了这堵高墙?

(一)爱的本体论缺失

中国文化是一种基于“德感”的“乐感文化”,以“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假设为基调,但这种德性的“自盈”容易导致人缺乏忏悔意识,从而意识不到人性的亏缺与德性的亏虚。[12]在这既超越自我但又囿于自我(对自我的“善”充满自信,否定自身的“不善”)的爱中寻找出路与超越的儒家“仁爱”精神,常常会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交流的中断,从而无法使爱在两者之间流转。在中国的爱感情境中,大多数人所持有的是余虹所说的“世俗之爱”,即“以亲疏敌我区分为基础的爱”和“以善恶是非区分为基础的爱”[13]。前者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基于亲缘关系的爱,具有典型的自我中心趋向。后者则通过是非善恶来决定人的爱恨情感,但这种讲事实论公正的善恶之分的爱过于刚硬,少了爱所应有的柔软与宽容。

毋庸置疑,爱理应包含宽容抑或宽恕的因子。中国人也讲宽容、宽恕,但这种宽恕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带有“和为贵”“得饶人处且饶人”等功利主义色彩,并不是无条件的爱。而在西方语境中,宽恕是指上帝对罪恶者无条件的爱。诚然,只有认识到自我德性亏虚才会希望获得别人的宽恕,但是如果处于德性“自盈”状态,或者仅仅因为今天宽恕你,是因为我犯错的时候也期待获得宽恕,那就不是真正的宽恕,当然也不存在爱的流通。从中国文化“人性善”的假设中可以推出人犯错的概率是很低的,即使犯错也只是因为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那么他寻求的宽恕就不是因为自身的“恶”,而是外在环境所造成的暂时的“恶”,如此,宽恕的力度大大减弱,爱的流通也大大减缓了。因此,面对中国古已有之的爱的话语体系,我们只有深刻反思基于“人性善”的功利性宽恕理念,才能建构一种关乎生命情怀、真正能践行宽恕的教育爱。

(二)教育的异化

随着工具理性的盛行,“知识就是力量”成了绝对真理。我们把知识当作万能良药,以为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殊不知“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更不等于“有智慧”。而知识又常常与成绩划上等号,于是成绩也就“阴差阳错”地等同于文化了。也就是说,只要成绩好,就是有文化、有智慧的人。所以现今学校、家长甚至学生自己纷纷陷入“唯成绩论”的泥沼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基础教育应试化倾向的日益加剧,被裹挟其中的学校与家长早已忘却了教育的目的。“唯成绩论”给中小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升学压力。有研究者称,人在持续高压的状态下,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抑郁自杀,另一种是苦毒积压太久,心理扭曲从而去杀人。恰如怀特海所说:“当理想降低到实践的水平,其结果就是停滞不前。特别是当我们把智力教育看作仅仅是获得机械呆板的大脑能力……”[14]

“唯成绩论”背后是教育精神的“迷失”,其后果是学生成为生产分数的奴工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对于美好人生的态度与规划沾染上了功利色彩,越来越缺失了本属于人的灵动。“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拥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15]。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爱之标杆。一旦教育精神出了错,一切教育都会失去意义。教育爱存在的意义是协助完成教育目的,教育精神的迷失加重了教育爱内在关系的失衡,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弱势,即教师以爱之名对学生的命令与统治;二是教师对学生的放纵与漠视。前者是中国教育关系中长期存在的一大顽疾。在这种关系中,一方成为另一方的统治者,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而“唯成绩论”加剧了这种不平等。平等先于尊重,尊重先于爱。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地位上的平等,又何谈尊重和爱呢!而在后者,教师漠视与放纵的对象大多是那些边缘学生。受“唯成绩论”的影响,这些边缘学生中学习成绩较差者居多。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冷漠,教师冷漠的情感换来的只能是教育爱的冷漠。

(三)教育爱的技术困境

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电子媒介的泛滥对当代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子媒介(电视、网络)催生了大量的旁观者[16],使更多的人变成道德冷漠之人。与此同时,在网络化和机器人时代,社交软件“横行于世”,人们既处在一个被拉近的世界中,又处在一种被疏远的距离中。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生活在这样的悖论当中:既希望与别人无时不刻地实现联结,又希望拥有独属自己的瓦尔登湖畔。科技的发达使彼此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而这种“陌生”的状态加剧了相互间情感的冷漠。当前,学校使用电子媒介进行教学的现象日益增多,电子技术的进步对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果教师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电子媒介进行教学,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学生沾染上冷漠的因子。

除了现代电子媒介对教育爱的技术性影响,家长“侵略式”介入与“卸责式”心理同样影响着教育爱的生成与交流。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他们有能力质疑教育者的专业性、干预学校的教学活动甚至管理行为,要求学校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家长与学校教师的联系与互动有效规避了以前家长在教育上的“离席”,却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压力。家长面对的只有自己的孩子与教师,是教师面对的却是整个班级及背后所有的家长。家长的过度干预或监督,会使教师产生极大的不适与压力,导致对学生产生不敢管理的心态,从而造成爱的放纵。与“侵略式”介入相反,一些家长不想承担应有的教育责任,一旦牵涉到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把责任统统推给学校与教师。这同样会使生之间的教育爱产生裂隙。

三、教育爱之“桥”:理念与技术的铸构

如何摧毁爱的教育高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爱?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只有重回爱的怀抱,重温爱的本真之义,探讨由实然通向应然向度爱之表达与建构的实践路径,才有希望看见墙倒之后的光明。

(一)教育爱的理念路径

1.爱的异象

爱需要超越血缘,超越自私,需要植根于对每个生命的珍视。爱需要格局,如果不经常目睹伟大与崇高,爱便无从谈起。人只有拥有无条件的大爱,才能学会宽恕。爱不是一个乏善可陈、高高在上的词,特蕾莎修女一生所践行的“怀大爱心,做小事情”就是最好的注释。回到教育,教师应使自己充满爱,成为爱的发电机。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学着用爱来滋润学生的心灵。“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应该弘扬爱心,迈向超越,而不是冷却爱心,自求超脱。用爱唤醒爱,才能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与崇敬。正如怀特海所言:“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宗教性的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它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崇敬感。”[17]

2.“种子说”

很多人信奉这样的教育假设:孩子是一张白纸。教育者是主人,是画家,是书法家,他们按照自己的构思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倘若不成功,错处绝对不在纸身上,而是因为书法家或画家无知之故”[18]。在这样的假设中,我们夸大了教育者以及知识的作用,忽略了孩子自身发展的可能性。须知,孩子是种子,教育者是仆人、园丁,只能顺应自然的规律去培植,而不是去改变。让孩子像一棵树一样自由地生长,像一朵花一样自由地绽放,这是美好的盼望与期许。所以,当前教育的拯救之路必须返回到起点,重新校准前提与假设。唯有教育者颠覆习以为常的教育假设――“孩子是张白纸”,认识到“孩子是种子”,孩子才能在爱和尊重中享受自由,否则只能在填鸭式教育中备受奴役,在“唯成绩论”的推崇中成为分数的奴工。

(二)教育爱的技术出路

1.适切的爱之语

教育者需要对受教育者用行动施予爱的养料,从而培养受教育者的爱感与爱能,引导其走上“成人之道”,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教育爱在实然通往应然的道路上,需要在师生关系中形成对等的关乎爱的生命对话。盖瑞・查普曼认为人们有五种爱的语言: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19]将关于爱的五种语言引入教育爱的关系中,不仅可以增加爱的丰富性,还可以给教育爱施予新的养料。

第一,肯定的言词。鼓励并不是给学生施加压力,而是给予他们勇气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对他们积极的行为给予赞美与认可。第二,精心的时刻。教师与学生进行真挚沟通,对学生所处的情境保持同理心,善于倾听学生的诉求,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从而打开师生交流的通道。第三,接受礼物。礼物本身是思念的象征,其价值只与爱的程度有关。教师要学会用礼物奖励学生,这个礼物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教师甚至可以把自己“在场”当成礼物送给学生,用象征爱的礼物激发学生爱的能力与情感。第四,服务的行动。教师帮助学生,为学生服务,通过爱的行动、合理的请求引导爱的流通。第五,身体的接触。一个温柔的拥抱可以对任何人传达爱。每个学生的爱语都是不同的,教育者需要发现并学会“说”受教育者钟爱的语言,当他们情绪的爱箱被填满的时候,举止就会不一样。观照教育爱的内涵与教育的目的,期望通过爱之语的技术路径达至师生之爱的相融。

2.爱的共同体:家校“团契”

爱的共同体是以对人格自身之爱而建立起来的伦理共同体,是所有成员相互帮助以实现真正自我的共同w。[20]实践中,我们知道教师、学生、家长是不可分离的重要团体,所以亟需这种爱的共同体的建构。近几年,家校合作成为全球家校关系发展的一个趋向。毋庸置疑,家校合作可以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克服学校自身的封闭性,同时保证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监督,有助于创造双方平等对话的平台。然而,家校合作的要旨虽然是教育者和家长共同承担学生成长的责任,培育学生成才,但事实上,双方的合作悄然间偏离了培育学生成才的内涵,而只是为了成绩的提高。

“团契”(fellowship或communion)源自《圣经》中“相交”一词,意为相互交往和建立关系,指上帝与人和基督徒之间相交的亲密关系。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追求真理与自由。借鉴“团契”的精髓与内涵,笔者认为家校的合作,不应该只是学校、家长(社区)的参与,还需要第三者的介入,即“真理”。家校“团契”的重点不在于学校或者家长,而在于多方合力让学生追求生活的意义与美好的信心与仰靠;不只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生命的过程。家校“团契”的建构契合了赵汀阳所说的:教育爱“不是单纯地满足于对受教育者知识记忆、操作技能等功利性目的的追求,教育爱……带给学生的是追求意义与美之后的畅快,是达到真和善之后的恬淡,是包含人性情感光辉与理想追求的充实和坦然”[21]。

参考文献:

[1]高德胜.论爱与教育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3:1-6.

[2][7][8]路易斯.四种爱[M].汪咏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7,27

[3]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0.

[4]何光沪.“这个世界最需要爱”――读刘小枫《拯救与逍遥》[J].读书,1989(06):5-17.

[5][6]艾.弗洛姆.爱的艺术[M].李健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22,28.

[9]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8.

[10]陈东升.试论教育爱的三种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02):57-59.

[11]谢桂新,柳海民.教育爱的新视界[J].教育科学.2011(03):17-23.

[12]吕丽艳.论道德教育中的爱感生成――对中西人性体认的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80-84.

[13]余虹.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J].意林,2008(20):43.

[14][17]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3.26.

[15]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65.

[16]高德胜.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论道德教育在电子媒介时代的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4):30-37.

[1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

[19]盖瑞・查普曼.爱的五种语言[M].王云良,陈曦,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20]曾云.爱与伦理共同体――胡塞尔的社会伦理现象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6-22.

爱的教育篇7

什么爱是教育爱?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家庭教育学家冯德全教授认为,爱孩子的方式有“教育爱”“血缘爱”和“溺爱”三种,什么样的爱是教育爱?

教育爱是有理想、有目标的爱。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应有个理想,有个目标,有素质标准,有行为、性格要求。这个目标并非具体到孩子长大了干什么职业,做什么专家、董事长,而是要清晰地想象出孩子将来是个什么样的青年,具备哪些素质,有什么性格优势,希望他成就何种程度的事业。而只有“血缘爱”的父母、祖辈,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标准,更没有清晰的想象的。他们爱孩子仅仅为了血缘感情的满足,是盲目的爱。这是一种生物爱,正如高尔基说过的“连母鸡也会”!

教育爱是特别满足孩子精神生活的爱。父母经常想到的是孩子兴趣广不广,求知欲强不强,爱不爱观察提问,是否喜爱动手动脑,喜不喜欢识字阅读,人际交流是否广泛,心理品质是否上进、自信等。因为要让孩子快乐,最重要的是精神快乐,使孩子热爱生活,活泼大方,多才多艺……而血缘爱主要是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给她最好的吃穿、服务,让其盲目地、自由自在地玩乐,让孩子尽情地享受,还误以为这就是幸福的童年,这就尽了做父母的职责。

教育爱是一种父母、子女的“双向爱”。父母、祖辈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同时也引导、鼓励、表扬孩子关爱父母和长辈。血缘爱是“单向爱”,它没有育儿理念,是“水往下流”的传统腐朽的爱。认为父母、祖辈爱孩子天经地义,而孩子太小,从不要求他关爱家人,这必然培养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的人。

教育爱是十分讲究态度和方法的爱。父母能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能把握孩子不同年龄、不同场合的心理脉搏。而血缘爱的父母不讲爱态、爱法,把孩子当私有财产,小时做宠物,大了当“泄气包”;高兴时疯疯颠颠,不高兴时打打骂骂。

教育爱的认知

通过对《孩子,你得自己走》这本书的阅读,透过作者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教育故事,我对家长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爱有了更为具体的、理性的和清晰的认识。

爱是严格要求。苏拉认为习惯和性格是父母应给予孩子的最大的习惯。为此,他们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定下了许多必须要严格遵守的规矩,以此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树立违纪就要有所担当的责任意识。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便于树立父母的威信。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免都会犯错,而犯错后主动承担责任才能避免不在同一问题上再犯错。只有这样,才能学会生活,才能获得成长。在海洋打破碗后,他们坚持让孩子倒垃圾来承担结果。教育工作同样如此,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是能够严格限制自己行为的,也就是能够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每个人的自控力不是很强,就需要一个令行禁止、严格要求的老师来帮助他们成长。所以在教师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一定要严格制度管理,坚持不懈执行下去,才便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爱是尊重信任。苏拉这位好妈妈能够和她的宝贝儿子海洋像朋友一样相处,彼此非常尊重,我想主要源于她非常尊重她的孩子。她从不在外人面前责怪孩子,也能够蹲下来在孩子面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能够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并听取孩子的意见,注意给孩子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母子关系非常亲密融洽。由于作者信任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有事情愿意向自己的母亲倾诉;由于作者信任自己的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总能耐心倾听,从不火冒三丈。尊重是教育的底线,也是爱的前提。有时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被尊重。我们做教师的,应该时刻以尊重为出发点来实施和设计教育行为。如果我们的教育效果不明显或是学生根本就不买账,这时我们就需要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出发点是从自己出发的教师立场,还是从学生角度思考的学生立场。如果教师总是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是爱孩子的,但却从不信任孩子,不从学生立场来设计教育行为,那我们给予学生的不是教育,而是伪善的欺骗。

爱是榜样引导。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承担起“教养”这个词所赋予的责任,和孩子一起成长。作者苏拉为了培养孩子做作业的兴趣,坚持和孩子一起做作业,相互评价、相互监督、相互影响,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热爱学习,做事认真的母亲形象。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父母责无旁贷地应成为孩子亲密的第一伙伴。特别是作为家长,对孩子要多进行一些感情投入,不但要做孩子的学伴、玩伴,更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榜样。只有当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时,孩子才会觉得父母与自己是最亲近的,通过彼此友好关系的积淀,才能让孩子沿着幸福、友爱的道路健康成长。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观察生活、一起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起帮助孩子组织一些班级或集体活动,做孩子学校生活的坚决支持者与坚强后盾。只有成为孩子的“学伴”,才能激发孩子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巨大的上进力,孩子慢慢就会爱学习、会学习了。做孩子的玩伴,做父母的就应该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和交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积极进行一些运动性质的游戏活动。同样,我们做教师的也要做好学生的榜样,身先士卒、为人师表,用我们的认真执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来影响我们的学生。如,我们可以和学生约定共同坚持读书,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坚持晨练,我们还可以和学生约定一起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做最好的自我等等活动。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还可以发现,你在监督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监督着你;你在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影响着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没有理由不去尊重学生,不去敬畏学生。

爱是沟通交流。爱的艺术是交往的艺术,也是平等沟通交流和增进了解的艺术。作者苏拉很注意培养孩子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鼓励孩子多与人接触,结交朋友,增长见识,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她表现出很强的教育敏感性和研究精神,当发现孩子只和一个小朋友玩时,她主动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在对学生心理了解的基础上,她又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会与更多的小朋友积极交往。为了增进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同时也为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通过餐桌的故事会以及分享日记的方式来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不但有助于彼此间的信任沟通和相互了解,而且能够让孩子找到自信、感受关注。我们一家也经常在餐桌上相互汇报工作,家庭成员相互汇报工作不但也可以达到沟通了解的目的,更能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在教育工作中,也有不少老师通过共写班级日志或分享日记的方式来促进师生沟通和心灵成长,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大家也不妨一试。

爱是欣赏宽容。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没有人是完美的,在年幼的孩子心里,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的长项在哪里,父母的工作就是引导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去强化自己的优点,让他们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如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对我说,她的孩子作文写得其实并不好,可她却总是对孩子说:“你的作文写得真好,妈妈给你打印出来吧。”于是她每次都要将孩子的作文输入电脑打印出来,慢慢地孩子就果真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不错,也会很认真、很努力地去写作文。孩子在母亲的鼓励下,写作水平果真有了很大的提高,到大学后,还成了学校文学社团的骨干。这一切的进步都是母亲期待鼓励的结果。郑立平老师在《优秀教师成长之道》中也曾说: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强大的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理解和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尊、自信,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去达到对方的美好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所以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看待学生。对于学生的错误,也要多加宽容、理解,像苏拉一样通过说理的方式来让孩子认识错误,杜绝简单粗暴的命令、批评和责骂。

爱是放手***和责任担当。作者在书中说,爱不应该是一味地付出,而是一种责任。如果是爱孩子的,就必须教会他成长,而不是永远为他遮风避雨。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真的全靠父母的放手。你不帮他,他自然会自己寻求解决途径。大人一味地帮忙,反而会降低他们的主动性。为了培养孩子的***意识和***能力,作者夫妻二人不但从小就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而且明确告诉孩子家务是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的责任,建立孩子对家庭生活的参与感和责任感,让孩子自愿接受责任。此外,作者还让孩子到农村食宿、劳动体验生活,自己上下学,独自去旅游,到市场买菜,照顾小动物等,甚至还不惜以受伤为代价让孩子懂得要远离危险物品,在真实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给予了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自强的能力。如果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能像作者一样,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相信孩子长大了一定会回报家长一颗感恩的心。作为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同样需要多放手,让学生学会自觉担当,强化民主意识,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尽可能多地给每一个孩子提供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使人人都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和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爱的教育是润物无声的。作为家长,苏拉夫妻在教育子女上真是同心同德、用心良苦,一起设计、导演了许多真实的教育情境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学会了自我教育,也消除了孩子的抵抗心理。作为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不妨也精心设计、导演一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话参与,在生活的真实场景中深化道德认知,提升道德素养,进而达到隐意***教育的目的,避免教师的简单说教可能给孩子带来的抵触和伤害。

总之,我感觉本书的作者苏拉是一位非常知性、理智、开明的母亲,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之所以说她伟大,并不是说她培养出了多么杰出的儿女,而是她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所持有的反思精神和研究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感觉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才诞生了这部作品。她把自己育儿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认真地记录下来,并加以整理提炼,变成了对别人有指导意义的精神财富。她收获的不仅有育儿的经验,还收获了文字作品,更收获了对儿子海洋的浓浓的爱的记忆,留给孩子的也是值得一生回味的爱的味道。这一点对我们做育人工作的教师来说,无疑也具有极大的启发,那就是,也要将自己的教育生活、学习思考和感悟心得及时地记录下来。将我们和孩子们在一起的一天天、一幕幕、一件件感人的、平凡的事件,通过文字或***片的形式存储下来,在适当的时候和家人、学生、家长一起回放和回味。唯其如此,才能收获情感、收获作品、收获属于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否则,日子像流水般从我们面前流淌而去,捞也捞不起,挡也挡不住,留也留不下。回首人生,到最后只能是两手空空,碌碌无为,肤浅苍白。

当代著名教育家马弘毅指出:“做家长,教育好孩子是人生最幸福的选择,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这是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今生使命与重大责任;官当得再大,钱挣得再多,孩子没培养好,这辈子也是输家。”

爱的教育篇8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一个学期的课程就结束了,寒假来临了。在假期里,我读了老师给我推荐的好书——《爱的教育》,读了这本书,我从中发现爱里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份心情,也将我在成长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是我获得的意外收获。

二、中心思想

《爱的教育》全文用了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十个月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师讲的动人的每月故事。

《爱的教育》是以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的日记为主要内容,其间穿插了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真实的“每月故事”。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三、内容

读完整本书,我不仅明白了如何去给予爱,更明白,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很多人的思想、情感,所以更注意一言一行。《爱的教育》,不仅描述了安利柯所受的“爱的教育”,现实生活中的我更是受益匪浅。

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本书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书中叙述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得流泪”。

这本书充分表达了作者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

在小主人翁安利柯四年级这一学年中,从开学第一天到告别,点点滴滴,每一个小小的故事,都以细腻的笔墨把爱抛洒得淋漓尽致,体现出那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使教育更加崇高,而教育,也使爱在升华。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曾经有这样的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是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爱是教育的根本。如果人生就是一场戏,那么“爱”就是其中的主角,每一个平凡而又难忘的瞬间都应该给它来个特写。尽管我没有多余的胶卷,但它确确实实记录了我成长的经历,每一张都洋溢着爱的氛围,都是爱的结晶。

什么是爱呢?忍不住想要引用圣埃克絮佩里童话中小王子说过的一句放:“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除却各种对爱的术语化很强的解释,我想爱就是这要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够拥有它,不仅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运和的勇气,但水井,却能为我们的前行提供永远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们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头。

四、结尾

读完这本书后,我真的很后悔没有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每次当要失去的时后,才知道事物的珍贵。是的,人们总是那么在乎一些大恩大德,但是却让一些平凡温馨的瞬间,在自己的心中偷偷地溜走了。“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但是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爱的教育篇9

一、真诚的爱

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千万别误人子弟。无论做、做事,真诚永远是第一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是最敏感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首先注重把对这份职业和对学生们的爱转化为一种真诚的理解,共同体会集体的温暖和成长的快乐。“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今天,我们国家大力提倡赏识教育,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长辈倍加溺爱,这一特殊性决定了现在孩子的特殊教育方式。作为教师,必须真诚地爱自己的学生,并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教师要以一颗慈母之心对待每个学生,把爱播撒给每位学生。如我班有一位家境非常特殊的学生,他叫李某,他的母亲精神不好,父亲智力也欠缺,这个孩子非常自强、自立,但是在做人的原则方面却不符合常理。于是,我就用慈母之爱和他沟通,在为人做事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及时帮助他,经常和他聊天,告诉他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怎样关心其他同学,怎样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在我的帮助之下,他终于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这就是真诚的爱的力量!

二、教师要有博爱的胸怀

教师的爱,应该是公平的、公正的、无私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博爱之心,要爱优等生,也要爱学困生。美国教育学家布鲁诺曾做过一项实验:用他的教育方法,在美国的300所学校进行试验,在这所学校中的表现,有80%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而用了他的教育方法后,优等生达到80%~90%。这个试验说明每个学生的潜力很大,教育方法要得法,而用爱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作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类最深刻的愿望就是赏识。”这句简短的话反映了人类对爱的深切呼唤。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在平等的交往中,去开启一扇扇心灵之门,让爱的阳光尽情挥洒,让心灵上的阴霾完全散去。在我班有一名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女孩,且父母已经各自成家,家庭的分散,造成他的思想波动很大,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还染上一些恶习,对于这类学生,我特别注意,并时时用爱去关心她、鼓励她,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她中午没有钱买饭,我就自己掏钱为他买饭;还经常把她带到自己的家庭中,给她过生日;她喜欢看课外书,我就经常给她买,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老师的挚爱。也是这名女孩,她迷恋于网吧,尽管我找她谈过很多次,但收效甚微。我没有放弃,多少次放学后、休息日,我主动与她促膝相谈,谈过去、谈现在、谈我和他的成长经历,向朋友一样关心她、理解她,后来她被我感动了,终于找到了自我,重新又树立起自强、自立的信心。因为有爱,才有真诚的付出。同样的,爱的教育对孩子才是无价之宝。

三、教师的爱要适时适度

有人曾把师爱比作母爱,但我认为,师爱比母爱更圣洁。因为它摆脱了母爱中“溺”的成分,以一种公正和清醒的心态去看待学生,力求做到爱得适时、严之有度。大多数教师认为优等生是在别人的赞扬声中成长,即便是错误,也帮助他们弥补,让他们持之以恒,锦上添花。而对于后进生不尽如此,许多教师都认为“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对学生的进步有“一笔带过”的现象。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了成功的信心。我想,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打击挖苦或辱骂学困生,而应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如我在找学困生谈话时,总是给他一个笑脸,摸一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给他一句鼓励的话……一位学生曾对我说:“老师,你对我们这种无声的教育比动口动手的教育强多了,它就像一股暖流流进我们的心房,使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唤起了我的良知。谢谢您,老师!”此时,我也感受到了爱的伟大与崇高。因此,教师要对学困生适时地表扬,而且要利用家长座谈会的机会大大地宣传他的特长,让孩子们和家长都知道,他并不是一无是处。这种做法,为他们树立了极大的自信心,鼓起了他们竞争的潜意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的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

爱的教育篇10

爱是人对人与事物的感情。一个教育者要发自内心的爱,。才会有苦于钻研业务。毫无见异思迁之意,才会有忠诚教育事业的行动。高尔基说:“教育儿童事业,是要求对待儿童有伟大的事业。是要求对待新世界未来建设者有伟大的忍耐和高度慎重的事业”。所以应当由真正爱好这一事业的人来教育儿童。对幼儿教师来说:只有爱幼儿教育事业,才会有热爱幼儿的心,热爱幼教事业,对幼儿倾注满腔的爱。是幼儿教师具备的基本品质,是幼儿教师的天职,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爱孩子是祖国的需要。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爱孩子是家长的要求,每个孩子是家长的宝贝,掌上明珠,是他们的希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有用之才。常言说:“望子成龙”,这些人才的幼苗需要老师去精心地培育。让她们在老师的下茁壮地成长。为此我们称赞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有这样一句话:“爱生如赤子”。就是说爱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希望老师对学生有一颗慈母之心。爱的真诚,爱的情深。在幼教战线提倡“赛妈妈”活动。是希望老师像妈妈那样爱孩子。在幼儿时期爱的要求非常强烈。他们得到承认的爱心里觉得非常满足。情绪感到十分愉快。而年龄越小越是这样,爱是保证幼儿健康活泼的发展要素。爱能培养幼儿愉快的感情,而愉快的情感能使幼儿接受成人的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反之孩子心情不舒畅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成人表现出对立的情绪。有的孩子,老师越批评越不听话,甚至发生顶牛现象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学校里有了师生之爱,才能心腹相照”一个教 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对学生体贴入微的关心、培养。若老师面如冰霜对学生进行斥责、训骂,只能使学生望而生畏,远而避之。我们回顾一下自己在学生时期的老师就可深知其含义,从而老师对孩子应有什么态度,得出了正确的回答,许多著名的人士所以能够有成就,离不开老师给予的爱的力量所起的作用。

在幼儿园爱更加重要。我们知道幼儿时期爱的要求非常强烈。老师给幼儿爱的满足,幼儿就会得到健康活泼的成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喜欢他,调皮的孩子更是这样。许多先进经验谈到改变孩子,从不听话变听话,成为好孩子,是教师爱孩子的结果。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用孩子的话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有的小朋友说:“xx老师可厉害了,老爱批评小朋友,我不喜欢他。”

爱是如此重要,那么老师如何去爱孩子,谈几点认识,希望有所启发。

一、老师要具有老师之爱

老师之爱和妈妈之爱有区别,妈妈之爱往往是溺爱。孩子要怎么就怎么,溺爱对孩子有害而无益。我谈的像妈妈爱孩子,是要求老师具有慈母之心去培养教育孩子。做到关心、耐心和细心,处处事事关心照理的无微不至,像父亲那样爱孩子。要和孩子谈心做朋友,

二、老师要主动和孩子建立感情

老师和孩子感情的做法很多,在此略举几例:

1、培养孩子愉快的情感。老师对入园幼儿要给予温暖,注意情绪的变化。

当孩子入园时老师想办法让孩子愉快地离开父母。

(1)老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迎接孩子入园;

(2)教室里要准备丰富的玩具,布置优美舒适的环境吸引孩子;

(3)及时引导幼儿和小朋友一起玩;

(4)老师亲切的分配任务,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5)老师和孩子说一些高兴的话等等。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稳定孩子的情绪。使孩子由不高兴转高兴。愉快地离开父母,留在老师身边。

2、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如发现孩子不愉快,就及时扭转,永保孩子愉快的心情。

(1)老师和孩子共同参与游戏。

(2)在需要的时候,老师主动地去拉一拉孩子的手。摸一摸孩子的头或小脸。这一拉一摸的动作,传递老师的爱与感情;

(3)对孩子的成绩及时给与表扬和肯定。

(4)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等,这都可激励孩子愉快的情感,孩子在高兴之时,最愿接受教育。

三、老师要了解孩子

老师爱孩子还表现在老师对孩子的了解,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了解孩子在玩什么?想什么?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老师要知道纠纷的来龙去脉,弄清谁对谁不对再做处理,不然孩子就不服气,对老师有意见,久而久之孩子感到老师不好,不听老师的话。如:有一次我和一个孩子谈话:问孩子你喜欢哪个老师,不喜欢哪个老师?孩子就滔滔不绝的说:“我喜欢xx老师。xx老师对我好。不喜欢xx老师。他说我捣乱了。不让我玩,让我靠墙站。我没有捣乱。是别的小朋友大声吵了。我说你不承认自己错了吧?孩子气冲冲地说:“我就是没有捣乱。是真的。老师就是那么不好,可厉害了”。

另一点:是要做到了解孩子。必须做到家园共育。

四、老师具备以下几点。孩子更喜欢老师,

幼儿教师的任务是:塑造幼儿的心灵。不仅用语言教育。还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儿童。人们常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教师的言行举止、情绪、思想品德作风都在熏陶和感染幼儿的心灵。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的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查自己的行为。教师应自觉地意识到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地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的监督”。所以教师应按以下几点要求自己:

1、对幼儿有全面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没有这种态度或只偏向一方都是不对的。

2、遵守道德规范,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只有这样才能有教师良好师德,起到教师的表率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爱的教育10篇

学习

食堂经理工作计划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食堂经理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食堂经理月度工作计划,食堂经理工作总结及计划。山西省高校新区于2011年9月开始奠基动工,其中太原理工大学新校区占地2228亩,计划入驻3万学生,规划有3个食堂。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清韵轩、静雅轩、宁

学习

教育法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法学10篇,内容包括教育法学最近案例,教育法学的经典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填鸭式教育”带来的危害:一、课堂死板无趣“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老师一昧枯燥的独白、死板的教学,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最容易

学习

道德教育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道德教育10篇,内容包括关于道德教育的感悟,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从学理上讲,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即培养人的德性的内在规定决定的。教育与道德是一对孪生兄弟。陈桂生教授通过对教育概念的考察,指

学习

网络教育研究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教育研究10篇,内容包括网络教育研究必背100题,网络教育资源国内外研究动态。2体育网络教学研究现状体育网络教学就其对象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范围内的学生;另外一类是校外的体育消费者,后者是带有电子商务服务[8]

学习

景区市场营销方案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景区市场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景区市场营销渠道的建设方案设计,景区市场营销是干什么的。本学期,我按照教务科的安排,科学的设置教学计划,认真执教,让学生切实得到了提高,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和了解市场营销学的新

学习

零售大数据解决方案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零售大数据解决方案10篇,内容包括大数据零售运营模式,零售行业大数据分析案例。霍尼韦尔传感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部基于对客户的全面理解与对零售行业全渠道发展趋势的分析,为客户提供一系列传条码扫描器、手持移动数据终端、语

学习

管理创新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创新论文,内容包括管理创新论文优秀题目,管理创新案例及分析论文。工商行***管理队伍要加强***治理论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提升整体素质,提高团队战斗力和集体凝聚力,建立一支人民满意、***府满意的工商行***管理队伍,用创新的

学习

活动推广策划方案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活动推广策划方案10篇,内容包括药品推广活动策划方案100例,产品推广活动策划方案大全。针对营销部得工作职能,我们制订了市场营销部年工作思路,此刻向大家作一个汇报:一、建立酒店营销公关通讯联络网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建立完善

学习

幼儿园毕业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毕业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毕业文案,幼儿园毕业文章教师版。儿子在幼儿园最主要的收获是慢慢有了学习的兴趣,回到家经常拿着书本来问这问那,有时一看书就是几个小时,我知道培养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所以,我非常感谢儿

学习

本科工程论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工程论文,内容包括工程类一篇完整论文示例,车辆工程本科论文。1.2师资力量薄弱民办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师资薄弱,一方面,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部分高校专业教师都是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土地资源、经济管理等

学习

护理专业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专业10篇,内容包括护理专业大纲介绍,护理专业的简短介绍。

学习

陶行知教育名言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陶行知教育名言10篇,内容包括陶行知教育名言名句大全,陶行知教育名言经典语录。3、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最驳假话,不说诳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

学习

新品会策划方案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新品会策划方案10篇,内容包括新品发布会的策划方案,新品发布会的活动策划案模板。三、新产品的风格、特点及市场定位1、针对的是老经销商还是意向客户2、建议新产品在展会之前在自营店或VIP经销商专卖店做试点3、建议邀请老

学习

舞蹈种类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舞蹈种类10篇,内容包括舞蹈种类介绍及故事,舞蹈有哪些种类。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

学习

教育法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法学10篇,内容包括教育法学最近案例,教育法学的经典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填鸭式教育”带来的危害:一、课堂死板无趣“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老师一昧枯燥的独白、死板的教学,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最容易

学习

道德教育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道德教育10篇,内容包括关于道德教育的感悟,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从学理上讲,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即培养人的德性的内在规定决定的。教育与道德是一对孪生兄弟。陈桂生教授通过对教育概念的考察,指

学习

网络教育研究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教育研究10篇,内容包括网络教育研究必背100题,网络教育资源国内外研究动态。2体育网络教学研究现状体育网络教学就其对象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范围内的学生;另外一类是校外的体育消费者,后者是带有电子商务服务[8]

学习

小学教育叙事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育叙事10篇,内容包括小学教育叙事案例10篇,教育叙事范文10篇小学。一、明确教育叙事主题,抓住品德教学重点教育叙事主要是指根据思想品德教育课程,选择恰当的故事,以丰富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运用教育叙事这一方式时,教

学习

英语教育专业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教育专业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育专业平时的问题,英语教育专业专升本。一、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伴随着出国留学的热潮,英语的应用受到广泛的推广,英语专业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英语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培

学习

三生教育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三生教育10篇,内容包括三生教育指什么,三生教育内容文字。拥有生命和生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份保障,在关键时刻我们就能守护生命。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孩子相对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对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

学习

中小学教育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学教育10篇,内容包括中小学教育综合案例,中小学教育问诊。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

学习

教育机构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机构10篇,内容包括教育机构的简介文案,教育机构教育软文。现代管理学认为:文化建设的实质是文化管理,即价值观管理。在我国,加强教育考试机构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构建教育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