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10篇

计算机课程篇1

然而,在近几年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的选择尽量做到内容新颖,偏重于实践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演示课件结合模拟环境操作,然而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矛盾仍十分突出,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的网络设备的连接及配置方法,在实验课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时,大部分同学无法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和学生的广泛交流,我们发现,由于路由器、

二、三层VLAN交换机等计算机网络设备,学生在生活中不曾接触过,设备的连接方法、设备的配置命令、子网的划分等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尽管教师在上课时讲解了命令功能和参数配置,由于缺乏真实的网络环境来演示,学生仍缺乏感性认识,对老师在课堂上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并不能较好地理解,加上课后又缺乏实践的条件,因而在实验课时很多同学无法完成实验任务,老师在上实验课时只能重新演示,个别辅导,效果并不理想。

可以看出,***的多媒体教室,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仍然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为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高素质创造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要,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造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式学习环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其与多媒体技术、Web网页技术和数据库互连技术以及分布式对象技术结合,构建交互式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新形势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

1、开放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要求。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可以创造一个数字化学习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将计算机网络系列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可以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这种平台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及信息综合性等特点,可以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方便地链接到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讨论,自主掌握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材料的展示越来越灵活、形象、生动,是支持新型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最有力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各门计算机网络课程之间不是相互***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辅助。将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融为一体,形成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对这种新形势下的网络教学平台提出了新要求。

①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应当具备计算机网络课程基础知识学习功能,教师应提供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相关的最新技术等教学资料。教学课件制作中应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性能良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科学地表现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快捷、方便、准确地掌握。在内容组织上可以立体交叉,可按照逻辑顺序将各章节统一排列,或以知识单元为中心进行编排。学生可以打开各级目录进入章节,也可以直接进入各知识点。这种编排有利于初学者按照章节顺序步步深入地学习,也有利于复习过程中直接进入不同的章节。

②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同时应有相关网络实验的集成与模拟功能。随着网络带宽的拓宽和网速的全面提升,网络实验课程的发展方向是基于流媒体(实拍教学场景、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和MUD(MOO)技术的虚拟真实教学环境等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虚拟实验环境提供强大的交互功能和虚拟软件友好的人机界面,结合了视、听功能,形象直观,***文并茂,丰富多彩,信息量大,不需实验设备也能进行,从而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网络实验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和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网络规范与组建课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操纵Cisco的虚拟机,直接操作Cisco不同型号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同时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一条指令的执行结果,在这种虚拟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很快地熟悉平时甚少有机会接触的网络设备,同时也不会损坏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这种虚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可以把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学习效果是仅仅往网上放有关实验课程的文字、***片资料所无法比拟的。

③网络教学平台除了考虑教师的教学需要外,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应提供习题、作业的***解答功能,通过BBS论坛形式等形式提供一个师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开放式交互式网络平台,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了解专业应用、研究、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知识拓展功能。这种有利于快速灵活地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教学互动,打破了时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2、开放式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建构。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有力学习工具,并正以其实用性、高效性和交互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学和教辅导手段。但是,要保证网络教学开展好,构建好的教学平台才是决定因素,所以,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非常重要,而且,这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求和发展决定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目标。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中,我们着重做到:

①教学内容明确。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大多对资源信息的建设追求大而全,建设的学习资源系统,提供了海量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如课件库、答疑库、试题库等,数量十分庞大,但没有针对学生进行内容定制,因而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查找所需学习资料。然而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本身还不是非常了解,因此很难在如此浩大的资料库中获取适合其使用的学习内容资料,使得各类资源使用率低下,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就是所谓“信息过载”问题。

因此,在网络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与监控者,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把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根据教学时数、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各知识单元的核心、重点与难点,突出案例和实际应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关键的引导、促进作用,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做动态调整,使学生不至于在信息的海洋中迷航。

②个性化支持。基于网络教育技术下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表现在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已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具自主性。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他们的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他们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因此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的构建中,应以自主化、个性化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构建网上教学平台时,可设置导学目录,既方便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也利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每个知识模板的重点及难点,在每个知识模块内部还可设置一个作业点评,用于解决学生在完成作业和习题时易出现的问题,这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解决了学生集中学习时间不足的矛盾。

③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教学中的“互动”是解决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的一种较好方法,网络教育平台可以提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互功能,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其团队协作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这种互动是跨越“时空”

限制的,可以采用专题讨论区、QQ群、E-mail等多种方式进行。

计算机课程篇2

摘要: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毕业生适应社会越快,对个人的发展好处越多。目前大学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中,《专业课程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笔者从亲身体验出发,对相关问题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专业课程设计》 计算机专业

一、计算机专业现状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约为5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单拿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来说,某班级32个人,只有6人目前还在找工作,其余人均有了结果。该班级在学校排中等,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软件行业人才需求量很大。如此多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公司之后都要进行一段很长时间的培训、学习。在这些学习中涌现出许多问题,诸如简单的代码拼写错误、起码的编程规范、各种语言编写需要的环境配置等等。单单敲程序代码这一块,很多打字速度很快的人敲起来速度非常慢,而且各种低级错误不断出现。 这就印证了一个问题: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实践太少,经验缺乏。虽然学校已经开设了诸如《校外实习》《社会实践》《专业课程设计》等等一系列的实践课程,而且这些课程如果真的认真上的话,不说能够加深对社会的了解,也能提高自身对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起码在上面提到的很多问题根本不会出现的那么频繁,单独就这一点,笔者以《专业课程设计》这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说一下。 二、《专业课程设计》课程介绍 《专业课程设计》这门课分为《专业课程设计I》和《专业课程设计II》两部分,分别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学习,主要内容就是老师布置10个题目(要求简明,不难完成),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完成(《专业课程设计I》是分组完成,一个组一个题目,《专业课程设计II》是单独完成,同组人代码不能相同),结果必须达成题目的最低要求,扩充可以加分。接下来就是两周时间在学校机房进行修改、完成所选题目,这期间其余课程暂时全部停掉。 三、《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这门课进行中笔者发现几个问题,不过最大问题就是出在学生自己身上,选好了题目后,根据笔者的观察,《专业课程设计I》写代码的只有每个组在学习上认真的1到2人,其余人都是完成实验报告的一些书面内容(1天足够,完全是懒惰在作怪);《专业课程设计II》真正去完成代码的也是只有几个人,其余人都在进行各种娱乐游戏,或者浏览网页。下面就从《专业课程设计I》、《专业课程设计II》分别分析一下存在的问题。 先说《专业课程设计I》,笔者观察了一下那些搞一些书面材料的,基本上全是懒惰在作怪,极个别成绩比较差的,是真的不会。再说《专业课程设计II》,笔者询问了一些不写代码的,有几种原因: 1)自己会做,但是把题目百度搜索一下,发现都找到相关代码,稍微改改,2、3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时间还剩很长,就玩玩游戏看看网页; 2)以前相关基础没学好,感觉无从下手,向前一种类型的同学询问或者干脆全部交给他们写,询问的结果还是百度一下,解决问题。 虽然主要的问题是出在自己的自觉性上面,但从《专业课程设计II》上,也能反应出老师存在的一些小问题: 四、解决方法 在《专业课程设计I》中应该对那些懒惰的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要知道实践的机会不多,有机会就要把握住,而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老师应该关注一下,对一些小问题给出点指导,当然如果存在大问题的话,只能让他自己拿书看看了。 五、总结 关于《专业课程设计》就说这么多,这虽然只是诸多实践课程中的一个小方面,但是却能反应出大学实践课程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也反应了不少学生、老师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观察别人,也发现了自身的诸多缺点,相信会在今后的时间里扬长避短,同时也希望此课程能引起学校的一些关注。毕竟通过实践环节的开展,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实际工作以及今后个人职业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课程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实验任务;互动;考核机制;教学疑问

中***分类号:TP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5-0105-02

Abstract: Computer basis course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college freshmen, it is an indispensable cours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 master computer related operations. However,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it is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students is not neat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m is different, making it difficult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eaching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experiment content, interactive teaching, examination mechanism and campus activities. In the end, some problems are thrown togeth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courses and discuss with related courses.

Key words: computer basic course; content of courses; experimental task; interaction; assessment mechanism; teaching difficulties

1 引言

如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经必不可少,《计算机基础》正是为了满足这一点而开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如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本门课程的态度、不同地区的学生基础不一、动手能力的不同等等,本文从探讨教学改革入手,就相关问题给出相关的方案以供探讨,为今后的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此外,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抛出相关问题,以便相似课程共同探讨。

2 探讨教学及改革

2.1 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设置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面向全国招生或者大部分省份招生,但是限于有些省份高中阶段对计算机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标准不一,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对待本门课程的态度便不一样。针对这种现象,为了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本门课程上学到东西,上课前,任课教师一定要花时间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对计算机操作的掌握情况等等。通过前期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能够了解计算机,也能够比较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但是部分操作不熟悉,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所以基本的打字也不是太熟悉,差别较大。所以在保证正常授课的情况下,对计算机比较陌生的学生给予相关帮助,如加大基础部分练习等,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个较为宏观的把控。

2.2 实验任务的设置

实验任务的设置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最重要的一部分操作就是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前面分析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一,所以对于实验任务的设置也是值得任课教师课前认真思考,不然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动手能力强的或者以前有相关操作经验的学生会很快完成任务,但是对于动手能力差的或者以往不怎么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来说则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本门实验课上,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实验任务设置的时候进行分层次,实验任务分为基本要求和提高部分,对所有的学生必须完成基本要求的全部题目,这样,完成这部分的学生就可以拿到实验成绩;另外提高部分是针对那些对自身要求比较高或者要考计算机相关证书的学生,可以积极引导他们完成这类题目。此外,对于实验任务的设置也不能过于单一,例如,针对office 2010中word这部分操作题中,会涉及一些表格的制作,实验会给一些类似于课程表一样的表格让学生进行练习,针对这块实验可以让学生制作个人简历等等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表格的操作。

2.3 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

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但是对于本门课程来说,面向的是偏向于文科类的大一新生,很多学生以往没有在机房上过课,并且传统的副科思想的存在,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低沉,针对这种现象,如何调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重点。针对理论部分,改变以往单一的讲授模式,可以选取某些章节,比如比较难又比较偏理论的进制转换,授课教师可以先花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基本概念解释一遍,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进制,为什么要转换等等,接下来留给学生十分钟左右来自学进制间如何转换,例如常见的二进制转十进制等等,学习过一段时间后,抽学生到讲台上来把其中的原理跟在座的其他同学解释,下面的学生补充。另外,针对实验操作部分,可以先给出几道题目让学生进行操作,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操作,然后利用实验机房的软件,如“红蜘蛛”,通过控制学生电脑,随机抽取几个学生进行操作,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并且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一位学生做完一道题目以后,指导老师给出相应的参考分,接着,适当地让在座的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分,这些分数作为此次学生作业的平时分一部分,纳入到期末成绩中,让学生自己打分,带动全班学生跟着后面一起操作,达到实验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4 考核机制

《计算机基础》本门课程最终期末分数一般是由期末笔试、期末上机操作和平时分等组成,前面两项都是由学生参加相应的考试得出分数,平时分则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打分,一般的出勤能够比较直观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纳入平时分的考核范围之内,但是若仅仅凭出勤率来完全决定平时分就显得有些武断,所以,如何给出较为公平、合理的平时成绩是任课教师较为难以评定的一项基本教学任务。针对这种现象,把平时作业或者课堂练习纳入到平时分中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我校通过开通网络课堂功能能够较好的给师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任课教师可以提前把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通过网络课堂分享,然后把答案制定好,课堂上要求完成的任务只要学生提交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避免互相抄袭,方面任课教师统计每阶段练习的平时分,也保证了任课老师给出的平时分有说服力,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

2.5 合理利用校园活动

大学校园,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还有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这类竞赛活动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应用能力。但如何利用好这些竞赛,使得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利用自己的所学,来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年下半年我校会举办“简历设计竞赛”、“PPT设计竞赛”等等,任课教师可以根据竞赛举办时间,适当的调整授课内容的安排,使得学生在学习完本章节内容后,刚好可以有足够的知识去参加这些竞赛,对于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加平时分的鼓励,一方面,调动了大家积极参加校园各项有益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所学转换为所用,达到应用型目的。

3 相关问题探讨

3.1 模拟平台如何合理使用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的形式基本上都是笔试加上上机两部分组成,或者直接采取上机这种形式,那么,不管以何种形式来考核本门课程,但终究是要体现到上机操作上,毕竟该课程是要为今后实际服务,一些基本的文档操作是必须要能够熟练掌握的。那么,既然是要体现到上机上,平时不可避免的训练就是上机操作。在实际上机课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于上机本身就产生畏惧心理,分析原因在于以前接触的比较少,甚至连基本的打字也不是太熟练,更别谈什么其他文档的操作和对计算机系统的设置等等。我校期末考试同样采取的是笔试加上机两部分,上机部分采用“通用考试客户端”,平时也是通过该平台来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但是对于该平台的开放时间是一个比较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不能开设得过于早,一般情况下,需要等到课程接近尾声,把所有知识点都基本教授完毕以后才进行客户端模拟练习,这样的话,对于基础比较好,态度比较端正的学生来说没任何问题,加之课后的大量训练,期末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对于基础相对薄弱或者适应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这又是一个挑战,刚刚学会如何使用一些基本操作外,又要开始进行上机模拟,这就导致最后很多由于操作不当而并不是因为知识不够产生的低分甚至零分。但如果模拟考试平台开放过早的话就带来另一个问题,学生会任务只要花大量时间把考试端的题库多做做,平时的知识点听和不听都无所谓,这样便给最终的教学带了非常大的困扰,很多学生只是单纯地追求高分而去做题。所以综上分析,如何能够即有效保证学生学习到相关知识点,又能够使得学生在期末取得不错的成绩,是一个值得任课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3.2 电子作业拷贝现在严重

《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除了课堂上要求完成的一些任务外,一般还会布置一些课外作业留着学生课外进行练习,来巩固课堂的知识点,并且也为今后的上机操作打下基础。但是因为课程的特殊性,这些作业基本都是以电子稿的形式交上来。一般情况下,不在课堂上进行监督的情况下,课外复制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操作的要求基本唯一,所以很难评判,但只要涉及一点点创意部分就会发现存在一部分学生直接复制他人作业。很多任课教师会根据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来评定该生的平时成绩,若一味地拷贝他人的作业,最后也能得到高分的话就很难保证做到公平公正,所以如何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积极引导学生花时间自己钻研,是任课教师需要花时间思考的又一难题。

4 总结

《计算机基础》是大学新生入学的一门必修课,使得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能够掌握相关计算机操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本门课程面临一些难题,如新生能力不一、教学计划制定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就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设置、实验任务的设置、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及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改革意见和建议,最后阐述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以便相关课程去思考和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国强, 何丽莉, 白洪涛.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创新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15 (6X):106-107.

[2] 赵宏, 王恺. 我国大学计算机课程现状及改革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2): 014.

[3] 陈兴梅, 庄锁法.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 科技视界, 2015(2): 92-92.

[4] 苟燕, 赵希武. 基于 MOOC 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建设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5, 28(3): 148-150.

[5] 孙海民, 刘鹏飞. 面向能力发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J]. 计算机教育, 2015(17): 18.

[6] 朱苗苗, 常晋义, 牛国锋.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5(5):24.

[7] 施明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探析[J]. 科技展望, 2015(10):186.

[8] 白颖妹, 潘珊珊. 基于 MOOC 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J]. 电子制作, 2015(14): 39.

计算机课程篇4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教学改革;信息系统;教育

中***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7-7692-02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on The Network

ZHU Hui

(Panzhi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Panzhihua 617000,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didn't take establishing a teaching system as main contents.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of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on network,some important issues were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computer course, and its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o actively use the network teaching mode. And further viewpoints pointed out the principles of network teaching, and some designing problems.The problem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were made necessary analysis.

Key words: computer courses; the network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information system; education

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知识和信息的***,它使得教育领域的思想、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模式不断的推陈出新。现在流行的网络教育,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为介质,在多媒体课程为核心的资源条件下展开教学活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它突破了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时空束缚,与课堂教育共同构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而且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从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角度出发,大学生较高的素质也为网络授课提供了良好的受体环境,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失为教改与信息化结合的一个有益尝试。

本文并不是网络授课系统的设计,而是立足于一个整体的高度,从教育方面来讨论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的问题。

1 网络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传统模式的缺陷。传统的学习方式一般遵循的是预习、上课、复习和作业的这么一套模式。在中小学时期,这套模式比较适合学生的发展阶段。可是到了大学,它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根据笔者的经验,现在很多大学上课的学生人数往往非常的多(一些大点的课堂,多达200多人的也并非少见),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记笔记,缺乏讨论交流和乐趣。而且由于课堂整体人数过多、空间过大使得讲课往往只于前排的同学有些互动。通过网络教学,可以很好的拉近空间、情感等的距离,也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计算机课程本身的要求。大学计算机课程有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等,当然这主要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于非专业的学生,一般只是选学其中的若干门。不过笼统地讲,这些课程普遍还是偏难的。计算机技术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它的基础需要复杂的数学知识,它的应用又涉及到太多的方面,总体上从质量、数量上看都是一些比较重的学科。网络教学可以运用丰富的多媒体手段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知识的形象化,还有利于对知识的重复性学习(很容易录制下来),这都大大有利于大学生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

3)学校的限制。虽然现在学校都在大力的提高软、硬件水平,国家也积极地投入资金加强教育。但是需要看到,对于某些大学来说,还是处于缺乏教室资源、缺乏更多优秀教师的不利局面。把课程设置到网络上,可以轻松的请一些远聘的优秀师资力量辅助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应用网络课件、软件,弥补一些设备上的不足。

2 相关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

当然,并不是采用网络教学的效果就一定好,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课程相关系统的开发能不能保证合理、科学、有趣,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同时方便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一般说来,认为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应用能够保证先进性、开放性、经济性、界面友好、易于扩充和维护等特点。

1)所谓的先进性,是指能否应用比较先进的高速网络,能够应用计算机中较为先进的理论、方法、技术,应该保证系统开发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都能基本满足需要。

2)开放性是指系统应该应用一些完整、良好的架构,具有通用性,比如能够融入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从而保证其兼容与维护。

3)经济性是指系统不能一味求先进、昂贵,还是应该在质量、价格上取得较好的平衡,能够达到较好的投入产出比。

4)而界面友好是指人机交互环境应该具有人性化、合理的优点,使用者使用起来方便、顺手,符合习惯,利于系统的推广。

5)系统应该保证尽量少出现应用上的问题,出现问题时也应该容易得到解决,而且应该能够比较容易的得到硬件、软件上的升级。

3 计算机网络授课设计

3.1 应体现的特色

网络教学应该从多方面保证它具有良好效果,从教师方面来讲应该从如下的一些方面入手:1)首先应该强调多媒体资源的应用。由于依托于计算机技术,那么多媒体网资源就成了更好的辅助。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较好的多媒体软件,保证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的优良特性,而且应该具有多媒体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优势。2)其次,要有良好的教育模式。应注意网上教学活动可以在个体、群体、众体等多种层次上进行,从方式方法上也存在异步教学和同步教学的差异。这种选择上自由度的增大,使得教师有了更多的选择。3)最后,应该保证多向的互动性。这里应该有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老师的交互。通过这些互动,能够协同学习,共同探索,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也能加强其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达到教与学的双鞭效果。

3.2 具体的设计

1)根据学习的情境和任务,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不应该仅仅是简单信息的传输,更应该是超媒体下各种开放式的相关资源,具体应该包括多媒体素材、教学课件等,甚至是学生的一些作业、作品、总结等等。

2)应用有利的网络工具,比如电子邮件、BBS、论坛等等,也可以采取有趣的方式比如角色扮演、资料共享等。

3)创建学习互助的环境,保证学生之间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还可以为这个小组制定独特的目标、兴趣。

4)应用一些主题教学的模式,比如探究式、情景式教学。可以把学生通过网络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促使他们寻找对策。也可由教师暗示性地引导学生提出主题,还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学习主题。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应该注意教师自身的素养能力提高。教师应该积极的提高自己的理论、应用水平,不论是教育的方法,还是对网络工具的应用都应该更上一层楼。当然,这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学习,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应该经常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更高质量的网络教学任务。

2) 网络环境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与提高到过程。这里既需要教师自己的思考与努力,也离不开与学生的沟通、理解。应该积极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建议,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使得网络课程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

3) 要正确采用教学方法以保证所有学生在网络教学中有所收获。由于网络教学的良好环境,可以使得学生学习时候存在共性的同时,也能灵活的展现个性,针对学生的兴趣、能力、特点等因材施教,切实保证每位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效果。实际上,这也是网路授课的另一个优势所在,能不能够充分用好这个特色也是网络授课能否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黄铜城.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适应性研究[J].现代教育研究,2005,5(1).

[2] 李海北.谈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2(1).

计算机课程篇5

一、计算机课程设置

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现实是我们设计课程的主要依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技能我们就开什么样的课程。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了专业技术能外还应具有与本专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等等。另外实践显示人的品格与教养相关缺乏教养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而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设多种潜能性的、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基础素质的课程如礼仪、书法、美术、文艺、演讲等等。总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使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学生实际上不是容器而是有待于点燃的“火把”有很大的发展潜能。那么怎样才能点燃学生这个“火把”这就需要我们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灵活教法,提高质量

要根据职业中学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其教学效果。例如典型任务驱动。如在教学Word?2003综合应用――***文混排时可以这样引入新课:首先出示***文道并茂的学校校刊一份,然后对本校刊进行知识分解,分析如何利用Word2003一一制作,通过分析得出其制作并不难,只不过是Word2003的一个综合应用。鼓励学生说:“其实,通过学习你们也会具有制作这样样刊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份属于自己主编的新校刊吧。”这里为什么选择典型工作任务驱动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实践具有结构的完整工作过程(需求分析、实施要求、实施步骤、验证结果及检查评价)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在典型工作任务选择时应紧跟市场的变化。这样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比较符合职高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在这样一个任务的驱动下,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课堂气氛将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根据学生学特征,实施情感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圃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行为还是成绩都属于学校和班级的后进生,长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训斥和指责,相比于同龄青少年会有一定的逆反情绪,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更渴望被关注,更渴望成功。在课堂上常有着“示威”、“暗斗”、“唱反调”甚至随心所欲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目的往往是要引起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关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教师要促成课堂支持性学习气氛的形成,给碰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支援;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个性发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同时,为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作完成任务。例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班级网站,学生练习即时交流,并通过学习和互相评价受到启发,进而完成自己的研究。这样把个性化发展和协作学***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突出共性,发展个性,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三、三个更新

1、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再以主体身份出现,而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由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因应而变,教师多开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在不断加速,知识获取、传播的方式也在更新。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快速普及教师和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育技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实施教学活动,是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重要保证。

计算机课程篇6

计算机工程是涉及现代计算系统、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软硬件设计、制造、操作的科学与技术,建立在计算、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计算机处理器、多处理器通讯设计、网络设计和存储器体系,着重研究硬件设计以及与软件和操作系统的交互性能,如嵌入式系统、分布式数据与大规模存储系统。绝大多数美国学校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是在一个系,除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知识外,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相关课程、设计和构建计算机系统及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相关软硬件课程。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从事计算机系统工作的能力,或具备基于计算机相关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应用和集成工作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包括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5]。下面主要介绍美国这4所大学的计算机工程课程设置情况。

1.1UIUC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UIUC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28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7大类:1)科学基础与数学课程(31学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在内的10门课程。2)计算机工程核心课程(34学分),这些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共有10门课程。3)专业基础数学课程(6学分),包括离散数学和概率、工程应用两门数学课程。4)写作课程(4学分),1门写作原理课程,主要讲授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5)专业技术选修课(23学分),其中1门必须选自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技术选修课程之外的课程,其他必须均选自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技术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强调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用到的主要分析方法和设计原则。6)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18学分),这些课程被工学院认可并满足学校对学生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通识教育的要求。7)自由选修课程(12学分),这些几乎没有限制的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工程专业深入学习课程,也可以学习生物工程、技术管理或语言等课程。

1.2普度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普度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25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6大类:1)通识教育课程(24~25学分),包括6~7学分的两门交流技巧课程和18个学分的社会与人文学科选修课程。2)数学课程(21~22学分),数学课程有两种套餐,各6门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种。3)科学基础课程(18~1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面向对象编程等5门课程。4)工程基础课程(7学分),包括工程导论两门课程及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以外学科的工程学科选修课1门。5)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4分),包括32~33学分的13门计算机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两门共计1学分的研讨课程;2门3~4学分的高级设计课程;2门8学分的研究生课程;1~2门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程,使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总学分达到4分。6)任选课程(4~6学分),根据辅修要求或个人兴趣,任选课程可以从理学院或文理学院中适合工科学生的数学、科学课程中选择,目的是使总学分达到125学分。

1.3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IIT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满130~134个学分,这些课程分为如下3大类:1)限选课程(10分),学分分配如下:计算机工程专业限选课程47学分,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两类课程;数学限选课程24学分;物理限选课程11学分;化学限选课程3学分;工程科学限选课程3学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限选课程21学分。2)选修课程(15~1分),包括专业选修课程9~12学分,其中含1门硬件设计选修课;科学选修课程3学分。3)跨专业实践项目课程(6学分),包括IPROI跨专业实践项目I和IPROII跨专业实践项目II两门课程。

1.4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修48门课程,这些课程分为如下7类:1)通用工程方法、数学、科学基础课程(15门),必修计算方法与线性代数GenEng205-1、线性代数与力学GenEng205-2、动态系统建模GenEng205-3和微分方程GenEng205-4等4门通用工程方法课程;必修微积分(I)MATH220,微积分(II)MATH224,微积分(III)MATH230及多元积分与矢量微积分MATH234四门数学课程;必修普通物理(I)Physics135-2和普通物理(II)Physics135-3两门科学基础课程;从McCormick工学院科学基础课程中任选其他2门课程;另外必修IDEA106-1工程设计与交流(I)、IIDEA106-2工程设计与交流(II)两门工程设计和交流课程。2)工程基础课程(5门),必修4门,包括EECS202电气工程导论、EECS203计算机工程导论、EECS211编程基础(C++)、EECS302概率系统与随机信号,并从McCormick工学院工程基础课程热电力学、系统工程与分析、材料科学和流体与固体中任选1门。3)交流与社科人文学科课程(8门),选修GenCmn102演讲或GenCmn103课程的其中1门,另外选修7门满足McCormick工学院要求的社科人文学科课程。4)专业核心课程(5门),必修EECS205计算机系统软件基础、EECS303高级数字逻辑设计、EECS361计算机体系结构、EECS311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和EECS343电路基础这5门课程。5)技术选修课程(10门),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分高性能计算、VLSI与CAD、嵌入式系统和算法设计与软件系统4个方向,每个方向开设若干门技术课程,每个学生必须在这4个方向中选修5门课;从专业基础课程EECS213计算机系统导论、EECS222信号与系统基础、EECS223固态工程基础、EECS224电磁场与光学基础、EECS225电子学基础5门课中根据学习方向选修2门;剩下3门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数学、科学基础等课程中选修,如可以是生物学BIOL210-1,2,3和化学原理CHEM210-1,2,3课程,也可以经申请同意选修相关计算机工程研究生课程。6)自由选修课程(5门),共修5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修。若从未学习过任何计算机编程语言,建议其中1门选修编程入门(Python)EECS110课程。7)高级项目课程(1门),至少在微处理器系统项目EECS347-1、计算机体系结构项目EECS362和VLSI设计项目EECS3923门课中选修1门。

24所大学计算机工程课程设置特色

4所大学计算机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都通过美国工程教育认证机构ABET的EC2000指标体系认证,有如下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贯彻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直接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7-8],而基础知识的掌握通常是通过通识教育实现的。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不同的是,这4所美国大学按照各种完整的项目组织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形成各种能力。他们还特别重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对广泛深入的人文社科知识的理解,使所有工科学生在数学、物理、信息、物质、生命、技术和能源科学方面及人文社科方面打下广泛的基础。这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普度大学第一年的工程基础培养及UIUC第一年的计算机工程训练从一开始就围绕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基础科学和数学知识。

2)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处理问题的本领。现代工程是一个复杂系统,不是狭隘的技术知识背景所能胜任的。解决现代工程问题要求工程师能够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这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以利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6,8]。UIUC、普度大学、西北大学和IIT在课程设上均体现了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的思想。UIUC规定学生在技术选修课中必须选1门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以外的课程,例如宇航工程、农业与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生理学、生物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普度大学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也必须选修1门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领域以外的课程,以满足工程拓宽要求,可以是航空力学、化学工程计算、噪音控制、核工程导论、材料结构与特性、环境工程中的物理化学原理、环境可持续工程以及运筹学-优化、运筹学-随机模型中的任何1门。西北大学的计算机工程本身就是该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和融合的结果,学生除必须选修科学基础选修课中的普通物理-电磁学、普通物理-波现象和现代物理外,还必须在遗传和进化生物学、工程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任选1门。IIT规定科学选修课必须选1门生物学、材料科学、化学原理,工程选修课必须选1门机械学导论或热动力学。

3)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本身就意味着实践,意味着更加重视工程实际和工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4所大学都十分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有丰富的实验课程,而且通过更为灵活多样的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IIT有IPRO跨专业实践项目,西北大学要求学生在微处理器系统项目(EECS347)、计算机体系结构项目(EECS362)、VLSI设计项目(EECS392)等项目课程中必须至少选修1门。普度大学要求学生选修电气工程设计导论(ECE402)、计算机设计与样机(ECE437)、操作系统工程(ECE469)、编译器与翻译器工程(ECE495S)和数字系统高级项目(ECE495C)等项目课程。UIUC则有计算机组成与设计(ECE411)、高级数字系统项目(ECE395)、微处理器项目(ECE412)、数字信号处理项目(ECE410)等项目课程供学生选择。

4)发挥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及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工程教育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专业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兴趣、个性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从而促进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计划是这4所大学的共同特点。西北大学为计算机工程学生提供了高性能计算、VLSI与CAD、嵌入式系统和算法设计及软件系统4个不同的学习路径。UIUC、IIT及普度大学则采用庞大的选修课程及明确的课程分类,使学生可以依据兴趣爱好自行组织课程和学习内容,以发展个性,提高创新能力。

5)坚持课程设置机构的开放性,改变只按学科知识、由教师单方面设置的做法。在课程设置机构方面,这4所大学均根据产业界对计算机工程师的能力、素质、技能和知识等要求,学生求职的需求,毕业校友学习和工作的经验反馈及ABET2000指标体系,成立由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产业界、教育认证机构、学生及毕业生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讨论、确认、不断改进计算机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这与我国由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导、以学科为导向,追求知识完备性为基础,由缺乏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的教师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相比,在满足学生求职和产业界需要等方面有明显优势[8]。

3改进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截至2006年,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为600万人,其中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校生近45万人,在规模上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问题是我国计算机工程教育与计算机工业界脱节较严重,不同类型、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趋同[8]。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和比较美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特色,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比如工程实践环节薄弱;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趋向严重;评价体系错位;课程体系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计算机毕业生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普通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以下是我们对工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应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和评价体系、产学合作等方面综合考虑。

2)从培养目标上,工科计算机人才培养应从学科导向转为求职导向,也就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这使学生能形成胜任今后工作的能力,成为合格的公民和称职的产业人员,而不仅仅是只掌握系统、完备的学科知识。

3)课程体系要符合大工程观的要求,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应加强实验课程、项目课程和企业实习项目的建设,强调做中学、用中学,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4)评价体系涉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关系到教学是否能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如果要培养符合计算机产业界需要的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师,以理论考试为主评价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就尤显片面。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在基于项目的实践学习中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评价,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

计算机课程篇7

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形学、数字***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计算机课程篇8

论文摘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的准职业人才,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根本任务。将北大青鸟程序设计语言《JavaScript》课程应用于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其教材的设计引发我对中职计算机课改的深思。北大青鸟程序设计语言采用“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课程内容全部围绕完整的项目逐步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也完成了实用性的项目开发,其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的学生也更能适应当前市场对技能型软件人才的需求。

目前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设计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中, 专业课程开设不大合理,教材内容设计不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要么过于简单和笼统,要么过于复杂和高深,导致许多中职学生对编程学习产生严重的抵抗情绪,出现厌学、弃学现象,所学的部分程序设计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后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任何用处,而真正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却又没有学到。因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对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进程大力改革。

1 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

原来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以掌握教材统一指定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学生是否毕业以统考、会考成绩决定。毕业后,因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操作技能不能与实际所需对口,导致很多学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从现在中职的培养目标及定位来说,中职学生应该是社会所需要的拥有一般化专业知识与中级或以上实践操作技能的准职业人,而不是像大学本科生一样,拥有很深厚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这就意味着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能在专业对口的普通岗位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去搞科研或编写大型的计算机软件。如:机关、企事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设计制作、广告影像行业的***形***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办公自动化中的设备应用和公文处理等,都缺少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准职业人才。因此,在改革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之前,不能盲目开展,应做好充分的调查分析工作,从计算机专业细化的开设方向到实际应用,必须紧贴现实生活,最大可能的保持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社会的用人需求同步。

北大青鸟在开设《JavaScript》课程之前,做了大量的企业调研与社会用人需求分析。调研结果显示,中国近几年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网站运营以及网站推广的重要性,很多企业目前需要掌握一定的系统维护知识、网页设计制作知识和网站维护相关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进一步分析了解这些岗位应具备的IT技能,从而设计出适应于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课程体系,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保证学生能够在就业市场中具备竞争力,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北大青鸟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目标定位在培养网站运营人员,并对网站运营岗位从计算机技术层面划分为三部分:除互联网公司外的所有企业的网站维护员(涉及到JavaScript知识);网站制作公司的网页设计师(涉及到JavaScript知识);中小企业网络维护人员。

2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自学最好的老师。原来的中职教程在内容设置方面,以理论居多,许多内容均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涉及生活实际的知识、技能较少,涉及到实际项目的内容更少;理论作业偏多,实际操作较少;内容排版呆板,例***、效果***很少。

中职教育的对象多是学习上的后进生,学习主动意识和学习能力较低,接受新方法能力不强,在学习如果遇到较大困难或受到较大挫折,会打击其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很可能放弃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们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先设计内容的趣味性与生活实用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通过设计来源于实际的案例或项目,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技能。

北大青鸟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非常注重理论与案例、项目的设计与联系。以《JavaScript》为例,教材内容围绕一个完整的现实项目进行合理设计。在该教材中,每一章节的标题名称,从学生第一感观上就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如:第1章 制作页面日期和排行榜的显示特效;第2章 制作随鼠标改变背景的特效;第3章 制作页面窗口特效 ……。在每章的各小节中均设计一个理论演示案例,同时针对每个演示案例,安排相应的理论知识点,对超出本演示案例的其他理论知识,不予考虑。如:1.1制作演示案例1-第一个嵌入JavaScript脚本的网页;1.2制作演示案例2-显示日期;1.3制作演示案例3-显示星期几……。在每章节的后面,设计了上机练部分,以巩固学生的理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如第1章上机实练部分为:实练案例1-随机显示***片广告;实练案例2-评比星级商铺;实练案例3-北京奥运会倒计时……。在上机实练部分的后面,设计了作业。作业层次分明、由易到难,针对学生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情况的不同,对完成作业的要求也不同。无论是理论案例,实练案例还是课后作业,均配有效果***与分步操作***文讲述,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完成简单的学习任务。整个教材内容中的每个理论案例、上机实练案例、课后作业,设计安排合理,难易适度,更重要的是我们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很具体地看到它们应用于网站页面的制作设计,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本人将该教材应用于中职计算机软件班,计算机网络班的教学,两年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知识技能掌握好。

3 注重学生实践知识、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准职业人

中职学生的就业现状:许多的中职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因原来所学知识与实际脱节,90%学生得从头开始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给用人单位带来时间、金钱上的极大浪费,甚至于失去就业的机会。

信息社会发展速度,社会对IT人才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在开设课程前应该研究企业、 用人单位对IT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对计算机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在中职教学中我们提倡项目教学法,那么教材中所使用的项目一定要有很强的实用性,且与实际相结合。在课程设计中应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习边做项目,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及项目的开发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积累实践经验,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北大青鸟对IT用人需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选择具有实用价值、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相符的项目去开设相应课程。其课程体系采用“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课程内容全部围绕着完整的项目逐步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同时完成了实用性项目开发。在《JavaScript》课程中,每一章节所使用的理论演示案例、上机实练案例、课后作业,均是一个大项目中的某一组成部分。每一个案例是从整个项目分割出来的小项目,而且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与难易梯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通过案例介绍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给学生打好基础,然后通过大量的项目演练提高学生的熟练度和项目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直至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培养目标,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准职业人。实际应用中,因为每个案例的制作,均涉及到项目中的某项内容,通过章节内容的逐步学习,学生将掌握整个项目内容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理所当然能完成整个项目的制作。另外,由于所开设的项目具有实用价值,学生毕业后可以拿自己做好的项目去企业、用人单位去应聘,减少很多的应聘环节,毫无疑问这样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很容易就找到与之专业对口的工作。本人将该教材应用到中职计算机软件班与计算机网络班,几乎所有学生均能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制作完成相应的项目。

4 大力改进教学法

由于教材内容以项目为导向进行的课程设计,所以我们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多年的北大青鸟《JavaScript》教学中,本人总结如下经验(以作借鉴):

1) 在每门课程的开始,由教师先讲解课程目标,然后介绍在课程中要完成的项目;2) 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项目的具体功能,让学生自己操作或是运行项目;3) 在后序的课程中,教师讲解项目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点;4)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阶段上机进行项目开发与作业的完成,期间老师辅导答疑;5) 在课程教、学、做完成之后,即可完成整个项目;6)小组互评与老师点评相结合,总结提高;7) 完成好的项目让学生保存好,做为实习、找工作、就业的宝贵材料之一。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团结合协作的精神。IT行业及其应用技术发展迅猛,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不可能解决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课程体系应始终贯穿这一思想,使学生意识到自学的重要性,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在《JavaScript》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开发时,每当遇到问题时,总是积极鼓励学生自行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一些小的团队训练,强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项目开发和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教育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所以,从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为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准职业人,我们急需对中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更新。

参考文献:

[1] 娄毓满.适应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2).

[2] 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计算机课程篇9

关键词:中职,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程,教学改革

1.前言

计算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靠着其的出现和发展,世界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地球村",并且仍在向前迈进。可以说,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知识是现如今的成功人士或者想得到成功的人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而计算机教程也逐渐深入到了教育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大学大专,还是小学中职。

中职在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的同时也逐步将脚步迈向了其他专业领域,就像英语教学一样,不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都必须学习不同程度的英语知识。计算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已经在中职学校里演变为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如同英语教学,计算机在教育方面也被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计算机专业教程,一个是非计算机专业教程。

二者相比较,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教程显然处在落后的位置上。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待计算机普遍会有一种向往之情,因为在中职学生的眼睛里计算机是一个娱乐的器具。但是,一旦学生开始接触并且逐渐认识到所学内容时,大都学生都会有一种失望之情,因为基础课程里没有游戏、娱乐、交流,更多的是记忆、演算和编程。导致之后的进展缓慢,境地尴尬。

2.当前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2.1对待课程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够

计算机的教程可以追溯到小学,来到中职的学生基本都会对计算机略懂一二,更有很多自认为可以将电脑玩的很棒的学生。由于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多数教师会将以前学过的知识拿出来讲解,比如:最常见的Office软件、Word文档操作、计算机硬件软件知识等。教师在尽量上满每一节课的同时忘却记了学生在之前接受的教育中已经学会了这些知识,"炒冷饭"、"新瓶装旧酒"的行为不会有利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的。

另外,学校方面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也抱着"尽量"的态度,就是尽量让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尽量让计算机的课程节数安排的合理,尽量保证硬件设备齐全。校方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保障计算机教程的连续性和硬件安排。

2.2教材内容空洞,实用性弱

中职教育所接收的学生大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所以中职学校所采用的教材大多是自己编写的、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材。但是,计算机基础教程毕竟不是传统科目,被重视起来的时间也不够长,所以学校一般会采用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很少会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编写适合他们的教材。殊不知,这种没有足够应用实践性的教材会使学生的兴趣骤减,更不用说达到理想程度了。

2.3"填鸭式"教学,理论大于实践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知识都是为了操作而划定的。但是,现在中职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堂上,更多出现的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自已一个人操作的极其熟练,却不允许学生在讲课期间操作一下,直到规定时间内才准许学生操作的场景。

还有,教师通常会将操作流程讲解的较为明白,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题目并不予以涉及,这就会使学生陷入一个盲区,那就是一道题目只懂得一个解答过程,换一个方式之后就完全的不认识了。

3.中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3.1找准定位,加强重视

想要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就要学生、教师和校方找准自己的定位。

(1) 学生方面了解计算机的重要性。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会抱着玩的心态去学习,而且大多数人对于计算机都不会反感,所以教师和校领导要抓住学生这一心态,适时适当的灌输给学生"计算机很重要"的思想,并且在课上多讲解一些名人因计算机或者网络成名的故事,让大家意识到即使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必须学好计算机。

(2) 教师的授课态度要更加严谨、认真。计算机是通向未来成功道路的一块垫脚石,广大中职计算机教师决不能有些许马虎。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对待课程认真是自己的分内事,而对待非计算机专业的教程,就更需要严谨的态度和踏实的授课,这不光是师德的体现,更是教学改变踏出的第一步。

(3) 校方支持改革,并给予足够的硬件设施。计算机教程除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外,还需要第三方的加入,那就是计算机。校方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保证计算机的数量和质量。另外,适当的增加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数量,并且不定时不定期的进行查课、听课,让学生和老师在潜意识里重视起来计算机课。

3.2组织专员编写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学生、教师与课程的链接,计算机课也不例外。教材最重要的就是要合适、适用。如果非计算机专业所采用的教科书也使用计算机专业的书,显然有些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中职要编撰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专门教科书。这本书要更偏重于实际应用,尽量简化演算、计算的部分,挑选的例子也尽量围绕着学生熟识的人和事进行,最大程度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眼球,增加学生阅读、学习兴趣。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未来应用计算机也大多是作为使用工具的应用,所以教材就增加工具软件、信息查询等实用型知识的比重,争取让每一章节的知识都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用得到。比如:着重讲解Word文档使用、Excel表格软件使用、PPT制作、网页制作、程序编程等。类似于二进制之类的计算就尽量简化。

3.3教学过程做大于说,注重互动

因为中职在计算机课程上的设置本身就不是很难,大多知识学生在以前接受的教育中就有所涉猎,所以对待课堂的期待不是很大。教师这时若只是一味的灌输、教导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 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所以,与其苦口婆心的讲解,不如放开手来让学生自由探索。另外,尽量减少笔记内容,让一切的学习过程都在计算机上得以实现。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增加上机时间,减少语言传授和笔记记忆。在大量的上机训练之后,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且会增加对于计算机课的期待。

在计算机课堂上,一个学生一台电脑的局势很容易让学生与教师产生距离感,教师在完成了示范之后一定要切记走到学生中间,单独进行讲解,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百分之百的予以解答,并且还可以紧接着学生的疑问提出另一个问题让学生考虑。

4.结束语

计算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职学校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加快对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中职的计算机课堂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郝灵梅,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教学探索,2011(7)

[2] 王建芳,中职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反思[J],科技风,2011(2)

[3] 高舒,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浅论[J],高教论坛,2011(11)

计算机课程篇10

关键词 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Research

for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

ZHANG Weihua, ZHAI Ping

(Computer Centr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The purpose of computer education for college non-computer majors in the 21st century is to generate multi-talented students that not only master their own fields but also computer application skills.For this purpose, after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s, we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of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s.We also formulated a proposal on the teaching plan and are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e new methods.

Key wordsnon-computer major; fundamentals teaching on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ation

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学阶段实质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它的负面效应便是学生常常以课本内容为唯一,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想象力。这样的学习习惯及状态直接渗透到大学一年级的课堂中。比如,学期末仍要求老师在课本上划出考试重点;如果老师在讲课时针对一些课本知识结合新科技进行了延伸讲解,就有同学询问所讲内容是否划入考试范围。这些就说明了,有很多一年级学生仍是把考试作为大学里的学习动力,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也仅仅是掌握考试内容,完全没有意识到大学教育是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滞后,知识老化

信息社会计算机软硬件飞速发展,相关的计算机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但一些高校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多年不变,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没有用,想学的那些社会上较新的技术知识又不教,更谈不上与不同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后续教育问题。

1.3 教学模式陈旧,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人数众多,大班授课的现状决定了计算机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少量实验课为辅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以教材书本为基本点单向地传授理论知识及演示操作,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到了实验课上,学生的任务也仅是努力去回忆课堂内容并模仿操作,不提或根本也提不出什么问题。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少有创新精神。

1.4 考核内容及方式存在弊端

因为庞大的学生人数的制约,目前仍有一些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课程是以卷面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即使采用机器考试系统,也多是将理论知识作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考核,实习和实验考核只占最终成绩的小部分。这种考核方式体现不出计算机课程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现阶段教学改进的方法及措施

2.1 实施分层次教育兼顾不同方面的学生

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文、理、医、艺术、体育不同专业都是造成学生计算机水半参差不齐的原因,给基础课学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实施了计算机课程免修规定,即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修计算机基础课程,转为选学其他一些与专业学科交叉紧密的实用性、技能性强的计算机课程,例如Java、AutoCAD、Photoshop、3Dmax等。

然后依照测试成绩,对于大多数的一般学生,如果情况允许,就将同一院系的学生按照快、中、慢的分班模式进行教学。或者在原班级不动的基础上,由教师自主掌握把学生分为不同程度的几部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上课上机时的要求不同。面对全体同学,实行零起点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树立信心,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布置灵活度大创新性强的设计作业,鼓励培养他们对计算机多方面应用的兴趣。

2.2 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由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庞大、专业众多,计算机课程又是一年级学生的基础教学课,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一百多人集体上课的大班教学状况,分层次教学的目标不易达到。但这个目的可以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样能实现。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精心备课,准备素材,提前组织有针对性的授课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水平程度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并根据学生完成的效果不断调整作业内容及难度。虽然是大班级理论教学,但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后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首先,课时数量的减少能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闲时间,使得他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安排学习内容或投入自主创业的课后实践中。其次,不同难度内容的作业供学生自由选做,可使程度较低的学生从简单入手,增强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程度较高的学生也能更快地进入深层次的知识掌握中。

2.3 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内容

信息社会日新月异,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也要改变现在教材内容陈旧、使用周期长的状况,把那些已经在社会经济各层面得到广泛应用,或者很有潜力的信息技术引用到教学内容里。近几年来,我们总结教学经验,针对各专业学生情况,结合计算机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编写了适合本校的理论和实践教材,从2003年开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到2005年起至今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及《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指导》,几乎每年都要再版,添加修订新的知识内容。

2.4 改变考核方式,力求创新,开放

彻底抛弃统一的纸质卷面考试,取而代之的是上机考试与专业设计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期末的上机考试是一个类似于国家等级考试的考试系统,每个学生登录系统随机抽取不同的考题,由理论题和基本操作题组成,着重考核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期末前的专业设计考核项是一个综合作业,是为巩固、提高、拓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布置的,这项考核是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的不同院系专业,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自己专业内容的素材,构思设计出一个集***文、音像、动画为一体的综合作品,根据作品的完成情况评定成绩。上机考试成绩与专业设计作品成绩综合评出每个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分数。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每个学生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网络及应用软件的使用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通过上机考试与专业设计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就真实地反映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效果。

3 结语

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方面。只有不断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教学结构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逐渐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培养出具有强烈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的合格高校生。

参考文献

[1]戴振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4):191-193.

计算机课程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计算机课程10篇

学习

教研室申报材料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教研室申报材料,内容包括教研室申报材料,教学教研申报材料。1.拥护中国***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具有当年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专业与申请专业相近。3.身体健康状

学习

微课程设计论文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微课程设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电子版,微课设计毕业论文。一、微课程的含义与特点微课程这一教学模式被发现是在2008年,当时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名高级教学设计师提出了这个概念。渐渐的流入了我国的教育发展

学习

统计学原理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统计学原理10篇,内容包括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统计学原理及感悟。《统计学原理》是一门集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于一身的方***科学,它主要用来研究数据的内在数量的规律性。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是获得统计的数据,而数据的收

学习

药理学课程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药理学课程10篇,内容包括药理学基础教程,药理学博士专业课程。开发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一本好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有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我们

学习

英语课程改革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程改革论文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改革论文题目,课程改革下的英语论文。2.1明晰高职英语课程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

学习

教育学心理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教育学心理学,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各种理论汇总,教育学心理学合集。赫尔巴特在教学理论中,把教学分为教育的教学和非教育的教学两种,前者指伦理、道德、意志、性格的培养,后者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智育活动,这两方面都必须以心理

学习

统计学课程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统计学课程10篇,内容包括统计学内容及学习过程,统计学课程表。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针对课堂教学的小型远程系统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顺畅,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网络的

学习

留守儿童帮扶措施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留守儿童帮扶措施模板,内容包括教师对留守儿童帮扶措施及内容,班级关爱留守儿童帮扶措施。调查方法:班主任调查、走访、访谈调查报告一、基本概况我校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

学习

高三复习计划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复习计划,内容包括高三复习每日计划表,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计划。这个阶段,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这就是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这次考试十分重要,它既可以检验自己一学期来的复习效果,又可以查找自己急待解决的问题漏洞,还可以向

学习

项目建设管理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建设管理论文,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管理论文,建设项目管理类的2000字论文。2功能实现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审核材料(区县级)、审核材料(地市级)、地点审查(省级)、材料初审(省级)、专

学习

自然辩证法课程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自然辩证法课程10篇,内容包括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相关的原理,自然辩证法实用教程。一、自主创新的内涵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几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

学习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内容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论文,混凝土浇筑工艺及现场布置论文。在进行混凝土的运输时,充分考虑到运输的环境和运输的条件,通过拌合升温的技术和手段,对运输途中也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方法,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适

学习

数据挖掘技术研究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挖掘技术研究10篇,内容包括数据挖掘核心技术综述,数据挖掘国内外研究。空间数据挖掘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和管理决策支持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新兴边缘学科,一般来说,空间数据挖掘可分成空间分类、空间聚类、

学习

数据分析软件设计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分析软件设计10篇,内容包括数据分析软件代码大全,如何设计一款数据分析软件。针对这种情况,作者设计了一种专门分析设备上传数据的软件(简称数据分析软件)。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处理百万行的数据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而且该

学习

微课程设计论文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微课程设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电子版,微课设计毕业论文。一、微课程的含义与特点微课程这一教学模式被发现是在2008年,当时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名高级教学设计师提出了这个概念。渐渐的流入了我国的教育发展

学习

药理学课程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药理学课程10篇,内容包括药理学基础教程,药理学博士专业课程。开发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一本好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有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我们

学习

英语课程改革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程改革论文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改革论文题目,课程改革下的英语论文。2.1明晰高职英语课程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

学习

统计学课程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统计学课程10篇,内容包括统计学内容及学习过程,统计学课程表。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针对课堂教学的小型远程系统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顺畅,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网络的

学习

国际贸易课程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贸易课程10篇,内容包括国际贸易要学哪些课程,国际贸易课程。2、教材编纂和选用方面比较混乱,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目前,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多达数百所,这些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材编纂和选用上缺乏差异性和针

学习

幼儿园课程改革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课程改革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一、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新课程教学模式,如建构课程、整

学习

新课程改革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新课程改革10篇,内容包括新课程改革20年来的故事,新课程改革讨论内容。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课改实验运作两年多来,我们真切地感到新课改的春风已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

学习

体育课程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体育课程10篇,内容包括体育校本教材100篇免费,体育课程总结大全。(二)体育教学模式僵化教学资源利用率低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单一陈旧,不注重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