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课程10篇

细胞生物学课程篇1

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开展与体会,为适应多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要求、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考核

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将细胞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学位课程,包含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等11个生物学二级学科。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设有27个学院,11个生物学二级学科分散在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农学院、兽医学院、医学院,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也较广泛,如何适应这种多学院、多学科和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提高教学效果,扬州大学不断进行尝试、改革,构建了适合各二级学科培养目标要求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现将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介绍如下。

1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

细胞分子生物学是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而兴起的一门较新的学科,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对细胞活动调控以及各种细胞结构的形成和功能执行的科学[1]。对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讲,本科阶段都学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这2门课程,因此研究生所开设的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应该和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有所区别。由于传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教材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内容上有很多雷同,若采用这些教材,很容易使研究生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扬州大学将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4个部分:细胞结构、细胞遗传、细胞代谢与调控、细胞发育,该校没有选择任何固定教材,仅仅指定少数最新出版的教材作为参考书,如韩贻仁主编的分子细胞生物学[2]、Gerald Karp主编的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Concepts and Experi-ments等[3]。

2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

扬州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授课对象差异比较大,学生的来源和专业背景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使用开放式教师、开放式教学和开放式课堂的教学方法。

2.1开放式教师

以往的研究生课程都是由固定的教师一上到底,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细胞生物学各个领域的前沿知识都熟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扬州大学采用不固定教师上课的制度,跨学科跨学院请资深教师进行授课,确保学生能够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知识与前沿动态。设置的4个部分教学内容中,每一部分由1~2位专业教师负责主讲,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根据不同教学模块,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拘泥于任何教科书进行授课。有些教师的研究方向是植物,对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比较熟悉,讲授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可以做到深入浅出,而对动物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讲授效果会比较差,因此主讲教师可选择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病毒等研究方向的老师。对于学生,有些是来源于农学院,其背景知识和兴趣侧重在植物方面,而有些来源于医学院或兽医学院,其背景知识和兴趣侧重在动物方面,这就要求选择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开展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2.2开放式教学

由于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因此在把握现有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将细胞生物学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方法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知识的深度、广度,培养其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在每一个教学模块中,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讲解不同侧重点的专题。如细胞结构部分包括讲了2个专题,一个是细胞内膜系统:结构、功能、蛋白质分选和膜泡运输,另一个是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内膜系统一般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5类细胞器膜的总称,而广义的内膜系统概念也包括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等细胞内所有细胞器膜的总称。在本科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这些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发生是分别***介绍。虽然这些细胞器具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4],但它们又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它们的膜结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转换的机制则是通过蛋白质分选和膜泡运输来实现的。在讲授内膜系统时,可通过蛋白质合成这条线将这些相关内容串联起来讲述。由于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上与内膜系统互为一体,因此将核糖体也加入进来,同时向上讲可以提及细胞核中核糖体大小亚基及mRNA的合成,向下还可讲述细胞膜上的蛋白功能,从而用蛋白质合成一条线将细胞的三大结构即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联系了起来。同时,也启迪研究生自己去找线索,找出一根主干,将尽可能多的内容串起来。又如细胞骨架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以及在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细胞分化***等一系列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对细胞骨架的研究是近代生命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它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大型分析仪器的应用和实验方法技术的改进。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重点向学生讲解细胞骨架的研究方法,包括每种方法的原理、基本过程和结果分析,以最新的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的细胞骨架方面的论文为例,向学生介绍细胞骨架的研究是如何开展的。

2.3开放式课堂

研究生课堂和本科生课堂相比,讲授内容量非常大。笔者一般会在课后将课件提供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用花太多精力记笔记,而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听课上,跟着教师的引导考虑问题,这样使其思维保持很高的兴奋度,且感到疲劳。在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在上课时要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性。课后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指定或推荐的原始文献,或者让他们自己到网上查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此可培养学生阅读文献、查找资料、进行科研的能力。

3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考核方式

作为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考核以考试为主,考虑到研究生学习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利用学到的细胞生物学知识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实用性较强,因此笔者选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所出的试题都是综合性的分析题,在考场内学生可以查阅任何参考资料,但参考资料中没有现成的答案,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仔细分析才能得出答案。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检验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以后教学的开展。

4参考文献

[1] 王石平,金安江.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4-137.

[2]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细胞生物学课程篇2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细胞生物学;体系构建;课程

中***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3203

1 引言

细胞生物学是支持生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1,2],也是高校生物类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门专业课程[3]。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对高校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另外,细胞生物学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学生缺乏感官认识,提不起兴趣,课堂效果不佳[4,5]。笔者从细胞生物学的课程特点出发,阐述了对细胞生物学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思路与相关思考,以期能为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2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以真核细胞结构、功能和生活史为主要内容,强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突出生物膜,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肿瘤生物学等热点问题,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并深入理解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从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等3个层次认识细胞生命活动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与生物学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涉及到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等诸多学科,就知识内容方面而言,细胞生物学与其他课程存在一定重复。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随着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细胞生物学课程的信息量也呈现较快增长态势。而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压缩学时和学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更新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对教学重点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讲,由于学科背景薄弱、专业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师资条件较差等因素的限制,教师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效果,难度更是可想而知。此外,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课程内容体系上与先行课程及后续课程也有一定的重复,导致有限的学时分配不合理,难以突出学科的特色和重点。

3 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3.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体系构建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学生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学内容的新颖与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显著影响[2]。为突出细胞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教学过程中应对授课内容的选择及基本知识体系的构建给予足够的重视,重点突出细胞生物学中有学科特色的内容,而对于其他学科内容重复的部分,应点到为止,少讲或不讲。如果有学生对部分内容存疑,可以组织答疑活动。如本课程中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化学成分中生物大分子的基础知识、细胞组分定性分析及离心分离等内容,在中学生物以及生物化学等课程中有较为详细的讲解,所以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而对于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内容,是细胞生物学基本知识体系的核心,应在中学生物或其他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学习。对于细胞信号转导和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调控机制的研究,是细胞生物学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新成果层出不穷,所以应在课堂教学中作为重点来学习,鼓励学生去阅读相关文献,接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前沿,感受学科发展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细胞生物学学科内容也日新月异,作为生物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内容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和更新速率必须与基础科学的发展同步。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也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始终把握前沿知识,根据近年来学科的发展动态,在原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课余时间多阅读各类专业文献,力求把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关键问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要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现有的教学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在把握主要的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增加课外知识,一方面开阔自己和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学习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力求使本学科和其他课程的知识紧密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最有效的信息传输给学生知识。切身的改革实践表明,各门课程的综合考虑,以及相关内容教学方法的整体协调,既能保持细胞生物学课程知识内容的***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也可以解决相关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和实际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应增加基础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此外,可以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学研究课题,或者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接受系统的试验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

3.2 教学模式的优化

3.2.1 科学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做好课堂教学

因细胞生物学主要讲授细胞的结构、功能、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活动及其调控机制,而要将诸多繁杂的知识较为直观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必须要有大量***片或模型作为辅助。因此,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应采用多媒体教学,精心设计和科学使用高质量的课件,并辅以必要的板书以及其他教学媒介,使课堂教学***文并茂、生动形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北京大学翟中和院士主编的最新一版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已改为彩版,并附大量精美***片,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借鉴国外教材的内容体系、***像数据和动画片段,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3.2.2 C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问题教学法

当代大学生个性较强,思维活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点,他们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不尽相同。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法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较多的知识信息,但由于师生互动的缺乏,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积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如在备课过程中准备一些启发式问题,并在上课的时候适时提出来,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和对学科内容的掌握水平;通过讲解一些具体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案例,能够使学生直观了解并深刻记忆具体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对学科发展历史的了解。此外,问题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也适合应用于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6]。

3.2.3 准确把握学生动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缺乏、主动学习能力较差的情况,所以教师尤其应该关注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与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

3.3 考核方式与内容的改革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当前一般采取期末闭卷笔试结合平时作业的方式进行考核,部分高校还增加了期中考试,但总的来说期末考核的权重还是偏高,基本属于终结性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应适当引进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考核采取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效果、学习过程和其他与学习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等进行综合评价。

考核内容与具体要求应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相适应,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命题,增加应用性题目的比重,避免出现过多简单记忆性题目。我校近年来对考试命题工作提出了愈加细致的要求,尤其是对综合应用性题目所占比重有了具体数量的要求,这为细胞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在这样一个生物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应适当加强对学生把握学科进展与发展趋势能力的考核,如每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诺贝尔化学奖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以纳入考核内容体系中。

4 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课程建设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因此,在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应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加强课程建设。随着我校对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细胞生物学申报了滨州学院校级重点课程、双语课程、核心课程等并均成功获批立项。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团队整体能力均有了大的提升。细胞生物学教学团队着重从开放式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入手,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的新模,并尝试构建形成立体化教材体系,即以细胞生物学主教材(北京大学翟中和院士等主编)为核心,组织人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辅助教材,做到既有纸质教材,又有电子与网络资源,辅以购置的视频资料,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型的教材体系。最后,还应注重加强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课程档案建设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克隆技术、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细胞生物学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7]。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也应以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6]。总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共同参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 宏.细胞生物学教学与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4(4):84~85.

[2]李玉玺,刘俊华.对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科学教育,2009,15(5):57~58.

[3]余晓丽,杨珂金,高宛丽,等.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6):114~116.

[4]田 伟,刘蓓蓓,刘 伟.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科教导刊,2013(2):116~117.

[5]贾晓慧.创建开放性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探索[J].洛阳大学学报,2006,21(4):117~120.

细胞生物学课程篇3

中***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28-03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前沿学科,是***规定的生命学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7门主干课程之一[1],在生命科学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近年来,随着新的仪器设备、先进手段的应用,尤其是细胞生物学与医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及交融,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2]。商洛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钻研新的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就该课程建设实践与经验进行总结探讨如下。

一、商洛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追溯商洛学院的办学历史,它经历了专科和本科两个阶段。在专科教学阶段,商洛学院创办的生物类专业先后有生物教育、生物技术及应用,“细胞生物学”作为该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程教学共设5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6学时,实验教学18学时,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被动地认知信息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潜在能力和理解知识的差异性,以及发展知识的创造性。这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虽然在教学中统一了大纲,确定了标准,规范了教学制度,但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忽略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006年2月经***批准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同时更名为商洛学院,2011年起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14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高校。随着商洛学院学科发展、人才能力培养需求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冲击,原先知识体系、师生互动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已不能满足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兴趣要求。伴随生命科学的发展,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也出现了调整,教学重点从过去对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定位的描述,转移到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上来。这种课程内容结构的转变和对新时期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致使“细胞生物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商洛学院生物类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共设72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6学时,研究性教学课程论文18学时,实验教学18学时。特别是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目前能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规格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更新更加迫在眉睫了。

二、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2003年,***在全国高校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3]。而商洛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的是面向地方,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商洛学院自升本以来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保障新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三大基础之一[4],而细胞的研究既是生命科学的出发点,又是生命科学的汇聚点,著名科学家E.B.Wilson在1925年就曾提出:“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5],因此,建立好细胞生物学理论与实验的学科基础,从显微、亚显微、分子水平,从细胞系统化、动态化的角度认识生命和生物科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地方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只知道听、记、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呈现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所学知识不能紧跟时展等问题。同时,本课程内容多、抽象难懂,又是一门前沿性学科,在教学上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又要尽可能地介绍新的理论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更好地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解决地方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有必要建立“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教师转变了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创新了教学模式。精品课程建设也是地方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的主要特色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教育工作者要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注重从知识的传承向能力的培养的转变[6]。“细胞生物学”教学紧跟学科发展趋势,在近七年的教学中,课程组成员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组成员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合作研讨教学环节,从已授理论课的重点内容中提炼一些具有综合性、趣味性、争论性的讨论话题,并将其作为合作讨论式教学的论题,如线粒体与阿尔兹海默症、p53与衰老的关系、细胞膜与癌症等,通过学生查阅文献及自主学习,使学生能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次改革分别以商洛学院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五轮合作讨论式教学的尝试。教学过程分两部分,即大班上课和小班讨论,在大班上课中,由教师讲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而针对一些具有共性意义的重大问题或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细胞生物学”知识及前沿动态进行小班讨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其他高校生物类专业的“细胞生物学”教学和其他专业课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以“教学奠基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融入教学实践,才能弥补课堂内容的不足,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专业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而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实现“以教学奠基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目标。

近年来,课程组成员能结合地域资源特点,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将科研成果及学科前沿动态融入教学。同时,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及课外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延伸,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近年来,在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中与该课程相关的论文题目每年平均占该专业的26.7%,整体上反映了学生良好地掌握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近三年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考研情况来看,以该课程作为专业课的学生平均每年占考研上线率的46.7%。

(三)以“理论联系实际,技术支撑产业”服务地方经济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商洛学院响应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大学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转型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增加,这一职能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课程组依托商洛学院生物学优势学科和GAP科研工程中心,结合地方资源和产业特点,积极申报各类科研基金项目,利用“细胞生物学”中的核心技术开展了五大商药、秦岭野生兰花、秦岭高山杜鹃等研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同时,这也是商洛学院面临转型发展,根植地方行动的重要举措。

(四)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是“细胞生物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2014年,商洛学院成立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为促进细胞生物学学科发展,我们对生物技术及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坚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改造传统的以依附和印证理论为主的实验模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7]。课程实验内容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设置实验项目并实施。如:学习完细胞融合知识后,完成鸡血细胞计数与PEG诱导的细胞融合实验项目,使学生明确细胞融合的原理及方法。学习完线粒体结构及功能后,进行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明确细胞器的超活染色技术;学习完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知识后,让学生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实验论文。

教学方法上采用统一模式、开放模式和导师模式等多种方式。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使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资源陆续上网。建立多种实验考核方法,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能力。采取平时成绩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严把毕业论文关,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

实验教学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近年来,依托本区域优势、特色资源,结合生物技术学科领域的发展,主要侧重于“细胞生物学”实践应用方面的选题,大部分选题结合教师科研或来自生产第一线,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或参考意义,有一定的创新性。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细胞生物学”属于生命学科领域的课程,授课内容和知识点存在客观、微观和抽象等特点,因此,国外许多教学机构很早就开展了将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尤其需要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8]。该技术以其大信息量、文字、***像、声音多形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包含许多细胞和亚细胞精细结构,功能原理复杂、抽象难懂,尤其缺乏动态的机理解释,这使得原本客观实际的文字介绍,在初学者眼中变得抽象而枯燥,学习效果差,学习兴趣不高。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片包括其中,使教学内容***文并茂,专题视频形象生动,使学生对细胞的微观构造产生直观的认识,如细胞内部结构视频、细胞功能动画、细胞重要生命活动相关***片、视频等。“细胞生物学”课程组通过近年来教学实践的积累,已完成全套“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及收集到相关章节的视频及动画,使“细胞生物学”知识由抽象变具体、由静态变动态、由微观变宏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教学效果。

“细胞生物学”网络课件就是用于辅助学习的网络资源。近年来,课程团队致力于相应课件、电子教案、习题集和专题视频的收集、制作与更新,补充完善和充实了课程网络资源。为了使初学者能尽快熟悉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把握学习重点,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网络平台还专设了研究性教学单元模块,包括研究性教学题目来源、近年来小班课组织形式、学生汇报ppt、自主学习报告等内容,便于师生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根据历年来生物技术专业部分学生的考研复习需求,网络平台还增设了考研专题模块,涉及相关学校的考研信息、电子***书、历年考研真题等资料,反响良好。为了便于自学和师生交流,不断提高课程网站建设质量,拓宽服务面,网站系统开通了信箱答疑和***沟通平台。

四、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效

细胞生物学课程篇4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有机体的一切病理现象都是细胞病理反应的结果,所以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从细胞中得到解答。我校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内容体系结构。其核心部分包括:细胞概述、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与衰老。从1996年开始,我校主要依靠教师出去进修,引进多媒体课件,并逐步在临床医学专业课堂上使用,并于1999年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使用。在此基础上,2000年增设蒙药学专业、2007年设护理专业、2008年设检验专业,全校各专业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均由我教研室承担,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群体所讲受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内容不同,因此,我校多媒体课件急需进行系统的制作。

二、医学细胞生物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案

制作符合我校民族特色资源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既能扎实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又具有较强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究创新意识,为后续的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和高素质的生物科学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首先,我们需要整理教研室每一位老师多年教学积累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课件,按不同专业、不同学时、不同民族班级分门别类进行课件制作。

1.针对不同专业。

我校开设细胞生物学的专业有临床专业、护理专业、检验专业、影像专业、蒙医专业以及蒙药专业。临床等专业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在现代水平上讲授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理论,并且对由于结构损伤和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疾病做适当的联系,以便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必要的细胞生物学基础。蒙医、蒙药作为民族特色专业开设医学生物学,其中1/2讲授细胞生物学知识,1/2讲授遗传学知识。那么,对于这两个专业的细胞生物学课件制作时,我们可结合蒙医蒙药,例如利用区域特色蒙古族传统药用动植物,以其细胞结构、功能特点,讲解医学细胞结构与功能这部分内容。这种利用熟悉常见的样本作为实例,学生更易接受。将蒙医***原理联系细胞病理反应,讲授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联系专业实践,使学生更乐于学习。

2.针对不同学时。

由于每门课程都有一定学时,如蒙医蒙药学时为12学时,临床等专业24学时,教师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做成课件,这就涉及内容取舍问题。蒙医蒙药课件制作中我们将体现细胞生物学核心内容: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与衰老。临床、护理、检验专业课时24学时,那么我们将适当增加细胞生物学知识,即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外基质及细胞连接。

3.针对不同学生群体。

细胞生物学课程篇5

下午好!首先感谢岑芳老师给我这样一个和大家交流、切磋的机会。这节课是我今年6月份在市电教馆录制的一堂新课程标准的探究课。当时接到岑老师给我的这个任务时,我非常高兴,但又很紧张。高兴的是我有这样一个机会展示自己,紧张的是因为我一直以来从事初中教学,2005年9月才开始上高中课,还是个新手,当时,我也只是接触了必修一的教学(因为我们学校第二学期才开课)。静下心来分析了一下岑老师为什么让我开课呢?我可能有自己的两点优势:一是我已经经历了3年的初中新课程改革,观念可以说已更新了不少,新课程的理念已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二是对初中新课程改革教材的熟悉,能帮助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做好初高中的衔接。高中的新课程改革是继初中新课程改革之后开始的,从知识内容上看,初高中知识必然存在着一定衔接,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初中知识背景,帮助学生通过知识的自然铺垫来自主构建高中的知识体系。

有了信心,我开始选择课题。新教材中有不少课都安排了“边学过做”的环节,有探究实验穿插的课,学生能动手活动,课堂气氛就容易活跃,比较热闹,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但要准备实验器材摄制录相课,来回搬运很费事,所以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那就上一节思维探究的课。我想这样的课对于我们所有教师来说,都是可操作的。如果说初中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小实验探究,那么高中的教学则更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记得在一次雨花中学的教研活动中,听了有关“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探究理念”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可以通过科学史、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资料、可以利用模型、还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只要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具有探究性。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即使是教师一个人演独角戏,也能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有所体会。关键是教师要把自己扮成学习者的角色,并且要剖析自己,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这样我选择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已上过了这一节课,大家设计的肯定更为精采,希望多提宝贵意见。下面就我的备课思路向各位做一个汇报。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是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重点内容,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器以及细胞核四块内容,我选择了第1课时,内容涉及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细胞膜。其中的细胞膜结构的知识与下一节“物质的跨膜运输”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时出现的许多知识,如动、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哺***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抗原和抗体能特异性结合等,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自然衔接。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以及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智力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

三、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更应是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和经验,组织、指导和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的过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设计巧妙的学习探究情境,给予丰富的资料信息,组织、指导和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目标:

作为教师我们绝不能只做一个科学结论的摘录者,而应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让学生不仅了解科学的结论,也了解科学的过程;不仅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发展能力,培养爱科学的情感和科学的世界观,从而实现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为此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区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2.概述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

技能性目标:

1.尝试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从而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并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利用教师提供的课外知识背景扩大知识面,开发思维空间,培养发散思维。

情感性目标:

1.探讨细胞膜结构的发现史,认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激发探求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

2.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五、教学设计:

对本节课的几个知识点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概念:只需要分别提供初中课本和高中课本上的上的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让学生比较就可以了。因为学生能结合***的复杂程度和书上的概/,!/念,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亚显微结构。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学生提到细胞的结构,就能说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以我直接告诉他们这样的一类细胞称为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真核生物。但生物界还有另外一类细胞却很特殊,我们把它称之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继而质疑: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然后给学生以提示:顾名思义,从字面上分析这两类生物的最主要区别在哪里?学生从“核”字上发现最主要区别在细胞核。这时再继续质疑:这两类细胞的“核”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原核、真核细胞还有哪些区别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的文字和***片资料很容易找到答案,所以让学生直接回答意义不大。因此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串:1.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2.拟核的成分是什么?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不同?3.你认为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还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为什么?引导学生分别从核膜的有无,染色体的有无,细胞器的复杂程度来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作出比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识***、辨认、比较的能力。最后采取***表归纳法引导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培养信息的整合能力。

(三)细胞膜化学组成:细胞膜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教材中并未介绍,但考虑到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体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很重要,所以补充设计了一个小探究,引导学生思考选择哪种材料进行细胞膜的制备。这一点是借鉴了人教版的教材。

探究问题:如果给你以下材料:植物叶片、猪肝、哺***动物的血液,你会选择哪种材料制备细胞膜?为什么?根据什么原理来做呢?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认为应选择猪肝和哺***动物的血液,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易分离出细胞膜,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易分离出细胞膜。方法是让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可以用针扎破细胞,但学生又质疑:细胞太小了,这方法不太可行。

这时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出现什么状况?学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知识,能说出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教师再质疑这样得到的细胞膜是否纯净呢?实际上,刚才在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时同学们已认识到在细胞内存在着许多以膜为基础的结构,即细胞器。因此能够理解细胞除了细胞膜外,细胞核和许多细胞器也有膜,这些膜会与细胞膜混在一起,影响对细胞膜的研究,怎样把细胞膜与其他膜分离开?这样的分离肯定不容易,那我们换个角度思考,能不能从材料的选择上想办法呢?请同学们再分析刚才提供的三种材料,猪肝、哺***动物的血液,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联系初中学习过的知识: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存在核膜。老师再补充有关知识:哺***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也没有众多的细胞器,不存在细胞器膜。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得出结论:用哺***动物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可以制备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

老师再做介绍:把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细胞肿涨,最后破裂释放出内容物,主要是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空壳,称为血影,即红细胞的细胞膜。然后利用血影进行化学分析。通过这个小探究实验,学生不仅学会了探究的方法,体验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而且进行了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体会到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所蕴涵的科学原理。

(四)细胞膜的结构和特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如果采用讲授法直接告诉学生,学生会觉得很干巴,感到枯燥无味,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又会走上死记硬背的老路。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考虑设计两个探究情境,以问题串的形式,分析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曲折历程。

情境1.资料探究——回顾细胞膜结构的发现史,向学生提供3个科学实验过程:

实验一:1885年,奥弗顿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缓慢。

实验二: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实验三: Danielli和Harvey分别于1931年和1935年发现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显着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质成分时,表面张力则降低。

设置讨论题:由这些实验,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学生在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的同时,亲历了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从而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并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实验一:推测细胞膜由脂质物质组成。(相似相溶的原理)

实验二: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组成。

实验三:推测膜中含有蛋白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实验二的推测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配了简***并告诉学生: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主要成分。磷脂分子的结构在前一章“生物大分子”中已介绍过,书上有其模式***,因此可以向学生解释: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所以在水——空气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一面,这样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学生通过这样的资料探究,自主构建了细胞膜的化学成分——脂质和蛋白质,其中磷脂是双分子层。

情境2.实验探究——利用“人的细胞和鼠的细胞为什么能融合”的积极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说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书上对“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的提供了实验步骤,先让学生自学,希望他们提出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这个实验理解的关键是人和小鼠的细胞表面为什么能标记上红、绿色的荧光素,同样涉及了初中免***一章中有关抗体和抗原相结合的知识。因此向学生解释:在细胞膜上存在着一些抗原物质,用荧光素直接标记抗原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先标记抗体,根据抗体能够与抗原相结合的特点,使标记变得容易,这样在人和鼠的细胞膜表面上就呈现出了红、绿荧光素。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细胞膜中的抗原蛋白又重新分布了,于是总结出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但如果就此结束这段教学还有点遗憾,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所以我继续设疑:细胞膜的其他成分是否可以运动呢?向学生提供了一个***片资料:磷脂分子的运动方式***解,并向学生提供数据:磷脂分子的两链转速达1016次/秒,磷脂分子与周围分子互换达106次/秒。学生感性地认识到磷脂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从而得出最终结论: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课进行到这里,学生已对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构及特点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细胞结构分层模式***对细胞膜的结构进行总结,水道渠成。用一个模式***解分步骤演示,请学生自己总结。

在观察细胞膜结构***片时,学生发现了细胞膜上还有糖蛋白。糖蛋白的识别作用则引用一段小资料: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然后将这些细胞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后来对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海绵细胞表面糖蛋白的氨基酸成分相同,而糖类的成分不同。说明动物细胞表面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好比是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络用的文字或语言。对一些介绍性的内容,我尽量向学生提供资料,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任何一个结论性的内容都离不开科学的实验、观察,都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以上两个探究性情境以问题串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分析、质疑、总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接受了知识,自主构建了细胞膜分子结构和特点的知识体系,并且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五)细胞膜的功能:对于细胞膜的功能则采取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从膜是细胞的边界的角度考虑,在初中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说出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从而认识到由于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既是一个“封闭”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对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点到为止,不要展开叙述,避免与下一节物质的跨膜运输重复。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一个重要功能,提供***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至于其他功能,则以开放的处理方式,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己去探究。

(六)课后延伸:课后安排一个资料收集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生物知识或生活经验,寻找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给予提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必然体现在膜的形状变化或其上分子的运动。

例:1.白细胞吞噬细菌和过程,变形虫的伪足运动现象。

2.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 。

3.动物细胞***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知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更培养了发散性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六、课堂艺术性的体现

教学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自然流畅?我觉得知识点之间的转接语言处理很重要。在日常的上课过程中,我们可能经常用这样一些语句“首先介绍一下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细胞膜的结构”,“下面研究一下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等做连接语生硬地把知识点之间的教学联系起来。在这一堂课中,我对教学的串词有意识地进行了设计。

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之后,如何过渡到细胞膜的教学?做了这 样一段引入:不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细胞虽然很微小,但是却有非常精细的结构和复杂的自控功能,这些就是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细胞。任何系统都有边界。一个国家有陆地、海域、领空的边界;人体内部与外界分隔开的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边界。边界对系统的稳态至关重要。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在细胞膜化学成分探究完成后,如何进入到其特点的研究?

我利用了一张***片,进行介绍:由于细胞膜很薄,而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低,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清细胞膜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在电镜下真正看到一层厚约8nm的膜。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显示出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于是他大胆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并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少科学家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相信同学们看了以下的现象,你也会怀疑。

播放吞噬细胞的作用FLASH,血液中的吞噬细胞通过变形作用出毛细血管的管壁,到达病菌聚集的地方吞噬病菌,细胞怎么会变形,又怎样吞噬病菌,这一现象用细胞膜的静态观点可以解释吗?显然不好解释。这样顺理成章提出下面研究的问题: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呢?从而引出积极思维活动:“人细胞与鼠细胞为什么能融合?”

细胞生物学课程篇6

【正 文】

新世纪生物科技突飞猛进,面对浩如烟海的生物学知识,课程专家们根据我国实际,精心挑选了6个模块(3个必修、3个选修)。这些模块既相对***,又密切联系实际,课程核心知识突出、结构严谨,新增了一些最新的科技成果,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本文拟通过比较高中生物新课标与旧教学大纲在对应部分内容上的增删和课程理念上的区别,提出新高中生物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表: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1与旧教学大纲对应部分内容增删比较必修1《分子与细胞》

增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细胞的分子组成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实验)

细胞的结构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质的流动等;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植物的矿质营养;

细胞的代谢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旧大纲中是“细胞”和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实验);

人与动物体内糖类的代谢;

“生物的新陈代谢”部分)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

人和动物体内脂肪的代谢;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

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的代谢;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细胞的增殖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细胞凋亡;

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实习:搜集有关干细胞研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从内容上看,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有如下主要特点:(1)课程核心知识突出、结构更严谨、内容更集中,新增了一些最新的科技成果;(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生物学的中心环节;(3)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如结合具体内容,安排了“方法介绍”“提出假说”“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小栏目予以指导,将建构模型的思想落到实处,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4)课后练习和章检测题设计得更加科学、实用、灵活。除了内容标准的变化外,“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上倡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尤其是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作为中心环节,重体验、重过程、重发展,引导创新与实践。为了完成新课程标准赋予的各项使命,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必修1与后续知识的关系

在新课程实施中,各校的教学计划不一定相同,但无论哪一种排课顺序,必修1总是最先学的,因为它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用36学时来学习这一核心内容足以说明其重要性(现行教材“细胞”部分仅用15学时)。而我们发现,其他后续模块都是在该模块基础上的延伸、提高、应用和拓展。例如,必修1中“细胞的增殖”就是必修2中“减数***和遗传基本规律”的基础;模块1中“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选修模块“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基础。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本质,而选修模块排在必修模块之后,这就意味着必修课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选修课程的开设前景、学生的兴趣,甚至他们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

2.讲授教学与探索教学的关系

探索式教学,在“探索未知、增添新知、追求真知”方面起到了“讲授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大力倡导探究学习,而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相对应的是教学方法上的变化。但就目前的条件而言,讲授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传授知识),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力的提高便无从谈起。一堂课究竟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要因人、因时、因课制宜,而不要一味追求“时髦”。

3.教与学的关系

今年6月中旬,笔者出省考查,听了课改实验区的1节公开课——“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这是一节成功处理教与学关系、实现二者和谐统一的示范课。在上课过程中,王老师先后给学生提出5条学习建议:(1)阅读课本及插***“骨髓干细胞分化示意***”,提出与细胞分化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2)完成“观察植物器官的切片”的实验(注意:实验目的、材料、玻片标本制作、交流、绘细胞简***);(3)阅读课文,思考“植物的组织块能发育成完整的新植物吗?”并讨论;(4)阅读课文及插***,讨论植物组织培养与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关系;(5)在学习细胞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知识的基础上,可提出新问题进一步探究,提出学习本章知识以来存在的疑问,完成自我检测。

整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课堂气氛活泼、有序。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一方面,我们今天在课堂上教并不完全为了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形成终身受益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组织教学仍然非常重要,放任自流不等于自主学习,学生应在教师教学设计的引导下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课堂活动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

4.终结性的考试评价与多样性、形成性、发展性的综合评价的关系

终结性的考试评价是必要的,在促进学生学习上确实起到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病,如学生常常会为考试而学习,评价也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缺少全面性和客观性。新课标的实施为我们改变评价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随着新高中生物课程的实施,我校还将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评价:可由教师评,也可由学生自评、互评,如建立“学生实验技能成长记录本”,对学生参与实验的整个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表达和交流”以及必要的“进一步探究”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充分肯定其优点和进步,促进学生在原有对水平上的继续发展。改变以往评价只看卷面“分数”的倾向,逐步建立和完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评价相结合的体系。

5.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关系

细胞生物学课程篇7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元素,也就是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师设计并进行的一个个教学活动组成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讲述、讨论、合作、实验、演示等。下面是一节高中生物课堂设计的案例:

课题:细胞呼吸(1)——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课堂教学中提倡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要注重运用探究式教学,以问题的情景设计为突破口,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科素养这一目标。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高二生物必修教材(人教版)第三章第七节内容,细胞呼吸是新陈代谢一章重要内容,有氧呼吸是本节课等的重要内容,是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细胞呼吸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ATP的主要来源,是所有活细胞的重要特征。有关细胞学线粒体的结构知识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内容与本节有联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2.教学重点是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教学重点是有氧呼吸的本质。

三、学情分析与学法设计:学生在初中学过生物呼吸的相关知识,由于初中到高二时间隔开过长,存留在学生记忆中的仅仅是对人体呼吸的粗浅认识,本节课就是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升华和意义建构,运用整体建构教学理论,先让学生感知本节课在生物教材中的位置,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课堂学习思路,运用演示实验教给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训练,在教学重点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理解细胞呼吸概念

3、理解有氧呼吸的场所和生理过程

4、学会运用细胞有氧呼吸的原理探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

问题1: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能源物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2:什么叫新陈代谢——有序的化学反应的物质保障是什么?

投影知识树1: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中进行的(教材20页),细胞不断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体现者活细胞对物质进出的控制,既有物质的输入又有物质的输出,大家预测一下输入输出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呢?发生了化学性的变化,就伴随着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提问:ATP作为细胞内能量的“通货”含量极少,又是怎样及时补充的呢?不断从糖类等能源物质的分解所获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细胞的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1.〈讨论〉:细胞呼吸与通常我们自己理解的呼吸是一回事吗?

投影知识树2:

概念1: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进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叫细胞呼吸。

〈学生实验汇报〉1.证明浸泡过种子呼吸消耗了氧气?(水的必要性是什么?)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种子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绘***展示)

二、概念2: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细胞生活在常温、常压下,意味着细胞内的生物氧化是在酶催化下的温和化学氧化。

三、有氧呼吸的过程

任何生理过程的发生多有它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它们是什么呢?

物质基础:酶、ATP、糖分子(C6H12O6)等:(生病不吃不喝,输液的成份是?)

结构基础:细胞、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1.问题 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呢?

问题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

2.分析细胞呼吸的场所,学习细胞内生物氧化是逐步进行的实验研究方法,投影课件,师生讨论共同学习。

3.有氧呼吸的本质?

——(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4.总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否改写成ATP?(不能)

〈师生互动学习〉有氧呼吸的过程(反应式略)

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中

第二阶段:线粒体中

第三阶段:线粒体中

释放的能量:热能+ ATP中的化学能,1摩尔的葡萄糖彻底被氧化分解,释放2870千焦的能量,其中有1161千焦的能量存于ATP中,其他能量以热能散失。(投影课件)

有氧呼吸的本质: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角度分析——有机物逐步脱氢,能量逐步释放,逐步形成ATP)

四、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学生合作讨论

1、是不是细胞总呼吸就好呢?影响有氧呼吸外界因素?

2、如何使果实或蔬菜达到保鲜目的,原理是什么?

低温、低湿(干燥)、低氧(充氮气或二氧化碳)

五、课堂自检题:

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的是:

A.CO2

B.丙酮酸

C.ATP 和[H]

D.ATP

2.在动物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场所是:

A.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

3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在哪个阶段产生的?

六、课堂小结:强调细胞有氧呼吸的概念和本质,说明细胞呼吸这一生物氧化过程是在酶催化下的一系列有序化学反应总合。

作业与板书(略)

总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应注意:

1.活动设计需要考虑活动的价值,是否符合三维的教育目标。

2.活动要重点围绕着核心教学内容来设计。

细胞生物学课程篇8

细胞生物学在大学生物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也是我校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因此,在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中,我们要兼顾其基础性和前沿性,使学生在掌握细胞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关注细胞生物学最新发展动态,这样及时将基础知识与科技发展前沿相接轨。教学计划的改革,学时数的减少,需要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使用大大解决了这方面的矛盾,但实际多媒体授课有利也有弊。

一、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优点

(一)***文并茂的课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把看上去枯燥的纯理论知识放在一个比较活泼且生动的情境中,将会更易激起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兴趣。现代化的多媒体正是创设情境的有力工具之一。在形、声、画、光作用下,***文声像并茂,多媒体课件将抽象变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可营造出科学性、知识性、形象性三者为之一体的教学情境,强烈感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积极性。

(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汇聚大量知识

我校近年对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细胞生物学教学时数被压缩,总课时数减少。每个专业所设课程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生物学专业也不例外。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面临严重不够的学时,我们考虑研究了很多改善方法,比如删减部分内容。但又不能删减太多,因为生物科学专业的整个知识链是相互联系的,删减太多的教学内容必然会导致整个知识链的不完整,更会导致本科学生在后来开设的细胞工程、微生物等课程上学习吃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极大地压缩传统教学中板书以及学生记笔记的时间,而其屏幕的快速播放,在较短时间内可以传递给学生较大量信息,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解决了学时矛盾。

(三)易突破重点并分散难点

细胞生物学侧重于从形态学的角度研究。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机制是细胞生物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辅助教学工具――多媒体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可以进行大量精美***片的演示。在细胞生物学教学课堂上,不管教师多么善于表达,绘画功底多么强,都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的、绘出逼真的***画,但这些有关细胞结构的知识内容又往往是细胞生物学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可以实现过程再现等操作,重复演示细胞的相关功能机制。比如,“细胞质膜的物质转运”这一知识要点,我们通过改革把该内容做成动画模式并配上讲解,让学生把课本中的书面理论和静态***片变成看得见的动态***像,授课效果显示学生们更快更易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二、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不足

(一)容易忽视情感交流,降低师生互动

教学实际是一门综合艺术,在过去教学中教师一般是以丰富的肢体语言、生动有趣的讲解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调动学生。而这些学生也正是通过老师的语言、动作或表情得到激发,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对于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是教学中不应缺少的,也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手段与工具所不能媲美的。多媒体教学往往缺乏这样的表达方式。比如教师如果只知道一味点击鼠标,照着电脑讲授,而学生们眼睛不离屏幕,虽然多了声像俱全的有趣画面,但却缺少了人与人即师生间的互动。即师之授业,还应有学生的反馈。

(二)课件固定化,降低了主体性

多数多媒体课件都是授课教师备课时设计好的,而老师的整个课堂教学思路要按已有课件设计来进行。那么每一届学生只能遵循固定课件固定的教学思路来学习细胞生物学知识和思考相关问题。表面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以及***文并茂的课件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多媒体教学课件像计算机一样程序化、格式化,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细胞生物学课程篇9

关键词:阅读方法;自主学习;阅读习惯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我认为学生要能自主建构知识,必须能有内心的渴望,与知识产生共鸣,那么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是生命的光合作用。

一、阅读的定义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简而言之,读书,就是与文本沟通,具体地说就是对一套符号系统的破解,对文本内容的体验,对未知事物的求知,发展思维并拓展想象力,与文本进行信息、思想、观念、情感的交流,通过文本感悟新的内容,发现新的线索,找寻新的答案。

二、阅读的意义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是提高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阅读是获取信息最基本的学习活动。

同时,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近年来高考中出现了大量以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理论、社会热点并结合生活实际为背景知识,这些题目情境新、题干叙述长、信息量大、阅读量大,需要学生快速、仔细地从叙述中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并与已有的知识储备相连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必然要求学生有强大的阅读能力。

三、学生阅读的现状、困难

1.阅读能力较低,自主性不高

快餐式文化横亘天下,学生从小到大接触的多为漫画、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声讯媒体,长期在这种直观文化、被动式学习的影响下,学生越来越懒,越来越不爱读书,阅读归纳概括能力差、自然科学素养低,且初中生物结业考试基本是“背背就能考”,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养成了“死记硬背”生物知识的习惯,认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课堂阅读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

虽然课改进行了多年,多数老师也深知新课程理念,但难改教学方式,仍然力求把教科书分析得淋漓尽致,内容讲得面面俱到,环节设计得丝丝相扣,把讲得好、讲得到位、讲得全面作为追求的目标,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好、考得好,因而忽视对学生阅读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机会,代替了学生思考的需要,造成学生在高中生物课上总是不断地识记知识;课后不断地整理知识;考试时不断地背诵知识。总之,一切的教学都是围绕“知识”展开的,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3.生物学科的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抽象微观、模糊

生物专有名词如“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囊胚”“极体”;模糊的词如“主要”“几乎”“一般”“大多”“通常”都可能阻碍学生的理解与认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所以,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

四、以阅读促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策略

1.列出参考课外读物,推荐学生阅读

高一新生可塑性强,课余时间多,习惯容易养成,兴趣也容易培养。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由浅入深,从科普、科学家传记到专业书籍,借用校***书馆资源,列一些书目给学生自行阅读,如《生物知识探源》《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干细胞》《物种起源》《进化之谜》《生物发展史》《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生命的微观旅程――基因的故事》《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发展――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科学史资源》《人体地***》……对于有志于参加竞赛的同学还可以推荐《普通生物学》《生物奥赛教程》《精英教案》等书目,通过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从初中的形象思维――对宏观生物的认识过渡到高中生物抽象思维――对微观生物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科前沿发展的了解,增加兴趣,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情境的感受,对生物知识、名词有亲切感,从而乐于研究新知识。通过实践表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一些学生没有经过老师专门培训而自学竞赛材料,参加竞赛也能获奖。显然好学生可以不是教出来,而是自己学出来的。

2.指导课堂阅读,通过类比培养阅读方法

如果课外阅读是泛读,那么课堂阅读则是精读。关于阅读,最重要的不是读过什么书,而是知道如何读书,所以,要尽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

人教版教材在设计时每个模块的知识内容都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除了教材整体编写有这一特点外,每一章节的编写往往也是如此。基于此,高中第一堂生物课我便指导学生浏览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目录,了解6个章节间的相互关系,搭建整本书总的框架,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出现。如,第一章《走近细胞》为初中和高中教材的衔接,承上启下,体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感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并通过生命系统各个层次这条主线贯彻3本必修课本。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表明生命是由物质组成的,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上。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初中教材的拖延与延伸,从亚显微结构层面认识细胞。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是对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拓展。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体现了细胞质中物质和能量的代谢,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则以细胞核为核心,体现了遗传信息的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过程的传递与表达。

分析完目录后,引领学生用这个线索分析章与节的联系、节与标题的联系,建立知识间的框架。通过类比学习,学生知道通过某章的每一节的标题,了解该章的基本结构;通过某一节文中的标题,读出该节的基本结构,并通过本节内容的具体学习将其内化成自己的结构体系。

现行人教版教材中每一小节一般由本节聚焦、问题探讨、旁栏思考、资料分析、与生活的联系、相关信息、知识链接等几部分构成。其中本节聚焦是每一小节的核心知识和学习目标,是学生的必学内容;旁栏思考内容丰富新颖,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资料分析则是培养基于问题的信息处理能力;知识链接是前后概念间形成的知识网络;课外阅读则是必修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它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本。

新教材中的这些栏目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创设了学习的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考的前提,是探索的根源,是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时,学生能有计划、按步骤地按照这些栏目设置的问题串,不断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过程中得到方法,进行知识构建。

3.尝试***学习,整理归纳知识点

反思是不断进步的基石,经常反思自己的阅读方式、习惯、方法等,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学无定法,但是有章法,这个阶段主要集中精力培养学生***思考、***归纳的能力。

课例:《细胞的分化》片段

师出示课文资料:“有的细胞发育为红细胞,合成运输氧的血红蛋白,有的细胞发育为心肌细胞,合成行使运动功能的蛋白”。

生:通过上诉资料分析,认识到“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首先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变化”。

师:如***,分析这个细胞,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个分化的细胞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和代谢特点。

生:①该细胞为胰岛B细胞

②该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H2O[H]+CO2,[H]+O2H2O

③该细胞体内有ATP和ADP的相互转化:ATPADP+Pi+能量,ADP+Pi+能量ATP

④胰岛素分泌蛋白,它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⑤有些代谢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不同细胞,都要进行代谢,如细胞呼吸和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但有些代谢只能在特定的细胞中进行,如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师: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你能也用实验证明吗?

生:植物,植物组织培养;动物,核移植。

上面这个课例,学生能从一小段简单的资料,分析到细胞分化其内涵是细胞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并能结合生物体内一个常见的细胞,将细胞内的代谢一一罗列,表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能力,并能思考知识间的联系并加以灵活应用。

4.研读课外资料,体验知识间的联系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也是对阅读技能的顿悟提升阶段,重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规律,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必修1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在完成课标要求后,可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193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医学家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博士(Dr.OttoWarburg)发现,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这个例子中,癌变的细胞有哪些代谢的变化?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推理:癌细胞即使在氧供应充分的条件下也主要是通过无氧呼吸途径获取能量氧条件下,癌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增加了有癌细胞的线粒体可能存在功能障碍长期无氧呼吸为主,易引起内环境pH失调癌细胞的生长速度远大于正常细胞的原因来自于能量的来源差别。由此,学生分析体验癌变的细胞终究还是因为遗传信息改变引起的细胞代谢异常,而不仅仅只是会举例癌变细胞的特征和致癌因子。

5.每课分享

生物学科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他历史悠久,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科学史,最能见人、见事、见知识、见过程、见方法、见精神,每节课留5~10分钟把讲台交给学生,分享一个与课程相关的科学史或科技新进展,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阅读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科学家的故事等栏目展开去,用此法推动学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全面发展,从科学家身上感悟研究精神、研究态度甚至人生规划。

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教师教给学生的不能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和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所以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乐于不断获取新知和主动探索,善于搜取、辨别和加工各种可得信息,懂得规划和设计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巴丹.阅读改变人生:中国当代文化名人读书启示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40.

细胞生物学课程篇10

关键词:细胞工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1]。是高等院校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为将来学生从事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细胞工程课程内容涉及面极广,课程信息量大,国内外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且这门课具有实践能力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改革细胞工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势在必行。

一、加强教材建设、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首先,根据教学的重点,选择适合的教材。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预习、复习课程的重要工具,是良好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目前,可供选择的细胞工程教材很多,我课程组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志勇主编的《细胞工程》作为教材,主要原因:1.这本教材主要以应用为主线,从优良动植物的人工繁殖、新品种培育、细胞工程生物制品、细胞疗法和组织修复4个方面全面、系统的介绍了细胞工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涵盖了细胞工程研究的主要技术,突出了细胞工程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2.这本教材也设计一些前沿技术、学科交叉内容,较为活泼和新颖,符合90后大学生开放性、互动性的特征。其次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发展动态。由于细胞工程技术更新快,研究成果日新月异,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科技成果的更新,这就要求教师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新技术。例如:讲授胚胎干细胞研究存在来源限制问题时,及时补充解决措施:iPS细胞可以有效的解决干细胞的来源问题,即将四种转录因子通过病毒或质粒载体导入到已经分化的体细胞中,使其核重编程而得到的类似胚胎的干细胞的一种细胞类型。iPS细胞被认为或许同胚胎干细胞一样可以作为***各种疾病的潜在来源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3]。再比如细胞核移植时,利用2015年文献《不同联合激活方式对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讲解细胞核移植的主要步骤,分析影响因素。通过以上案例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开阔学生的事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细胞工程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前沿。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细胞工程各个章节之间的***性很强、技术性强,理论表述较少,步骤复杂,给学生记忆内容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再加上细胞工程实际内容基本是微观水平,比较抽象难懂。如果依旧采用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授课方法,很显然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在授课的过程中,本课程组成员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动画、***片、视频等教学手段,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形象、可视、可听的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例如,在讲病毒***苗生产时,正直冬季,流感高发季节,利用网上新闻视频中流感***苗生产过程,从鸡胚的选择,到病毒的接种、收获到病毒的灭活整个过程都直观的表现出来,用时仅两分半时间,这样不仅将大量的信息和繁杂的操作细节简化,学生也很容易接受,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例如讲动物细胞培养时,播放小鼠脾细胞培养学生实验视频,在讲到关键环节时,教师做出提示,播放完毕后以提问的形式重点讲解,通过这种互动,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操作的技巧。除了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好多媒体之外,在授课过程中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如在讲细胞融合、转基因生物反应器时,提前从网上***一些文章,分小组发给学生或要求学生自行***,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自学文章,课上主要步骤讲解完毕后,以提问或讨论的形式总结文章中各个技术环节的目的,药品的作用、分析出现的问题、讨论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这样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事也是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更有益于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三、调整考核方式,全面进行考查

考试的宗旨是检查学生对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应用能力[4]。随着细胞工程内容的不断更新、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根据细胞工程的特点,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考试时除了保持原有的填空题、简答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设计题,且比例逐年能加,从开始的按照给定的***片设计,到后来的“如何设计一个方案利用1-2年的时间引种奶牛、高产tpa药物的奶羊”等,再后来的“你打算如何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研究课题。(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 技术方案、预期结果、进度计划、应用那些细胞培养技术)”。这些题涉及到学生感兴趣的多种技术,答案不唯一,而且学生能够合理的运用所学知识,这样比单纯考核这些技术要好很多,学生反映也很好。

四、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细胞工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只要我们注重课程的特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勇.细胞工程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房耀维,刘姝,王淑***,等.提高细胞工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3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细胞生物学课程10篇

学习

数据挖掘技术论文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挖掘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数据挖掘十大算法论文,数据挖掘论文优秀例文。一、数据挖掘的定义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集合中自动抽取隐藏在数据中的那些有用信息的非平凡过程,这些信息的表现形式为:规则、概念、规律及模式等。

学习

机电设备安装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机电设备安装,内容包括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合集。1机电设备安装常见性技术问题1.1螺栓联接问题螺栓、螺母联接是机电行业的一种最基本的装配,联接过紧时,螺栓在机械力与电磁力的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发生

学习

综合英语课程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综合英语课程10篇,内容包括自考综合英语一,综合英语二自考。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和以“外语加技能”为特色的经贸类专门知识,具有从事

学习

数据分析软件设计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分析软件设计10篇,内容包括数据分析软件代码大全,如何设计一款数据分析软件。针对这种情况,作者设计了一种专门分析设备上传数据的软件(简称数据分析软件)。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处理百万行的数据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而且该

学习

数据挖掘技术研究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挖掘技术研究10篇,内容包括数据挖掘核心技术综述,数据挖掘国内外研究。空间数据挖掘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和管理决策支持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新兴边缘学科,一般来说,空间数据挖掘可分成空间分类、空间聚类、

学习

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混凝土浇筑工艺论文,内容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论文,混凝土浇筑工艺及现场布置论文。在进行混凝土的运输时,充分考虑到运输的环境和运输的条件,通过拌合升温的技术和手段,对运输途中也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方法,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适

学习

自然辩证法课程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自然辩证法课程10篇,内容包括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相关的原理,自然辩证法实用教程。一、自主创新的内涵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几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

学习

人工智能技术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人工智能技术10篇,内容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发展十大文章。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1]-[2]。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识别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应

学习

细胞生物学实验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细胞生物学实验10篇,内容包括细胞生物学实验十三,细胞生物学设计性实验参考文献。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细胞生物学发展非常迅速。细胞生物学实验是细胞

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10篇,内容包括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实录文字稿,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网站汇总。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

学习

商务谈判课程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谈判课程10篇,内容包括商务谈判课程主要内容,商务谈判课程谈判案例。我们小组是诺尔斯服装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为其他公司制作职装的公司,本小组在谈判中虽然变现不尽人意,但是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收获。从谈判前人员的分工,收

学习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高级财务会计课程10篇,内容包括高级财务会计实务课程,谈谈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方法。一、课程改革背景“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三大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后接“审计学”“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管理

学习

信息技术产业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技术产业10篇,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产业深度分析报告,论中国产业信息技术发展全文。

学习

师德修养体会总结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师德修养体会总结,内容包括师德修养立德树人体会,师德修养总结文章。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从中汲取精神养料,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

学习

综合英语课程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综合英语课程10篇,内容包括自考综合英语一,综合英语二自考。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和以“外语加技能”为特色的经贸类专门知识,具有从事

学习

自然辩证法课程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自然辩证法课程10篇,内容包括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相关的原理,自然辩证法实用教程。一、自主创新的内涵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几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

学习

计算机课程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课程10篇,内容包括计算机课程个人心得,计算机课程内容总结文。可以看出,***的多媒体教室,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仍然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模式。为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高素质创造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要,必须对

学习

微课程设计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微课程设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电子版,微课设计毕业论文。一、微课程的含义与特点微课程这一教学模式被发现是在2008年,当时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名高级教学设计师提出了这个概念。渐渐的流入了我国的教育发展

学习

药理学课程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药理学课程10篇,内容包括药理学基础教程,药理学博士专业课程。开发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一本好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有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我们

学习

英语课程改革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程改革论文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改革论文题目,课程改革下的英语论文。2.1明晰高职英语课程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

学习

统计学课程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统计学课程10篇,内容包括统计学内容及学习过程,统计学课程表。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针对课堂教学的小型远程系统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顺畅,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网络的

学习

国际贸易课程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贸易课程10篇,内容包括国际贸易要学哪些课程,国际贸易课程。2、教材编纂和选用方面比较混乱,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目前,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多达数百所,这些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材编纂和选用上缺乏差异性和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