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篇1
石家庄市自建集中式供水设施卫生现状的调查与对策常晖
2007年保定市饮食行业餐饮具消毒效果分析***,李刚,张英
一起食用猪甲状腺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医学动物防制 王晓之,刘如春
一起误食滴水观音中毒的调查报告郭瑞卿,张国从
对"瘦肉精"查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耿青水,李忠,高金虎
无锡市市售卫生巾卫生质量调查际继平,马玉林
目前卫生监督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陈非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需要把握好的几个环节俞向东,潘志刚
保定市托幼园所消毒效果抽检结果分析王亚丽,吕建伟,李刚
进口冷冻鸡翼尖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王丽芳,陈飞
蒸气喷头消音器推广应用效果调查李德***,杨艳霞,齐振文
如何选择肉牛品种张红玲,王会光,蔡同添
4种类型净水器的净化效果评价王莉
一起由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刘建忠
伊金霍洛旗农作物灌溉滴加碘5年效果研究田美成,张志忠,范杰,徐永清,尚锦岗,曹学义,G.robertDeLong
狠抓生猪产地检***,提高防***工作水平刘建明,毛卫忠
对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指标的再探讨李晓飞,李保荣
玉溪市饮用水卫生质量动态分析周兴,张轶群,罗玉田
畜禽免***失败原因的探讨陆和***
健康教育在洪水灾害时期的应用吴月红,WUYue-hong
教评在提高教学水平上的作用马济宏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安全生产培训的实践与思考高一彤,张丽旌,谢忠平,张云昆
儿童血压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要点李怀银
婴幼儿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害临床分析王琦
儿童生长发育中铅的危害及预防陈凤玲,张悦
郧阳医学院药护学院大学新生常见寄生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朱名胜,杨全芝,宋明华,王绍基
医务人员的手使用肥皂清洗效果调查袁明,YUANming
景德镇市1996-2005年鼠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汪尤利,江景新,胡茂华
集约化猪场哺***仔猪下痢的防治措施管守胜,袁珍金,徐敬平
扬中市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后的疟疾***情监测分析朱新云,ZHUXin-yun
入户式宣传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的影响分析医学动物防制 李俊娟,张联英,王丽芳,王峰,张志霞,张建立
葫芦岛市艾滋病夫妻间感染状况调查分析沈铁峰,杨素云
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路丽,张联英,张佩敏,李小丽,翟书义,张晓光
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王桂爱,霍锡元,于绍起,宋明明,王依娜
肥城市各级医务工作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张洪荣
结核病防控工作模式的探讨许红建
临沭县2003~2005年从业人员查体HBSAg阳性状况分析王霄飞
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的调查处理与分析曹国峰,李保荣
反生物恐怖袭击"消杀灭"保障的程序和方法邓兵,刘文华,黄清臻,李宏,杨惠,马婧
代谢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临床研究甘德芳
韶关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李丽玲,刘旭振,蓝志忠,周伟清,李嘉
同仁县居民高血压及行为干预调查分析宋淑贤,SONGShu-xian
邢台市2005-2007年1岁内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解彦红,XIEYan-hong
葫芦岛市2002-2006年淋病***情分析张云霞
青海省黄南州2002年-2007年脊髓灰质炎***苗强化免***活动效果评价乔华
90名就业前人员尿铅水平测定徐红娟
肖厝口岸国际航行船舶动植物检***查验情况分析与对策唐志忠,蒋惠坚,陈永义
仪陇县鼠类密度及种群分布情况调查报告袁映章HtTp://
2006年夏季葫芦岛市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抽查医学动物防制 王照宇
焦作市公共浴池卫生学调查分析与建议郝翠萍,韩东林,李岩,HAOCui-ping,HANDong-lin,lIyan
食源性疾病及食源性疾病微生物的监测是全球性工作杜萍,王心祥,付竹霓
焦作市歌舞厅卫生学调查与建议李德***,LIDe-jun
一起误服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于颖欣
南宁市供市生牛奶氯霉素残留监测结果分析刘海燕,覃巍巍,栾苑,唐珍华,林志萍
2006年保定市糕点现制现售店卫生状况调查***
29家县辖企业生产环境监测结果分析张伟东
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与鉴别孙国祖,孙岩
中药炮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爱英
医院消毒监测应用标准规范的探讨王盛民,阴利群,于慧霞
应急体系建设在单位发展中的举措和思考高一彤,张丽旌,谢忠平,张云昆
急诊室留观病人的护理曹颜红
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快速检测腹泻病原体张建国
400例剖宫产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杜建娥,曲新华
直接滴定法检测碘盐应注意的问题陈惠琴,林梅艳,张琦,陈美珠
对矽肺病人的精神护理赵倩
保定市偏远山区学生贫血调查分析杨金剑,周浴峰,刘汉歧
餐饮具消毒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刘***剑,滕迎海
牡丹江市2007年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分析刘励颖
早期康复锻炼对胆囊切除术后排气的观察医学动物防制 罗文丽,LUOWen-li
菜猪肉与公、母猪肉的鉴别周彬
急性前列腺炎病因危害和检查方法王雷
接种麻疹***苗引起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丁少宏,张悦,刘玉梅
猪水肿病的一种临床预防技术顾志良
***型猪瘟的防控钱惠平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诊治丁鹏
电业工人心血管功能调查分析黎有萍
高血压病生命质量的研究许一芝,沈洪兵,钱云
潍坊市手足口病***情调查分析张秀红,陈晓云,吕旭
2000-2006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麻疹监测情况分析韩东,韩佳,祁宣章,HANDong,HANJia,QIXuan-zhang
赤峰市2007年三旗布鲁氏菌病专题调查分析王艳华,李保荣,石杲
动物致伤人群678例预防门诊就诊情况分析医学动物防制 刘秀莲
生物不育灭鼠饵剂在实验室的效果观察马玉林,陈继平,戴新
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宁安市鼠密度调查吴红维,石顺增
2006年保定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分析姜海妹
HACCP系统在学校食堂凉菜加工中的应用闫英民
加强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的几点做法王德厚
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知识水平杜苏平
水改与地方性慢性氟中毒高贵珍,于秀英,张梅
动物医学篇2
(一)动物法医学作用
1.实现对野生动物的有效保护在生态环境方面,人类的乱捕、滥猎和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导致全球的野生动物资源急剧下降,某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或灭绝的境地。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各国已逐步立法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仅有相关立法还是远远不够的,以动物法医学为理论基础的野生动物司法鉴定是相关立法得以实现其功能的重要技术支撑,换言之,动物法医学在实现野生动物的有效保护方面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2.有效解决与动物相关的各类纠纷目前按照动物学者一般的提法对动物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宠物动物、实验动物、其他动物(包括马戏表演用动物,影视、广告拍摄用动物,体育竞技动物,特殊工作动物)等5大类。宠物又称为伴侣动物,目前豢养宠物成为一个社会普遍现象,很多宠物价值不菲,因宠物买卖、医疗等行为而导致的纠纷屡见不鲜。因经济动物及其制品所引起的纠纷也常见报端:农贸市场销售死因不明的猪肉或者注水猪肉、以质次猪肉冒充价高的牛肉、以鸭肉冒充牛羊肉等行为。在金额和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可能仅为民事纠纷或需工商管理管理部门进行相应处理的行为;金额大、数量多时常常还要涉及刑事责任。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上述这些都是人们需要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或责任的划分是离不开动物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的。3.促进立法、有效***动物学者认为,动物也有感觉和情感,***动物就会给动物造成痛苦,具有优势的人类应该善待处于劣势的动物。动物福利立法最早起源于英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制定了动物福利方面的法律,在我国动物福利的理念也已逐步为人们所理解,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的《反***动物法》即将出台,在该部法律(意见稿)中规定了反***(杀)动物的各种措施,***动物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笔者认为,在法制社会为了真正遏制***(杀)动物的行为,立法仅是一个方面,一部法律的完善和有效执行绝对离不开相应科学理论及技术的支持,针对《反***动物法》,就必须对***(杀)动物的行为进行科学的鉴定,这是立法和***的基础。由此可见,动物法医学在促进相关立法和***的两个方面均会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动物法医学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但不限于)以上几个情况,与动物相关的各种法律关系都有可能牵涉动物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
(二)动物法医学的研究范围
1.动物种属识别对一个动物的了解,确定其所属的种属是很重要的,在涉及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更是如此。野生动物贩卖走私除了少部分完整的动物外,大部分走私品是野生动物的制品,包括皮毛、骨骼、爪子、角和牙齿等的加工品,有时甚至是加工后的一瓶粉末,此时确定走私品的物种就成了关键,所属物种常常决定了案件的性质以及刑事责任的大小。在动物司法鉴定实务中,动物种属的鉴定占据了绝大部分。由此可见,种属的识别是动物法医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2.动物个体识别在解决某些法律问题时,仅仅查明其所属种属还是不够的,有时还要具体明确不同的组织块是否属于一个动物或者几个同种动物。以走私熊掌为例,假如在一起案件中查获3只熊掌,该3只熊掌是属于1只熊?2只熊?还是3只熊?不同的结果对于案值的确定将大相径庭,对于涉案人员的处罚程度也会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这个事例,使我们认识到动物的个体识别在动物法医学中也是相当重要的,个体识别也是其研究的内容之一。3.动物死亡原因从动物法医学萌芽至今,动物(除少数经济动物外)的相关死因尚未引起动物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动物死亡原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死亡的机制相对复杂,以及牵涉的学科较多、甚至跨领域等原因,其成了动物法医学研究的瓶颈,随着法制建设的深入和完善,新的法律关系的形成,动物死亡原因的研究定会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动物死亡原因亦是动物法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4.动物损伤程度、伤残等级评定“动物损伤程度、伤残等级”是笔者借鉴人类法医学的相关知识而设定的,关于“动物损伤程度、伤残等级”在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均未见有报道,但其重要性确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伴随着《反***动物法》即将出台,以及反***动物的措施细则的颁布,如何认定某一种行为系***动物的行为,以及该行为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如何界定,都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再比如,在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案件中,猎捕者导致野生动物的损伤如何认定,这可能关系到对涉案者处罚的轻重。笔者预测,不久的将来,“动物损伤程度、伤残等级”将是动物法医学的另一个研究重点。
二、动物法医学体系的分科
(一)动物法医病理学
该学科是研究动物涉及法律有关的伤、病、死的变化及发展规律,运用动物学、兽医学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解决动物暴力死亡和非暴力死亡现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以及致伤物推断为相关纠纷的解决或案件的审理提供科学证据的一门科学。
(二)动物形态学
《动物形态学》是研究动物体内外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动物形态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该学科又可细分为几个小学科:动物解剖学、动物比较解剖学、动物细胞学和组织学、古动物学和胚胎学等。我国近期的发展战略是重点开展动物形态学的研究,特别是我国特有、濒危物种动物和经济动物。综观动物形态学发展,形态与功能多样性、应用形态学、发育形态学、生态形态学和神经生物学中的形态学成为较为前沿的课题。
(三)动物分子生物学
《动物分子生物学》是研究动物大分子的结构与性质,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基因表达的调控,动物的基因组以及相关技术运用的一门科学。该学科包括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技术、DNA序列测定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技术、生物芯片技术、转基因克隆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及信息资源等。该学科在目前及以后的动物法医学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动物损伤学
因目前尚无关于动物损伤程度和伤残等级的评定研究,《动物损伤学》也是笔者根据以后的发展需要而设定的,笔者认为,《动物损伤学》是应用兽医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技能,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各种暴力性损伤(包括***、机械性暴力、投毒等)对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动物活体。亦如前述,《动物损伤学》将是今后动物法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并且该学科和《动物福利学》是相互交叉的,二者在很多方面还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展望及结语
动物医学篇3
关键词: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实验教学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32-02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以往的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等以传授知识为主,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侧重于演示现象、验证理论,忽视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以往该两种学科的三种实验课按阶段分学科进行,学科间难以互相交叉、渗透与融合,实验内容有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学时多,更缺乏自行设计、自行完成实验的科学训练。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投资的效益低,仪器更新换代困难。因此,我们对以上两种学科、不同层次的实验课进行了有机重组,建立了动物机能学实验室,得到了很好的效益。
一、改革的目的
1.创立高效率实验课教学模式,该研究的特点是将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实验课有重复性质的内容经过重组、融合而成为课时减少的动物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目的是尝试建立新的、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
2.场地、仪器和资金等共享优势,学时虽然减少,但是重组获得的教学场地、仪器和资金等共享的优势,使每班学生上课都拥有一倍以上的资源。学生动手机会增加了,改革了以前实验课只能多看少做的现象。
3.省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环节,节省的课时可以加强临床教学。共同的合并,较好的经典性实验的保留,而以开展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和实验的探索性实验教学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4.以点带面促进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通过以上四门课程改革带动了相关实验课的改革之外,探索性实验还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
二、改革的模式
1.基础性实验。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实验内容共同的部分合并为基础性实验。
2.经典性实验。四门课程实验不交叉无法替代的实验内容既较好的经典性实验部分保留,作为药理学经典性实验来完成。
3.探索性实验。学生应用第一、二阶段学到的知识,按科研程序自主选择探索性的题目―***用计算机设计―完成实验和论文。探索性实验具体模式是:(1)探索性实验由3~4名学生自由选题,组成实验小组。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和预试验、班内预答辩、正式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和完成论文等步骤组成。特点是学生必须应用本课程第一、二阶段所学到的实验理论和操作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通过校园信息网检索文献,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展,查阅主要论文,提出问题。问题选定后,进行实验设计和预实验。预答辩由小组成员讲解其选题内容和预实验情况,进一步实验设计及预期结果;学生之间应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提问和答辩;最后由指导教师小结,提出修改或完善的建议,确定选题。(2)正式实验一般用20~30课时时间,由学生自主组织,***操作,经过重复探索直至获得结果,要分析讨论结果和写出论文。论文在班内答辩进行组间互相评分,最后修改上交教师评分和存档。(3)常见的问题和对策:由于自主选题,师生都会面临一些难题。①教师需要自我提高,逐步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及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原则下,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②教师以提示和启发为主,肯定学生的合理设计和创新思维,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而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③实验进行阶段,学生需要帮忙的事情很多,这时教师要果断地抓关键环节。比如,选题设计前简要举例介绍校园网络的应用和***书馆收藏杂志的查阅,教会学生如何迅速获得相关研究进展、实验设计实例及估算动物数量、试剂浓度等,使实验设计快速有据完成。④预实验结果是对设计的初步验证,对估计实验的可行性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教师在小组预答辩时注意综合文献和预实验结果的情况,考虑选题的难度是否适中;设计方案如何修改;预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预计相符;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出发,肯定其选题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及提出修改的思路。⑤对正式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同样采用“导而不教”,即解释问题,指导方向给学生思考、鼓励探索而不教给具体的解决途径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实验时及时、客观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对结果适时作出分析,评定实验的成败和确定进一步实验的方向。这样可使实验在重复中不断改进,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平时积累的材料为完成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⑥实验不单涉及实验设计、操作和指导等环节,还需要仪器、动物、试剂(药品)和实验场地。实验计划进行统计估算,上报实验管理部门,将仪器、动物、试剂准备好,及时维护和维修仪器,按计划备好常用试剂和营养液等。若一些试剂和实验装置无法事先准备和满足,则将实际情况通知学生及设法解决。以上所研内容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方法和途径。
三、改革的成效
经近几年的教改实践与探索,动物机能学实验课的框架结构已基本形成,理论体系亦已初步建立。并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学生成绩评估体系,对教学管理运作模式作了进一步的探索。该项教学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1.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过去该四门课的实验课的成绩占该科总成绩的10%。因此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是少数人在动手实验,多数人旁观。这不利于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动物机能学实验课程创建以后,是一门必修课,***开课,***考核,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该项改革有利于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教学内容的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学生进行系列实验,内容由浅入深,使学生对动物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在致病因子或药物作用下所产生的机能变化进行连续的、动态的实验与观察,并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从感性认识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学生对实验操作及仪器的使用逐步熟练。
3.由于资源共享,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机会。过去分科教学,各科实验室与仪器均不足,因此每班实验分组较少,有些实验甚至全班示教。现在资源共享,我们的实验室与仪器设备较以前充裕得多了。
4.开展探索性实验,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本门课程最后阶段是由学生自由组合、自选题目、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索性实验。学生应用生理学与病理知识进行药理学机理及其毒理学的探索性实践,掀起了整个年级学生到***书馆检索校园网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数据库、查阅文献资料的热潮,激发出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使他们拓宽了视野,得到了锻炼,增长了知识,并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5.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本门课程教学需要。该实验课目前***开课,不与以上四门课同步上课。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作适当改变。我们采取少讲、多做、启发诱导、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实验前以提问方式让学生叙述实验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师则加以补充。尤其是要让学生明白本次实验设计原理及完成实验的关键点。接着指导仪器的操作规程,实验标本制作示范,其后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如果第一次实验做不成功,则再提供动物让学生重做。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而不是单纯地用理论去解析实验结果。教师主动把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做“强心苷的作用”实验时,引导学生理解心力衰竭动物的症状、体征、诊断依据与***原则。使学生思路开阔、兴趣倍增。在学习基础课中学到一定的临床知识,让学生有了成就感。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201308)。
动物医学篇4
动物医学专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对临床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该专业学生刚毕业时往往很难立刻适应企业的需求。为加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临床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黑龙***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加强校企合作是促进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而企业却苦于无人可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毕业生毕业时缺乏企业所需求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说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存在脱节现象。[5]
动物医学专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对临床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具备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近三年的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可知:除去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有近85%的毕业生选择了去企业工作。可见在当前的形势下,选择到企业工作已经成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主流。
但是当前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刚毕业时往往很难立刻适应企业的需求,这是由于一方面学生还没有为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还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对本行业认识的途径,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对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具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和定位,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同时高校也应当积极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使之能够毕业后尽早进入工作角色,适应企业的需求,从而真正展示个人能力,成为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员工。要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当前养殖业、动物保健品企业、饲料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1.加强行业形势教育,转变学生就业思想
近三年来,我院对动物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本行业的发展状况不了解,对于即将从事的岗位认识不清,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就业单位的环境、条件和待遇。还有小部分学生没有目标,不知道何去何从,缺乏对未来的规划,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总体来说,学生在思想上对就业的准备不充分。虽然也知道即将走入社会,怀着激动但却茫然的心理,小心选择但却不知如何选择。在企业来校招聘时想着下次再来的企业是否会更好,而不知道从自身的条件和自己的未来规划来选择企业。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我院邀请企业高管、优秀毕业生和成功人士到学院举办就业主题报告会。例如邀请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高全利先生为学生作报告《经济危机下的就业方向》,邀请了哈尔滨禾丰总经理许连祥结合个人成功经历为学生作报告《如何摆正就业心态》,邀请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哈尔滨事业部经理陈杰先生为学生作报告《学农爱农》。通过这样的报告会使学生真正了解了当前的行业形势,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了理性定位,充分认识到成功是靠个人努力工作、不断学习、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出来的;要敢于挑战自己,正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收入、高福利。
2.充分利用好企业奖学金,加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回馈社会,资助在校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通过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宣传企业文化,吸引优秀毕业生到公司工作。我院积极努力,与一些企业联系并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双赢。通过多年的努力,先后与禾丰集团、农标普瑞纳公司、大连三仪集团等九家国内外优秀的企业合作设立了奖助学金和素质教育基金,并创办了英瑞斯动物科技专刊。设立企业奖学金的企业有饲料企业、生物制品企业、养殖企业等,涉及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各个领域。每年通过奖助学金的评选、颁发和企业文化宣讲,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了解当前畜牧业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尽早对将来的就业去向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此外,通过让获奖学生到设立奖学金的企业进行有目的的实习和实践,使他们掌握了专业技能,丰富了社会经验,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3.建立多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综合能力
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选择到企业工作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流,因此,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困惑和自身能力的欠缺,学院有针对性地成立了素质拓展训练第二课堂之雏鹰成长训练营,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产实际所需的工作能力。邀请十余家企业来学校,利用2个多月的时间,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无偿为学生讲授企业成功经验,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学院还与国际企业合作,开展“国际青年成就《事业起航》工作坊”(简称“JA《事业起航》工作坊”)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管理和模拟面试三个板块。JA《事业起航》工作坊的培训使学生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更新了观念,提高了技能。同时,学院与大北农集团签订了“2+3”人才培养协议,2代表校企双方,3代表企业培训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企业文化培训:对学生进行***训、企业文化教育、产品知识培训等。第二阶段为生产实践培训:参观饲料生产基地,在集团所属畜禽养殖基地学习畜禽生产技术、疾病防控知识,参与生产实践操作,提升专业技能。第三阶段为市场实践培训:进入市场实战演练,培训结束后公司根据个人表现提供就业岗位,甚至指导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创业。
4.以实践基地为依托,努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在与企业的交流过程中学院了解到,当前企业看重学生的实践经历,因此,学院着重加强了学生在校期间实践经验的培训和积累。
学院充分利用校友和用人单位的资源,先后建立起40多家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与全国100多家企业保持长期紧密联系。每年寒暑假,学院专门组织学生深入到各个企业进行教学计划外的实习,企业与学院共同制定学生实习计划,并由企业派出专门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企业不同的岗位进行实践,从感性上了解企业,了解行业,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实践与实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使学生真正了解了现场工作中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学生回校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能力和知识的学习,为未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组织学生到英瑞斯种猪场实习,到禾丰集团实习,到摩天兽药公司实习等,学生在生产一线虚心向现场的师傅学习,积极动手实践,在专业素养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效
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就业在有些院校已有实践,在黑龙***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中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就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奖学金颁奖、企业宣讲、行业行情报告会等,使学生对自身有了较为准确的定位,能根据自身实际特点进行企业和岗位的选择。统计结果显示,仅2009年到开展校企合作企业就业的学生就占进企业就业学生总数的40%以上。可见校企合作对于企业以及学生本人来说都是良好的平台,使企业能够招到想要的人,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
此外,学院与企业根据社会需求联合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种能力的训练,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并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提高其专业能力,使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提高。如在普瑞纳公司开展的多个高校学生联合实习竞赛中,我院学生以实干的作风、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获得竞赛的冠***。学生在企业中经过实习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就业时十分抢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优秀毕业生由于在工作中很快适应岗位并脱颖而出,使企业对学院学生十分认可,增强了企业对学院学生的需求。同时,这些学生也成为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促进了在校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也为其将来的就业指明了方向,从而产生了良好的循环效应。
动物医学篇5
在医学界中,实验动物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实验动物的伦理意义也越来越突出。医学院校。实验动物有着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如生化实验要用的血浆、免***血清,机能学实验中需要的蟾蜍、小鼠、大鼠、家兔等各种动物等,以及科学研究中所需的实验动物。正是这些实验动物使众多医学生更好的学习医学知识,锻炼临床技能,并且研究出更多科研成果。但是,动物实验使用的合理性并不说明人们可以轻视动物伦理,相反,动物伦理具有社会、科学、社会多方面价值。动物伦理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话题,更是医学院校要着重关心的事情。只有动物伦理的合理实施才能使医学生的学习更加严谨,使科研结果更加可信,更加客观真实。社会领域。近些年来,人类健康研究中的重大研究成果,有近一半是通过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得出。另外,在药品研制、毒性分析等方面,实验动物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只有利用实验动物充分证明药物对人体安全可靠,才能得到有关部门的生产许可。
2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国《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医学院校在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2.1实验动物的准备
实验动物须有严格证明,表明其品种,经过检***。才能引入实验中。动物实验设计时要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尽量减少使用动物数量并且减轻实验动物痛苦,并且不进行没有必要的动物实验,任何动物实验都要有正当的理由和目的。善待实验动物,不随意使动物痛苦,尽量减少刺激强度和缩短实验时间。
2.2实验过程中的处理
实验过程中除特殊情况应给予动物镇静、麻醉剂以减轻和消除动物的痛苦,对于可能引起动物痛苦和危害的实验操作,应小心进行,不得粗暴,凡需对动物进行禁食和禁水试验的研究,只能在短时间内进行,不得危害动物的健康,对清醒的动物应进行一定的安抚,以减轻它们的恐惧和不良反应。
2.3实验结束后处理
实验外科手术中应积极落实实验动物的急救措施,对术后或需淘汰的实验动物在实验结束后尽快实施安乐死等措施使其摆脱痛苦。
3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伦理存在的问题
实验动物在医学院校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人类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目前医学院校中存在着各个方面的问题,尚不能完全的遵循动物实验伦理的全部原则,主要表现于以下方面:
3.1实验动物生产、防(免)***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定:第九条:实验动物的饲育室、实验室应设在不同区域,并进行严格隔离。实验动物饲育室、实验室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第十条: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应采用国内或国外认可的品种、品系,并持有效的合格证书。第十六条:对引入的实验动物,必须进行隔离检***。第二十条:供用的实验动物应当具备下列完整的资料:①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②遗传背景或其来源;③微生物检测状况;④合格证书;⑤饲育单位负责人签名。无上述资料的实验动物不得应用。然而,现阶段医学院校中由于各方面的不足,尚不能遵从或完全遵从《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如目前部分实验动物引入时资料不完整,隔离检***措施不完善等各个方面都存在漏洞。
3.2动物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本科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实验动物,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动物实验缺乏严谨性,不少学生在实验课上没有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就开始进行实验操作,导致实验过程拖沓实验结果不满意,缺乏了科学性与严谨性。②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动物缺乏人文精神,只是将实验动物作为一个工具,而没有从内心重视实验动物。③实验操作错误及不熟练,增加了实验动物的痛苦,目前本科实验中常用品“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麻醉时间一般为2h,科研阶段常用品“水合氯醛”麻醉时间为4h,但不少实验因过程错误或不熟练,耽误了实验时间,甚至在麻醉过后增加了实验动物的痛苦。④对于实验中可以再次利用的动物在实验后未进行有效的操作,如常用的单纯耳缘静脉取血后并未进行有效的止血和抗感染,消毒等处理措施。⑤实验后不能再次利用的实验动物在实验后未进行及时处理,如技能学实验中不少动物需打开腹腔进行操作,但实验结束后不少同学并未进行及时的操作,如处死,缝合等操作[4-5]。
4针对目前存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中实验动物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外相关医学院校以及国内动物伦理学开展较好医学院校的相关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使实验动物的伦理问题得到改善。
4.1学校方面
环境及饲养。实验动物配套设施应健全,饲养笼,垫料,饲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饲料应做到科学、营养、健康;饮用水应新鲜充足,保证实验动物生存环境的温、湿度维持在相对正常的标准,饲养笼需定时清理消毒,垫料需及时更换,不同种类动物分开饲养,定期对动物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捉拿动物方法得当,轻柔,尽量避免引起实验动物焦躁、恐慌、不安和受伤。人员培训。实验动物饲养人员和实验课教师需要进行实验动物伦理问题的培训,因为饲养人员是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实验后处理的主要负责者,实验课教师对实验动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将反映在学生对实验动物的态度上,所以,学校对饲养人员和实验课老师应该严格把关,认真考核,树立起爱护实验动物,维护实验动物伦理的理念。课程安排。现在多数医学院校都已经开设医学伦理学的相关课程,但实验动物伦理的部分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所以医学院校应该在相关课程或者动物实验开始之前安排几个学时的实验动物伦理部分的相关课程,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置几次有关“3R原则”的实验,这样可以考察学生对于“3R原则“是否真正掌握,对相关案例的分析能力,又可以树立起爱护实验动物,维护实验动物伦理的理念。另外,可以开设有关实验动物伦理方面的选修课,让感兴趣的学生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各个医学院校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借鉴先进经验,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实验动物伦理问题的教育,可以制作实验动物伦理为主题的展板,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进行专家讲座、征文活动等宣传实验动物伦理问题;另外可以借鉴第二***医大学的经验,建立实验动物墓园,建立实验动物纪念碑等方式使实验动物伦理得到更好的维护。
4.2学生方面
动物医学篇6
黑龙***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通过与农垦分局农场、大型企业、科研单位及动物饲养场在教学、科研和生产方面密切合作,建立标准化实践教学基地5处,稳定的教学基地11处。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创新素质,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高级应用型兽医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国内外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概况
西方发达国家动物医学专业教育已建立健全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调统一的运行模式,尤其加强了对学生临床诊疗技术能力的培养,对兽医专业的毕业生也有严格的毕业标准,必须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来考核和认定学生是否已具备了兽医从业资格。国外兽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临床实践和实验操作,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学效果很好。
国内动物医学专业学制多为五年制,在大多数院校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用多年以前的方案,实践教学学时较少。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是将实践教学看作是学生所受教育中的附属环节,造成实践教学的可有可无现象,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基地达不到实习要求,教学管理和实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的现象。要解决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的问题,就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从根本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2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情况
自黑龙***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和部级特色专业以来,依靠强大的资源优势,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
2.1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齐头并进黑龙***一农垦大学动物疾病诊疗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的诊疗设备和强大的师资力量,既是动物医学专业校内实习基地,也是学院对外服务的窗口,承担着为现地动物疾病诊疗的功能。同时,学院积极与农垦总局各农场、杜蒙奶牛广场、尚志育龙牛业有限公司、禾丰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成16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实践教学基地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重要场所。
学生通过实习,将所学理论融入到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兽医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教师利用企业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和丰富实践技能;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2.2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平台的建设依托黑龙***一农垦
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网站,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平台,包括实践教学基地简介、业务人员培训、专家***、最新科技动态、***书资料、访问专家等多个版块。网络平台除对企业进行宣传外,还可指导基地业务人员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动物医学发展前沿和解决现地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通过与现地业务人员交流,回答其提出的各类问题,也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双方达到共赢。
2.3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学院与校外实习基地单位签署协议,构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采用学院和基地共同管理方式,学院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由学院领导作为负责人,统筹全面工作,协调基地建设事宜。基地则成立实习管理小组,负责安排学生在基地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事宜。学院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并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科研服务,同时聘请基地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为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全面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以保障实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该院动物医学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可接纳学生400多人次进行各种类型的实习。
3.1以人为本,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在实习开始前,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出详细的实习计划、实习安排和保障措施。公布实习地点和指导教师,可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自己选择所喜爱的实习基地(牛场、猪场、宠物医院等)和所喜欢的指导教师。学生在实习时,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企业(饲养场)的一员,与实践基地的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由团队或个人***完成一份工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又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实习结束后,教师和基地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从德、能、勤等几方面做出全面评价,学院对于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从“要我实习”到“我要实习”的质的飞跃。
3.2增加就业机会,反哺惠及学生多年来,学院一直与实践基地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校企联合,将企业的优秀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带动和推进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学生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不仅提前适应了社会,还较大程度地增加了就业机会。
该院的一些优秀毕业生步入社会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积极创业,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企业。
他们在事业取得成功之后,饮水思源,不忘学院的教育之恩,积极和学院开展合作交流,帮助学院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些成功人士通过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安排学生在自己的企业实习实践,吸纳毕业生到自己的公司工作,为学院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反哺母校,为母校的发展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
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每年奖金总额20多万元,该院有20%左右的贫困优秀学生得到不同数额的资助,这大大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贫困生的实际生活问题。
此外,由于这些实践教学基地的发展需要大量优秀人才,也就成了就业基地。每年有40多名毕业生被接纳到这些企业工作,还有百余名学生利用寒暑假前去基地从事社会服务和实践生产,并通过技能锻炼,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3.3服务科研,提高教学该院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本科学生,更加有利于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近几年来,动物医学专业先后选派20多名教师到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使教师了解目前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将这些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同时,教师利用企业资源来进行科学研究,不仅完成了自己的课题,也促进了科研和教学的发展。如该院建立的标准化实践教学基地“大庆和兴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被评为“全国种公牛后裔测定定点牧场”,是大庆市奶牛养殖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该公司与学院一直保持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目前有4项在研课题正在基地进行试验。
由此可见,实践基地在为实习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同时,也能为教师科研和教学提供服务,从而达到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3.4培训人才,传授技术,造福企业搞好实践教学基地建
设不仅惠及学生与教师,同时也造福企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实践基地,把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饲养方法和诊疗技术传授给企业或者农户,提高了各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学院每年通过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等形式为企业培养大批不同层次的人才,使工作人员通过系统的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了企业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企业发展后又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
动物医学篇7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生物医学;动物模型
1实验动物学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由于生物动物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多家都早早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分别在47、50、53、56年成立生物学研究方向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生物科学协会以及医疗科学国际组织联合在1956年成立了国际实验动物委员会,现今已经有45个国家参与。在这些国家努力下,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十分迅速,甚至早早就设立了***的科学研究部门。研究实验动物学的部门也越发建立起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教育、管理、科研。这样的有组织的发展,促进了有关生物学的各方面发展。美、日等国家更是专门设立了大规模***的研究,用于发展生物实验。时间来到近些年,很多国家为了加强实验动物学的发展,都设立的专门的大学来培养人才。医学院、兽医院和很多综合性的大学也孕育而生,为了培养专业的人才,学校都设有高水平、大规模、先进性的设备确保实验中心的研究工作。动物保护协会在动物实验中也提出:Replacement(替代)、Reduc-tion(减少)、Refinement(优化)这三个宗旨。提出实验中尽可能少地使用动物,如果能另寻它法最好。善待动,物对实验动物饲养和管理尽量以最佳条件,使动物实验的设计、操作达到最佳的方案。我国实验动物学的发展近况:我国实验动物研究学起步较晚,1918年元北平中央防***处刚开始用小白鼠进行防***试验。20世纪30年代,几个大城市少数的科研单位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实验饲养。在***后实验动物工作才算正式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为预防各大传染病我国在各地建立起研究单位,并开始大规模的饲养繁殖。1982年我国科委主持召开全国首次实验动物科技的会议,正式将实验动物科技加入规划,先后建立起4个部级实验动物中心。1987年成立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1988国家科委经***批准,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了实验动物的国家标准,从此我国的生物实验动物开始走上了科学、标准的轨道。目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实验动物学方面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当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实验动物的管理条例也愈发成熟,各级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实验动物管理机构。并各大医学院校设立了实验动物学课程,一些院校还设立了实验动物专业,并且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国***府和日本合作开设中国实验动物培训中心,培训出了大批良好的人才。我国培训这些人才,都为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1995年不完全统计,全国生产大鼠、小鼠、豚鼠、兔、犬、猴、地鼠、猪、SPF鸡等实验动物约900万只。在数量上大部分地区基本可以满足科技工作的需要,实验动物的生产已开始向企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2动物模型的优越性
2.1避免在人身上进行实验带来的风险
临床试验是最有效果知道试验结果的医学方式,但是临床上外伤、中毒等试验研究是十分有难度的。还有急性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不可能在人身上反复试验的。因此动物可以作为人类的试验者,在工作人员反复研究下可以反复观察试验体的情况进行研究。克服人类在研究中遇到的伦理和社会限制问题,试验中可能为了试验需要损伤动物器官或处死动物。
2.2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临床上很多疾病是复杂的,就来一个换有肾脏疾病的病人来说,他也同时患有心脏病或肺脏疾病。即使患有同样疾病的两个人也会因自身的特点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态等等原因疾病的发展而产生千差地别的影响。而动物就能克制这些因素的发生,各方面的因素甚至湿度、温度、私聊方面都能严格控制。无论是在营养学、卫生学、肿瘤学、环境等方面,同一时期内很难在人身上取得一定数量的定性疾病材料。动物模型不仅仅在数量上可以得到满足,而且还可以通过投服一定剂量的药物或移植。
2.3有利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
临床研究多会有局限性,病原体的感染会应为动物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人畜感染患病比较研究,可以研究出同一病原体对不同机体带来各种损害、不良反应。从中工作人员能发现某种疾病的本质,有利于解释在人体上的病历变化。动物疾病模型的另一个成效的用途:能仔细观察环境或遗传因素对疾病发生后的发展情况,对于全面地认识疾病本质有重要意义。
3结论
动物医学篇8
关键词: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技能;提升;探索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青年教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和后备***,是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1]。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招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出现了超常规发展的态势[2]。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为满足教学需求、缓解师资队伍不足的状况,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为学校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但青年教师大多实践能力、临床动手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提升青年教师临床技能,是动物医学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两年来,作者在“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动手能力提升平台的构建和实施”教改项目实践中,对如何提升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技能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取得了有益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1动物医学青年教师提升临床技能的必要性
动物医学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保障动物健康的综合性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养、会治、服务基层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动物医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动物医学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3]。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转变,动物医学专业高素质、综合型、实践型人才越来越紧缺,各高等院校无疑将实践教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4]。所以,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熟练的操作和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目前动物医学专业的师资现状:青年教师大多是近年新毕业的硕士和博士,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到理论的毕业生,他们在理论教学和科研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临床动手能力却较为薄弱,专业实践水平有限。新进的青年教师又很快奔赴教学工作一线,这种速成型师资队伍成为制约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瓶颈”。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力***,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创造性的付出。因此,构建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技能提升专业化、延续性平台,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加强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提高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更是提高培养质量的捷径。
2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技能提升项目实施措施
在“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动手能力提升平台的构建和实施”项目实践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主要措施。
2.1加强培养平台建设
为了更好提升青年教师临床技能,积极筹集经费,加强动物医学院教学动物医院的建设,构建动物医学专业师生临床动手能力提升平台。目前,学校在市区除拥有近1000m2的附属动物医院外,还专门在学校本部附近建设了教学动物医院,共有9间房,面积202m2,还设有小动物室外候诊区22m2,大动物室外诊疗区24m2,共计248m2,除常规的医疗设施外,还配备了B超机、数字式心电***机、内窥镜、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动物呼吸麻醉机、高频电刀、多参监护仪、纤维消化道内窥镜、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动物手术台等。
2.2健全培养制度
为了切实提升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技能,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对象、方式和内容、考核与管理、组织实施等几方面。规定45岁以下青年教师除了教学、科研外,每周定期参加兽医临床诊疗服务至少2d。培养管理与考核工作由教学部门和教研室(系)双重监管,从而使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还要求新进青年教师自上岗之日起两年内,每天必须参加助诊、坐诊或坐班,实行签到制度,并定期检查签到情况。要求青年教师坐班,可以保证他们对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精力投入,养成“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好习惯。
2.3实行导师制
实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为青年教师选派5名临床导师。选派指导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兽医临床上既有较深的造诣,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治学严谨,乐于奉献。实践中,5位导师与15名青年教师配对轮流坐诊,导师保证每周至少1次向青年教师进行专业临床指导,这种“传、帮、带”言传身教模式,促进了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技能提升。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使导师能够向青年教师进行个性化的业务指导,从而保证指导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2.4采取现场病例分析培养模式导师与青年教师配对轮班坐诊期间,导师指导青年教师收集、积累病例资料,并对收集病例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构建临床病例库。每天筛选典型性、适用性、现实性的病例,作为临床技能提升培养的基本素材,开展现场病例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着重提高临床逻辑思维、推理判断能力。
2.5推广医教结合模式
“医教结合”是动物医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是把教研室教学与兽医院诊疗合二为一,并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的一种体制[5]。医教结合模式在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技能提升培养实践中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青年教师的同时,为了切实提升我院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利用动物医院平台,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传、帮、带”模式及现场病例分析教学模式,努力造就一批既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又动手能力强的动物医学临床好手。我们还成立了动物医学临床技能提升兴趣小组,由动物医学专业大三以上学生(含研究生)共68人组成。我们把全体人员合理搭配分组排班,在安排好教学、科研的情况下,每天到动物医院值班人员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导师),又有临床技能亟待提升的青年教师和兴趣小组成员,这种组合很好地解决了动物医院门诊力量不强,青年教师没有机会参与诊疗的问题。
2.6要求带实习制
为了尽快提高动物医学青年教师临床技能,要求每位青年教师自上岗之日起,要每年到各兽医站所、宠物医院或养殖场等畜牧业生产第一线指导本科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带实习制不仅可使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以及在与养殖企业、农户接触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丰富兽医临床诊疗经验,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还可加深青年教师对学生和养殖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了解,从而丰富他们的授课信息,提高为“三农”服务的综合能力。
3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两年来,作者在教改项目实施中,通过加强培养平台建设、健全培养体制、实行导师制、采取现场病例分析培养模式、推广医教结合和要求青年教师带实习制的实践,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临床实践技能的青年教师,提升了他们的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3.1提升了青年教师临床技能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熟练掌握临床实践技能的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从不敢面对病畜、不能***处置病例到较熟练为患畜诊治疾病,他们的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青年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对青年教师是一种挑战,因为既要指导学生过好临床诊疗关,又要得到基层兽医人员的认可和接受[5],所以要求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临床实践技能。通过医教结合,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大多数青年教师都勇于承担临床实习任务,也使临床实习的效果大大提高。
3.2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青年教师加强了实践环节后,改变了原来只会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脱离实际的讲课方式,而是把自己从事临床的实践经验和典型病例同理论课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提高了教学水平。从而使我院的青年教师具备了较高的教学能力,在学生评教表中青年教师都获得良好以上的评价,青年教师的教学普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3.3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
推广医教结合模式以来,由于任课教师直接带学生到临床第一线,青年教师每人都有指导学生实习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很顺利地进入动物医院,有较好的实习条件,不但每天轮流到动物医院值班,而且有机会参与注射投药、处置简单病例等工作[5]。经过临床课的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有了明显地提高,不仅掌握了一般的临床处置、诊断程序,还能***进行一些外科手术,临床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动物医学篇9
关键词: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医学;课程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249-02
实验动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实验动物在感染,特别在是隐性感染状态下,往往会从免***调节、代谢产物调节和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导致科学试验失败,或导致科学研究结果不准确和不可重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严重浪费,严重阻滞了实验动物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我国最早开设实验动物专业的高等院校,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在实验动物专业设置、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结合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实验动物学系近年来开设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的经历,谈谈实验动物医学的研究范畴,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课程内容设置、讲述重点及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以期为更好地培养实验动物专业学生提供一些借鉴。
一、实验动物医学研究范畴
实验动物医学是美国兽医协会认可的兽医学范畴中的一个专业领域,其职责范围涉及作为生物医学业务活动对象的各种动物的疾病诊断、***和预防,其中也包括探索尽量减轻科研用动物的疼痛或不适的各种方法,以及鉴定影响利用动物开展科学研究的各种因素。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和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遗传、营养、环境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试验的动物。众所周知,标准化实验动物是获得可靠试验结果的有力保障和支撑,绝大多数重要的生命科学相关成果的取得都取决于以标准实验动物进行的动物试验,也正是动物试验推动了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促使了科研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措施和防控策略,以及病原感染对科学研究的潜在性干扰,逐步形成了实验动物医学的研究范畴。
二、实验动物医学的学习和教育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历程较短,其发展主要伴随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也是实验动物学中微生物质量控制的延伸、丰富和拓展。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专门的实验动物医学教程,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对实验动物医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继续教育、会议交流、通讯咨询、相关论文杂志、课题研究,以及通过从工作中学习或通过各类交叉学科的培训等方式,从而达到对实验动物医学相关内容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并进而推动实验动物行业整体健康发展,近些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对实验动物质量的日趋严格,也加快了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增加了实验动物医学再教育和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实验动物医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为系统性建设实验动物专业课程,推动实验动物科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实验动物主要易感病原为主体,以实验动物感染病原后的对科学研究的干扰为抓手,驱动学生深层次理解实验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对科学研究和生产检定产生干扰的危害性;促进实验动物专业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必须和必要检查项目的意义以及标准制定的依据;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动物的环境要求,实验动物设施,实验动物设施的建设及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和垫料管理等授课内容;进一步明确实验动物标准化对生命科学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课程内容和设置
1999年,扬州大学依托兽医学院,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率先设置了实验动物学专业,经15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方向,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性人才,为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验动物学》是实验动物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讲述实验动物学相关概念、实验动物的环境与设施、实验动物遗传、繁殖与繁育体系、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及常规实验动物等内容。因课时量限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质量控制基本不作讲述。然而,近些年来全国实验动物微生物的质量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实验动物群体如啮齿类动物感染重要病原的比例仍然较高,且经常能听到客户对实验动物质量问题的反馈,这已经对实验动物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从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角度更好地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内容,及时发现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规避其影响科学研究的风险,减少人、财、物力的浪费,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于2010年开设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由于没有参考教材,讲授内容主要依据《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ition》和《Natural Pathogens of Laboratory Animals Their effects on Research》两本英文原版书籍,同时结合国外著名大学实验动物机构网站以及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的相关研究结果,自编了《实验动物医学》讲义。以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仓鼠、豚鼠和兔)、犬及非人灵长类动物为对象,主要讲述病原特性、流行病学(重点讲述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品系)、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诊断、防控,着重阐述病原感染对科学研究的干扰。目前,课程设置为40个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6学时,实验课程紧扣理论课程,实验课主要以病原模拟感染实验动物,从临床表现、诊断和对科学研究产生干扰等方面进一步掌握理论课程所授内容,较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体会
自2010年起,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自设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坚持从英文原版书籍及原始文献中汲取营养,坚持不断修改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坚持以更好地掌握实验动物专业内容和技能为宗旨,从无到有,由点到面,逐步积累,初步形成了实验动物医学的课程体系,明确了授课的侧重点,有效地补充了本专业的授课内容,丰富了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拓展了实验动物专业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要上好实验动物医学这门课,首先要充分了解实验动物学这门主干课程,实验动物学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石,充分掌握实验动物学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有侧重点地阐述实验动物医学的相关内容;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实验动物病原的研究进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大纲及授课幻灯,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经典案列,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坚持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理论课讲解概念、方法和基础理论知识,实验课以动物实验推动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课的内容,相辅相成。经过5年的探索,我们初步建立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的讲授体系,促进了学生对实验动物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师生反映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隋丽华,范薇,杨敬,等.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抽样调查及分析[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8,28(4):259-62.
[2]李厚达.实验动物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熊忠良,赵海忠,甘伏生.实验动物在兽用生物制品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与兽医,2011,43(1):84-87.
[4]James G. Fox,Lynn C.Anderson,Franklin M.Loew,Fred W. Quimby.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ition[M].California:Academic Press,2002.
[5]David G.. Baker. Natural Pathogens of Laboratory Animals-Their Effects on Research[M].Washington:A*** Press,2003.
[6]McCaskey SJ,Rondini EA,Clinthorne JF,et al. Increased presence of effector lymphocytes during Helicobacter hepaticus-induced coliti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13):1459-1469.
[7]高正琴,岳秉飞,贺争鸣.首次从中国小鼠中分离到肝螺杆菌及其鉴定[J].中国共患病学报,2008,25(3):210-213.
[8]Zhang Q,Xu X,Yuan Y,et al. IPS-1 plays a dual function to directly induce apoptosis in murine melanoma cells by inactivated Sendai virus[J]. Int J Cancer,2014,134(1):224-34.
动物医学篇10
关键词:动物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组织胚胎学
动物医学门类的实验课程与其他理科项目的实验课程不同,需要用到动物实体或标本。组织胚胎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主要的形态学课程之一,是动物解剖学的内化和延伸。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通过理论课程的讲述使学生对每个器官组织的形态有所掌握,实验课程则是对理论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通常的实验课程都是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但组织胚胎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质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同时组织胚胎学又是微观形态学科,多数的概念是从具体的组织形态和结构中抽象出来的,不太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动物组织学的实验课程要有所设计,灵活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理解、特征性记忆和学生能力等学习效果。
1传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方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观察为辅,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课程的学习,在教师讲述完一堂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后,由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切片标本观察。这种教学方式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就像流水线一样,将教师要求观察的切片,通过观察后将所观察到的切片标本的大致结构在纸上进行绘***,绘***后将结果交给教师检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提示和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完成和说明所观察到的标本,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而教师对学生实验课程的掌握与否最终只是通过学生提交的绘***来判断,这种方法会导致教师根据学生的绘***情况进行错误的判断,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是十分不利的。
2改革实验课程模式,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针对于传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弊端,同时为了贴近近年来***对人才质量培养的各项要求和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1],本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紧紧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课程设置改革
组织胚胎学属于形态认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很重要,像其他课程一样,理论课程学时多、实践课程学时少,对于课程的掌握是不利的,实践课程教学对提高整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因此,从源头上课程设置方面就应入手,调整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比例,大大提高实验课程的课时数是最有效的,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调整实验课时数是最为合理有效的。
2.2从教师入手改革
教师对于课堂的重要性来说是毋庸置疑的。推进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教师入手。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课程改革来说,尤为重要。从教师入手,首先要求教师对于课程做到烂熟于心,并且要将这些知识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接受并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兴趣后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去挖掘,从而达到想要去掌握。其次,教师要对实验课程有计划,包括要求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对理论课程进行理解,知道即将进行的标本观察是哪些内容?大体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特征性的结构?这些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提问,从而知道学生是否进行预习和理论的理解程度如何。这样就避免在上课的时候要占用一部分学时对学生讲述实验课内容及如何进行操作,标本片子的主要形态结构是什么等等。学生主动掌握的肯定要比教师告诉的印象更深,且不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2]。从教师入手,还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随堂指导,避免出现教师拿了一堆片子给学生,学生自己看不懂,找教师找不到的情况。另外,对学生指导,一定要体现指导的作用,而非自己代替学生操作,导致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重视实验,不能提高实验技能,更谈不上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教师入手,要求实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教师不严格要求,会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程,认为实验课程可有可无,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抓好学生的思想转变是根本。
2.3从学生入手改革
教师课程准备得再充分,手段形式再多样,也需要有学生的配合。从学生入手,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入手,从学生的观念中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让学生了解组织胚胎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实验课程进行巩固,否则,空有理论不会知道具体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例如,在讲述“细胞膜”的结构时,常说“两暗夹一明”,如果不通过电镜观察,完全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由此学生可知晓实验课程对理论的辅助确实非常重要。让学生了解平时不学习、考试时突击的情况对于组织胚胎学课程是行不通的。只要学生思想上重视了,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多手段化教学,学生的动手操作自然就融入进课程教学了。
2.4多手段化教学改革
现在的学生真所谓是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师讲述的概念、知识准确与否,学生立刻就动手百度。再使用原始的上课方式势必没有新事物的使用让更加吸引学生。同时,组织胚胎学课程中存在大量的***片,需要让学生了解[3]。因此,在组织胚胎学的实验课程中有必要多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首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普遍被应用,这对于组织胚胎学来说是福音,教师不再需要使用投影或手绘来进行***片讲解,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使用声音、动画等手段来动态演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验课程中,使用了网络共享平台。给每个实验小组中配备一台电脑,同时,教师的电脑作为管理者平台,把每节实验课中所涉及到的普片制作成一个PPT,供学生共享,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随时查阅幻灯片来找出所看切片的结构特点。建立微信群,把所有学生加入微信群中,教师在群内发一些组织***片,不告知学生是哪个组织的,由学生们根据理论知识、教科书以及网络,共同分析讨论组织***片的结构,必要时教师给出一些参考答案,最后得出结论,说出判断的结果及理由。这种讨论方式就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现在的学生几乎是“机不离手”,且此种方法趣味性强,因此学生们参与度高,效果比较好。
2.5从考核方式上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为单一报告形式进行实验课程考核,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因此,考核方式必须改变。首先,改变实验课程及比例。实验课课程成绩所占比例改为占总成绩的40%,要学生充分了解及重视组织胚胎学的课程特点。实验课学不好,势必影响总体的成绩。其次,单一写报告,写好报告并不代表能取得好的成绩。教师的考核方式由教师看报告改为学生看切片,并描绘出切片的基本形态,采取一对一的考核方式。以口试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来决定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同时也能知道每位学生的掌握情况。虽然这样会增加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但会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足够重视程度。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此方式比较推崇,原因是避免了有的学生不掌握知识、抄袭别人的报告而取得比较高的分数。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这门课的课程性质,对于实验课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程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4]。
参考文献:
[1]陈天辉,李鲁,施卫星,等.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28-31.
[2]刘苑.“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J].华章(教学探索),2007(Z2):40-41.
[3]代红燕,南瑛,田为真,等.深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