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篇1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许多问题,不仅仅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率的问题,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一,某些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只注重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问题,只抓毕业生的就业安排工作。如今某些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只抓一次性就业率问题,而忽略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前三年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是单纯在大四强调,相当于“瞒着锅台上炕”,必然产生不利影响。就业市场上呈现的是,用人单位实际招聘人数不多,毕业生成为“无业游民”的占大多数,许多毕业生不管这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盲目就业,导致真正适合这项工作的毕业生只能另选,可以说这是“***占鹊巢”式的抢工作现象,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高频违约、高频跳槽。前段时间新浪微博出了一个“又是一年跳槽季”的主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忽略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竞争意识和主题意识的教育,导致其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
这主要表现在,某些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的过程中,依赖心理较强,尤其对家长的依赖,想要通过家长的关系或者能力为其找工作,从而导致在准备就业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现在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是多数学生缺乏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始终觉得没有必要,甚至认为这样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在毕业准备就业时,自主能力不足,表现性差,自主创业意识不够,即便有创业意识,也往往含有空想的成分,不从实际出发。第三,某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专业化、科学化,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配备上,部分老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训练,往往是从别的专业或者部门调过来的“凑数人”,不是缺乏相对应的理论基础,就是缺乏对就业的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不是缺乏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指导意识,就是缺乏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整体指导意识。学生之所以上大学,抛开文化层面的因素,更多的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各种努力将这份理想付诸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这一目标,各高校应该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切实有效帮助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然后通过这个目标,切实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培养自己的相关专业技能,以此在未来就业中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这些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际上,都能较好地指导大学生。上述问题,只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问题的一部分,还有许多需要我们注意,限于笔者的能力,只能描述皮毛。
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也应该分时期进行:在学生大一期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就业观、择业观的指导,在大二和大三期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就业能力的指导,在大四期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就业实习的指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指导主题,这样能使就业指导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稳步实施。只是粗略地完成任务,至于真正取得的效果忽略,因为毕竟这个效果是无法计算的,而且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导致教师被动应付、就业指导部门被动应付,进而学校被动应付,整个就业指导部门形同虚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服务机构是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应独揽此项重任,即便学校独揽也很难完成,需要社会和企业的帮助。这些社会化服务机构的任务不仅仅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信息,还要为大学生举办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能够让其学到许多实际就业岗位知识的指导性讲座等,或者直接去企业参观或者实习,等等。各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联系,不能故步自封,陷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尴尬境地,那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书呆子,必然被社会抛弃。这样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增长见识,还能为自己未来就业提供一个缓冲期,不至于以后没有准备地盲目投入到社会中,可以缩短大学生进入到社会的适应期。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提高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师资力量。
近年来,***对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关注程度提高,明确要求学校要从学生的学费中拿出一部门,用于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明确要求学校就业指导人员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专职人员,虽然这一目标在部分高校仍未实现,但已向着明朗的方向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前文说学校要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共同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但是主要的还是靠学校自身,单靠外界帮助,学校不努力是不行的。现在许多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繁忙,尤其在学生毕业期间,组织各种招聘会,协调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关系,以及去各用人单位联系等进行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使得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整天像赶大集一样热闹,所以这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且随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比较难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要求逐渐增高,这些都离不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师资队伍。随着要求的增高,许多教师为了适应及满足这种要求,不断通过各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根据就业市场的形势及作为教师所应该遵循的发展规律,积极地指导学生,根据形势和需要,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为未来就业做好铺垫。可能大家觉得没有必要,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但相比而言,若各学校能够像上面所述的那样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那学校中的学生,不再是一个智商高、能力低的“残疾人”,其就业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而我国的就业难题不能说解决,也会得到缓解。
三、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篇2
1.1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高校无暇顾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据统计我国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达到700万左右,较2012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总数达到近20万人,较2003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增长了488万人。不断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不断下降的就业率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趋势。很多高职院校迫于巨大的就业压力,盲目的催促学生尽快就业,却没有将学生的合理就业放在首位,更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2高校对于就业率统计的狭隘理解目前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很重视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在面对日益增加的社会矛盾的同时,***府、社会和学校已经意识到提高就业率是有效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但是,无论是社会、***府还是高校都仅仅将就业率的统计结果作为衡量就业指导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至于就业指导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人生规划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将就业工作交给辅导员,由学院书记分管,这样就使本应由全校共同承担的工作,变成了一小部分人的工作。加之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治工作的辅导老师,平时工作定位在奖惩助贷和学生的思想稳定等方面,由于疲于琐碎的行***事务,当面对学校的就业要求时只有机械性的应付,而没有真正的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出发有效的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合理的指导学生完成人生规划[2]。由此可见,对就业率的狭隘理解,使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在某种意义上是脱节的。就业率的统计在很多时候仅仅是学生的“被就业率”,从长久来看这种狭隘认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反过来影响***府、社会和高校对于就业指导的深化和推广[3]。
1.3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不重视高校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就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大纲,但是由于课时量少,没有较为严格的考核制度,使很多大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没有对就业指导有足够的认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指导仅仅是一门选修课,在实用性上远没有专业课重要。加之很多高校就业工作的单一性和局限性,造成了很多专业课老师根本不知道有这门课的存在,更谈不上通过专业课老师的宣传加深同学们对于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实际上造成了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脱节。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从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系统的规划,对就业持“走马观花”的态度。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徐小平说:不做人生规划,你离挨饿只有3d。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是也是检验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尺。
2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积极措施
2.1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内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据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Holland)1959年提出的认知匹配理论,他认为在现实中存在着与人格类型相对应的职业环境,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其人格类型是匹配的,那么他工作起来就会很轻松、得心应手,反之亦然[4]。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美国50名成功人士接受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是:“对于自己的成功,哪项因素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最后,有97%的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I/Myself”,也就是自我。因此,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也就昭示着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吧”,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就像真正的匠人为了心中的追求去不断的雕琢一件工艺品一样,最终一定能够走向成功。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篇3
Abstract: Explor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th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ing process, pay attention to the new progress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promote career development practice. Introduc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in career developmen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rry on the appraisal to it, to facilitate people's research and the exploration.
关键词: 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Key words: career development;career management;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中***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236-02
0引言
职业生涯发展是从社会提供的各种职业中准备、正在以及持续进行选择的终生过程。职业生涯管理则是个人和组织对职业历程的设计、职业发展的促进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职业生涯管理包含职业生涯发展。国内外学者在职业生涯领域,对职业生涯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探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为研究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相继出现。在经历了五、六十年的发展后,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帕森斯提出特质―因素理论,这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职业的相匹配,分为两种类型:条件匹配和特长匹配。依据特质―因素理论,在人们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中,首先,分析个人的特质;其次,分析职业的对个人的要求;最后,人―职匹配。
萨柏是美国的一位职业管理学家。他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许多阶段,职业生涯也不例外。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与其相匹配。他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五个阶段。
金斯伯格是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先驱。他通过对人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的职业心理发展过程的研究,将职业生涯发展划为空想阶段、尝试阶段、现实阶段三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早期职业心理或职业心理意识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格林豪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侧重于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的研究,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①准备阶段。②进入组织。③职业生涯初期。④职业生涯发展时期。⑤职业生涯后期。
美国的施恩教授依据人生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问题和不同年龄段职业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九个阶段。①成长、幻想、探索阶段。②查看工作世界。③基础培训。④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⑤职业中期。⑥职业中期危险阶段。⑦职业后期。⑧衰退和离职阶段。⑨离开组织或职业―退休。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主要是以年龄为依据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研究,而并没有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认为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个体本身的特点、个人所处组织的特点、个体所处环境的特点等。由于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不近相同。国内学者在引用和借鉴的同时,要注意到本国的特点。
2国内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现状
我国职业指导的出现是在20世纪初。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始创职业指导,我国最早倡导职业指导的社会团体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之后的几十年,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关于职业指导方面的研究几乎停滞。直到改革开放,才为职业指导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1世纪后,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探讨,并依据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的理论。
我国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主要有:五阶段论,即根据职业发展的进程,将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和职业结束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考核评价技术研究室主任罗双平的年龄阶段论,即二十岁至三十岁为一个阶段;三十岁至四十岁为一个阶段;四十岁至五十岁为一个阶段;五十岁至六十岁为一个阶段。[2]
黄英忠博士是台湾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其专著《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整章的篇幅讲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的意义、职业生涯开发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对我国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发展作用。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龙立荣教授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了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采取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结合国外职业生涯管理经验,编制了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问卷。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员工的职业承诺、组织承诺、工作绩效、职业生涯需求满意度、工作卷入度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证实了职业生涯管理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核心作用。[3]
廖泉文教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三、三论”: 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一个“三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淡出阶段);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二个“三阶段”主要指的是输出阶段中职业发展的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再适应阶段);职业生涯发展的第三个“三阶段”主要指的是再适应阶段中职业发展的阶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下降到波谷)。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不同于西方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将职业生涯阶段按年龄硬性地划分,而具有个性化、弹性化、开放化等特点。[4]
总之,国内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国外的理论基础之上改进而来,方法和思想上缺乏创新,与国情相脱离。
3对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的评价
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对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人们迷茫彷徨时,照亮前进的方向。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其局限。
3.1 大部分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没有与个人实际情况及实践相结合,适用性和实践性不强。职业生涯的发展会受到来自父母,家庭,社会,环境,教育,宗教,能力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大部分职业生涯发展研究只是简单的硬性地按年龄划分,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实际情况。职业生涯发展是具有复杂性的,每个人的划分和每个人的发展速度都不尽相同。
3.2 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模式大致相同,没有创新。无论从研究方法上,还是具体内容上,都没有大的突破。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由国外的理论改进而来。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参考文献:
[1]王妮.西方生涯发展理论对我国高职生就业指导的启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罗双平.职业生涯阶段划分[J].中国人才,2000,(02):35.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篇4
关键词:知识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应用模型
Abstract: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First,the theor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yst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so as to construct an applied “lantern” model for such planning. Moreover,the elements of th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knowledge processes to build a platform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the planning. Furthermore,it is of necessity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bank,draw a knowledge map and establish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ith shared knowledge in the hope of mutual transformation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needed for the planning. Finally,improving the curriculum and strengthening teacher training are also needed.
Key words:knowledge management;career planning;model for application
知识管理理论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都是比较热门的课题,当前知识管理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界,针对高校的研究比较少。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引入阶段,针对这一课题,2006年笔者在南京5所高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同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但只有13%的同学熟悉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28%的同学“职业目标”清晰,只有7%的同学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52%的同学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等认识含糊,25%的同学清楚去年和今年的就业行情,只有22%的同学很关注自己期望职业的发展情况,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中还没有得到真正普及。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从学生就业指导的角度出发,研究学生素质既定前提下的人职匹配问题,集中在学生毕业前的求职阶段,缺乏能动性。全面、动态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为目前研究的趋势,笔者把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强调学校和学生的整体互动,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大学生活全过程,在规划中学习,在学习中更新。
一、知识管理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知识管理就是对组织知识进行有意识地管理,促使知识价值最大化,以达到运用集体的智慧不断地创新,并尽可能地提升组织绩效的目的[1]。知识管理理论的核心及重点是创造一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动的机制和平台,通过隐性知识的表述转化成不断积累和共享的知识库,机构的每个成员通过共享这个知识库不断学习和成长。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学习掌握相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估与环境分析,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不断实践和探索,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职业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的学生就业模式难以满足其主观意愿;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理念表现为强调自身权益最大化;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大学生开始寻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是:①谋生不再是唯一动机,他们寻求在工作中获得更多满足;②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增强,对职业成功寄以厚望;③随着法制的完善,他们为实现职业目标会同时从事多种职业;④求职者不再是被选择对象,是个人与单位相互选择的过程;⑤为了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谋求最大利益与利益均衡,社会开始寻求整体人力资本收益的最大化,对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所引导[3]。
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互联网无限的知识资源成为巨大的知识库,知识管理理论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及规划策略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其应用的目的就是着重于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通过学校对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持续培养,增加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其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同时,通过知识管理的沟通分享机制,建立开放和信任的组织内部运行环境,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内部软环境。
二、知识管理理论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应用模型
1.应用模型设计
本文借鉴左美云等人的“企业知识管理的框架模型”[4],构建知识管理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应用的框架模型(见***1):
知识管理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体系被描述为一个灯笼模型。最上边的灯笼柄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战略,总领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居于灯笼中心的蜡烛芯是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它照亮了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灯笼模型的内部分左右两部分,左边反映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要素:知识管理平台、完备的知识库、共享的组织文化、健全的组织结构、专业化队伍;右边反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流程: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创新。
2.灯笼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战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战略是高校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和组织架构,是高校高层管理的独特活动。把知识管理融入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战略,就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体框架内承认知识理念的作用,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蓝***的知识化,使高校实现从基本组织结构、基本设施到管理理念的全方位转变。
3.灯笼芯: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
知识管理理念包含以下几点:以人为本、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为核心,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知识进行管理;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交流、共享和利用,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把知识管理融入业务流程重组。知识的来源可分为内部与外部两类,可将知识管理的方法分为:数据库、讨论空间、网络、及时传达。
4.灯笼底:高校知识管理系统
灯笼底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的高校知识管理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融管理方法、知识处理、智能处理、决策和组织战略发展规划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知识管理的实施平台。该系统将大大缩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科体系的建立以及该学科体系完善所需的时间,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加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研究进程,节省研究的时间、人力和经费。
5.灯笼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
灯笼模型的左边:反映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关键因素。包括:①知识管理平台。一个充分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遍布校园的多媒体网络平台。②完备的知识库。具有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学生能从知识库中找到其需要的知识。③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促使隐性知识转化共享,降低知识在学校内部的传递成本。④专业化队伍建设。从战略高度来考虑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包括人员的引进、使用、考核、培养、激励等一系列问题。⑤健全的组织结构。按照知识管理的要求,组织结构应柔性化、扁平化,建立一个常设机构来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灯笼模型的右边:反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知识流程,知识获取—知识储存—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创新。
三、 “灯笼”模型有效应用的具体措施
1.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校园环境
“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送到正确的人的手中”。这正是把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目的。要做到这一点,要创建知识共享的校园环境。①构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知识管理平台。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增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知识交流、共享、传播、学习,在不断充实、发展中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经验。②建立比较完备的知识库。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具体步骤、操作方法、研究资料、发展趋势和最佳实践案例等;组织机构的构成、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的介绍、联系方式等;不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及求职过程中的感受、体会等;用人单位对已毕业学生的评价和对在校大学生的建议等。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地***。知识地***起到像电话簿一样的作用,学生学习时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的知识,或遇到问题时知道去找谁解决,避免盲目性。④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由上至下推动知识共享,促使学校结构扁平化,形成平等畅通的互动渠道,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知识共享机制;完善内部网络,学生能够轻松地进入知识数据库,利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和电子论坛获取和交流有价值的信息;培植交流共赢的思想观念,不断强化共享意识,使知识共享成为日常学习的一部分。
2.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①显性知识隐性化。掌握好显性知识是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开始,要做到三统一:统一流程、统一方法、统一考核。②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是比较复杂,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经验式知识,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隐性知识基础上的,所以应用的核心是发掘学生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③利用知识管理的集聚效应,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5]。集聚效应是一种经济现象,知识管理中也存在集聚效应,这就使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成为可能。
3.知识管理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与提升
从知识的形成和流动过程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它是一种反复的过程,不断地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转化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知识管理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与提升关键在于知识管理理论是否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核心业务流程有机结合。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同阶段,知识管理理论的融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职业目标确立时的渗透。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要充分应用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自我评估能力和环境分析能力),还要请指导老师帮助其进行个人分析和职业评估,使职业目标符合自身发展和职业环境的需要。②在职业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渗透。职业目标确立以后,要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对职业目标进行系统分析,将职业目标进行分解,逐步实现其职业目标。③职业生涯规划收尾时的总结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周期结束时,要对这个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予以提炼,分析与发现职业生涯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预防的对策等,形成个人的知识财富。
4.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专业化队伍建设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的特点:***自主性强、劳动成果具有创造性;流动意愿强、成就动机强;追求张扬个性;工作过程难以监控、业绩难以衡量。因此,要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的队伍建设:①完善结构。把部分辅导员从日常杂务中***出来,专职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招聘从事相关研究和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加入进来;聘请校外专家作为这支队伍的重要补充。②专业化培养。在发挥指导教师作用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能力的培养,使更多的指导教师成为职业化专家。③加强管理。第一是建立合理的岗位结构。指导老师的职业发展一般沿着管理和技术两条路线,管理路线是要学校建立指导老师队伍的职位体系,确立各职位之间的晋升和替补关系,形成队伍内部动力场;技术路线是学校设立相应专业技术职位和技能等级,指导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并积累经验,成为该领域的专家,通过走专业技术路径实现自身价值。第二是建立评估体系。高校需要建立评估体系:一方面对队伍现状进行评估,确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阶段和调整方向;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导师的业绩、素质、技能等进行评价。第三是建立宽松交流的环境。指导老师在具体工作中会产生新思想和新方法,他们的交流在知识共享中相当重要,学校要为他们相互交流和解决疑难问题创造条件。
四、实证分析: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1999年,南京工业大学开始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并在毕业生中逐步推广。随着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学校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中心,突出目标导学、生涯规划、实践创新和素质拓展”的学生工作思路,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到学生大学四年全过程。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全省前列。成功之处在于将知识管理理论应用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知识库的建立。南京工业大学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开发奥蓝系统,增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网络平台,以“开放式”的学习氛围,通过意识认同、激励、能力开发,增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弹性与灵活性,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在网络平台上,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比较完备的知识库,了解职业规划的基本理论、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资料、发展趋势和最佳实践案例等。
②知识共享环境的建立。完善内部知识网络,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环境。学生能够轻松地进入知识数据库,自由地利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电子论坛和技术***书馆,获取对业务活动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提供自己的感想和经验体会,并与其他人员自如交流。培育共享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使知识共享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③改进课程设置。在推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初期,学校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一门必修课,后来为适应形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将其增列为必修课,并且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上不断完善,使该理论的学习贯穿大学过程。
④师资培训。学校首先聘请专家对选拔的一批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在他们逐渐上岗后,学校还聘请校外专家作为规划指导的重要补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高校的职责,需要国家、社会的共同关注,让职业生涯规划从小抓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凌勇.知识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思考[J].***书情报工作,2004(4):29-31.
[2]杨乐修.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2006(11):28-29.
[3]宋冬梅.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问题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29-30.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篇5
【关键词】生涯适应力;大学生;规划;实践
1生涯适应力的概述
1.1生涯适应力的内涵
生涯适应力指的是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强调生涯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在发生改变,世界不会因为你而发生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从而适应这个世界。这种能力也是职业生涯适应力的基本体现。
1.2生涯适应力的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研究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四个维度,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从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专业人员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和科研有重要的意义。
1.2.2实践意义
现阶段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的主要体现在就业方面。就当前的就业形势而言,具有良好生涯适应力的大学生可以对个人目标与现实情况间的距离做出评估,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展新的或者有潜力的职业。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取得成功。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力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力有所了解,找到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找到理想的工作。通过对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力的问卷调查研究,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更好的了解的学生的求职状态,为教师因材施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涯适应力的理论基础
生涯适应力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生涯适应力之生涯关注,也是生涯适应力中最重要的维度,指的是个体对自身未来职业的关注和计划;生涯适应力之生涯好奇。即个体对职业的好奇态度,对职业积极尝试和探索的态度;生涯适应力之生涯选择。指的是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构建和选择;生涯适应力之生涯自信。指的是个体对生涯挑战的成功预期,是个体能够成功的做出生涯决策的自我效能感。这四大维度是培养拥有良好生涯适应力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学会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做出适当的调整,面对困难与选择时任然拥有淡定和自信,我们才能实现目标走向成功。我校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总体水平较高,但其结构内部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即: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信心>生涯控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应该培养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四大维度均衡发展,且对自身职业有计划、敢于尝试的、理性做出职业选择的、对自己的抱负充满信心的新时代大学生。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实践
如今,我校现在的教育对象仅仅停留在大一新生。其实,这门课程从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就可以涉及学习,因为这关乎人的一生发展与命运。如何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本人认为应重视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在培养中完善。本人负责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全面培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促进学生就业。
3.1生涯导向练习,培养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关注
高校帮助学生制定各种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使得人尽其才。通过生涯导向练习培养学生的生涯关注,即高校基于学生生涯管理的学生培训模式,从高校要求学生学转变到学生要求学校提供资源供学生学。关注学生个人发展,为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双赢。
3.2建立决策力引导平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教学实践中组织生涯规划大赛和生涯规划训练营,提升学生判断力和决策力。组织讲座、班级座谈会和个别谈话,做到因材施教。建立家长联系长效机制,深入了解学生成长背景,贯彻学校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学校家长两方面更好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同时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健全自身的价值观,并且挖掘自己的潜力,满足个人需要,促进个体发展,树立“一就业,二择业,三创业”的“三部曲思想”,结合自身条件,利用所学知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价值,提高生活满意度,成为人生的赢家。
3.3生命设计模型,培养学生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
建构主义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从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一个主动学习的人,在学习过程中诠释知识的意义从而更好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生命设计便是应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即生命设计是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构建各种各样的一些生命的角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自己书写自己的人生,对自身的信念和社会关系加以解读,促进“人职匹配”,培养学生的生涯好奇,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了自信心,更是培养了学生的生涯自信。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涯适应力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重点培养的内容之一,良好的生涯适应力,可以使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幻莫测,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和再就业。本人从生涯适应力四大维度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应用实践着手,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生涯适应力,从而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刘芳 郭靖 胡伟 单位: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小云,薛桂英.高校生涯辅导的新方向———生涯适应力教育[J].现代教育管理,2012,10:111-114.
[2]董振华,苏霞.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13:55-59.
[3]李妍,严敏杰.生涯适应力理论对当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探析[J].人文杂志,2014,11:126-128.
[4]傅文第,华欣.大学生生涯适应力调查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5,30:52-54.
[5]姜莉.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对生涯发展教育启示[J].学理论,2015,35:50-52.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篇6
关键词: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的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开始引进和学习美国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但是在全社会掀起学习热潮后,大多数人却陷入更大的迷茫。由于中国的文化,高校的教育制度,以及培养大学生的方法和措施与西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境有很大不同,许多老师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理论和操作方法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在具体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走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歪曲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现在,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既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又没有现成的本土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可借鉴。从2008年开始,全国各高校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和教学的老师都开始关注职业生涯规划的本土化问题,提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结合中国文化,大学生成长特点,以及高校现有的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因此,提出本土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和操作模式已经迫在眉睫了。
二、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与探索
(一)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探索
针对课堂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偏重西方理论而缺乏中国本土化特色的问题,结合思想***治教育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理论创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方向,强化国家性质属性,融入中国文化元素。
思想***治教育的目的是保障人才培养的方向和人才的道德意识与觉悟,西方职业生涯规划仅仅强调个人的职业意识,也就是最基本的道德水平,缺乏阶级属性,忽视人才的阶级性。在我国,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不能搞自由主义,更不能仅仅以个人价值观来指导生涯发展,而是必须培养“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才,保障社会主义人才的阶级性,防止人才“西化”,坚守社会主义事业,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思想必须结合思想***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突破西方职业生涯规划偏重技术的不足,融入中国本土化元素,形成适合中国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思想理论。
(二)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操作模式的探索
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限于课堂,在专业课程和教学实践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学有何用,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学风不断下滑。同时,由于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脱节,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失去了具体的平台和载体,教育效果欠佳。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孤立的。因此,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平台紧密地结合起来。
1.建立五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高校以“松散式"的方式管理学生,强调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但事实上很不理想,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放松了自我管理,影响了大学生涯的发展。因此,建立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中心,注重人本关怀,体现个性差异,尊重和挖掘学生潜力,及时跟踪和反馈学生成长表现,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日常教育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相当迫切。
针对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操作的问题,拟采取建立以学校人才培养战略中心,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贯穿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依托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大平台,构建“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社区)――学生辅导员――班级”五级教育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仅仅局限于课堂授课单一化模式的问题。
2.构建全方位职业生涯规划育人渠道
针对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脱节的问题,拟采用职业生涯规划进课堂、进实习、进组织生活、进***建、进班会、进素质拓展活动、进档案“七进”的方式全方位覆盖学生成长过程,努力营造人性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效果。
3.创新高校思想***治辅导员的工作方式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篇7
一、国外研究综述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方面,国外已有十分成熟的理论成果。
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其《选择一个职业》(1909年)一书中,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运用了“职业指导”,书中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开启了职业指导理论的先河,建构了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使人的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的职业指导模式。但这种职业指导模式过分重视职业信息的作用,以求职者了解职业信息资料为主导,却忽视了对求职者内在心理分析的研究。
舒伯(D.E.Super)在其《职业生涯心理学》(1957年)一书中,首次使用“职业生涯”的概念,将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过程,系统阐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12个基本命题和5个发展时期。与此对应,学校的职业生涯辅导应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195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霍兰德主要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职业指导的问题,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他明确提出了职业兴趣的人格观,使人们对职业兴趣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以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霍兰德还编制了职业兴趣的测查工具,力求为每种职业兴趣找出两种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兴趣测试和能力测试的结合在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实际操作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格林豪斯(J.H.Greenhaus)则是从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的角度对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研究的,并以此为依据将职业生涯划分为5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职业的了解,合理设计职业生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我们可以根据发展目标,规划发展阶段中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定期检查目标实现情况,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满意。
霍兰德提出职业性向理论。他认为职业性向(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并从整个人格角度考察职业的选择问题。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职业兴趣测验可以帮助个体明确自己的主观性向,从而能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尤其对于大学生和缺乏职业经验的人,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可以帮助他们做好职业选择和职业设计,成功进行职业调整,从整体上认识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也是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锚(又称职业定位)理论。个人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时,可以运用职业锚思考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工作相匹配。只有个人的定位和要从事的职业相匹配,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自己的价值。尝试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中进行工作轮换,对自己的资质、能力、偏好进行客观的评价,是使个人的职业锚具体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学校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都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职业生涯教育都被列入课程计划,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实施;第二,起步较早,时间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第三,***府和学校齐抓共管,***府官员中有专职从事这项工作的职业官员。
二、国内研究综述
黄英忠的《人力资源管理》(台湾:三民出版社,1997)用一章的篇幅从理论上探究了职业生涯开发的意义、职业生涯开发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
暨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戴良铁、刘颖对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整理和介绍,对职业生涯管理的背景、特征、有关理论与内容,企业如何导入职业生涯管理及开展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探讨。
教育界、管理界或社会学界的罗双平、姚裕群、林泽炎、李胜兰等一批专家学者就职业生涯规划在企业界的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研究的重点集中于组织或个人如何有效进行职业生涯
规划。
詹万生主编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提到了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设计,但职业生涯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涉及的篇幅太小,仅停留在简单介绍上,应用性不强。
2004年11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把“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情况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列为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中职学校德育的“抓手”和有效途径。
蒋乃平、杜爱玲的《职业生涯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一书,围绕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发展”,介绍了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的关系;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通过发展条件分析、发展目标确立、发展台阶构建、发展措施制订4个设计环节的操作方法介绍,以及发展规划调整的简介,引导同学在职业生涯设计能力训练过程中,加深从职业的角度对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强化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柳君芳、姚裕群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从中等职业教育角度出发,内容涉及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目标与措施,规划与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就业、创业等方面,提出了学生应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及专业对应的职业素质,用正确的观念看待社会就业问题和个人择业问题,学习求职的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黎日葵的《指导中职生制订好职业生涯规划》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应从社会职业发展和学生自身条件相结合的角度,指导学生制订好规划,让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杨秋萍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从大量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自我职业生涯目标追求存在偏颇,对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认知模糊,职业生涯设计意识较弱,由此作者建议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
另外,广西师范大学的李冬梅、廖利华,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韩福勇,西北师范大学的张***梅,西南师范大学的姚贵平,南京师范大学的黄彩萍等在写硕士毕业论文时,都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篇8
关键词:智能职业生涯发展;大学生;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
一、 问题的提出
根据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Lent, Brown & Hackett,1994)和职业构建理论(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Savickas,1997),个体对自己和职业的认知了解以及个体在职业方面的相关能力都会影响到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及结果。一个人只有清晰的了解自己,包括性格、能力、资源等,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适合的规划,这对于大学生尤为重要,不仅仅因为他们的人生经验较短,缺乏相应的了解,更是因为大学期间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所以明确自己所处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是进行职业发展的第一步。
受到经济全球化、裁员风波、组织扁平化等影响,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也变得更加个性化和难以预测。2014年,Arthur回顾了二十年之内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大量研究,认为关注个体本身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趋势之一(Arthur, 2014)。然而纵观国内外现有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可以发现它们都是按照年龄来划分阶段,完全忽略了个体差异,比如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个人特质等。这些内容体现着个体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虽然这三大资本的概念最初是在社会学、心理学领域提出,但是已被很多学者移植到职业生涯发展领域。大量研究表明这三方面的资本对职业生涯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如Keeton,1996;Boudreau et al.,2001;Bozionelos,2003;Gerard, 2003;Ng & Feldman,2010)。在智能职业生涯理论的基础上,周文霞等(2015)提出了职业成功的资本论,认为这三项资本是影响职业成功的三大变量。根据Hall(1996),职业成功是每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最终目标,由此可见,这三项资本的积累情况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成功程度,即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
除了划分方式存在局限性以外,国内外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多针对已就业员工,较少关注就业前大学生的状况,然而根据Super、Schein、Ginzburg、Greenhaus等人的职业发展阶段论可知,大学阶段也属于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四位学者分别将大学阶段归为探索阶段、试探阶段、成长探索阶段和职业准备阶段(杜林致,2006)。即便是针对大学生的相关研究,侧重点也是在学生―员工转换过程中,即毕业阶段,或将大学不同年级作为一个整体(如 Douglass & Duffy,2015),而忽略了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本研究选取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智能职业生涯的角度,通过测量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的积累情况来确定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二、 智能职业生涯理论
20世纪90年代,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背景,DeFillippi和Arthur(1994)提出了智能职业生涯(Intelligent Career)的观点。1995年,Arthur,Claman和 Defillippi将智能职业生涯与智能企业(Intelligent Enterprise)的观点联系起来,正式形成智能职业生涯理论。他们认为员工必须要不断地发展三种职业胜任力(“Knowing-how”、“Knowing-whom”和“Knowing-why”),从而来满足智能企业所要求的三个核心胜任特征(公司的Knowing-how、公司社会网络、公司文化)。而这三种职业胜任力又对应着员工职业发展的三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
1. 人力资本。“knowing-how”是指“知道怎样工作”,包括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Arthur, Claman & Defillippi, 1995),对映的是人力资本。对于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不同的界定,比如Wanberg等(1996)将人力资本操作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而Becker(1975)则认为人力资本包括工作经验和培训。更有学者将工作绩效与工作任期(Forbes & Piercy,1991),认知能力(Tharenou,1997),情绪智力(Wong & Law,2002)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有效指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那些拥有更多知识、技能以及工作努力的人更受雇主的青睐,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被赋予高报酬(Rosenbaum,1984);在学术研究中,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人力资本对职业发展以及职业成功有重要影响,比如Gerard(2003)的研究验证了教育水平及质量、任职时间及工作经验对职业成功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究其原因,Ng和Feldman(2010)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比如教育水平、工作投入、工作经验和工作时间)通过提升个人的认知能力和责任心正向影响客观的职业成功。
2. 社会资本。“knowing-whom”是指“认识什么样的人”,包括一系列有助于公司社会网络活动的内外部人际关系(Authur,Claman & DeFillippi,1995),反映了个体的社会资本情况(Parker,Knapova & Arthur,2009)。Lin (1999)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定义为“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可以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摄取或动员的资源”。Seibert等(2001)提出社会资源影响职业成功的中介模型,基于448份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社会资源会通过积极影响社会网络效果(如获取信息、获取资源、职业支持)来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积极结果(晋升、薪酬、职业满意度)。为了结合中国社会关系的特点,将社会资源的研究本土化,王忠***和龙立荣(2010)建立了“网络结构社会资源职业支持职业成功”的模型并加以证明。可见,尽管中西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都有差异,但是社会资源对职业发展结果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3. 心理资本。“knowing-why”是指“为什么工作”,具体包括个体的动机、意义、认同、人格、兴趣和价值观等(Defillippi & Arthur,1994),反映了个体的心理资本(Luthans et al.,2004/2005/2007)。Hobfoll(2002)提出心理资源理论,他认为心理资本对个体实现职业目标和职业成功有积极促进的正向作用。在职业发展中,具有主动性人格、核心自我评价、内控型等积极心理特质的个体会积极寻求、建立并影响那些能够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从而正向影响工作投入、职场赞助、工作绩效等积极的职业发展结果(Ng et al.,2005)。Luthans等(2007)将心理资本界定为希望、乐观、坚韧和自信四种心理状态,并证明这些积极的心理资源有效提升员工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绩效、上级评价和工作满意度(Luthans et al.,2007)。
三、 智能职业生涯视域下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测量
根据智能职业生涯理论以及三大资本的相关研究,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其实是各项资本不断积累的过程,而判断个体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不应该简单的依据年龄这一生理性指标,更应该衡量其职业相关的各项资本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动态的考虑,尊重个体差异。所以,本研究对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基于个体所积累的影响职业发展要素的水平,这些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不同的水平对应不同的阶段。由于大学阶段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更是几项资本开始积累的重要阶段,所以本研究针对大学阶段开展,通过文献识别、焦点小组访谈等方法收集测量的内容。
1. 文献识别。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经典定义(Becker,1975;Schultz,1961),Arthur等(1995)对Knowing-how的界定,以及大量相关研究,我们将人力资本操作化为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现有研究一般对社会资本的界定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王忠***、龙立荣,2005)。由于我们讨论的是个体的社会资本积累情况,所以在本研究中使用的定义是微观层面的,是指“可以被个体所利用的,用于实现个体目标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Bourdieu,1997)。组织行为学方法既测量社会网络关系和结构特点(接触的社会资本),也测量个人对社会关系的实际利用情况(动员的社会资本)(边燕杰,2004)。本研究中,接触的社会资本通过社会交往的深度、广度和频率来考查,而动员的社会资本通过获得的社会支持来考查。心理资本比前两种资本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元,Goldsmith等(1997)将影响个体生产率的一些心理特征定义为心理资本,包括自尊、控制点等。其他一些学者把主动性人格、核心自我评价、责任心、宜人性等也归为心理资本。Luthans等(2004)从积极组织行为角度出发将心理资本解释为导致个体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2007年,Luthans等人提取出自信、乐观、希望和坚韧四个要素,将其作为心理资本的主要内容。这一界定被大多数学者认可,本文对心理资本的研究也主要使用这四个要素。
2. 焦点小组访谈。焦点小组的成员为职业生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共8人。与他们进行焦点小组访谈,一方面,请他们根据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内涵的看法;另一方面,请他们回顾自己大学阶段的经历,讨论自己在大学时积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的情况,访谈结果概括如下:
(1)大学在校期间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通过专业学习和实习工作经历,所以这两项应该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进行测量。
(2)学习成绩只能从一个角度反映专业学习情况,并不全面,所以自习时间、阅读量、课题参与情况等也应进行考查。
(3)GPA是绝对成绩,班级排名是相对成绩,都应进行测量。
(4)实习工作经历可以通过实习时间、实习单位性质等客观指标进行测量,但更应该关注实习收获这种主观感受。
(5)社会资本应该包括家庭的社会资源和个人的社会资源,即亲属和父母的社会关系以及自己所结识的朋友、同学、同事等。
(6)认识人的数量可以被看作是人力资本的广度,认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可以被看作是人力资本的深度,与这些人聚会聊天等交往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人力资本的频率。
(7)参与学校学院学生会以及社团工作是发展个人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
(8)不同级别的学生会和社团以及在这些机构中的不同职级会直接影响社会资本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应该进行区分。
(9)心理资本的内涵建议使用自信、乐观、希望、坚韧性四要素。
(10)坚韧性除了包括遇到挫折后是否能迅速恢复,也应包括对抗挫折的态度和方法,比如态度是积极面对还是抱怨抵抗,方法是自我解决还是寻求他人帮助。
3. 测量的具体内容。基于文献识别和焦点小组访谈的结果,我们总结归纳出对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积累情况进行的测量内容。
(1)人力资本主要包括学习成绩(GPA和班级排名)、专业学习状况(学术奖励、专业书籍阅读量、自习时间、课题参与情况、逃课情况)、专业外学习状况(专业外书籍阅读量及类别)、实习情况(实习单位性质、实习时长、实习收获)以及职业资格证获得情况。
(2)社会资本主要包括学院工作(职务、工作时长)、社团工作(社团类型、职务、工作时长)、对职业发展有帮助的亲友数量、交往频率(普通交流、深层交流、提供帮助、提供信息的亲友)等。
(3)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自信(是否能很好地完成学业)、乐观(能否在学习生活中看到光明的一面)、希望(能否不断实现学习目标)和坚韧性(能否在学习生活中挫折中及时恢复)。
四、 贡献、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1. 理论意义。首次将智能职业生涯理论引入到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研究中,为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进一步引入到职业生涯发展的领域,提出通过测量其积累程度来划分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想法,并通过文献识别和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归纳大学生三大资本的内涵,是对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测量的推进。
本研究也响应了易变性职业生涯和无边界职业生涯概念中对个体差异的强调,摒弃了其他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单纯按照年龄来划分阶段的思路,体现了当今社会中职业生涯个性化、动态化的特点,对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作出了补充和创新。
焦点小组访谈针对大学生的情况进行讨论,是要填补学术研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阶段研究上的空白。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搜索相关文献,当把“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做为搜索词进行查找时,结果分别有87条和97条文献,然而当把“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做为搜索词进行检索时,结果均减少为0。为了提高查全率,笔者将搜索词分成“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和“大学生”两个关键词,再次进行检索,结果分别为4条和10条文献。然而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大学生”做为检索词进行搜索时,结果分别为59条和98条,同样的,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大学生”做为检索词,结果分别为36条和43条,可见国内对大学生职业的相关研究并不少,只是更多的关注规划、教育等方面,而较少研究发展阶段,所以本研究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
2. 实践意义。
个人层面:通过测量每个人的三大资本积累情况帮助个体了解自己所处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并找出职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可以更科学地规划大学学习与生活,提高就业技能与实践能力,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情况。
学校层面:为了响应***的十提出的“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各高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较常见的方法是或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或在毕业前开设“就业指导”性质的课程、讲座等。事实上,仅对毕业生进行短期的职业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培训,帮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的发展情况,科学树立职业生涯观念等 (罗锡莉等,2008)。而通过对大学生三大资本积累情况的测量,了解他们所处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可以帮助大学生更清晰的了解自己所具备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发展状况,以便他们自身的学习提高,也更有利于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有针对性的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帮助。
社会层面:将大量学生的情况形成大数据,通过了解大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整体水平,来预测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帮助***府部门及时采取***策上的措施,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
3.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本文通过文献识别和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探索性地识别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三大资本的具体内容,对其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这只是通过思辨的方式获得的研究结果,有待于更科学严谨的方法去探索验证,所以下一步可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检验归纳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开发正式测验的有效量表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检验。之后,使用经过检验的正式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施测,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其得分进行划分,确立不同阶段。同时,可以检验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 Ng T W, Feldman D C.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Embeddedness on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0,95(4):696-712.
[2] 周文霞,辛迅,潘静洲,等.职业成功的资本论:构建个体层面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综合模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7):38-45.
[3] 王忠***,龙立荣.员工的职业成功: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与解释效力[J].管理评论,2009,(8):30-39.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篇9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大学生;思想***治教育
中***分类号:D44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概述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相关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就业动态和行情、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从而制定出一份切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目标,最终成为一名有价值、全面发展的人;高校思想***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二、简析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职业生涯规划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想***治教育最高层次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治教育;中间层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最基础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健康、审美和人文科学教育等。职业生涯教育有效地将思想教育的三个层次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丰富了思想***治教育的内容。
三、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治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对职业规划教育缺乏重视,思想***治教育过于笼统。长期以来,高校只是关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其就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重视,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多数高校由于受到资金、人才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部分高校简单地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只是象征性地举行几次形式上的就业指导报告,并不能给学生提供实质上的帮助。部分高校只看重学生的就业率,并未考虑到学生的长远的职业生涯。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随意性较大,思想***治教育缺乏有力的支撑。大多数高校开设课程的目的是站在学校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即提高本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对策、职业道德及求职技能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及职业生涯的长期性规划,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高校职业规划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上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教学目标在设计上只关注短期的就业率,忽视了长远的就业生涯规划。
(三)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职业生涯规划落实不到位。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当前,部分高校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很多高校都是临时的聘请一些学者在学生毕业前夕做报告,笼统地灌输就业技能、就业***策及职业道德。
四、以生涯规划为载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以生涯规划为平台,充实大学生思想***治教育新内容。例如,在大一阶段: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激发学生成才欲望,树立正确的人生口标,规划大学生涯;大二阶段:巩固学生成才意识,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其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大三阶段:培养学生自觉成才的意识,锻炼学生各种职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进一步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开展各种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一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口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如在学科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劳动活动、集会、集体活动等活动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的任务和要求;二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专题活动。如参观成功的中小企业,访问某个职场成功人士,请他介绍个人成长、奋斗一的历程;三是建立职业规划园类学生社团,加强对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引导他们通过发挥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以社团为依托,提高职业生涯意识和职业能力;四是组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简历设计比赛、模拟而试等。
(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认识职业世界,拓展职业素质。切实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根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建立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进行未来职业生涯的体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在校期间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
(四)通过课程建设学习相关理论,提高职业生涯管理技育旨。一是在思想***治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渗透教育内容,如在进行人生价值教育时可以强调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普及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课堂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继而引导实践的良好平台。
(五)通过网络平台,构建职业生涯教育平台。信息化时代,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平台。利用网络优势,建立“红色摇篮”、“思***园地”、“职业规划”、“生涯设计”、“心理***”等网站,通过网络加强思想***治的学习,用健康、向上的网络信息陶冶大学生的灵魂;同时引入人才测评和心理测评系统,用科学的测评技术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开发自身潜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高校应提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策、就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知识传授的同时,应采取各种可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前认识和了解就业相关的问题。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提高本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更应该将目光定位在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黄炳辉.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治教育的内在关联[J]教育评论,2005(2):33
[2]张春香.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新载体[J]理论观察,2007;(2):128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篇10
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设计,从学校组织层面来说,是指高校根据自身现状与发展需要以及教师的现有素质、发展潜力与发展期望等,制订本校教师的开发计划、教育培训规划,设计落实相关计划的路线与策略,挖掘教师人力资源的潜力,帮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活动;就教师个人而言,是指在开放的学校教育教学的情境中,教师主体在内外双重机制的交互作用下,自我规划设计、主动谋求个人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践过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设计,不仅是教师自身成长和走向成功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教师有无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不仅影响自身生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且还关系到其发展的时间进程和质量水平。这对于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教师来说,尤显重要。因此,大学教师必须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一、建立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意识
所谓主体意识,这里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自我意识,即大学教师对自己作为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的主体的一种自觉认识。大学教师建立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意识,就是要以主人翁精神设计生涯,规划未来;就是要在职业生涯的设计中着眼于自身主动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就是要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处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
提高思想认识,是建立职业生涯设计主体意识的第一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才会有自觉的行动。大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意义,才能自觉地建立起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意识。“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而做好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是建设高水平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起点。因为,它是教师个体一生事业发展的战略构想与计划安排,起着激励、约束和导向的作用。大学教师有了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就能激励自身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涯持续健康的发展。有了这样的认识,大学教师才能更好地建立起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意识。
增强内驱力,是建立职业生涯设计主体意识的关键。对于任何事物来说,外因是重要的条件,然而,内因则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增强内驱力,应该是教师建立职业生涯设计主体意识的关键。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内驱力表现为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强烈需求与执著追求,这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之根本动力,也是他们能否真正建立职业生涯设计主体意识的根本所在。增强内驱力,除了学校的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来实现。有了强大的内驱力,教师就能自觉地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开展职业生涯设计。
二、掌握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理论
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理论来自职业生涯理论。职业生涯理论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奠基(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分化(20世纪40年代初至50年代末)及整合(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三个阶段,并相应形成三大主要理论派系:特征一因素匹配理论派系、人本主义的自我成长理论派系及职业生涯发展性理论派系。
1.奠基阶段:1909年,帕森斯出版《职业的选择》一书,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这一专门术语,系统阐述了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即特性一因素匹配理论。所谓特性就是人的生理、心理特质或总称为人格特质,因素是指客观工作标准对人的要求。其理论假设是基于个体差异和职业差别基础上的入职匹配。假定所有的人在其发展和成长方面都存在差异,那么,职业指导就是解决根据人的兴趣和能力与社会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相匹配的问题;职业指导的过程也就是基于自我认识、职业认知前提下的入职匹配的过程。193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从事生涯辅导工作的威廉逊(Williamson)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辅导方法,从而发展和完善了帕森斯的职业指导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帕森斯、威廉逊的特性一因素匹配理论,为职业生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分化阶段:20世纪40年代初,罗杰斯(Rogers)的代表作《咨询和心理***》的出版,宣告了人本主义的职业指导学派的诞生,其与帕森斯、威廉逊的理论相异,即出现职业生涯理论上的第一次分化。罗杰斯的理论假设是建立在每个人的成长与健全其本身就具有的调适能力、重视人的自身情绪比进行理智性理解更为重要、人的现在比过去更为重要、尤其是未来更为重要的支点上。他认为咨询对象的障碍问题是自我与外界不协调而产生的情绪性不适应,咨询就是帮助对方正确认识自己,使之内外相协调并形成新的自我概念。
3.整合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职业指导反思、转折期。由于职业指导理论和方法上的分化和相互质疑,也为职业指导深层次的哲学反思创造了前提条件。到了60年代,生涯辅导理论受到社会广泛认可,不同学派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罗伊(Roe)的人格理论、霍兰德的类型论以及萨帕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都形成于这一时期。虽然这些理论本身流派各异,传承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发展默契,那就是将生涯辅导推向一个注重个体生涯发展历程为重心的方向,促使生涯发展走向正统。或者说,职业指导的目标形态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安置就业”,是择业指导,随着职业生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走上了生涯辅导。
职业生涯理论从职业指导实践而生,并随着职业指导的深入开展而不断发展与成熟。反过来,职业生涯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又促进了职业指导实践的不断发展,职业生涯设计(规划)也由此于20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换句话说,正因为有了上述职业生涯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才开创了职业生涯设计的实践,并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深化与发展。因此,大学教师只有认真学习以致掌握职业生涯理论,才能自觉、自如地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勾勒出美好的蓝***,以实现人生成功的宏愿。
三、把握职业生涯设计的价值取向
人的职业生涯价值取向,有外职业生涯的个人功利性价值取向与内职业生涯的事业成就性价值取向之分。外职业生涯价值取向,一般体现在个体职务的提升、工作内容的改变、环境条件的改善、经济待遇的提高以及荣誉的获得等方面,带有明显的个人功利性。尽管这种价值目标的实现,对个体会产生一种外推力,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但这种推力毕竟是外在因素使然,其必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变为“保健因素”而失去激励作用。换句话说,外职业生涯价值取向的作用是短暂的,是不足取的。而内职业生涯价值取向,则体现在个体的思想进步、观念更新、学识增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升以及事业发展创新等,这是一种内在事业成就性的价值取向。它以核心价值观念为引领,以人为本位,以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归宿,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对人的生 涯发展起着持续长久的激励与鞭策作用。
显然,内职业生涯的事业成就性价值取向应当成为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价值取向。为此,大学教师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是人生观的核心部分,是建立在世界观和生命观基础上随时调整人生的“罗盘”和“指南针”,不同的人生价值观造就不同的职业理想,最终成就不同的人生。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事业成就性价值取向的追求者。二要有效整合外职业生涯价值取向与内职业生涯价值取向。可以说,外职业生涯价值取向是一种人为生活而追求的价值取向,而内职业生涯价值取向则是一种人为追求而生活的价值取向。显然,我们需要的是后者。因此,大学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有效地整合外职业生涯价值取向与内职业生涯价值取向,正确处理事业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合理确立生涯发展目标和正确选择生涯策略与方法,科学地做出一份有效的个体职业生涯设计。
四、选择职业生涯设计的有效策略
职业生涯的设计,总的来说,要以科学的职业理想为指导,以职业生涯理论为基础,根据自身生涯发展的条件、发展潜力和未来期望,按照一定的程序,分步骤进行。一般而言,生涯设计的步骤或程序包括自我评估、环境条件分析、生涯发展目标确定、行动路线与生涯策略选择以及评估与反馈等。大学教师要在掌握上述职业生涯设计基本过程和环节的基础上,科学、客观地选择生涯策略,以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蓝***。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性理论,教师的职业生涯一般可分探索期、建立期和维持期等不同的(在职)发展阶段,因此,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就要针对上述不同发展阶段特点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
探索期,这主要指刚加入教师队伍的二三年间。这是个体角色转换,逐渐适应教师职业的时期。在这一期间,个体一方面努力朝着教师职业方向转变角色,积极融入职业群体;另一方面又在摸索、体验自己对教师职业的适应性,同时也许会以某种方式尝试其它职业。该阶段教师的有效生涯策略:一是以积极的姿态,了解组织,接受组织文化;二是熟悉、适应环境,融入工作群体;三是积极投入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早日实现由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转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职业生涯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