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材教学研究10篇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1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主办单位: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8787

国内刊号:53-1149/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2

关键词:《功能材料》;教学改革;创新教育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83-0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早在2003年就开始制定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培养体系、课程教学和教材等建设工作,逐步建立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研究能力的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1]。近年来,高校也在深入开展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课程学习是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研究生课程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因此,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出发,课程教学必须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作为一名研究生课程授课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新思路[3]。本文基于研究生专业课程《功能材料》的教学实践,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功能材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功能材料》内容涵盖面广,多学科交叉融合,包括电子材料、磁性材料、声学材料、光学材料、生物材料及各种功能转换材料。高校材料类本科专业基本上会开设功能材料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各类功能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应用这条主线,但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教学目标。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研究生《功能材料》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绝大部分是按照金属功能材料、无机功能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三大类,来讲授各类功能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应用等内容,只是应用部分的比重略有增加,这在教学内容上容易与本科教学内容造成重复,缺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优化教学内容,讲授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功能材料,结合科研成果案例教学,将有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由于本课程的学生是材料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前期已经学过如《材料科学基础》、《现代材料分析方法》、《材料结构与性能》等专业基础课程,了解和掌握有关功能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等基本知识。因此,研究生《功能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将金属功能材料、无机功能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中的经典功能材料与当前研究热点的功能材料相结合,在简要介绍组成、结构、性能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材料选择与设计、制备技术与功能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材料的选择、设计和制备技术对功能材料实际应用的重要性。这样,课程教学内容既可引导学生把握功能材料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提高创新意识,同时也会兼顾功能材料的基本知识的巩固。

2.由于本课程教学课时只有32学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针对当前研究热点,结合本校材料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新能源材料、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所以重点把新能源材料、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专题分别设章进行介绍,将各专题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进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了解科技前沿,激发学生科研创新兴趣。例如,石墨烯,由于独特的高导电、高导热、高强度、轻质等特性,在新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此外,功能材料的3D打印,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因此,在讲授石墨烯材料时,结合3D打印技术,对最新发表的关于3D打印石墨烯及器件制备的文献进行介绍,引导学生讨论石墨烯3D打印技术在电池、电容器等储能器件制造上的前景及研究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二、融合多元化教学模式,启发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与教师的讲授技巧有关,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多元化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讲授功能材料领域的最新科技前沿,将学生学习功能材料的思维推向应用,把新方法、新技术、新热点、新问题等加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讨,以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因此,为了有效达到教学目的,本课程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融合探索。

1.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本课程的教学团队都是科研第一线的教师,从事功能材料领域的不同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因此,每位教师分别讲授各自擅长领域的教学内容,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科研案例,穿插在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本校每个学期都设有材料创新讲坛,邀请国内外在功能材料领域的知名学者来校讲座。根据讲座内容,将1~2场材料创新讲座纳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与讨论。将科研与教学实现有机结合,通过展示教师的科研创新成果,交流如何提出科研创新课题等,不仅会使学生接触到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而且也会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启发科研创新思维,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氛围。

2.开展以研究热点为主题的课堂讨论。通常,学生对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比较关注和感兴趣。教师在讲授每个专题时,都要适当引入本专题方向的研究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在上一堂课结束时,将讨论主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对讨论主题提前搜寻资料,有所准备,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专题的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及交流、表达等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文献综述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思考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研究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导师指导等环节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开展科研及学习新知识时,往往需要自学。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材料选择与设计、制备技术与应用的相互关系及最新科研成果,其他关于材料结构和性能等知识需要通过自学完成。此外,类似专题的课堂讨论等教学互动环节,需要学生通过课后进行文献检索和自学文献、资料等来完成。文献综述能力是研究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通过文献综述,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某个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的现状,思考发展趋势,是开展科学研究最为重要的一步。因此,本课程在学期末设置文献综述环节,布置文献综述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文献查找、阅读、总结、撰写等完成综述小论文,培养自学与文献综述能力。

4.全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外语学术交流能力。目前,***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双语和全英语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提高国际化教学质量[4]。研究生是开展创新研究的主体之一,了解与把握研究领域的发展,需要通过阅读大量外文文献和资料,而且,国际学术交流也是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

在国内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学生在外语读写方面的训练较多,而听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全英语学术交流与表达能力,本课程采用全英语教学。全部制作英语PPT课件,讲授过程中采取预先发给学生课件和外文资料,让学生能够课前预习,熟悉课堂教学内容及生疏的专业词汇,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全英语讲授的节奏。但对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适当辅以中文讲解。在课堂提问及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采用英语回答和讨论,训练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术交流能力。

三、完善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比较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显然不适合研究生的培养。为此,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应将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专题讨论等过程性评价与期末文献综述评价相结合,把撰写文献综述、汇报答辩与交流讨论作为考核的重要形式。特别是期末文献综述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列出若干热点问题,由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检索、阅读资料,撰写综述。期末采用英语多媒体答辩方式对文献综述进行汇报,全面训练文献查阅、归纳总结、文字与口头表达及英语学术交流能力,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忽视课程教学环节中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训练,是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专业课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之一,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在科研第一线开展创新科学研究,让科研反哺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来斌.认清形势,把握关键,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58-60.

[2]朱钰方,朱敏,何星.研究生“生物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4):387-390.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3

关键词: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建设;教学研究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02-01

进入二十一世纪,高技术凭借其既能促进社会发展,又是国家安全的保证而主宰世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先进材料在高技术领域又处于先导性、基础性和带动性的地位。近年来,新材料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既为基础教育和前沿研究的高等院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如何能够培养能适应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高速发展需求,又具有新的知识结构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教学研究的动力。

《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是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技术基础课,主要涉及材料研究方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材料分析、测试的技术手段,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紧密相结合的课程,是每位学习材料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在材料学科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随着新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测试手段日新月异,为了使学生在将来的科研及工业生产中能正确选择和使用有关的近代测试分析技术,《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需要进行系统改革以适宜时代的发展。

一、课程内容改革

1、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组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形成了内在联系密切、统一组织协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各具特色的多层次的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

2、提出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解决了学生理论基础较强而对测试仪器操作和分析测试数据能力弱的现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将科学方***和科学史融入授课过程,让学生追寻科学发展足迹,体会每一材料研究方法的形成、演化之思维过程,进而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了解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

4、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既涵盖了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最新发展的分析测试技术,又包含建筑材料性能分析测试等特色内容,实现了内容分层次、分模块,使教学内容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特色分明。

二、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1、积极建立新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讲授基本原理并注重知识体系的整合;教学实践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课程组建立了“课程实验-综合测试-课外实践”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各种分析测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革了教学手段,课程主讲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课程网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将教师的科研案例引入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已初步完成《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网络版教学软件的开发,同学可随时上网学习和查阅有关内容进行学习。编写《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思考题,建立网上交流平台,便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自测以及交流。

3、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成效。采取了引进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充实了教师队伍。课程组四位主讲教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两位博士毕业的副教授和一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讲师组成,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教学队伍。

三、实践教学改革

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拥有建筑材料实验、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和材料化学实验室。装备有电子显微镜、综合热分析、色谱分析仪、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显微硬度仪、激光粒径测定仪等大型仪器,满足进行本课程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2、本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实验活动。学生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和毕业设计等方式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在学习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课程同时,依据自我专业兴趣,自行选择指导教师,通过自主查阅资料、与指导教师交流、自主思考、设计实验、制备样品,并评价材料的综合性能及分析材料的结构。科技创新大赛的成绩一定比例计入本课程期末考试,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其自觉学习,***思考及***科研的能力。

四、课程目前的不足

尽管我们对《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但仍然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时常脱节。本课程涉及的仪器精密且贵重,数量有限,种类也不齐全,学生真正动手操作仪器的机会非常有限,动手能力很难得到实质性提高。

2、本科程涉及到结晶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学生在理论教学中表现出基础学科知识不足的特点。

3、在教学中遇到的材料微观现象难以用语言表述、仪器结构复杂,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并熟练操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尽管我们对《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要想赶上日新月异发展的步伐,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创新性的人才仍需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4

关键词:学前儿童;游戏;教材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38-02

人才培养,幼教为本。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起点教育。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无不重视早期教育。***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强调,教学要游戏化,要以“做”为中心,通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方法开展游戏教学 。他指出,只有让儿童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游戏,才能使教学活动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进步。卢梭说:“儿童的游戏就是他的工作。”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儿童主动自愿参与的、追求快乐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始终处于“无意识的主动学习者”状态,他们一方面在游戏中生产快乐,另一方面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在游戏中生活。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最适合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现代儿童发展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表明:游戏在个体幼年发展的很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应该成为组织和开展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策略与方式。

面向世界与未来的学前教育,在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诸多要求。为适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是保证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和基石。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按照当前幼教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实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课程设置,使用优秀的教材教法,快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此,我们必须尽快改变传统师范教育教学模式,建立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课程体系,寻找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完成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学前教育,要求幼儿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阳光般的爱心、健康的心理、鲜活的艺术审美修养、系统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全面的游戏教育素养,包括组织、指导游戏活动等多方面的综合技能。

《幼儿游戏》课是高职高专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理论课程的学习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幼儿教育要全面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学习科学指导幼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我院开办学前教育专业8 年来,不断地在教材开发和教法研究上下功夫,通过学生在全疆各地幼儿园开展见习和支教实习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来看,《幼儿游戏》课在幼儿园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幼儿园教育的组织与开展怎样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衡量和评判这种教育实践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

一、国外儿童教育专家对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策略各自有不同的观点:

1、美国学前教育专家认为,教师在游戏指导策略中应体现出多种多样的身份。如:教师是儿童游戏过程中的的舞台监督、艺术家学徒;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要起到调解人和监护人的作用;是儿童游戏时的旁观者、参与者、游戏者;同时还是游戏的介绍人、故事讲述者和游戏导演者。

2、日本学前教育家和田实主张幼儿教育应采取游戏诱导的方法,即通过游戏,在无意识中去诱导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涵养其德行。由此出发将游戏分为经验游戏、模仿游戏、练习游戏三种。

3、英国的学前儿童游戏教学更重视户外游戏的开展,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他们注重户外游戏环境的布置与设计,重视游戏场地区域的划分与布局,减少大型的固定玩具,注意安全防护设施,保障让儿童有效利用户外环境条件。

二、国内学前教育专业各类游戏教材分析与探究

1、适合学前教育本科层次的理论性指导为主的教材

(1)丁海东编著的《学前游戏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详尽阐述了幼儿园游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在幼儿园设计、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策略和方法,为从事幼儿园教育实践奠定基础。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基本技能,确立科学的游戏观、儿童观、教育观,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郑名编著的《学前游戏论》内容分为上、下两编,由十章组成。上编是关于学前游戏的基本原理。该部分明确了学前儿童游戏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介绍了研究学前儿童游戏的方法;回顾了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历史与主要的理论流派;阐明了游戏的本质与特征、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下编是关于幼儿园游戏的实施与指导。该部分论述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实践模式与设计的基本要素;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分类与指导,以及幼儿园游戏评价;简介了玩具与游戏材料发展、类型与作用。

(3)邱学青著《学前儿童游戏》(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系统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有关游戏的有关原理、结构和实践操作等问题,在介绍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同时,展示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以及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机构中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适合幼儿园教师参考的可操作

(4)丁海东著《幼儿园游戏与指导》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于2013年3月1日出版。内容共八章,主要包括:幼儿游戏概述、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游戏的教育目标与计划、幼儿园游戏环境与条件的创设、幼儿园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幼儿园集体教学与自由活动中的游戏及指导、幼儿园各类游戏的实施与指导、幼儿园游戏评价。《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幼儿园游戏与指导》紧密联系幼儿园游戏的实际,实用性强,条理清晰,文字通俗,案例丰富。

2、适合高职类学前教育专业注重职业岗位和专业能力培养的教材

(1)霍习霞主编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学前儿童游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主要内容是:游戏的概念与理论、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促进儿童游戏的条件、学前儿童游戏环境规划、指导儿童游戏的策略、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游戏观察与评析、其他游戏资源简介。这套教材的创新之处在于:问题导引,探微知本,从现象的提出到揭示问题的本质,娓娓道来;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对照,引导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内容阐述系统而不枯燥、实用而不琐碎。

(2)刘焱专著的《实践取向型学前教育专业精品教材:幼儿园游戏与指导 》共八章,分别为:幼儿游戏概述,幼儿园的游戏与教育,区域游戏活动 ,户外游戏活动,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玩具与游戏材料的选择与利用,游戏活动的观察、分析与评价,有关儿童游戏的理论。从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讨论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关键问题,介绍了有关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基本方法。

(3)韩宏莉《学前儿童游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这套教材的特点是按照高职高专模块式教学的特点,在每一章节都精心设计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环节,还在每一章节的后面附上了许多适用的小游戏,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点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4)杨枫《学前儿童游戏》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2006年6月1日出版。《学前儿童游戏》的特色在于突出技能型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将幼儿教师与游戏相关的基本职业技能具化为游戏技能、游戏指导技能和游戏教学技能三个板块,通过若干实训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力求体现科学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游戏指导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内容涉及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中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语言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美术游戏、集体娱乐游戏,以及0~2岁婴幼儿游戏等内容。

(5)周世华主编的《幼儿园游戏精编1》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4年7月1日)。共分模块,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教学游戏、亲子游戏、民间游戏和手指游戏,每一类游戏又包括若干不同种类的游戏。书中的每一个游戏都详细介绍了游戏的目标、材料准备、玩法与规则、指导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既有助于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幼儿园儿童游戏实践研究的现状,也为实施者在游戏中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教育作用,以及指导游戏提供了策略和方法。这套书目前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已定为2013级教材。

三、继续探索《学前儿童游戏》课与五大领域教学的关系

1、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幼儿园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了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2、掌握多种幼儿游戏教法,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游戏规则、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活动组织与设计方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更新观念,在开展角色游戏时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幼儿的自主控制是游戏最内在的本质,在角色游戏中要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3、挖掘整理民间游戏,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是现代游戏所不能比拟的。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能给幼儿带来童年的欢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体能、语言、感知方面的发展一般都能从现代游戏中得到体现,而民间游戏中所蕴含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是现代游戏所不能比拟的。幼儿民间游戏蕴含着的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值得我们重视和不断研究。

总而言之,《学前儿童游戏》课的开设,将会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的课程设置,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游戏课程教学大纲、适当的教学进度,整合学前教育教学法,更新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遵循教学要游戏化,做到以“做”为中心,通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方法开展游戏教学。

参考文献:

[1] 丁海东著《学前游戏论》山东人名出版社2011-11-1

[2] 刘艳珍.刘正正.主编《学前游戏论》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8-1

[3] 周世华主编的《幼儿园游戏精编1》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4年7月1日)

[4] 《学前儿童游戏》(第四版)邱学青.著2008-12-1江苏教育出版社

[5] 刘焱专著的《实践取向型学前教育专业精品教材:幼儿园游戏与指导》刘焱.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9-1

[6] 《游戏与儿童发展》:约翰逊等著.华爱华等译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5

关键词:工程材料与热处理;任务驱动;教学

1 前言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是高等学校工程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工程材料和热处理的相关知识,并且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课程内容相对复杂、抽象,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理想。课程任务驱动法是将课程任务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机械专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性人才,将课程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根据其特点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现教、学、做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构架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在问题动机、实践任务等驱动下开展教学的方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法,以知识的构建为基础,通过以提出问题、提出任务目标以及完成任务目标的教学方式。将任务驱动法教学导入《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在总体教学目标的框架下,将总体目标分为一个个小目标,根据学科的特点明确教学任务,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教学安排。

3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教学方法

3.1 根据职业特点确定能力培养目标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机械专业类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将材料的加工与热处理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根据专业和职业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让学生更加重视课程的学习。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机械工程材料以及热处理工艺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件加工的全过程、了解热处理工艺的特点、根据零件要求合理选择热处理方式,实现工作过程中的学习与课堂上的学习的整合,在教导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3.2根据岗位需求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基础课,对于未来机械人才的培养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相关行业与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与学生的岗位发展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本校所开《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总学时为63学时,其中的教学内容包括金属学的基本知识、机械工程常用金属材料、陶瓷材料与复合材料等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对其中一些理论性强、岗位实用性较差的内容进行压缩,为了满足现代岗位的需求,及时补充新知识,确保教学的时效性。

3.3 以任务过程为导向的组织教学

任务引导型的《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教学组织,需要采取问题教学的方式,通过教学导入,让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课程组织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教学组织中,以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将教育行动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方式,将课程分为相应的项目组,从而完成教学。在《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教学中,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任务驱动与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根据项目布置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3.4 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学生的基础与学习能力并不相同,在《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展差异化教学,以异质小组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整体提升。任务导向式教学需要以学生的情况为基础,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与教学安排,有意识的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明确发展方向,同时相应的教学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

3.5 以任务为导向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任务导向的实验教学,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原有实验主要为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对于学生的提升有效,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加入以任务为导向的实验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让学生能够了解实验方案,熟悉实验材料,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企业典型应用为载体, 实现以实例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借助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课堂讨论,以将学习过程转化为 “企业现场情景的再现”, 实现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 的学习目标。

3.6 以学生创造力为主的考核方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主,为了确保学生得到提升,取消传统的书面考核,而取代以综合性应用知识的考核,能够深化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的发展。采用项目报告的方式取代传统的考试,能够让学生在任务的基础上,对任务进行思考与分析,并且就此开展资料搜集,以小组的方式完成任务,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通过“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工艺选择”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本校近年来开展《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任务教学,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组织、教学的开展等方面开始,结合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情况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树明.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过程设计--以“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为例[期刊论文]-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4(4)

[2] 李蓉.陈志平.张巨勇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课堂教学改革[期刊论文]-教育教学论坛2014(19)

作者简介: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6

关键词:能力 培养 《建筑材料》 教学研究

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随着时代对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以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方向,尤其是类似建筑工程这样的实践学科,学生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所讲的能力不仅仅指学习能力,还包括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等,这就要求建筑材料课程及时加快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建筑材料的特点,采用先进教学工具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师生反馈,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现状

《建筑材料》课程是高校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一的上学期或下学期学习,建筑材料的学习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整门课程内容广泛,试验较多,常见的试验就有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钢筋的拉伸试验、砌体的强度试验,防水材料的试验,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等。《建筑材料》作为大一专业课,通过大量的试验可以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动手的好习惯,但就目前高校开设的《建筑材料》课程来看,似乎很多高校并不重视试验,直接删除试验环节,也不重视视频教学,导致很多学生根本不重视建筑材料的学习,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加上材料课程内容简单,更是抹杀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二、《建筑材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内容丰富,课时较少

《建筑材料》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到的学科很多,而且实践性、综合性很强,尤其是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更是增加了材料课程的内容,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材料就有水泥、钢材、木材、混凝土、石材、石灰、沥青、塑料等,这些都是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索然无味,根本看不出来系统性和连续性,加上高校材料课程课时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很多内容难以深入,仅仅停留在表面。

2.实践不足,流于形式

建筑材料课程有着大量的实践内容,但鉴于材料课程的内容较少,很多实践环节得不到落实,甚至有的学校干脆砍掉实践环节,只是在课程上进行理论讲解,加上受到课时的限制,有的学校规定只能做5个课时左右的试验,为了不超课时,往往由教师完成试验的取样,备料,演示工作,而学生自己根据老师演示填写试验数据,很明显这样的试验只是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完成试验的能力,这就直接导致学生技能培养的失败。

3.缺乏互动,缺少实物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互动较少,老师尽情的讲述理论,但是却很少和学生沟通,忽略学生的学习心情,而且诸多的建筑材料很少有真实的***片和实物展示,学生们更是厌烦这种课程,只能以死记硬背来应对考试,应付老师,对建筑材料基础课程的地位缺乏深入的认识,尤其是面对大量的建筑材料,更是心生厌烦,这些都是当前材料课程存在的问题。

三、提高建筑材料的教学策略

1.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是建筑材料的特色环节,在建筑材料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践环节,不仅增加实践课时数,还要改革实践课程的开设方法,不能让老师去完成试验,而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完成试验的机会,尽量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人才的培养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进行转化,最终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建筑材料》中的试验课程有很多,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要加强学生认真,严谨求学态度的培养,培养学生用试验数据说话的求实能力,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比如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中,可以让学生自己亲手计算,还要让学生真正的见证工地混凝土配合比的把握,让学生自己配置混凝土,测定其强度,通过强度的变化来激发学生对试验的重视。

2.加强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课堂兴趣

《建筑材料》课程牵涉到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很多人们在生活中都见过,这就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觉得课程过于简单,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课程的互动,这些互动可以是提问问题,也可以是让学生自发组织课程教学,让学生自发查阅材料属性。

比如在讲述沥青路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联想见到的路面都有哪些,这就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用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在讲述防水材料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百度防水材料都有哪些,在讲述木材的时候,则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的木材有哪些,讲述不同的木材都会有什么作用,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对材料课程的兴趣。

3.注重认识实习,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认识实习是每一个土建类学生必须进行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在认识实习中,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建筑材料课程中学习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在建筑材料课程中带领学生们认识实习,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建筑材料的重要性。

比如在认识实习中,学生们看到商品混凝土进场试验时,可以联想到建筑材料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在看到模板时,可以联想到不同的木材的使用环境,在看到钢筋加工时,可以联想到钢筋的拉伸强度试验,在工地可以充分领会到水泥的保存,运输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好办法。

4.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7

Seminar(习明纳)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指学生在教授的指导下,就某一课题结成小组,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自由地进行学术探讨,从而达到教学和科研的双重目的的教学模式。[1]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目前大多课程的教学方法仍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学过多使用讲授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调动,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以往生物医用材料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课堂上理论的堆积和灌输。教师讲授是唯一的教学形式,由此教材和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理论和临床应用实践的唯一途径,学生的知识面大受限制。此外,以往生物医用材料课程的考核以闭卷笔试为主,直接导致学生重记忆、轻思考,缺乏发现实际问题,探究解决方法的能力。学生往往采用考前突击应试的办法,之后又将所学知识抛在脑后,导致教学目标落空,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借鉴Seminar教学模式,并应用到生物材料课程中,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十分必要。本文旨在探讨seminar教学模式在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评价。

一、内容与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改革。(1)教学形式。首次课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10组,每组3人,设组长1人。采用教师讲解和Seminar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根据教学单元的内容,将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部分由教师进行讲解,扩展部分由学生针对设定问题首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在全班讨论,最后由全体学生和教师进行提问和点评。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探究为主线,营造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相互影响的氛围。(2)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将每个章节划分为两大模块,即教师讲授模块与Seminar模块。在教师讲授模块中,教师为学生介绍部分基础理论和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每单元授课结束后,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和个人作业等不同形式就某个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并在下一次Seminar课上就所调研的内容作专题报告。在Seminar模块中,教师引导讨论方向,鼓励自由发言,以及适时对学生发言和报告的内容进行点评。(3)教学内容。设定每个单元的重点研讨课题,并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子课题,由各个小组分别完成,例如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临床应用和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前景等课题。

2.研究方法。(1)教学目标设计。基于Seminar教学模式的生物医用材料教学要使教师和学生同时兼有教学者和研究者的两重角色,师生共同围绕一系列问题,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理解并发现知识。这种个体化的知识是从学生个人的知觉、情感和思考中获得的经验。在派纳看来这是一种个体经历导向型课程,课程理论并非将焦点放在外在的活动,而是放在交互的活动及自我、他人及课程之间的协议。[3](2)课程定位。基于seminar教学模式的生物医用材料教学把教师和学生作为共同的教学主体,以研讨方式组织教学,创造了既热烈活跃又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思考水平,帮助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更进一步消化、记忆、理解、运用和探索。(3)课程效果。基于Seminar教学模式的生物医用材料教学注重学生资料查询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Seminar教学活动,学生将问题现状分析、结果论证以及展望等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并传递给其他成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4)考核方式。在原教学模式下,所有34课时都是以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的。改革后,原来的34课时分为两大模块,其中教师讲授模块占16课时,Seminar模块占18课时。课程采取过程化考核,取消原有的笔试部分,增加了Seminar考核部分。考核方法包括四个部分,其中学习态度占20%,平时作业占20%,Seminar成绩占40%,课程报告占20%。此外,Seminar成绩的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教师评分70%、其他小组代表评分20%和自我评分10%。

二、结果

通过seminar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都有所发展。从出勤率可以看到,使用seminar结合传统教学方式的班级到课率达到了95.5%(实验组),而同一学期未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的班级则只有83.9%(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seminar课程对他们更有吸引力。seminar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更多,学生在课上发言讨论的机会大幅增加,演讲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参加seminar课程的学生发言机会达到72.7%(实验组),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发言机会只有16.1%(对照组)。此外,seminar教学模式下学生写作的课程报告总体质量要更好,并且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8

每个高校的地理位置不同,因地域的原因,导致对新型材料的更新信息及时把握方面各不相同。位于一线城市的高校,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在把握材料更新,施工工艺更新等这次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对于大部分位于中小城市的高校,相对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在把握材料更新、施工工艺更新等这次方面会受很大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靠教师本人对市场信息的把握能力和学习调研来传递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整个施工流程以及***纸绘制方面都会因为对材料的不确切而受到影响,同时反过来也会制约学生对施工过程及完整***纸绘制这些知识的把握,导致学生最后感觉学到的知识太多而零碎,做出的***纸问题很多,并且他们自己也很难意识到自己设计***纸中出现的问题,因为他们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知识的模糊。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我们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探索研究出一个切实适合环境艺术设计系学生学习装饰材料与构造这门课程的时间安排与各环节实施具体教学计划。基于对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的重要性和严峻性进行的分析,在以后的装饰材料与构造教学中,应做到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该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给学生带来连贯性知识与熟练把握每个设计环节的教学思路,对学生的将来设计生涯意义重大。

课程的定位分析

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是环境艺术和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工程技术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阐述建筑物各部位的装饰特点及施工方法,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介绍有关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从事室内装饰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这样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认识材料、了解材料,并且对每种材料的安装工艺以及施工方法准确掌握,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施工流程的掌控能力提供一个良好平台,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是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要求我们同学常对装饰材料接触、常到施工现场的参观,还要参加一些施工实践才能逐步熟悉建筑装修构造,绘制标准的装修施工***纸。但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在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制约学生熟练掌握施工流程以及施工流程中配套的施工***纸的绘制的瓶颈。建立一套适合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的教学体系,成为环艺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改革建设的当务之急。

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直接为学以后就业提供强有力的竞争力保障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在将来就业中能够获得企业认可的一门重要课程,并且在学生以后的室内设计中促成方案能够准确无误的实施的一门重要课程,认识了解材料,学生在设计中才能选对材料;熟悉施工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学生在设计中才能够准确的把握整个施工过程;能根据设计方案做出整套严谨的的施工***纸,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安全有效的实施。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材料、施工流程、施工***纸的准确把握能力,改善我院现在学生理论知识了解多但实际分辨材料能力弱、流程细节不清楚以及施工***纸不标准不全面这些情况,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以对环境艺术设计系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的研究与探索意义重大,实现对我院学生今后就业提供更高更好的保障,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如何实现对材料的认知和对施工构造知识合理全面的传授给学生,并能够衔接性很强,实现知识贯通。目前很多院校都将该课程按照材料的分类附带施工工艺来讲解,如:按石材类、瓷砖类、墙面涂料类、水电类等分类讲解,每类材料都进行相应的叙述,并相应的概括讲解下材料的施工工艺。

这样的思路教学,学生能够大概的了解材料,但真的设计使用时却会思路混乱,主要是因为材料的认知和使用及构造的整合性很差,认识材料和构造变成了枯燥的死记硬背模式,材料多、更新快、结构工艺也会随之改变,这么大量的信息同时传递给学生,学习很快就会变的茫然和混乱。

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施工流程,在各施工流程中讲解涉及和长期使用到的一些材料,对于常规材料作重点讲解,分析材料的性能、优缺点、注意事项、材质真伪辨别,同时对常规性材料进行思维拓展,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的眼光看待材料更新。其次讲解各个流程中可以使用但使用的很少或非常规性材料,提高学生设计思路的拓展,尝试不同的新材料,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能力。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9

一教学内容的改进

针对教学内容多,各种成型方法学时平均,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生学不精、学不透,实用性不强的现象,结合教学大纲,取舍、改进了教学内容。

第一,在总学时一定的条件下,重新分配各章节学时。根据机械工程材料中金属材料所占比重大(约90%)的情况,重点讲授制造业中应用较多的铸造、锻压、焊接等最典型的成型工艺,如铸造部分重点介绍砂型铸造、冲压部分重点介绍用量最大的冲裁工序、焊接部分重点介绍电弧焊,至于铸造、冲压、焊接的其它成型方法及非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只作简单介绍,新工艺、新技术部分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学了解,做到重点解剖一个“麻雀”、触类旁通。

第二,每种成型方法只讲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不进行过多的理论性探讨,真正实现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行业技能管用。

第三,精选实例丰富教学内容。针对课程实践性强、各种成型方法相对***的特点,搜集、精选一些实际生产中材料成型工艺的典型案例,贯穿每种成型方法的各个知识点,既从应用中理解知识重点和消化难点、学以致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使这门课程在内容上得到整体优化,突出了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涉及成型方法多,实践性要求高,有很多动态的内容,传统的实物展示、黑板板书,学生不易理解,又很难展示,这就给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更大的用武之地。

1动画模拟成型工艺过程

搜集、精选了大量的材料成型方面的***片、动画,制作了该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动画内容清楚描述了材料成型的微观、动态变化过程,如注射成型用动画模拟了塑料原颗粒在注射机料斗中流入料桶、利用料桶外加热装置渐变为熔融状态、在液压缸驱动的螺杆推压下向前运动、由注射机喷嘴注入模具浇注系统、充满模具整个型腔、冷却固化、在注射机开合模机构作用下实现模具分型、由注射机推出机构带动模具推出系统将成型零件从模具内推出的整个生产过程111。通过动画模拟使机床、模具内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过程可视化,形象生动、直观、感染力强,变单纯的听觉语言为视听同步的动画模拟,理解轻松,难点化解,学习由难变易,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枯燥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录像演示具体生产过程

将搜集、制作的压力铸造及熔模铸造生产录像短片穿插于特种铸造成形工艺与设备中,将模锻生产录像短片穿插于锻造成形工艺与设备中,将点焊缝焊生产录像短片穿插于焊接成形工艺与设备中,这种录像演示生产过程的教学模式将无形变为有形、不可见转变为可见、无声转变为有声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好奇心,展示了实际工业生产中的恢宏、壮观,弥补了学生工艺和专业知识的缺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探索、实践新型教学方法

1结合工程实例的案例式教学

根据各种成型方法相对***的特点,利用授课教师大都属于“双师型”、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的优势,收集各种典型的工程案例,用一个个具体的实际工程案例,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理论知识点贯穿起来,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掌握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例如,寻找如***1所示的连轴器零件为工程案例,利用连轴器零件的一系列成型***片贯穿讲解了砂型铸造工艺设计、模型设计、芯盒设计、配砂、混砂、造型、造芯、合型、浇注、落砂、清理等全部生产过程。在讲解铸造工艺设计时,结合连轴器零件,具体分析分型面选择、铸造收缩率、机械加工余量、脱模斜度、最小铸出孔、铸造圆角、浇注系统、冒口等工艺设计的原由、选取方法、表达形式、选定具体数值,以增加知识的系统性和应用的直观性。根据往届毕业生就业后或在校学生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普遍存在掌握材料成型理论知识但不会实际应用,导致***纸信息不全或加工工艺性差等问题,强调工艺参数在工程实践中的正确表达形式,如:脱模斜度是铸造零件设计时必须选择的工艺参数,在工程实践设计中,为简化画***工作量,脱模斜度可以不画出,但在技术要求中要注明,标注形式多用以下两种形式:未注脱模斜度。或未注脱模斜度1:50。同时,垂直分型面的径向尺寸为避免因脱模斜度引起异议,必须注明大小端。因此在铸造工艺全部讲完后,给出工程实践需要的连轴器毛坯***如***2所示,强调技术要求表达:(1)未注脱模斜度2。;(2)径向尺寸均为小端尺寸;(3)未注铸造圆角R内=4,R外=2。

这样的案例教学不但使学生获取生动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增长了工程应用能力,这种与实践需求的对接能够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开拓创新的激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从实际应用中理解重点和消化难点。经过这种实践历练的学生拥有的是活的能力,而非死的知识,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设置疑问式教学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学中,针对学生认识模糊的问题,提出质疑,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例如:讲授压力铸造工艺过程后,针对金属液快速、高压充填金属模具的特点,在铸件内部容易产生较多气孔,适用于铸件形状复杂、表面质量高、璧厚较薄、力学性能相对较高等场合。这时给出汽车发动机缸体、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空调压缩机缸体等零件的实物***片,提出疑问:这些铸件能否采用压力铸造方法成型?学生根据给定铸件的形状特点、质量、璧厚等逐一分析、对照后,有些回答可以采用压力铸造,有些回答不能采用压力铸造,经过疑惑、讨论、争论之后,引出低压铸造方法,由此从感性上加深学生对两种成型方法的认识和区别。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巧设疑问,在疑、

答、辩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双边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思维进入最佳活动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也使前后教学内容有机的连接起来。

3突出实际的现场教学

根据本课程工程实践性强特点,结合模具拆装实验室条件,利用金工车间现有的注射机、冲床等设备,增加了两次现场教学环节。一次是到模具拆装实验室现场拆装注射模具结构,讲解注射模具如何正确安装到注射机上,注射机如何带动模具实现注塑工艺工作过程;第二次是到冲床的实际现场讲解冲压模具的结构、冲压模具如何正确安装到冲床上,现场演示冲床带动模具实现冲压工艺的工作过程,并在老师指导下抽调部分有兴趣的学生现场实际操作、生产出一些冲压零件,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神奇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些做法克服了以往死记硬背知识的现象,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灵活掌握、综合分析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或产学研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或产学研平台,让学生课外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和老师的科研项目,巩固、加深对各种材料成型工艺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应用于实践当中,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工程实践问题和解决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例如机电系学生利用校企合作或产学研平台参与制作的汽车轮毂轴管复合挤压作品和铝硅合金真空密封造型铸造作品分别荣获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和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已经结下丰硕的成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总之,以培养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对实践性强的《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适用、行业技能管用;运用动画模拟成型工艺过程、录像演示具体生产过程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直观、感染力强,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实物化;运用案例式教学、设置疑问式教学、现场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增加了知识的系统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利用校企合作或产学研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应用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改革对实践性很强的其它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1]卢志文.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篇10

关键词: 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学; 教学方法; 精品课程; 考核方法

中***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100-01

《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集中了材料学与金属工艺学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初步获得有关工程结构与机械零件常用的各种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性能特点的知识,掌握不同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及可以达到的力学性能指标,掌握材料的成型与加工方法,初步具备合理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正确选择加工方法及安排制定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为后续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广西工学院是桂中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柳州是广西的机械、汽车、冶金产业重镇,拥有众多的大中型机械、汽车企业,产业优势非常明显。近几年来,学校与机械工程学院始终坚持“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大力实施“扎根柳州,服务地方产业”的发展战略,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地处柳州市的区域优势,全力推进学科建设。我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电工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进行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能培养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建设正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它紧密结合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的要求及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以教学、科研互相促进为指导思想,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同时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机械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一、以科研促教学

教学与科研是既相对***又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项活动,在适宜的条件下,两者可以得到强化,并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坚持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坚持侧重工程和应用的研究型教学和科研思想,致力于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探索和实践,真正意义上达到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理论学习、参与科技创新与科研项目研究、企业生产实习、实验操作等环节的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适当地参与一些科研活动,可以起到巩固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加强本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教学已在全国大多数高校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可以制作丰富而美观的教学内容,可以增加教学量,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存在一些弱点和缺陷,如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等。因此,本课程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将幻灯片、录像、板书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幻灯片包含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便于使学生掌握课程的框架结构和重要内容;对于一些特殊的内容,如铸造工艺、锻造工艺等,则以录像的方式进行动态播放,使学生对具体工艺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而对于一些知识点下的扩展内容,如不同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与组织演变过程等,则以板书的形式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精品课程资源优势

精品课程计划是***为提高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推行的一项举措,广西区于2003年启动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促进本科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来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与成绩。截至目前,广西科技大学(筹)也诞生了一批部级与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其学科涵盖了机械、管理、土木工程、计算机等领域,多年来为推进学校教育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金属工艺学》即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该精品课程的建设集中了机械工程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的心血与经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内容非常丰富,为广大师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四、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与交流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听课的效果,避免出现“填鸭”式教学现象,在每次上课过程中都会随机提取一些重要知识点,设立几个小问题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探讨。该活动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在最后对学生们的不同观点与结论进行点评,指出正确结果的来龙去脉,同时也对错误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在实例探讨中促进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作者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极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思考,帮助其进步。

五、严格的考核制度

基于对社会和学生负责的精神,根据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以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策为基础,作者制定了如下多方面综合的考核办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在学生成绩的安排上,按照“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的评分比例进行综合考核。为了提高对学生的约束力,督促其努力学好课程知识,平时成绩中的70%为课堂考勤成绩,三次考勤不到者即取消其考试资格;30%为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成绩;

2.课堂提问计入平时成绩,以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性;

3.规范请假制度。加强与学生管理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规范的请假制度,对于不合理的请假理由,例如以在上课期间考驾照、听报告、参加运动会等为理由的请假坚决不予批准,避免学生编造理由不上课。

通过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加强互动与交流、严格的考核方法,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满足了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教学目标,适应了专业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l] 冯涛,王晓琼.非材料类《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研讨[J].陕西教育,2009(10):102.

[2] 刘春苓.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金属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201-201.

[3] 王芳.金属工艺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2):143-144.

[4] 郑海忠.基于航空特色化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资讯,2010,(22):213-21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10篇

学习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医学硕士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医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期刊,医学硕士毕业论文怎么写。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学术型学位,理由往往如下:因为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处于转型期,专业学位刚刚设立不久,还是个试验品;因为专业

学习

量子化学论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量子化学论文,内容包括量子化学有关sci论文,量子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pdf百度云。钙矾石相是许多水泥品种的主要水化产物相之一,它对水泥石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程新等[1,2]在假设材料的力学强度决定于化学键强度的前提下,研究

学习

研究生程序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研究生程序论文10篇,内容包括研究生要写几篇论文,十天研究生论文初稿。(一)选题缘起由于裁定依据既判力与执行力的扩张,裁定措施外观推定的特点,均可能对裁定当事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不法侵害。如果不为裁定当事人和第三

学习

地方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地方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研究生要写几篇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原文。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教学研究型大学以知识应用与社会服务为价值取向。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是从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的。在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

学习

护理结业论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结业论文,内容包括护理实习8个月结束的毕业论文,护士个案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析所

学习

安全生产月工作计划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生产月工作计划,内容包括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生产工作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杜绝死亡、重伤事故;2、杜绝火灾事故;3、杜绝爆炸事故;4、杜绝交通事故;5、杜绝食物中毒和重大传染病事故;6、人员轻伤和其它一

学习

研究生论文格式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研究生论文格式10篇,内容包括论文的正确格式示范,研究生论文字体字号以及格式要求。页面设置:统一用A4纸单面打印,上、下、右空幅均为2.5cm。左为3cm,装订线在左边。标题:论文标题的题名应当简明、确切,能够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和

学习

第二学期自我总结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第二学期自我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第二学期自我总结,初二学期自我总结范文学生。所以,我就一直逃避着。试***找到可以一直躲避的港湾,让我可以只沉浸在自己创设的乌托邦里。现实的世界找不到这样的地方,只能在精神上寻找。我找到

学习

教学年度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年度总结,内容包括初中教学年度总结,葫芦丝教学年度总结。期:___________2021年劳技教学年度总结时间过得真快,在平淡与忙碌中,一学期的工作就这样一晃而过,半年来,在学校和教研组正确领导、同学科教师的大力协作下,我顺利完

学习

库管年终总结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库管年终总结,内容包括库管年终总结10分钟,成品库管员的年终总结。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熟悉了库房流程之后,我就逐渐喜欢上了这份感觉,融入了这份工作。它让我感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有成功之处,又有不足的地方。每天收到从

学习

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0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研究方法,论文开题报告13篇。2.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9年3月15日~2019年6月5日3.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1)Boud,D.(ED.).DevelopingStud

学习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10篇,内容包括商务英语初级培训课程,商务英语线上课程推荐。OnDesignoftheCourseEnglishListeningandSpeakingofBusinessEnglishMajorZHUFengbing(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Zh

学习

英语新课程标准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新课程标准10篇,内容包括英语新课程标准摘抄,英语新课程标准题目以及答案。3、抽象的知识要具体化。在我国,英语教学的环境不是很好。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和目前与时俱进的现实生活脱节,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和情

学习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结构课程设计10篇,内容包括数据结构的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7篇。一、数据课程内容及体系结构分析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主要是介绍了软件设计中最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储存结

学习

语言课程论文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语言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语言方面的论文,语言教学论文题目本科。(二)教学理念和内容的缺陷课程的设置体现高校教学理念。很多高校的教师仅仅把语言当作是交流工具,根本无法深入挖掘语言的魅力。与此同时,高校选择的英语语言

学习

数学课程设计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课程设计10篇,内容包括数学课程设计模板内容,数学教学设计十篇。《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师们设计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与课程标准进行高质量的对话,特别是要全面深入地了

学习

实训课程设计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实训课程设计10篇,内容包括实训课程的设计思路怎么写,课程设计实训任务。单项实训强调的是实训中的“点”,紧扣会计核算基本流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凭证-账簿-报表,每个环节的处理上要学生全程动手,处理每一个环节的每一点内容,所

学习

会计课程设计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课程设计10篇,内容包括会计的课程设计怎么做,会计基础课程设计范文。收录日期:2012年3月22日网络课程建设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的设计很重要。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专业网络课程主要是指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把

学习

课程设计实践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课程设计实践10篇,内容包括劳动综合实践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日志10篇。当项目规划设计完成后,即可进入网络课程系统选择阶段。网络课程系统由网站管理和课程管理两大核心功能模块构成,详细功能如表2所示。[4]评价网络课程系统的关

学习

课程设计研究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课程设计研究10篇,内容包括网络零售课程设计研究意义,c语言课程设计的研究方法。一、基于公理设计理论的工业设计课程模式公理设计(AD)是一种哲学方***,其目标是将用户需求进行工程化语言的抽象处理,进而用科学、缜密的逻辑思维

学习

网络课程设计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课程设计10篇,内容包括网络课程设计方案案例,网络综合课程设计总结与心得。作者简介:张帆(1981-),男,吉林长春人,中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数据库与Web智能。1JSP网络课程1.1JSP语言的特点JSP全名JavaServerP

学习

财务分析课程论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分析课程论文,内容包括财务分析十大深度解析论文,财务分析论文范文大全。(三)考核方式创新之困。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形式,卷面成绩决定学生考试是否通过,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是:第一,重结果,轻过程。卷面成绩好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