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篇1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课堂;高效;语文本位
有位语文名家曾说过:“语文课堂要充满诗情,要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教师享受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活而不乱,情趣盎然。”一句话,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近年来,各个学校都在尝试课程改革,我们的语文课堂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展示、点评、质疑、补充,成了新形势下课堂的主流。不可否认,课改后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了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我也有机会听了许多精彩纷呈的阅读教学观摩课,感慨颇深。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语文课教学的思考――语文课应回归语文本位。所听的这些课,从一般标准来衡量,也是比较成功的,有的在教学设计方面还有一定创意和突破。然而,我又不免感到,在新课程实施中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关注跨学科学习的今天,教师对教学设计多样化,对师生互动,对多媒体运用,对引进其它学科知识,下的功夫往往较多。毋庸置疑,这些努力都应予以肯定。但同时也暴露出语文课脱离本位的瑕疵。对此,我想指出,语文课要真正具有语文味,关键在于教师要练好内功。我们应该坚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如下要求: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科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就从所听阅读教学课得到的感想,以及自己不断的尝试摸索,我认为,在语文新课改教学中,应该重视下面的几点做法
一、在语文课教学中应该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要有稳固的基地,我们添砖加瓦时,才不会有倒塌的危险。同理,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重视了语文基础知识(字、词、句、段、篇等)和语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等)的教学与训练,才能全面提升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向大语文观的转变,否则,这一切将会变为空话,将会无从谈起。
二、语文课教学中,必须重视积累的教学
积累,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内涵,包括方方面面的因素。而这方方面面因素的积淀,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慢慢积累的结果。语文素养的积累,有文化底蕴的积累,有人文素养的积累,更是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的积累。为此,为了提升人的语文素养、培养民族感情、提高民族综合素质,在语文课教学中有必要重视积累的教学。在语文课中积累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培育学生的民族感情等。
三、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已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继承和运用
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但创新必须建立在继承之上。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前人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可以为我们利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且许多方法和手段经过多少年的验证,是行之有效的。我们不能丢掉宝贵的财富而另劈天地。有人说的好,我们现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充其量是深度的改良,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前人创造的财富,应该有所继承,古为今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四、多媒体手段和语文教学的整合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尤其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手段和信息技术已经步人了我们的课堂,向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这些只是一种手段,是为帮助我们教学而用,画面的、视觉的东西不能完全代替语文一贯的教学,因为语文教学的重心最终应落在语言的感悟。这里就看一个多媒体手段和语文教学的整合问题。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手段,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和信息资源,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五、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应加强基本功训练
教师教学行为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而教师的内功如何又直接影响着自身教学行为的好坏。我们也知道,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必须具备“一桶水”。“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在平时加强自身的基本功训练,才能自如的施展自己的教学行为。
六、在语文课教学中,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落实
语文课本篇2
一、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的现状不容忽视
自读课本的使用,为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然而,一些学校和教师未能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自读课本的作用。笔者调查了一些学校,发现在对待或使用自读课本时存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1.把订阅自读课本看作是负担。不少学校只给学生订语文教科书,不订自读课本,说是为了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各年级自读课本的印数均大大低于语文教科书的印数,可见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自读课本。
2.把自读课本看作是一般的课外读物。有些学校认为,眼下课外读物浩如烟海,学生订阅自读课本是多此一举。
3.把自读课本作为摆设。一些学校虽然给学生订了自读课本,课表上也安排了阅读课,由于自读课本的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也就不加指导和检查。自读课本实际上成了一种摆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4.音像制品抢占了课外阅读阵地。学生用在荧屏上的时间多了,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了,因而,自读课本受到冷落。一些学生即使看自读课本,也多为匆匆而过,只是认一下“门牌号码”。
究其原因,主要仍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教师认识上的偏颇和操作上的偏差,致使自读课本未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二、用好“自读课本”的两点思考
1.认识上位,充分认识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和自读课本的特点及其作用。
(1)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吕叔湘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叶圣陶说:“从前那些读书通了的人,那些成为学问家著作家的人,可能是像叔湘同志说的‘得益于课外看书’。”如果只重课内讲读,忽视广阔的课外阅读,无异砍掉一只臂膀。《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同志曾对阅读教学的现状作了调查,指出:“学生课外阅读少,阅读面窄,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大障碍。”因此,课外阅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证明,学生要学好语文,既要搞好课内学习,又要搞好课外学习,只有既重课内,又重课外,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日益提高。
(2)自读课本不同于一般的课外读物和学习辅导材料,它是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及学习语文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内容,既注意纵向联系,又注意横向联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训练整体。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选文按组编排。其内容与同组教科书上的课文有密切的联系,体现了内容的一致性。二是围绕教科书中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选文。全套自读课本分低、中、高三个阶段,体现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三次循环,使其更具科学性。三是自读课本中的课文属***阅读课文,***性很强,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自读课本是小学生***阅读的基本材料,是开发学生心智,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让学生在自读中学会***学习、***思考,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要把自读课本很好地利用起来,使自读课本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2.指导自读要得法,充分体现自读课本的特点。
自读课本是供学生***阅读的,教师应该在“***”上着眼,在“阅读”上下功夫,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指点。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在学生每读一遍后,要进行检查。这样,放手又不放任自流,循环往复,直到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懂为止。
根据一些教师的经验,自读课文的阅读步骤一般是:①阅读前,指导学生注意和弄懂课文后“读一读、想一想”的要求,复习学过的阅读方法。②阅读时,结合课后的思考题,反复阅读课文,***准备答案。③阅读后,通过朗读、答问,进行检查。④对程度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读书,往往是浮光掠影,以为读了一遍,就算读过了,不懂得怎样才算读懂,教师应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告诉他们***阅读要一边读一边想,自己学会读懂课文的内容。比如,第七册自读课本中的《割草人和孩子们》一课,可以指导学生按这样的顺序和方法阅读:
(1)通读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自读课本上的课文,大部分是通俗易懂的,生字也较少,教师应放手让儿童自己去读,不懂的字词,自己查字典弄明白。
(2)默读或朗读课文,通过比较,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割草人和孩子们》是自读课本第七册的首篇,和教科书第七册的首篇《“绿色的办公室”》相呼应,写的是同一个人——列宁,基本内容都是写***导师列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怎样坚持***工作的。所不同的是,《割草人和孩子们》是写列宁为孩子们讲故事;《“绿色的办公室”》是介绍列宁的“绿色办公室”是怎样的,以及列宁在这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工作的。
语文课本篇3
当我第一次拜读杨好再隋教授的《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后,在杨教授的文章中发现: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杨教授的“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的语文教学理念给迷失在语文教学路上,不知所措的我有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的“同上一堂课”真的犹如是“同唱一首歌”,令人心情愉悦、受益非浅!我们的几节课都是紧紧把握住了“本色语文”这一主题,使语文课回归语言,回归文字,回归文本,使“本色语文”平淡真实,尽显语文本色。就如我们陈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节课,她的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步步扎实,步步平实,步步求真,但又不乏精彩! 第一、抓字词,扎扎实实学好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从小打好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在许多的公开课上,教师都因许多花里胡哨的安排,而忽视了字词的训练,在课堂上没有花时间去纠字音,辨字形。特别是在中高段,字词教学都已经忽略了。今天,在陈老师的课上,她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就进行了字词的训练。首先是请学生读,对于难读的字反复纠正,比如“混乱”的“ùn”,学生很容易读成“ún”。在纠正字音后,再让学生说说哪个词语结合课件中出示的***片就能理解。这一问使得学生对“混乱、废墟”等词的理解一下子从***中就能领会到了。这种设计回归到了语文教学的根基上,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地得到了提高,把语文的基础知识学扎实了。记得我们老一辈特级教师袁瑢执教《少年闰土》,文中有“秕谷”一词,学生查字典回答:“秕谷是干瘪的谷子。”一般来说,到此为止就够了,可袁老师又问学生:“能不能说瘪枣啊?”学生答:“不能。”袁老师笑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秕字是禾旁,是专用来形容谷子的。”解释一个“秕”字,增长了多少见识啊!虽然我们不能与大师相提并论,但大师的这种思想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可以具备,陈老师就体现了这一点,值得称尚!一堂语文课,不管你如何设计,如果不让学生在课内识字、练字、用句,把基本的字词撇开而单纯地进行人文教育或任何名义的其他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异化,都是有驳于“本色语文”的。
第二、以读悟文,突出朗读的层次性。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声,犹如鱼儿离不开水,只有“熟读”才能“精思”。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则要把语文还给语文课。我们应该走出“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模式,重视“读”这一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综观陈老师的课堂,朗读始终贯穿其中,而且是有层次的去读。她先引导学生用心地读读课文13----23自然段,找出重点句:“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这两句话是陈老师在今天这堂课上让学生反复研读和体会的,它具有很强的辐射力,由这一片段完全可以辐射前面感人的场景,这精妙的两句话包含了儿子的各种心理,能让我们体会到儿子的伟大和了不起。她在教学时,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儿子说的话中,体会儿子在面对险境时,是那么的勇敢、镇定,从而让学生看到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儿子;从儿子说的话中,体会儿子对同学多么的友爱,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对父亲深深的信任。阿曼达真的很了不起,使他的形象变得和他的父亲一样高大。带着这样的理解,读出了阿曼达对同学们的鼓励,读出了阿曼达的信心,读出了阿曼达的坚定……到了课尾,还读出了孩子们的祝福,诵读了一首小诗。全课书声琅琅,童声悦耳,一派生动鲜活之气。读,让学生感知了词汇,领略了情境;读,使语文散发魅力,课堂灵动,孩子轻松,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语文味,回到了语文课堂的根本上。
第三、借助想像,强化人物形象。
语文课本篇4
赵 萍
(镇江第一中学,江苏 镇江 212000)
摘 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致力于打造本色课堂。简洁地制定教学目标,为本色课堂提供驱动;简洁有效地设置主问题,为本色课堂提供引导;文本研习简洁化,为本色课堂提供主体。
关键词:简洁;本色语文;课堂
“‘返璞归真’”就是要在认真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语文教学中一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语文能力发展规律的方法,朴素素实在地进行本色语文教学。”[1]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应致力于打造这样的本色课堂。 特级教师余映潮曾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这里的“薄”,我想可以解读为简洁,简洁的教学目标,简洁地设疑,简洁地研习文本。而这也正可以成为打造本色语文课堂的途径之一。
一、简洁地制定教学目标,为本色课堂提供驱动
本色的语文教学目标要集中、明确,表达目标的语言要简洁,因为简洁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根据对教材、学生的定位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让学生最轻松直接地达成学习目标。而反观当下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由大量语文课程方面的术语堆砌而成,实际上这些目标空泛无当,一节课下来回头复盘,达成度极低,完全脱离“语文本位”。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能真正起到驱动教学作用的。
例如,在《赤壁赋》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将知识目标定为: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这样的目标可谓博大精深,恐怕连教师自己都难以体会清楚,更何况刚刚入学的的高一学生。作为赋体文言文的《赤壁赋》既然编排在必修一“感悟自然”版块中,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综合其文体特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以及高一学生的知识体系等方面的要求,将教学目标定为: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基本文言句式;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感受他乐观的情怀。如此则教学目标简单而明确,实践起来才真正有的放矢。
当然,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统筹的因素很多,除了《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之外,还要兼顾高考考点以及课文文体等多种因素,这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践行、努力。
二、要简洁有效地设置主问题,为本色课堂提供引导
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是指教师在分析课程、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策划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境或状态的策略方案。而一些曲解了这一课改目标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设问步步为营,学生答题可谓“步步惊心”。这明显是为了彰显教师魅力的秀场课堂,脱离了语文本原,而非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有序行进的引导,至关重要。一堂本色语文课,我们设计的主问题应能牵动全局,简化教学头绪,让学生真正有所得。主问题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话题,需要综合处理全文的主要信息才能解决的;要有一定的方向性,只去解读全文的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也不浅尝辄止。
例如,如周庆华老师执教《我与地坛》的三个主问题:“文章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地坛?”“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我?”“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也衍生了新的疑问,即“我和地坛之间、母亲和地坛之间分别有怎样的联系?”在课上,这些问题很好地起到了引领学生一步步对文章的重难点进行挖掘的作用。
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文我们可以挖掘不同的设问切入点,人物、情节甚至是题目都可以成为问题的来源。如在执教《象山那样思考》时,围绕题目提出“山是怎样思考的?”“为什么要象山那样思考?”这样两个主问题,最终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
三、文本研习简洁化,为本色课堂提供主体
“文本研习指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2]一般地,课堂上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这些设问的外化过程就是学生通过文本研习回答问题并获得知识、体验的过程。语文的本原是激发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母语并通过阅读感知世界的能力。因此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他“在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
阿兰•布鲁姆在其著作中谈到,对文本的研习,其过程的意义高于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没有***的自我审查,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在与文本对话时,学生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不应以自己的过度讲解去代替学生的主动探究,应该在学生“求通而未得之意”时对其予以指导,或者在其对文本“无我阅读”后适时地补充背景知识,让学生进入“有我阅读”。教师更不能以所谓的标准答案去为学生的探究结果做定性评价,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特有的评价方式。从这个角度上讲,本色语文课堂中文本研习的简洁就是教师适时的沉默。
同时,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立足于文本本身也是回归本色语文的重要方面。一些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在获得了联想畅谈的机会时天马行空,滔滔不绝。如由《念奴娇•赤壁怀古》谈到周瑜,谈到自己感兴趣的《三国》,眉飞色舞时忘记了我们当下研读的是苏轼的词,更让人担忧的是学生的这些行为有时被当做使课堂变得生动的正面典型得到鼓励。这种脱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耗时过多,内容过多。虽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兴致,却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本色语文不反对创新,不放弃更高的追求,但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必须紧扣文本,反复咀嚼。一千个读者读出了一千个哈姆雷特,而那个无限逼真的哈姆雷特只存在于文本中。
“本色不是守旧,不是倒退,不是无为,更不是矫枉过正。”[3]34简洁的教学目标、课堂设疑、文本研读能够打造本色语文课堂,但不不意味着这样的课堂只有简洁。简洁之余,我们也同样要注意创设氛围,激发潜能,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引入文本,使他们的学习过程简单并快乐着。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
[2]高家风.“文本研习”:聚焦文本[J].新语文学习,2011,(1).
语文课本篇5
关键词:课程性质 本色美 师生关系 主导作用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里,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盛赞韦太守的文章如刚出清水的芙蓉花,毫无雕琢装饰,而自有一种质朴明媚、自然清新的美。其实,李白这句话也适用于语文教学,语文有一种璞然天成的本色美,而我们做老师的,应努力去还原这种本色美,引导学生去领略这种本色美,从中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终极目标。
一.还原语文的本色美是语文课程本身的需要
回顾过去的十年,在课程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全国各地各间学校的语文老师都在努力去响应去改变,毋庸置疑,课程改革带给我们,是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与手段,以及焕然一新的课堂面貌。走进语文课堂,我们会发现,语文课变得形式多样起来,丰富多彩起来:更符合学习规律的方式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个人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各种艺术形式也在语文课堂上交汇融合:相声、说唱、跳舞、画画、剪纸、电影、话剧……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语文成为了一个大杂烩,好看了,热闹了,形式多样而五味杂陈。我们给语文穿了太多的外衣,全身上下披挂了太多的装饰品,我们希望语文在我们的装扮下,更加的美丽动人。可惜,我们品到了很多的味道,但语文本身的味道呢?语文的本色美在各种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重重重压下大打折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语文实在不需要这么多喧宾夺主的装饰,太多的装饰是背离语文这一课程的本质的。在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对语文课程性质作了如是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点来说,2011版和2003版的是一致的。我们弄清楚了语文的性质也就会清楚语文课需要一些什么。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什么是语文”“语文的课程性质是什么”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老一辈的教育家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很多的启示。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解释“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总而言之,“语文”即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这个概而论之的说法,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接受,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人们还想往更深更细处去探讨语文的内涵,在众多的声音中,现代教育家国家特级教师李海林在他的《言语教学论》中的说法是较有代表性的和影响力的。李海林先生认为“语文”不能是指“语言”,而应该是“言语”,在“语言与言语”的区别问题上,李海林先生是这样分析的:语言,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言语,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虽然它们都存在一个“言——意”的关系问题,但是二者又有本质的区别:语言的意义是固定的,他在于语言本身;语言运用(语文)的意义是不固定的,它在于用者、环境以及与语言的关系。而语文教学的中心就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如果细化到“听说读写”的话,那就是:听说为口,读写为书。这里的口头语和书面语又是指什么呢?叶老没有说,但是李林海先生却给了明确的界定:“在功能上,口头语是口头的语言运用,书面语是书面的语言运用,它们的属概念是‘语言运用’。”换言之,语文就是“语言的运用”。简言之,李海林先生比之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多了“运用”二字。
对于李海林先生对于语言和言语的划分与界定,本人觉得尚在讨论中,但是我很认同“语文就是语言的运用,语文教学的中心就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这一观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形式繁多的诸如跳舞、画画、电影等不适宜大面积地占用语文课堂,是因为这些艺术形式背离了语文教学的中心,摒弃了语文的本色美。语文课,实在应该以语文为学习对象,以语文为学习目标,以语文为学习手段,其他非语言的表达形式应尽量少用。
二.还原语文的本色美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基础
语文是言与意的结合。“言”是语言运用,“意”则是通过语言这一载体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任何重“言”舍“意”或重“意”轻“言”的失衡做法,必将导致“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两败俱伤。语文无情则无神,语文课无情则无味。很多老师很刻苦去研究教法学法,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师生关系的融洽。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语文教科书,这诚如王菘州老师所言——“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了,只有让学生喜欢让学生佩服的语文老师才能让学生在语文的言与意中交互通融,语言能力和思想审美同步得到提升。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而“教师要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但是,过分的和学生“套近乎”往往会适得其反。还记得在2012年4月份区的作文优质课评比上,一个胖胖的中年女教师,上的是“生动的描写”,上课前为了和学生拉近距离,老师和学生玩抽奖的游戏,二等奖一粒糖,一等奖两粒糖,三等奖谢谢参与,最后抽特等奖——老师的拥抱一个!来,老师抱抱,学生一侧身,不要。课上到中间,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说:“你答得真好,老师奖你一个拥抱!”说完热情地张开了双臂,学生又拒绝了她。我很能明白这位老师的设计意***,但这明显是一个不恰当的设计,面对一个陌生的中年女老师,姑且不论个人的长相及关系的亲疏,单就学生这个年纪来说,14、15岁,正当青春期,拥抱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有了特定的含义,在这样的场合,他怎会让你“抱抱”?这实在是对教育心理学的疏忽,而这样疏离的师生关系想要上好一节课恐怕是难上加难。
当然,根本不和学生拉近关系的课,其效果更是可想而知。我们常看到有些老师面对一班陌生的学生,直奔主题,但其结果往往会把课上“死”了。尽管整体设计也不错,但没进行感情投资,学生不买帐,也很难进入情境,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学生不愿贸然做出头鸟。课堂往往陷入沉闷,你不想一言堂也不行。“死”了的语文课还真是了无生趣。反之,教师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述,得体的肢体语言,热情明快的个性会更吸引学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从观摩公开课得来的经验对我们日常的授课也颇有启发。
三.还原语文的本色美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了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我们就有了上好一节课的感情基础,但光有这一点还不够。学生最可贵的学习能力是思考力,而思考力的触发需要教师的专业引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 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搭好学习的支架。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斯基将学生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起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而支架式教学就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设置的问题或者情境)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在教学中运用“最近发展区”和“支架教学”理论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趋于合理。《小石潭记》的教学为例,我把这教学目标设定为:①理解并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③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教学目标②是教学重点,教学目标③是教学难点。在落实教学重点时,我的导学部分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围绕着小石潭,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文段中用〇号圈出来,再用直线把相应的描写的句子划出来,说说它们写出了这一景物的什么特点。
第二步:你认为作者哪个句子描写得特别好,请用波浪线标注出来并进行赏析。
第三步:文章根据作者的游览顺序来写的,非常有条理,请你这个顺序具体列出来。
这三个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逐个递进,在进行第二步骤的时候,老师抛出两个拓深的问题:①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描写得特别生动形象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②“花儿开了”“鸟儿在叫”这两句话怎样可以变得更生动?
学生经过讨论后就发现:运用修辞手法能使句子更生动传神。
那么,“花儿开了”这个句子尝试用一下修辞手法看看会有什么效果——“花儿笑了”——后句比前句明显更有神韵。通过简单的运用,学生明白:好的景物描写不但要抓住特征,最好还要有神。在这个过程中,由阅读—理解—归纳—运用—加深理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实际运用有了新的认识。
2.让学生最充分地接触文本。
我们还是来看《小石潭记》的课堂教学是如何让学生在与文本的接触中领略语文的本色美的。
在课堂中,学生围绕着导学案的第一个问题开始了和文本的亲密接触,很多同学就能找出如下内容:水:如鸣佩环、水尤清冽;石:全石、卷石底以出;环境: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鱼: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岸:其岸势犬牙差互;气氛: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可久居……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用一个字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学生也能答得出来:水——清;石——奇;树——翠;鱼——乐;岸——曲……
至于哪一句描写得最生动,学生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个人的见解:
1.“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像佩环一样的水声,无比的清脆悦耳。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正面写鱼儿的灵动,侧面写出了水清。鱼儿在水中的一动一静,各种神态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小石潭的源流比作比斗星和蜿蜒前行的蛇,突出了源流的曲折;将小潭的岸势比作狗的牙齿,突出岸势的参差不齐。
可以说,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与欣赏贯穿了整个课堂,没有什么拓展,也没有什么补充,但是,学生和与会的老师们对这节课评价都非常高,因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自始至终都在跟语言打交道,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领略了语文的美,本色的美,语文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好的文章字字珠玑,引导学生咀嚼涵咏方能领略其中味道。
三.精心设计教学步骤,让所提问题真正起到引领作用。
《小石潭记》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但是,在整篇文章中,作者柳宗元并没有一个字提到自己的人生际遇,如何理解他的这种愁闷的心情呢?对这个教学难点,以前我们自己和自己的同行们都有很多的尝试,但是要突破这个难点总觉得没那么容易,通常我们会这样提问学生:“这篇文章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每次总是费了一番周折,或者最终以照读教学参考书了事,不但费时费劲,而学生最终则是似懂非懂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教学参考书放在一边,为我们的思维松一松绑,我们要找到突破难点的突破口并不太难,例如,我是这样做的:刚才同学们也欣赏过小石潭记的景色了,大家觉得美吧?但是这么美的小石潭却是身处荒郊野岭之中,不为人知,你觉得柳宗元看到这么美的小石潭,他会想到什么呢?换一种问法,但对学生的启发却是有着天壤之别,学生的思维都被激活了,在讨论和想象中,学生对难点的理解比以前都来得透彻。
语文很美,美在语言、美在结构、美在真情、美在思想……让我们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语文的美好世界,一起去领略语文的本色美。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解释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2.李维鼎《语文言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3.刘仁增《“言”“意”兼得: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6期
语文课本篇6
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非学科知识的杂化
很多语文课使人感到别扭的原因是课堂上充斥着许多“非语文”的东西:有的思想***治无限提高,上成了德育课:有的深入探究宇宙奥秘,上成了自然知识课;有的音乐、影片一起上阵,上成了艺术欣赏课……语文课既不是上述某一学科的代名词,同时也不能把语文课杂化为学科知识的拼盘。所以上出“语文味”的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清除非语文课堂之尘埃,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和语文材料“亲密接触”。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课文《生物的睡眠》时,不少教师都鼓励学生提出大量问题,这种课文学生往往间得很深、很杂,如果不加筛选地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殊不知探究越深,离语文越远。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综合一下,区分出哪些是属于语文课的问题,哪些是应该在课外探究的生物学问题,就能够把握住课堂的方向,上出“语文味”来。
二、昧之体悟与吟之品鉴
有“语文味”的课堂应是书声琅琅的课堂,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学生就是“读书郎”,上学就是“读书去”。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读书,是一种阅读活动,是一种训练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是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语感主要是靠读出来、悟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一种重要体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这些饱含作者情感体验的文字,需要引导学生去吟诵、品悟,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这里的朗读指的是叶圣陶所说的“美读”,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在诵读吟咏中体味文字之美。
三、咬文嚼字。意韵绵绵
夏丐尊先生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不仅晓其义,感其情,还要悟其旨,体其境,在品味中使语言自觉不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语感、语用能力,从而灵活地掌握语言,运用语言。所以在语_文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①嚼重点词。抓住重点词解读文本。容易把握文本的核心。如教《背影》一文,重点引导学生咬嚼“攀、缩、倾”等动词。让学生领悟出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从而体会伟大无私的父爱。再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可以通过咬嚼第二段中“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形容词来感知“不少人”对工作、对人民的态度,从而与白求恩的“满腔热忱”的态度形成对比,凸现人物精神。②嚼亮点句。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精彩的三拳,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来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鲁达的威猛,也写出了郑屠的狼狈相,读之令人拍手称快。③嚼标点。语文的内涵博大精深,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的不同往往都可以传达出不同的信息,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抓住这些训练点,引导学生体会语文的魅力。如《日出》一文中很多地方运用破折号来省略后面的内容,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破折号让学生充分品读,通过补全省略的内容来比较体会戏剧创作中潜台词的使用。
语文课本篇7
[关键词]生本;课堂;教学;互动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形式逐渐发生了改变,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为老师们熟知。但在一些农村学校里教师为尊、教材为上、考试为重的局面并未打破,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低效、无效、负效的课堂时有出现,真正能做到把真爱、课堂民主、学习时间、学习空间、问题设计权利、个性和创造、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还很难。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每天都有新创新,每天都有新收获,借鉴名家理论,结合自己教学经验以及读书学习心得谈谈我对语文生本课堂的一点思考。
1.洗尽铅华显本色,回归本源才是真现今的语文课堂为了追求令人耳目一新的优质效果,各种教学手段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是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不管该用不该用、有用无用,课堂上大量演示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板书和范读,甚至必要的讲解。手段的现代化,形式的多样化,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一定理想,这种现象不免有些令人担忧,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思考。 于永正先生说:“谁能让学生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谁能让学生会读,会写 ,并养成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其实语文就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真实、朴实、扎实的,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以学定教顺学导,水到渠成方为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托,注重课堂生成,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式,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重对话为主要形态的课堂学习模式。“以学定教”不能单纯性地理解成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样学就怎样学,而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情,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语文教学每一环节都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有机顺势而导, 教师重要的是在于适时点拨,必要的引导,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学习的空间,即做到不失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忘老师的主导作用。 如在教学《冬不拉》这篇课文时,学生对王子这个人物的认识感悟我是这样顺学而导的:
师:孩子们,当牧民们找到王子与瞎熊的尸体时分别是怎样处置的?
生:把瞎熊“剁成肉酱”,将王子“安葬在向阳的山坡上。”
师:为什么会有着不同的做法?(同桌讨论)
师:这两种不同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人们对残害百姓、害死王子的猛兽的痛恨,对为民除害的王子的崇敬。
师:来,把你们此时的心情读出来。生:(赛读)
师:老师听出了你的愤恨;听出了你的痛心与悲伤;听出了你发自内心的那种敬仰……
师:老牧民阿肯通过琴声向国王讲述了这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阿肯的琴声既婉转地向国王讲了事情的经过,又表达了人民对王子的怀念和颂扬。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最想说点什么呢?(小组交流)
生:对王子的敬佩、赞扬……
(师生共同总结)
上述案例,就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思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教师导在关键处,导在学生情感的迸发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实现了“以生为本”的要求。
3.寻常之中显神奇,细微之处见真切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新课标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认为生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实实在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服务,尽可能地把对语文教学本体无益的东西去掉,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简约而扎实。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适合学生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是哪种方法,只要抓住一个关键定可大有作为,那就是“以生为本”。教育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情意结合的过程,教育细节是教育过程中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教育细节;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动作、一次表扬也都有可能演绎出精彩的教育。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会发生寻常之中的神奇之举。
4.不教而教实为教,无为而为实为为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累的口干舌燥,但效果却不尽入人意,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没有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孩子。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都在于不需要教。聪明的老师会使自己‘懒’起来,这句话说得很精彩!一个高明的老师常常把聪明的自己隐藏起来,以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相信学生,把“球”抛给学生,假装糊涂,造就强势的学生,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充满智慧。
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不教而教,无为而为,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品味,获得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相应提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大家都懂,但做起来就不是那样的容易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挖掘一切教育资源,包括学生自身的、学生与学生的、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性资源,多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把学法巧妙地揉合在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悟出学习方法,尽量自己少教,让学生多学多说,达到教少学多的境界,这样不仅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而且我们老师们也会感觉越来越轻松。
5.共同参与多互动,促使师生互相长“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 “生本课堂” 倡导的课堂教学应是多向互动的,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互动的活动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建立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关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记忆力增强,反之,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心灵封闭,无创造性可言。所以说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键在于教师应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环境,这样才会利于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指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切磋,相互引发“头脑风暴”。生生互动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这种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和答辩竞争等,我们必须科学利用,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师生与文本互动中教师应该吃透文本,对文本有独特理解,有大胆的艺术加工,敢于对文本提出质疑。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自由地探究,从而使学生***地、深入地与文本交流,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他们生命的活动。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如果让它变成一粒种子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平常的课堂也会闪耀出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本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读书声
在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是很重要的。我以前在电视剧中看古人读书摇头晃脑,总觉得很可笑。其实,仔细想想并不可笑,那是一种节奏上的抑扬顿挫,那是一种情感上的理解沟通,那更是一种人生历程的睿智宣泄。所以在课堂上,我要求我的学生必须大声地朗读课文。但有一个问题是,是不是所有的文言文都要指导学生诵读,读什么,怎么读。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切实地指导.
指导诵读应明确目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不同于休闲性阅读,要有明确的诵读目的,诵读贯穿始终,但又层次不同,目的各异。第一步,让学生识字,扫除阅读障碍;第二步是会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第三步是明理,指导学生通过读体味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中心;第四步是知法,让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式。诵读的目标明确,指导的侧重点、运用读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学生带着目的去读书,也就有了一个抓手,一个凭借,学生解读文本也就会朝着预设的大方向逐步生成。并且这种解读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切身的体悟。不要小瞧学生的感悟能力,他们读着读着就会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而这,正是我们的学生所需要的,更是我们的教育所需要的。
指导诵读要有方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诵读,要指导学生逐步掌握诵读的技巧方法,例如正音、重点词汇的理解、重音、语气、情感等。当然这种方法指导是植根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这样的教学思路,才能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生有了一定的读书经验之后,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身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语文课本篇9
一、“练笔”的特点和作用
“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在写法上,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上来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练笔”安排的是写一种水果,和课文内容相对应;在写法上,要求写出它的样子、颜色、味道,同课文的写法也相对应。根据心理学迁移原理,相似点越多,越容易实现迁移。因此,这类“练笔”,较容易使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练习上来。
“练笔”的作用有四:(1)弥补基础训练中作文训练量的不足。统编教材中每学期安排8次作文,实践证明是不够的;“练笔”的设置,使作文训练量增加50%以上。(2)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练笔”安排在课文后面,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练笔”次数的增加,使观察的对象多样化,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多进行片断练习,为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做好铺垫。“练笔”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比较,从要求来看,两者的要求一致。如第四组课文中的两次习作(一是“练笔”写水果,二是作文写校园活动),都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从写作范围来看,一是状物,二是记事。从与课文的联系来看,“练笔”内容、写法、与课文内容、写法更密切,可以直接仿写,因而难度小些,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则和课文直接联系较少。如第二组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是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和本组课文没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习作时只能间接模仿,因此难度大些。大多相似,模仿容易;不尽相似,仿作较难。先易后难,能促进迁移能力的初步形式。
二、“练笔”的教学方法
1.从读悟写
阅读教学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学大纲指出的“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是安排“练笔”的课文,更要走完后半段,即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做到从读悟写,把练笔建立在理解、吸收、积累上。
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在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后,要指导学生回头看作者是怎样写杨梅果的样子、颜色、味道等特点的,并注意通过板书揭示写作方法:
样子 圆 遍身生刺 几乎是黑的 (先……随后……最后……,品尝 所见)
味道 未熟透 又酸又甜 熟透 甜津津 甜中带酸 (品尝 感觉)
回头看表达,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这有利于把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迁移到“练笔”上来。
2.从扶到放
(1)扶。先摆出一种水果,让学生当场观察、练笔。老师当堂巡视,发现典型,然后讲评。采用对比讲评法,先讲评一个好的片断,评好在哪里?是怎样写出样子、颜色、味道方面的特点的?再讲评一个差的片断:差在哪里?要怎样帮助修改?以上的扶,是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
(2)放。课后练笔,让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来写,然后带到班上在小组中交流,把写得好的作文贴在学习园地上。
语文课本篇10
1.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比如,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揠苗助长》这篇文章为例,将学生分成多个不同的小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剧本进行编写,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剧本的讨论。而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经常会因为某一细节问题而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有的学生甚至大胆创新,从而促进了创造力的锻炼与提高。然后,就是角色的选择以及道具的准备工作。在学生的精心准备下,学生进入到设定好的角色扮演中,将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演绎得生动、逼真。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了知识,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另外一种不一样的语文学习方式。
2.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课本剧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围绕着认字、组词以及造句等一些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的。而课本剧的广泛使用,则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广大师生对语文学习的观念与态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感悟生活以及学会生活,这是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最终运用到生活中去。课本剧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对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是非常有益的。同时,课本剧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锻炼平台,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毕竟,在演出的过程中会涉及大量台词的背诵与记忆,并且还要冠上不同的语气与情感态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非常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等人物形象特点,因而学生的欣赏能力与分析能力便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提升。此外,课本剧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戏剧的形式代替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课本剧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创造力、表现力、活动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是一个很好地锻炼与提高的机会。因此,课本剧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有助于推动学生更加全面地成长与发展。
二、课本剧在语文课堂中应用的建议
1.注重课本剧的选择
由于课本剧的准备工作比较复杂、麻烦且比较注重学生口头能力的表达,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等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改进课本剧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情况,确保语文教学顺利进行。首先,就需要注重课本剧的选择。要想充分发挥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本剧的选择:(1)选择可操作性强的课本剧进行剧本的表演;(2)编写剧本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而不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限制;(3)进行课本内容的改编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再创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4)教师应坚持正确地、科学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剧;(5)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的表演环境与表演平台;(6)教师对学生课本剧的编写以及表演活动,要进行总结,推动教学活动更有效地进行。
2.规范课本剧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