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篇1
中秋节放假前,宿舍里几个同学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过节。
小张说:“什么过头,就是吃那腻得不行的月饼,烦死了。”“团圆节嘛,不吃月饼哪行?倒是我妈妈每年非要回农村的老家,条件那么差,愁人。”小李慢声慢语地说。“大吃大喝加上到公园扭捏作态的照相就等于所有节日。”小王边说边笑。“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要过节?”小赵若有所思的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对于同学们这些议论,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分析:节日是一种仪式,仪式表达的是一种敬畏,岂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所能担负的了的?本文就是要将当代浮躁之风引向踏实,将淡漠的情感引向真挚。另外,关注材料中“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要过节?”
确定话题:节日。
确定主题:节日是寄托、传递情感的仪式,传承文化的载体
确定素材:①除夕、春节:一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一家人一起除掉过往的晦气,憧憬美好的未来。②元宵节: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祈盼赐福,庆贺新春的延续、团圆,思念家人,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愿望。③寒食、清明:祭奠先人,追慕先贤。敬祖意识、亲情情结,民族的忠与孝,生命、生死观。④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高洁人格。⑤七夕节:有情人期盼团聚。⑥中秋节:家人团聚,思念家乡对月怀远。
确定写法:①只就中秋节来写。②从以上节日中选择两三个节日来写。③综合各个节日来写。
确定深度:中秋小节日,文化大意义。
新材料作文篇2
事实上,小学中、高年级的记叙文,都是在写人、记事和写景状物的范围里转“圈子”的,也就是说,一年年都在不断地写着“旧”作文。但是,要求却是不一样的,随着同学们年级的升高,“旧作文”会增加新的训练项目,另一方面则在从段的“有重点”过渡到篇的“表达完整的意思”(中心)。每一次训练都增加有新的要求呢。所以,有时看似“旧题目”的作文,都不是过去写时的重复,而是新训练,不能有***大意的心理,都要认认真真地对待。当然,有些标题和其他方面是会重复“旧”的,我们也可以写出“新”意来,有下面四种方法。
一、换材料新写。
有的“旧题目”,虽然重点(中心)词都一个样子,但材料范围很广,没有限定,我们可以换另外的材料新写。例如《记一个熟悉的人》这个题目,材料没有指定写谁,“熟悉的人”可就多了:家庭里,有熟悉的亲人;学校、班级里,有熟悉的老师、同学;社会上,有熟悉的亲戚、朋友等等,少说也能写上十几二十个(篇)呢,哪能写一次(篇)就成了“旧”的呢!上次写张三,这次写李四,下次还可以写赵五,冯六呢……
当然,也不是说写过的人就不能再写,也同样是可以进行写第二次,第三次的。如果对同一个人再写第二、三次的时候,再写时可以选写与第一次不一样的材料。例如第一次写的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次可以写人物的精神优点,第三次可以写人物的性格爱好等等。题目是旧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把材料换成新的。
二、换中心新写。
有的“旧题目”,虽然限定的写作材料范围一个样,但是习作的重点或表达的意思(中心)未定,遇到再写时,就要从变换中心的角度新写。例如《校园一角》和《我爱校园》这样的题目,写的材料虽然都有可能离不开校园里的某一个地点场所,但是表达的中心未定,可以次次新写。譬如重点(中心)来说,从赞扬校园美的角度有:一天之内,有早、中、晚的不同景色美;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景色美;从赞扬功用意义的角度有:上课时,是体育锻炼、田径赛跑的好场所;课余时,是念书、玩耍的好地方;活动时,是游戏、歌舞的乐园……这小小的校园或校园一角,就不同的立意和写法,也可以写上好几篇啊!
三、换特点新写。
有的“旧题目”,即使材料、重点(中心)都是限定一个样的,也还可以进行更换某一特点,进行新写。例如同样是写“表弟”的“可爱”特点的,且不说“可爱”的特点不只是一个方面,可以取不同的角度的“可爱”写:第一次写聪明方面的可爱,第二次可写性格方面的可爱等等;就“可爱”特点的表现方法,还有地点场合、行为动作、语言对话、神态表情等等不同角度,都可以更换着进行新的写法。这样既养成从多个角度观察人,认识人,又训练了多种的表达方法,还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
四、上台阶新写。
新材料作文篇3
一、细读材料,把握内涵
新材料作文的出发点是材料,而在平素教学中和考试中都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材料都是“一读而过”,然后急切地进入写作过程,结果因对材料理解不当而出现了偏题、跑题现象。因此,在新材料作文中,对材料的阅读是基础,而这也是立意的关键所在。
要真正做到正确理解材料,就需在细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然后再进行分析。例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在这则材料中关键词是“下一个”,而材料中“下一个”出现了两次,结合材料内容来看,第一个“下一个”是主人公在“崭露头角”时所说,很明显这是主人公对自己表现的期待。而第二个“下一个”则是在主人公事业“如日中天”时所说,其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也就展现出来了。如此分析,材料的内涵也就全面了,再去写作,也就不容易偏题了。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就在于材料的内涵较为丰富,而学生在对材料分析中往往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因此,在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时,如何求同存异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材料一:泾溪石险入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材料二: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两则材料都表现出了当矛盾以显性形式呈现时,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反,如果材料以潜在形式呈现时,容易被人们忽略。于是,写作中也就可以从正方两方面进行论证,也可选择一方而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挖掘角度,标新立意
对材料进行了整理,接下来就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确定作文的主体,即立意。在新材料作文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所写作文都容易出现“大”“空”“泛”的现象。究其原因,虽然学生对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内涵有了理解,但又容易忽视自己的实际,从而出现了在作文中大话连篇的现象。其实,写作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是发表自己的观念,而无论情感抒发也好,观点阐述也好,一是要结合材料,二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以2013年江苏高考“山洞里的蝴蝶”为例,从材料的内容上看,立意点较多,如从探险者和蝴蝶角度而言,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立意;从探险者发现蝴蝶后停止脚步角度看,可立意为“关爱”;从后来探险者再次来到山洞而蝴蝶却不见了这一角度看,蝴蝶之所以飞走,更多原因是人类“惊扰”了他们本有的栖息地(生存环境),那么,作为探险者是否又值得反思?如此想来,文章就可从“生态情怀”角度立意。可见,一则材料会有多个立意角度,然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立意就是关键。
在立意过程中,切勿“大”而“空”,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如上述材料以“关爱”为出发点立意,学生就需结合自己在生活中对关爱的理解和材料来展开论述。结合自己最熟悉的事件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才是上策。其次,要紧扣材料来选择立意。正如上述中的材料中的“生态情怀”角度立意,人文与生态是相互交织的,那么,在我们(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又哪些表现?蝴蝶见证了有良知的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反思,那么,自己生活中是否又有这样的现象?如此结合实际思路再来写作,文章才能感人至深。
三、理清思路,构建结构
在对学生新材料作文的研究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把握住了材料的内涵,立意也够新奇,但文章因缺乏一定的结构,读起来总让人感觉凌乱不堪,甚至有的学生单纯地认为作文就是要语言美,于是在写作中也就采用华丽的语言作为装饰,毫不顾忌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从而让作文大打折扣。
新材料作文篇4
问题总是一体两面的,材料的多向性给予学生更大的写作空间却也产生了一定的误导性。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作文只能是限定范围、即场发挥。学生过分信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则可能忽视其限制性,一不小心就超出了材料的延伸范围。在写作实践中,新材料作文常常存在着这样的尴尬:学生感觉良好的作文最终被判偏(离)题,百般辩解不得其果;另一方面,教师在评阅新材料作文也时有疑惑,难有衡定标尺,对一些观点似是而非的作文难以定夺。自然,加强作文审题教学和训练是必要的,以保证作文的观点在材料的辐射范围内;但有些学生即便立意谨慎,牵引材料和分析道理的过程中仍然可能“走”得太远。可见,延伸过远的偏题行为不仅发生在审题时,也发生在行文过程中。
作文教学中,师生都渴望为新材料作文的延伸范围划定一个边界。只是思维延伸往往具有不可控性:当时觉得可行,过后又发现不可取;不同人有不同标准,边界模糊难达成一致。也就是说,作文写作并兀确凿边界。尽管如此,考生写新材料作文时为保证立意准确,分数可观,却应有一种勿跨过边界的警惕感。树立这种“边界”意识,要求处理作文材料有更清晰、更规范的方法和原则。
结合以上实际情况,我们有必要循着新材料作文延伸、延展的这个线索来斟酌如下问题:如何分析材料阐述的内容,怎样探究材料背后的深意,怎么牵引佐证观点的论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有据地指导学生准确立意,谨慎行文。
一、紧扣材料就事论事,易而较泛
不论是原来的材料作文,还是现在的新材料作文,都具有“缘事而发”的特点。要保证符合题意,最简易的做法便是尽可能针对材料本身就事论事,自然减少了过度引申造成偏题的风险。
那么,就事论事的写法是否符合新材料作文要求呢?细数2014年17道全国高考作文题,其中9道作文题的要求明确提出不脱离(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内容”实际上就是材料的表层意思,“含意”才是需要进一步延伸的深层理解。分析这句话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作文可以紧扣材料表层“内容”来写,也可以围绕材料深层“含意”来写,鼓励向材料深处挖掘的同时也并未完全否定讨论材料本身内容。就事论事的写法正是侧重材料的表层内容。
就事论事,顾名思义是剖析事件本身。具体到材料作文,是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白己的看法,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例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材料为“高中阶段同学关系”调查数据和分析,考生就此发表看法,这恰恰是当年评分标准中所认定的“切合题意”要求;2013年江西卷作文题,以评析材料中所示的“中学生三怕”为主体的作文自然是稳妥切题、不偏不倚;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作文的主要内容同样可以停留在讨论“游客喂食动物”这一行为;2014年湖南卷,材料讲述“最美乡镇干部”心系人民创造最美风景的故事,作文亦可就此发表看法。应该说,作文的内容聚焦材料本身,这是一种简易的行文方式。
就材料论材料的方式虽然简易,但不能以一制万。这种写法比较适合于以现象、事件、调查数据等为材料的作文题目。就事论事重在一事一议,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做出价值判断、表达自己立场、分析问题事理、理清道理逻辑的能力。就事论事就是指考生的写作对象必须是试题材料所展示的内容,可有不少作文还是应由实到虚、以小见大,探究材料的深层指向。例如,寓意型和观点型材料本无“事”可言,自然不能就事论事。也就是说,就事论事确实没有普适性。除此之外,就事论事毕竟多是泛泛而谈,停留在对材料的浅层次论述,缺乏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内容单薄,思想不深。对于部分缺乏思维锻炼的学生不失为一种求稳的行文方式。对于要求更高的学生,则应明确把就事论事的写法作为针对特定材料的短期做法或是考场“头脑短路”时救场的无奈之举。
就事论事作为一种写作方式,同时也是处理新材料作文时慎熏保守的表现。尽管这种写法分值不可能高,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与之相对,推广、鼓励这种写法也不足取,毕竟从材料到观点所呈现的思想广度和深度也是考场作文考量的重要指标。
二、抽象概括上位概念,拒绝笼统
新材料作文不是随意从某处引用一些文字就可以命题的,其材料一般有较强的指向性,常蕴藏着特定的人生道理和社会话题。相较于可能浮于表面的就事论事,命题人和阅卷者更愿意看到学生能够从材料出发,找到这些有价值的道理和话题,书写有深度的文章。
文章无高下之分,考场作文则有分值之别。考场作文立意见真章、辨高下也不是什么秘密。于是,写好新材料作文必须拓宽、扩展、延伸材料以找到更好的观点:从纷繁的论述中理清主线,从实在的现象中抽取从属话题,从单一的表象中挖掘深意。这是重点也是难点,作文离题的乱象大抵发生在这个环节中。
众多审题方法、延伸路径都在探寻材料的特定指向和作文立意的范围。厘清这些纷繁的审题方法和延伸路径,大抵也是在“抵达”材料的上位概念的过程。所谓上位概念,就是把具体材料的“这一个”推演出的上层“这一类”。具体而言,就是事件属于什么性质,事实属于什么现象,讨论内容属于什么话题等。抽象概括出上位概念,相当于找到了材料讨论的外延,明确了承载的空间,将材料放同了讨论的坐标系。广东省2014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张玉金教授在分析当年高考作文时就明确指出:“‘含意’可以指上位概念或同一上位概念下的其他同一层次的相似事物。”
其实,我们通俗说的“写到点子上了”中的“点子”指的正是材料的上位概念。学生需把握好这个上位概念,才能获得进一步联系现实或者自身阅历的自。2013年重庆卷作文材料是:大豆难以引起食欲,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将其变为豆腐,易于吸收,可供烹饪多种美食。材料内容简单而模糊,不少学生难以下笔。其实,只需抓住大豆成为豆腐这一过程的上位概念即可,那就是变(变化、变形、转化)。当然,近几年的作文题日也凸显出对思辨性的考查。于是,不少材料的上层概念就不那么单一纯粹,而是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2014年广东卷描述了这样的困境:黑白胶片时代照片少却常引起人们深情同忆,数码时代照片多却稀释了感情。这也直指“科技与生活方式”或“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体验”的纠葛。上位概念并非玄而又玄的说法。有时为了减轻审题难度和引导学生思维,上位概念就直接出现在材料中,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关键词。
概括出材料的上位概念,自然就不是流于表层,而是有深挖意识,应该是一种谨慎规范的延伸。至于怎样围绕上位概念来写,自然还要看功力。从学生的写作实践来看,学生即便具备了由实到虚、由个到类、由表层到深层的延伸意识,却仍然会出现失误。特别是从概括材料得到一个普遍的道理后笼统论述,不着边际。合理延伸新材料作文,是要在上位概念统摄下,不任意拔高,不笼统论述。总结起来,还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同归材料,不宜转移。材料的上位概念囊括了材料,但毕竟包括了其他内涵。如果没有精确把握,则可能在论述中发生偏差。例如一则讲述“古村落消失和保护”的材料,可以从“保护古村落”这种行动推向“保护传统文化”这类现象。只是有些学生从我们应该保护民族的根本――传统文化,转向论述“人不能忘本”,这其实就是概念把握不准,存在偷换概念或视点转移。二是谨防空泛,不宜扩大。从材料中得出观点,行文围绕观点展开,这是一般的做法。问题在于,有些观点和话题过于宽泛,不接地气,不免丢失了材料的个性。2013年广东作文题就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富翁捐助自然是帮助的一种体现,但立意不能扩大到“帮助”层面,例如扶老人过马路,帮爸妈做家务,借同学一支笔等帮助举动,离材料就很远了。三是避免空泛,莫写话题式。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所以不同,就在于材料不仅是一个引子,还是作文的隐线。在写新材料作文时,还采用话题作文的贴标签式写法,是忽略了材料的整体内容,是对材料的断章取义。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以“禁止喂食野生动物”的禁令为起点讨论“规则”这一话题,基本上是符合题意的,但就“禁令”论“规则”,没有触及材料所描述的人因喜欢而喂食这种“情(喜欢)与理(规则)”的两难,多少有些遗憾。
三、类比迁移同层事物,追求神似
对材料进行延伸,就是在“含意”层面进行加工。延伸时,可以纵向深挖,抽象概括上位概念,那么,也可以横向拓展,类比迁移同类事物。所谓类比迁移,是指在审题时恰当地推理、引申,得出合理的立意方向;也指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生成丰富素材支撑观点,充实文章内容。类比迁移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物到人,由单一到丰富,由简单到充分,由材料到现实,实现了材料平面剑立体的塑造。原材料的“所指”意***不能改变,考生只能在此基础上延伸…能纳入总轨道的“能指”联想,追求神似的类比迁移就是其中的关键一步。
将类比放在审题环节,就是将材料生活化、现实化,自然而然地得出观点。可以筛选、概括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适当类比延伸,迅速构造作文的框架。仍以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为例,材料中的一个角度是“喂食动物会使动物丧失觅食能力”,可以直接对应现实中“过分呵护孩子会使其难以成才”;材料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接受喂食的动物丧失了觅食能力”,则可以类比到“依赖父母难以适应社会”,也就是说“自立,才能更好地成长”。材料中的观点有时语焉不详,为将其明确化、清晰化,就需要这样进一步类比延伸。
新材料作文篇5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 审题 立意 方法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广以及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语文中的不断应用,在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后,新材料作文开始成为一种对学生的联想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构思能力等进行考核的介质。
一、严谨审题,准确定位
面对新材料作文,审题时必须要注意整体性、筛选性及多向性,其中的整体性就是要从宏观角度对材料进行宏观解读。新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并不完整,有时候可能只是一段话,学生在审题时经常会陷入局部的细节里而无法自拔,很容易出现审题失误,进而跑题偏题。事实上,新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都具有多向性,从中可以提炼出来的观点并非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来对材料进行分析很容易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学生在审题时就必须根据材料进行观点的筛选。而为了立意新颖更需要从材料中梳理出较为新颖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的加工。在审题的时候必须要对对象及对象的主次关系进行梳理,有些材料不仅仅包含一个对象,甚至也无分明的主次关系,在审题时为了保证不偏题就必须将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由内而外地进行明确梳理和仔细揣摩,并以此来作为立论的主要依据。
1.对比分析,提炼关键词
使用提炼关键词的方式,在作文审题的过程中极为常见也极为稳妥。这种写作方式可以极快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并能极为深入地切题。如果学生无法切实地把控题目的切入点,还可以借助对比分析的方式轻松审题。
例如,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有人说青春是可以不朽的,但是也有人说只有青年人才有这样的想法,还有人说这种想法只是自欺欺人的天真,只有信念可以不朽。”
这则材料很容易出现三个立足点:①青春到底是不是不朽的?②信念到底是不是不朽的?③青春这个信念是不是不朽的?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不朽”“信念”“青春”,由于关键词可以对学生立意起到极大的暗示作用,因此很多学生习惯性地进行关键词的提炼,但是换种思考方式的话,这种提炼方式也容易偏题。就这则材料而言,学生如果不能肯定究竟是以“青春是不朽的”还是以“信念是不朽的”为立足点,就可以以两者中间的点作为切入点,比如“青春是否不朽”。在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抓取中可以发现,关键句和关键词往往是材料里人物的语言或评价性词句。
2.由果溯因,由表及里
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中,可以从材料中所列出的结果或者现象中进行反推,或者由物及人,或者从果到因,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具有寓意的材料的分析。当然,对一些材料作文来说,可以从材料中产生联想,并与材料内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人生哲理衔接或融合,从而可以找出最为贴切的切入点。
例如,一则较为常见的材料:“一个小孩子拿起刀子想要切苹果,他将刀子放在苹果的中间位置,打算从中间切开。在爸爸喊切错了的时候,孩子已经手起刀落,苹果分为两半,中间是一个规则的五角星。”
切苹果这件事对每个学生来说都不陌生,对于“如何切”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但是,学生看到材料时很容易出现“孩子是不是切错了,没有遵从正确的原则”的想法,从这个角度立意,必然偏题。当然,如果材料本身很难分析,那么可以从材料的结尾反向对问题本身所蕴含的含义进行推理,比如结尾的五角星呼应开头的完整苹果,暗示着孩子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弄懂了这个暗示,就不会出现诸如“小孩子不能动刀”“小孩子不按常规来切苹果”等偏题思路。当审题和立意确定后,相应的构思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3.多向辐射,精准关联
一些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比较松散,看似没有明确的中心,里面贯穿着很多的事情和人物,这样的材料最容易偏题。面对此类材料时,学生在审题时的确可以从多角度来围绕材料进行分析并立意,但是立意的标准是什么,关键点是什么,如何才能不偏离材料,这些才是作文审题的关键。
例如,一则材料:“一次国际数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坐在轮椅上的陈省身发言之前,他身边的国家***起身帮他调整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表示:‘中国数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本次大会上颁布了数学领域的菲尔茨奖和计算机理论运用的内万林纳奖。获得这两个世界最高成就奖的三位获奖人都是外国人,都是1966年出生的,都只有36岁。”
这一材料从字面来看,其涵盖的内容和方向比较多。比如,其一,从国家***起身为陈省身调整麦克风可以看出国家对科学家的关心。其二,从获奖者都是外国人来看,我国的科学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发展空间也比较大。其三,本次获奖者都是36岁,我国也需要进行科研队伍的年轻化。其四,我国的科学研究工作与国外科研前沿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
如果这样发散,学生的思维虽然被打开了,但是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点作为文章的立意更容易犹豫。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入手,提炼出多个立意进行对比,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进行写作,相对于只提出一个方向,这样从多角度出发更能催动学生的思考能力。由于本题的材料中有诸多的“点”可以被列入立意中,而这些“点”之间同样也有着极大的相关性,如果学生的语言把控能力比较精准的话,还可以就各个“点”之间的联系“拎”出新的立意。
二、立意强化,创新塑造
从立意角度来看,在充分掌控材料的基础上,以切合立意为前提,新材料作文除了需要精确审题以外,还需要从立意角度进行创新,因为创新更容易凸显出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及对文字的把控能力。
1.反弹琵琶,由贬到褒
一些材料中极为明显地表达着命题者的情感,比如明显的褒赞,在审题时学生需要准确地捕捉到这些文字中的情感暗示痕迹。
例如,一则材料:“武汉大学有很著名的樱花园,每到樱花季节,游人如织。有一些年轻人在樱花丛中穿着和服拍照。一个韩国留学生很不解地问导师:‘为什么他们穿和服呢?我们国家也有樱花,但是没见到有人穿和服拍照啊!’导师只能苦笑,无言以对。”
这个“无言以对”和“苦笑”直接体现出命题者的情感趋向――对崇洋现象的批判态度。
同样的材料还可以从反面进行立意,比如抨击有些国人思想的封闭性,倡议中国的国际化不能停留在表面。但是在立意时,学生应该正确处理题旨和角度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求新而求新,当然更不能为了突出新意而扭曲了材料本身的意思。
2.舍主求次,寻求互补
在一些新材料作文中往往存在着对主体描写过多写不出新意的问题,很多学生为了追求立意的创新,可能会“冒险”去描写次主线的主题。如果学生在作文中对“次主线”可以自圆其说甚至与主线相互补充,同样也可以取得高分。
例如,一则材料:“任何群居动物中,总有负责放哨的。有年轻人想捕捉一只羚羊,师傅教导他,你只要佯装偷袭几次,当放哨的羚羊不再被信任时,你就可以突袭了。结果验证,果然如此。”
新材料作文篇6
一是材料内容的具体性。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常见的是生活事实、寓言故事、文辞摘用、***表音像四种,这些材料具体形象,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二是材料内容的丰富性。就全国课标卷三年的作文题来看,高度开放的趋势非常明显。从语料的选取来看,内容丰富显而易见。2009年属于道德拷问型,是对良知的探求,2010年材料属于中性思维型,2011年则属于主流意识型,而2012年则属于道德评价型,强调的是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但是,不管什么类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人类自身、贴近个体的心灵和情感的与主流价值观“形影相伴”的材料永远是备考的首选。高考作文不单单是学生写作能力的考察,同时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传播平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点在高考命题中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
三是材料角度的层次性。材料内容的丰富性,给考生提供了多角度思考的可能,力求给学生更为宽泛的写作范围,也就决定了审题立意的多样性。三年的作文题,都体现了这一指向。2010年――人才的成长需要宽松的环境、好奇心是成才的催化剂、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成才的第一要素、主客观条件与成才;2011年――考生只要围绕“中国的变化”这个中心来写基本上都是符合题意的。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只要能够从以上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会有话可说;2012年――①顺手之为可成大善,举手之劳可铸大德。②莫要舍不得付出些举手之劳。③做事,无关乎分内分外;做人,才能无关乎利己利他。④道德的行为源于道德的意识,行关乎心源乎心。⑤施恩理应得到感谢。⑥感恩是对行善的奖励。选择的角度大大增多了,审题的难度也相应降低了,真正游离原材料、跑题的作文的数量大大降低,给了考生充分体现自己写作才能的演练平台。
四是标题自拟的灵活性。题目自拟的要求为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开了一扇窗。总结阅卷考生题目,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拟定:明中心或论点(主旨)、总领全文、表达情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变式语句、设置悬念、暗示线索、人物、地点、时间、事件、某句话、物。
总之,记叙类文章的题目应突出事件、意义和人物,议论类文章题目应突出思想、观点。内容上要精要、明确,形式上要生动而有文采;切入点要小,新颖。高考试卷中学生各式各样的题目,是对命制试题者的意***的最好诠释。
新材料作文篇7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生面对新材料作文,心里总有一种胆怯,担心自己作文是否写跑了题,是否偏离了题意。这种担心体现在对新材料作文题意的解读把握度不准。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要难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它要求对材料全面解读、深层挖掘其内涵、确定准确的立意角度、拟好分论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十分重要,审题准确,就意味着一审定下了作文这半壁江山。因此,在面对新材料作文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握审题原则,注重审题策略,这样就可以打开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切口,找准立意角度,拟出好的论点和分论点。
下面是笔者归纳总结的几个新材料作文审题小策略。篇幅所限,所举例的作文要求均为: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找准关键词句
很多材料中隐含有关键词句。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而关键词句就是新材料作文的“文眼”,蕴藏着能揭示材料的主旨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在审题时打开切入口,找准立意,成功剖析材料的主旨深意。
例:有一只狗习惯吃鸡蛋,看见一个海螺,以为是鸡蛋,张大了嘴,一口就把它吞了下去,后来觉得肚里很沉重,很是痛苦,说道:“我真是活该,以为一切圆的都是蛋。”
【思路点拨】整个文段的关键句是“我真是活该,以为一切圆的都是蛋”。立意角度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经验主义要不得,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二、探究因果关系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是有原因的。如果能透过材料列举的现象,推究出其本质原因,从原因切入立意,是可以提炼出最佳立意的。通过对材料中展示出的结果进行溯本求源,顺藤摸瓜,找到材料的核心所在,准确立意。
例: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树上落满了厚厚一层雪。有的树承受不住厚厚的雪,或整棵树倒下,或折断树枝;雪松却完好无损。仔细一看,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头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落,雪松承受住了厚厚的雪。
【思路点拨】为什么有的树承受不住雪的压力,而雪松面对厚厚的积雪却“完好无损”?因为有的树本性就比较脆弱,或者不像雪松那样懂得弯曲,在承受不住时,弯曲一下,让雪从枝头滑落。由此可提炼论点:
①要坚韧地面对苦难。②妥协有时也是一种智慧。③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成功的要素。④人生贵在承受。⑤生命中必要的妥协可以让人收获很多。
三、把握异同规律
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它们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且这个性和共性还可以相互融合于天地之间。一般在多则材料作文中,给出的多则材料必然存在异同点。分析这类材料,要学会找其相似点、相异点和相关点等。这要求学生重在分析材料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具体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求同法、互补法。
(一)求同法
例: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思路点拨】如材料一是一种社会现象――笑容缺失。材料二中是外国记者对这一现象(笑容缺失)的不解。材料三中是对这一现象(笑容缺失)的探讨。
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微笑的缺失。所以我们可以从这点立论:让笑容回归,生活需要微笑,呼唤微笑。也可以更深入一层来立论:打开你尘封的心灵,沟通从微笑开始,
(二)互补法
例:材料一: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的豪迈气概。(于丹)
材料二: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易中天)
【思路点拨】材料一中于丹强调志存高远,勇攀高峰。材料二中易中天则强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两个人的话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我们可以采用互补法实现二者的统一,立意为:一个人要想成功,既要胸怀大志,又要能做到脚踏实地。
四、辨明褒贬色彩
有些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人的主观情感倾向。审题时若能灵敏捕捉到这些语言信息,细心把握其情感色彩,才能找到最佳立意角度。
例: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来没有人穿着韩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思路点拨】这则材料中的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可以推测出导师对那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武大樱花下留影的行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反应体现了命题人的意***,也透露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意识淡薄,民族气节观念不强。这呼吁我们要维护祖国民族尊严,爱国意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欣赏并继承中国民族传统民族意识。
五、学会联系实际
现实生活中的某种思想、观点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现实生活,挖掘深层含义,产生新颖深刻的立意。
例: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人说:山脚也有别样的风景。
尼采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思路点拨】材料中的山是本体,可以用来比喻人生,事业,际遇的情况。
比如说山顶寓意人生的顶峰,事业的顶峰,事事如意,登上山顶必须具体心怀大志,目光远大能登上顶峰的人生自然可以寓意为平步青云,一飞冲天的人生际遇。反面立意角度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在顶峰的人往往是高处不胜寒,要忍受断琴知音少的寂寥之感。而山腰寓示着可进可退的处境,面对人生或前途的或得或失,可以有宠辱不惊的心态,还可以在半高处打基础为登上高峰做准备(相当于人生的蛰伏期)。而山脚象征着人生的低谷期:低调,谦逊、乐于平淡质朴的生活、可以写作家、领导、艺术创作、企业家的创业深入生活,深入民众,收获更多的东西等。
六、多向辐射切入
有些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类材料,审题可采用思维发散方式对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多向辐射切入。一般可以从正面、反面、辩证、延伸、类比等角度入手抓好立意。
例:四川小伙邓启明2011年硕士毕业后,担任华为海外技术部经理,虽然要常在海外工作,但待遇优厚。然而父亲去世的消息给他猛然一击,为了照顾好母亲,也为了把父亲做黄粑的技艺传承下去,他打定主意要回老家陪母亲卖黄粑。此举感动了很多人,但也引来了一些非议。有人支持他,认为“亲情是用钱买不到的”,“是金子在哪里都可干一番事业”。也有人反对,“应功成名就后接老妈去享福”,还有人认为要“尊重个人选择”。
【思路点拨】这个材料是在探讨事业、前途和亲情孰重孰轻的问题以及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因素。由此可见的立意角度有:①亲情,大于金钱、重于事业;②个人选择须尊重;③事业亲情两不误(鱼和熊掌兼得);④是金子总会发光;⑤是金子岂是在哪里都可干一番事业?
新材料作文篇8
【误区一】只取局部,忽视整体
2013年湖南卷,两则材料讲述了人生当中的两种生活态度:一种是在外追逐梦想,搏击风雨;一种是选择在家守望亲情,享受宁静。两则材料,一动一静,一虚一实,但都寄寓了一种人生态度。前者寓奋斗之美,后者写平凡之美。两者都是在追求幸福,只是选择追求幸福的方式各有不同。“写作时,必须要顾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联系一个来写另一个。有的考生单一写追逐梦想,如为理想而拼,其乐无穷,或写守望亲情,如爱,需要付出,甚至单论“我愿意”,所提炼的论点偏离材料的整体内涵,属于偏题,最多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
究其原因,这些考生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式思维错误,对材料片面和错误的读解,只能导致偏题甚至是跑题。
2013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惟愿此心无怨尤》开篇: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无论如何抉择,只要心中无怨无尤,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愿意”便有了九鼎千钧之力,不容他人置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惟愿本心充实满足,无悔自己的决定,便是无憾。开篇便用一组对偶句,分别取意于第一则材料和第二则材料,展示两种不同的生活取向和价值选择,然后道出中心论点,“惟愿本心充实满足,无悔自己的决定,便是无憾”。可谓水到渠成,自然流畅。
审题时,阅读视野不应局限于一棵树木,而应该是整片树林。只有对材料进行宏观上的理解、整体上的把握,才不会偏离主旨。所谓“全面理解材料”,就是把握材料的“整体”,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不能只选某个词语做角度,否则很有可能论点游离于材料的范围与意义之外,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013年江苏卷,考生可根据“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一关键句,联想到“微”与“大”的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这一立意要侧重从“影响”的角度来写,才最切题,否则靠题就有点松了,甚至离题有点远了。
尤其是多则材料并列在一起,说法不同,观点不一,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方能得到一个全面的观点。
2014年上海卷:“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材料①强调“自由”,材料②强调“约束”。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如果轻率地单纯地肯定或否定其中一者都不会取胜。审题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内涵,尤其要注意这两个分句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谈“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受约束的”,还可以谈“道路可以选择,目的必须明确”。若只单纯地谈论“自由”“约束”“选择”“责任”等,而不能将它们内在的关系结合起来谈,则有失妥当。
【误区二】不辨真伪,褒贬失当
2014年北京卷: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此题很应景,有时代感。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出题人是肯定“老规矩”的。“老规矩”指的是传统价值观,是传统美德,这些“老规矩”“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据此可立意为:呼唤传统美德的回归。可是有些考生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褒贬不分,反向立意,批判“老规矩”,就明显偏离题意。
当然,“老规矩”可能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必须辩证分析;“老规矩”也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这样“老规矩”才能为焕发出持久的活力。
具有感情倾向的材料作文,材料中一定会有一些关键词表明其感情倾向,可以通过抓住评价性关键词的方式,挖掘出材料中隐含的情感倾向。2003年新课标Ⅱ卷:“即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此句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
2014年湖南卷,审题时如果能抓住两个关键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一个关键句“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是根本跑不了题的。“心”在这里就应该是一种“信念”,应该是一种“执着”。“风景”一词显然在这里是喻体,要写好这篇文章,就首先要还原“风景”的本体,诚如一考生所言:“游子的风景在家乡,雄鹰的风景在云端,种子的风景在土里。”但是不管哪一种风景的实现,都离不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的确,“风景与所处之地无关,只与心息息相关。”“信念” “执着”是前提,“风景”是结果,行文的时候要注意二者的辩证关系。
因此考生必须紧盯着材料中的某些关键词,理解其感彩,进而领会命题者的意***。在其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行文立意,这才是材料的最佳立意,切莫忽视这些细节而与材料的本意南辕北辙。
新材料作文篇9
妙招一:原因分析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考生用以下思考流程去思考:是什么(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为什么(探究事件的原因)――怎么办(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这种方法,能让考生紧扣材料,顺藤摸瓜,稳抓主要的立意,不至于偏题。
材料: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并且因为体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分析:运用上述的思考流程,学生可以这样设问自己:(1)是什么――最开始,狼被射杀而使鹿群得到保护,鹿群在大量繁殖后,却体态笨拙,最终因体质衰弱而大量死亡,直到引进狼,鹿群才恢复了生机;(2)为什么――因为最开始鹿群失去了竞争对手,在安逸的生活中导致体质衰弱死亡,后来鹿群因为有狼的存在而奔跑不止;(3)怎么办――人要为危机意识,否则就是温水煮青蛙;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竞争促进发展;人生需要不断的挑战。
妙招二:抓主要对象法
当叙述的材料涉及几个对象时,我们要整体把握材料,抓主要对象,从主要对象的言行中去分析。特别要提醒学生立意一定要忠于材料,忠于命题者的意向,选择最主要最直观的立意,不要拐弯抹角,更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观色彩。
材料: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瓦缸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分析:这个材料涉及两个对象:瓦缸,卖缸人。当卖缸人由于不小心没抓紧瓦缸,瓦缸摔成了碎片,但卖缸人却“头也不回往前走”,因为他觉得:“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通过对材料的整体把握,我们可以得知材料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卖缸人”。因此,我们的立意可定为:当出现了失误(损失)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停留在失误(损失)上,只会伤害自己,而无益于事情的改变;放弃对“缸”的眷恋与惋惜,继续赶路才是聪明之举;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前面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补偿的机会。
妙招三:明确关系法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明辨事物间的这些关系,有助于准确立意。
材料: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分析:“露珠”在枫叶上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却晶莹剔透。“露珠”“枫叶”“荷花”,三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所有的立意都应该紧扣露珠在不同环境下的结果立意。从露珠引申到我们人身上,可以得出以下立意:人在不同的环境(位置、岗位、角色)中,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我们要像露珠那样,坚守自己的个性,保持自我本色,不要受环境的影响。善于借助外物(他人),成就自己。
妙招四:关注提示语法
有的新材料作文在材料的叙述之后,会附上一段对材料的简单议论,这些议论往往会明显反映出命题者的写作方向。重点关注这些提示语,有助于我们准确审题。
材料: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片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中安营扎寨。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
它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有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沙漠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
新材料作文篇10
所谓同向型,是指材料指向一致,彼此不抵触,甚至可以聚合为完整范畴。例如以下材料:
①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即在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当义工须先培训和缴费。据统计,全港参与义工服务的机构约2100家,登记的义工多达90多万人。香港义工文化历史悠久,服务包罗万象,形式不拘一格。
②每年3月5日到来前夕,全国各地都会掀起学***热潮。从首都北京到塞外边疆,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大学学子到部队官兵,他们用扎实的实践活动、感人的身边“***”事迹,动员和引导更多的人投身到学***活动中去。
从影响效果来看,义工服务和学***活动都是帮助他人,造福于民,同样具有激励意义。但若依据这个表象结论去作文,立意平庸。再进一步分析,香港义工的行为属于自愿,是“我要做”,而大陆学***多是应形势要求被迫去做,是“要我做”,在内涵、目的上都不相同,进而还可以扩展为社会体制、文化素养、价值认同等方面的比较。如此一来,思路才能开阔,立意才能深刻。
又如以下三则材料:
①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约3寸长;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得很大。
②狼之所以勇猛矫健,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野外。
③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10个人,并告知说,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10个人都获得了成功,但心理学家最后坦言,他们当初其实只是普通人。
如果简单“求同”,那就是谈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但若考察材料所涉对象的不同属性,环境与对象的不同关系,就会发现:热带鱼生存环境逼仄但安全,狼生存环境广阔但危险;热带鱼安于现状,被动生存,狼迫于生存压力,主动猎食;热带鱼和狼只能适应环境,不能选择,而人可以有积极的自我暗示,超越平凡,实现更高价值。
所谓对立型,是指材料指向相反,意旨矛盾,从表面看来不可调和。例如以下材料:
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谚语)
③要仔细听取别人提出的意见,不要随便指责向你提出意见的人。(达・芬奇)
④相信任何人与不相信任何人,一样是错误的。
这四则材料看似让人眼晕心乱,但其实“听别人的话”与“走自己的路”并不矛盾,前者是在规划阶段对各种方案的调查、收集和整合,进而优化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后者是在践行阶段坚定不移地前行和落实,不犹豫彷徨,不疑虑焦躁。宏观来看,它们是认知事物的两个步骤,即先理论后实践,统一在认识论范畴内。
可见,“异中找同”不是将二元甚至多元材料等量齐观,强行扭合或者一刀切,而是将它们整合到属概念(上概念)的范畴内,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例如以下材料:
①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