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故事篇1
相传《伊索寓言》的作者是伊索,他是大名鼎鼎的古希腊寓言家。伊索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他一出生,便遭遇不幸――据传他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意***;同时,他又矮又丑,被人当作疯子。
他之所以能成才,主要得益于他的母亲。在苦难的童年生活中,也许只有母亲一人愿意为他操劳。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等到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经照料过他的老人一起离家去各地漫游,因此知道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等动物的故事。这些,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成为了奴隶。有一天,伊索梦见幸运之神在向他微笑,并把手指放进他的嘴里,使他的舌头放松。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开口说话了。从此以后,人们便都很喜欢听伊索讲故事,也都敬佩他超凡的智慧。伊索曾经机智地解救朋友,还打破了自己奴隶身份的桎梏。但最终,他因得罪了主人而遭到杀害。
[内容概要]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现存的《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后人将它们统归在伊索的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中又加入了印度、阿拉伯等国及基督教的故事,最后达到了现在的三百多篇。所以,严格地说,这部作品应该是对古代寓言故事的汇编。
从这本书的内容和思想内涵来看,它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它揭示出当时穷人和奴隶的悲惨处境,表现出严重的阶级对立,同时也谴责了当时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和恶人进行斗争。这些故事,是现代读者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例如,《农夫和蛇》劝诫人们对敌人不要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去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指出当***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的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平安安地生活的。
[美点探析]
《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浅显的小故事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还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是寓言的典范之作。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或将它作为说理论证的例子,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此书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伊索寓言》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美在故事精巧。《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都短小精悍,每则故事一般只有四五百字,读者很快就能读完。故事短小并不意味着乏味,这些故事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让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
二是美在内涵丰富。读任何一个寓言故事,我们都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受到启发。原来,《伊索寓言》就像一个魔法袋,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故事的许多意蕴,这正是我们对《伊索寓言》百看不厌的原因。
三是美在语言独特。作者的语言技巧十分高超。一是采用拟人化的语言,比如赋予故事中的每一种动物以人的性格:牛忠实,狐狸狡猾,狼则奸诈。作者借这些动物来讽刺、批评现实生活中某些人身上的弱点。因为伊索奴隶身份的局限性,他搜集的都是流传在奴隶中问的故事,都是以物喻人的,所以,《伊索寓言》还被称为“奴隶的语言”。二是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让读者在幽默的语言中明白故事的寓意。比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就是通过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从而让读者领会其中的寓意的。
[精彩选文]
(一)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都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又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一起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的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接受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公山羊的后脚,跳到他的背上,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再去做。
真情赏读
从标题看,这则寓言是通过讲述动物的故事来寄寓深意,启发读者思考的。狐狸不小心掉进井里,爬不上来了。他使出了浑身解数,诱骗公山羊下到井里喝水,然后借助他的身体从井里逃了出来。
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作者通过对狐狸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把狐狸狡猾的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当狐狸掉入井里后,“挣扎”这一动作表现出它求生的本能,也为下文写羊的上当受骗埋下了伏笔。当羊主动问井水的味道如何时,作者着重描绘了狐狸此时的心理和神态:一个“暗喜”、一个“镇定”,使狐狸狡猾、富有心机的个性暴露无遗。接着,狐狸精心准备,诱使公山羊上了当。
再回到故事本身,故事的寓意隐含在狐狸最后说的那句对羊的忠告中,这句话像是在暗示读者:羊正是因为不够聪明,才会这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作者在揭示故事的寓意时说:“聪明的人应当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二)赫耳墨斯和樵夫
从前,有个樵夫在河边打柴,不小心将斧子掉进河里,他伤心地坐在岸边痛哭。赫耳墨斯正好从此经过,问明他哭的原因,很可怜他,就跳进河里去捞斧子。第一次,他捞上来一把金斧子,樵夫说不是他的;第二次,他捞上来一把银斧子,樵夫又说不是;第三次,他把樵夫的斧子捞了上来,对方认可了。赫耳墨斯看樵夫为人诚实,将三把斧子都给了他。
樵夫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伙伴们听。有个伙伴也想得到好处,便拿上一把斧子,去河边砍柴,没砍几下就故意把斧子丢进河里,然后坐在那里哭。不久,赫耳墨斯出现了,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回答说丢了斧子。赫耳墨斯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不是他的,这个人立刻说是自己的。赫耳墨斯明白了他的用意,不但没有给他金斧子,就连他掉进河里的那把斧子也不管了。
这个故事说明,神只会厚待诚实的人,而鄙视那些小人。
真情赏读
智慧故事篇2
关键词:数学;故事;智慧;生活
长期以来,数学给人们的感觉是一门学科,是各类知识的组合,这是对数学含义的限制。事实上,数学是人类智慧体现的一种形式,数学式的思维在我们头脑中发展,就如同语言能力一样,它是人类最基本的智慧之一。数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基本智能的需要。柏拉***说过:“没有数学就没有真正的智慧。”
在开展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探索与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目的是开发孩子们的数学智慧,为孩子们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平台,而不是建构式生态课堂的表现形式。如何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转变为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是我们数学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智商与数学的学习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决定因素,只能说孩子还没有领悟到数学的智慧。数学在每个孩子眼中呈现不同的样子,有的孩子仅仅把对数学的感觉停留在认识了几个数字(1,2,3,4……),有的孩子在谈到数学时可能会想到加减乘除的计算,还有的孩子会想到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的体现(比如,买东西和卖东西)。
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领悟到数学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仅是***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建构式生态课堂只有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启迪数学智慧。
就建构式生态课堂中如何启迪孩子们的数学智慧,浅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数学的故事
1.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二、从故事中找到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把数学的学习生生从生活实践中剥离出来,那样就是失去了生命意义的数学,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数学,孩子们面对这样的数学最没有兴趣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最感兴趣的还是故事,通过故事孩子们能学到很多东西包括智慧。数学也是这样来的。
案例:如果把小动物们换成一列数在站队,你能不能通过下面的数字站队方式来找到第20个数字是哪个呢?
1,3,5,7,9,1,3,5,7,9…第20个数字是谁呢?聪明的小朋友你能不能告诉我呢?
仔细观察这组数字的排队规律原来是1,3,5,7,9这五个数字按着这个顺序在重复站队,第20个数字就很简单地找到了,一年级小朋友可以按着这个规律接着往下写,写到第20个就知道是9,学习过除法的孩子们可以通过除法计算20÷5=4(组)就可以知道第20个数字是9。
总结: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智慧故事篇3
向上帝祈求智慧:
所罗门是以色列最有智慧的国王。《圣经》列王纪这本书讲述了所罗门如何向上帝祈求智慧:“王到基遍去献祭,因为在那里有极大的邱坛:一千燔祭所罗门提供他在那坛上献。在基遍耶和华向所罗门显现在夜间梦中:上帝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
所罗门说:“你仆人——我父亲大卫用诚实,公义,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又为他存留大恩,赐他一个儿子坐在他的位上,正如今日一样。耶和华我的神啊,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仆人住在你所拣选的民中,这民多的不可胜数。所以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明是非。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列王纪上3章4-9节)
神就对他说:“你既然求这事,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可以听讼,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象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象你的。”(列王纪上3章11-12节)”希伯来圣经“也指出:“整个世界都希望听众去听神赐予所罗门智慧之心。”
所罗门的判决:
有两女来到所罗门前为了解决而争吵,谁是这婴儿真正的母亲。当所罗门建议他们应把活生生的孩子用剑劈成两半,一个女人说,她宁愿放弃这个孩子,不愿看到他被杀死。所罗门宣布那个表现出的是怜悯之心的女人是真正的母亲,并给了她的宝宝。
功业背景:
所罗门登基,继承了父亲大卫的广阔土地版***登基,继承了父亲大卫的广阔土地版***:东北到幼发拉底河,东南至亚喀巴湾,西南延至腓利士、埃及边界。所罗门王野心勃勃,他的决策判断多有智慧与谋略。他大力加强统治的国家机器,在全国划分十二个行***区,增设各种官职,以便于行***统治和收取中央赋税。
所罗门还加强首都耶路撒冷的防御建设,扩展耶路撒冷城墙,并在耶路撒冷之外建立米吉多、夏琐、基色等六座设防城邑。还修建积货城、车辆库、战马场等。
至今在米吉多还发掘出所罗门时代的养马场,在亚喀巴湾北端的以旬迦别(今名埃拉特)今发现有所罗门时代的金属冶炼厂的遗址。所罗门时代,以埃拉特港为基地,发展海上贸易,他的贸易船队航行于红海、地中海,远达非洲、印度等地。
建造圣殿:
所罗门另一重要功业是建造圣殿与王宫。他完成了当年他父亲大卫未能完成的建殿大业,据载建造圣殿费时七年。《圣经》列王纪上第6章和历代志下第3章详细记载建殿的经过与宏大的规模。此座圣殿后世称之为“第一圣殿”。
智慧故事篇4
一、王戎不取道旁李――假设思维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不然的话,早就被过路人摘完了。”
在故事里,王戎运用假设思维来推理分析,得出李是苦的结论,在数学中,运用假设思维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往往能很快解决问题。
例题:小明上山每小时行2千米,下山每小时行4千米,求平均速度。
学生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2+4)÷2=3(千米)。其实,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但题中没有告诉我们路程是多少,我们可以假设路程为12千米,先算出上山所需的时间:12÷2=6(小时),下山所需的时间:12÷4=3(小时),再算出平均速度:12×2÷(6+3)≈2.67(千米/小时)
二、司马光砸缸――逆向思维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同伴突然落水,小伙伴都想尽快把同伴从水缸中解救出来。他们想了许多办法,但无济于事。因为这些办法看似不同,实则从思维的角度看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求同思维。而司马光急中生智,果断地举起一块大石头朝缸砸去。水瞬间涌流出来,缸中的同伴脱离了危险。司马光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适时地调整了思维方式,转换了思维方向,冲破了人们普遍的思维定势,运用了求异思维,特别是逆向思维,使水“主动”离开人,而非人“主动”离开水。
这个故事的启发是: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从正面入手按习惯思维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时,不妨变换思考角度,往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将三个周长都是17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
如果从小正方形的周长出发,求边长,17÷4不是整数,凭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根本行不通。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去思考: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就是8条正方形的边长,这正好是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即17×2=34(厘米),换个角度思考,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曹冲称象――等量代换
曹操得到孙权送给他的一头大象,十分高兴,曹操想知道大象究竟有多重,但无法直接去称它,怎么办呢?正当官员们束手无策的时候,聪明的曹冲就想出一个办法,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体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某些数学问题若直接思考有困难,但可以把原有的条件或问题用等价的量去代换,从而找到解题的线索。
例:体育室有5筐皮球,如果从每筐中取出15个,那么5个筐里剩下皮球的个数正好等于原来2筐皮球的个数。原来每筐装了多少个皮球?
分析:根据“5个筐里剩下皮球的个数正好等于原来2筐皮球的个数”,说明5个筐里取出的皮球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3个筐里皮球个数的总和,用取出的皮球总数除以3,就可求出原来每个筐里皮球的个数。15×5÷3=25(个)
四、盲人摸象――整体思想
从前,有几位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摸到大象腿的盲人说大象就像一根大柱子, 摸到大象鼻子的说就像一根管子,摸到大象肚皮的说就像是一堵墙,摸到大象耳朵的说就像一把扇子。几位盲人从局部认识大象,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一个启示:要全面地考虑问题,不能以偏概全。在数学学习中,有些数学问题从每个部分或条件去思考不易解决时,可以把问题的各个部分或条件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虑,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小明带着一只小狗和小红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红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狗遇到小红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红那边跑。当小明和小红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问题求“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题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小狗跑了多少时间,但我们整体考虑发现,“小狗在不停地来回跑。”说明小狗跑的时间与小明和小红相遇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先算相遇时间:1200÷(55+65)=10(分),再算小狗跑的路程:10×240=2400(米)。
智慧故事篇5
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
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它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一把将老鼠抓住。
“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
“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野猫讥讽道。
然后,野猫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两半。
【启示】:“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这句话在现实中给人深刻启发。“位置”代表一种权力,他人膜拜的不是一个人,其实是权力。我们常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其实就是说作为管理者要清醒地认识自己,不能因为手中的权力而迷失自己,最终落得惨淡收场。
给予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启示】: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时,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留个缺口给别人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智慧故事篇6
一位年轻的炮兵***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的表彰。
――如果公司像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
合理分粥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他们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责任、权力和利益是人生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力,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老农移石
在一块农田当中,多年来横放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还弄坏了他的种耕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头被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终于下决心了结这块巨石。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却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深,那么厚,稍一用力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大锤打碎,清出地里。刹那间,老农脑海里闪过多年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更早些就可以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他禁不住一阵苦笑。
――管理活动中。往往会遇到反复出现的问题或不良现象,如讳疾忌医或拖延了事。积压下来,就必然造成困难。所以,对管理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问题,不应回避。而应抓住苗头,及时调查,追根溯源,尽快找出解决的办法。因为有些看似巨大的困难是很容易解决的。
老鹰喂食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
老鹰一次孵化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照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饿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
――“公平”不能成为组织中的公认原则,组织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耽误了进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将会遭到自然淘汰。
纪昌学箭
纪昌向飞卫学射箭,飞卫没有传授具体的射箭技巧,却要求他必须学会盯住目标而眼睛不能眨动,纪昌花了两年时间,练成即使锥子刺来眼睛也不眨一下的功夫。
飞卫又进一步要求纪昌练眼力,标准要达到将体积较小的东西能够清晰地放大,就像在近处看到的一样。纪昌苦练三年,终于能将最小的虱子看成车轮一样大。纪昌张开弓,轻而易举地一箭便将虱子射穿。飞卫得知结果后,对这个徒弟极为满意。
――学习射箭必须先练眼力。基础的动作扎实了,应用就可以千变万化。企业的经营也是一样,基本的人事、财务、技术、业务一定要好好掌握,那么后续就可以大展宏***了。办企业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砖,而忘记打牢基础。总有一天塔会倒塌。
袋鼠与笼子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米加高到二十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米。
一天几只袋鼠在一起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我们的笼子?”有一只问。
智慧故事篇7
关键词: 故事 幼儿教育 诀窍
故事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形象活泼的语言吸引小听众,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父母说:“我的孩子就喜欢听故事,总爱缠着我给他讲故事。”其实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故事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好工具、教育孩子的好教材,可以说故事就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在幼儿园里,如果老师能注意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经常讲给幼儿听,往往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讲故事,幼儿能学习语言,接受品德教育。世界上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可是有的老师讲故事幼儿爱听,有的教师讲故事幼儿不爱听,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给幼儿讲故事也是一门学问。
讲故事有什么诀窍呢?不外乎恰当选材、趣味讲述、有效启迪。
一、选择合适的故事
1.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故事
只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其理解程度的故事,幼儿才会感兴趣。一般来说,两三岁幼儿理解力有限,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可选择一些讲述生活常识、规范幼儿行为的故事,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词汇尽量口语化。随着孩子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故事内容可渐趋多元化,如思想品德、***历史传统、自然科学常识等,情节要有起伏,词汇可使用浅显易懂的书面语。对幼儿来说,童话、神话故事最有魅力,如《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叶圣陶童话选》等都是讲故事的好材料。
2.针对幼儿个性选择故事
如果发现幼儿个性上存在不足,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当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个性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对胆小懦弱的孩子,要多讲些英雄勇士的故事;对粗暴霸道的孩子,要多讲些谦逊礼让的故事;对爱慕虚荣的孩子,要多讲些颂扬内在美的故事。
3.抓住教育时机选择故事
幼儿犯了错误,有时直接批评会给他造成心理压力,或产生逆反心理,强化错误行为。如果借助具有教育功能的故事,就能有效避免负面影响,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二、学会有趣味地讲述
1.教师要熟悉故事
给幼儿讲故事,不应照着书念,因为念书不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影响教育效果。幼儿故事一般不长,故事内容是容易记住的。讲故事前一定要有所准备,根据故事的中心思想和重点熟悉故事,把故事情节和主要对话记熟,同时要想好怎么讲,不一定把每句都背诵出来。在故事情节和主要对话不随便改动的情况下,用口语化语言讲,会讲得更生动,更能吸引幼儿。对难懂的词,应该考虑怎样解释清楚。
2.掌握讲述的艺术性
给幼儿讲故事要掌握技巧,如果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幼儿定会兴味索然。首先,应分析主题,确定用什么语气,需要突出什么,讲到哪儿应提个什么问题让孩子回答,等等。讲故事时应该注意:①态度要和蔼可亲,开讲前猜个谜语或提个问题,引起兴趣,再自然引出故事。②故事要讲不要念,也不要背,语言要口语化。而且要有对象感,讲故事时,要时时想着他们,看着他们,注意他们的反应。③要有起伏高低,抑扬顿挫。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声音有高有低,节奏有快有慢,重点的地方要突出。④要有动作,有表情。要想把故事讲活,不但要有喜怒哀乐的变化,而且要学会用眼神和手势,做到心到、话到、眼到、手到。在讲故事的语言技巧方面不妨学学孙敬修老先生,他在讲故事时,就十分注意语言适合孩子的口味。此外,对故事进行形象化加工,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象声词。这样可以使故事活起来、动起来。
培养和发展儿童想象力的最好方法是在讲故事时,为他们准备一些***片、玩具和实物。可以边讲边让他们看***片,听模拟的声音,触摸有关的实物,这样大脑中就会浮现一幅幅鲜明的***像,浮想联翩,使想象的触角伸得更深、更远。还可以让儿童边听故事边看书,或边听音乐,了解快乐和悲伤的心情。了解人的情感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经验。因为儿童对感知的对象十分敏锐,只有当感知和思考对象是可以看得见、听得着或摸得着的形象时,才能正常工作。
三、进行有效启迪
给幼儿讲故事不是为了敷衍幼儿,而是为了开发幼儿智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讲故事时,要注意给予幼儿多方面的启迪。如在讲前、讲后或在重要地方提出一些问题,如“谁对,谁不对,为什么”,“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原因是什么”,待幼儿回答后再问“以后会怎么样”、“会得到什么结果”等,使幼儿边听、边想、边构思,这样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启发他们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时讲到高潮时,还可以卖“关子”,让幼儿自己猜猜故事的结尾,处理故事的结局。德国大诗人歌德的母亲每天都给儿子讲故事,每讲到关键之处,就“且听下回分解”,下面的故事情节就让小歌德想象。第二天,讲故事前,先让孩子说说是怎么想的,再讲。
智慧故事篇8
近期在高中教师的自主研修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琵琶行》和《故乡的榕树》两个课例,这两堂课的内容虽属不同的文体,但都是极具魅力的好课,具备了智慧课堂的智慧要素。
一、智慧课堂要有智慧的教学语言
《故乡的榕树》的教学语言,流畅清晰、富有诗意,与文本娓娓道来、情韵悠长的语言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且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很明确的指导性,例如让学生去概括文章的内容,她提出两个要求“全面、精炼”,让学生去概括“和榕树有关的人和事”,教师示范了“人物+状语+动词短语”的句式结构,教学语言的操作性强,学生很容易入门,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听《琵琶行》,首先被吸引的,也是授课教师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如果说《故乡的榕树》的教学语言具有富有诗意、操作性强的特点,那么《琵琶行》的教学语言则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智慧。首先,授课教师将叙事长诗《琵琶行》的特点概括为“有故事”,并用“有事故的人”“有故事的音乐”等小标题,引导学生细读、深读文本,理出其中的故事,体会其中的情感。这“有故事”三个字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我们知道学生是最喜欢听故事的,于是整个课堂就在学生饱含兴趣时展开;其次,教学语言特别有感染力,一位专家在评课时提到,“《琵琶行》的教学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的要求很高,教师如不能用富含暗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的联想,学生就无法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而授课教师充满感染力和同情心的引导和讲解语言,深情并茂地使学生处在悲剧美的欣赏氛围中。
二、智慧课堂要有智慧的教学设计
回味《故乡的榕树》的教学设计思路,体会课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品位“过程与方法”,整个教学活动针对文本内容、结构、语言、意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展开,而又紧紧围绕“品味语言”这个核心,运用“读、说、体会、表达、模仿创新”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声有色地绘景,诗意地抒情,解决了学生“眼前有景道不出,心中有情不会抒”的表达困境。
《琵琶行》的课堂鲜明地体现了“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首先,以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基点,课堂在学生自读文本,表达对诗歌语言、思想情感看法的基础上展开,体现了 “学生在我心中”的课堂教学理念;其次,授课教师的以“孺子解吟长恨曲,胡人能唱琵琶篇”的铺垫为发端,继而提出提携课堂的总问题“《琵琶行》为何如此著名,它的巨大艺术魅力来源于哪里?”来作为串联课堂的线索,再以具体的设问和追问,直扣文本,从“悲剧美、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四个维度,引导学生们完成了对文本的阅读和鉴赏。
在文本的鉴赏环节,教师试***抓住作品内外的故事,营造“有故事”的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辛酸故事中感受故事,感受音乐,感受作品之美。正如一首诗歌有“诗眼”一样,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有点睛之笔――抓住一句“同时天涯沦落人”,带领学生研读文本,深切体会诗人和琵琶女“同是”沦落人的“沦落情”,品味“沦落音”的语言魅力。教师设计的“诗人和歌女为何‘同是沦落人’?”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也直指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感受悲剧美,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
三、智慧课堂要有“用教材教”的智慧
《故乡的榕树》的授课教师设计了一个写作练习环节,在语言创造力上引导学生走上“模仿创新”之路。在课堂上教师说了一句话:“我相信给同学们一个支点,大家一定可以成为'我手写我心'的诗人”,其实这位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她借助《故乡的榕树》的语言的诗意和魅力,让学生将后几段的散文语言,改写成诗意的韵文,这是一种“借文助人”的智慧。
智慧故事篇9
今天我读了《人的智慧》这则故事,它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这个故事是这样写的: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牵着一头牛在田里耕地。老虎问牛:“你的力气比人大得多,怎么还听人的话呢?”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问农夫:“喂,我想问你,什么是智慧?”农夫说:“你想看智慧,我给拿去,不过,怕你吃了我的牛,我得先将你捆上。”
老虎想了想说:“好吧。”农夫把老虎捆起来,然后对老虎说:“智慧我给你拿来了!”
读了这个小故事,我懂得了: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运用智慧就能取胜。
智慧故事篇10
关键词:爱智慧 危途 礼
什么是中国哲学的爱智慧
1 哲学是爱智慧。
什么是爱智慧。爱智慧是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对先贤、对历史、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并以此理解为基础对生活做出实质性抉择。这一抉择就是我们的行为。
每一次这样的行为都将我们的生命带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中,一个只有你独知的领域中。在这一领域中,世界、人类、大地、时空与你处于无间的融合中,在这一融合中,你或有智慧或无智慧。所谓智慧是意味着你是否秉承、顺应了只有你独知的这一融合境域中的中正力量。
智慧就是秉承“独知境域”中那一本源意义上的中正力量。有了这一中正力量,我们的抉择才不会坠毁入危途。
我们的一生都是在这种“独知境域”中进行抉择。每一次抉择,或有智慧,或无智慧。但无论怎么样的抉择都是你自己的抉择,而不是他人的抉择,你要承担你抉择后一切发生的事件,无人能代替你承担。逃避承担不仅不是智慧的,同时也不是爱智者的生活方式,爱智者,不一定是智慧的,但承担自己抉择后的一切事件则是爱智者的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没有承担后果的爱智慧行为,永远不可能是智慧的拥有者。
自己抉择并承担抉择是一切爱智慧者本源意义上的生活方式。只有这种自己抉择并承担一切后果的行为,世界的真实意义才可能为我们打开,一种诚实的力量将去除掉一切虚浮不实的幻象,世界的真实意义将洗净你内心一切污秽,你将处于本源真实的中正洁净中。
每一次抉择,或智慧,或愚蠢,但无论怎样抉择都由你自己做出,并由你自己承担抉择后的一切。先贤只是以睿智的目光作壁上观。先贤只能冷静的言:自己抉择、自己承担,没有人能代替你。
爱智慧就是你自己看着做作壁上观的先贤,对现实处境中的事物做出抉择,没有现成的旅游指南为你指出坐几路公交车可以到达目的地。
爱智慧不等同于你就有智慧,只有你做出抉择了,这时才能判断你是否有智慧。
一次有智慧,不代表你终生有智慧。你仍在充满歧途的旅途中,或危坠,或走出危途。只有生命秉承中正之力,不断走出危途,智慧积累越多,我们才能逐渐接近那“善的相”,接近那“良知”,接近那先贤中的“仁”,或拥有。但拥有并不一定代表你永远都在真理之路上行走,你的抉择还有可能将你带入危途。
形而上学的终结,意味着先贤只作壁上观。爱智慧、有智慧,需要你看着壁上观的先贤,在他们的光辉下,进入你未知的领域。领域永远是未知的,因为你不是上帝,不是先知。在未知领域中,壁上观的先贤只能告诉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爱智慧,就是自己独行在“危”、“微”的路上,心秉中正而不坠毁入危途。
当我们沉溺于先贤的典籍中,忘了自己的抉择时,这是对生命存在的遗忘,这种遗忘恰能导致你误入危途。因为存在是你自己的存在,不是先贤的存在,先贤不能代替你存在。沉溺于先贤的典籍,是自己对自己独知领域的无视,是舍已从人。当我们舍已从人时,你将离危坠之途不远。舍已从人,你将偏离中正之途。
中国先贤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充分揭示了我们终生都在“危”、“微”的途中独自行走。
问题是:哲学是爱智慧,我们怎样才能在哲学的智慧下,在“危”、“微”的途中独自行走减少坠毁入危途的机会?
中国先贤又曰:“惟精惟一,允执其中。”
怎样才能“惟精惟一,允执其中”?
“中正”与“礼”,二者互为表里,达“惟精惟一,允执其中”之界。
何谓“中正”?
中正是自己在独知的领域中,秉承决定这一领域的力量,以仁厚明睿之心察事之隐微。中正是一种仁厚笃实的生命,这一生命秉承着你所在境域的那一生生的混元力量。何谓仁厚笃实的生命?这一生命不因外在虚云浮障而改变自己仁厚笃实的中正之心。中正是仁厚笃实的生命秉承决定其所处境域那一力量,生命与其所处境域的合一,正所谓天人合一。中正是一种吾人在所处境域中,一种物我人和谐的生命流畅。
何谓礼?
礼是中正之心应事之外发,是随着境域发生变化、中正笃实生命的具体的行为。礼修正言语行为以避免我们误入歧途,其是对我们行为惟精惟一的修正,是对生命中正笃实惟精惟一的磨练。
礼是中正生命力的应事之外发,同时礼又是对中正笃实生命的惟精惟一之养护。中正与礼互为表里助吾人步入爱智者的中正大道。
中国先贤用礼磨练吾人,避免吾人误入危途。礼对生命之意义,荀子之论甚是精微。
“做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为安,若者必危;苟情悦之为乐,若者必灭。故人一之于礼仪,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 (《荀子·礼论篇》)
在中国先贤的思想中,“一之于礼仪”的言语行为可免吾人行走坠入死、害、危、灭之危途。
哲学是爱智慧的。中国哲学的智慧可以说是一种存在的智慧,一种避免吾人生命坠毁入危灭之途的智慧。个体生命何以才能是一种智慧的存在方式,中国哲学要求心秉中正,以礼规范自己言语行为。若此则可多一些智慧,在独行于“危”、“微”途中不致坠毁于危灭之途。
吾人行走何以易坠入死、害、危、灭之危途,这源于吾人欲心之危,道心之微。欲心重,道心微,则行为无度,破天地人伦和谐,故吾人行走易坠入死、害、危、灭之危途。
针对欲心之危、道心之微。
荀子曰: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荀子·礼论篇》)
从荀子对礼之起源之论,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先贤充分尊重“人生而有欲”这一事实,有欲则必有所求。问题不在有所求,而在于所求是否有度、是否恰当,是否因欲心而害了道心。故中国先贤在人生而欲,有欲必有所求这一前提下,制定礼仪养吾人合乎法度的欲望之求,避免吾人欲心危害道心从而坠入危途之域。
欲是吾人源于天地的生命力,需以礼仪调和养护,善养则欲心不害道心,吾人不致入危途之域,且可使吾人生命入中正精微之界。
礼养的三个层次
从中国先贤对礼之论,我们可以看出礼是“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礼是对个体生命的养护,个体生命又必在一具体境域中生存,礼养个体生命必养其所处的具体生命境域。具体生命境域含自然环境与人类群体,故礼之养必包含三个层次:个体生命、自然环境、社会群体。
1、对个体之生命之养
个体生命以何与其所处境域进行关联?
目耳口鼻体与行为、言语,故礼必养耳目口鼻,修正吾人言语、行为。
礼养目耳口鼻体。
“稻梁五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钟鼓管弦,所以养耳也;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疏房、床第、几筵,所以养体也。” (《史记·卷二十三》)
养必有节。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论语·乡***》)
从孔子在饮食方面的这些礼仪,我们可以看出先贤之制礼仪既重对生命之欲的养护,又重欲不至过而无节度。所以,孔子养欲重在有节,故其“惟酒无量,不及乱”,“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朱熹《四书集注》中先贤对此段之注,充分体现了礼仪重养吾人欲,又重节吾人之欲,使欲必不穷乎物,为外物所牵而丧吾人中正清明。
“谢子曰:圣人饮食如此,非极口腹之欲,盖养气体,不以伤生,当如此,然圣人之所不食,穷口腹者或反食之,欲心胜而不暇择也。”
礼重养欲节欲,重欲不穷乎物。
人生而有欲,从欲是生生之为人的本质特征,礼则使吾人之欲流畅而不及乱。这是先贤制定礼仪养欲节欲的核心所在。
2、对自然环境之养
人不可能无欲,欲发之于内在的本源的生命力,外体现为目耳口鼻。故礼必养其目耳口鼻。但礼之养必有分寸,必使吾人之欲不伤物为度。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孟子·梁惠王》)
在人欲与物的关系上,礼节吾人之欲。若吾人不能节制自己之欲,则必导致欲穷乎物,物屈于欲之现象。如当今社会屡屡出现的生态危机,就是人不能节自己之欲而伤物的恶果。
中国之礼重人物相谐,重二者相持而长。既使欲不穷乎物,从而丧我,丧吾人中正平和流畅的生命。同时也重对物之养,不因欲而屈物、伤物。
“欲必不穷乎物,物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这是中国先贤以礼来规范人与物关系的原则,从而以达两者相持而长的和谐境界。
3、对群体之养
养目耳口鼻,不能离我们所处之境域。因我们是与他人共在一个境域中,而物也非无穷尽。故礼养目耳口鼻体使欲必不穷乎物,同时礼之养必重群体和谐而不致乱,礼重修正吾人言语行为使我们在一个俱体境域中彼此和谐,达物我人统一和谐。
达物我人统一和谐,礼对群体之养必有秩序、必有等级,群体之间必是和谐。故礼又重对人类群体进行分别,在这种分别的基础上修正个人的言语、行为,以谐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养护我们所在境域的生生流畅。
“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何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篇》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礼记·曲礼》)
礼通过上述种种方式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终达“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篇》)这种群体相和的境界,以实现先王恶其乱,制礼以分之的目的。
在有所别的群体中,为使此群体彼此和谐,礼重修正个体的言语、行为,以达人与人之间彼此既有所养、又谦恭礼让之界。
“君子恭敬樽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礼记·曲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礼者养也,养护我们的生命。从先贤对我们的生命观点,我们可以看出生命非只是心灵的观念体,生命是肉体、心灵与其所处境域的高度合一。宁静致远的心灵必有与其所处环境和谐流畅行为,合乎礼的行为必对内心之中正平和进一步予以养护,对其所处境域有一种光辉笃实之养。
“故礼仪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肌肤之会、筋之束也。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礼记·曲礼》)
以礼对生命予以养护,则可“固人肌肤之会、筋之束也。”
礼对生命之养要让生命处于与天地合一的生生的流畅之中。
“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物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荀子·礼论篇》)
在这一“日月以明,四时以序”的和谐境界中,生命如夫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生命处于与天地合一的生生流畅之中。
中国先贤制礼,重在养欲节欲而又重其所处境域的和谐。故礼是对处于具体境域中以具体的行为方式对生命的一种养护。
三、礼养个体生命入精微、致广大
中国之礼重整体和谐,重个体之欲有养同时又与其所处境域彼此和谐。个体之欲有所养而不致乱,这只是个体为人的前提,而不是为人的充分条件。
人之为人,非只是简单养其欲而不致其乱,欲只是生命力的初级阶段,生命力必致中正平和精微广大之界,此才是人之为人的充分条件。
故礼必以具体的修行方式,助人入精微广大之界。
“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矣。” (《荀子·礼论篇》)
“于是其中焉,方皇周浃,曲得其次序,是圣人也。” (《荀子·礼论篇》)
圣人是中国人文精神中的最高境界,达圣人境界为中国士大夫的最高理想。以礼养吾人入中正精微之界可以说是实现人之为人的充分条件。
若至圣人境界,君子必一生终绐如一,敬始而慎终。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仪之文也。” (《荀子·礼论篇》)
敬始慎终,终绐如一,意味君子必一生注重自己修为。“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仪之文也。”
敬始慎终,一生注重自己修为,必从如下方面重养君子之道,以实现人之为人的充分条件,实现中国士人成圣成贤之志。
1、养中正平和心态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君子慎其独,故须臾不敢离其道。不离其道,则以礼约束自己行为以守中正之道。是故“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敖长、欲从、志满、乐极,则丧吾人中正平和,我们离危坠之途也将不远。
“生,人之始也。”中国哲学又讲“生生之为乐”,此即意味着,我们终生都在起点上进行选择,我们终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生命的又一次开始。敬始慎终,是君子一生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恪守的原则。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开始,君子都要以慎独之心,敬其始,毋敖长、欲从、志满、乐极,而丧中正平和。若此方可慎其终,而不至于有善始无善终,背离君子“终始如一”之道。
2、养君子之尊
人生而有尊严,这是一个先天命题,尚不是一个具体的现实存在。要将这一先天命题演化成为一个现实存在,则需吾人以这个“生而有尊严”的先天命题为基点,以礼修正吾人言行。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礼记·曲礼》)
《礼记》对吾人言行的这三个规定是君子养“人生而有尊严” 的起点。先贤对此三个规定的解释甚是明白精微。
朱子曰:“首章言君子修身,其要在此三者,…,乃礼之本。”
范氏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蔽之曰:‘毋不敬’。”
刘氏曰:“篇首三句,如曾子所谓‘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而笾豆之事,则有司存之’意,盖先立乎其大者也。毋不敬,则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俨若思,则正颜色,斯近信矣;安定辞,则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三者修身之要,为***之本。此君子修已以敬,而其效至于安人,安百性也。”
从上述先贤之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可使吾人“动容貌,远暴慢,远鄙倍。”吾人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以此为言行之本,自可养吾人生而就有之尊严,达孟子所谓的“浩然正气”、“威武不屈”的君子之界。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只是养吾人生而有尊严的起点,吾人“生而之尊严”必经大是大非之检验,能临危不丧君子之气节,方能在现实世界中完成君子生而就有之尊严。故中国之礼重养君子临事有大节。
3、养君子临事有大节
世事风云,人事苍桑。吾人一生都在危、微途中独自行走,有时不免遇见危难。遇见危难,临危何以能不坠入坠毁之途,则需吾人临事有从大节着眼之气度。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才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从孟子上述之论我们可以看出:生是我所欲,死是我所恶,但若所欲胜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则吾人舍生取义。故礼记有“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之论,此是在行为上养君子临事勿因个人之利而丧君子之大节。
君子之大节,“非独贤才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故礼重在养育君子临事不丧大节。若能有舍生取义为人境界,自能做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从而避免吾人临危坠入坠毁之途。
君子为养其尊,故重临事有大节。
4、曲尽人情
君子重养尊、重养临事有大节。同时君子有厚德载物、悲悯宽厚之心,为人又平和宽厚,与人相处能忠恕之心曲尽人情。故礼重养君子与人相处曲尽人情。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天生雄迈英杰,但为人极其谦逊平和,其风范甚能体现儒家为人恕道精神。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以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隐私,以沽其直,皆不可以言责善。”(《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
此是对人,若对已,阳明又认为:
“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者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同上)
阳明与人相处,对人对已可谓是曲尽人情,尊人之极。
“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荀子·礼论篇》
阳明待人待已,以中正之心,曲尽人情,尊人之极,至天下莫之能损益之界
我们的行为只有达到上述一、二之礼,才是哲学所言的智慧。吾人因此哲学智慧,生命达至情文俱尽之乐界,物我人和谐。个体生命融入种群文化的一种生生大创化之乐中。个体的生命是渺小的,但当其融入种群文化的一种生生大创化之乐中时,其生命可以说是入精微宏大之界。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们常常在具体境域中,为幻象所惑,坠毁入危途。哲学不是观念之学,不是形而上学。爱智者需要在具体境域中,以中正笃实生命顺乎天地、秉承那处境中的力量,“法礼足礼”,循礼而行,才能养天、养地、养物、养已生生不息的生命,并至生命之极。有此礼之养,“惟精惟一,允执其中”。吾人才能独行的“危”、“微”途中,中正不移,而非坠入危途。
以礼规范吾人行为,则吾人可不丧中正平和之心,吾人常存中正平和之心,则吾人行为则可应事而发,上顺天意,下顺民心,曲尽人情,达“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这一人物我“天地同和,天地同节”生生之界。
结语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爱智慧。什么是中国哲学的爱智慧,中国哲学的爱智慧是在具体境域中,中正笃实的生命以具体的行为方式棗礼,养护自己中正笃实生命、物及同类。如何能将这三者养好,这是中国哲学爱智慧的核心所在。只有在一日三省自身的具体的行为养护中,中正笃实的生命才能入精微致广大,步入智慧的真理之路,而不是在充满虚浮、歧途的意见之路盲行。
参考文献:
《礼记集解》,中华书局校点本
《荀子集解》,中华书局校点本
《孟子正义》,中华书局校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