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谚语10篇

生活谚语篇1

1、贫贱骄人,虽涉虚矫,还有几分侠气。

2、远亲不如近邻好。

3、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4、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5、晨日照云间,午后起风暴。

6、好有好报,恶有恶报,若是勿报,时辰勿到。

7、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8、天出半截虹,当天有雨响。

9、朝刮三,夜刮四,不晌不歪刮一日。

10、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

11、雾露穿夼,好不到响(指低云穿山夼)。

12、久晴必有久连阴。

13、发念处即遏三大欲,到头时方全一点真。

14、立秋有雨秋不干。

15、气是无名火,忍是敌灾星。

16、照塔层层,不如暗处一灯。

17、夜间有风响,早晨无风有大霜。

1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9、富厚福泽,不过厚吾之生。

20、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

21、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22、雷公无雨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4、贫贱忧戚,乃是玉汝于成。

2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

26、开窗日月进,能通灵窍自生明。

27、虎生尤可近,人毒不堪亲。

28、鳑鲏鱼也要留三寸肚肠。

29、世路由它险,人心由我平。

30、云交云,雨淋淋(指上下云走向不一样有雨)。

31、人穷只怕志气短。

32、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33、人望高处走,水向低处流。

34、烟是虚空酒是痨,饭是根本肉长膘。

35、南珥风,北珥雨,两珥都有好天气(指太阳珥)。

36、春天南风不受北风气,秋天北风不受南风欺。

37、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38、东虹雾露(虹在东),西虹雨(虹在西)。

39、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

40、大雾不过三,便有雨天。

41、天下呒难事,只怕有心人。

42、命薄福浅,树大根深。

43、正月二十五刮南风,春天多雨。

44、蚂蚁搬家蛇过道,出门小心挨雨泡。

45、日晕雨淋淋,月晕刮天昏。

46、九里雪大,伏里雨大。

47、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48、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而狗咬人。

49、北风头,南风尾(北风开头大,南风越刮越大)。

50、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51、夏至冬风摇,麦子坐水牢。

52、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53、九里有大雾,百日有风雨。

54、养儿防老,积谷防荒。

55、秋雨大,冬雪少。

56、大风百日回头(百日后有风雨)。

57、大霜毒日现,毒日无好天。

58、***让千乘,贪夫争一文。

59、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60、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绣花针。

61、吃一堑,长一智。

62、北风出高云,风快停;南风出低云,风快停。

63、前人栽树后人凉。

64、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65、算算用用,一世勿穷。

66、该涨不涨,要听风响;该落不落,小心风暴(海潮)。

67、北云南逃,大风随到。

68、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69、万事开端从岁首,一年之计在春头。

70、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

71、鼓打千槌,不如雷轰一声。

72、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73、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74、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75、不见高山,那知平地。

76、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

77、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78、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79、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80、守分安命,趋吉避凶。

81、气候谚语

82、奸雄欺世,纵似挥霍,全无半点真心。

83、吃饭勿忘种田人,喝水要想掘井人。

84、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85、识真方知假,无奸不显忠。

86、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随身。

87、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篱笆三根桩。

88、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89、遗子千金,莫如教子一经(书)。

90、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91、日出日落,云彩烧红,不雨也有风。

9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能用斗量。

9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94、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95、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

96、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97、无风三尺浪,必有大风降。

98、南风若过三,不雨也阴天。

99、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

100、猩猩常不足,糊涂做公卿。

101、好天红太阳,有风紫太阳,有雨太阳白又黄(指日落时)。

102、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里。

10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104、本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105、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06、护疾忌医,掩耳盗铃。

107、南风雨,南风开,不过三天还回来(东风同)。

108、扫地红尘飞,才着工夫便起障。

109、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110、春冷秋热,必是雨节。

111、勿持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福而恣杀牲畜。

112、良田百亩,不如一技随身。

113、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114、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115、日落东风止,不止必转南,不转是雨天。

116、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生活谚语篇2

1、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不见兔子不撒鹰。

3、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4、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5、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6、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7、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8、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9、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10、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11、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12、饭养人,歌养心

13、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14、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15、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16、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17、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18、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19、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20、笑一笑,十年少

21、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22、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23、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24、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25、先睡心,后睡眼

26、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27、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28、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29、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30、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31、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32、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33、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34、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35、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36、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37、哭一哭,解千愁

38、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39、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40、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41、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42、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43、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44、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45、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46、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47、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48、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49、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50、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51、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52、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53、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54、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55、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56、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57、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58、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59、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60、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6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62、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63、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64、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65、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66、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67、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68、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69、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70、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71、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72、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7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74、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生活谚语篇3

2、一年计在春,丰收贵在勤。

3、只要人齐心,黄土变成金。

4、庄稼靠人管,人勤地不懒。

5、吃不穷,喝不穷,盘算不到稳受穷。

6、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7、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8、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

9、灰没火热,酱没盐咸。

10、一扌乍没有四指近。

11、圈里养猪,宅旁栽树,不小几年,由穷变富。

12、养兔养羊,本短利长。

13、饿了吃糠甜似蜜,不饿吃蜜也不甜。

14、会过日子省囤尖儿,莫等少了省囤底。

15、朋友千个少,冤家一个多。

16、老实人常在,脱空人常败。

17、脚正不怕鞋子歪,人正不怕影子斜。

18、勤快人动手,懒惰人动口。

19、好客朋友多,好说废话多。

20、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21、能吃甜桃一口,不吃烂杏—筐。

22、用着是宝,用不着是草。

23、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24、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

25、冻的是闲人,饿的是馋人。

26、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27、天好的刀创药,不如不刺着。

28、喝酒喝厚了,赌薄了。

29、要想方便自己,必先方便别人。

30、要想人尊敬,必先尊敬人。

31、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

32、砂锅子不订,一辈子不漏。

33、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4、不怕慢,就怕站,一紧一慢差一半。

35、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36、百闻不如一见,百说不如一干。

37、智壮英雄胆,艺高人胆大。

38、脸儿壮,吃得胖。

39、嘴把式,光会说,懒驴子上磨屎尿多。

40、水深流势慢,智人话语迟。

41、叫唤的蝈蝈没有肉。

42、手大难遮天,水大不漫桥。

43、贱钱没好货,贪贱吃穷人。

44、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买不错。

45、知足心长乐,能忍身自安。

46、吃饭先喝汤,强似开药方。

47、人多瞎胡乱,鸡多不下蛋。

48、人多没好饭,猪多没好食。

49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

50、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

51、好闺女不如好女婿,好儿子不如好媳妇。

52、儿子的江山,闺女的吃穿。

53、好儿无须多,一个顶十个。

54、会做媳妇两头瞒,不会做媳妇两头传(指传话)

55、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56、人要脸,树要皮,不要脸的没法治。

57、人熊有人欺,马瘦有人骑。

58、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生活谚语篇4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没(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真金不怕火炼,脚正不怕鞋歪。

身正不怕影子斜。

打铁先要自身硬。

无风树不响,无虱不痒痒。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纸里包不住火,眼里揉不得沙。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见利不要命,钻头不顾腚。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到黄河心不死。

人不伤心不落泪。

好汉不提当年勇。

哪壶不开提哪壶。

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一问三不知,神仙怪不得。

一毛不拔。

一回生,两回熟。

三锥子扎不出血来。

先小人,后君子。

刀子嘴,豆腐心。

光打雷,不下雨。

不怕慢,就怕站。

生活谚语篇5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一夜不宿,十夜不足。

一有百有,一穷百穷。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

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有饭休嫌淡,有车休嫌慢。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有志漂洋过海,无志寸步难行。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艺高人胆大。

有志不在年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生活谚语篇6

关键词: 汉英谚语 中西文化 相似文化

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培根说:“Genius,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汉英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

虽然汉语与英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东西方人们的生活经历和对世界的认识在诸多方面很相似,很多谚语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相似之处,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表达的意义也相同。

一、语言形式

1.用词精炼,句式整齐。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对称。如,汉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英谚: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

2.音韵和谐,易于上口。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如,汉谚:“嘴上无毛,说话不牢。”英谚: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量布裁衣,量入为出)。

3.比喻生动,寓意深刻。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汉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英谚: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知足者常乐)。

二、语言内容

1.反映道德观念。中西方传统道德观念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鼓励人们刻苦钻研辛勤劳动。汉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对应的英谚有:With time and patience,the leaf of the mulberry becomes satin.(时间加上耐心,桑叶变织锦)。又比如鼓励年轻人勤劳工作,不要到老年再后悔,有汉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相当于英谚:A lazy youth,a lousy age.(少年懒惰,晚年糟糕)。此外,汉语中有些谚语告诫人们在强者面前要谦虚,并对在行家面前逞能者加以讽刺:“班门弄斧。”类似的英谚有:Never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游泳)。

2.反映宗教思想。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对民族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与之相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汉英语言中。中国人信仰儒佛道三教合一,英语国家人民信仰基督教,有很多谚语表明了宗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反映了佛教的“因果报应”;“乐极生悲”体现了道教的“物极必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儒家“忠孝仁义”人生观。Love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爱使世界更美好),表现了基督教中的“博爱”观点。Everyone is a master and servant.(每个人既是主人,又是仆人),表达了基督教中“平等”观点。

3.反映历史典故。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有警策和教育意义。《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而英语典故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圣经》中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如: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的根源)。还有从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4.反映生活,生产经验。绝大部分谚语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春雨贵如油”等。而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大西洋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如: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汉谚的一大特点是丰富的农谚;英语虽然没有那么多农谚,但反映的经验也有相似之处。汉语有:“瑞雪兆丰年。”英语有:A snow year,a rich year.(下雪的一年,丰收的一年)。

此外,汉英语言中还有许多反映其他经验的谚语,比如描述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多积累经验,就能越做越好。汉谚有:“一熟三分巧。”与之相应的英语有: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文化特点,英谚反映英语民族文化特点,但二者又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汉英谚语都来自民间生活、神话传说、文学作品,语言都具有简炼和生动形象的特点。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谚语逐渐打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汉英谚语互相渗透与融合。对汉英谚语的探讨与研究,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汉英谚语丰富的内涵和哲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生活谚语篇7

[关键词]俄语 谚语 功能特点

[中***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42-02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言语具有鲜明的特色,每个人在交际中使用着全新的短语或结构,如网络语言、外来语等。谚语和熟语是语言中的精粹,能够清晰地强调所述内容的意义。俄罗斯人乐于在交际中展示自己的文化积淀,积极地运用谚语表达思想。他们存在一种共识:一方面,在言语中运用谚语能够提升言语的审美度;另一方面,经常使用谚语的人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人所共知,俄罗斯人以语言的精确性而著称于世,体现在名词的变格、动词的变位等规则中,这一创新具有完整的历史过程,许多人在言语中积极使用的谚语都是言语创新的特殊形式,对于语言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俄语谚语选题之多,数量之大,当今未必能够找到不使用谚语的情景。谚语虽然从一个时代进入另一个时代,但是在新的条件下谚语却变得越来越必要,并没有失去其初始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谚语变成固定短语,并为那些需要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意见的人所积极运用。

一、俄罗斯人运用谚语的现代趋势

交际中使用谚语时,我们培养了一种能力,即借助每个人都了解其义的固定短语和结构——谚语表达自己对具体事件的观点。谚语的作用是唤起人们对当时所发生或描写的事件做出某种反应。生活中有时只有借助谚语才能使人相信某个建议是正确的,有时使用谚语是为了讥讽某人身上存在的某些缺点,或是谴责某人,谚语中的精确词语较之特殊的独白来说,能够更加准确地达到这一目的,独白的价值远远小于谚语。需要强调的是谚语还有一种功能,即将其作为掌握俄语的材料。现在人们每天听不同语言的节目,从最严肃的到最轻松的娱乐性节目,多数语言都是模式化、枯燥、被外来语充斥的,操母语的人说出的话经常缺少文采,有时甚至粗俗,总体上是不值得模仿的范例。换句话说,不能得到审美满足。所以学习母语的过程中学习谚语尤为重要,谚语在儿童的教学与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广泛运用谚语中蕴藏的古老的人民经验和巨大的教育潜力,将对儿童大有裨益。谚语不仅能够在言语中运用,而且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其他活动的资源,既能丰富言语,又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尊敬母语,赞叹母语的丰富和魅力,从而明白人民的语言是取之不尽的宝库。所以正是在掌握俄语的过程中能够完全理解和挖掘民间谚语语言的魅力,学会发现其中的鲜活性和表现力。

俄罗斯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确立了几种使用谚语的现代趋势,在网络上进行的问卷结果表明,现代人积极地在各种场合使用谚语。在现代俄语中,谚语的某些功能倾向相当有趣,譬如:在贸易中,谚语是向顾客施与影响的补充性的也是较为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在销售商品过程中,谚语很可能成为说服顾客购物的工具,因为谚语在人们心中享有巨大威望。存在一种有逻辑的表述:谚语和熟语饱含着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既反映了数代人的典型错误,也指出避免这些错误、省力的捷径。谚语是不需要证据的公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能够证明多世纪以来的生活能力和适用于许多生活场景的必要性。谚语是智者,也是高度浓缩的、精练的、仅用几个词就能表达深刻道理的饱学之士。正是由于这一点,谚语对人们的行为给予巨大的影响,借助谚语人们花费最小的努力,找到实现目标的捷径。有文化的销售员早已看到了自己成功使用谚语的明显结果。谚语中包含人们遵循的确定的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秘密按钮,按开这一按钮就能够释放出对销售员有利的行为反应,即顾客买商品了。表明谚语和熟语中包含大量的消费行为的动力定型,所以销售员使用谚语是挖掘顾客潜意识的有效而特殊的“武器”。此外,谚语是反驳的好方法,能够减少顾客的反对和怀疑情绪。学者Б.果罗文(Головин)指出:“美妙的俄罗斯言语以精确性和形象性而著称于世,民间口头艺术创造了如此丰富的谚语和熟语——语言的璀璨明珠,并非偶然,因为在谚语和熟语中准确清晰地反映了语言本身及其在人生活中的作用。”

二、现代言语中运用谚语的主题、频率和情境分析

为了分析现代日常生活中运用谚语的情境,在俄罗斯的切廖穆珊卡(Черемшанка)镇的居民中做了社会语言学问卷。被问卷人是中学教师、学生、镇其他机构工作者及退休人员,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教育水平,参与者为60人,从年龄结构来看:10~16岁为26人,占43.4%;25~40岁为18人,占30%;41~55岁为8人,占13.3%;56~88岁为8人,占13.3%。

问卷统计结果如下:运用谚语的总数为1221条,100%的被问卷者认为:谚语是准确简洁、富有表现力的口头创作,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创新特点,包含着人民的智慧、古老的生活经验。从谚语的功能来看,现代言语中运用的谚语主题情况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所有的人都认为谚语能给自己带来益处。现在最常用的谚语主题为“人民智慧,忠告”,“劳动,工作”以及“道德,人品”,不常用的主题为“友谊”,“责任感”,“智慧,知识”,“家庭”,“祖国,勇敢,爱国主义”。假设运用谚语受日常情境制约,那么现代言语中运用谚语主要是出于以下目的:首先,确定某种规律。如:“Больше брюха не съешь.”(不要吃的太多。)Чем богаты, тем и рады.(越富越高兴。)На воре шапка горит.(做贼心虚。)第二,调整行为规则。如:“На чужой каравай рот не разевай. ”(对别人的东西不要垂涎。)“От добра добра не ищут.”(眼前有福享,何必远处寻;身在福中应知福。)“Любишь кататься, люби и саночки возить.”(喜欢乘雪橇滑下坡,就得先把雪橇拉上去;要享福就得先吃苦。)“Родину, как и родителей, на чужбине не найдешь.”(祖国就像父母,在异国他乡是找不到的。)[1]第三,根据需要的结果来确定行为方式类型。如:“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 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三思而后行。)“Учись доброму – худое на ум не пойдет.(多学好事,就不会想坏事了。)Утро вечера мудренее.”(一日之计在于晨。)“Едешь на день—бери на неделю.”(出行一天,应准备一周用的东西;准备充分。)[2]除此之外,人的年龄和个体经验起着一定的作用。如:主题“友谊”和“智慧,知识”的谚语在10~16岁群体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占优势,主题“祖国,勇敢,爱国主义”的谚语在56~88岁的老年人中占优势,主题“家庭”和“责任感”的谚语几乎为所有年龄段和社会阶层所使用,现代人认识到谚语的价值,认为在言语中必须运用。大部分现代人都十分清晰地懂得在言语中运用谚语的重要意义,青少年在这方面稍逊一筹,也许是生活经验和词汇量贫乏使然。但最重要的是青年一代不仅不否定谚语的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言语中积极使用。

三、谚语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重要结论:谚语是人类行为和认识世界的特殊调节器,是公式化的判断,表达了人民在道德准则及规范等方面的经验。谚语是在口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固定结构,在言语情境中说话人为克服个体的孤立性,最重要的是建立紧密的社会空间幻想,为此必须将谚语引入自己的言语中,以此强调其意见是建立在并非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的观念上,谚语作用于意识的具体目标以直接目标确定传递言语信息一方,以谚语的语义及意义潜在征服对方。谚语是一种工具,在意识中铭记场景意义,将这一场景改变为确定的课程,借助于谚语文本,说话人尝试通过信息影响说话人的行为,毋庸置疑,这些规则是现代俄语中谚语积极生活的依据。

谚语作为俄罗斯民间口头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也是该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映了该民族的生活、思维方式、特点以及民族的精神面貌。谚语多种多样,仿佛处于时空之外,实质上,无论我们生活在任何时代,谚语都是必备的,总能在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谚语反映了人民丰富的历史经验,人们的劳动、生活和文化观念,正确熟练地运用谚语将赋予言语独特的个性和非凡的表现力。谚语是弥足珍贵的表达思想的手段,蕴含着无条件的真理,在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和角落都能使用。谚语不是评价,不确定人、事物和状况,而是包含着所有人都应遵循的某种道德准则。谚语中表达的场景不是指具体事件,而是人类存在的整个过程,这是人民的“训诫”,所有人都应当遵守。

【参考文献】

生活谚语篇8

【关键词】日语谚语、汉译、文化

【中***分类号】G427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

谚语是人们历经长时间的实践经验从而总结出来的短小精悍的句子,它虽然有时候表达的只是一些很平常的生活琐事或者生活道理,但是它用很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很强的寓意,使人读后回味无穷引发思考和启示。正是因为谚语有了这样的特点,所以谚语的适用性和传播性非常的广泛。日本早在江户时代就诞生了很多的谚语,在《岩波国语辞典(第三版)》的记载中,谚语被定义为 “諺( ことわざ) :昔から言い伝えてきた 訓戒?風刺などを内容とする短 い句。

一、日语谚语汉译主要方法

日本名族跟汉语民族在文化上有很多的共性,这使得两国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者现象所产生的感受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有可以延伸为一直相对性,这种相对性让日语谚语跟汉语谚语在翻译中更加贴切,缩小了隔阂。

。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才形成的,从日语谚语就可见一斑。例如,日语里有个谚语是“己 の欲 さぜる所 は人 に施 すこと勿 れ”,这个谚语其实在汉语里面就有非常对应的汉语谚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种日语谚语的汉译方法叫做对译法,它是日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的一种非常理想的翻译法。

当然,既然日本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就免不了有很大的差异性。民族之间多种多样的文化特点造成了两国人民在生活习惯、到的准则以及宗教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的差异。很多的谚语都与本民族的民族特色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使得大多数的日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只是存在很小的相似性。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在进行日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的互译的时候,不能光看表面的相似性,因为谚语之所以很有价值是因为它往往具有深层次的寓意。译者在互译的时候不能只翻译表面的东西,而是要完全理解谚语的内在含义然后再进行互译。例如,在日本有这样一句谚语:“盆と正月が一緒に来たよう。如果译者但从表面对这句日本谚语进行翻译的话,意思就是孟兰盆节和新年一起来了。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在日本,孟兰盆结和新年的时期根本不是同一时期。原来,这两个节日都是日本的重大的传统节日,所有的企事业单位也都会在这两个节日的时候放假,以供人们到处旅游、访亲和庆祝等等。其实,这个日语谚语的意思就是汉语里的双喜临门的意思,如果直译的话,所译成的汉语肯定让人不能理解产生误会。只有被翻译成双喜临门,其准确的深层次的含义才被表达出来,也就避免了不同民族的人们在理解这个日语谚语时可能产生的理解偏差。

二、日语谚语汉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想使日语谚语的汉译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谚语中的深层含义,就必须处理好日本民族与汉语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进行日语谚语的汉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日本民族注重事物的表面形象特征,习惯用具体的生动形象的句子来描述事物。日本人通常运用具体的概念来准确地定位和概括一些生活道理。而中国人通常恰好与日本人相反。中国人对事物的理解通常是先对事物进行认知,然后从整体上概括所理解的事物。很多的汉语谚语在阐述道理的时候通常非常地笼统,非常地抽象,不如日语谚语那么具体和直观。所以,译者在对日语谚语进行汉译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种很清楚的意识,要将具体的概念清楚的日语汉语转译成笼统的抽象的汉语谚语。例如,日语里的“花 より 団子”翻译成中文的谚语之后就成了“中看不如中用”。再比如,日语里的“狐 と 狸 の 騙しあい”通常汉译成“勾心斗角”或者“尔虞我诈”。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日语谚语被翻译成中文谚语后,具体的表达含义或者道理的事物被中文的笼统的概括的抽象的谚语代替了。虽然二者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不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二者都具有很强的寓意。

第二,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谚语是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平常生活中的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所以不管是任何地方的谚语,只要是其中有比喻,那么比喻的方式和事物肯定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这样一来,由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即使两个不同地区的谚语本来是描述一个事物或者是表达同一个道理,但是它们用的比喻和典故和寓言都不同。这种差异给日语谚语的汉译过程增加了难度。译者要想让不同国家的人们看到译文时能准确理解跟原地区的人们一样的道理,就必须用当地的具有代表性的典故和寓言来让读者理解谚语本来的含义。例如,有一个日语谚语是“草花三年”,指的是一般的初学者要想真正学会日本流行的插花,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这句谚语汉译之后就成了“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样一来,中国人就能理解原有的谚语想要表达的练习基本功很重要并且需要很长时间这样一个道理。再比如,日语谚语“飛鳥川 の 淵瀬”指的是古时候的河变成了现在的浅滩。这个日语谚语汉译之后就是中文里的“沧海桑田”。虽然二者有不同的地方,但是都淋漓尽致地说明了世道的变幻无常。

参考文献

[1]高烈夫,《日汉翻译理论与技巧》.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5.

[2]谷学谦,刘鸿麟.《汉日成语谚语对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1.

[3]林璋,《关于译文的质量指标———可接受性+最大对应关系》《日语学习与研 究》,2008.

[4]日本国语大辞典第二版编辑委员会小学馆国语辞典编辑部.《日本国语大辞典》. 东京:东京都小学馆発行 ,2001.

生活谚语篇9

关键词:***谚语;翻译

1、***谚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共同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大多数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经验,言简意赅,富于哲理。***谚语作为本民族独特的语言现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容,本民族的特色在谚语中得到了全景式反映。***族有数量众多、艺术性强、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的民间谚语宝库,它是***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谚语作为熟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也就是说,在形式上它是习用的固定句子,在内容上有完整意义”。***谚语同汉语谚语一样,也是老百姓口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大多数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经验,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谚语在***语里称为maqal-tεmsil。

2、***谚语的分类

***谚语是摄取生活中富有启迪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成分而锻造出来的金子般的语言。***谚语,有的讴歌和赞颂为本民族人民崇尚的那些美好纯洁的传统、习性及品德;有的揭露和抨击历史上积淀下来的那种保守、愚昧、落后的意识及封建渣滓;还有的是指导人们观察生活、描摹事态、评价事物的哲理。概括说来大致上可分为训诫教诲类、待人处事类、实践智慧类、风土习俗类四大类,其中绝大多数谚语对磨砺意志、修养思想有积极意义。

3、***谚语翻译原则与方法

谚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翻译的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因而翻译方法的选择不仅要保证谚语翻译的准确性,还要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3.1***谚语翻译原则

严复先生提出的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至今被翻译家们在实践中所遵循着。当然,关于翻译的原则也不断有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

3.1.1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文,这是每一个译者在翻译任何一种文体时所必须遵循的第一条原则,翻译谚语也不例外。译者要完全准确地表达原谚的内容,不能根据自己的喜恶歪曲改变原谚,不能有任何遗漏或任意增删的现象,否则就会使原谚的内容残缺不全或面目全非,至少也会使原谚的内容不准确。

3.1.2保留文化原则。保留民族文化词语,体现出原文字表面没有而谚语深层义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背景。原文谚语中的隐形民族文化背景必须通过增补词语翻译出来,否则译文读者很难理解谚语的深层文化内涵。若舍去谚语中的民族文化词,就是丢弃了民族文化义,若替换了就是扭曲或篡改了民族文化内涵。

3.1.3选词用语要精炼贴切。选词要贴切,词语搭配要得当,使语义清晰,不照字面义死译,生搬硬套,否则,不仅语句不通畅,还有可能影响语义。

3.2***谚语翻译方法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的角度逐渐转向文化角度,翻译不仅是语言和文字之间的转换,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现象,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不仅涉及到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也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

本文将从文化视角出发通过对归化与异化策略的研究来探讨***谚语的翻译。归化策略是以目的语国家文化为主,译文更接近读者民族的文化特点。异化策略是以原语言民族的文化为主,翻译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原语言民族的文化,使读者感受到异国文化的特色。

所谓归化翻译,是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笔者认为***谚语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使用归化法翻译。

3.2.1谚语的字面意义相同,实际意义却迥然不同

在谚语中存在着一些字面意义相同,而实际意义却迥然不同的谚语,这主要源于两种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对于这类词语使用异化法只会适得其反,增加读者理解的难度。

如:qorsiqid umii br. 肚子里有糊糊。

依照汉文化“糊糊”一词多有贬义,如:“满脑子浆糊―形容一个人脑子笨迷迷糊糊。”因此,多半会把“肚子里有糊糊”理解成“一肚子草包―形容不经用,没有能力的人。”但在维语里的实际含义确是“满腹经纶”。

3.2.2文化对等时

不同民族对一些同等事物总有或多或少的相同感受或具有类似的民族情感。两种语言具有一些比喻相同,意义相近甚至表达方式也大致相似的谚语,翻译时可采用套译法,即选择与源语相对应的谚语进行翻译。

如:bala―qaza kεlsε, qolap kelεr. 祸不单行

tmyrni qiziqd soq. 趁热打铁

3.2.3谚语的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不一致时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和联想意义,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丰厚文化内涵。一味地使用异化法并不能给予源语完整的诠释。故当隐喻意义与字面意义产生不一致时,字面意义应当服从隐喻意义,即使用归化法。

如:uj ltyrgεn plt bosuid qptu 字面义:杀了牛的斧头扔在门槛上。隐喻义:达到目的后就抛开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可译为“过河拆桥”。

所谓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原文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充满异国腔调。它着眼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旨在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考虑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3.2.4宗教文化色彩浓厚时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若只考虑通顺达意,而忽略了特有的宗教文化,容易造成对其它民族的误解。如:

εjχ qqn bilεn mzr qms. 逃得了谢赫,逃不了麻扎。注:谢赫守护麻扎的人。麻扎,***教贤者的墓地。不可译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因为“和尚”“庙”为佛教用语。

3.2.5以突出民族文化特点为主时

翻译最终是以文化交流为目的,要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其它民族的异域风情,在翻译时需要多加考虑慎重选择。为了加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可以在忠实于源语和人们能够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取异化法。如:

pnni tεtyr kejmεk.(翻穿袷袢)表示“勃然大怒”。

hεqini kεtmεnni pmq.(给他人抡坎土曼)表示“为他人作嫁”。

总之,谚语因文化差异存在表达方式的不同,但又由于语言之间存在共性,谚语也有许多相同之处。故在翻译时,可能会找到与其相对应的译语,但有时却难以找到。因此就决定了两种谚语翻译方法的多样性,无论采用哪种翻译策略,都必须谨慎对待,灵活处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准确、完整地传递给译文读者其所承载的信息。(作者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俊民、廖泽余.对照***谚语[M].***人民出版社.2010.02

[2] 阿里木・哈德尔、张春实、赵世杰.***谚语(对照)[M].***人民出版社.1984.01

[3] 王德怀.***谚语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1

[4] 刘正江.浅谈现代***语成语翻译[J].语言与翻译2003.04

[5] 杨仕章.文化翻译刍议[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9

生活谚语篇10

    关键词:谚语;翻译因素;翻译方法

    一、 引言

    英国作家和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曾经说过:“The genius,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in its proverbs.”谚语是一个民族天赋、智慧和精神的体现。谚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手段的集中体现,是语言中的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而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语言精品。谚语是人类语言文化大树上硕果累累的一枝,是语言白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何为谚语呢?《谚语·歇后语概论》给谚语下了如此定义:“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戒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的话语”。英语一则谚语告诉我们:“Proverbs are the daughter of daily experience。”(谚语是日常生活的产物)英国搜集家Thomas Fuller曾对谚语作过描述:“众多的事理经过煎熬,凝练成寥寥数词,这便是谚语。”英国首相John Russel认为谚语是:“众人的智慧,一人的妙语。”

    以上观点虽各不相同,但都反映了谚语的特点:1、智慧的闪光2、经验的结晶3、精美的语言4、人生的启迪5、无翼的飞翔6、真实的写照。一般我们对谚语的含义理解为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句子,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熟语。大部分谚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人类智慧的闪光,它启迪人生,指导人们的行为 。

    学习英语语言不可能不学习英语谚语,但是英语谚语是几千年英美文化的沉淀,特别是英美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加了我们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尤其是谚语的翻译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谚语本身的含义及其折射出的民族文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试***从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和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两个方面对英语谚语的翻译策略做一些浅层次的探索。

    二、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

    谚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谚语的翻译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了能够反映其特有的文化特色,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影响其含义的因素,正确理解和翻译谚语自身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历史背景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旧的语言逐渐衰亡,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在历史的进程中,谚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地反映其历史的变迁。因此我们在翻译谚语时需要考虑其历史背景,才能正确理解谚语的含义。

    公元前55年,古罗马统帅恺撒征服不列颠岛,而英国历史上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是在公元43年开始的。从此罗马人占领不列颠400年之久。罗马人的文化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留在岛上,在今天的英语谚语中仍然可以找到历史的痕迹。例如: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入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道路通罗马. (喻:殊途同归。)

    这三条谚语足以反映出“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对英语谚语的影响,足以反映出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地理环境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生活和劳动的地理环境习习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南面有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多拂尔海峡(the straits of Dover),东面隔北海(the North Sea)。这里的海上运输业和渔业特别发达,因此留下了不少与航海业和渔业有关的谚语。例如:

    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 进到网里的都是鱼。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任何有用的东西或有好处的东西都来者不拒”,含有贬义。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不要教鱼儿游泳。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不要在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们弄斧”。

    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 要想抓鱼就不能怕弄湿衣。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要吃龙肉,就得亲自下海”的比喻意义相似。

    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 大鱼吃小鱼。

    这条谚语形象的描绘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激烈斗争,相互倾轧的状况。

    He that would sail without danger must never come on the main sea. 谁在航行时不冒险,他就永远不要来到大海上。

    这条谚语比喻“不付出就没有收获”,相当于汉语谚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大不列颠岛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风大雾多,降雨量特别大。因此产生了一条谚语: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己,一雨倾盆)。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倒霉的事情总是一起发生的”,相当于汉语成语“祸不单行”的意思。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的东西很多,涉及生活的各个地域。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治、经济、宗教、文学等方面的影响,又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谚语更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相关,英语谚语的翻译离不开对英美风俗习惯的了解。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常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但英美国家大都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其中一部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在英美文化中,“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许多谚语。

    Every dog has his own day. (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时光。)

    这条谚语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

    An old dog barks not in rain. (老狗不乱吠。)

    这条谚语比喻“老年人做事有经验。”

    Dog does not eat dog. (狗不吃狗。)

    这条谚语比喻“一个人不应该攻击或伤害同伙,或赚他的钱。”与这条英语习语相近的汉语有:“同室不操戈,同类不相残。”

    Love me, love my dog. (喜欢我,也要喜欢我的狗。)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思是:任何希望与我保持友谊的人,都必须接受和容忍所有属于我的东西。我的个人爱好和我的观点意见。同这条谚语相近的汉语习语有“爱屋及乌。”

    He that 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rise up with fleas. (与狗同眠的人身上必然有跳蚤。)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近似与汉语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猫也是英美文化的宠物,多用来比喻女人,猫和狗一样,常被比喻成人,自然也引出不少谚语。

    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所有的猫在黑暗中都是灰色的。)

    这条谚语比喻“人在未成名时,很难看出有什么区别”。

    A cat has nine lives. (猫有九命。)

    在英美文化习俗中,传说猫天资聪明,动作灵敏,在很多其他动物会被伤害的情况下,猫都能逃脱劫难。这条谚语比喻“生命力极强”。

    A cat in gloves catches no mice. (戴手套的猫捉不到老鼠。)

    这条谚语比喻“四肢不勤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出来”。

    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谚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英美国家,基督教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谚语源自《圣经》,或与基督教有关。了解英美人的信仰对翻译相关谚语起重要作用。

    The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 《圣经·箴言》

    一颗心知道它自己的痛苦。

    Every man must carry his own cross. (每个人必须背他自己的十字架。)

    这条谚语来自《圣经》,cross(十字架)是耶稣走向死亡之地所带的十字架,钉上十字架而死。cross一词就有了“苦难”的转义。这条谚语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难,承担自己的生活负担。

    Forbidden fruit (禁果)一语也出自《圣经》,并为众人所周知。在《创世纪》中,亚当在伊甸园所吃的苹果是禁果,这个典故使“Forbidden fruit”一语获得“因被禁止反而想弄到手的东西”的转义。从而产生: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

    禁果是甜的。这句谚语表示“不让得到的东西格外有诱惑力”。

    在英语谚语翻译的过程中,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的因素需要认真考虑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寓言神话、文学艺术和体育美术等因素还会影响到我们对英语谚语的翻译和理解。

    三、 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卢梭说过:“谚语是一个人的机智,所有人的智慧”。既然谚语反映的内容是经验的结晶,智慧的闪光,历史文化的沉淀,那么谚语的翻译也是必然要反映谚语的本质,揭示谚语的内涵。着名美国翻译家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我们应是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再现英语谚语的内涵和本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针对不同的谚语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直译法更好地保留了英语中“原汁原味”的成分,因此,如果读者能对译后的谚语寓意一目了然,我们首先用直译法。例如:

    A home without love is no more than a baby without a soul. (没有爱的家庭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Life is short and time is swift.(人生苦短,岁月易逝。)

    The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mind.(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可见,直译法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和比喻,保留了其表达手法,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意译法

    所谓意译是指用译语常用的语言和熟悉的形象来翻译英语谚语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因此其表达方式和汉语有着某些差异。当原文的意思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取直译法处理,或用直译法处理会给读者带来歧义时,就应采用意译法。例如:

    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 (两雄相遇,必有一争。)

    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Every bean has it’s black. (凡人各有其短处。)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直译兼意译

    有时在翻译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或意译都不能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在直译后再加上谚语的真实含义,“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曾自立,1983)。例如:

    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 (量布裁人,量入为出。)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 (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fair mother. (女儿比母亲更漂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释意法

    释意法就是指在对一个谚语翻译的同时,其后再附上注释或解释,以便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谚语的内在含义。在英语谚语中有一些本民族持有的人名、地名和历史典故等,给我们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在直译和意译都不能完全达到翻译准确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翻译时需要用一定手段来补偿,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意译加注释或直译意译加注释的方法,达到对谚语原文化内涵的全面理解。例如:

    If the sky falls, we shall catch larks. (天塌下来正好抓云雀,意指:何必岂人忧天。)

    Bacchus bath drowned more men than Nepture. (酒比海淹死的人多,Bacchus-酒神,Nepture-海神。)

    What is a workman without his tools. (没有工具的工匠有什么用,意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He that lives with Muse shall diein the straw.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文艺、音乐、天文等的女神。文学艺术家生前大都穷困潦倒,不受世人的重视,只有死后才出名。)

    四、 结语

    英语谚语是英美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可贵的财富,是英美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经过历史的演变把丰富多彩的内容浓缩在精炼的形式中。所以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到其历史演变、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神话等因素,灵活地运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法、释意法等方法,力求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全面正确理解谚语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 王德春, 杨素英, 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 张培基, 喻云根, 李宗杰 ,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4] 胡文仲 ,平洪 ,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Z]. 北京:外语教育与文化出版社,1995.

    [6] 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 张宁.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 中国翻译,1999,(3).

    [8] 田静. 试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 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

    [9] 彭光谦.《英语谚语》[M].北京:对外贸易出版社.

生活谚语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生活谚语10篇

学习

选矿技术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选矿技术10篇,内容包括选矿技术领域有哪些,选矿技术专业。1.菱铁矿石选矿技术菱铁矿作为铁矿的最常见形式之一,其选矿技术对于整个铁矿的利用率影响是非常大的。从菱铁矿石的性质上看,其理论铁品位相对于其他种类的铁矿石要低

学习

桂林游记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桂林游记10篇,内容包括桂林之旅行日记,去桂林旅游的日记简单。桂林的山,用七天七夜也讲不完,有几座有名的山,我便讲讲。到了桂林,最不能错过的便是九马画山,这一座山上,有一面是岩壁,上面隐藏着九匹栩栩如生的马,往往游客都想看出九

学习

拓展心得体会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拓展心得体会,内容包括拓展后的心得体会范文,拓展心得体会怎么写。公司拓展训练心得体会一在公司的组织下,全体人员前往笑翻天拓展训练基地进行了户外拓展活动。整队、分组、选队长、起队名、画队旗,很快黄河狼队和无敌队就诞

学习

生日宴会主持词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生日宴会主持词10篇,内容包括老人生日宴主持词,生日宴司仪全套主持词。真可谓一家喜事千人喜,无限欣慰在心里;高朋满座,佳宾云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现在,我郑重地向各位宣布:XX先生八十大寿庆典仪式正式开始,有请寿星XX先生闪亮

学习

校医院护士工作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校医院护士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校医工作总结范文,校医院工作总结。一、围绕“营造优良执业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主题,开展“5.12”护士节活动宣传。在“5.12”护士节期间,市卫生局充分认识到搞好护士节宣传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

学习

形容心情好的句子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心情好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形容心情好的句子短句,形容激动的心情的句子。3、总要等到过了很久,总要等退无可退,才知道我们曾亲手舍弃的东西,在后来的日子里,再也遇不到了。4、回家的路上我哭了,眼泪再一次崩溃了,我无能为力这

学习

中考时间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时间10篇,内容包括中考大事记时间点,中考文章什么时候发好一些。(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中学语文论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语文论文,内容包括中学语文论文题目大全,中学语文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一、语言教学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学科是口头

学习

领导生日祝福短信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领导生日祝福短信10篇,内容包括领导生日短信祝福语简短独特,领导生日短信祝福语。4.淑贤雅韵气不凡,芳心慧质品如兰!生日了,所有的祝福都承载不动我们的深情--愿人生美满满意意达所愿淑芳生日快乐!5.两片绿叶,饱含着它同根生的

学习

读水浒传有感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读水浒传有感10篇,内容包括读水浒传有感400个字,读水浒传后有感。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梁山好汉的忠义;看到了朝廷的黑暗;看到了奸臣的阴险;看到了皇帝的昏庸无能……一时间心中难以平静。武松打虎,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情节让我难以

学习

教学论坛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论坛10篇,内容包括教学论坛发言稿,教育教学论坛稿件整理。针灸推拿学实验课改革初探林锦泉,易玮,李焕英,冼志红,钟国存,赖秀丽教师授课方法要有创新胡兰华创造自由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教学论坛王洋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

小作文给朋友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小作文给朋友10篇,内容包括给朋友的小作文大全,给朋友写生日小作文。如果方便,我请你们到我们这玩几天你不会拒绝吧?我会带你们去我们长沙的***公园。岳麓山和酷贝拉。对了刚才我讲了半天,你也要向我做自我介绍

学习

月球的奥秘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月球的奥秘10篇,内容包括月球的奥秘资料,关于月球的100个趣知识。

学习

母亲节日记10篇

阅读(38)

完工后,我悄悄地走到妈妈的房间,把贺卡放在梳妆台上,便潜伏在床底下等待。不一会儿,妈妈来到了房间,不出所料,她一眼就看见了我的贺卡,开始她有点惊奇,慢慢地,慢慢地,她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三年级母亲节日记...

学习

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10篇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10篇,内容包括关于暑假丰富多彩的生活,回顾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在离开那里的一瞬间,我似乎舍不得放下那里的一切,我抬头看了看,两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欢迎你下次再来。”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学习

生活锦囊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锦囊10篇,内容包括生活十个锦囊,生活小锦囊100种。玉米煲汤加点大豆:玉米在谷类中含糖量较高,因此把玉米放到排骨汤或者鸡汤里煮着吃,不仅自身营养不会丢失,还能减少肉的油腻感。大豆蛋白质含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较丰富,

学习

乐趣生活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乐趣生活10篇,内容包括学校生活乐趣,优美生活日记。

学习

快乐的暑假生活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的暑假生活10篇,内容包括快乐的暑假生活100字,快乐的暑假生活日记13篇。整整一个暑假,我不紧观察蚂蚁的生活,还倾听知了的叫声,追踪草虫的踪迹……每天我都沉浸在与小昆虫的相互交流中,它们的生活可真有趣呀!这就是我快乐的

学习

我的读书生活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读书生活10篇,内容包括我的读书生活范文,读书报告范文十篇。

学习

有关学习的谚语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学习的谚语10篇,内容包括关于学习的谚语和俗语,鼓励孩子学习的谚语。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6.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7.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学习

生活即教育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即教育10篇,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感悟,生活即教育。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艺术素养的提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课程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我国美术教育界紧跟教育发

学习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二十四节气歌谚语模板,内容包括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谚语,24节气谚语歌。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