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独钓篇1
断桥,是否下过雪?我望着湖面,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轻点融解。我站在湖边,独钓一江的寒冷,守候着永远。
雪,这一高贵、清高、无暇、晶莹、圣洁的象征,似乎有一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感觉。古人歌咏雪的名篇固然不少,但能够留在心里的却只有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今年的冬天,雪,投入到大地的怀抱也已有好几次了。其中最大的一次、保留最久的,是上一次的雪啊!现在在教学楼上还能看见远山雪的身影,白茫茫的一片,似乎是给远山的礼物——一身昂贵的银装。
对于雪,自己总有一种伤感的情怀。不知是否是自己身处异国他乡,还是雪所营造的白色世界,自己却说不出。
今天天又开始下雪,没有色彩,只有白色,万物开始沉睡,寂静无声。夜晚,踏着铺满雪的街道,一深一浅的脚印,前面只有无尽的白雪,后面的脚印也在雪花中消失。空旷的街道,寂静的城市。一人独自徘徊在寒冷冬天的雪夜。冬夜,昏暗的灯光映照出这个城市的孤独和冷清,美丽的霓虹灯在雪夜里显的单调,没有平常的艳丽,没有平常的热闹,它无力的站在都市的角落里来见证这个寒冷雪夜下的都市没有亲情,没有友情,只有夜的寒冷和冷清。
飞机带走了我的思念,仿佛自己又回到了母校里的那次大雪。那天早晨,我从宿舍早早的起来,换好了鞋子到操场里去踏雪。雪花依旧飘着,抬头仰望广阔的天空,想象着它们的旅途,突然一片雪花打在我的脸上,打在我的眼眸。冷冷的,一不小心化成了水珠。沿着脸颊流下来。
“未若柳絮因风起”、“撒盐空中差可拟”古人对雪的描述多么形象生动啊。来到院墙内的亭子里坐下来,原来这里的风景才是最好的!池塘里的假山已经全都被雪覆盖上了,我从口袋里伸出手,抓了一把雪,把它凝成一团,然后狠狠的扔向冰面,溅起了一片片的雪花,随着寒风阵阵起舞。水里的金鱼应该还在吧,它们此刻或许也在欣赏着美丽的雪景吧,多么有趣啊。
可怜白屋佳人。当年柳宗元作下这首诗时,独自一人,泛舟游于江面,在“万径人踪灭”的雪天,独钓着寒江雪,独钓着一江的寒冷,守候着永远。
寒江独钓篇2
关键词:美;自然
中***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87-01
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深深吸引了我,初识此画是在初中,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大片的白,如此自然的白。在画中没有画一滴水,只有一位老翁独驾一叶扁舟,呈现眼前的是一片白茫茫、无边无际的水面。画中以简洁的手笔,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画卷。让我联想起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寒江独钓***》只画了漂浮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位在船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韵,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可谓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来形容这画面正是再合适不过了。画中清冷静寂的湖面上,停一叶小舟,一位蓑笠翁正独自垂钓,对岸山势险峻,天空阴沉,将雪山反衬得更为鲜明。近处挺劲的青松被积雪覆盖,迎风傲立,枯树低枝,颇具生机。在艺术表现上,这幅画取平远布局,构***有宋人特有的笔意。画面上的色调单纯,点以赭石、花青与墨色相间。一派寒气,作品凝重而又充满生气,营造静寂、萧寒的气氛。
我们可以在这冰天雪地之中看到画中的自然美,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的属性,画中的雪景浑然天成,让人深感大自然的魅力。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马远的《寒江独钓***》清晰的反映了作者心灵的孤独与内心的清冷。自然的美,美与不美不完全取决于主体,也不完全取决于对象。自然美作为美的对象,其自身总要有美的属性,要包含美的要素,同时还要有主体对它的一个艺术性的欣赏。你所喜欢的对象本身必须具有美的要素,但是你之所以认为其是美的,那是因为这个对象是已经艺术化了的自然美,已被赋予了理想的美点。美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画中,这就是画中的自然美。马远的《寒江独钓***》中的自然美无处不在。它有无限的生机,它是生生不息的万物,它是一种永恒的生命感。“天地与我合一,万物与我同生”,这种“合一”感、“同生”感从生命的根部触及了美感的源头,是自然审美的特性所在。
《寒江独钓***》中也蕴含着艺术美,美的艺术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深深根植于生活之中。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形象,也就没有艺术形象的美。艺术形象的美,归根结底只不过是生活的反映艺术美的几个基本特征:直观性。艺术美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直观性。《寒江独钓***》蕴含丰富的艺术美,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当我欣赏马远的《寒江独钓***》的时候,可以直接看到一位老翁,孤独地在钓鱼。特别是在那大雪纷飞中,除了表现出老翁的孤独以外,还卓越地表现出天空的清冷。那种寒、冷、孤独感清晰地表现出来了。
画中还创造了清冷的艺术境界。联想柳宗元《江雪》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画家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独自坐在小舟上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隐隐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孤傲的个性特征。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啊!马远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描,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U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的老翁实际是画家心情意绪的写照。体现那深远的意境之美,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有人说,老翁钓的是雪不是鱼;也有人说,既不是钓鱼,也不是钓雪,根本就没有蓑笠翁垂钓,只不过是马远主观想象之画;又有人说,南方的寒江仍然有鱼可钓。王鼎均则认为,“寒江独钓”代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江上纵可钓鱼,此翁志岂在鱼?江上纵可钓雪,此翁志岂在雪?
表面上看,《寒江独钓***》可当作超然物外的静物画来读,甚至与陶渊明、王维的山水诗有相似之处。然而,诗境是心境的体现。因而,它不管是否有钓渔诗,还是表现画家心境的藏头诗,是苦闷与抗争的矛盾诗。将《寒江独钓***》中的老翁“寒、冷、孤、独”的苦闷悄然而出,越看越沉重。这是一个清幽静谧、空灵、澄清的意象世界,《寒江独钓***》在空静的气氛中,体验人生的意趣。
马远的《寒江独钓***》同样也体现了“空灵”的意象世界。“空灵”作为审美形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静。作品中这种“空灵”静谧的意象世界,幽深清远的意象世界,体现了“禅宗”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情趣。
寒江独钓篇3
1992年,张志银40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酒瓶之美。他仔细审视着那些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酒瓶,猜度着那个时代的文化心态,认识到它们不同于其他器皿,它们盛的不仅是酒,还有历史、艺术和文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于是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搜寻酒瓶,他骑上自行车,带上竹筐,穿梭于大街小巷,奔波于山区平原,活像一个收购废品的,他以独有的审美眼光寻觅着酒文化的亮点。几年下来,他收集了2000多只形态各异、富于韵味的现代酒瓶,在当地堪称一绝。
酒瓶收藏使他体会到了酒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视野随之更加开阔,他的收藏也由酒瓶延及其他酒器以及有关酒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此后,他费尽周折买到了一个容量达1吨的大酒缸和高不盈寸的袖珍酒器,酒缸是他动用了起重吊车才搬到自家院子里的。为了搞清楚这些酒器的历史、文化背景,他购买了上百册有关酒文化的文史书和工具书,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边读书边观摩实物。渐渐地,他的酒器收藏由入门到入道,由入道而入流,终成气候。
从51岁退休那年起,张志银的眼界就由山东省延伸到了全国,他逛遍了各地大大小小的文物市场,千淘万漉,沙里筛金。他得到了从大汶口文化时期至今涵盖6000余年历史的1200余件陶瓷酒器,如大汶口文化红陶壶、汉代彩绘陶钫、宋代黑瓷扁壶等等。它们的珍贵之处在于各个时代的几乎都有,且门类齐全,可以说件件具有代表性,从中可以扪触中华文明的一线脉搏。藉酒瓶收藏,他认识了一大批藏友,结交了不少专家学者,从交流、切磋和求教中获益匪浅,收藏成果也愈加丰硕。目前他的藏品中,除了那些价值不菲的酒器,还有与酒文化相关的100余幅现代名人字画和近100幅名人漫画原创作品,以及世界50多个国家的90多位一流漫画家的原创作品近100幅,另有名人剪纸、对联以及汉画像石拓片若干幅,令收藏界同道刮目相看。2005年秋,他被聘为山东省食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东北酒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寒江独钓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学习;多媒体课件
中***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84-02
一首古诗的教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本节课试***以:想象诗景—体会诗情—感悟诗意,为学生展现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境界,体会诗人孤傲高洁的品格。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诗。
1.想象诗景。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2.体会诗情。引导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方能体会作者借诗中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3.感悟诗意。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一、抄写古诗,读通诗句
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江雪》这首诗,学生跟着老师把诗工整地抄写在本子上。《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初读古诗,读真确、流利。
3.再读古诗,读出节奏感。(同时课件出示划出的节奏)《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设计意***:看似简单,却很实用,学生在抄写中不仅接触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写字的训练,真正落实新课标关于“要在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的要求。
二、预设话题,想象画面
1.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哪一首诗的内容类似?(课件同时出示《江雪》、《渔歌子》)对比读:一二组读《江雪》,三四组读《渔歌子》,边读边想想,从这两首诗词描写的内容上看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点呢?
2.同学们,一首凝练的诗就是一幅精致的画,我们学过的《渔歌子》这首词描写的画面上都有哪些景?如果要把《江雪》这首诗也变成一幅画,你觉得该画些什么?又不能画些什么?为什么?(学生边议老师在黑板上边画)该画的内容:皑皑雪山、小路、江面、渔船、渔船上垂钓的老人。不该画的内容:鸟、行走的人及足迹。设计意***:联系旧知,对比学习,是本节课的特点,这一步不仅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走进本诗描写的意境。第二步让学生议“如果要把《江雪》这首诗也变成一幅画,你觉得该画些什么?又不能画些什么?为什么?”这个问题覆盖了全诗,而且创设了阅读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兴趣。
三、创设话题,开启思维
1.这首诗和画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把诗横着读读,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如果老师把前两行的最后一个字“绝、灭”去掉那是怎样的景象?加上这两个字呢?(孤独、寂静、寒冷、空旷……)这是怎样的孤独呢?再竖着读读,(千万孤独)把这四个字变换顺序还可以怎样读?(万千孤独,孤独千万……)
3.张志和在桃花流水中钓鱼,他钓的是一份怎样的心情?同样是钓鱼,但柳宗元却是在冰天雪地中钓鱼,此时的他一个人在空旷冰冷的河水中钓鱼是多么的孤独。张志和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钓鱼是不须归,我们把这句诗改一改用到这首诗中你认为该怎样说?(__________不须归。)横线上可以填上哪些词语?(千里冰封、冰天雪地、白雪皑皑……)你认为他该不该归?
4.同学们,读到此时,在你的眼里,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垂钓的老翁是个怎样的人呢?设计意***:这一环节重在通过诗的内容和画面感受冰雪给渔翁带来的寒冷和内心的孤独,特别是两次有创意的读:一是横着减字读,在对比中理解;一是竖着读、变序读“千万孤独”四个字独具匠心,让学生真正走进柳宗元孤独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巧用《渔歌子》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达到学诗用诗的目的。
四、借助资料,走进内心
1.诗人心中的寒冷、孤独仅仅是自然界的暴风雪给他带来的吗?还有其他原因让他感到那么寒冷和孤独吗?自由读读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柳宗元成长于***年代,目睹了恶势力横行霸道、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31岁当上了皇帝身边的大官,但他觉得老百姓在层层官吏的欺压下过得太苦了。于是,柳宗元挺身而出,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百姓说话,替百姓伸冤,进行***治革新。这大大打击了那些当权者,革新只进行了半年时间便失败了。柳宗元被贬到了永州。当时的永州十分荒僻、人烟稀少。他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暂时寄主在寺庙中。由于生活艰苦,不到半年,他的***便离开了人世,心爱的女儿也夭折了。他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杳无音讯。那些恨透了他的当权者们仍不肯放过他,千方百计地打击报复,造谣陷害,想彻底把他击垮。环境的恶劣、精神上的打击、当权者迫害,使他的健康每况愈下,百病缠身,竟到了走路膝盖直发抖的程度。尽管这样,他还是写下了《江雪》这首诗。
2.学生自由回答。
3.再次问学生:读了这段资料,你现在知道柳宗元为什么在这冰天雪地中不回去了吗?
4.在这样的暴风雪面前,柳宗元始终没有退缩,所以从那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依然独钓的蓑笠翁身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设计意***:要真正了解柳宗元,走近他孤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为什么“独钓寒江雪”,必须借助插入他的背景资料,这一资料可谓是运用得及时,恰到好处。
五、增设话题,链接读写
蓑笠翁无言的独钓,包含了柳宗元的千言万语。假如你就是柳宗元,你有话要对谁说?说些什么呢?请写在本子上。设计意***:这是一个个性化读写的设计。这个读写训练是一个多解性话题,不仅促使学生完成角色转换,而且给了学生尽情发挥的天地,引领学生以特定的视角去写出个性。
六、展示书法,增进了解
柳宗元不但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而且还是有名的书法家。老师给大家展示几种书法字体。如果柳宗元要把他自己写的这首诗题写在这幅画上,你认为他会用哪种字体书写?现在老师就用草书把他的这首诗题写在这幅画上。(老师现场用粉笔在简笔画的旁边用草书书写本诗,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丰富和魅力)。设计意***:古诗与书法总是联系在一起,在这里适当增加了让学生了解书法这一步,目的是适当延伸,拓展知识,增加审美情趣,并用教师的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
七、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古代诗人中一位钓鱼的名人,他们是古代诗人中最有名的两大钓鱼高手,一起再来读读他们的这两首诗词。
寒江独钓篇5
柳宗元在散文和诗歌方面都有大量著作,著有《柳河东集》。***治革新运动失败后,他继续著文、作诗,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揭露社会的黑暗。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立意新颖,内容深刻,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说理性。柳宗元还和韩愈共同提倡古文运动,是古文运动的两位主要倡导者,被世人称之为“韩柳”。他们反对内容空洞、形式僵化的骈体文,提倡形式自由、通俗适用、便于说理叙事的散文,如寓理深刻精炼的《捕蛇者说》,简短鲜明、讽刺性强的《黔之驴》等。值得注意的是,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具有明晰的***治意指,并非是单纯地为了改变文坛风气和文体样式,他们的目的其实是力***对当时门第森严的社会弊病和中央集权旁落的***治乱象等进行革新。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被人们所传诵。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吟咏山水,暗地里则是在借景抒发作者内心的郁郁不得志之情,是一首典型的托景言志的山水诗。诗人用极其冼练的笔法,形象地描绘了白雪茫茫中山无飞鸟、路无行人的凄凉景象,勾勒出了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者在寒冷的飞雪中和寂静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反映了他当时孤独寂寞的心境。
诗题“江雪”:指江面上的雪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和“万”这两个数词都是虚数。这里是用了表示多数的夸张手法。如“千条江河归大海,万朵葵花向阳开”,其中的“千”和“万”也是虚数,并非实指。“绝”:断绝,绝迹,没有了。径:小路。踪:脚印;人踪,人的脚印。灭:就是“无”和“绝”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天上没有飞鸟的影子,路上没有行人的脚印。以上两句是写江上周围的寂静景象,作者尽管没有一个字提到雪,却在暗中描绘了一副漫天大雪的***景。正是因为大雪铺地,所以山上的鸟飞得无影无踪。路上行人的脚印也被大雪覆盖得没有一点踪迹。这种间接描写的手法比直接写大雪给人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这是诗人运笔的独到之处。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孤单的一只小船。蓑:蓑衣,是用一种草编织的防雨雪时披在身上的衣服;笠:斗笠,是用竹片编的帽子;“翁”即渔翁。“蓑笠翁”就是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独:独自,与“孤”相呼应。寒江雪:寒冷、飘雪的江面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乘着一条小船,在寒冷的江面上冒着风雪、独自垂钓。这两句诗也是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回应。至此,一副“寒江独钓***”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也形象生动地勾画出了一位披蓑戴笠、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
我们知道,在描写的对象里熔铸作者的感情,这是柳宗元山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以是观之,《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的自喻和化身,孤舟独钓则表现了诗人的清高孤傲和凛然难侵,而全诗意境的高洁和孤寂正是诗人在***治革新失败后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由于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意蕴,所以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该诗多重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朗读和讲解这首诗。笔者认为,关于《江雪》的朗读应该如下进行。(注:单斜线“/”表示轻微的停顿;双斜线“//”表示一般停顿;着重号“.”表示逻辑重音)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寒江独钓篇6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诗。
这首诗之所以有名,是它具有高超的艺术。仅仅二十字,便勾勒出一幅精彩绝伦的***画,作者复杂曲折的思想感情深深包含其中,的确堪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宋?梅尧臣)
但是,这首诗是不符合生活真实的。试看:千山万径,白雪茫茫,飞鸟绝迹,行人无踪;如此天寒地冻,令人望之而心惊,哪里还有什么垂钓的渔翁呢?青壮年恐怕都不耐其寒,何况还是一个“翁”。虽然,南方的江水冬天不结冰,但在这种情况下,照样会“冻的个寒江上鱼沉雁杳”。(明?王磐)况且,以打渔为生的人,最讲究捕鱼的季节性,冬天鱼不好动(在摄氏零度时呈休眠状态),其腹不饥,懒于进食(南方的鱼性如此),根本就不是垂钓的好机会,在冰封雪压的时候,那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这首诗虽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却符合艺术的真实。诗歌是文学作品,允许艺术创造,决不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典型化的方法,把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拼在一起,创造出完整的诗的意境,以寄寓作者的思想。被称为“诗佛”的王维,在作画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创作出一幅含意深刻的《雪中芭蕉***》(原名《袁安卧雪***》),但其拼凑痕迹明明白白,一见便知。而柳宗元这首《江雪》诗,却是巧夺天工,照样是拼凑,却不露丝毫痕迹。
那么,诗人又是怎样拼凑的呢?
首先,还得了解柳宗元的住处:“寺之居,于是州为高。西序(东西墙谓之序)之西,属(连接)当大江之流;江之外,山谷林麓甚众。于是凿西墉(高墙)以为户,户之外为轩(长廊),以临群木之杪(树枝末端),无所不瞩(注视)焉。”(柳宗元《永州龙兴寺西轩记》)从柳宗元对住处的描述可知,他“无所不瞩”之景,无疑就是雪后的诗中之景。
然后,我们再来试想:诗人于当年冬天到达永州之后,心情怅惘,思绪万千,人地两生,四顾茫然。实是亲朋无一字,形影吊寒温。虽时过境迁,亦不能忘其恨。一天,寒风微动,大雪飞扬。诗人起坐无聊,出户立轩远眺。只见天地一色,茫茫无际。远处的山岭,参差错落,犹如玉砌银堆。再看那江上,水波不动,寒流无声,仿若素娟撕开偌大的裂口。在水湾深处,几株古树下面,系着一叶扁舟。又四下一瞧,没有一个行人,也没有一只飞鸟,只有诗人孑然而立。
如果没有雪景,诗人就不会联想到冷峻严酷的***治处境;如果没有孤舟,诗人就不会联想到渔翁。本来,披蓑戴笠的渔翁,是微风细雨时的装着。诗人为了既要写出冷酷无情的现实,又要写出自己孤芳自赏、顶天立地的个性。于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一个平常的渔翁搬上船来。一幅极妙的大雪垂钓***便跃然纸上。
寒江独钓篇7
??题记
贬官,再贬官,一切都来的太突然。
当年他多么得意,今天他却无比辛酸。醒时同交欢,醉后终分散。无人知道他的感受。
满腔壮志,化作悲愤。满腔悲愤,化作美酒。酒入愁肠,三分酿成剑气,余下的七分酿成月光,秀口一吐,就是大半个盛唐。
我被太白感动,因为他那起落彼伏的人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世人看了柳宗元的《江雪》,不禁会感叹他的孤寂。可世人哪知他真正的心情。我佩服胡应鳞的点评:“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他真正走入了柳宗元的内心境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被柳宗元感动,我没有感觉到孤寂,看到的,只有铮铮铁骨和灵魂的昂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的一生注定坎坷。妻子离去,他已悲伤万分。可皇帝在一声声“苏大胡子”的嘲讽中将他的雄心壮志落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为何命运如此不公?世人只惊叹他诗词的优美,岂知他人生的凄惨?
被东坡感动,因为他诗词的壮美和坎坷的人生。
寒江独钓篇8
我爱钓鱼,最爱在十月回乡下老家钓鱼。和绚的阳光下,一大片金黄的稻田中间,一方平静的鱼塘。塘边青草渐黄,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个塘沿。一个人站着,头顶个草帽,手提根钓竿,眼睛注视着水面上漂浮的那个红浮漂,悠然地等待着鱼儿来咬钩。有鱼上的时候,抛杆、提竿、遛鱼、收鱼、再上食后、再抛杆,让人忙的不亦乐乎,人虽累点,但看到鱼获颇丰,心里仍是美滋滋的。若遇鱼情不好时,鱼也不咬钩,看浮漂也累了,我就干脆将渔竿随手一扔,屁股往地上一坐,然后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点上,慢条斯理地吸吐着,让袅袅的白烟缓缓地从眼前升腾,飘散。如果觉得坐着还不过瘾,我还会倒在草地上,用草帽盖在脸上,闭上眼,四仰八叉地躺着,听着秋风刮过田野吹动稻穗的声音,闻着秋天泥土和青草杂混的气息,这时侯我就会觉得我正在拥抱着一片蓝天白云,整个田野、乡村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了。就这样,我就喜欢这种钓鱼的氛围、全身心地享受钓鱼的过程,至于每次出去有无收获并不重要,有更好,没有鱼亦挺满足。
其实在我老家,钓鱼并不是一件很体面的活。记得小时候,父母对我们几个男孩看管得严格,常告诫我们说“好吃懒做、钓鱼打铳”。因此在那时的老家,我们可以下河捕鱼、干塘抓鱼,但绝不敢去钓鱼。我邻家小孩老大比较调皮,加上孩子多,其父母有时管不过来,开始只有他才会去钓鱼。这小子先是在村后山的黄竹丛中选了一根大拇指粗的长竹子,砍了下来,立马用柴刀削去枝杈和竹顶,拿回家后,接着是在杆头接上与竹杆一样长的蚕丝,蚕丝的另一头则接一调钩,然后寻一牙膏皮,剪一点卷在调钩上端的蚕丝上做钓坠、从泡沫旧凉鞋剪一长条,也捆好在丝线上作钓漂,再然后从菜地里翻上几条活泼乱跳的蚯蚓,用个缺口碗装着,就这样一手提杆、一手拿着缺碗,来到村里蓄水灌溉用的大过水塘钓起鱼来。那时的乡下鱼真多,这么简单的钓具和钓饵都能钓到不少,并且各种各样的鱼都能钓上来,让我们手都有点痒痒的。可好景不长,有一次这小子又去钓鱼,结果钓了条两斤多的甲鱼回来,那时乡下没油吃,甲鱼除了壳又没多少肉,穷人家不喜欢这玩意,送人都没人要,于是把它丢在院子里装满水正在漂浸的米酒缸里,就不管了。这小子四岁的弟弟一天去缸里玩水,结果被这甲鱼咬住了手指,哇哇直叫,他父亲弄了半天才让这甲鱼松了口。于是,其第的哭声刚停,他父亲打他的声音便接踵而来。有此案例,村里和我同年代的小孩中,钓鱼的事自然而然就没人再敢干了。
我开始学钓鱼则是我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当时单身汉的我,大学毕业后分在在赣江边上一所中学教书,单位离家远不可能每个周末回家去干农活。别人周末玩麻将、玩卡拉OK,可我也玩不起,工资低加上还要支援弟妹读书。当看到学校一些退休老师去赣江钓鱼时,我先是跟着去看,看来看去觉得有点意思,加上父亲也监管不到,便自己也买了根甩杆,在不回家的周末跟着他们做起学徒来。
当然,任何一行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随着年龄增长、钓龄增加、经济条件的改善,我不但成功添置了整套钓鱼的行当,而且对钓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钓鱼不再是开始时打发寂寞时光的项目,而是我的一种业余爱好与乐趣。记得有一天,天气不怎么好,我还是准备和钓友们一道出发去钓鱼时,我妻子唠叨我,“你好不容易有个休息天,还跑到外面去栉风沐雨,何苦呢” ?我告诉她:“这叫苦中作乐,乐在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我近二十年的钓鱼历史里,我在通过冬钓体验过“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寒意,也曾为了“桃花流水鳜鱼肥”干过“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事情;也曾在“西风木落五湖秋”人生况境的时候,学着郑板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一人独钓一江秋”,想进入“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和“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的境界。但无奈我辈仅是凡夫俗子,终未修成正果。依然“烟波江上使人愁”后,用垂钓抚平了伤痛的心灵,去满怀希望地迎接崭新的每一天。
寒江独钓篇9
我有一同事,姓时间的“时”,是学校艺体教研室主任。此君有一大嗜好――钓鱼,那真是达到疯狂的程度,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冬季斗严寒、战风雪,蹲在寒冷的冰面上瑟瑟发抖;夏季顶烈日、冒酷暑,原本较黑的皮肤晒得更加黝黑,所以得一绰号“时老黑”。
就这事在我看来,都是特遭罪的事,但对于他来说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一种情怀。他技艺精湛,手法超群,曾经获得过富裕县钓鱼大赛第一名,总重量超过第二名数倍之多,可谓是一战成名。成绩的取得和他潜心研究与多年实战的相结合是分不开的,他常年订阅有关钓鱼的专业杂志,研究全国各地钓友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琢磨如何针对不同环境、不同气候选择钓点,如何针对不同的鱼种配置饵料,等等,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在实战中加以实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配置的饵料,有香的、酸的,也有腥的、臭的,特别是那香的,别说鱼儿看了忍不住,连我都会口水直流,真有吃一口的欲望。
他对钓鱼的疯狂程度是无法用更贴切的语言来形容的。每到休息日,他必定身穿迷彩服,肩上斜背着各式“长***短炮”,骑上挂着各种装备的摩托车,伴着黎明前的黑暗。出发!大多时候,他都会约上几个钓友同去,带上一些酒菜和一口小锅,到了饭时,自然就架起炉灶,炖上新钓的战利品,江水炖江鱼,再拿出酒菜,喝到微醉,调侃吹牛,谈天说地,有时还会作上几首小诗,真是融入自然,享受生活,惬意呀!到了日落西山,红霞初上,几人便收拾钓具。骑上摩托车,一路狂奔回家去了。有些时候。他也会一个人去钓鱼,独守着寂寞,却不孤单,有鱼儿和他相伴,自然就乐在其中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老黑的遗憾。富裕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境内有嫩江和乌裕尔河,还有大片的湿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垂钓环境,但对于他这样的高手来说却怎么也找不到“大海的感觉”,无法体验海钓的乐趣。2012年机会终于来了,学校组织高三教师去大连旅游,别人都带上相机,他却带上鱼具,昼夜兼程,远赴大连。别人游玩观光,购物拍照,他却海边垂钓,自享其乐。在回程的火车上,津津有味地给同事们讲海钓的方法和心得体会,我想这回他如愿以偿了,终于找到大海的感觉了。
这就是我的同事,一个会工作,会生活新时代的教师,8小时内他工作尽心尽责,连创佳绩,向北京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名校输送了20多名体育人才;8小时外他放松身心,享受生活,把钓鱼当做生命的一部分,执著近似疯狂。
寒江独钓篇10
这天,他走出茅庐,仰首望天:想我拳拳忠君之心、满腔报国之情却落得如此下场!哎,一声长叹……
雪,纷纷飘落,四周皑皑。山林中的鸟儿早已南飞,静悄悄的,全无往日的生气。走兽也都已销声匿迹,更别说人的身影了。只有山前滔滔东去的江水依然奔腾不息。
一叶扁舟涤荡在江边。一位银须白发老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孤独的握着鱼竿在寒风中垂钓。那身影甚是凄凉。这何尝不是自己此刻孤独的写照?柳宗元触景生情,当下口占一绝: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便是千古传诵的绝句——《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