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的成语篇1
有关虎的成语1.龙腾虎跃 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腾:飞腾;跃:跳跃。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
2.将门虎子 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
3.龙行虎步 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4.猛虎插翅 比喻强有力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5.猛虎添翼 比喻强大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6.盘龙卧虎 比喻隐藏的人才。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焉:怎么。
8.藏龙卧虎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9.初生牛犊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10.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11.风从虎,云从龙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12.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13.虎头虎脑 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
14.虎斗龙争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15.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16.虎踞龙盘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7.龙盘虎踞 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8.踞虎盘龙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19.龙骧虎视 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20.龙骧虎步 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21.虎啸风生 啸:长鸣。猛虎长鸣,则大风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并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亦指豪杰奋起,大展宏***
22.龙争虎斗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23.龙跳虎卧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24.打马虎眼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25.大人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26.大贤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27.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28.恶虎不食子 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29.饿虎饥鹰 比喻凶残贪婪。
30.饿虎扑食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31.饿虎扑羊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32.饿虎之蹊 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
33.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34.放虎归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35.放虎自卫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36.打死老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37.宫邻金虎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38.伏虎降龙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39.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40.官虎吏狼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41.虎口逃生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42.马马虎虎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43.虎头蛇尾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44.虎落平阳 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45.虎穴龙潭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46.虎不食儿 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47.画虎不成 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48.狐假虎威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49.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50.帮虎吃食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51.虎珀拾芥 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52.虎口余生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53.画虎成狗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54.狐虎之威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威。
55.虎尾春冰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56.虎入羊群 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57.虎视眈眈 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58.画虎类狗 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关于虎的成语篇2
2、狮威胜虎:胜:胜过,超过。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比喻妇人十分悍妒。
3、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4、捉虎擒蛟: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5、纸糊老虎:用纸糊的老虎。比喻看似吓人,实际上不堪一击。
6、狮威胜龙:胜:胜过,超过。狮子的威风超过老虎。旧时比喻妇人悍妒过甚。
7、摇尾求食: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8、引虎自卫: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9、一林二虎:两只凶猛的老虎同处于一个森林。形容两个强有力的人或集团同处一地,势不两立。
10、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11、与虎谋皮: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12、与虎谋皮:谋:商量。跟老虎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13、与虎添翼: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14、纵虎入室:纵:放。把老虎放进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放了进来,造成祸患。
15、为虎傅翼: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16、养虎遗患:遗:留下;患:祸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17、身寄虎吻:指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18、鹰视虎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老虎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19、画虎刻鹄: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20、无毛大虫: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光从表面不易看破的凶恶之物。
21、虎荡羊群: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
22、养虎自啮:啮:咬。养老虎,咬伤自己。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
23、一虎难敌众犬:一只凶猛的老虎也战胜不了众多只狗。比喻弱者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战胜强者。
24、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25、养虎伤身: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
26、为虎添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27、为虎作伥: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28、养虎自啮: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啮,同“啮”。
29、忧国忘思:忧劳国事,不老虎个人私事。
30、虎背熊腰: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31、饿虎攒羊: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关于虎的成语篇3
虎哪些成语
将门虎子、龙精虎猛、虎口残生、苛***猛虎、虎穴得子、虎头燕颔、如虎得翼、虎啸风生、虎视眈眈、九关虎豹、笑面老虎、擒龙缚虎、虎口逃生、鲸吞虎噬、虎步龙行、龙骧虎峙、盘龙卧虎、虎威狐假、帮虎吃食、羊入虎口、纵虎出匣、豕虎传讹、与虎谋皮、燕颔虎头、断蛟刺虎、鸱视虎顾、虎啸狼号、龙战虎争。
稀里马虎、虎穴龙潭、酒龙诗虎、猛虎离山、虎头燕额、龙腾虎跃、虎跃龙骧、饿虎扑食、饿虎攒羊、熊虎之士、虎入羊群、垂饵虎口、龙潭虎窟、引虎自卫、官虎吏狼、如狼如虎、燕颔虎颈、冯河暴虎、敲山振虎、蟠龙卧虎、龙拏虎跳、虎视鹰扬、乔龙画虎、龙跳虎伏、猛虎下山、凭河暴虎、狼餐虎食、虎变龙蒸、龙腾虎蹴、熊虎之将、龙吟虎啸、迷离马虎。
有虎的成语
虎背熊腰 虎不食儿 虎斗龙争 虎踞龙盘 虎口拔牙 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 虎狼之势 虎入羊群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虎视眈眈 虎体熊腰 虎头虎脑 虎头蛇尾 虎头燕颔 虎尾春冰 虎落平川 虎珀拾芥 虎卧龙跳 虎啸风生 虎穴龙潭 更多
含虎的成语: 帮虎吃食 暴虎冯河 调虎离山 恶虎不食子 饿虎饥鹰 饿虎扑食 饿虎扑羊 饿虎之蹊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放虎归山 放虎自卫 风虎云龙 伏虎降龙 官虎吏狼 狐虎之威 画虎成狗 画虎画皮难画骨 画虎类狗 老虎头上扑苍蝇 老虎头上搔痒 两虎相斗 骑虎难下 如虎添翼 谈虎色变 为虎傅翼 为虎添翼 为虎作伥 卧虎藏龙 养虎遗患 引虎自卫 与虎谋皮 与虎添翼 纵虎归山
什么虎成语
关于虎的成语篇4
【标准发音】:yàn é hǔ tóu
【繁体写法】:燕額虎頭
【燕额虎头是什么意思】:形容相貌威武。借指武将、勇士。同“燕颔虎头”。
【燕额虎头成语接龙】:来鸿去燕 燕额虎头 头一无二
【用法分析】:适用于与燕额虎头的意思相吻合的上下文语境之中。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yàn é hǔ tóu】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出自古代文学著作作品或源自相关历史典故,具体不详。
【对应近义词】:暂无燕额虎头的近义词。
【对应反义词】:暂无燕额虎头的反义词。
【燕额虎头的成语故事】:
暂无合适的关于燕额虎头的成语故事,欢迎您的投稿贡献,您的贡献将有数百万网友受益,我们必将保留您的大名在此!
关于虎的成语篇5
关键词:马虎麻胡模糊
“马虎”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常用的词。《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又作“马糊”。《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①草率、疏忽大意;②勉强、将就。所引几例均是现代汉语用例,未见古代汉语用例,可见“马虎”一词至少在表示这两个语义的时候是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从“马虎”一词的词义来看,“马虎”与现实生活中的“马”和“虎”显然是无关联的。“马虎”作为一个记音词,其“草率、疏忽大意”义到底从何而来?本文试考察“马虎”一词词义的来源。
一、“马虎”与“麻胡”
“马虎”之“草率、疏忽大意”义是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在“马虎”之前承担这一语义的应该是“麻胡”一词。“马虎”的本字应为“麻胡”。
“麻胡”一词在隋代已经出现,多指当时的人们用来恐吓小孩子的说辞,“麻胡”指凶恶的人。唐・李匡《资暇集》卷下“非麻胡”:俗怖婴儿曰“麻胡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而脸刺者,非也。隋将***麻祜,性酷虐,帝令开汴河,威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曰:“麻祜来!”稚童语不正,转“祜”为“胡”。而关于这凶恶的人到底是谁,说法却很多,有的认为是隋将***麻祜,有的认为是胡人麻秋,甚至还有文献记载“麻胡”是恶鬼的名字,莫衷一是。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芸》卷六:怖小儿之麻胡,前有秋,后有祜,又有刘胡及鬼,俱曰麻胡,凡四见。
清・翟颢《通俗编》卷三十四《状貌》篇中提到的“麻胡”表述很详细,不仅收录了《资暇集》《朝野佥载》《大业拾遗记》中有关“麻胡”的记载,并且认为有关麻胡的传说“数说各殊,未定孰是。今但以形状丑驳、视不分明曰麻胡,而转胡音若呼。”可见,“麻胡”到底指的谁或指的什么已无确切说法,“但以形状丑驳、视不分明曰麻胡”,“麻胡”已带有“模糊、不确定”之义。
清代以至近代,“麻胡”一词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一个记音词。“麻胡”也写作“麻糊”,并且还有重叠形式“麻麻糊糊”。
1834年出版的《正因撮要・卷三・叠字》中有“清清楚楚、麻麻糊糊”两个反义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2回:“还有那六十万,值得了多少?麻麻糊糊拿了出来,好歹顾全个大局。”第104回:“我一向倒是吗吗糊糊的过了,你们越闹越不成话了!奴才跨到主子头上去了!”
朱自清《古诗一首》:“这两句从文义上看,只是说麻麻糊糊办完了公事,上快阁看晚晴去了。”
从以上文献材料我们明显可以看到“麻胡”的“不确定、不清楚、草率、疏忽大意”之义。《现代汉语词典》既未收“麻胡”条,也未收“麻麻糊糊”条,取而代之的是“马虎”及“马马虎虎”。
至于为什么“马虎”会取代“麻胡”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存留下来,刘瑞明在《“马”与“狗”的谐音示虚趣难词》中认为,“马虎”与“麻胡”之间是隐实示虚、设难成趣造词(所谓隐实示虚、设难成趣造词,就是有意隐蔽词中的真实理据,而用谐音的办法成与词义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用字,词义理解的困难换得了才智妙趣的艺术欣赏性。)古语“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麻胡”平实无文,“马虎”趣难有文,生命力强,通行全国。笔者认为其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况且既然都是记音词,词语的意义与构成词语的词素意义没有联系,人们自然会选择比较常见易记的字来记录,在这一点上,“马虎”也较“麻胡”有优势。
二、麻胡与模糊
从上述材料来看,“麻胡”最初确实承担着“凶恶的人”的意义。其模糊性是由于所指的不确定性,其“模糊”义是引申出来的。真正承担着“不分明、不清楚”义的“模糊”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是这样的:
唐・崔珏《道林寺》诗: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
唐・杜甫《戏作花卿歌》: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二:绍兴间,曾天隐作中书舍人。曾亦贤者,然尝为蔡京引用。后修《哲宗实录》成,太上赵丞相要就褒赏修《实录》官,制辞上说破前后是非。曾以蔡之故,常主那一边,及行词只模糊。
《汉语大词典》:“模糊”又作“模胡”。
宋・胡宏《五峰集》卷二《与彪德美》:须是指摘分明说出,难为模糊说也。又《与谈子立》:见处要有领会,不可泛滥。要极分明,不可模糊,直到穷神知化处,然后为是耳。
从文献中可以看出“模糊”与“模胡”为记音词,皆有“不分明、不清楚”义。由“不分明、不清楚”义引申出“草率、马虎”义:
明・朱棣《普济方》卷八十三《坤壬》:呕而发热用柴胡,此证多由胃气虚。怫郁诸经并表里,良医审视莫模糊。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自被严诏,终全大节,非特误国偷生之辈,不足供其奴隶,即仓猝遇寇,模糊捐生,幸厕忠义之林者,亦岂足比拟百一哉。
鲁迅《藤野先生》: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汉语大词典》中“模糊”有三个义项:①不分明、不清楚;②谓草率、马虎;③使模糊。仅从上述文献材料来看,“模糊”的第一个义项在隋唐时期已经出现,第二个义项至晚在明代就己出现。第三义项从第一个义项发展而来,有现代汉语用例:不要模糊了双眼。而“麻胡”作为表示“模糊”的“不清楚、不确定、草率”之义到了清代才出现。后来,“马虎”取代了“麻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模糊”又作“模胡”,有两个义项:①不分明、不清楚。②动词 使模糊。“马虎”指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与《汉语大词典》相比,“模糊”没有了“草率、马虎”义。这一意义仅由“马虎”来承担。由此我们可推论,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马虎”(本字“麻胡”)已将“模糊”的“草率、马虎”义分离出来,不再表示“不分明、不清楚”义。而“模糊”仅表示“不分明、不清楚、使模糊”义,不再表示“草率、敷衍”义。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实际使用情况也的确如此。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最初“模糊”承担着“不清楚、不分明”和“草率、敷衍、疏忽大意”的语义。而“麻胡”一词出现以后由于其所指的不确定性,慢慢也有了“模糊”一词的词义。从语音上来看,二者的语音关系也很密切,语音的相似性也是其可以承担“模糊”一词词义的重要原因。现代汉语中,“模糊”语义范围缩小只表示“不清楚、不明白、使模糊”义。“麻胡”则演变为“马虎”,用来表示“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义。
参考文献:
[1]刘瑞明.“马”与“狗”的谐音示虚趣难词[J].宁夏大学学报,2002,(2).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3]吴庆峰.“麻胡”讨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3,(3).
[4]徐时仪.“马虎”探源[J].语文研究,2005,(3).
[5]徐中舒.汉语大字典(八卷本)[M].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90.
[6]杨冰梅.《莱州方言志》中“马虎”一词来历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关于虎的成语篇6
关键词: 汉语 德语 十二生肖 象征意义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动物形象已经渐渐成为语言的一部分。在不同的语言中,同样的动物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十二生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德语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又是什么呢?这十二种动物在两种语言中分别代表了怎样的形象?
1.鼠(Maus)
鼠是十二生肖之首,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对于鼠的感情色彩很大程度上是持一种否定态度。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就表现出人们对它的痛恨。另外,关于鼠的成语,如“胆小如鼠、鼠目寸光、贼眉鼠眼、抱头鼠窜等”几乎是清一色的贬义词。而在德语中,人们对于老鼠却抱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比如,许多德国夫妇会喊自己的孩子“mEine sü?覻e klEIne Maus”(我可爱的小老鼠),这是一种昵称,与“mein Schatz”同义,意为“我可爱的宝贝”。另外,若形容一件事情木已成舟,无法改变时,德国人会说“Da bei?覻t die Maus keinen Faden ab.(老鼠也不能咬下一根线头来。)”在德汉两种语言中,对于猫和老鼠的关系都有描述。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怕另外一个人,用“就像老鼠见了猫”来形容。而德语里的“Wenn die Katze aus dem Haus ist,tanzen die M?覿use.(老鼠不在家,群鼠起舞。)”其实就与我们说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具有相同的意思。
2.牛(Kuh/Ochse)
说到牛,我们首先联想到的场景可能就是一头牛不知疲倦地在田野里耕作的场景。牛在机器未发明之前的农业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力。因此,德汉语言中的民间习语都有把牛作为财富或财产的意义。比如,汉语里的“一头黄牛半个娃”就体现出牛对农民的重要性。德语中的“Ein Mantel und eine Kuh,deckt viel Armut.(一件大衣,一头奶牛,贫困不再愁。)”也体现出了牛作为财富的象征。另外,由于牛体型庞大,行动迟缓,整日毫无怨言不知疲倦地工作,因此,在两种语言中它都有愚笨、反应迟缓的意思,比如汉语中的“对牛弹琴”,德语中的“Er versteht so viel von der Sache wie die Kuh vom Sonntag.(他对此事完全不懂。)”又如“Da stand er nun wie die Kuh vorm neuen Tor.(他完全束手无策。)”德语中骂别人笨往往还会说“bl?觟de Kuh”。
3.虎(Tiger)
虎一直被尊为万兽之王,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力量和勇气的代名词,同时也可能是邪恶和凶残的同义语。例如“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虎父无犬子”等成语是作为褒义的象征,形容人朝气蓬勃,有力量有胆识;而“虎口拔牙、谈虎色变、老虎屁股摸不得”等习语则是指老虎的凶残和危险。而在欧洲,很少有虎,甚至有时老虎的释义为“ein Fleisch-fressendes Tier in Asien.(亚洲一种肉食动物。)”因此,在德语中,关于虎这一形象的描述并不丰富,但虎也有力量的象征意义。比如:形容一个人“stark wie ein Tiger(像虎一样勇猛强壮)”或者“Tigerjunges”(像虎一样有冲劲的年轻人,虎子)”。另外,汉语中比喻外强中干的人会用“纸老虎”一词,这个词在很多国家流传广泛,德语中也有对应的表达:“Papiertiger”。
4.兔(Hase)
兔在卡通动画里多为温顺可爱又聪明的形象,像我们所熟悉的兔巴哥、流氓兔,以及现在网络聊天中流行的“兔斯基”表情。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兔多代表胆小、懦弱的形象,如“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守株待兔”等。兔子的狡猾也是众所周知的,比如“狡兔三窟、兔子不吃窝边草”等。在德语里,关于兔的习语也很多,意义各不相同。像在口语中,父母对孩子的昵称“mein sü?覻es H?覿schen”意为“我可爱的宝贝”。又如,描述一个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会说:“Er wohnt da,wo sich Fuchs und Hase gute Nacht sagen.(他住在一个狐狸和兔子会互相道晚安的地方。)”如果一个人非常清楚事态的发展,会说:“Er wei?覻 ganz genau,wie der Hase l?覿uft.(他很清楚兔子朝哪个方向跑了。)”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时,用“Da liegt der Hase im Pfeffer”来表达。而如果一个人说“Mein Name ist Hase”,则意味着他对此事一无所知。
5.龙(Drache)
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力、高贵和吉祥喜庆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我们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与龙有关的词大多含有褒义,比如“龙腾虎跃、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但如果德国人听到我们说“Wir Chinesen sind Nachkommen des Drachen.(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时,肯定会大吃一惊。因为在以《圣经》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它长似巨蜥,有双翅长尾,常常口吐火焰,烧人田园,跟中国文化里的龙能兴云作雨、滋润农田有着根本意义上的区别。因此,德国人经常用龙来形容恶魔或恶毒的妇女,龙在德国人心目中是泼妇、母老虎的化身。例如,“Ich habe einen Drachen zu Hause.(我家有一泼妇。)”
6.蛇(Schlange)
“农夫和蛇”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蛇在这个寓言故事中是狠毒、忘恩负义的形象代表。人们形容一个人恶毒,往往会说“蛇蝎心肠”;那些外表美丽、内心阴险毒辣的女人被称为“美女蛇”,像以蛇为形象的成语如“牛鬼蛇神、毒蛇猛兽、打草惊蛇”等大多含有贬义的意思。蛇在西方文化里也是狡猾的象征。《圣经》说,蛇是上帝耶和华所造的万物之中最狡猾的一种,由于它的引诱,伊甸园中的夏娃和亚当偷食了智慧之果,被赶出了伊甸园,从此人类有了“原罪”。为了赎罪,人类必须敬仰上帝,经受各种苦难,蛇也受到了惩罚,只能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并与人类为仇。在德语中,与“农夫和蛇”反映同样意义的习语是“eine Schlange am Busen n?覿hren(把蛇放在怀里喂奶)”,意思是养虎遗患。如果形容一个女人毒如蛇蝎,则说:“Sie ist eine richtige Schlange.”
7.马(Pferd)
汉语中与马有关的成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绝大多数都具有褒义的含义。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马不停蹄”等,在这里马被看做朝气和活力的象征。另外,由于马在古代的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与马相关的成语很大一部分是与***事、战争有关的,如“人仰马翻、马首是瞻、招兵买马”等。而在德语中,关于“马”的习语意义也各不相同。如:对某人完全信任,口语里说:“Mit ihm kann ich Pferde stehlen.”辛苦卖力地工作被称为“wie ein Pferd arbeiten”。而如果听到别人说:“Ich habe auf das falsche Pferd gesetzt.”则意味着他对于一件事情做了错误的选择或决定。 8.羊(Schaf)
说到羊,大家现在浮现于眼前的可能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的场景。这部国产动画片扭转了传统意义上羊与狼的角色定位,喜羊羊作为机智、勇敢、聪明的代表,与灰太狼进行智慧的较量,每次都大获全胜。而在很多关于羊的成语中,如“饿虎扑羊、亡羊补牢、羊入虎群”,“顺势牵羊”等多是表现羊的胆小和软弱无辜,被作为天生的弱者来看待。在德语文化中,羊的代表意义可以是温顺、胆小的代名词,也可以是笨蛋、傻瓜(Ein dummes Schaf)和异己的象征。如“Sie ist wie EIn Schaf.(她像绵羊一样胆小。)”“Er ist ein gutmütiges Schaf.(他是一个心肠太好的人。)”如果一个人在群体中格格不入,则被称为“das schwarze Schaf”。而为自己谋求经济上的利益或好处,用“seine Sch?覿fchen ins Trockene bringen”来表达。
9.猴(Affe)
猴在汉语的成语里多含有中性或贬义的意思,如“尖嘴猴腮、沐猴而冠、杀鸡儆猴”等。在德语中,关于猴的一些习语也多为贬义,如被人愚弄,可以用“Sie h?覿lt ihn zum Affen”(她戏弄了他)来表示。形容某人举动像个疯子,则说:“Er benimmt sich wie ein wildgewordener Affe.”口语中,“Affe”也有“笨蛋”和“花花公子”的意思。
10.鸡(Huhn/Hahn)
在德国和中国,人们把鸡作为家禽来饲养的历史都很久远。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鸡早已被看做是乡村生活的标志。而在成语中,鸡与狗经常连用来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鸡犬不宁、狗盗鸡鸣”等。在习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中,鸡犬喻指得道人的亲朋好友。德语中关于鸡的习语也不少。例如“Ein blindes Huhn findet auch ein Korn.(瞎鸡也会找到谷粒。喻指:傻瓜有时也会想出好主意。)”形容一个人话多做事却少,则说:“Hühner,die viel gackern,legen wenig Eier.(叫得多的鸡下蛋少。)”而公鸡在德语中代表着争强好斗、男子气概,如“Ein kleiner Hahn ist auch ein Mann.(小公鸡也是一个男人。)”
11.狗(Hund)
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德国,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狗作为人类的朋友,以前为我们打猎看家,现在被很多家庭当成宠物饲养,因此关于狗的成语或习语也非常多。尽管狗在两个国家都受人喜爱,但在习语中它们都被视为低贱或卑鄙狡猾的象征。如汉语中的“狗仗人势、丧家之狗、兔死狗烹、狐朋狗友”等。在德语中,形容一个人生活穷困潦倒,则说:“Er lebt wie ein Hund.”***某人用“jemanden wie einen Hund behandeln”来表达。而“Ein bissiger Hund zeigt die Z?覿hne nicht”与汉语的习惯表达是一致的,即为“咬人的狗不露齿”。
12.猪(Schwein)
猪是十二生肖最后一个属相。在中国,农业时代起人们就把猪作为家畜来饲养。因此,猪也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动物。但由于猪生性喜脏,在人们眼里又形成了一种好吃懒做的印象,所以关于猪的成语大多具有低贱懒惰的象征意义,且多与狗连用。例如“猪狗不如、猪朋狗友、泥猪疥狗”等。而德语口语中最多的一个用法是“Du hast Schwein gehabt!”意为“你交好运了!”在德语文化中,猪、四叶草及烟囱清扫工等都被视为好运的象征,这是与汉语文化截然不同的地方。表达与某人关系非常密切,说:“Mit jemandem Schweine gehütet haben.”“Da haben wir das falsche Schwein geschlachtet.”意为:“我们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通过对十二生肖在德汉两种语言中的代表形象及意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每种动物在两种语言中的意义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究其原因,在于中德两个民族思维方式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对动物的观察角度也不一样,才会出现了像诸如“老鼠过街”和“meine sü?覻e kleine Maus(我可爱的宝贝)”这样意义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借助本文我们可以对中德两国的动物文化有更好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陈忱,朱建华.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德国研究,2004,(4).
[2]潭渊.从动物成语看德汉文化差异.中德跨文化交际论丛.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71.
[3]贾慧蝶.德语成语典故词典.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4]刘魁立,张旭.十二生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5]任启亮.中国文化常识(中德对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关于虎的成语篇7
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作“伥”(chāng),伥会死心塌地地为老虎奔走效劳。关于成语为虎作伥的那些可以摘抄的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为虎作伥的造句,供大家参考。
一、为虎作伥解析为虎作伥,汉语成语,拼音是wèi hǔ zuòchāng,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出自《太平广记 》卷四百三十。
二、为虎作伥反义词劫富济贫、两肋插刀、除暴安良、为民除害
三、为虎作伥造句1.黄世仁的狗腿子穆仁智为虎作伥,最终受到了人民***府的清算。
2.为虎作伥的***、狗腿子横行无忌,恐怖气氛充满城乡。
3.土豪劣绅的狗腿子为虎作伥,欺压百姓。
4.作为一个初学者,你给教会捐款,就是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就是在促进对人类同胞的奴役。
5.可恶的是那些为虎作伥的爪牙,镇日狐假虎威的欺压善良百姓。
6.为着要得虎子而身入虎穴,决不是身入虎穴去为虎作伥。
7.他们是拙劣的性格演员,只配做大国的殖民地,为虎作伥。
8.这样做的人一般是使用盗用帐号,不会有人有兴趣为虎作伥帮助窃贼的。
9.这标志着萨达姆以及所有在他名下为虎作伥、滥杀无辜的人,已走投无路。
10.我们提出的问题也不在于市场力量是替天行道还是为虎作伥。
11.他已是个恶霸,再加上为虎作伥的一群保镖,难怪他气焰嚣张。
12.在每个混乱的时代,都有为民牺牲的***,也都有为虎作伥的败类。
13.我们多么希望天降神蹟,惩罚贪婪的知府和他那帮为虎作伥的爪牙。
14.我真不知道他是这么坏的人,竟然为虎作伥当了帮凶。
15.有些被逮捕和被指控的人确实有通敌之罪,他们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但也有很多无辜的人身陷囹圄,倾家荡产。
16.不要替魔鬼拿蜡烛照明。
不要为虎作伥。切莫助纣为虐。
17.为虎作伥的保安队、挨户团横行无忌,白色恐怖布满城乡。
18.的少林寺,抛却正义,投靠恶贯满盈的锦衣卫,为虎作伥;万民景仰的清官、银州知府上官一民,突然被暗杀……
19.早年他投靠汉王,心想成就一番事业,为这能说他是为虎作伥、帮狗吃食吗?为皇家做事的他哪有发言权,人家让他杀狗他杀狗,人家让他捉鸡他捉鸡。
20.据说汉末董卓乱***,纲纪废弛,其义子吕布为虎作伥,协助董卓把持朝***,诛杀大臣,一时弄得朝廷血雨腥风,汉室颓废。
21.谎言或许能隐瞒所有事实,谎言或许能笼络所有事实,但是我绝不为虎作伥。
22.他们憎恶世间万物。
他们是跨国集团毫无道德,毫无怜悯的,心甘情愿为虎作伥的工具,他们剥削与毁灭一切能够接触到的东西。
23.这一决定不仅有失原则性,而且在北京独裁的本性面前这一为虎作伥的做法也是徒劳的。
24.实际是表现牧童的机智勇敢,借此讽刺豪强恶少仗势欺人,为虎作伥。
25.第三种就是到五金市场买来假品牌,彻头彻尾地使用假货,这叫"为虎作伥"。
26.你为什么邀请那样的一个无赖上你家里来?他是怎样的人,你是知道的;
这显然是为虎作伥。
27.此后日***益趋骄横,屡向宋哲元将***提出华北特殊化之无理要求,同时依附日阀之***潘毓桂陈觉生等复为虎作伥,从中怂恿极尽威胁之能事,均经宋将***严词拒绝。
关于虎的成语篇8
关键词: 动物词汇 词汇意义 文化内涵 对比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它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其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文化也反映着语言,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彼此不可分割[1](P5-6)。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要素,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承载着文化的信息[2](P21-22)。美国社会语言学家C・恩伯曾说过,“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语内容或词汇上”[3]。因此,对于词汇学习与使用者来说,不但要掌握它的字面意义,更要了解其丰富的文化意义。母语相同的人,由于民族文化行为与模式一样,对于某个词的文化意义不需要别人言明也能理解。但是他们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词汇时,即使一个很普通的词,因为不了解其文化背景,也很难认识它的联想意义[4]。由此可见,研究不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对于语言的教学、学习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与动物的接触中经过长期的驯化、使用与观察,创造了丰富的、形象的、直观的及独具文化特征的动物语汇,因此,探讨动物语汇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对其他词汇文化内涵的理解。
一、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产生
词汇意义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也受到人们所属群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词汇意义常常有三个层次[4-5]: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又称外延意义(denotation),指词与客观或虚拟世界中的现象相联系的那一部分意义,即词的基本意义或字面意义;内涵意义(connotation),表示人们对该词所指的事物所具有的感情和所持的态度,内涵意义含有感彩;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指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赋予词汇的附加意义和引申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动物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朋友,从猎物、家畜、观赏动物到宠物,动物词汇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类对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在许多的神话故事里,动物还被拟人化了,人们把他们的感觉和情感,甚至一些事件及自然现象都与各种动物联系在一起,而这些动物被认为是像人一样代表不同性格。在人们看来,动物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而这种象征也反映在了语言里,在这一过程中,动物词汇逐渐在语言中也有了自己的涵义[3]。对同一民族来说,往往对于某种动物产生相类似的认识,会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类似的联想,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一代代人的创造和积累,就形成了独具本族社会文化特征的丰富动物词汇和相对应的语义体系。但是各民族由于地域文化、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往往对同一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所以,动物词的文化意义是指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产生的意义,这种文化是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6]。
二、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本文选取一些与传统文化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动物词汇,如龙、虎、狮、鹰、狗、马、牛等为代表,来探讨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及原因[4,6-8]。
1.龙
龙在我国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因而它具有能上天、入地,在陆上走、水里游、空中飞的本领。对中国人来说,龙是神圣的象征,它一直以来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叫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的封建君主被称为“真龙天子”,穿着“龙袍”,住在以龙为装饰物的宫殿里。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大多都是褒扬之词,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凤呈祥”、“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英语里的dragon和汉语里的龙一样都是人们假想的动物,但却有着不同的涵义。在Webster’s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韦伯斯特大百科全书辞典》)中,龙(dragon)被解释为“a fulgurous monster variously represented,generally as a huge,winged reptile with crested head and terrible claws and teeth and spouting fire”。许多中国人都会“望子成龙”,但它的字面翻译“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讲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dragon是一种嘴里喷火、有三至九个头的邪恶的妖怪。龙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在Bible(《圣经》)中,上帝把Satan(撒旦)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龙在西方文化中给人的联想与东方截然相反,现代英语中用dragon喻人常包含贬义,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猛,令人讨厌。
2.虎和狮
对于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身上长着漂亮的条纹的虎,中国人是非常熟悉的。人们认为老虎体格健壮、性格勇敢,因此常用“虎头虎脑”来形容一个男孩身体健康结实。老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王者、威猛力量的象征,同时中国人也认为它代表着尊严、高贵,因为老虎被称作是“兽中之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就是说明老虎王者地位的,汉语中常用虎来形容威猛用武和雄心胆量等,诸如“虎将”、“虎威”、“卧虎藏龙”、“如虎添翼”、“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行虎步”、“猛虎添翼”、“虎背熊腰”、“虎啸风生”、“将门虎子”、“麟角虎翅”等。英语国家的人和中国人都认为老虎代表着凶猛,但是,狮子也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在许多西方神话故事里,狮子是百兽之王,在英语中百兽之王不是老虎而是狮子,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将“lion”一词解说为“a person or a country that is considered to be strong and powerful,and which other people respect or fear”,如the lion’s share(狮子的一份最大的一份),regal as a lion(狮子般庄严),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太岁头上动土)等,绝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们认为狮子代表着高贵和权利。因此,人们用狮来形容一个人或国家强大有力,让人感到尊敬或恐惧。例如“the British Lion”就是英国的别称,“Lion”用来指国王查理一世。
3.鹰
鹰是一种掠食鸟类。由于它凶残的本性,中国人经常把它和邪恶、凶残的人联系在一起。比如“鹰犬”就是指被雇佣来的像猎鹰和猎犬一样的***,“鹰鼻鹞眼”用来描述一个人长着鹰勾鼻、秃鹫眼,一副阴险残暴的样子。在西方文化中鹰代表无畏和力量,它是美国的国鸟,秃头鹰则是美国民族的象征,美国人称勇敢的战斗机飞行员为鹰。
4.狗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狗是一种另人讨厌的动物。由于汉民族对“狗”这一动物的思维定势和联想习惯,汉语的“狗”在直指意义的基础上粘附上了明显的汉民族文化心理色彩,蕴含着国俗语义:“狗”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浑身上下一无是处。凡与“狗”组成的词语也往往给人“卑贱恶劣”等的联想,在大多数汉语词语里狗都有贬损之义,比如“狗头***师”、“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丧家之犬”、“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然而,狗在英语民族里却是一种爱畜、宠物,常作“忠诚的人类朋友”的同义语。在英美等国,许多人爱狗如命,有的人没有子女,便拿狗来代替,他们的狗能得到相当多的“优待”,如为狗立户口,买食品、玩具,甚至还有人买墓地,社会上有专门为狗服务的机构,如宠物商店、餐馆、诊所、美容院、旅社等,爱狗已成为他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英语中有这样的短语,如:luck dog(幸运儿),doglike(忠实于主人的),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big dog(大亨、要人),clever dog(聪明的孩子),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行家),Every dog has its own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5.马和牛
马是中西方国家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动物。在汉语中关于马的词汇不少,而且多用来表达美好的意思,比如古人常用“千里马”来称呼杰出的人才。千里马在古代又被称为“骥”,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说人老却壮心不已的杰出之士;“驹”指幼马,汉语中的“千里驹”指年轻少壮的杰出人才;“黑马”指竞赛中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获胜者。还有一些关于马的成语,如“一马当先”、“千***万马”、“天马行空”、“汗马功劳”、“老马识途”、“车水马龙”、“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许多英语国家都起源于游牧民族,马在其历史上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上英国人嗜好马,马的使用频率很高,当然就有许多与马有关的说法。如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get straight from the horse mouth(据可靠信息)。horse也可用来喻指身体强壮的人,如as strong as a horse。中国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牛是农民的主要耕作工具之一,所以牛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在汉语中,关于牛的词语也不少,如“牛力气”、“牛脾气”、“执牛耳”、“初生牛犊”、“牛刀小试”、“牛高马大”、“牛角书生”、“老牛舐犊”。然而,由于牛毕竟是人驯化劳作的动物,所以又有“老黄牛”,用以指代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人。而如今“牛”字又可表示神气、有派头、棒极了等意义,活跃在现代口语中。英语中的bull常用以喻指“健壮的汉子”、“彪形大汉”,英美人常用a bull in the china shop来形容举止粗鲁、行为莽撞、招惹麻烦的粗人。
三、结语
通过上述对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可看出要很好地学习与使用某些词汇,必须要对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作全面的了解。对词汇深层的文化内涵不解或误解,极有可能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甚至会造成交际失败[4]。因此,只有将词汇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王丽.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对等及翻译策略[J].考试周刊,2008,(35):224-225.
[4]张继红.从词汇的内涵意义看英汉文化差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102-103.
[5]郑帅.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理解与处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7):105-106.
[6]尚秀叶.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8,29(2):134-135.
关于虎的成语篇9
经过这件事的打击后,原来是生龙活虎的他,现在却一副魂不附体的样子,判若两人。你知道有哪些生龙活虎的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生龙活虎的造句,供大家参考。
一、生龙活虎含义生龙活虎,读音,shēnglónghuóhǔ,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词语中的龙和虎在中国都是雄壮灵气的象征,将两者放在一个词语中一般形容一个人的精神或者行为灵活健硕。
二、生龙活虎典故清·吴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虽多,却被张世杰一马在前,宗仁、宗义在后,如生龙活虎一般,杀入阵去。”
三、生龙活虎造句①:好小子,你居然还没死?还能如此生龙活虎的蹦达?
②:他平时生龙活虎惯了,突然要让他安静下来,确实不容易。
③:那些学生一整个上午都是没精打采懒洋洋的样貌,但午餐铃声一响,顿时个个都变得生龙活虎。
④:祝大家虎年虎威,龙腾虎跃虎虎生风虎头虎脑龙行虎步猛虎下山龙盘虎踞如虎添翼人中龙虎生龙活虎……
⑤:龙年吉祥照,龙子怀中抱,生龙活虎不哭闹,全家老少开怀笑,祝福龙宝宝人中之龙幸福绕,祝你龙年事业龙腾虎跃步步高!
⑥:药剂就是制作各种血瓶,磕一瓶又生龙活虎起来。
⑦:足球队员在赛场上个个都生龙活虎,所以比赛自然也十分精彩。
⑧:换作平时生龙活虎的土狼群的话,所造成的伤害还是能够理解。
⑨:参赛选手个个生龙活虎,使出浑身解数以争取最好的成绩。
①〇:虽然他因生病而变得行动不便,但是干起偷盗的勾当来仍然显得生龙活虎。
①①:《水浒传》最主要的成就是塑造了一系列生龙活虎性格各异的传奇英雄形象。
①②:米兰达:哦!像邦德一样的漂亮动作。他昨晚但是生龙活虎。
①③:瞧他在赛场上生龙活虎的样貌,简直和平时判若两人。
①④:龙抬头,祝你身体生龙活虎,事业鲤鱼跃龙门,爱情龙腾虎跃。我的祝福变成你多姿多彩生活中的画龙点睛,从此变得如蛟龙遇水!
①⑤:语文的生存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如果渐渐构成一种滞碍,单靠"讲华语运动"等官式药方补救,很难生龙活虎。
①⑥:这种药酒能够养阴生津强健体魄,让人生龙活虎,前来购买的人们络绎不绝。
①⑦:三秒钟已到,冰魂雪魄缓缓消失,那些炼狱雪狐在一刹那就变得生龙活虎,迅速的潮水般往宫墨雪而去。
①⑧:一向懒散惯了的他在遇到危险时,突然变得生龙活虎,跑得比兔子还快。
①⑨:他这生龙活虎的样貌,伤势就应是无碍。
②〇:这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让宴会充满了欢笑。
②①:形象憨拙可爱,怡然自得,把那农家乐的田园诗情表现得如此生龙活虎,让人忍俊不禁,跟这画中的一家老小一同开怀。
②②:他每一天都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②③:球员们打着呵欠,没有打击练习,但一到比赛又立刻生龙活虎(那里是写有生命迹象,满可爱的)。
②④:凌亦华透过雄厚的产品生龙活虎平台和强大的后勤资源为客户带给高质量优价位的产品,随时随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关于虎的成语篇10
[关键词] 虎 民族心理 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
虎者,威武、勇猛也。亦同“唬”,有威吓之意。汉代《说文》言道:“虎,山兽之君。”,唐代柳宗元亦有“苛***猛于虎”之说。虎的应用,在我国数千年的传承中甚为广泛。虎字在文学中有着源远流长的意义与地位。
一、虎代表着一种既敬且畏的民族心理
这要从我国所敬畏的两种动物“龙”与“虎”说起。古人以龙为至尊,天威难敌,盘踞九天之上,俯视苍生。传说黄帝灭蚩尤,以各族***腾的一部分合为“龙”,所以“龙”代表皇帝,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既为天,非人力能为。所以“天”也需要由“地”与“人”配合辅助,所以有“虎臣”之说。虎于是成为一种捍卫封建皇权、威慑的代名词。而“龙”与“虎”也常以组合,见于成语当中。三国时期,诸葛亮曾指紫金山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皇之宅。”是以有“龙蟠虎踞”之典故,而此成语后也多用于风水之地。古人以山脉灵气为命格之主,都城辅之。虎居龙之后,以虎辅龙,虎是作为一个守护者的形象跃然于眼前。
又有明代抗清名将陈子龙所作《望下邳七言古》:“龙腾虎啸势莫当,谁知芒砀云飞扬?”单道刘邦反秦起义,荣归故里,豪情万丈之时所感叹“大风起兮云飞扬”之言。《易经》亦有所谓“龙虎风云之说,也指英雄际遇得时,君臣水融。《汉书》有“灌、夏侯之辈,为之爪牙。”爪牙者,亦指虎爪也。《三国志》中亦有“关羽、张飞,世为虎臣。”之说。可见“虎”在封建社会是对于皇权守护的权威性。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至高无上,“虎”对于平民来说,亦有凶残、贪婪的意义。
宋代《太平广记》有“为虎作伥”的典故。“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虎在民间中,亦多以吃人、祸害的形象出现。这与上文所指的皇权守护者形象其实也不矛盾。当皇权与民生的矛盾去到激化之时,这些守护者也就是平民所愤恨、害怕的“虎”了。明曲《鸣凤记》中也有唱曰:“你辟私门,贿赂行,半朝臣,皆从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这里用狼吞虎噬形象的描述了贪官的贪婪成性。当“虎”是作为贬义的形象出现时,文学之中,往往以“狼”与之相配。这里不同于“龙”与“虎”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是一种近墨者黑的相似关系。如“狼前虎后”,“狼顾虎视”等,皆是为突出被描述者的贪婪、残暴之性格。又如“虎狼之势”,在史书中,多与“攻伐”、“灭”、“吞诸侯”等并用。
如是者,虎或属龙,或配狼。均是在封建社会这个大时代背景下,民族心理的侧面反映。与民利者,敬之。与民害者,畏之、诛之。《世说新语》有“断蛟刺虎”的典故,表示行侠仗义、为民除害的意思。有说中华民族文化上,虎的成语有近大半是贬义,皆因狼之所致。对于这种说话,其实有所不公。人畏狼,皆畏其狡诈、残忍,然而人畏虎,却“谈虎色变”。除了虎的凶残暴烈之外,更因虎是作为山神的形象在人民心中。总是说古人与虎的关系,若即若离,若敬若畏,说到底处,就是人民多把“虎”形象为一种生活的方向指标。当这个指标与自己的命运同一指向时,便与之同行,故有“如虎添翼”之说;当这种生活指标偏离自己时,便与之为敌,希望矫正甚至消灭这种不利的因素,便有“与虎谋皮”、“养虎为患”之说。其实,从文学的角度分析,“如虎添翼”与“养虎为患”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当这种指标出现分歧时,便走向了两个文化意义。
二、虎对中国多个民族的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虎不单只对汉族文化传统有着深远影响,其影响更早见于土家族。如上所说,“龙”的***腾是以各族***腾为基础。虎作为山林之君,也被世人所敬奉。土家族人就奉虎为神。土家族以白虎为***腾,是土家族的民族标志。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虎***腾早在汉代就已成为土家族民风。土家族的虎***腾崇拜主要表现为敬“白虎神”。在日常生活中,表现最为普遍的是门神贴“上山虎”、“下山虎”以虎驱邪、以虎镇恶。这与汉文化中“虎灵通神”、“虎威镇邪”如出一辙。土家族有这样一则传说:天上的白虎星君下凡,白天化着白虎帮助一个土家族姑娘放羊,夜里变成凡人小伙子与土家族姑娘共同生活,过着人间男耕女织的美好生活,后来生下七男七女,姑娘教小伙子们称白虎为“利巴”,后来,白虎星君返回天国,七男七女繁衍的后代便成为今天的土家族人。由于祖公是白虎神,故世代祭白虎,呼白虎为“利巴”即虎祖。是故,湘西土家族有谚语曰:“白虎当堂坐,无灾也无祸。”由是者,“白虎坐堂”成为湘西土家族的特色。
而与土家族一脉相承的彝族,也有着拜虎的传统。彝族的***腾也是虎。据传古时红河流域有一个彝族名叫普祥花,为虎,他有时化为老虎林中去与虎一起,有时又化作人在家中生活,村民都能够得到他的保护。后来村民祭祀祖先,就要在***腾柱上挂上一张虎皮以示崇奉之情。彝族中亦有谚语流传:我骨是虎造,我虎是虎造。彝族文化崇虎敬虎的传统,反映了其长久以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意识,这种“虎”文化对其世代传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相比于少数民族的崇虎,汉族对虎的崇拜仅限于崇其威武,却畏其凶狠。而小数民族却反而心胸坦荡,因虎以其成猛著称,而拜服其力量与威严。
三、文化的角度之外,虎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层次方面亦影响深远
西方人以尚狮为自豪,大不列颠便多在旗帜上绣上三狮,以表示民族英勇善战的特质。蒙古人以狼为***腾,大名鼎鼎的铁木真,便有“苍狼”之名,它代表一种团结一致的大草原文化。而中华民族除了高高在上、天子专用的“龙”之外,便要数“虎”了。而对于“虎”的崇拜,周商的皇家器皿上多以虎纹镶之,春秋战国之世,***队的统令号为“虎符”,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中华民族喜欢老虎,也与自身的民族性格有关。中华人民有着老虎般的精神:
1、生存能力强、适应力高。历史上,有过五胡乱华,有过蒙古南侵,有过满清入关。这些在当时都还不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但当这些外族一统中华后,便被中华正统文化同化,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2、个人能力强大。老虎与狮子的不同,在于狮子是群居动物,除个别雄狮外,狮子多以狮群的形式活动,而老虎则多独自猎食。放眼古今,名将贤相多如恒河沙数,当今之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中国在这方面能媲美。古代四大发明,为世界文化发展开创了条件。尝与友论及中外古今,问友:“你如何用一词形容我国数千年历史传承?”友答曰:“龙弛虎骤是也。”
但中华精神有优也相对的有其劣根性。
1、国人以虎为精神源泉的象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老虎。现金官场歪风盛行,多欺善怕恶之辈。其实不单现金,“官本位”的思想,从封建社会开始便流传至今。当官者都想要民众服从,三令五申,无所不从,但又不懂施行德***,所谓“照猫画虎”者,正是如此。
2、个人能力强,但不团结。从古至今,国人内斗不断,古有明末李闯与崇祯内斗,满清得以乘机而起。近有国共内斗,美帝坐收其成。即便现金,南北地缘之间也成见甚重。所谓“坐山观虎斗”者便是如此,最后结果就是“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在现在的社会,民智开化,国力蒸蒸日上,而虎已经与龙一样作为社会文化精神的代表。正如现代作家汪玢玲所著的《中国虎文化研究》中所说一样:“老虎比任何动物都能代表中华民族勇猛上进、虎虎生威的民族精神,而虎文化和龙文化互为纽带,贯穿于中华民族文化之后,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龙腾虎跃’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余宏模. 夜郎青铜立虎与崇虎信仰试析[J]. 乌蒙论坛,2006(3).
[2]王猛. 从虎造型看汉代艺术思想的变迁[J]. 民族艺术研究,2011(4).
[3]张鹏飞. 呼啸沧桑:中华“虎文化”情结信奉的生命意趣[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4]梁宇广. 盘点中国“虎文化”. news.省略/society/2010-02/16/content_12996238.htm.
[5]安吉生态文化节组委会. 中国虎文化.news.省略/c/2004-11-08/172348519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