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古诗篇1
六 出
雪呈六角形状,便称之为“六花”、“六出”,如唐代元稹的《赋得春雪映早梅》诗:“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唐代高骈的《对雪》诗:“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宋代楼钥的“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元代白朴所吟的“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玉 龙
唐代吕岩的《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宋人张元的《雪》诗:“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漫天飞雪,就像被天兵天将杀败的无数条白龙身上脱落的鳞甲,在空中飘降,富于神话的浪漫色彩。
琼 花
雪白似琼花,便命名为“琼花”,如唐代韦庄的《冬日长安感言》诗:“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花咏散盐。”宋代杨万里的《观雪》诗:“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元代诗人吴澄的《立春日寓北方赋雪诗》:“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梨 花
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飞雪比做梨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宋代诗人韩元吉也将雪花视为梨花,诗云:“莫将带雨梨花认,且作临风柳絮看。”
柳 絮
晋代谢安集子侄咏雪,侄子谢朗吟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此后人常将雪喻为“柳絮”。宋代梅尧臣的《十五日雪》诗:“拥柱轻于絮,吹墀净若沙。”宋代苏轼的《谢人见和雪夜诗》:“渔蓑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清初钱谦益的《春雪》诗:“绕树莺雏应罢语,漫天柳絮敢争飞。”
雪的古诗篇2
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6、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
7、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8、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10、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
11、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2、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13、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雪的古诗篇3
小雪的诗词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小雪的诗词2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小雪的诗词3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小雪的诗词4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小雪的诗词5
《小雪》——(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
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
一片飞来一片寒。
小雪的诗词5
《夜泊荆溪》——(唐)陈羽
小雪已晴芦叶暗,
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
眼看山头月落溪。
小雪的诗词6
《沁园春》
小雪初晴,画舫明月,强饮未眠。
念翠鬟双耸,舞衣半卷,琵琶催拍,促管危弦。
密意虽具,欢期难偶,遣我离情愁绪牵。
追思处,奈溪桥道窄,无计留连。
天天。莫是前缘。自别後、深诚谁为传。
想玉篦偷付,珠囊暗解,两心长在,须合金钿。
浅淡精神,温柔情性,记我疏狂应痛怜。
空肠断,奈衾寒漏永,终夜如年。
小雪的诗词7
小雪
作者:释善珍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小雪的诗词8
初寒
作者:陆游
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雪的古诗篇4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雪的古诗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学习;多媒体课件
中***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84-02
一首古诗的教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本节课试***以:想象诗景—体会诗情—感悟诗意,为学生展现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境界,体会诗人孤傲高洁的品格。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诗。
1.想象诗景。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2.体会诗情。引导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方能体会作者借诗中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3.感悟诗意。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一、抄写古诗,读通诗句
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江雪》这首诗,学生跟着老师把诗工整地抄写在本子上。《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初读古诗,读真确、流利。
3.再读古诗,读出节奏感。(同时课件出示划出的节奏)《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设计意***:看似简单,却很实用,学生在抄写中不仅接触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写字的训练,真正落实新课标关于“要在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的要求。
二、预设话题,想象画面
1.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哪一首诗的内容类似?(课件同时出示《江雪》、《渔歌子》)对比读:一二组读《江雪》,三四组读《渔歌子》,边读边想想,从这两首诗词描写的内容上看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点呢?
2.同学们,一首凝练的诗就是一幅精致的画,我们学过的《渔歌子》这首词描写的画面上都有哪些景?如果要把《江雪》这首诗也变成一幅画,你觉得该画些什么?又不能画些什么?为什么?(学生边议老师在黑板上边画)该画的内容:皑皑雪山、小路、江面、渔船、渔船上垂钓的老人。不该画的内容:鸟、行走的人及足迹。设计意***:联系旧知,对比学习,是本节课的特点,这一步不仅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走进本诗描写的意境。第二步让学生议“如果要把《江雪》这首诗也变成一幅画,你觉得该画些什么?又不能画些什么?为什么?”这个问题覆盖了全诗,而且创设了阅读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兴趣。
三、创设话题,开启思维
1.这首诗和画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把诗横着读读,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如果老师把前两行的最后一个字“绝、灭”去掉那是怎样的景象?加上这两个字呢?(孤独、寂静、寒冷、空旷……)这是怎样的孤独呢?再竖着读读,(千万孤独)把这四个字变换顺序还可以怎样读?(万千孤独,孤独千万……)
3.张志和在桃花流水中钓鱼,他钓的是一份怎样的心情?同样是钓鱼,但柳宗元却是在冰天雪地中钓鱼,此时的他一个人在空旷冰冷的河水中钓鱼是多么的孤独。张志和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钓鱼是不须归,我们把这句诗改一改用到这首诗中你认为该怎样说?(__________不须归。)横线上可以填上哪些词语?(千里冰封、冰天雪地、白雪皑皑……)你认为他该不该归?
4.同学们,读到此时,在你的眼里,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垂钓的老翁是个怎样的人呢?设计意***:这一环节重在通过诗的内容和画面感受冰雪给渔翁带来的寒冷和内心的孤独,特别是两次有创意的读:一是横着减字读,在对比中理解;一是竖着读、变序读“千万孤独”四个字独具匠心,让学生真正走进柳宗元孤独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巧用《渔歌子》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达到学诗用诗的目的。
四、借助资料,走进内心
1.诗人心中的寒冷、孤独仅仅是自然界的暴风雪给他带来的吗?还有其他原因让他感到那么寒冷和孤独吗?自由读读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柳宗元成长于***年代,目睹了恶势力横行霸道、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31岁当上了皇帝身边的大官,但他觉得老百姓在层层官吏的欺压下过得太苦了。于是,柳宗元挺身而出,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百姓说话,替百姓伸冤,进行***治革新。这大大打击了那些当权者,革新只进行了半年时间便失败了。柳宗元被贬到了永州。当时的永州十分荒僻、人烟稀少。他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暂时寄主在寺庙中。由于生活艰苦,不到半年,他的***便离开了人世,心爱的女儿也夭折了。他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杳无音讯。那些恨透了他的当权者们仍不肯放过他,千方百计地打击报复,造谣陷害,想彻底把他击垮。环境的恶劣、精神上的打击、当权者迫害,使他的健康每况愈下,百病缠身,竟到了走路膝盖直发抖的程度。尽管这样,他还是写下了《江雪》这首诗。
2.学生自由回答。
3.再次问学生:读了这段资料,你现在知道柳宗元为什么在这冰天雪地中不回去了吗?
4.在这样的暴风雪面前,柳宗元始终没有退缩,所以从那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依然独钓的蓑笠翁身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设计意***:要真正了解柳宗元,走近他孤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为什么“独钓寒江雪”,必须借助插入他的背景资料,这一资料可谓是运用得及时,恰到好处。
五、增设话题,链接读写
蓑笠翁无言的独钓,包含了柳宗元的千言万语。假如你就是柳宗元,你有话要对谁说?说些什么呢?请写在本子上。设计意***:这是一个个性化读写的设计。这个读写训练是一个多解性话题,不仅促使学生完成角色转换,而且给了学生尽情发挥的天地,引领学生以特定的视角去写出个性。
六、展示书法,增进了解
柳宗元不但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而且还是有名的书法家。老师给大家展示几种书法字体。如果柳宗元要把他自己写的这首诗题写在这幅画上,你认为他会用哪种字体书写?现在老师就用草书把他的这首诗题写在这幅画上。(老师现场用粉笔在简笔画的旁边用草书书写本诗,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丰富和魅力)。设计意***:古诗与书法总是联系在一起,在这里适当增加了让学生了解书法这一步,目的是适当延伸,拓展知识,增加审美情趣,并用教师的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
七、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古代诗人中一位钓鱼的名人,他们是古代诗人中最有名的两大钓鱼高手,一起再来读读他们的这两首诗词。
雪的古诗篇6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祖咏的应试之作。当时主考官出的诗题就是“终南望余雪”。前来应试的知名诗人祖咏拿到题目之后,仔细揣摩了诗题的画面和意境:一场雪后,天霁云开,长安城里和城外的平野,雪已融化,只有长安对面的终南山尚有积雪。祖咏推敲再三,便秉笔疾书了这四句诗。写罢四句,觉得已经意尽,再写便是多余。但当时朝廷的试帖诗有规定格式,必须要写满四韵(即八句)方成篇。主考官见他只写了两韵(四句),不符殿试规定,要求写满。但祖咏觉得四句已经把诗题的意思表达完美,再加一字都是累赘,便坚持交卷。可想而知,他这次应试因不符殿试规矩,而榜上无名。但此诗却震撼了文坛,成为传世之作,流传千古。
此诗极富画意,却又高于一般绘画。诗在辽阔的肃穆中创造出新鲜活泼、亘古不减的动感。诗中每句都有一个用得十分精到的动词:“秀(形容词动用)”“浮”“明(辉耀之意)”“增”。此外,第二句“积雪浮云端”的意境也是画家颇难做到的。积雪的终南山轻于白云,“浮”于云端,山与云的关系轻重异化了,终南山在诗人笔下成了仙山。终南山北距长安约六十华里,并不很高,但诗的头两句却给人雪山壁立千仞的非凡印象。诗人笔下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那高古雄奇的风格调动了读者的想象,诗境新鲜生动,别是一番神韵。终南山巅投来一道明灿灿的阳光,更给披雪的终南山平添了几分神秘的高华气象。诗人抓住了化雪时树上积雪最敏感(稍纵即逝)的特殊机遇,让人感觉到下雪不冷,化雪冷。诗的后两句,山巅积雪的树林上空虽然辉耀着晴日,但树上的积雪已开始融化,长安城中今夜该更加寒冷了吧。一抹霁色,一丝暮寒。这对于此诗审美知觉的圆满确实来得正好,与高古雄奇的风格正好吻合。“林表明霁色”和“城中增暮寒”相反又相成,诗止于这个美感高潮恰到好处。不仕也罢,岂能再续?诗人的风骨也同样令人折服。
雪的古诗篇7
笔者认为前者把古诗词教学过于简单化,后者把古诗词教学过于复杂化;前者教学缺少点拨,后者教学讲解过多,两者都各有弊端,不利于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因此,古诗词教学要在学生多读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引导思考、解决疑问,让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点播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这要因文而异,也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对诗词的内容要适当点拨。诗词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原文,让学生对诗词内容有所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话虽有点夸张,但的确有道理,强调了多读就能够理解意思。有的教师爱多讲,占去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教学效果也不佳。应该让学生自己读,自己领悟,遇到学生难理解的词句,教师可做适当点拨,让学生豁然开朗。
其次,要设计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如学习的《沁园春.雪》一文,可以在学生对照注释读两遍智之后,作如下设计:
师问:“这首词中描写的是什么景色?”生答:“雪景。”
师问:“这是哪个地方的雪景?”生答:“我国的北方的雪景。”
师问:“词人具体描写了北方的哪些地方的雪景?”生答:“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师问:“还写了什么地方的雪景?”生答:“群山、高原。”
师问:“这些地方的雪景各是什么样的?”
生答:“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师问:“这些景色,诗人是通过哪一个字引出来的?”生答:“望”字。
学习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先让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可设计4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诗句的理解:(1)诗中哪句写了“传说”?“传说”有什么作用?生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点拨作用:传说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点拨:寂寞、惆怅之感。)(3)诗人登楼看到了什么景象?(点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句流露出诗人什么感情?生答:“思乡之情。”通过这4个问题的设计,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了。
其次,诗词的意象需要点拨。诗歌精炼的语言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想象进入诗词的意境。如学习的《沁园春.雪》,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雪景,再进一步想象雪后天晴、红妆素裹的景象。通过想象理解诗人在景中流出的情感(热爱祖国山河)。
雪的古诗篇8
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该以***为主要切入口,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直观的内容,理解能力还不够,所以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画,本来诗画一家,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思路突破:
理解古诗,体会古诗的美,是本首诗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看***想诗”——“入境吟诗”—“看***填诗”—“读诗想画”,这一过程来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1、
根据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真实情况,让古诗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2、
诗画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2、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联系诗画结合理解诗意的能力,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画面。
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看***背诵古诗文,课件出示与古诗有关的***片:《春晓》、《望庐山瀑布》,学生背古诗。
二、
2、简介作者:杜甫及诗人写诗的背景。
1、
诗中写了怎样的一幅幅美丽而快乐的春景***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2、
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3、了解“绝句”相关知识。
3、精读古诗,注意读准停顿。
两个
黄鹂
鸣翠柳,一行
白鹭
上青天。
窗含
西岭
千秋雪,门泊
东吴
万里船。
4、明了诗意,体会情感,感情朗读
看***想诗:
(1)、教师出示***片: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黄鹂、翠柳)想到了什么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2)当你读到这句诗会想到什么景物?是近处还是远处的景物?
(3)出示***片:蓝天、一群飞翔的白鹭,想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相机理解“青天”的意思。你读懂了什么?作者心情怎样?(轻快、喜悦)读之,想象白鹭在天空越飞越远,然后配上动作作展翅状,眼睛注视天空,再读之。
读诗句用不同的目光注视远处、近
处的景物。
(4)同样的方法学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你又读懂了什么?相机出示“千秋”、“万里”,一指时间长,一指路途远。
先析“泊”,后析“含”字,“含”字,联系生活理解,你透过窗户看到竹子,就可以说(
),你透过窗户看到房子就可以说(
),析“含”为包含之意,诗人说“窗含西岭千秋雪”。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的画面集中在一起让我们来朗诵这首诗!
入境吟诗:
(1)读全首诗,伴着古代音乐配上动作,想象画面,想象诗人倚窗之状,你从“含”中还读懂了什么?
(2)如学生有疑则释疑:为何要写“东吴”?一是“东吴”与“西岭”相配,二是诗人有东吴的情结。
读诗想画:
出示诗句PPT:(1)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读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请同学说“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现在东吴来的船也停泊在诗人门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介绍诗人写诗的地点离东吴遥远,从而体会“万里船”的意思,老师为这幅画镶上边,画上挂线,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
三、品味诗美,相机课外延升
1、游戏:接对子
规则:数量词对数量词、颜色词对颜色词、动词对动词。
鸣对(
),门对(
),两个对(
)。
黄对(
),泊对(
),翠柳对(
)。
遥望千秋雪,
门停(
)。
2、看***填诗
出示***片PPT:花丛中蝴蝶飞舞,鸽子飞上天
,学生填诗句:几只(蝴蝶)舞(花丛),一群(鸽子)上(青天)。
3、相机引出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的诗句及***画,学生边读边理解诗的美。
板书设计:
绝
句
黄鹂
翠柳
近
白鹭
青天
雪
雪的古诗篇9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关于故乡事、故乡情的文章着实不少,《乡土情结》的作者柯灵却巧妙地开篇引用此诗作为情感铺垫,简洁地将“我”的感情、心理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其实是很节俭的笔法,而诗人的感情却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正文中又引用了宋之问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游子久别返家的忐忑复杂心情;引用崔颢诗句“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用一个娇憨天真的船家女的搭讪来表现人们普遍而深厚的思乡情结。而后文引用的诗歌又升华了一种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等诗句。乡土乡情,古人今人、圣人凡人,均魂牵如此!
如此美的古诗词意境,使本就美妙的散文内容和作者情感更显雍容典雅、意蕴丰厚。
古诗词在散文中的串烧引用,能增添文章的美感,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教师不妨先把古诗词提取出来,利用学生喜欢的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朗诵感知,讨论鉴赏,教师则适度点其精妙,借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阅读鉴赏能力。教学现代文时,适当一些古诗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补充要精当自然,要利于理解文本情感,可以在导入新课时设置,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穿插。如教学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时,可以补充蒋捷的《听雨》拓展阅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由少年、壮年再到晚年,以听雨为线,寥寥几笔写出了对人生、岁月不寻常的观感。还可借助歌曲来营造氛围,如听《明月几时有》感受苏轼被贬后忧伤和旷达心绪的交织,听《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理解李煜亡国后难言的痛楚……
一些重要的散文表现手法和古诗词表现手法是相通的,可以同步精要列举古诗例句来学习和理解。韩少功《我心归去》中第五段写道:“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作者思家的情景,让人心生感动。这里,“想象”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功不可没。这和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的想象有异曲同工之妙:“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从家人着想,想象家人深夜未眠,灯前说着远行人。这一拓展比较,可获得举一反三之效,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课下作业设置可以再来个联结拓展:请找出并赏析杜甫《月夜》中运用想象技巧的句子,“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想象妻子的思亲之景,由此把自己的思念之情抒发得一览无余,愈加深刻。
在散文教学中融合古诗词的学习,好处自然还有很多:化难为易,巧学怡趣。如开创浪漫主义诗风的屈原写作《离骚》的时代,距离我们比较久远,对于学生字面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阅读下去的欲望。如果灵活引用穿插,在其他文体教学中引用屈原名句并精要讲解,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有效教学法。教师还要善于预设。韦庄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诗句在苏教语文必修一课本上出现过两次,而两次用以表现的主题大不相同,一为思乡苦,一为不舍情,学生在理解时肯定有纠结和困惑。有效引导学生多维度理解鉴赏,即可拓展其视野和想象力,使学生养成见疑不避、迎难而上的探究精神,解决古诗词学习难的问题。
雪的古诗篇10
一、抓诗眼,知人论诗
新课标对语文的教学要求是要有实效,重在积累和运用。对古诗的教学,要让学生从凝练的字词体味、理解其中的深意。我让学生从诗歌的题目开始设疑:你对题目有什么疑问?学生抓住诗眼“别”来思考:和董大离别。董大是何人?他与高适有何交情?由诗眼入手,学生查找两位主角的生平资料:高适,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作边塞诗,青年时期仕途坎坷,历经人生沧桑,写作此诗时正值潦倒失意之际;董大,名董庭兰,玄宗时期著名古琴乐手,所奏《胡笳十八拍》听得世人惊叹不已。高适在写这首诗时,他境况凄凉,因为当时流行的胡乐无人欣赏,不得已要离开此地另谋出路。根据资料显示,这首送别诗的写作背景,是两人都在人生失意,穷困潦倒时。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两个知己又要面临离别,董大对前路感到迷茫而无助,而高适此时心中也有隐忧。
学生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就梳理了这首诗的主基调:同是天涯沦落人,只恨又到送别时。借此我进行引导:与董大一别,不知生死如何,高适心中又会作何感想呢?是醉酒解千愁,还是豪迈向前走?学生从诗中寻找高适的情感历程,看他如何从苦愁中走出来,给董大一盏前进的明灯。
二、抓字眼,品“愁”悟“雁”
古诗词的美在凝练,短短几个字便可传达心中的万语千言。学生通过解读古诗词,能够积累古诗词的精妙、美感,体会诗中的含蓄意境,不知不觉获得语文素养,发展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别董大》一诗寥寥数字,却写出高适的心情百转千回;更为可贵的是,他心中纵有愁绪万千也不言说,而是借用眼前的景物,淡淡描摹出来。那么,他有怎样的思绪呢?我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字眼来品读高适:诗中有哪几个字眼,让你感触特别深?学生说“曛”和“纷”。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高适看来,眼前的漫漫黄沙犹如黄云一般,遮住了晴朗的天空;而耳边呼啸的北风,让那高飞的大雁在纷纷扬扬的雪中,显得异常艰难和孤单。他沉默不语,看天看云皆不见,却只见那大雁单飞雪花漫天。此情此景,高适手握酒杯,又该对知己董大说些什么呢?
学生从诗歌中抓住黄云、雪花、北风、大雁这些意象,进入特定的语境,想象那一刻雪花飘落,凄风冷雪,黄沙漫卷,北风孤雁,还有一对离别的人。那一刻,天地真是冷到极致,萧瑟到毫无一丝生机,心里唯有一个字:愁。而此情此景,对董大来说,又岂止是一个“愁”字了得?我引导学生想象。学生根据资料,再结合诗中的天气境况,可以想见董大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他对别后的人生忧虑重重。那诗中的大雁,单单只是大雁吗?从高适的眼光来看,那正是他和董大的写照,孤飞的大雁要在风雪中向前,飞过风雪才可能拥有晴朗的天空。
借此,我让学生展开对大雁的想象:雪落在它的身上,却依然挡不住前进的翅膀。高适抬头远望,便可看见那远飞的大雁,并无悲鸣,依然逆风而行。从“北风吹雁”便可窥见高适内心明亮的意象。
有这个大雁的意象作为铺垫,便可以想见,高适并非悲悲戚戚的柔弱之辈,他的气魄要大得多。正如诗中所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因此,高适在诗中话锋一转,眼前的愁云浓雾便不复存在。
三、诵诗句,解“愁”领“情”
《别董大》一诗流传千年,若只从友情送别之作来论,未免太过于简单。古诗贵在蕴含万千情愫,让人揣摩玩味,为之一品再品,犹如陈年佳酿。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离别,董大忧愁:知己不能见到了,前方的路上可有懂我的人?而高适忧愁:孤雁高飞,逆风而行,知我者又有何人?此情此景,两个人不由思绪纷纷,犹如那雪花曼舞,勾起万千愁绪。然而,此刻高适远看天边,大雁依旧高飞,于是便将内心的愁怨消去,化为一个有力的声音:莫愁,莫忧,莫担心。
到底如何来理解高适的“莫愁”二字呢?学生从中寻找线索:前路,知己,识君。天下那么大,难道就没有人能懂你我吗?前路不断延伸,难道还踩不出一条自己的路吗?你我已然是知己,难道还愁找不到懂你我的人吗?
由此可以看到,高适的“莫愁”里蕴含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蕴含着大智慧。他能够将“愁”缩小,再缩小,放在远大的人生志向中,将自己的别情放在“前路”这个语境来告慰董大:眼前的离别算得了什么呢?高适是在告诫董大,做人要大气,要看得远,看得透,要董大放胆向前走。而这种豪情,何尝不是董大最想要的友情?何尝不是董大一路远行的神奇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