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文10篇

中国古诗文篇1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情景;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中准确的炼字、妙用的技巧、经典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展示了我国古典文化的风采。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家的观点态度是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语言本身是一个非常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具体到创作和阅读,语言最基本的层面应是词汇以及词语相互组合法则(语法)。因此,如果今人在欣赏古典诗歌时以现代汉语知识――词汇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则不失为一种具体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钱钟书先生在介绍中国诗歌特点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掠影。”“不过,简短的诗歌也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中国诗人就是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无垠””。中国古典诗歌一般篇幅比较短小,其抒发的情感却要复杂而含蓄得多。中国诗人为解决这一创作上的矛盾,在写作中就大量地运用意象。因此,分析意象一直都被认为是欣赏古典诗歌一件法宝。从现代汉语知识看,意象大多都是由名词来承担。因此,抓名词,就能明意象,抓名词,就能悟情感。如“月”之思乡、“柳”之送别、“酒”之解愁、“梧桐”之伤感、“东篱”之隐逸、“杜鹃”之凄凉等等。

但对于大部分一般性的名词及一般化的意象,情感指向却不太明朗,古典诗歌又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由诗歌可知,诗人们通常是在这些普通名词前或后加上形容词予以修饰限制活或补充,使这些名词沾染上诗人们的个人主观化色彩,进而使作家情感态度更加清楚,这也正是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因为诗歌的感彩主要是以语言对标签的运用来实现表达的。例如,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名词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家情感。因此,古典诗歌中,名词和形容词是承担抒情任务最多的词性,并且二者常常组合联用。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名词“藤”“树”“鸦”“桥”“ 流水”“人家”“道”“风”“马” “夕阳”“断肠人”“天涯”等名词可视为诗歌意象,但这些名词并没有形成典型意象,情感是分散的、不确定的,也是不强烈的。因而,反映出来的意蕴也是不深刻的。但是形容词“枯”“ 老”“ 昏”“小”“ 古”“独”“ 瘦”的出现则使原本毫无生气的景,孤立存在的点,发生了“异变”,组成了一幅颇具深意的“羁旅荒郊***”:藤树老枯,乌鸦思归,马已疲瘦,人已倦极。诗人把十余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形容词,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景中。此外,“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两个关键性名词的参与进来,使得这时在深秋村野***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再比如另外一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之一)

在诗中很容易找出名词“黄鹂”“ 翠柳”“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等为意象,由于有部分名词已经成为典型意象,如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而白鹭、青天则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因此很容易分析出它们本身所涵盖的情感。但其他名词如“雪”“船”等则情感指向不甚明朗,因此在诗歌中不甚容易理解,甚至会造成赏析诗歌的障碍。但是诗人巧妙性地加上修饰性“千秋”“ 万里”等词之后,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的诗境则跃然纸上。综看这首绝句,几乎全部是由名词和修饰这些名词的形容词或名词组成。因此,仔细研究它们的词性对把握情感大有裨益。

把握名词形容词和探究其组合方式是欣赏古典诗歌尤其情景交融类诗歌的一种很好方法,但作品中还有一些将这些名词和形容词连接起来的词语在阅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动词和副词。如果说名词可以作为意象形象可感,可容纳丰富情感,增强抒情意味,承载文化内涵,是联系作家与读者的一种媒介,因此多为古典诗歌所采用。那么,少数动词、副词等其他词类的巧妙连缀则可对整首诗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此动词的提炼也是古诗炼字阅读的主要内容。

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归园田居》陶渊明)

有人认为可将“见”改为“望”,效果如何呢?“望”是有意识的,是刻意的,而“见”是无意识的,是自然的。“望”是写人关照自然,体现人与自然是一种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置于自然之外,而“见”字呢?它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与天地与宇宙融为一体,是一种“天人合一”,强调了一种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真正体现了陶潜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风格与追求。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瑰宝。人的情感借由诗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吊古怀今,社会风貌,自然山水,伤情别离,朝堂***治,皆成了诗词描摹的对象。在赏析诗词时,我们只有超越时空,把握关键,情境结合才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发的感情,勾起的每个人心里的无限诗意。

参考文献:

[1]吕家林 中国古典诗词是生态文明精神的赞歌《贵阳学院学报》2013年 第1期

中国古诗文篇2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事家的形象。《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治抱负。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诗文篇3

古代散文――这个发端于春秋战国、成熟于唐宋、大放异彩于明清的文种,同样承载了几千年来历代圣贤们对天下苍生的忧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而在所有这些作品传达的主题中,有一个特殊的视角,那就是税收。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河中,税收是封建***权得以生存和运作的血液,税收也往往是老百姓最具切肤之感的生活关节。有抱负的统治者一般比较关注税负问题,并且我们经常可以在《史记》等作品中看到帝王同臣子讨论税负问题的片段。税负是随着王朝更替动态变化的,在王朝没落的时候,往往税负加重,老百姓不堪忍受,于是发生如《捕蛇者说》所描述的怪相。

虽然作为文学作品的诗歌、散文,不能作为税负轻重的判断依据,但却可以提供一种视角,一种思考。

轻徭薄赋的呼声

在我国关于税赋的诗文中,以反映官府强征暴敛、人民负担沉重和生活艰难的居多,一些古诗对当时官府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不注意发展经济的收税作法表示了不满,有的诗人还直接提出要减免人民沉重的税收负担。也有一些写税的古诗文颇具特色,除了传统赋税诗的沉重和压抑,更多了一份意味深长、一丝弦外之音。

明朝***功臣刘基曾写过一首叫《田家》的诗,诗云:“租税从何来,官府宜爱惜。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刘基虽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员,但整体上来讲属于士大夫阶层,施德***、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民本思想在其***治观点和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上面这首诗无疑是一个极好的体现。全诗劝诫的口吻,表达了对税收负担的关切。

清康熙年代的查慎行随清***进入贵州,目睹人民经过战乱后的惨状,禁不住呼吁宽减百姓的租税:“馀生民革逃难稳,绝塞田野瘠可怜。好报长官蠲赋敛,猕猿家室久如悬。”

查慎行是满人入关后成长起来的著名诗人,虽然他的名气似乎没有刘基等文豪响亮,但其在当时的影响力为世人称道。而这位先贤的子孙中便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查良镛,没错,就是享誉华人世界的金庸。

纳税人的心酸

除了对税负沉重的责难和呼吁之外,一些诗歌还描绘了纳税人的酸甜苦辣。只要有国家,就有税收,但税收的征收如果无视百姓的承受能力,不能随着丰收与兼收的交替而调整的话,只能适得其反。纵观中国古代史,历次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沉重的税负。

我国古代对于税收的设立、征收还是有一整套法律的,整个税负也并不是直观上的那么重,事实上一些***和有识大臣,是经常权衡税负的。中国古代税负的问题可能更多的在于,税收的豁免方面不太完整,缺乏人性化,对一些在生活中暂时遇到困难的人关注不够。下面的几首小诗可以为笔者的这一观点提供一些佐证。

宋代诗人宋伯仁在《村姑》中写道:“底事磋跎二八年,嫁时装著未周旋。年年织得新丝娟,又被家翁作税钱。”典型的宋代生活情境,宋代商业比较发达,生活比较小资,人们的生活品味较高,对嫁妆之类的东西比较在意。这首诗中描绘的淳朴、勤劳的村姑对自己的嫁妆钱被父亲挪用一事是有意见的,但问题不在于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女儿不爱,而在于父亲为应付家里的开支不得不挪用自己女儿嫁妆的无奈,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税法对生活苦难者的忽视。

《苦旱行》是明代张细孙的诗,其诗中云:“安得昊天降灵雨,童儿欢笑父老贺。高田低回薄有收,比里稍可完国课。不然官吏猛如虎,终朝鞭扑畴能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抒写了农民盼望天降霖雨,使庄稼薄有收成可稍完“国课”的卑微而善良的心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税法未考虑农业生产周期性波动的特殊性,征收方式简单粗暴。

无处不在的税目

在我国古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税收体系也相当完备,但因为税法发展尚在襁褓之中,有的税目显得有些巧立名目,有的甚至荒唐可笑。

自号“石湖居士”的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首诗道:“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回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农民已瘦得不成人形,官府连水面都要收税,形成强烈的对比,也说明部分农民的税负着实不轻。

明朝汤显祖有一首《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诗云:“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说江南申渐高。”申渐高是五代时吴国的乐工,当时吴都城干旱,中书令徐知诰(即后来的南唐***皇帝李c)问:“近郊有雨,都城为何不下?”申渐高诙谐地进言:“国为雨怕抽税,不敢进京。”诗人借此典故,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税赋的苛重。

清代宋琬的《饭凤凰山下》诗云:“茅茨深处隔烟霞,鸡犬寥寥有数家。寄语武陵仙吏道,莫将征税及桃花。”也讽刺了无所不至的征税之灾。

近代著名学者郭沫若曾做过一副妙对,横批“民国***”,联语“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可谓极尽嘲讽。

形形的税吏

如果要对古代的税收做一个概括,恐怕很多人都会选“苛***猛于虎”这句名言,但遗憾的是这样并不公允,人们总是夸大自己所受的苦难。但这句话也确实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某些极端现象。在极端情况下,苛酷的赋役及四处搜括民财的税吏比虎还毒,因为税收制度和惩罚很严厉,这种扭曲的税收制度造就了一批酷吏型的税吏。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曾对税吏的贪酷感叹万千。他在《感事》一诗中说:“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间关幸见省,笞扑随其后。况是交冬春,老弱就僵仆。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乡邻铢两征,坐逮空南亩。取赀官一毫,奸桀已云富。”他认为,老百姓之苦,在于“吏之为”,即官吏的滥用权力。

元代少数民族诗人贤在他的《新乡媪》一诗中这样记载:“茅榈雨雪灯半昏,豪家索债频敲门,囊中无钱瓮无粟,眼前只有扶床孙。明朝领孙入城卖,可怜索价旁人怪。骨肉生离岂足论,且***偿却门前债。数来三日当大年,阿婆坟上无纸钱。凉浆浇湿坟前草,低头痛哭声连天。”可见,税赋之苦,已将百姓逼迫到卖儿卖女,尊严尽失的地步。

但实际上,税吏遭遇了超过他们所限的批评与鞭笞,试想在整个税收架构下,税吏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而已,上有上司的监督考核,下有养儿育女的家庭重担。有时恐怕是不得不为之,当然笔者并不反对事实上确实存在少数道德败坏的酷吏。

除了上文所说的酷吏型税吏,还有一种文化税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观刈麦》等诗,正是他在今陕西省周至县做基层税吏时所写。他在诗中扪心自问:“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其文化税吏的悲悯情怀尽显于诗。在《买花》一诗中,白居易则对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现象非常愤怒:“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金末元初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元好问也曾为税吏。他做税吏的时候,任劳任怨,一再督促百姓照章纳税。在《内乡县斋书事》一诗中,他回顾远祖次山公(唐代诗人元结)因百姓赋税繁重而“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情境,追忆了远祖不惜丢掉官职减免赋税的事迹,进而对照反省,抒发自己“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薰”的忧税之心。他不忍用强硬的手段向百姓征收租税,使得“催科无***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夜半时分仍寝室难安。他同情民众疾苦,心怀经世之心,于是告诫属下切莫扰民:“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期会不可违,鞭扑伤汝肌。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元好问还深情追忆过唐代另外一位在道州担任过刺史、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吏刘云卿。在《宛丘叹》一诗中,他这样记述其功德:“碑前千人万人泣,父老梦见如平生。”

此外,在古代税吏这一非主流群体中,还存在一些狡吏和呆吏。

“狡吏”,即“狡猾之税吏”。狡猾之吏的特点是想尽办法利用制度漏洞合法或不合法地获取私利。

白居易在《杜陵叟》中则这样描述“狡吏”:“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就是说,在皇帝免税圣旨下达之前,“狡吏”就已经把赋税收缴完毕,老百姓根本享受不到“皇恩浩荡”。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在《海潮叹》一诗中对“狡吏”的奸诈与描写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敛钱堕泪送总催,代往运司陈此情。总催醉饱入官舍,身作难命泣阶下。述异告灾谁见怜?体肥反遭官长骂。”就是说,税吏收了钱、吃饱喝足之后,却说:“对不起,报告灾情的事情很难办。”

古诗中记载的税吏还有“俗吏”与“呆吏”之流,他们属于惟上是从,只顾吃喝拿要,不负责办事之徒。一些呆吏糊涂颟顸,不懂法度;一些呆吏坐井观天,目无王法和百姓利益;一些俗吏浑浑噩噩,只顾一己私利。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这样写道:“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俗吏”混吃混喝的形象跃然纸上。

事实上税吏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也是很有意思的,他们虽然职权不大,品级不高,但却属于有油水的一类官职,囿于篇幅所限,我们不展开讨论,只是择其一二而窥其貌。

中国古诗文篇4

【关键词】古诗词 跨文化 传播 传播要素

一、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及要素

广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Ⅲ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形成一方文化。不同地域的居民。为适应自然环境、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长期形成不同的文化积淀,包括社会风气、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即为“跨文化传播”。

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出于不同动机的交往互动行为不断增多,导致人类各个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冲突日益频繁。正像美国圣迭戈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萨默瓦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指明的:“生产的流动性、不断增多的文化交流、全球化市场以及具有多元文化的组织和劳动力的出现――这些都要求我们掌握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和全球村生活的技能”。跨文化研究因此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重新审度自己的文化。同时,通过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能够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合作与共存。

在新的世界格局与国际传播语境中。我国也愈加重视基于我国立场的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不再被视为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转换,而被看作是一股塑造文化、文学的重要力量,成为一种独特的***治,经济和文化行为。

传播学研究表明,共通的符号、共通的经验范围与畅通的媒介渠道是跨文化传播得以顺利进行的要素。共通的符号,是指共同的语言符号,这是沟通中传情达意的基础与前提;而共通的“经验范围”这个概念是1954年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进行的》一文中引入的概念,即“stored experience”,它指的是人的***治立场、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活习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由此概念可以知晓,“经验范围”的实质就是“文化”。施拉姆指出,只有参与的人在共同享有的经验范围内,传播的行为才能够发生。他以交通信号灯为例,来自文明社会的人与土著人,即使语言相通,却由于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仍然无法进行传播与交流。除此之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还包括通畅易得的媒介渠道与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如出版物、印刷品、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等。通过上述中介物、工具与技术手段,能够保证信息的有效、便利、快速地传递。而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则可吸引更多有效受众,提高受众的认知热情,实现传播的有效性。

二、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与同文化传播相比,跨文化传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双方文化共享性差。文化共事性指的是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即人们对同一客体给予和拥有共同的编码。而跨文化传播中的双方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其各自文化中的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的符号系统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即文化共享性差,具体体现在:

(一)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例如对同一种美丽、散发芳香气味的花朵,汉语编码为“玫瑰”,而英国人则把它编码为“rose”。

(二)词汇量不同。例如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比英语多得多,如英语中“uncle"这个词能指代很多的亲属,但相对应的汉语词汇数量则多的多,如叔叔、伯伯,舅舅、姨父等具体的关系。

(三)共有的文化涵义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国人眼中“红色”代表喜庆,成功或顺利。在英国人看来则暗示着血腥和残忍。再如打招呼“到哪去”,西方人认为似有干涉他人隐私之嫌,而中国文化中则认为是一种关怀与亲切的体现。

(四)编码顺序不同,即句中各成份的语序不同。

三、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历代诗歌,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部分,也是东西方其他民族流连咀嚼、体味这个古老民族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津梁。然而,我国的古代诗歌,由于其表达方式与现代大不相同,具有字数结构整齐、讲求韵律平仄、对仗的特点,加之以物言志等特有的文学手法,以及与西方相差甚远的文化传统,都加大了我国古代诗歌跨文化传播的难度。本文以孟浩然诗歌为例,浅析如何实现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一)营造共通的语言符号:

要实现跨文化传播,首先需要共通的语言符号,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必然途径,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纽带,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基础条件和直接因素。语言翻译首先要围绕“对等”“忠实”等原则。最大限度地准确译出原文的内容、含义与思想。这是第一个层面即语言符号层面的要求。

如襄阳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脍炙人口,广为传颂。这首诗歌是诗人隐居襄阳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对于此诗,我国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与翁显良先生分别作出不同的译本:

A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许渊冲)

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l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从内容上看,许先生和翁先生对原诗的理解上是一致的,二者都准确地译出了原诗的内容与含义。而翁先生译文中的开头一词“late!”很好地体现了原作者辜负了大好春光的惋惜,而“poor”,“dear”则再现了原作者的深刻忧伤,更为充分传递出了原诗的情感与含义,笔者认为从语言符号层面上说,翁版更胜一筹。

(二)营造共通的文化内涵:

仍以孟浩然的《春晓》为例。诗歌在咏春惜春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孟浩然的个人际遇与山水情怀。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使他一生未曾人仕,因此其诗作以田园山水诗为主。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诗文中,作者写出在朦胧中曾昕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仔细悟读,高卧松云的孟浩然,一朝梦醒深感岁月蹉跎,功名未立,难免有迟暮之叹。因此,对于这首诗歌的翻译与传播,不仅应译出其字面的含义,更应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的文化传统相去甚远,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注重伦常本位、伦理精神,注重知觉体悟,加之封建伦理的束缚。许多文人只能采用以物言志的文学手法,寄情于山水之间。这些表现手法与文化传统,对于以人为本位、注重科学精神、追求民主与自由的西方读者而言,都是难以理解与想像的,因此,要想使西方受众真正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深意,笔者认为,在解决了语言层面的对接后,还应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介绍与解读,不妨在诗歌的翻译中加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的介绍与解读,着力表现出孟浩然在经历了人生的艰难跋涉后,把“山水田园”当作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渴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寄托自己疲惫身心的愿望。解读其中的因果关联,正是在长期的隐逸生活中,孟浩然成为自然美的寻求者、发现者、欣赏者、表现者,并进而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孟浩然在诗中描绘并展示了一个清淡的世界。构成这个清淡世界的主要经纬有两根:一是田园之乐,一是山水之美。前者往往更多融入了闲适的隐逸意趣,后者则往往更多地融入孤高的志士情怀。这种中国古代文人所表现出的山水情结与文人风骨,堪称中国独有的古代文化现象之一。这些注释与解读,在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中,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应用。

(三)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

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还必须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即多渠道。易获得,传递速度快,传递信息量大的符号载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如翻译、出版多语种的宣传手册与印刷品,制作相关的广播电视节目,增加播出时间及播出频道,同时融合、利用新媒介,如利用互联网提供高质量和高速度的音频视频,提供即时性的、互动性的***讨论、视频点播等新服务。除此之外,还应不拘一格打造多种形式的传播渠道,如旅游景点的导游读物、导游的人际传播等,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顺畅与便利。

(四)营造丰富的传播形式

我国的古代诗歌,由于其表达方式与现代大不相同,具有字数结构整齐、讲求韵律平仄、对仗的特点,加之以物言志等特有的文学手法,使之较为艰深难懂,因此也要求受众具有更多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趣味。如何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普及与推广,在传播的形式上,亦大有文章。如突破以往的固有形式,以感性具象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多样化手法,展现古诗词的含意与意境,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情感性和学理性的到位融合与沟通。如《百家讲坛》推出的《唐宋家》、《白居易》等系列讲座,都是采用了一个比较平民化的视角,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拟,将古诗词进行演绎,取其精华,抓取要点,深入浅出,把学问当评书讲,把历史当故事说”。由此大大提高了大众的认知热情。有效地推广、普及了这些中华古代文化的精华。这些有效有益的尝试也可应用于英文频道的对外节目之中。

中国古诗文篇5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并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的审美佳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精神的积淀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载,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如果从自然界中找一种对应物的话,松柏自然是首选。古人对松柏习惯于并称,“有松哪可独无柏,恰似夷齐弟与兄。”松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人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的悠久渊源和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

一、高洁人格品性的象征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柏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人们在与松柏的实际接触中,从松柏之美发现了人性的理想品格,将松柏看作理想的人格形象寄托,于是在言谈中常常用“松柏”来状述人物的品格个性之美,并以此来捕捉人的神韵。

最早以松柏形容人的文章出现于《礼记》中:“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其后,孑l子也以自然界的松柏为师,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苟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通过对松柏的礼赞,在松柏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松柏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以松柏来品评人物的记载。魏晋士大夫崇尚清谈,讲究言谈容止,品评标榜,如李元礼是东汉名士,天下楷模,世人称其“谡谡如劲松下风”。和峤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土,有人品评:“森森如千丈松,虽磊柯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文学家、***治家,“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崖崖若孤松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这都是拿松来比喻不群的杰出人物。

在古诗中“以松喻人”的就更多了,最早的当数《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中以山上生长的挺拔的青松来比喻、烘托人世间的好男儿。人们以松象征高洁的人格,不屈的精神,历代均有这种写法。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赠从弟》,以不畏风霜的松树为喻,勉励他的从弟要有***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亦是借松表达人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这对别人是鼓励、鞭策,于诗人自己,则是明志、抒怀。这位被称为“谪仙人”的诗者,在人生理想始终不能实现的黑暗现实下,将松柏这种人格特征张扬到了极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孔子《论语·子罕》云:“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对松柏的赞美和歌颂,正是中华民族刚正不阿,面对任何权势和压迫决不低头的伦理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具体体现。

二、强烈忧患意识的代言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之中。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诗人正是以松柏形象、松柏精神来象征和暗示民族精神,让这顽强的生命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以这种生命所显示出来的理性力量来震撼世人。

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李峤《松》:“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孟郊《衰松》:“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贞干捧名君。”j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发展,并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作于元和四年(809)的《涧底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深深的忧患意识。《涧底松》一诗的命名及寓意,显然据西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而来。他对左思此诗感触颇深,多次为?涧底松”鸣不平。先作《续古诗十首》(其四)铺陈诗意云:“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何等沉痛!然而白居易还觉不够尽意,又直用《涧底松》为题,写了这首***治讽刺诗:“有松百尺十大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这首《涧底松》意蕴丰富,诗人抓住了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的特点,来讽喻和针砭这种不平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审美意义。而以意象的形式出现于诗文中的例子更举不胜举。“涧底松”已经超脱了文学意象的层面,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众多文人表达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

中国古典诗文中结合松柏的实际用途喻之为“栋梁材”的审美意象。古人也有所谓“不爱松色奇,只听松声好”的美誉。世人皆称赞松声为天籁美,松风这一意象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此外,松还常和其他事物一同构成极其孤绝优美的意象。比如“松、竹、梅”为传统所谓之“岁寒三友”。因为诗人认为这三种植物具有共同的品格,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爱之处。松菊也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霜威下盛开的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松菊”的意象代表了陶渊明的人品与性格,同时也成为后代作家笔下的又一重要意象。此外,还有“松泉”“松云”“松月”“松鹤”等。这些审美意象不仅人诗,而且也入画。而本是自然界的松柏,文学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佳吟。文学作品中的“松柏情节”可以在无数艺术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的审美生命力。

三、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者

中国松柏文化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松柏就是这样的树种!诗人对松柏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最有诗意。国人对松柏有着传统的情意,歌以赞之、诗以咏之、文以记之、画以绘之。古往今来,实不知有多少以之命名、以之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松柏为文学家的情感和观念所浸润,咏松、赋松已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自然之物的松柏,在历代文人的主观感情世界里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他们运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松柏具有多重的审美意象。古典诗文中的松柏已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松柏,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旧保持着自己坚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节操。赞颂松柏之品性和节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范云《咏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宋之问《题张老松树》:“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张说《代书寄薛四》:“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等。松柏有着坚贞的品格,贞守着自己的节操。所有爱松柏、咏松柏者,都是从松柏身上吸取道德精神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

诗人生命是有限、短暂的,而自然对树木的生命却格外宽容。它们栉风沐雨,阅尽人间风云变化,傲视人间。松柏便是这样的长寿树种,古人称松为“苍颜叟”。面对松柏,人们越发感到生命的短暂。傅玄《诗》云:“世有千年松,人生讵能百”;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云:“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可见,诗人皆仰慕松柏之淡泊、清高和常青。中国文人自古就相信茯苓是一种有长生功效的食品,因为茯苓生于四季长青的松树下,松树油脂据说精炼后服食可“寿考无穷”。松叶按一种摄生术服食,也可以无寒暑饥渴,松脂、柏叶服食具有辟谷延龄的作用,更为道家所推崇,谓之为“上品仙药”,食之长生不老的记载也屡屡可见。松柏除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外,还给人们以淡泊清高颇有隐逸的感觉。松柏仿佛就该是在没有人烟的深山之中,任明月相照,随山风吟和。江淹《从冠***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而深谷、长松、隐者也经常是历代画家笔下的素材。另外,古代的隐士还芟松枝为笔管,认为“幽人笔正当如是”,还用松树作琴,名日松雪,妙过于桐。这其实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诗文篇6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高中生;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中优秀作品数量众多,是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结晶。在当今这个社会浮躁、灵魂虚化感极为严重的时代,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对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一些高中学校的古典诗歌教学陷入困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并未发挥出古典诗歌教学的应用作用。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常见问题、古典诗歌具备的审美元素、如何通过古典诗歌教学来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三方面加以论述。期待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同时,也与众多高中语文教师相互借鉴。

一、简析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所存问题及形成原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民族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历来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但当下一些高中学校的古典诗歌教学状况令人堪忧,主要存在三种问题:一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多高中生虽然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传承民族传统与激发爱国情思的重要作用,但学习时的兴趣不高,甚至存在畏惧心理;二是教学成效不够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高考试题中古典诗歌鉴赏方面的分值增加,题型也趋于完善,但学生的得分情况却不如人意,教学成效偏低;三是教师及家长存在认识错误,一些高中语文教师片面追求分数,注重传授给学生应试解题技巧及诗歌评论术语,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诗歌鉴赏能力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家长只关注学生所取得的分数,不能正确看待古典诗歌所具有的人文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鉴赏方面所存问题较为突出,中国古典诗歌教学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三点:一是当下全球化趋势促进不同地区与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我国民族文化也形成巨大冲击,中国古典诗歌首当其冲;二是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文字含义的不确定性与诗词意境的内隐性两个特性,这使得人们不易于把握古典诗歌的文体特征;三是虽然古典诗歌教学评价方式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单一性特点。明晰上述问题及成因后,笔者注重挖掘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的人文及审美内涵,实现对该领域教学的规划与完善。

二、中国古典诗歌所呈现的人文及审美内涵

中国古典诗歌所用语言精粹而凝练,与小说、散文、戏剧其他三类文体相比有着不容替代的人文与审美教育作用,仔细品味与揣摩优秀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能够总结归纳其所蕴含的人文及审美内涵,主要分为如下三个层面:

1.具有语言美

中国古代先人们运用精粹而凝练的语言构建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歌凝练、含蓄而具有跳跃性,既朗朗上口,又值得揣摩与回味。古典诗歌的语言美主要源于如下三个因素:

(1)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押韵。以李白《静夜思》为例,诗中选用“光、霜、乡”三字作为韵脚,押了“āng”的韵,使整首诗歌变得音调和谐而节奏优美。一般而言,格律诗要求严格押韵,对一三五句不做硬性规定,但二四六句务必讲求押韵。

(2)善用“叠词”或连绵词。如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中有“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的诗句,运用“娟娟”、“片片”两个叠词,让鉴赏者体悟到蝴蝶翩跹、海鸥轻盈的美感,朗读起来更具音韵之美。

(3)借用多种修辞及手法。如韩愈《晚春》中有“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诗句,其中,“知”、“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仿佛知道春天不久即将归去,所以极为珍惜当下美好的时光,尽情舒展生命机能,使诗歌具有意蕴美。

2.具有画面美

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为鉴赏者营造出美妙无比的画面,有自然画面和人文画面两类。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诗人位于鹳雀楼之上,遥望中一轮落日向连绵起伏的西山沉去,直至消失;而黄河也奔流向东入海而去。这两句诗容纳了上下、远近、东西的众多景物,自然画面显得壮阔辽远而又充满雄壮之美。再如杜甫《江村》中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诗句,既描绘出老妻画纸为棋局的憨态可掬,又描绘出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可爱无邪,反映出诗人暂得栖息后惬意的生活画面。

3.具有情思美

就如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言:“诗者,吟咏性情也”,古典诗歌具备着深厚的真挚情思内涵,主要表现为四类:一是爱国情怀,如李白《塞下曲》中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句,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与爱国情思;二是男女情思,如秦观《鹊桥仙》中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诗句,反映出爱情的最高境界;三是朋友情谊,如高适《别董大》中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诗句,反映出临别之际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四是故国情思,家乡及亲人是令人牵肠挂肚的地方,王建《十五夜望月》中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诗句,将故国情思刻画到了极致。综上所述,古典诗歌所具有的美好情思易于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三、如何利用古典诗歌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良好的古典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学会鉴赏古典诗歌,引领学生们体悟古典诗歌蕴含的人文之美。简要概述如下:

1.感悟古典诗歌的艺术美感

古典诗歌是一种生动、高雅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学艺术,是文学作品中的奇葩,具有深厚的审美价值。古典诗歌浩瀚如海,其中很多诗句都富含艺术美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再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些极具艺术魅力的诗歌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及共鸣,获得心灵上的满足。除此之外,笔者引导学生吟咏、想象、感悟古典诗歌作品的优美意境,思考不同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感受力、认知力与辨别力。

2.感悟古典诗歌的抒情特征

众所周知,高中生正处于情感与情操充分发展阶段,他们的内心世界极为丰富,但他们仍然幼稚而年轻,缺少阅历与涉世经验。中国古典诗歌有丰富的抒情特征,学习和鉴赏古典诗歌能够有效弥补学生们在内在情感方面的欠缺,增加学生们的人生体验。如同是咏蝉诗,虞世南借“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赞扬品质高洁的人;骆宾王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抒发自己被诬陷的悲愤心情;李商隐借助蝉的高洁来自警,也抒发了身世沦落飘零之感。笔者引导学生领悟古典诗歌中的抒情特征。

3.感悟古典诗歌的道德内涵

传统古典诗歌教法是教师就词讲词,但古典诗歌呈现的不光为物质世界,更有一个丰富的心理世界,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德,涉及道德品质的诸多方面,在授课过程中,笔者饱含情感,运用动人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歌,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悟古典诗歌丰富的道德内涵,从心理上感染他们,使他们具有爱心、进取心、真心与善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教学是提高高中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教师应优化古典诗歌教学过程,做到以情育人,结合“知人论世”原则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启发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确立高尚的情操与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堡子店中学)

参考文献:

[1]魏巍巍.诗歌诵读教学之情感认知解读[J].大众文艺,2012(8).

中国古诗文篇7

关键词:文化因素;意象;中国古代诗词

abstract: image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m. image is not only carrier of the poet’s emotions, but also representation of profound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only when translators go deep into the chinese culture can he or she translate the images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correctly.

key words: cultural factor,image,classical chinese poem

1 引言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代诗词,这个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部分,也是“东西方其他民族流连咀嚼、体味这个古老民族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津梁” [1](p.1)。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承载中国深厚文化传统的载体。正确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传达意象中蕴涵的深刻文化意蕴,是翻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从文献上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然而意象中的文化因素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拟从文化因素角度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旨在揭示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体现。

2 关于意象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论中一个固有的概念,从古到今,有不少文艺理论家给出了关于诗歌意象的论述:

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司***空 《诗品·缜密》)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深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日生思。(《唐音癸签》卷二引王昌龄语)

意象应生和,意象乘曰离。(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

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与外在之象,读者在根据这外在之象试***还原为诗人当时的内在之意。(《十二象》引余光中语)

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十二象》引李元洛语)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感情。(袁行霈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意象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意”即诗人的主观感情,二是“象”即客观物象。诗人把他们的感情寄托在客观的物象上,通过描写客观的物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美女”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并非仅仅是指美人。在《诗经邶风》中有“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的句子,这里的“美人”拓展为一个人心中怀慕的对象。在屈原的《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在这里,屈原把自己比喻成“美人”。所以《乐府诗集》指出:“美人者,以喻君子。言君子有美行,愿得明君而事之;若不遇时,虽见征求,终不屈也。”在这里,“美人”这个意象就有了明确的文学意象。

3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文化历史关照

对于中国古代诗词中意象,如果脱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很难把握和体验其中的含义。例如“杨柳”这个意象。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柳树,但是在他们的语言中,“杨柳”没有意义上的牵连。而在汉语中,由于“柳”与“留”同音,从《诗经》开始就把“杨柳”作为惜别的特征。在《诗经下雅采薇》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这句话定下了离愁别绪的基调,以后就被历代文人所使用。在王维的《渭城曲》中,有“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千古绝句。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说“风吹柳花满店香”;杜甫《和裴迪送客》说“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在这些诗歌中,杨柳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人们惜别的媒介物。在翻译中,如果把“杨柳”翻译渭 “willow”,这仅仅是做到了语言上的转换,只是在英语中找到了“杨柳”这个词的对应符号,而没有把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翻译出来。所以钱穆说:“一考中国文字之发展史,其聪慧活泼自然而允贴,即足以象征中国全部文化之意味。”[2](p.3)

4 实例中分析文化因素在意象翻译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的匠心与智慧的体现,是诗人凭着审美直觉或灵感在生活中得到的,它凝聚着被人们所默认的某些特定的内涵和情思,是中华民族心理文化结构的物态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系统的一部分。以下将通过实例来分析文化因素在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中的体现。

(1)a: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西宫秋怨》)

b: the lotus bloom feels shy beside the lady fair,

the breeze across the lake takes fragrance from her hair.

an autumn fun cannot conceal that she is bored.

in vain beneath the moon she’s waiting for her lord.

“秋扇”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义为,扇子到了秋天就没有用了。在这里比喻妇女因年老色衰而失宠。早在乐府诗中就有:“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纂。”在这个译文中将“秋扇”译为“autumn fun”就不能充分传达出诗中这一层文化意义。

(2) a: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金谷园》)

b: dusk comes, the east wind blows, and birds pipe forth a mournful sound;

petals, like nymphs, from balconies, comes tumbling to the ground. [3](p.4)

“坠楼人”指的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绿珠。据说绿珠有倾国倾城之貌。孙秀欲占为己有,就派人向石崇讨要,但是遭到石崇的拒绝。因此孙秀假传诏书来捉拿石崇,这时石崇正在楼上举行宴会。绿珠因石崇为自己获罪,说道:“当效死于君前”,然后纵身跳下楼台,香销玉损。在这里诗人用“坠楼人”暗示出美人与花一样,其结局都是悲惨的。译文中用“nymph”这个词来翻译“坠楼人”。而 “nymph” 指的是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居于山林水泽的仙女。同“绿珠”给读者的印象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原诗是一位美貌而忠心的宠妾,而译文却让人联想到像一位雅典娜一样的女神。

又如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张廷琛等译为:

how is it, when flowers fall,we meet again,amid these lovely southern scenes? [4](p.96)

在这里“落花”象征李龟年的遭遇,李龟年是颇受王公贵族所喜爱的歌手,然而几十年之后,他却颠沛流离,以卖唱为生。曾经的辉煌就像落花一样随着岁月流逝而不再有。诗人在这里借别人的遭遇来感叹自己的景况。在译文中,没有传达出这一悲凉的色彩,却给人一种老朋友久别重逢的高兴。

(3) a: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b: journeyed forth with tender thoughts of home,

at break of day of travelers’ bells are heared.

behind the thatched inn, crowing cock and setting moon;

upon the planked bridge, footprints in the frost,

mountain paths strewn with oak leaves,

orange blossoms bright against the outpost walls,

remind me that i dreamt of du ling.

there, the wild ducks must be massing on the curving shores. [4](p.51)

这首诗是运用意象叠加的成功典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山路”、“枳花”、“驿墙”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副远行***。游人住在茅店里,听到鸡声,便动身起床,在月色之下赶路。天气凉了,降霜了,游人走在桥上,脚印印在了霜上。山路上铺满了落叶,让游人涌起了一股乡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勾起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李白在《静夜思》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已经打上了深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霜”这个意象带有悲凉的色彩,代表了秋天。在这个译文中,译者把这些意象直译了出来,像原文一样叠加在一起,创造出的意境就逊色了一些,这样诗中的文化意义就有所走失。

从上述这些实例来看,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这个融合了中国古代诗人主观感情的物象,在写入诗中的时候,就融入了诗人从生活中获取的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而这些意义随着历史的前进就成为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成为了民族的象征。在翻译意象的时候,就必须深入到中国的文化传统的中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古代诗词中意象的含义,才能正确翻译出意象的深层意义。

5 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了文化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色彩纷呈,意义深远,是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翻译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就必须注意到文化对意象所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真正欣赏意象的含义,准确翻译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参考文献:

[1] 汪涌毫.骆玉明,中国诗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2] 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2002.

中国古诗文篇8

关键词:中国画 教育 诗书画

中***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 06(b)-0000-00

1 中国画的教育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教育事业的探索发展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各大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从而摆脱了个人拜师学艺的学习模式,由此可见中国画绘画技艺已经不是传统文人的专利。自从中国画教学进入现代学院化模式之后其教育过程一味注重技法练习而忽视了书法和诗文创作的教育。

近代中国画教育的发展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缺乏培养个人的艺术主见。以西方科学严谨的造型观念来限制中国画教育成为目前中国画教育的主导。可以说现在的中国画绘画技术越来越精湛,但其本身应该具备的民族精神、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却不复存在。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其特征就是诗、书、画、印为一体。但当今的院校教学模式强调对绘画本体的重视,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画面细致、深入的表现上,而忽视了画面之外的功夫。现代教育对传统诗文、书法课程的设置非常有限,有的学院甚至没有安排此类课程。学生对其学习研究程度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文人画的要求,长期以往便进入了中国画教学的恶性循环,很难培养出具有高品位的中国画画家,更不会创作出具有文化内涵与人格追求的伟大作品。

从前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众多艺术大师,而如今教学手段先进我们的艺术家却只是凤毛菱角。究其原因是前者注重画面之外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中国画教学必须加强中国书法和古诗文的研究学习。

2 中国画教学与诗书同济

2.1 书法练习的必要性

中国画的教学应与书法课程紧密相连,因为对书法的认识和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本身的质量。从另一角度讲,书法保证了中国画用笔的技巧高度,深化线条的韵味,提高画面的生动性。自明朝起,中国画画家已经意识到书法对绘画笔墨的影响,特别是到了明末董其昌之后,书法的用笔则更直接地融入到中国绘画中去,强调书画同源。

中国画与西方画种不同,它应该以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体系为宗旨。尽管中国绘画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画家绘画才能、笔墨技巧的要求,但是其精神内涵和审美要求却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可是,不得不感到惋惜的是,书法作为中国画赖以“生存”的文化精髓在当代的院校课程改革中成为了完全不相关的两大艺术门类,书法在中国画教育中受到很大的漠视。造成了当代许多中国画画者能画不能书的局面。

当今的教育模式下,书法成为学习中国画的附属品,许多画家停留在对书法的表面理解。当下的书法,就笔墨的质量与修养而言,已经很难和前人比较,更不用说精神气质了。谈到画面的题款,书法更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书法的用笔应与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既要与画面保持联系,又要求得变化,从而丰富画面的审美形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2 诗文创作的必要性

中国画创作中题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骄傲。然而在当代教学中,绘画与诗文创作完全成为两个毫无联系的学科门类,中国画学习者根本得不到系统的诗文创作练习。对于现代的青年画家来说,画道所应具有的修养“画者能诗”的要求大有欠缺。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中国画专业教学的不够完善,学习科目和内容删减太多,练习时间过于压缩。传统拜师学艺,师傅一对一系统教学,徒弟跟从师傅潜心学艺长达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学其精髓。而如今,把大量的学习内容压缩在了四年本科期间,学习质量大大缩水也就可想而知。

就年轻一代画家文化素养缺失这一状况,人们很自然的想到诗人与画家合作,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画者文化素养的缺失导致对中国画的精神气韵难以理解,对丰富的笔墨意趣就更难以体会和把握。因此加强学校教育,注重于画家自己能诗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历代画家中,画者能诗是为普遍现象,在画作中题上一首情景相宜的诗,不仅能打开观者的思路,启发想象,而且能增添画面的审美愉悦感。画者能诗很有必要,通过诗文表达可以使画面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的更加明确,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齐白石在 《渔翁***》中这样写到“看着绮篮有所思,湖干海涸欲何之。不愁未有明朝米,窃恐空篮征税时”。不必作任何解释,画面表达与诗文内容把作品的深远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

3 当代中国画教学的途径

中国画作为高等教育进入学堂教学,就意味着学者要领悟到所处文化的精神实质。我们现行的教育偏于肤浅的技法练习,缺乏传统文化的积淀,客观的讲这些完全不足以构成高等教育水准。

继承诗书画一体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画教育的认知和教学结构的安排有着重要的关系。现行的中国画教学重点仍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临摹,把临摹传统看作是中国画教学过程的全部,但这只能起到初步了解中国画的一般规律,掌握绘画技法的作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根本点上着眼,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培养“诗、书、画、印”皆擅的人才为目的,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注重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化。

诗歌、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与中国绘画相结合成为了一个中华文化的传统特色,这种被人们视为“东方艺术”的绘画形式受世界瞩目。因此,现当代中国画教学应做到诗、书、画并举。

3 结语

中国绘画艺术能够延续发展至今,是因其完美的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方式,集中体现了诗、书、画的和谐统一。懂得这一点,中国画教学才能走出窘境,完善教育模式,实现中国画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福星编, 程明太著..美术教育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9,1.

[2] 周兵武.《中国画现状与发展浅谈.艺术空间.作家.2012年12期 第269、270页

中国古诗文篇9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初中古诗文中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不胜枚举。如《春望》、《使至塞上》、《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篇目,所有这些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和谐统一,蕴含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讲解这些诗文,要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在教学中注重吟诵,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古诗文中的美好情感。

我在《三峡》这一课的教学中就贯彻了这一方法。《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的地貌和四季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雄伟秀丽的景象,寄托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在生字词的积累和文章翻译之后,我先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再齐读,读完以后请学生说说郦道元都通过哪些方面来描写三峡的山和水?学生回答:作者先写山,用“两岸

高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对三峡山水有一个整体的掌握,然后让学生再自读描写三峡水的句子并发挥想像力,把想像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作扩展联想。于是我们的眼前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久久回荡。然后请到过三峡的同学起来说说自己看到的三峡景色(提前布置):瞿塘峡又叫夔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的黛溪,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奇壮丽。只见奇峰突兀,悬崖绝壁,山岭雄峻,如鬼斧神工开凿而成,两岸峭壁相距不过1~2百米,如门半开,气势磅礴,船行其中,俯瞰湍急江流,仰望一线天际,心中感叹:不愧“夔门天下雄”。 远处林木苍翠,葳蕤绵绵,灌木青滕,依崖而下,峡谷上空有雄鹰盘旋,林间树梢有小鸟啁啾。美景接踵而来,又次第远去,就像欣赏一幅幅滚动的青绿山水长轴。巫峡幽深秀丽,两岸峰峦奇形怪状,姿态万千,巫峡中有以神女峰为代表的巫山十二峰、孔明碑等著名景点。 天空中飘着丝丝细雨,巫山12峰上云遮雾绕,恍惚间神女驾祥云飘然而至。定睛细看,脚下的江水依旧汹涌,远处的神女峰依然傲立。西陵峡由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所组成。这里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流急,以险著称。诗人白居易的“白狗顶黄牛,滩如竹节稠”的描绘,以一个“稠”字,道出了这段河床的滩多、礁石密布的特点。而葛洲坝的修建和历年河床的整治,使水位提高,江水趋于平缓,滩险、暗礁渐渐成为过去。并让学生对新老三峡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现代三峡更能体现出人力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让人感受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接下来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是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得到作者对三峡山水的欣赏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最后齐读加深印象。通过这种自读——朗读——想象——补充——齐读的过程加深对祖国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课后许多学生纷纷表达了想到三峡去看一看的强烈愿望。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十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语录,著作、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口技》中惟妙惟肖的表演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表现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通过学习,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多介绍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核舟记》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在对文章进行分析之后请学生带来两粒小米和八分等长的物体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让他们直观感受到“高可二黍许”和“八分有奇“有多么的微小,期间全班学生都发出阵阵惊呼。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核舟上五个人物的情态,在笑声中学生体会到想要惟妙惟肖地表现“各具情态”是多么的不容易。最后总结文章中表现王叔远技艺高超的句子,并说明原因:第二部分对核舟各个部分的描写,说明。最后一部分对核舟上的人、物等进行统计,以详实的数字说明了微雕工艺的巧妙绝伦,再以直接惊叹与赞咏作结,是具体说明好议论抒情相结合,使古代工艺家的精湛技艺好极高成就全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曹刿论战》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事家的形象;《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念奴娇·赤壁怀古》表现了苏轼遭人陷害被贬时的豁达心胸,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唱出了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精神赞歌,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则奏响了国破家亡之时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凯歌。讲授这些课文,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古诗文篇10

硝烟中飞出的激昂战歌探寻各国国歌起源,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许多国家的国歌,都是诞生于国家生死存亡关头,是战火硝烟中飞出的激昂战歌。不管何时何地,唱起它时都热血沸腾,激荡着人们的拳拳爱国之心。

我国国歌《义勇***进行曲》就是产生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热爱祖国、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并为影片主人公创作的长诗《万里长城》拟写了最后一节诗稿,后来它被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词,即《义勇***进行曲》的歌词。他刚完成歌词就被******派逮捕入狱。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词谱曲。读着歌词,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聂耳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

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战歌就这样诞生了。伴随着“一二·九”运动***,救亡运动的巨浪,这首歌曲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新中国成立后,《义勇***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其定为国歌。

法国国歌《马赛曲》得名于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1789年7月,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轰轰烈烈的法国大***开始了。1792年,普奥封建君主组织联***进行武装干涉。在此紧急关头,战斗在前沿的斯特拉斯堡市长号召人们为了抵抗***写作战歌。诗人兼作曲家、莱茵营的工兵上尉鲁热·德·利尔一夜间就写了一首歌,原名为《莱茵***战歌》。500名马赛志愿者高唱这首战歌浩浩荡荡地开进巴黎,极大地鼓舞了***者士气,《马赛曲》因此得名。1795年,《马赛曲》被正式定为法国国歌。

诞生于美国***战争时期的美国国歌《星条旗》,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国律师,在1814年英美战争期间,透过战场上的硝烟,看到星条旗经过英***炮轰后仍在要塞上空高高飘扬时,感慨万分而即景写下的。歌词写出来后,在一名法官的建议下,配上了英国作曲家约翰·斯塔福德·史密斯创作的曲子,取名《星条旗》,从此流传开来。直到1931年被美国国会正式定为国歌。

现在南美各国的国歌也大多是产生于***战争年代。自从哥伦布发现了通往美洲的航路,美洲就成了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地,美洲人民在王权的压迫下度过了悲惨的三百年,苦难尤其深重的是南美人民。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战争和法国大***的影响下,南美大地上掀起了以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为主体的风起云涌的******运动。一时间,出现了玻利瓦尔、圣马丁、奥希金斯等一批***战争的英雄。经过多年的较量,西班牙殖民者以失败而告终,南美各国在19世纪20年代纷纷***。正因民族遭遇,南美大多数国家的国歌歌词中,都反映出南美人民对奴隶主的痛恨和对自由、平等、***的渴望。

更为有趣的是,这些战火中飞出的歌,不但诞生的背景有相似之处,而且在定为国歌后的命运也有相似的经历。在法国和中国,都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已“时过境迁”,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于是提出更改歌词的要求。但大多数人认为,任何一个有这样国歌的民族都不希望忘记历史,这些国歌歌词使人们铭记民族***斗争的年代,时刻提醒人们居安思危,唤起人们的爱国心,增加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而这正是国歌的重要作用。

最古老国歌类似中国“藏头诗”

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歌可以追溯到荷兰的《威廉颂》,这是16世纪尼德兰***时期起义者所唱的歌曲,是荷兰人民在抗击西班牙统治的侵略和压迫时产生的战斗进行曲,赞颂的是率领荷兰民众走向***的资产阶级***领袖威廉·奥兰治·拿骚,其旋律写成于1568年,来源于法国的一支***乐,歌词则写成于1568年至1572年间,共有15节。《威廉颂》的歌词颇像中国的“藏头诗”,把15节歌词每节开头字母拼起来,便是威廉的全名。

《威廉颂》成曲初期只在荷兰民间流传,直到1932年才被正式定为荷兰国歌。但由于全部唱完大约需要15分钟,所以通常情况下只唱第一节和第六节,或者只唱第一节。但第一节中包含有“尊重西班牙国王”的歌词,长久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威廉颂》产生时荷兰还属于西班牙,西班牙承认荷兰从西班牙分离出来是在1648年,所以根据当时的情况说“尊重西班牙国王”无可厚非。

《威廉颂》开创了国歌的先河,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把自己国内流传的能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歌曲定为国歌,以此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促使人们奋发向上,为国奉献。目前,全世界制定国歌的国家已达160多个,产生了许多颇有意思的“国歌之最”。

当今世界上普遍认为最着名的国歌是法国的《马赛曲》,原名《莱茵***战歌》。歌词最长的国歌是希腊杰出诗人索洛莫斯在***战争期间写的《自由颂》,全诗包括158段。最短的国歌是卡塔尔国歌,是10小节的号角之音,每小节只有两拍。最不能“唱”的国歌是西班牙的一首***队进行曲。使用最多语言的国歌是南非的《南非的呐喊》,包含南非最常使用的五种语言——科萨语、祖鲁语、梭托语、南非语和英语。

被借用最多的国歌是英国的《天佑吾王》,1745年第一次演奏,列支敦士登与挪威的皇室颂歌至今仍使用该旋律,瑞士、沙俄以及其他20多个国家都曾使用过此曲谱。填写国歌最多的作词家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为印度和孟加拉国两个国家的国歌作词。创作耗时最长的是瑞士国歌,最初创作于1841年,耗时140年。我国的国歌《义勇***进行曲》是世界上最多人会唱的国歌。

词曲各异折射最强民族风世界各国的国歌,不管是诞生于烽火硝烟中的铿锵战歌,还是传承于历史长河中的民族赞歌,词曲虽有异,但其中共同且永存的都是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表现着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各国国歌因社会制度、国家性质、***治路线、历史情况、地理环境、民族成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内容也极为多样,各有侧重,并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

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先驱国家中,国歌歌词主题绝大多数反映了***斗争或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这类国歌大多产生于本国的***斗争中,曲风通常是进行曲,歌词中充满了饱满的***热情,激发人们为保卫祖国、建设新国家而斗争。如上文提到的荷兰、法国、美国和我国的国歌。此外,典型代表还有阿根廷的《祖国进行曲》、西班牙曾用国歌《列戈颂》、希腊的《自由颂》、比利时的《布拉班人之歌》、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我的家乡在哪里》和《塔特洛山上的暴风》、前南斯拉夫的《嗨,斯拉夫人》、意大利的《马梅利之歌》、古巴的《巴亚莫颂歌》、阿尔及利亚的《誓言》等,而拉丁美洲国家歌颂本国***历史的国歌,还多在内容上体现出叙事诗风格,在音乐上常出现歌剧风格。毋庸置疑,这些战斗歌曲在各国历史上都起过重要作用。

颂歌则是历史最悠久的国歌种类,多见于欧洲传统的君主制国家和它们的殖民地地区,如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的国歌,以及阿拉伯半岛国家的国歌,其国歌大多是歌颂本国君主的。

歌颂祖国的歌词在各国国歌中所占比例最大。这类国歌歌词着重描写本国自然风光,表现了人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如瑞典的《你古老的、光荣的北国山乡》、丹麦的《有一处好地方》和奥地利国歌。有些国歌还从天文现象来说明自己国家的地理环境,如新西兰和巴西的国歌,都说到了南半球夜空中的“南十字星座”。由于“宗教侵略”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非洲人民的信仰从原始的“拜物教”转向了上帝,反映在他们的国歌歌词中,就是“上帝保佑”一词不断出现,千百年来民族的屈辱史使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上帝身上,保佑自己的民族获得自由、平等、和平。

也有少数国歌的主题不同于以上几类。如印度的国歌是一首典型的史诗,歌词涉及民族、历史、地理、文化和宗教;挪威、冰岛和洪都拉斯的国歌,也都有一定的史诗气质。罗马尼亚新国歌歌颂的是国旗三色旗。加纳、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的国歌包含着具体解释国旗涵义的内容。波兰的《波兰不会亡》、丹麦的另一首国歌《克里斯蒂安国王挺立桅杆旁》、西班牙的《列戈颂》等则歌颂了民族英雄。以色列的国歌歌词以充满希望的语气表达了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日本、印度、肯尼亚、斯威士兰和塞内加尔的国歌,都使用了本国民歌的传统调式,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而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国家的国歌则多为号角音乐风格,长度较短,也较少有歌词,如巴林国歌和科威特、卡塔尔的前国歌。另外,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和安道尔分别与德国、意大利和法国互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分别反映在这三国的国歌中。

大多数着名国歌的谱曲者并不为人所熟悉。如英国国歌《天佑吾王》的曲作者至今未知。只有很少国家的国歌是由着名的作曲家写成的,如德国的国歌《德意志之歌》使用的是海顿所谱写的旋律,奥地利国歌《山的土地,河的土地》通常被认为是莫扎特所作。

很少的一些国歌歌词是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创作的,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为印度和孟加拉国两国国歌作词。挪威作家比约恩斯彻纳·比昂松是挪威国歌《对!我们热爱祖国》的词作者。

给冠***升国旗奏国歌源于何时在国际大型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获得金牌后,赛场上会升起该运动员国家的国旗、奏响国歌,表示对运动员及其国家的肯定和尊重。升国旗、奏国歌作为仪式在体育赛事中使用,首次出现是在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上。美国三级跳远选手詹姆斯·康诺利夺得了现代奥运会的第一个冠***,在他获胜后,赛场上首次奏响了美国国歌,并升起了美国国旗。直到1932年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洛杉矶奥组委进行了数项改革,其中包括设置颁奖台,在颁奖仪式上为冠***升国旗、奏国歌,让获金、银、铜奖的选手站在台上等。从此以后,升国旗、奏国歌成为奥运会的一项固定仪式,也成为了体育比赛中的最高礼仪。

国歌的使用场合和礼节国歌在许多正式和庄重的场合使用,常在隆重集会和国际交往仪式等场合演唱或演奏,在重大会议或演出开始前,也必须演奏国歌。

在我国,天安门广场的升旗必演奏国歌,而每逢重大节庆,还有***乐队现场演奏。中小学校每周一升旗时对学生演奏国歌。有些国家,戏院和电影院节目开演前还演奏国歌。许多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早上开播前和夜间停播后演奏国歌。国歌现场演奏时常伴有具体的礼节要求,如行***礼、起立、脱帽等,在一些国家还要求手抚胸口或鞠躬。在正式的外交场合,这些礼节更为严格。如按照我国国旗法规定,当高奏国歌、升起国旗的时候,国人应当起身肃立,双手下垂,目视国旗或者前方行注目礼。

见证历史变迁的中国国歌在我国古代,尽管设有名目繁多的“礼乐”,但历代王朝并未制定过国歌。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创作于1880年,其发轫者为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曾纪泽是清末着名外交家,曾出使英、法、俄等国,他根据外交需要提出了谱写国歌的建议,并按照中国古代很有影响的词牌名《普天乐》拟了一首国歌上奏朝廷,可惜未获允准,但这首歌在海外已被当作国歌来演奏。由于歌的节奏缓慢,缺乏雄壮气魄,常常受到批评,但曾纪泽的“国歌意识”还是值得肯定的。

1896年,清***府派遣李鸿章以外交特使的身份出访欧美等国。李鸿章选了一首唐代诗人王建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茉莉花》的古曲,被临时当作了国歌,在欢迎仪式上演奏。1906年,大清帝国陆***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歌《颂龙旗》。于是,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歌权代国歌。

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法定的国歌,是清***府于1911年“谕旨颁行”的《巩金瓯》,由严复作词,名义上由溥侗谱曲,曲谱实际源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依照康熙和乾隆时代登基的礼乐编曲。

1937年6月,《中华民国国歌》(又名《三民主义歌》)被正式定为中华民国国歌。该歌词出自1924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陆******官学校开学典礼上对该校师生的训词。北伐成功后,中国***选择以此训词为***歌,并公开征集配乐,在139名参赛者中,程懋筠的作曲脱颖而出,得到500银元奖金。这首歌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曾被评选为世界“最佳国歌”之一。

1949年9月27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议决:在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进行曲》为代国歌。“***”时期,词作者田汉被指控为叛徒下狱,国歌遂变成纯演奏曲,这段时间,《东方红》成为实际的国歌。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集体填词的《义勇***进行曲》为国歌。1978年12月,田汉冤案获平反。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恢复原《义勇***进行曲》之词、曲为国歌。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五花八门美国歌手演唱《起来》

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着名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注视着中国。1940年在纽约的一个露天音乐会上,在音乐会即将结束时,罗伯逊向在场的数千位听众宣布:“今天晚上我要唱一支中国歌献给战斗的中国人民,这支歌叫《起来》。”接着他用英语和汉语演唱了《义勇***进行曲》。

中国古诗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古诗文10篇

学习

童年的梦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童年的梦10篇,内容包括童年的梦歌曲,童年的梦原唱。童年是一串葫芦,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童年是一首诗,书写我的心情。童年是一串珍珠,穿起了我幼稚的童年。童年的梦是五彩的,***染我多彩的生活。童年的梦是七色的,走向梦想的彩

学习

我不想不想长大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我不想不想长大10篇,内容包括不想长大不想看清世间冷暖,我不想长大的文案伤感。扇贝慢慢揭开大茶杯盖子,眼睛顿时直了,咕嘟咽了一大口口水。接着,他把茶杯放下,默默走进洗衣间,用水冲了冲脑袋,对着镜子嘀咕:“是不是在做梦?是不是在

学习

专业本科论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本科论文,内容包括本科十二篇论文,本科优秀论文合集。3.教学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目前,高等院校大多面临资金的压力,在实验设备资金投入上以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为原则,教学资源相对滞后。而毕业论文数据和结论都要通过实验来

学习

请假条英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请假条英文10篇,内容包括请假条英文怎么说,英文陪产假电子版请假条模板。英文请假条写作需注意三点:1.英文中请假条的写法和汉语请假条相同,它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时间、称呼、正文和签名。2.一般而言,可认定请假条是一种简单的

学习

前瞻后顾10篇

阅读(43)

3、因此,通过国家刑罚权从严治理权色交易等腐败行为是国家对公民应有承诺的兑现,瞻前顾后且应对不及的性贿赂犯罪化进程将会给民众带来失望而非认同。4、有些事情看准了就马上去做,不要总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5、上课时要求学生瞻前顾后,将

学习

电影美丽人生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电影美丽人生10篇,内容包括电影美丽人生完整版,电影美丽人生。影片中,导演用了不少夸张的手法与一些巧合更加突出地表现这一家三口的感情深厚,也为剧情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美丽人生,片中主人公有一个美丽而幸福的家庭,他为他

学习

守信用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守信用10篇,内容包括守信用的例子最新,讲诚信守信用的句子。回到家后,我终于明白了,那个电话的内容,原来,妈妈告诉爸爸,大约6点45的时候,王家蕾来到了我家,她不是去玩,而是去了她姥姥,不能按时回来,可是爸爸却没有把这件是

学习

清明节来历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来历10篇,内容包括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简短的文章,清明节来历简写。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从2008年开始,我国

学习

技能大赛总结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技能大赛总结10篇,内容包括技能大赛总结10篇,技能大赛活动总结范文。本次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分预赛和镇级竞赛两部分进行,预赛共分XXXXXXX片进行,由中心校抽调领导到各片指导开展工作,赛后上报竞赛总结和优胜者推荐表;镇级竞

学习

第一生命10篇

阅读(43)

鹏真的复学了,与妹妹在同一个班,由于他已经辍学四年了,刚开始难免有些吃力,但他觉得自己比妹妹大,以前学得比妹妹好,现在什么都不如妹妹,难免有些自卑。细心的梅发现了这一切。于是她没事就找兰聊天,谈心事。又是一个初春的傍晚,鹏和球相约出来散

学习

活动课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活动课10篇,内容包括幼儿活动课,活动课案例。这就是我们学校的课间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开心的玩,真是一举两得呀!

学习

项目经理专业技术总结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经理专业技术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技术总结报告模板,副高专业技术总结模板。三、学识水平、专业能力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我从2002年9月走出校门开始先后进行了施工

学习

读书的格言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的格言10篇,内容包括读书的格言最好20条,读书的名言集锦15篇。3、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6、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

学习

小学师德师风总结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师德师风总结,内容包括个人师德师风总结300字,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个人总结。自从选择了这个职业,首先,我一直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

学习

中国作家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作家10篇,内容包括中国作家及作品汇总,中国作家历代榜单。《中国作家文丛》征稿启事(224)2005-2006年度“中国作家百丽小说奖”获奖篇目(2006年12月30日评委会评选结果)(F0002)本刊召开“2005—2006年度中国作家百丽小说

学习

古诗文默写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文默写10篇,内容包括古诗文默写押题,中考古诗文默写。一、直接型默写题例:(2009年北京燕山卷)①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天净沙

学习

中国梦演讲稿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梦演讲稿10篇,内容包括中国梦演讲稿参考资料,中国梦的演讲稿大全。每个人的梦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我的梦亦如此。我从小就爱跳舞,只要一听见美妙的歌声,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可是,追求梦想的路是艰辛的,正所谓梅花香

学习

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10篇

阅读(44)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

学习

少年强中国强观后感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少年强中国强观后感10篇,内容包括少年强则中国强2020观后感,少年强中国强的观后感400字。九月,代表着新的学期和新的起点。***情的有效防控为新学期开学工作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基础,学校正常开学,学生们告别了暑假迎来了新的学校

学习

中国古典文学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古典文学10篇,内容包括古典文学十篇,中国古典文学十一部。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感情,月亮也就成为古代文学中典型的意象和永恒的主题。《诗经・陈风・月出》写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用月亮映衬人的美,皎洁的

学习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社会科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社会科学论文格式,中国的社会科学论文研究方法。一、评选范围《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刊发的全部论文(共计119篇)。二、评选数量共评选10篇优秀论文。三、评选标准1.论文选题

学习

中国社会问题论文10篇

阅读(34)

说起来,新文化运动中的“反传统”与中国社会的“文化重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我看来,新文化运动中的“反传统”对中国社会的“文化重建”是有积极意义的。首先,在那个时代,文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用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