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故事篇1
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苻坚在位前期励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权,成功统一北方,并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
苻坚于383年发动战争意***消灭东晋,史称淝水之战,但最终前秦大败给东晋谢安、谢玄领导的北府兵,国家亦陷入混乱,各民族纷纷叛变***,苻坚最终亦遭羌人姚苌杀害,终年48岁,谥号宣昭,庙号世祖。
苻坚除了一系列减省奢侈品、鼓励农业、停止征战外,更建立学校,重视文教,尤其留心儒学。苻坚曾下令广收学官,郡国学生只要通晓一经或以上就获授职,亦表彰有才德和努力营田之人,令人们都望得朝廷劝励,崇尚清廉正直,物资亦丰盛。苻坚更每月亲临太学考拔学生,消灭前燕后更在长安祭祀孔子。而王猛亦助苻坚整顺风俗,令全国学校渐兴。在苻坚治下的关陇地区丰盛安定,地区回复秩序,工商业兴盛,一片繁华景象。及至后来王猛去世后,苻坚仍然尊崇儒学,不但命太子、公侯和官员之子以及中外四禁、二卫、四***长上 的将士都要受学,连带后宫亦设有典学,教宫内宦官及宫婢经学。另亦严厉禁止老庄以及***谶学说。后来西域大宛献马,苻坚效法西汉汉文帝送还进贡的千里马,更加命群臣作《止马诗》送到西域,以示没有取千里马的欲望。最终共有四百多人献诗。
苻坚亦重视生产,遇上天旱不但曾下令节俭及开山泽资源与民共享,亦督导百姓耕种,自己更亲身躬耕藉田,让苟皇后亲身养蚕,以示对农业的重视。后又征集王侯以下及豪门富户的家僮奴仆共三万人开通泾水上流,引水灌溉解决关中水旱问题。
苻坚对于前秦这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其实没有作出融合的措施。如陇西鲜卑首领乞伏司繁投降后,只迁乞伏司繁到长安,仍留其部众在陇西地区;前燕鲜卑族人除了慕容氏皇族及部分关东豪族被迁至关中地区外,尚有大部分留在前燕故地,另亦迁原居中山的丁零族人到新安(今河南新安县);消灭代国后,苻坚虽然由北方匈奴族人代领代国遗众,但仍居北方。在苻洛叛乱被平定后,苻坚则为更好的管理关东以至各地民族,于是从原集中于关中的氐族人分出十五万户,各由宗亲率领出镇,如古分封诸侯般管治地方[20] 。然而此举却分散了氐族的民族力量,影响对各地的***事影响力,而移居关中的各少数民族更成前秦的心腹大患。
成语故事风声鹤唳的典故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到齐,再向晋***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的前锋建议道:“贵***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如果贵***稍向后退,让我***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秦***内部讨论时,众将领都认为,坚守淝水,晋***不能过河。待后续大***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因此不能接受晋***的建议。
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只要稍稍后退,等晋***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肯定能大获全胜!”
于是,秦***决定后退。苻坚没有料到,秦***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玄见敌***溃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
成语故事风声鹤唳的启示
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作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疑惑恐惧,惊慌失措。唳,鸟鸣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成语故事风声鹤唳的延伸
【注音】fēng shēng hè lì
【解释】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
【出处】《晋书·谢玄传》
【简介】《晋书·谢玄传》:东晋时,秦主苻(fú)坚率领大***,号称百万,列阵肥水,要与东晋决战。晋将谢玄等以精锐八千涉水进击,秦兵大败。“〔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帅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经典成语故事篇2
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人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当然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还是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我会相信。
经典成语故事篇3
One man said to him,"You are wrong.There is a place to the east of the Yellow Rivers called the North Sea.The North Sea is really big."He Bo said,"I don't believe it .Big as the North Sea is, can it be bigger than Yellow River?"The man said,"Should the water of several Yellow River flow into the North sea,it could not fill the North Sea,let alone one Yellow River. "
He Bo said obstinately,"I don't believe it,for I have never been to the North Sea."
Having no alternative,the man said,"You will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what I mean until you have a chance to see the North Sea for yourself."
Winter came,and torrential rain had been falling for days on end.Rivers big and small emptied themselves into the Yellow River,making the Yellow River even broader.Standing1 on one side of the river,people could hardly tell what animals the oxen and hors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were.Thus He Bo was even more proud,thinking that all the magnificent sights were accumulated here.Then ,remembering the North Sea which had been mentioned to him before,he decided2 to go there and have a look.
He went downstream,and arrived at the river mouth to the sea.Suddenly,the god of the North Sea,whose name was Biennia Ruo,appeared before his eyes.With a smile,Beihai Ruo was welcoming He Bo to the North sea.He looked ahead,and saw that the North Sea,with its vast expanse of water,was boundless3.With a dull look in his eyes,He Bo stood there for a while.Finally he said to Beihai Ruo with deep feeling,"As the common saying goes,some people go so far as to think that they are more knowledgeable4 than anybody else when they have got some knowledge.Actually I am one of such people.If I had not seen with that the Yellow River is matchless in the world.If I remained like that, I would be laughed at for ever by sensible people."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
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
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余,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
经典成语故事篇4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BC), there was a man called Yue Yangzi in State Yue. One day he saw a piece of gold on the road and picked it up. He took it home and gave it to his wife. But his wife was not happy. The virtuous2 woman said, "I hear that a man of morality doesn't drink a thief's water and a man of probity3 refuses to accept alm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ction of picking up another's lost valuable and possessing it for one's own?"
Yue Yangzi, feeling ashamed, sent the gold back to where he found it.
the next year, Yue Yangzi felt that he should go out and visit scholars to enrich his knowledge. So he set off.
A year later, he came back home suddenly.
"Why have you returned?" asked his wife in surprise, "You've only spent one year studying with scholars."
"I come back because I missed you very much."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his wife took a pair of scissors and went to the loom4 at which she had worked. Pointing at the half done brocade, she proclaimed : "This brocade is woven from the finest silk. I wove one strand5 after another to produce the brocade. Now if I cut it, all my previous work will be wasted. It's the same with your studies. You can acquire knowledge only through diligence. Now, you've stopped halfway. Isn't it the same as cutting the brocade on the loom?"
Yue Yangzi was moved by what she said. He again left home to visit scholars. Several years later he became a learned man.
半途而废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乐羊子的人。有一天,乐羊子在路上看到一块金子,他就捡起金子,带回了家并把它拿给妻子看。可他妻子一点儿也不高兴。这个贤惠的女人对他说:"我听人说'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洁的人不食嗟来之食'。把别人遗失的贵重之物捡起来据为己有,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呢?"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觉得很惭愧,就把那块金子又扔到原来的地方。
第二年,乐羊子离开家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拜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突然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很惊讶地问:"你怎么回来了?你才和那些学者学了一年呀。"乐羊子说:"我太想你了,所以回来看看。"
他的妻子听了以后,二话不说,拿起把剪刀走到她的织布机前。她指着那块已经完成了一半的锦缎说:"这块锦缎用的是最好的丝。我一丝丝的累积来织成这锦缎。如果我现在把它剪断,就等于前功尽弃。你求学也是这样。如果现在停止,和剪断织布机上的锦缎有什么区别?"
经典成语故事篇5
During the time of the Warring States (475-221 BC), there lived a well-known archer2 named Geng Ying whose art in shooting was excelled by none at his time.
One day, as he was standing3 by the side of the King of Wei, a flock of swan geese were flying over. With confidence, Geng Ying said to the king, "The twang of my bow-string might bring down a bird." The King doubted much. Just then a solitary4 swan goose appeared, low and slow in its flight, sad and dolorous5 in its cry. Instantly Geng Ying bended his bow and forcibly pulled the bowstring. Twang! High up went he shrilling6 sound into the air and down fell the bird to the ground. The king admired with bewilderment. Gang Ying then explained: "The bird was flying low and slow, because it was already hurt; it was crying in a bitter tone, because it had lost its companions.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was already hurt and sad at heart, the twang of my strong bow, that birds dreaded7 most, startled it. The shrilling sound made its heart beat fast, its wings weak, its balance uneven8. Thus it fell down just as commonly as a man drops his chop-sticks, at the thunder-stroke, at a dinner table." Henceforth comes the idiom "A bird startled by the mere twang of a bow-string", illustrating9 a case where a man who had been previously10 and repeatedly frightened became numb11 and stupefied by a new thing of the same nature not knowing how to face the new situation.
惊弓之鸟
经典成语故事篇6
宋代岳飞词《满江红》。
在春秋期间,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稀世玉璧——和氏璧,秦昭王知道后,要以十五城换璧。赵王早就知道秦昭王贪婪狡诈,如果不答应怕秦国出兵攻赵,如果答应又怕一去无回。赵王对这事大感头疼。这时,有人推荐蔺相如,建议让他带和氏璧赴秦,见机行事。处理好这事。
于是,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秦昭王在一个偏殿里接待了他。
秦昭王拿了和氏璧看了又看,又叫身边人传看,只是只字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蔺相如见此,怒火中烧。他按捺着怒气对秦昭王说:“和氏璧上有块小暇疵,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接过璧,退后几步,靠着柱子站定。此时蔺相如的样子很可怕,愤怒的头发把帽子都顶起来了。他怒瞪双眼,大声说:“大王说好了要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我们赵国把此事当成一件大事,赵王斋戒沐浴后才派我来送璧。没想到大王您如此无礼,在偏殿接见我,和众大臣姬妾传看玉璧,无视我的存在,而且只字不提换璧一事。看大王如此没有诚意,我只好把璧收了回来,如果大王逼迫我,我只好和玉璧一起毁灭了。”说着便准备撞柱。
秦昭王见此,忙向蔺相如道歉,表示愿意以礼相待。蔺相如回到驿馆,命人乔装后带璧回国。五天后,秦王斋戒结束后准备换璧,蔺相如说:
“我怕您没有换璧的诚意,已让人带玉璧回国了。”
秦昭王见事已至此,只好礼送蔺相如回国去了。
经典成语故事篇7
关键词:《圣经》 典故 英语 语言文学
《圣经》是基督教的重要作品,也是西方文明的发展起源,对推进西方社会发展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圣经》中的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应用到英语语言文学创作中,提升了文学的宗教色彩,彰显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学作品价值。
一、圣经典故本身的价值
《圣经》典故为很多英语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素材的支持,比如弥尔顿的三部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及《力士参孙》的创作都应用了《圣经》典故。《失乐园》重点讲述了堕落天使撒旦引诱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的故事。《复乐园》对耶稣在艰难环境下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进行了歌颂。伴随《圣经》在整个欧洲的流传,弥尔顿的代表作因为引用《圣经》中的典故逐渐被人们熟知,其他的文学作品也无一不受此影响。
二、《圣经》典故对英语文学学习的影响语言
《圣经》典故所体现的基督教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哲学、犹太宗教、罗马法等,这些内容中涉及的哲学、宗教和法律等知识,为英语语言文学发展提供清晰的脉络,促进人们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为此,要深入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必须加强对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故事、历史、法律、宗教知识的了解。特别是对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者来讲,其需要了解西方神话故事典故,从而更好地实现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比如常被人们提到的“pandora”在神话中代表的是宇宙最美丽的女人,同时代表宇宙的灾害、疾病等,由此衍生出“潘多拉的盒子”。这些典故的出现,后来被人们广泛地引用到文学创作和语言学习中,甚至被人们应用到***治事件说明中。
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并不局限于简单的语法知识、英语句法的掌握等,更重要的是透过英语学习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英语语言学习涵盖面广,在应用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实用价值,表现为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表达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怀。要更好地理解《圣经》典故,英语语言学习者需要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意义,提升自己学习语言的活力,进一步感受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比如在莎士比亚创作出很多世界性作品,这些作品中引入大量的《圣经》典故。经过调查研究显示,莎士比亚的创作都或多或少地引入《圣经》典故。如上帝(GOD)一词在其创作中被引入七百多次。《哈姆莱特》中广为人知的句子“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如果没有读过《圣经》,就不会了解这句话中的女人指的是“夏娃”,是世间万物之母之意,是上帝取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创造而成的女人。《圣经》中女人是罪恶的象征,这种寓意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有所体现。这种人物设定的安排暗示了女性本身的脆弱和《圣经》中赋予的女性罪恶象征,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三、《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影响
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往往从接触圣经古典开始。但是很多学生还不具备阅读英语古典作品的能力,在英语语言文学学习中引入《圣经》典故,能够将典故中涉及的小说、戏剧、诗歌等内容引入英语语言文学课堂教学。通过通俗易懂的典故学习,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课本所选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以《圣经》中的伊甸园典故为例,很多学生不了解这个故事的深刻内容,比如“伊甸园之东”的内容。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这个故事,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伊甸园的理解。教师首先组织学生阅读《圣经》中伊甸园故事的文本原文,向学生解释其中的语文知识点,在充分了解原文的基础上,教师将原文翻译成中文。之后,教师介绍“伊甸园之东”前半部分的内容,加强学生理解《圣经》典故以怎样的形式存在,透过这个典故讲解把握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通过在课堂上讲解更多的圣经典故,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会提高鉴赏能力,达到学习文学的目的。
四、《圣经》典故对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圣经》典故中明确褒贬的语言态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圣经》典故中不仅具有很多劝诫世人的语言,而且有很多和人物相关的典故,应用这些典故语言能够更明确、灵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们的内心都是渴望完满、幸福的,为此,在对自己孩子取名的问题上,很多人都喜欢引用《圣经》典故中的名字。比如在《圣经》典故中Moses是最被人们青睐的男性名字之一,在《圣经》典故中,Moses是拯救犹太民族人民的伟大英雄。因此,为自己的子女取Moses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好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有英雄气概,成大器。《圣经》典故中的一些负面人物形象则显示出人们充分厌恶的情感,比如Judas(犹大)、Cain(该隐)等人物典故的应用常常显示人们的厌恶情感。
(二)《圣经》典故中的行为道德评判和人们日常行为标准一致。
《圣经》典故倡导友爱、奉献、宽恕等美好品质,为此,《圣经》典故中对经典作品所蕴含品格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有关语言的认可和应用。比如《圣经》典故中的“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被翻译成“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需要怎样去对待别人。”这些《圣经》典故中的句子体现了一种无私、博爱的精神,和现阶段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相符合,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应用。
(三)《圣经》典故中应用的语言具有的比喻和象征意义适用于生活。
《圣经》典故中的很多语言简单通俗,便于语言学习者的记忆。比如“Judas’kiss”代表的是犹大之吻,寓意口蜜腹剑。通过《圣经》典故能够将口蜜腹剑的意义表达明确。再如《圣经》典故中的“light of one is eye”寓意自己喜欢的物品和深爱的人。可见在《圣经》典故中词语的意义被赋予了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典故语言的应用,有效避免了语言应用的单调,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四)《圣经》典故成为西方社会精神信仰。
在西方,人们将《圣经》认为是自己的精神支柱,基于《圣经》典故语言的哲理性特点,典故语言的应用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应用《圣经》典故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能够激发人们生活的决心,提升人们的情绪,帮助人们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圣经》典故得到了世界人民普遍性的认可,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指南,尤其是对一些大学生,《圣经》典故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结语
《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表现在英语语言文学的题材选择、内容确定、语言形式表达等几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英语语言文学的发展,有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圣经》典故的解读,把握《圣经》典故和英语语言文学学习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对英语语言文学更深入的教学及学习。不仅如此,通过在课堂上讲解更多的圣经典故,以及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们鉴赏能力的提高、知识的完善,更可清晰地感受到英语语言文学受《圣经》典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迪,张慧艳.《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9.
经典成语故事篇8
关键词:英美文学典故来源翻译
一、引言
典故在英美文学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运用典故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作品添加了色彩,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障碍。典故一般是指在诗词文章中运用神话、寓言、传说等方面的故事引用,对于翻译的具体要求不能破坏典故原本的内涵,还应该保持语言的顺畅度,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背景的理解性差异因素[1]。在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典故的不同文化背景因素对于读者的理解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因此作品的翻译需要合适的翻译技巧,并且不能脱离典故原本内涵。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过程需要追本溯源,充分理解典故的意义,同时熟悉并掌握与典故相对应的翻译技巧,这样有利于提升跨文化交流水平。
二、英美文学中典故的来源
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神话与传说故事,有着浓厚的西方文化氛围,具体包括古希腊神话故事、基督教的《圣经》、经典文学作品与寓言故事等。
(一)古希腊神话故事。西方文化的根本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这个时代的文明古国中,民族的源头成为众多神话故事的相应承载者。古希腊时期的神话传说传递出民族的现实生活风貌与精神气质,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绵延不断的文化气息[2]。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可以读取到一种愉悦诙谐或伤感凄凉的情感,也可以充分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气息。现当代的英美文学领域中使用到的一些典故有不少来源于古希腊时期的神话故事,在简单形式的语言背后透露出的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内涵丰富的神话世界。
(二)基督教的《圣经》。宗教文化是西方文化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文化的作用能够给社会带来一种精神信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3]。基督教的《圣经》能够维持西方文化庄严神圣的发展进程,同时提供了众多富含智慧理念的经典故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大部分典故都来自于《圣经》。
(三)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在社会上是广为人知的,而作品中的故事与人物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如果这种文学作品深得人心则会促使一部分典故得到社会的肯定。莎士比亚一系列戏剧作品中的故事与人物,比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具有代表意义;同时一些经典形式的台词也可以构成现实生活中的常用习语,例如A light heart lives long(豁达者长寿)、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者必败)、Success grows out of struggles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成功源于努力去克服困难)等,有些典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领域中的常用习语。
(四)寓言故事。寓言通过简单形式的故事展示出一种人生体会或社会感悟,该类型故事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发挥描述文学内涵的作用。例如Nurse a viper in one’s bosom(把蛇放在怀里)来自于《伊索寓言》中“农夫和蛇”的寓言故事。除了相关的寓言故事以外,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也会成为典故从而被社会传承下来,对于这些历史典故应该充分了解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与赏析的英美文学作品。
三、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考虑因素
信、达、雅是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这属于一项难度系数较高的实用性原则[4]。对于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而言,要达到“信”的翻译效果相对比较容易,而要想达到“达”与“雅”的翻译效果,需要译者对所翻译的英美文学作品与英美文化环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在翻译英美文学典故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下几点的具体因素。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各个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概貌与历史进程的发展基础上体现出独特的社会风俗、与生活习惯等文化背景。对于这种深受文化背景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文学作品与他国的文学作品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差异状况,而且历史传承下来的典故更会受到各种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所以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需要熟悉文学作品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同时应结合我国文化传统与生活习惯的特点,把英美文学中的典故与常用习语通过接近于汉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有利于实现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完美结合的目的。
(二)英汉典故的对应情况。中国文学中的典故形式丰富多彩,与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对应情况,在翻译时需要加以考虑,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翻译效果[5]。英汉典故的对应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存在对应的方面可以进行直接互译,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和与其对应的汉语典故在某种意义与用法上会有基本一致的体现,可以达到直接互译的目的,然而基本一致的对应情况并不意味着属于完全形式的对等,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相对于总体情况而言可以达到互译效果。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分情况互译的典故来说,即在英汉典故的内涵与用法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通过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在英汉典故的翻译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形适当地运用翻译技巧达到灵活互译的目的。
(三)文章的整体性。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借助文章的形式可以达到画龙点睛或增加文学色彩的理想效果,所以在典故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其在文章中所起到的具体作用[6],根据文章的整体性特点考虑使用一种合适的翻译方式。
四、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技巧
因为英美文学中典故的具体出处和寓意表现出不一致的情况,同时典故承载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氛围,所以在进行翻译之前需要充分地理解其内涵,才可以通过相应的汉语形式达到合理组织语言的描述效果。
(一)直译法。直译法是指无需经过任何形式的转化过程就可以直接把英美文学中的典故翻译成对应的汉语。然而这种直译并非是生搬硬套的翻译,而应在遵循原文风格与原创性的基础上,通过直接的语言转变成为无需过多解释与引申的一种翻译方式。这种翻译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在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典故基本对应的翻译中,使读者直观地对典故的具体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英美文化的特点性。
(二)意译法。基于英美文学和中国文学存在的差异性,两者的典故也有着无法对应的情况,在英美文学典故的翻译过程中有部分语言用直译法可能会改变了典故的原本内涵,从而产生理解层面上的疑惑。面对这种具体情况需要使用一种适当且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进行翻译,即意译法,用以实现典故原本内涵的完整表达目的。
(三)套译法。对于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典故存在不完全对应却具有共通意义的情况,套译法可以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使用中文含义相近的典故或者日常习语表达出英美文学典故的原本内涵,同时可以有效解决直译法所引起的语言缺乏文学色彩的问题。
(四)增译法。增译法是在直译法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与某典故习语相关的文化背景或历史信息,让读者可以更好地深入理解,从而体现出英美文学典故所蕴藏的民族文化与社会气息。
五、结语
文化直接产生于社会实践过程中,各种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文明与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个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这种交流机会不但实现了技术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目的,同时属于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形式。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与文化作品承担了信息承载与沟通交流的功能。在面对某种语言的文学作品时,需要充分了解其具体的内涵,熟悉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如果使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叙述文学作品,应保证在尊重其原本内涵的基础上,尽量地达到“雅”的翻译效果。文学作品典故的翻译过程要求翻译者能够充分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与在本国语境氛围下的实际意义,在这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有效达到翻译文学作品的理想效果。语
参考文献
[1]王小清.英美文学中典故的阅读分析[J].语文建设,2013(15):45-46.
[2]孙淑霞.源于希腊神话的英语词汇及其所蕴涵的女性歧视观念[J].社会科学战线,2008(3):265-266.
[3]孙雷.浅析《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99-200.
[4]孙致礼.新时期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水平之我见[J].中国翻译,2008(3):47-51.
经典成语故事篇9
诗学(poetics)狭义的是指研究诗歌的学问,即诗歌理论或学问,广义的诗学即关于文学的学问或理论,模糊诗学研究的是后者。模糊(fuzzy)这个词,是一个有争议、容易导致非议的词,它常常使人想起含混等贬义,但作为一个学术语词,它只是一种客观的描述。“模糊”既是一种状态、一个运动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模糊”从事物的存在状态看,它指事物的一种不确定状态,与精确相对应;从认识发展论的角度看,它是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与清晰相对应;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来看,它是事物之间的关联与整合,与单一、孤立相对应;从事物的发展看它是指事物的运动状态,与静止相对应。模糊诗学(fuzzypoetics)不是“模糊”与“诗学”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有机的整合。模糊诗学研究的是文学的模糊现象及其本质与规律,它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研究诗学,属于诗学的一种。
模糊诗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恩格斯认为,“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1]恩格斯在这里讲的差异的融合,就是对立统一的模糊过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还指出:“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2]恩格斯强调的“亦此亦彼”,揭示的正是事物的不清晰、模糊状态。恩格斯的辩证法是从黑格尔那儿批判继承而来的,黑格尔说:“有生活阅历的人决不容许陷于抽象的非此即彼,而保持其自身于具体事物之中。”[3]局限于非此即彼论,就看不到具体事物的中介性,“因为中介性包含由第一进展到第二,由此一物出发到别的一些有差别的东西的过程”。[4]法国作家J·F·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也认为,人类为追求整体与同一、普遍与特殊的统一、概念与感觉的一致,已经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当前知识所追求的不应该再是一种“共识”,即同一性、稳定性、确切性,而应该是差异性、不稳定性、非确切性。利奥塔提出,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强调意见冲突的时候了,“一致的共识是一条永不可及的地平线”,“让我们向统一的整体性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言说之物的见证者,让我们激活差异,并为正差异之名的荣誉而努力吧!”[5]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非此即彼”的否定。
模糊诗学在国内外均属首创的学术命题,具有原创性。卡尔?波普尔说,“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一部学术史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
刚刚过去的20世纪对于西方文论是一个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世纪,也是中国文论在世界文论这个大讲台上一个“失语”的世纪。当然我们说“失语”是针对西方国家的霸权话语和我们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十几亿人口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应该具有的学术地位上来说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也与我国的经济一样一度失落过。但即使在这样一个低迷时期,从王国维、蔡元培到朱光潜、宗白华,乃至当今的钱中文、童庆炳等一大批文论界的前辈学者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引进西方学术的同时也在创建中国自己的本土学术。近年来,文化诗学、比较诗学就是在世纪之交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的学术繁荣点。进入新世纪,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的一大批学贯中西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已经开始与西方学术开始对话,尽管一开始这种对话可能是不对称的,但毕竟打破了上世纪50年学说前苏联,80年代学语欧美的尴尬局面,从学着说到接着说,这就是中国学术的希望。当然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诗学的“失语”,必须有自己民族的学术,学术与艺术是一样,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培育和繁荣本土学术也不是靠提出几个新术语、新名词,搞语词上的学术“狂欢”就能解决问题。一、典故词的词义特征
典故词除了其构词等有别于汉语一般语词外,其词义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这是词典对典故词进行释义所必须把握的。
(一)典故词是文化词语,因而典故词的词义只是文化意义。
词义从其生成的角度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意义,亦即词目字面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它一般包括词的本义及其引申义、通假义等。词的语言意义是语言形成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逻辑演绎的一种必然结果,如“封”,本义是堆土植树为界,引申有聚土、土堆、隆高之物体及高、大、厚诸义,如“蚤”假借为“早”等等。另一类是文化意义,它是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有别于其语言意义的一种意义。这种意义如离开对形成它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便无法认识和掌握。
具有文化意义的词语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化词语,另一类是一般词语。一般词语在词义的引申过程中有时会与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发生勾连,如“封”之引申而有“爵诸侯之土”义,这当与土地私有及分封诸侯这样的文化背景有关,这样的引申义则是文化意义。
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是相对而言的。从广义上说,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产物,所以词的语言意义也是文化意义。我们在这里对词义的这种区分,将语言意义从文化意义中划开,所取用的“文化”这一概念当然只是狭义的:它踢开了语言自身形成发展的文化,专指人类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领域部分对语言中词语的形成及词义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典故词是文化词语中的一类。因为典故词有较为明确的典籍源头,其构词及词义等均与其源头密切相关,而典籍无疑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产物,所以典故词只能属诸文化词语而不属于普通语词。文化词语一般都只具有文化意义,如词义有所引申,当然也只能是文化意义上的引申。
典故词语作为文化词语,其不同于一般词语是显见的,因为文化词语有特定的文化背景,而一般词语则没有。不仅如此,典故词语与一般词语乃至其他文化词语的词义有着甚多的不同,大致归纳起来有如下数端。
(二)典故义有较为明确的源头。
如前述,典故词语有较为明确的典籍源头,因此,其词义的发端也比较清晰。
就目前出版的典故辞书看,关于典故概念大家的认识还并不怎么统一。关于这个问题,我在第一章《为典故正名》一文中,曾有所论及。事典,大家似乎并无多少争议,关键是语典和典制词语,目前的典故辞书分歧较多。
以此我在这里对典故词的把握再提出以下两条标准:
一条是文化意义。具不具备文化意义是区分语典词语与普通词语的一条重要标志。我将离开源出语言环境便无法理解、具有源出语言环境义的词语定为语典词,如“伐柯”之用言作媒,“而立”之指代三十岁,就是因为其取义不是其字面义,而是由《诗·豳风·伐柯》之“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及《论语·为***》之“三十而立”这样源头中的具体语言环境所规定的。
另外一条即是典故词语有确切源头可考,这样即把典制词语与一般文化词语区分了开来。如“沙堤”出于唐代典制,史籍有明确的记载,后世用来写宰相,自然可将之视为典故词;而“左券”、“左契”,从《老子》而后的许多典籍看,虽然也是文化词语,甚至可以视作典制词语,但是我们无法弄清其确切的源头,因为它可能是古代有文字而后至纸张出现之前长期存在的一种事物。那时契约都是刻之于竹的,负债人及债权人剖之为二,负债人执右片,债权人执左片。“左券”、“左契”即债权人所收执的作为索偿的一种凭证(关于这一点尚有争议),这样的词语实际上也可能就没什么源头可考,要考,也只能是“事物纪源”一类。如果说它一定源于《老子》,自然不合事理,只不过从现存典籍看,《老子》使用这一文化词语较早罢了,所以我们便不宜把它看作典制词语。
我与二三同人耗时三十多年所编之《典故大词典》基本上是基于以上的把握来收录语典的。至于典制词语,我们为把典故和掌故区分开来,则只收典制词语中有借代、喻指等义的一类。转语典和事典一般都有确定的典源。一般都出于某一固定的典籍,后世典籍在征引时虽或有异,甚至于其异处又能出现新的词目、词义,但典源总是十分清晰的。纵使多书记载或有不一,典故词目及词义亦或因之而变,但这些源头本身与这些词目及词义之间都有明确的脉络可寻。
典故词的源头有规定典故义的作用,也即说典故词取义一般不会超出其源头取义所规定的范围。
如源出于《易·系辞上》之“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中的“金兰”这一语典词目,其取义则只能是“同心”这一范围内的意思;源出于《太于御览》卷六八八所引鱼豢《魏略》之“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何官?’侍中辛毗对曰:‘此谓御史,旧簪白笔以奏不法,今但备官耳’”中的“白笔”这一事典中的典制典故词,其取义亦只能是“御史”、“奏不法”、“备官”;源出《礼记·檀弓上》“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税骖而赙之”中的“税骖”这一事典典故词,其取义亦必然与故人亡故有涉。
正是因为典故义与典故源头的这种特殊关系,所以典故词十分注重溯源。
***故词的文化词语及一般词语具有文化意义,其源头一般都不甚清晰,也即说其文化意义的产生虽然有其文化背景,但这一背景的来龙去脉往往难以确考。
如“帖”,《说文》:“帛书署也。”意为写在丝织物上的标签,其有文化背景是可肯定的,但正如“左券”、“左契”然,无所谓有什么源;一般语词如“龙”之指代帝王义,从目前学界所公认的观点看,我们只能说它很可能与我们的祖先对龙的崇拜有关。大皞氏、共工氏等部落都曾以龙为其***腾。《史记》称秦皇为祖龙,谓刘邦母与蛟龙交而生刘邦,又史言隋文帝杨坚出生,其母曾见其头上有角,遍体是鳞,凡此等等,只能说明“龙”之指代帝王肯定与中国所特有的文化背景有关,究竟它与龙***腾而来的一切龙崇拜记载如何勾来连去,委实让人有扑朔迷离之感。
(三)典故义与典故词的字面义差距较大,相距较远。
典故词从字面上看,有的可以说通,如“昭王坠履”,典源是楚昭王在战败时丢失了一只履,又回来拣起了它。仅就字面看,我们只能知道昭王掉了履;有的有歧义,如“覆瓿”,典源是刘歆言扬雄所著《太玄》将为后人覆盖酱瓿,仅就字面看既可理解为覆盖瓿器,也可理解为打翻瓿器;有的则不知所云,若“株守”,言守株待兔事。字面上看此二字当疑“株”乃状词,然以“株”状“守”,取义自是难解;有的根本说不通,如“友于”出“友于兄弟”语,用称兄弟,字面上根本不能成词。
整个说来典故词除事典词语字面或可让人感知一点典源事实外,多数典故词字面都让人不甚了了。至于典故词的取义与其字面义间的差距则更是明显:语典取义是源出语言环境所赋予的意义,典制典故词的取义是典制义,如语典“乔木”用指故园、故土;典制“彻悬”表示对灾变的忧戚等等。事典词语与上不同的是其字面义或可让人感知一点典源事实。但事典取义并非是典源事实本身,而是事实的寓意。典源事实对典故词词义的规定作用当只是对事典而言,而且其所指亦是对寓意义域的规定。如“昭王坠履”取义只是留恋故旧事物、不忘故旧;“覆瓿”取义是表示著作无人理解、不被重视或用言毫无价值;“株守”取义只是墨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坐以待成,所以事典词义与字面义不同亦是十分明显的。
普通语词的词义则往往是字面义的综合,而典故词而外的文化词语,其在构词之初亦往往注意了其字面义的认可。至于普通词语在词义引申过程中所掺杂进来的文化意义亦往往与一般引申义有所相似,因为民族、时代背景往往长时间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容易在我们分析词义时被忽视,容易将其文化意义误认为语言意义。我们只有通过对人类所共有的思维模式、心理活动特征的探索,通过对具有民族特征、时代特征的文化背景的认知才能把握普通语词哪些义是引申义,也即语言意义,哪些义是掺杂进来的文化意义。因为从理论上说,人类的思维模式、心理活动特征的主导方面总是相似的,表现在词语方面,其所反映的概念相近,由之而派生出的若干词义也必然相近。有些词语其反映的概念所派生出的词义一旦与他民族有异,与词义衍绎的规律不合,这时我们当要考虑到它是否有什么民族的或时代的背景,以此我们方可识别它们究竟是属于哪一类词义。前述“龙”的指代帝王义,即是有民族背景的例子。另外如“婉”,《说文》:“顺也。”词义是顺从、温顺,由于古代中国人伦理、审美意识的背景,女子以柔顺为美,所以“婉”产生了“美好”这一文化意义;“徽”,《说文》:“幅也。”即绑腿,其所以亦能衍绎出“美好”义,可能与绑腿乃约束之物、儒家有“克己复礼为仁”这样一种影响中国文化的观点有关。诸如以上这样的文化意义与典故义相较,其离词语的字面义显然要近得多。
典故词语,特别是事典词语一般说来谈不上词性,因为典故词语多数都具有词组性质,从其结构上分析,有的是主谓结构,如“庄舄越吟”、“竹化龙”、“耳顺”等;有的是动宾结构,如“绝韦编”、“祝网”、“伐柯”等。另外还有少量的状谓结构,如“跨下走”、“七步咏”等。普通语词这类结构甚少,且其解释亦多可从分析其结构入手,亦即说词义与结构的关系甚为密切。典故词语则不然,其词义与其结构的
关系并不太大。特别是一些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组,它们并不像普通名词那样表示事物名称,如“君平肆”、“孟光案”、“庾亮楼”等等,往往用以概其出典。凡上这些典故词语别于普通词语的特征亦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典故词义与字面义间的差异。
(四)典故词义的横向考察——事典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取义具有多维性。
典故词的取义如前所述,一般都受到典源的规定。语典词、典制词由于典源一般比较单一,其词义有如一般语词或一般文化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比较确定。
事典词语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事典一般由人、地、物、事四大要素构成,如词语涉及的因素较多,词义往往就比较复杂。这里所说的词语涉及因素并非是词目字面所涉及的因素,而是指词目内涵所涉及的因素。另外事典典源亦有简单、复杂之分,事的寓意亦有多寡之别。有些词目由于内涵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寓意较杂。很多事典词语作者借用它只是为了唤起读者对典源画面的一种联想,从而感知画面所提供的义域,读者可从画面的不同角度作各种不同的推想。这样的词语取义往往具有多维性,也即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词义并不是单一的、确定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义界并不是十分清晰的。
由于我们已经习惯于接受为语言学界所公认的“在一个具体语言环境中词的取义是单一的、确定的”这样一种理论,又未能正确认识典故词作为文化词语其词义的这种多维性质,很多辞书多仍旧取用解释普通语词的释义方式,对每一典故词目因例而给予一个“相应”的解释,并且将各书例附于“有关”“义项”下,其结果不是对某些词采取删繁就简,挑选词义比较单一、比较确定的书例以作解释的办法;便是“王顾左右而言他”,避开典故义而释语词义、专科义;或只引源而不释义,等等,这些不是科学地对待典故词词义的做法,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以语言学界所公认的那个前述理论套入典故词释义是行不通的。有人以“诗无确诂”为由,认为对典故词“强为之解,势必会失于泥”。将典故词视为“无确诂”的词,显然亦反映了取用传统的对普通语词的那种释义方式,其结果是要失败的。
为了论证上面的说法,我们可随便举一些例子: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子猷船”用王徽之雪夜访戴逵典。句中既有朋友相思相访义,亦有表示洒脱任诞、随兴会所至义;李白《秋浦歌》之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宁戚牛”用宁戚饭牛而歌为桓公所用典,句中既有有才未遇义,亦有自荐求仕义;苏轼《次韵张甥棠美述志》诗:“甥能锄我青门瓜,正午时来休老手。”“青门瓜”用秦东陵侯邵平于秦破后种瓜长安青门典,传说其瓜五色,味道甚美。《汉语大词典》对此词未作释。有人在其文章中释为“指美瓜,名瓜。”而实际上由诗题“述志”看,当亦寓有安贫归隐之意。以上数例还是词义较为简单的,像这样的例子实际上随处可见。至于一个书例,词义兼有三、四者亦不乏有之。我在三十多年来对事典词语释义中,每每苦于具体书例中词义的难以包罗,有时只好取顾大端而在释义之末赘一“等”字以概之,这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做法。
典故词语,主要是事典词语在运用中多数具有“缘情造境”的作用,这造成词义具有多维性和义界的模糊性,所以对这类词语我们在释义时就必须使用一些能够适应它们的用语,诸如“借写”、“表示”一类。因为如仅用现有辞书常用的那些解释普通语词的用语,一来往往释不通,二来则很可能因释之过死而感到有失于“泥”。(五)典故词义的纵向考察——引申的单一性。
经典成语故事篇10
【关键词】 汉魏南北朝;墓志;诗经;用典
“用典”作为古代文人喜好的修辞手法之一,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各类文学作品中都有不同的情况。汉魏南北朝时期是其盛行的时代,对文学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诗经》也被大量作为“典故”使用,在“人生三大事”之一的丧葬中就有大量的运用,其中墓志作为丧葬文化的载体和文学体裁的“用典”现象具有代表性。
一、汉魏南北朝墓志中《诗经》用典概况
“用典”根据字面意义可以理解为“使用典故”,所谓典故,一是指旧有的典制和掌故;二是指关于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典故的出处被称之为典源,典源的差异也会影响典故的意义。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至汉魏南北朝时期,对于其研究和使用逐步开始转向文学方面,在汉魏南北朝墓志中使用《诗经》典故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以《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566方墓志为例,其用《诗经》典故的墓志共有205方,共207处,占总本书篇数的36.2%,运用《诗经》典故共69处,按《诗经》总数305篇计算,占《诗经》总数的22.6%。根据志主身份的不同,将男性墓志分为将领、王侯、文士、僧侣四类,女性墓志分为妻妾、女儿、女官三类。据统计:男性墓志共435方,运用《诗经》典故的墓志共157方,占男性墓志总数的约36%;其中将领墓志79篇,王侯墓志122篇,文士墓志7篇,僧侣墓志2篇;女性墓志共131方,运用《诗经》典故的墓志共48方,占女性墓志总数约36%,其中妻妾墓志32篇,女儿墓志12篇,女官墓志4篇。在汉魏南北朝墓志中,女性墓志相较男性墓志数量较少,篇幅简短,内容单一,铭文多有重复;用典较少。其中男性墓志中王侯身份者用典居多,女性墓志中妻妾身份者用典居多。
二、汉魏南北朝墓志中《诗经》“黄鸟”典故的运用
在汉魏南北朝墓志中“黄鸟”这一《诗经》典故较为频繁且平均地运用于男性、女性墓志中,在汉魏南北朝墓志中使用“黄鸟”典故共14处,其中男性墓志中使用9处,女性墓志中使用5处,且在不同身份的墓志中均有所运用。
“黄鸟”一词在《诗经》中被运用于五首诗歌中。《葛覃》中 “黄鸟”与“集木”叠用,兴起为女子嫁娶之义。《凯风》中 “黄鸟”作比兴之用,指子女不能安慰母亲。《黄鸟》中“黄鸟”作比兴之用,引哀婉之情,痛惜“三良”逝去。《鸿雁之什・黄鸟》,是流亡者期望回到家乡的诗歌。以“黄鸟”发端,具有强烈的憎恶情感。《鱼藻之什・绵蛮》描写行人路途困苦,渴望有人帮助。具有凄凉哀怨之意。从五首《诗经》诗歌中可知,“黄鸟”一词运用于不同的诗歌中代表不同的意义,具有不同的感彩。使用手法上,“黄鸟”多作比兴之用或作类似于比兴的发端之用。在诗歌中往往采用“黄鸟”的某一习性特征作为诗歌中情感的寄托。
在汉魏南北朝墓志中“黄鸟”一词出现了14次。男性墓志9方,其中王侯墓志4方,将领墓志5方;女性墓志5方,均为妻妾墓志。根据《诗经》中“黄鸟”和汉魏南北朝墓志中“黄鸟”的不同将汉魏南北朝墓志中的《诗经》“黄鸟”典故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典故的特定意义。“黄鸟”一词,在字面意义上是鸟类的一种。在《魏黄钺大将***太傅大司马安定靖王第二子《给事君夫人王氏之墓志》中“黄鸟之集灌”是“黄鸟,集于灌木,其鸣喈喈”的抽取组合,[1]用于赞美志主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之意,是典源为《葛覃》的“黄鸟”典故。在《大魏扬列大将***太傅大司马安乐王第三子《给事君夫人韩氏之墓志》、《魏故齐郡王妃常氏墓志铭》中同样有用例。可见,“黄鸟”典故运用于汉魏南北朝墓志的女性墓志中可以表达对女性婚姻美满,家庭和睦的赞赏之情,且仅仅局限于“妻妾”这一身份,而并未出现于男性墓志中,可见,此类“黄鸟”典故在类型上有较强的倾向性。又因《葛覃》一文对“黄鸟”的运用折射出其与婚姻有直接关联的礼仪文化意义。所以此类“黄鸟”典故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婚姻的评判标准和对女性的婚姻观念的教化。
第二,典故的情感意义。典故在本源的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中帮助作者表达情感或充当意象,意象成为典故之后将保留本源的情感意义,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的强化。具有讽刺意义的典源为《鸿雁之什・黄鸟》的“黄鸟”典故未在墓志中出现。而在《魏故假黄钺太傅大司马广阳文献王妃墓志铭》中的典源为《凯风》的“黄鸟”典故和在《使持节侍中司徒公都督雍华岐三州诸***事车骑大将***雍州刺史章武武庄王墓志铭》中的典源为《黄鸟》的“黄鸟”典故在情感倾向上均为褒义色彩。可见,汉魏南北朝墓志中的《诗经》典故多倾向于褒义,同时,在褒义的情感色彩中,不同的人物身份影响了具体的情感色彩表达,是情感色彩多样化。
第三,典故的形象意义。典故大都源于历史上的故事,是故事中提炼出来的,并在不断的凝缩过程中形成的鲜明性的形象。在《齐故假黄钺右丞相东安娄王墓志之铭》中将“凶胡”、“主s国颠”等词与墓主征战经历相联系,由此可以判断出“黄鸟”代指具体的征战,同时运用于赞扬功德的文段更加体现出了墓志主的战功,从而将墓志主塑造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王侯将相。“黄鸟”一词在《诗经》中作为一种意象出现,发展至汉魏南北朝墓志中,“黄鸟”凝缩成为具有特定意义的典故,具有形象意义。
三、汉魏南北朝墓志“黄鸟”的文学效应
汉魏南北朝墓志用典类型丰富多样,其产生的文学效应也各有不同。首先,提升语言的表达效果。如《使持节侍中司徒公都督雍华岐三州诸***事车骑大将***雍州刺史章武武庄王墓志铭》中的“悲同黄鸟”加强了文章所蕴含的悲痛之情。[2]其次,增加语言的审美因素。如《魏故假黄钺太傅大司马广阳文献王妃墓志铭》中“翻追黄鸟”加强了语言的美感,[3]使文学形象变得典雅。最后,传承发展文化。典故源于历史文化,同时也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如《魏故镇远将***秘书郎中崔君墓志铭》中“秦言黄鸟”,[4]添加历史文化因素于,使其更加体现出来情感文化上的悲痛。
用典的继承和发展源远流长,既使每个时代的用典各有特色又使其一脉相承。在阅读运用典故的作品和自己用典时,读者共有的文化体验被激发,从而唤起人类共有的情感。而每个时代的差异使每个时代典故反映的文化不同,但其总体趋势是不断被附加新的意义,不断进步发展的。
《诗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作为典故运用于墓志这一特殊文体之中促进了墓志文体的发展,增强了墓志的文学性。汉魏南北朝墓志作为我国墓志的重要代表,其典故的运用提升了文学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了语言的审美因素、传承和发展了历史文化。在文化渐渐趋同的今天,更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促进古今文化的融合与借鉴,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意义所在。
【注 释】
[1][2] R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中华书局.1989.79.68.
[3][4]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35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