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现状10篇

大学生现状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方法 学习任务 师生交流

一、相关文献介绍

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1]近些年,高等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大量文献对大学生整体或者某一学科的学习动机(动力、兴趣)、能力、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涉及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动机方面,大学生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缺乏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愉悦感,学习动力不足;(2)能力方面,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任课教师的引导;(3)策略方面,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学习方法不当;(4)心理层面,认为在大学生当中存在着一种“学习倦怠”现象。指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2],并将它归因于学生个体或者学校个体。

为了真实了解本校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我对所在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希望调查结果能对教育工作者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二、调查问卷说明

本次调查共印制问卷200份,实际发放、回收198份,调查采取随机调查方式。我邀请了3位学生共同在2009―2010年学期末(第15、16周)对正在上自习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填写过的调查问卷被当场收回。为了减少偶然性,增加可信度,本次调查持续了2周,在此期间调查问卷的发放按照计划均衡有序地进行。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如下:关于学生个人信息的调查,如被调查者的年级、性别、所属系(院);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如预习、听课方法、与教师的学习交流、自习、作业、考试等;对学生学习心态的调查,如学习目标与动力、逃课原因以及对考试不及格等现象的看法。另外,还调查了学生对教师工作情况(质量)的反映,如课堂管理、安排作业的数量与质量、考核的方式与难度等,试***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参与调查的学生涉及所有四个年级的学生,其分布如下:1年级32%、2年级22%、3年级34%、4年级12%。该数据也反映了调查期间各个年级段的学生自习的情况。本次调查经统计涉及淮海工学院全部13院(系)的学生,其分布如表1所示。调查中的男女学生比例接近2∶1。

表1 受访学生院(系)分布表

被调查的学生中有37%的学生每天参加4―5节课程的学习;28%的学生每天有5―6节课程;24%的学生课程负担超过每天6节课程,有11%的学生每天的课时数量小于20课时(4节课程)。70%的学生认为本学期课时数量的安排总体适合;略超过20%的学生认为课时数多,学习负担重;只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轻。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13%的学生平均每天的自习时间不超过1小时;另有38%和24%的学生平均每日的自习时间介于1―2小时和2―3小时之间;有25%的学生学习刻苦,用在自习上的时间超过了平均每天3个小时。针对上述调查结果,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数据分布由于来自在调查期间进行自习的学生,只能说明有自习行为的学生的自习情况,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几乎不在教室内自习。因此就所有学生而言,自习的情况要劣于本次调查所反映的情况。

调查问卷的重点内容是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涉及学生预习、听课方法、与教师的学习交流、自习、作业、考试等方面。调查结果不容乐观。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课前提前预习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听课效果;有利于提高记笔记的水平;有利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有利于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调动学习积极性。本次调查反映的大学生课程预习情况是,只有2%的学生在上课前对所有课程进行了预习,而多达60%的学生只是偶尔预习,其余的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程预习。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的学生并未认识到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而将它应用于课程学习中。

表2 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调查表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呢?在如何应对教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方面,28%的学生边听边记;60%的学生偏重于“听”课;4%的学生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方面,有21%的学生积极应对教师的提问,大声地讲出自己的答案;大部分的学生选择给出一个只有自己知道(轻声应对或者在心里面回答)的答案;另有10%的学生等着教师自问自答。这与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感受颇为相似。课后的师生交流情况也反映了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的不相往来。只有6%的学生会经常咨询教师学习方面的不解或者疑难问题;72%的学生偶尔咨询;22%的学生从未与教师进行过学习交流。虽然无法确切知道这种现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教师与学生不相往来的局面必将无助于形成一种“热烈”求知的校园氛围。

表3 师生交流情况调查表

除了课前预习及课堂学习,学生如何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该项调查结果表明,有21%的学生只通过课堂学习就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有31%的学生通过教科书查找答案;33%的学生表示需要仔细思考或查找资料才能完成作业;另有16%的学生马虎对待教师布置的作业,“互相抄抄”完成作业。由前面的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学生只有相当于每日平均半天的课程(淮工目前的教学安排是上午5节课程),那么学生在剩余的时间内做些什么呢?调查结果表明,接近60%的学生在休闲、娱乐中度过自己的课余时间,只有20%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课内、外知识。如果这些学生在上自习的话,23%的学生选择预习或者复习有关课程;另有36%和34%的学生在做作业或者准备考试。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依然习惯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只有接受学习任务(作业、考试)时,才会选择去学习应对。学生对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表现出“多样化”,喜欢“开卷”、“闭卷”及“课程论文等其他方式”的学生各占到约1/3,其中对“开卷”考核方式的喜爱略高于其他几种方式,值得思考。也许学生应对考试的方式可以作为一种解释。51%的学生选择在考前突击准备考试;37%的学生平时认真听课,考前认真准备考试;12%的学生不怎么准备考试,其中的83%认为平时认真听课,所以考前不需要专门的准备以应对考试。

表4 学生准备考试情况调查表

此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问题集中表现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本次调查还涉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逃课。调查结果表明,在受访学生中,基本不逃课的学生占到61%,而有选择地逃课和经常逃课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5%和4%。他们选择的逃课理由分别为:上课没意思(27%)、经常有事(24%)、没想过理由(49%)。

被调查学生的心态似乎与学生的学习现状有些矛盾。这也许正说明了当前学生的特点,如眼高手低、比较实际(功利性强)、不能脚踏实地。被调查的学生中,96%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曾设立过学习目标。他们认为学习的动力首先是“为了今后的发展”(59%的受访者选择此项),其次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19%的受访者选择此项)和“认识新事物,获取知识”(16%的受访者选择此项)。上述调查说明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却不能变成持之以恒的学习行为。其结果是24%的受访学生曾经有挂科现象,多达68%的学生承认挂科是“不用功学习的体现”;另有17%的学生认为只是“一时的疏忽大意”;只有2%的学生承认是由于“智力方面的原因”导致考试不及格。45%的受访学生对“挂科”感到“羞愧”;与此相比,能“坦然”面对,认为“无所谓”的学生分别达到了37%和9%。

调查问卷的最后部分涉及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应。调查结果表明了学生对教师部分教学活动的认可。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65%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合适”;有82%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难度“适中”;认为大学课程考试“都挺简单”和“都挺难”的比例只有较少的7%和2%,其余学生认为考试难度适中或者“有的难,有的简单”。

四、结论

1.大学生学习负担适中。

本次调查中,大学生普遍认为课时量、作业量、作业难度、考试难度等方面的安排比较恰当。大学生有相对较多的课余时间,换而言之,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教育环境远比他们在进入大学前轻松得多。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2.大学生学习方法令人担忧。

本次调查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课程预习、听课、完成作业、师生交流、复习及应对考试等方面均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有学者将大学生的学习表现同心理问题挂钩,并以此为突破口解决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当前大学生知道为谁学、为什么学,这是一种进步;如果不知道,才是心理问题。本次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在于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学,这是一个方法问题。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强调自主性,而且以探究和创新为主,因而教会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是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3]心理学理论表明,如果学习者发现自己的学习有问题或者不充分,那么他就有可能寻求帮助或者采取行动改变现状。同时,学习指导者也可能对学习者传授更有效的学习策略,让学习者使用这些策略来促进自己的学习。教育工作者给予学生的正应该是这个“方法”而非知识本身。出现这样的问题,责任首先在教师、在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

3.大部分学生自习时间用来应对学习任务(作业及考试)。

反向思考,如果学习任务布置得当,学生应该可以在课余时间从事学习活动,而不是一味地休闲娱乐。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形式,引导大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应该带有启发性、引导性。反对像小学教育那样,将作业布置成反复抄写以加强记忆的形式。有部分学者希望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式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上大学生在校期间正处于需要多变、动机多变、兴趣多变、目标多变的人生阶段。整体而言,大学生涯其实正是大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或者目标从被发现,到由多变化到固定化的一个人生阶段。这种现象是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决定的。如果不能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实行素质教育、兴趣教育,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永远不会有自觉学习的动力,因为在大学期间他们的需要、兴趣、动机和目标不是学习而也许是交友、玩乐、发展自己真正被压抑已久的兴趣,等等。兴趣偏于感性,依靠感性促进大学生学习不如调动他们的理性,由教师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形式引导大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增加学习时间,使大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求知习惯。这是在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无奈之举。

4.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相往来的困境。

由于高校扩招、教学体制等的改革,高校师生的课后交流目前已存在严重的缺失,这成为导致高校师生关系发生明显负面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师生情感淡化,师生关系冷漠,传统的尊师爱生的感人情景,课后师生之间共同探讨问题,在校园促膝长谈、交流经验的场面不断减少,高校逐渐成为“知识买卖”的市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交流,教师的责任是通过恰当的交流方式教书育人。这种交流不应只局限于2个小时的课堂上,更应该在课后有所体现。因此高校应该提倡在2小时的课堂之外开展第二、第三课堂,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在教师周围形成良好的学习“圈子”,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刘荣***.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33).

[2]刘亚琴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及激励模式初探.中国电力教育,2009,(128).

[3]林国耀等.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漳州师范学院为例.集美大学学报,2010,(1).

[4]杨丽娴等.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集美大学学报,2005,(6).

大学生现状篇2

关键词:就业;劳动力市场;劳动供给

1 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数量不平衡

1.1 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数量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与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数量的多少有关。

(1)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2009年将有610万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比2008年多出了52万,也就是说单从应届毕业大学生这一个群体来说,劳动供给数量增加了。

(2)随着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一步增加,下岗职工经过培训以后将要参加再就业,庞大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群体将要与我们的应届毕业大学生争夺就业岗位。据统计2009年下岗待业人员将达到800万。

(3)就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城镇待业人员和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所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也将于我们的大学生争夺就业机会。

(4)我们刚才所说的610万大学生,并不包括高中,技校,中专这些院校毕业后选择不再继续深造而选择参加就业的这部分新增的劳动者,他们也都将会与应届毕业大学生争夺工作机会。

(5)截止到2008年底,尚未就业或者说正处于失业状态的往届毕业大学生将超过100万,以及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破产或者停产而产生的失业劳动者,他们都将会在2009年积极的寻找工作机会。

这五个方面的劳动者供给数量的增加,都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总量的增加,据人保部统计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者需要安置就业,庞大的劳动供给数量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1.2 劳动力市场上,劳动需求数量的变化

2008年九月份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海外市场业务的缩减,第二呢就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低迷。

(1)海外市场的劳动需求变化。

由于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海外市场需求减少,出口外贸行业,跨国公司,以及对外进行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加工的制造业业务销售量缩减,沿海地区的依赖出口业务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多数处于消化库存状态,由于产品销售环节遇到障碍,使得企业流动资金流转不畅,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企业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进而采取裁员的措施来保证企业的生命力,使得短时期内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

(2)国内市场的劳动需求变化。

同样由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减少,老百姓都不敢乱花钱,企业经营陷入了困境甚至破产,另外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需求不旺,一些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汽车业、钢铁煤炭行业经营困难,也采取了裁员的措施,来节约开支。

我们都知道,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就是说企业对劳动者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现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减少,因此企业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就随之减少。另外,由于“刚性工资”这种特殊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劳动需求的减少,使得就业空间的相对缩小,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员增多。

(3)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求数量矛盾突出。

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出现的这种大规模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失业率直接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当经济增长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时,失业人员减少,失业率降低,当经济增长处于衰退或者停滞时期的时候,失业人员增多,失业率升高。解决周期性失业的根本措施就是刺激经济的增长,通过经济增长来拉动就业。这就需要我们的***府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策,财******策、货币***策、发展公共事业建设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2009年我国的GDP增长目标是“保八”,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将依靠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800万个就业岗位,相对于2400万劳动供给数量来说,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

另外,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还有一个“滞后期”,而且将会进一步扩大,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企业向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短时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经济复苏,劳动供给数量与劳动需求数量上严重不平衡将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 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结构矛盾问题突出

自1999年高校扩招。民办院校办学条件的放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培养质量来看,还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仍然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可贵部分。然而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却出现了很严峻的局面,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失业,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岗位空缺与大量寻找工作的失业者并存的“结构性失业”现象。最典型的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的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当前的教育目标和市场需求的不适应和脱节。

2.1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在层次上,研究生的就业率可以达到98%,而专科生的就业率为75%左右。在地区上,毕业生往大城市拥挤的现象突出,而西部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一些区县需求人才的数量大,但没有人愿意去。而最突出的还是专业结构矛盾。

大学生现状篇3

[关键词] 考研; 心理状态; 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4. 073

[中***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4- 0120- 02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就业环境的严峻,促使在校大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的竞争实力,考研也就在各大院校开始升温。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的工科院校,2010年123人考取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8.97%;2011年190人考取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2.76%,从相关资料来看,近两年考取“985”与“211”院校的毕业生占总考取人数的70%左右。从数据上可以得出以下几点:① 考研率有所提升,却与近两年研究生的平均录取比例30%有一定的差距。② 学生的考研门槛倾向于高层次的院校,这也是我校考研率偏低的一个因素。考研涉及到学生、家庭、社会导向及学校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下面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考研学子为例进行分析。

1 考研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建议

1.1 考研的从众心理

很多同学在报考研究生时存在从众心理,并非是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考研准备,而是被动考研。这部分同学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特点选取相应的学校与专业,导致在后期的复习中缺乏动力。具体表现为:考研教室在最初的一段时间总是人满为患,而在临考的前1到3月之间,坚持来教室复习的同学却不到当初的一半。部分同学因为找到了好的工作而放弃考研,另一部分忍受不了考研的枯燥而放弃。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随着复习的深入,很多同学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疲惫不堪,失去了斗志。考研的同学在心理上不能随波逐流,而是目标明确。

1.2 考研遇到的心理压力

1.2.1 学业压力

在备考的同时,还要面对各种课程考试,很多同学感觉时间与精力都无法达到需求,无奈之下放弃考研。建议同学们在准备考研时,要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将课程学习与考研之间的冲突尽量减小。

1.2.2 家庭压力

由于就业困难和社会影响,部分同学在家长的要求下考研,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在考研准备中缺乏动力,以至于复习效果低,很难达到最终的目标。理性分析,从个人发展出发,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1.2.3 个人压力

很多同学在面临家庭、社会和就业的压力时,明确了考研的目标,但是给予自己过度的压力,从心理和生理上都保持在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不能做到一张一弛,保持平静的心态,所以复习的效果是事倍功半。

1.2.4 班级压力

考研之初,明确奋斗目标很重要。很多同学在报考院校和专业时,不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同学之间存在盲目的攀比,这种现象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体现出来。好胜之心人皆有之,而如果好高骛远,则不能达到考研的真正目的。少部分同学在考研之初就担心不能考上研究生而被身边的同学嘲笑,放弃考研的机会,体现为面临挑战,缺乏自信。

1.2.5 就业压力

考研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① 专业知识的进一步锤炼,个人能力的大幅度提升;② 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在考研复习时,每一位同学都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身边的同学都一个个找到了工作,而自己依然是悬在半空,这使得他们焦躁不安,无法静心复习。相比于直接选择就业的同学,考研学子的就业压力更大。当心态焦虑时,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或与辅导员进行沟通,缓解压力。

2 复习问题

2.1 考研***策与学校专业信息

在确定考研前,要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需要整理的信息主要有:① 国家考研***策、招生单位的特殊规定,报考院校的招生专业目录、历年的招录情况;② 公共课内容与题型、历年的试题与答案;③ 专业课历年的试题与答案;④ 报考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⑤ 报考院校的即时动态[1]。

2.2 个人兴趣与专业的选择

确定考研后,面临的是学校与专业的选择,同时也是个人爱好、专业与学校三者之间的一个博弈。在考研大***中不乏因为个人爱好而跨专业考研的例子。面临这种问题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以个人爱好为基础来选择专业,再根据专业选择学校。

2.3 个人复习计划的制订

复习计划的制订要科学,要与个人的学习方法相适应。不能盲目地以时间求效率,没日没夜地高强度的复习,结果是事倍功半。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做到张弛有度,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提高每天的复习效果。

3 加强学校的服务与引导功能

近几年我校的就业率居于全省前列,就业率的持续走好使得汽院学子只有少部分选择考研,而伴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升,考研将逐渐成为高校人才输出的重点。考研率的提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学风建设,也能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为提高学校的考研率,我校在教学资源紧张的条件下,开辟出专门的教室供考研学生学习,并对教室进行管理,充分发挥考研自习室的综合功能;各院系也积极组织考研成功的学子与准备考研的同学分享考研路上的经验、教训与感悟,回答备考同学的疑问,使备考同学对于考研有更清晰的认识,在考研复习中少走弯路,节省精力和时间。对于在考研路上犹豫彷徨的同学,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了解他们的考研动机、心态与进展,结合他们的个人特点,帮助他们分析考研中的得与失,引导学生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选择[2]。

研究生考试,专业课是主体,很多同学考研都是因为专业课无法取得好的成绩而失利。对于专业课,建议学校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启用专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为学生解答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公共课的复习面大且广,很多学生选择网络课堂进行培训,能够对学生的复习起到指引的作用,它的缺点是老师与学生无法进行沟通,是灌输式的教育,如果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进行指导,倾听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再进行查漏补缺,效果是网络课堂无法达到的。

主要参考文献

大学生现状篇4

论文摘要:人格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物质关系中的人,在自我意识和生存理念基础上形成的理想、道德、信念和价值等判断,并通过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来的主体的言行和行为方式的总合.大学生的人格主体***性增强、主体的价值体系基本确立、形成了自尊、自强和自立的精神,个性的张扬和成就感突出.但是,大学生的人格现状也有自身的不足:有的人存在自我中心倾向、在金钱和物欲的冲击下人格的失落、在各种压力下降低做人的原则等等.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人格教育是当前进行思想***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人格内涵的解析

关于人格的定义,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们普遍认同的理论表述。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的领域出发,赋予人格以哲学的、法律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不同内涵。事实上,从科学研究的视野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去定义人格,都有它的道理,都有其在本学科范围内使用的合理性。但是,作为一个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普遍应用的概念,它所表现的内涵,毕竟应该有其更广泛的涵盖性和使用范围,如果仅限于个别狭窄的学科定义,势必会影响人们的认识和理解,甚至产生使用上的歧义。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时,不能脱离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和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以及自身的多样化的表现作出正确地说明.所以,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必定具有特定的物质基础,特定的交往方式,形成与物质生活条滓护相适应的思想和道德、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所以,人格与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中的人相联系:人格也必定在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此,对人格的定义不能脱离这个基本的前提。

人格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物质关系中的人,在自我意识和生存理念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想、道德、信念、价值等判断,并通过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来的主体言论和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这表明:第一、人格历来与在社会物质条件和物质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人相联系,人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第二、人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是主体基于对客体的自觉认识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判断和活动取向.离开与客体的关系,人格无从表现。那么,与主体人格相联系的客体指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的社会关系:与主体相区别的其他个人、团体及社会.换句话说,这里说的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必须与主体密切相关联。第三、人格总是主体基于特定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态度而产生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所以,作为主体行为方式的人格和主体内在的价值判断,两者历来具有对称性。认识一个人的人格,可以洞察该人自我意识的程度和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个人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把握能力。第四、人格具有自觉性.人格是一种理性判断的表现模式,是确立自我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社会活动方式,表现一种什么样的人格,离不开人的理性思考。第五、人格的突出表现是自尊、自爱和自立。人格既然是主体的自我社会表现,作为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去立自身的尊严。必须考虑到主体的行为给自我的社会存在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保有主体所具有的各种社会权利,在任何时候不自贬身价,不牺牲自己的某种权利去求得一时的便利和好处,这就是自尊和自爱。人格是相对***的个人自我确认。所以,在保持自我生存与发展基本权利的基础上,适时地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能丧失主体存在的价值求得他人的施舍和恩赐,这就体现为自立。

从这里可以看出,保持人格的尊严和***,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社会个体都应格守的做人原则。如果为了一些蝇头小利、眼前的物质利益和虚荣,放弃了这条最基本原则,从最低限度来说,做人是不合格的。

二、大学生的人格优势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激变的时代对大学生立身行事、对他们选择生存方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高智商和较丰厚知识的群体,面对社会大潮,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信息优势,显然能紧跟时代潮流,并由此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的人格优势。

(1)主体的***性增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在一个比较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自治性较突出,许多问题都需要大学生自己去判断和解决。这种社会存在培养了大学生特有的相对***意识。所以,在自身的学习过程、生活过程、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处理与自身相联系的各种矛盾。这种长期形成的群体生活惯例和传统,不断地被承袭下来,也使步入成人行列的大学生减少了社会生活的某种依赖性,作为社会运动主体的那种***性在新的生活条件中得到了强化,形成了主体地位的意识,确立了学习和校园主体的活动取向。

(2)主体的价值体系初步确立。大学生作为高智商的群体,拥有相对丰富的书本和课堂知识,在学习以及对社会的一定接触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够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去评定外界的事物,处理与其相联系的各种关系。特别是通过长期以来的学校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基本上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中,因此,在认识和处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有关事务中,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能够发挥群体的智力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去服务于社会。

(3)形成了自尊、自强和自立的精神。校园生活的特殊性造就了大学生的特有的群体精神,即自尊、自强和自立。鉴于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理解和确认,作为在社会中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群体,特别是这个群体对社会未来的作用是得到人们的自觉认同的,这种特有的社会存在,使大学生们普遍的形成了强烈的自尊,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的自尊和作为较特殊的高智商群体的自尊。注重自身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个人的言行应无损于个人在体验社会和校园生活中的尊严。在此基础上,他们接受了普遍的理念:要自强和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生存的价值,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这种群体精神无疑深深地影响每个大学生的生活,植根于他们的心灵之中。

(4)个性的张扬和成就感突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趋势是,正在打破过去那种自我封闭的、内向的人格模式,开始向张扬个性,推销自我的人格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全球化的大趋势,世界变成了开放的世界。世界的开放性,致使每个国家、民族、团体和个人,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都向开放型和外向型转变。另一方面,对个人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条件,强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所以,每个人都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如果谁固守陈规,不去充分展示自己,市场经济则不会自动地去选择他。正是对个人才能和个性外化模式的重新选择,每个人都需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实现或半实现自己,急于取得一定的成就,这是每个人的心愿。大学生群体人格中的积极方面成为这一群体发展的主流,在大学校园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处处表现出来。

三、大学生人格中的消极因素及克服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与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相同步,这是主流,是基本的方面。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人格现实中也有一定的不和谐因素。有值得注意的倾向和克服的东西。

在主体性增强的同时,有时也出现自我中心的倾向。由于大学生自我管理和校园生活自治性强的特点,在注重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有的人也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在校园生活中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有时不顾及他人的地感受,很少考虑与周围的关系,使得与他人和社会关系有失和谐。

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使有的人出现某种程度的人格失落。在社会中,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物欲的追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现象,这一点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客观存在,以至于为了追求金钱、为了获得物质享受、为了追赶时尚、为了某种欲望而丢掉人格者,也时有出现。

由于生活所迫或就业的压力等,有的人丢掉了基本的做人底线,说谎、造假、失信等,使得个别人的人格大大地打了折扣。

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些状况是个别现象,对此不必苛求。因为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校园中,反映到学生的活动中。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就能够把一些消极的东西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克服大学生人格中的消极因素,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教育有着特殊的困难性,受客观条件制约较强,在一定条件下,人格素质的变化往往被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主导。但是,如果我们工作得力,措施到位,正确引导,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就会取得成功。

大学生现状篇5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学习现状 分析

中***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20-01

90后大学生是指1990年到1999年年底为止出生的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目前,在校大学生几乎都是90年后出生的,他们中不少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并不明确,没有很强的学习动力。笔者带领研究团队就当前大学生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调查了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地质大学等七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780份,旨在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

1 调查问卷展示了真实的大学学习生活现状

大学整体生活状态。选择自主自理占32%,选择丰富多彩占24%,选择宽松、自由、轻松占25%,选择压力、紧张、繁忙占9%,选择简单、乏味占10%。

大学发展能力。选择社会实践(如兼职等)占21%,选择专业学习占26%,选择结交朋友占18%,选择拓宽知识面占18%,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占10%,选择社会工作(如学生会工作)占7%。

大学学习专业了解程度。选择非常了解占7%,选择了解占23%,选择较了解占48%,选择不太了解占21%,选择非常不了解占1%。

大学的学习方式。选择以教师讲和做题为主占8%,选择以课堂听讲为主占27%,选择以自己看书自学为主占65%。

大学的人际关系状态。选择非常融洽占29%,选择融洽占60%,选择人与人交往很平淡占9%,选择人与人较难相处占1%,选择人与人很难相处占1%。

大学时间支配问题。选择学习占59%,选择工作占4%,选择交友占21%,选择游戏占13%,选择健身占3%。

大学的生活目标。选择丰富知识、拓宽见识占32%,选择提高社交能力、形成自己的交际网占30%,选择锻炼设计活动的能力、为就业作准备占26%,选择获得真爱占7%,选择目前没有明确的目标占2%,选择其他占3%。

大学生活心理压力源。选择学习压力占20%,选择就业压力占33%,选择情感受挫占4%,选择对于新环境的不适应占5%,选择自我认识不足占14%,选择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相处占24%。

了解大学的主要途径。认为从老师那里了解的占27%,从学长学姐那里了解的占16%,从大学的宣传单上了解的占5%,从网络上了解的占30%,从大学的招生老师处了解的占2%,从同学家长之间的的交流了解的占16%,其它途经了解的占4%。

大学期间什么最重要。认为成绩重要的占15%,友谊重要的占30%,社会工作重要的占13%,实***验重要的占30%,爱情重要的占8%,娱乐重要的占4%。

大学成绩的重要性。认为分数就是命根占39%,60分万岁占57%,挂科无所谓占4%。

从调查问卷统计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活需要同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都是老师或者家长早已经安排好的,面对自主性要求很高的大学生活,就会显得无所适从,这些同学有的会感觉大学简单乏味,有的会感觉繁忙紧张,这就需要同学们对大学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

大学课程的安排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都与高中大不相同,在没有了成堆的课后作业,买不到辅导书时,很多同学都感到了恐慌和无助,发现自己突然变的不知道怎么学习了。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觉得大学就是天堂,学习已经不是主要任务的同学而言,这样的想法往往使他们在进入大学后会被学习搞得焦头烂额,更严重的还会无法毕业。需要同学们转变观念,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为“我要学”的“自主学习”。

2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2.1 客观地了解大学:高期待势必降低大学学习生活满意度

对大学以及专业的盲目认知,会导致部分同学感觉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会引起同学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和纠葛,从而会使部分同学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通过大学的学习,客观的了解大学生活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对于自身展开正确的评估,将有利于90后大学生更好的开展大学学业规划。

2.2 正确处理人际交往:消除地域交往顾虑

大学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在北京的部分高校中,北京同学占据很大的比重,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与外地同学不能很好地交流,甚至不怎么交流,外地同学只和同类地区的同学聊天,慢慢就出现了地域差别。要发挥大学生的同辈影响作用,就需要大家相处融洽,这就要打破地域限制,借助大学平台,帮助大学生们建立起良性的人际交往关系。

2.3 提高学习专注度:专注于学习,管理好自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大学里,老师主要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导,帮助同学们培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从而带领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学会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还包括查阅各种资料、参加专业竞赛、聆听各类讲座、开展社会调查等,多渠道的进行知识的扩充和学习。

2.4 学会规划大学生活:制定学习目标

如果不能对自身的现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明确的定位,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向哪里发展。虽然会表现出很强的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但是没有目标的大学,注定会收获很少。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同学们实现理想。

参考文献

大学生现状篇6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新农村;两委

一、背景介绍

2012年11月,在中国***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定义了“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中国梦,也是每个人的梦!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所以,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为了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员到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为了解决农业产业的天然弱质性、劳动主体弱质性、农业组织弱质性、社会***策造成农村社会整体的弱质性,同时也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问题,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与此同时,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的词汇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产生具有很深厚的背景:宏观原因是中国农村的乡土性使农村治理主要依靠家长制,宗族制和人情关系,这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现实原因在于社会利益格局分化,村级领导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基层治理危机频发;时势原因是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精英流失造成农村工作缺乏人才支撑;直接原因则是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村官”***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不容乐观的形势。

据统计,目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占24.1%,其中担任村***支部和村委会负责的占12.3%;有创业项目的19527人,其中***创业的5916人,合作创业的13611人。2010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增长为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制度将会得到更大空间的发展。

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甘于吃苦奉献,主动干事创业,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作出贡献,受到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大学生村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通常,大学生“村官”聘期为2至3年,每年都有一批大学生“村官”面临期满流动问题。

二、山西省调研结果

在以山西省平遥县为典型进行调研的过程中,笔者与平遥县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交谈。现任大学生村官在村中主要起到协助村干部工作,做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另一方面也成为村民与乡镇之间的桥梁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新思想、新方法:如利用远程教育和计算机、投影仪等科技产品方便村民即时接触外界信息,学习新事物;建立健全卫生积分奖励制度,提高村民卫生劳动的积极性;举办文化春节活动,整合文化资源,倡导文明新风等。谈及大学生村官的期满流动途径,很大一部分的村官会选择走上考录乡镇公务员的道路,毕竟中央和省对于公务员考录和招考事业单位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任满1个聘期、当选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考核合格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可参加面向优秀村干部的乡镇公务员定向考录,录用比例一般应达到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总数的70%以上。经过3至5年,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省市县公务员的比例一般应达到当年公务员录用计划的15%左右。同时,亦有少部分村官选择留村继续任职和创业致富。

现如今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制度越来越严格,尤其山西省走在全国的前列,2013年起选聘本科生以上的村官。但是上任之后,不是人人都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建设当中,工作时间范围内不在岗、工作短期之后考上公务员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而留在他们背后的,是等待着被唤醒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官只有踏实实地做好基层工作,今后的道路才能够更加平坦,因为只有接触到最底层的声音,走到高处后才知道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什么。

参考文献:

大学生现状篇7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协同创新;***府职能转变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产业创新升级中***府的职能和作用”研究(立项编号:201501335)

中***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15日

一、明确角色定位和作用,强化职能转变观念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

***府作为协同创新系统的重要主体要素,既是创新活动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它能够直接而有效地调控创新系统的运行,对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凭借其特殊身份完成其他创新主体无法实现的系统功能。一般来说,***府在促进协同创新中主要扮演主导者、协调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其中,主导者角色主要是指***府制定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的激励规则,通过协同创新计划将不同主体纳入协同创新之中,这些规则主要有资金补助、产权界定、立法支持等;协调者角色是指***府在协同创新计划实施过程中,具有统筹及沟通的职能;管理者角色是指***府应全面跟踪并监管协同创新的启动和落实。与上述角色相关联,***府在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时具有经济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服务职能和监管职能。

***府角色和职能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性变革,作为其推动者和促进者的***府,应该树立并不断强化职能转变的观念。在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不均衡和长期以来区域内创新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瓶颈严重的情况下,作为***利益主体的地方***府,为了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其角色转换的方向和目标是从竞争性技术创新活动中退出,逐步成为协同创新活动的宏观管理者,市场失效、低效领域的知识供给者,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的培育者。

***府职能在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定位决定它既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又要协调好各节点、各环节的利益关系,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要承担起信息网络、通信网络和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工作,又要做好制定法律、法规、制度等“软件”建设,为协同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协同创新系统牵动力

在协同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仅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不够的,需要加强***府的宏观调控,以增强协同创新系统的牵动力。

(一)完善产业协同创新***策体系。协同创新***策体现了***府应该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则,能够直接影响并改变创新主体的创新环境,可以改变协同创新参与者的价值取向,有效引导创新主体的创新选择,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行为模式。

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策,首先要梳理省、市区域科技***策,简化审批事项,逐步取消限制条款,促进现有科技创新***策的协调对接,形成统一的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策,促进资源无障碍流动;建立健全区域科技创新***策体系,推动产业***策、金融***策和科技***策融合,在联合制定、共同实施区域科技创新***策方面取得突破;要为完善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协作提供法律保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二)制定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规划。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产业协同创新路线***及行动计划。由***府牵头,三地工信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产业园区组织部门,连同相关行业专家和研究机构深入研讨,根据三地创新要素分布情况、重要创新节点对外辐射情况、不同产业及区域创新需求情况、区域间产业间创新协同情况,确定产业协同创新的前期行动方案和后续推进计划。在区域层面,要谋划建立协同创新的示范体,如中关村对外协同创新、京津创新共同体、京津科技新干线、京津与河北重点共建的一些创新园区等,以示范体为引领,带动辐射周边。在产业层面,绘制出重点产业及重点技术协同创新路线***,在此基础上凝练出重点协同创新产业链、重点攻关项目等。

(三)发挥市场机制对协同创新的激励作用。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府职能主要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不足。要发挥市场机制对创新的激励作用,一是完善投融资体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二是改革人才流动机制,以人才流动带动知识流动;三是建立和健全包括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在内的创新服务体系,强化各类市场的宏观管理。加强各类中介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为知识和人才的流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有效途径;四是加强组织体系的建设,为协同创新提供组织保障。健全市场机制条件下的创新投入机制,不断完善以财***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金融为支持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为协同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三、激励和规范创新主体行为,提升协同创新要素创新能力

(一)提升各要素自身的创新能力。强化协同创新系统各要素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提升系统整体的创新能力。***府在提升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创新能力方面需要发挥重要职能和作用。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自主进行创新决策,分享创新收益,承担创新风险;发挥经济、科技***策的导向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实行普惠性财***补助和分级奖励,全面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激励***策,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提高自主创新产品在***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的比重;探索采用多主体投入、多样化组建、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扶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充实企业研发力量;鼓励在企业内部建设众创空间,引导职工进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建设研发中心,利用国外创新资源,提高创新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二是提升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制定科学研究的发展划并组织实施;通过深化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制定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而科学的***策和措施;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和方法。三是提升大学创新能力。突破大学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方式向流动、开放的方向转变;促进创新要素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分割状态向科技工作贯通的方向转变;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优化成果收益的分配机制;大力推进大学在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有效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二)促进各要素间的联合、协作和互动。实现京津冀创新要素间的互动,关键在于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大学之间的联系,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促进***府各部门间协调。京津冀产学研合作创新可以将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是推动创新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是产学研合作的良好载体和空间。一是技术平台。搭建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借鉴中关村协同创新平台模式,由三地***府组织,汇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服务中介等搭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河北省利用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组织参加京津冀开发区对接活动,推进京津创新要素外溢转移与河北开发区产业创新需求精准对接;二是管理平台。为了保证协同创新系统稳定健康运行,***府部门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策,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协同创新系统各节点的监管;三是服务平台。京津冀共同争取国家***策支持,强化分工协作,有序推进区域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完善平台的服务功能和标准,打造一体化、高效共享的区域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

四、优化产业结构和创新机制,提升产业整体创新水平

(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机制创新。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大幅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不断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迈进,切实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打造新的支柱产业为目标,以优势高新企业、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快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培育品牌产品,引导产业聚集,做大产业规模,壮大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稳定器”“优化器”作用,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经营机制创新。

(二)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府要从支持企业或产业,转变为支持产业链和产业群,通过改善各种软硬环境,支持发展产业链、产业群中的配套产业、服务业及下游产业,为相关或相近企业形成产业链创造条件,推动本地单一产业形成产业群,推动产业链的纵向横向扩张和延伸,形成跨市跨省的产业群。在培养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重视培养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五、完善管理、监督机制,保障协同创新系统建设和运行

在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府应在以下机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利益实现机制。***府***策的引导应当解决好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协调问题,充分考虑创新贡献率,坚持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分配原则,促使形成创新主体之间规范合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公平的利益分配方案。

二是动力机制。其中,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联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三是***策协调机制。企业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智力支持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而高校发展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工作也离不开企业的资金支持和成果转化,三者合作需要***府的***策支持与引导。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建设过程中,***府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策引导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策创新起到指挥棒作用。通过完善***府***策协调机制,规范创新主体行为,有效保护创新主体的商业机密和知识成果。

四是创新激励机制。创新过程的高投入、长周期和风险大等需要足够强的风险承受能力,需要风险资金投入与参与,而风险资金投入到创新过程之中需要风险投资机制的配合。从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来看,创新激励的方式应从产权激励、市场激励、企业内部激励、***府***策激励等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

五是绩效评估机制。***府可以通过***策引导,建立完善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估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协同创新绩效评估机制可以从创新环境、***策导向、机制完善、要素投入、成本收益等方面综合评价和分析。

六、建立健全地方***府互助合作机制,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共享和效益

***府部门区域合作是推进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京津冀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土地资源储备和环境承载力等对产业发展提出总体要求,统一制定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纲要和相关条例,统一制定区域性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策,建立制度性的组织协调机构,构建统一协调的市场规则,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通过生产要素跨区域流雍妥试从呕配置,实现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七、完善协同创新网络,优化创新服务环境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与区域技术基础、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基础、***策基础和基础设施、人才保障等联系紧密,***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加快交通、通讯、市***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流服务,提高产业层次和效率,增强地方对产业项目的承载能力;加强智慧城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城化深度融合,增强对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撑作用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尤其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推进资源共享与应用,支持智慧***务、智慧交通等示范工程建设。

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激励***策制度,不断优化产业创新升级***策环境;建立健全投入机制,加强金融服务和指导,发展多方式、多渠道的融资服务体系;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的创新能力建设,掌握和聚集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大力支持发展各类产业和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服务联盟,切实解决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和科技资源共享难等问题;依托各类科技园区、高技术产业园,资助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创业提供服务;发挥***府庞大的信息采集网络功能,强化产业信息服务方式创新,建立便捷、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不同主体的创新需求信息和技术信息能够及时、低成本的在区域网络内传导;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专业型科技企业,建设专业性“孵化器”网络。

在协同创新人才工程建设方面:京津冀区域既要培养内部人才、保证充足的人才供给,又要鼓励人才流动,降低人才流动的壁垒,还要制定有效的人才吸引、培养与激励措施,带动整个系统的创新水平的提升;要合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人才跨地区交流,更好地吸引和使用海内外科技创新人才。通过***府购买培训成果、制定专项计划、定期重点领域和行业人才开发目录等方式,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工程化人才。联合启动科技专家库建设,促进区域科技专家资源共享共用。共建科技人才网,定期人才需求、供给信息和高新技术人才目录;在利益分配方面,***府要坚持重视人力、服务人力以及有益社会发展的原则;在分配方式方面,运用技术入股、技术持股的方式,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未来的报酬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采取多样化人才激励***策,提升人才在协同创新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八、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协同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创新归根到底是依靠人的创造性活动,特别是依赖于高级劳动力如工程师、科学家的发现、发明与创造。创新精神的培育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在价值观、制度、环境层面上的氛围熏陶。***府要着力培育区域创新精神,发挥导向作用,鼓励企业敢于探索、勇于创造、善待失败。倡导区域主体之间相互信任、乐于合作,鼓励区域企业融入国际竞争,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激发人们之间交流与产生新思维的重要外部环境。地方***府在制定区域创新***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营造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文化氛围。引导区域内的科技资源和特定要素市场为区域创新发展服务。同时,积极促成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府及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合作网络的形成,促进知识传播扩散,实现协同创新要素和创新网络的协同互动。

主要参考文献:

[1]许箫迪.协同创新系统与***府职能转变[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沈开艳,陈建华,邓立丽.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提升科创能力研究[J].中国发展,2015.

大学生现状篇8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

[中***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2−004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推进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先就业后择业”思想的影响,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根本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来筹划自己的未来,他们急于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却很少考虑这份工作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其结果往往都是“毕业即失业”或者频繁跳槽。

毋庸置疑,高校当前所倡导的“先就业后择业”理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但作为高校毕业生,如何在就业资源非常有限的当下,选择一份更加契合自身未来发展的工作,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意义重大。因此,在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综合素养,明确和树立自身未来发展目标,对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设现状及问题

国外的许多大学非常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注重对学生开展心理、能力、个性等方面的测评,学校主管就业部门参照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的学校还设有择业指导专业, 甚至还设立了学科硕士点及博士点。在德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了对学生职业定位及人生规划的整个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从入学前的招生咨询开始,学校就开始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长以及自身素质来选择学校及专业;在学生入学后,即着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和辅导;同时,注重学生就业前的实用职业能力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之后,职业生涯规划逐渐开始被人们所认识,我国高校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学校还将该课程归属在招生就业部门管理,这为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学校招生就业部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规划。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效,也是职业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看,作为新生事物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 职业规划指导主体的缺位

在西方发达国家, 职业指导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一般都是由专家来完成。但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根本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老师, 有的院校即使有一些,但多数也没参加过专门培训,缺乏必要的业务技能。各院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都是由******干部或辅导员来做,他们是在做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这种主体上的缺位,一般很难真正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2. 职业规划指导形式单一、内容空泛

许多高校将职业规划指导狭义地理解为就业指导,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授课模式上。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举办专场讲座,邀请一些专家或企业老总来传授相关的就业面试技巧,再有的就是举办全校性的职业规划大赛。

总的来说,在职业规划指导方面的形式相对单一,内容也比较空泛,真正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3. 职业生涯规划上课时间安排不够合理[1]

很多高校为***省事,仅给毕业班学生开展简单的培训和就业指导,或者到了大四才给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课程,纯粹是将职业生涯规划当成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救急药,以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大学生的求职技巧和职业素质。这样的应急举措,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系统性,职业规划指导形同虚设,效果很难保证。

二、改进的对策

1. 要加大宣传形成共识

高校应充分认识职业规划对学生的就业及未来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应加大宣传力度, 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理念得到普及。学校招生就业部门应向学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学生热情主动地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来。同时还要做好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学习交流,相互借鉴好的做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上层次、上质量,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规划未来发展,确定自身定位的良好载体。

2. 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机构设置与专业化队伍建设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机构可下设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集管理、教育、服务于一体,主要负责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及授课安排等工作,负责解答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该机构要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真正内涵,创新观念,提升服务质量。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咨询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高校亟需建立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的咨询师队伍。结合目前各个高校自身特色,从事该项工作的队伍可以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来配备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咨询老师。同时还需要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开展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方面的培训学习,充分保证教辅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应具有一定深度的职业规划知识。

3. 合理安排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及课外指导

高校在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计划时,需要合理安排上课时间,确立全程的课程教育体系。[2]具体来说,高校应当重视课程开设的阶段性及目标性,不同年级应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开展相应的指导。一般地,应力争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得大一新生一进入大学就能通过课堂学习了解职业内容,认识自我,以及职业规划对未来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课堂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带领新生参观高年级学生的实习基地,了解未来工作的环境及条件;组织新生和高年级学生座谈,听取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及择业方面的建议和想法;邀请专家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在大一学期末要求学生撰写自我总结,深刻剖析在个人能力及认识自我方面的体会。到了大二、大三年级,主要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需求状况,逐渐学习掌握一些求职技巧,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初步确立自己的未来求职目标,并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比较当前自己与所确立目标间的差距,结合目标有的放矢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养。进入大四后,就是具体指导学生实现自身求职目标得阶段,即通过各种职业规划教育指导,使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可督促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工作进行总结,检验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举办就业***策及就业程序等方面的讲座等。

4. 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机制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开展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价,是一项检验学生职业规划合理性以及反馈职业规划教学实践成效的重要工作。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牵头组建测评小组,测评小组可以由在职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方面有造诣的专家组成,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就学生的职业能力倾向、气质类型、人格特征、职业适应性等开展测评并做出解释,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为进行自我职业选择提供参考。[3]为提高测评效率,同时也为适应普遍性原则需求,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最好是能建立一套测评系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的开发是一项有着重大实际意义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繁杂的任务,需要从大学生自身实际特点出发,兼顾专业性、实践性和经济性等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布茂勇,唐玉琴.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51-54.

大学生现状篇9

【关键词】医学生;亚健康;预防对策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0-1446-02 中***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亚健康(Subhealth)作为一个新的医学概念,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 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边缘状态, 表现为自觉身体不适, 呈现活力降低、功能减退,进行疾病检查很难发现阳性结果与病变迹象[1]。目前全球亚健康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明显危及到30岁以下年轻人。高校学生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力***,是未来的栋梁,研究高校学生亚健康人群的现状和对策,寻求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遵义医学院7个专业医学生亚健康状态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遵义医学院2005级420名在校部分大学生,年龄19~25岁,专业包括临床、护理、妇产、急救、口腔、麻醉、公管。

1.2 调查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法,以总体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查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工具,由调查人员统一收发问卷,被调查学生***完成, 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观察“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性别、学科类别与亚健康之间的关系。

1.3 资料收集:本次调查共分发调查表420份,回收有效答卷420份,调查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被调查的大学生420名中,有293名学生的一个或多个因子均分在1.01~2.0之间, 根据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标准[2],293名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约占被调查人数的66.9%。

2.2 性别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420名中共调查男生241名, 其中亚健康状态者149名(61.83%), 女生179名, 其中亚健康状态者132名(73.74%),女生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生(χ2=6.588,P

2.3 学科类别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本研究中,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的专业是妇产专业(约占68.85%),较低的是护理专业(约占64.81%)。7门学科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256,P>0.05)。

2.4 大学生总体SCL-90测查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达到中度及以上痛苦水平 (各项目自评分≥3) 的人次占被调查大学生总数的28.33%。大学生群体中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5.00%)、强迫(4.76%)、抑郁(4.52%)、偏执(4.05%)、敌对(3.81%)等。见表1。

3 讨论

本次调查遵义医学院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6.9%。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3]。本研究遵义医学院医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低于平均水平,可能是大学生经历少,正接受教育,加上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 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动态变化时期。即便如此,本次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医学生对疾病防治有一定认识,大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相对单纯,出现66.9%的亚健康发生率该引起高度重视。

本次被调查者中女生亚健康状态者占73.74%,男生亚健康状态者占61.83%,女大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高于男大学生,不同性别之间亚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结果与贾文英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调查表明,女生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前期出现疲劳乏力、抑郁、焦虑、猜疑和情绪不稳等症状,对学习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通过本次研究表明:大学生人群中亚健康患者心理、社会应激与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有关。造成遵义医学院学生亚健康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经济困难所致的生活压力及沉重的心理压力。本次研究中,遵义医学院的生源中西部贫困的农村学生较多,大约占60%左右。经济贫困的现实与现代社会发展矛盾,加剧了学生的心理冲突,使一些贫困生产生更多的沮丧、困惑和茫然。一些学生进入大学的全新生活环境中,一切都得靠自己拿主意,再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活困难的烦恼,使他们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烦躁、抑郁、失落和焦虑。因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建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加强贫困学生思想***治工作。学校首先要在学生中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和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建立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中心,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对农村学生应给予更多地重视与关注。帮助贫困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努力创造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师生关爱贫困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加心理坚强性和自信心,减轻应激反应和降低紧张情绪,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靳丽.亚健康目前研究的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4):416.

[2] 孙爱华,郑修霞,孙宏玉. 实习阶段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 26(4):34.

[3] 王 英,陈 清.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9):739.

大学生现状篇10

关键词:生命观;现状;原因分析

近年来,发生在高校大学生中自杀、杀他和伤人等事件屡见不鲜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一个社会化问题。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少数学生的生命意识如此淡薄,失范的生命行为给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及其恶劣的影响。

2012年12月,笔者对哈尔滨多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问卷调查的对象在外语、法律、计算机、软件工作、会计等专业在校大学生随机抽取,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8份,有效回收率为94.67%,其中男生273份,占48.06%;女生295份,占51.94%。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大学生生命观及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为寻找高校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对策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状况

生命认知是个体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整体认识。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基本上能够意识到生命观对个体的重要性,做到珍惜生命。但是大学生虽然有珍惜生命的强烈意识,实际上对保护生命的技能相对缺乏。调查中发现,“对生存常识、逃生技能的掌握”,大学生了解的程度及其有限,90.14%的大学生只是略懂点生存常识及逃生技能。对死亡的认识,4.67%的大学生不能正视死亡,害怕死亡。甚至6.16%的大学生在题目“您有没有考虑过生命总有一天会消逝?”中回答“没有”。不可否认,这部分大学生对死亡认识的偏差有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但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应该使大学生正确看待死亡教育。因此,死亡教育必须作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

生命价值是个体生命对于个体自我及社会需要的满足,它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有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积极地追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赞同“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一观点。但是当代大学生在追寻生命价值的过程中,也有少数的大学生生命观出现了偏差,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物质、金钱、权力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有些学生没有考虑过自己为什么活及应该怎样活,得过且过,甚至还有个别大学生认为“生命价值在于奉献”已经过时。可见,当前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是正确、积极向上的,但是少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认知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个别高校并没有开展生命观教育,绝大多数高校的生命观教育也仅仅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者“两课”教学中体现出来的。98.5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生命观教育。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对生命知识的了解、对死亡的认知、生存技能的掌握程度、珍爱生命的意识等,还是对人生目标的确立、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等都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因此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应该及时、准确、完整地传达生命讯息,帮助大学生理性认知、深刻分析生命现象,发挥其生命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可以说系统的高校生命观教育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生命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目前高校大批90后大学生涌入校园,自身的特点是

[(上接第87页)]

大学生生命观出现问题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阅历少,这使得大部分的学生缺乏生命的有关知识,缺乏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缺乏一些急救的知识和生存的技巧,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大学生面对一些刺激、挫折时束手无策,或者有很大的情绪反应,从而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生命的行为。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家庭中家长大多避讳对“死亡”这一话题的谈论,而且也很少谈论有关生命的问题。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又往往只注重技术层面的教育如注重出行、饮食、财产的安全等,而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在家庭环境中学生很难得到正确的生命观教育和引导。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缺少完整的生命观教育体系,更没有相应的生命体验活动。很少的一些学校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忽视生命的现象在心理教育课程或品德修养课程中给予了“生命教育”的一席之地,但是在种类繁多的科目中,“生命教育”的课时少之又少,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作用甚微, 教材也大多陈旧,与时代脱节,无法与90后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难以起到好的教育效果。而且,生命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还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但我国恰恰缺少这方面的相关人才。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网络的发展,各种思潮冲击校园,大学生视野开阔、知识增长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生命观的形成,甚至一些腐朽思想在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的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易受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加之社会大众媒体有关生命观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相关形式的活动开展的不多,从而形成不正确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徐晓滢,李丹.发展视野下的生命认知:研究取向与整 合[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

[2]朱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 北京青年***治学院学报,2012,(2).

大学生现状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现状10篇

学习

物流上半年工作总结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上半年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物流工作总结精选7篇,物流员工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是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园区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商贸物流中心由实业有限公司在区镇投资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各类仓

学习

比喻的成语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比喻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比喻写作的成语大全,十个比喻成语。不知薡蕫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不直一钱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

学习

会计实务操作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实务操作10篇,内容包括会计实务操作题大全,工厂成本会计实务操作。一、外贸会计实务的特点我们在分析外贸会计实务特点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外贸会计实务技能的理论知识特点,一个是外贸会计实务技能的实际操作

学习

浪漫爱情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浪漫爱情10篇,内容包括老年浪漫爱情,浪漫爱情韩剧。片名:大野狼和小绵羊的爱情类型:爱情/浪漫/喜剧编剧:侯季然/杨元铃/何听明导演:侯季然监制:李耀华/刘蔚然制片人:李耀华主演:柯震东/简嫂书/郭书瑶/陆廷威/张书豪/谢欣颖/曾佩瑜/

学习

清明节起源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起源10篇,内容包括清明节起源10个字,清明节日课程起源。春秋战国时,晋国国君有两位公子,长子申生,次子重耳。国君的宠妃名叫骊妃,她为使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避骊妃加害,代领部分大臣逃离晋国

学习

九月文案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九月文案10篇,内容包括九月唯美文案精选15篇,九月文案高质量精选。2、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别人嘴里有多少个版本,所以做好你原本的样子就好。若想懂我,就请亲自来懂,若是讨厌,尽情讨厌。十月你好。3、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

学习

经典成语故事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成语故事10篇,内容包括十篇字最少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读后感十篇。苻坚除了一系列减省奢侈品、鼓励农业、停止征战外,更建立学校,重视文教,尤其留心儒学。苻坚曾下令广收学官,郡国学生只要通晓一经或以上就获授职,亦表彰有才

学习

历史故事成语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故事成语10篇,内容包括历史故事成语10个,历史故事成语课。3、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4、明耻教战: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5、各自为战:各自成为***的单位进行战斗。

学习

花开那年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花开那年10篇,内容包括花开那年女声,小说花开那年。我边跑边寻找着你的身影,些许还没看到,我开始有些抱怨10分钟的路程怎么突然变得那么远。终于看到了你的身影,只见你一会儿低头翻看手机,一会儿又抬起了头往这边望了过来,我赶紧

学习

天车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天车工10篇,内容包括天车工的绝招绝技有哪些,天车工的心得简单的。但是,现实中还是有一些高收入的兼职工作,车模就属于高薪兼职,不过他们的高薪也是有理由的,毕竟车模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通常都必须是那些有完美身材和长相的女

学习

阅读材料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阅读材料论文,内容包括论文阅读100篇,阅读材料论文范文。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介绍了牛顿、安培、法拉第……等众多科学家的生平和事迹.我把这些材料与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精神、道德、意志等方面的教育.例如,当讲

学习

有偿家教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有偿家教10篇,内容包括有偿家教学习笔记,有偿家教最近例子。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质量。俗话说得好:“荒了公家地,肥了自家田”。一方面,有偿家教分散了部分教师的精力,使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的正常教学。我们知道,教学

学习

企业安全员工作总结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安全员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安全员工作月度总结,安全员工作总结模板范文。第三章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第四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关键岗位序列、工作职责及任职条件第五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考核第六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培

学习

我们小时候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小时候10篇,内容包括童年经典回顾100篇,小时候美篇。小时候的我们最喜新厌旧,还总念叨: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面对一个崭新的布娃娃,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把玩腻了的布娃娃抛弃,去追随它的脚步。对待家长的责问,也就一句话了事:不就

学习

大学生三下乡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三下乡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介绍,大学生三下乡简要经历介绍。参加暑期三下乡,我感到很荣幸。前前后后的准备工作,下乡的法律宣传、接待咨询,这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每每想起大伙不

学习

大学生毕业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毕业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毕业登记表自我鉴定十篇,毕业自我鉴定十篇。上海国企改革:首批上海国企员工持股试点企业名单揭晓。上海电气(601727)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齐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久事智慧体育有限公

学习

当代大学生论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当代大学生论文,内容包括大学生论文参考最新6篇,大学生论文全文。当下的大学生培养,一方面要注重于专业知识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人文涵养的培育。专业知识及技能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资本,而却不是其学习的终极目标,大学

学习

大学生交流平台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交流平台10篇,内容包括类似贴吧的交流平台,大学生交流平台有哪些。前言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高等院校已经建立符合自己本校特色的学习交流网络信息平台。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本文以大学生学习交

学习

大学生毕业实习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毕业实习论文,内容包括大学生毕业实习论文,实习生毕业论文范文。2.企事业单位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对实习生没有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考评制度。由于缺乏***府立法的约束、***策的优惠和经济方面的补贴,多数企事业单位

学习

大学生挂职总结模板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挂职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总结,大学生挂职个人总结200字。为了适应铁路运输管理的需要,我深知光凭学习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出的经验,才能跟上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近年来机车管理体

学习

大学生村官年终总结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村官年终总结10篇,内容包括村官年终总结信,2010村官年终总结。期:___________2020年大学生村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从__年__月上岗至今,已将近了三年的时间,经过三年的基层工作与锻炼实践,我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工作

学习

大学生医疗保险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医疗保险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医疗保险与法律心得,大学生医疗保险凭证。一、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演变(一)公费医疗阶段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始于1952年的高校公费医疗制度,它为高校建设及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