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管理第1篇
一、“产品质,”概念的形成与演进
产品质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应该说,自从有了商品生产,质量的概念也就随之出现了。人们对质量的认识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首先,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属性,并且商品的价值实现是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因为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换,只有在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将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才能实现商品的惊险“跳跃”。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最终目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人们需求的满足程度就构成了商品质量的高低。依此为线索,不同学者对产品质量的定义作过积极探索。例如,美国学者曾认为,既然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或多种需要的特性,那么,产品质量就可界定为“产品满足特定用户要求的一切性能的总和”,即产品质量是其使用价值的体现。由于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用途,因此不同产品所固有的可以满足不同需要的特性,又称为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构成了产品质量的载体,反过来,产品质量又是质量特性的综合表现。如果将产品的质量特性以定性或定量的形式加以明确,便形成了产品的质量标准。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又可将产品质量狭义地定义为“产品的质量特性与其质量标准的符合程度”。对产品质量的上述理解尽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商品短缺阶段,对于生产者来说,只要他们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就会有较好的市场美誉度,其产品的社会认同度就会较高,此时,狭义的产品质量定义具有较广泛适用性。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由商品短缺阶段过渡到商品相对过剩阶段,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后,如果生产者不研究用户需求,就很难确立其产品的市场地位,更何况产品质量存在着相对性、滞后性和间接性的局限。故对产品质量的理解有必要加以深化、完善。也就是说,产品的质量特性不仅要符合标准,更要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朱兰则更概括地将产品质量定义为:产品在使用中能成功地适合用户目的的程度,即认为产品质量是其“适用性”的代名词。此外,日本学者十代天知男将产品的“适用性”进一步明确为两项基本要求:一是产品的各项特性应是消费者所要求的;二是产品的价格应便宜。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前苏联学者进一步把产品质量定义为其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比值。通过对上述观点综合,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产品质量的定义是:产品满足用户需要的优劣程度。这一定义通常又被称为产品质量的广义定义,因为它包含了产品使用价值、经济价值的双重体现。同时,由于人们对同一产品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对产品的要求也就体现在实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创新性和美学特性等诸多方面。在对产品质量界定的前提下,为适应发展的客观要求,综合性质量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综合性质量,是指质量的外延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等内容。这是因为产品质量仅是对结果的评价,从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看,产品质量又是由工作质量决定的。而工作质量作为对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评价,由企业素质所决定,它是企业人员、设备、原材料、方法、环境因素的实际水平以及稳定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作质量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人又是最关键、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难控制的因素,需要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加以约束,并且其他因素都是可以通过人的作用加以控制和改善的。由于产品质量是通过工作质量表现出来的,所以,只有抓住工作质量,才能控制产品质量,才能通过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达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服务质量是指企业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完善程度。服务质量作为构成产品综合性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产品使用价值的一种附加属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因为产品的使用价值只有在用户的使用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产品的质量也只有经用户使用后才能得到检验。但由于企业与消费者间有关产品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消费者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生产者给予及时的售后服务支持。因此,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售后服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使用价值的发挥。随着消费者理性程度的提高,他们在选择和购买商品时,已不再仅仅是对核心产品的购买,而是对产品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能否提供方便、周到、及时、热情的服务,也不仅仅是企业形象的体现,而且直接是其产品质量的重要体现。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企业间竞争的核心,也由过去单纯的产品竞争,越来越《工业技术经济》2(X)3年第4期总第128期多地转移到服务的竞争上来。综上所述,在当今条件下,质量作为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其中,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反映,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而服务质量则是产品质量的延伸。总的来说,令人满意的产品质量是通过生产和服务的各个阶段的活动来实现的。
二、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
概括而言,管理就是为了达到设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一切手段与措施。因此,所谓质量管理,就是以产品质量为中心环节的一切管理活动的统称。对于质量管理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机构都曾给出过不同的解释。例如,费根堡姆将质量管理定义为:为了最经济地生产能完全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在企业内部进行的组织与协调活动;与之相类似,日本工业标准(儿)将质量管理定义为:为经济地制造出质量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的手段系统;日本学者谷津进则把质量管理定义为:向消费者和顾客提供满足需求、价格便宜、供应及时的高质量产品或服务的一项活动。具体地说,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体系中通过实施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质量管理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涵义:(l)为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质量控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生产和提品或服务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消除可能产生不满意质量结果的原因,以取得预期目标。在一定意义上说,质量管理就是从消除不满意到追求满意的过程。(2)为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例如营销部门掌握顾客需求动向;开发设计部门策划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生产技术部门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及合理设计生产流程;采购部门购进合适的原材料;制造部门能够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因此,更准确地说,质量管理应是全面质量管理(1’OtalQllalityControl厂IW)。(3)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让顾客或消费者建立对产品或服务的信心。使他们确信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如果“质量要求”不能完全反映用户的需求,则质量保证亦不能取得充分的信任。(4)质量管理必须考虑经济因素。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争取销售额的增长,还要通过价格的调节获取更大的利润。为此,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在不断增加销售额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或者是通过实现质量与价格的合理配比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从质量管理的内涵可以看出,质量管理的理念已经由过去的事后检验阶段,逐步演进为现代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三者的协调统一。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是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为主转变为以预防和改进为主;二是把过去的以就事论事、分散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管理;三是把过去的以质量结果的管理为主转变为对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总之,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围绕着“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或优质的服务”,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活动。
企业质量管理第2篇
质量管理在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质量主导因素的人更是重中之重。强化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抓质量的良好局面,进而促进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实现质量管理与和谐企业的目标,推动企业管理与和谐企业的建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等多种职能的发挥,保证社会组织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质量管理在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密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上升,客户投诉减少,非正常损耗下降,经济效益明显增长。否则,将阻碍经济效益的提高。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sap系统、经过了各类体系认证,但质量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内部控制没有得到有效的设计和执行、不良产品损失仍然较大,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质量意识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高质量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是用户所追求的,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的重要课题,注重塑造全员质量意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全员质量意识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生产实践中不断获得的,从市场竞争中不断总结的,经过质量教育不断培养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它的决策层必须要有正确的质量意识,这需要通过刻苦学习获得。学习市场经济规律、国家的质量法只有各级管理者、全体员工都有了正确的质量意识,产品内在质量、包装质量、服务质量才会得到保证。规、质量***策、质量条例、质量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武装自己的头脑,认清自己的产品质量责任,决策好企业的质量工作,并用自己掌握的这些正确的质量意识,通过各种形式来教育和影响全体员工,使形成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只有各级管理者、全体员工都有了正确的质量意识,产品内在质量、包装质量、服务质量才会得到质量规定的保证。质量管理制度和意识培训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障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意识培训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基础作用十分重要,即:“说到的一定要做到,做到的一定要有记录”。和谐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一个企业管理者在和谐管理上常常是喊的多,做得少,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实施和谐管理的制度体系,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全组织,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各个方面都应该重视它,努力创造全员参与的环境保证。从提升员工质量观念人手,将质量意识培训与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从思想意识上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质量品质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全面的质量教育,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着力提高每个职工的工作质量、操作质量、服务质量;在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各级人员中开展有重点的质量教育,着力提高质量控制水平,使各项工作都处于受控状态;注重精细作业习惯,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以质量为主题的强化质量意识活动。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的重点激励是以人为本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构建和谐企业机制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每个员工切实感到力有所用,才有所展,老有所得,功有所奖,自觉的努力工作。激励之所以是质量管理的重点而且越来越重要,主要是因为它在调动人的内在潜力去实现组织目标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激励,可以吸引有才能的人才加入企业,也可以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技术才能,变消极为积极,从而保证工作质量的有效性和高效率,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而提高工作的成效。激励的难点在于管理者如何针对每个员工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激励措施,正确的激励方法可以激发员工积极性,根据企业实际质量要求,建立全员绩效考核体系确定考核指标,在已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激励,尽可能地去满足每个员工最希望得到满足的需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企业奠定基础。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的关键人是管理的主体,是人在管理中的主要属性,构成管理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构建和谐的质量管理模式,要在正确的质量文化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强以员工为主体的意识,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活动中,处处讲究尊重人、爱护人、充分肯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的精神尊严和自我价值得到尊重和实现,让员工把企业的质量当成自己的事业,积极性的潜力才能发挥出来,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到实处。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的核心一个企业是否有生命力,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产品技术规范和一个行之有效的质量体系。质量文化是企业经过长期努力积极倡导的,并为绝大多数员工所认可的质量意识,是对质量的追求,对用户的承诺。高层次的质量文化对建立质量体系意义重大。要形成高层次的质量文化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质量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注重把“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意识作为企业的生存意识融化在全体员工的头脑中,贯彻在员工的工作中。正确的质量意识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在企业管理中要营造一种实践质量文化的环境,充分发挥质量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工作中营造一种精雕细刻抓管理,精益求精抓指标,精打细算抓成本的精细工作、精细作业的气氛。只有这样,正确的质量意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才能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从企业来说,是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树立质量优先观念,合理配置各生产要素并使之发挥最大作用。目前,很多企业不重视研究质量战略,质量管理可有可无,以至产品粗制滥造,渐失市场,连年亏损。也有很多企业,把质量工作作为质量部门独自的职责,其他部门好像与质量无关,没有形成全员关心质量,坚持质量第一的全员质量意识提高的氛围,产品质量不稳定,陷入质量管理的误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转变观念,***、***、工、团齐抓共管,促进全企业、全过程、全员质量意识的提高,形成人人抓质量,创造高质量的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拿出用户最满意的、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全员质量文化建立,精心锤炼用户和广大职工共同认可的质量文化,用正确的质量意识去精益求精的工作,创造高质量的产品,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和谐”按照词典上的解释就是和睦而协调,各方面关系处理的融洽适当。在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中如何实现管理的有效性,达到和谐管理的目的呢?管理学家指出,在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作用,从人出发,以人为本,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所具有的和谐性、公正性、亲和性及包容性价值观。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把构建企业和谐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中,将工作目标与实际考核、评价和激励有机结合,奖优罚劣,推动企业管理与和谐企业的建立。
实践证明,一个企业如果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理念进行管理,那么他的员工应该是最有战斗力的,他的企业形象也是最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他的内部关系也一定最为和谐,他的发展也一定最持久。
企业质量管理第3篇
关键词: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质量;管理
项目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指一组由起止日期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独特过程,该过程应当达到包括时间,成本,质量等约束条件在内的规定要求的目标。项目具有时限性、唯一性和延续性的特点。质量管理是指是指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职责的确定,和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譬如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促使管理职能得到体现的全部活动。项目质量管理指的是对某个确定的项目进行质量方面的管理,具体过程可以有检测,监察项目执行过程,确定质量标准并进行比对,使得项目结束时可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服务。
2007年5月,笔者作为项目经理参与某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建设。为提高整个城市对突发实践快速响应处置能力,由当地市***府发起,经市公安局主持,特建设了该项目。项目业务范围包括110、122、119日常接处警业务及联合处置业务,其它联动单位入地震、人防、海事等联合处警业务。项目构成包括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呼叫中心服务系统、网络工程、视频监控等,笔者公司负责是应急指挥业务系统,呼叫中心服务系统,是整个项目最为核心的与直接对应业务的部分。110,122,199日常接处业务,联合处警业务,联动单位联合处警业务都是笔者职务范围内的任务。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笔者针对本项目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了其质量管理技术和措施。该项目其一特点业务范围广,参与的单位多;110,122,119由接警、处警、出警、反馈参与单位有100多个,其它联动单位16个,其业务规则各有不同;该项目其二特点是对稳定性、性能、并发性要求很高,不同一般的企业MIS系统,一个城市如果110,122,119停止工作,那么就出现民警无法接到110求救,119消防员无法接到火灾报警,其危害可想而知。
一、项目需求质量管理
该项目需求管理难点在于,其一,项目建设过程中,人员配合极性上需要他们高层领导给与督促,否则就会出现调研无人对应,有人对应也是敷衍了事的现象;其二,需求确认时无人签字,一个原因是由于害怕承担责任;另一个原因是业务处置规范化上,无明确的***策法规及相关经验参考。这样就造成需求调研、需求确认工作难度较大,可如果需求调研不清楚,需求无人确认,项目建设就会出现项目成果偏移实际需求,或者项目出现无效反工,严重影响建设成本,延期建设周期。对此特采用几种手段,提高项目需求管理质量。
(一)要求对方高层领导参与,通过项目委员会加强督促
针对需求管理上的难点,笔者向项目委员会反映,每次调研时通过客户方高层领导110处长及一个分管项目工作的副局长给与签字发文。主要目的是,针对具体模块,安排具体人员接待对应。这个效果比较明显,笔者拿到这份文件找到需求调研单位,客户看到文件上的副局长签字,十分积极配合。
(二)需求确认工作细化,引导客户理解
针对客户害怕签字,害怕承担责任的现象。笔者认为是因为他们对业务到底该怎么规范怎么建设心里没有底气。笔者采用:一、引导,将类似项目给与演示;二、采用界面模型,结合他们的理解和自己的设计,将其需求直观地反映下来,挖掘出直观需求及隐性需求,让客户更确认地理解。当深入了解后,一部分客户也敢于签字了。
(三)签字确认工作,由整个项目委员会及客户一同确认
针对无人签字的需求,笔者提交给项目委员会。一部分是他们强行要求需求调研对应人签字,一部分需求召开会议,经讨论后由委员会签字确认。
(四)需求变更管理
这也是该项目需求管理中一个难题,首先笔者制定需求变更处置流程。客户要项目委员会提交变更需求,对于小的需求变更,定期由笔者方技术人员帮客户整理,然后提交项目委员会;经过评审,再赋予实施;经测试、风险分析,再。
二、性能、并发性、稳定性、容灾性管理
这些是本项目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其难点在于:其一,如果一个重大火灾发生时,将会同一时刻有很多火警电话打入;同时还有110,122也要正常接警,系统要有较好并发处理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其二,系统必须保证7×24小时全天稳定运作,停止工作1分钟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系统必须要很高的稳定性及容灾性。
(一)采用技术设计手段、技术专家会议评审、多种验证测试手段来保证项目质量
1. 设计手段,使系统在建设时,达到理论目标。对性能、并发量方面,系统在设计时,采用支持高性能、多并发量的模式。在业务系统服务器上,采用DOT REMOTING SingleCall机制,该机制可以支持多用户并发,并且每一次请求都是***的,相互之间无影响。呼叫中心服务端,采用多线程机制,也要每一次请求***,相互之间无影响。服务器采用双机机制,一能做到负荷均衡,二能做到故障热切换。
2. 专家评审,集思广义。笔者所在公司是一个上千人的软件公司,笔者将设计及性能指标做成议题。召开专家会议,将有类型经验的人集中到一起,评审方案。商讨验证测试指标和方法。
3. 多种验证手段,保证技术设计达到与其目标。笔者使用专业测试工具SilkPerformer来验证性能、并发量、稳定性、容灾性。按照业务预算,模拟50到300个用户登入,执行查询、接警、处警等操作,观察服务器内存、CPU使用情况,以观察其压力测试。在高压环境下,手工创建接警单,验证其并发性等。人为关闭服务,测试其容灾性、故障热切换能力。
系统上线后,还坚持在客户配合下,做一个月实地模拟演示。组织上百人不停地打电话,报警。按照实际业务运作模式,执行模拟演练测试,以保证项目质量。
以上是笔者针对本项目特点,做的质量管理过程。对于一个完整的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其远远不够。
(二)分析、引用、遵守公司CMMI5的质量管理体系
1. 使用VSS管理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按照公司已建设的管理规范,将各种文档,需求调研记录,需求设计文档,界面设计文档,需求签字文档按规范入库。派专人管理文件版本登记,标识。另外对纸质文件,按照公司规定分门别类,交专人登记存放。
2. 代码规范,代码同级评审,上级评审制度。程序开发前,引用公司代码编写规范,定期有软件小组组长检测规范执行。代码坚持同级评审,小组组长评审制度,以降低软件出错率。
3. 软件测试体系。遵守公司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实施,测试修改、验证、体系。
这些是笔者在项目中主要采用的质量管理过程。经过1年努力,2008年5月6号,110正式上线了。
2008年6月份,122,119其它联动单位也上线了。从上线到现在,系统未发生故障,在系统功能和系统性能稳定性上,都达到了预期要求。需求质量和性能稳定性质量及整个项目质量的管理发挥了很大作用。
所谓的项目质量管理,笔者认为其最为重要的就是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针对性地把握好要点。一个典型的企业质量管理是由每一个***的项目质量管理组成的,他们的质量管理水平总和是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真实体现。在本项目中,笔者指出针对性较强的需求管理,性能那个稳定性容灾性管理为笔者项目质量之首要,因其对其项目特点的理解。需求管理之难度,如果得不到解决,需求就不能清晰,项目目标就会偏移实际需要,项目可能就要失败。一个城市110如果停止10分钟,或者经常停止工作,其它方法做得再好,项目也不能称上成功。
同时笔者认为企业质量管理,他的侧重点在于整个企业项目的提高。其体现在标准化、可指导性、可监控性。笔者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引用很多公司CMMI5质量管理方法,可谓有标准可指导;在项目过程中,遵守一些规范也要求,受其监督,发现问题时有人给与对应,集中解决。另外笔者还认为IT项目企业,对其专家库知识库的建设,对企业项目的发展,项目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蔚林巍.项目管理的最新进展[J].管理工程学报,2000(03).
[2]盛宝忠.质量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J].质量管理,1994(11).
企业质量管理第4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企业伦理
近年来,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企业伦理道德丧失,为了降低成本、获取利润,不惜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在制造产品时偷工减料或使用违禁、违规的材料,对广大消费者造成了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由此可见,加强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伦理建设十分必要。
一、质量管理与企业伦理的重要性
(一)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由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的好坏体现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好坏,关乎着消费者的健康。当质量出现问题时,企业应主动承认错误,担起自身责任。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必须有的良心和社会责任。
(二)加强质量管理使企业竞争力增强,信用度提升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经济主体必须遵守经济伦理,如果企业视产品质量为生命,那么企业信用度和竞争力都会得到提升。市场上某些企业不遵循相关行业标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突破道德底线,添加有害于消费者的物质,这种行为,只会使这些企业降低竞争力和信用度,最终失去顾客和市场。
(三)质量第一:企业伦理的首要规则
企业的生命在于市场,没有产品质量,市场就无从谈起。质量不仅是产品使用者对产品供应者的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产品生产者的自我道德追求。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把握好质量,没有质量市场就无从谈起。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坚持质量第一,提供优质产品,是企业遵守伦理规则的体现。
(四)企业质量文化已成为企业伦理的核心
《质量振兴纲要》中指出:“企业应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培育自身质量文化。”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伦理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一个企业质量伦理的体现。团队质量观――事情第一次就要做对,这是海尔的口号,这一口号凝聚了海尔所有员工的汗水、辛劳和努力,拥有深厚的质量文化和一支强有力的员工队伍是海尔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伦理角度的思考与对策
(一)健全法律法规
企业之所以选择放弃伦理道德,是因为巨大利益的驱使。要使企业主动按照社会伦理规范自身行为,就必须给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加强对企业败德的惩治力度,使“败德”、“失范”的企业没有生存的制度土壤,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
(二)加强企业伦理制度建设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有规则约束,而法律不是进行约束的唯一尺度。作为社会重要成员,企业有义务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经营者不能只做对自身有利的经营活动,应全面考虑自身行为与决策可能对公众、环境以及公共利益造成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伦理制度建设,用伦理作为约束企业经营活动的又一尺度。
(三)加强企业家的伦理教育
马克思曾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所以,资本无道德。由于“资本无道德”,控制资本使用权的企业家就要承担道德义务。企业家自身体现着经济和社会的双重价值,肩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是一种及其宝贵的资源。因此,企业家自身的伦理观念对于企业伦理观的塑造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要加强对企业家的伦理教育。
(四)增强舆论监督
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应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体的监督。由***府、消费者、媒体、员工等共同组成的舆论监督体,要时时刻刻监督企业的行为,对其施压,迫使其主动放弃非伦理行为,自觉遵守本应遵循的伦理标准,最终实现监督企业、防止企I突破伦理标准的目的。
三、总结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注重程度的日益加强,企业自觉遵守相关要求,加强对质量的把控和伦理制度的建设势在必行。质量是企业立足的根本,也是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基础,更是企业自身道德和社会责任的表现。质量不仅代表着产品的品质,同时也表现着市场主体的德性。建设企业伦理,有助于企业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形成自身特有的竞争力,最终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企业应严格遵守质量伦理的标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余吉安,杨斌.企业社会责任、质量伦理与战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5,(16):251-257.
[2]何素琴,卞艺杰.基于管理伦理学视角的服务质量管理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5,(01):189-193.
[3]侯振远.伦理与企业质量管理[J].科技展望,2014,(13):129.
作者简介:
武帅(1994―),男,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4级市场营销专业在读本科生。
企业质量管理第5篇
该项目需求管理难点在于,其一,项目建设过程中,人员配合极性上需要他们高层领导给与督促,否则就会出现调研无人对应,有人对应也是敷衍了事的现象;其二,需求确认时无人签字,一个原因是由于害怕承担责任;另一个原因是业务处置规范化上,无明确的***策法规及相关经验参考。这样就造成需求调研、需求确认工作难度较大,可如果需求调研不清楚,需求无人确认,项目建设就会出现项目成果偏移实际需求,或者项目出现无效反工,严重影响建设成本,延期建设周期。对此特采用几种手段,提高项目需求管理质量。
(一)要求对方高层领导参与,通过项目委员会加强督促针对需求管理上的难点,笔者向项目委员会反映,每次调研时通过客户方高层领导110处长及一个分管项目工作的副局长给与签字发文。主要目的是,针对具体模块,安排具体人员接待对应。这个效果比较明显,笔者拿到这份文件找到需求调研单位,客户看到文件上的副局长签字,十分积极配合。
(二)需求确认工作细化,引导客户理解针对客户害怕签字,害怕承担责任的现象。笔者认为是因为他们对业务到底该怎么规范怎么建设心里没有底气。笔者采用:一、引导,将类似项目给与演示;二、采用界面模型,结合他们的理解和自己的设计,将其需求直观地反映下来,挖掘出直观需求及隐性需求,让客户更确认地理解。当深入了解后,一部分客户也敢于签字了。
(三)签字确认工作,由整个项目委员会及客户一同确认针对无人签字的需求,笔者提交给项目委员会。一部分是他们强行要求需求调研对应人签字,一部分需求召开会议,经讨论后由委员会签字确认。
(四)需求变更管理这也是该项目需求管理中一个难题,首先笔者制定需求变更处置流程。客户要项目委员会提交变更需求,对于小的需求变更,定期由笔者方技术人员帮客户整理,然后提交项目委员会;经过评审,再赋予实施;经测试、风险分析,再。
二、性能、并发性、稳定性、容灾性管理
这些是本项目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其难点在于:其一,如果一个重大火灾发生时,将会同一时刻有很多火警电话打入;同时还有110,122也要正常接警,系统要有较好并发处理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其二,系统必须保证7×24小时全天稳定运作,停止工作1分钟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系统必须要很高的稳定性及容灾性。
(一)采用技术设计手段、技术专家会议评审、多种验证测试手段来保证项目质量1.设计手段,使系统在建设时,达到理论目标。对性能、并发量方面,系统在设计时,采用支持高性能、多并发量的模式。在业务系统服务器上,采用DOTRE-MOTINGSingleCall机制,该机制可以支持多用户并发,并且每一次请求都是***的,相互之间无影响。呼叫中心服务端,采用多线程机制,也要每一次请求***,相互之间无影响。服务器采用双机机制,一能做到负荷均衡,二能做到故障热切换。2.专家评审,集思广义。笔者所在公司是一个上千人的软件公司,笔者将设计及性能指标做成议题。召开专家会议,将有类型经验的人集中到一起,评审方案。商讨验证测试指标和方法。3.多种验证手段,保证技术设计达到与其目标。笔者使用专业测试工具SilkPerformer来验证性能、并发量、稳定性、容灾性。按照业务预算,模拟50到300个用户登入,执行查询、接警、处警等操作,观察服务器内存、CPU使用情况,以观察其压力测试。在高压环境下,手工创建接警单,验证其并发性等。人为关闭服务,测试其容灾性、故障热切换能力。系统上线后,还坚持在客户配合下,做一个月实地模拟演示。组织上百人不停地打电话,报警。按照实际业务运作模式,执行模拟演练测试,以保证项目质量。以上是笔者针对本项目特点,做的质量管理过程。对于一个完整的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其远远不够。
企业质量管理第6篇
一、质量管理与企业伦理的重要性
(一)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由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的好坏体现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好坏,关乎着消费者的健康。当质量出现问题时,企业应主动承认错误,担起自身责任。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必须有的良心和社会责任。
(二)加强质量管理使企业竞争力增强,信用度提升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经济主体必须遵守经济伦理,如果企业视产品质量为生命,那么企业信用度和竞争力都会得到提升。市场上某些企业不遵循相关行业标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突破道德底线,添加有害于消费者的物质,这种行为,只会使这些企业降低竞争力和信用度,最终失去顾客和市场。
(三)质量第一:企业伦理的首要规则
企业的生命在于市场,没有产品质量,市场就无从谈起。质量不仅是产品使用者对产品供应者的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产品生产者的自我道德追求。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把握好质量,没有质量市场就无从谈起。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坚持质量第一,提供优质产品,是企业遵守伦理规则的体现。
(四)企业质量文化已成为企业伦理的核心
《质量振兴纲要》中指出:“企业应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培育自身质量文化。”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伦理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一个企业质量伦理的体现。团队质量观――事情第一次就要做对,这是海尔的口号,这一口号凝聚了海尔所有员工的汗水、辛劳和努力,拥有深厚的质量文化和一支强有力的员工队伍是海尔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伦理角度的思考与对策
(一)健全法律法规
企业之所以选择放弃伦理道德,是因为巨大利益的驱使。要使企业主动按照社会伦理规范自身行为,就必须给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加强对企业败德的惩治力度,使“败德”、“失范”的企业没有生存的制度土壤,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
(二)加强企业伦理制度建设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有规则约束,而法律不是进行约束的唯一尺度。作为社会重要成员,企业有义务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经营者不能只做对自身有利的经营活动,应全面考虑自身行为与决策可能对公众、环境以及公共利益造成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伦理制度建设,用伦理作为约束企业经营活动的又一尺度。
(三)加强企业家的伦理教育
马克思曾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所以,资本无道德。由于“资本无道德”,控制资本使用权的企业家就要承担道德义务。企业家自身体现着经济和社会的双重价值,肩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是一种及其宝贵的资源。因此,企业家自身的伦理观念对于企业伦理观的塑造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要加强对企业家的伦理教育。
(四)增强舆论监督
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应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体的监督。由***府、消费者、媒体、员工等共同组成的舆论监督体,要时时刻刻监督企业的行为,对其施压,迫使其主动放弃非伦理行为,自觉遵守本应遵循的伦理标准,最终实现监督企业、防止企?I突破伦理标准的目的。
企业质量管理第7篇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意味着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不足以补偿因上述经营活动而引起的现金流出。
从企业的成长过程分析,在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初期,由于在生产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磨合”状态,因此设备、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材料的消耗量相对较高。同时,为了开拓市场,企业有可能投入较大资金,采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从而使企业在这一时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现为“入不敷出”的状态。
如果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则笔者认为,这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仍然出现这种状态,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不高。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
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时,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不需要额外补充流动资金,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不能为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融资活动贡献现金。
必须注意的是,在企业的成本消耗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确认的摊销成本(如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和应计成本(如预提费用)。这两类成本可被通称为非现金消耗性成本。从长期来看,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则根本不可能维持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因此,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这种状态,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仍然不高。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但不足以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此时,企业虽然在现金流量方面的压力比前两种状态下的要小,但是,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的话,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长期来看,也不可能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因此,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这种状态,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仍然不高。
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恰能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方面的压力已经解除。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长期来看,刚好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而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扩大投资等发展提供货币支持,只能依赖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规模继续扩大。
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在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后仍有剩余
应该说,在这种状态下,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已经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与发展、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等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仅大于零是不够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要想对企业作出较大贡献,必须在上述第五种状态下运行。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意味着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在收回投资、取得投资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之和。企业上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企业的投资活动,主要有三个目的:①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奠定基础,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②为企业对外扩张和其他发展性目的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③利用企业闲置的货币资金进行短期投资,以求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在上述三个目的中,前两种投资一般都应与企业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一致。第三种投资,在很多情况下,是企业的一种短期理财安排。因此,面对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的企业,笔者认为:在企业的投资活动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的条件下,这种现象表明了企业经营活动发展和企业扩张的内在需要,也反映了企业在扩张方面的尝试与努力。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意味着企业在投资活动方面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这种情况的发生,或者是由于企业在本会计期间的投资回收的规模大于投资支出的规模,或者是由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与筹资活动方面急需资金而不得不处理手中的长期资产以求变现,等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具体分析。
必须指出的是,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有的需要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来补偿。例如,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建支出,将由未来使用有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来补偿。因此,即使在一定时期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小于零,我们也不能对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简单作出否定的评价。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意味着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借款等方面所收到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在偿还债务、偿付利息和股利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在企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投资需要大量资金、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的条件下,企业对现金的需求,主要通过筹资活动来解决。因此,分析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是否正常,关键要看企业的筹资活动是否已经被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是企业管理层以扩大投资和经营活动为目标的主动筹资行为还是企业因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失控而不得已的筹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