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感怀篇1
今天是中秋节,窗外,天空已拉开夜的帷幕。细细的雨滴,寂寞地飘落着,斜对面,不知是哪户人家的窗台上,几株长势茂盛的花树,在簌簌的北风中摇曳着,守护着团圆的人家。
今晚我值夜班,注射室里空空荡荡的,一位输液的病人也没有,二十四把输液的木椅子,整齐地罗列着,静静地守护着健康。为了这个神圣的使命,我愿意守候,只要别人能健康快乐,只要别人能欢聚一堂,我无怨无悔,独自守候这寂寞的中秋!
老公和儿子今天在家休息,我为他们炖好了一锅“筒子骨藕汤”,我把满满的祝福和爱,都融在浓浓香香的汤汁里、饭菜里,上班之前,老公为我盛了一小碗,硬要我喝下,上班的时间快到了,我连喝带咽,匆匆喝完了一碗汤,烫得我眼泪都流了出来,儿子不忘对我说:“妈妈,带上一个月饼,饿了的时候吃!“我感动无语,屏住眼眶中快要溢出的泪水,急急忙忙地踏上了上班的路。
今晚的中秋,在小雨淅沥中延续,没有月亮,气温也下降了不少,昨日还仿佛炎炎夏日,今日便已寒风习习,但这些并不影响人们对节日的庆祝。陆陆续续的人们,撑着雨伞,手提月饼,从窗外的走廊上经过,一边快步向前走着,一边谈笑着什么,那眼神中的惬意,似乎让那凄风冷雨也大惊失色。
少许,有一对年轻夫妻进来了,原来是白天忙了一整天,没有时间输液,这时候来输液来了,男的约莫二十七八岁,等我给那位女士打上针,准备洗手的时候,他拿了一个月饼,走过来,对我说:“真辛苦啊,中秋节还值夜班,来,吃一个月饼!”我连声说谢谢,并委婉拒绝,但他还是将月饼塞进了我的白大褂口袋里。
正在这时,院工会***刘***,突然推门进来了,也拿了两个月饼,对我说:“辛苦了!两个月饼,饿了的时候吃点儿!”我谢过刘***,双手接过月饼,心里暖暖的,也沉甸甸的,我的泪又来了。
中秋感怀篇2
夜,静静的;梦甜甜的。
三年后,……
“1998年9月13日,睛,农历8月15日中秋节到了,现在,我明白了什么是中秋节,它就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可惜此时的中秋佳节已不是三年前,爷爷走了,他再也不会回来。虽然是一家人团圆了,但心里总免不了觉得缺少什么。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又如期来到了屋外的草坪上,静静地等待那盼望已久的月亮。一会儿,月亮出来了,她还是那样圆。没有爷爷的影子,但现在我知道该怎么称呼她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夜静静的;心暖暖的。
又过了两年……
“2000年9月20日,睛转阴,农历8月15日又到了中秋节。今天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家也不例外。只是团圆的只是我母亲和奶奶,父亲已为我而奔走异乡打工去了,昨天在电话里,他还祝我们节日快乐哩!晚上,我们依旧早早地来到了,屋前那片草坪里。草坪里的划却不如从前茂盛,怕不也是由于缺少了父亲和爷爷的缘帮吧?今夜月亮特别的圆,但却十分暗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他乡的父亲,望你早日回家——团圆。”
夜静静的,月孤单单的。
“2005年9月18日,阴转小雨农历8月15日,紧张的初三生活让这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中秋佳节,全然无一丝喜庆的气氛。奶奶日渐苍老了,姐姐参加工作了,爸妈为我而忙碌得更晚了。今夜,我独看一人,面对冷冷的房间,心里冰凉。晚上回家的路上,月光是那样的惨淡、苍白、无力……深夜,我独自蜷缩在床角,我听到——
窗外呼呼的风声,接着雨就来了,越下越大;暴风雨来了,越下越猛……”
中秋感怀篇3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中秋感怀篇4
1 中国文学中的悲秋主题
一阴一阳之谓道。从《易经》提出这一说法后,阴阳就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五行,是中国人的思维律,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2000 余年来,它有极强固的势力。因此,集中表现阴阳五行思想就是中国哲学构建的宇宙***式,这就是中国文学中的悲秋情结产生的哲学背景。在秋的文化结构中,秋在五行中属金,秋主萧杀,所以在官职上与刑官相应,《吕氏春秋仲秋纪》说,秋天,申严百刑,斩杀必当,这就是春夏为德,秋冬为刑。按阴阳,秋冬属阴,按五德五性,秋属清凉,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将这一切形容为其意萧杀,山川寂寥,因此在秋天难免令生者怀念死者,妻子想念在外的丈夫,征夫行役思乡,或怀古伤今,思故国感不遇,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意义和生命意识。所以,史前人类神话思维的拟人化逻辑早已在秋天的景象与生命的衰老和死亡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象征联系。神话思维推动了文学中寓情于景的形成。
《诗经》和《离骚》中已经涉及了对秋意象的描绘,通常我们只认为这是悲秋主题的萌芽,其真正的源头应该是宋玉的《九辩》。《九辩》建立了主客观一体的悲秋模式,并引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中事物的联想,赋予了秋天以悲剧内涵。草木成熟的同时也意味着衰亡,而人的生命亦然,自然与生命形成了同构模式,春天常与人的青壮年时期相对应,生命的暮年则常指代为秋天,人生一世,就像朝露易晞,草木易凋,如过客般匆匆而过,中国文学的悲秋情结,完全着眼于今世生命的短暂、无常,透露出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哀。
除此之外,悲秋主题还同个体的人生境遇息息相关,它对生命价值在人生经历中的消解感到伤感,因而更贴近生活,更具有认识社会的价值。古代文学中的悲秋主题常表现时光易逝、白驹过隙,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因此有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有功业未成的嗟叹,如杨炎正的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有作者怀才不遇的喟叹,如辛弃疾的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可以说,这是悲秋主题的升华,超越了对个人情怀的抒发,而上升到国家和历史的高度。杜甫的《秋兴八首》正是这一境界的代表,南宋诗词中的悲秋也常与忧国相联系,正如黄遵宪所说: 丈夫感慨关实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2 《韩国文集丛刊》中的悲秋赋
中国的辞赋早在新罗统一初期就传到朝鲜,发展到高丽中后期,辞赋的创作已经初具规模,但真正繁荣起来是在高丽光宗九年,随着科举制度的实施,赋被设定为考试科目之一。《东人诗话》载: 高丽光、显以后,文士辈出,辞赋四六,浓纤富丽,非后人所及。到成宗时,50 岁以下的文臣,每月必须交3 篇诗和 1 篇赋,地方官员每年也要交一定数量的诗赋。于是,朝鲜的士官和学者们都很重视对辞赋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赋的发展。
笔者从《韩国文集丛刊》中的赋作里面整理出12 首有关悲秋的作品,按照其内容可分为以下两类。
2. 1 由悲秋而引发的思考
蟋蟀是秋天常见的昆虫,它感秋而鸣,声音酸楚,很容易牵动读书人敏感的神经,听蟋蟀声而悲生命易逝,在中国诗赋中比较常见。李荇的《蟋蟀俟秋吟》描写了一介书生正抒发皓首缝腋,恨脩名之不立,叹流光之倏忽之情时,忽然听到了蟋蟀的叫声,想到蟋蟀尔其斑质赤翅,变化而成者耶,不飞不走,跳跃而行者耶。露处草食,与世无营者耶,不以喙鸣者耶,在野在宇,随处而寄生者耶,于是引发一番思考,认为时乎未至,守寂寞于一经,时乎既遇,作羽仪于大庭,蔚风云之会合,振名声于雷霆,搏九万而大鸣。最后作者心境平和了,从蟋蟀身上总结了一番道理: 日月过鸟,乾坤浮萍,品物万殊,兴化不停,各乘时而自得,俄索然而无迹,乃物我之所共。孰能后天地而不灭,所可恃者,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不为得而喜,不以失而伤,安时处顺,乐乎天常。蟋蟀应时而鸣,与世无争,让诗人学习到了为人应乘时自得,不以生死得失而喜悲,顺应天时,乐乎天常。这篇悲秋赋可谓是独出心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金絿在他的《秋声赋》中对悲秋这种现象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写道: 当岁行之向暮,值蓐收之司节,洞玉宇之寥泬,淡万象之萧索。秋天是一年之暮,是万物冷落、萧索的时节,朱箔在《古诗十九首诗说》中道: 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面对这种时序变化、世间万物即将结束的季节,人们自然会触景悲怀,于是唤起深闺之思妇,迁客海上,空洒思君之泪,关山万里,添杀征夫之情况复志士沈忧,十年之剑未试,薄寒中人,授衣之期已至,发变栉边之新白,容销镜中之故丹,受风埃之侵迫,苦心志之摧残。悲饥鹰之在鞲,叹老骥之伏枥,闻秋声而奋起,志千里与碧落。金絿对人们之所以悲秋声作出了这样的分析: 虽然,声者非有意于有声,特感造化而相孚,造化亦非能使无声者而有声,适相值而两相呼。气至则感,人与物一。认为悲秋是客体与主体相值相呼的结果,是天人感应使之然。
对话体赋可以说是一切赋体的始祖,也是后世赋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金阳孙的《秋怀赋》就用了这一古老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悲秋的独特看法。赋中先写诗人于秋暮在书堂看到眼前羲驭忽以西藏,景晖晖以苦短,夜曼曼以渐长,梁燕翩翩以辞巢,塞雁唈唈以叫霜,叶摵摵以归根,蛩唧唧以近休的景象,于是感时物之易变,增余怀之悲凉,对案掩卷,心焉若忘,不言不笑,忽乎迷方,乾愁苦恨,万事亡羊。作者融己情于秋景,推物及己,将秋季的物象流动与自己的生命进程类比,于是伤感不已。这时身边的朋友木溪子觉得很奇怪,提出自己的疑惑何为其然耶?如今身际文明,主圣臣良,翘馆储材,博选朝行,溉根食实,不遗斐狂。为什么要伤感呢,接下来木溪子又说: 四时运转,天道之常,苦何为而戚戚?但是诗人只是默然不应,仍自哭泣。接着木溪子又总结了秋天到来时,容易引发的人们的悲怀,如日耕坟典。心游宇宙,恨未置身於虞唐者耶。感慨忠良,愤疾凶邪,谩顰蹙于前代之兴亡者耶。亦或幼学无成,壯恨面墻。但木溪子认为人生天地之若寄,与草木同凋是必然,所以人应该一心随感,与时弛张,应对秋之气,应克以刚,而君子要节情,要哀而不伤,以中正的态度来要求自己。木溪子这样劝说诗人,并邀请诗人登山临水徜徉于秋天的美景中,可是面对庭空叶积、天宇高旷、水落江清、野色苍黄的景象,诗人仍不能从伤感中解脱出来。
这首作品以对话体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对于悲秋人内心中感性和理性的斗争,当然最终胜利的是感性,即使你有千百个不该悲秋的理由,但当秋天真的到来了,仍然无法真的释怀,悲秋情结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2. 2 由悲秋而引发的感慨
在中国古代文化观念中,秋不是一种纯粹而***的客观存在,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的主观情绪,秋意象隐含的萧杀万物的观念熔铸在古代文人的沧桑书写中,具体又被演绎为思乡怀国、功业未成等。韩国赋继承了中国诗赋的这一特点,《韩国文集丛刊》中的很多首悲秋赋都表现了逝者如斯、时物易变的感慨。如申光汉的《和悲清秋赋》,描写了诗人在秋天试登高而延望,氛雾卷兮青天,悲旧乡之不见兮,看到孤鸟灭沒,愁云起塞,长风送月,于是揽明镜而泣白发兮,悲清秋兮不可奈,至于己兮归荒丘,这里我们看到由秋景而引发的思乡之情继而感慨岁月的无情流逝从而引发对死亡的恐惧。
悲秋主题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越一己的利益而去关注国家关注人民,萧瑟的秋景引发了人们的忧患之情,中韩两国都是如此。《韩国文集丛刊》中的很多悲秋赋都体现了对国运民生的关注。
中秋感怀篇5
一、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
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物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里钟嵘、陆机和刘勰都阐明了气候、景物的变化与文学情感之发生的关系。四季轮回、气温变化导致万物消长,进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秋天由于季节的原因,万物失去勃勃生机,秋风萧瑟、百花凋零、草木枯萎,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刺激永远是那么强烈,他们的肉体和心灵在秋天的残败景象所铸就的荒凉与萧瑟的不断磨打下,又进一步升华为伤感凄凉、悲哀失意、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悟。“暮蝉不可听,落叶不堪闻”、“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这种感悟不断积淀,代代相承,凝结为一种悲秋情结,一种文学母题。
中国古代文人仕途坎坷、倍受压抑和排挤,许多为官文人又被卷入黑暗***治斗争的污泥浊水中,当他们艰难的人生历程与长久积淀的悲秋情结相碰撞时,一种由外物的自然属性引发的人生感悟并淤积于胸,成为宣泄的对象。于是文人们就借助他们最擅长的文学样式——诗词,来表现自己的心灵感悟。庞大的文人队伍,共同的表现形式,终于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一种源远流长的诗词表现传统,进而形成独树一帜的悲秋文学。从《诗经·小雅·四月》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屈原《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越到后来,悲秋的色彩也就越浓重,到了《全唐诗》,悲秋之诗几乎不可胜数。杜甫就是一个以悲秋出名的诗人,如他的《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有名的悲秋之作。但杜甫的悲秋表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伟大的忧患意识。
二、悲秋诗词的创作表现形式
中国古诗文中有太多的悲秋之作,或触景伤怀,或睹物思人。有人见秋霜而悲百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里也有不少篇目涉及悲秋的题材。鉴赏此类诗歌,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理解古人的悲秋情结和他们的表情达意方式。“落叶不是无情物”,中国悲秋诗词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取向,诗人们面对秋天的残败景象,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情景交融地抒写着从大自然里体验到的内心感悟和生命意识。
1.描写秋天物象,表达悲苦愁情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北风、枯草、落叶、寒蝉、西风、秋月、菊花、梧桐树、南飞雁……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它们都是悲愁的象征,是作者抒写愁苦的寄托景物。
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北风、落叶、归雁触发诗人怀念故乡的深情,借景抒情。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萧瑟悲凉的秋景渲染了离别时的惆怅凄清的心情。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愁凄凉的心情。
2.借秋天特定的节日抒写内心情感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
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了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等都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恋。
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人们常借此表达夫妻团聚的愿望。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者从一年一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中,领悟到了爱情的真谛。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秋天一个很特别的节日。在这天人们登高、赏菊、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但重阳节也最易引发天涯游子客居异乡的伤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最好的例证
三、悲秋诗词的感情寄托
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各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但在具体的诗词中它又各有侧重,下面分点论述。
1.对人生短暂的喟叹
草木虽枯而又复荣,人却青春难再,秋之酷烈无情使人倍感生命的珍贵短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的生命短暂,还不如秋天草上的露水。死亡使生命有去无归,永远消失。汉乐府《长歌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既然人生如秋露般短暂,就更应该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2.对离愁的伤感
情有多种,离情最苦。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合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代诗词曲中歌咏的重要内容,离愁具有了极其动人的魅力,从古至今,人们为之肝肠寸断。《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选取了几种具有深秋特色的景物:黄花、西风、归雁,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层次分明,绘出了一派萧瑟的秋景,勾起了人们无限的离愁别绪,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凄凉残破的秋景下的离别更使人悲愁百转,肝肠寸断,形毁骨销。
3.征人闺妇思乡怀人的情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边愁》)萧瑟秋风正合征人愁苦心境。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又不失***人所特有的豪迈气概。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独守空房的***,面对草木摇落的秋景、南归的大雁,想到远征的丈夫,顿感柔肠寸断,流下的眼泪把衣裳都打湿了,其思念之苦已无以复加。
4.怀才不遇、处境悲凉、命运多舛的悲叹
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凉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穷的愁绪。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诗人借秋蝉的哀鸣来寄托自己哀伤,表明自己的高洁。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中国诗词中难道就没有赞美秋天的吗?当然有。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
中秋感怀篇6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又到了秋天。不知道自己收获了些什么,只知道自己曾付出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将我推向生活的边缘,曾经想过很多然而到最后却总是将自己静静的锁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狭小空间,无法自拔。
人们总是习惯于将自己的心情和绵绵的秋雨联系在一起,依此抒发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我也喜欢绵绵的秋雨,不是别的只为一种感觉------心灵深处属于自己的那方净土。喜欢一个人独自漫步在林荫小道,看着火红的枫叶默默地飘零直到静静的铺满悠长而又漫长的小道。看着古道西风瘦马,听着断肠人在天涯的古调,独自品味着属于自己的那方净土。
喜欢绵绵的秋雨却又不习惯于秋雨的缠绵,于是总是在秋雨刚来时是喜悦的,到最后却变得有些压抑。总是盼望着秋天早点过去,春天早点到来。可当秋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一丝伤感,又不舍得让她就这样静静的离开。于是开始怀念那些秋天中无雨的日子,怀念火红的枫叶;怀念林荫小道;怀念“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古调………
无雨的秋天充满了许多属于我自己的快乐,我喜欢无雨的秋天,喜欢在午后的阳光下独自静静的看着橙黄的秋叶,悄悄地聆听秋蝉的歌唱;轻轻的感受着撒满了余晖的大地的气息,默默地畅想这自己的未来……
中秋感怀篇7
关键词:雁意象 思乡 怀归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42-01
意象是融于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色彩”“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于海”。总之,意象是内心观照,是主体心灵同化了的“第二自然”,意象融激情与想象于一体,幽深而含蕴。
雁意象是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雁的思乡怀归情结,始自《诗经・小雅》“鸿雁,哀民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表现周使臣四处召集流民回归故土。在诗歌源头,雁作为象征意味的起兴之物与思乡离愁的情感紧密契合,随着文学的发展,情感倾向越发明显,以至成为一种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反复出现并因此引发某种固定情绪和习惯性联想的程式化意象。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具有一种飞越空间的能力,能自由飞翔,而中国农耕社会与古老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取向,形成了农耕民族的思乡怀归情愫。因此,文人常借大雁抒情,他们或绘雁行,或写雁群,或绘雁声,或写孤雁,寄予浓浓的乡愁。
绘雁行、雁群抒发羁旅思乡之情。每到落叶纷飞的季节,仰视霜天万里,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南飞的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时而“一”字排开,时而又交叉成“人”字,古人常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等。雁的春秋迁徙,常常唤起人们逆旅乡思、离恨别愁的幽微情感,因此,雁自然成为羁旅天涯的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王禹《点绛唇》“天际征鸿认行如辍,平生事,此时凝涕,谁会凭栏意”, 词人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飘荡江湖,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将背井离乡的愁绪表达得缠绵悱恻。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诗人长期贬谪,因秋风起、雁南飞触动孤客之心,表达羁旅惆怅之情和思归怀乡之心。赵瑕《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诗人羁旅困顿,心中蕴积愁情,因雁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 李攀龙《长相思》“寒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游子彻夜无眠,因思归而倍觉伤心,行雁惹人,旅客黯自神伤,以雁阵表达了沉郁的乡思之情。
绘雁声,抒发独居异乡的凄苦之情。在北风凄厉、尘沙漫天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南飞的大雁掠过长空、悲鸣阵阵之时,亦能唤起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孤寂的诗人在秋雨之夜,听到南来的雁声愁绪万千,怀乡之情不能自已。李颀《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哀鸣,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凄厉的雁声,使人怅惘凄切。张可久《清江引・秋怀》“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红叶飘零,黄花堆积,芭蕉雨夜,自然雁鸣伤怀。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壮年之后,踽踽独行,四方飘零,断雁哀嚎,万种离愁包孕心头。这种独居异乡的凄苦感受对边塞诗人来说,更为强烈。如李颀的《古从***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万里荒漠,雨雪纷纷,胡雁哀鸣,胡儿夜哭,将沙场征战的将士厌战之情、思乡之意写得淋漓尽致。
绘孤雁,抒孤寂落寞之情,尽显怀归思乡之意。雁阵,秩序井然,气势壮观,但失群之雁,倍显孤单凄苦,因此迁客骚人每每在遭受贬谪、壮志未酬、仕途沉浮、报国无门之时,自然会想起失群的孤雁,于是,孤雁就成了失意别离和怀乡的代称。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断鸿,喻指江南游子的飘零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进而抒写了诗人怀念故土之情。钱起《送征雁》“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征雁”也因“独”而孤,孤雁与落日、寂静的秋空等凄清的意象组合,极写旅居他乡的游子的悲苦和孤寂。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在安史之乱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诗人飘零异乡,亲朋失联,渴盼回归故里,亲朋团聚。诗中的孤雁,寄予了诗人的影子。崔涂《孤雁》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D缴,孤飞自可疑”。潇潇暮雨,孤雁因失群而独自悲鸣,作者自比孤雁,象征诗人漂泊异乡,写尽其凄苦之意。
总之,雁这一具有张力的意象,以深邃的个性,牵动着文人墨客的情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雁文化,因其思乡怀归的情愫散发着恒久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余冠英.诗经选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中秋感怀篇8
秋风秋雨秋煞人,“悲秋”情结似乎至始至终都无法从人心剔除。
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无论是老者还是年轻人,似乎都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寂寞的心无法排遣秋的肃杀之感。
黄昏之时,一个人伫立在半六边形窗户良久,透过这扇窗,满目苍绿,路边一排排的柳树,徜徉秋日;其间夹杂欲落未落的柳叶,层层高楼直立,像极了宇宙之神直立大地,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一卷凉风袭来,丝丝清风,像游鱼一般划过肌肤,我能感觉到这是秋的味道,任何一个季节的风都赶不上它的特别,全身心仿佛被纤纤之手触摸,稍稍有大彻大悟之感,心海里激荡起一股苍凉,凉而不寒,寒而无刺骨之痛。我似乎觉察到这是“自然”在和我对话,满心欢喜;起身,加件外衣,穿衣,出门;许是童年没过好的缘故,不由自主的想沐浴在秋的怀抱,身在异乡为异客,踏着秋风,想着秋意,品味着秋的味道;在异乡驻足的每一刻,我都想用心感悟其中的点点变化,滴滴情意。或许,这会是我人生最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我从来都不知道文学的力量如此之大,四年的埋头苦读自己竟然潜移默化的感染了“文”的博大,“学”的精深;渐渐地发现自己的情思如此细腻,如此缜密;我的内心世界似乎是那样的灵动,那样的讳莫如深。也许,素日里的人文情怀就是如此荡漾心怀。
滴答滴,秋雨不期而至。路面顿间停滞一湾秋水,数车辆疾驰而过,碾得路面吱吱作响,霎间溅起一股白沫;大人一只手撑着伞,一只手牵扯着小孩焦急的往家赶,壮年忙着狂奔,甚至连伞歪了都没发觉;老者着急无奈,高一脚浅一脚的踩在泥里;伞儿一落一起,一起一落,滑稽至极。我突然想起了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秋风别致,秋雨怡人。
我不想早早离开这种难得的意境,也不想马上切断无边的情思遐想。展开双手,低着头,平心静气;看着雨滴滴落在掌心,一点,一道,一湾。打在头上,凉凉的;亲在脸上,湿湿的;穿过服饰,冰冰的。似乎迫不及待想要看着这些自然的精灵将我吞没,方才尽兴。
此时此刻,我开始盼望冬天的到来,异乡的冬天曾经在我的内心流连忘返;季节更替,周而复始;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我想相似在于这种气息,不同在于人的心境。
中秋感怀篇9
叶落带着春天的气息,恋着夏天的色彩,在空中随风飘舞,在残阳中沐浴着最后一点温情,飘落着一丝丝的眷恋,昭示着生命的枯竭,昭示着秋的到来……
站在季节的岸边,寂静的黄昏,红叶染遍层林,放眼望去,沉默在寂寞的天空里。一枚枚的叶子随风舞出一路寂寞,落叶在林间悄然飘下,铺满落叶的小路,一片金黄,满目沧桑,静静的,可以听得见落叶的啜泣,点缀着季节的盛装,唱一曲优美的赞歌,飘落了清冷的相思和淡淡的惆怅,无限离殇,写满夕阳,化作春泥,相约春来之时,在枝头再次蒙芽,然于夏的炽热,盛满一季的牵挂,相守相许,到了秋季之时潇洒别离,静静等侍下一个季节,再续前缘……似乎在诉说着人生苦短。
深秋的雨夜,伴着秋的浅凉,虽没有肃瑟凄迷,却浸染一份心事,它也许来自季节的变幻,也许来自寂寞的灵魂深处,忧伤的思绪,静静的聆听来自心灵深处最真实的眷念,没有人能了解那一片片凋零的岁月,弥漫着怎样的愁怨,把一份情感叠加,将一份眷恋藏在秋的衣襟里,在秋意灿然时,寂静的等待思念的腌制……思绪愈飘愈远,孤单的身影。牵挂的情怀,我将落寞的身影一片片拾起,串成一串,与孤单的灵魂缠绵,淹没了千年的疼痛,醉倒了今夜我弥漫着秋的伤感,清冷的思绪,我不敢去触碰,一碰便是凋零的伤痛,一碰便是一场华丽的惆怅!不知是谁在今夜摇曳着我的寂寞、忧伤……
在如歌的流年,我醉在深秋的雨夜里,彷徨,不愿醒来,只想与秋雨缠绵,我浓缩在寂寞的文字里,潮湿了心扉,潮湿了季节,潮湿了思绪的花朵,潮湿了笔下孤单的灵魂…一个人孤单地身影,在秋夜下越走越深越走越远越走越迷惘,思绪的情怀,醉了季节,醉了秋雨,拨动着心弦,停留在哪方……没有月光的雨夜,更加凄迷荒凉,仿佛摇落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心总是在寂寞中彷徨…置于岁月的夹层,留一份依恋,为一季叶落感伤,为一片落叶感慨,在青春薄去之时。或许一片落叶就是一段生命的传奇,或许一份离愁就可以诠释一份真实的情感……
静立于时光的左岸,秋雨缠绵着我思深的情怀,不曾感到情意的凉薄,世事,一个秋天,走过了千年,一片情愫,流了万年,河里依然是干枯的泪迹,清洗不尽的心怀。随季节的风一步步,安然踏入秋季,笑看秋叶飘飞,静观秋叶飘零,及物及人,落叶知秋,望断人生天涯路。
中秋感怀篇10
秋的感怀
孟 超
据说桂林是没有秋的,因为秋老虎过了之后,便就快到冬天了;可是事实也不尽然,在八九月间,一阵热雨之后,到了晚上,也总有一些滋味和与夏天不同的凉意。
当你走到树底下,也照样的飘下了一两片树叶,虽然用不到猛然的一惊,但秋的感念多少是存在的。
除此,街头上、庭院里,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这大约是那些人认为没有秋的原因吧。
记得在上海时,秋一到,马上路口就有敲着木梆的卖白果的声音,它像候鸟一样,才准确哩,那声音真使人有说不出的寂寞之感啊;尤其是热天还没有过完,大商店、小商店、百货公司,都挂出“秋季大减价”的市招,触目惊心,使你任管怎样的热中,总不会不觉秋是在心里哆嗦的。
北平,我也曾去过,秋更是容易感到的,且不必说西山的红叶、北海的残荷;就是东西来顺、便宜坊等处的涮羊肉、烤鸭,都按时上市了,即使天气还热燥燥的,那你能说他不是秋天吗?
我的故乡――青岛,更是一个最好秋的圣地。那里,山,在初秋,被翠绿的草色点染得更加清秀妍丽,遍山的爬山虎的叶子,红的像胭脂一样,不用三杯两盏也就心醉了。自然海滨浴场是阑珊了,软沙的轻梦,也快到了醒的时候,但晚间山高月小,秋涛击着岩石,南海沿人迹还不冷落,在煦煦的余温中,临着海去听秋声,的确会使人心情奔放的!
那都是抗战前的事,不谈它也罢。
不过,有人告诉我,在关外,秋高马肥的时候,听到了一声旅雁的唳声,总有一点苍凉之意,那情景是介乎悲爽之间,很可代表了秋那种使人捉摸不定的味道,可惜我没有到过关外,还得留待失地收复之后,再去领略吧。
抗战之后,我也曾在初秋的夜晚,在大别山作过随***的长征;我也曾在黄鹤楼头,对着秋的江流,作过夏口汉阳的远瞩;我也曾突破敌寇的包围,登过武胜关,偷越了鸡公山的脚麓;我也曾在襄江的古渡,看过落日,吊过三国的遗迹……然而,那些时候,秋似乎不在心上似的,虽然也倏忽地过去了,可没曾留下了凄凉的感觉。
桂林,不似上海,不似北平,不似青岛,更不似皖鄂各地,画家虽也曾画出了“漓江秋渡”的画意,但我站在中正桥头,感不到桂林同别处哪里有什么不同呢?
往年秋天一来,总要举行一次筹募寒衣大会,那可使我们觉到秋天到了,壮士衣单借以作为秋的表征,但今年还没开始,更使人觉到秋意薄了。
秋天,只低回于欧阳子的《秋声赋》,那总不免使人气短的,抗战已经四个年头了,不但我们的力量,应该愈磨愈壮,而且心情也需要更健强些,哪里能受了时令的摇动呢?
让我来模拟一下吧,新谷是在收割中,无边的大野,撒下遍地的黄金;农夫农妇们,纷忙在田亩里,都辛勤地露出了笑脸;没有作战的部队,也放下了***杆,帮助着他们秋收,田垄里唱起生产的歌声、收割的歌声。这是多么自然的、美妙的、使人兴奋的,抗战中的欢愉的画面呵。
再想下去,秋收之后,食粮是充实了,人民生活是安定了,士气也增加了,抗战是在无形中添加了不少的劲儿,我不能卑薄秋,而满怀喜悦,正为着秋而鼓舞哩。
这样,这样,我飘飘然地赞颂着秋的来临!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心稍微一沉,又似乱梦被打破了一般。到处都闹着米价的高涨,正如秋潮般的汹涌,物价也像与米价竞赛似的,只见它不断地升起,没有低落的希望,大家都皱着眉头,喊出了困苦的呼吁,秋没曾使人悲戚,人倒使秋添上了不少的苍凉了。
今晚,踏着凉月的影子,想到秋,也感到秋了;但心实在飘不起来,生活下坠着,气压铅样般的低沉着,紧压着,不知为什么忽然记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旧诗:“曾惊秋肃临天下”,反复了多时,以后是什么,却记不起来了。
(选自《名家经典小品文选》,有删改)
技法解码
本文是以对秋的体味与怀想为线索来串联材料的,且抓住了桂林、上海、北京和作者家乡青岛等各地秋天的特征,描写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秋景:眼前使人悲戚、压抑的秋景;回忆中或使人寂寞或使人心情奔放的秋景;怀想中或使人悲爽、苍凉,或使人兴奋、欢愉的秋景。本文语言平易朴素,却朴而不拙。结尾处引用鲁迅先生的诗句,看似信手拈来,却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本文以“秋的感怀”为题,既有作者对家乡的秋的美好的追忆,又有对胜利之秋的憧憬,也有对现实之秋的深深忧思,将战士的豪情与文人的柔情融为一体。作者身处南国的桂林,思绪却绵延到千里万里之外的上海、北平、皖鄂等地和故乡青岛,又联想到写作《秋声赋》的欧阳修,体现了抒情散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特点。
【学生跟帖】
秋醉双秀
刘 洁
随着夏日的知了声的远去,仲夏的火热渐渐退去,秋向我们走来了。在春夏秋冬四姐妹中,我最爱的便是秋了。她只略施脂粉,便清丽动人,心境平和,宛如一泓清泉。
在秋日的一个下午,我来到了双秀公园,在这里我领略到了一份独特的美。园中的小径上没有游人,曲折的石板路上撒满了金色的落叶。没有阳光的照射,叶子失去了耀眼的光环,却有了一种朴实的美。脚踩在上面,软软的。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我感到阵阵凉意。“沙沙”“哗哗”的响声传来。抬头一望,秋风中的树叶正婆娑起舞。一片独自在树梢上舞蹈的黄叶,在风中最后望了一眼自己的母亲,便跳下树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化作一只蝴蝶,为秋增添了一抹色彩。
走着走着,天空中突然传来“隆隆”的雷声,雨点滴落在我的身上。我慌忙躲进了一间小亭子,暂避风雨。原来这座小亭子叫“清凉亭”,过去我也来过这里,但从未注意过它,今天却把它看了个清楚。亭子不大,四面的红柱有些斑驳,穹顶上的画却异常鲜艳,画的是“八仙过海”。我站在亭边,向湖中望去,不远处有一片荷花。荷花已经凋零,只有几朵还在苦苦坚持。万绿丛中一点红,这几朵花为那片绿色增添了不少风韵。有的荷已成了残荷。淅淅沥沥的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我突然想起《红楼梦》中,林黛玉要“留得残荷听雨声”,今日幸遇此景,心中十分高兴。此时的荷花好似素装的,脸上蒙着面纱,娇艳的容颜若隐若现,让人沉醉。不知不觉中雨小了,湖上一片浓雾,好似仙境瑶池。
出了小亭,我在这如烟的雨中,继续前行。一团红雾出现在前方,我快步走去。那红色越来越鲜艳,越来越炫目,原来是一株黄栌。手掌形的叶片,片片鲜红,分外醒目。雨冲刷掉了它身上的灰尘,绽放出美丽的笑颜。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呀!
天渐渐放晴了,眼前出现一座掩映在绿竹丛中的小屋,这便是“翠庐居”――一个小茶馆。虽已是秋天,这里却依旧一片翠绿。走进小院,便嗅到阵阵的茶香,那是小店老板款待顾客的绝顶“美食”。院子里的柿子树已经结果了,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小灯笼,晶莹的水珠点缀着,像一件艺术品。花圃中的白在秋风中摇摆像跟客人打招呼。
我醉了,醉在了缥缈的茶香之中,醉在了泥土和的芬芳中,醉在了秋日的意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