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第1篇
[关键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潘懋元;高等教育科学
1978年5月17日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天,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学校教育研究室(不久改名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正式成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从此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三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世间已是沧海桑田。昔日的小小研究室如今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教育研究院,而当初默默无闻的丑小鸭——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更是后来居上,异***突起,壮大成为一项繁荣而庞大的事业。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的创建过程,不仅是为了纪念一个研究机构的历史,更是为了追寻中国第一代高等教育科学工作者艰苦的创业历程,感受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这对于我们建设新世纪更加繁荣的高等教育研究事业是有重要启示意义的。
一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近代。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胡适等近代著名学者曾围绕高等教育问题发表过不少名篇佳作,但当时高等教育研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成果很少。新中国成立以后,高等教育研究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50年代,高教界翻译了大量苏联高等教育著作,并对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但1957年开始的“整风”、“反右”、“”等***治运动使高等教育研究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对“教育***”的宣传。60年代上半期,高等教育研究有所恢复,对高校教学工作的研究成为重点,但1966年“”的爆发使这一切都毁于一旦。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后,有关高校招生工作等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可当时的高等教育文章仍然以***治批判为主,“一株乱教的大毒草”、“一份假左真右的反面教材”之类的文章仍不时见诸报端,高等教育研究依然处于沉寂状态。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于厦门大学的。
1977年底,厦门大学***为了贯彻“抓纲治国”的方针,提出把学校逐步办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并决定恢复和新建一批文科科研机构。当时学校数学系一位教师向时任教务处长的潘懋元建议,把“”前撤销的教育学教研组恢复起来,为学生开设教育学课程,也研究一些学校的教改问题。但潘懋元更倾向于创建一个高等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向校***书记兼校长曾鸣提出来,得到了他的支持。不久学校办公会讨论通过了潘懋元的建议,于1978年1月成立了“厦门大学高等学校教育研究组”(以下简称“高教研究组”),作为当时学校9个文科研究机构之一。
高教研究组由4名兼职人员组成,潘懋元被指定为负责人。根据厦门大学当时制定的一份计划,学校打算每年给高教研究组拨款1000元,专职研究人员数量计划在1980年达到3人、在1985年达到5人[1]。潘懋元回忆:当时厦门大学的各项工作尚在恢复之中,各方面事情千头万绪,高教研究组虽然成立了,但因为没有专职人员,几乎没有开展工作。尽管如此,这次组建高教研究组的实践进一步增强了潘懋元创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信心,为后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在会上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这为我国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潘懋元敏锐地意识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机遇终于来了!于是,他再次向厦门大学***提交报告,建议成立正式的高教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教育研究室。5月17日,为了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的精神,厦门大学***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了学校的科研工作问题。会议通过了一项关乎后来厦门大学科研发展的重要文件——《关于恢复、扩建、新建十六个科研机构的决定》。该文件采纳了潘懋元的建议,决定以“”前停办的教育学教研组为基础,成立直属的高等学校教育研究室,潘懋元为主任。十天以后的5月27日,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的第七次科学讨论会上,校领导宣布了校***这一重要决定。
高等学校教育研究室的成立,使58岁的潘懋元备感振奋,焕发出比年轻人还充沛的活力。尽管在这一年潘懋元被任命为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长,行***工作更加繁忙,但他仍然抽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精心规划研究室的建设和发展。
一是确立了研究室的目标。潘懋元明确提出把编写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宣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作为研究室的首要目标。为此,在研究室成立后不久,他建议把“高等学校教育研究室”改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以下简称“高教研究室”),以充分表明这个崭新的机构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为己任的态度和追求。同时,潘懋元意识到研究室刚成立,依据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资料的情况,本“应当先埋头苦干,学习,搞资料,不要急于出头露面”,但研究室首先要站住脚,尤其要在学校站住脚,若“不出头露面,搞点对学校有用的东西,就不被承认,不会受重视”[2]。因此,探讨高等教育改革、为学校教改服务成为研究室的另一个主要工作目标,这与曾鸣校长希望研究室“多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思路不谋而合。
二是招募专职研究人员。潘懋元认为,专门的高教研究机构一定要有专职的研究人员,否则只能像原来高教研究组那样有名无实。在他和学校有关部门的努力下,陈汝惠、王增炳、张曼因、罗杞秀和他一起成为研究室最早的成员,不久又从福建师范学院调来吴丽卿。这是一个并不年轻的集体:六位成员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最年长的陈汝惠(研究室副主任)已过花甲之年,最年轻的罗杞秀(研究室秘书)也已四十有三。他们虽皆教育学“科班出身”,可多年的***治运动和屡次转行,使他们大多快要淡忘自己本来的专业,但这并未妨碍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集结在一起,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最早的专业人员。
尽管有了招牌和人员,但高教研究室的最初发展仍举步维艰,毕竟高等教育研究在当时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解者和支持者寥寥无几。据1978年下半年调入研究室的吴丽卿回忆:当时学校除曾鸣校长和个别教师外,不少人对高教研究很不理解,有人甚至冷嘲热讽——“教育研究是师范大学的事情,综合大学搞什么教育研究。”也许因为这个原因,高教研究室虽是学校批准建立的16个研究机构之一,但难以享受到与其他研究机构同等的“待遇”,工作条件之简陋,令人难以置信。高教研究室成立之初的几个月连一间专门的工作室都没有,每次开会只好在潘副校长的书房里进行。后来,经过多方争取,才借用了学校化工厂一间废弃的实验室为工作室。这间工作室临近校外街道,非常嘈杂,徒有四壁,连一个订书机都没有,也没有多少书刊,更没有电话,有事情与外界联系,只能跑到化工厂办公室借用厂里的电话。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别人怎么不理解,作为研究室主任的潘懋元始终非常执着地坚持高等教育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在他的感召下,研究室的教师们很团结,始终一心一意地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吴丽卿回忆道:当时研究室的家当就是几张办公桌,平时上班办公桌是分开的,到了开会的时候大家就把桌子拼在一起,成为一张大桌子。正是在这张拼起来的大桌子周围,中国最早的几位高等教育研究专业人员畅谈着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许多重要问题,憧憬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美好的未来。
1978年8月3日,研究室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把研究室的名称定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讨论和确定了研究室的工作目标。同年10月,研究室创办了外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刊物《外国高等教育资料》,这也是“”后创办最早的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刊物之一。不久,为了弥补研究力量的薄弱,也为了带动厦门大学各部门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研究室在校内聘请了一批有经验并热心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的教师和干部作为兼职研究人员。兼职研究人员的加入,充实了研究室的队伍,活跃了学术气氛,使厦门大学初步形成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氛围。
1979年4月,在全国第一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暨中国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被建议列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重点研究基地。从此,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开始走出校园、走出鹭岛,逐渐为国内高教界所关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旗帜和先锋[注:1984年2月、2004年4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先后更名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二
在追溯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早期创业史的时候,也许有人会问:70年代末的中国有众多高校[注:统计,1978年全国有普通高校598所,成人高校10395所。见***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39页.],其中不乏在教育研究领域有很好基础的大学,但为何偏偏是孤踞东南一隅的厦门大学在建立高教研究机构方面“抢得先机”?笔者认为,这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用这句名言来回答上面的问题恰如其分。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厦门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先锋的地位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初见端倪。1957年,时任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组主任的青年学者潘懋元就在中国教育界第一次提出,要重视高等专业教育在教育学上的重要地位,建立一门高等学校教育学[3]。同年,在潘懋元的主持下,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组编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在建立高等教育学科方面进行了初次探索[4]。由于***治运动的原因,这本讲义未能修改出版,搁置达二十年之久。这期间,潘懋元曾调动工作,也曾一度中断高等教育研究,但建立高等教育学科的愿望始终没有泯灭。“板凳敢坐十年冷”是潘懋元坚守的信条。为了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他整整坐了二十年的冷板凳。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如何变幻,他从来都没有放弃等待、放弃思索、放弃准备。在***治运动此起彼伏的50年代末和60年代上半期,潘懋元和教育学教研组的同事们依然默默无闻地坚持高等教育研究。他们结合当时教学改革的实际,对高等学校教学理论进行了专门研究,仅潘懋元一人就发表了《试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的矛盾和统一》、《少而精教学原则初探》等多篇在当时高教界有一定影响的论文。笔者认为,从五六十年代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组的工作内容和成果看,它已经完全具备了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雏形。特别是该教研组创建高等教育学科的探索,在当时的高教界独树一帜。这些工作为“”结束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结束后,揭批“”破坏高等教育的罪行成为高教界的首要工作,潘懋元也积极投身其中,他连续撰写了多篇文章,批判“”诋毁“高教六十条”的谬论。但历经新中国高等教育风雨和坎坷的潘懋元此时显示出了一个教育家的眼光和理性。他认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仅仅靠写***治性的批判文章是不够的,必须有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反思。对于“”祸害高等教育的谬论,应该从高等教育理论上批判其错误实质。“如果只是摆普通中小学教师的事实,说普通教育学的理论,未必都能打中要害,批得透彻。必须摆高等教育事实,说高等教育理论,才能打中要害,说得具体,透彻”。因此,只有研究高等教育理论,才能拨乱反正[5]。同时,潘懋元深知,高等教育研究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不是像写批判文章那样临时拼凑一个写作班子就可以搞好的,必须以稳定和专门的学术机构为依托进行长期的研究。特别是对“”结束后高等教育恢复和重建中许多重要问题的探讨,靠几个研究者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把一批热心高等教育的教师干部组织起来共同来研究。基于上述考虑,潘懋元萌发了创建一个高等教育研究专门机构的设想。
1978年的中国,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带来了“科学的春天”,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掀起了思想***的浪潮,高等教育事业逐步走向正轨,高等教育实践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客观需求日益显现……这一切都意味着建立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机遇已经到来。等待和准备了整整二十年的潘懋元抓住了这个机遇!尽管当时厦门大学的教育研究力量和水平无法与各大师范院校的教育系相比,但潘懋元再次发扬了当年“敢为天下先”、编写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的精神,毅然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的牌子率先在中国的大学里挂了起来。1979年7月,潘懋元曾向来访的上海师范大学(即现华东师范大学)高教研究会的研究人员谈起当时建立高教研究室的情形:“我们几个人志同道合,还舍不得搞了几十年有感情的教育理论,认为凑起来还能做点工作。至少做点大喊大叫的工作,引起国内对高教研究的重视。所以,不自量力,把招牌挂起来再说。”[2]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厦门大学主要校领导的支持也是促成高教研究室建立的重要因素。据潘懋元回忆,“粉碎‘’之后,高教问题(主要是校内的问题)很多,***认为有必要搞一些人当理论上的参谋,(同时)也需要有人写批判文章或总结经验的文章”[2]。因此,学校对建立高教研究室持支持态度。特别是当时厦门大学***书记兼校长曾鸣对高教研究室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结束后,曾鸣在潘懋元的协助下为《红旗》杂志撰写过高等教育文章,对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按教育规律办学的重要性有明确认识。当潘懋元提出建立高教研究室的时候,作为学校******“一把手”的曾鸣欣然赞同,使这一意见在***会上顺利通过。
由此可见,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的创建过程,即使从1977年底筹建高教研究组算起也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但实际上,厦门大学潘懋元等学者已经为此整整准备了至少二十个春秋。正因为“二十年磨一剑”,拔剑出鞘的舞剑者才抓住了机遇,走到了时代的前列。
三
三十年前,当厦门大学***会通过设立高教研究室的时候,也许并没有几个人能意识到这个研究机构的价值和意义,更无法想象到一个属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辉煌时代此时已悄然拉开帷幕。三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追忆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创建过程的时候,仍然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当时这一创举的意义。
首先,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通过前文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历史的回顾,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判断:1978年以前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虽然有所开展,但处于极为薄弱的状态,既无法与当时西方高等教育研究相提并论,也难以和同一时期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同日而语。毋庸置疑,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是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
从社会科学的发展史看,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是社会科学研究能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社会科学研究才有可能获取稳固的基础,得到持续的发展。一个专门研究领域从初步形成到走向成熟是一个研究制度逐步完备的过程。所谓研究制度就是规范研究行为的准则体系和支撑研究发展的基础结构体系,通常包括研究的机构、人才、刊物、著作以及***书文献中心、学术会议、课题管理、研究经费、人才培养、学术规范、学术评价等各种要素。其中专门研究机构是这个“基础结构体系”中的“基础”,是汇集研究制度体系各要素的枢纽,是各要素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组织依托。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其他诸要素难以出现,即使出现也是偶发现象,无法演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专门化的研究。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为例,尽管1978年以前中国一直有不少学者、官员、教师关注高等教育,撰写高等教育文章,但由于中国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这些高等教育文章的“撰写者”只能“散落于”各种各样的机构与组织中,其身份无法以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来称谓,其研究行为也主要是自发的。不难想象,这种仅仅体现为“散兵游勇”自发行为的研究,即使产生了一些成果,也无法纳入专门研究领域的行列,更不可能得到什么发展。
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的成立,使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虽然这个研究室很小,却是中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研究为工作任务的研究机构;虽然这个研究室的人员很少,但他们都是以高等教育研究为工作职责的研究人员;虽然这个研究室的建立在当时并非惊世骇俗之举,却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从此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其次,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的成立对中国其他高教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建立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
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成立当年的9月,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工业教育研究室。翌年,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工学院、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武汉师范学院等十多所高校先后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室或研究组或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八所上海地区高校联合成立了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会。同一年,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武汉地质学院、吉林工业大学、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西南师范学院、青海师范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山西大学等院校也成立了高教研究机构或组织的筹备组,计划在近期成立正式的高教研究机构或组织[6]。
虽然中国早期的高教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建立,不一定都受到了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的直接影响,但作为国内第一个高教研究机构和当时中国教育学会评定的“全国高等教育的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开风气之先,其示范性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第三,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的成立直接促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诞生。
众所周知,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既是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源地,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50年代,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的前身——教育学教研组,曾经为建立高等教育学科进行了初次探索,为后来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二十年后,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的成立,使潘懋元和他的同事们重新踏上了创建高等教育学科的新征途,他们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筚路蓝缕,勇着先鞭”[7],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最终建立了崭新的高等教育学科。
1978年底,潘懋元连续发表了《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两篇著名的论文,时隔二十年后再次发出了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的呼吁;1979年,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第一次倡议建立全国性高等教育研究组织,并在其后几年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建立做了大量的宣传和筹备工作;1981年,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招收了国内第一个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1984年,潘懋元主编的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1986年,厦门大学高教研究所成为国内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88年,厦门大学高教研究所建成国内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
不难看出,没有高教研究室的建立,厦门大学几乎不可能完成此后一系列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也正因为厦门大学创造了包括创建高教研究机构在内的一系列“第一”,才促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诞生。可见,创建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室的意义绝非仅仅在于她的“标志性”和“示范性”,更在于她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当之无愧的先锋,为这一崭新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参考文献]
[1]厦门大学文科科学研究机构概况表[Z].1978-01.
[2]潘懋元.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简介——向上海师大代表团谈话提纲(手稿)[Z].1979.07.
[3]潘懋元.高等专业教育问题在教育学上的重要地位[A].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1-14.
[4]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组.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M].厦门大学,1957.
[5]潘懋元.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A].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0.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第2篇
【摘要题】理论经纬
【英文摘要】Justlike
一切研究活动,无论是认识世界的科学研究活动还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要想取得重大的进展,特别是要想取得重大的进展以至突破,都需要某种程度的创新,高等教育研究当然也不例外。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作为一个命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那么为什么今天重新提出这一问题?简单地说,一是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在指导当前改革实践时,创新还远远不够,需要研究者加以特别的关注;二是长期以来,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问题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
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进行讨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涉及很多问题,比如方法的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研究结果的创新和研究过程的创新等等,此外还要涉及研究者的自身素质。笔者这几年参与了高等学校的一些教学改革实践,有很多感悟,想从实践的角度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做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高等教育研究要重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研究活动的复杂和研究者思想方法的多样,研究活动的创新是没有一个统一模式的。仅以学科和研究对象为例,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研究活动创新的路线和方式方法。美国学者贝尔曾提出:自然科学是根据一种有顺序的范型来组织的,社会科学是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组织的,人文学科则是借助同一中心来组织的。(注:王伟廉.学术领域的特点对大学本科课程编制的影响.江苏高教,2002,(4).)哈佛大学普通教育委员会也有类似的说法,认为自然科学来自逻辑,社会科学来自关联,人文学科来自想象。(注:王伟廉.学术领域的特点对大学本科课程编制的影响.江苏高教,2002,(4).)学科研究对象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研究活动本身。在研究活动中,这些不同的研究对象至少使研究者在处理题材的方式上有所差异。理工科研究者要在题材的逻辑上下工夫,社会科学研究者则更加关注现象之间的关联并极力寻找这些关联之间的规律,人文学科研究者则更多地借助想象和猜测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体味其中的奥妙。尽管不同的学科和研究对象在研究的结果上可能相同或相近,但它们所执行的研究活动的践线却大相径庭,创新的途径上也极为不同。
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相当广泛,既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一些逻辑性很强的问题,又涉及社会科学的很多问题,同时也涉及人文学科的很多问题。而且同传统的学科相比,它的成熟性很低,以致很多国家到现在还不承认它是一门学科。此外,高等教育也和整个教育研究一样,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哲学家杜威就曾说过:“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也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目中。”(注:杜威.教育科学的资源[A].引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81.)
教育研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了作用,才能称之为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的内容。虽然这些研究结果本身是科学的,但“在它们对教育的目的有所贡献之前,就不是科学的,至于它们是否对教育科学有所贡献,只能在实践中发现。”(注:杜威.教育科学的资源[A].引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81.)可见,教育研究并不存在什么纯学术研究,教育研究的真谛在于解决问题,即解决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各种理论的、***策的和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们说,教育研究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教育研究如果不和教育实践相联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研究的创新。教育研究的创新与教育实践的创新是一个整体,是教育研究创新的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侧面。
二、高等教育研究在解决问题方面的特点
无论中小学教育研究还是高等教育研究,要创新就要解决问题,但高等教育研究与中小学教育研究活动相比,在解决问题方面虽然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特殊的地方。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宏观方面,高等教育研究在解决问题时要更多、更直接地涉及到社会、经济、科技、***治、文化方面的研究内容,以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需要更多地与社会接触。二是在微观方面,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的研究,在复杂性上比中小学教育研究要大得多。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林立、课程复杂多样,而且高等学校处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特别是大学,云集了各类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这些特殊情况使得高等教育研究者比起中小学教育研究者来,在进行微观的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对教育实践者的影响力要小得多,进行高等教育实践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难度也大得多。
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不能只关注研究者自身在研究活动过程上的创新和研究活动结果上的创新。因为单靠研究者自身的创新,还远不能保证这些创新的研究成果能在实践中得到运用。这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高等教育研究者在进行研究的同时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从理论思想上让教育行***部门的领导者和高等学校里广大的教职员工接受某种创新的改革思路,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调动广大的改革实践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将改革启动起来并推行下去。因此,在谈论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时,必须要关注在实践第一线的领导者和广大教职员工,使他们不仅参与到改革的实践中来,也同时参与到高等教育研究活动中来,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实践的创新。就微观层面的改革而言,大学里集中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他们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源泉。他们的创造性一旦调动起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也会因此而大大提高。过去,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者仅仅考虑自身的研究活动和研究结果的创新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实践参与者的创新问题,特别是其他学科专家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从多学科视角带给高等教育研究的勃勃生机的可能性。实践也证明:忽视实践者的创新潜力,无论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还是对于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来说都是不利的。
若将上述的观点加以概括,可以这样来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不等于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创新;它包括高等教育研究活动的创新和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由此引申出的高等教育研究者自身研究活动的创新和高等教育实践参与者的创新的相互结合,是我们高等教育研究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改革时代对高等教育研究活动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只有在高等教育实践参与者的创新实现之后,才真正能够实现。
三、高等教育研究者的思想转变问题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者来说,要在研究活动中创新,除了应该调动广大实践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外,本身也有一个转变思想的任务。不仅仅要转变教育思想,也要转变研究思想。
从实践的视角来看转变研究思想的,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命题:关照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关照理论建设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相互交叉和结合是高等教育研究创新的思想基矗
所谓“关照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就是在进行任何一项理论研究的时候,要树立起解决实际问题并付诸实践的意识。其中也包括如何调动实践参与者的创造性。在这里,理论研究在实践上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是衡量这项研究是否具有真正创新意义的主要标准。具体说,任何一项理论研究,无论是微观的还是宏观的,都应关照到实际的问题的解决。在理论品格上,都应具有实践含义。例如宏观的理论研究应具有***策含义,微观的理论研究应具有课程含义或教学含义。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第3篇
(一)目标和期望
1.目标
作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一部分,合作研究网络计划致力于帮助较小的、地区的和科研项目较少的高等教育机构调整研究体系,鼓励这些机构将研究活动聚焦于其优势领域;促进研究能力较弱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开展合作,从而提升双方的研究能力;帮助地区高等教育机构解决与研究相关的难题;提高创新体系中不同部门间、大学间的合作水平;通过合作研究服务地区的优先发展事项。[5]
2.愿景
澳大利亚合作研究网络计划制定了长期和近期愿景。长期愿景是在高等教育机构间建立可持续的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研究网络项目实现各机构的研究目标,提高各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能力,通过合作研究网络项目促进国家研究和创新的发展。近期愿景是提升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合作研究水平,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局限于此):增加合作研究的出版物数量,改善联合申请澳大利亚竞争性赠款的情况,增加研究活动或研究人员人数,增加具有较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人数,提高研究管理的效率等。[6]
(二)申请资格和申请程序
1.申请资格
较小的、地区的和科研项目较少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具备一定条件时便有资格申请资金建立合作研究网络项目,并成为项目的领导机构。具体要求是:在2007年和2008年获得澳大利亚竞争性赠款少于250万美元,或者在2007年和2008年获得澳大利亚竞争性赠款少于1200万美元,且距离州***府100千米或者更远。依据这些条件,16个机构具备申请合作研究网络项目的资格,分别是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巴拉瑞特大学、巴彻勒土著高等教育学院、邦德大学、堪培拉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查尔斯达尔文大学、查尔斯特大学、埃迪斯科文大学、墨尔本神学院、新英格兰大学、澳大利亚圣母大学、南十字星大学、南昆士兰大学、阳光海岸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7]。此外,《2003高等教育援助法》中表A和表B列举的其他学校可以作为合作伙伴参与合作研究网络项目,但领导机构必须限定于上述16所大学。另外,私立研究机构、国际机构和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机构也可以作为项目的合作伙伴。这意味着合作研究网络项目不仅可以利用国内资源,也可以利用国际资源。
2.申请程序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想要参加合作研究网络项目,获得项目资金,必须通过以下步骤。第一,合作机构提交项目意向书。项目意向书包括:项目描述,内容涉及拟参与的合作伙伴、项目目标和预期结果;简短陈述,阐述拟议项目如何帮助参与机构达成目标,特别是如何提高领导机构的科研能力,以及如何使合作机构受益;简要说明如何满足项目目标和选拔标准;制定参考预算,明确资金的数额、主要支出方向及每个参与机构可获得的资源;指出合作研究网络计划支持该项目的必要性;明确项目所需成本,制定项目实施时间表;说明从每个合作伙伴处获得的支持[8]。每个符合资格的领导机构只能提交一份项目意向书,但是可以作为合作者参与多个合作研究网络项目。
第二,管理者和合作机构讨论项目意向书。合作研究网络项目提案必须与参与机构的目标和任务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内容联系在一起。同时,合作研究网络中的合作关系要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并且能够提供潜在的长期利益。鉴于合作研究网络项目的重要性,产业、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会与领导机构讨论合作研究项目的策略
和期望。此讨论可能会修订拟议项目的范围、结果、资金数量等,但任何一项修订都要获得所有参与者的同意。管理者认同项目意向书后,申请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程序。第三,领导机构提交详细的资金支助申请。资金支助申请必须包括:最终讨论后的项目描述;简单陈述拟定项目如何帮助参与机构,特别是如何提高领导机构的科研能力以及如何使合作机构受益;简要说明项目如何满足目标和选拔标准;提供详细的项目预算;列出项目可利用的资源,包括资金、员工、学生、基础设施等;提供详细的时间安排;预测项目和各种重要的绩效指标可能产生的结果或利益;制定事务管理计划和风险管理计划。资金支助申请必须在第二阶段结束后的四周内提交。
第四,管理者对申请项目进行评选。合作研究网络项目需参加竞争评选,产业、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的官员和相关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估的标准主要有:项目如何满足拟定目标,项目如何支持参与机构的任务和战略方向,项目在研究能力建设方面预期的结果和效益,参与机构特别是领导机构的研究能力,参与机构提供的支持措施,合作项目是否能够长期持续,项目对***府高等教育创新系统的战略和结构改革的支持程度,项目对提升各机构研究质量的作用等。通过评估,管理者会最终选出符合要求的合作研究网络项目。
(三)资金管理和使用
1.资金管理
每一个申请成功的合作研究网络项目要和产业、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签署资金协议,获得相应的资金支助。资金协议的内容包括项目合作伙伴、项目总资金、约定的项目绩效指标和结果、约定的时间表和相应支出等。合作研究网络项目的领导机构必须提交一份年度报告,说明费用支出情况、项目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等。如果项目没有满足资金协议中的要求,产业、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有权力中止项目资金的投入。
2.资金使用
合作研究项目的资金可以用于保障该项目顺利进行,比如,为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支付的工资;为项目设立的奖学金;用于职工和学生的学术交流,联动监管或职工的发展计划,共享研究设施,购置研究设备;建立和加强合作经费等。领导机构一般获得项目资金,但也可能会转让一部分资金给合作伙伴。
二、启示
(一)设立专项资金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合作研究网络计划为提高较小的、地区的和科研项目较少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水平和培训能力,设立了合作研究专项资金,鼓励这些机构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从而提高各自的科研水平,完善相应的研究系统。这一举措为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合作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等教育机构间开展合作研究的积极性。通过充分利用各高等教育机构的资源,合作研究网络项目能够招募到高水平的研究人员,这样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由于机构间的合作研究较少,从而导致许多资源、信息以及优秀人才无法实现交流共享。因此,我国需要加强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合作研究,设立专项研究资金,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项目。
(二)支持科研能力较弱的高等教育机构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合作研究网络计划重点关注研究能力较弱的高等教育机构。师资水平、地理位置及资金不足等问题常常制约着这些高等教育机构科研的发展。鉴于此,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合作研究网络计划主要帮助这些机构提高其科研能力。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逐渐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科研创新似乎成了重点大学的专利,很多地方高校以及地理位置偏远的高校在科研竞争中缺少优势。然而,这些高校却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快速提高这些高校的科研能力是当务之急。由于这些高校自身力量相对薄弱,***府部门应给予特别支持,鼓励开展合作研究,实现科研发展目标,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三)成立管理合作研究项目的专门机构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合作研究网络计划由产业、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监督和管理,该部门对合作研究网络项目的申请资格和程序进行严格要求,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密切监督。此外,该部门对合作研究网络项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即项目能否给澳大利亚创新体系、社区、企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带来利益。在这一专门机构的管理下,避免了权责不清造成的各种问题,保障合作研究网络项目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间合作不充分的现状,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促进合作的开展和进行很有必要。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第4篇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产生的时间很晚,始于鸦片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1862年创办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和1895年创办于天津的中西学堂,是最早出现的中国近代高等学校的雏形。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及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比西方高等学校的创立晚了800年。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建立之时起,就受到中外两种思想的影响。首先,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建立是在西方列强逼迫之下,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创立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当时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另一方面,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又是从西方引进的,它必然渗透着西方文明与思想。在教育内容上西方的科学与中国的经书并存。直到辛亥***以后,南京临时***府在蔡元培主持***的时候,才批判了清末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但自从袁世凯篡夺辛亥***胜利果实之后,一切革新计划又都遭到破坏。统治期间,始终存在着中西文化的冲突,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的冲突,而中国自己的教育传统并未真正地建立起来。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传统与整个文化传统一样,都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一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文化传统,必然就有一定的教育传统。这种教育传统是受当时的***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同时也是对过去的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也是在中国整个社会变革中不断变革的。一方面接受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包括外国的和自己创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这里需要指出几点:
一是教育传统不同于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是指从历史上承袭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即在过去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总是指一种旧的教育体系。而教育传统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特有的教育体系。当然它包涵了该国或该民族的传统教育的因素,同时又具有现时代的新的因素。
二是对传统教育本身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传统教育中有好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也有不好的或者过时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就是好的,优秀的教育传统,就会世代流传下来。例如我国古代的“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教育中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可取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可能变成落后的,腐朽的,不可取的。例如我国的科举制度,它在开始时取代世袭制是一大进步,但发展到后来的八股文考试,使科举制度变成阻碍社会发展的障碍,就变成了落后的,需要改革的传统。
三是应该看到,在教育传统的变革中,教育制度的改革往往比教育思想的改变要容易得多。例如我国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已经消失了近百年,但是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却仍残留在人们的头脑中。这就说明,传统教育思想的改变要比传统教育制度的改变困难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在教育改革中要特别重视教育思想转变的原因。中国高等教育现在的传统是经过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五四”运动、国内***战争、建国以后向苏学习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变革的种种冲突和洗礼逐渐形成的。因此要分析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及其思想观念,就需要分析形成今天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各种因素。
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鸦片战争至辛亥***)
中国的高等教育是舶来品,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西方引进的。首先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办学,然后在洋务运动和变法维新的推动下,中国清***府被迫废科举,兴学堂。因此受西方教育传统的影响甚深。据史料记载,1807年最早来华的英国基督教传教士玛利逊于1818年在马刺甲开设了一所“英华学校”,是中国最早的西方式的教会学校。1835年玛利逊死后,香港等地教士成立了“玛利逊教育协会”来纪念他。1839年美国传教士布朗(S.R.Brown)在广州开设了一所小学,不久被当地人赶走,迁往澳门开设了一所玛利逊学校。鸦片战争失败,《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传教士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办学,通过办学传教。最早办的学校有,1844年由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派遣的霭尔特色(Aldersey)在宁波开设的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建立的一所学塾(到1867年迁往杭州,名为育英书院,后来发展为之江大学)。
19世纪下半期,随着美国殖民主义势力的向外扩张,美国教会掀起了一个国外办学的热潮。这一时期创办的学校有:1864年,美国长老会狄考文在山东登州开设文会馆,1866年,英浸礼会在青州设广德书院,后二校合并为广文华书院,设在潍县,到1917年发展为齐鲁大学;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昌设学堂,1891年命名为文华书院,以后发展为华中大学;1879年,美国圣公会合并在上海的培雅学堂和广恩学堂为上海圣约翰书院,1894年发展为圣约翰大学;1881年,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1897年又在苏州创办中西书院,1901年合并,改名为东吴大学;1885年,美国长老会在广州设立格致书院,后来发展为广东岭南大学;1888年,美国以美会在北京设立汇文书院,1893年,公理会在通县设立潞河书院,1919年合并为燕京大学[1]。而中国人自己设立的高等学校只有1862年(清同治元年)由奕沂奏办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江苏巡抚李鸿章仿京师同文馆在上海设立的上海同文馆;1864年在广州设立的广东同文馆,都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另外就是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学堂,1881年李鸿章筹办的天津水师学堂,1886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1895年张之洞湖北创办的湖北武备?谩F渌褂懈V莸绫ㄑ谩⑻旖虻绫ㄑ谩⑸虾5绫ㄑ谩⒛暇┞房笱玫龋蠖际桥嘌潞凸こ碳际跞瞬拧5陨险庑┭茫笾轮荒芟嗟庇谥械茸蒲#偈哂懈叩茸频乃健?BR>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很重视教育,认为中国之所以衰弱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不良,学术落后。梁启超说:“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为本于学校。”[2]他们主张兴办“西学”。康有为于1891-1895年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梁启超、谭嗣同等于1897-1898年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维新运动期间,光绪采纳维新派的计划,筹办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奏准成立,并任命孙家鼐为京师大学堂的管学大臣,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为西学总教习。与此同时,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清***府津海关道盛宣怀于1895年在天津创办中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等。据统计,直到1921年以前,中国国立大学只有北京大学一所,省立大学只有山西大学、北洋大学两所,私立大学只有武昌中华大学(1912)、北京中国大学与朝阳大学(1913)、上海复旦大学、天津南开大学(1919)、厦门大学(1921)6所。而基督教教会大学则有16所之多。
从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上来讲,大多是学习日本仿照西方高等教育的分科。如《钦定高等学堂章程》中称:“日本高等学堂之大学预科分三部,其第一部为入法科文科者而设,第二部为入理科工科农科者而设,第三部分为入医科者而设。今议立大学分科,为***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门,则***科为预备入***治、文学、农业、工艺、医学三科者治之,艺科则预备入格致、农业、工艺、医学四科者治之。”[3]当时的高等学堂是大学的预科,课程主要是伦理、经学、诸子、词章、外国语及文理科的一般基础课。高等学堂和大学堂设立之初,不仅生员极少,而且其宗旨与其说是研习学术,不如说是变相地求科第。正如喻长霖在《京师大学堂沿革略》中所说的,“大学堂虽设,不过略存体制。士子虽稍习科学,大都手制艺一编,占毕咿唔,求获科第而已。”
从洋务运动到变法维新都主张办学堂,采用西方的教育制度来改变我国的原有的教育制度。维新运动从发展资本主义出发,要求改变封建专制***体,学习西方文化。他们努力输入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以西方某些民主观点来反对封建专制思想。虽然维新运动失败了,但经过他们的斗争,封建伦理纲常开始发生动摇,封建主义教育思想受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开始崩溃。废科举,兴学堂就是这两次运动的结果。借此,西方的教育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教育内容才得以在中国建立和传播。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中国封建主义教育的传统并未彻底崩溃。无论从高等教育的内容,还是从管理体制上,与西方现代高等教育还相距甚远。
二、辛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辛亥***对封建教育传统是又一次重大冲击。虽然辛亥***并未成功,但它摧毁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体制。袁世凯称帝,张勋***,不过是一时的闹剧。中国的历史的从辛亥***起走上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的教育制度得以彻底摆脱封建教育束缚,开始走向现代化。
民国元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7月在北京召开中央临时教育会议。同年9月,***公布了新的教育宗旨:“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同时公布了教育会议所决定的学制系统,即《壬子学制》。不久又颁布了有关高等教育的《大学令》。大学令中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大学设预科及本科,预科修业三年,本科修业年限按各科性质,三年或四年不等。本科毕业称学士。大学另设大学院,培养研究生。大学设校长一人及各科学长一人;教师分教授、助教授及讲师三种;各科设讲座。大学设评议会,由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组成,负责评议大学的一切重大问题。从《大学令》的整个内容可以看到,这个高等教育体系完全抄袭自邻国日本。而日本的学制又是以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为蓝本。
这个学制公布以后没有实行多久,就被美国式的学制所代替,这就是民国十年的学制改革,称《壬子癸丑学制》,整个体系都是抄自美国。为什么刚从日本搬来的学制又换成美国的呢?研究者早有许多评论。周谷平在其《近代西方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一书中详细地分析了个中原因。她指出:一是中国人对日观的转变。随着甲午战后日本***国主义野心的日益暴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和种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人民对日本从和睦、钦慕逐渐发展为防范和仇恨。二是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认为君主立宪制的日本已不再适合中国新的国情,而被美国自我标榜的民主、自由和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所吸引,转而把美国作为中国建设共和国的蓝本。三是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扩张,美国对中国文化教育的扩张也大大加强。除继续利用教会对中国教育进行渗透外,还对中国的整个的学务表现出更大的关注。美国利用退还庚子赔款,吸引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四是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中国人以民主、科学两大旗帜,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道德。而美国教育界占主导地位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正是以标榜民主和反传统的面目出现的,颇迎合中国教育界的需要,为中国批判旧教育提供了理论武器[4]。这?址治鍪呛苡屑氐摹?BR>教育的发展和变革离不***际国内的大环境。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大战以后美国一跃而为世界最发达的强国。中国人把美国的共和、民主看作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典范。在中国国内,由于辛亥***的不彻底,先进的知识分子觉悟到,只有思想***才能彻底摧毁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俄国的十月***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社会开始步入新的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阶段。“五四”运动标志着这个新阶段的开始。“五四”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思想***。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文化传统,包括封建主义的教育传统。在学校里废除了尊孔读经的内容;在文学***的推动下,学校采用白话文进行教学,使学校教育接近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为教育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在科学和民主的口号下,提倡男女受教育的权利平等;提倡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一切都使我国教育进入世界现代教育的行列,逐渐建立起我国自己的教育传统。中国高等教育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发展得还很缓慢,但无论是从办学思想,还是在教育内容及教育体制上都有很大的转变。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高等教育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一条战线。
在高等教育的思想转变上,不能不提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在民国初期就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时间内又为北京大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民国之初,北京大学仍然死气沉沉,封建复古思想仍占优势。1917年蔡元培担任校长以后,厉行改革,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改革方针。他说:“我对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5]
蔡元培1907年留学德国,以后又多次到欧洲访问。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不能不说是来源于德国柏林大学的办学思想。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进行多种改革,首先是多方罗致学识渊博、热心教育、具有先进思想的新派人物担任教师。聘请***担任文科学长、任***书馆主任兼经济、史学等系教授,聘请鲁迅为兼职讲师。其他还有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杨昌济、马叙伦、陈垣、沈兼士等造诣深厚的学者。其次是调整科系设置,实行“选修制”,规定本科学生学满80单元(每用1学时,学完全年为1单元)就可以毕业。把“门”改为“系”,全校设14个系,系主任由教授选举。第三是设立评议会和教授会,提倡“教授治校”。第四是主张男女同校,并于1920年正式招收女生。第五是主张学生自治,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社团,办刊物,开讲座等。从这些改革中可以看到,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现代大学。而北京大学的改革无疑对中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另一位教育家是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他早年在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甲午战争中他正在海***服役,亲眼看到北洋舰队的覆灭,异常震惊,转而弃武从文,在天津任家庭教师。1904年曾到日本考察教育。1907年留学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回国后,推行美国教育模式,于1919年在天津开办南开大学,设文、理、商三科。张伯苓是著名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主张教育救国,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认为“有爱国之心兼有爱国之力,然后始可实行救国之宏愿。”他对南开大学的办学宗旨提出:“本校教育宗旨系造就学生将来能通力合作,互相扶持,成为活泼勤奋、自治治人的一般人才,以适应时势的需要。”他为南开制定了五项“训练方针”,即重视体育、提倡科学、倡导团体组织、注重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他把这五项称之为“公能”教育,并作为校训。
清华大学是1925年才设立大学部的。它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是清***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举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改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大学部,开始培养本科生。1928年改为国立。梅贻琦于1928年校长,1931年任校长。他主张大学的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他认为清华大学要向高深专精努力。他对大学部进行改组调整,把普通科和专门科的两科制改为学系制,设文、理、法3个学院15个学系。1932年又增设工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联合大学,1938年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为中国培养了众多学术人才。被誉为抗日战争大后方的“民主堡垒”,发生过震惊中外的一二·一反内战、反暴行、争取民主的运动。
“五四”运动以前建立的大学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等。这些大学都经过“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洗礼,都具有爱国民主的传统。
这一时期,虽然教会大学仍占优势,但它们的规模不大。因为学费昂贵,学生都为有钱人的子女。中国自己办的大学中,学生数还是超出教会大学的学生(注:许多著作在引用日本《帝国教育杂志》中的统计数字时有误。该文统计,1917年中国学校学生人数与外国人所设学校学生人数是,中国学校为15000人,外国学校为12000人。也即,外国学校的学生数约合中国学校的学生数的80%。而熊明安著《中国高等教育史》和周谷平著《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两书中都把它说成外国学校的学生占中国学生总数的80%显然是错误的。请参阅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第1090页。)教会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很大,但中国自办的大学已初具规模,而且通过中国社会的变革,逐步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自己的传统。可惜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根据我们肤浅的认识,是否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建立起了爱国和***的传统。突出表现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和***战争中,中国大学生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祖国的***和***把鲜血洒遍中华大地。
第二,有追求真理,重视学术的传统。中国高等学校的师生治学严谨,学习刻苦,具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精神。西南联大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教授的治学精神和培养出大批人才的事实就是很好的证明。
第三,既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又重视保存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辛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尊孔读经等封建文化受到严厉地批判。但中国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仍然受到高等学校的重视。民国时代中国出现了许多国学大师。即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也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继承和发展。有些学者把“五四”运动说成是全盘西化是不正确的。“五四”运动的参加者很复杂,但其主流是反帝反封建,是吸收西方先进的思想,改造中国的旧文化,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这种吸收、融合、继承、创造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传统,保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术繁荣,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的。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个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处在北洋***阀统治和统治时期,它的发展不仅缓慢,而且带有严重的半封建半殖民主义性质。高等学校受制于北洋***阀和的专制统治,学校中充塞着各种***特务组织。同时学校中的复古势力始终没有消停。另外,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向西方学习,甚至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创办或主***高等学校的也大多是从欧美归国的知识分子,必然带来许多西方的思想和传统。当时西方流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杜威曾应北大和江苏教育学会的邀请来华讲学2年零2个月,对中国高等教育也有重大影响。总之,这一时期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很难说已经建立起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传统。
三、***前***根据地高等教育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走向了新民主义***的道路。1927年背叛***以后,中国***领导土地***,在***根据地建立了崭新的工农***权。***根据地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苏区时期,二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两个时期因***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苏区时期处于土地***和国内战争的环境中。为了土地***的成功和反对***事“围剿”的胜利,***和苏维埃***府提出了“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战争的要求”,教育工作也不例外。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不可能举办普通的高等学校,主要以干部教育为主,培养***、***、***干部。苏区的高等学校主要有:中国工农红***大学,创建于1933年11月,学员共有六七百人,分指挥科、***治科和参谋科;苏维埃大学,1933年8月创立,任校长,设特别工作班和普通班,特别班是本科,开设土地、国民经济、财***、工农检察、教育、内务、劳动、司法等8个专业班,次年又增设外交、粮食两个班,共10个专业班,普通班为预科。还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治工作干部(1933);中央农业学校(1933);高尔基戏剧学校(1934)等。
1937年芦沟桥事变,中国***深入敌后,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中、东江等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根据地实施“抗战教育”。在《论新阶段》的***治报告中提出,“实行抗战教育***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高等教育主要为抗日战争培养***事、***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人才。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不允许开办所谓正规大学,必须实行新制度、新课程,以短期训练为主。当时建立的大学有:
中国人民抗日******大学,1936年6月创建于陕北瓦窑堡,并先后在山东、晋察冀、淮北、苏北、苏中、鄂豫皖、太行、太岳等***区办了12所分校,直到1945年,共培养了20余万干部;陕北公学,1937年7月成立,并到延安求学的知识青年而设的干部学校,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初设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又设文学系,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7月成立于延安,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1939年夏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合并而成,初设社会科学、文艺、工人、青年4个部,后改为社会科学、文艺、教育3个学院,1948年8月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1940年9月创办,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矿4个系,学制三年,是抗日根据地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延安大学,1941年9月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青年干部学校合并而成,设三院: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两个专修科:英文、俄文专修科,1943年4月又有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和新文字干部学校并入。此外,在延安还有医科大学、******学院、俄文学院、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
以抗大为首的抗日根据地的高等学校师生,一边打仗,一边学习,为抗日战争和***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批***干部。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成为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传统。
整个***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完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它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都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它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新传统,影响着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我们只从教育传统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第一,建立起了高等教育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信念和传统。无论在土地***时期的反“围剿”斗争,还是抗日战争,当时的现实是要争取战争的胜利。没有这种胜利就没有工农***权,就没有中国人的***。因此高等教育要为***战争的胜利服务。这种传统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第二,建立起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传统。***根据地受到敌人的封锁,物资匮乏,只有靠生产自救,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高等学校的师生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边学习边生产,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第三,建立起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根据地处于战争状态,不容许学校脱离实际,坐而论道,而是要把学习与应用结合,联系中国***的实际,研究解决中国***的问题。特别是在1930年发表《反对本本主义》的文章,1941年又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并经过运动,克服了教条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倾向。因此高等学校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形成了顽强奋斗、艰苦朴素的思想作风,生动活泼、自觉主动的学习风气,团结民主的管理方法。
***根据地高等教育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它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干部教育为主,对学生实行统包统分制度,享受干部待遇,这种制度对建国以后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战争的胜利,彻底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传统失去了它的基础。《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一条提出,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的思想”,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经过***初期的教育改革,收回教育,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学习苏联经验,院系调整等一系列运动,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段时间里变化比较大的是:
(1)确立了中国***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了***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为此,1949年12月16日***务院通过了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2)高等教育开始学习苏联经验,全盘搬用苏联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教材、教学组织形式等。从1952年起,***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就是学习苏联的典型。(3)批判了“通才”教育和理论脱离实际的思想,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了改变旧中国通过教育和重文法轻理工的倾向,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经过调整,高等学校由1949年的129所调整为143所。综合大学由49所调整为14所,工业院校由28所增加到38所,农业院校由18所增加到29所,医药院校由22所增加到29所,师范院校由12所增加到33所。1958年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工科院校,如航空学院、邮电学院、钢铁学院、石油学院、地质学院等。以后,院系和专业调整工作进行过多次。到1966年以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社会学科、艺术、体育、外语、师范教育的高等?逃逑怠#?)院系调整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新中国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但是,这种调整也是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的。许多著名的综合大学被折散,变成文理大学或工科大学,使理工分家、文理分家,为今天的改革留下了消极的影响。(5)中央对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集中领导。1953年10月中央人民***府***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中规定,高等***颁发的有关全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计划、财务计划、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规程以及其他重要法规、指示或命令,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
建国以后17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传统。这种传统,吸收了我国***根据地的传统和苏联教育的经验。但是,这种教育传统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照搬苏联的一套也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形成了比较僵化的模式。同时,我国封建主义教育思想作为一种体系已经彻底崩溃。但是我们不能不认识到,思想体系的崩溃不等于这些思想从此绝迹。某些封建主义教育思想残余仍然会存留下来,至今可能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在起作用,而且不同程度地阻碍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发展。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路线;***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的十五大又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方针。这一切都要求高等教育进行深入的改革。80年代世界形势的变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都使人们认识到,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序幕。1992年国家教委召开了第四次高等教育会议,使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10多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有了较大的变化。高教体制改革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办学体制改革。采取了“调整、共建、合作、合并”等办法达到资源互补,提高效益。二是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三级办学,二级管理的体制,给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三是投资体制改革,由国家拨款改为以国家拨款为主,多方筹资的体制,鼓励个人捐资,社会团体办学。四是招生、就业、缴费体制改革。五是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为了办好一批大学,国家实施“211”工程,重点投资建设。
从1995年开始,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到教学领域,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编写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以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到来的挑战。根据十五大确定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制定了《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提出了高教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措施。要使高等教育不仅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而且要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上这些改革,实际上是对以往已经形成的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一次否定,新的传统正在逐步形成之中。因此,要使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加以转变。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明显地感到,改革的艰难就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往往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思想***,观念转变,办法就出来了,改革就能顺利进行。为了转变教育观念,就必须研究我国高等教育传统形成和演变的过程,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形成教育传统的因素,分析教育传统的内涵和特点,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传统,摒弃陈旧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传统。同时,还要学习外国一切优秀的教育经验,为我所用。对于外国的经验也要研究和分析,并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防止盲目照搬。
从以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形成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之于某个国家教育模式的影响。例如有些同志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就是苏联高等教育的翻版,这是不确切的。当然,建国后我国推行向苏学习的***策,高等教育也照搬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传统中还渗透着我们自己的传统。这种传统是长期积淀而成的。正如英国教育家阿什么讲的,“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遗传是指本身固有的传统,包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环境是指时代的影响,外部条件的影响。大学是如此,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传统更是如此。高等教育的模式是不能简单移植的,日本战后的大学以美国为蓝本的改制就是最好例子,最后他们还是走自己的道路。高等教育的传统更不能移植。因为任何传统中总渗透着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有如人的遗传素质一样是不易改变的。当然文化传统也是变化的,但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高等教育的传统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而变革的。今天认为优秀的传统,明天可能又会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又要不断变革。同时它又和民族文化传统一样,又应坚持民族的特性,保持民族的特色。但是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增长方式转型的时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国际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观念的转变,这样才能较快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建立起新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会计教育;教育国际化;策略问题
一、明确中国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的目的和方向
经济全球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拉动了教育的国际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但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传统价值的责任。教育国际化是在充分考虑本国***治、经济、法律、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国际上的教育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是简单的接轨。教育国际化是按照先进国家的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材建设、师资水平、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通过这种改革和开放,能够实现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一大批了解国际市场、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明确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既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是通过国际交流来提高本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水平,使之能被国际社会承认和接受。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够提升教育的互补性,并有利于推动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能够自觉地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上主动调整并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阎达五,2000)。
我国向教育国际化靠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使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一种促进本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手段。教育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武器,又可能受伤。为避免受伤,就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
教育上的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矛盾,虽然存在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但并不是不能沟通协调的,而是可以通过交流增进了解达到共识的。这里需要正确认识中国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的使命。教育国际化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结合本国国情,吸纳和借鉴国际上优秀和通用的科技文明成果,对国内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优化的过程。因此,会计教育的国际化必须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与教育改革的长远规划相统一、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相联系、与各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和培养目标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以本民族文化背景为基础,超越国家范畴,实行人才教育培养的国际化。
(二)要处理好学习和借鉴的关系
学习是吸纳和分析,不是简单地模仿或照搬;借鉴是吸收和扬弃,不是全盘西化。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它带来的有利机遇,积极消除它的不利影响。针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针对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高等会计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成熟的教学方式、教学成果及教学资源运用的能力,弄清楚我们与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教育规格上的差距,进而改善我们的教学条件,提升教育水准,参与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
对教育国际化必须要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它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交流过程,而不是单向的依附流,如果在交流中没有平等做支撑的话,这样的交流应该予以放弃。其次,要注意所有的国际交流一般都是有代价的,只不过这种代价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在交流中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在国际交流中要懂得计算交易成本,要用价值标准衡量所要实施的交流是否物有所值,应当避免盲目崇拜。同时,在国际交流中也应计算提供服务应收取的报酬。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应当从容对待,不卑不亢,这才是我们应持有的态度。
二、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应对策略
(一)确定国际化理念,对教材、课程实施改革,加快课程建设步伐
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只有课程实现了国际化,在客观上才具备了人才培养的条件。设计国际化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具备适应生活和工作的基本能力。课程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与培养目标相贯通的基础建设,它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课程开发中可以由国内的几所高等院校共同设计开发,并实现资源共享。在教材管理上,应采取评估和专家认定方式确定课堂教材,并且要求教材有更新换代的时间,以便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为会计学科,由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中国比较早,中外办学开展的也比较早,课程国际化的建设程度相对比其他学科也早很多,目前,一些重点大学已开始双语教学,选用的教材基本是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但从全国的角度看发展非常不平衡,有一些学校不仅不加速教材的更新,不选用优秀教材,反而是几年一贯制使用自编教材,如果自编教材可用也行,实际上很多自编教材内容陈旧落后,甚至有的教材错误百出,这种现状必须进行改革。所以,教育国际化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实施,它所贯彻的精神是围绕学生的成长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尤其是教学中采用的教材,必须是先进知识的载体,必须是密集的、有用的信息流。
各个学校通过优秀教材的选用,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达到培养标准的统一。通过课程与教材的统一,便于消除与国外教育水平的差距,能够加快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学分、学历和学位方面的相互承认和资格认证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因素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即具有能够讲授各类国际水平课程的教师队伍。作为大学教师,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高深学问的研究者。通过他们的劳动能够使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后继有人。但教师队伍的成长不能一蹴而就,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开展项目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渠道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多种方式的人才培养。通过这种交流与合作,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技知识及传授知识的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高效率的管理学校的模式,使师资队伍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实现同步。
另外,还要加强对青年教师实践环节的训练,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很多青年教师阅历非常简单,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任何社会实践,从课本上拷贝下来的知识有时难以自圆其说。更多情况下是不知道实际工作中是怎样干的,不能解释程序中的合理连接。因此,应鼓励教师到实践中去锻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当建立教师进修和培养计划,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形式、不同途径的培养和培训工作,这也是提高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
(三)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是会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应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化,由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转化。采取的主要措施应包括: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环节的互动功能
中国的会计改革变化很大,如果用正常的课堂讲授,很多问题难以全面阐述和介绍到,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其他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将大量信息在课堂滚动传播或通过网上公布,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同时,通过网上的答疑、讨论、测试、意见反馈等,可以实现教学中的互动链接,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灵活。
.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既能够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并具有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功能。设计典型的会计教学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和系统说明,这在中国高等会计教育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尝试和改革措施,它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悉各种分析方法。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指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所形成的一种共识。教育的功能就是传输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且高等会计教育还应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应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知识层出不穷,我们不可能在学校将工作所需的知识全部学到,一般只能领略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并使其形成***的学习能力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即学校的教育重心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进行转换,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领悟新方法的能力,学生只有拥有了学习能力才能把握掌握知识的主动权,所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今天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正如“国际会计公司”在1989年的白皮书中所指出的:“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全面能力上,只有这样才能支持一个人一生在执业上的成功。”除学习能力需要培养外,作为会计专业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必须主动配合,否则很难将老师的讲授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四)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会计人才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它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各种专业行为规范,实践能力的提升是要通过会计实践教学来完成。对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可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在大二学年结束后,用一周时间进行实习。此阶段的实习,重点是对会计处理流程的了解和熟悉,通过实习应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并能正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日常的会计处理。第二阶段,在大三学年结束后,用两周时间进行综合实验。综合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受到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的实验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会计实验资料应全部是企业仿真的信息数据,实验内容应包括会计、财务管理、税收、成本管理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公司制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经济业务事项,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基本的数据分析。第三阶段,在大四学年最后学期进行,以校外毕业实习为主,并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研究训练,以便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建立科学的会计教育评价体系
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会计教育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实现会计教育管理的量化考核,以便突出体现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综合水平。建立高等会计教育的评价体系,其意义主要是:一是可以向社会传达学生能力的信号,通过能力形成和分解的量化指标,能够比较真实地概括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学校的培养方式,对于用人单位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学生的能力状况,一般可以准确地判断用人的取舍。二是通过会计教育评价体系,可以综合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情况,相关的评价指标可以与国内、国外相同专业进行比较,并能准确地判断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通过这些信息的提供便于衡量与国外名牌学校的差距,也有利于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是建立会计教育评价体系,引入竞争机制。教育评价指标是会计教育的评价标准,它能够发挥指挥棒的作用,指引教师实施自身提高和自身修炼工程,并且在工作中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各种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的评价说明。评价指标的结构,应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素质是综合。课程设置是知识形成的主要途径,又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因此,对知识的考核实际上就应是对各门课程的考核,在考核中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传统的考核标准,主要是通过考试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种考核方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还应实行学年综合能力测评,根据学年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实施学年的综合考评。学年的综合测试是一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检验,主要从综合能力的角度进行出题。通过这种综合测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思维方式,并在不同的学年逐步提高测评的要求,使能力的培养逐步升级。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学年实习、案例教学、案例策划、小组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多东西还需要进行广泛调查和系统研究,所以,这里只是提出一些基本设想,还有待于今后继续研究。
另外,在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还应建立严格的课程评价管理制度,借助于这种制度定期对会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纠正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达到自我改错、自我纠偏的目的,这是推动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阎达五.面向21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王一兵.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3]项贤明.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主体与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第6篇
关键词:双创教育;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策略
双创教育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简称,是我国高校现阶段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创新创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以创新创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高等数学的基础之上。因此,创新创业背景下的高等数学教育创新是推动双创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双创教育现状分析
在上个世纪末期,国际教育认为创新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创新教育”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在传入到我国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现阶段双创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最近今年当中我国逐渐意识到双创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我国***颁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我国***决定在“十二五”期间为高校学生提供部级的创新创业训练,具体内容包括创新实训项目、创业训练项目以及创业实践项目[3]。在“十三五”中这一战略决策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同时各种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也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针对于国家对双创教育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双创教育所取得的成果,现阶段高校对于双创教育也已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2016年全国超过1256家高校率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同时大赛的成果也得到了有效的转化。此外,高校内部也逐渐加大了对双创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力度,许多高校都已经着手建立双创教育体系。但是从现阶段高校双创教育的具体内容来看,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首先,部分高校的双创教育是自成体系,与现阶段已有的高校教育体系之间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参与双创教育的高校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双创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普及程度不高[4]。其次,大部分创新创业教育都立足于专业课,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涉及相对较少。例如,几乎没有高校将高等数学纳入到双创教育体系当中。这种教育体系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创新创业的开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双创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随着双创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双创教育已经突破了其原有的狭隘范畴,并不是以学生成功的建立一家企业或者申请发明专利为标准,双创教育同时还鼓励学生要以岗位为基础,实现岗位双创。同时在企业建立与发明创造中专业技术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现阶段高校的教育体系来看,许多专业的学生在大一阶段就必须接受高等数学教学,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果高等数学学习不扎实必然会导致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难度大幅度提升,从而导致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51]。但是传统的高等数学教育单纯的以理论教学为主要目的,教学内容繁多、复杂,对于学生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因此,在双创教育背景下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双创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只有具有创新创业思维才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进一步发展。数学本身是一种极具逻辑性的学科,学生在进行高等数学学习时思维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这对于双创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一直以来大部分高校在进行高等数学教育时,往往仅仅关注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时代性与时效性,如果不实现高等数学教育的改革,其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当中思维依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三、双创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育创新策略研究
(一)实现高等数学教育目标的转变
在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数学是教育的基础,一直以来其教学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从高等数学的教育内容来看,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多,许多高等数学教师认为只有具备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才能满足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但是在实际中不同专业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经济学专业侧重于概率统计的学习,部分理工科专业则侧重于微积分、微分方程的学习。但是由于教育目标的影响,大部分高校都会为所有学生提供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所有对数学具有一定要求的专业所学习的高等数学知识完全相同,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6]。因此,高等数学教育目标转变成为双创教育下高等数学教育创新的首要任务。在双创教育中数学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的根本目标在于必要知识的获取。因此,高等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该转向实用性,即高等数学教育应该是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而并不在于辅助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发现,现阶段高校为所有专业的学生所提供的高等数学教育是完全同质化的,根据双创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的教育目标,现阶段必须要实现高等数学教育内容的转变。由于高等数学的体系相对较为完整,同时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也相对较强,后续的学习必须要建立在之前的学习基础之上。例如,只有完成不定积分的学习才能进一步学习定积分的内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要的。例如,对于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来说曲线、曲面积分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完全不会涉及到,学习这部分内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此,简化教学内容是现阶段高等数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高等数学体系的完整性也使得这一简化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现阶段高等数学教师必须要与专业课教师结合起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即高等数学教师需要遵循专业课教师的意见,在不影响数学学习逻辑的前提之下,尽量减少非必要的高等数学知识的学习[7]。其次,针对于高等数学教师还必须要认识到双创教育对实用性的需求,尽量降低高等数学的理论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教材中对微分中值定理进行了大量的详细证明,证明的过程不仅复杂,而且较为繁琐,但是在实际中,学生只需要掌握微分中值定理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条件就行了,并不需要对其证明过程进行深入的探索。因此,教师应该删减微分中值定理证明过程教学,而强化学生微分中值定理使用技能教学。
(三)将双创教育融合到高等数学教育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
双创教育需要立足于客观实际,高等数学也是一种从客观社会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实现双创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现双创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的融合需要通过研究型高等数学教育才能实现。所谓研究型高等数学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根据具体的任务目标,实现高等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首先,高校需要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压缩,在课堂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教育,而通过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特定的工作任务研究完成任务所需要的高等数学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研究型高等数学教育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思维的拓展,而并不是直接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必然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第7篇
当今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学生毕业时发现所学的知识已经过时的现象经常发生。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基层或部门的管理人员,除了职业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甚至国外实习的经历。
(四)实现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赢的局面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者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实现了共赢。有生产经验的、经过认真培养的专业人员对维持和提高企业自身的效率及竞争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和国际性的建议
(一)彻底更新观念,逐步建立区域性高职教育体系
通过舆论宣传、典型引路、***策导向等,逐步确立高职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使区域高职教育逐步形成体系,其中,学历高职教育子系统要体现层次结构,二年制专科层次、三年制副学士学位和四年制本科、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并存,并建立同普通高等教育相协调的学位制度,有选择、有计划地把原有三年制专科职业技术学院高移至四年制本科。
(二)改革高考录取制度
招生、就业***策向高职教育适当倾斜取,以提高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要通过舆论导向、***策导向和就业导向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
(三)建立区域性高职教育投入网络
针对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建设的最大困难是经费不足的现状,迅速建立“***府保障、企业支持、民间赞助”的三结合投入网络。地方***府在保证预算内教育经费到位的基础上,力争划拨专项建设费用;企业和行业要以“长周期、迟效益”的投入视角,支持学校或同学校合作建设好实习、实训基地;制定***策,鼓励民间团体联合举办私立高职院校,按市场机制运行;以省、市、自治区为元单位,计划协调高职教育建设投入,避免没有意义的简单、重复投入和浪费。
(四)统筹规划区域性高职院校的布局
国家和地方教育行***部门合作牵头,劳动部门和行业协会参与共同统筹规划布局,形成面向地方经济、覆盖全部职业、多层次、多规格、灵活多样的高职教育网络。
五、对国际交流与合作问题的思考
(一)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范围内的所有行业和领域都纳入一个国际通行的模式之中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既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要求,又要按照相关行业的国际标准,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所应达到的要求,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于1993年通过IT教育培训、多媒体产品开发和软体开发三方面业务的ISO9001认证,1999年获得软件开发业务的SEI—CMM5级水平,在与微软、SUN等IT巨头结盟的基础上,其课程设计取得国际认证并推行国际通行的技术证书,确保所培养的软件人才能够在国际上通用。
(二)关于高职教育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国外教育机构来华办学对国内的高职教育是挑战大于机遇,因此,国内的高职院校将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不但高职教育领域的人士要有强烈的国际竞争意识,各级***府、教育行***主管部门更应正视这一现实,站在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高度,在***策上、资金上给予高职教育相应的支持。
(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构建中国的高职教育体系
从高职教育的内部分析,学历教育和知识教育仍然是高职院校的主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学历教育与岗位资格培训相结合的高职教育格局尚待建立和完善。国外高职教育同样有社区学院的CBE/DACUM能力本位课程设计模式,澳大利亚TAFE能力本位与国家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以***府投资为主,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体制等等,都可以成为中国高职教育某些方面的范式。
(四)详细了解国外技术学院开发新专业以适应市场的作法
及时掌握国外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的最新信息,并在教学资料上得到对方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专业设置逐步呈现“新、特、活”的特点,并较好地处理面向市场所需的灵活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超前性、保证教学质量所需的稳定性和提高办学效益所需的规模性等四大关系。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大了中国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同时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人才劳动力市场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同在,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要苦练“内功”,又要眼光“向外”,通过借鉴、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使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能较快地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使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尽快适应国际和国内人才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建荣.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2、黄亚妮.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8).
3、李文波.论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J].云南高教研究,2001(1)
4、彭秀芳.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
5、闵光泰,王国苹,颜逊.走国际合作之路强高职教育特色[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1(6).
6、张博,陈育林.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国际合作之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2(12).
7、郝拉柱,李畅游.浅谈利用国际技术合作项目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