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知道“砸缸救童”这个故事;
你也许听过“典地葬妻”这段佳话;
你可能读过《资治通鉴》这部巨著……
那你定会想到一个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历史学
家,中华民族历史星空中一颗璀灿之星――司马光。
司马光生于1019年,字君实,号迂叟,山西夏县
水头镇(原涑水乡)小晁村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
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土甲科,曾担任天章阁侍制
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兼侍读学土等官职。宋
冲宗在位时,因与王安石***见不一,退居洛阳,专意编
著《资治通鉴》。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被
召入京主持朝***,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为相八个月,因积劳成疾,1086年溘然去世。身后赠
太师,封温园公,谥文正。
司马光世代为官,父亲司马池为宋仁宗宝元庆历
年间名臣,官至天章阁侍制,一生以清直仁厚享有盛
誉。司马光从小受家庭熏陶,笃诚好学,一生为人廉
洁,生活俭朴。他还十分重视对后代的教育,他教育孩
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说:“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
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
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反之,“侈则多欲。君
子多欲则贪荣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
败家丧身。,’成为后人身教言传、正身教子的榜样。司
马光“俭能养廉’’的思想,在当今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
的意义。
司马光不仅廉洁俭朴,而且博学多才,勤奋务实。
历史给了他一个特殊的机遇,让他成就了一番伟大的
事业。因“熙宁变法”,他辞退京官,十九年磨一剑,废
寝忘食,编著史书。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一
部294卷300万字的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
鉴》欣然问世。该书取材广泛,考证翔实,文字简明,文
笔生动,为后人所推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珍贵
遗产。
司马光与王安石私交甚好,但在熙宁变法中,二
人在***见上发生严重分歧,王安石主张大刀阔斧地改
革,而司马光则认为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
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制度的制约之内,即
使改革,也要稳妥,认为“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
非大坏不更造也。,’因为“大坏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
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就其竭诚为国
来说,司、王二人是一致的。
司马光的***治观点毁誉参半,在保守派当***的时
候,对其***绩大加褒扬,在他去逝后,宋哲宗令坡
撰写神道碑文,极尽溢美之词,并御书“忠清粹德之
碑’’六字碑额立于司马光墓前;在改革派当***的时候,
司马光不仅没有***绩可言,而且被列入奸相之列。但
司马光的人格品德,不仅为百姓称道,也令对手折服。
时光流逝,如今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位于
山西夏县的司马光墓前涑水清流,绿树成荫,历史的
纷争和毁誉成败也都化作了黄土,陪同着这位长眠于
地下的圣人。当你在司马光墓前驻足的时候,不论你
是怎样的人,一定会留下许多思考,毕竟他通过《资治
通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