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三的成语篇1
1、三朝元老: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出处:《后汉书·章帝纪》中的“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2、连中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带三的成语篇2
无懈可击、势不可挡、不置可否、炙手可热、高不可攀、奇货可居、秀色可餐、岌岌可危、人言可畏、怒不可遏、锐不可当、俗不可耐、坚不可摧、指日可待、后生可畏、唾手可得、触手可及、倚马可待、笑容可掬、忍无可忍、人不可貌相、难能可贵、妙不可言、孺子可教、屈指可数、可歌可泣、势不可当、和蔼可亲、余勇可贾、无计可施。
(来源:文章屋网 .wzu)
带三的成语篇3
2、风发泉涌:大风刮起,喷泉涌现。比喻多种力量或事物并发,发展迅速,声势大;
3、 万斛泉源:本指泉源丰富,后比喻文思敏捷;
4、 林籁泉韵:风吹林木和泉石相激而产生的悦耳声音,泛指天籁;
带三的成语篇4
其一,细推敲两种概念,从回答问题入手。
宾语是动词中心语的支配对象,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词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根据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之间是被涉及与涉及的关系,回答的是“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而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连带成分,它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是补充和被补充,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回答的“怎么样”的问题。例如:(1)他打球。(2)他打〈输〉了。例(1)中,“球”是“打”涉及的对象,回答“什么”的问题,所以是宾语:例(2)中“输”是补充说明“打”的结果,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是补语。
从概念和回答不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是区分宾语和补语的最基本方法。
其二,依词性类别判定,细辨认数量结构。
用分辨词性的办法进行对比也是判定句子成份的方法之一。宾语作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经常用名词、代词或其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而补语则经常用形容词、动词、介词结构或其他动词、形容词性的词语来充当。例如:(1)他看书。(2)他看〈完〉了。(3)他看什么?(4)他看得〈很认真〉。(5)他去新华书店。(6)他来〈自南方〉。以上(1)(3)(5)句子分别以名词、代词和名词短语来充当宾语,而(2)(4)(6)句则以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结构充当补语。
数量结构在句子中既可以充当宾语,也可以充当补语,这时我们就要从词的意义上去区分。例如:他写了三篇;他唱了〈三遍〉。前者中“三篇”指文章之类的东西,是以定语代替中心词,故而是宾语;而后者中“三遍”是指唱的次数,是补充说明“唱”这个动词的,故而是补语。又如:他浪费了三天,他休息了〈三天〉。以上两个句子都出现了“三天”这个“数词+时间名词”的结构,“三天”后面显然都省去了“时间”这个中心词。这时我们要看谓语动词能否跟省略去的“时间”一词进行搭配。能搭配成为动宾结构的,说明动词后面的是宾语;如果不能,则是补语。在前一句中“浪费”可与中心词“时间”构成动宾关系,所以“三天时间”的“三天”是定语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在后一句中,“休息”虽然可与“时间”搭配,但构成了偏正关系,而不是动宾关系,不合句意,故而这里的“三天”是表示时段的补语。再如:他买了二米,线长〈二米〉。前者“二米”是“买”的对象,自然是宾语。后者“二米”是补充说明形容词“长”的,形容词具有不带宾语的特点,故而这“二米”只能是补语。此外,非动作动词“有、等于、变成”等后面所带的数量结构都是这些词所涉及的对象,所以不是补语,而是宾语。例如:我有十个;一个变成了二个;三个加三个等于六个。这些句子中的数量结构都是宾语。
其三,用“得”、“这”二字检验,从“顺序”“结构”分析。
我们知道,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他笑得〈非常天真〉;这花香得〈很〉;他说得〈怎么样〉?但是,如果“得”字不作为结构助词而作为***词素出现时,我们就不能混为一谈。如:他懂得这事。你值得学习。他说得大家受不了。这些句子中“得”字与其它词素结合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词,故而不是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成份是宾语。
用代词“这”可以判定“个”字的宾语和补语。“个”字是最常见的量词,通常用在名词前头。例如:(1)吃个西瓜。(2)吃个〈痛快〉。第(1)句中“西瓜”是“吃”对象,是宾语,且可以在“个”字前面加“这”字;第(2)句中“痛快”是补充说明“吃”的,不可能在“个”字前边加“这”字。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个”字前边能加“这”字的是宾语,否则即为补语。
一般说,动词后边同时有宾语或补语时,是补在前、宾在后,所以宾语和补语在动词后的位置有时也可以做为判定依据。如:他打了〈三次〉球。我织〈成〉一件毛衣。但也有些情况却恰恰相反,是宾在前、补在后。例(1),他每天上山〈两趟〉。当补语是量词结构时,这种顺序较为常见。例(2):你拿杯水〈来〉吧!他撕〈下〉一张纸〈来〉。这两个句子中前者补语是趋向动词,置于宾语之后;后者补语是合成趋向动词,两个部份分别置于宾语前头和后头。有些介词结构也可以放置在宾语之后作补语,如:这件事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带三的成语篇5
一、定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之前;文言文的定语,有的在中心词之前,有的在中心词之后。文言文用在中心词之后的定语,通常较长。为了使语句流畅,往往在定语后面用个结构助词“者”联系,或者在中心词与后置定语之间用个结构助词“之”联系。原文格式是“中心词+(之+)定语+者”,翻译时应该调整为“定语+的+中心词”格式。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这个定语(“烧溺死”)后置句,应该翻译成“(曹***)被烧死淹死的人马很多”,译文通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这句用“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应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译文也通畅。
再看我们要辨析的句子,按照前面对定语后置句的分析,数词“三”做全句的定语,“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是“者”字结构做定语中心语,“者”字在这里为结构助词,依附于动词性词组“举所佩玉珏以示之”之后,与之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表示“……的情形”。既然是定语后置句,那么翻译的时候应把后置的定语放到定语中心语前面,翻译为“多次举起所佩带的玉珏示意项王(杀死沛公)的情形”或“举起所佩带的玉珏多次示意项王(杀死沛公)的情形”,很明显,译文是不通顺的,并且与上下文衔接不畅。
二、主谓句
《现代汉语》中对主谓句是这样定义的: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形成的单句。什么是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也就是主谓关系。
主谓句在文言文中并不是特殊句式,而是一种常见句式。按照前面对主谓句的分析,数词“三”活用为动词,做全句的谓语,“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作主语,“者”字在这里为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起提顿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为“举起所佩带的玉珏向项王示意(杀死沛公)好几次”,与上下文的衔接问题解决了,数词活用为动词在语法上也是成立的,但译文不太通顺。
三、状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里,状语是谓词性偏正短语里的修饰语,介词结构一般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少数放在动词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多数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这种语法现象就是介词结构后置,也就是状语后置。原文格式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介宾短语)”,翻译时,应把后置的介词结构调前,成为“主语+状语(介宾短语)+谓语(+宾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这里的介宾短语“于南阳”,作谓语“耕”的补语,翻译时应该调整到谓语“耕”的前面,作状语,这句应翻译成“我本来是个平民百姓,自己在南阳耕种田地”,译文通畅。
再看我们要辨析的句子,按照前面对状语后置句的分析,数词“三”做举的状语,“者”字在这里也是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起提顿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译文有如下几种:
“范增屡次对项王使眼色,又再三举起所佩带的玉珏示意项王(杀死沛公),项王默默地没有反应。”(《文言文双色诠解》,云南大学出版社)
“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所佩带的玉珏示意项王(杀死沛公),项王(却)沉默着没有反应。”(《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长春出版社)
“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接连三次举起所佩带的玉珏示意项王(杀死沛公),项王(却)默默地没有反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范增屡次用眼色示意项王,多次举起所佩的玉珏暗示项王,项王默不作声,没有反应。”(文白对照《史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上述译文大致相同,数:屡次,多次;目: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示意,暗示;所佩:“所”字结构做定语;以:连词,表目的;之:代词,代项羽;者:句中语气助词,表提顿;三:非确指数词,表虚数,译为再三、多次(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师教学用书》译为“接连三次”,值得商榷)。尤其在句式上,都把“三”提到了“举”(举起)前面,译文文从字顺,又和上下文衔接紧密,应为对“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句式的最佳解释。
带三的成语篇6
【关键词】古汉语 被动句 发展
轨迹 变化 规律
【中***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13-02
被动句就是表示被动意义同时又有明确语法标志的句式。时代的变迁导致语言的变化,被动句作为一种语法范畴,随着语言的变化,它的使用范围是不同的。本文以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作为观察点,揭示古汉语被动句的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
一、被动句的发展
(一)被动句的起源。被动句的起源是汉语史研究中尚未完善解决的问题。王力认为: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文金文里也还是这种情况。真正的被动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随着西周金文被动句的逐步被确认,王力的这种传统观点被改变了。1980年,杨五铭正式提出西周金文已有被动式的观点,并得到王力的支持。潘允中也明确指出,关于被动句的起源时限,应该断自西周初期。然而,对于被动句的起源,唐钰明和周锡复两位先生又提出新的看法:先秦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应上溯至商代。商代被动式为数不多,形式单一,于字式是最早出现的形式。例如:
(1)不若于示?(《殷虚文字乙编》3400)
(2)异其左于矢?(《甲骨文合集》30347)
这两个句子均为由“于”字引介施动者的被动句,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于字式。
(二)先秦被动句。被动形式到西周时期为数还是很少的,且此时被动句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于+施事者”,即由介词“于”加上施事宾语放在动词后面形成;二是“见+动”,即“见”由动词虚化为副词以后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
春秋以后被动句式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于”字式、“见”字式、“见*于*”式、“为”字式、“为*所*”式、“被”字式等,形成了汉语被动式发展演变的特殊历程。如《春秋左氏传》出现了四种被动句式,“于”字式使用最多,“为”字式其次,其中新出现了“为*所*”式。《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中也仍是“于”字式居多,“见”字式比较常见。
(三)两汉被动句。到了汉代,被动句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又出现了三种被动句式:一是“为……所……”式;二是以“被”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三是以“遇”或“遭”作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这三种被动句式在《史记》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也就是在《史记》中被动句有了重要的发展变化。
“为……所……”式在《左传》中仅有一例,但在《史记》中所在多有,并且形式多样:“为”+名+“所”+动,“为”后面的名词是引进的施动者,“所”是助词,在这种句式中意义较虚,起加强被动语气的作用,主要是从结构起联接和标志作用;“为”+名+“所”+动+补;“为”+“之”+“所”+动,表示施动者的名词由代词充当;“为”+“所”+动;“所”+动。
以“被”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被+动;被+动+于+名;被+动+宾。
以“遇”或“遭”作为标志的被动句首次在《史记》中出现,但出现的频率不高。例如:
(3)泯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4)今龟使抵网,而遭渔者得之。(《史记·龟策列传》)
(四)魏晋南北朝被动句。魏晋南北朝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被动句主要是“为……”及“为……所……”式。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也出现了带宾语的“被”字式。
“为……”式被动句分为三种情况:“为NV”式;“为V”式;“为N见V”式。
“为……所……”式被动句分为七种情况:“为N所V”式;“为所V”式;“为N+(修饰语)+所V”式;“为N所V+(宾语)”式;“为N所V+(补语)”式;“为N所见V”式;“为N之所V”式。
带宾语的“被”字句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例如:
(5)时(刘)焉被天火烧城,车具荡尽。(《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
(6)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三国志·魏书·张至存传》)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到了唐代被动式又有了新展,“被”字的前面有主语,动词的后面仍有宾语,而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又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所领有的。他说的正是被字句带宾语,从例(5)、例(6)来看,说这种句式产生于唐代是有误的。
(五)隋唐五代被动句。隋唐五代是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被动句式在隋唐五代时期已有了很大发展,表现了中近古被动句式的特点。通过对《世说新语》、《敦煌变文》进行考察,隋唐五代被动句式的基本特点也非常清晰,被动句式有“于”字句、“见”字句、“为……所”句、“被”字句、“吃”字句和综合式等多种形式。“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为……所”句这四种句式已用例甚少,是上古的残留,这段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被”字句和新出现的“吃”字句。
“被”字句结构形式多样化。“被”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句式使用频率一样,带宾语的“被”字句已普遍使用。“被”不带宾语的句式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被+V;被+VV;被+V+宾语。
带宾语式的被字句中的宾语大部分是单音或双音名词,有的是专名,有的是偏正结构,有的是并列结构,也有的是代词,表现在这个位置上的成分有相当的灵活性。大多数“被”所引进的宾语是行为的施动者,但也有少数不是行为的施动者,而是施动者所造成的结果或所运用的工具。例如:
(7)登时草木遭霜箭,是日山川被血荼。(《敦煌变文·李陵》)
另外出现了“吃”字被动句式的萌芽,“吃”字句变文中仅有一例。例如:
(8)黄羊野马捻***拨,虎鹿从头吃箭川(穿)。(《敦煌变文·王昭君》)
例(8)中的“吃”带上了关系语,引出了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被动的意义非常明显。
(六)宋元明清被动句。宋元明清被动句式都已经比较稳定,旧有的“为”字式、“于”字式、“为……所”式等都已经消亡。被动句使用得最多的是“被”字句,也有用“吃”表被动的,但不普及,在《关汉卿戏曲集》中也仅有几例,在宋元稍后的作品中就多见了。大约到了清代,“被”的可替换词又有“叫”、“给”。
“被”字句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被+V,“被”与动词之间不带宾语,这种句式是少数;“被”+宾语(施事者)+ V,这种句式占多数;被动与动补结构相结合的用例很多,动补式是《关汉卿戏曲集》的一大特点,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趋向、程度,其中还出现了介宾结构作“被”字句的补语,表处所。例如:
(9)可怜见一个老的被人打死了。(《关汉卿戏曲集》)(表结果)
(10)又被哨马赶上。(《关汉卿戏曲集》)(表趋向)
(11)浑家,则被你想杀我也。(《关汉卿戏曲集》)(表程度)
(12)被我下在牢中。(《关汉卿戏曲集》)(表处所)
“吃”、“叫”、“给”字在被动句中都表示“被”义。例如:
(13)武松右手却吃钉住在行枷上。(《水浒全传》第三十回)
(14)太太倒不糊涂,都是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15)就是天也是给气运使唤着。(《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例(13)、例(14)、例(15)的“吃钉住”、“叫金刚菩萨”、“给气运”都是“被……”,它们都是符合被动格式的完整的被动句。
二、被动句的变化规律
被动句的变化规律是有章可循的,纵观整个被动句的发展史,可总结出被动句的变化规律。
(一)类化。从商代最早出现的被动形式“于”字句开始,西周、春秋一直沿用“于”字式,并且使用广泛。随之在此时期也产生了“为”字式和“见”字式,这种句式又一直沿用到魏晋南北朝的汉语中。从两汉到魏晋,“为”字式的生命力和组合力都极为强大,《左传》中仅有一例“所”字加用在“为”字被动句的动词前,形成“为N所V”式,到《史记》已发展为“为N所V”、“为N所”、“为之所V”、“为所V”四种形式,魏晋南北朝是“为”字式的顶峰时期,“为……”式有三种情况:“为NV”、“为V”、“为N见V”。“为……所……”式已由《史记》四种情况发展到七种情况,即“为N所V”、“为所V”、“为N+(修饰语)+所V”、“为N所V+宾语”、“为N所V+补语”、“为N所见V”、“为N之所V”。
从战国末期“被”字句萌芽起,“被”字一直是被动句最醒目的标志,到了汉代“被”字句普遍应用,当时的“被”字句还不容许有关系语(施事者)出现,只是简单地把“被”字放在被动词前,不过也有三种情况,即“被V”、“被V于N”、“被V+宾语”。到了中古,“被”字句有了新发展,魏晋时期带宾语的“被”字句已出现,隋唐五代带宾语的被字句普及,结构形式多样化,出现了“被V”、“被VV”、“被V宾语”、“被NV”、“被NVV”、“被NV宾语”、“被NV宾语V”、“被NV宾语V宾语”、“被NV补语宾语”等。到了宋元明清“被”字句趋于稳定,基本固定在带宾、不带宾、与动补结构相结合三种模式上。
(二)替换。被动式的基本格式不变,由新的表被动关系的介词替换原有的介词,这是被动句式在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规律。
首先出现的被动句是“于”字式,随后“见”字式、“被”字式产生,它们虽然形式多样,但基本格式有相似之处,并且在很多时候是可以替换的,存在的问题是用哪一个更加贴切而已。
唐代汉语里,“被”字已占据“独尊”的位置,但《敦煌变文》中又出现了可替换的介词“吃”,宋元明清时期,“吃”表被动已得到认可。大约到了清代,“被”的可替换词又有了“叫”和“给”。但“吃”、“叫”、“给”并不能完全替代“被”,“被”表被动关系一直到现代汉语中。
(三)拼合。汉语被动句相关句式的拼合也是被动句变化的规律之一,但拼合的情况不多,出现的频率也不高,仅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为N见V”式,是“为NV”与“见V”的拼合。例如:
(16)***为天下见善矣。(《庄子·至乐》)
(17)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二是“为N所见V”式,出现较晚,是“为N所V”与“见”的拼合。例如:
(18)倘恐自嫌,已为恶逆所见染污,不敢倡言,永怀伊戚。(《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注引《魏略》)
(19)恨辂才长命短,道贵时贱,亲贤遐潜,不宣于良史,而为鄙弟所见追述。(《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注引《管辂别传》)
三是“被……见V”式,是“被”字式与“见”字式的拼合。例如:
(20)今被平王见寻讨。(《敦煌变文·伍子胥变文》)
(21)汝今日莫非被董太师见责来?(《三国志通俗演义》)
除类化、替换、拼合这三个基本规律外,被动句的变化也遵循着旧形式消亡,新形式产生的最一般规律。总而言之,被动句从萌芽到发展到旧有形式的消亡都是有章可循的,变化的规律也清晰明朗。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3]唐钰明,周锡复.论上古汉语被动式的起源[J].语言文字学,1985(12)
[4]廖振佑.古代汉语特殊语法[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
[5]许嘉璐.古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刘子瑜.敦煌变文中的被动句式[J].湖北大学学报,1997(1)
[8]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带三的成语篇7
关键词:“死了” 语义特征 语法意义 语法功能
日常生活交往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今天热死了”、“我快被他气死了”等等。在这些句子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结构“...死了”。“死了”前的词大致可以归并为动词和形容词两大类,称为“V/A死了”结构。分析“V/A”,可以得出两种类型,即表示行为动作的“V/A1”和表示形容义的“V/A2”,分别形成结果句和程度句。这类句式的语义语法特点,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死了”的义项和“V/A”的类型。
一、“死了”
(一)“死了”的结果义
“V/A”和“死了”的关系可以用“因V/A而死”来表示,有两种意义:①“死了”采用实在义,表死亡、失去生命。 ②“死了”采用固定义,表不能通过,不可改移,丧失作用 。
(二)“死了”的程度义
表某种状态、情绪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有以下形式:
1、单独使用表示“死亡,失去生命”。如:死了的鱼看起来不是很新鲜。
2、用在某些动词后,表示“死亡、失去生命”。如:在那个困难的时期许多人活活饿死了。
3、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不能通过,不可改移,丧失作用”。如:这捆柴火已经捆死了。
4、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还可能不属于实义动词,而是其意义发生了虚化,表某种状态、情绪程度之深、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如:这些天热死了。
本文只讨论用在动词、形容词后的“死了”即2、3、4三种形式中的“死了”,把表达2、3、4三种不同意义的形式分别称做A1、A2、A3。
二、“V/A死了”结构的“V”和“A”
A1、A2中的“死了”采取的义项都是结果义,二者共同特征是形容词不能进入这两类结构。
(一)能进入A1的“V”
能够进入A1的动词,要是含有一种“(使)破坏、(使)消失”的意义或表示强烈感受、直觉的动词,且单音节动词居多。有些单音节动词不能进入A1,如“写、飞、摸、画”。其中部分词动作轻微,造不成宾语对象由生到死的变化,另一部分是诉诸人们无关和一些不直接和宾语对象发生接触的,这些动词没有致‘死’的力量,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动词,它们只能带非生物性宾语,这与‘死’发生语义矛盾,也不能进入该结构。
(二)能进入A2的“V”
A2中动词虽然也是行为动作动词,但和A1不同,能进入A2的动词多含“固定、约定、使合拢、使关闭”意:插、绑、钉、管、记等。该类中动词要求宾语为非生物性,A1中动词要求宾语是生物性。
A1、A2表示由此类“V/A死了”中的谓词产生的结果。如:他失手刺死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被刺死了)。
(三)、能进入A3的“V”和“A”
1、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爱、刺激、气、讨厌、恨、羡慕等。如:我快被这件事气死了。其他带有程度性意味的动词也可进入这种形式:踩、踢、挤、笑、吵、浪费等。如:这园子挤死了。
2、与人的主观感受想法等有关系的形容词
表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的形容词:冷、热、烫、痒、香、臭等。部分表示心里感觉的形容词:闷、盖、恼、臊、累、冤等。表示人或事物属性或特征的一般形容词:多、重、乱、丑、小气等。
虽然A3中的“死”被看作意义发生虚化而产生的虚词――副词,但其语法意义并不简单等同于“死了”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而是表示某种动作或性质到了很强、很深的程度。如:昨天晚上停电的时候我怕死了!(“怕”的程度很深)。
三、“A、V、死”的语义指向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三类结构主宾语的情况。
(一)宾语的有无
A1、A2后、可以接宾语。A1、A2如果没有宾语,则一定是受事主语,整个句子表示被动意义。A3通常不带宾语,只有少数能带宾语,如:这种生活我厌倦死了。
(二)宾语的类型
A1、A2都可以带宾语,A1所带宾语是有生命的,A2所带宾语是无生命的。
(三)语义指向分析
该结构语义指向包括两方面:“死”的语义指向和“A/V”的语义指向。这里我们统称为谓词性成分“W”。
由于A1常带宾语,这时“W”语义指向主语,“死”的语义指向宾语。如:你问他为什么杀死了这些羊(他杀+羊死)。不带宾语时,“W”和“死”都指向主语。如:他虽然逃出了追兵的手掌,还是饿死了(他饿+他死)。
A2中W如带宾语,谓词语义指向主语,“死”语义指向宾语,如:他堵死了这个房间里的鼠洞。如不带宾语,则表被动意,这种情况下“死语义指向主语,“V”的语义指向没有出现的人或物。如:木箱子已经钉死了。
A3语义指向与A1、A2不同,A3中“‘死’的意义已虚化,它与前面的成分不是平行的,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依赖前面的成分而实现,所以,“死”语义指向性状(谓语)本身。(张谊生,2000)
四、“A/V死了”充当的句法成分
1、A1、A2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
2、A3能充当多种成分:
(1)常充当谓语。如:每到清晨楼下的叫卖声吵死了。
(2)充当补语。如:姐姐把他形容得讨厌死了。
(3)充当状语。如:哭死了也没人帮你。用作状语的时候比较少。当它作状语时,通常与它所修饰成分表示某种关系:条件、让步、因果等。上面例子也可以改为:即使哭死了,也没人帮你。
参考文献:
[1]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带三的成语篇8
关键词:补语 程度 状态
带“得”字的补语属于补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在“述语+得+补语”结构中的补语可以细分为可能补语、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三类。其中可能补语由于语义上明显的表可能性而较容易分辨出来。相比之下带“得”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由于结构类似、语义关系相近等原因界限模糊,极易发生混淆,在学界也存在诸多争议。
熙采用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两个概念,认为带“得”的补语除表示可能外,大多表示状态。程度补语是由形容词加上“极、多、透”组成的述补结构表示程度,且程度补语带后缀“了”,不带助词“得”。而认为“好得很”“闷得慌”等带“得”字的补语“形式上是状态补语,但和一般状态补语不同,没有相配的否定形式”,所以“也是表程度的”。[1]
陆俭明将述补之间用“得”组合的结构分为三类,分别为带可能补语的述补结构、带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带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将“好得很”“高兴得不得了”“气得要命”等用法归为程度补语,将“洗得很干净”“说得不很清楚”“吵得谁的话都听不见”等用法归为状态补语。[2]
邢福义将这里讨论的状态补语称为“评判补语”,而将程度补语和评判补语都归于状况类补语。程度补语表示心语行为性状的程度,由“很、极、透、万分”等程度副词、形容词“出奇”、“不得了、要死、要命、不行”等谓词性结构等三类词语充当。评判补语表示对心语行为性状的评议和判断,心补之间要求用“得”,二者语义关系为“补语评判心语为怎样”。这类补语不同于程度补语,尽管它包含有程度因素,但又有特定的评议内涵。[3]
黄伯荣、廖序东认为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意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谓语中心主要是形容词。[4]
一、带“得”字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产生混淆的原因
补语类别本身是按照语义的标准划分的,我们说的程度补语、状态补语都是补语的意义类别。但是,由于汉语语义的复杂性,单纯考虑语义往往难以准确判断。例如“他高兴得”中补语“眼泪都流出来了”可以说是一种状态,也可以理解成高兴的程度。可见单靠对“程度”和“状态”两个词字面意思的理解是很难对两种补语加以区别的,这是因为二者存在很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也正是二者之所以产生混淆的原因,具体表现在结构的相似和语义的相似。
(一)结构的相似性
带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例如:
(1)这里闹得。
(2)身体好得。
(3)心里痛快了。
(4)天已经黑了。
带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例如:
(5)眼睛瞪得。
(6)他高兴得。
(7)雨下个。
(8)打了个。
可以看出,程度补语的结构形式大致有两种:即例(1)例(2)中的“述语+得+补语”和例(3)例(4)的“述语+补语”。同时,状态补语的结构形式也存在两种类型,即例(5)例(6)的“述语+得+补语”和例(7)例(8)的“述语+个/了个+补语”。其中“述语+补语”型的程度补语和“述语+个/了个+补语”型的状态补语各自特征明显,不易造成混淆。重点在于两类补语都具有一种相同的“述语+得+补语”形式,都在述语和补语之间存在一个结构助词“得”,单纯从形式上很难将两者分辨清楚。这种形式上的相似性是两种补语易混淆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语义的相似性
作为补语的两种不同意义类别,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在语义上的相似性是二者难以辨别的根本原因。如前文所讲,“眼泪都流出来了”可以说是一种高兴状态,也可以理解成高兴的程度;再如例(5)中“大大的”是动作“睁”的状态,而如果强说成是“睁”的程度,似乎也无可厚非。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在语义上的相似性之一在于两种补语补充说明的对象都是正在发生的状况,而对于正在发生的状况,具体是说明状况还是单纯说明程度就显得不太容易辨别。“闹得慌” “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都是对正在发生的动作或状况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二、句法层面的区别
前文提到带“得”字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都具有相同的“述语+得+补语”形式。然而仔细分析起来,虽然“得”字本身作为结构助词在两类述补结构中的功能基本一致,但是由“得”连接的述语和补语在性质和构成上都有着一定的区别。
(一)述语的性质不同
带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例如:
好得很 闹得慌 忙得要命 少得可怜 懒得可以
疼得厉害 累得够呛 高兴得不得了
带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例如:
来得猛 去得快 听得津津有味 说得热火朝天
忙得焦头烂额 兴奋得叫出声来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程度补语前充当述语的词为形容词。“好”“闹”“忙”“懒”“疼”“高兴”等都是形容词。黄伯荣、廖序东指出,程度补语“谓语中心主要是形容词”。[5]而状态补语前面的述语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来”“去”“听”“说”等是动词,“忙”“兴奋”是形容词。
从补语的功能来看,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根据此定义分别对应下来:述语是动词的,补语表示由于动作呈现出来的状态;述语是形容词的,补语表示由于性状呈现出来的状态。这也就解释了状态补语前的述语之所以可以由形容词和动词两类词来充当。
(二)补语的性质不同
1、程度补语本身数量较少,一般为特定的单个词或短小的词组,按词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副词。例如“很”。
“很”是最有代表性的程度补语,也是适用性最广的程度补语。可以说在“得”字述补结构中,能带程度补语的述语都可以与“很”搭配。“很”本身是程度副词,其本意就是表示程度高。
(2)形容词。例如“慌、多、远、可以、可怜、厉害、够呛”等。
程度补语中,形容词在数量上是最多的,大多数的程度补语其本身都是形容词。但被放在补语位置上之后,其原本具体的词义已经变化,抽象为程度深的意思。
(3)动词性词组。例如“要命、不行、不得了”
与形容词的情况相类似,动词性词组作程度补语时,原本的意义极大地虚化,只表示程度深的意思。“忙得要命”并非忙到生命垂危的地步,“美得不行”也无关于行与不行,动词性词组在这里的使用有夸张意味,并最终意义虚化且固定为表示程度深的意义。
2、状态补语的结构类型相对要复杂得多,可以是单个词,也可以是很长的的词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结构类型:
(1)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例如:
(11)这件衣服洗得。(不表可能)
(12)这件衣服洗得。
(13)这件衣服洗得。
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是状态补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其中又可以具体分出若干小类别。如例(11)中“干净”是单个的性质形容词;例(12)“很干净”是由“程度副词+性质形容词”构成的状中结构;例(13)的“干干净净”属状态形容词,具体来说是由性质形容词重叠之后变化成的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作状态补语的用法非常普遍,如“长得高高的”“染得黑不溜秋”“听得糊里糊涂”等等。
(2)动词性短语。例如:
(14)他忙得。
(15)他累得。
(16)他愁得。
动词性短语作状态补语,补语的内容更加丰富,描述性更强,可以容纳的信息更多。一般来说,动词性状态补语语义上指向谓词的主体。
(3)主谓短语。例如:
(17)他热得。
(18)他吓得。
(19)他高兴得。
主谓短语作状态补语同样也使得状态补语能够容纳更加丰富的语言信息,从而更加生动地对述语或述语的语义主体进行说明。
(4)拟声词。例如:
(20)那姑娘正哭得。
(21)窗外的大雨下得。
拟声词作状态补语的表意作用与状态形容词很相似,由于拟声词是一个***的词类,故单独列出。如果在拟声词后加“的”,例如例(20)和例(21)如果说成“那姑娘正哭得稀里哗啦的”“窗外的雨下得噼里啪啦的”仍然成立,意义没有变化,用法上相当于状态形容词。
三、语义层面的区别
所谓程度补语、状态补语本身就是以意义为标准进行划分的意义类别,两者最根本的区别还在于语义。所以要判定一个补语的类别,最核心的还是对语义的辨别。而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之所以容易混淆,主要也是在于语义层面的界定不清。顾名思义,程度补语表程度,状态补语表状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仅凭这种直观的理解,并不足以在复杂的语义关系中对补语的类别进行界定。
(一)意义虚实
程度补语的意义虚无,例如:
(22)肚子饿得。
(23)天热得。
状态补语的意义实在,例如:
(24)风筝飞得。
(25)那阵雨来得,去得。
可以看出,(22)(23)中的程度补语“慌”和“要命”意义是虚无的。前文在讨论程度补语的结构类型时也提到过,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作程度补语时,其原本的词义是虚化了的。这里的“慌”和“要命”除表现程度深之外,并没有实际意义。如果将这些程度补语省略,原句仍然成立,且基本意义不变,如:
(22)a.肚子饿。
(23)a.天热。
变换后的句子与原句的差别仅仅在于没有强调出程度,基本的意义是一致的,且新句子本身也成立。这就说明程度补语本身不具有实际的表意作用。相比之下,状态补语则含有明显的实际意义。(24)(25)中“高高的”“猛”“快”都表示着本来的词义,都有实际意义。如果将状态补语省略,则原句可能不成立,如:
(24)a.风筝飞。
(25)a.那阵雨来,去。
原句在去掉状态补语之后,本身已经不成句子。即便我们为其加上助词,使其形式上成句,如“风筝飞着”或“风筝飞了”,也与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可见状态补语的缺失会造成句意的不完整,这就说明状态补语在句中承担着重要的表意作用,状态补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意义虚实是分辨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最直观有效的一条标准。通过摘除补语,看摘除后的句子语义是否完整,从而判断补语语义的虚实,进而判定补语的意义类别。
(二)语义指向
补语的语义指向有多种情况。陆俭明先生曾将补语的语义指向分为六种具体情况,即指向述语成分本身、指向述语动词施事、指向述语动词受事、指向述语动词工具、指向述语动词处所、指向述语动词目的。[6]这种分类说明了补语语义指向的复杂性,但是忽略了述补结构中述语是形容词的情况。当述语成分由形容词充当时(如“兴奋得叫出声来”),无所谓述语动词,也就无所谓施事与受事了。对于补语的语义指向,黄伯荣、廖旭东则指出“从补语的语义指向看,却不都是指向它的中心语的,有的是指向主语或宾语。”[7]这种说法显然涵盖了更多的情况。
五、结语
尽管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在形式和语义等方面存在很高的相似性,但是作为两种不同意义类别的补语,二者在不同层面都存在一定差别。从句法上看,程度补语前的述语只能是形容词,状态补语的述语可以是形容词或动词;同时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的构成成分也各不相同。从语义上看,程度补语意义虚无,省略后原句意义基本不变,语义指向述语内容本身;状态补语意义实在,不可省略,语义指向句子的主语部分。从语用上看,含有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其形式本身具有增强语气的功能,表达重点在于述语的内容;含有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其形式不具有增强语气的功能,表达重点在于补语部分的内容。总之,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和功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更好地对两种补语的特点加以研究。
注释:
[1]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33,137.
[2]陆俭明.述补结构的复杂性.语言教学与研究[J],1990(1).
[3]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9.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5-96.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6.
[6]陆俭明.述补结构的复杂性.语言教学与研究[J],1990(1).
[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5.
[8]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
[9]李临定.带“得”字的补语句[J].中国语文,1963(5).
参考文献:
[1]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陆俭明.述补结构的复杂性.语言教学与研究[J],1990(1).
[3]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王理嘉,陆俭明等.现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
[7]李临定.带“得”字的补语句[J].中国语文,1963(5).
带三的成语篇9
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转换了话题,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意连贯,重点突出。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岭,墓周围古松苍翠,石栏环卫,庄严古朴。四个铁铸人像置墓门两侧,即陷害岳飞的臭句昭著的*佞秦桧夫妇等人。
该段陈述的话题(题(主语)为“岳飞的墓”,全段只有紧紧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才能保证语意的贯通;而画线句的主语是“四个铁铸人像”,这就转换了全段的话题,破坏了语句的连贯性,所以应调整为“墓门两侧置四个铁铸人像”。
二、行文的照应性
做语言连贯主观题,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又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如: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爱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这段话中④句中“就进入……的草原带和森林带”是本段具有总插性的句子,为此下文叙述“草原带”,再叙述“森林带”。②句是写草原上的情景,而①③⑤句是写与森林有关的内容,所以②句应排在前一层次,①③⑤句应排在后一层次。至于①③⑤句的内部排序,①句中“在南坡”与②句中“在北坡”相照应,自然应排在前;第③句中“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既“勾前”——紧扣①句中的“原始云杉林海”、“棵棵巨杉”,又“连后”——引用下文“野生动物”和“森林鸟类”在其间的活动,所以应排在中,剩下的⑤句应排在后。综观上述分析,几个句子排列的先后顺序应为④②①③⑤。
三、格式的一致性
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这样,既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该题画线处的五个短语,都是“修饰语+中心语”式的偏正结构,但格式各异:修饰语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动词;中心语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动词。为保持格式的一致性,各短语应都组合成以动词为修饰语、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结构,即:“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四、分承的对应性
在几句自豪感中,前面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提起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前后表述一致。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水”,①有汪汪一碧的,有晶莹清澈的,有凌空飘逸的,它们是瀑布、深潭、琼浆。它们逼真地描绘出水的②色、形、质。
该题画线处①描绘的是不同“水”的特点,画线处②揭示的是描绘的角度,二者都必须依照文章中已确定的对象(瀑布、深潭、琼浆)排序。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整合出“对象——特点——角度”三者的分承对应关系:瀑布——凌空飘逸——形,深潭——汪汪一碧——色,琼浆——晶莹清澈——质。据此,该题画线处①②的语序即可准确排定了。
五、风格的趋同性
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风格应当趋于同一,要平实都平实,要生动都生动,要庄重都庄重,要简约都简约,要用修辞格都用修辞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脉的贯通。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删改画线的句子,使整个文段语言风格一致,前后语句音节对称匀整。
①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②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喧,又添蛩语。③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谢;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④笛笙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这段文字的整体风格是简约古朴,而且第②④句均为对偶句。画线句夹在第②④句之间,相对而言就显得错落平白。为保持全段语言风格的趋同性,画线句应参照前一分句的结构和用词进行压缩,使之简约古朴,并与前一分句形成对仗,即“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六、事理的逻辑性
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语意通畅。
我们的***员干部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改进作风,强化宗旨意识,①解民忧,②带民富,③知民情,④以实实在在的业绩,⑤以务实求真的作风,实践“三个代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依赖。
从事理逻辑来讲,只有“知民情”,才能“解民忧”,进而才能“带民富”;“务实求真的作风”是取得“实实在在的业绩”的前提和保证。所以,该段画线处的语序应调整为:③①②⑤④。
七、组合的俗成性
有些并列词、句的先后顺序很难以一种科学的手段加以定位,它们遵循的往往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组合顺序。比方说“山”与“水”,我们通常都组合成“山水”,而不组合成“水山”如“山水画”;再比方说“天”与“地”,我们通常都组合成“天地”,而不组合成“地天”,如“天南地北”。如:
下面①—⑦是从文中横线位置摘录出来的词语,在文中它们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
“世界屋脊”上的 ,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成为一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①晶莹的湖泊 ②大漠 ③奔腾的江河 ④雪岭 ⑤数不清的珍禽异兽 ⑥草原 ⑦冰峰
考生解答该题最大的困惑是①与③、④与⑦的组合顺序。“湖泊”与“江河”,人们约定俗成的组合顺序是“江河湖泊”,所以①与③的组合顺序应是③①;“雪”与“冰”人们约定俗成的组合顺序是“冰雪”,如“冰天雪地”,所以④与⑦的组合顺序应是⑦④。
八、音节的匀整性
带三的成语篇10
关键词:导致 引起 致使义
前几日,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一名留学生突然问起“导致”和“引起”的区别。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里给出的解释是用“引起”来解释“导致”的,二者的词性相同,均是动词,这种互训的方法的确给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但经我们调查发现在有些情况下,二者是不能互换的,而且区别明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
一、语义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义上。“导致”和“引起”都是致使义动词。“前边的事物是因,它后边的事物为果,后边的事物的出现以前边的事物为条件。”1
但是,首先,“导致”的因果味较浓,一般用来强调上文和下文的因果关系。而“引起”则侧重于一种事情、现象、活动使另一种事情、现象、活动出现,强调的更多的是引带关系。比如:
(1)就是这次感情危机,直接导致了我的学习成绩下降,以至于让我考高时名落孙山。――《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2)地球变暖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其次,“导致”后面一般跟着不好的事,属于消极意义。而“引起”没有限制,既可以跟消极的,也可以跟着积极的。而当“导致”和“引起”用在同样的句子中时,其事情,“导致”比“引起”显得要更严重。
(1)我国毒物泄漏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导致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喷洒过汞制剂的粮食、水果、蔬菜中都含有汞,可直接引起食物中毒。――同上
(3)尤其是《新青年》杂志上的进步文章,引起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对俄国***的向往。――《中共十大元帅》
因此,“导致”不仅可以更好的强调因果关系,更能体现出严重的意味。
二、语表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导致”和“引起”它们后面所带成分也有些细微差异。下面是对北大语料库中语料的分析,列出表格如下: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一),“导致”和“引起”都属于致使义动词,“前边的事物是因,它后边的事物为果,后边的事物的出现以前边的事物为条件。”2后边的果一般为某件事物的发生,所以,“导致”和“引起”的后边一般是谓词性的词或短语。这点尤其表现在“导致”上。
(二),二者也可带体词及体词性短语,但有些不同。“导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带谓词性的词或短语,带名词及名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仅占了13%。仔细观察,它可带的名词范围比较窄:病名,结论或后果,问题,灾祸及事物专名。除病名以外,其他都是谓词性短语的名词性转化称法,换句话来说,通过上下文,他们都可以用谓词性的短语转换。
(4)这种及中国所导致的***治后果是:占总人口比例很小的工业无产阶级却具有很高的组织。――《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5)周济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国怎样应付1999年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说…… ――同上
(6)诸多吉凶祸福都托之于神,以为是由于自己的某种过错才导致了灾祸,受到神的惩罚。――同上
(7)其长官节度使拥有******大权,逐渐发展成割据势力,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 ――同上
例(4)中“后果”,这个“后果”指“占总人口比例很小的工业无产阶级却具有很高的组织”;(5)中“问题”实际就是“大学生就业”;(6)和(7)也一样,都是所发生的事件的转称的代名词。
而“引起“所带名词的范围要比导致要大,占得比例也要相对多一些。除了可以带病,问题,灾祸以外,还可以带兴趣,反应,感觉,洪水,压力等。如:
(8)尤其是《新青年》杂志上的进步文章,引起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对俄国***的向往。――《中国十大元帅》
(9)这部电视剧拍得很成功,在全国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10)地壳岩石的可塑性很小,当它受到地壳运动引起的强大外力时,会发生断裂和破碎。――《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我认为两者所带名词的情况有所不同,是由于致使义的强弱有关。虽然“导致”和“引起”都属于抽象致使动词。“本身只带有致使义的动词,如使,令,叫,致使,导致等,称为抽象致使动词。”3但是,二者的致使义的强弱不同。“导致”的致使性强,也就是说,“导致”强调使某件事情性质等发生了变化。所以后面通常情况下都是谓词性词或短语,表示引起了某件事的发生或发生了变化;而“引起”致使性较弱,后面也可带体词性词或短语,可以表示引出某事物。
这点可以用“小三角”加以证明。“任何事实都存在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个角度。包括‘表里印证’和‘语值验察’两个方面。所谓表里印证,是指表里之间寻找规律性联系,以揭示有关事实的特定规律。”4前面已经说过“导致”强调的是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因果关系,强调致使某件事的发生或变化,所以致使性强些,后面大多数情况下带谓词或谓词性短语。而“引起”不仅表示因果关系,更多的还是强调引带关系,所以致使性稍显弱点,后面可以带名词,表示引出的某事物。
(三)“导致”还可以带被动句和状中短语,但“引起”不行。如:
(11)因近亲结婚、遗传并地方病等导致出生缺陷率达15‰左右。――――《中国***府白皮书.中国计划生育》
(12)……情报认为一名本月1日试***登上英航的BA223航班,导致1名美***士兵死亡,2名士兵受伤。――――《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这两例中的“导致”换成“引起”,似乎就不太合适了。
三,结语
“导致”和“引起”的区别主要在意义上。“导致”强调的是因果关系,后面一般都是消极意义的事件;“引起”即强调因果关系,但也强调引带关系,后面的事件既可以是消极意义,也可以是积极意义。在语法上,二者大致相同,但“导致”后带名词的情况及范围要比“引起”少得多,而且“导致”后面还可以带被字句和状中短语,而“引起”后一般不带。一种语言事实的存在有其必然的价值,“导致”和“引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虽然相同,但仔细考察,还是不所不同,各有其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田仲民.“引起”的一种错误用法.[J].语文建设.1996.12
2 田仲民.“引起”的一种错误用法.[J].语文建设.1996.12
3 周红.从“致使性“特征看动词的类型及其语义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