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进现实篇1
我们经常会面临关于梦想和现实如何抉择和处理的困境。正是它们之间的反差造成我们经常面临逃脱不了的困惑。所以我很同意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但是相比而言,我更同意这样一句话:活到老,困惑到老。梦想与现实,何去何从,如何识别界定,怎样把握权衡,这些问题,电影本身无法解答,因为电影是假的,是虚构的,但是我们的困境是真实的。我们可以用电影这种虚幻而真实的东西去表达我们真实的困境和生活。我们的人生要面临和解决的无非那几个问题:比如我该是什么样的我?我为什么而存在?等等。其实,归根到底我们只要解决好“我”这一个问题就足够了。所有的感情,价值,才能,社会关系,梦想还不是因为有“我”才有意义,而我要解决好的关于“我”的问题除了像西方谚语所说的“认识你自己”之外,你还要真正地解决好你自己。
我不知道老徐是不是厌倦了她现在的生活,我也不确定老徐是否正在面临关于“鸡毛和蒜皮”的困境,但我能肯定的是我知道很多人正在面临这样的困境。我们需要找出自己最适合和最喜欢的,适合不一定会喜欢,喜欢的不一定适合,但你必须弄明白。一个人,有很多个我。我是多变的,所以我们自己也会困惑。问题是我开始以为自己找出我了,可是现在又不清楚了。
梦想是什么?现实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什么决定了什么?当你的脐带被剪断,你是掉进了梦想还是掉进了现实?你从高楼坠落,你是掉进了梦想还是掉进了现实?如果你累了想卸妆,该卸掉梦想还是卸掉现实?如果你想真实一点――问题是哪个是真实?《梦想照进现实》里的男女谈论的不是一个本子该怎么改的问题,而是梦想和现实、我与其他的问题。
在这部电影里,你永远无法确定剧中人的语言的意义,无法识别他们是用假话掩盖真话,还是在用真话掩盖假话。不仅如此,你也不能确定他们是在用现实掩盖梦想还是用梦想掩盖现实。他们每一句话都像是心里话,推心置腹,然后每句话的后面一句话都告诉你“别逗了,你还真当真了?我现在说的才是真话”。他们面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无法界定,无法分辨谁是谁,无法分辨理想,无法分辨颓废,无法分辨该与不该。痛苦如故,生命依旧;无可改变,因而放弃改变。因此这边两人讨论得上天入地,那边的剧组电话依然按部就班,似乎从来没有痛苦发生。正如生命的原汁原味。混沌一片,这个世上每时每刻人们都在表演,永无卸妆的时候。你以为你真实了,别逗了,你只不过正好演到那场戏了。导演与演员的博弈,正如我们的现实与梦想的博弈,并且我们面临的问题更糟糕――因为我们甚至不知道梦想与现实之间谁是导演,谁是演员。
看到有人说《梦想照进现实》中徐静蕾演得很失败,因为表情做作、台词生硬。我承认他的论据,不承认他的论点――表情做作、台词生硬就能表明演得失败吗?我不敢这样说,因为你怎么知道老徐演的不是一个蹩脚的演员正造作地去跟导演较真儿?你怎么知道这个蹩脚的演员在诉说自己的时候不会言不由衷、自相矛盾?你怎么知道这些矛盾不会逼真地反映在一个真实角色的脸上?咱们抛开电影,如果在所谓现实中去跟自己老板、导演或是客户谈判,你就敢保证你不会表情做作、台词生硬吗?如果现实中诚然如此,银幕上亦如此便是逼真的演出。最难干的活儿,是扮演一个不会演戏的演员;同时这也是最好干的活儿,因为你演得好表明了演技高超,演得不好就演出了真实,演出了“原生态”。但是你怎么能确定《梦想照进现实》中的徐静蕾是哪种情况呢?这一点恰似梦想与现实的辩证,并且天衣无缝。
庄周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考虑蝴蝶与庄周,到底谁才是自己。这个问题似乎太难,以至于横跨鸿蒙时空,投射到电影银幕上。我坐在下面,只能接受这个投影,没有答案与线索。梦想是一个演员,它的工作是演一个叫做现实的角色,也就是说它在工作的时候是现实,不再是梦想,因为它需要投入才能把活儿干好。或者这话反过来说――现实是一个演员,它的工作是演一个叫做梦想的角色……我不知道,谁扮演谁这个问题只有在卸妆的时候才有意义,但是,卸哪个妆?
梦想照进现实篇2
人生是没有重来的机会,就算你哭得肝肠寸断也没有用,没有理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但理想太高的人生则是一个悲剧,国外有太多的人,不懂得路是一步步走出来,总是想着如何一步登天。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与其整日想着如何一步成功,还不如静下心来,学着如何将目标分解,如何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去。有一位叫乔治·杰尼森的美国人,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个大公司的老板,于是他读商贸学,可是从商贸学毕业后,他并没有立即开公司,而是先到一艘船上当海员,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并趁机锻炼身体,当了海员之后,他又跑去当推销员,练习口才,结人缘,接着又去其它公司当职员,学习管理技术,到他四十五岁那年,他运用了这十多年所学到的,开了一家大公司,大获成功。
乔治·杰尼森的成功,在于他懂得分解,一小步一小步地实现梦想,在于是怎样的梦想都会成功。
还有徐静蕾,这个才气逼人的女子,从小就想当一个导演,只是一个女子要成为一个导演,不知要经过怎样的困难,但她并没有放弃,她采取了先拍戏,慢慢地有了名气,便开始接一些小成线电影,慢慢地,她现在已成为了中国著名女导演。
古代兵法中有一种迁回战术,是指攻走敌人时,并不是直接发起攻击,而是把敌人引诱到计谋中去。再一举消灭,田忌赛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孙膑先用下等马对上等马,输了一局,再用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别人的下等马,一举扳回两局,成功地赢得比赛。
梦想照进现实篇3
梦想,太过美好。我将它谨慎的放在心底,一点点付出努力,期待它能盛开,迎着阳光,向我微笑,向我招手,向我呐喊。于是我奔跑,我摇动手臂,我心跳加速。我相信它就在前方,一个不远的地方,等着我。
每个人都有梦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一点点被腐蚀,被侵犯,被遗忘。小时候,幼稚的文字里,有最初的梦想。少年时,梦想就像一面旗帜,鲜明而夺目。步入青年,梦想还在远方,需要我们奋斗。一次次的凝视远方,确定梦想的位置,丈量与梦想相差的距离。然后,继续前行,继续昂首阔步。可不知某个时刻,也许就是你步入大学的一刻,也许是参加工作之后,也许是亲戚友人围坐身边探讨薪金,结婚的时候,你的梦想变成了一个穿着比基尼的大猩猩,让你恐惧害怕。梦想是痴人说梦,梦想像一个陷阱,梦想好似天上的神仙,你只听说过,但从未见过。梦想终究还是一个梦。生活在现实中,毕业的找好工作,工作的努力赚钱,赚钱的争取买房,买房的抓紧还贷,还完贷的继续买车,买完车的要投资,投资的继续买房买车,一切周而复始的循环。渐渐的明白,原来不断的买房买车也可以成为一个人终生的梦想。梦想,太过美好,似乎再也不敢说这个词汇,来侮辱“梦想”。
这天地,似乎早已没有梦想的容身之地。有梦想,做着努力,可距离太遥远,望尘莫及。只能走进现实生活中,寻找所谓的梦想。我们确实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我多希望,我的梦想,在未来,即使很遥远,也能开出大片的灿烂花朵,迎着骄阳,对我微笑。
梦想照进现实篇4
“你只看到萤火虫身上闪烁着的光芒,却没看见它身后拼命扇动的翅膀”。是来自于杨幂的语录,而她更有着自己的坚持。
在没成名之前,她是一颗微小的沙粒,淹没在这个圈子里,没人能发现她。但是,她从不曾放弃,因为她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宫大爆后,自己更是红遍大江南北,然后她并没有骄傲,一直努力着,她成了“拼命三娘”。一天三个小时的睡眠,每天倒头就睡。有人问她,“你为什么要这么拼命,你完全可以停下来“。她笑了,她说:“以前没戏拍,现在有了,所以我会更加珍惜,也没有时间去思考什么,我只想做好自己。”
这样的她,总是让人心疼。然而,老天总是眷顾这些努力的人,给她们机会。从那之后,我关注起杨幂,也了解她的成长。她受到的舆论很多,是站在风口浪尖的85后。绯闻、整容风波……这些她都无所谓,就像那并不是自己的事,只是平平淡淡的面对。她并没野心,是怎样就怎样。一切都谦虚对待,这些都不断感染我。她的粉丝——蜜蜂们叫她怂幂,狐狸,我想幂幂心里很温暖吧,有真心爱她的人。可我们(蜜蜂)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不能保护她,不能帮她承担痛苦。心里一阵心痛。她登上了五大封面,成了福布斯名人榜第七,成为央视认可的一线女艺人。那一刻,梦想照进现实。她这一路荆棘密布,路上少不了谩骂和嘲讽,但也就是这些,成就了如今的杨幂。她这一路荆棘密布,路上少不了谩骂和嘲讽,但也就是这些,成就了如今的杨幂。朋友们,勇于尝试吧,相信自己,梦想终究会照进现实。
初一:寻寻幂幂i
梦想照进现实篇5
“圆梦100”新生代农民工骨干培养发展计划(下称“圆梦计划”),是由共青团广东省委联合相关单位共同推出的公益项目,重点资助在粤务工青年参加以网络远程教育形式为主的高等学历教育。该项目以“北大100”项目为蓝本,为新生代产业工人打造“劳动创造价值、奋斗成就人生”的机会和平台。2011年7月26日,“圆梦计划”秋季招生正式启动,主办方进一步加大宣传,整合资源,力争实施百个“圆梦100”,使万名优秀新生代农民工受惠,为他们圆读书梦。目前,遴选工作已顺利结束,全省9656名优秀新生代农民工将圆大学梦。
“圆梦计划”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社会、成长成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助推“广东制造”走向“广东创造”,它加快广东经济的转型升级,它是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工程,它是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发展的向上通道,它实实在在为新生代农民工谋幸福,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贡献。
团委助力:一梦激动万人心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梦激动万人心”。“圆梦计划・北大100”计划,重燃了南粤大地上千万名新生代农民工的“大学梦”。从粤西山区紧张的流水线旁到粤东海岛出海的远洋渔轮上,从粤北忙碌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到珠三角热闹的员工宿舍里,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有志青年挑灯备战,开始迎接这场万众瞩目的“农民工的高考”。
“北大100”作为“圆梦计划”的首个示范性、导向性项目,由共青团广东省委联合新华网、北京大学、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单位于2010年12月推出,首批在广东省内遴选100名优秀新生代农民工代表,全额资助他们攻读北京大学网络远程教育本科学位,他们除了主修专业外,还要学习***团知识和进行社会工作能力培训。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或者是学成毕业后,主办方都将为他们提供学习保障和就业支持,并将他们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有影响力的“四有”新生代产业工人代表。
一年以来,经过各方的共同关心、共同努力,“圆梦计划”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共中央***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同志充分肯定“圆梦计划”,欣然作出批示“继续探索,注意总结完善”。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吴同志认为,“圆梦计划”是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工作创新,是共青团为***在农民工群体中培养骨干力量的有效举措,是共青团在社会建设中组织农民工骨干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尝试。***高度评价“圆梦计划”的重大意义,表示将大力支持。
社会关注:将关爱做到一百分
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约2000万人,他们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的大多数小小年纪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由于贫困失去圆梦大学的机会,远离家乡,只身南下,艰苦的打工岁月并没有磨灭他们对于梦想的追求,现实的残酷却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他们的“大学梦”。按照目前的情况,接受继续教育读本科或大专的学费约为8000至12000元,这笔大数目的学费将他们阻隔在了象牙塔之外。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圆梦计划”提出“五个一点”原则来筹措经费,即***府给一点、社会捐一点、学校让一点、企业帮一点、个人出一点。通过主办方的努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圆梦计划”只需支付1000元,即可接受为期2至3年的本科或大专层次继续教育,实现“一天一块钱”读大学的梦想。
同时,“圆梦计划”启动以来,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特别是引起了外省籍在粤青年企业家的密切关注。目前,已有贵州、江西籍的热心企业家主动与主办方联系,希望分别资助100名贵州、江西籍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圆梦计划”,帮助家乡年轻的弟弟妹妹圆大学梦。主办方还通过“圆梦基金”面向社会整合资源,筹集善款,保障“圆梦计划”的顺利开展,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爱做到100分。
坚守梦想: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成功基于一步一步的努力,只要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圆梦计划”为坚守梦想的新生代农民工打开了通往梦想的大门。
参与“北大100”第一学期学习的学员们表示,通过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团知识及社会工作技能,增长了知识、提升了技能,加强了综合素质,身边的工友们都很羡慕,也希望参加“圆梦计划”,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来自广东江门气派摩托公司的新生代农民工王艳,在得知“北大100”后就希望成为“圆梦计划”的一员,实现自己从小就有的“北大梦”。这位有着大专学历的成都姑娘在气派从事员工培训工作,已经是一岁孩子的妈妈,然而对于学历再教育梦想的坚守,让她克服了无数困难: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照顾孩子等等。辛勤的备战和优秀的成绩,终于换来了她进行北大本科学历远程教育的机会。
在有着700多名员工的江门气派摩托公司里,和王艳一样在坚守梦想的人还有很多,2011年“圆梦计划”秋季班招生时,公司就有70多人报考,最终成功考上50多人。气派公司很支持王艳们的求学,在筹备为他们出学费的同时,也为他们开设了一系列职业培训课程,希望他们学成归来成为公司日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
模式推广:绽放更多希望
“北大100”启动以来,获得国内外各类媒体的广泛好评,也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认可。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受益范围过小,门槛也太高,对于近2000万广东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担心此举沦为“面子工程”。
对此,专家建言不要简单地、标签化地看待“圆梦计划”,它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也许它不能实现每一个新生代农民工的“梦”,但通过不同层级的安排,可以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在动力,使他们趋尚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面对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陈东表示,“北大100”只是“圆梦计划”的第一步,共青团广东省委希望借此打造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工作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农民工上北大也只是一种符号和标杆,帮助农民工上北大,也是为了号召更多地方和学校去扶持这样的活动,产生示范效应。
梦想照进现实篇6
论文摘要:风闻杜璞近来有大动作,于是,便不顾39度高温赶到他的画室,看看他究竟在半遮半掩地做些什么。才一进门,便从玄关处张望到整幅墙上挂满了同一尺寸的近四十幅人物肖像油画,男女老少,情态各不相同。
画室中的杜璞正一脸严肃地对着模特作画,他没有欠身,甚至没打一声招呼,里外全是他美丽的夫人在端茶递水。记者绕到杜璞身后,看看画布上大体完成的作品,再打量眼前那位上了年纪,皮肤黝黑发亮的模特,猛一眼的印象是不很像,但再看两眼,却推翻了第一印象,觉得很精准,精准在神情的捕捉上,似乎将人物本身几十年的生活经历都浓缩提炼在了这张肖像上,表现出了模特本身在现场并未散发出的气息来,不可谓不惟妙惟肖。
乘着模特休息的间隙,杜璞换上了一副轻松愉快的表情与记者对谈起来,瞬间判若两人。他的笑容爽朗,说话也大声,说到妙处眼睛会眯成一条缝,像是进入时光机器中挖掘最有趣味的片段或最精彩的光华与人分享,带着点神秘,这份时不时的玄虚与他的音容形成了极大反差。忽然就想到了外界对他油画“大器豪放、恬淡宁静”的评价,若不是一个反差极大的人,恐怕也难有反差极大的作品问世,如是,杜璞倒应当是这样一个人。
今年大半年多数时间,杜璞都在做一件事——《新老苏州人系列肖像》的创作,这是他为建国60周年而特别准备的,此系列的第一幅作品动工于新年的第一天,而今,距收工之时指日可待,稍后,杜璞还将请每位模特写感言,同时,自己也写下在创作过程中对每个人的感言,而后,办专场画展,最后,结集出书。这一系列动作均于国庆前完成。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因此,我也将画出生于1949年及以后的60位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市民,以人来表达这一甲子的变迁。”这60位市民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民警、演员、农民、教师、建筑工人、作家、保安……还有刚一周岁的儿童。
“人是形成社会的元素,肖像最能反映人与社会的关系,从眼睛、皱纹、表情等可知他们各自的家庭是否幸福、工作是否如意、生活是否快乐,这些岁月的印迹都会自然而然刻画在脸上,我试***通过这一张张神情各异的面容,去说明建国60年来的伟大进程。通过记录当下,以期承前启后。” 杜璞道。
当天,杜璞要画两个人,一位是正画着的来自东山的农民,一位是街道主任,记者问这位只见过杜璞一回的宋老伯,怎么就敢把自己交托给一位陌生人来画,淳朴的老人说:“杜老师曾在我家门前一小时内现场画过两幅作品,我觉得他画得很好,我每天与这些景物照面,都没觉得它们那么好看。所以,我相信杜老师。他叫我来,我就来了,来了,才知道是这么大的一个计划。”老人家专注地盯着画布上的自己喃喃道,有点出神的样子,像是想到了些什么往事。
“今年本来是要画世界遗产的,但是,国家就像自己的父亲,你说父亲60岁了,做晚辈的能不表示一下么?而一名职业画家,除了画画外,还能有什么别的表达方式呢?所以,我就搁下了原本的计划,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虽然也中断过,比方说4月去了云南,但是,大多数时间都花在这上了,我觉得很值,也很开心。”杜璞由衷道。
在人们的熟知中,杜璞擅长的是风景,中央美院博导邵大箴称赞他“有广阔的艺术视野,不拘泥于形式,着重写自己对自然景色的印象与感觉,注重对客观物象神韵的把握,笔触雄健有力,充满意趣。”而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张华清也曾撰文称“强烈中显示出柔和,单纯中蕴含着丰富,把自然美与意境美熔入画幅中,富有诗情画意。”著名美术评论家、教授丁涛说:“杜璞的油画中常常带有一股国画的写意味……他的方形色块和平面构成感,会令不少读者想起塞尚,但我想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以东方人的传统视觉经验为参照的。”
就是这么一位被充分肯定的风景画家,却画起了并不拿手的人物,杜璞自己也说这是项挑战,不过,战绩甚好。杜璞指着墙上的几幅画说:“你看,我初期的肖像,人物总提不亮,面部层次也不分明,但现在,已不会再有这样的困扰,而且,现在画画的速度也提高了很多。可以说,这阵子集中力量的画肖像,是受益良多的。”
杜璞一向是个有计划的人,世遗会召开期间创作的世界遗产组画28幅,成为联合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唯一特展画家,是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专业画家;伴随昆曲抬头创作的《牡丹亭》大型组画,又把他推到了风头浪尖上。每一步的发展都精准地踏在了时代动向的关节点上,致使他新世纪以来逐渐赢得了国内外声誉,他本人对此并不讳言,并认为“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创作方式是对艺术生命的耽误。
其实,杜璞一路走来,都是按着既定计划,以坚持不懈的努力走进了他设定的梦想里。
杜璞曾经从商,而且干得不错,这让他看上去不像位纯粹的艺术家。他呲牙咧嘴的笑容里,有着毫不掩饰的张狂劲,这股劲,体现在作品中,就是一种颠覆,他颠覆油画,他的画中线条总是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说他将国画中的大写意拿来在画布上挥毫自在也好,说他用西方技法在国画造境中涂鸦撒野也罢,总之他让读者在视觉追逐中对形体都不太在意了。
中国画的一些抽象在形式上是与油画水火不容的,但杜璞乐于颠覆。同时,他也颠覆国画,用西方油画中的笔触,诸如强烈的色彩,去颠覆国画的原则。幸而,在杜璞的大颠覆下,读到的不是混乱,不是自我矛盾,虽然不时左奔右突,痛苦冲撞,但他的画与人一样,在极富侵略性的表相下,内里,蕴含的是恬淡和一份内敛的秀逸。
梦想照进现实篇7
金堂县,素来为成都东北方向的富庶之地。传统的农业经济背景,使这里在改革开放后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典型的劳务输出口岸,有着“中国打工第一县”之称。
而如今,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这个曾经的农民工输出大县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
这在金堂县竹篙镇算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时间要追溯到24年前的一个冬天……
1988年,不到17岁的金堂县竹篙镇永丰村村民王红琼,作为竹篙镇向省外输出的第一批女工之一,怀揣着梦想,带着些许青涩与忐忑南下广东东莞。
在外打工近20年,2007年,积累了一定人脉资源和企业管理经验的王红琼回到了家乡,开办起属于自己的服装加工企业——锦州成衣厂。
工厂从最初的十几个工人到最巅峰时期的接近200名工人,生产设备从几台旧缝纫机到如今崭新的160多台,生产规模从一家厂房到中江第二家同等规模的分厂,王红琼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创业路。
“我办工厂不仅自己赚钱,也让镇上的老百姓可以就近就业,不用像我们以前那样在外漂泊了。”王红琼告诉记者,办制衣厂还不是自己的唯一事业,发展现代农业,饲养优种甲鱼是她的下一个创业目标。
是什么吸引了王红琼回到家乡发展事业?她和她的乡亲们创业的成功又得到了当地***府怎样的扶持?
“免税、租房补贴、无息贷款、招工……尽量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竹篙镇副镇长蒲天乐给出了答案。
蒲镇长告诉记者,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外出打工有了经济、经验、技术积累的农民产生了回乡创业的愿望,镇***、***府因势利导,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促进外出农民工就近就地城镇化、务工管理常态化。
结合回乡创业人群需求,竹篙镇于2007年开始规划建设回乡创业园,先后引进制衣制鞋、家具建材企业5家,吸纳2000余人就近就业,回引经济总产值达2.5个亿。
创业园在用地、税收、租金、外贸奖励、上市奖励等方面对入驻企业提供了诸多优惠***策,目前已收集到有意向性入园的企业34家,已选址落户园区的1家,正在洽谈的企业3家,跟踪企业30家。
“***府提供的优惠***策,非常吸引人。园区建成后,我的企业也要争取搬进去。”王红琼大姐对记者说道。
工业园区的建成,加速了竹篙镇的城镇化步伐,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始向镇区集中,向工业园区集中。据统计,全镇回乡人员到场镇购房建房的已达723户。
以回乡创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建设和城乡经济发展,竹篙镇形成了一条以特色产业培育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子。
三溪农民的“致富经”
在前往三溪镇的路上,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采访车行驶在绿田环绕的乡间公路上,公路旁茂密的脐橙树上已经结上了青涩的果实,经过大雨的洗礼,更显鲜嫩欲滴。
车窗外,一片荷塘的另一端,一栋栋聚集在一起的红顶白墙的小洋楼分外引人注意:“荷塘明月”农民聚居区——三溪镇到了!
脐橙,是三溪镇的传统经济作物,一直以来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前院后都会种植,近几年来,更是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而这甜美的果实,不仅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为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的开拓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脐橙丰收的季节,也是三溪镇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金灿灿的油菜花,加上树上挂着的沉甸甸的金色果实,吸引了城里人从各地纷至沓来。
走进白庙村,村民邱小平的小院内堆满了沙石,楼顶上已经可以瞥见一间间已经修葺成型的小屋,“以前的规模太小了,容纳不了那么多的游客。今年的油菜花节,我这里就是因为场地太小,忙不过来,半个月才赚一万多块钱,村头的邱趾刚,他家的场地大,不到一个月赚的毛利润都有30多万呐!”邱小平告诉记者,以前他一直在外地务工,听说近几年乡亲们在家通过搞乡村旅游发了财,去年他也迫不及待地赶了回来在家办起了农家乐。“近几年,村里从外地回来办农家乐的人越来越多,今年就增加了4户。就地致富,还自己当老板,比在外打工强不知多少倍。”
三溪镇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利用既有区域位置、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立足本土,尊重科学,尊重客观实际,着力构建“依山就势、绿树掩映、百花簇拥”的聚落式农民永久性居住环境,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相互融合,开辟出一条生态致富的智慧路径,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增收致富。
从“输出”到“回引”的金堂路径
2010年底,《东莞日报》刊登了名为《天府山水田园城市金堂》的整版文章,详细描述了金堂新貌、清楚地列出县上对回乡创业的各项***策优惠。“归来吧,在外漂泊的乡亲”,无数金堂农民工被这篇报道深深触动。
为了有序“回引”劳动力,2005年起,金堂县陆续出台多项***策,进入2011年,“回引”力度再次陡增:位于淮口镇的成阿工业园2009年正式开工后,杭州士兰、德尔地板、康力电梯等75个项目进驻,协议总投资187亿元。“人力资源是这些项目选择金堂的共同因素。”
三十出头的年轻技师徐刘松是成阿工业园附近白果镇的村民。过去,他曾南下打工,2008年,他回到成都,在青白江的一家企业里从事数控机床操作。
从青白江到金堂,虽然不远,但是工作的原因让徐刘松不能每天都回家,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他和妻子非常希望能有离家再近一点的,又能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机会出现。
2011年,这个机会终于来临。随着成都市“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推进,徐刘松的老家金堂县白果镇进行了土地综合整治,***府将为农民集中修建聚居小区,120平米的新房让徐刘松一家兴奋不已。
2011年8月,徐刘松在离家不远的成阿工业园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成为成都南联食品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的一名数控机床操作师,“工资不低于2500元,计时算薪,上不封顶,不比在外打工差。”
徐刘松介绍,目前厂里跟他同样情况的同事还有十几个,从外地返乡打工的人员占了厂里职工的三成。
金堂工业以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特色,以成阿工业园、金堂工业区为核心,坚持高起点规划,并将配套居住的巴德小镇和整个产业园相邻建设,产业工人每天用在上班、下班交通上的时间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宜居宜业,统筹城乡发展让这里更多的农村变为了城镇,而产城一体的提出,则让这些城镇的未来更加令人期待。”
截至目前,金堂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已达29.5万人,回乡创业人员7663人,创办各类实体651家,产值达5.5亿元,带动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余人。
作为全国农民工创业就业示范县,金堂县依托城乡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的措施,已成为统筹城乡、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样板。
声音:
成都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决定,应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更高更好的要求。把社会建设作为一大建设来搞,争取在社会建设方面在全国取得领先地位,创造社会建设的成都模式。
——陆学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梦想照进现实篇8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梦想照进现实”。
XX年10月的亚洲微电影节上,一个卖葱油饼的大姐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以她为原型的微电影《相信梦想》在艺术节上获得了“金海棠奖”。
“葱油饼大姐”名叫xx。每天,她都在xx街头卖葱油饼。20多年的卖饼生涯,她早出晚归,风吹雨打,脸黑了,皮肤粗了。然而,她并没有得到上帝的眷顾,赵林结过两次婚。第一任丈夫性格暴躁,她经常受打骂;第二任丈夫不幸得了癌症,让并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可面对生活的苦难,赵林并没有逃避,她给予命运的是一次成功的反击,在写作中,她获得了重生。XX年3月,xx决定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本小说,并且命名《蚁群》。 XX年3月24日,49岁的xx有了人生的第一次售书会。面对媒体和读者的提问,她不停地搓着手说,文字是她的快乐,是精神救赎。
谁又能想到,一个卖葱油饼的女人,一个被生活狠狠折磨的女人,却能用自己的笔,与命运抗争。xx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即便什么都没有了,但只要还有梦,就可以点燃梦想,温暖生命。
那么,你有梦想吗?
当我们被问起梦想的时候,大多数人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在下一次的大考中为例班级第几,或者说我想进步几名,又或者是说我想考上哪个大学。然而确切的说,这并不是梦想,这只是一个目标。因为成绩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总有一天你要走出学校这个象牙塔。如果你一直把成绩定为你的梦想,那么在这个拼爹拼***颜值比情商看家境看人际的社会里,你除了成绩一无所有。所以当你踏入这个社会时,或者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思考这三个问题: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要怎么做?以及你想为身边的人、为这个社会带去点什么?
中国人喜欢iphone,以至于乔布斯的去世,在中国引起的震撼似乎超过了美国。于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在全世界最崇拜乔布斯的国度里,居然出不了一个乔布斯?我们知道乔布斯的青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是他的创意活动从中学就开始了。换句话说,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有了潜在的梦想。并且他的一生都在为此奋斗。
着名作家韩寒高一时就被退了学,当老师问起他你以后要靠什么来养活自己时。韩寒说,稿费。毫无疑问,当时他的回答引来的是一片哄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理解和支持你的。但是如果你因为一小撮人的一句话一阵嘲笑,放弃了你苦苦追寻的东西,那会成为你一生的遗憾,甚至你这辈子都很难成功了。
梦想照进现实篇9
我不曾去想一个梦想的实现会给我带来什么,我只会想它会让我失去什么,让我花掉多长时间,多少精力,十年?二十年?还是一辈子?如果要花掉这么长的时间去实现一个社会效益几乎为“0”的一个空壳,那么将会完全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不是这个梦想,而是打造梦想的人。
“人财两空”这个成语想必都很熟悉。义无反顾去实现梦想的结果就是此词的意思!当你执着的在追求你心中的梦想时,你的思想几乎是***的,油盐不进,百毒不侵。你的家人,你的朋友,嘴都磨破了,眼睛都哭瞎了,可你呢?却还是挺直腰板,在梦想的道路上死走到底,而且走的还那么的倜傥,那么的问心无愧。难道说一个梦想比自己的爸妈还值钱?你是它如生命,可你想过没有,如果你没有实现它,反而被它驾驭,被它骗的一无所有,到那时,它又是什么?你是否还把它当神他们的帮助仙一样的供着,等待着你下一次的义无反顾,还是说你把它当垃圾一样的扔了,脚踏实地,重新生活。可是,晚了,一切都晚了。你的父母,朋友,已经被你伤透了心,你哪还有脸去寻求他们的帮助。这时陪伴你的就剩下灵魂深处追求梦想的回忆了!!这就是你梦想的价值吗?这就是你想要的吗?好飘渺。
一个梦想的实现要经过深思熟虑,要靠着前期的打拼和积累,凭着一股脑的冲劲,我想你的梦想即使实现了,而你的价值也不曾体现吧!
梦想很美丽,现实很残酷!
临沂第九中学初二:李美子
梦想照进现实篇10
【论文摘要】 《迷墙》是一部由摇滚.串联而成的特别的电影,它颠覆传统的叙事模式把观众带入一个梦幻的世界。在这个梦幻世界中,人们需要做出一些关于电影与现实的思考。电影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并逐渐衍伸为人类艺术创作的产品,它逐渐成为游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影像世界”,它“几近”现实,却并非现实,它能够唤起人对现实的感知,从而激发起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作用于现实,可以说,电影影像中内含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内在关系。
《迷墙》xthe wal1是1 979年录制的一张摇滚专辑,1982年被拍成同名电影,导演是艾伦·帕克,此片也被称为是现代mtv的鼻祖。电影讲述了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故事:童年时代,战争夺去了平克父亲的生命,他在母亲的过分呵护下长大,即使在成为摇滚歌星后他也始终过着意气消沉的生活,最终因为*** 陷入疯狂的状态。而现实中,平克·弗洛伊德是摇滚史上最伟大的乐队之一,电影中的故事灵感也来自于乐队两位成员的真实经历:罗杰·沃特斯(roge rwate rs)的父亲在二战中死去,希德·巴勒特(syd barret)因为使用迷幻剂导致精神失常,他在台上台下的古怪行为引发了人们更多的猜测。由此可见,不管是从音乐专辑还是电影中,都能寻觅到一些现实生活的影子。
然而,《迷墙》又是一部奇怪的电影,它没有人物对话,完全由原摇滚专辑中的歌曲串联起来,以一种文字逻辑为基础,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用大量断裂的、充满迷幻色彩的镜头,把观众带入一个梦幻的世界。在这个梦幻世界中,我们依然还能做出一些关于电影与现实的思考和反省——电影是要批判社会现实吗,电影中描绘的是现实社会吗?如果说那些主流电影描述了一个我们完全相信的“现实世界”,《迷墙》中的世界从何而来又走向何方?
一、《迷墙》发电影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中,直到电影的出现,之前的艺术形式都不具备如此强大而严格的记录功能,戈达尔曾说“只有电影是唯一可以完全讲述历史的著作”,从本体的角度来看待电影的功能,它的确是对所拍对象的忠实再现,以至于人们总是认为电影描述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虽然现在的电影已经不再被当做一种“记录”的方式,但大部分符合传统叙事模式的电影——或称其为故事片,都会极力营造一个看上去真实的世界 ,不管电影风格是写实的还是非写实的,一切看上去都像是的。而《迷墙》的叙事模式颠覆了传统,它用“片断式”的电影语言展现了一个摇滚明星的成长历程,片中重复出现的一些视觉符号以及动画场景,总是令人头脑错乱,抓不住“现实”的特征,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电影与现实到底是什么关系,那些令人沉醉的电影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有多远。从西方文艺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上看,“主观精神说”、“客观精神说”以及“模仿说”是影响较大的几支关于艺术本质的理论。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康德更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的创造物,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力和独创性可 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可见在主观唯心主义那里,艺术与现实无关。“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宇宙精神”的体现,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在客观唯心主义 的哲学体系上,艺术的本质仍然被归结为“结对精神”。“模仿说”则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所具有的“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肯定了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只是他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使他过分抬高现实美而贬低了艺术美。而当马克思 明确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后,从生产实践活动的角度来考察艺术问题,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理解则更加深刻 了。“一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 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无论如何,电影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并逐渐延伸为人类艺术创作的产品,它是一个可以让创作者和观众集体做梦的媒介,我们的梦想可以在电影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电影也不能摆脱现 实意义而***存在,毕竟创作者和解读者(观众)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人的思维向度和能力必然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被转嫁如电影文本 中。“只有电影能够将真正的艺术带向广泛的观众层面,只有电影能够说出许多人心里想说 的话(而不只是少数人的沟通),理由很简单,因为电影能够提供给群众几近真实的东西,而唤起其情感的共鸣。”也就是说,电影是游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影像世界”,它“几近”现实,却并非现实,它能够唤起人对现实的感知,从而激发起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作用于现实,可以说,电影影像中内含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内在关系。
二、“电影现实”存在非现实性
当电影靠近梦想 ,它的非现实性得以显现。电影的非现实性源于其作为艺术的本质,“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有脱离尘寰的倾向。他所创造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一种离开现实的‘他 ife(otherness)”’,我们也可以理解 为一种假定 性。影片是以假定 的、梦幻的方式 ,使 观众犹如身临其境,观众看电影时是和真实世界相对隔离的,他们投入电影描述的影像世界中,通过情感活动完成了电影情节的现实转化工作,所以与其说电影描述了~个现实世界,还不如说电影让观众产生了“现实印象”。法国学者麦茨也指出,“从总体上看,电影状态的幻想系数高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知觉状态,而电影状态的逻辑系数则低于我们现实生活的知觉状态。具体来看,不同类型的电影,其幻想系数和逻辑系数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电影院里放映的电影所呈现的世界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知觉的现实世界的客观性是有很大不同的。”[5]
在《迷墙》中,这种逻辑系数低 、幻想系数高的“状态”非常多,几乎是充斥了整个影片。比如在平克童年时代 经历 的战争,除了模拟现实战争的场面,画面中还出现 了残疾人、红色的液体以及动画制作的骷髅的形象平克的少年时代,~颗子弹在铁路上爆炸的瞬间,平克看到戴着面具的孩子被困在封闭在车厢中,只能挣扎着从窗口伸出手来,学生们好像机器人一样,排着队乖乖走向绞肉机;成年的平克,因为***,身体已经发生溃烂,但带来的刺激竟然让他以一副*** 的面目出现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并以榔头标示来烘托宗教仪式般的氛围,同时影片在一段精彩的动画片段中出现 了妖艳的花朵、女人身体、***支、高墙等形象……这些画面的组接可以称得上是奇特的蒙太奇段落了。应该说,正是《迷墙 》极端化的叙事结构,可以让我们更加 明显的看出电影与现实的差距:影片中的人物并非演员本身,平克是虚构的,它原本只是乐队的名字:平克的成长经历显然是经过嫁接 的,糅合了多人的经历并不排除虚构的成分:再残暴的老 师也不会命令学生走进大型绞肉机中;现实 中再走红的摇滚 明星可能也不能在打完强心剂后还拥有如此的魔力来充 当乐坛的“希特勒”:电影作品中始终贯穿着《迷墙》摇滚专辑的曲子,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既是视 听语言的特点,也是区分生活现实和电影时空的重要标志:电影动画技术的应用则彻底割裂了原本的时空关系,也时刻提醒着观众:我们正在观看一场梦幻的影像活动,等等。
由此可见。电影由于在表层形态上与现实生活最为接近——这源于摄影机的强大记录功能,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错觉 ,误将银幕上的形象等同于现实 中的形象。其 实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电影只不过是更加巧妙地创造现实的幻觉罢了。由于人的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于是当电影创作者有机会制造一个幻想世界来寄托梦想时,他们显得如此兴奋 ,既要努力说服观众电影具有可靠的“现实性”,又要让电影看上去是那么与众不同 ,这个观点在《迷墙》中显得尤为充分的证明。
三、电影“非现实性”中的现实意义
当 电影靠近现实,它便蕴含了现实意义。所谓现实,从哲学范畴看,它是客观实在的,是不能“重演”的,但这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在电影运作过程中恰恰是经过多次修补、校正和更改后才被纳入艺术范畴的。也就是说,尽管电影的艺术本质是非现实的,但电影中的幻想就像梦一样,是一种对现实具有反作用的机制,“在电影院里,观众不可能照出自己的身体,因此他便只能同影像认 同而不是同某个具体物认同:于是,在观众和银幕之间出现了一种镜像性认同”[6],通过这种认同,我们能够形成对现实的认知,并克服“认知失调”,使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现实。可以说,电影是人类生存状态的最好说明。
电影通过视听符号来启发观众对现 实意义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可能会因人而异,因为电影语言符号中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并不在“相似性”轴线上 ,关键是你从电影中读懂了什么。《迷墙》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就是“墙”。对于这个符号的理解以及其现实意义的讨论,可以借鉴罗兰·巴特对叙事分 层理解 的思维,“读解(聆听)一个叙事,不只是从一个字词过渡到另一个字词,也是从一个层次过渡到另一个层次。”
影片中的“墙”是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包括堆积士兵尸体的战壕之“墙”、酒店中色彩单调的墙、学校中将学生隔离起来的墙、被学生砸破的墙、医院的墙、平克走向一堵黑暗的高墙、被爆破的墙甚至动画形象的墙等等。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影片中的同一种墙总是被筑起后又被砸破,电影语言开始了它的进一步表意:平克代表了出生于五六十年代、成长在西方社会急速转型期的少年与青年,对他们而言,没有亲历过战争,生活条件逐渐优越,和父母的价值观产生分歧,心中藏有强烈的叛逆情绪。而墙是一种束缚,它挡住了他们看世界的眼睛,是他们迫切希望冲破的牢笼。可是旧的墙被砸倒,新的墙又在被筑起,墙的更深层次的意义便从这里显现:墙是一个隐喻,它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推倒一堵墙又重新构筑另一堵墙的过程中度过。人是社会的人,我们渴望与外界的交流,渴望自由,所以要推倒“墙” 但我们也发现现实社会中充满危机,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我们又需要一堵高墙作为疗伤的屏障。墙成为一副欲罢不能的盔甲,现实中有多少人是没有精神之墙、敢于将完全真实的自我裸地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呢。面对这样的人生矛盾,或许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幸福观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万物皆有其中庸之道,人的情感欲望过度是荒***,不及则是禁欲,节制则是 适度 。所谓“勇敢是懦怯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之间的中道。”
从《迷墙》这样一部特殊的影片中可以发现,电影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它丰富的视听语言或它营造 的光怪 陆离的梦幻 世界 ,而在于它再现世界的能力上,特别是它赋予现实的一种含义,所以人们才把电影隐喻为“朝世界敞开的窗户”和“生活的一面镜子”。电影就是游走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精灵,“它不只是拍摄所发生的事情,不只是抄袭现实,而是让人通过直觉明白,在它所表现的事件和故事后面有一种更深沉的含义:人们从电影可以捕捉到其他现实:事件发生的动力和动因。”[8]
注释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窒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242
[2]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p7
[3](法)克里斯蒂安·梅茨著,刘森尧译,《电影的意义》 江苏教育 版社2005年版,p5
[4](美)苏珊·卡纳斯·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p56
[5]王志敏,《优势与局限——关于中国电影的现实表现功能问题》,选自《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6]安东尼奥·梅内盖蒂著,艾敏刘儒庭译,《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中国广播电视 版社2007年版.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