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中国篇1
1、有这样一种女生,你没开口她已经拒绝了你。
2、为什么是你?为什不能是我,你现在还是一个失败者吗? 我他妈至少奋斗过。
3、当你意识到失败只是成功的弯路的时候,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4、我们只有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5、我告诉你这个船开出去它停不了它只能往前。
6、他不敢冒险,因为他害怕失败,害怕变回那个失败者,因为他配不上今天的成功。
7、爱情就像录像机,有时候要按快进,有时候要按暂停,生活也一样。
8、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死缠烂打。
9、有些事情只有停下来才能看清楚,总有些更重要的事情赋予我们打败恐惧的勇气。
10、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11、男人的梦想最初都是从女人开始的。
12、其实我们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自己的尊严。
13、我没有朋友,只有你们两个是我朋友。
14、如果额头终将刻上邹纹,你只能做到邹纹不要刻在你心上。
15、一个母亲花20年把一个男孩养成一个男人,到时其她女人手里,20分钟就能把他变成一个傻子。
1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也要欺骗会生活。
17、其实我们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自己的尊严。
18、离我们近的,离所有人都近。
19、继上次钻了美国大爷的空子,这次他又要来钻国家的空子。
20、我觉得我的青春结束了,而且就埋葬在这。
21、听一个人说话,不是听他说了什么,而是听他没说什么。
22、对他们来说,你可能是个英雄,()对我而言,你只是个窃贼。
23、爱情就像录像机,有时候要按快进,有时候要按暂停,生活也一样。
24、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5、美国人民需要我!
26、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27、有些事情只有停下来才能看那清楚。总有些更重要的事情赋予我们打败恐惧的勇气。
28、功者总是不约而同的配合着时代的需要。
29、我改变不了世界,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30、中国的学生非常擅长考试,你不能想象他们为了考试所付出的艰辛,你不了解中国。
31、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32、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33、你除了拿麻袋装钱还会什么?
34、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的往前游。
35、我就是为了我自己,至少我敢承认。
36、我没有装孙子,我真的是孙子!
37、千万别跟丈母娘打麻将,千万别跟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千万别跟好朋友合伙开公司。
38、小姐心态,寡妇待遇,妇联追求。
39、有些事情只有停下来才能看清楚,总有些更重要的事情赋予我们打败恐惧的勇气。
语录中国篇2
中国步入21世纪的迹象,让我感到赞叹
我看到中国博大,感到很兴奋;中国步入21世纪的迹象,让我感到赞叹。
在上海,我看到了举目的增长,高耸的塔楼,繁忙的街道,还有中国企业家的精神。这个国度既有丰富的历史,又有对未来憧憬的信念。
对中美两国青年充满信心
从中国青年人身上,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使我感到美中关系的未来是很有希望的,我希望中国的很多青年人有机会到美国,你们会受到欢迎,我想你们会发现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很热情的。而且我充满信心,有你们这种年轻人和我在美国所认识的青年,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会继续繁荣昌盛,会帮助实现更和平安全的世界。
中国使亿万人脱贫史无前例
中国使得亿万人民脱贫,而这种成就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中国在全球问题中也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也目睹了你们经济的成长。
中国有很多东西值得美国学习
中美两国有很重要的共同点,也就是对未来的信念。虽然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你们也是充满信心展望未来,致力于下一代能够比这一代做的更好。除了不断增长的经济之外,我们很佩服中国在科学和研究方面所投入的力量,包括建设的基础设施和使用的技术。
为了把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介绍给美国大众,中国从2004年起在美国建立了40多所孔子学院,设在诸如加州大学、密执安大学以及马里兰大学等。并且,美国也在一些蜚声世界的大学,如哈佛、哥伦比亚、耶鲁、斯坦福和普林斯顿大学等,建立了中国问题的研究和教育中心。美国不缺中国问题专家,中国有很多东西值得美国学习。
中美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美国与中国的纽带可以追溯更久远的过去。美国***的初期,乔治・华盛顿组织了皇后号的下水仪式,这个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华盛顿希望看到这艘船,与中国结成新的纽带。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历史洪流使我们两国关系向许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即使在最动荡的方向中,我们两国人民打造出甚至有戏剧性的纽带,比如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当地人民对他们的款待,中国公民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罩着他们。
中国参加二战的老兵仍然欢迎故地重游的美国老兵。40年前,我们两国间开启了又一种联系,两国关系开始解冻,通过乒乓球的比赛解冻关系。这个小小的开头带来了《上海公报》的问世,最终还带来了美中在1979年建交。在其后的30年我们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79年美中贸易只有50亿美元,现在已经超过了4000亿美元。
美国要继续不断地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我这次访问的主要目的就是加深我对中国和中国对未来愿景的理解,我已经和***进行了几次会晤,我们一起参加20国峰会,就是应对金融危机,另外,我们就范围广泛的问题也进行磋商。但是我认为很重要的是美国要继续不断地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同样中国要不断加深对美国的了解也是重要的。我这次到中国来,除了能够看紫禁城和长城这么伟大的好的机会,还有会见各位,所有这些都是我的一些高潮和亮点。
中国是美国的重要伙伴和朋友
在气候变化、经济复苏以及核不扩散等关键议题上,中美必须鼎力合作,因为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实现目标。
有34%的美国人把中国看作“最重要的双边伙伴”,优先于英国和加拿大。我把中国当作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朋友。虽然有竞争,关键是确保这种竞争是“友好的”。
中美能源环保合作前景乐观
对于中国而言,节能环保已经迫在眉睫,这涉及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得以转变。
中国***府对于引进国际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资金有极大的积极性。目前不少专家表示,预计未来五年,仅仅中国用于节能环保设备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30%,在清洁能源方面,同样有广阔空间合作。
欢迎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
美国欢迎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不谋求遏制中国。
美国与亚洲的命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将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并期望建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崛起将成为国际社会的力量源泉
亚洲与美国并不是被太平洋相隔而是通过太平洋而紧紧相连,我希望所有的美国人都能明白,这个区域的未来将对我们自身的利益产生影响。
也许有人会担心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但我们不认为一个国家的成长与利益会威胁到他国的利益。美国不会封锁中国,一个强大、富裕的中国的崛起将成为推动整个区域各国发展的动力之源。
我的***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策
我的***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策,也就像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就是几十年前开始的关于针对与台湾的关系,也包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在内。我们不愿意改变这个***策和这个态度。我非常高兴看到紧张局势的缓和和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而且我非常希望我们继续看到两岸不断地改善关系。
中美是志同道合的兄弟关系
贸易在许多方面影响人民的生活,比如美国电脑中许多部件,还有穿的衣服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我们向中国出口中国工业要使用的机器,这种贸易可以在太平洋两岸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需求趋于平衡的过程中,这种贸易可以是更广阔的贸易。如今我们有着积极合作和全面的关系,为我们在当前重大的全球问题上建立伙伴关系打开了大门。在美国数量最多的留学生都来自中国。而在美国的学生中,学中文的人数增加了50%。我们两国有近200个友好城市,美中科学家在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发现领域进行合作。
我认为世界是互相连接的,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所建立的繁荣,我们所保护的环境,我们所追求的安全,所有这些都是共同的,而且是互相连接的,所以21世纪的实力不在零和游戏,一个国家成功不应该以另外一个国家的牺牲作为代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寻求遏制中国的崛起。相反,我们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国际社会的强的、繁荣的、成功的成员。所以说,中美关系是志同道合的兄弟关系。
称赞长城非常壮观
语录中国篇3
会现场,三位男主角帅气十足,同时又各具性格。其中,邓超较为活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颇有兴致地研究了一位记者的录音笔,甚至问起了录音笔的价钱,他说因为要录儿子的声音所以特意买了一支类似的录音笔。“原来买那种细长款的好像不是很好用,噪音比较强,这个指向性比较好。”邓超称自己习惯把录音笔带在身边,就像记日记一样,一打开就可以马上录下当时的心情和想法。
当记者问到拍摄《中国合伙人》期间是否有录下一些心情语录时,邓超笑着说:“没有,来不及录,天天背英文啊!”说完,现场一阵爆笑。影片中邓超扮演的是海归***师孟晓骏,为了演好该角色,每天听的是老师用电话和录音设备帮他录的英文。
黄晓明勤练英文,“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而曾经因“闹太套”被嘲笑的黄晓明也勤练英文,“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他先拜托英语老师把台词说一遍,录下来,反复听,反复跟读,硬着头皮背下来。
提起影片拍摄中的难忘经历和感受,黄晓明意味深长地说:“非常难忘,导演没有想到我会挑这个角色,而我自己非常喜欢这个角色,任何人也没有想到我能演好这个角色。我只能说我懂程冬青,我懂每一个像我们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一个土鳖,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走下来的人。我不是很聪明的人,我唯一有的能力就是坚持,所以这么多年来我还在坚持。”
佟大为:手机***英文词典,学英文必须要有词汇量
语录中国篇4
自从乔帮主去了之后,就不用看其会了,再不会有什么惊人之作,我仍然有信心华为新产品将超过iPhone5!先保密先不,等大规模量产及上市营销等一切工作都准备好之后,再一把推出!
我们光有产品竞争力是很不够的!华为手机终端在品牌营销和渠道的经验、能力和积累上还非常不足,团队在努力学习和改进之中,同时也在不断从业界引进有成功实践经验的人才。各级主管包括我本人面向消费者的意识和能力很需要加强。华为终端要通过迅速地提升产品品牌和档次,提升消费者的认知,质量。这就是华为终端的产品策略——精品策略。质量、性能和客户体验,这三方面华为终端要做到最佳的水平。
金立副总裁卢伟冰
看到很多评论唱衰苹果,我认为到今天为止整个安卓系统无法和ios相提并论,iPhone 3.5寸到4寸走了5年,而安卓的快速发展以过度透支硬件为代价而造成的短期繁荣。苹果的软件系统在继续完善,硬件才刚刚开始。尊重苹果,就是尊重现实。乔布斯的伟大是打造了一个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而不是一款产品。以苹果为标杆,以完善用户体验为目标,点滴细节积累提高,是金立的产品理念也是研发思路。以马拉松的心态跑马拉松,而不是百米的冲刺跑马拉松,更不是义和团式的口号。认清差距知耻后勇。
OPPO移动通信有限公司CEO陈明永
不断制造惊喜,似乎还是件很难的事情。
小米手机创始人雷***
我做手机后,就失去了自由评价别人手机的乐趣,因为无论我说什么,都有人批评,只能保持沉默了。
小米是用互联网方式打造手机品牌。互联网的最核心思想可以用7个字衡量,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和快。第一个是专注,专注核心就是讲少,就是多。在今天喧嚣社会里面少就是多,当你少做一点事情的时候,当你专注做事情做好的时候就是多。什么叫极致,把别人逼疯,把自己逼死,总之就要做最好的产品。第三个,今天互联网最核心是口碑,不仅是好的产品有口碑,最重要是超出用户预期,就是比用户想象的还要好,才能真正有口碑。那么,第四个就是速度要快,这个速度慢的话在今天互联网领域基本没有机会。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旭东
苹果已经从创新型企业彻底转变成运作型企业。
飞象网董事长项立刚
iPhone5确立了几件事:从艺术品变成产品;从艺术家变成商人;从文艺青年变成数字青年;从天才变成人才;从伟大的公司变成比秀的公司;从神秘的期待变为什么已经知道;从难以入睡到洗洗睡了;从准备卖肾到肾终于保住了。
语录中国篇5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西去东来》;文化交流;孔子学院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相比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影视剧,纪录片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最好形式。纪录片以其独有的纪实性和多样化的题材吸引着八方来者。在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是承载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体现人文价值和社会观念的载体。在中国播出了中美联合摄制的《故宫》、中英共同摄制的《美丽中国》之后,央视又推出了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型纪录片《西去东来》。本文尝试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孔子学院总部推出的纪录片《西去东来》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起到的作用,以期为中国纪录片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提供一些思考。
一、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提出
跨文化传播是指发生于来自两个文化之间人们互动的过程。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EdwardT.Hall所著的《无声的语言》首次提出“跨文化张力”和“跨文化问题”概念。Hall把文化的概念带到了传播学研究领域,指出了跨文化传播的具体研究方向,如声音、手势、时间、空间等。在全球传播科技的推动下,不同个体和团体的文化交流、精神交往更加频繁,跨文化传播应运而生。我们可以认为,跨文化传播是不同个体、组织、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文化共享,它的目的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文化交往日益繁荣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通过跨文化传播渠道争取国际认同,使本国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二、纪录片《西去东来》简介
(一)全片构成
《西去东来》由孔子学院总部出品,是首部呈现东西方语言文化交流交融历史,展现中国语言文化海外传播历程的文化纪录片。全片共分“语言的力量”“文化的命运”“春天的脚步”“大象原无形”“美丽的差异”“未来的呼唤”6集,每集50分钟。
(二)创作背景
这部纪录片创作历时两年,班底由曾拍摄过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晋商》《汉字五千年》的主创人员组成。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教授担任本片总顾问。摄制组曾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波兰、埃及、坦桑尼亚、玻利维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采访了200多位大学校长、专家学者和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教师、志愿者。
(三)故事概览
《西去东来》全景式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脉络,聚焦孔子学院在短短10多年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澜壮阔的跨越式发展历程,讲述了无数中外人士为之呕心沥血的动人故事,通过汉语传播和文化交流,对中外各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奇妙“化学反应”,演绎了一幕幕人与人、心与心交流的新传奇,凸显了孔子学院从语言入手,用文化交流交融,筑建中国和各国人民互联互通的平台,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多元多彩世界文明发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三、《西去东来》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一)语言和文化交织:《西去东来》为宣传孔子学院贡献力量
影片第一集,孔子学院就在法语联盟、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等各国语言文化机构中“崭露头角”,片中追溯到1883年为了拯救即将沉沦的法兰西精神而应运而生的法语联盟,回顾这些语言机构创办之初的场景。语言是敲开文化认知大门的一扇窗户,中国在积极学习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也通过孔子学院将汉语推广至世界各地。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之日起,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已有孔子学院512所,孔子课堂1073个。①以汉语教学和文化活动为主的孔子学院在海外高校落地生根,但是仍有很多国人不了解孔子学院的内容和办学宗旨。纪录片《西去东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播出,给迷惘中的民众带来了精神洗礼。不少看过《西去东来》的网友表达了对汉语的热爱,并发声支持孔子学院的传播。在“美丽的差异”这一集中,我们看到了曾风靡网络的《东西相遇》小画册,简笔画勾勒出明显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我们还见证了外派的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王琼的成长,从一个惶恐不安的异乡人到庞卡城的中国“名人”,她做好了一个中国人的榜样,她对人们的热情让她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总的来说,《西去东来》凸显了孔子学院与其他文化机构的共同之处,即从语言入手,筑建各国人民互联互通的“心灵高铁”。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学院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多元多彩世界文明发展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二)孔子学院网站:中国语言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良好平台
孔子学院是中国语言文化的对外推广交流机构,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作为孔子学院的坚实后盾,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方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在传播途径上,国家汉办网站满足了大量、及时的信息需要。孔子学院的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在进行文化活动的同时,真实及时的信息就会通过汉办***出来,以供更多的人了解孔子学院的发展进程和孔院工作人员的生活点滴。《西去东来》除了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之外,还同时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的***网站上陆续推出,以周播剧的形式呈现,为热衷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途径,也为研究孔子学院的学者贡献宝贵的资料。
四、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
(一)纪录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
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要想快速高效地把中国的形象向外推广,纪录片是最好的形式。纪录片内容的纪实性、表现手法的丰富性,都让它更容易营造一种亲切的“真实感”,从而获得国际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的理解与认同。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剧播出后,不仅引起国内观众竞相追捧,还名扬海外。该片海外授权地区遍及东南亚、欧洲、美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西去东来》在拍摄过程中,剧组辗转多个国家,获取一手的文化资料,走访了世界各地不同语言文化机构的高层代表、高校的历史研究员、教师、学生等人,以访谈的形式探寻语言对外推广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语言文化与国家兴衰的内在关系。
(二)中国纪录片在国外的市场分析
1.中国纪录片走上国际化道路
近年来,在国家主流旋律的引导下,一些优秀国产纪录片走出国门并受到境外主流播出机构的欢迎。纪录片《故宫》被制成2集国际版后,通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GeographicChannel)以26种语言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由中视传媒和英国广播公司(BBC)合拍的纪录片《美丽中国》不仅获得了美国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多项大奖,还在全球50多个电视频道播出。由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合拍的纪录片《中国建筑奇观》通过探索频道的全球播出网络向1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亿观众播放。
2.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仍存在局限性
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逐渐走远,但是以《西去东来》为代表的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上仍存在局限性。第一,定位不够清晰。虽然都是面向全球,但是相比《舌尖上的中国》从饮食来渗入文化的手法,《西去东来》做得还不够好。首先在定位上稍显模糊,从语言来反映文化,录制的也是关乎世界各国语言的历史发展,但受众面较窄,有些局限在孔子学院的范畴中。《西去东来》播出后并没有收到极大的反响,无法与《舌尖上的中国》当时获得的热烈追捧相比拟。第二,题材选择存在局限性。中国的纪录片走出国门的大多是大型历史文化类的纪录片,或涉及中国悠远的古代历史,或是对地理版***的诠释,都是从宏观角度入手,缺乏专注于某一类具体的题材。《西去东来》中明显在追溯历史中嵌入文化内涵,主流价值观色彩浓烈。第三,正视文化差异不够。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这在纪录片创作中往往被忽略。中国纪录片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独到之处,但是多站在本国立场上叙述事实,没有考虑到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价值观的接受程度。以《故宫》为例,其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播出只有两集,是在原版本的压缩、剪辑和重写解说词的基础上重构的,更名为《透视紫禁城》,共90分钟。这也说明中国纪录片在叙事和表达上还不够全面。
五、跨文化传播环境下的中国纪录片反思及建议
语录中国篇6
关键词《现汉》附录编制修订与时俱进
一、词典附录要与时俱进
词典附录是附加在词典正文之后、与正文有关的供查考的文件或资料。词典的附录,应该符合词典定位和它针对的读者群的需求。附录内容应该有常用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因此,附录多为与词典内容有关的国家和权威部门制订的规范文件、标准或权威人士、词典编纂者编写的基本资料。由于社会发展、语言演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及有关部门制订的规范、标准不断出台或修订,各学科的学术研究不断进步,各种知识的更新换代,词典的附录与正文一样,需要适时修订,与时俱进。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指定编写的以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为目的的语文词典,从开始编纂试印至今,先后出版过8个版本。每一版词典后面的附录都与正文一起,历经多次的增删、修订,充分体现出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风格。
二、《现汉》版本及附录变化情况
《现汉》从1958年6月开始正式编写,1960年出版试印本。1965年5月印出试用本,1973年5月内部发行;1978年12月正式出版第1版,至2012年6月出版第6版。《现汉》这些不同的版本,由于不断修订,正文都有些不同,词典后面的附录也有一些变化。
试印本附录9种:人名录,地名录,中国历代纪元表,化学元素周期表,公制、市制、英美制度量衡表,标点符号用法,汉语拼音方案,汉字十种拼音法对照表,《现代汉语词典》注音连写、大写、隔音暂用条例(附说明)。
试用本附录4种:中国历代纪元表、汉语拼音方案、公制计量单位进位和换算表、化学元素周期表。新编的公制计量单位进位和换算表替换了原来的公制、市制、英美制度量衡表,此外删去附录5种。1973年的内部发行本又删去化学元素周期表,只收附录3种。
第1版附录5种:除内部发行本的3种附录外,又恢复了试用本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新增了汉字偏旁名称表。第2、3、4版附录沿袭第1版。第5版附录6种:除前一版的5种外,又在封三处增加了一幅简明版彩色中国地***。第6版附录沿袭第5版。
《现汉》不同版本不仅附录数量不尽相同,内容也都进行过认真修订。
三、《现汉》附录数量变化反映时代的需求
《现汉》试印本附录有9种,在各版本中最多,这是当时的社会需要所决定的。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教事业发展刚刚起步,社会上极度缺乏权威性的百科和专科名词术语词典,读者急切希望规范性的语文性词典能够担负查检专科词语的任务。正像吕叔湘(1960)为《现汉》试印本撰写的《前言》所说:“因为目前还没有一部简明的百科词典,读者往往希望从语文词典得到一定程度的帮助。”所以,《现汉》正文收录的百科词语占相当大比例,后面附录中也有较多的专科方面的文件,百科性的人名录、地名录所占的篇幅也就较多。当时,汉语拼音方案还没有确定为法定文件,注音字母、北方拉丁化方案、国语罗马字、国际音标等在语言文字界和社会上还有一定影响,汉语拼音的词语注音连写、大写及隔音符号运用也都处于尝试阶段,所以,《现汉》附录的汉字十种拼音方案和吕叔湘拟定的“《现代汉语词典》拼音连写、大写、隔音暂用条例(附说明)”,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标点符号用法”曾由中央人民***府***务院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也列入了词典附录。
试用本排印已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那时,我国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海》即将出版(1965年4月出版未定稿),这部辞书与《现汉》有明确分工,系统收录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专科条目,人名、地名也全面系统地收录。所以,《现汉》试用本的附录就删除了人名表、地名表。1958年2月,汉语拼音方案获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成为法定的文件,其他拼写汉字的各种拼音法在社会上实用性大为降低。有关部门制订的《标点符号用法》已经出版了单行本,广为发行。鉴于试印本附录较多,占篇幅较大,试用本删去了这几种附录。
《现汉》第5、6版的附录增加了一幅简明的中国地***,标明了我国领域疆界、省市自治区行***区划界、省会首府及其他重要城市、大江大河。这与词典正文有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的一些条目有密切关系,也符合近年增强祖国领土主权观念的时代精神(如***中突出了***、南海疆界等)。
四、《现汉》附录内容修订的与时俱进
(一)及时反映有关规范和标准的修订
《现汉》试印本附录“公制、市制、英美制度量衡表”,将度量衡的三个单位制并列。1959年,我国将公制确定为法定的基本计量制度,所以,试用本将这一种附表改编为“公制计量单位进位和换算表”,将“市制单位计量进位和换算表”“英美制计量单位进位和换算表”作为它的附表。1984年2月,***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规定1990年开始我国法定计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1993年开始修订的第3版将这一附录改为“计量单位表”,它是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法定计量单位表重新编制的。
《汉字偏旁名称表》是第1版增加的,当时由我(时任语文编写组组长)拟稿、主编丁声树先生修改定稿。收录常见偏旁53
个。第5版调整了部分偏旁排列次序,并增补至58个。第6版参考***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的《汉字部首表》《现代常用汉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等文件,进行较大修订,偏旁增补至69个,名称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在组织研制的现代汉语词语儿化规范,尽量减少儿化读音。
(二)适时反映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附录中元素周期表的修订次数最多。《现汉》试印本附录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表内列化学元素102种,试用本增列为103种。第1版改称为“元素周期表”,表内列元素106种,有确定汉语名称者103种。第2版表内列元素109种,有确定汉语名称者增至105种。第3版1996年出版时仍然沿用上一版的表。但是1998年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5个化学元素新用字,并改变了原第105种元素名称。《现汉》附列的元素周期表不等新的修订版出版,即于2000年发行的印本中将表内元素增为112种,有确定汉语名称者增至109种;2002年出版的第4版沿用此表。 第5版表内元素列112种,有确定汉语名称者增至110种;第6版表中列元素118种,有确定汉语名称者增至112种。元素周期表是国际化学界有关组织认定的文件,具有高度权威性。《现汉》这一附表不断修订和增补,及时反映了国际化学界不断发现并确定的新元素,定期调整国际原子量及国内化学界相应确定的新元素用字的科技发展情况。
中国历代纪元表也经过几次修订。这一附表创编于试印本。过去,史学界对我国公元前841年前的古史年代颇多歧说,本表这一时期的年代是根据史学界权威著作齐思和、刘启戈、聂荣岐、翦伯赞编著的《中外历史年表》编制的。试用本即对纪元表的说明有所修订,将表中的“周秦之际”纪年与“秦”纪年合并。第1版对夏、商、西周的起讫纪年和表中个别文字有所修改。2002年出版的第4版参考我国“九五计划”中的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对“五帝”以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夏商周断代工程是我国“九五计划”中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组织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170名科学家进行联合攻关,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现汉》中国历代纪元表的夏商周古史年代修订及时反映了我国科学研究这一新的重大成果。中国历代纪元表在第6版还有一处显著的修订,就是增加了西夏王朝的纪元表。《现汉》从试用本至第5版,在纪元表前的说明中说“较小的王朝,如‘十六国‘十国‘西夏等不列表”。(试印本说明中说:“较小、较次要的***王朝……,均从略。”)其实,西夏并非较小的王朝,它从嵬名元昊(李元昊)称帝后的190年间占据西北较大的版***,前后与北宋、辽,南宋、金对峙,在历史上很有影响,与“十六国”“十国”较小的***割据***权不可相提并论。由于古代正史中没有像辽史、金史那样专门的史书记载,又由于文字、史料缺失等方面的原因,过去学界对西夏的研究较为滞后。近一个世纪,特别近几十年,我国西夏文、西夏史研究进展较快,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史金波研究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李范文副院长都带领研究团队,对西夏文、西夏史进行专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西夏王朝世代纪年也较为清楚。故《现汉》第6版历代纪元表中增加了西夏的世系年表,这个年表也是经西夏研究专家史金波审订的。《现汉》附录的我国历代纪元表中增加西夏王朝纪元表既是对我国多民族历史的反映,也是对民族学、历史学研究成果的记录。
五、《现汉》附录修订体现出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词典附录具有规范性和实用性,它的编制和修订都必须贯穿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汉语拼音方案》是与汉语语言文字运用关系极为密切的文件。从试印本、试用本一直到目前出版发行的第6版都附有这一文件。从第3版开始,在表前加上“1957年11月1日***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和“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两个题注,这不仅反映了其历史重要性,也表明这一文件高度的法规性和权威性。
《现汉》是否附录“二简”[即“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考量也可以说明设置附录的严肃性和词典编纂者的科学态度。“***”结束刚过半年,1977年5月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二简”即报上级审阅通过,1977年12月20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以及省、直辖市、自治区一级的报纸上统一。后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即率先试用,其他媒体和出版单位也先后跟进。1978年3月2日,***《关于学校试用简化字的通知》,要求学校教学试用。于是,中小学课本都遵照指示使用了“二简”的字。由于当时***府对“二简”的和宣传的力度较大,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特别是媒体和中小学教学中均广泛使用,因此对文化教育影响很大。《现汉》第1版交稿在1977年,出版发行于1978年。那时正是“二简”大力推行时期。《现汉》如何对待“二简”成了极为棘手的问题。特别是《现汉》在“***”中受到过批判以致扼杀,主编受到过严厉冲击,确实不能不考虑如何对待“二简”的问题,修订组中也有人提出要重视贯彻“二简”。时任主编的丁声树先生基于过人的远见卓识,坚决反对贯彻“二简”全面改动词典有关用字的意见,他认为不必为“二简”干扰词典的排印出版计划,最多只能考虑在附录中列个附表。1978年初,他曾布置我设计“二简”附表,但很快就决定不必附录了。词典出版前夕,媒体也停止了使用“二简”。但是,直到8年以后,1986年6月,有关部门才正式通知废止“二简”。从词典是否贯彻“二简”、附录“二简”这一问题足以表现出《现汉》主编的学术胆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附录只是词典可多可少的附属部分,但它的编制和修订,以小见大,反映出一部词典的科学性、时代性、规范性、权威性。它的增减、修订也足以反映出词典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曹聪孙.略谈词典附录.辞书研究,1992(4).
2.连益,连真然.浅谈双语词典附录设置的十条原则.∥张柏然,魏向清主编.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林玉山主编.辞书学概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
4.徐祖友.谈谈词典的附录.∥辞书研究编辑部编.辞书编纂经验荟萃.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语录中国篇7
技术创新,填补空白
在国内,亚伟中文速录机的研制成功,使中文速记从手写速记阶段跨越机械速记阶段,直接进入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电脑速记阶段,填补了我国实时听打录入”领域的空白,提高了汉字录入速度,减轻了文字处理的工作强度。为提高办公领域、会议现场录入、庭审记录、新闻文字处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国际上,目前使用速录机的国家约20个左右,均为经济发达国家,英文及一些欧洲语种的速录机基本由美国生产。日本、韩国也都发明了本国语言的速录机,但未得到有效应用。如日本国会及法院目前仍在使用手写速记;1996年韩国的速录机还在测试阶段。据我们从第45届国际速联大会上了解到,不少国家都在努力自主研制本国语言的速录机。
亚伟中文速录机首创了双机操作功能和无线接收功能,在技术性能、实际应用以及市场成熟度等各方面均走在世界前端。
造福人类,造福社会
从经济效益看,截至2005年3月,全国从事亚伟中文速录机销售、培训和服务的专业公司有179家,开设亚伟中文速录机课程的院校有70所。按最低要求每家投入30万元计,用于此项目的投资将近8000万元,年创效益以培训费+速录服务费+设备销售计超过亿元。仅北京一地,年收入超过百万的速录服务公司已有4家。预计三年内,社会上对亚伟中文速录机需求量将增加三至五倍。
在社会效益方面,亚伟中文速录机创立了一个新兴的速录行业和国家《速录师》职业标准,为社会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提高了法院庭审记录的速度和准确性,促进了法院庭审记录方式的改革;为媒体文字直播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解决了中文信息处理听打录入的难题;提高了会议和办公效率,使简报当日见,会期缩短,口述文稿成为现实。
目前全国各省市近3000家法院使用亚伟中文速录机进行庭审记录,上万名书记员接受了培训。仅北京市各级法院最近三年就从社会招聘了700余名掌握速录技能的专业人员作为书记员。亚伟速录机还被广泛应用于各新闻媒体,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与很多地方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字幕制作、场记等文字录入工作和新浪网、人民网、新华网等著名门户网站的文字直播,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各大报社的文字采访工作。全国和一些地方“两会”、全国人大***会以及***、外交部等各大部委组织的新闻会、各种听证会等重要会议均采用亚伟速录进行会议记录。
语录中国篇8
关键词:口译; 记录; 口译笔记
一、口译的原理
1. 听的阶段:
(1) 听辨:发言人的信息以声音的形式传递出来。译员在该阶段的任务是准确识别声音信号。
(2) 理解:译员接收了声音信号后,必须结合已有的语言知识与言语外知识,对声音信号解剖,提取出声音信号内的话语含义。
(3) 记忆:理解了发言人的意思以后,译员的工作便是保持这些意思,而同步接收发言人后面的思想。
2. 说的阶段:
(4) 回忆:译员该阶段的任务是回忆发言人的思想(信息)。
(5) 整合:译员对已回忆出的发言人思想(信息)进行包装。这一包装过程在大脑中发生,译员结合已有的译出语知识与能力进行包装。
(6) 输出:译员开口把整合好的信息说出来。
上述六个环节不是孤立存在的。译员在现场口译时,在同一时刻,大脑是同时进行(1)、(2)、(3)、(4)、(5)、(6)六个动作的。正对译员的记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在客观上要求译员以记录的方式进行记忆。
二、口译笔记的记录原则
1. 口译的记录是为了辅助口译信息的存储,是为了补充大脑短期记忆力和耐久力的不足。即为了更好地记忆,所以,记录只是给记忆做的一种提示,是方式,不是目的。
2. 记录技法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记录模式,但一般来说,口译记录又有一定的共性。
3. 记录是建立在正确的听辨、准确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记录其实是大脑思维对信息加工的结果----脑***在记录纸上的反映。
4. 记录的内容不是孤立的字词,而是被理解和加工过的意思。
5. 记录所采取的语言也因人而异,有母语、译入语、译出语三种方法,也可结合个人特点三种合一。
三、口译笔记的方法
这里笔者请出国内主流的两大口译笔记法,做个讲解:
(1) P型笔记法
该笔记法名称中的英文字母"P"取penetrate之意,表示"穿透",意即穿透语言层面,直指信息内涵之意。
P型笔记法的使用规范:
(1) A4复印纸横向四等分,分栏记录
(2) 栏内横向记录,***、完整的意义间以"/"分隔
(3) 每行最多4个"/",超过4个则换行
(4) 路标词前置
(5) 纵向记录并列、列举关系
P型笔记法示例:
语段1:***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我宣布英特网服务国际研讨会开幕,在此我向参加开幕式的各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有关公司与专家对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对此我谨致以诚挚的谢意。//海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推动英特网服务事业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与体会。//我相信,本次研讨会对于推动英特网在中国的广泛使用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我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1 ***2
笔记法分析(***1):
① "***先生"即一个***、完整的意义,因此,在"h"之后以"/"符号表示,以与后面的"女士们先生们"分隔。
② 第二次停顿中,"英国"与"澳大利亚"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笔记法中以纵向记录。同样的纵向记录表并列还出现在第三次停顿中的"借鉴"和"学习","信息"与"体会"及最后一次的"作用"和"意义"。
③ 第三次停顿中的第一句(即"海外一些发达国家"......"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笔记即体现了每行最多4个"/"的原则。
(2)T型笔记法
该笔记法的采取阶梯结构记录,即:主语记录在第一行的顶格位置,第二行的中间位置记录谓语,第三行靠右的位置记录宾语。该笔记法的记录结构看似阶梯,所有,口译圈内亦有"梯形笔记法"之说。
T型笔记法的使用规范:
(1)对角线布局
主语
谓语
宾语
(2) 左边预留空隙
(3) 垂直罗列
T型笔记法示例:
语段2:去年春天,我国遭遇了一场******情重大灾害。***中央、***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研究和部署防治***工作。将***列为法定传染病管理,如实公布***情,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群防群控。***和地方***府成立防治***指挥部,统一调度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城乡基层组织的作用,确保预防、救治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笔记法分析(***2):
① 记录纸左侧以红色分行,左侧预留空隙。通常该空隙内可记录表逻辑的路标词或者译者没听清时的疑问。
② 对角线布局
③ 若干细节:"SP":春天 "":去年
问号 加了几道横线 表示严重的问题
PCC&SC后面的三角表示眼睛,它可以表示认为、预测,前瞻等等。
1st表示首位
Rea后面是一个我的发散性的符号,表示展开,也可表示普及
def. define epd. Epidemic pub. publicize
方框 国家 人人 p&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圆圈 + H 圆圈本来用作表示会议,这里+H表示HEADQUARTER
圆形方孔钱 Financial
func. function LG - local gov.
-〉.....继续进行
五.总结
1. 口译笔记只是口译活动中的一环,其目的是记忆,其前提是听辨、理解。所以,记录口译笔记前,一定要对发言人的声音信号进行加工(即:理解)。
2. 口译笔记是十分灵活的,任何人都完全可能创造出适应自己的一套笔记法。不同译者有着不同的笔记。口译笔记作为整个口译环节中承载记忆功能的一环,并不是***的。口译笔记既受到听力理解的影响,也受到译者个人译出语措辞、组句风格的影响。
3. 并不存在唯一的优秀的口译笔记,只要能有效地服务于现场口译,只要能高效地促成沟通,笔记就是优秀的。
参考文献:
[1]Gile, Daniel.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5.
[2]顾鸿飞. 谈口译笔记. 中国俄语教学. 2003年11月 (第22卷 第4期)
[3]郭艳玲, 郭满库. 口译记忆的心理学基础及对教学的启示. 北京邮电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007年10月(第9卷第5期)
[4]李逵六. 口译:理论与实践 语言与交际.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5]王斌华. 口译:理论.技巧.实践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林超伦. 实战口译教学参考.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7]林超伦. 实战口译学习用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8]王桂珍. 高级英汉汉英口译(下).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语录中国篇9
[关键词] 金庸;小说;改编;电影;考证
金庸第一部小说是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但第一部被搬上银幕的作品却是1957~1959年间连载于《香港商报》的《射雕英雄传》。该小说尚未连载完,香港峨嵋影片公司便将其拍成2集的粤语电影《射雕英雄传》,并于1958年10月23日首映,①并引起极大轰动。自此,内地及港澳台的影视传媒机构几乎每年都有改编或灵感来源于金庸小说的影视产生。严格意义上讲,内地迄今为止还没***拍摄改编自金庸小说的电影。
到20世纪90年代,内地对改编自金庸武侠小说为电影的研究(以下简称为金庸电影)乏善可陈。陈墨在1996年出版的《刀光剑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1]提及了金庸电影的情况(该部分内容在2008年被陈墨几乎原封不动地“搬迁”到其另一专著《陈墨评金庸――影像金庸》[2]中),但较为简略且疏漏较多。
21世纪以来,内地对金庸电影的研究仍然较少且都散见于各种报纸杂志,这些研究不成系统且错讹较多。而研究的重点大多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此类电影,而系统地研究金庸电影片目的,则几乎没有。2002年,《音像世界》刊登了惊蛰等的《成年人的童话――武侠小说半世纪“从影”全纪录》,[3]该文虽短短几千字,却涉及金庸、古龙、梁羽生,包含电影、电视剧,如此则难免挂一漏万,以致不能全面系统地统计此类电影的片目。
2004年,复旦大学博士后叶凯出站论文《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中的金庸影视剧》,是内地目前研究该类影视剧较为优秀的阶段性成果。遗憾的是,该论文还是未能全面地展示金庸电影的片目。西南大学教授韩云波博士在其专著《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4]中,只简略地点评了极为少量的金庸电影。
20世纪50~70年代,香港只有零星的电影史话、个别影人传记或回忆录刊行,更别提对包括金庸电影的香港武侠电影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包括武侠电影的香港电影方在学界和文化界形成风尚;2001年,香港成立了可供研究者钻研影像和文献的电影资料馆,自此才展开系统化的本土影片编目、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并于2011年了含9 861部电影的《港产电影一览(1914―2010)》,[5]为香港电影研究提供了极为权威的数据资料。该资料虽然非常全面地统计了包含金庸电影片目在内的本土电影,但对金庸电影片目的专题研究一直没有出现。
在台湾,台湾师范大学的博士林保淳教授在其2008年出版的专著《解构金庸》[6]中,也只是用了一个段落来概述金庸电影的情况,详细的研究已经谈不上。
在国外,正如电影学博士赵卫防指出的:也有不少华裔和外国学者对“香港电影,特别是当代电影发表专论”,其中较为知名的是美国的当代电影理论家、作家大卫・波德维尔教授。2003年,其专著《娱乐的艺术――香港电影的秘密》[7]对香港武侠电影仍是概而论之,更遑论金庸电影片目研究。
为此,笔者根据当下涉及金庸电影片目且罗列相对较为全面的现有四部文献,即前文提及的陈墨专著、《港产电影一览(1914―2010)》、叶凯博士后论文[8]及林宝淳专著,结合互联网资源、影视频网站、CD/DVD等,试着对金庸电影片目加以梳理,并对部分文献中出现的错漏进行添加、补充,以供后来者研究之用。
一、四部文献皆收录的片目
(一)1958年10月23日《射雕英雄传》首映②,粤语,香港峨眉影片公司出品,③导演胡鹏,主演李清、梅绮。
(二)1977年7月30日《射雕英雄传》(又名《大地群英(台湾)》),国语,邵氏,导演张彻,主演傅声、恬妞。
(三)1977年9月9日《天龙八部》,国语,邵氏,导演鲍学礼,主演李修贤、恬妞。
(四)1978年5月13日《射雕英雄传续集》(又名《大地群英第二集(台湾)》),国语,邵氏,导演张彻,主演傅声、恬妮。
叶凯论文是1979年。[8]
(五)1978年10月19日《倚天屠龙记》,粤语,邵氏,导演楚原,主演尔冬升、余安安。
(六)1978年10月27日《倚天屠龙记大结局》,粤语,邵氏,导演楚原,主演尔冬升、余安安。
(七)1980年9月23日《连城诀》,粤语,邵氏,导演牟敦芾,主演岳华、施思。
叶凯认为是牟敦。[8]
(八)1981年3月6日《碧血剑》,国语,邵氏,导演张彻,主演郭追、文雪儿。
(九)1981年7月23日《书剑恩仇录》,粤语,邵氏,导演楚原,主演狄龙、白彪。
(十)1982年2月25日《神雕侠侣》,粤语,邵氏,导演张彻,主演傅声、黄淑仪。
(十一)1983年3月24日《鹿鼎记》,粤语,邵氏,导演华山,主演汪禹、刘家辉。
(十二)1987年8月13日《书剑恩仇录》,国语,扬子江/银都,导演许鞍华,主演张多福、达式常。
陈墨两专著为“银都机构与天津厂合拍”[1]490[2]22,林保淳专著为“扬子江”[6]29。
(十三)1990年4月5日《笑傲江湖》,粤语,新宝、金公主、龙祥,导演胡金铨、徐克、程小东、李惠民,主演许冠杰、张学友。
林保淳认为出品公司是“龙翔”,导演为胡金铨。[6]29
(十四)1991年12月19日《九一神雕侠侣》,粤语,天幕,导演元奎、黎大炜,主演刘德华、梅艳芳。
(十五)1992年6月26日《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粤语,金公主、龙祥,导演程小东,主演李连杰、林青霞。
对于出品公司,陈墨两专著为“电影工作室”[1]490[2]22,林保淳专著则是龙翔。[6]29
(十六)1992年7月30日《鹿鼎记》,粤语,永盛,导演王晶,主演周星驰、张敏。
(十七)1992年9月3日《九二神雕之痴心情长剑》,粤语,天幕,导演元奎、黎大炜,主演刘德华、关之琳。
(十八)1992年9月24日《鹿鼎记Ⅱ神龙教》,粤语,永盛,导演王晶,主演周星驰、林青霞。
陈墨两专著[1]491[2]23、林保淳专著[6]29为《鹿鼎记Ⅱ神龙教主》。
(十九)1993年1月21日《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粤语,金公主、龙祥,导演程小东、李惠民,主演林青霞、王祖贤。
陈墨两专著为“金公主出品,龙祥有限公司、电影工作室”[1]491[2]23,林保淳专著为龙翔。[6]29
(二十)1993年2月5日《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粤语,学者,导演刘镇伟,主演张国荣、林青霞。
(二十一)1993年8月20日《飞狐外传》,粤语,嘉禾、麦当雄,导演潘文杰,主演黎明、李嘉欣。
叶凯论文中导演为“麦当雄”,林宝淳专著为“麦当雄”出品。[6]29
(二十二)1993年11月25日《新碧血剑》,粤语,生产线,导演张海靖,主演元彪、张敏。
叶凯认为导演为张靖海。[8]
(二十三)1993年12月18日《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粤语,永盛,导演王晶,主演李连杰、邱淑贞。
(二十四)1994年3月5日《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粤语,永盛,导演钱永强,主演林青霞、巩俐。
(二十五)1994年9月17日《东邪西毒》,粤语,学者,导演王家卫,主演张国荣、梁家辉、林青霞。
陈墨两专著[1]491[2]23、林保淳专著[6]29提及的出品公司皆为台湾、香港、北影合拍;且陈墨认为主演之一为杨家辉而不是梁家辉。[2]23
二、三部文献(其中之一为香港电影资料馆)收录的片目
(一)1958年12月3日《碧血剑》(上部),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晨风,主演曹达华、上官筠慧。
陈墨未收录。[1-2]
(二)1959年6月3日《射雕英雄传》(二集),粤语,香港峨眉,导演胡鹏,主演曹达华、容小意。
陈墨未收录。[1-2]
(三)1960年7月27日《神雕侠侣》(上集),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化,④主演谢贤、南红。
陈墨未收录。[1-2]
(四)1960年8月30日《神雕侠侣》(下集大结局),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化,主演谢贤、南红。
陈墨未收录。[1-2]
(五)1961年8月30日《神雕侠侣》(三集),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化,主演谢贤、南红。
陈墨未收录。[1-2]
(六)1961年9月6日《神雕侠侣》(四集),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化,主演谢贤、南红。
陈墨未收录。[1-2]
(七)1963年5月15日《倚天屠龙记》(上集),粤语,香港豪华,导演张瑛、蔡昌,主演张瑛、白燕。
陈墨未收录。[1-2]
(八)1963年5月22日《倚天屠龙记》(下集),粤语,香港豪华,导演张瑛、蔡昌,主演张瑛、白燕。
陈墨未收录。[1-2]
(九)1978年3月30日《笑傲江湖》,国语,邵氏,导演孙仲,主演汪禹、施思。
叶凯未收录[8];陈墨认为是“1977年”,且主演之一为王禹。[1]490[2]22
(十)1980年11月15日《飞狐外传》,国语,邵氏出品,导演张彻,主演钱小豪、江生。
叶凯未收录。[8]
(十一)1981年11月12日《射雕英雄传第三集》,国语,邵氏,导演张彻,主演傅声、妞妞。
林保淳未收录。[6]
(十二)1982年12月16日《侠客行》,国语,邵氏,导演张彻,主演郭追、文雪儿。
叶凯未收录。[8]
(十三)1984年4月7日《新飞狐外传》,粤语,邵氏,导演刘仕裕,主演万梓良、黄日华。
叶凯未收录,[8]林保淳认为导演是“刘裕”[6]29。
(十四)1983年12月2日《杨过与小龙女》,粤语,邵氏,导演华山,主演张国荣、翁静晶。
林保淳未收录[6];陈墨两专著收录,但名称均为《神雕侠侣之杨过与小龙女》[1]490[2]22。
(十五)1987年8月28日《香香公主》,粤语,扬子江/银都,导演许鞍华,主演张多福、达式常。
林保淳未收录。[6]
三、香港电影资料馆和林保淳专著收录的片目
(一)1959年7月1日《碧血剑》(下集),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晨风,主演曹达华、上官筠慧。
(二)1960年5月4日《书剑恩仇录》(上集),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晨风,主演张瑛、陈锦棠。
(三)1960年6月8日《书剑恩仇录》(大结局),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晨风,主演张瑛、容小意。
(四)1961年3月1日《鸳鸯刀》(上集),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化,主演林凤、李清。
(五)1961年3月8日《鸳鸯刀》(大结局),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化,主演林凤、李清。
(六)1964年3月25日《雪山飞狐》(上集),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化,主演江汉、欧嘉慧。
(七)1964年3月25日《雪山飞狐》(大结局),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化,主演江汉、欧嘉慧。
(八)1965年6月30日《倚天屠龙记(三集):张无忌火烧光明顶》,粤语,扬子江,导演杨工良,主演林家声、陈好逑。
(九)1965年7月7日《倚天屠龙记(四集):张无忌火烧万法寺》(又名《倚天屠龙记(全套大结局)》),粤语,扬子江,导演杨工良,主演林家声、陈好逑。
(十)1965年12月15日《神雕女侠》,粤语,德声,导演陈中坚,主演林凤、羽佳。
四、仅香港电影资料馆收录的片目
(一)1960年5月11日《书剑恩仇录》(下集),粤语,香港峨眉,导演李晨风,主演张瑛、紫罗莲。
(二)1967年5月10日《神剑震江湖》,国语,邵氏,导演徐增宏,主演郑佩佩、张翼。该片人物姓名虽与《倚天屠龙记》中的不同,但片头上明确写有“故事:金庸”。
(三)1967年9月14日《儒侠》,国语,邵氏,导演高立,主演张翼、焦娇。该片剧情明显取之于《书剑恩仇录》。
(四)1972年4月14日《太阴指》,国语,邵氏,导演鲍学礼,主演凌波、金汉。该片综合了《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的相关情节。
(五)1976年10月28日《五毒天罗》,国语,邵氏,导演楚原,主演岳华、井莉。该片情节与《倚天屠龙记》中的俞岱岩、张翠山、殷素素相关情节大致相仿。
(六)1980年7月1日《情侠追风剑》,粤语,邵氏 ,导演何梦华,主演汪禹、妞妞。该片情节及人物关系与《碧血剑》基本一致。
(七)1982年4月28日《帮规》,粤语,邵氏,导演徐小明,主演陈观泰、白彪。该片改编自《天龙八部》乔峰的故事。
(八)1982年5月22日《神经大侠》(又称《神经大侠鸳鸯刀》、《阴阳双刀侠》),粤语,邵氏,导演鲁俊谷,主演惠英红、元彪。
(九)1984年6月19日《魔殿屠龙》,国语,邵氏,导演楚原,主演钟楚红、万梓良。
(十)1993年6月12日《正牌韦小宝之奉旨沟女》,粤语,亿能,导演柯受良,主演梁朝伟、叶玉卿。
叶凯论文虽收录此部影片,但名称为《韦小宝之奉旨沟女》。[8]
(十一)2009年5月28日《东邪西毒》(终极版),粤语,泽东、春光映画,导演王家卫,主演张国荣、梁家辉。
五、待考之片
(一)1984年,电影《天龙八部大结局》,新世纪,导演萧笙。
仅陈墨两部专著收录。[1]490[2]22
(二)1984年,电影《神雕英雄》,艺登公司,导演王瑜。
仅陈墨两专著收录,但“因不能确定是否确由金庸小说改编,故不能正式列入”[1]490[2]22。
(三)《天龙八部之虚竹传奇》
仅陈墨两部专著中收录,并认为其是“进入90年代后则又一次重新演绎金庸小说的热潮”[1]490[2]22,但未提供该片更多的信息。
六、谬传之片
(一)1975年12月21日《金毛狮王》,国语,邵氏,导演何梦华,编剧江杨(香港电影资料馆为“江阳”,是不确的;可参见优酷网之相关视频⑤),主演李菁、赵雄。
陈墨“因不能确定是否确由金庸小说改编,故不能正式列入”[1]490[2]22;而坊间也多谬传此片改编自金庸小说,甚至优酷网也冠其以《倚天屠龙记之前传金毛狮王》之名,实则不然。
(二)《书剑江山》,导演楚原,邵氏。
林保淳专著[6]28、陈墨两专著加以收录,[1]490[2]22但香港电影资料馆未加收录。
根据考证,改编自金庸《书剑恩仇录》且名为《书剑江山》的只有1984年7月14日首播的台视版11集的电视剧,而拍成电影的共有6部;然属于邵氏出品,且导演为楚原的只能是1981年7月23日首映的《书剑恩仇录》,故林、陈二人出现了谬误。
(三)1980年,电影《侠客行》,邵氏,导演张彻,主演钱小豪、唐菁。
陈墨两专著收录。[1]490[2]21《侠客行》只被邵氏拍成了电影,该片于1982年12月16日首映,而陈墨将其定为1980年,不知何故;且主演当中并无钱小豪。估计叶凯后来也未加考证,直接将其列入自己文章当中。[8]
(四)1983年,《倚天屠龙第三集》,邵氏,导演楚原。
仅陈墨两专著收录。[1]490[2]22属于邵氏出品并由楚原执导的改编自《倚天屠龙记》的只有1978年上下集版,前文已经展述,亦可参见百度百科⑥。
(五)1993年,电影《碧血剑》,导演袁振洋、张海靖,永高。
仅林保淳专著中收录。[6]29林博士此《碧血剑》即为1993年11月25日张海靖执导的《新碧血剑》,为“生产线”出品,而非“永高”出品,且袁振洋只是动作导演,可参见搜狐视频。⑦
限于条件,以上罗列的金庸电影片目或亦有遗漏或不确之处,尤其是那些内容与金庸小说有联系,然名称与金庸小说不一致的电影,尚需多方寻求影片或视频等资料,以证之。
注释:
① 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提及片目的相关内容均来源于香港电影资料馆,。
⑥ 《新碧血剑》,百度百科:《倚天屠龙记》,http:///view/188502.htm。
⑦ 《新碧血剑》,http:///20090301/n262532003.shtml。
[参考文献]
[1] 陈墨.刀光剑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2] 陈墨.陈墨评金庸――影像金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3] 惊蛰,尚文,等.成年人的童话――武侠小说半世纪“从影”全纪录[J].音像世界,2002(11).
[4] 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5]香港电影资料馆.港产电影一览(1914―2010)[DB/OL]. http://sc.lcsd.gov.hk/gb/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b5/1-1.php。
[6] 林保淳.解构金庸[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8.
[7] [美] 大卫・波德维尔.娱乐的艺术――香港电影的秘密[M].何慧玲,译.海南出版社,2003.
语录中国篇10
根据高中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将来的世界,相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以及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竞争等方面更加频繁与激烈,其深度、广度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强度进行,并必将会像经济全球化一样迅速在全球扩展,因此,带有“文化传播使者”之使命的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更具有不同寻常的侧重性与艰巨性。
长期以来,我们高中英语教学的都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目的是为了高考能够出好成绩。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忽略了它的真正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所得到的外语课本只能为学生提供“有限”的文化倾听,若真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文化倾听,教师既需要“用足课本”,又要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听力教材。
1 在选择这些材料作为教材时,应选择那些外语国家人士说外语的语音语调。如果中国人的外语音调很地道,当然也可以作为听力教材;如果任课教师的外语说得比较地道,那么,任课教师也可以作为学生听外语的资源。遗憾的是很多中国学生能听懂自己的中国老师说的外语却听不懂录音机里的由目的语国家的人士所说的标准外语,与外国人士面对面地接触时也听不懂外国人说的外语。如此,在强调“把听的权利还给学生”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借助录音或录像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让学生大量地“倾听”真实的语言。真实的语言蕴涵了某种个性化的“语流”,应让学生在接触这些语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感”,包括语言节奏感和语言韵律感。
2 在选择听力教材时可以考虑先“录音”后“录像”。录音磁带与录像带相比较,录像带表面上看似乎效果更好一些。它不仅发出声音而且呈现影像,这使它在创设外语情景时更有优势,对提高学生听外语的兴趣以及引起无意识学习会有帮助。但是传统的录音磁带对训练学生的听力也有自己的优势。原因在于,录像带的***像会干扰学生对语言的语音语调的理解和体验。学生即使不仔细地倾听,他也可以根据录像猜测说话者的意思,这样往往知道录像上讲了什么故事,却基本上没有接受听力训练。
3 在指导学生“听外语”时提出“听-写”与“听-说”的任务要求。有人提出学生对听外语多不感兴趣,而且学生很难较长时间地坚持听外语。这里有一些操作问题策略的问题。促使学生坚持听外语的基本策略之一是让学生“听写”和“听说”。“写”并不是写作,而是要求学生大致听懂录音磁带上的句子之后迅速地将所听到的句子逐句写出来。“说”也不是说话,而是模仿录音带上的发音将听到的句子复述出来。“听写”与“听说”既可以让学生检验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听懂了录音,还可以激励学生持久地听下去。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认真听外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体验外语的语音语调。
4 从“精听”到“泛听”。“听-写”和“听-说”要求学生将每一句话都听清楚并记录下来,这使听外语成为一种“精听”,相当于外语阅读教学中的“精读”;“听写”式的“精听”之后可以让学生听一些略高于课本难度的材料,相当于阅读教学中的“泛读”,可以称之为“泛听”。在“泛听”中由于陌生单词增加,语法变得更复杂,不必要求学生“听写”或“听写”,重点只在于让学生感受外语的语音语调以及相关的文化。与“精听”相比较,“泛听”似乎比不上“精听”扎实有效。实际上,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精听”基础之后,让学生大量地“泛听”是很重要的。在适当的时候,甚至可以让学生听一些半懂不懂的、真实的外语电影录音或广播录音。听那些半懂不懂的外语录音对学生来说也是有益的,因为它为学生的“内隐学习”或者说“无意识学习提供了可能并保证学生“整体地感受”外语从而形成听和说的习惯。
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英语学习尤其重要。我们没有现成的英语学习环境,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去营造。不仅要创设课内的学习环境,更要创设课外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运用英语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