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信息类篇1
关键词: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现状;利弊
作者简介:朱***(1984-),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上官璇峰(1965-),男,河南渑池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河南?焦作?454000)
中***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17-02
电气信息类专业是指以电气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依据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注重文理交叉的原则,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三方面兼顾的电气、自动化、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为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本大类开设的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大类基础课程学习,第二年或第三年根据人才需求、学习成绩和个人志愿情况分流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不同专业进行培养的方式。
一、大类招生现状
大类招生培养是高等学校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制度改革的新举措。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正在不断地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现阶段部分高校已逐渐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培养,让学生通过一到两年的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学生的志愿、兴趣爱好、就业方向和学习成绩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实施中期专业分流培养,从而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1]
按大类招生培养学生的模式,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这种培养模式既能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展,又能加强其对学校学科专业以及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的明确了解。同时,高校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和教学资源配置,以满足社会生产和学生志愿需求。[2]
二、具体情况
河南理工大学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始建于1938年,原名电机工程学系,历经机电工程系(1958年)、电气工程系(1986 年),2005年更名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并于2010年秋季以电气信息类进行本科生一本大类招生,有效提升学生生源的整体质量。
目前,我院分设6个系室、10个研究所,电气信息大类共开设5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部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专业。
现拥有1个部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门部级精品课程、1个“三电基础课程”部级教学团队、1个部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个控制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学院现有教学办公用房16000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00多万元,建有部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和电气信息实验中心,实验用房9000多平方米。以上合理的系室专业设置和优越的实验条件为电气信息类本科生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院从2010年开始以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入学前三学期进行全校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培养,从第四个学期分流于以下五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部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专业。我院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确定了“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进一步整体优化;紧密结合电气信息类行业和煤炭工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更新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优秀课程、精品课程,达到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目的的优质课程体系,结合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期电气信息大类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在教学方法上,从单向性、封闭性向互动性、开放性转变,采取讨论式、研讨式和报告式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采取以下一系列教学方式:[3]
(1)先进的教学理念。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观念,突出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加强基础教育、注重实践教学、强化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理论教育+实践教学+学术报告”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实践和学术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2)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以课本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出并实行“教学与科研互补”、“教师与学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互帮”的教学模式,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方法,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3)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搭建开放的实验硬件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获得虚拟、仿真和模拟结果,课内外实验,科技制作与竞赛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学期伊始,为促进我院2010级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的顺利开展,我院结合学生专业分流培养分配情况,对2010级男生宿舍进行统一调整。此次学生宿舍的调整是学院针对电气信息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次成功尝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日常交流和专业学习,有助于统一学生作息时间。因此,此次我院2010级学生宿舍搬迁工作的圆满完成为学院在电气信息大类招生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分流工作积累了经验。
三、大类招生的优缺点
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教学模式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相应的不利方面。多数学生认为其有利于学生自主理性地按照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但是一部分学生也认为加强基础教育的大类学习削弱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掌握。因此,大类招生培养对专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在加强基础教育而减少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专业教育质量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
1.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有利方面
(1)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有利于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可以使优秀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大类基础课实行合班授课,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先进教学设施的优越性,使更多学生可以得到优秀教师的教诲,享受优越教学设施的便利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积极性,从而达到资源优化共享、提高办学水平的目的。
(2)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人才。按大类招生能够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就业的专业口径,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扎实的“通才教育”和符合学生自身情况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电气信息类入学按大类招生、后期实施不同专业的分流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竞争性,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4]
2.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不利方面
(1)强化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大类培养加强基础教育的模式使专业知识的授课学时受到紧缩,不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如果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便会出现泛而不精的现象。
(2)学生所选专业的不确定性和学院专业设置相对稳定性的矛盾。虽然按照大类培养招生时,大类内的专业已经确定,但是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学生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不定性,同时会受到当时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对大类内已有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性。
(3)大类内专业“冷、热”不均衡,导致专业间不平衡的矛盾较突出。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多数学生存在随大流的心理,造成对个别专业太“热”的现象。例如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量学生都想分流于该专业,使其与其他四个专业造成冷热不均的现象。因此,学院必须加大专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向学生介绍专业内容及专业发展方向,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各专业的具体情况。[5]
四、总结
大类招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发展口径,但是不能够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按大类招生培养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自愿选择专业,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得招生培养和就业能够有机结合。但是大类培养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专业和社会需求的不平衡性。
电气信息类按大类招生的子专业方向不宜设置太多,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不能过度淡化专业教育。大类招生强化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并提高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结构,为后期专业深造奠定基础。但是,在强化基础的同时必然会挤占专业教育的学时,一定程度上会淡化专业教育。
做好专业分流引导工作,防止学生随大流而造成专业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大类招生前两年主要学习的是大类基础课,而专业知识学习不足,进行专业分流选择时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就要求大类招生培养的学院必须加强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意向并把握市场和社会需求信息,对就业形势做出准确评估,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
参考文献:
[1]宋万干,朱昌杰.我校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7):85-88.
[2]冯开甫.高校按大类招生的冷静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5-87.
[3]李端,王晓丹,艾永乐.建设电类专业立体化 “三电”教学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7):94-96.
电气信息类篇2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工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国际合作以及涉外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急需培养大量熟悉国际先进技术和行业标准、具有良好英语基础和专业交流能力的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如何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发挥双方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探索出中外合作办学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的崭新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急需解决的理论课题。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高校坚持传授知识、创新知识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高等院校被人们誉为承担着发展国家科学技术之重的脊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培养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在规模上也有了很大的扩张,学校的招生人数近年来迅速增加。但是,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社会需求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之间逐渐呈现出尖锐的矛盾: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缺少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这说明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高层次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认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急需研究、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阶段,各高校在育人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二、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工作已进行多年。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学规章制度、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文成长环境。更多的研究内容倡导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注重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加强学习能力培养、重视实践过程、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思维创新能力等。(一)有关教学制度的研究和探索。近年来,国内高校在教学制度改革方面的探索相对集中于以下几个热点:一是使用学分制。学分制既是一种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二是推行暑期学习制度。暑期学习制度能够帮助部分学生提供科学研究训练平台,帮助他们进行素质拓展教育、工程实践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等。三是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研究。学校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研究的平台,鼓励学生发表科研论文,在学生就业、升学和相关***策方面给予奖励和倾斜。在美国的大学中,也有很多与此相近的教学制度,例如学生可以自行定制学习规划。此种模式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还有的高校设有本科生研究计划,并将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的尝试。在学习常规课程之余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研究内容从选题立项,到研究开展、过程把控、成果鉴定,都依规而行,学生的科学研究训练体系也是完整而又循序渐进的。(二)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及优化。目前国内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很多,在教育教学模式实施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共享型模式。共享型模式是指合作办学的中外双方各自保留本身的教学模式,对双方学校的授课课程进行互相评估,评估合格后进行备案,互认对方学校的学分。大学期间,学生选课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经累加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即可获得合作院校双方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共享型模式非常普遍,主要有:“2+2”模式、“1+2+l”模式和“3+1”模式。在共享型模式下,学生能够出国学习,使用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这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外的学习模式、人文资源和生活方式。对学生而言,双方学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能够增加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进入国际人力资源市场的机会,扩大了就业范围。2.汇合型模式。汇合型模式就是把中方院校的教学模式与合作方院校的教学模式汇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汇合型模式合作方式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引入外方合作院校的授课方法,如分组讨论、团队合作、案例教学和实践锻炼等;二是引进外方合作院校的教学大纲、课程资源以及相关学习方法;三是直接聘请外方教师来校授课,直面外方教学过程,同时派遣中方教师去合作院校访学进修,提升授课能力;四是增加双语授课、全外教授课。通过引进、吸收、融合,不仅可以看清授课内容差异,还可以相互借鉴,高效培养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型人才。目前在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中,汇合型模式应用较为广泛。对学生来说,此种模式可以在国内享用国外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减轻更换学习环境的压力,避免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困扰,同时也减轻了求学的经济负担。另外,汇合型模式中西合璧,学生更容易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研究方向,更便于接触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技术和应用领域,更有利于了解国外的文化资源,通过与中华文明的对比,丰富自己的知识维度,熟悉国际型专业人才的优势标准。对于施行合作办学的高校来说,通过国内外教学资源的融合,可以提升教学服务水平,拓宽教师国际视野,了解国外授课形式,丰富教学经验,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合作中学生、教师相互促进,加快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3.交互型模式。交互型模式主要是指合作双方进行教师派遣授课,选派学生参加短期国外学习。在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初级阶段,此种模式更具普遍性,操作更为简便。中方院校可聘请外方教师来校集中讲授课程,中方院校亦可派遣教师到国外访学进修,利用假期时间选派学生到国外进行短期学习,实现教育资源国际化。交互型模式办学成本低,可操作性强,能够提升教师国际化师资水平,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国际化现状,全面提升合作院校国际化办学质量。(三)人文成长环境的营造。在这方面,国内的研究成果提出高校应该逐步营造以下几种人文环境:一是“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和“国家使命”的学习本质与大学精神文化;二是崇尚科技、尊重知识、注重合作的和谐、健康学习氛围;三是比学赶帮、良性竞争意识的上进文化。竞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活力,健康积极的竞争环境也是一所大学蓬勃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既可以满足人们渴望接受国外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又可避免到国外学习需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如何引入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何论证中外合作办学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培养国际型的专业人才具有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个紧迫课题。
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办学十几年来的经历,我们坚持“国际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要求,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按照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成为工程师的职业素养的要求(该要求同时也得到美国工程师协会的认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电气信息领域先进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电气信息类工程项目建设技术和管理知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依托我校和塔斯马尼亚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学术和教学研究平台,夯实学术基础,强化实践技能,构建了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工程素质的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根据国际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及优势,我校在高级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多次组织教育思想大讨论,组织教师在国际化大背景下研究工程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了“国际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理念,提出并确立了如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在经济国际化大背景下,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科研优势设置专业方向,我们做到如下三点工作:一是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创新实践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级工程专业人才。二是满足区域经济需求,实施大工程教育,厚实基础教学,强化实践环节,重工程素质熏陶,形成了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和项目驱动教学相结合,特色鲜明的工程实训实践教学体系。三是通过选派本科生到国内外高校交流、引进国外师资、中方教师出国培训交流等方式,拓宽我校的国际化办学视野。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以期实现教育理念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学生培养国际化的目标。在培养模式方案设计方面,我校按照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工程师职业技术要求,通过对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工程素质,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级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设计中我们集中做到以下几方面。1.加强通识教育,注重打造专业能力拓展的基础首先,建立电气信息类大工程教育基础;其次,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这能使学生广泛涉猎知识、塑造自我人格。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前两年主要打造宽泛的工程科学基础;在教育内容上,除知识的传授外,还要渗透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在基础课程设置上打破专业界限,建立共享平台,融合外方的专业基础课程,厚实基础教学,实施电气信息类大工程教育。2.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借鉴国际名校的课程体系,结合本校传统特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讲授经验,形成课程框架体系优势互补,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注重国际化的课程和教学内容。3.多层次模块化国际化办学必须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尤其是电气信息类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课程应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但又各自功能明确。依据专业学科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多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是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我校通过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知识和教育体系,不断调整、更新和充实体系内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课程之间的递进关系,即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则体现在通过知识体系的模块化划分,使得课程知识相对完整。4.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实践性课程,通过外方专业教师的直接授课和实验,使学生获取原汁原味的专业国际性知识及专业最新研究进展。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国际性、实践性。部分课程直接选用外方课程教材,由外方教师授课,直接与国际教育接轨,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先进性。5.注重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架构4年不间断的英语教学体系,开设外国文化类课程,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假期组织学生研修夏令营,让学生到国外体验本地风土人情,拓展视野。部分专业课程由外籍教师授课,中方教师的课程主要以双语教学课程为主,以此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用英语交流的能力。6.项目驱动式工程教育,注重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建立融合中外双方优势的专业培养体系,专业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专业学习中更加接近工程实际,得到工程素质训练。
四、总结与展望
我校自2011年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以来,研究和跟踪国内外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动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一流的教学环境,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试验田和高水平教学成果的孵化区。我校通过引进国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吸收国外的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师资培训模式、课程资源等,以引进促提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在我校中外合作电气信息系毕业生中,考取诺丁汉大学、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国外院校研究生的有50余人;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院校研究生的有60余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做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外合作办学迎来新时展的重要契机。回顾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创新的心路历程,更加坚定了我们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的自信和决心。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5-38.
[2]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3]秦逊.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的创新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7.
[4]陈慧荣.中外合作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电气信息类篇3
关键词:团队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曾小勇(1980-),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刘飞龙(1976-),男,湖南耒阳人,湖南大唐耒阳发电厂设备部,工程师。(湖南 耒阳 421800)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08-02
一、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的教育制度,仍未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许多方面与社会生产结合的不够紧密,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不够,重点高校的大部分教师都侧重于科学研究,而地方性院校的教师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疲于教学,缺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这种大环境下,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由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提升后,“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创新人才”是各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面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
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1.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的特征。根据当代“以人为本”教育的观点,“创新能力”分为“特殊才能的创新”和“自我实现的创新”两种。“特殊才能的创新”是指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它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而“自我实现的创新”,则是指开发的可能性,自我的潜在能力,在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是个体本身产生出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1]。
2.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主动性。表现为大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参与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2)实践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培养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目标,都离不开实践。必须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
(3)协作性。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只是和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创新潜能的发挥。
(4)发展性。大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其创新能力必然随着个体知识经验结构、思维方式的进步及更多深层次的实践活动而不断提升。
三、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1.培养目标
根据高校本科教育目标和要求,并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强弱电相结合、电气与信息相融合,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创新性实验,以科研课题为牵引,引导大学生接触工程实践,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将导师制、科研团队及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创造性地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培养模式
如何确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本科类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从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鼓励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到我国***关于“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推广都体现了国内外著名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许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3,7]。通过对***确定正在试点的十所重点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被普遍认同为是改革本科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为了达到大学生能广泛、有效地参与科研训练,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1)创新实验区建设。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目标的特点,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分别从知识基础、方法训练和环境因素三个维度建立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对于低年级学生,以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为实验对象,以课程改革为先导,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开展学生团队创新实验,研究课程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对于高年级学生,以部级工程学科竞赛和真实的纵向科研项目为牵引,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生团队创新活动,研究科研方法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最后,以环境营造为重点,在无导师的情况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团队创新活动,研究工作环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各层次学生开展综合创新性教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实验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
(2)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学生是实践创新活动的主体,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应将学生兴趣放在首要位置,然后根据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组织纪律等各方面进行分层次集中训练。同时,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要兼顾高低年级搭配,不同专业搭配,可以通过拔尖人才选拔、课题科技小组、学生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在具体的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中实行全程导师制度、专题进行研究、重点课题公关和纵向项目负责制等形式开展。
(3)导师团队建设。导师团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处于主导作用。导师的选聘必须兼顾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创新实验区的导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认真按时完成学生的科研指导工作,并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性情的陶冶和为人治学的作风教育。同时,导师团队结构上要注意老中青结合,学科专业结合。导师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科研思想的熏陶、科研能力的锻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并指导学生完成科研任务和竞赛课题研究工作。
(4)校企结合。校企结合是建立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对于高校而言,校企结合最重要的职能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二者的结合点是学生,因此,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校和企业的“无缝连接”,完善双方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学生能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其利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深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企业需求,能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内涵和要求,解决“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难题;二是通过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能获得工作能力、工作经验,为就业做铺垫。
四、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院在良好的教学改革大环境下,一直都在对电气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2007年完成了省优秀电工电子实习基地和省示范实验室的建设,2008-2009年学校又投资进行“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学校拥有网络中心、计算中心、CAI开发室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学科实验室,能满足学生创新训练的实施。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勇于改革创新的导师队伍,已完成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优良的教学成果;学院与多家企业进行了联系,并多次派出导师组成员进入企业交流,共同探讨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培训。2008年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和我校共同创建的“3+1”创新教育实验班正式运行,已完成了多个纵向科研项目任务,班级成员还取得了部级竞赛大奖,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校企合作平台已基本建立。
五、结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就当前高等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针对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创新实验区建设、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导师团队建设和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探讨了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最后结合本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对高等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继开.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5).
[2]黄尔烈.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3]黄达人.研究型大学要努力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
[4]卢铁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5]丁坚勇.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
[6]陈海宁,李湘健.试论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多元化模式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电气信息类篇4
关键词:编程思想; 考核体系; 团队作业; 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1-
Discussion on C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for Non-specialized Computer in Electrical Information
WU Jia-zhou, HUANG Hua, LAI W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63, China)
Abstract: A new methods are discussed on C language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C language teaching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 The solutions are given;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it can bring good teaching effect using the methods mention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programming ideas; examining system; teamwork; teaching reform
根据高等教育对于学科的划分,电气信息类专业一般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输等都特别重要,而信息化实现离不开软件,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是促进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动力;C系列语言和JAVA,是实现算法的两种主流编程语言;但是,C语言具有知识点多而杂的特点,且初学者往往不具备编程能力,但信息类非计算机专业又急需C语言知识,比如嵌入式系统、通信协议和手机游戏开发等,问题在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会专门开设计算机专业像数据结构、编译系统等重要课程,编程思维得不到培养;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谈谈关于C语言学习的几点看法。
1 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教学方法不足
理论教学中,上课内容主要来源教材上的知识点,由于这是一门语言类的课程,所以涉及很多的语法,这样使得学生上课感到乏味,并且互动效果不是很好;课时安排也是一个原因,一般C语言理论56学时,实验20学时,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补充额外的知识,不能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互动,不能及时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所学的内容,要不然没法完成教学计划;C语言是理论和实际结合性很强的课程,师生之间的交流比其他课程更重要;虽然安排了上机课,但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同学能很快写出老师布置的程序代码,但有的同学根本无法下手。
1.2 课程考核体系不足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还是通过课程结业考试来体现;在一般高等院校,C语言的考试总成绩评定比例:理论占70%、上机占20%、平时占10%;但像C语言这样的课程,理论分数并不能很好的反应学生实际水平,有的学生只是为考试而考试,根本就不具备编程能力,典型的“高分低能”;更有甚者,平时根本不怎么学习,考试前几周就狂看书,连怎样进入VC++的界面都不会也都能及格,对于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应考虑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
1.3 编程思想缺乏
大多数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但是没有能力去思考蕴藏在知识点后面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是因为C语言的课堂教学讲授的基本上是语法知识和一些简单的程序,但要写好一个C语言程序,必须熟悉Visual C++编译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MFC、编译系统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等知识,掌握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一个初学者很难短时间掌握;而且,非计算机专业一般只开C语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两门课程,其他的像数据结构与算法等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不开,这样就客观上使得学生缺乏编程思想的培养;同样一个问题,掌握知识点不同的人理解是不同的,只有通过思考,善于总结,才能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编程能力。
1.4 兴趣问题
C语言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与这个阶段其他课程相比,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其一,上大学之前根本就没有学习语言编程,特别是在某些农村的学校;其二,与高中和大学所学的其他课程基本上没有联系,自成体系,要求不一样;例如,在大一期间所学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英语等基础课程基本上都是高中课程的延续,至少学习方法相同,只要多看书多做题,一般学生学习都没有问题;但C语言不一样,不能沿用以前的学习方法来学习C语言,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感到这门课很难,而且程序编写无法下手,这样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严重影响后面的教学。
2 解决方法
2.1 积极主动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有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C语言教学最初的内容,主要是语法的讲解,这样极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状态;教师上课不要太主重语法的讲解,特别是像i++、优先级这方面的内容极其繁琐,实际上在程序设计中又没有多大的用处,要结合专业背景,多讲讲程序在本专业的应用,比如:第一堂课就可以演示已经编辑好的源代码程序,例如指尖检测的演示,如***1所示;这既让学生了解C语言的应用,也加强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识。
***1 指尖检测操作界面
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肯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次上课前,增加一个提问环节,提问的内容是针对上堂课所讲的知识点,对于同学的回答,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考核指标。
2.2 灵活的课程考核体系
不可否认,学生通过考试获得学分,是学生学习课程的重要动力;像C语言这种对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不一定要采用普通考试方式,成绩评定比例中理论占70%就不尽合理,当然这并不是否认理论考试的重要性,但要加大上机考试的比率,这一点在国家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得到充分体现;理论分数占50%,上机考核占40%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完全采用国家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中机试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编程能力,试卷主要考察学生的语法知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通过考试方式的变化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不注重上机编程,试卷考满分也不能及格。
2.3 团队作业和个人作业结合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学生巩固和消化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像C语言这样的课程,可以结合电气类专业的一些特点布置作业,采用个人作业和项目团体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个人作业就是平常意义上的课外作业,其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项目作业内容,主要与专业相关;首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大概5至6人,每小组有一定基础的人任小组长;各个小组从教师处抽签获得项目要求,团体合作完成,在固定的时间由各小组成员做一个不超过5分钟的汇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2.4 提高编程思想,先模仿再创新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提高编程思想的核心课程;电气类专业在不学习该课程的情况下,要推荐学生自己先去看看这方面的教材;其次,C语言的学习,不能太注重语法,抓应用,刚开始学习主要以模仿别人的程序为主,先不要去想“为什么”,先想“怎样做出来”,学习一个月之后再去想“为什么”,怎样做才能写的更好,分析自己的程序和别人写的程序有什么差别,对一个题目举一反三,先模仿再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编程思想。
3 结论
C语言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灵活的课程考核体系有利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项目作业的形式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使学生共同进步;先模仿别人的程序,再自己写代码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克服为难情绪,逐步提高编程思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利娜.注重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6).
[2] 孙华峰.计算机课程机房教学规律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8).
[3] 张瑞,舒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
收稿日期:2011-09-15
电气信息类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大学生;指导教师;能力培养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22-02
一、导语
近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7%,但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新能力不强。为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就业能力,***十二五规划教育纲要第七章提出高等教育(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创造力是体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标志,正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所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主要区别”。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科技创新能力与个性有密切关系,追踪调查发现:有科技创新能力与无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差异主要不在于能力,而在于个性特点的不同(如是否勤奋、刻苦、有恒心、有毅力等)。他们认为,组成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应包括这样两部分: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智能因素主要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非智能因素主要指志向、兴趣、意志等。我们认为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除应该具备一般人才的特征外,还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要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1]
本研究主要从佳木斯大学信息学院电气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及通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入手,总结几年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经验。
二、大学生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1.培养大学生勤奋、刻苦、有恒心、有毅力的精神
勤奋、刻苦、有恒心、有毅力是科技创新能力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成功人士的的基本素质,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如何培养大学生勤奋、刻苦、有恒心、有毅力精神是大学教师面临的艰巨问题,宏观的道理基本差不多,但是微观上大学生各个个体不同、各个学校的条件情况不同,方法和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2.培养大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是科技创新能力人才的基本特征,观察力是洞察事物的规律,非凡的记忆力可以记录大量信息,对于后续关键的信息梳理和取舍至关重要,想象力、思维力是科技创新和创造力的源泉。
3.培养大学生志向、兴趣、意志
做任何事情必须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成功可能,所谓目标和方向对大学生来说就是志向,大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当今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条件比较好,往往以自我为主,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就愿意去做,不感兴趣往往是敷衍了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和意志。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1.构建科技创新环境和氛围
为了确立大学生的志向和目标,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和氛围,学校从2008年开始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在此之前只有电气自动化开放实验室、电子协会、ACM小组等,电气自动化开放实验室由电气工程系主办,电子协会由电子信息系主办,ACM小组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负责,只是完成一些基本的培训。2008年开始学院把以上科技创新组织统一为信息电子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基地,由相关院长书记亲自抓这项工作,明确各自工作,具体落实场地、仪器、器件、经费等。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布置科技作品展区和展版,展出获奖作品和获奖证书(彩色复印件),展示科技创新优秀学生事迹。每年学校召开科技创新活动表彰奖励大会,表彰奖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非常踊跃,仅以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学院2008年3个队参加,2009年6个队参加,2010年12个队参加,2011年16个队参加,2012年18个队参加,2013年21个队参加,获奖队数也逐年增加。
2.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不同科技创新培养方向
学院目前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6个本科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以程序设计为主要方向,参加ACM国际大学生和“蓝桥杯”程序设计竞赛,其他5个专业以电气电子电路和自动控制设计为主要方向,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其中生物医学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在通信和信号电子电路方面进一步加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在运动自动控制设计方面进一步加强。
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的勤奋、刻苦、恒心、毅力,把优秀毕业生请回来作报告,讲述他们的成功经历。让大学生参加老师的科技项目,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能力。
3.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科技创新培养方式
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培养方式,即: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初学者进行元器件的认识和电路板设计与制作初级培训,同时进行兴趣培养;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单元电路设计中级培训,同时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等培训和训练;对于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主要进行竞赛高级培训。竞赛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意义重大,竞赛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是全面展示学生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是向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是学习、锻炼辩论艺术的一次良机。
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与保障
1.设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
学校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担任组长,学校主管教学、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团委、学生处、研究生处、科技处、教务处、学生就业指导处、财务处及各学院(系)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或审定主要制度,通过年度工作要点,决定重要事项及年度预决算,监督资金使用,并对学院(系)提交的相关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成立由主管教学、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评定审核及技术监督的最高机构,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评定审核,对受资助的项目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召开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评审会议,指导制定相关***策,负责校级科技竞赛的评审及技术指导工作。[2]
2.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下发《佳大校发[2010]8号》文件至各个单位,经学校选拔参加省赛区竞赛获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励1500元、1000元、500元;参加全国决赛获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学生3000元、2500元、2000元;指导教师按照学生的奖励办法同等金额奖励。校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500元、300元、200元及证书;指导教师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00元、200元、100元及证书。学院科技创新活动90%以上是以作品形式完成的,也就是实物,这就要求必须有经费支持才能完成。按照学校文件可以申请项目资助经费:一般项目在500元至1000元,重点项目在1000元至5000元。学院领导从校长基金、教务处、团委、科技处等多方筹集经费,大力支持学院科技创新活动。[3]
3.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师生享有优惠***策
针对***的《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佳大下发校发[2012]21号文件,教职员工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可以增加教学学分,可以申请学生科技创新采用活动项目,按学校教科研项目对待,指导学生获奖者,同等情况下在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学生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获奖的可以减免相应的学分,获奖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作品可以作为毕业设计,以优秀成绩记入,同等情况下在评优、竞聘学生干部、入***等方面给予优先。
4.科技创新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科技创新离不开指导教师和学生,指导教师至关重要,指导教师必须有高尚的思想觉悟和过硬的业务素质。指导教师平时付出很多时间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学校给予的一点点补助和付出的劳动相差甚远,心里极度不平衡,这就要求必须有高尚的思想觉悟;指导学生科技创新要求指导教师真才实学,才能胜任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工作。可以聘请科技创新校外辅导教师,把责任心强、有一技之长、愿意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做贡献的校外人员吸收为校外辅导教师,学院颁发科技创新校外辅导教师聘书。[4]
五、结语
我国经过10多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尤其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高等学校建设已经初具规模[5],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专门下发多个文件,可见其重视程度。经过实践表明科技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4],为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全国既不是国家重点投资又不是经济发达和省会以下城市的地方高校有200多所,也肩负培养国家人才责任,但是师资、生源、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创新能力培养面临许多困难,我们做了初步探索和实践,希望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德平,***.着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69-70.
[2]张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生态系统[J].江苏高教,2011,(5):99-100.
[3]邱洪斌,高文祥,姜重然.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145-148.
电气信息类篇6
关键词: 宁夏理工学院 电气信息 大类招生 学生管理
一、大类招生简介
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20余年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内容和办学要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建立并得到完善,创新意识成为优秀人才的必备标志。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大类招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学校进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大类招生的优缺点
1.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有利方面。
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有利于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可以使优秀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从而达到资源优化共享。同时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人才,拓宽学生就业的专业口径,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2.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培养的不利方面。
大类培养注重基础教育的模式使专业知识的授课学时开始紧缩,不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如果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便会出现泛而不精的现象。同时大类内专业“冷、热”不均衡,导致专业间不平衡的矛盾较突出。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多数学生存在随大流的心理,造成对个别专业太“热”的现象。因此,学院必须加大专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向学生介绍专业内容及专业发展方向,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
三、宁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原则和依据
根据宁夏理工学院2010级招生计划及教学计划安排,电气信息工程学院2010级实行大类招生,我院于第三学期学习结束后,实行专业分流,进入按专业培养阶段。按宁夏理工学院大类专业分流暂行规定的要求,经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专业分流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形成电气信息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专业分流原则和依据。
1.分流的原则。
社会需要为原则,以学生为本,本着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专业,促进学风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志愿优先,成绩排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2.分流的依据。
分流工作实施的依据是志愿+综合测评成绩。
在分流工作中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学生志愿,其次要考虑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而学生综合测评成绩要考虑与所选专业相关的课程成绩及高考成绩、在校表现两部分。
四、大类招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及挑战
宁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自2010级开始实施电气信息大类招生以来,在强化基础教学、强化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施大类招生,给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学生教育管理者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
1.低年级学生对专业缺乏认识,专业认同感不强,导致学生进校后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在进校后一年半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接触的都是基础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但专业课程的后移必然减少专业学时,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专业教育,对应性减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渠道比较少,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比较渺茫,这也会影响到学生基础课学习的效果。
2.学生在重新选择专业时具有盲从性和跟风现象。
很多学生由于对专业课程的不了解和不关注导致专业分流时的盲目跟从。我院刚开始专业分流预报名时,195名同学中有180人选择电气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而选计算机科学和网络工程的只有不到十人,这就给专业分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不利于专业方向、专业人才的培养。
3.学生分专业管理给辅导员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辅导员在前一年半的工作中对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宿舍分布、学习成绩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重新进行专业分配后,辅导员又要重新熟悉学生的宿舍、专业和班级等,工作难度加大。
4.分专业后新的班级凝聚力不足,学生对新分班级缺乏认同感。
大学生在前面一年半的学习生活中,通过集体生活和活动建立了对班级的认同感。在分专业之后,由于新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相互之间都不熟悉,在专业班级内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因此,学生难以对专业班级产生认同感,班级缺乏凝聚力,给班风学风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这种情况导致班级观念淡化,班级活动难以开展。
5.大类分流后宿舍管理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分专业后,原来行***班级的学生分散到不同的专业班级中,这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非常不利,重新分配宿舍又面临一些顾虑,比如:重新分配宿舍就有重新适应和磨合的必要,对整体的稳定性管理来说风险比较大。宿舍重新分配是选择就近原则和还是随机原则,如何平衡其利弊,宿舍搬迁的问题是整个年级的大范围变迁,如何来完成。
6.大类分流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比例各专业表现不均。
因为大类分流是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的成绩来择优录取的,所以分专业后导致大部分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聚集在同一班级,而部分挂科较多,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的学生也因此汇聚到一起,这就导致大类分流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比例各专业表现不均。而且部分同学会出现强烈的自暴自弃的苗头,班风学风有很明显的差距,对整体管理有一定的难度。
五、大类招生背景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结合宁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工作的实践,笔者总结了自己独特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有效地解决了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难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动力方面。
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进校以后实行统一平台模块授课培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具体专业的界限,增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面,但是由于接触专业的机会不多,导致学生对个别专业认同感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上述情况,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实行了“辅导员+专业班导师”的新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在大类培养平台的课程教育背景下,辅导员在重点做好大学生思想***治工作的同时开展新生的心理辅导和日常行***工作。专业班导师则针对学生专业认识不深、专业方向感模糊的情况,根据自己对本专业的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给予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专业指导。
2.班级管理方面。
由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实施,分专业后学生班级将出现入学时自然班级的消失、专业班级的重新组建。这种情况的出现将会带来学生干部的调整、变动,学生班级宿舍的重新组合,学生奖、贷、勤、助、免等方面的新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将给班级管理方面带来许多新问题。经过实践,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应该以新管理和教育方式解决新挑战,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1)班级重组中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选拔问题。
笔者作为2010级大类招生专业的辅导员,在未进行专业分流之初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具有管理能力和日常生活中热情度高、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同学,给予他们重点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待专业分流新班级产生后,这些同学便可以立马上任展开工作,为大家服务。
(2)班级重组中宿舍分配问题。
我院在实践过程中考虑到在分专业后,原来班级的同学将会分散到不同的专业班级中,学生们相互之间都不熟悉,难以融合为一个集体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导致班级观念淡化,班级活动难以开展。为了扩大同学们的社交范围,锻炼他们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短时间内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的能力,最后决定有计划地重新划分宿舍号和宿舍成员。
①将班委分插到每一个宿舍,便于整个班级的分散管理。
②将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与爱上网打游戏、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按照不同比例分配到同一宿舍,实行学习上“一帮一”甚至是“一带多”计划。
③将平时宿舍卫生保持干净的同学与宿舍卫生相当较差的同学分配到一起,便于相互监督,相互督促,保持宿舍卫生干净整洁。
④将班级***员、入***积极分子分插到每一个宿舍,确保所有宿舍至少有一至两名***员同志或是入***积极分子,带动整体宿舍进步。
⑤与所有班委、***员、入***积极分子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让他们带动宿舍、班级的所有同学共同进步,共建优秀班集体。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实施,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结合实践认为,有效利用网络平台、飞信、QQ群(每个新组建的班级都有一个QQ群)、博客等网络虚拟平台开展学生工作,可以使得学生工作的管理更进一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城,田苏宏.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班级管理模式探讨[J].知识经济,2009,(12).
电气信息类篇7
论文关键词:团队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的教育制度,仍未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许多方面与社会生产结合的不够紧密,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不够,重点高校的大部分教师都侧重于科学研究,而地方性院校的教师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疲于教学,缺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这种大环境下,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由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提升后,“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创新人才”是各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面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
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1.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的特征。根据当代“以人为本”教育的观点,“创新能力”分为“特殊才能的创新”和“自我实现的创新”两种。“特殊才能的创新”是指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它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而“自我实现的创新”,则是指开发的可能性,自我的潜在能力,在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是个体本身产生出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
2.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性。表现为大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参与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2)实践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培养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目标,都离不开实践。必须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
(3)协作性。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只是和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创新潜能的发挥。
(4)发展性。大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其创新能力必然随着个体知识经验结构、思维方式的进步及更多深层次的实践活动而不断提升。
三、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1.培养目标
根据高校本科教育目标和要求,并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强弱电相结合、电气与信息相融合,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创新性实验,以科研课题为牵引,引导大学生接触工程实践,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将导师制、科研团队及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创造性地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培养模式
如何确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本科类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从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鼓励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到我国***关于“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推广都体现了国内外著名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许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通过对***确定正在试点的十所重点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被普遍认同为是改革本科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为了达到大学生能广泛、有效地参与科研训练,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转贴于
(1)创新实验区建设。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目标的特点,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分别从知识基础、方法训练和环境因素三个维度建立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对于低年级学生,以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为实验对象,以课程改革为先导,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开展学生团队创新实验,研究课程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对于高年级学生,以部级工程学科竞赛和真实的纵向科研项目为牵引,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生团队创新活动,研究科研方法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最后,以环境营造为重点,在无导师的情况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团队创新活动,研究工作环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各层次学生开展综合创新性教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实验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
(2)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学生是实践创新活动的主体,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应将学生兴趣放在首要位置,然后根据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组织纪律等各方面进行分层次集中训练。同时,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要兼顾高低年级搭配,不同专业搭配,可以通过拔尖人才选拔、课题科技小组、学生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在具体的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中实行全程导师制度、专题进行研究、重点课题公关和纵向项目负责制等形式开展。
(3)导师团队建设。导师团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处于主导作用。导师的选聘必须兼顾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创新实验区的导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认真按时完成学生的科研指导工作,并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性情的陶冶和为人治学的作风教育。同时,导师团队结构上要注意老中青结合,学科专业结合。导师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科研思想的熏陶、科研能力的锻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并指导学生完成科研任务和竞赛课题研究工作。
(4)校企结合。校企结合是建立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对于高校而言,校企结合最重要的职能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二者的结合点是学生,因此,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校和企业的“无缝连接”,完善双方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学生能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其利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深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企业需求,能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内涵和要求,解决“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难题;二是通过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能获得工作能力、工作经验,为就业做铺垫。
四、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院在良好的教学改革大环境下,一直都在对电气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2007年完成了省优秀电工电子实习基地和省示范实验室的建设,2008-2009年学校又投资进行“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学校拥有网络中心、计算中心、CAI开发室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学科实验室,能满足学生创新训练的实施。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勇于改革创新的导师队伍,已完成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优良的教学成果;学院与多家企业进行了联系,并多次派出导师组成员进入企业交流,共同探讨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培训。2008年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和我校共同创建的“3+1”创新教育实验班正式运行,已完成了多个纵向科研项目任务,班级成员还取得了部级竞赛大奖,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校企合作平台已基本建立。
电气信息类篇8
【关键词】电气信息专业 人才结构 失衡 对策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日益壮大。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为此我国也付出了很大的发展代价。现如今,急需加快以“扩内需,调结构”为宗旨的经济转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快工业信息化进程。在此背景下,就急需大量的适合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高等教育中的高职教育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高职中的一些急需的且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却遭遇了就业“冷门”的现象。急迫需要寻找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得高职教育的高技能人才的结构失衡现象得以修正,高技能人才真正适合实际企业生产,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提供助力。
一、专业热与就业冷现象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年招生超过1100万人,在校生超过3100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职普大体相当的格局基本形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作用。高职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到89%以上。但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高职教育相对较难,甚至出现了专业热就业“冷”现象。
高职教育中的一些热门专业遭遇就业“冷”现象,从2006年之后已经逐渐显现,在电气信息类专业中就有很明显的显现,据麦克思公司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统计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数控、模具等热门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就业率低、薪资低。笔者对河北省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和廊坊等四个地市的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进行实地调研,对于用人单位也进行了访谈和调研,同时针对毕业生也进行了网络调研,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在有些热门的高职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就业情况较好,用人单位对于新入职的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也不太满意,需要进行大量的长时间的培训,方能适应企业的生产需要。而进行的企业调研且显示,在学生就业状况不好的情况下,而不少企业还找招聘不到合适的高技能人才。但是,目前这些专业仍在如火如荼的招生,专业规模仍在扩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人才供应的总量的供应已经得到初步缓解。但高职专业热与就业“冷”现象凸显了高级人才资源的供求关系随着我国经济转型而出现结构性变化,高职人才结构出现失衡。
二、专业热与就业冷现象的原因分析
针对高职电气信息类专业所出现的专业热却就业“冷”现象,通过调研和企业走访,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失衡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主要方面:
部分院校在专业设置时没有认真做社会需求调研,盲目跟风,什么专业热门就上什么专业,什么专业好就业就办什么专业,只追求招生和办学的短期收益,导致热门专业的人才培养迅速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由于跟行业发展、企业生产的联系不紧密,也没有积极寻求相应行业机构和组织的帮助,有不少院校对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结构的把握,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能力准确把握。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不达标
在高职教育中,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行业指导和积极的社会调研,使得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不够合理;高职院校师资结构不尽合理,真正来源于社会生产一线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太少,且缺乏必要的培训机会,使得在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出现短板,课程结构甚至出现因人开课的现象;而企业兼职教师数量较少,且由于体制制约、观念约束、教育培训缺乏等原因,限制了其在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能力发挥;由于产业更新快,教学经费投入相对不足,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践条件和社会生产实际向脱节,人才培养适应不了社会生产实际;而高职培养的人才,在企业入职时得不到应有的培训,也加大就业的“冷”度。
三、解决高职院校的专业热与就业“冷”现象的对策
(一)强化高职人才培养的宏观调控,提升职业教育行业指导能力和水平
针对高职人才结构失衡问题,首先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及时对因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出现的人才需求变化情况,作出科学决策,指导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结构作出调整,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目前,国家已完成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组工作,涉及59个行业和部门,基本覆盖各行业门类,会集***府、行业、企业、院校等各方面的专家3100人,其中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占21%。
(二)充分发挥行业指导机构的作用,增强高职办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办学中,应当积极发挥行业指导机构(如劳动部门、科研院所、咨询公司)的作用,邀请他们参与办学决策,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实践的科学性,避免办学的盲目跟风现象;对专业发展做出精确分析,形成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深挖本校、本地特色,办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开设具有地域色彩的特色课程,培养出高技能的特色人才。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一般专业知识比较系统,理论功底比较厚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践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比且与企业生产一线的联系较少,对于生产需求的变化的反应不太敏感。因此,就需要通过产学结合、企业顶岗、专业培训等形式,强化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使得高职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国家和各个省市已经启动了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计划。
(四)加强高职兼职教师的培养
企业兼职教师对于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及生产实践中的技能技巧方面经验丰富。对于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适当引入企业兼职教师加入,健全企业高技能人才进入高职院校的机制。但是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比较弱,需要强化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素养的培养,建立兼职教师的岗前培训与职中研修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的网络化的培训体系,使得兼职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更好的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五)积极拓展企业培训师作用
在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主要的工作时间还是在企业。其经过培训,强化教育教学能力,不但成为合格的兼职教师,还可以作为企业的优秀培训师,可以更好的针对企业的特点,开展对新招聘的高职毕业生职前强化培训,也可以对老员工进行高新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益,为企业的经济结构转型提供积极的助力。
(六)深化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其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是:注重与产业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企业生产环境是最真实的能力培养环境,高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条件,强化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能实现高职教育的长效发展;开展校企合作定点式培养,开展订单式培养,使得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也能增强企业参与高职高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卢德生,敬鸿彬.专业热,就业冷,出路何在[J].教育与职业,2012,(01).
[2]马思,王雅丽.高职教育学生就业信息调查分析与研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4).
[3]林知秋,林如丹.高职电子信息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刍议[J].职教论坛.2011,(35).
电气信息类篇9
关键词:气象灾害预警用户 分类 分级 敏感级别 编码
中***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08—03
1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及各行各业生产运作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气象部门制作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被***府和老百姓誉为防灾减灾的“信号灯”,因此,及时有效地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送达到所有可能受灾的人是减少灾害损失的关键。然而,由于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目前还不可能在气象灾害发生前的有限时间内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送达到所有人。近年来,各地气象部门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为了便于气象灾害预警用户的入库管理和使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得到最有效的传播,覆盖范围尽可能广,对气象灾害预警用户分类分级发送预警信号是很有必要的。目前,中国气象局正在组织研发建设全国统一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其中气象灾害预警用户管理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综合平台系统就是该产品库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而统一规范的气象灾害预警用户分类分级,将为构建气象灾害预警用户管理和预警信息综合平台系统提供支持。本文将对气象灾害预警用户的分类分级标准展开研究,以便全国统一业务化应用。
2 气象灾害预警用户的定义
气象预警信号是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下简称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的预警信息。预警信号由名称、***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根据预警信号的定义,本文将气象灾害预警用户定义为免费接受气象部门提供预警信号的机构或个人,即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受众(以下简称预警用户)。
一般情况下,预警用户承担依法传播预警信号的义务和利用预警信号趋利避害的职责。
3 对预警用户分类的研究
由于预警用户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扮演的社会角色有差异,因此他们在预警信号的传播中也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本文根据预警用户的职能将预警用户划分为决策用户、气象信息员、媒体用户、行业用户和社会公众五大类。
3.1 决策用户分类
决策用户是指在应对突发气象灾害时享有决策权力和对决策有较大影响的机构或个人。
决策用户在收到预警信号后,要及时做出应对气象灾害的决策性和指导性意见,并要求所管辖的下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小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危害。
根据决策权利及影响力的大小,本文将决策用户划分为***府领导及与气象相关的***府部门。
气象相关***府部门有防汛指挥部、卫生部门、农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门等。
从各地气象部门的调研情况看,气象部门一般是通过手机短信、电话、传真等主动推送的手段向决策用户发送预警信号,以确保预警信号能在第一时间被送达到。
3.2 气象信息员分类
近年来,气象部门大力发展气象信息员,特别是在农村及偏远山区等通讯不发达的地区,以有效解决气象预警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气象信息员是指协助气象部门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气象信息传播、气象灾害调查与灾情上报等工作人员。
气象信息员的职责是尽可能将收到的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周围的社会公众,以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协助***、***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气象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工作。
从各地气象部门的调研情况看,气象信息员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DAB、电话、气象网等手段获取预警信号。
3.3 媒体用户分类
媒体用户是指接受气象部门免费提供预警信号的电视台、网站、广播电台、报刊等各种新闻宣传媒体。
新闻宣传媒体的基本功能就是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媒体用户在预警信号的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媒体用户有义务依法传播预警信号的职责。
媒体用户依据媒体种类进行确定,划分为电视用户、网络用户、广播用户、报纸用户等,其中,网络用户又分为网站预警用户和微博预警用户。网站用户是指接受气象部门免费提供预警信号的非气象类网站。微博用户是指接受气象部门免费提供预警信号的各***微博或个人微博。
媒体用户的名称根据各新闻宣传媒体的名称来确定,即电视用户的名称根据电视频道的名称来进行确定;网站用户的名称根据网站的名称进行确定;微博用户的名称根据微博的名称进行确定,广播用户的名称根据广播电台的名称来进行确定;报纸用户的名称根据报刊的名称来进行确定。
一般情况下,电视用户主要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手段来获取预警信号;网络预警用户主要通过互联网形式获取预警信号;广播用户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手段来获取预警信号;报纸用户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手段来获取预警信号。
特别指出,通过互联网获取预警信号的媒体用户,必须从***的或正规的气象类网站转载预警信号,并依法进行传播。
3.4 行业用户分类
行业用户是指气象要素变化对其生产运作有影响的行业,即气象要素敏感行业。
一般情况下,行业用户承担着在其管理的机构或整个行业内传播预警信号,避免或减小气象灾害对其行业生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职责。
由于气象对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行业用户的分类依照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大类)进行确定。
行业用户主要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电话、电视、电子显示屏等手段获取预警信号。
3.5 社会公众分类
社会公众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或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策用户、气象信息员、媒体用户、行业用户也是社会公众的一份子,只是他们比社会公众多了一份传播预警信号的职责。***府、气象部门及预警用户中的决策用户、气象信息员、媒体用户、行业用户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将预警信号及时送达到每一个可能受灾的社会公众,社会公众要利用预警信号配合其他预警用户开展防灾避险、自救或互救等工作。
根据居住地的差异,本文将社会公众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类。
城镇居民主要通过手机短信、电视、互联网、电话等手段来获取预警信号;农村居民主要通过农村大喇叭、气象信息员通报、电视、电话、电子显示屏等手段获取预警信号。
4 对预警用户分级的研究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审核、、发送、监控按照国家、省、地、县四级部署,因此本文也将预警用户按国家、省、地市、县分成四级。
部级预警用户是指需要掌握全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情况的用户,省级预警用户指需要掌握省行***区域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情况的用户,地市级预警用户指需要掌握市辖区县行***区域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情况的用户,县级预警用户指需要及时了解区县行***区域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情况。
结合每类预警用户的职能,决策用户、媒体用户可以按国家、省、地市、县四级进行管理;行业用户划分在地市级预警用户中进行管理,气象信息员、社会公众划分在县级预警用户中进行管理。
5 预警用户对预警信号的敏感级别研究
预警用户与各类气象灾害的敏感度有高低,预警用户对不同种类预警信号的需求程度也不同。廖贤达等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服务经验,阐述了一些行业部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本文结合湖南本省的服务经验,把各类预警用户对预警信号的敏感程度分成三个级别,即一级敏感、二级敏感、三级敏感。一级敏感表示预警用户对该类预警信号的敏感度高,需求程度大;二级敏感表示预警用户对该类预警信号的敏感度较小,特殊情况下,预警用户对该类预警信号有需求;三级敏感表示预警用户对该类预警信号的敏感度很低,预警用户基本上不需要该类预警信号。
例如:面对暴雨、高温等各种天气灾害,预警信号更成为***府防灾减灾的“信号灯”、“消息树”,所以决策用户中的***府领导对所有的预警信号都是一级敏感;气象信息员、媒体用户在预警信号的传播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所有预警信号也都是一级敏感。对于***门,台风、暴雨、暴雪、大雾、道路结冰、高温、大风、冰雹、沙尘暴会对汽车、列车的安全行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门对这些预警信号是一级敏感;对寒潮、雷电、霜冻、霾预警信号是二级敏感,对干旱预警信号是三级敏感。对于电力部门来说,晴雨天气影响电力调度,雷暴天气会引起高压线路自动跳闸,大风天气会刮倒大树使线路受损,低温可能使线路结冰,因此电力部门对台风、暴雨、暴雪、雷电、大风、寒潮、高温、干旱、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是一级敏感;大雾、沙尘暴、冰雹对线路及线路抢修有一定影响,因此电力部门对这些预警信号是二级敏感;霜冻、霾对电力部门基本没影响,划分为三级敏感。所有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对保险部门都很重要,保险部门及时收到预警信号后可以通知投保户趋利避害,减免因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所以保险部门对所有预警信号都是一级敏感。
受到现有科技水平的限制,很多情况下,预警信号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送达到所有预警用户。因此,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气象部门可以参考预警用户对预警信号的敏感级别来发送预警信号。
6 对预警用户分类分级编码的研究
根据调研情况,大部分省级气象部门都建设了气象预警信息系统,为了方便预警用户的入库管理及预警信号的发送工作,本文对各类各级预警用户进行统一编码。
6.1 预警用户分类分级的编码规则
预警用户的编码由预警用户标识、预警用户的级别、预警用户所属行***区、预警用户类别的编码信息组成。各个属性之间用下划线“_”分隔。
编码所有字符一律使用大写字母进行标识。
6.2 预警用户分类分级的编码表达式
预警用户标识_预警用户级别_预警用户行***区编码_预警用户类别编码。
6.3 预警用户分类分级编码表达式属性说明
(1)预警用户标识。
所有预警用户使用“DWUSER”标识。
(2)预警用户级别编码。(见表1)
(3)预警用户行***区编码。
本文规定预警用户行***区编码即预警用户归属地的行***区代码。
(4)预警用户类别编码表。(见表2)
对气象信息员、媒体用户、行业用户、社会公众,也按此方法进行编码(表略)。
7 小结
(1)对气象灾害预警用户进行了定义,并根据其职能不同,可以将预警用户划分成决策用户、气象信息员、媒体用户、行业用户社会公众五大类。
(2)规范了预警用户的级别,可以将预警用户按部级、省级、地市级、县级进行划分;每一类预警用户根据其职能不同,按不同级别进行管理。
(3)分析了预警用户对各类预警信号的敏感级别,气象部门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敏感级别来发送预警信号。
(4)统一规范了各级各类预警用户的编码,以便进行入库管理及预警信号的发送工作。
(项目资助: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技术研发(GYHY201006040))
参考文献:
电气信息类篇10
一、当前媒体资源利用现状
1.常规类媒体气象服务。
常规类气象服务是指通过常规媒体渠道为公众提供的各类公众气象服务,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介形式。
(1)电视
电视是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体渠道之一。根据《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我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42%。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人次达到每天8亿人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率均列各电视频道之首,最高曾达29.29%。
a.电视天气预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出现为公众气象服务提供了一个全新且十分广阔的空间。目前,部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每天制作80余档,时长为4h左右;31个省(区、市)全部开展气象节目的制作,分别在200多个频道播出400多套节目,省级气象影视部门每天制作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20h左右;300多个地级市在300多个频道上开播700余套气象节目;1500多个县拥有自己的气象节目。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遍布国家、省、市、县的大部分频道,每天在全国各类电视频道播出的气象节目达3000多套。
节目内容从单纯天气预报发展到针对受众的城市气象服务、为农气象服务、气候评价等,预报范围从城市精细到城区、乡镇,预报尺度从国内发展到国外各大城市,语种从汉语发展到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1)。
随着省级电视天气预报制作部门的出现,各省级卫星电视也出现了当地气象节目主持人,气象信息的传播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随着电视媒体逐渐占据第一传媒的地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也逐渐成为“收视冠***”,使得气象信息传播到达了社会的各行各业。
b.中国气象频道。2006年5月18日,中国气象局主办的中国气象频道正式开播,进一步扩大了气象信息的传播面。中国气象频道全天候提供实用、细分的各类气象信息和其他相关生活服务信息,遇有重大灾害性天气,中国气象频道可以进行连续直播报道。截至2014年10月,中国气象频道在31个省(区、市)的31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落地,覆盖数字电视用户逾9200万户,全国覆盖人口超过3亿(***2)。
(2)广播
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由于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主要手段,特别是进入“私家车”时代后,广播天气预报也成为了媒体传播气象服务的“宠儿”。在许多地区,天气预报在广播里传播的并不仅仅是播音员播报的天气信息,而是通过电话与当地气象专家直接交流,尤其是在有重大灾害性天气是,专家的分析和讲解使得听众更容易掌握和利用预报信息。以湖北应急广播为例,在暴雨、大雾、高温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前后,即启动应急广播机制,每小时连线湖北省气象局气象专家,介绍最新天气实况,分析未来天气变化。该频道从2013年开播至今,已播出应急气象节目500多期,气象专家连线总时长超过1000分钟。
从全国来看,31个省(区、市)气象局在120多个广播中播出近400档气象节目,每天制作节目时长达86h。330多个地级市在400多个频道上播出1300余档气象广播节目,每天制作节目时长约为47h(***3)。
(3)网站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正逐渐成为气象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询所需气象信息,且表现形式涵盖了***形、文字、影像等。
a.中国天气网。2008年7月28日,中国天气网正式上线,提供2348个县级以上城市的7天天气预报和天气实况信息、历史天气查询、203个国外主要城市天气预报、气象生活咨询、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大天气事件跟踪报道等综合服务。
中国天气网自上线运行以来,访问量逐渐攀升,2013年网站日均页面流量稳定在1500万页,日均***用户数为691万个,最高日页面浏览量达到1856万页,在国内生活服务类网站中名列第一,在国际主要气象网站中排名前三(***4)。
b.公共网络。目前很多网站都设置了专门的天气板块,向网民提供天气预报服务。2009年7月,中国气象局与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10余家国内网络媒体签订了《气象预警信息共享服务合作协议》,这些媒体可在气象信息预警时效内,第一次时间向公众播发气象预警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内的信息。
(4)平面媒体
a.社会类报纸:报纸是我国发展最早的新闻传播媒体,也是最早被利用来传播气象信息的新闻媒体。随着纸质媒体行业的发展,从90年代后期各类民生类报纸大行其道,天气预报信息在其中都占有较重要位置,特别是重要天气前后,天气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一般都是各地方报纸的头版新闻。
b.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报是中国气象行业报,于1989年4月创刊,是国内外唯一的气象专业报纸,宣传优质的气象服务及其效益、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精神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就,普及气象科学技术,为气象工作服务社会、社会了解和应用气象发挥了纽带和桥梁作用。中国气象报发行量逐年稳定增长,现为每周四刊,电子版也在相关网站同时更新。
c.气象期刊。气象类期刊一般为气象科普信息传播,《气象知识》自1981年创刊,既用科学的语言阐述气象科学原理,又用通俗的语言释疑气象难题。2000年,《气象知识》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双百期刊。
(5)新媒体气象服务
a.微博、微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植入于智能手机的气象服务也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服务内容涵盖未来一个月的天气趋势至分钟级精细化天气预报和短时临近预警,服务对象针对不同的分众群体,交互化的服务模式更加显著。而论坛、微博、微信以及新兴视频网站构成了自媒体的主要表达渠道,对于气象信息而言,自媒体为其传播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新局面。数据显示,2015 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 亿。
截至2014年底,省级以上气象部门已开通41个气象***微博,通过认证的机构气象局和气象服务中心占据了主要地位,58.1%的省(区、市)***气象机构的认证单位为[气象局],35.5%为[气象服务中心](***5)。
省级***气象微博粉丝总量为982.38万人,占人口比例0.72%。77.4%的省级***气象微博账号以[气象]为关键词,其余的以[天气]为关键词注册。省级***微博具有转发量不高,但热点备受关注的特点,***文并茂的形式最受粉丝欢迎(***6)。
b.手机APP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通讯效率的提升,使得天气APP成为气象信息传播的“新贵”,新生代已经将天气APP作为获取气象信息最主要的手段。2013年,由中国气象局开发的中国天气通累计用户已达到3000多万,每天活跃用户185万。随后,墨迹天气、新浪天气通、MIUI天气和华为天气也纷纷上线,并吸引了更多用户。数据显示,天气APP TOP10中,墨迹天气月活跃用户保持第一,2015年4月总运行次数近13亿次,月活跃用户为7986.12万人,日活为1783.24万人(***7)。
二、当前媒体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1.突发类媒体气象服务。
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性、突发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生灾害和影响越来越引起受众的关注。媒体作为信息传递的“排头兵”,在这一特定背景下,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往往更加迫切、更加全面。
突发性天气事件媒体气象服务。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之后,媒体最需要获知的气象服务大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突发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天气实况资料;二是突发性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分析、历史资料对比等;三是突发性天气气候事件过程中公众应如何应对。
突发性天气次生灾害媒体气象服务。暴雨、大风等极端强对流天气往往容易引起泥石流、城市渍涝等次生灾害,媒体气象服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次生灾害发生时天气实况;二是次生灾害发生过后未来天气趋势;三是极端天气产生的原因分析。
2.专业专项类媒体气象服务。
某个行业或重大项目因其对气象因素的需求精密细化而产生了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往往此类项目或行业也备受媒体关注,例如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从建设之初到破土开建,直至建成投入使用,气象服务贯穿始终,媒体因此也对此类气象服务青睐有加。
3.约访式媒体气象服务。
随着媒体多样化、差异性发展,集中采访、新闻通稿的形式往往不能满足各媒体差异性组稿需求,而根据自身媒体定位和受众所开展的约访式媒体气象服务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媒体追捧。能让气象专家根据自己的采访提纲进行独到的分析,向公众答疑释惑自然可以解决媒体差异性问题,但此举也势必为气象专家或新闻发言人带来更为巨大的工作量、占用其正常工作时间,因此约访式媒体气象服务的模式仍有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的空间。
4.体验式媒体气象服务。
虽然气象部门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品牌宣传,但是在公众和媒体眼中,气象工作仍然充满了神秘感。特别是公众非常关注、科技含量较高的气象工作,如人工增雨作业、天气预报过程等,因此开展体验式媒体气象服务也成为当前媒体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媒体人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让公众对神秘的气象事件、气象工作完成基本认知。2012年三季连旱背景下,湖北省气象部门开展多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邀请多家地方主流媒体记者登机全程记录增雨过程,多篇深度报道的文字、***片让公众对此次事件有了深刻认知。
5.新媒体气象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