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篇1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科学亲近生活
提起科学,人们往往把它与科学家联系在一起,仿佛科学是科学家的专利,别人是碰不得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这个词更是高深莫测、抽象深奥。为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的误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科学课的教学需要有意识的创造生活情境,以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当科学探究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时,学生会感到科学探究是鲜活的、是具体可感的,就会产生亲切感,其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就会强烈起来。
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课,对科学课充满了好奇和疑问。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时,可先不讲什么是科学、科学课是学习什么的等等,而是以亲切轻松的语气对他们说:“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是聪明伶俐、爱学习、爱思考的孩子,说说看,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不懂的问题吗?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呢?”学生们会马上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疑问。在肯定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的基础上,反问学生:“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在学生发表了见解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其实,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你已经走进了科学的殿堂,你所思考的那个问题,就是有关科学的问题,而你认真钻研、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就是探究科学真理的过程。科学探究简单地说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科学课就是带领同学们像科学家一样亲身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样导入,学生很容易接受,对科学课充满了亲切感。
2.教学方法上贴近生活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科学课的教学应紧紧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点,为他们创设“玩”的条件,让他们在“玩”中学,“玩”中思考,在“玩”中找到_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例如:讲《磁铁的力量》一课时,可把各种实验材料分发给各小组,对他们说:“这节课我们来玩有趣的磁铁,在玩的过程中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用简单的语言或***画的形式,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如果你们感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可用 ‘・’符号表示出来!”这样,在宽松、开放的氛围中,让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活动结束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3.在教具上贴近生活
科学探究往往离不开实验。教师在准备实验的时候,可有意识地多使用常见的生活用品作为教具。这样,学生会感受到科学是很亲近的,科学探究不仅仅能在实验室、学校做,家里、生活中同样可以进行。
如上《衣服的颜色》一课,在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关系的实验时,可将几个废弃的易拉罐用不同颜色的纸包上,放在阳光下,观察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种颜色的易拉罐温度高,从而得出结论。
二、教学走出课堂,让科学向生活延伸
课堂是个小天地,生活是个大舞台。科学探究应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外,将探究的触角伸向生活。
1.将课堂搬进生活
任何科学探究都不是脱离生活的空中楼阁,教学不应拘泥于教室。如:讲《观察土壤》一课时,可带领学生到农田、菜园、花园走走、看看、摸摸、闻闻,让他们亲身感受土壤是什么样的、土壤里有什么……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学生学到的会更多。
2.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如上《变色游戏》一课时,可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家里的蔬菜、水果中,哪些切开后一段时间会变色?思考有什么办法让它不变色。
在学生带着问题去搜集资料和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必然要进一步观察周围的物体,必然要动用各种感官,必然要与他人交流,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同时会更深切地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科学无止境,探究没有终点站。教师应注重课程的课外拓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探究、观察,将探究溶入生活。
如:学习了《节约用水》一课后,要求学生课后统计家里一个月的用水量,计算人均用水量,再估算一下全国人民一年生活用水总量,思考怎样节约用水等等。
三、注重应用实践,让生活走进科学
学科学的根本目的是将科学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应用、巩固和强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加科学,这样科学的价值和意义才得以体现。
1.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比如:学习《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如何安全用电,学生在生活中会很自然地应用:不用湿手去拔电源插头、电器通电时不能乱动、插电源插头时,手要握住绝缘部分等等。
2.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
走进科学篇2
【关键词】课题 科研 构建
教育研究对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正如有专家提出的“教学就是研究,教师,尤其是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科学研究者。”为此,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引导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教育实践,并逐步成为一个自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真正“让科研走进教师,让科研走进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选择适合园情的科研课题
伴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江苏海安县胡集镇中心幼儿园在2002~2006年间,先后主持了课题《艺术教育中幼儿创新意识启蒙与发展的研究》和《农村幼儿艺术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整合的研究》。我们将课题定位于以挖掘农村自然资源潜在的艺术教育价值为宗旨,把艺术教育与一日活动的诸要素组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以环境来熏陶、以活动为载体,不断研究、探索、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形成了一日活动艺术化、艺术教育全天化的特色。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又深入思考了应如何将课题研究进一步细化、进一步深入。我们认为,做课题研究应该“小题大做”,“小”指的是问题的范围比较小,“大”就是要花大力气把它做深、做透。在做课题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挖水井”的精神,而不是“挖土坑”的做法。
考虑到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教师的美术专长、幼儿园良好的美术氛围、以往艺术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将课题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浓缩,确立了以《趣味美术教育与幼儿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为“十一五”研究课题,旨在挖掘和整合园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历史积淀的研究成果纳入新的研究之中,以审美为中心,用艺术和美作为手段,以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为目标,从而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深化幼儿园以美术为主的艺术教育特色。
二、制定有利于课题运作的管理网络和制度
课题研究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合理而严格的制度能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化、有序化。为了让科研走近教师、让科研走进教学,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
1.构建课题研究管理网络,保证课题研究稳步运行。课题研究是创建办园特色的基本保障。在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后,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就要抓好科研管理,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科研管理网络,层层把关、层层落实。江苏海安县胡集镇中心幼儿园的课题研究管理网络如下:幼儿园科研中心组(由正副园长和美术专长教师组成)、各年级中心组(由各年级组长组成)、承担研究任务的各班教师。开学初,各年级组长将总课题目标具体化,分析出各年龄段的研究目标,各班教师再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将目标细化,并收集课题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以课题实施为背景,让教师彼此间开展沟通与合作。
2.构建合理的教研反思制度,将教师零散的、内隐的、偶发性的反思活动书面化、外显化、经常化。我们采用“日反思、周交流、月总结、期末展示评比”的办法,把教学反思纳入到日常教学常规管理中,从而让教师有机会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反思上过的每一节课,考察每一次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如看一看自己有没有形成独特的趣味美术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自己在教学方面是否比以前进步了,还有哪些突出的问题,等等。同时,还要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策略,并将反思的结果写在专门的反思记录上,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例证。
3.构建研究问题公示制度。为了让教师进一步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并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及时提出来,以促进彼此间的学术沟通与交流,我们围绕具体的科研课题及日常教学活动的展开,建立了教研问题公示制度。事实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教师相互讨论的过程更是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公示制度不但能促进教师个别性的学习,还能促进他们的组织性学习。
同时,为了促进教师反思,我们还举办了“教学反思千字文”竞赛,激励教师总结并表达自己的反思成果,并展示给大家分享。幼儿园规定,教师要结合课题实施的情况,在每次召开的分组问题公示会上每人至少提出一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或提出一些具有见解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如一些小组成员难以把握的问题,就可以通过“问题悬挂”、“问题招标”的方法,提到全园性的科研骨干会上去分析探讨,以利用每周教研活动的时间或每月讨论交流活动的时间专门组织骨干教师一起讨论分析这些问题;若确实有解决不了的重大疑难问题,还可以请有关专家来园讲座或通过网络求助解决。
三、提高教师进行课题实施的能力和技巧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面对孩子的行为、面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展观察,也不知道要研究些什么内容,只能发现一些表面的、直观的问题,而缺乏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与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他们去做研究,就有些强人所难;此时,如果制定量化措施给老师施加科研压力,就可能会给他们增加许多难以承受的重负。我们的做法:一是通过上研讨课,不断提高这部分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技巧;二是建立组织性学习机制及在职校本培训机制,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参与科研,而不宜给予太多压力;三是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料、信息和业务杂志,以丰富教师的内涵素养;四是要求教师走出去参观学习、参加教科研培训,以拓宽大家的视野。
四、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
课题研究是严谨而务实的,它追求理论层面的提升,但不应是空中楼阁、镜中花、水中月,而应该与日常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的内容相融合,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相整合。只有这样,课题研究才会真正找到它依附生存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江苏海安县胡集镇中心幼儿园的《趣味美术教育与幼儿自主能力发展的研究》为例,在以往,我们总是把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分得清清楚楚。美术教育作为教学内容,和一些生活内容是截然分开的,除了教育活动中专门的美术教学之外,另外的活动环节中几乎不包含任何艺术教育的成分。在新理念的支撑下,我们尝试让幼儿参与活动的设计组织,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建议,再将建议付诸实践,看是否可行。比如,让幼儿玩捉尾巴的游戏一般是由老师编好尾巴再让他们进行追逐,孩子们在玩时总是挑挑捡捡,教师询问后得知他们对尾巴的颜色、样子都不满意,然后就征求他们的意见。孩子们说想自己编。当老师同意了以后,他们先讨论材料,再研究样式,最后再交流编法。第一天,孩子们带来了毛线、布条、彩带等各种各样的材料;第二天,他们开始进行编织大赛,第三天,他们玩了捉尾巴的游戏。后来,他们又觉得不一定就只能做尾巴,还可以做裙子,或围在腰间做腰带,盘在头上当花环……这样,一个单纯的体育游戏就被赋予了做、玩、想等多方面进行的功能,也使得这一单一活动形成了一个连贯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有了充分可以想、说、做的空间,从而使自主意识得到了增强,并发展了自主能力。
五、加大科研经费,激励教师参与
走进科学篇3
一、课堂现场,遭遇“热情似火”的尴尬
浅尝辄止的尴尬 【课堂回放】〈认识液体〉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这四个液体除了颜色、气味、味道不同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点,现在就请小组的同学大胆的猜一猜?
生:四种液体流动的速度有快有慢。
生:同样多的四种液体轻重不同。
师:今天我们就来先研究“同体积液体轻重不同。由于器材限制,我们可以换个方法来比较。请同学们将蜂蜜、牛奶、油分别滴一滴到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
从课堂教学看,教师看似采用了“探究教学”的教法,但教师提问只是为了引出心中的预设答案,学生的其他答案都被忽视了,所以探究活动以教师的专权结束。
热火朝天的效率 【课堂回放】〈降落伞〉教学片段:
师:大家想亲手做一个降落伞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尝试一下吧!
学生领取器材以后就忙开了,有的拿着塑料伞面边比划边和同桌讨论,有的会到其他组看看,走动随意,有的抢着动手,忽视了实验秩序,有的对研究的问题不感兴趣,学生可能在玩,干自己的事的,课堂上“好不热闹”。五分钟过去了,有的小组完成了实验,写好了实验记录单,有的小组没有完成实验。
自主探究就是完全放手吗?这样的探究有效率吗?这样的合作有意义吗?
二、静心思索,走进“科学探究”的内心
1、明确要求,实现探究的有效性。探究活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但往往让老师头疼,因为学生一激动就会给课堂带来无序,如何使探究活动活而不乱?关键是要明确要求。例如:在《气温有多高》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温度计的结构有明确的认识,我给每个组发了一个,让学生观察。结果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温度计的构造不感兴趣,而是对温度计下面的“红液玻璃泡”很感兴趣,都在玩红液玻璃泡。在后来的汇报中,很多学生都没有讲温度计的构造、刻度等,而是说:“我们用手捏住玻璃泡,温度计中的红线上升了”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让学生观察前,我没有明确需要观察的是什么,所以学生观察时没有方向,学生研究就缺少了效率。所以第二次上课时,我先让学生先明确观察的要求,并要求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这样改进后,既满足了学生自由探究的欲望,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探究活动既开放又目标明确,效果明显。
2、有效交流,挖掘探究的深度。[情景再现]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老师出示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杯子里。马铃薯在一杯液体里沉,另一杯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杯中,在刚才沉的杯子里,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杯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杯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
学生猜测:浮的一杯水是盐水。
第一位老师问:“这是盐水吗?怎么来验证呢?”
生:“烧一烧,如果有盐出来说明是盐水。”
学生动手果然烧出白色粉末,证明这杯是盐水。
第二位老师问:“你能确定老师的一杯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
老师提供糖、味精,把它们溶解在水中,放入马铃薯。学生做了,溶解了糖的水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溶了味精的溶液也能使它浮起来。
这时候老师问:“刚才老师的这杯水到底是什么水?”
学生说:可能是糖水,可能是盐水,可能是味***,不能确定。
第三位老师:“那么让马铃薯沉的那杯水又是什么水呢?”
学生一愣,过了一会儿说:也确定不了,因为使马铃薯沉下去的这杯水有可能是清水,也有可能是淡盐水,也有可能是其它淡淡的水,浓度不够浮不起来。
走进科学篇4
关键词:初中科学 情境 教学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营造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中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准思考的方向,明确学习目标,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让学生走进问题情境
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只有具有这种问题性的情境,对学生才能有强大的吸引力,而对学习需要才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例如在学习摩擦的利和弊时引入这样两小故事:(1)根据记载,1927年12月21日,英国伦敦由于地面结了冰,汽车和电车的行驶都发生困难大约有1400人摔坏了手脚,被送进医院。在海德公园附近,三辆汽车跟两辆电车相撞。由于汽油爆炸,车辆全部烧毁。你知道造成这一惨剧的祸首是什么吗?(2)有一位名叫马蒂夫的大力士,他力大如虎。有一次,眼看一条刚从船坞滑下水的大船“特拉波科罗”号将和一艘快艇相撞,岸上的人正束手无策。只见马蒂夫一个箭步跨到大船跟前,抓住拴在船头的缆绳,在埋入地里的铁桩上绕了几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己质疑。因为“疑”是一种对现有认识不满足的理智情感状态,它既是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内驱力,又是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创设“悱愤”情境,是活跃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
二、让学生走进趣味情境
初中生由于受其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的兴趣不稳定,对于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往往学习情绪高涨,而对不感兴趣的问题会失去学习热情,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一些有较强趣味性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如在“氧气和氧化”教学中,教师可先给学生表演“一吹即燃的蜡烛”小魔术:教师手里拿一支蜡烛(教师课前将蜡烛芯松散开,滴进了一些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并且故意让学生看看,让学生相信这是一支普通的蜡烛,然后把蜡烛插到蜡台上,教师对准蜡烛芯吹一口长气后,蜡烛便燃烧起来了。在学生被奇异的现象所惊叹之际,教师问学生:想知道蜡烛一吹即燃的奥秘,等学了氧化的知识后你们就能解释其中的奥秘了。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学习兴趣被激活。
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语言化的故事描述来创造趣味情境,如在“物质的密度”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小故事:星期天,小明帮妈妈到副食品店买花生油,副食品店的售货员由于一时找不到盛油的提子,就用盛酱油的提子盛了500g花生油给小明。小明说:“你把我的油盛少了,这些油不够500g。”售货员却很不高兴地说:“我用500g的提子给你盛的满满的,怎么会不够500g呢?”讲完这个故事,然后提问:“你们认为小明和食品店的售货员,谁说得有理?为什么?”(课尾:出示花生油和酱油的密度值,计算分析500g酱油的提子盛花生油,花生油实际上只有多少克?起到前后呼应作用)。总之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现象认清情境中所隐含的科学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三、让学生走进科学实验情境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现象引人注目,这样教师在进行科学概念或规律教学时,利用演示实验来揭示科学现象中的矛盾,把学生引进变化纷繁的科学世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时获得大量的感性信息,同时也会经过思考提出一系列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去积极探索,接受新的知识。例如: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课题:“灯泡能否正常发光”?问题提出:若把灯泡接在220伏的交流电源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回答:“会烧坏”。教师演示:拿出很多6伏5瓦的小灯泡,接着将近四十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220伏电源上。现象: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组讨论,疑惑:为什么小灯泡能正常发光?教师此时乘势导入《电路连接》新课题。科学课程的开发和设置,科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科学实验活动,都能形成良好的实验情境气氛。因此说初中科学教材中有许多个演示实验就是科学课程通过教材所设置的重要的实验情境要素,它有待于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旨在突出科学特点,营造科学思维和科学创新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走进情境中学习,既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灌输式的讲授,又使得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自己探索发现初中科学知识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探索精神,把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不断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郑青岳编著.科学探究式学习100个问题[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3]费要水.初中《科学》新教材新意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1).
走进科学篇5
走进科学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学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和研究科学的重要性。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方法,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历史,增强民族精神,培养组织能力和发扬团队精神。
三、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可分四个阶段(即:活动准备、全班活动、小组活动、总结汇报)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对学生进行活动前的动员,老师给学生讲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及活动中的要求。
2、家长方面——让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动员家长一同参加。主要考虑把全班四十多名的孩子带出课堂,进行活动是有一定的困难。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配合下,向全班学生家长发出了倡议书,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赞同和响应。
3、确定课题——经过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的探讨,一致认为以“走进科学”为本次活动主题。
4、活动地点——第一站:虎门“古炮台”
第二站:东莞“科学馆”
5、活动形式——由班主任带队,全班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成9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即:科学组长、纪律组长、生活组长、记录员、资料员)人人担任一个角色,负责一项工作。
(第二阶段)全班活动
活动目的:引发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及探究科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一次活动是一次全班性的实践活动,全部活动行程经历了10个小时。
活动人员:学生、家长、教师(共计83人)
活动地点:虎门“古炮台”、东莞“科学馆”
活动流程:
1、第一站:虎门“古炮台”
通过参观“古炮台”,学生们对“古炮台”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古炮台”的现场拍照了照片。
2、第二站:东莞“科学馆”
通过观看星座的演示,又亲自动手操作一些物理实验,引发了极大的兴趣及好奇心,收集到了有关科技资料。
3、交流汇报
(1)举办以“走进科学”为主题的队会活动,以小组为单
汇报参观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2)举办以“走进科学”为主题的专题板报,展出学生在活动收集的资料和拍摄的照片。
4、由老师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点评,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小组活动
活动目的:围绕实践主题选择一个内容,尝试研究学习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小组合作的精神。
结合学校的“科技节”,把第一次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引申。第二次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为一个月。
活动流程:
1、在第一次活动的基础上,各小组以“走进科学”为主题,提出问题,确定本组的研究的内容。
2、各小组成员分头查找资料;
3、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4、举行科学知识竞赛;
5、制作《科技小报》;
6、开发家长资源,举办科技小制作讲座(腊叶标本制作、小生态瓶标本制作)。
(第四阶段)总结汇报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总结,交流研究学习的方法几学习收获,实现学习研究成果的共享。
大概经历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学生们对自己选择的研究的内容,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收集到了有关资料和信息,并进行了整理,编写了《科技小报》。最后阶段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在汇报过程中,人人担任角色。
汇报交流内容:
1、小组总结:每个人一个题目谈收获;
2、全班总结:小组代表发言;
3、展示收集的资料及科技小报;
4、评选优秀活动小组及优秀作品;
走进科学篇6
关键词: 科学课堂教学 教材处理 导入 探究 课堂作业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可见,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生活是学生开启研究科学大门的钥匙,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生活化的科学课堂教学,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
一、教材处理源于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应该教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改一改教材所提供的范例,把教材中学生不熟悉或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对教例进行改编或替换,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时,实验的材料是食盐,我让学生多准备了洗衣粉这种材料。这两种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学生了解搅拌及加热可以加快溶解速度以后,我引导他们一起回忆这样的生活场景:妈妈在洗衣服的时候,通常是用温水加入适量的洗衣粉,轻轻搅拌一下,看到大部分的洗衣粉都溶解了,才放入衣物浸泡,这样衣服也容易干净。通过学习本节课,可以告诉妈妈原因,因为加热可加速溶解。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会爱上神奇的科学,他们会深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蕴藏科学道理。
二、导入课堂联系生活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而学生自发产生的兴趣更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一节课的导入,选择的内容要与新课内容连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尽量选择与本课知识有关并且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无意间进入新课教学中,并且感觉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蕴含着科学道理,懂得科学源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
如在教学《磁铁有磁性》时,我这样导入:“老师不小心把一根针掉在教室里了,找了很久也没找到,想请聪明的同学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找到这根针。”学生一听这话可来劲了,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同学赶快蹲下找,有的说用磁铁找会快些。听到这儿我说:“老师这儿有一块磁铁,你们谁来用它找针?”学生再次争先恐后地举手,当学生用磁铁找到针时,我告诉学生,这就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刚才这位同学就是利用磁铁有磁性找到针的。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进行教学,学生更加明白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不再是深不可测的,兴致高昂地学完整节课。
三、探究过程来自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对儿童来说经验比知识更有生命价值,经验总是先于知识先于价值判断,先于分析思辨,都能促进知识生成和教育。科学课程要改变以前靠老师讲解、演示,学生倾听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探究者。探究不但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还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对科学过程的认知,这对学生将科学的学习方法迁移到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们在课堂上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科学、生活中的科学,让学生有亲切感,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如在教学《工具和机械》这单元时,首先利用木棍和小木块组成一个杠杆,在学生学习了杠杆的结构,复习了杠杆三个部分的名称、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后,接着比比谁的力气大?由同学们推荐一位班里力气最大的学生和一位力气最小的学生上台,利用杠杆来比比谁的力气大。说明:先把支点放在木棍的中心点上,决出胜负,再通过慢慢改变动力作用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来悄悄改变处于劣势的小力气学生的表现,直到最后大力气同学失败而归。最后讨论:为什么在这次比赛中力气小的同学能够以弱胜强?谁帮了她的忙?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当比赛场上的形势慢慢转变时,学生觉察到了“杠杆”这一特殊装置在这次比赛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自然而然地探究出“杠杆”有什么作用。一个生活化的探究过程,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促进他们思考,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四、课堂作业走向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合一。”即在做中学知识、用知识。学以致用,知识才能成为能力,在让生活走进课堂的同时,要改变以往以“书”为中心,脱离生活实际,而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体验等的作业形式,我们就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会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最终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例如,在教学《食物的搭配》一课时,我这样布置作业:通过学习,学生把课前调查的食谱带回家,并与父母共同商讨修改,从营养学“色、香、味”俱全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制定科学营养的食谱。学生在修改食谱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本课知识,而且树立主人翁精神。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为人服务的,现代人离不开科学。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的确,生活是灵感的火花,生活是智慧的源泉。情感的体验来自生活,态度的培养来自生活。小学科学课堂应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教育必将走向生活、走向更加实用的教育模式,生活化科学课堂教学也会像雨后春笋一样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走进科学篇7
关键词 情景教学 有效学习
中***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661(2012)04-0094-02
在多年的科学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到,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适应初中生的科学教学,更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常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传统教学在课堂上实行满堂灌、容量大、密度高、加之记上大量的笔记,一节课下来许多学生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感觉很疲劳。2.课堂上教学方法形式单一、过程乏味、内容枯燥、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听着听着不知什么时候就神游了,感觉很迷茫。3.有些科学问题探究的较深,知识难度加大,要求提高,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有教师包办代替现象。4.课后有较多的作业,教师要求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种种不适应造成初中生在科学学习中过早出现“滑坡”与“分化”,甚至发生个别极端现象。因此,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提高科学教学质量,这已是我们广大科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新型的课堂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程的改革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达到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还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状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经过多年的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轻松地掌握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情景教学的应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课是新课的导言,是师生共同谱写的第一乐章,是师生之间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是课堂走向成功的一种标志,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七下《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课时,设计一个让7个同学表演从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不同生长时期人的特点的游戏。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奶瓶、红领巾、书包、文件夹、拐杖、公文包、娃娃等器具,咱们让七位同学来扮演7个角色,每个同学拿一样器具,并根据所拿的器具把该时期的特点表演出来并让大家猜出这是什么时期,看看谁扮演得最象。
话音一落,同学们就纷纷举手,都争着要来扮演。老师任意叫了七位同学,并要求其他同学在下面认真地观察,仔细地听好他们的演讲。
学生开始游戏,表演的同学个个非常精彩,根据自己拿着的器具,有声有色地说出了该时期的特点,下面的同学也个个看得咧开了嘴。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他们的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每一位同学从上课刚开始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本课的学习中,为高效地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开了个好头。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形的事物比抽象的、无形的事物更能吸引注意力,动态的、新奇的事物比静止的、常见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如何把教材中枯燥无味的说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须超越教材,开发教材,让空洞的理论说理变成小游戏,使所学知识变得更形象生动。
再如在教七上《常见的动物》这节课时,教材上安排了一个猜动物游戏,我是这样做的:以6人为小组,其中一人选出最喜爱的脊椎动物,先归纳出这种动物的特征,然后请其他5位同学向你提出10个问题,你只回答“是”或“不是”,如果提问的同学猜出了你最喜爱动物的大致种类,则判断提问的同学获胜。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巩固和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掌握了本节课的精髓,实现了有效学习。
二、适时进行情景问题的创设
问题是探究创新的原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识的探索才会主动,才会在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中有所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能力才会得以优化。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时机,适时进行情景问题的创设。
例如在教七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这节内容时,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在马路上奔驰的一辆汽车刹车后为什么会停下来?学生都说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这辆汽车将会怎样运动呢?此时,学生已对这个问题感到很好奇。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即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该实验应控制哪些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3.出示实验器材:小车、毛巾、木板、棉布、斜面等。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相应问题,并通过实验过程加以验证,慢慢切入试验的科学本质,最后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我充分地感受到学生思维的活跃以及那种创新的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更深地领会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三、创造实验情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科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的。动手能力也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创设实验情境可以在科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上八年级上册《变阻器》这节中,变阻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对这部分知识设计了一个实验情境,让每四个人一个小组,把小灯泡、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用导线连接成一个电路,调节滑片位置观察灯的亮暗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然后,要求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接法,重做以上实验。我让每个小组至少做4次实验,此时学生们都互相配合,热情高涨地做起来。最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通过这样的实验情境,学生的实践机会多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又能很好地把实践活动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效果比较好。
四、教学实效反思
根据我的教学实际体会到情境教学要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注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要注意学生参与的整体性,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差异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同时注重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根据课标所规定的内容,制订教学计划,按照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要明确需要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哪个环节的问题。情境设计要合理,使它们符合课堂教学的内容。
总之,情境教学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加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在教育情境里,我们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克服厚此薄彼的现象,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优势,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角色,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朱清时.《科学》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走进科学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选取;应用
中***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Case Teaching into Voc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Shi Shizheng
(Luoya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Luoyang471023,China)
Abstract:"Case Method" (Case Study) is a case-based teaching,the real scene in the typical treatment for the students to think and determination,so that students grouped self-talk and,thereby enhancing the students for problem analysis and solving skills.
Keywords:Case Method;Selection;Application
一、提出背景
自从20世纪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便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扩展到整个社会的所有领域,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高职学生除了学习好本专业知识外,也需要学好计算机课程。此外,我们还面对着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比如:
(一)学生素质层次不齐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使得高等职业类学校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也不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娱乐发展迅速,造成了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兴趣不足。另外,不同地区的发达程度也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接受程度。
(二)硬件设备投入不足
计算机课程是以实际操作为主的课程,上好理论课的同时,进行有效而及时的上机操作对于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学科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在机房和校园网络建设上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而目前很多职业类学校因为诸多因素造成资金紧张,难以在机房和校园网络上投入过多的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计算机课程的进步。
(三)计算机学科要求更高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计算机学科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相比,要求学生具备手脑并用,要求更高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举一反三、将抽象内容具体化的能力,这些要求让许多基础不好、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更加显得无所适从。
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和医学职业院校的独特的特点,计算机专业教学开发更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将能力本位渗透入专业教学,则要求教师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为引领、以分析解决问题为入手、以提高专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标准的制定为我们计算机授课教师打开了一扇窗口,指明了一个方向。实际的授课过程证明,让案例教学走近高职计算机学科,能更好地演绎任务引领的课改精神。
二、“案例教学法”的概念与优势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把真实的情景进行典型化处理后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让学生分组自助谈论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就逐渐成为哈佛工商管理学院的常规教学形式,而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案例教学法”在其他学科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法”即:根据教学目标,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案例开展教学,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研究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双向交流的教学方法,它一改传统教学法中老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的昏昏欲睡的情况,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即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到现实世界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些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将极大刺激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有效的案例选取和编排
要想使案例教学法有效的运动到实际课堂中去,首先要做好案例的选取。一个好的案例可以高效的引领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因此选取案例至关重要。案例的选取应遵守如下几个原则:
(一)案例选取要有针对性
案例的选取,在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大前提下,既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针对高职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本应用的需求。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案例,能够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具体深刻的认识,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案例选取要有代表性
我们所选取的案例要能够包含日常工作的多数方面,使学生能过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学习之后,举一反三,具备解决以后相关工作事务的能力。比如在文字处理中重点设计***文混排,常见的文档制作,而在电子表格里突出数据计算、自动填出和统计功能。
(三)案例选取要有可行性和相互联系性
所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案例之间都应该是相互联系的。选取案例的时候可以本着“由简到繁,分层有序”的原则。案例不在多,而在精。比如:在Word2003的授课环节中,可选取案例“毕业生制作求职简历”,通过这一实际问题的坚决过程,使学生掌握Word中文件的新建、编辑、格式段落、***文混排、艺术字、表格制作等相关内容。在实际的课程传授过程中,可将这一综合性强的大案例分解成若干子案例,渗透到每个小课时中。而这些相互联系的子案例最终构成整个大案例,也就是Word这部分内容的全部知识点了。
(四)拓展性和启发性
案例应当包含具备一定延伸性的思考题。这些问题无需给出准确答案,而是让学生课后自己探索,从而自助学习,也可以作为下次课的引入。学生通过自学或者查阅资料正好与这个年龄阶段充满好奇心不断探求的精神吻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答案。
四、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在计算机基础课的实际教学中,任课教师需结合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授课经验找出恰当的实验案例,使用一些贴近生活又通俗易懂的实例来辅助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每次实验课有与课本配套的案例,并要求当堂完成,并使用网络上传自己的作业。
案例1:讲授电子表格Excel2003时,选用了“奖学金换算与评比”的案例。先给出一个做好的样品模版,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帮助者,带领学生分析这一案例中所用到的电子表格的相关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分组实践,教师指导和督促,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做中学。通过这个案例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一些基本的函数、分类汇总、筛选及单元格的引用方法。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案例2:在讲授Powerpoint2003时,在对ppt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讲解阐述之后,教师可以把任务交给学生――在上机课中,要求每个学生能利用本章知识为自己的求职演说做一个不低于六页的幻灯片,通过幻灯片的展示来推销自己,并要求对其中的幻灯片的表现效果进行个性化设计。这样以应用为目的进行作业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就有方向性。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自我认知,德育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得到了很好的实现。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每个小组派出一到两名代表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兴趣和目标的驱动下,教学效果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计算机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知识课程,而案例教学法恰恰做到了以完成典型“任务”的方式传授知识及技能,它自身的这一优点在计算机课程中体现的十分突出。这一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更有助于促使教师的教育观点的转变,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为主,使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稳步提升。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开拓人的思维、增强人的自信,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和减少教学时间的目的。同时,案例教学法也融洽了师生关系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走进科学篇9
——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施专题访谈
编者按:化学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年开始学习的。作为一门中考科目,学生如何在时间紧迫的九年级里既能享受到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之魅力,又能考出好成绩,是诸多初中化学教师实施化学新课程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期《热点争鸣》特邀请我国化学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优秀教研员与大家深层次地探讨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问题,以期化学教育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王磊,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修订组核心成员,***初中化学新课程骨干教师“国培”示范性项目首席专家。
《中国教师》:初中化学是学生在初三时才开始学的,也就一个学年的学习内容,却令许多初中生头疼不已。化学有这么难学吗?您认为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教师该如何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王磊:有些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难学,一个原因是与开课的时间有关。学习化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能力以及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一定的数学、物理等知识经验和方法基础。作为化学启蒙课程,原本应该给学生一些时间去体会学科的价值,体验学科方法,但实际上为中考而教学赶进度的现象较为普遍,往往新授课就以中考的要求作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完成综合性问题解决等较高能力要求的学习任务等,自然有些学生会觉得化学难学。
有些学校已经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将初三化学课时的一部分调整到初二年级开设,总课时不变,但是整体课程时间拉长,改变教学节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内化。也有的学校要求教师不赶课时,保证上好新授课,区分好新授课、单元复习课、总复习课的任务水平要求,不但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使化学成为初三孩子很享受的一门课程。
使某些学生感到化学难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化学学科引导学生观察物质的存在及变化,追寻存在及变化的微观本质,通过各种证据在宏微观之间建立起逻辑推理关系,以及基于物质转化关系建立起对物质及其变化系统的动态的、整体的思考,这是化学学科带给学生的根本的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教知识,更要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知识间关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举例而言,每个教师都会讲“氧气的性质”,那么为什么做了“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就证明氧气可以与碳发生反应,不是碳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的现象呢?我们可以用澄清石灰水证明新的物质存在。这一实验的逻辑关系是:因为有澄清石灰水变浑的现象,证明有新物质生成;因为有新物质生成,证明碳和氧气发生反应;因为碳和氧气能够发生反应,证明氧气有与碳点燃条件下反应的性质。在氧气性质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实验帮助学生归纳出:判断物质是否具有某种化学性质,就是判断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变化;而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的依据是有否新物质的生成或某种反应物的减少……这样外显思维过程的教学贯穿课程始终,会让学生感觉学习化学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概括而言,化学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门科学,它既具有自然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普遍性,也具有其特殊的视角、方法、特点和要求,特别是化学学科对于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要求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相统一,具体的实验形象思维与本质分析和抽象概括相结合,同时还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整体系统思维有相当的要求。这对初中生原本的认识方式和思维习惯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如果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还只是依赖单纯的记忆和灌输,或是缺少针对性的、促进学生认识方式和思维习惯转变的教学,都会使得学生出现明显的学习分化和学习问题。教学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也促使教师们反思,是否应该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学习化学的规律,化学课程和教学对于学生认识思维发展的相互关系,做到更加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开展教学。
《中国教师》:其实生活中我们天天在与化学打交道。2011年版的课标中,还专有“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内容。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这也是化学教育一直倡导的。现在化学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如何,尚需哪些改进呢?
王磊:化学新课程实施已有十几年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已被大多数化学教师所接受。在各种公开的展示课中我们已经很难看到没有情境素材的知识教学了,就是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也会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或者借鉴优秀课例,甚至自主开发适宜的情境素材展开教学。
虽然很多教师都乐于将教学与生活、社会相联系,但是不同教师使用情境素材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当教师把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的价值定位于仅仅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拓展学习视野,那么教师在选择素材时倾向于关注素材内容的趣味性、表现形式的生动性,使用素材时大多以教学的辅助内容展示给学生。在课时紧张时,教师会轻易放弃与情境相关的教学内容。
有些教师使用情境教学是看重素材提供给学生的问题解决活动和复杂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能力方法的培养。这些教师在选取素材方面会更多地关注素材的教学性,包括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素材中所蕴含的各种知识关系及推理逻辑;学生是否可以对素材进行分析、推断、评价,甚至再创新等思维加工活动。这类教师使用素材时也更倾向于将素材设计为推动教学发展的线索。
还有一类教师在使用情景素材时更看重素材本身所蕴含的学科方法、学科思想,以及在对素材的研究和理解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关注和认识社会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素养的提升。因此在选择素材时,对一个教学单元而言,教师会注意单元素材的系统性,对具体素材而言,教师会兼顾素材的社会性、学科性和教学性。在运用素材的过程中,教师们也尽力发挥素材的价值,将素材作为教学的推动系统与学科本体内容有机融合,展现学科思想和方法。甚至在课堂中超越学科本体内容,还原真实生活中的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将真实问题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本体知识、方法则是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工具。
《中国教师》:2011年版课标继续提出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经过前10年的科学探究的教学实践,现在化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理念的理解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如何呢?接下去要进一步落实科学探究的理念和目标,教师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进?
王磊:调研表明,探究教学也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们认同度很高的一个教学观念。这与课程标准的规定、教材的努力呈现、科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引领与宣传以及考试评价导向都有很大关系。十几年来的探究教学实践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教师们明确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化学课程承载了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任务,同时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化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教师们清晰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在各个探究要素上的能力发展。再者,探究教学的优质观摩课层出不穷。最后,从目前探究教学实践来看,基于实验的探究和基于真实应用背景的探究的教学实践很丰富,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关的探究教学比较成熟,也呈现出多样化。
虽然探究教学有了很大发展,但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或局限,总结如下:
第一,从探究内容来说,有关概念原理知识的探究比较少。这与有些教师认为有实验才是探究,没有实验就不能探究的想法有一定关系。这也显示出教师在认识上的局限。
第二,强调探究环节,缺少学科过程方法的体现;关注表面活动,而对探究活动中的高级思维过程关注不足。教师比较关注学生做了哪个实验,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结论是否正确,而较少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获得哪些数据或证据,实验结果促使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结论的得出是要严谨可信。还以“氧气的性质”为例,对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很多教师强调的是火星四射、发光放热等现象的观察。而对于这个实验来说,目的是证明氧气可以和铁发生剧烈反应,发光放热等现象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常见特征,是辅助证据,而最有力的证据是有黑色的新物质生成,所以有的教师为了进一步证明新物质,会增加反应物铁和产物四氧化三铁性质不同的对比实验。实验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了探究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探究结论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目前初中化学探究教学中给定探究问题、有确定统一的探究结果的探究活动比较常见,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多样化的猜想假设进行假设检验,或者由一个探究活动引发生成性和多轮次探究的活动比较少。在基于探究活动形成结论的过程中也是总结归纳多,解释论证少,批判质疑更少。
第四,教师习惯于设计基于知识解析的探究,不习惯设计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探究活动。我国传统化学教学比较强调知识解析,强调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精细、正确掌握,但是缺少对知识功能价值的把握。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力求改变学生对知识及其系统的认识方式,并以这样的认识方式理解身边世界,解决具体问题。以“溶液”教学为例,基于知识解析的教学更强调溶液的定义,强调溶解度定义中的几个要素,强调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强调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要点……而从学生认识发展视角看,溶液单元教学应引导学生认识分析一个溶液体系。首先学生需要认识到一个溶液体系是由溶质和溶剂两个不同部分组成的;其次学生可以体会溶质、溶剂确定时,溶质、溶剂间存在定量关系;再者,溶质溶剂的比例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极限的,这是溶解度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相互转化的依据。有了这样的思考,教学就需要分别设计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探究活动,比如第一次活动可以给学生多种物质寻找组成溶液的条件;第二次活动,给学生不同的溶质、溶剂组,鼓励学生探究溶质溶剂间的定量关系;第三次活动,则引导学生体会溶解极限及其改变的条件。
《中国教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化学也非常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2011年版课标还专门规定了教学必须完成的学生实验内容。目前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王磊:2011版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明确了8个学生必做实验。这样做,一是从课程标准这样的高度提出实验要求,督促各级教育行***部门保证学校的基本实验条件;二是提示教师这8个学生必做实验,是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安排更多的学生实验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课标规定的8个学生实验有着很强的代表性,每个实验都承载了核心基础知识、重要实验方法以及不同实验探究任务类型的思路方法。
举例而言,“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从任务的角度来看属于物质分离提纯,因此如何建立物质分离提纯的思路方法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个实验还涉及过滤等基本操作以及物质的溶解性等重要知识。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其承载的知识内容和实验技能教师们都很清楚。这个实验涉及物质制备与物质性质研究两类任务。物质制备的基本思路是从目标物依据元素守恒等观点寻找反应物,再从反应条件、定量关系等不同角度筛选反应物,设计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基于物质已有经验信息推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寻找合适的化学反应表现化学性质,或其他证据证明性质存在。每种任务类型都有独特的任务解决思路,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这些思路也会呈现出不同水平。在氧气的有关实验中这些思路只是初步感知,将来还会在二氧化碳的有关实验中得到强化与发展,在金属、酸碱盐的有关学习以及日后高中的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都会继续发展完善。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充分重视这8个基础实验的教学价值:展现核心知识、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这8个实验的完成,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建立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核心知识的自主建构。另外,通过这8个实验,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式,以实验操作为主或让学生主动探究,从而增进学生对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关于实验教学,教师们还应注意的是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在其他主题“活动与探究建议”中还提出了38个实验或实验系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化学学习内容,尽可能实施这些实验活动,以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中国教师》:2011年版的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提出多元的评价方式,并提供了具体案例,对一线的教学评价将大有帮助。但是,由于化学是一门中考科目,教师和学生往往只关注纸笔测验而忽略活动表现、学习档案等评价方式。具体教学实践中,初中化学教学评价,尤其是中考,该如何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而不只是考出好成绩呢?
王磊:我们应该看到,中考这个“指挥棒”自身其实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且还在不断地变化。
纵观这几年全国化学中考试卷,试题难度,特别是计算题难度明显降低,偏题、怪题已很少见到。试题能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考查,能较为全面地覆盖课程标准规定的化学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一项关于九省市概念原理中考命题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表明,九省市中考概念原理知识命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较好,且教材版本的差异并没有影响中考概念原理知识试题命制的质量,说明中考较好地执行和贯彻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无论是经济发达还是不发达的地区,中考对概念原理知识考查的内容覆盖性较好,认知水平要求较为合理,没有出现严重的深广度超标等不利于学生发展的现象。
关注过程方法,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很多中考题目会通过列举信息、提供资料、模型分析、思维辨析等方式考查学生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更是新课程中考试卷的必要内容,有的考题通过要求学生填写探究问题、猜想与假设的内容、实验设计中的具体步骤、实验探究结论等内容,考查学生理解探究活动全过程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针对不同探究要素的探究能力。
重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化学、技术、社会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新课程中考化学试题的一大特色。几乎每一份化学中考试卷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体现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自身周围的世界,从化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体会、感悟学习化学的价值。目前涌现出了许多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好题目。
适度开放性也是新课程中考的一个亮点。现在中考试卷中开放性试题数量较以前有所增加,包括解题过程的开放、答案的开放、表达方式的开放等各种类型,有些地区还对评分标准进行了开放,这是对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大胆探索。开放性试题涉及的内容领域比较广泛,比如证据例举、知识方法总结、实验过程设计、真实问题解决方案设计与评价等。开放性试题特别适合考查学生的知识远迁移能力和创意思维等创新能力。
当然,中考也依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九省市概念原理中考命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发现,省级和市级命题之间,不同地区的命题之间质量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在认知水平要求上,有的试卷中考查记忆水平的题目所占比率过大,偏重机械地考查概念原理知识;有的试卷中概念原理知识考查过程中高层认知水平的考点没有落在对概念原理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上,而是放在比较复杂的计算上。这些与课程标准的要求都还是有差距的。另外,在体现能力立意方面,也存在如何处理好学科思想方法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能力要求过高,能力考查点不在核心点上的偏差。
课程标准提出要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在这一方面我们还应结合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最新发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前已有一些团队开展有关工作,这些研究进展将会逐步渗透到中考命题中。
关于活动表现评价和学习档案的建立,这两种评价方式由于操作的问题,暂时还没有全面纳入中考评价中。但是,这两种评价方式各有独特优势。活动表现评价特别有利于发现学生优势学习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发现学生能力特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过程了解学生的认识方式特征、认识发展阶段,获得充分深刻的教学诊断信息。学习档案则有助于师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脉络,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以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教学(学习)方案都是很有用的。所以,建议教师们不要因为中考只用纸笔测验,就拒绝其他评价方式。评价不是目的,要让评价成为促进教学的工具和手段。
《中国教师》:基于2011年版课标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该如何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教师培训方面您有何建议?
王磊: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专业发展一定是外因和内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先从内因看,化学教师要想实现自身专业发展首先要有发展愿望,能主动思考。这种愿望与思考不是一个简单的期望,要有切实的行动。在***远程培训平台对教师进行答疑时,我们发现,有些教师不会提问,这说明这些教师缺乏思考。
不论是学科问题,还是教学问题,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教师是很难获得真正成长的。举例而言,探究教学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开展探究教学与化学知识学习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教师如果想不清楚,这探究教学就只能是表层活动,缺乏实在的功能价值,甚至还会浪费课时。再如,“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这句话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乎每次答疑活动都有教师提出来。教师们质疑的理由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应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教师们自我追问一下:
·为什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改变,分子改变,原物质就不存在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是化学键的变化。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变化前后变不变?
也变化。原子构成的物质(例:原子晶体)原子间存在化学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间化学键改变。可见原子没有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追问的这些问题及答案都是教师们学习过的,只不过有些超出了初中教学范畴,教师们就不肯深入去想了,这也显示了教师们思想上的惰性。
其次,教师要学会建立合作团队、依靠自己的团队。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个人智慧总是有限的。我们看到的优秀教师似乎没有只靠个人奋斗的,他们通常都会有一个好的教研团队,有一些教研伙伴,共同研究、交流共享、共同进步。
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因也有很多,包括教研氛围、教师评价导向等等。教师培训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各级教育行***机构都设有专管教师培训的部门,国家还划拨专款资助“国培计划”项目,邀请各方面专家,开展了大量教师培训工作。基于多年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经验,以及培训中对教师的调查与观察,我们认为目前的培训工作还可以从以下三点进一步加强:
(1)基于初中课程内容的学科知识体系梳理。有些初中化学教师只关注初中知识,只能依据初中教材内容解释有关信息或解决简单问题,无法超越教材从学科本质上更深刻理解问题,也无法全面理解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所以基于初中课程,帮助教师构建合理知识体系,达到整体理解课程、整体理解教材水平,是教师培训应该关注的一个方面。
(2)向教师传递先进教学观念时,应注意给出基于该教学观念的多样化的教学案例,并解读其中观念呈现方式、观念实施策略,也就是教学观念内容、教学观念使用价值、教学观念使用策略、教学观念使用效果要成套给出,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接受教学观念并进行迁移应用。如果能辅导教师基于该教学观念完成一份教学设计,并跟踪辅导教师实践、再设计、再实践,这样的基于专家引领的二设计、二实践、二反思的培训效果是非常好的。
(3)重视教师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观念的形成与运用。研究表明,无论是探究教学观念还是STS教学观念,这些教学观念的认识水平和向行为转化的水平都与教师持有的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观念的水平显著相关,且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观念对二者有决定作用。所以,在教师培训中坚持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观念的培养是有重大意义的。
《中国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实2011年版课标的宗旨和目标,是广大化学教师要努力与奋斗的。对此,您还有哪些建议与要求寄语他们?
王磊:2011年版课程标准是对实验稿的继承和发扬,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十年来人们对于启蒙化学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具体表现在:确立了以科学素养和三维目标为特征的化学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构建了主题导向的三级三维课程内容结构,整合知识、过程和情境;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已经深入人心;倡导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多样化评价方式。
人们更加达成共识: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宗旨;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是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认识身边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探索物质的变化规律,体会化学科学的社会发展价值、理解化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学习如何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初中化学课程内容的核心要求所在。要为学生提供有利于科学素养发展的化学核心知识、重要的化学过程方法以及体现化学知识在自然界、社会和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和实际应用的生动学习内容,将核心的知识、丰富的探究活动和真实的学习情景相融合。化学课堂教学要采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开展促进学生化学认识发展与核心观念建构的单元整体教学,坚持追求体现学生科学学习特点、符合认识发展规律的有效教学。
走进科学篇10
关键词:快乐 科学 课堂 实验 兴趣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总是被繁重的作业、繁多的考试、变得不快乐,我们的教师也被无休止的检查、考核、改作累得不快乐。当前的课堂,严肃和紧张太多,规矩和要求时时抑制着思维的拓展和表达的灵动。因而如何把笑声带入科学课堂,把快乐融入科学教学,这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能使学生
在充满愉快而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科学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现快乐, 新课改要求,科学教师要多和学生平等交往,教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学生喜欢老师,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科学老师到喜爱科学学科。在学习科学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科学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科学为快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二、幽默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带来快乐。科学课中的一些知识、内容本身已使学生望而生畏,再加上讲授不得法的话,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在教学中,适时、适当、适量地创造出风趣诙谐的幽默语言就能使学生绷紧的神经为之一松,精神为之一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消除厌倦的学习心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中的惯性时,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车上,汽车突然刹车,漂亮女士被她后面的年轻人撞倒了,漂亮女士气呼呼的说:“什么德行?”年轻人笑着说:“这不是德行,是惯性。”学生一下子就哄堂大笑,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过来了。又比如在讲“水的压强”这节课,上到一半时,学生听得有点无精打采,这就需要“课堂幽默”活跃气氛,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一次所有在天堂的科学家们准备玩一次“躲猫猫”的游戏,很不幸轮到伟大的爱因斯坦找人,他打算数到100然后开始找。所有人都开始藏起来,除了牛顿,牛顿只是在爱因斯坦前面的地上画了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然后站在中间。爱因斯坦数到97、98、99、100,然后睁开了眼睛,看见牛顿站在前面,就叫到:“牛顿出局,牛顿出局。” 牛顿说:“我没有出局,因为我不是牛顿!”这时候所有的科学家都出来了,然后大家都证明他真的不是牛顿。牛顿说:“我站在1米边长的正方形中间,这就是说我是牛顿每平方米,所以我是帕斯卡。”帕斯卡拽住牛顿脖领子:“那我是谁呀?”牛顿说:“只要你趴在地上,不就是我了吗?”同学们笑声一片,精神为之一振,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压强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幽默中感悟,愚教于乐,开启学习科学知识的大门。
三、在实验探究中,体会快乐。初中学生对实验特别充满兴趣,因此,做好科学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所以我总是精心准备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的能见度,认真准备每一个学生实验,让他们在自己动手实验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如对串并联电路的识别和连接是学生在初步接触电学时的难点,我采用新课讲授和学生实验同时进行,当同学们看到一盏盏的小灯泡亮了,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回归生活,也就是使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角度出发来体现价值观,不仅符合科学教学的目标,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八年级下科学第四章中有一个学生实验《安装简单照明电路》,在木板上练习安装简单照明电路,让学生连接导线以及安装灯座、开关、插座、插头、熔断器和保险丝,让学生学会测电笔的使用。在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相当的投入,一组组的同学都认真的试验,灯亮了,有的同学情不自禁欢呼:我们成功了。有的同学主动去帮助不成功的同学,帮他们找原因。每个同学都克服了害怕触电、不敢动手的恐惧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些同学回家之后对家里发生的一些电路故障也能进行维修。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变成我要学习,我要学好科学。
四、设计作业,体验快乐,传统科学课的作业,往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了某一个知识点后,大家一起完成练习题,或者是将书本上划出的某些知识要点读读背背,甚至对习题中的讨论题也是我讲你抄,敷衍了事。学生只能按教师的要求去做,结果,失去了对科学课的兴趣与热情,为上课而上课,好奇心与求知欲也随之消磨殆尽,探究精神的养成更无从谈起。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名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时,他往往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作业布置的时间进行了调整,把经过自主探究能够完成或调查类、观察类的作业布置为课前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预先给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如调查方案、程序设计是否合理,观察时要注意的方面等。学生通过预习新课、收集资料、观察比较等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发现新的问题,激发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由于之前有了一定的体验,学生回到课堂就能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甚至有的学生主动要求把他在课前作业中的收获、问题和产生的思考讲出来与大家分享,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对于新知识的获得也就容易了。
如在教学《植物的分类》一节之前,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植物(可以是拍摄的照片、收集的***片,也可以是记录植物名称或采集植物的叶片、花、果实等),告诉他们将组织一次各种植物的展示。学生非常感兴趣,迫不及待地告诉同学和老师哪里植物多、哪里有很好看的植物。上课时,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材料,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植物,课堂教学气氛自然而然就热烈起来,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明显。课后,把学生收集的照片、***片、文字等在班级生物角展示,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又例如在讲珍稀动植物时,课文资料中,只有朱、藏羚羊、珙桐、银杉等***片,没有有关文字介绍,但是学生通过预习,收集到大量资料,既有产地、数量、现状,也有关于珍稀动植物的故事,还写出了自己对珍稀动植物的各种情感,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课外知识,感受到了快乐。诸如此类的作业内容,紧密联系教材,结合学生的需要,从书本到生活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广阔的空间以及全面发展的平台。
关于一些计算类型的题目,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智力和个性差异,因此,在作业的布置上,程度好的同学按要求设计的作业有点难度,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帮助他们找一些较简单的题目,而且主动找他们辅导,既提供了和学生的交流机会,也让同学体会到老师的温暖悄悄送到他的身边。
总之,让学生学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但会增加师生感情,还会令你感受到教学的乐趣呢!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科学的课堂散发出更多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