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理论篇1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多锥细分法;米切尔评分法;社会责任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理论价值取向的研究领域逐渐分化出两大理论:“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两者主要分歧在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归谁所有问题上。现代契约理论认为:“由于企业物质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更具有专用性,并承担企业经营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出资者(股东或资本家)应该成为企业所有者,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后者则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有权分享剩余权。其中以布莱尔(Blair,1995)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不只有股东是剩余风险的承担者,雇员、债权人、供应商都可能是风险的承担者。”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利益相关者”这一词最早被提出可以追溯到1929年,通用电气公司一位经理的就职演说(刘俊海,1999)。此后的数十年,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Penrose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了“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的观念,从而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石。直到1963年,斯坦福大学研究所才明确地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这样一些团体,没有其支持,组织就不可能生存。”这个定义在今天看来,是不全面的,它只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单方面的影响,并且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仅限于影响企业生存的一小部分。但是,它让人们认识到,除了股东以外,企业周围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影响其生存的群体。随后,瑞安曼(Eric Rhenman)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定义:“利益相关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企业也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这一定义使得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了一个***的理论分支。
在此后的30年间,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达三十多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其中,以弗里曼(Freeman)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Freeman的定义,大大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的内容,使其更加的完善。显然,Freeman界定的是广义上的利益相关者,他笼统地将所有利益相关者放在同一层面进行整体研究,给后来的实证研究和实践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克拉克森认为:“利益相关者以及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克拉克森的定义引入了专用性投资的概念,使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更加具体。国内学者综合了上述的几种观点,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或者改变企业的目标,或者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这一定义既强调了投资的专用性,又将企业与利益相关的相互影响包括进来,应该说是比较全面和具有代表性的。
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竞争者、中央***府、地方***府以及社会活动团体、媒体,等等。“简单地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实证研究与应用推广,几乎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陈宏辉,2003)。那么,如何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呢?目前,国际比较通用的是多锥细分法和米切尔平分法。
多锥细分法
“企业的生存和繁荣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但利益相关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细分,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以及被企业活动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陈宏辉,2002)。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采用多锥细分法对利益相关者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
Freeman(1984)认为,利益相关者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对企业产生不同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细分:(1)持有公司股票的一类人,如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等,称为所有权利益相关者;(2)与公司有经济往来的相关群体,如员工、债权人、内部服务机构、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地方社区、管理结构等称为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3)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府机关、媒体以及特殊群体,称为社会利益相关者。
Frederick (1988)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方式来划分,将其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直接与企业发生市场交易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商、竞争者等;间接的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发生非市场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中央***府、地方***府、外国***府、社会活动团体、媒体、一般公众等。Charkham(1992)按照相关群体是否与企业存在合同关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两种。
Wheeler(1998)从相关群体是否具备社会性以及与企业的关系是否直接由真实的人来建立两个角度,比较全面的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四类:(1)主要的社会性利益相关者,他们具备社会性和直接参与性两个特征;(2)次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他们通过社会性的活动与企业形成间接关系,如***府、社会团体、竞争对手等;(3)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企业有直接的影响,但却不作用于具体的人,如自然环境等;(4)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他们不与企业有直接的联系,也不作用于具体的人,如环境压力集团、动物利益集团,等等。
米切尔评分法
米切尔评分法是由美国学者Mitchell和Wood于1997年提出来的,它将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结合起来。首先认为,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属性中至少一种: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依据他们从这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根据分值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三种类型:(1)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同时拥有合法性、权力性和紧迫性。他是企业首要关注和密切联系的对象,包括:股东、雇员和顾客。(2)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由于三种属性中任意两种。同时拥有合法性和权利性,如投资者、雇员和***府部门等;有合法性和紧急性的群体,如媒体、社会组织等;同时拥有紧急性和权力性的,却没有合法性的群体,比如,一些***治和宗教的极端主义者、激进的社会分子,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比较暴力的手段来达到目的。(3)潜在型利益相关者,他们只具备三种属性中的其中一种。
米切尔平分法,能够用于判断和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大进步。国内一些学者也从利益相关者的其他属性对其进行了界定和划分。
万建华(1998)、李心合(2001)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性与威胁性两个方面入手,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利益相关者、混合型利益相关者、不支持型利益相关者以及边缘的利益相关者。陈宏辉(2003)则从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三个方面,将利用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
利益相关者理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分散了企业的经营目标,除了经济上的目标以外,企业也必须承担社会的、***治上的责任。这很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企业办社会”的僵局。一旦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大众所接受,企业的行为势必受到框架限制,企业无形中被套上公益色彩,结果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经济利润上的损失。更有可能让企业陷入一种顾此失彼的境地,比如,企业实现了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却又照顾不到社会责任;若过多地考虑到社会责任,又会让对手有可趁之机,丧失了经济上的优势。
(2)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过于宽泛,利益相关者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虽然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划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但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探讨和假设阶段。从涉及到的十几种利益相关者来看,孰轻孰重,也不得而知。目前为止,还找不到一种理论和方法能够定量的衡量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权重。
(3)如何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于实践?国内很多学者从多方面对利益相关者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理论上证明利益相关性理论可行。不过,由于利益相关性理论本身的不完善,实在是很难实践。比如,理论中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太多太杂,仅顾客这一项,要想对他们进行集中起来采取行动是不可能的。很多学者多提出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的治理这一提法,目前为止也不具备可操作性。虽然弗里曼提出了支持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授权法则”,理论的实施过程需要操作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参与基础有比较深的认识。再则,这些参与机制的实现可能本身就存在缺陷。
参考文献
[1]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
[2]付俊文,赵红.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学院学报,2006,(2).
[3]杨瑞龙,周业安.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贺红梅.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及其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田虹.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天地,2006,(1).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2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战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进步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目标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治理结构是“资本雇佣劳动”型的单边治理结构,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全部归股东所有。这就是所谓的“股东至上”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里,随着物质资本社会化及证券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性的不断增强以及企业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关注,致使“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便应运而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由来已久。20世纪中叶以来,知识经济引领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对公司治理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促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1929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不仅股东,而且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都在公司中有一种利益,因此公司的经理人员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表明在“股东至上”理论盛行的同时,少数学者“已有了不同的声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freeman的《战略性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问世后,学术界出现了讨论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热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个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实,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和国际组织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普遍重视。1990年,美国商业圈桌会议的《公司治理声明》指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优质服务于消费者、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都是股东长期利益所在……事实上,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令以特别授权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还有少数州通过立法来要求企业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此后,英国、韩国、日本、德国、英联邦等国家的公司治理原则也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注,“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东至上”理论的批判开始正式化了。
(二) 利益相关者的涵义。自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以来,迄今经济学家已提出了近30种定义。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第二类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的定义最窄,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个定义直接与主流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概念相通,即凡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专用设备等,一旦挪为他用,便可能一文不值)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1]
可以用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和真实的利益相关者两分法把三种定义协调起来,凡是符合第一类定义的都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时,才转化为真实的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应符合如下四个标准:第一,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如资本、劳动或服务等;第二,必须分享企业的收益,即从企业获得工资、奖金、股利等各种报酬;第三,必须承担企业的风险,当企业经营不善失败时会蒙受一定的损失。第四,分享企业的控制权。符合这四条标准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目前主要经济学所关注的“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如果没有他们投入的专用性资产,构成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企业就不可能作为一个经营主体而存在。[2]
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步性
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仅仅强调经理人对股东负责,那么势必导致经理人为了股东的利益而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影响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经理人就应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公司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近几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企业关系复杂程度的加深,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一个企业的经理人也应该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现代社会几乎成了“公司社会”,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偏离“股权至上”逻辑的,是新经济环境下公司治理理论的必然选择,他们的具体理由如下:
(一) 从理论上说,出资者购买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资本所有权就转变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无论适用范围还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资本所有权。这意味着所谓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权威是不存在的,因为股权的运用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再者,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法人实体。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质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的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公司的目标是确保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那么不仅仅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工人等等都为法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贡献。因此,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牵制、约束,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而这种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模式称为“共同治理”。
(二) 从现实中来看,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了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环境管理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再次,其他利益相关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他们承担了比以往更大的风险和责任。股东作为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实际上,股东只承担了有限责任,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股东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分解,同时股票的自由转让也降低了股东的风险,一旦企业发生危机状况,出资人往往可能一逃了之,而不是考虑怎样挽救企业于危难之中。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大,成为真正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3]所以应该设计一定的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来分配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定的企业控制权,即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公司治理。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我们把企业看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约,仅仅对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这种理念。
1. 对雇员利益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兴起,使以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渐超越股东。企业的所有参与者中,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企业雇员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表明其需要其承担公司的剩余风险。[4]在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高度依赖,在企业资源中物质资本最具有重要性,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然而随着只是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在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按照“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这个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
2. 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从企业筹资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资金一般都是由权益性资金和债权性资金构成,只是构成比例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内在要求与竞争规律的客观作用,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的积累额不能满足内外投资的需要,从而外部筹资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要求。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5]因此,与贷款人建立稳定的信誉关系,让债权人参与公司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降低“成本”。其次,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励他们为公司长远绩效的提高而努力。对公司而言,在治理中鼓励债权人进行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是极为必要的。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持有以上观点的学者的论述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实践表明,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适应的公司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确能给公司带来更理想的传统意义上的业绩指标,但利益相关者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其最终无法成为公司治理的效率标准。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无法解决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加总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在决策时,无法明确知道以什么样的目标为决策目标。作为多个人的集合,企业的决策必须以一定的目标为前提,目标越单一可量化,决策就越有效。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委托人,经理人必须在不同委托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但是我们不禁要问:管理层真的能做到吗?这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不仅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偏好和目标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股东偏好投资的收益;债权人偏好债权的安全和可回收性;员工偏好高工资和就业稳定;客户偏好物美价廉;当地居民偏好优美的环境和就业机会;***府偏好稳定增加的税收。因此,管理层在偏好差异很大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进行加总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尽管不同的股东之间的偏好不完全一样,但股东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他们的利益更加容易加总。股票的价值是企业未来利润的贴现值,不论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多少,股票的价值与企业的总价值是成比例变化的,股东们都乐于看到未来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和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但是,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内部的偏好不一致程度要大得多,比如,同为企业的员工,新员工渴望企业能够扩大规模,以提供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老员工则希望把扩大规模的资金用来提高退休工人的福利等。[6]因此,股东利益的相对容易加总使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这个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另外一个局限性就是相关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竞争性。一方利益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比如员工希望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在企业利润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资必然会影响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时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员工的高工资,企业必然要提高价格,这时,消费者的利益又会受损,但如果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则企业的利润必然会有相应的下降,此时,国家的税收就会随之减少。[7]由此可见,在相关者的利益存在竞争性的情况下,要同时兼顾他们的利益是不现实的。
(三) 相关利益人的价值具有不可计量性,虽然目前有学者用“顾客满意度”、“平衡积分卡”等理论来测量利益相关人的价值,但这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很难量化。至于建立决策理论模型也是十分困难的。
(四) 利益相关者理论所主张的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使经理人的责任归属问题难以衡量。利益相关者利益目标的各异性导致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如果公司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的多重目标,那么,决策者也就是经理人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和科学的理财行为。可以说,让经理人对所有人负责就是对所有人不负责。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在这些冲突当中,一部分需要并且可能由经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协调,而另外一部分冲突,则非单凭经理人的努力所能企及。要求企业同时实现短期利润、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率最大化,这只会让经理人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同样,如果让他们同时对工人、客户、消费者、地方***府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而每一方的利益又不一样,这样,经理人就很容易逃避责任。
(五)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企业理论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种补充,最大贡献就在于提醒公司应该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地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以确保实现公司价值长期的最大化。但是,在董事或董事会代表谁的利益这个问题上仍然有着较大的争议。在传统的理论中,董事的角色被定义为所有者的“自己人”,与股东之间在利益关系上高度一致。董事及董事会至高无上的权力源自股东的绝对信任,因此他们首先必须忠于所有者,而不是雇员、经理、消费者或***府部门等其他主体。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以及董事会应该代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而应该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团体任命和选举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也就是说只要属于利益相关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代言人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董事会必须以某种方式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这误解了董事会的职责,也是不合理不实际的。如果潜在的投资者知道自己用来增加利润、承担市场风险的资本将会被董事会用来协调其他主体的利益,那么作为一个理性人,他是不会向这样的公司投资的。
(六)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于任何一个机构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弄清楚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样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经营存在的目标是什么。按照传统的企业理论,追求利润是企业得以与其他非盈利组织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征,企业是因为投资者的投资而存在,实现价值增值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公司的目标是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使不能做到多赢,也应采取中立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运作的目的将有可能会把保证就业、保护环境甚至保护人权等***治性的责任放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迷失方向。
(七) 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方面,体现在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还没有确定的实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而这些是所有企业为了在商业竞争中生存所必须考虑的,不能作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业绩之间呈正相关的依据。事实上,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制约,企业会缺乏高效决策和适应性,有可能丧失必须的效率和竞争力。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局限性表明,一旦企业失去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性目标,就会变成企业不像企业的奇怪结局,在实施的实际效果上,可能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无法做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被“锁死”。
以上的原因表明,与利益相关者模式相比,选择股东主导模式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而言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如果一个利益相关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在股东主导模式下,他完全可以通过成为股东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股东价值最大化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个人参与理性,而且是激励相容的。
四、 结束语
本文并没有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或“股东至上”理论孰好孰坏做出定论,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经济理论中早已论述的东西。因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培育良好的社会剩余都是股东长期利益之所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以公司为载体的,只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运营,这些利益才能兑现,而股东以及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是这一逻辑过程的必备前提。从长期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冲突。为了股东的长期利益运营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必须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导经理人决策的最高准则必须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所以,笔者认为只要企业在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就能使企业进入以下的良性循环:设定股东价值最大化,企业进行健康的经营,从而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合理的价值分配,然后企业声誉不断提高,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张兆国.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治理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济出版社,2004.
[3]姜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必然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1).
[4]黄少安,宫明波.共同治理理论评析[j].经济学动态,2002,(4).
[5]陆庆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6,(3).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3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股东至上,治理
(一)我国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许多国家不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变革时期,法律体系并不是很完善,想要依托法律法规等外部治理方式去保证公司运作的高效和制度化,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经营业绩,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下,我国企业不仅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还聘请了外部董事,引进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较以前相比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1、多重问题。由于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委托人——股东与人——职业经理之间存在问题,而我国国有企业却面对最为复杂的多重问题,因为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托层次过多:中央***府、地方***府、董事会、经理、职工,每一层次都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
2、“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现象是指在现代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前提下,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不一致,加上企业外部人员监督不力,企业内部人员实质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
3、监事会监督力度弱。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模式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平行式二元制模式,即董事会和监事会都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他们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董事会只对股东大会负责,而不对监事会负责;监事会代表股东大会监督董事会,但却不能直接对董事会采取措施,势必削弱了监事会的监督力度。
(二)“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启发
1、重视职工参与。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不会将职工收入的多少作为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却把职工工资当作企业的损失,说明其忽视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现实中许多企业由于长期忽视员工的利益要求,导致工人怠工罢工,最终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也离不开一批忠诚员工的支持。相比其他资本,一个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是最无法复制的。特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知识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可以成为企业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将职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
2、保护债权人利益。一方面,债权人将资本借给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最关心的是安全收回本金和固定收益,对风险有着本能的回避倾向。这种倾向恰好与经营者的过于偏向风险相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债权人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对参与公司治理有着很高的欲望。
3、完善董事会结构。一个良好的董事会结构是公司创造价值的保证。完善董事会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董事会成员类型,可分为执行董事即内部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即外部董事。在董事会的成员中,应尽量增加***董事的数量。而为防止***董事成为“花瓶”,***董事应由利益相关者集团推荐产生。保证***董事的***性,不仅可以对管理层加强约束与监督,同时有利于保护小股东的权益。二是董事职能分工,可在董事会内部设立治理、审计、薪酬、提名、社会责任等不同职能委员会。通过细分可明确管理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4、强调消费者权益。企业利润的实现最终是靠消费者完成的。若企业的产品质优价廉,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收益就会随着销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反,若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低价高卖,通过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来赚取利润或是不正视消费者的要求,对处于弱势的消费者进行欺压,都会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5、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恒大就十分注重与其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积极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合作,比如说:与松下、太古漆油、摩恩等国际知名品牌供应商建立了战略直供联盟,从源头上保证原材料如地面、墙面瓷砖、地板、厨具等的质量;召开公司主要材料供应商洽谈会,提高各供应商对恒大的了解,加强交流;举办年度优秀供应商评估大会,评选出“优秀供应商”。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彼此间的合作更加深入和紧密,实现双赢局面,更有利益提高原材料质量,打造高品质的恒大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6、不忘社区利益。
企业与社区之间是一种相互交叉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社区提供了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比如水、电等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以及购买力等。反过来。企业可以提供社区就业机会,向社区***府缴纳税金,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等。而两者产生的作用也是相互的。一方面。良好的社区环境和高素质的人群是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甚至可以成为企业免费的宣传媒介。另一方面,企业积极承担社区责任,主动参与社区的建设活动,开展公益事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不仅为社区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且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些无形的资本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4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然后概述“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最后提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对策。
20世纪80年代,在英美兴起一股股份公司的并购风潮,恶意收购者高价收买被收购对象的公司股票,然后重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解雇大量工人,公司股东却往往从中获利。这种恶意收购风潮引发人们对股东、经营者责任的思考,并从深层次方向引起了人们对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新思考。同时随着劣质奶粉、安然丑闻、海洋污染、内部交易等事件的发生,“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遭到了社会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于1932年由杜德最早提出,许多专家学者都已经对其进行了研究。目前,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为:
1.新的企业所有权观
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归投资的股东,而以布莱尔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企业所有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布莱尔鲜明地指出:“企业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的财富创造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关系。”企业的供应商、债权人、员工、顾客等利益相关者都对公司进行了资本投资,这些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与该公司的持续长久的关系。
2.企业的社会角色
随着社会的进步,单纯的经济增长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发展需要,人们要求企业不仅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之一,应发挥更大的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企业还被期望承担环境保护、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等社会责任,企业的目标将不再是创造自身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还要求共同解决贫困、环境恶化、种族歧视等社会难题。依据社会契约理论,企业是参与缔结社会契约的一方,企业有义务履行符合公众期望的企业社会责任。
3.企业的资本要素构成
企业的资本从科学意义上来说不仅仅只是股东出资的物质资本,还有掌握企业核心经营资源的人力资本。在公司投入中,“首要的资本已经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知识经济社会,为企业创造更大更快的价值要依靠人力资本的经营,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0%——80%以上,随着科技的进步还将进一步提高。根据稀缺资源的原理,“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则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员工自然有权利参与公司的治理。
4.风险投资收益
传统的产权理论认为,股东向企业投入了物质资本,承担着企业盈亏的经营风险,因此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但是事实上,股东的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金融市场工具通过投资的多样化进行转移,也就是说股东实际上承担的风险有限。而企业的员工、客户、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除了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外,他们还是企业资源的投资者,并且一旦企业经营失败,他们都将遭受相关的损失,即除了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他们都向企业或多或少地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是企业的风险投资者。按照风险投资要求收益的原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可以分享企业的剩余价值。
二、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
就理论上而言,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能够团结股东、员工和顾客等利益相关者的力量,共同参与公司治理,贡献物质和人力资本,集体谋求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但事实上,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并不能尽如人意。现实中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着三大缺陷:
1.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不明确
许多的研究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定义不明确,时至今日已经衍生出近30种定义,前还没能形成公认的较为统一的明确界定,由此导致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弗里曼、纳斯和布莱尔给出的。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纳斯指出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有关系的人。布莱尔的定义为“利益相关者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
2.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冲突
传统的企业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满足股东的价值最大化的需要。而采取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后,员工的目标是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股东的目标是增加投资收益、顾客的目标则是以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大价值的产品,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同,冲突矛盾在所难免,由此将引起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冲突。这样便会导致一个两难困境:一是任由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提高社会成本、造成社会福利损失;二是采用各类管制手段,包括通过外部调控方式和利益相关者的内嵌方式,这样虽能部分地解决市场失效或降低企业活动的负外部性,但会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
3.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实际运作不成熟
由于理论上尚存在的意见分歧,再加上客观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利害冲突,势必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实际运作。事实上,我们还没有根据本国国情寻找到较为科学的实际操作方式。利益相关者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许多困难,例如如何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公司的决策控制?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剩余索取权?
三、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对策
鉴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都还在接受时间的考验,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参考张维迎的相机治理理论,我个人建议企业可考虑以下三种发展对策:
1.选择核心利益相关者
企业只能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雇员、管理层、股东以及主要客户作为共同治理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即合理地选择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则可减少利益冲突的决策成本。国内学者陈宏辉首先提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必然离不开股东、管理者和员工这三类人员,他们作为企业经营运作的直接参与者,其利害关系必然与企业密切相关。无论如何,他们都应该被视作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2.发挥风险型投资契约的功能
既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是进行风险型投资,则企业可考虑借鉴股票期权的方式采取完全合同的契约,来明确保障雇员和管理层或者股东的利益,则可一定程度上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目前,企业可尝试股票期权、员工持股、战略期权等措施,让管理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收益与企业的发展绑定,让利益相关者真正成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做大企业这个蛋糕获得多赢的结果。
3.健全外部治理机制
既然企业自身无法合理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冲突,而且依据公司治理模式所具有的路径依赖性和渐进性,企业自身无法突破原有制度的困境,则可尝试***府和行业等外部主体,适当通过法律和行规等多种方式发挥外力的作用。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它需要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共同发展。目前企业的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府机制、市场机制、信用机制,我国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经理人市场,为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刘黎明、张颂梅.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探析[j].西南***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郝臣、李礼.公司治理模式的多维度比较研究·构建公司治理权变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第2期。
[3]石金海.公司治理模式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第2期。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5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会计***策选择立场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会计***策选择 首先,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存在问题(特别是我国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中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人作为一个***的经济利益主体有自己的***利益,会尽可能选择有利于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会计***策,因此,管理者既不是站在所有者立场、也非国家立场或复合立场,作为拥有这一神圣选择权的管理当局只能选择管理者立场。只是在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在实现其自身利益的同时无形中也增加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在对管理者实行红利计划时,管理者有效率的工作在增加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可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福利的增加。只有在管理者做出机会主义的选择时才会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且这一损害行为不一定表现得非常明显。其次,只有在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才有可能选择复合立场,尽可能照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后,在实现管理者和所有者立场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在选择会计***策时采取所有者立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企业会计***策选择立场 企业会计***策选择是会计***策选择主体及利益相关者在法定规范范围内选择会计***策的行为,其本质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实现自己利益目标的手段。会计***策选择是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一种手段,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会计***策选择过程都是一个社会博弈的过程,博弈的结果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签订契约,以限定企业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现实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管理当局是企业会计***策选择权的真正拥有者,内部人控制现象是研究我国企业会计***策选择时所面临的特殊问题。管理者立场是企业会计***策选择的现实立场,而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会计***策选择的立场应为利益相关者立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会计***策选择对策
(一)协调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会计***策的供给过程,是各利益相关者实现效用目标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协调和利益分配的过程,各种利益关系的相互作用,制约着会计***策的选择与变迁。可见,相关利益者的效用目标对于会计***策的供给和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会计***策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性,降低由此带来的交易成本,需要从会计***策制定和选择两个方面来协调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在我国,由于会计***策的供给是***府主导型的,相关利益者影响和制约的能力和空间有限,因此,从会计***策需求或者消费的角度来协调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是关键所在。
一是会计***策选择目标应考虑为满足众多利益相关方所组成的利益集团的效用。随着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司已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多元的契约合作架构,关键在于协调所有在企业财富创造活动中作出特定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股东、债权人、***府、雇员等。所有在企业从事业务活动中作出投资的相关利益者,为了尽可能维护其自身的利益目标,都需要了解各项会计***策对其利益的影响程度。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策时,不得不综合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并从中获敢自己的那部分利益。因此,企业会计***策选择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这些考虑,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策选择时,有必要满足所有相关利益者的效用。
二是会计***策选择的效用要注重整体达到帕累托最优。会计***策是一个系统框架,各项看似***的会计***策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实现会计活动中相关利益各方的效用均衡,共同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在实践活动中,各项会计***策发挥的各自效用却未必一致,由于企业在会计***策选择时所处环境不同,从单一动机出发进行的***策选择所产生的效用往往十分有限,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全面分析自身所处环境、发展阶段、本行业发展前景与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以及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本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在这一目标指引下,综合协调众多相关利益者的效用目标,根据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务的基本原理,寻找或创立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并对可供选择的***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最优化会计***策组合。
三是立足于相关利益者的立场指导企业进行会计***策选择。企业在选择会计***策时,应充分考虑股东、管理当局、债权人、国家及公众利益,在权衡诸多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会计***策选择。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参与主体,不是孤立地进行或者实施经济活动,而是同外部各方之间存在诸多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契约。在开展经济活动、对外部各方提出利益要求的同时,也受到外部相关利益者利益需求的制约。如果在进行会计***策选择时,企业只注重自身的效用、股东的效用或者国家的效用,往往会损害其他各方的既定利益,这也必将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同外部各方开展正常有效的经济交往。在进行会计***策选择时,只有兼顾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充分考虑到外部各方的效用,所作出的选择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会计目标,达到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四是建立与相关利益者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沟通渠道。企业进行会计***策选择要考虑相关利益者的立场和利益目标,但如何考虑、如何实现,是会计***策选择主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解决沟通机制和沟通渠道的建立两个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相关企业已经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工会等代表各方面利益的机构,在某些特定的企业中,还存在债权人代表大会等。应该讲,沟通渠道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并且企业已经规定了各种议事规则和制度,对于上述代表机构发挥既定的作用提供了基础。但在实践过程中,上述的沟通机制和沟通渠道往往受制于“内部人”,不能真正实现所代表的相关利益者的利益目标。这就需要***府和社会各监管部门能够重视这一现象,并通过外在的监管和约束,充分发挥各代表机构的职能和作用,使得与相关利益者沟通的渠道和机制能够真正反映和实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促使企业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做出有利于协调和平衡众多相关利益者利益的会计***策选择。
(二)改善监管部门的监管,规范股票市场的融资行为 无论是股票上市、配股制度,还是退市制度,不应以单一的财务指标为
控制参数,而是建立由若干个指标或若干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同时体现现金流量要求的指标体系,作为相关制度的指标参数,这样才能合理地反映出盈利质量的高低。因此,笔者建议调整控制参数的设计,加强可操作性,即改变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筹资时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唯一核心控制参数的设计,辅助其他财务指标,如负债比例、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占当年利润的比例应在全部上市公司的均值之上。制定单年亏损额和累积亏损额监管指标,如某一年度亏损额达注册资本(资产总额或其他指标)一定比例时或连续三年的累计亏损达注册资本(资产总额或其他指标)一定比例时,就予以实行特别处理:达到某一更大比例就予以停牌整顿。当然,这些具体比例的确定还要经过进一步科学的研究与检验。同时退市标准还应增加非会计参数,应从侧重于公司盈利能力转为更加注重公司质量及市场价值的评价。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6
[ 论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旅游 地 管理 启示
[论文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为 企业 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本文在剖析该理论及其在旅游领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参照旅游地现有管理特点,探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旅游地管理的一些启示。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 发展 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既不同于只考虑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生产观念,也不同于只关注所有者、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传统管理观念,而是将***府、社区以及相关的 ***治 、 经济 和社会环境乃至非人类的因素如 自然 生态环境等纳入其中,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1]。
该理论奉行的核心思想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wWw.133229.cOm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管理层在经营决策中妥善处理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平衡他们正当的权益要求,抵制他们的非分要求,争取利益相关者最大程度地合作以便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旅游地(景区)也可看作为一个企业[2],其涉及的利益主体也很多,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关注、协调和整合,从而实现旅游地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因为旅游地依赖其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他方的利益遭受损失,甚至危及旅游地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旅游地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承担起超越经济目标的更广泛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二、旅游领域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背景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社会责任出发,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正好与20世纪末旅游业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问题相呼应,一些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该理论的指导价值。利益相关者理论源自英美,也是国外旅游研究者率先将“利益相关者”一词引入旅游领域,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领域内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时间上稍有落后,也有其特殊的背景。
(一)从理论上,利益相关者理论本质上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利益相关者在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早在1984年,《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wced,1987)便指出在可持续旅游的过程中有必要理解利益相关者,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个困难的过程,在让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势必影响到部分群体的利益。因此,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wced,1987)明确指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至少强调:①在保护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②旅游业带来的效益要广泛渗透到社会之中,尤其应当对当地居民带来裨益;③强调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强调本代人之间、各代人之间应公平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一部分人旅游需要的满足不能以旅游区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当代人不应以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而损害后代公平利用旅游资源的权利。而这些内涵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强调的伦理、公平也是相呼应的[3]。同时,美国圣玛丽学院的经济学教授mcelroy认为,为了使旅游目的地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做到: ①自然和文化资产的持久存在; ②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③旅游者在目的地获得持久的享受;④ 旅游企业能够长期获得收益(mcelroy,2001)。
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都是通过调整利益取向,要求人们改善作用于环境的方式和强度。要做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厘清旅游地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并加以协调。可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念,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本质上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二)从实践上,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利于整合旅游地的资源,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
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而且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影响力等各不相同,它们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很难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旅游地的发展。但从另一发面来看,如果这些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又是巨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可以探讨寻求 科学 的相关理论,如借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一种新型的利益整合机制, 通过协调、交易、利益让渡和责任分担等可行方式,确保旅游地所有利益相关者应有的利益, 从而成功的整合旅游地中各参与方的分散力量,形成一种协同效应,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同时,随着国际国内旅游竞争日益加剧,区域间旅游协作、合作问题突显,如何建立有效区域协作、合作机制是区域协作与合作面临的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的研究说明利益相关者问题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规划和管理中的一个新兴问题,值得旅游研究者和管理者研究和思考。
(三)从管理上,弥补了旅游地传统管理的缺陷
利益相关者管理强调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长远利益出发,系统地考虑到企业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并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强化其道德内涵[4]。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旅游目的地的传统管理中往往只注重对旅游地的日常事务管理,而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重视旅游地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旅游地应尽的社会责任、重视投资者和***府等主要利益主体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目前,很多旅游地存在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现象,东道社区和当地居民被排斥在外或无足轻重,由此引发的当地居民与地方***府、开发商以及旅游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而利益相关者管理,要求在追求旅游地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同样注重各相关者的 法律 利益和道德利益。
(四)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看,我国大多数旅游地已步入成熟期,其利益相关者已开始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已经或正在从初期的开发阶段走向发展阶段,一些旅游目的地已进入成熟阶段,影响旅游发展和被旅游发展所影响的旅游地利益相关群体已渐渐浮出水面,如何管理这些利益相关者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三、利益相关者管理对旅游地管理的启示
国外旅游研究者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90年代中后期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和思考。国外旅游领域内的利益相关者研究相对较多,研究的兴趣主要出现于旅游协作(如jamal、getz)、土地规划(williams等)、社区参与(erick.t.byrd,jr)、旅游可持续发展(yooshik yoon)[6]及旅游营销等研究主题中。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领域内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时间上稍有落后。国内目前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发表的研究成果不多。直接或间接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旅游众多领域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如旅游规划方面(张伟、吴必虎;石美玉;周年兴,俞孔坚;郭丽华等)、旅游目的地方面(张祖群;高静;何彪,马勇;陈勇,吴人韦;胡召芹;姚国荣;杨颖;齐天锋;张维等)、旅游开发方面(冯淑华等)、景区环境管理方面(黄昆;白露等)、生态旅游方面(宋瑞;刘雪梅,保继刚;刘静艳等)、旅行社方面(夏赞才;郭鲁芳等)、社区旅游方面(庄***;徐燕;文平;唐晓云等)、森林公园方面(江海燕等)、乡村旅游方面(朱华等)、区域旅游协作方面(张文雅;吴婵丹;邓琼芳等)、温泉旅游方面(张明等)、旅游市场(屈颖等)、旅游产业方面(熊元斌等)、城市旅游方面(唐好强等)。
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各利益主体在 旅游 保护与开发中所承担的角色,以及他们所应有的决策权力和公平受益等问题,从不同层面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旅游 发展 的关系,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来自管 理学 的概念,应该对旅游地的管理有些启示。
(一)加强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是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要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争取利益相关最大程度地支持, 科学 有效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可以平衡旅游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优化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他们的合作。而在旅游地管理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就是如何对与之相关的诸多不同利益主体进行管理。旅游地的管理实际上是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协调好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促使他们共同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而尽职尽责。任何一方的利益处理不好,都可能引发旅游地经营困难,甚至威胁到旅游地的健康发展。现实中,传统管理只注重对旅游地的日常事务管理,而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的管理,导致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危及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如龙脊梯田景区是广西21个一级景点之一,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整个龙脊梯田景区是以平安寨社区内梯田(七星伴月景点)、民居建筑等景观及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地上物、民俗风情为核心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接待目的地。由于利益协调不好,居民对收益分配严重不满,该寨居民曾就景区利益分配和环卫问题与景区旅游 企业 及***府旅游管理部门发生多次纠纷,甚至疏于核心景点“七星伴月”的耕种,不按规划随意修建民居建筑,严重影响了景区的旅游发展。
(二)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与其他相比,旅游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多而杂。不同旅游地,即使是同一旅游地,在不同发展阶段或按不同标准进行界定,其利益相关者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旅游地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当地***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媒体部门、当地居民、景区员工、非***府组织、学术界及其他一些组织机构。由于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利益要求,他们与旅游目的地的的关系密切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有的影响力也不同,如有的利益主体或组织对旅游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的则较弱。同时他们与旅游地的关系程度及影响力也是动态变化的(如旅游地的周边社区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会演变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所以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某一组织或群体的利益而忽视或轻视其它相关者的利益,也不能用静态的眼光来对待利益相关者,必须用动态的眼光来协调和关注每一个利益相关者,让他们能够公平的分享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公平的分担旅游负面影响。总之,在对旅游地各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时,应注意对特殊的利益相关者群体采取特殊的管理策略。例如在处理同其他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时,要辩证的考虑问题。其他旅游目的地可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同自己争夺旅游市场份额,也可能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哪些旅游目的地是竞争对手,哪些是合作伙伴,从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三)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优势。科学合理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有助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旅游地一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他相关的资源或群体,依赖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持久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而利益相关者管理恰恰有助于这种长期合作。
(四)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主要靠借助于其它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门来自管理学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当然也值得旅游学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动态的视角,针对不同旅游地和旅游地不同阶段所涉及的复杂利益主体(群体、组织或个人),综合运用 经济 学、社会学、管理学、 ***治 学、伦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行为能力、影响力及其相互关系等,对于寻找驱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与反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诊断旅游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显示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系统方法结合对处理旅游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力和解释力。此外,利益相关者调查及利益相关者大会有助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表达、有助于对旅游决策的意见和态度的反馈,有助于对现行***策实施情况进行监测,最终有利于旅游地连续、反复的规划和管理决策,确保旅游地规划与管理的贯彻执行。
参考 文献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7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伯顿二分法;社区工作关系;环境治理
中***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6005706
一、相关理论回顾
1.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经常被用于企业管理领域,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Ansolft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互相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1]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2]社区管理与企业管理虽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关注一个组织整体目标实现和平衡各个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特征方面存在相似点。
依据Freeman提出的概念框架,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利益相关者指“那些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狭义概念是基于企业的立场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企业为了生存必须依赖的群体和个人”。[2]在社区治理问题上,那些影响社区发展目标实现的个人和群体可谓广义上的利益相关者。而社区发展所依赖的群体和个人可谓狭义上的利益相关者。
Mitchell和Wood将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相结合,形成了米切尔评分法,他们认为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3个属性中至少1个,即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并以此评分,而后根据分值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3个类型:(1)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同时拥有合法性、权力性和紧迫性;(2)预期型利益相关者,拥有3个属性中任意2个;(3)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具备3个属性中的其中1个。[3]米切尔评分法能够用于判断和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大进步。
国内一些学者根据中国国情,从利益相关者的其他属性对其进行了界定和划分。李心合从合作性与威胁性两方面入手,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混合型、不支持型以及边缘型四类。[4]陈宏辉从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三方面,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蛰伏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5]以上分类方法都着眼于企业管理方面。
而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社区问题进行分析的研究也不少见,陈伟东、王梅、胡建勇等人从明确利益相关者角色与社区治理主体出发探讨社区治理的有效模式。[6-8]徐延辉则根据米切尔评分法,按照确定型、预期型、潜在型三种类型对中国城市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内涵、角色与功能等进行了分析。[9]但如何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有效的社区社会工作关系、解决社区问题,目前尚未有相关实践研究,这也是本文试***通过实证研究对该问题进行探讨的意***所在。
2.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之“伯顿二分法”
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包括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对社区社会问题的假设、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手法等内容。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社区社会工作中的指导效果,同时检验“伯顿二分法”这一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在J社区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适用性。
“伯顿二分法”是指通过直接干预和非直接干预的方法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直接干预法是指由社区工作人员直接去界定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直接教导、帮助社区居民设法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干预法的基本前提是社区社会工作者对社区问题有充分了解,所提出的目标切合实际,所采取的方法是最有效的。非直接干预法是指在社区工作者的协助下,社区居民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自主决定事情的缓急,自主解决问题,满足社区需要;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共同寻找需要的资源和支持,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10]在社区居民行动的过程中,社区社会工作者只起到协助和辅助的作用,他们只提供资料、联络其他组织和团体、对居民的方案提出修改建议等,并不直接干预社区问题的解决。比较两种方法可以发现,直接干预法的最大特点是高效率,诊断社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速度快,但是缺乏民主;非直接干预法的优点是民主合作性强,但工作效率低,需要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在讨论、协商的过程中。在西方社会,社区社会工作开展的主体是社区居民,所以伯顿的这两种工作方法被认为是相对立的,或者说需要分阶段结合使用。
在中国社会情景之下,这两种工作方法是存在并用可能性的。首先,中国城市社区是自上而下建构起来的,是实施城市基层行***管理和社会控制的社会治理单元,社区主体组织(***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在社区工作中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其次,中国物业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服务标准,社区的类型以及物业公司之间的差异都会使物业在社区中的服务效果有所不同。那么,可以通过直接干预社区主体组织和物业公司,与其共同诊断社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最后,对社区居民采取间接干预的方法,促成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发挥其参与者、监督者的角色。这样既可以发挥直接干预工作方法的效率性,又可以体现社区工作的民主性,不失为探讨中国本土社区社会工作方法的重要尝试。
二、J社区环境问题分析
J社区于2001年经南京市计经委批准立项,2002年由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中心分4期开工建设。每一期都由不同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承建,该社区在2006年12月全部建成。J社区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安置社区,与一般城市化拆迁安置性质的社区不同的是,该社区收容了南京市13个区人均住房面积在8平米以下的贫困家庭,社区人口中60%以上为低保户,60岁以上人口超过社区总人口的半数以上。此外残疾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和***人员所占人口比例也远远超过一般社区。近些年,在房地产市场交易的作用之下J社区的居民结构发生了变化,另外在该社区租住房屋的外地流动人口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该社区居住人口已经超过2万人。①
以上分析一方面证实“J社区不良的工作关系是其环境问题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这一假设;另一方面尝试使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J社区工作关系进行了有效分析。
2.“伯顿二分法”在协调社区工作关系中的运用
良好的社区社会工作关系非常重要,其建立与协调过程,比个案工作或小组工作更复杂。社会工作者不得不分别与多方建立工作关系,并在他们之间进行协商和调节,进而为实现共同利益目标搭建协作平台。本研究所涉及社区社会工作关系建立有两层意义:第一,社工分别与社区环境问题利益相关者建立工作关系;第二,在社工的协调之下使J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建立相互协作的工作关系。虽然“伯顿二分法”即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的工作方法一般用于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实施阶段,但是就J社区案例来说,社区工作关系建立阶段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这与在中国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社工机构作为第三方介入解决社区问题的认知程度有很大关系。在与各方建立工作关系的过程中充分证明:建立关系阶段与介入实施阶段的区分不是非常明显,在建立社区工作关系阶段便需要区分使用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的方法。
依据“伯顿二分法”,基于对J社区环境问题有较为全面和充分的了解,并对利益相关者与利益制衡关系进行了分析,因此,可以针对责任程度和压力较大的居委会、物业公司采用直接干预法,以便充分利用居委会与物业公司之间较强的利益制衡关系和缓解矛盾的需求。如果二者达成协作关系,对社区环境的治理效果会比较明显,而且能够增强其共同协作解决社区其他问题的信心。对于社区居民来说,采取间接干预法更加有效。原因在于,采取直接干预法将会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而通过间接干预法不仅节时省力,还可以通过倡导和宣传选出居民代表,自主参与到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工作机制当中,进而增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社区归属意识。在与居民建立工作关系的过程中,社工侧重于引导居民如何与居委会、物业公司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
既然确定不良社区工作关系是J社区环境问题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那么社工就需要分别向三方利益相关者澄清自己协助各方解决社区环境问题的立场,并帮助各方分析其在社区环境问题中的职责与角色。社工能够为三方提供的协助内容有:(1)帮助三方就社区环境问题进行沟通与调节,缓解矛盾,协助建立三方协作工作机制;(2)协助居委会理清社区环境问题具体成因,制定治理方案;(3)促进物业公司与居委会和居民之间沟通,主动接受居委会与居民监督;(4)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治理,指导居民招募成立社区环境治理志愿者组织。
社工在与各方建立工作关系的过程中,尤其要强调各方达成 “改善社区环境”这一共同利益目标与达成他们自身根本利益目标之间的关系。即,只有通过协作,居委会才能实现良好管理效果、物业才能实现企业利润、居民才能获得较好社区服务并拥有较好社区生活环境。社工在介入J社区环境治理工作中成功运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分析,并依据该理论澄清三方利益制衡点、协调社区工作关系,为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三方共同改善社区环境构建了良好的工作机制。目前J社区的经验已经被作为社区工作的成功模式在其他社区进行试用与推广。
实践证明了“伯顿二分法”不仅可以用于社会工作开展介入阶段,也可以用于社会工作关系建立阶段。此外,其在中国社会社区管理模式下的应用,与其理论的内涵并非完全一致。“伯顿二分法”社区工作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居民作为社区工作对象主体的背景,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的方法不能并用。而在中国情境下,以J社区为例的社区工作主体不一定只是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行***组织往往成为社区工作的主体,而在社区环境问题上物业公司也是主体之一。所以在中国社区工作中,“伯顿二分法”的理念虽然可以借鉴和参考,但由于社区工作主体不同,所以可以针对不同的主体同时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
四、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社工介入J社区环境问题进行研究,证实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建立社区工作关系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和社区都存在整体目标与多方利益相关者这两个要素,这为在社区工作中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条件。不仅如此,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具体利益多表现为经济利益相比,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具体利益更加多元。协调企业多个经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时,难免会出现此消彼长、难顾周全的问题。而社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需求存在异质性,如居委会需要管理绩效、物业公司需要获得经营利润、社区居民需要良好生活环境并提升生活品质。所以相对企业而言,社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容易协调,进而达成社区发展核心目标。总之,利益相关者理论完全可以用于开展社区社会工作,并且具有良好的适宜性。
开展社区社会工作除了需要适合的理论支持外,还需要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社工在介入J社区环境工作的过程中,基于对社区环境问题的了解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制衡关系的分析,依据“伯顿二分法”分别对居委会和物业公司采用了直接干预方法,对社区居民采取了间接干预方法,在关注介入效果和效率的同时充分顾及社区社会工作重视社区民主和居民参与的专业理念。在西方社会情境下,社区社会工作对象主体为居民,所以“伯顿二分法”认为一般不可能对同一主体同时使用两种干预方法。但是在中国社会情景下,由于存在基层社区组织的主导性作用、物业行业服务标准的不一致性等因素,为针对不同工作对象同时使用“伯顿二分法”提供了可能性。在该种意义上,本研究可谓是探索本土社区社会工作方法的一次有益尝试。
J社区环境问题所呈现的利益相关者较为清晰,为在社区社会工作中尝试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案例素材。值得思考的是:第一,针对除社区环境以外的社区问题,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社工实践的可行性仍需验证;第二,J社区的情况具有特殊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否可以广泛运用于分析和解决社区问题仍有待研究;第三,探讨本土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是否可以依据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更加广泛地引入“非社工的理论与方法”。
①2015年9月下旬,在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J社区,通过与社区书记及其他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并对社区物业公司的主任进行访谈获得文中有关J社区的相关信息。
[1]ANSOFT H J. Corporate strategy[M]. New York: Mebraw Hill Book Comp, 1965:5.
[2]FREEMAN R EDWARD.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M]. Boston: Pitman Publishing, 1984:25, 32.
[3]MITCHELL RON, AGLE B R, WOOD D J.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 (4): 853-886.
[4]李心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J].当代经济,2001(1):66-70.
[5]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4):80-90.
[6]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71-73.
[7]王梅.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城市社区的治理结构[J].北京行***学院学报,2008(2): 30-33.
[8]胡建勇,胡莎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下的社区治理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8(2): 21-24.
[9]徐延辉,龚紫钰.城市社区利益相关者:内涵、角色与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104-111.
[10]BATTEN T R, M BATTEN. The Non-directive approach in group and community work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5.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8
[关键词]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策略
[中***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8-0091-06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又称利益主体理论,其基本思想起源于19世纪,当时盛行的一种合作与协作的观念可以视为它的雏形(何彪、马勇,2004)。1963年,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一份备忘录中首次使用了利益相关者这个术语,并把它定义为“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弗里曼(Freeman)、布莱尔(Blair)等学者为利益相关者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贾生华、陈宏辉,2002)。到20世纪9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受到了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理解和管理“现代企业”的工具(张春霖,1998)。总体上来说,利益相关者理论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的“股东利益至上”企业管理理论,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生存”、“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或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影响利益相关者”和“利益相关者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三个认识和发展阶段。
1 旅游管理理论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
利益相关者理论被成功引入旅游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始于20世纪80年代(李正欢、郑向敏,2006)。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一些旅游文献中开始出现“利益相关者”这一词汇,1987年,马什(Marsh)和亨希尔(Henshall)就旅游者――居民的期望及相互影响在旅游发展规划中的战略价值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个更广泛(Broader)、更具参与性(Moreparticipatory)的分析框架,这可以被认为是旅游管理研究中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最早的研究成果之一。之后,有一些学者讨论了旅游规划中社区参与问题和目的地旅游流分析(Haywood,1988;Keogh,1990;Neil Leipe,1989)。克洛姆顿(Crompton,1990)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公园和娱乐中心的土地捐献、场地费等“勒索”(Exaction)行为的优缺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一理论开始引起旅游学者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周玲,2004)。1999年,“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出现在世界旅游组织制定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这一旅游***文献中(张广瑞,2000)。近年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马丁和金德雷斯克(Martin Cihar,JindriskaStankova,2006)就捷克共和国塔亚河盆地国家公园(Thaya River Basin National Park)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园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还有人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两个县为例,研究了如何以决策树模型来识别旅游业的利益相关者(Erick T.Byrd,LarryGustke,2007)。
在我国旅游理论界,对利益相关者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则相对较晚。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国内旅游管理研究中最早引入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是在2000年由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持的规划项目研究报告――《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中(周玲,2004)。从此以后,国嚷糜卫砺劢缍月糜纹笠道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陆续涌现。张伟、吴必虎(2002),夏赞才(2003),高静(2004),宋瑞(2004、2005),胡召芹(2006),熊元斌、龚箭(2007)等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就我国旅游企业如何进行利益相关者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对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自本世纪以来已逐渐成为旅游理论研究和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新领域。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宏观层面的旅游区规划(GrantMarcus,2004;保继刚,2005,郭丽华,2006)、旅游目的地管理(Burns C.L.&Howard P.,2003;何彪、马勇,2004;Matin Cihar & Jindfiska Stankova,2006;杨颖,2006)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或是中观层面的旅游产业(Lester,Jo-Anne & Weeden Clare,2004;熊元斌、龚箭,2007)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的研究,而且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对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管理策略的研究。
2 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9
一般而言,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在特定的经济体制和财务管理环境中,通过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科学组织和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所要达到的具体标准。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二个学派:一是以新古典产权学派,主张企业的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应当由出资者单方面享有,另一种是利益相关者学派,主张企业所有权应当由出资者、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府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分享。与前者相对应的、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与后者相对应的主要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是基于企业理论的选择,同企业目标多元化一样,受企业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组合体,其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这就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一个多元化协调、多层次结合的有机体系。如果仅仅因为股东是企业产权的所有者,而提出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确立多元化协调、多层次结合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1.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回顾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的企业理论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甚至是社区居民,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1963年,美国上演了一出名叫“股东”的戏,斯坦佛大学研究小组受此启发,利用另外一个与之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密切关联的所有人。他们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虽然这样的界定是非常狭义的,但毕竟使人们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乎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弗里曼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了较详细的研究,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是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府部门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然而,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解释无法得到实证研究或者是令人信服的结论。布莱尔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并在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所有权与控制》一书中指出,公司应该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服务,而不应该仅仅是股东的利益服务,股东只是拥有有限的责任,一部分剩余风险已经转移给了债权人和其他人,而且股东所承担的这种风险可以普遍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布莱尔认为因为利益相关者专用性资产的存在,利益相关者也就可以根据其资产的多少和它们所承担的风险来获得企业对其利益的保护,这样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分享公司利益也就有了依据。
2.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权
2.1责权人的要求权
债权人是公司借入资本即债权的所有者。债权与股权不同:第一,债权的义务人(即债务人)必须是特定的;第二,债权必须要由特定的义务人协助才能实现。 公司债权主要通过以下三条渠道形成:第一,公司贷款。这种债权要求公司按期还本付息,并履行贷款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如担保、抵押、接受贷款机构监督等等。第二,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这种债权享有利息请求权和偿还请求权,即公司必须按一定利率偿付公司债券的利息和按期偿还公司债权。第三,商业经济活动的赊欠。这种债权要求公司必须履行交易合同中规定的义务。
公司贷款是公司为弥补自有资本的不足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借款,具有有偿性和限定性的特点。所谓有偿性是指公司只能在一个限定时间内支配这笔资金,到期不仅要如数偿还,而且不论公司经营状况如何,都必须按事先规定的利息率支付利息。限定性是指贷款只能用于特定的用途,公司不能任意支配挪用。如果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这笔资金的情况,有权收回贷款。各国公司法都规定,公司利润要首先偿还贷款,公司利润只有在偿还应付贷款后才能用于偿还公司债、发放股息和红利等。公司如到期不能偿还贷款,债权人有权按合同规定要求对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变现或展期。 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而形成的债务叫做公司债。公司债和股份一样,都是公司筹资的方式,所不同的是:第一,公司债所表示的只是一种债权,债权人无权过问发行者的业务;第二,公司债收取利息,是公司的固定支出,应在股利之前支付,当公司破产清算时,必须首先偿还公司债;第三,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债权人)风险较小,除了获得固定的利息外,到期还可以收回本金;第四,公司债的利息可以进入费用,从而冲减利润而少交所得税。总的说来,债权人和公司是一种合同关系,包括正式合同和非正式合同。由于债权人要承担本息到期无法收回或不能全部收回的风险,债权人和股东一样,拥有监督权,并在非常情况下拥有控制权,如在破产清算时。
2.2雇员的要求权
公司员工作为公司人力资产的所有者,在现代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公司竞争致胜的决定性因素。无论产品的开发研制也好,还是生产销售也好,都需要依靠员工的智慧和经验。脱离了员工,企业寸步难行。其次,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将这种潜力发挥出来,必须给以一定的诱导和刺激,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否则会影响公司的利润流量,甚至会使公司陷入深渊。再次,公司员工作为一种人力资产,具有一定的专用性。这种专用性将员工个人的命运与公司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他们与公司共荣辱,同患难,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只有保护和利用好这种热情,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公司,在这些公司中,员工不仅成为人力资产的所有者,而且成为物质资产的所有者,即公司的所有者。员工作为公司重要的资源和人力资产的所有者,应享有所有权。具体地说,应有以下权利:(1)剩余索取权。公司员工在按劳动合同和其他规定得到工薪报酬的同时,有权以奖金或其他形式参与公司税后利润的分配;(2)剩余控制权。公司决策对公司员工的切身利益有重大影响,因此员工应享有一部分剩余控制权,一旦某些决策损害自身利益便于及时采取对策。不能背着员工搞暗箱操作;(3)监督权。公司员工作为内部所有者(人力资产所有者),了解公司真实情况,掌握真实信息,能有效行使监督职能。(4)管理权。从人力资产所有者的意义上说,员工是公司的主人之一。因此应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如提供合理化建议,自主管理,共同决策等等。
2.3客户的要求权
客户是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公司价值和利润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选择,这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另一方面,客户选择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也就获得了一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第一、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安全权是消费者应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在许多国家的立法中得到体现。 第二,知情权。消费决策的作出,一方面取决于其需要,另一方面依赖于其对商品或服务状况的了解,两方面因素的结合,才使消费者与经营者进行交易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可满足某需求的商品或服务也是多种多样的,消费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偏好、消费知识等,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消费者要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必须对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为此需要享有知情权。法律从保护消费者的一般利益出发,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日期、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等有关情况,或者要求经营者提供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情况。 第三, 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选择商品或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2)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3)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4)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第四,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等等。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公司产品和服务令消费者满意,通常消费者会形成一种对公司产品的较强的偏好,要改变或取消这种偏好往往会给消费者带来负效用。为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害,消费者应拥有对公司的监督权。
2.4供应商的要求权
供应商是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即生产资料的供给者,这些生产资料包括:机器设备和工具;厂房、仓库、道路等基础设施;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等。供应商是引致投资者,即他们的投资是由公司的产量或规模决定的,因而与公司休戚相关。 供应商与公司利益相关的程度,取决于以下三个维度:第一、交易规模,包括交易额度和交易频率;第二、合同期限;第三、资产专用性程度,一般说来,交易规模越大,交易合同期限越长,供应商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供应商就越是与公司休戚相关。公司运营良好,产量增加,规模扩大,对供应商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供应商的日子就好过。反之,公司减产,停产或破产,对供应商会产生联锁反应,直接损害其经济利益,如生产线闲置、人员过剩、产品积压、货款收不回来等等。特别是对那些做了专用性投资的,与公司签订了长期合同的大宗供应商来说尤其如此。因此,供应商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应当享有对公司营运的监督权。
2.5社区居民的要求权
公司的经营不仅直接影响到所有者、交易者的利益,而且对公司所在社区的居民亦有重大影响:第一,公司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公司经营好,当地就可以有较多的就业岗位,居民收入会增加,福利会提高;公司经营不好,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第二,公司的生产经营直接影响当地的环境,对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如有的企业单纯追求盈利,忽视环境保护,大量排放废水、废气、废物,产生各种噪音;有的企业管理不严,跑、冒、滴、漏各种有害物质,对当地居民构成威胁;第三,公司的扩张亦会对社区居民带来影响。譬如公司扩建可能要动迁居民,上新项目或许会带来污染,大量招雇外地工人会加剧当地公共交通、教育、住房、用水、用电、饮食等方面的矛盾,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诸如此类。所以,社区居民为维护自身利益,应享有监督公司活动的权利。
2.6***府的要求权
严格说来,***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从经济方面看,***府的主要职能是:运用经济、法律等***策和手段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调解不同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之所以把***府看作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因为: 第一,***府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就业,而公司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部门,公司景气与否直接关系到“产业后备***”的多寡,从而关系到社会和***局的稳定;第二,维持***府这架机器运转的主要“燃料和动力”是税收,而来自公司的各项税是***府税收收入的主要源泉之一,公司经营不善或偷税漏税都会减少***府的收入流,从而使***府的运转失灵;第三,***府庞大的购买清单和公共工程开支计划也需要公司来满足或实现,如何保证质量并按期交货是***府所关心的。如果公司出了“大麻烦”,势必影响***府的“***绩 ”。
3.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
3.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缺陷愈加明显
一是受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所决定,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共同体,这使得以“股东至上”为基础确立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缺陷愈加明显。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其地位是至上的,而人力资本则利小势微,获得授权的经营者只有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使控制权才是企业有效率的保证。因而这种治理结构的出发点是,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如何设置一个最优的可以对经营者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的机制,使其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努力工作。但是,由于经营者有着不同于所有者的***利益目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者在获取企业控制权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其自由处置行为往往有损于股东利益。至于债权人、雇员、客商、***府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因在企业中的“声音”弱小,相应的权益自然也难以得到保护,这样就为经营者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创造了有利的生存环境。为了克服这种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在缺陷,就需要扬弃“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扬弃“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二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性。任何一个企业仅仅有股东是远远不够的,必然要由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投资者要求的是权益资金利润率最大化,经营者要求得到提升加薪,雇员要求工作稳定,工资水平高,等等。任何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兼顾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否则是“死路一条”。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只唯股东利益而不兼顾相关者利益是其最大的缺陷。
3.2企业所有者范围的扩大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奠定了现实基础
迄今为止,几乎世界各国的公司法都认定,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且是唯一的所有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可以亲自参加公司经营,也可以委托他人经营;他们拥有选举权——选举董事会及公司其他高级官员的权力;也拥有被选举权——被推选为董事会成员或其他高级官员的权力;他们可以就公司重大事项进行表决,并检查监督公司经营活动,包括查阅账薄等,还可以弹劾或起诉不称职或违法的公司领导人;他们既拥有初始所有权,又拥有剩余控制权。然而所有者的范围扩大使得理论和现实的发展超出了当初的预料:公司的所有者不仅包括物质资本所有者——股东和债权人,而且包括人力资本所有者——劳动者,并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公司运营不仅影响到在公司做了各种专用性或通用性投资的所有者利益,而且影响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顾客、供应商、当地社区居民、***府等等。正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如果试***通过损害一方利益而使另一方获利,结果就会导致矛盾冲突,出现诸如股东抛售股票、债权人拒绝贷款、职工怠工、***府罚税等不利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了企业的价值。
3.3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创造了客观环境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6年提出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替代工业经济是一次划时代的***,对社会的影响比工业经济替代农业经济更深远、意义更重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形成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在许多方面显示其不适应性,因而必须考虑其创新与发展问题,而泛财务资源观念的提出和利益相关者作为泛财务资源配置的主体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而产生。
泛财务资源是指对企业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部分的集合。从形态上划分,泛财务资源可以分为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两大类。其中,硬财务资源是指客观存在的、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企业利用的有形资源,其构成主体是自然资源和传统的财务资源;软财务资源是以智力为基础的或无形的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和时间资源等。根据现有的研究文献,知识资源通常被划分为四类:(1)市场资源,即企业通过其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联的无形资产而获得的潜在利益的总和,包括企业品牌、商誉、顾客信赖度、营销网络与渠道等;(2)知识产权,包括生产技术原理、专利权、商标和服务标识、版权、土地使用权、技术诀窍和商业秘密等;(3)人力资源,即企业中每个人优秀品德和能力的总和,包括领导和职员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开拓能力、管理技巧及团队精神等;(4)组织管理资源,指企业采用的技术、工艺、生产流程和管理方法等,用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的知识因素,如企业文化、管理哲学和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系统和网络体系、财务结构和融资关系等。
在知识经济时代,泛财务资源配置的主体是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是股东。在产权理论的研究中,将企业视为一种治理和管理着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和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本(包括人力资本),这些专用性资本构成企业剩余生产的物质基础,而任何控制着这些专用性资本中任何一种的一方,必然会要求获得由整个企业所创造财富中的剩余,从而成为企业的产权主体。换句话说,企业在配置财务资源时,必须考虑其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这就必然从“股东至上”向“利益相关者”转变,利益相关者成为泛财务资源的配置主体,而作为配置主体也就拥有了剩余的索取权与控制权,追求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也就成为必然。
4.结论
现代企业理论越来越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乎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正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才使得企业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传统财务管理出现了许多不适应,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再唯“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了,必须转向“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参考文献
[1][美]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与经济组织》(m)(中译本1999),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72年版
[2]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利益相关者理论篇10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电子废弃物;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及更新周期的缩短,堆积如山的电子废弃物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之一。世界各国处理报废电子电气产品的负担越来越重,同时电子废弃物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
电子废弃物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不正规的回收处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物质既可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也可在土壤或水环境中富集,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另一方面,电子废弃物具有很高的再生利用价值,可资源化程度很高,不回收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流失。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和金属,尤其是稀有金属具有很高的价值,如果采用合理的再生技术,能获得大量纯度较高的再生材料,可直接在新产品的制造中使用,从而减少对自然原材料的需求,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但是,如果回收体系不规范,无法充分回收资源,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的广东贵屿镇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始的拆解、处理方式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用烧烤获取电路板上的电容等电子元件,大量的毒烟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用酸洗获得各种贵重金属,废渣、废液随地倾倒,导致贵屿大部分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已经不能饮用,各种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由于长时间接触有毒气体,从业者的健康遭到极大损害,大部分患有皮肤、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93%的人有眩晕或头痛症状[1]。而作坊式的回收处理方式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大量可再生利用的材料被随意抛弃,他们通常只是提取出少量价值较高的材料如金、铜等,剩下的则被视为垃圾丢弃,造成大量资源的流失。
发达国家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发达国家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进行剖析,旨在为我国建立合理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寻找参考依据。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萌芽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的学者给出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的个人或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2]。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逐渐认识到,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3]。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目标实现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该定义不仅把影响组织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把被组织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采取的行动所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府部门、环境本保护主义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实际上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现实的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系统或网络背景下进行的,单一主体的单个行动往往难以取得最优的绩效。因此,在管理实践中首先要识别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注重考察不同主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程度以及它们对管理目标的影响[4]。
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中涉及的各个组织或群体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分散性和复杂性。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电子废弃物回收过程中,任何可以影响其回收的或被其回收过程所影响的群体或个人。这些组织或群体各有其目标和利益指向,很多时候这些目标和利益指向是相互冲突、难以协调和动态变化的,如果能够整合各参与方的分散力量和资源,则可以形成协同效应,促进电子废弃物的有效回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具有整合这些分散力量和资源机制的价值[5]。
二、利益相关者与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识别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是构建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的重要步骤,同时还要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在回收管理体系中分别承担什么责任。一个有效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权责明确:(1)电子废弃物回收的物质责任由谁承担,即谁回收、谁运输、谁处理等?(2)经济责任如何分担?(3)管理责任由谁承担?(4)历史废弃物及孤儿产品如何处理?下面通过对荷兰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的剖析,提取在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中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分担情况。
(一) 荷兰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荷兰是欧洲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和实践开展较早的国家[6]。在欧盟相关指令出台前,1998年4月21日,荷兰就已颁布实施了《白色家电和棕色家电法令》,其要求近似于欧盟电子电气废弃物(waste electronic & electrical equipments,简称weee)指令的规定,采用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经过1999年和2002年的两次修订,基本将所有的电子电气产品都纳入管理范围。欧盟双指令(weee指令和rohs指令)后,荷兰顺利完成了双指令的本国法律转换,分别于2004年7月6日和7月19日通过了《weee管理法令》和《weee管理办法》。
荷兰的废旧家电回收主要归属于nvmp系统,nvmp系统是荷兰金属和电子产品处置协会依据1998年荷兰的《白色家电和棕色家电法令》建立的。截至2005年10月,加入nvmp的制造商/进口商会员有1 350家,几乎涵盖全部的大、小家电市场。nvmp系统运作十分有效,2001年的人均收集率达4.13千克/年,已经达到欧盟weee指令规定的回收再生目标。
nvmp目前实行可见收费。消费者在购买新产品时支付可见的回收处理费用,即在新产品销售价格的基础上明码标出处理费用,可单独标注在价签上,截止时间之后(大家电在2013年1月13日之前,其他家电在2011年1月13日之前),不允许收取可见费用,回收处理费用由生产企业负责,收费标准与品牌、重量、体积或价格无关,每种产品类型收费固定。零售商收到回收费用后,将资金通过常规支付方式划转给生产商,生产商每两个月根据产品种类和销售数量向nvmp基金会缴纳处理费用。这种“养老金”模式的收费方式也可较容易地把历史废物及孤儿产品纳入回收管理体系。***1简单描述了nvmp系统中的物质和资金流向。
消费者可通过两种渠道免费交付废旧家电,一是通过零售商来实现,二是直接送至市***指定回收点。这样的组织形式为零售商的以旧换新业务留下空间,可以继续保留他们早先拥有的客户源和维修业务。
另外,制造商/进口商还负有以下的信息责任:在产品投放市场一年内,制造商/进口商应向维修商、维护商以及处理机构提供有关该新产品再利用、再循环以及处理的相关信息,所提供的信息中应包括产品使用的零部件和材料以及有毒物质或特殊物质的位置;向***府管理部门提供计划,详细阐明将如何履行自己的回收责任和义务(包括退出荷兰市场后采取的相应措施)。每年7月1日之前,制造商/进口商必须向***府管理部门报告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二)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从案例研究中可见,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中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如***2所示),生产商(制造商/进口商)、零售商、处理商、消费者及***府管理部门等多个主体都参与到项目中,并在项目实施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作用。
1.生产商
家电生产商(制造商/进口商)是家电回收管理的物质责任、经济责任及信息责任的主要承担者。随着sa8000和iso14000等企业社会责任体系逐渐嵌入国际市场规则,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是“现实的要求”[7],更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受到重视,企业决策时必须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界定废旧家电回收的责任归属,有助于解决废旧家电的环境污染,促进生产商改进产品设计,在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提升企业形象。
2.零售商
零售商是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纽带,在一些回收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可承担主要的回收责任。另外,利用新产品销售网络进行废旧家电回收还可降低整个管理体系的成本。
3.消费者
消费者是废旧家电的提供者,在回收管理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废旧家电能否实现充分的回收和再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是否积极配合。对于消费者在废旧家电回收中经济责任的分担,目前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收取可见费用(购买新产品时单独支付或废弃产品时支付);另一种是隐性收费(生产商支付回收处理费用,但通过产品价格将部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
4.处理商
处理商的利益直接受到废旧家电持有者行为的影响。这是因为,处理商是否有货源取决于废旧家电持有者是否将废旧家电交给回收部门。由于回收率高,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处理企业能从销售再生产品中获得收益,而我国正规的处理企业通常面临因货源不足而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
5.***府
***府在调整产业结构、引导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府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示范工程、税收优惠等***策施加影响,保证废旧家电回收行业的顺利发展[8]。同时,***府对经济活动的适度干预,可以纠正人们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以维护社会的总体利益。
6.第三方组织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中,通常由被称作生产者责任组织(producer responsibility organizations,简称pros)的第三方组织负责管理体系的日常运作及管理。pros是非营利性质的组织,由生产商或行业协会联合组成,代表签约生产商履行废旧家电回收的责任和义务。
三、对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设计的启示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废旧家电回收和处理基本上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自发进行的,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如***3所示。废旧家电的无序回收,以及原始落后的拆解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在建立规范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管理的可持续性。而可持续的废弃物管理必须是:经济可承受的、社会可接受的、环境有效果的[9]。这说明建立的废弃物管理体系必须以一个可接受的成本、大多数人可接受的方式运作,同时尽可能地减小环境负荷。
因此,我国在建立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时,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法规、***策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建立可持续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首先,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引进是建立有效回收管理体系的基本条件,通过法规、***策明确生产商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主要由生产企业负责进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做法是不可行的,因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回收网络方面,都没有能力来组织其生命周期末端产品的回收和处理。另外,我国地域辽阔,产品分布的范围很广,如果让每个生产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产品的回收体系来承担产品的回收责任,将产品收集后长途运输到其处理中心,不仅是不经济的,也是不现实的。即使在发达国家,也通常是由生产商联合成立的生产者责任组织来代替签约生产商履行废旧家电的回收和处理责任。在我国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作用较小的情况下,可由***府部门代替生产者责任组织,负责回收体系的运作和管理。
其次,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经济责任完全由生产商承担也不切实际。但是,由消费者为废旧家电回收和处理直接支付一定费用的做法同样行不通。在我国,废旧家电的持有者在废弃家用电器时不仅不需支付费用,反而可以得到补偿。因此,我国对废旧家电回收的经济责任可通过责任分担的方式,由各利益相关者按比例分担。对于消费者应支付的部分,可直接将该部分费用包含在产品售价中[10],这虽然会略微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但总体上可行性强,便于操作实施。
另外,***府的干预是必需的,并且应该是持续的,尤其在我国还没有关于家电回收相关法规的情况下。虽然在2004年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提出建立废旧家电多元化回收和集中处理体系,实行生产者责任制,国家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项资金,回收处理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国家在***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等具体规定。到目前为止,该条例依然没有付诸实施。因此,***府可通过税收、禁令、处罚等措施,引导我国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最后,可持续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需要多数人的信任和支持。我国大多数的居民认为废旧家电仍是有价值的商品,同时存在大量游走收购的小商小贩,导致大量的废旧家电流入不正规的回收渠道。即使有相关法律为依据,但检查违规行为的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废旧家电的持有者需要得到经济上的激励或服务上的满意才能履行责任。因此,在充分了解居民的参与意愿,找出居民参与废旧家电回收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激励机制,对于建立可持续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我国目前保有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家庭的,按正常使用期为10-15年计算,我国已经迎来家电更新换代的高峰期。而目前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比较混乱,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大部分废旧家电流入不正规的回收处理渠道,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发达国家的电子废弃物管理实践中可以看出,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需要管理体系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配合,才能建立有效的回收管理体系。我国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可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识别出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通过相关法规、***策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丘波, 彭琳, 徐锡金. 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业工人健康调查[j].环境与健康, 2005,22(6):419-421.
[2]贾生华, 陈宏辉.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评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24(5):13-18.
[3]freeman r e, reed d l. stockholders and stakeholders: a new perspectiv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3, 25(3):88-106.
[4]黄栋, 匡立余.利益相关者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j].中国行***管理, 2006, (8):48-51.
[5]吴郭泉, 郭丽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模式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 2007,32(1):30-33.
[6]阎利, 刘应宗.荷兰电子废弃物回收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6(4):60-66.
[7]鞠芳辉, 谢子远,宝贡梅.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基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9):91-98.
[8]罗宇, 陈亮, 廖利.我国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体系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6 (1):31-3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利益相关者理论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