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冬收黄豆种植的环境要求及其管理技术。
收稿日期2008-02-17冬收黄豆是黄豆的一个特殊品种,生长周期长达250~270d,营养积累丰富,用冬收黄豆磨制的豆腐鲜嫩可口,深得人们喜爱。冬收黄豆种植技术与普通黄豆略有不同,笔者将冬收黄豆的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如下。
1环境要求
1.1气候条件无公害田坎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平均气温17~20℃,无霜期300d以上。
1.2地理条件无公害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海拔低于1000m,以梯田田坎和田壁最为适宜。赤水市海拔落差大,田坎、田壁面积占水田面积的近40%,具有较大的种植发展空间。
2种植管理
2.1选种选用适应性强、商品性好、产量较高、籽粒饱满、出苗率高、生育期短、耐阴蔽、耐瘠性、耐肥水性好的品种。
2.2播种
2.2.1播种时间。播期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与普通黄豆同窝)。
2.2.2种植密度。田坎窝距0.8m(即普通黄豆隔3窝种1窝),每窝播种1~2粒;田壁窝距0.6m(即普通黄豆隔2窝种1窝),行距0.7m。
2.2.3施肥。施肥以每窝一大把草木灰肥为宜,肥料配制:草木灰9000kg/hm2、普钙750kg/hm2、硫酸二氢钾90kg/hm2和沼肥约9000kg/hm2(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而定),拌匀施用,草木灰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2.3生长管理无公害冬收黄豆生长全过程不再施肥,仅在播种后30d左右和普通黄豆收割后进行2次中耕锄草,中耕除草可在播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一般用乙草胺1.5L/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或在杂草3~5叶期用10.8%高效盖草能***油450ml/hm2作茎叶处理,加强田间管理是确保高产的重要措施。
2.3.1苗期。出苗后及时调查苗情,发现缺苗断垄及时浸种带水补种或移苗移栽,确保全苗。苗期应在全苗的基础上促早发、育壮苗、促分枝。对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田块,可于豆苗4~6片真叶时,于晴天上午摘除植株生长点,或在5~8片真叶时采用多效唑、缩节安等控制冬黄豆的徒长,提高有效荚数和籽粒的饱满度。到花荚期封垄前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起到松土、保墒、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的作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根瘤菌生长,促进黄豆根系发育,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2.3.2花荚期。包括开花和结荚2个时期。该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植株生长发育最快,茎叶生长和花荚形成都需要大量养分和水分。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而减产。该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多开花、多结荚、增粒数。水分过多,植株徒长,植株冠层和土壤通风透光不良,造成落花落荚,甚至倒伏。长时间缺水会抑制花芽分化、落花落荚。水分供应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当田间含水量较大,植株有徒长趋势时,为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成荚率,可喷施多效唑或三碘苯酸钾进行化学调控。一般肥力田块在初花追施尿素75~112.5kg/hm2,对增光保荚、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在土壤肥力较高,植株繁茂的情况下可不追肥,追肥可结合中耕培土进行。
2.3.3鼓粒期。该时期从豆粒开始鼓起至达到最大体积和重量止,植株外观已定型,以生殖生长为主,植株体内有机营养物质大量向籽粒转移。该阶段的主攻目标是保荚、增粒、促饱满。鼓粒初期,如发现营养不良所致的早衰现象,要及时叶面喷肥。可用0.3%尿素、磷酸二氢钾、钼酸铵水溶液对叶面喷雾,加入0.3%的洗衣粉作黏着剂效果更佳。鼓粒前期遇干旱,灌“鼓粒水”可提高黄豆产量和品质。鼓粒后期须减少土壤水分,促进黄荚早熟。2.4病虫害防治播种时,使用丁硫克百威防治土蚕等地下害虫,在没有药剂拌种的地块发生地下害虫为害时,可用50%辛硫磷***油7.5L/hm2对水750kg/hm2浇施幼苗根部,确保出苗率;出苗7d左右,用乐果防治豆秆蝇和潜叶蝇,苗期用敌杀死防治卷叶螟,用40%乐果***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后期注意防治鼠害。防治紫斑病和灰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防治,隔7d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
2.5适时收割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中旬,当1/3豆荚退绿呈黄褐色时即可收割,收割后如遇晴天,可晒干即时脱粒,如遇阴雨连绵,可用绳子系住倒吊于通风干燥的环境晾干,待晴天再晾晒脱粒。
参考文献
[1]黄志平,张磊,李成.安徽省大豆生产育种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0-7131.
[2]张继山.黄豆新品种——攀吨大豆3号[J].农村新技术,2007(8):29.
[3]吴昊,何天祥,郑传刚.秋大豆生育规律与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3-7135.
[4]王勃,库拉依扎.黄豆根腐病危害及防治[J].***农业科技,2007(4):27.
种植技术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饮用的种植,为菊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种植过程中,须了解的习性,掌握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繁殖移栽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
近年来,我县饮用种植发展迅猛,为广大菊农带来非常不错的经济效益。但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及种植年数的增加,种植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将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的习性
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怕水涝,但苗期、花期不能缺水,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短反应很敏感,每天不超过10h的光照,才能现蕾开花。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应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为好。粘地、低洼地、盐碱地不宜种植,切忌连作。
2.2繁殖方法
2.2.1分株定植。在11月收摘后,将茎齐地面割除,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植株,将其根全部挖出,重新栽植在一块肥沃的地块上,施一层土杂肥,保暖越冬。翌年3~4月扒开粪土,浇水,4~5月份幼苗长至15cm高时,将全株挖出,分成数株,立即栽植于大田,栽时株行距为40cm×40cm,挖穴,每穴栽苗1~2株,栽后盖土压实,浇定根水,一般1hm2老苗可栽15hm2左右的生产田。
2.2.2扦插育苗。在4~5月份或6~8月份,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新枝作插条。取其中段,剪成10~15cm的小段,用植物激素处理插条,然后将插条插入苗床,行距20~25cm,株距6~7cm,压实浇水,约20d即可发根,每隔1个月后追施1次人畜粪水,苗高20cm时可出圃移栽。
2.3移栽
分株苗于4~5月、扦插苗于5~6月移栽。选阴天或雨后或晴天的傍晚进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各40cm挖穴,穴深6cm,然后带土挖取幼苗,扦插苗每穴栽1株,分株苗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压紧,浇定根水。
2.4田间管理
2.4.1中耕除草。菊苗移栽成活后,到现蕾前要进行4~5次除草。每次除草宜浅不宜深,同时要进行培土,防止菊苗倒伏。
2.4.2追肥。喜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应进行3次追肥。第一次在移栽返青后,施尿素150~225kg/hm2催苗;第二次在植株分株时,可施饼肥、人粪尿;第三次施肥在现蕾期。
2.4.3摘蕾。分枝后,在小满前后,当苗高25cm时,进行第一次摘心,选晴天摘去顶心1~2cm,以后每隔15d摘心1次,在大暑后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不良,花头变得细小,反而影响的产量和质量。
3病虫害防治
3.1主要病害防治
危害的病害很多,其中主要病害症状表现为:①白粉病。此病为害叶片、叶柄及嫩梢。病部像撒了一层白粉即分生孢子和菌丝;病叶常扭曲变形,病重植株花蕾不能正常开放、生长停止,甚至整株枯死。②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紫褐色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遍及全叶。病叶枯死发黑,但不脱落。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至全株。③菌核性腐烂病。主要为害茎部。一般先在土表茎基部发生,病斑软腐,潮湿时出现白色菌丝。病斑绕茎一周时,叶片黄化下垂、枯萎,最后整株立枯,病茎中有鼠粪状菌核。
防治措施:①秋后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集中烧毁。②加强土、肥水管理和打顶修剪等工作,注意选用壮苗,合理密植,不宜过密,保持菊园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③4~10月发病期间,轮换选用化学药剂防治,如1∶1∶200倍波尔多液、20%粉锈灵3000倍液、70%乙磷铅锰锌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70%可杀得1000倍液、40%菌核净1000倍液,以及百菌清、克菌灵、灭病威、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根据病情确定喷药次数。
3.2主要虫害防治
①蛴螬。为金龟子幼虫,在地下为害幼根芽,可用辛硫磷1000倍液浇施防治。②菊蚜、叶蝉及蝽蟓。主要刺吸为害叶片及嫩枝。可轮换选用扑虱灵、好年冬、蚜青灵、快杀灵、大功臣、乐果等药剂防治。③卷叶蛾。主要为害叶片,可选用天王星、高效氯氰菊酯、功夫、敌杀死等药剂防治。
种植技术论文第3篇
将杂草、粉碎的作物秸秆、树叶等有机物质和富含有机质的土杂肥,在耕翻前施在底层。耕翻后,将易风化的大石块堆成约60cm宽的条带,放在地里,也可事先在堆石块的条带下铺1层厚的作物秸秆,任其风化。将细碎的砂土
起垄,垄距较窄,一般在70~80cm,结合起垄,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
2选择商品性好的品种
随着超级大市场的开发和运输业的发展,花生生产已由单纯的油料作物,变成了鲜果、干果、油料等多种商品化的作物,鲜食花生果在各级城市中已有相当大的市场。新开垦地病虫害较少,花生果色泽好,作鲜果或干的皮果,商品性好。因为砂石较多,不利于晚熟品种的生长,因此选用早熟花生,既有利于早熟上市,又适于早熟花生的土壤结构。早熟品种有花育16号、花育17号、花育22号和丰花1号等。
3增施肥料
根据需肥量,一般施入优质有机肥45t/hm2,尿素150~195kg/hm2,过磷酸钙525~750kg/hm2,硫酸钾180~240kg/hm2,硼肥30kg/hm2,铁肥15kg/hm2。但新垦地有机质含量很低,应尽量多施有机肥,绝大多数有机肥或作物秸秆结合冬前深耕整地时施入,化肥和少量优质有机肥结合起垄施入。
4播种
因石块较多,地面很难整平,必须先播种后覆膜,每垄只播1行,穴距18~22cm,每穴3粒。为保证密度,可先从中间开1条沟,如果墒情不好,可顺沟浇水,渗下水后点播,保证株距在20cm左右,可在2株之间撒施辛硫磷毒土或药剂拌种。
5覆膜
因新开垦地砂石量大,有机质含量少,易跑水漏肥。因此,覆膜的作用尤为重要,有利于保持水分,促进土壤中腐殖质的分解和无机化反应,使花生生长旺盛。应选择厚度大,弹性、透光性好,宽度为850~900mm的配色膜为宜。在操作过程中,应慎防砂石划破地膜。覆膜后,在垄中央,即种子的上方覆1层厚度1.0~1.5cm的细沙土,以确保秧苗能自行破膜出土。
6田间管理
如有少量未覆膜上土者,发现膜下已出苗,应及时破膜放苗。荒地上最容易生长苍耳子,用乙草胺除草剂一般除不去。苍耳子比花生出苗晚,如出苗后破膜除草,将会导致大面积地膜被破坏。5月上旬至中旬,等苍耳子基本出齐苗后,在地膜上再及时覆盖1层较厚的砂土,可闷杀苍耳子苗;如果取土不方便,可覆盖1层树叶或作物秸秆等,基本可消灭苍耳子等杂草。新垦地有机质少、砂石多,易跑水跑肥,干旱严重。为保持肥水和增加有机质,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在雨季来临前,在垄沟底铺1层作物秸秆,6月中下旬刚收获粉碎的小麦秸秆最适宜铺垄沟。作物秸秆的作用是:除掉沟底的杂草;隔断地面水分的蒸发;雨季来临时,可以吸附一部分水分,防止水分过度渗漏和蒸发,保持水土;7~8月气温高,作物秸秆腐烂,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了改良土壤的目的。7病虫害防治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作物品种布局的改变,经济作物种类和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保护地蔬菜、瓜果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复种指数大幅度提高,扩大了虫源田、媒介田。随着养殖业迅猛发展,家畜、家禽粪肥使用量大幅度增加,未经发酵腐熟的家畜、家禽粪肥和直接还田的作物秸秆为蛴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为害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近几年来,蛴螬的蔓延面积越来越广,对花生、甘薯、土豆的质量和产量影响越来越严重。蛴螬整地播种期的防治,以土壤药剂处理为主,禁用呋喃丹、涕灭威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可用10%毒死蜱22.5kg/hm2或吡虫啉375g/hm2,拌细沙土450kg随犁撒施于犁沟中。可选用50%辛硫磷50mL加水5kg拌花生种50kg,亦可用防治病虫害的几种农药混合而成的种衣剂拌种。在7月上中旬,金龟甲盛期和低龄幼虫期及时施药防治,将药液拌沙土或对水灌墩。新垦地里虽然越冬成虫很少,但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金龟甲成虫盛发期,周围地块中若有大量发生,必然蔓延过来。为有效减少虫源,诱杀蔓延过来的成虫是保证当季和翌年不受害的当务之急。可采用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亦可于傍晚在田间放置浸有40%氧化乐果***油的榆树或杨梅鲜枝叶,每天更换1次。
8及时收获
新垦地病虫害较少,土质瘠薄,花生易早熟。生育后期,当花生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脱落,约50%以上荚果成熟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收刨鲜果上市。待80%以上荚果成熟时,应及时收刨。特别是生育后期,久旱逢雨或降水偏多,应收刨晾晒,保证皮果色泽鲜亮,进一步提高砂地皮果特有的商品性,从而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种植技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种植技术 创新课程 开发研究
我校已在部分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程,成立了校开心农场。开设该课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轮流值日,管理班级的植物和试验室,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在家或学校完成一株花、一棵菜的种植。在学习该课过程中,学生除获得知识、实践、情感外,还启发了思维,进行了发明创造。目前,该课还处于研发实验阶段,设备、材料、场地等还有待全面完善。
一、课程开发背景
在可耕土地资源有限的地球上,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是所有***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在发展城市农业,如美国城市农场“楼顶农场”“后院农庄”运动等。
2011年,我有幸去日本访学,看到有些学校每个班级都划分了一块5平方米左右的种植园,学生可自由种植蔬菜,收获的蔬菜、水果可用于家***烹饪课原料。当前,国内部分中小学由于理念的缺失、种植条件的限制,只有很少的学校在劳动技术课或生物兴趣小组里开展了种植活动,如连云港市实验学校,每个班级的教室里都有十几盆花是由学生自己种植管理的;南京市铜山中心小学有百树园、百花园、百草园,每个教室、办公室都有花;南京市凤凰街小学在校园和教室种植了300多盆吊兰,创造了一个吊兰的世界;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全校学生在劳动与技术课上一起到“六园”上课,这六园是指农作物园、蔬菜园、百花园、果树园、葡萄园、小动物园,令学生兴奋的莫过于亲手劳动,从播种到除草到收获,全程参与,感受快乐。
目前,国内外城市农场的发展现状,不论是对市民,还是对学生而言,基本上都是在种植层面的,对学生至多也就是一般的实践活动层面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越来越大,可耕土地越来越少,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正在用全球7%的耕地供养全球22%的人口;农业生产正在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毒豆芽、毒青菜、毒黄瓜事件不断出现,扰乱了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老年化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在眉睫。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立足通用技术课程,走构建以种植为载体的技术创新课程,激发学生热爱农业,敢于创新的品质,从而让技术课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学起来、做起来。
二、课程开发理念
“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是以教育改革为导向,以通用技术课程的技术与设计思想方法为主线,以城市花卉、蔬菜种植为载体的课内外相结合的课程。学生用技术与设计的理念进行创新学习,培养终身发展的能力。
城市种植技术的场地可以是屋顶、阳台、露台、庭院、室内、室外等。种植技术创新的研究是指种植容器、种植设备、种植方法、种植品种的创新。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程,从种植层面来讲,是指花卉、蔬菜的种植,是现实版的城市开心农场;从教育理念来讲,是以种植为载体的技术创新课程,通过种植,学生不仅能学到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技术、爱创造的品质;结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现代农业”中的“种植农业”,解决了城市普通高中目前无法开设农业种植课的难题。该课程有利于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生成,可使生物、通用技术、科技创新(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知识,通过统一的教学载体——种植技术,实现有机的结合,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能够让学生收获一些绿色蔬菜、绿色空间的知识,改善居室环境,增进家庭亲子关系,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通过该课程的建设还有利于改造学校环境,创造绿色的学习环境和办公环境,为建设低碳环保型社会做出贡献。
三、课程实施过程
高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每周1课时,用于宣传创新种植的意义,讲授核心基础知识,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布置每人至少完成1棵花卉、1棵蔬菜的种植。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前每人或2~3人的团队,都必须确定一个研究项目,高二第二学期结束前(小高考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高二年级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穿插“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讲结构、试验、管理、控制、系统等知识。
(一)确定种植项目
高一第一节课就提出要求:本学期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1)1棵花卉、1棵蔬菜的种植。(2)文字记录种植过程,包括播种、苗移植、养护管理等。(3)照片留存种植过程,必须是学生亲自操作的,学期结束前每位学生每个品种交3张照片和一份种植试验研究报告。经批改后选择4~6人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后,每人或2~3人组成的团队确定一个综合实践研究项目,可以是“城市种植技术创新”,也可以是其他的项目、课题,第二学期期末交流与评价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重点是交流技术创新过程和研究报告的写作。这个过程遵循了“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设计方案研究过程解决问题研究报告或作品交流与评价”的一般设计过程。
课题的类型一般没有限制,可以是一个研究问题、一种改进工艺、一项活动策划,也可以是一个产品设计、一件作品制作、一项调查等。在“创新种植技术研究”这一主题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1)与背景材料相联系的内容,如城市花卉、蔬菜的特征,与人们日常生活、文化、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2)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中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如花卉和蔬菜的栽培、插花、盆景制作、家庭美化、校园绿化、草坪养护、家庭种植、小区绿地规划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作物栽培试验、植物标本制作、食品选购、食品保鲜等。(3)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绿色食品、植物资源保护等。(4)科学前沿内容,如太空育种、基因工程、生态农业等。
(二)选择种植容器
常规种植容器(花盆)通常是放在室内地上或桌子上,因其占用空间大、效率低、不美观、易损坏、不便浇水和清扫等弊端,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而设计立体结构的种植容器,则可以有效解决在有限的空间中无法高密度种植的问题。
1.废旧物品再利用。
直接利用废旧容器或稍加改造,成为独特的种植容器。如下***所示是利用废轮胎代替花盆、泡沫塑料箱直接用作种植容器,或者是用色拉油壶等容器制作成可上下种植的容器,简便易行,价格便宜,特别适用于楼顶平台的绿化。
2.种植容器创新。
用木板、塑料板、塑料管等材料,设计制作相应形状和结构的种植容器。如下***所示,立式悬挂种植柱,主要用于教室立柱两侧和前后墙角悬挂;卧式悬挂种植槽,主要用于教室前后黑板两侧悬挂;卧式可移动种植槽,主要用于教室后侧地面放置,便于移到走廊养护;管道或槽式种植结构,用pvc塑料管制成的卧式、立式悬挂种植容器,可置于教室前后及两侧相应位置,进行大空间绿化。
(三)进行种植试验
技术试验是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通常只用1节课教学技术试验及其方法,而我却用4节课强化技术试验及其方法的重要性,体现了通用技术重实践、重创造的教育思想。
1.区域移植试验研究。
区域移植试验法是在相互具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课上,有学生问:“火龙果、芒果、木瓜等热带水果,在我们这儿能成活并开花结果吗?”我认为,学生能够想出热带植物区域种植试验研究很有创意,于是便让学生试验,至于能否开花结果、能不能吃等问题可另当别论,因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技术创新。
2.种植方法试验研究。
对试验对象进行条件优化或条件组合。塑料大棚种植就是把品种选育、温度、湿度、施肥、阳光、浇灌等蔬菜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技术试验成果。通过试验,预测被试对象状态的变化及产生的后果。例如,用色拉油壶改造成的双向种植容器种出了双头吊兰、双头蔬菜;有一位学生采用优化试验法和预测试验法创造了红薯的新种植方法——多层结薯,得到了江苏省农科院红薯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撰写种植报告
在试验前必须对试验过程进行周密设计和安排,科学地进行试验,客观地做好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试验研究报告的写作一般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等。
1.查新报告。
在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和方案的最初设计阶段,首先要作出查新报告。作出查新报告的关键是根据研究项目的创新点设定
2.研究报告。
无论是发明创造还是科学研究项目都需要完成研究报告,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技术研究,还要让学生学会“科技论文”写作。
(五)交流与评价
种植技术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冬收黄豆种植的环境要求及其管理技术。
收稿日期2008-02-17冬收黄豆是黄豆的一个特殊品种,生长周期长达250~270d,营养积累丰富,用冬收黄豆磨制的豆腐鲜嫩可口,深得人们喜爱。冬收黄豆种植技术与普通黄豆略有不同,笔者将冬收黄豆的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如下。
1环境要求
1.1气候条件无公害田坎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平均气温17~20℃,无霜期300d以上。
1.2地理条件无公害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海拔低于1000m,以梯田田坎和田壁最为适宜。赤水市海拔落差大,田坎、田壁面积占水田面积的近40%,具有较大的种植发展空间。
2种植管理
2.1选种选用适应性强、商品性好、产量较高、籽粒饱满、出苗率高、生育期短、耐阴蔽、耐瘠性、耐肥水性好的品种。
2.2播种
2.2.1播种时间。播期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与普通黄豆同窝)。
2.2.2种植密度。田坎窝距0.8m(即普通黄豆隔3窝种1窝),每窝播种1~2粒;田壁窝距0.6m(即普通黄豆隔2窝种1窝),行距0.7m。
2.2.3施肥。施肥以每窝一大把草木灰肥为宜,肥料配制:草木灰9000kg/hm2、普钙750kg/hm2、硫酸二氢钾90kg/hm2和沼肥约9000kg/hm2(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而定),拌匀施用,草木灰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2.3生长管理无公害冬收黄豆生长全过程不再施肥,仅在播种后30d左右和普通黄豆收割后进行2次中耕锄草,中耕除草可在播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一般用乙草胺1.5L/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或在杂草3~5叶期用10.8%高效盖草能***油450ml/hm2作茎叶处理,加强田间管理是确保高产的重要措施。
2.3.1苗期。出苗后及时调查苗情,发现缺苗断垄及时浸种带水补种或移苗移栽,确保全苗。苗期应在全苗的基础上促早发、育壮苗、促分枝。对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田块,可于豆苗4~6片真叶时,于晴天上午摘除植株生长点,或在5~8片真叶时采用多效唑、缩节安等控制冬黄豆的徒长,提高有效荚数和籽粒的饱满度。到花荚期封垄前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起到松土、保墒、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的作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根瘤菌生长,促进黄豆根系发育,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2.3.2花荚期。包括开花和结荚2个时期。该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植株生长发育最快,茎叶生长和花荚形成都需要大量养分和水分。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而减产。该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多开花、多结荚、增粒数。水分过多,植株徒长,植株冠层和土壤通风透光不良,造成落花落荚,甚至倒伏。长时间缺水会抑制花芽分化、落花落荚。水分供应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当田间含水量较大,植株有徒长趋势时,为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成荚率,可喷施多效唑或三碘苯酸钾进行化学调控。一般肥力田块在初花追施尿素75~112.5kg/hm2,对增光保荚、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在土壤肥力较高,植株繁茂的情况下可不追肥,追肥可结合中耕培土进行。
2.3.3鼓粒期。该时期从豆粒开始鼓起至达到最大体积和重量止,植株外观已定型,以生殖生长为主,植株体内有机营养物质大量向籽粒转移。该阶段的主攻目标是保荚、增粒、促饱满。鼓粒初期,如发现营养不良所致的早衰现象,要及时叶面喷肥。可用0.3%尿素、磷酸二氢钾、钼酸铵水溶液对叶面喷雾,加入0.3%的洗衣粉作黏着剂效果更佳。鼓粒前期遇干旱,灌“鼓粒水”可提高黄豆产量和品质。鼓粒后期须减少土壤水分,促进黄荚早熟。2.4病虫害防治播种时,使用丁硫克百威防治土蚕等地下害虫,在没有药剂拌种的地块发生地下害虫为害时,可用50%辛硫磷***油7.5L/hm2对水750kg/hm2浇施幼苗根部,确保出苗率;出苗7d左右,用乐果防治豆秆蝇和潜叶蝇,苗期用敌杀死防治卷叶螟,用40%乐果***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后期注意防治鼠害。防治紫斑病和灰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防治,隔7d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
2.5适时收割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中旬,当1/3豆荚退绿呈黄褐色时即可收割,收割后如遇晴天,可晒干即时脱粒,如遇阴雨连绵,可用绳子系住倒吊于通风干燥的环境晾干,待晴天再晾晒脱粒。
参考文献
[1]黄志平,张磊,李成.安徽省大豆生产育种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0-7131.
[2]张继山.黄豆新品种——攀吨大豆3号[J].农村新技术,2007(8):29.
[3]吴昊,何天祥,郑传刚.秋大豆生育规律与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3-7135.
[4]王勃,库拉依扎.黄豆根腐病危害及防治[J].***农业科技,2007(4):27.
种植技术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冬收黄豆种植的环境要求及其管理技术。
收稿日期2008-02-17冬收黄豆是黄豆的一个特殊品种,生长周期长达250~270d,营养积累丰富,用冬收黄豆磨制的豆腐鲜嫩可口,深得人们喜爱。冬收黄豆种植技术与普通黄豆略有不同,笔者将冬收黄豆的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如下。
1环境要求
1.1气候条件无公害田坎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平均气温17~20℃,无霜期300d以上。
1.2地理条件无公害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海拔低于1000m,以梯田田坎和田壁最为适宜。赤水市海拔落差大,田坎、田壁面积占水田面积的近40%,具有较大的种植发展空间。
2种植管理
2.1选种选用适应性强、商品性好、产量较高、籽粒饱满、出苗率高、生育期短、耐阴蔽、耐瘠性、耐肥水性好的品种。
2.2播种
2.2.1播种时间。播期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与普通黄豆同窝)。
2.2.2种植密度。田坎窝距0.8m(即普通黄豆隔3窝种1窝),每窝播种1~2粒;田壁窝距0.6m(即普通黄豆隔2窝种1窝),行距0.7m。
2.2.3施肥。施肥以每窝一大把草木灰肥为宜,肥料配制:草木灰9000kg/hm2、普钙750kg/hm2、硫酸二氢钾90kg/hm2和沼肥约9000kg/hm2(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而定),拌匀施用,草木灰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2.3生长管理无公害冬收黄豆生长全过程不再施肥,仅在播种后30d左右和普通黄豆收割后进行2次中耕锄草,中耕除草可在播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一般用乙草胺1.5L/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或在杂草3~5叶期用10.8%高效盖草能***油450ml/hm2作茎叶处理,加强田间管理是确保高产的重要措施。
2.3.1苗期。出苗后及时调查苗情,发现缺苗断垄及时浸种带水补种或移苗移栽,确保全苗。苗期应在全苗的基础上促早发、育壮苗、促分枝。对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田块,可于豆苗4~6片真叶时,于晴天上午摘除植株生长点,或在5~8片真叶时采用多效唑、缩节安等控制冬黄豆的徒长,提高有效荚数和籽粒的饱满度。到花荚期封垄前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起到松土、保墒、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的作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根瘤菌生长,促进黄豆根系发育,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2.3.2花荚期。包括开花和结荚2个时期。该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植株生长发育最快,茎叶生长和花荚形成都需要大量养分和水分。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而减产。该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多开花、多结荚、增粒数。水分过多,植株徒长,植株冠层和土壤通风透光不良,造成落花落荚,甚至倒伏。长时间缺水会抑制花芽分化、落花落荚。水分供应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当田间含水量较大,植株有徒长趋势时,为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成荚率,可喷施多效唑或三碘苯酸钾进行化学调控。一般肥力田块在初花追施尿素75~112.5kg/hm2,对增光保荚、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在土壤肥力较高,植株繁茂的情况下可不追肥,追肥可结合中耕培土进行。
2.3.3鼓粒期。该时期从豆粒开始鼓起至达到最大体积和重量止,植株外观已定型,以生殖生长为主,植株体内有机营养物质大量向籽粒转移。该阶段的主攻目标是保荚、增粒、促饱满。鼓粒初期,如发现营养不良所致的早衰现象,要及时叶面喷肥。可用0.3%尿素、磷酸二氢钾、钼酸铵水溶液对叶面喷雾,加入0.3%的洗衣粉作黏着剂效果更佳。鼓粒前期遇干旱,灌“鼓粒水”可提高黄豆产量和品质。鼓粒后期须减少土壤水分,促进黄荚早熟。
2.4病虫害防治播种时,使用丁硫克百威防治土蚕等地下害虫,在没有药剂拌种的地块发生地下害虫为害时,可用50%辛硫磷***油7.5L/hm2对水750kg/hm2浇施幼苗根部,确保出苗率;出苗7d左右,用乐果防治豆秆蝇和潜叶蝇,苗期用敌杀死防治卷叶螟,用40%乐果***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后期注意防治鼠害。防治紫斑病和灰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防治,隔7d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
2.5适时收割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中旬,当1/3豆荚退绿呈黄褐色时即可收割,收割后如遇晴天,可晒干即时脱粒,如遇阴雨连绵,可用绳子系住倒吊于通风干燥的环境晾干,待晴天再晾晒脱粒。
参考文献
[1]黄志平,张磊,李成.安徽省大豆生产育种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0-7131.
[2]张继山.黄豆新品种——攀吨大豆3号[J].农村新技术,2007(8):29.
[3]吴昊,何天祥,郑传刚.秋大豆生育规律与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3-7135.
[4]王勃,库拉依扎.黄豆根腐病危害及防治[J].***农业科技,2007(4):27.
种植技术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通过开展杨梅种植管理技术创新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总结杨梅无公害种植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基地选址、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摘、包装、贮藏等方面的内容。
峡江县属赣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地形,丘陵面积8.4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8%,土壤多为土层深厚的红黄壤,呈酸性或微酸性,是杨梅生长最为适宜的立地条件。峡江县林业局从2005年开始实施万亩杨梅基地项目,推广优质高效杨梅良种(东魁、荸荠),推行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创建生态无公害果园。2006年3月,峡江县玉笥山林场1998年种植的133.3hm2杨梅生产基地被江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所生产的“玉林”牌东魁杨梅经农业部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该县在开展杨梅种植管理技术创新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杨梅种植培育技术
1.1制定技术操作规程
依照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NY5201-2004、NY/T391-2000、GB3095、GB4285、GB5084、GB8321.1-6、GB15618),制定了《峡江县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印发至各种植户,统一实行标准化管理。
1.2基地选址
选择森林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保持较好,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湿度适宜,方圆3km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土壤、空气、水质环境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级(类)标准(要求)的区域,离公路干线500m以上,远离城镇居民区、工矿企业、废弃物和废旧物资堆放地及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源,没有或不受污染源影响,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区域,同时对土壤、空气、灌溉水质进行综合监测。
1.3合理的施肥管理
使用无公害农产品允许的有机肥、生物肥、专用复合肥,适当配合使用无机肥。在生产过程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补;基肥为主,追肥为补。幼树期施肥以促春、夏梢,争取实现早出梢,迅速扩大树冠为目的,一年中施基肥1次,追肥2~3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厩肥、饼肥等,追肥通常使用尿素和三元复合肥。成年结果树每年施2~3次肥,分别为花前肥(1月下旬至2月下旬)、壮果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后肥(6月下旬至7月上旬)。花前肥以钾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一般株施焦泥灰15~20kg或硫酸钾0.5~1.0kg,如花量多,可在上年11月施下,以迟效肥为主,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栏肥15~20kg,加硫酸钾0.5~1.0kg。树势弱的加施适量尿素。采后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速效肥料,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栏肥或饼肥2kg加焦泥灰10kg,树势强的,结果少的,可不施采后肥。壮果肥要看树施,挂果较多的,可株施硫酸钾1kg;对树势弱可根外追肥,用于快速补肥或补给微量元素,喷施时间宜选择阴天或傍晚。一般选用喷施宝,高效复合稀土液肥等,采前40d禁止喷施任何叶面肥。
1.4整形修剪
杨梅的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好,树体高度控制在3m以内,主枝3~4个,主枝与主干的角度45°以上。主枝上配备不同方位的副枝3~4个,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群。结果枝以5~15cm的中短结果枝结果最好。以春梢和夏梢为主要结果母枝。根据这些特性,修剪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采果后,即7月上、中旬进行,促发夏梢,控制晚秋梢,加快花芽的形成,以大枝修剪整形为主,不剪小枝,锯除顶部直立枝、交叉枝、拖地枝、密生枝。7~10月不搞修剪,以控制晚秋梢。第二次修剪要看树势定时进行,对强树早剪、弱树迟剪,强树在11月份剪,主要是促进枝梢老化粗壮,增强花芽发育,弱树在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剪,过早易受冻害,过迟影响开花,以小枝疏删修剪为主。
1.5病虫害防治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以及影响杨梅质量的农药。推广使用防治病害的农药主要有石硫合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2”抗菌剂;防治虫害的主要有杀灭酯***剂、潜克可湿性粉剂、机油***剂等低毒低残农药。病虫防治1a不超过5次,少的1~2次。关键是病害预防在前,虫害在初孵幼虫盛期重点防治。根据森林食品的要求和杨梅无果皮的特性,禁止采前40d使用任何农药及叶面肥,确保果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2产品质量管理
2.1采摘
杨梅采摘时,一律采用徒手采摘,用篓(篮)或箩(筐)为盛皿,按杨梅果形、色泽、果面、内柱分级要求不同,进行分级采摘。采摘时间以早、晚为佳,防止温度偏高,不耐贮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