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作文10篇

赏析作文篇1

一、积累:集思广益,搜集整理。

赏析名言必先搜集名言。搜集的来源有很多:家庭的、学校的、父母的、老师的、亲朋好友的、社会其他诸方面的,其获得的途径各异。就学校而言,一般包括教师“抛给”和学生“自寻”两种。前者指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一些具有针对性、教育意义深刻的名言警句“抛给”学生,让学生拥有“得来全不费工夫”之,充分调动学生积累名言的兴趣。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言必行,行必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等等抄写在教室后的墙报上,加上简单的插***,一周一换,既便于学生对照名言检查自己的言行,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名言赏析的来源。此谓教师“扶”着走。至于后者,则是“放”,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各类名言警句,让学生自己“寻食吃”,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这样,促使学生为有意识地搜集名言而广泛地读、有鉴别地读、认真地读各类有益的课外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还可以搞竞赛活动,谁读的书多,比谁搜集的名言多,积累丰富的赏析资本,为迈好储存、赏析和习作这几步而勤读、勤思、勤写。

二、储存:编码储存,为我所用。

有了积累,这还不算,要真正为我所用,必须经过编码储存,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可引导学生按道德、品质、理想、情操、勤学、守纪等分门别类,注上编码,制作成精美的名言片,每天随身带着一两张,逐日更换,利用吃饭、走路或闲暇之余,

只要三两分钟便能熟读成诵,方便易行,使之为我所用。如理想类:“有志者事竟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好苗全凭肥壮,好汉全凭志强”等;学习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勤奋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常读口里顺,常不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记忆能力。日久天长,原先积累的名言便真正稳固地存入大脑,完成“信息”的存储工作。

三、赏析:有赏有析,步骤分明。

经过了“积累”和“存储”两个阶段,即完成了“积累”名言的过程。接下来便是“反刍”积累,即赏析阶段。一般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笔头练习,首先是析义,也就是解释所积累的名言的含义,使学生懂得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接着是对照名言,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读后的感想;再次是表决心,也就是读了名言后,谈自己今后该怎么做。第二步是口头练习,即三分钟演讲。让学生将笔头的赏析拿出来在早读课上即兴演讲,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胆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真正在赏析活动中得到锻炼和熏陶。

四、运用:赏析与习作并举。

结合赏析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习作竞赛活动(含日记、周记、观察日记,自创“我的格言”等),让学生正确认识积累的作用,摆正反刍与积蓄的关系,比一比谁的作文中运用的名言既恰到好处,又有说服力。这样,学生的习作热情日益高涨,他们巴不得尽快将自己胸中已有的积蓄一吐为快,吐得淋漓尽致,达到赏析与习作并举之效。如以“我的座右铭”“我最喜爱的一句名言”“乐在名言赏析中”“一句名言给我启迪”等为题,让学生在自己搜集的“名言库”中有比较地筛选,借题发挥,拓宽思路,实现知识的迁移。

赏析作文篇2

关键词:美术作品;人文精神;鉴赏;文化情境

一、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原因分析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重现事物的美,更重要的是把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通过对各种学科综合知识的巧妙运用,使得“美”在其笔端得到升华。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对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能力机型综合运用在,这样才能创作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所以,我们在欣赏这样一幅作品的时候要对这些思想感情、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很好地提高鉴赏效果。

二、在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鉴赏的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与研究也在发生变化,将美术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分析其蕴含的深层意味,可以对画家创作时的情景进行真实的在现,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所谓文化情景就是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时所处的文化环境、时代背景、文化特征等等。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分析其文化背景至关重要。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不应该只对作品的技巧进行分析,还要明确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人文以及科学特征等等,把作品融入到当时的文化环境当中去,对画家创作时的内在情感进行分析。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社会文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作品的优秀思想、优良的精神可以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的进步,还能引导人们的心态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对研究人员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很多非常深奥的哲学思想蕴含在美术作品中,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做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不仅要分析其历史环境,而且要分析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内心的思想与情感。画家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多种不同文化与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加强文化情景中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这种鉴赏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很好的还原,但是不是对生活简简单单的那种描述,而是把价值观、审美观与文化情景进行统一。人们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应该通过视觉感受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与感情,努力与作者产生共鸣,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使自身的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文化环境中进行美术鉴赏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同地区的美术艺术也有不同风情,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近距离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例如黄永玉前辈的《山鬼》有着浓厚的湘西本土特色,黄老塑造的“山鬼”这一形象其实是在湘西本地神话故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黄老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也让“山鬼”这一形象有了鲜明的特点。这个时候,我们要结合湘西本地的文化对“山鬼”这一民间形象和艺术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使我们在认识“山鬼”这个艺术形象的时候更加深刻。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觉、心理等方面的共鸣来进行,从视觉与心理上对作品进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者想要体验的情感与意境。例如在传统的国画进行赏析的时候,我们要对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在鉴赏这种作品的时候应该对当代历史文化有很好的掌握,还可以借助古典音乐来进行联想,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中国古典画作和古典诗歌一样很多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了解了这一点很有利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连接,由于美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简单堆叠,其过程结合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科学内容,其蕴含的知识是比较广泛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融入当地的***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鉴赏的效果。例如:在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我们要很好地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等,把这些背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接受画家生活年代、国家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当时的世界环境。这样可以加强对作品的思考,得到作者想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深层思想。在鉴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生活联系起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所以想要在文化情景中鉴赏美术作品可以从身边的美术作品入手,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鉴赏还要与自然美进行有机结合,用自然美来发展自身的思维意识与审美能力。将美术鉴赏与行为艺术相结合,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美术鉴赏效果。

四、结语

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蕴含的思想不同,再加上画家在创作它们的时候,融入了当时画家生活的环境与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注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画家生活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深处蕴含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梁汉.试析在文化情境中开展美术鉴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张媛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理念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6)

赏析作文篇3

关键词:小说;诗歌;戏剧;欣赏方法

收稿日期:2006―10―27

项目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校级科研立项(编号:XJ0651)。

作者简介:张生珍,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

一、文学作品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英美文学作品解读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文学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上述目标的实现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两者并重,史料结合。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因为教学内容过多以及时间安排不合理,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上述教学目标。常常是在学期结束时,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浪漫主义时期,或者尚未完成18世纪英国小说,这样学生对作家和作品的理解支离破碎,就无法形成对文学史的框架理解。

许多学校的英美文学课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上文学史课时,教师罗列一大堆文学史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因为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对怎样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便无从谈起。传统的文学课除了教授文学史外,还要讲一点文学选读,作为对史的补充。这种“语录”式节选,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教师处理这些选段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解释句子和单词的意思上面。学生浅尝辄止,虽然上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却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小说或一个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由于教学内容是些死的知识,不少人便觉得英美文学课乏味、无用。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

调查表明有些院校英美文学的教学手段落后、教法单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成分较多,易消耗学生对文学课的兴趣,更无从谈创新与发现。文学课授课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部分学生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偏低直接影响了英语文学课的教学和阅读效果。

针对英美文学教学和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积极有效的欣赏方法。

二、按照文学形式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上面。针对不同的文学形式,读者学习运用不同的欣赏方法和角度全面把握作品的意义。

在对英美小说的分析上,我们既要对小说的概念进行把握,又要理清小说的分类。小说的构成要素一般为背景、氛围和基调、情节和结构,以及人物塑造,叙述角度等。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读者要学会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不论是短篇、中篇还是长篇小说,赏析的方法基本是一致的。在哈代的《还乡》中,伊登荒原的贫瘠、苍白、幽暗、单调和神秘似乎一直扼杀人们的欢乐与幸福的追求。这样的背景预示着不幸,象征着厄运,生发出了种种悲剧。在《傲慢与偏见》开局的一句:“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真理:一个有钱的单身汉,必定需要一个妻子。”这种反差的基调产生了幽默,创造了轻松活泼的氛围,这也就是整部小说的基调。詹姆斯•鲍德温的《向苍天呼吁》讲述的是一个男孩成长的经历。作者运用倒叙的手法描绘他的母亲和继父的所作所为,从而使读者对主人公性格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回顾,对影响个人成长的环境有了广泛的社会透视。对小说中人物塑造手法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小说的理解,人物带动情节,显示主题。《简•爱》中塑造的简•爱的形象是多面性的,简•爱的形象为我们解读作家本人的生活,作家所处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社会面貌以及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意义都有较大的影响。叙述角度指作者在叙述一个故事时确立的一种视角。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一部虚构作品中构成故事叙述成分的人物、情节、背景和事件。如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的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就十分独特。尼克的叙述对本作品的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诗歌一般指人们用韵律语言富有想像地对世界、对自身,对世界和自身之间关系的强烈感受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于人的审美趣味千变万别,审美能力不同,阅读诗歌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人们阅读诗歌的角度和目的也不尽相同。作为普通读者,我们首先要以作品本体为中心阅读。也就是说,将注意力放在诗歌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段、文体风格、意象、韵律、节奏等纯形式的因素上,这是最重要最具审美价值的欣赏角度,也是读者丰富自己诗歌审美能力和经验的基本角度,有助于读者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W•B•叶芝的《当你年老》这首情诗所使用的丰富的意象、包孕的韵律、整齐的节奏都旨在表达作者本人对心爱的女人的一片痴心,读罢令人十分感动。其次,读者要注意作者的角度。对一首诗歌的欣赏,我们常常需要对作者有所了解。从作者的角度欣赏诗歌就是注重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文学素养、哲学和社会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个人特征,以及作者的文学主张与实践等因素,尤其是这些因素与作品的联系,例如爱伦•坡的诗作――《安娜贝勒•李》就显示作者自身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再次是读者的角度。这一角度是指读者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随心所欲地运用自己的主观欣赏能力去阅读诗作。阅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走的路》一诗时,读者体会到人生常常面临着无数的选择,不同生活阅历的人会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对诗作做出不同的阐释。

戏剧作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和深邃的意义。戏剧主要有四个基本类型――悲剧、喜剧、悲喜剧和情节剧。戏剧的构成要素一般有:结构、动作和语言、舞蹈和音乐、舞台效果等。剧本的赏析方法往往因人而异,但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戏剧性感受,其次是作者技巧分析、再次是作品意义和主题分析等。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剧作给人留下荒诞不经的感受。在笑声和漫画式动作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可悲而又严肃的主题: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遭受着巨大的失败和痛苦,生活在盲目的希望之中,在遥遥无期地等待着一个模糊而难以实现的希望。结果是失望,再等待,再失望,到头来只是一场梦。戏剧舞台是人类社会的缩影,剧中的流浪汉正是人类的象征。尤金•奥尼尔的《琼斯皇》中逐渐增强的鼓声是琼斯内心外化的表征。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中人物的独白揭示人物内心的冲突,推动剧情的发展,同时,点明剧作的主题。与小说、诗歌不同,戏剧作品既要把握其主题意义、分析其创作技巧,同时,戏剧的独特的舞蹈和音乐、舞台效果都影响着戏剧作品成功与否,因此,莎士比亚十分关注自己作品的演出,奥尼尔创作的作品也是先演出,再修改,然后出版发行。人们在观看或阅读一部戏剧作品时必须注意戏剧的特点。首先,在阅读作品的时候,读者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在重视文本的同时,还要注意戏剧的艺术形式。戏剧还包括了空间设计、灯光照明、服装的安排、音响的效果、音乐、动作、舞蹈等等。我们在阅读一个剧本时应努力想像舞台的场面和气氛。戏剧一般都有人物的对话和独白。因此在阅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剧作家语言的运用。读者需要认真读对话部分,了解对话的含义,更要有意识地揣摩对话以外的各种内涵。《奇异的插曲》中有一段尼娜的独白:“我的三个男人!……我感到他们的欲望都汇聚在我的身上……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男人的欲望,我感触到了……他们都溶化在我心中,他们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我跟三个男人怀的孕!丈夫!……情人!……父亲!……还有第四个男人!……小男孩!……小戈登……他也是属于我的!这样才算完美无缺!”这一席话就把一个贪婪女人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活灵活现。戏剧的“强化”特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舞台的生活是高度浓缩了的生活。小说可以用很大篇幅描写人物,刻画背景,而在舞台上演出的戏剧作品只能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经历,不可能按照时间年代按部就班地叙述。

三、其它有益的阅读和欣赏方法

我们除了可以按照文学形式来欣赏文学作品,要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还要注意阅读的方法和角度。读者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阅读文学作品。

1.细读完整的文学作品。所有真正的文学欣赏活动都从文本的细读开始。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如果只是读了《哈姆雷特》关于“是生还是死”的片段,是无法对哈姆雷特本人和莎士比亚做出全面的评价和判断的。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读者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色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出来。阅读文学作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读者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才能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读者要重视文学理论的学习与运用。文学理论可以帮助读者开启一扇观察文学世界之窗。理论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它对我们的阅读实践和文学欣赏活动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理论指导的文学欣赏实践是肤浅的和表面化的活动,为了充分阅读与把握文学作品的意义,学生需要学习文学理论,并且把文学理论应用在文本解读中。我们决不一般地排斥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对文学解读的认知功效,但也不因理论的巨大作用而生拉硬套去比附和解说文学作品。我们应充分利用文学理论为我们的文学欣赏插上翅膀,同时又要不为理论所囿,永远保持精神自由与阐释的个性化和独创性。

3.读者要养成写阅读心得的好习惯。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读者通过阅读,受其熏陶。写阅读心得和读书笔记,有助于读者及时总结自己的思考,积累第一手资料,为将来的写作打好良好的基础。同时,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成为一门素质培养课。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读者终身受益无穷,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有用本领。正如柏拉***所言,“知识没有实际用途,它的存在仅仅对人的灵魂有益。”在这过程中,不仅读者的英语水平会得到提高,而且会提升读者的人文素养,受益终生。

知名学者夏仲翼教授针对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经典论述对我们欣赏文学作品同样有用。他说:“成熟的教学方式是应该学术讲坛式的,英美文学教学当然实以知识传授为主,但授予学生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也相当重要。不同的方法适用解读不同的作家和作品。而不是从一而终地用一种固定不变似乎统领一切的分析方法来讲授性质不同的流派和作品。在生动运用批评视角里展示每部作品的特色,要告诉学生解释可以各各不同的,这是读者的理解,作品的本义和读者的理解有时并不等同,这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授课教师用自己的学术观念来阐释文学作品,一个讲坛,培养一个学派,出现一批学者。文学的繁荣就将进入自觉的时代。”(《外国文学研究》(5)2005:9-10)

文学艺术关乎着人生的终极意义,文学作品是我们人类外化的生命。开展包括英美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和方法。促进中国文学发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外国文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赏析作文篇4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可谓是“半壁河山”,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作文是学生的基础学力;三是作文是社会及生活的需要。而且,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也占有60分的高分值。这些都说明作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尽管我们对作文教学是如此的重视,但学生仍然摆脱不了“怕写作文”的困局。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高耗低效,难以满足时下学生对作文学习的需求。在紧扣新课标的前提下,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大胆尝试,把电影赏析引入到作文教学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与生活同在,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活水,语文教学必然丧失其生命力。因此,教师要从以课堂、以书本为中心的狭隘空间走出来,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开发适合本地区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资源。”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应该根据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来调整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不必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从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不能丢掉课本这一“小教材”,更要着重生活这一“大教材”。电影便是很好的语文课程资源。电影是一门高度浓缩的艺术,它能给予观众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刻的感受。电影与作文在主题、素材、故事完整性、表现手法等多方面几乎同出一辙。拍电影所用到的剧本原本就是一部大作文。所以,学生在赏析电影的同时学习写作文这一做法是切实可行的。然而,要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电影赏析与作文教学的整合必须分层次有序地进行。

1.学生欣赏电影,激发兴趣,感受电影主题电影艺术属于一门综合艺术,它运用画面、声音和蒙太奇作为电影的艺术语言,通过演员二度的创造来表达一种艺术情境,给人一种视觉、听觉和感觉上的审美享受。娱乐性是电影的第一属性。也正是这一属性能够让学生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学生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具有声光影的电影最大限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写作文创造了最好的前提条件。在看电影学写作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学习兴趣大增,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屏幕,完全沉浸在对电影美的感受当中,注意力被高度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有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便有更高的热情与更强的信心去上好每一节作文教学课。

与电影娱乐性同属一层次的是电影的教化性,也就是电影对观众的教育性。这一属性的本质来源就是电影的主题。电影的主题千变万化,但最终的归宿都是要引起观众共鸣,得到观众的认同,感动观众,从而起到教育观众的作用。电影主题对学生的感动让学生的情感跳动,同时也让学生的文思涌动。比如:学生看完电影《美丽人生》之后,都有了深刻的体会。课堂上学生纷纷写了自我感悟:有的学生体会到电影中的反战主题,思想受到了教育;有的学生感受到电影中所表现的伟大父爱;也有的学生被电影中浪漫的爱情所感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大声朗读自己的心声,并互相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此时适当引导,结合电影故事背景、电影表现手法和学生个人观点等等作综合论述,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欣赏电影,分析手法,评价电影优劣对电影主题有了深刻感受后,接着下来便是对电影拍摄手法作自我详细的分析。这是看电影学写作教学课的重要内容所在,做好这一步是学写作文的关键。对此,必须注意到两点。首先,对电影拍摄手法的分析是自我的。强调自我分析,是因为自我的感受才是最为真实的,才是最为原创的,这体现了个人的***思考,能够培养学生写作文的独创性。其次,对电影拍摄手法的分析是详细的。也就是要求学生的分析做到面面俱到,大小兼顾,不能流于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了解得更多更深刻。对电影拍摄手法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作文写作手法的过程。电影拍摄手法与作文写作手法是同根共源的。学生看完电影后,教师要组织一堂关于电影拍摄手法的分析课。分析课以学生讨论为主,最好分小组进行。我让学生欣赏完影片《美丽人生》后,就以分组讨论的方式组织了一堂分析课。我先要求每个小组就电影在表现主题时所运用的主要手法进行组内讨论,讨论完以后要求每个小组都提交讨论结果。各小组的意见会有不同,那就在全班的范围内再进行讨论,最终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

接着我再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手法分析任务,比如第一小组分析电影在内容连接方面所用的手法,第二小组分析电影在塑造人物方面所用的手法,第三小组分析电影在环境营造方面所用的手法……。小组内讨论完后同样也要提交讨论结果。这样一来,全班的学生对整部影片的分析都有一个很全面的把握。这为以后的模仿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习不但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更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同样,对电影拍摄手法作自我详细的分析过后,要求学生敢于说出电影拍摄的不足之处,总体评价电影的优劣。这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的。学生往往会认为,这电影是由名导演、明星拍摄出来的,自己没有资格说不足之处。其实不然,就算是拍得再好的电影,也一定有它的不足之处。所以,只要指导学生细心去观察,定能找到它的不足之处。能够找到不足之处,也就说明学生具有避免这些不足做法的能力。我曾在作文的课堂上设置“假如让我当导演”的问题让学生发言。学生大都站在导演的角度,对于这部电影该表现怎样的主题、应着重哪一个故事细节、要选取怎样的表现手法等等方面作了大胆的发言。这对培养学生的***思考、开拓思维的视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学生欣赏电影,把握精妙,进行模仿写作对一部电影有了深刻认识之后,学生可以尝试在习作中模仿电影手法,把电影的长处进行吸收,之后再现在自己的作文上。模仿不能只学其形。生搬硬套,结果会是邯郸学步。我们要求的模仿是形神兼备,尽量做到意境吻合,起到相同的效果。例如:让学生观看电影《城南旧事》后,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电影。让学生体会到电影是以“离别”作为情感线索,从而把一个个不相干的人物及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的。并让学生掌握电影中塑造人物所使用的细节处理等等手法。之后教师以“依依不舍的离情”为话题布置作文,要求学生在习作中要体现电影的拍摄手法,刻意培养学生对电影拍摄手法的模仿能力。模仿电影手法要求灵活运用,可以是整体借鉴,也可以是局部模仿,甚至是单一取法。模仿的同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模仿不等同于抄袭。模仿也是创作,但抄袭就纯粹是盗窃行为。模仿写作可以是教师指导下进行,也可以是学生自行练习,这里面的做法可以视乎具体情况而定。#p#分页标题#e#

模仿电影写作是学生看电影学写作整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欣赏电影后对电影认识再现的一个重要步骤,更是学生作文水平能否提高的一个关节点。因此,模仿电影写作是欣赏电影学写作文这一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应该是一个长期进行的教学过程,教师对此必须细密思考,有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安排。首先,要求学生模仿电影表现手法进行片段描写。刚开始的时候最好是模仿其中的一个表现手法,并且限定主题内容。比如我就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模仿电影《疯狂农庄》的对比手法,写出一个差生转变为优生的过程。因为学生能够准确感受到电影的对比手法,而且差生转变为优生也是学生身边常见的主题内容,学生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并且都能够在写作中学会了对比手法的运用。其次,要求学生模仿电影主题内容进行故事构造。电影往往依靠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好让电影有更强的可观性。同样,电影中曲折的故事情节可以移植到作文中来,好让作文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学生看完电影,对电影动人的故事情节肯定铭记于心,也乐于尝试把电影的故事情节再现在自己的作文中。对电影故事情节的模仿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

最后,要求学生模仿电影的意境进行情感渲染。以上对电影表现手法、主题内容等的模仿仅是模仿其“形”。这还不是我们最终的模仿目标,我们除此以外还要模仿电影的“神”,这也是难度最大的模仿。所谓“神”,就是电影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审美感受,是观众对电影的一种情感体会。这是电影给人的一种意境。要准确把握电影的意境,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电影的情感基调。有情感体会,学生就可以模仿电影的意境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营造同样的情感氛围。比如,我指导学生准确把握电影《美丽人生》中“乐”的表层基调和“哀”的深层基调,并给出“父爱”的主题内容,要求学生在习作中去模仿营造这样的情感氛围,最终构造出电影中的情感意境。尽管这是一次比较高难度的模仿训练,但学生还是能够按要求完成,并在作文训练中提高了作文水平。

赏析作文篇5

《呼啸山庄》,文如其名,充斥着暴风雨怒吼咆哮的声音,这些声音喊出了人物的命运,传递出文章的思想。我国钱青教授曾说:“《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呼啸山庄》激荡淋漓的力量,更接近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弥尔顿的史诗。”可见,这部小说在国内外文学界的影响力。小说里面全是狂风暴雨下的荒芜原野、孤立突兀的山庄,有超越生死的爱恋,也有疯狂的复仇,扭曲变态的人性***……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将这些意象、场景、思想与人物内心刻画得十分传神,彰显了这部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

一.作品简介

《呼啸山庄》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待(emily bronte,1818-1848)。《呼啸山庄》讲解的是一个爱情和复仇故事,是一部爱情悲剧。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小时候是一个孤儿,被别人收养长大,但是童年生活悲惨,备受欺凌,就算是他的爱情,也无法守护。后来,备受打击的希思克利夫通过奋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便成了有钱人,于是他开始对这个世界进行复仇;仇恨让他变得人性扭曲,变得人将不人。最终,人间真爱感化了他,他放弃了对下一代的继续复仇,而在神经错乱与极度的忧郁中死去,也代表了他人性的复苏。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在人物形象的把握上也十分到位,在希思克利夫的“爱—恨—复仇—醒悟”过程中,表达出最激烈的爱与恨,表达出人类世界中最极致的情感、经历。因此,《呼啸山庄》被誉为英国小说历史上最奇特,最具艺术魅力的一部小说。

二.独具匠心的叙事技巧

《呼啸山庄》的叙事技巧是与众不同、独具匠心的。作者艾米莉并未采取传统平铺直叙式的描述手法;小说没有采取常用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描述,而是通过文中不起眼人物洛克伍德和丁耐莉的叙述,采取双重叙事,多视角转换,听者与故事人物的多层次换位的结构,将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呼啸山庄》的这种叙事技巧,被称为是“时空倒错的多角度叙述模式”,极具创造性。

小说的故事从洛克伍德的自叙开始:“1801.i have just returned from a visit to my landlord……”。而到了第四章便是由丁耐莉将故事讲解给洛克伍德听的方式进行,直到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三十二章是由洛克伍德再次拜访山庄时开始叙述,“1802.this september i was invited to devastate the moors of a friend in the north, and on my journey to his abode……”最后两章再由丁耐莉叙述,由洛克伍德结尾。文章的结尾采用顺叙描述法,描写了小说的高潮部分,即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在对凯瑟琳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彻悟接受了自己的死亡。最终解开了扣人心弦的悬念,意蕴深长、发人深思。

独特的叙事技巧,勾勒出这部小说的双重框架,且两层叙述之间衔接得十分紧密,环环相扣。洛克伍德和丁耐莉的交流式叙述,让读者感觉更真实、更亲切、更自然。“时空倒错”的叙事模式,让小说情节变得波澜起伏、悬念重重,并从多层次、多角度展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表达了小说的中心思想。

三.别具一格的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呼啸山庄》的另一个创新和独特之处。作者艾米莉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把神秘荒凉的原野山庄,狂风暴雨般的自然状况与矛盾复杂的人物内心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思想具体化,用形象的事物象征了抽象的心理世界和思想情感。

小说中,四处都是偏远的山庄、荒凉的原野、枯黄的杂草、幽冷的落日、呼啸的狂风暴雨等意象,用以衬托主人公希思克利夫遭遇的命运,落寞的生活,曲折的爱情以及疯狂的复仇。文中用“枝干扭曲、发育不良”的树来象征了复仇状态中希思克利夫的人性扭曲变形,用阳光象征爱情,用火象、雷鸣电闪象征激情等。尤其是在文中的最后,以“i lingered round them, under that benign sky: watched the moths fluttering among the heath and harebells, listened to the soft wind breathing through the grass, and wondered how any one could ever imagine unquiet slumbers for the sleepers in that quiet earth.”这段话结尾,用温和的天空、起舞的飞蛾、层叠的兰铃丛、呼吸的柔风、平静的大地等意象,勾勒出一副祥和、静谧、温馨的场景,意境优美、意韵深长,更象征了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幡然醒悟,彰显出爱与人性的温暖。

大量的象征手法,使得《呼啸山庄》的细节描述既真实又浪漫,内容丰富,又寓意深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结论

赏析作文篇6

范文一

我担任的是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在参加全国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智力因素(歌曲,乐谱,节奏等)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相结合为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对音乐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

一、注重音乐审美体验

我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比较注重一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个基础理念,这一理念常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律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我从自身的点滴做起,一方面,上课是注意歌声美,琴声美,语言美,教态美,服饰美等,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体会到美,从而使学生喜爱老师,进而喜欢上音乐课。另一方面,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活动空间及思维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每节课至少要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的表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研究、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回答。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势去约束学生,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提供开放式的音乐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潜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我上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往的音乐课有个误区:把创造单纯看成是作曲。我觉得音乐课中的创造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根据音乐编动作,创造新词,用声音创编故事等等。就如同用铃鼓发出声音,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创造,让全班同学想一种不同的敲击方法让铃鼓发出声音,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进行创造性学习。

范文二

时光荏苒,在过去的一学期,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也有一定的不足,下面我就把本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知识掌握情况

1、学会了本册应该学会的歌曲,

2、欣赏了其中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共五首,其中《小鸟师王》和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为专题欣赏,通过欣赏,学生了解了用不同的音乐来表示不同的动物,

3、认识了打击乐器沙锤、碰铃、铃鼓、双响筒、小钹、大鼓和小鼓,并尝试了自己动手来做一做、敲一敲,

4、进行了各种音乐游戏,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

二、音乐技能的培养

1、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指导学生轻声演唱歌曲。

2、加强视唱教学,每首歌曲带唱旋律,为以后学生视唱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3、提高学生音高、音准的水平,每首歌曲进行无伴奏演唱。

4、通过音乐游戏《郊游路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戏剧表演《小青蛙找家》、《螃蟹歌》等培养学生的戏剧表演才能,通过《做一做、敲一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如:为《两只小耳朵》、《我快乐》、《什么动物出来玩》、《办家家》等歌曲创编歌词,为《我快乐》、《什么动物出来玩》、《火车开了》、《办家家》、《买菜》、《快快跑》等歌曲设计歌表演。

三、课时安排方面

赏析作文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学素养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61-01

一、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外国文学作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关注和认可。Collie &Slater(1987) 在《文学在语言课堂》( Literature in theLanguage Classroom)一书中指出:文学提供真实的材料、文化和语言营养,使人卷入。在国内,一些外语教育名家回忆自己的外语学***历时都肯定了文学对于他们的重大影响。学生只有多读文学作品,说话或作文,才能有文采,有自己的风格,语言也就不会索然无味。

二、结合文化,研读文本,感受语言和人物魅力

经典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文本上,通过文本表现出的深厚主题思想,才是文学的立足之本,价值所在,是其永具魅力的关键。文字的魅力是电影作品所不能取代的。

1、研读经典作品的词汇

词汇作为语言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反映语言和文化密切关系最明显的语言层次之一。也是塑造文学经典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有些英语词汇包涵了丰富的联想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不仔细指导学生细读好词美句,就不能真正意义上读懂这些文学作品,走进文学人物的精神世界。

以《百万英镑》为例。《百万英镑》 剧本中两位英国老绅士Oliver 和Roderick 的语言十分具有英国上层社会特有的“风味”,并颇具绅士风度。如他们用了很多委婉曲折的表达 “Iwonder if you’d mind us asking a few questions?” “Ifyou don’t mind, may I ask you how much money you have?”。有些词汇短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容易被误读。 如《百万英镑》中有一个表达 “He eats like a wolf”和中文里的“狼吞虎咽”正好意思吻合。

2、分析人物性格,升华文章主题

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成功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或其因其人性和思想的高度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分析人物性格上。如向往自由热爱生命的Anne;正直勤劳诚实的Henry 等。在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微技能都得到了完善。在对文本的仔细研读和对人物性格分析之后,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升华文章主题,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行有效渗透。如在阅读完《百万英镑》中“在餐馆”那一幕后,学生很自然的得出“Money is everything(金钱至上)的结论。教师通过播放同名电影的结局或阅读剧本的最后一幕,引导学生明白金钱不是万能的,世上有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如爱情,亲情和友情等。

三、高中学生学习英美文学作品的可行性

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咋一听,对高中学生是可望而不可及,近乎不可能的。因为人们通常认为英文小说也好,诗歌也好,剧本也好,科幻小说也好都非常高深,而且很多作品都很长。单词多而难,句子长而复杂,思想内容深刻而微妙。这些都是阻碍学生进行阅读的主导因素,使他们启动阅读时,困难重重,从而失去阅读意志力,不能持久,终难以修成正果。然而,我校是一所重点高中,学生普遍基础好,好学勤奋,很多学生英语学习热情高, 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量的词汇,以及句法和词法知识。在进行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挑选一些经过适当改编的作品供学生阅读,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另外,在不同年级,学校可以开设英语文学选修课,选择英语基础较好且对英语学习有较浓厚兴趣的学生参与学习。

四、指导高中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策略与方法:阅读,欣赏,分析

英语文学作品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呈五彩缤纷的态势,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在阅读中欣赏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阅读中欣赏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课前阅读和课后阅读

课前阅读要求学生对所讨论的文本有一基本印象,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主题思想、基本情节等基本内容。课后阅读则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某一特定作家的其他作品或所讨论作品的其他章节或其他相关信息与资料,加深对所讨论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指导和鼓励学生读完整的作品

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阅读文学作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才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比如我曾经指导过学生读长篇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 》,读过中篇小说《Falling Leaves》 ,也安排过学生读过短篇小说 《TheNecklace》。

3、引导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

4、文学鉴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不仅包括感受与重建,读者从头至尾把握作品的语言符号的过程,同时也是重建艺术形象的过程。

总之,文学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分析、 鉴评能力, 同时, 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文学课既为全面学好英语这门学科所必需 ,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种知识营养元素。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不仅获得了对文学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 ,同时也从作品中了解到英美的地理历史、 ***治制度、 文化传统、 社会风俗。因此笔者认为:文学对于提高文化理解度 ,使学生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 扩大学生总的知识面都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陈福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与习得[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 董燕萍. 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鹿 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赏析作文篇8

Dear Ieslie,

As scheduled, we will have a Chinese lesson next weekend .Considering our students are preparing for their final exam,I suggest we have the lesson in the park near our school.

The mainly course of our class is to learn the poem of Tang Dynasty.It'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the poem of Tang Dynasty is one of the solid foundations of our culture.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 poets showed their view about the society and expressed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 beauty of our motherland. You can broaden your horizon a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our colorful culture through this study.

Knowing the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is better for you before having class. It's the society that creates the brilliant poem.

Yours

Li Hua.

赏析作文篇9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傻子的一生》 文学风格

一﹑有关作者芥川龙之介的总体概述

芥川天资聪明,少年时期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大学时期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思潮并且参加了“新思潮”文学组织,后来在夏目漱石的指导下成为了日本文坛上的一颗“巨星”。

芥川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被称为是日本文坛的“鬼才”,一生进行文学创作的时间只有十三年,但是有148篇短篇小说,55篇小品,随笔66篇和大量的评论、游记、诗歌流传于世。小说《傻子的一生》是其著作之一,也被称为是随想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作者的一部自传,作品中很多地方都是对作者芥川龙之介生活的一种折射。本文将以这部文学作品为基本的载体,对作者的文学作品风格进行赏析。

二﹑短小精悍,韵味十足的语言风格

《傻子的一生》整部作品共由五十一个部分组成,并且每个部分都用了最为简洁凝练的语言,通常都是很短的段落,甚至其中很多部分都是一句话一个段落。这样短小精悍的语言就将一部分结束了,所以很难称之为是章节,我们这里就先称之为是片段。这样简短的话语,看上去似乎是轻描淡写,实际上是意味深长。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这样短小精悍的篇章框架结构,除了俳句以外恐怕就不多见了。

虽然作品笔墨不多,可是篇章之中到处都显示出了芥川龙之介的高超文采。仔细读来,让人感觉回味无穷。在作品的第三十七片段中:“草笠随风舞,飘摇落道旁;我名何所惜,但愿君名扬。”渴望遇见和自己财力相当的红颜知己。作者在摆脱心灵危机的时候,还可以写出来如此有特色的内容来解脱精神,不仅体现了作者信手拈来的文学水平,也体现了文学作品创作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和写作韵味。作品中这样耐人寻味的句子比比皆是,这也可以说是芥川龙之介晚年作品中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

三﹑忧郁的作品场景描绘和刻画

在《傻子的一生》的片段中,读者可以发现很少有令人兴奋的场面描写,或者是说几乎看不见他轻松愉快的场景,作品中几乎都是阴森凄凉和抑郁的场景。倾斜的房子,布满雨水的柏油路,天空中的架空线冒着火花,尸体零乱地摆放着,在乡间阴冷的小道上推力车无力地跑着,佛像上面的彩色已经剥落,小路上散发出牛粪的味道,火灾后的废墟……在作品中的很多场景,主人公都是处于一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之中,甚至连夜幕下刚刚结婚的夫妻之间的谈话也是忧喜参半。读者每每读到这一段对话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为作者那高超的悲伤表达艺术所折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这些场景的描写都为作者后面悲伤的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悲伤”一直充斥在作者的生活中,所以要么就是目睹恐怖吓人的场景,要么就是看着花花草草神伤。《傻子的一生》作为芥川龙之介的最后一部作品,里面充分表达了他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真实的感受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悲情背景到处都是,同时也是作者对于社会世态炎凉的一种绝望表达。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家中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所有的忧伤时刻围绕在芥川龙之介的身旁,这也是作者努力寻找解脱途径的一种动力所在。

四﹑联想和比喻的语言修辞技巧

在作品的五十一个片段中,作者多处运用了联想和比喻的修辞,尽管不是刻意的精雕细琢,但是因为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和比喻而给文学作品增添了不少风采。

《傻子的一生》中由运货马车联想到了割去耳朵的荷兰人,由***舰联想到了荷兰的芹菜,从玉米联想到了人的神经进而联想到了受伤害的自由像……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样物品都可以引起他的丰富联想。作者思维活跃,描绘独特,神经敏感,联想多样化都是这部文学作品最大的特色,然而作品中对美好事物的联想并不多,甚至有离奇怪诞的联想出现在纸上,这就充分说明了作者那种悲观厌世的思想情结。将书籍比喻成世纪这个虚无的东西,将自己比喻成黑黝黝的大发电机,将盛开的魅力樱花联想成了败絮,将枕头比喻成了怀疑主义,空地被比喻成了高尚的风景画,婴儿的气味被比喻成了鼠崽子……比喻和联想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会有一种由此及彼触景生情的感觉,作为芥川龙之介的最后一部作品,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值得仔细分析。

尽管芥川龙之介晚期的很多观点因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有点唯心主义的倾向,甚至有时候的思维看起来有点不正常:过分的悲观厌世,绝望无助,然而文学笔法同样有着精妙的地方。即便是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对于生活的绝望,也是使用轻描淡写的比喻和联想手法进行最凝炼的语言,将自己的痛苦表现得若有若无,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有着一种宛转悠扬的哀伤的凄凉味道。

五﹑入木三分的人物心理活动表达

在作品中,作者的心理活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除了有抑郁的场景烘托以外,更多的就是作者那充满矛盾的内心活动,虽然整部文学作品的段落很短,然而措辞都十分严谨。

在第二十四片段中,妻子生男孩的时候,那种“为什么这娃娃就出生了呢?出生到了这个世俗苦闷的世界上来了……为什么他命中就注定要有我这个父亲呢?”心中那种复杂的情感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在此时此刻,自身都难保全的时候,如何给这个孩子幸福和安全,这就成为了他心中一颗苦闷的种子。

作品《傻子的一生》中尽管作者对内心矛盾没有众多的描述,只是一些只言片语,但是读者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作者那苦闷矛盾的内心世界: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病魔缠身,甚至是在一种半卧床的状况下坚持进行创作,因此作品中忧郁的氛围也就不觉得奇怪了;时刻担心母亲的精神病会遗传给自己,无形之中给自己一种心理上的恐惧,心理负担更加沉重;姐姐家中失火,姐夫卧轨,姐姐一家来投奔芥川,家庭的经济开支成为了芥川最为沉重的负担;因为从小心理阴影的缘故,芥川一直不善于和亲人朋友沟通,因此人际关系也并不是很好,这也让芥川感到焦头烂额;社会的动荡,昔日众多的好友都改变了自己的行程,可是芥川自己却始终改变不了……这些现实生活中不计其数的矛盾都让芥川丧失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六﹑结语

尽管芥川进行文学创作的生涯并不是很长,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因此才被称为是日本文坛上的一位“怪才”,在芥川死以后,他的好友菊池宽专门用他的名字设立了文学新人奖“芥川文学奖”,现在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学界重要的奖项之一。《傻子的一生》是芥川在多种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坚持创作完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芥川龙之介晚年作品中的一部典型代表,也可以说是他日常生活和从事文学创作生涯的一个真实写照。语

参考文献

[1] 杨希. 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中的人性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2).

[2] (日)芥川龙之介· 高慧勤等译.罗门生[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3] 李雁南. 无法破解的谜案——解读芥川龙之介的短篇《树丛之中》[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1).

赏析作文篇10

[关键词]补缺假说 英语教学 英文影视作品 中式英语 哑巴英语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30

补缺假设是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外语教育理论。根据该理论,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语境。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准确运用的前提。长期以来,由于许多教师对外语教育理论缺乏一定的了解,课堂教学中不能将语言形式与语境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而很多现有英语教材也缺乏真实语境,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没有走出语境缺失的困境。可见,语境的设置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师只有在自然、真实的语境中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自然地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英文影视作品构筑的丰富而真实的语境给学生提供了身处真实语境中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形式的用法,克服中式英语、哑巴英语等不地道英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学英语教学中贯穿英文影视作品赏析有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本文以“补缺假设”为理论框架,探讨英文影视作品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于2004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文件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1]。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英语教师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并探讨使用多媒体技术,改进英语教学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英文影视教学集声、形、貌于一体,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但从现实情况而言,存在很多的问题。许多高校改革依然流于形式,只是沿袭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重语言形式教学而忽视了语境教学。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机械记忆单词、语法和句型,导致其口语表达、书面写作等语言产出中存在大量哑巴英语、中式英语①现象,影响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哑巴英语和中式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利用英文影视片段构筑的真实语境进行教学,将语言形式与特定的语境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度。

二、补缺假设教学观

针对中国人外语学习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初明教授于2003年提出了补缺假设,用以解释外语学习的机理。该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能被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条件。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语境。由于外语环境缺少与所学外语匹配的真实语境,在外语理解、习得和使用的过程中,母语语境知识很容易介入补缺,由此激活与母语语境知识配套的母语表达式,导致母语迁移,影响外语学习。补缺不是指因外语表达式的欠缺而由母语结构去替代,替代的发生是语境知识补缺的结果。[2]

补缺假设视母语及其语境知识为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为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中式英语、哑巴英语等普遍问题作出了深度的剖析。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语言形式总是与特定语境发生互动。在外语环境里,学习者往往不知道所学外语形式与何种语境互动或匹配。于是,大脑中的母语语境知识自动介入补缺,与外语形式互动,常常造成外语形式与语境知识错配,影响外语使用,产生中式英语和哑巴英语。因此,某些正确的外语形式即使已经学过,但如果没有附上恰当的语境标识,则难以跟眼前的外部语境匹配并被激活,用不出来,产生所谓的哑巴英语。一般而言,所学英语结构只有粘上语境标识才能从大脑中快速提取。而传统教学模式重语言形式教学而轻语境设置,学生在语境缺乏的情况下机械操练语言结构,所学语言结构未经恰当信息处理。这样,在特定语境下,可使用的语言结构即使学过也用不出来。在交际的压力之下,学习者只能根据母语语境直译与之相配套的母语结构,从而产生中式英语和哑巴英语现象。补缺假设强调了语言形式的学习与语境知识学习有机结合的重要性,为传统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英文影视作品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补缺假设是国内外最新的外语教学理念之一。它突出了语境教学的重要性,对改进外语学习和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因此,教师应重视语境知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构筑语境,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教学,将语言形式与特定的语境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英文影视作品展示了大量真实的生活场景,提供了如何得体使用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的实例,语言信息真实而丰富,为学生深刻理解、切实掌握、并且灵活运用语言创造了有利的语言环境,解决了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语境缺乏的普遍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穿插英文影视作品赏析,借助影视作品提供的丰富语境信息展开语言教学,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结构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得以接触基本的语境信息。

(一)根据词汇语法教学需要截取影视片段,将语言教学与语境教学有机结合

电影能够展现真实的语言应用场景,生动展示具体语言在不同情境下恰当的使用方式。英文电影语言地道、通俗且接近生活,真实体现了所学语言的使用环境,为学生创造了摆脱母语羁绊、大脑对语言信息综合反应和自然吸纳的环境。学生在欣赏英文电影的同时,有机结合片中人物、场景、语言等多种感官信息,将词汇的用法做详尽的分析,理解词语语用环境,进而提高用词准确性。电影《绝望的主妇》中女主人Bree因宴会前与丈夫发生过争执,为保全面子她提醒丈夫宴会上不要喝太多酒而曝家丑时说了这么一句话“Because when you drink, you get chatty.”从这一情景片段我们可以推测出chatty的贬义性。该句可翻译为“因为你酒喝多了话就多”。笔者在播放该片段前让学生对“因为你酒喝多了话就多”这句话进行英语翻译,结果不少学生将“话多”译为“have many words”。这一中性表达显然不能准确传递女主人公的话语含义,有中式英语之嫌。经过影视片段教学学生深刻理解了chatty一词的语用环境,且避免了因英语语境缺失而产生中式英语错误。

此外,学生在英文影视欣赏过程中把语言学习放在真实的交际场景中进行,有助于对语言表层和内涵的理解。这样,在自然语境中体会语言的结构功能和语用功能的巧妙结合,脱离了传统语法教学中生硬的语法规则的束缚,有利于学生轻松习得语法知识。

(二)根据口语教学需要选取相关情景片段,引导学生掌握特定语境下的语言使用

电影语言情景教学真实而立体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使用环境,有助于学生完成将所学语言结构粘上语境标识的信息处理过程,避免“中式英语”和“哑巴英语”现象。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导致学生对某些高频语言结构用法掌握得比较片面,以口语常见表达“Excuse me”为例。学生通过口语教材学习知道向陌生人问路时可以使用“Excuse me”,殊不知它还有对他人所说的话表示质疑这一常见用法。电影《绝望的主妇》中Bree与Andrew的一段对话可以说明Excuse me的这一用法。当Andrew告知Bree他认为妈妈花了三小时做的炖小牛胫味道只是还可以时,Bree用到该结构来反问Andrew,表示自己的不满。倘若教师能有效利用影视片段辅助口语教学,便可通过影片提供的语境信息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掌握常见结构的用法,避免生活中出现类似情景时,可使用的语言结构即使学过也用不出来。

(三)选取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片段辅助教学,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语境信息和语言信息

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文化是语言学习的核心。([3])根据补缺假设,学生在外语语境缺失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启动母语语境知识,将母语语境下的表达式直译为英语,致使外语形式与母语语境发生错配,产生文化层面上的中式英语错误。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英语文化信息的输入和讲解。具体做法上,可选取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影视片段辅助教学,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语境信息和语言信息。如笔者在讲授《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六单元时,按照文化冲击这一主题从电影《绝望的主妇》中选取了Mary Alice告别会的片段进行教学。通过观看影片,让学生领会中礼仪式的差异。在英美国家,亲友在葬礼之后还会为死者举行告别会,参加告别会的亲友须准备一些食品,告别会上主要是聊些死者生前的故事,少了中式葬礼上用以表达怀念死者的哭诉。学生通过影视教学明白了中西文化差异,将有助于提升其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重语言形式教学而忽视了语境教学,将词汇讲解与语境分析割裂开来,导致学生所产出的英语不是中式英语就是哑巴英语,违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宗旨。补缺假设指出外语语境缺失是导致中式英语和哑巴英语产生的重要原因,强调加强语境教学是优化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突出了外语语境教学的重要性,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贯穿英文影视作品赏析符合补缺假设倡导的教学观。英文影视作品含有丰富而真实的语境信息,其合理运用有助于克服中式英语、哑巴英语等长期困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不地道英语的产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jyte026);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10B342)

注:①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规则之中,受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相应文化背景的干扰和影响而说出或写出的不合英语习惯的畸形英语。

参考文献

[1]廖春红.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教育探索, 2007(5).

[2]王初明.补缺假设与外语学习[J].外语学刊,2003,(1).

[3]李莉.从文化视角看英语原版电影的教学实用性[J].电影文学,2011(3):16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赏析作文10篇

学习

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怎么写,社会实践教育调查报告初级教师。几乎所有家庭都是支持孩子继续上学,考不上孩子才只好去打工,因为很多村民都在外打工,也意识到文化水平的重要性,所以比过去更支持

学习

海空天空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海空天空10篇,内容包括海阔天空音乐,海阔天空填词。从内陆边远地区走向沿海开放前沿,航天发射场选址决策的变化,本身就体现了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开放。星光村的“星”愿位于文昌城区以北约30公里的龙楼全镇人口约2万人,一条大马

学习

项目经理个人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经理个人总结,内容包括项目经理经典版工作总结,装修项目经理个人总结。〈二〉全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1)工程质量完成情况:滨河湾小区是公司200*年重点建设项目,我作为项目经理被公司批准后,立即开始了项目部的组建工作。首先

学习

精彩好生活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精彩好生活10篇,内容包括快乐的寒假生活300字优秀作文十篇,十篇350字的生活日记。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特别是我们这些新初一的中学生来说,一切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尝试。无论我们处于一个怎样的班级、学校、

学习

大学生择业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择业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择业途径感想,大学生择业成功的感想。常言道,先就业后择业,而在当前社会,对学生来说,择业已经成了他们人生中的一道重要选择题。择业观是就业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择业观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随着

学习

端午赛龙舟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赛龙舟10篇,内容包括端午节的赛龙舟推文,端午赛龙舟深度解析。一点多,比赛就要开始了,赛场边上挤满了无数的男女老少。鳞次栉比的房屋顶上也挤满了人。就连不远的小山坡上也挤满了人。在这人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人们那不肯退

学习

辅警心得体会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辅警心得体会,内容包括辅警纪律整顿心得体会,辅警八个严禁心得体会。学校毕业后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摸爬滚打了三年。两个月前加入维扬巡防大队,成为一名辅警队员。辅警与民警是不一样的。辅警的制服没有臂章,编号是32开头在日

学习

教案范本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教案范本10篇,内容包括教案详细内容范文,小学教案完整范本。二、举办单位:会发镇中心校三、演出单位:中心校及各小学校代表队四、演出时间、地点:20xx年9月10日上午8∶0013:00在会发镇***府会议室五、具体要求:1、节目数量(按校

学习

磁场教案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磁场教案10篇,内容包括磁场教案手机版免费,几种常见的磁场的优质教案。二、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结合除课堂教学外,根据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定期给学生布置与实际应用相关的作业,可以是科技小论文、工程实例中简单问题的解决方

学习

服装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服装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服装论文怎么写,服装制版二级技师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西方服饰;相互交融;借鉴。一、中国传统服饰趋势。中国传统服饰,是指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也就是56个名族内习以为常的服装穿着款式。每一个名族都

学习

节能技术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节能技术,内容包括节能技术学习资料,节能技术实务。4.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在碳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徐青,李***,郑章靖,凌长明5.流体横掠振动圆管湍流状态换热的场协同分析宿艳彩,葛培琪,闫柯,胡瑞荣6.离心泵叶轮扭曲叶片参数化

学习

种植技术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种植技术论文,内容包括现代种植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论文。1环境要求1.1气候条件无公害田坎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平均气温17~20℃,无霜期300d以上。1.2地理条件无公害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海拔低于1000m,以梯田田坎

学习

银行员工培训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员工培训10篇,内容包括银行员工才开始的培训心得,培训银行新员工案例。接下来迎来了我们的第一个项目:信任背摔。挑战队员站在1.5米高的台子上,背对着队友摔下去。要求台上的队员心里对别人没有丝毫的戒备和猜忌之心,把自

学习

大学生思想道德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思想道德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归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一、形而上学的惯性思维不可否认中国的高等教育仍属于精英教育。但是大学生是什么方面的精英?是知识积累而非思想道德水平。但社会的主流观点则是:高

学习

作文话题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作文话题10篇,内容包括十篇话题作文,作文话题类。立意就是确定你的文章要表现什么主题。话题作文的“立意自定”就是说,你的作文只要不离开话题,不管你表现什么有意义的思想,不管你领悟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写。比如以

学习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我知道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文满分。美国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曾说:“没有得到你的同意,任何人都无法让你感到自惭形秽。”行走在通往明天的崎岖之路上,我们没理由不

学习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作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作文10篇,内容包括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作文,有一种爱叫放手1200字作文。有一种爱是朦胧的它的付出也许是不自主它的温柔可能是迷惘的有一种爱是无形的它的割舍是因为一种希冀希冀所爱的人拥有比子更幸福的人生

学习

电影观后感作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电影观后感作文10篇,内容包括优秀电影观后感作文范文,八佰电影观后感800字作文。《美人鱼》讲述的是富豪刘轩(邓超饰)的地产计划涉及填海工程,威胁靠海为生的居民。因为人类对大海及生态的破坏,美人鱼只能被赶到了一艘破船里艰

学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作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一年级语文作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一年级十篇作文,一年级下语文重点归纳作文。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榜样作用,培养良好的班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充分利用班会课,有针对

学习

中学作文教学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作文教学10篇,内容包括中学作文教程,中学作文的教学设计。基于上述原因,首先要提高作文教学重要性的思想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同时它也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知识积累和语言逻

学习

小学生数学作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数学作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作文,小学生数学作文10篇。一、审题要清晰透彻,切勿雾里看花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

学习

自我保护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自我保护作文10篇,内容包括自我保护的作文1000字,学会自我保护作文共十篇。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春雨不停地下着,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