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话题篇1
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共用这个标题,命题作文指定了题目后,学生就没有选择,在同一个题目下,主题和内容大致相同,有的甚至连文体也作了要求。命题作文给出题目或者限制文体,其实就等于给学生画了一个圈,你有非常的能耐也只能在这个圈里跳。而话题作文则不同,它所给的“题”是话题,学生可以用话题作为自己的标题,也可以在话题范围内自拟标题。话题作文的材料和“题”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甚至是一个暗示,目的是在于帮助写作人理解话题。话题作文的核心就是话题,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的要求而无须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换句话说,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只是作文时的一种“引子”、一个“话头”或“一个范围”,让你任意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任选一个你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来抒发与话题相关的某种思想、认知或感情等。所以,话题作文对于写作者来说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作文形式。这种自由形式表现在“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的”三自“方针上。
一、立意自定
立意就是确定你的文章要表现什么主题。话题作文的“立意自定”就是说,你的作文只要不离开话题,不管你表现什么有意义的思想,不管你领悟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写。比如以“考试”为话题来作文的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文章的主题:
①对考试进行价值判断,如分析它是好是坏,是有利还是有弊。
②写考试到底反映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③写考试带来之际不同的人作了不同的准备,推理一下他们将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然后点明自己的主张。
④时间包含过去、现在、将来三个领域,可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叙事,如“二十一世纪陈士美的新考验”。
⑤空间即场合和地点,不同的空间地域会发生不同类型的故事。如“买东西时售货员多退了十元钱时的考验”、“考场内外”。
⑥可把“考试”人格化,通过把“考试”人格化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展示人世间各类人的考态。
二、题目自拟
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则是话题,是作文的“引子”。现以“奉献”为例来谈谈题目自拟的真谛。命题作文的标题只能是“奉献”,绝不可改变,而话题作文的标题可围绕“奉献”自己拟定。如“奉献真谛”、“奉献的人生”、“奉献与索取”、“种子与教师”、“树根与树叶”、“贝壳与珍珠”等。
三、文体自选
过去我们写命题作文时,写作要求上常注明:“写成记叙文”或“写成议论文”等字样。这就限制了作文者的写作思维,写不出个性飞扬的文章来,而话题作文就不同,只要你的作文不脱离话题,写什么文体都行。记叙类如小小说、故事、童话、寓言、散文、戏剧等,议论类如短论、随笔、读后感、杂文等,应用类如书信、广告、日记、启示、新闻访谈等。比如以“环保”为话题作文时,就可以写成童话,通过“小鸟”与“鸟妈妈”站在光秃秃的树桩上的对话中“小鸟”竟然连什么是森林、什么是大树都不知道等等来暗示人们应该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总之,话题作文听起来很新鲜,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只相当于日常生活中针对某一个话题而引发的一次谈话而已,只要把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内容转化为书面材料经过反复修改以达自己目标即可。在此,我们可以放心地说:话题作文比其他作文容易多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作文话题篇2
关键词:话题作文;拟题艺术;异彩纷呈
“文题善,佳作半”,好的标题,犹如美女姣容,让人顿生怜爱之感;犹如浩淼之河,使人浮想联翩。话题作文要求考生自拟文题。拟题的艺术可谓异彩纷呈,现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修o装扮,美不胜收
文题应讲究语言的锤炼,可借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题新鲜活泼,美妙贴切,言简旨远,美不胜收。
1.比喻:《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话题 “家”)。
2.拟人:《老鼠对猫的挑战书》(话题“生态”)。
3.夸张:《那个障碍粉碎了我》(话题“挫折”)。
4.设问:《我今天做了什么?》(话题“效率”)。
5.对偶:《选择倾听,放飞生命》(话题“交流”) 。
6.对比:《长发长,短发短》(话题“青春”)。
二、引用化用,借石攻玉
把大家熟悉喜爱的作品、歌曲、古诗句及俗语、广告词等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标题,移花接木,借石攻玉,常常显得典雅大方,新颖别致,亦庄亦谐,韵味盎然。
1.原版引进式
(1)引用诗文:《人比黄花瘦》(话题“压力”);《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话题“思念”)。
(2)引用歌名(词):《一笑而过》(话题“宽容”);《该出手时就出手》(话题“关注生活”)。
(3)引用警句、广告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话题“关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话题“和谐”)。
2.旧瓶新酒式
(1)化用诗文名句:《怎一个“情”字了得》(化用李清照的诗句“怎一个愁字了得”)。
(2)化用歌名(词):《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3)化用俗语、熟语:《近墨者未必黑》《茅草屋里的“黑客”》。
(4)化用名篇佳作:《“诚信”漂流记》《装在“包装袋”里的人》。
三、巧用公式,化繁为简
借用数学中的恒等式、不等式、求解式等拟题,不仅使标题直观醒目、富含哲理、引人注目,而且还能化繁为简,言简意赅。
如:《“规矩=习惯”》(话题“习惯”);《“勤劳×高科技=致富”》(话题“勤劳”);《忍让≠懦弱》(话题“品德”);《1+1>2》(话题“团结”);《成功=实力+创新+机遇》(话题“成功”)。
四、中外结合,妙趣横生
引用或音译一些人们熟知的英文词汇或短语做文题。显得形式活泼,诙谐幽默,散发着青春气息,给人带来轻松愉悦,妙趣横生的。
如:《女孩,Sorry》(话题“校园”);《我的感觉,I am fine》(话题“爱心”)。
五、多词列锦,诗意盎然
用名词或名词短语来摹景叙事、抒情言志,给人一种似断实连、貌离神合的跳跃感,为文题勾勒一幅生动感人、诗意盎然的画面。
如:《白云・夕阳・歌声》(话题“生命”);《红鞋子・蓝精灵》(话题“足迹”)。
六、巧置悬念,摄人心魂
以奇特的物象、反常的组合、感情化的动作、新奇的观点或出人意料的判断为标题,妙设悬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地展现出来,摄人心魄。
作文话题篇3
一、拟题的基本原则
确切:概括内容,切合主旨。要能高度概括自己的文章内容,紧扣文体,暗示自己的思想,或者写作对象或写作线索等。
精炼:字数恰当,简洁明了。要扣住话题,缩小范围,选择最小最佳的切入口。
生动:有可读性,饶有兴趣。不平庸俗套,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
新颖:思维独特,别具一格。题目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让人一看就觉得你的文章不同凡响。
二、拟题的方法
(一)前后附加法:
在所给的话题前面、后面或前后面同时加上适当的词语。这种方法比较省事、可靠,不会跑题,范围小,不宽泛,简单而实用。
比如: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前后添加就可以拟出以下题目:
《追求幸福》《幸福是一种心情》《幸福在哪里》《为了幸福而努力》
练 习
请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参考示例】
《一缕阳光》《阳光照耀的日子》《阳光女孩》《温暖的阳光》《阳光明媚》
(二)巧用修辞法:
就是利用常见的修辞手段去拟标题,或形象生动,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显得富有文采。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1.比喻法:
例如,作文话题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学生拟的标题为《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人的记忆比喻为"在杀伤别人时也会杀伤自己的双刃剑",准确而形象。
2.比拟法:
比拟的实质就是把写人的词语和写物的词语互换,能够更有效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信息,表现出作者的爱憎。例如,《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是会失败的。
3.夸张法:
夸张就是通过语言意义与现实的严重背离再现现实。比如,以"挫折"为话题,有位同学就拟题为《那个障碍粉碎了我》,不禁让读者产生好奇,究竟是怎样的挫折给作者如此沉重的打击?
4.对偶式:
1999年高考中,一考生拟题为《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菩萨解难》,巧借神话小说中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
5.双关法:
双关可以调节语言风格,使之委婉、曲折,从而产生含蓄的美感。
①谐音双关:如《圆与缘》,利用汉字谐音双关的特点,巧借相似联想,由"圆与圆"的相交想到"缘与缘"的交错,从而感叹茫茫人海中那份来之不易的缘,引出"悟缘""惜缘"的观点。
②语义双关:关于"温情"的话题,《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利用双关语"暖阳"和"春"来关和"温情"。
6.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在拟题时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来表达思想的修辞方法。通过前后对比,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就可以拟为《自信与纳谏--腾飞的翅膀》、《海纳百川,我纳千言》、《自身免***与药物***》等。
看看下列题目用了那些修辞?
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我是差生,我容易吗?》;以"友谊"为话题《朋友最真友情最贵》;以"家乡"为话题《那山·那人·那狗》
练 习
请以"音乐"为话题,拟题。
【参考示例】
《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五线谱"和他的五线谱》《"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跳动的音符》《高山流水,琴瑟和弦》《音乐的洗礼》
(三)引用嫁接法:
移花接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间接引用有仿用、套用、化用成语、广告词、诗句、歇后语等。这样拟题,常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通俗明了,妥贴自然。
以"答案是丰富多彩"为话题《横看成岭侧成峰》;以"快乐"为话题《快乐向前冲》;以"腐败"为话题《前"腐"后继》;以"磨难"为话题《阳光总在风雨后》;以"幸福"为话题《幸福来敲门》。
练 习
家是容纳,家是关爱,家是归宿。莘莘学子,祖国是家,家是情丝和牵挂,风险航员,天地为家,家是尊严和荣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是思念和温馨。"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家是温情和着落。......
根据提示,围绕"家"这个话题,自拟题目。
【参考示例】
《家是温柔港湾》《我爱我家》《有国才有家》《我们的大中国,好大的一个家》《回家》《爱家的人》《吉祥三宝》
(四)反常法:
违反常情式拟题--让文题违背常情,造成悬念,独树一帜,逆向思维,意思独特,新颖,能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
【参考题目】
请用不同方法,以"诚信"为话题拟题.
【参考示例】
1、前后附加法:《一毛钱与诚信》《找回诚信》《带着"诚信"上路》
2、巧用修辞:《诚信如水》《十字路口》《诚信-开往春天的地铁》
3、引用嫁接法:《诚信飘流记》《人间诚信今犹在》《拍卖"诚信"》
作文话题篇4
一、不要把话题当文题。话题作文导语是提供的写作范围,并非作文题目。人家的话题是什么,你就以什么为题,就可能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出力不讨好。
二、不要不拟标题。话题作文一般都要求自拟标题,自拟标题也是对学生拟题能力的一种考查,所以对于这类作文在考试时是不能不拟题目的。若没有拟标题,一般要被多扣2-3分。古话说:“以一目尽传精神”、“看文先看题”、“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可见题目是何等重要,因此,所拟标题还要有新意,要能打动人。
三、不要以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如果不管文体,信马由缰,文章就会不伦不类,成为“四不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不限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而要确定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写什么文体就是什么文体。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根据所选素材和表达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一种文体,然后按这一文体的有关要求写作。值得提醒的是,一般情况下,作为初中生以写记叙文为好,毕竟由于阅历的限制,大多数同学的认识能力尚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议论文来。
四、不要摘录提示语。不少老考生常误将提示语作为作文的“材料”,一开篇就引入文中,然后才开始或记事、或议论、或抒情,这样的开篇会使人认为素材不足,堆砌材料,拼凑字数。
五、不要泛泛而谈。有些考生“拿”起话题就写,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致使文中充满了大话、假话、空话、套话。同学们在写作时要挖掘生活中曾让自己或激动、喜悦,或悲伤、悱恻,或受到警醒、鞭鞑的材料,着力铺写,用具体的描写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读者。
六、不要以为话题作文就是“完全自由作文”。有些同学因话题作文的限制较少,写作时不假思索,写出来的文章根本没有触及话题,完全成了“自由作文”。话题作文虽然限制较少,选材较为自由广泛,但也不是漫无边际,写作所选的材料必需是与话题相关的内容。
作文话题篇5
与时间同行
江苏泰兴扬子江中学 郭昕安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光阴似箭,短短人生能够经历多少春夏秋冬?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只在于你弹指的瞬间,只有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才会无愧于心。
医生说:“时间是生命”。
当每位病人踏进医院的那一刻,他们才急匆匆地将生命汇兑成了时间;当我们年逾花甲,才知道这时的分分秒秒是如此美好;当后悔降临到你我身上,才会发现时间如同生命般重要。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诚然,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但这种创造的价值却是随时间的延续来实现的。
满腹经纶的学者说:“时间就是知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便应验了那句话。历数古今中外一切大有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比作资本,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因此,我们更应抓紧时间的每分每秒,用好每分每秒,只有当我们善于利用零星的时间,才会做出大的成绩。
经济学家说:“时间就是金钱,就是财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是届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发言时间仅为1分钟。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而在日本却是极为平常的。日本从工人到学者,时间观念都非常强,他们考核岗位,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时间一般精确到秒,正是由于他们这般惜时如金的作用,才使得日本二战之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对于学生,尤其是我们新一代的中学生来说,时间是财富、是资本,我们要合理利用它而不是肆意地挥霍。时间如金钱,稍纵即逝,纵使你有万贯家财,但花钱如流水的你总有一天会将它挥霍殆尽,时间不也是如此吗?
时间好似一匹千里马,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驾御它,它便脱开缰绳飞奔而去。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勒紧缰绳,驾御这匹千里马奋勇向前。
(指导教师钱朝阳)
与经典同行
浙江开化二中初一(6)班江依夕
捧一本经典,坐在窗边,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飘散在空中。透着这气息,我似乎看见老子端坐在树下修身养性,苦苦寻思“道”的精华;我仿佛看见孔子正盘坐在座位上,不厌其烦地诠释着“仁义”的可贵。我仿佛又回到了春秋时期,停留在了那百家争鸣的场面。
孔孟让人感悟仁义的博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往今来,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经,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妇女,不期回报照顾一些孤寡老人。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老人受半点委屈,终年不变。还有一个故事:一个以捡破烂为生的老人竟前前后后收养了七个孤儿,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依然将他们抚养成人。也许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不是圣贤,也许也并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可是,他们却付诸了行动。
老庄让人感悟无为的博大。“心中无道,方是有道。”乍一听去,这“无为”的训导似乎令人十分费解。可细细寻思,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譬如骑自行车,若是骑的时候双手总是死死地抓住车把子,这样骑车不是撞上墙壁,就是撞上大树。但只要你放松心情,双手自然握住车把子,自行车反而运转自如了。在生活中,如果你太想成功,结果就因为你太在意了,太紧张了!结果,反而失败了。若放下心中的包袱,以自然的心态去面对,只注重脚下的每一步,不知不觉,成功便来到面前。或许,这也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吧!
其实,经典就活在我们身边。哪怕从没有接触过经典的人,心中也依然存有经典的。我们所做的所说的,其中无不伴随着某些经典的影子,蕴含着经典的道理。经典就是这样,以最朴素的方式活在人们身边,以最简单的方式展现在人们身边,这其中的道理也是最平凡的,让你用最平凡的心去读。或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与精华之所在吧!
(指导教师周胜毅)
与感恩同行
上海市看山中学陆晓波
即使你是娇艳美丽的花朵,你也应该明白:是蜜蜂帮你传粉受精。
即使你是稀世的奇石,你也应该明白:是天地孕育了你的生命。
即使你是展翅高飞的雄鹰,你也应该明白:是母鹰给予了你的生命。
可是,我们中有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在索取和成功的背后,包含了无数的付出与给予。
如果沐浴一次明媚的阳光,你会感恩;一顿丰盛的晚餐,你会感恩;一次快乐的游玩,你会感恩,那么你一定是一个快乐的人,从某种程度上看,幸福就是感恩。
英国萨克雷说过:“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给你灿烂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生活可能一直阴雨连绵。
传说宙斯有一魔镜,透过魔镜,人们眼中看到的全是废墟、罪恶、丑陋。他在带回天庭的时候,不幸打碎,散落人间,于是在许多人眼中有的便是憎恨、鄙视、仇杀。这些人为此曾忘记人间最宝贵之物,那就是感恩。
他们不知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的日子,没有雨露,就没有丰登的五谷。没有水滴,就没有鲜活的生命。没有友情、爱情,世界就是一个孤独和黑暗的世界。
其实,世界是联系着的。“人”字就表示人与人之间就是互相支撑着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这就需要我们去感恩。
成功的男人后面是什么?至少是一个好妻子。成功的科研后面是什么?至少是支撑科研的经费;一个家财万贯的商人后面是什么?至少是好的***治环境与机遇;一个优秀的***治家的后面是什么?至少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的帮助;一个靓丽的女郎的后面是什么?至少是父母精心的呵护……
多一份感恩,学会与感恩同行,光怪陆离、千姿百态的人生舞台,就会上演更多的人生新景观,美妙的,和谐的。
作文话题篇6
一、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如何审题呢?简单地说就是审类型、审引语、审话题、审要求。具体地说,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准确审清题意。针对不同的话题题型,对作文提供的引语、材料,尤其是话题的中心语的内涵要理解准确,才能在正确的范围内选材作文,纵横驰骋而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满足话题全部的要求。对不同的话题作文题目,有的考生容易只看中心语而忽视了材料或引语及要求中的其他信息,结果在作文中造成明显的硬伤。正确的做法是兼顾各种要求,尤其是体裁、表达方式、字数,出现人名、校名怎么办,等等。
3.以小见大,选取最佳切入点。话题的宽泛性决定了以小见大是话题作文拟题、立意、选材、构思的最佳法宝。从话题所饱含的意蕴生发开去,把自己最熟悉的、最能吸引人的、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梳理出来,或叙事写人或写景状物,或发表见解展望前景。
语文教学的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都拿来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不多,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得到培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二、训练时多教作文方法
(一)巧设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兴趣
虽然学生活动范围窄,生活经验不足,但在他们心中也有所爱、所感,可写的内容仍然很多。教师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所设的题目要能够使其感到“有用”、“有味”和“有望”,使其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他们就会乐于写作,勤于写作,写出好文。巧设作文题目,使其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使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事,更不是苦事,写作兴趣自然就高了。
(二)把握文体特点,做到互不混淆
在作文教学时,先向学生介绍清楚各类文体的结构特点和写法,让学生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不至于写出不伦不类的文章。以记叙文为例,我先让学生弄懂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有哪些要素,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又是怎样的,等等,并联系所学课文进行比较和模仿,就能使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法。
(三)巧拟题目
“花香蝶自来,题好文一半”,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内容,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可以蕴含文章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一下子就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阅读的兴趣。如何快速准确地拟好话题作文的题目呢?
1.首先要明白话题作文的拟题四原则。①准确。文题要紧扣话题。②新颖。文题要紧扣话题内容,让人一目了然。③小巧。话题的切入角度要小,才能容易写得具体生动,议论得深刻透彻。④简洁。短小简单的文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2.掌握话题作文的几种常用拟题手法。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范围较大,不好下笔,不宜直接作为文题,如果在话题上加以修饰限定,缩小范围,作文就好写了。
(1)添加因素法。如“老师”话题——《新来的老师》、《老师的眼睛》;“树”话题——《我家门前的小树》、《树的联想》。
(2)巧用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显得生动、鲜明、美妙、贴切。如“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生态”话题——《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
(3)仿套名句法。翻新改造名诗名句、成语俗语等,使标题新颖别致,具有独特的魅力。如“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典型命题法。根据特殊的人、物、时、地、事进行命题,使之富有典型意义。如《皇帝的新装》、《花市》、《背影》都属于此法。
(5)巧用符号算式法。运用数字或由数字组成的公式或其他符号来设计题目,往往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内容,简练精当且形式新颖。如 “团结”话题——《1+1>2》;“品德”话题——《忍让≠懦弱》。
(6)诗情画意法。运用诗歌的语言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或情景并茂,使韵味无穷。如“感悟”话题——《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生活”话题——《聆听秋天的声音》。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感觉学生非常喜欢这些方式,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将“苦写”变成了“乐写”。
三、话题作文要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就是做人,文章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生存观等的一种书面表现形式。故文章的立意必然涉及利与害、得与失、是与非等价值取向,而且这种价值取向一定要是正面的,即要符合当今法制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要思想健康。这是写好文章最基本的要求。
“感情真挚”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这是作文的灵魂。自话题作文诞生以来,题目往往明白无误地要求学生要写自己的经历、体验以及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教育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认识人生和社会,说真话、表真情,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独到见解。
四、话题作文要内容丰富、主题明确
内容丰富,就是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的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的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实;散文中的材料丰富多样等。所以,教师在平时就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只有积累多了,在作文时才能左右逢源。
作文话题篇7
一、认真审题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都是一个词或短语,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语,来缩小其外延。故审题时首先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选材范围。如话题“初三生活的烦恼”,它是一个偏正短语,在“烦恼”前冠以“初三生活”,不仅是为了缩小“烦恼”的外延,更是为了丰富和深化“烦恼”的内涵。如写“初三生活的趣事”、“初二生活的烦恼”等,就不符合题意了。
二、拟好题目
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使内容丰富多彩,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话题作文也和其他非命题作文一样,一定要拟好题目,那么如何拟好题目呢?现在,以“书”为话题,介绍几种常见的拟题方法:
1.加词法。所谓“加词法”,即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尽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饰、限制、补充性词或短语,将宽泛、抽象的话题具体化、形象化,再选择自己熟悉的方面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题目。
2.想象法。引导学生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如《假如世界没有书》、《22世纪的书》等等。指导学生用想象法拟题,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3.拟人法。就是指导学生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如:《书与笔的对话》、《书的自白》等等,这样的题目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4.悬念法。即指导学生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兴趣的题目来。如将以上话题拟为:《书中这样说》、《你同意书中的观点吗?》,这样的题目颇具悬念,能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
除此之外,还可用引申法,引用法拟题,即分析话题的引申义,由引申义来确定作文的题目。或引用与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等加以变更作题目。
三、选好文体
1.扬长避短。文章是写作主体与客体互动的产物,面对同一话题的作文,作者主体素养的高低对文章的成败往往起决定作用,但主体素养千差万别,体现在作者的理想情趣、性格气质、学养专长、生活阅历等许多方面。文本天性,所以宜顺性为文。性格与文体的对应选择也是相对的,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移情更性,也可以使人擅长多种文体。
作文话题篇8
方法一、选择最熟悉的方面切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事物,才不至于无话可说,不至于无真情实感,也容易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对自然、社会、人生等理性思考的高度。比如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可以写与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等之间的误会和隔阂,写其产生、消除的过程,表达只需拥有爱心,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就能缩短、消除心灵之间的距离等主题,也可发表议论,通过对一件或几件典型的事例的分析,告诉大家人与人心灵上有距离,是好或是坏,为什么好,为什么坏。总之,可写的内容很多,只有从最熟悉的方面切入才容易写得生动感人,才容易写得深刻。
方法二、采用寻根究底的方式切入。面对话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根究底,找出问题的结症所在,复杂的问题就会变得简单,模糊地思路就会变得清晰。如话题作文“压力”就可以采用“寻根究底”的方法切入: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压力?怎样对待这些压力?自己有哪些与压力有关的经历?等等。于是,思路便打开了。对这个话题,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立意:压力往往能锻炼人的坚强意志,激励我们不断前进,所以说,我们的成长需要压力。
二、根据话题,展开作文
话题作文在选准切入点之后,就要将其展开,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方法一:把话题作为一种评价展开。不少话题作文用单独的一个词语或一个短语作为话题作文范围,我们可以评价这个词语或短语“是什么”,然后举例加以分析“为什么”,指出应当“怎么办”。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议论文的写作。比如以“承诺”为话题的作文,就可以将其作为一个评价展开,指出“承诺”是什么,分析信守“承诺”这种品质在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作用。写作时,可以从正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分析为何要信守“承诺”,也可以从反面选取典型材料分析失信于人的危害,谈现在社会上的信用危机等。
方法二、把话题转换成一个故事展开。将话题转换为一个故事展开,就是围绕话题,按以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讲述一个故事,表达自己对话题的独特理解。如以“真情”为话题的作文,就可以把它转化为一个故事,可以讲述一个与真情有关的故事;或亲友之间、或师生之间、或邻里之间、活鱼陌生人之间等。选材时,可以选正面材料,表达拥有真情的重要意义。也可以选取反面材料,表现失去真情的后果等。
方法三、把话题分解成一组画面展开。这种方法是在话题允许的范围内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既定的主旨,将几个看似不相干的生活片段或想象场景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组成一幅形象的生活画面。比如话题作文“声音”,就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抽象的声音剪辑成几个场景、画面,组合成一组镜头;可以选生活中美好的声音,表达自己的体验。如歌声、笑声等;也可以些刺耳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感悟。如吵架、噪声等;可以写比喻意义上的声音,如“花开的声音”,也可以写强者的声音,表达自己的理解;可以正面写声音的效果,也可以侧面写声音给人的感受等。
三、总结
作文话题篇9
1998年~200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连续3年,命题只为考生展开联想、想象提供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如,1998年关于考生“自己心理承受力”的话题,1999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今年的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这一类“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供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写法更是可以灵活多样。它的写作旨趣是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要求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命题方式是对束缚学生手脚的写作教条的大***,是对僵化的“叙—议—联—结”的写作模式的大反拨。 从今年的阅卷实践来看,“话题作文”确实***了学生的思想,引发出了多样化的表达。学生的作文也是“丰富多彩”,佳作迭出。从内容来看,有的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生命的意义,有的描述对美的不同的感悟,有的呼唤各逞风采的个性……从文体来看,有一般意义上的记叙文、议论文,也有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散文、杂文、故事、童话等等,甚至还有写得很好的戏剧小品和诗歌,还有书信、日记、招标书、诊断书等应用文。从表达方式来看,有鞭辟入里的议论,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有惟妙惟肖的描写,有意味深长的叙述,有含蓄深沉的抒情。每天都有许多佳构妙作,引得阅卷教师拍案叫绝,击节赞赏。 然而,也有许多学生对这种“话题作文”很不适应,用的仍然是过去的“材料作文”的写法。有的硬从材料中抽象出一个哲理加以论证,这种写法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显得有点隔靴搔痒,空洞浮泛。有的对学者叙述的关于4个***形的这道题目本身进行评论或解释,显得思路局促,没话找话。有的根据这4个***形乱加比附,显得不伦不类。甚至有人只是对“材料”作了简单的扩写。今年的高考作文,第一次采用基础等级加发展等级的评分方法,诸如此类的作文不但得不到发展分,在基础等级中也不可能得到高分。
往者以逝,来者可追。素质教育必然会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而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这种受到师生普遍欢迎的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很有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因此,未来的考生必须掌握这种“话题作文” 的写法。“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并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的“材料”
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并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一个写作的规范,在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方面留给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都很大。今年的考题中就明明白白地写着:“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就符合题意。”“话题作文” 为你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你就尽情地在蓝天绿海中飞跃吧!
作文话题篇10
一 审题及写作范围
本次作文的核心是“学会欣赏”。所谓欣赏,就是指人们用审美的心理、用审美的眼光,对客体进行细致入神的观赏和体味。围绕此话题写作范围很大。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大自然, 欢歌鸣叫的鸟儿, 粲然怒放的花儿,无语凝重的远山, 来去匆促的河流,空旷与落寞的戈壁, 令人怦然心跳峭壁。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人类几千来的人文艺术, 满怀崇敬地去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行字,一幢建筑物。
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欣赏人自身, 因为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沟通, 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 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 可以使人扬长避短, 更健康的成长和进步. 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 同样每一 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学会欣赏是一种爱, 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 世界才能充满爱!
当然还有其他事物。如生活,生命等等。
二 文体及思路
1、一般思路
本次作文的中心是“学会欣赏”,“学会”两个字最重要。为何要学会欣赏,如何学会欣赏, 写成议论文是很容易想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最常见的观点是“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长处”,去“就有道而正焉”等等。写出这样的中心,再加字通句顺,文章的基准分就有了。
2、拔高思路
A 聪明的学生,或者说会写的学生,会在“学会”与“欣赏”两词之间再展开一下,文章就会更深入、更充实一些。如:“辩证地看别人的优缺点”,“如何看到别人身上不被常人注意的长处”,甚至“要学会欣赏别人的缺点”,“会欣赏也要一分为二”,“学会欣赏的目的是‘正己’”等等,在这些方面有所论述,生发开去的文章,往往得分较高。
B 每次作文所给的话题都很宽泛, 的思路是将其具体化, 而围绕话题加前缀或后缀又是很有效的方法。如本次, 就可将话题具体化为 “学会欣赏自然”, “学会欣赏书法”,“学会欣赏建筑”,“学会欣赏他人”, “学会欣赏爸爸”,“学会欣赏老人”,“ 学会欣赏创伤”,“学会欣赏困境”,“老师应学会欣赏学生”,“领导要学会欣赏下属 ”,“农民学会欣赏农民”,“女人应学会欣赏女人”等等。注意这些话题往往是别人最容易忽视的, 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自然会打动阅卷老师。三种文体都可写。
C 本次作文写成记叙文有一定难度, 但是不是不能写, 最常规的思路如“我学会了欣赏父亲”这类题目就可写成一般的记人文章,再如“我学会了欣赏某个同学”这类话题,要保证三条∶第一所记之人是你曾轻视、甚至伤害、如今感到愧疚且有点味道的人;第二结尾围绕话题点题, 并用“时间已过去几年了, 其人,其事使我学会了欣赏别人”这类话进行升华”;第三拟个温馨点的题目,如“你在我眼里最美”、“心香一瓣”等等, 在加上故事本身的分量, 不会得低分。
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1、偏题走调。用不同的眼光看人看事, 这不错, 但以“什么样的眼光”, “什么样的角度”并非本话题中心, 什么样的“眼光”“角度”必须落到欣赏上, 有的文章通篇没有“欣赏”两个字。这当然偏题了。
2、不会议论。有的学生选择了“议论文”,但不懂“议论”。一是通篇写成记叙文,诸如“学会欣赏老师”。另一种是在举例论证时,“例子”中加入太多的记叙、描写。为何欣赏这个人,如何欣赏这个人,不在“为何”、“如何”上做文章,“叙”远远多于“议”,这就不符合文体要求了。
3、空发议论。全文反反复复地唠叨要“学会发现、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为什么”要“发现、欣赏”,“如何”“发现、欣赏”全然没有,也就是说既无“摆事实”,也没“讲道理”,这类空洞文章也为数不少。
4、材料俗套。要会欣赏“平凡人”身上的优点,是大多数学生的论点,而要“例证”这一观点时,则言必称“徐虎”,话还谈“徐素丽”,大量的重复、雷同 ;再就是举身边同学或自己的事为例,根本没有说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阅读少,积累少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