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旋律篇1
星期天的早晨,一阵优美的音乐声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探头往窗外一看,在金色的朝阳中,一群人在跳舞。咦!那不是邻居李阿姨吗?
李阿姨是出了名的“牌贩子”,一休息就一头扎进牌局,一上牌桌就是通宵达旦。一天深夜,一阵“乒乒乓乓”的响声惊醒了左邻右舍。原来琪琪的爸爸出差回来,见孩子一人饿着肚子在家。顿时火冒三丈,一气之下将李阿姨从牌桌上揪了回来。唉!自从李阿姨迷上打牌后,她家就总是“战争”不断。
我忙叫道:“妈妈,你看!李阿姨在那儿跳舞哩。”妈妈走过来,看了看笑着说“是呀,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职工提倡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单位组织了“健身秧歌队”。她们正在为参加市局比赛紧张地排练呢。”
和着音乐的韵律,舞出秧歌的节拍。人们的生活条件好,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在黄州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飘荡着优美的秧歌旋律。奶奶、阿姨们舞动着红色的手绢,为明媚的春光增添着无限生机,这优美、动听的旋律不正是春天最美的旋律吗?
春天的旋律篇2
这里记录的,是五位花季女孩在春天里的留言:
娟娟的留言:
听,冰封的小河融化了!那清澈的水潺潺的流着,向它所路过的任何一寸土地诉说着对于春天的渴望。瞧,青草冒芽了!你听到那窃窃私语的声音了吗?那时他们在互相诉说春的信息,传送春的礼物。
小小的留言:
春雨是春天的音符。它滴在了初醒的大地上,那是“哆”;它滴在幼嫩的青草上,那是“来”;它滴在含苞的花枝上,那是“咪”;它滴在吐翠的藤蔓上,那是“发”……
茜茜的留言:
是远方那燕儿又回来了吧?我听见你清脆的鸣叫,你飞得快极了,草坪中,传来一阵阵童趣,这就是万物中最美妙的声音,因为孩子的心灵总是晶莹透亮的,所以他们发出的声音也是晶莹透亮的,他们就像一群未开放的花苞,一群将要开花、结果的花苞。田野中,孩子们在欢呼、在跳跃,成了一个个放飞理想的小天使,那一个个寄托着理想的风筝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另外,大家的心情也在变化着,变得喜悦、欢快。
雅文的留言:
是远方那燕儿又回来吧?我听见你清脆的鸣叫、你轻盈矫健的步子了。你飞得快极了,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你带来了春的快乐,那是弦乐的声音。树杈上,黄鹂在歌唱,唱得美极了,就像小伙伴一起玩闹时天真爽朗的笑声,你肯定也是位大歌唱家吧?
春天的旋律篇3
————济南、曲阜行
青岛市少年宫城阳培训部
五年级写作班:江宇晨
指 导 教师:李玲芸
济南是我们山东省的省会,也一直是我向往的圣地。而老舍的那句“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也一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所以,当爸爸妈妈告诉我要去济南的时候,我欣喜若狂。
带着期待,带着欣喜,我们一路前行,来到了济南。一下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真热呀!”我不由得说了一句。“是啊,济南是中国的四大火炉之一呢。”爸爸说。“噢,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站在济南市郊,放眼望去,一幢幢整齐而古朴的楼房映入眼帘,与我们的城阳有着一股说不出的不同。也许,这就像妈妈说的一样,济南是一个有着历史的古城,它所体现着的是一种睿智,一种积淀,而不是现代化。
下午,在一位叔叔的带领下,我们共同参观了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的千佛山。一进门,各种姿态的佛像林立在路旁,他们或站或卧,或醒或睡,好像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丝,我们一步步登上了千佛山顶端。站在山顶,我又一次眺望远方,整个济南城尽收眼底:绿树掩映下,济南城如一位儒雅的绅士,大气,风度。远处,一座座刚刚建起的高楼大厦,如异***突起般地俯视着济南的每一方水土,又似在仰望着长空,呼唤着远方的客人。明白了,千佛山之所以被称为济南的名胜,我行跟他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吧。
很遗憾,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没有来得及参观济南的别处风景,便急匆匆地赶到了曲阜古城。听妈妈说,曲阜市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12处,被称为中国书法艺术宝库的孔庙、"天下第一家"的孔府、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另外,黄帝出生地寿丘、中国金字塔少昊陵、后圣颜庙、元圣周公庙以及尼山古代建筑群、九龙山汉墓群等,也都闻名遐迩。新建的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孔子精华苑等新景点也成为世人所景仰、所向往的旅游胜地。游览曲阜,可以装载进背包的古城特殊印记就是曲阜三宝了:碑帖、楷雕、尼山砚。百闻不如一见,当我们的车子驶入曲阜古城时,一股浓浓的文化味扑面而来:古香古色的城墙,威武气派的石狮,处处透出曲阜的古老,曲阜的底蕴。
春天的旋律篇4
春天是雨水,让所有的心灵滋润,春天是花朵,让一切美好绽放;春天是清风,让所有的胸怀舒畅;春天是枝条,让一切生机蓬勃向上;春天孕育着无数的飞翔,春天滋生着无尽的梦想,春天澎湃着无穷的力量,春天流淌着无穷的力量,春天是睁开眼的第一抹曙光,花丛中的蝴蝶悠悠飞扬;春天上船儿扬帆,在希望的大海中远航;春天是动人心弦的序幕,刚刚打开,剧情里还充满着无限的希望。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
我爱春天,因为春天是美丽的季节,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欣欣向荣的季节。
初一:菲莉克斯
春天的旋律篇5
春天,蜇虫昭苏,一切可爱的生灵充满了活力,尤其是那可爱的燕子.我常在电线上搜寻,因为电线上的它们,像五线谱上的小巧玲珑的音符,配着 “唧啾”的叫声,在鸣奏着春天的第一乐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绵绵的春雨,是它润醒了小草,润开了报春花,告示我们春天来了.小草钻出了地面,新奇的张望着;杨柳摆着腰肢,随风舞蹈着;报春花鼓起小喇叭: “春光,滴答滴答. ”无数的袅袅之音相互交融,把春之旋律推向了高潮.
渐渐的,那寒意犹存而不乏温馨的初春的风穿亭而过.是它轻轻拂醒大地欣然睁开了惺忪之眼,随即又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还有盈盈的春水?r?r的流着,流过树林,流过原野,流过村庄,一路上唱着歌儿,哼着曲儿,越流越欢.春之旋律随即趋向缓和.
蒙蒙细雨中,农民伯伯在田野里弯腰劳作.他们的身影浮在雾里,时隐时现.终于,他们为春之旋律描出了最完美的尾声!
春之旋律让春牙破土而出,让枝叶纷披,让山色返青.听到了吗?他亦在召唤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拿起你的笔,书写吧!
春天的旋律篇6
关键词:黄虎威 《巴蜀之画》 民族特色 钢琴作品
黄虎威先生是中国当代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风格音乐创作的研究与实践,在探索中国音乐风格的道路上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用钢琴这个乐器来表达我们民族的情趣与思想感情,让人们从中去感悟中国钢琴作品特有的艺术魅力。
《巴蜀之画》这部描绘巴山蜀水无限风光,歌唱巴蜀人民的美好生活的钢琴组曲,是作曲家黄虎威在1958年采用六首四川民歌的旋律创作,这是一部带有浓郁民族色彩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中国作品。
一、《巴蜀之画》的音乐风格
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大量运用。黄虎威一直都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振兴,几乎黄虎威所有作品的音乐素材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中国民族民间的音乐素材。这些音乐素材的运用给他的音乐打上了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印记,《巴蜀之画》的六首曲子几乎都是原样引用了四川汉族和藏族的民歌素材,在曲中模仿了四川藏族民间音乐的特殊节奏。
《巴蜀之画》的音乐作品标题也是颇具考究,组曲从《晨歌》开始,以《阿坝夜会》结束,描绘了一天从早到晚的生活景象。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巴蜀的山水及风土人情,对四川风景进行描绘,描绘了巴蜀各地一天中最有特色的风景,但没有对风景详尽的***解,描写具体风景时很少描绘情节而是重在写其意境。
《巴蜀之画》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创作手法。把民族乐器的音色还有对织体写法的模仿和民族风格旋律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大量五声性和声。还使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转调手法。这些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创作手法的大量运用加深了作品的民族特色。
二、《巴蜀之画》旋律中的民歌
《巴蜀之画》中民歌素材的运用在黄虎威众多作品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在四川省汉族和藏族的人口是最多的,黄虎威用这两个民族的民歌作为素材写了这首组曲,组曲一共有六个小曲,都是取材于四川民歌。四川汉族民歌和四川藏族民歌各有三首。组曲中的六首民歌都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和旋律的特点丢弃原名,重新命以标题,更加贴切地概括四川的山水风景和人民的生活情景。把民歌素材自由运用最大化。
《巴蜀之画》这部由六首四川民歌为主题材料创作,用音乐描绘生活情景的抒情组曲,几乎全部采取原始的民歌音调为主题材料,是部与人民生活和自然十分贴近的音画式作品。
第一首《晨歌》取材于汉族蒲江民歌《割草歌》,旋律简短精辟,描绘出四川盆地地区清晨烟雾缭绕的美景和空气中清爽的春天的气息,单纯朴实而美好。
第二首《空谷回声》取材于藏族民歌《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描绘了山里的一种意境,山谷间飘飘荡荡清爽的回声。通过对重复演奏旋律,在不同的音响层面上表现了悠远空旷却又含着大自然造化情趣的空谷回声。
第三首《抒情小曲》取材于汉族民歌情歌对唱《隔河望见姐穿青》,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旋律优美舒缓,曲调抒情质朴。中段右手的高音音型形象而生动地模仿了潺潺的溪水声。
第四首《弦子舞》取材于阿坝藏族地区的民间歌舞。欢快明亮的旋律在高低声部上的游动,高低声部交叉旋律的力度对比和伴奏音型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藏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各自不同的舞步,场面热闹,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第五首《蓉城春郊》取材于四川汉族民歌《大河涨水》,乐曲描绘了景色秀丽,物产丰富,充满春天气息的川西平原。曲调宽广自由,乐曲结束有模仿鸟叫声,生动活泼,更增添了春天的气息,把美景描写的活灵活现。
第六首《阿坝夜会》也是引用了阿坝藏族民间歌舞曲的旋律,描写从傍晚到拂晓的民族风情,更突显了民族特色。奔放热情的旋律,欢乐的歌舞,热闹的场面把藏族人民豪迈的性格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
三、《巴蜀之画》旋律中的模仿
《巴蜀之画》不仅旋律全部引用民歌,旋律中还有各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模仿,更是增加了曲子在描绘各种景象时的生动形象。
其中有对模仿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模仿。组曲第一首《晨歌》第二小节和第六小节在高音区的装饰音用非常弱的力度做了一个短小的填充,像是在模仿露珠滴落的声音,清脆动听,惟妙惟肖。第三首《抒情小曲》,左手低音部重复主旋律,右手高音部持续的六连音的伴奏,用具有五声性调式特点的音群模仿潺潺流动的溪水的声音,特别逼真,特别形象。第四首《弦子舞》的主旋律开始在低音声部,而高音声部的伴奏是在弱拍用和弦断奏,模仿弦舞的节奏和跳舞时发出的“踢挞”声。在《蓉城春郊》结尾处,用同样类型的方法模仿鸟叫声,生动活泼,把春天虫鸣鸟叫的景色描绘得活灵活现。
还有对民族器乐等的模仿,在《蓉城春郊》第一乐段结尾处,模仿笛由慢渐快吹奏的颤音,给人一种不一样的听觉感受,表现出一种含有乡土气息的繁荣春景。第五首《蓉城春郊》第一乐段,旋律引自四川汉族民歌《大河涨水》,激情宽广的主题旋律一出来,就让人感觉大河涨水的气势,采用了分解和弦琶音式的伴奏织体, 与主旋律密切相关。如春水一样连绵不绝,并在旋律长音和停顿的地方进行旋律填充,让人不经回想起春意昂然的巴蜀风光和田园般欣欣向荣的春季景色。《阿坝夜会》中的藏族舞蹈,也是用了模仿手法,高音部旋律中由跳音和小连音线结构而成句子,热情活泼,洋溢着欢乐气氛。低音部跳动的连续五度,犹如敲击的鼓声和踏着舞步的皮靴声,粗犷而有力,热情而奔放。
四、《巴蜀之画》的民族风格演奏特点
(一)突出旋律的民族性
旋律是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巴蜀之画》的旋律都是当地的民歌旋律,在演奏时要突出旋律主题,塑造好旋律线条。要弹好旋律,就必须分析乐曲的地域特点,熟悉地方语言的特色,旋律的进行方法,以及作曲家独特的创作手法。在旋律的句子的划分上,尽量多的句子连贯起来,如果句子太短气息连接不过来就很容易散。四川汉族民歌具有四川人旋律柔中带刚的性格特点,因此弹奏时表达渐强时不需要太过用力,不宜起伏过大,触键一定要控制手指的力量,不可太用力过满。要仔细认真地区分旋律中的很多装饰音,不可以把所有装饰音都弹奏成一种。演奏者还必须了解其声韵特点,体会旋律的不同韵味。就应该多听听地方民歌和各地方言,一定要认真研究每一首曲子所表达的内容和所涵盖的内涵,做到从细节到整体,外表到内涵的各个方面来自然完整地把作品的特色表现出来。
(二)音色与踏板
《巴蜀之画》是从六个不同的景像,不同侧面,用音乐来描绘巴山蜀水精致优美风景画和风俗画的音画式钢琴作品,情感朴实而真挚。
第一首《晨歌》整首曲子都是在mp上做细微变化,右手有三处标有ppp的地方,要十分轻柔但又要有清脆的声音,表现云雾缭绕、滴滴露珠的情景,整首曲子色彩柔和暗淡,要根据所要表现出来的音色合理触键,用力和踩踏板。
第二首《空谷回声》是需要运用左踏板使力度在mf与ppp之间产生对比 。在标有una corda和tre corde处,脚要比音符弹奏稍稍提前完成动作。演奏时一定要干净清晰,要抓住原曲调中高、亮、清的特点,触键要集中,充分准备好再下键,把音弹到底,弹实在,弹出干净透彻的声音。
第三首《抒情小曲》,旋律好似一对情人置身于一个优美的环境中看着优美的风景在对唱。右手六连音五声性音型仿佛溪边流动的水声,柔美清澈,弹奏时要清晰均匀,流动逼真,带着一种亲切的情感去把改表达的音色弹奏出来。
第四首《弦子舞》开始部分是男性的舞蹈节奏步伐,力道要足,跳音一定要活泼跳跃,第7至10小节则像女性柔美轻盈的舞姿,因此对比要明显,要表现出不同的画面,音色和踏板的表现至关重要。
第五首《蓉城春郊》是《巴蜀之画》组曲中情绪最饱满,情绪抒发最淋漓尽致的一首作品,曲中很多处都有表情术语,更需要把力度、速度记号与音色、踏板和触键一起整体考虑。
第六首《阿坝夜会》左手伴奏用跳动的连续五度,鼓点的声音模仿藏族舞蹈的粗犷有力,热情活泼,把夜晚载歌载舞的欢乐画面刻画的惟妙惟肖,有几处表现藏族音乐鲜明特色的有几处sfz力度标记的地方是带有鲜明特色的藏族音乐特点,提示了作曲家所要强调的意境,演奏时要体现出来。
(三)整体风格把握
《巴蜀之画》组曲,每首篇幅短小精致,手法简洁质朴,以较少的音符表达更多更深刻的情感和描绘最美的风景画面。处理时要细心推敲,每一句之间要有句子的呼吸,每个音之间都要连贯畅通。要表现出中国语言一字一韵的语气,演奏时还要注意表情术语下的乐句,更细致地处理其中的感情之外,更是要把握整体的风格。《晨歌》、《空谷回声》和《蓉城春郊》都是描绘自然景象,演奏者应感觉置身于大自然的山水中。《抒情小曲》、《弦子舞》和《阿坝夜会》描绘的是生活情景。因此,在弹奏这些曲子时要抓住每一首曲子的特点和中心,表现出每首曲子所描绘的特定的画面,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淡适度,而又有细微的变幻,这样才能让旋律发展得有动感,有高潮,有激情,有生命力。
五、结语
《巴蜀之画》是中国近代优秀的组曲之一,黄虎威先生以自己特殊的音乐语汇表达了对巴山蜀水的真切感悟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让听者感受到一颗淡泊旷达,深情美好的心,正因为如此这部以单纯质朴的音乐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普通劳动者生活为主的作品,自诞生以来逐渐被广泛流传,被不断演奏,也体现了黄虎威用以表现民族特色的娴熟作曲技法。以汉藏民歌为题材,民族文化为背景,充分结合了民族音乐的特点,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传统的技法与现代的演奏技巧巧妙的融合,选用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旋律,谱出了这部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对于钢琴民族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参考价值。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度校级课题“当代巴蜀音乐巨匠――黄虎威器乐作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b25。
参考文献:
[1]华明玲.朴素的音乐语言、深厚的民族情感――黄虎威钢琴作品研究[J].人民音乐,2004,(05).
[2]杨斐.论黄虎威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分析与演奏教学[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春天的旋律篇7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在音乐教学中用游戏法进行教学,贯穿适合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与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吻合的。在教学《布谷》一课时,我让学生扮演布谷鸟,飞到森林,飞到草丛,飞到田野,飞到树林,学生很有趣味的飞着,感受着音乐带来的美,熟悉了音乐的旋律,为下一步演唱该歌教学做好了准备。学生在玩玩乐乐中学习,轻松愉快,效果好。
二、哼唱法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在哼哼唱唱中熟悉了旋律。在教学《旅行之歌》时,我让学生随着旋律哼唱,可以用“等,大,路,呜"等字的拟音进行哼唱旋律。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旋律,让歌曲学习变的简单,让歌曲学习更加有趣。
三、发现法
发现法是音乐教学常用的方法,用发现法,让学生找出旋律的不同,与相同,让学生发现附点节奏在旋律的什么地方。顿音记号的演唱效果,旋律的强弱对比,哪里强,哪里弱等等。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与新课程改革相符的。比如,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我在引导学生分析旋律时,我演唱旋律,请学生说说,哪里的旋律相同,学生很快发现一三两句相同,自我发现。在顿音记号的地方,我启发学生:“为什么这里老师唱的跳跃?”秘密在哪里?学生就发现了倒三角,顿音记号的标记。还知道了它的表现效果。然后我进一步引导,为什么要用这个记号?你们想想小鸟歌唱春天时,心情变得怎么样了?学生回答,小鸟更活泼了,心情更愉快了。
四、情境法
为学生挖一个情境的池塘,范唱,听唱,自学学生学的快乐,比如,在学习《旅行之歌》时,一开始我说,春天来了,让我们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吧,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旅行吧。接着我播放《旅行之歌》的伴奏旋律,学生踏步,拍手熟悉旋律,然后我说,目旳旳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春天的景色?”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七嘴八舌,说出了自己眼中的春天。孩子们旅行累了,坐下来,我们一起唱唱旅行之歌吧。学生听了范唱第一段,很快就会唱了,孩子们唱好了歌以后,然后我说,我们一起玩游戏吧,学生开心了,接着我宣布游戏规则,请出学生走双圆行,两路纵队,其他学生唱歌,同时在“啦啦啦”处按节奏拍手。这样达到了一遍一遍的复习歌曲,巩固的作用,同时通过走队形,锻炼了学生的节奏,节拍感。第二段歌词,我继续创设情境,天色晚了,让我们唱着歌回家吧,先来读读歌词,“夜幕快降临,快降临,啦啦啦……”然后听唱法学习歌曲。最后全体学生站起来,边踏步边唱歌“回家”。整个教学充满情境,学生饶有兴趣的学着,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演唱。
五、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率,让学生扮演歌曲中不同的角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比如在教学《布谷》一课,我让学生扮演布谷,演一演歌曲,当唱的高就飞的高,当唱的低就飞的低。更好的掌握了音高概念。也理解了歌曲唱了什么。
六、总结
春天的旋律篇8
一.通过节奏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音乐的骨架,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而节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如时钟的摆动,公鸡的打鸣,火车的开动等,让学生根据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来学习一些较难掌握的节奏,并再进行创作不失为掌握巩固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如学习x.x的附点节奏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夏天知了的叫声知.了知.了,然后给定学生一句歌词如“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让学生创作出不同的包含x.x的节奏形式,有的学生创作成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也有的创作成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很容易地掌握了x.x的节奏。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读歌词,按拍号写出各种节奏”的练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编出两种以上节奏,较常见的如“大雨下来哗啦啦啦啦,小雨下来沙沙沙沙”,很多学生会发表不同的看法:“我想把四个沙的节奏写成沙沙沙,把小雨如丝的情景表现更贴切。”“我也改动两个地方——大.雨下.来,这样能突出大雨的大和落下来的猛。”学生尽情发挥,用不同的节奏描摹出大雨小雨落下来的不同形态。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拍手、跺脚、捻指的节奏或打击乐器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只要稍加指点便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学生的创作可能不成熟,不完美,但是,他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通过歌词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歌词包含较多的文学性的东西,在音乐课上进行歌词创作,既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水平。老师可以根据原有歌词让学生进行歌词再创作。如学生在学会歌曲《春天里》后,老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春天里除了有太阳、青蛙、燕子、花儿这些景物外,还有哪些可爱的景物呢?你能不能再创作出另外的歌词来呢?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创作出许多不同的歌词来,有的是“春天里鲜花眯眯笑,春天里蜜蜂嗡嗡叫,春天里蝴蝶飞呀飞,春天里歌声多美好。”有的是“春天里小草眯眯笑,春天里布谷布谷叫,春天里小鸟飞呀飞,春天里小朋友多快活。”学生们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调动起来了,在创作中体会到了乐趣。根据简短的旋律进行歌词创作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老师只要引导得法未尝不可以进行尝试,例如5123--|53423--|1345--|53421--||是一段比较抒情的旋律,老师可以给学生多听几遍多哼鸣几遍,让学生感受旋律的情绪特点,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创作出一首完整的歌词。有的同学创作了题为《春天来了》的歌词:
5123--|53423--|1345--|53421--||
春天来了,小鸟飞来了,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
有的同学创作了题为《校园多美丽》的歌词:
5123--|53423--|1345--|53421--||
校园里,柳树发芽了,花儿开了,我们多快乐。
学生们唱着自己创编的歌词,其乐融融,在创造中提高了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想象能力,同时在创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通过旋律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旋律创作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是事实证明只要老师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训练并能在训练中注意利用各种方法,由易到难,学生完全可以创编出简单的旋律。开始时可以利用为乐句添上音的方法,如5()|32--|,有的学生添上了6532,有的学生添上了3235,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做完这样的练习后,老师可以给定学生几个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创作,如给定五个音do、re、mi、sol、la按XXXXX节奏进行接龙游戏,即兴唱出旋律短句,开头的音必须与前一位同学唱的最后一音相同(即鱼咬尾),11123323233566553221
学生在游戏中反映敏捷,临场发挥灵活多样。有了一定的创作基础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简短的旋律创编练习了,如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带进一定的环境中:春天的早晨,鸡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他们唱歌唱得可欢啦,鸡妈妈唱:叽叽叽,我的孩子真可爱。小鸡唱:叽叽叽,我们爱妈妈。学生根据歌词的意思可以创作出很优美的旋律,如鸡妈妈唱:
555|3235|323||
叽叽叽,我的孩子真可爱。
小鸡唱:
111|2123|1--||
叽叽叽,我们爱妈妈。
学生通过简单的旋律创作,可以发展他们的调式感,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四.通过动作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春天的旋律篇9
歌曲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众所周知:歌曲教学万变不离其宗的,即:旋律、歌词、情感表达三部分。传统的歌曲教学下,导致了:喜欢音乐的学生却不喜欢音乐课,爱唱歌的孩子却不喜欢唱音乐课上学的歌。究其原因应归结于传统的小学歌曲教学的两种现象:一种是过于注重说教、灌输,专业色彩太强,在这样的音乐课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说:声音位置再高一点、注意气息的支点……另一种现象是教师不做任何要求学生自由演唱。在没有引领和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唱,这样的教学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学生不仅在歌唱能力上得不到提高,更有甚者会造成学生声带的损伤,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这就是喜欢音乐的学生却不喜欢音乐课,爱唱歌的孩子却不爱唱音乐课上学的歌的原因。
新课改的理念为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实施歌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尝试着摸索出一套以音乐为本,体现新课改理念,以学习兴趣为先导,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歌曲教学模式。
一、突出听觉特性,借助直观明了的教学手段,唱好旋律
旋律又被称为曲调,是建立在调试和节拍基础上,由高低、长短、强弱不同的乐音,按一定的序列组织起来的单声部进行的线条。笔者认为,旋律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呈现出来,这就是――听觉渠道、视觉渠道。我们都知道: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当旋律从听觉这一渠道呈现给学生的时候,总有一些有特点的乐句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们或者是反复出现的,或者是朗朗上口的,就像流行歌曲中总有几句让人一听就能记住一样。抓住听觉的这一特点,教师精心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先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抓住学习的兴奋点,提高学习效率。
旋律还有一种呈现形式,那就是视觉呈现,在传统的歌曲教学中,照着乐谱唱旋律,恐怕是教师们最头痛,也是学生们最痛苦的事情,密密麻麻的音符还有不同的时值,顾了这个落了那个,真的让孩子们焦头烂额。根据这一状况,结合作品的风格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设计了大量的生动、直观的***谱,辅助学生进行歌曲旋律的学习。例如:学习歌曲《报春》时,结合作品“春”的主题设计了这样的***谱:花朵的高低代表音高,红花代表四分音符;重叠的黄花代表二分音符;含苞未放的花蕊代表休止符;绿叶代表小节线;枝条勾勒出旋律线;与字母谱结合使用,降低了识谱的难度。色彩艳丽的画面,直观明了的音高、时值概念,令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很好地解决了音高、节奏等识谱教学难点。
二、结合年龄特点,借助妙趣横生的游戏,记忆歌词
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内容的选择,很好地关注到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歌词非常适合小学生演唱,但是四十分钟毕竟有限,学生需要掌握旋律,熟记歌词,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还要有感情地演唱。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不简单。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动脑筋、想办法,因势利导,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熟记歌词。针对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些活动:
1.抓住关键字,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边演边唱,辅助记忆
例如: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中唱到:蓝蓝天空飞彩霞,骑上了我的小红马,挥动鞭儿唱起歌,草原就是我的家。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听歌词,边听边看老师的表演,然后自己也来试一试。这样三遍下来,95%的学生都能熟练地记忆歌词了。又如:教授歌曲《母鸡叫咯咯》时,教师发现:其中有几句歌词学生总是记不住,于是教师就抓住这几句词的特点: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母鸡、母鸡叫咯咯!鸡蛋已生落!带领学生们即兴创编动作,边演边唱,两遍下来学生们就牢牢地记住了歌词。
2.捕捉有代表性的画面,辅助歌词的记忆
例如: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中唱到:春雨唱歌呀滴答滴答,春风弹琴呀沙沙沙沙,春类打鼓轰隆隆隆,春水鼓掌哗啦啦啦……在第一个班讲课时,学生总是把歌词记乱,于是笔者设计了简笔画,将语言转换成直观的画面辅助学生快速记忆歌词,教学效果很好。
三、激发参与热情,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情感,表现音乐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感、激活想象的艺术,“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歌唱教学的目标。歌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等学生全部唱会了歌曲之后再去进行情感处理,这样做,人为地将情感与音乐分离开了,变成了为了表现而表现,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因此,笔者在歌曲教学中,注意到各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实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表现音乐作品。笔者认为课堂歌曲教学不同于合唱团或者专业的声乐训练,歌曲处理应渗透于新授的各个环节之中,时时处处围绕歌曲的主题营造氛围,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增强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
1.巧用有感而发的话语,渲染激动的心情
例如:教授《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共鸣。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有一首歌中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是的,是妈妈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给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长。此时此刻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妈妈我爱你!”“妈妈谢谢你!”“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长大了一定好好孝敬您!”……孩子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是那么的真挚感人,这是孩子们真情的流露,感动了自己;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周围的所有人。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演唱,效果可想而知。
又如:学习歌曲《春来了》,教师启发学生:“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他充满着希望,我们从鸟儿的叫声中找到了春天,从人们的笑容中找到了春天,想想看你还能从哪里找到春姑娘的影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回答。
师:“春天是如此的美丽,请你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生:“春天你真美!”“春天你太美了!”“我想在绿绿的草地上打滚!”“春天我爱你!”然后教师引导:“让我们一起投入春的怀抱,试着用美妙的歌声来赞美春吧!”学生们在激情的语言引导下,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
2.情到深处,踏歌起舞融入音乐
情动于中,则舞之蹈之。根据歌曲的风格、特点编排舞蹈动作,去体会、表现歌曲,是许多音乐教师在歌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春天的旋律篇10
一、色彩迷离的诗境美
音乐的造型,是在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模仿或再现而得来的。日常生活中的鸟鸣、雨滴、风吼、海啸、奔马、列车奔跑等,体现了事物的各种声音、运动的节奏形态。旋律在模仿它们的同时,还需要借助和声与织体等其他手段,为其造型涂上一层感彩。因此,在丰富和声织体的衬托,调式变化音级色彩的闪现下,造就了迷人的音响。音乐中洋溢着创造性想象,节奏在有序中变化,并在变化中统一。
如《春,祖国的春天》(瞿琮词、郑秋枫曲),这首歌曲在旋律中运用了以声摹声、动态比拟的手法,描绘出诗的意境。旋律节奏变幻丰富,灵活的三连音音刑跳跃奔腾在旋律与织体中,深情欢愉的音调似布谷鸟的歌声在天空回旋、在大地荡漾;中段明亮婉转的歌声中不时闪现着的调式变化音级,犹似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三连音、五连音、七连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时而在高音区漂浮、时而在低音区回响,把布谷鸟鸣唱、欢跃表现得淋漓尽致;曲终钢琴部分左手三连音的连续下行,右手清脆亮丽的和弦琶音处理,增强了空间的移动感,形成了歌曲旋律独特的诗境美。像这样的以声写景、纵横交织的旋律手法,在新时期此类题材的作品中较为常见。如《科学的春天来到了》、《走向绿洲》、《大海一样的深情》、《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等作品,或用音色、音区、和声的变化来比拟事物的色彩,或用旋律线条的曲折来比拟事物的动态,或用和声、音区、力度、织体的造型来比拟事物的空间层次,或用主题贯穿的手法使整个旋律在各个声部变化、发展。这些都大大反映出在旋律中纵横交织的多声思维方式。使得艺术歌曲的旋律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并引导听众进入到更大范围的时空去进行审美体验,令他们感受到一种新奇、新颖之美。
二、气质独特的入俗美
旋律的入俗美,主要是指透过旋律外部的运动形态,体现隐含在旋律内部的深层民族文化内涵。它包含着歌曲所描述的民族风情、民俗生活与旋律易于为群众所接受等方面的内容。运用民族调式与音调进行创作,使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色彩,在作品中反映民族的生活、情感以及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是体现旋律入俗美的重要基础。这种入俗不是一味地以强调旋律的通俗来降低艺术歌曲旋律的标准,而是指旋律在自然、流畅的基础上所体现出的民族神韵。其基本特征是返璞归真、平易近人。
中国艺术歌曲的旋律风格从赵元任到当代都具有民歌、戏曲与说唱音乐等多样化的风格特点。运用诗词语言的旋律结合进行形象塑造、意境刻画、情感表达、体现歌曲入俗美的作品也有很多。如冼星海为宋代词人朱敦儒所作的《杨柳枝词》,以民族F宫调为主调,G商音环绕其间进行为特色,融戏曲唱腔中拖腔、甩腔、挑腔等元素为一体,为渲染伤感的情调寻找到了音乐与文学这两种艺术的交合点。
三、调织的对比美
艺术歌曲创作中运用调性变换的手法创新旋律,在调性扩展的框架内增强艺术歌曲旋律的魅力,是旋律创作的又一有效途径。变换调性,在充分挖掘和运用调性对比手法的表情意义上,比在单一调性框架内创造旋律又多了一种手段,它可以增加旋律的活力,可以在调性框架内创造出新的语言和新的表情,可以在对比中获得新颖别致的旋律,使旋律产生对比美:
在舒曼的《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中,和声对于旋律写作的影响使旋律体现出调性对比的特点。大量的离调和弦、转调和弦、和声模进等手法的运用,使旋律自然地用现了大量的变化音,与旋律中动机式展开的音乐发展手法交织在一起,获得音乐展开的动力,并使音乐在抒情性与叙述性之间转换自如。
四、挥洒自如的动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