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篇1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
2、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白居易
3、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 白居易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
5、量才授职,则***成事举。—— 白居易
6、称其任,则***立;枉其能,则事乖。—— 白居易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地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
8、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穷人。—— 白居易
9、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白居易
10、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白居易
1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
12、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
13、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白居易
14、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出自:唐•白居易《咏牡丹》怜:怜爱。皎然:洁白。—— 白居易
1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
1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
17、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1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19、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白居易
20、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
21、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出自:唐•白居易《折剑头》 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 白居易
白居易篇2
北宋人惠洪所撰《冷斋夜话》中记载着一则白居易的轶事――“老妪解诗”,说白居易每作得一首新诗就把它念给一位老婆婆听,如果她能轻松理解,即把诗录进诗集;如果诗中还有老人不明白的地方,他就继续修改,直到她能够理解为止。像白居易这样力求普通民众能读懂自己诗歌的诗人在当时是相当少见的,因为在中唐之前,诗歌所代表的是一种高尚、超逸的趣味,凌驾于世俗生活之上,诗歌中所展示出的诗人形象也往往迥异于普通人。但中唐诗人白居易的想法却与众不同,他更愿意做一个闲适的普通人,歌颂人间烟火。
即使身处唐代众多诗歌天才之中,白居易仍当得起天才的名号。他六岁学作诗,九岁通韵律之学,十六岁即携诗至长安拜谒当时的京城名流顾况。顾况一看到白居易的名字,不禁打趣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他读到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立即被其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生命意识以及对生死枯荣之理的深邃洞察所触动,于是发出了“有才如此,居亦何难”的赞叹,白居易从此声名鹊起。年轻时代的白居易立志建立功业,任翰林学士期间,多次直言进谏,树起很多***敌。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白居易率先上书请求追捕凶手,被指责僭越职权,后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江州任上创作了流传千古的《琵琶行》。元和十三年,又改授忠州刺史。两年后被召还京,但不久又因无法忍受朝中的朋***倾轧而请求外放,任杭州、苏州刺史,从此不再热心***事。白居易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做地方官一方面可以远离波诡云谲的京城***坛,另一方面也可以照常享受朝廷的俸禄,不必像陶渊明一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称自己的这种处世方式为“中隐”,并作诗道:“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似复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较为悠游的生存环境,使白居易可以放松身心,安闲地体会和歌颂日常生活之美。
二
在白居易之前的唐代诗坛,将饮食作为诗歌题材是非常个别的现象,除杜甫偶然在诗中提到饮食之事外,极少有诗人在诗中对自己的日常饮食津津乐道。在这方面,白居易算得上一个开创者。他常常由衷地赞美自己吃到的饭食有多么鲜香可口,虽然他常吃的不过是现蒸的白米饭和鲜鱼而已。《饱食闲坐》诗中说:“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在他笔下,稻米香甜,鱼肉洁白,仅观其颜色就特别能够引发人的食欲。他对食物怀着一种感激和珍视之情,即使是最普通的饭食也能带给他非常大的满足感。除吃饭之外,白居易诗中关于饮茶的诗也特别多,他喝茶时并不注意那些繁琐的技术和精致的程序,而是悠然适意,想起便喝,如《食后》说:“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食罢便睡,睡醒发觉有些口渴,就喝了两杯茶。这时候抬头看看日色,原来已经快要到黄昏了――只有生活节奏如此缓慢,心中又毫无滞碍的诗人才能够体会到尘世生活的真正乐趣吧。
《寄胡饼与杨万州》诗是白居易48岁时在忠州任刺史时所作:
胡麻饼样学京都,
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
尝看得似辅兴无。
据《一切经音义》和《缃素杂记》记载,胡饼本是西域人的主食,在汉代传入中国,后来又经过一些口味上的调整,唐代时成为极为流行的食物。在唐人沈既济的传奇《任氏传》中,长安升平北里的坊门之内就开有胡人经营的胡饼店,此诗中的“辅兴”,是长安西北位于宫城最西部的一条街道的名字,那里的胡饼店是长安最有名的。白居易十六岁入长安,应当对辅兴店的胡饼滋味非常熟悉吧。此诗的写作契机是白居易在忠州吃到了和长安一样好的胡饼,非常兴奋,急忙寄一些给好友杨万州,请他也品尝一下这长安胡饼的滋味。“面脆油香”文字平白浅显,非常口语化,透着一股日常生活的温煦之意,读后仿佛能嗅到那刚出炉的胡饼所飘出的诱人香味。而“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一联则透着一股欢呼雀跃的劲头,白居易对能够在忠州这样的荒僻之处吃到如此美味的胡饼感到非常得意,因此对杨大使说:“快点尝一尝吧,我觉得它的滋味比长安辅兴店的还要好呢!”杨万州是白居易的好友,也是一个老饕,白居易还有一首寄荔枝给他的诗――《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
摘来正带凌晨露,
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
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
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
愁君得吃是何年。
清早摘来的荔枝还沾着晨露,托顺流而下的快船寄给朋友。新鲜的荔枝颜色鲜红,几乎与我所着的绯色官服融为一体;荔枝的果肉晶莹剔透,与你的银印互相辉映会更加好看吧。盛放在筠笼里的荔枝还带着枝叶,秀色可餐,几乎可以入画。听说你最近要种荔枝树,等到荔枝结果要到什么时候!所以还是寄些给你吧!与《寄胡饼与杨万州》相似,此诗语言平易朴素,没有华丽的藻饰,也无高超的技巧,而是用平实的语言写出对荔枝的赞美,以及对杨大年的关切之情。这样浸透着人间烟火的诗句,是白居易对中唐诗坛的重要贡献之一。
三
本来,白居易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已经使他的诗风整体呈现出俚俗的倾向。但白居易并不以为意,他真心地爱恋尘世生活,发自肺腑地赞美日用之物,以至于常用一些俚俗的日用品作为喻体去比喻大自然中清新灵动的花木山水、雨雪星霜。这样的比喻在他的诗集中比比皆是,如《晚春重到集贤院》中的“隔墙榆荚撒青钱”,《答客问杭州》中的“湖号钱塘一盆油”,《南塘暝兴》中的“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等。在这几个比喻中,白居易分别把榆荚比作青钱,把钱塘水比作一盆油,把风荷比作破扇子。这样的比喻大大增强了白居易诗歌的俚俗感。
作为文学技巧的比喻,其成立的基础不仅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一般还要求喻体比本体更富美感和诗意,只有遵循这样的规则才能创造出高明的比喻。谢道韫咏雪的典故即是一个好例子:《世说新语》记载,谢安一家皆有诗才。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安召集众子侄讲文论道。雪越下越大,谢安看着飘洒的雪花愉快地问:“你们看这纷纷白雪像什么?”谢朗说:“我看和半空撒盐差不多。”谢道韫接口道:“比作因风而起的柳絮更恰当吧。”谢安听了哈哈大笑。在这个故事中,谢朗半空撒盐的比喻之所以遭到嘲笑是因为盐虽与雪不无类似之处,但它终究是一种出现在厨房中的调味品,不入大雅之堂,比晶莹皎洁的雪花诗性低了很多,以诗性低的喻体去比附诗性高的本体是这个比喻受到否定的原因。相较之下,谢道韫选择的喻体是柳絮,柳絮本身就是富有诗意之物,作为喻体比喻雪花当然比盐要好很多。
谢朗以盐喻雪可能是因为年纪幼小,才华不足的缘故,而白居易却是被誉为“广大教化主”的唐代大诗人,不至于不清楚比喻的规则。他之所以写出“钱塘水就像一盆油”的比喻,这与他对诗性的体认有关。在他看来,油是人在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寄胡饼与杨万州》中所写的又脆又香的胡饼与唐诗中早已堆案盈箱的风花雪月一样是富有诗意的。在这种诗学理念的指导下,他的《西楼喜雪命宴》中出现了比谢朗更为俚俗的比喻:
宿云黄惨澹,晓雪白飘。
散面遮槐市,堆花压柳桥。
四郊铺缟素,万室琼瑶。
银携桑落,金炉上丽谯。
光迎舞妓动,寒近醉人销。
白居易篇3
白居易有真诚的艺术良心和高度的艺术勇气。他是文学上的“为人生”派,写诗作文是为了反映现实,改良人生。他与那些一味“吟风月,弄花草”的文人墨客大异其趣。他富有人道主义精神,深深同情“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和妇女,你总该记得他的《观刈麦》《卖炭翁》《杜陵叟》《上阳白发人》……他强烈憎恶为官不仁者和为富不仁者,你总该记得他的《新丰折臂翁》《宿紫阁山北村》《重赋》《轻肥》……在这些诗里,他尖锐地、大无畏地揭露和批判那个不公正的社会,那些骄奢***逸的官僚、富商、***官、公子哥儿。锋芒所向,甚至扫到已死的和健在的皇帝,因为许多盘剥人民、残害人民的***策,都是得到皇帝的批准或默许的。
白居易的创作黄金期,在公元806―814年,他35―43岁这8年间。他最优秀的讽刺诗,大多写于这个时期。815年,他上书言事,触怒宰相,平日忌恨他的人趁机落井下石。他被贬谪江西九江,沦为“江州司马”。其实,宰相之怒,小人之恨,大半还是源于他的讽刺诗,越职言事只不过是借口罢了。这个打击是沉重的。他吸取教训了,从此避祸保身,不复谔谔直言。他的人生,他的诗歌,都以43岁为界,划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虽然也写出了《琵琶行》《钱塘湖春行》之类好诗,但好诗毕竟少了,讽刺诗也被闲适诗所取代。然而,尽管如此,白居易依然是伟大的,伟大就伟大在他前期的多而且好的讽刺诗。白居易有高超的讽刺艺术。这个话题太大了,这里只能略举数端:
其一,善于抓典型。
白居易青少年时代生活贫困,飘泊流离。35―36岁当过两年“县尉”这种最低等的小官。他对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中下层官僚的劣迹是见得很多的。37岁拜左拾遗,调到皇帝身边工作了,眼界更开阔,对上层官僚乃至宫廷的腐败内情更了解,忧国忧民之心更强烈了。不难想见,他的生活素材是极其丰富的。他提起笔来,必定浮想联翩,各种材料争着向他报到。但是,他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到什么写什么。他选材严。他总要挑选那些最能反映社会问题的社会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历史现象),来作他的诗歌题材。例如,反映贫富的极端悬殊,他选择农民挖地黄去换朱门肥马吃剩的“残粟”以“救此苦饥肠”这样的典型事件作题材(《采地黄者》);反映皇帝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他选择为逃避兵役深更半夜偷偷把自己的右臂用大石捶折这样的典型人物作题材(《新丰折臂翁》)。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本身,内涵就非常丰富,用最朴素的言语文字叙述出来,也能让人动一些情。
其二,重情节细节。
找到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固然值得高兴,但如果干巴巴地说出来,只有几条筋,也会糟蹋了好题材,感人不深。好题材是浑金璞玉,需要提炼,需要雕琢。提炼雕琢的手法很多,且千变万化,但情节的交代、细节的描写不可缺少。而且,这种交代和描写,应该有血有肉,情景交融,富抒情味,让读者有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白氏讽刺诗情节栩栩如生,让人历历在目者,如《宿紫阁山北村》对“暴卒”的描写: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
细节以一当十、形神兼备者,如《卖炭翁》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和心理的描写: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诸如此类的范例,值得我们细细推敲。
其三,语言通俗化。
白居易篇4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情感 形象 内容 通俗化
白居易将创作经验总结为诗学理论,详尽地表述《与元九书》中。本文从《与元九书》出发,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思想情感的重视、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和向通俗化推进四个方面分析白居易的诗学理论。
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首先,白居易提出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的创作原则。白居易推崇《诗经》,因为《诗经》“六义”植根社会,具有现实主义写实的传统,能够让人听诗了解社会现状。所以白居明确提出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后重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应反映社会现实、讽谕时***。用诗反映社会现实在杜甫的创作中多有体现,但还是白居易将这一实践上升到诗学理论高度。
其次,白居易认为诗歌应发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社会功效。白居易用“上以纽王教,系国风;下以存炯戒,通讽谕。”强调诗歌的社会功效:诗歌应该让上位者补救考察***事的缺失,让平民宣泄疏导感情,针砭时***。
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重视思想感情
白居易强调诗歌创作中思想感情的抒发。感慨于“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惟唱声”,白居易在《与元久书》中开门见山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将诗歌比拟为树,将“情”,即思想感情比作树根,而“言”、“声”、“义”都是由“情”衍生出的。而“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所以语言、声韵使得情见”而“感易交”,是表现思想感情的手段。
但“情”不局限于诗人的个人之情。白居易反对只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他评论屈原、苏武、李陵“各系于志”的诗是“止于伤别”、“归于怨思”、“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所以白居易在提出“情根”后又做了补充:
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二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也。
白居易的“情”不是“纯属个人的愁乐哀怨”。“情”既言个人之志,有诗人本身的爱恨情仇,更要有“超越个人之上的‘圣人之情’”,囊括现实社会真实的民情时事。白居易对自己的不同类诗歌的态度,也体现这一创作思想。白居易的杂律诗被时人喜爱,但白居易却说“时之所重,仆之所轻”,因为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只抒发了他个人的情感,没有上能“补察时***”,下可“泄导人情”的社会功效。
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白居易将诗歌的“情”、“言”、“声”、“义”比作树木的“根”、“苗”、“华”、“实”。“情”和“义”是诗歌的内容,“言”和“声”是形式。
其一,白居易重视诗歌内容。他提议“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白居易认为,诗歌的创作应该在六义的标准下进行,并发挥惩劝补察的作用。他反对抛开内容只追求“宫律高”、“文字奇”,因为“***辞丽藻生于文,反伤文者也”。于是他对梁陈的诗歌做了全盘否定,认为不过是“嘲风雷,弄花草”,空有华丽的辞藻,但“吾不知其所讽焉”。
其二,白居易也重形式。“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情”是四个要素中的根本,但“言”、“声”、“义”三者也是展示“情”的工具。“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韵律协调言语通顺,进而声音悦耳,情感才能得以表现才能感人,从而结出的果实“义”,才会贯串隐密细微的事物包含博大精深的道理。可见,白居易认为优秀的诗歌应兼顾情感与主题、语言和韵律,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相互统一。
四、其余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向通俗化推进
《与元九书》中记叙道:“礼、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为准的。其余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官府部门选人以白居易的诗为标准。就是在民间“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有咏仆诗者”,白居易的诗歌在不同阶层不同知识层面中广为流传,反映了白居易诗歌的雅俗并赏、通俗易懂。
白居易讲求诗歌形式通俗,语言浅显易懂。白居易在作新乐府诗时,就提倡:“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要求新乐府诗句言语朴实而直率、直笔而恳切、所写的内容真实,让人容易理解,能够得到深刻启发,容易传播开。他的良苦用心使其诗歌达到了“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的效果,形式通俗,语言浅显而不浅薄,贴近民间大众生活,“老妪都解”,在当时瑰丽、的词风中另辟蹊径。
总的来说,白居易他继承了儒家诗学的进步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他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重情、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语言通俗化的诗学理论,大大地丰富了诗学观念,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白居易.白居易选集[M].王汝弼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白居易篇5
心安不转移,身泰无牵率。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一裘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唐·白居易
长得欢乐疗身衰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自小体弱多病,5岁起即学诗,青年时代因家境贫困而长期流浪,生活艰苦,29岁才考中进士,30岁后先任谏官左拾遗,后任翰林院大学士,一生仕途坎坷不顺,三起三落,比起与之情谊笃深、生性豪爽的终生好友元稹以及与之同年生人但仕途较为顺利畅达的刘禹锡,自然更多人生忧患和心理抑郁悲苦,以致年方40就发白齿落,未老先衰。但其最后的寿命却比这两位好友高,足足活了74岁。同时,白居易还是写“养生诗”数量最多的诗人。
常年处于“药罐子”状态的白居易,与医生、药书打交道颇多,养生保健法接触得不少,自己也有了很多感悟,他认识到“人生不满百”,是因为“不得长欢乐”的缘故,也就特别注重了情志养生,培养乐观性格,真可谓是“久病能成医”,于是,中年后的他将名利、官职看得愈加淡泊,不论升迁、贬黜、外放,都心平气静,泰然处之。
白居易深信“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基于此,他提出了对疾病的“九可却和十不治”。九可却:***观空,觉四大原从假合,一也;烦恼现前,以死譬之,二也;常将不如我者巧自宽解,三也;造物劳我以生疾遇苦,稍闲反生幸,四也;宿孽现逢,不可逃避,欢喜领受,五也;家室和睦,无交谪之言,六也;众生各有病根,嗜欲淡薄,七也;饮食宁节毋多,起居宁适毋强,八也;觅高朋亲友,讲开怀出世之谈,九也。十不治:耽***不自珍重,一也;窘苦拘囚,无潇洒趣,二也;怨天尤人,广生懊恼,三也;今日忧愁明日,一年常计百年,四也;室人噪聒,耳目尽成荆棘,五也;听信巫师祷祝,广引杀戮加重孽缘,六也;寝兴不适,饮食无度,七也;讳疾忌医,使虚实寒热妄投,八也;多服汤者,荡涤脾胃,元气渐耗,九也;以死为苦,与六亲眷属常生难割难舍之想,十也。
静息坐禅调身心
虽然前半生坎坷不断,屡受打击,但白居易仍然充满了乐观进取的精神,54岁时,白居易初患白内障,后来又因坠马伤及足和腰,“腰痛拜迎人客倦,眼昏勾押簿书难,辞官归去缘衰病,莫作陶潜范蠡看”,所以白居易58岁时辞官退隐香山寺,但他绝不让病痛所困,消极悲观厌世,而是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探求心理恬静和安乐康复之道,正如他在《眼暗》一诗中所写:“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药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在医学尚欠发达的唐代,白居易的白内障无法根治,但他仿效佛陀僧人:闭目坐禅养生。通过调身、调心的方法进行***习定,集中思维、排除杂念妄想、止息杂虑而使身心安静,白内障的病症也因此有了很大改善。全身心沉浸在这种静息境界的白居易戏称自己“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64岁那年,白居易回顾前大半生经历,颇有感慨,写下了《览镜喜老》一诗:“今朝览明镜,须鬓尽成丝。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赢。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而我独微笑,此意谁人知,笑罢乃命酒,掩镜捋白髭,尔辈且安坐,从容听我词。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生若苟可恋,老即多生时。”这是对生命价值和生、老观点的感悟,白居易认为老是生的积累,人生既然可恋,老年则更珍贵,所以要珍视衰老,充分利用时间享受人生丰厚积累的快乐,不必悲天悯老。
对于物质生活,白居易很知足,他的生活哲学是,能充饥即是美食,可容膝便为安居;形骸为***务所迫劳作不息,心性却始终湛然虚空,故“心宽体长舒”。由此看来,白居易果真是深得养生真谛。
松竹柳荷伴身畔
白居易为官一生,调动颇繁,每新到一地,他都要在衙门和私宅周围及院中进行绿化、美化。松、竹、柳、荷是白居易的最爱,也是其工作和居住环境必植之物。其《东楼竹》诗中写道:“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白居易还特别喜欢在居室窗前植竹,《竹窗》云:“烟通杳蔼气,月透玲珑光”,“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可谓别有一番情趣。
白居易官至中书舍人时,买得一宅,因院内有10棵松树而喜不自禁,秋有韵,夏有荫,春雨满树珠,冬雪压枝白,四时各有趣的景致,于是他说“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白居易则是山水林泉皆为所乐,他被贬作江州司马时,曾在庐山香炉峰下结茅舍,***务之余便来此栖居。他深爱此处的自然环境:岩石清流,松柏翠竹,风岚烟霞,鸟兽时聚;茅屋旁有飞泉溅玉,小院里有白莲净池,恰如“倦鸟得茂林,涸鱼返清源”。在这里,白居易总能意气飞扬,他携一壶酒,弹奏五弦琴,酣畅时赋诗作歌,总能因“如获终老地”而流连忘返。
白居易篇6
一、白居易写有多首筝诗①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时年44岁的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惩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是一种僭越行为。其***敌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样的遭遇使他写出了许多“补察时***、泄导人情、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治讽喻诗,并导致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出现。
江州5年,是白居易“疯狂”的创作时期,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其中就有脍炙人口的《琵琶行》。这首诗除感叹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遭遇外,诗中对琵琶乐音的描写可谓承古今一绝。除此之外,他先后还写过多首与古筝相关的诗。
筝,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一件具有悠久历史的弹拨类乐器,源于秦而盛于唐。在唐代,筝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发展到了十三弦,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在弹奏技法与指法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浓墨重彩给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辉煌篇章的唐代诗人们,例如李白、岑参、刘禹锡等大诗人,都不吝笔墨,为筝写下了许多佳词丽句,而白居易更是其中的突出者。
在唐代众多的诗人中,白居易对音乐舞蹈的精通,是任何人都无法与其相比的。他在这方面的诗,是诗史,也是史诗。他曾为许多人导演过《霓裳羽衣舞》。在乐器方面,他对许多乐器都很精通,而且达到极高的成就。
唐代是各种乐器盛行的时代,拍扳、笛子、笙、排箫、琵琶、箜篌,多得难以计数,而筝是其中影响很大的一种乐器。唐代筝乐盛行,非常普及。都城长安,骑马走在大街上随时都能听到筝声。白居易与筝、琵琶、琴等乐器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常听筝消遣,弹筝自娱,在他的不少诗文中流露出对筝的酷爱。在著名的《废琴》诗中,他就写下了“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的名句,而且他把人们不再喜欢听琴的原因,也归咎于筝,所谓“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琴是那样的无奈,筝却是那样的风行。即便是能弹一手好琴的诗人,也绝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地于筝乐无动于衷。所以,白居易在他众多的吟诵音乐的诗篇中,除了咏琴,就是咏筝的,比琵琶等其他乐器都多。
据不完全统计,在白居易的诗中,至少有不少于14篇的咏筝诗,而且篇篇都对筝充满情感。具体作品有《听崔七妓人筝》《夜筝》《听夜筝有感》《筝》《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答》《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戏答思黯》《代谢好妓答崔员外》《云和》《夜宴惜别》《杨柳枝二十韵》《奉酬维扬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以及谈筝诗《废琴》《霓裳羽衣歌》等。
二、白居易对筝有独特感悟
音乐空灵微妙,本身就很难把握,用诗歌形式将它表现出来就更难了。因此,诗人们在诗歌中多是将音乐作为点缀,很少有以音乐本身为描写对象的。而白居易无疑是一个例外。在白居易的诗中,多次出现过类似于他在《听幽兰》诗中所写的“自弹不及听人弹”这样的话,表明他是精通音律的诗人,不仅可以弹奏许多乐器,而且可以说是一位音乐大师。且看他的《夜筝》诗: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此诗前两句中用“紫袖”“明月”不仅扣住了诗题,而且是皓月当空,“紫袖红弦”,彩色搭配之和谐,深蕴其中,滴水不露。“自弹自感低容”,七个字就连用了两个“自”字,写出弹筝者全神倾注于筝乐的情态。“自弹”,是信手弹来,得心应手;“自感”,可见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其“自感”,方能感动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从构字法来说,为音于门中,《说文解字》说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内心的苦处,不为外人所知,把自己的心酸全部寓于筝声中,为此也就水道渠成地有“低容”。前后两句,对比强烈,外表的艳丽与内心的凄苦,景喜情悲。
从“自弹自感低容”来看,与“自弹不及听人弹”一样,表明白居易不仅是一位筝手,而且是一位乐技高超的筝手。
音乐之美本在于声,可此诗中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外,几乎没有正面描写。但是,在此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却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顷刻。这无声是“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无声是“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这无声是“声停”,而不是一味地沉寂。正因为与声情攸关,它才不同于真的无声,听者也从这里获得了“别有深情一万重”的感受。此时此刻,音乐虽然停止了,却产生了比有声时还要强烈的效果,达到不可想象的意境。这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从侧面落笔,收到了“睹影知竿”的效果。不仅引导读者发现了奇妙的无声之美,更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让读者去领悟、想象那筝曲的美妙。
再看白居易的《听崔七妓人筝》诗: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此诗前两句的“花脸”即“花面”,意为如花的脸,形容女子貌美;“云鬟”是指高耸的环形发髻;“玉楼”根据诗题应该是指“妓楼”。全句之意不解自明。“十三弦”指的就是筝。在当时,十三弦的筝广为流行。十三弦寓意颇为深刻,根据一些《唐宋诗词选》 中注疏得知,在十三弦中,其中12条代表12个月,另一条弦则代表闰月。“一时”一词用得非常妙,“一时愁”非筝声愁,而是诗人心愁也。所以就自然有了以下的两句。
此诗的后两句是前两句的自然延续。“凭君”就是托人了,但所托何人,不得而知,也不需要知道。“向”者,朝也。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托你告诉她不要再弹了,还是离去吧!再弹下去,因为“愁”的缘故,我的头发全都要变白了。虽有夸张,但与白居易当时在江州的心情非常相符。
《听崔七妓人筝》全诗二十八字,无一字写筝声,但点缀一“愁”字,意便全出。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说此诗“作计之妙,实与景遇,则语意自别”。确为精当之评。
再看白居易的《听夜筝有感》诗: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此诗前两句“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显然是在写其任职江州司马期间,夜闻筝声,座中泣下,泪湿青衫的那一幕。其时白居易虽身遭贬谪且华发新生,但雄心犹存。被落寞的筝声感染,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虽是仙音,亦不忍卒闻。
此诗后两句“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说的是如今已是银丝满头,欺霜赛雪,历尽沧桑,壮志消磨殆尽,看透红尘,心如死水,已无波澜,如此情形下,任你的筝声再如何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我早已充耳不闻,就算弹上一整夜,我亦是无动于衷。
读白居易此诗,最大的感受便是,哀莫大于心死。由起初对筝声的不愿闻,到最后的“弹到天明亦任君”,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变化啊。这是两种境界,前者虽遭受挫折,但尚留希望在心中;后者则已忘物忘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如止水,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已漠然。其实我们知道,白居易虽然说他已经看透红尘,心如死水,再无波澜,但是,他并没有颓废,毕竟,还心存憧憬,毕竟,还有喜怒哀乐……所以,应该认为,白居易对筝是有独特的感悟的。
三、白居易与牛僧孺的筝缘
白居易写有一首题为《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答》的五言律诗:
楚匠饶巧思,秦筝多好音。
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
玉柱调须品,朱弦染要深。
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
仅从这首诗的诗题中的“觅得筝”“筝未到”“走笔戏答”这些字眼就可以知道,这首诗中一定包含着一个与筝有情缘的故事。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的晚年,闲居在洛阳的时候。其时,他常与裴度、刘禹锡等人举行诗文酒会、音乐雅集,“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过着潇洒闲适的生活。天性喜好音乐的他,得知他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的好友牛僧孺“弄”到一张“维扬筝”后,心血来潮给牛僧孺去信,想要这张筝。
牛僧孺与白居易同朝为官多年,且官比他当得大,但是小白居易7岁。白居易在另一首诗中曾经记叙了牛僧孺无论任京官或是“外放”,15年间其所任职务皆“同平章事”,即与宰相相当,所以白居易称他为“牛相公”。
牛僧孺所在的扬州,当时极东南繁华之盛,不仅歌舞管弦盛行,而且能制作良筝。白居易所处的洛阳,是“东都”所在,其文化繁荣应该毋庸置疑,难道就找不到一张好筝?那么,白居易为什么偏偏要到“维扬”去“觅”筝,而且还不怕麻烦地让友人“封寄”给他呢?这在“戏答”的前两句已说得非常清楚了:“楚匠饶巧思,秦筝多好音”即是说,扬州制筝的工匠富有巧妙的构思,制作出来的秦筝大多有美妙的声音。扬州的筝好,“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他当然要到“维扬”“觅”筝了。
牛僧孺在“封寄”筝之前的赠诗中有“但愁封寄去,魔物或惊禅”两句,是因为白居易曾在《咏筝》诗中称秦筝为“魔物”,白居易又信佛,常与寺庙高僧论禅,所以就开玩笑说,就怕我将筝“封寄”后,这张筝(魔物)的美妙声音会惊动你的禅心。而白居易在回诗的最后说“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意思是说,你送给我的维扬筝这个“魔物”,我会教“魔女”来弹奏的,但是我的禅心是不会因之而被撼动的。
白居易身处洛阳却要到扬州“觅”筝,而牛僧孺也毫不客气地说他寄赠的“维扬筝”说不定是能惊动白居易禅心的“魔物”。这足以说明,牛僧孺与白居易这对诗友、筝客的友谊不是一般的深厚,而当时扬州筝也的确精妙无比,令人羡慕。
不久,白居易就收到了牛僧孺“封寄”给他的“维扬筝”,他激动无比,于是又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首长达48句的《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诗。诗中称牛僧孺是“济世贤”,说:“白老忘机客,牛公济世贤”,“远讯惊魔物,深情寄酒钱,霜纨一百正,玉柱十三弦。楚醴来尊里,秦声送耳边。何时红烛下,相对一陶然。”接着又写有《因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呈思黯奇章公》《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又戏答绝句》《戏答思黯》《早春忆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与牛家妓乐雨后合宴》等10多篇。
诗中的“思黯”,即是牛僧孺的字。《戏答思黯》诗说:
何时得见十三弦,待取无云有月天。
愿得金波明似镜,镜中照出月中仙。
这种对秦筝的情感,多么深厚,多么独特,多么有趣味,多么感人,确有“筝狂”“筝迷”的味道。所以,说白居易与筝有特殊的情缘,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注释:
白居易篇7
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平易,很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还特别喜欢提炼民间口语、俗语入诗,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谕之意,取得动人心弦、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
据说,白居易每作一首诗,便念给老婆婆听,如婆婆有听不懂处,便反复修改,直到听懂为止。白居易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咏西湖诗: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最后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原文为“我爱湖东行不足”。老婆婆认为:白居易诗中的“我爱湖东行不足”的“我”字不好,因为白沙堤并不是只有白居易一个人独爱呀!他们杭州人都爱这堤呢!因此白居易将其改成了“最”,一字之变,情趣更浓。
上述典故的真实性已不可考,但从白居易诗作的风格看,确实做到了用词清澈,语言明快、直白,同样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复杂的内涵,达到了雅俗共赏,千古流芳的崇高境界。此外,李白的《静夜思》、的《沁园春·雪》等作品,无疑也是达到这种崇高境界的经典之作。
自古以来,诗词都是上流社会专享的艺术形式,诗词语言更是高度精练、抽象,但是白居易等诗人仍然能够写出通俗易懂,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诗句。由此联想到中国目前的普法工作现状。除了“今日说法”等少数精品节目之外,不少普法资料和普法节目都是语言平铺直叙、满纸专业术语,弄得***府公务员、工商业人士、普通百姓一听到“普法讲座”就头疼,就预先准备好报纸、小说以应付漫长无聊的宣讲。
对这些所谓的普法节目、普法资料,我只能慨叹岂有此理!法律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与***府工作、企业经营、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饱含人性、伦理、道德、情趣,怎么会被弄得艰深枯燥?!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1、部分主管领导对普法事业的认识不足,没有用心去把事情办好,没有大力倡导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
白居易篇8
关键词 讽喻诗;艺术特色;讽喻观
1、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
1.1诗人对农民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关切
《观刈麦》中道: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诗人描写了农民田间劳作的辛苦, 他们头顶烈日收割庄稼, 本来酷热难挨, 但为利于麦收, 反而希望太阳不要落下去。其中一位妇女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肌肠, 为缴纳租税, 田产卖光, 衣食无着, 只得在别人田里拾麦穗来充饥。诗人尖锐地指出赋税是造成农民生活困苦的主要原因。在重赋、杜陵叟等诗中, 诗人深刻揭露到, 由于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 使得幼者形不蔽, 老者体无温, 岁暮天地闭, 阴风生破村(重赋) ,农民生活在饥寒交迫的处境中。诗人借一位老农杜陵叟之悲愤地控诉道: 剥我身上帛,夺我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把掠夺剥削农民的各级官吏比作了害人的豺狼猛兽。与百姓的贫困相对比, 诗人自己的生活就优裕多了, 正直的诗人不免常常自责。在新制布裘中道: 安得万里裘, 盖裹周四垠?温暖皆如我, 天下无寒人。希望天下人都不受贫寒, 皆得饱暖, 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 同情人民的人道主义胸怀和人本思想理念。
1.2 诗人还用较多的笔墨反映了妇女的不幸与悲惨命运
母别子中诗人写了这样一件事: 妻子因丈夫显贵而喜新厌旧抛弃了她, 把自己与两个刚会走路的孩子活活拆散, 母别子, 子别母, 白日无光哭声苦。新人迎来旧人弃, 使我母子生别离。诗中女子声泪俱下的悲诉, 不能不引起人们对那位道德沦丧的将***的谴责与义愤。对被葬送了青春和幸福的宫女, 诗人更是将满腔同情诉诸笔端。他写道: 三千宫女胭脂面, 几个春来无泪痕? 民间女子一旦选入宫中, 就如同进了牢笼, 有的一生中甚至从未见过君王,也不能同家人会面, 过着与世隔绝、孤独凄凉的生活。在陵园妾、上阳白发人等诗作中, 对宫女的幽闭怨旷, 隔离亲族的生活处境都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上阳宫女由年仅十六岁的妙龄少女, 变成白发苍苍的六十老人, 在深宫内院被幽禁四十多年。她深锁宫中, 度日如年, 既嫌秋夜长,又怨春日迟, 莺归燕去长悄然, 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 东西四五百回圆。春去秋来, 年复一年, 在百无聊赖之中, 消磨着时光与生命。
2、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2.1语言质朴、直切、平易浅近,主旨鲜明
据说白居易每创作一首诗, 即念给家里的老媪听, 直到其听懂, 方才不再改动。无论这则故事是真是假, 白居易的讽喻诗容易理解是事实。这首先在于他在创作时, 不用难字, 僻字;少用典故, 更不用僻典。
2.2善于在强烈的对比中揭示事情的本质
在《议婚》诗中, 作者把贫家女和富家女进行了多方的对比: 家境的贫与富, 衣着打扮的坏与好, 道德品质的孝与不贤。然而, 不贤的富家女的婚事根本不用家里担忧, 早早就有人上门求聘;孝顺姑舅的贫家女二十好几了, 却还是无人问津。这难道不是上天的不公, 社会的不公吗!
2.3感慨议论
在白居易的《夜宿紫阁山北村》中,“晨游紫阁峰, 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 为余开一尊。”作者在山中游玩, 和一村老一见如故, 但尚未来得及把酒言欢,“暴卒来入门。紫衣狭刀斧, 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 掣我盘中飨??”这伙人为什么可以这样蛮横不讲理呢? 作者马上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主人慎勿语, 中尉正承恩。”原来, 这伙人是借着皇帝的恩宠, 打着皇帝的旗号, 在招摇撞骗!
2.4刻画形象:形象刻画生动,善于惊醒心理刻画
在白居易的一百多首讽喻诗中, 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赫赫至君王, 丑恶嘴脸至贪官污吏小人, 坚贞高洁至贤臣信士, 贫苦凄凉至灾民死囚, 无所不有, 无所不包。如果单从这一方面来讲, 白居易的讽喻诗要优于杜甫的“三吏”和“三别”。《轻肥》中的贪官污吏和《夜宿紫阁山北村》中的蛮横士卒, 前文已经提过。再如《紫藤》中的紫藤, 显然是指佞谀小人。这类人往往给人以美好的视觉印象: “藤花紫蒙茸, 藤叶青扶疏。”紫色的花毛茸茸的, 绿色的叶疏疏的, 正如佞谀小人永远的脸堆微笑, 和颜悦色。“下如蛇屈盘, 上若绳萦纡。”正如佞谀小人总是屁颠屁颠地在权贵身前身后卑躬屈膝。“柔蔓不自胜, 袅袅挂空虚。”正如佞谀小人为迷惑权贵, 讨权贵欢心, 总要伪装出美好的形象。刻画得多么神似, 多么入骨!
3.白居易的诗歌讽喻观
唐朝的第三位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与元九书》中 ,全面阐发了他的诗歌创作宗旨及其对诗歌创作的自身主张 。白居易的诗论以其“***治讽喻”为创作的指导思想 ,郭绍虞称其“比较全面地解决了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 ,强烈的战斗色彩 。白居易认为文学不能只是消极地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要具有讽喻的社会功用 ,甚至认为文学可以作为***治斗争的武器 。他主张“文章和为时而著 ,歌诗和为事而作”。尽管他一直拿着封建帝国的俸禄 ,“今虽谪佐远郡 ,而官品至第五 ,月俸四五万 ,寒有衣 ,饥有食 ,给身之外 ,施及家人 ,亦可谓不负白氏之子矣 。”但他仍然以讽喻为己任 ,其讽喻决非如杜甫到河南偶遇后所成之《新安吏》、《石壕吏》,而是有目的地在讽喻 。
白居易篇9
一、自然美
诗人用他那独具慧眼的审美眼光给我们勾画出一副动态的“秋日江月夜”的自然美景***。第一、二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构成第一副“秋日江水”***。一轮秋阳在一天的照射后薄于西山。恰巧这时几缕晚云飘逸而至,迫近太阳,诗人忽觉眼前光线一亮,于是抬头仰望,只见太阳光被云遮住一部分,一束阳光直射傍晚时澄清、悠缓的江面,顿时江水幻化出一片壮丽奇妙的景象,清静无色的江水霎时呈现出红绿相间的绚丽色彩。诗人驻足了,这一短暂的自然景观着实让他心旷神怡,自然界竟有如此迷人的画面,真乃天公弄巧。日照江,江映日,好一副“秋日江水”***。第三、四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依照时间的变化,“秋日江水”***又变成了“深秋月夜”***。九月初三的傍晚给诗人留下了难忘的一幕,同样九月初三的夜晚又让诗人兴奋不已。日落月升,一弯新月如同一张坚实的神弓。清幽的月色下,草木上的露水玲珑剔透,在夜色中闪闪发光,真像珍珠一样,让人爱不释手。露似珠、月如弓,在深秋夜里形成的这副“深秋月夜”***与前面“秋日江水”***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诗人巧妙的以时间转移为线,将它们贯穿在一起,用“串”字结构形成“秋日江月夜”的动态画面,这样的诗境彰显出此诗的自然美,给人以高度的审美愉悦。
二、心境美
在自然美的映照下,诗人的心境起了悄然的变化,所谓神与物游,物境改变了心境。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43岁的白居易因作讽谕诗遭到朝廷的嫉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江州的第二年,白居易坐思自己的处世哲学,“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白居易在自己人生处世哲学的引领下,决定退出昏暗的朝廷,为远祸全身,干脆去做地方官,闲散官。《暮江吟》就是白居易退出朝廷出任地方官杭州刺史的路上做的。诗中反映了白居易离开乌烟瘴气的朝廷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独善时逍遥自由的心境与大自然如画的美景不期而遇,这样的心境在物境的美中得到了释放、展示。优美的物境使诗人暂时忘却美***失败后的烦恼,在自然美景中他的心境得到了超脱,顿感自由无束,这种超脱升华为一种心理的最高境界——禅趣,这样的心境让人神往。这足见诗人当时的心境是美的,这种心境美外化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耐人寻味、深思。
三、语言美
白居易篇10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帖平生得事迟。
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
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
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
此七言律诗为白居易晚年于洛阳寄情山水、作诗、品酒、悟禅、听琴时感念时光飞逝,华发满头所作。全诗主要表达的思想是由于年少恰逢战乱,成年后又为国事劳碌,进而遭受贬谪,才有了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的转变。此时他寄情山水,欣赏着美妙的音乐,看着曼妙的舞蹈感叹时光走的太快,自己还没有好好的感受一番,便已垂垂老矣。
全诗大意如下:
追求欢乐的日子没有闲下来的时候,这是为了弥补这样美好的人生经历来的太晚。
哪里的花儿开了我曾经是最后一个看了?谁家的美酒煮熟不是我先知道?
静美的月光下,在石楼听着哀伤的芦管之声,轻柔的清风里观看金谷园(为西晋大官僚石崇的别墅,地处洛阳。石崇死后,金谷园荒废。唐代诗人杜牧经过金谷园遗址而兴吊古情思,创作同名诗一首。)如柳枝般轻盈曼妙的舞蹈。
这些年,常常听着清脆的春啼与婉转的莺舌来回变换,同时也厌恶那些老迈丑陋的女人一次次变换着蛾眉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