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篇1
——读《学与问》有感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学习而不去思考,不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就会感到很疑惑,得不到真正的思想。
——题记
在学习上,学与问两者缺一不可,学可以让你了解到前人形成的各种知识成果,而问则可以让你更深刻的理解,深入的研究,大大推进知识的发展。
今天,我读到了《学与问》这个故事。讲诉了知识妈妈生下了的两个儿子——学与问分开后,明白了只有他们两人结合到了一起,取长补短,才会为将来打下扎实的基础。
只有学与问结合到了一起,才会成功;边学边问,养成良好习惯,才会从问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从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才会慢慢积累,获得成功。
人们常叫有知识的为有学问。对这句话,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今天,读到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了,原来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以前遇到问题,我总是逃避问题,不像别人那样,积极地寻求答案,多数时候,我只有迷茫,甚至不知道自己哪道题做错了,为什么会错。
上百分数的乘、除法那一课,我没怎么听懂,做练习题的时候,我算出来的答案总是和别人的正确答案不一样,因为算的时候,我总是把那个百分数化成分数来算,那样要麻烦得多,算式越复杂,想算出正确答案就越不容易。
学与问篇2
师:今天啊,老师想来听听你们有哪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板书:问)
生:人为什么不可以到火星上去生活啊?
生: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生:人为什么要穿衣服?(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多)
师:你的问题真稀奇!
生:天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星星?
生:人为什么会饿?(众笑)
师:同学们真会问问题。千万不要小看“问”。“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那么,“问”常常和哪个字连在一起啊?
生:学。
师:对!(板书:学)学和问连在一起就组成了“学问”,我们常常把“学问”说成“知识”,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
师:古往今来,在你的心目中哪些人可以真正称得上有学问的人呢?
师:那么,你们是不是有学问的人啊?
(齐答不是,不好意思地笑)
师:有学问的人一定是喜欢问问题的人,你们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还知道许多有学问的人,老师觉得你们也是有学问的人。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也有两个大学问家。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学习不懈探求、瞬息万变、相辅相成、翱翔等新词,略)
师:这篇课文讲了两个有学问的人。你们了解他们吗?
生:我了解哥白尼,我知道他创立了“日心说”。
师:你能具体说说什么是“日心说”吗?
生:“日心说”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师。是啊,在“日心说”创立之前,人们一直都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这叫“地心说”,一字之差,可是整整等待了1000多年啊。
生:我还知道哥白尼写了本《天体运行论》。
生:我知道哥白尼最后是被教会残害死了。
师:是的。要想成为真正有学问的人,还需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
生:我知道沈括写了本《梦溪笔谈》。
生:我知道沈括是物理学家。
师:沈括不仅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事家、文学家、历法学家、天文学家、乐律学家……他还写了《长兴集》、《苏沈良方》等著作。
师:老师想请你们推荐两位同学来读读哥白尼和沈括的故事。(生读哥白尼的故事)
师:哥白尼真是个好问的人。(生读沈括的故事)
师:沈括是个勤学的人。
师:老师在别的班上课时,有同学说――哥白尼的学问是学来的,沈括的学问是问来的。(生举手表示反对)
师:为什么不同意啊?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生:我认为哥白尼的学问是问来的,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因为书上说: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所以我认为哥白尼的学问是问来的。
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哥白尼的学问也是问来的?(生答)
生:老师,我觉得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因为: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师:哦,老师“终于”明白了:要想成为哥白尼,只要问;要想成为沈括,只要学……
生:不对,不对!
师:怎么又不对呢?“哥白尼的学问是问来的,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这可是你们自己说的啊。
生:他们的学问既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
师:理由?
生:沈括是先问妈妈,妈妈没能解开他的谜团,然后他就自己学习。终于发现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原因,所以说沈括的学问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
师:沈括怎么问妈妈的啊?
(生齐读――“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师:妈妈的回答没有解开沈括的疑团,他又是怎么学的啊?(生齐读)
师:说得有理有据。
(生解释哥白尼的学问怎样来的)
师:我被你们说服了,正如你们所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生齐读这句话)
师:从这句话里读出问题来了吗?
(生沉默)
师:再读,边读边思考。
生:刚才说学问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怎么这里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师:会问问题了,书上说:有知识就是有学问,那么学问就可以说成――
生:知识。
生:我觉得这句话中“问”与“学”的次序颠倒了,应是“知识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因为问比学重要。
师:是啊,“问”非常重要,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应该放在学的前面,你们同意吗?
生:我不同意。如果不学习,哪里会有问题呢?“学”应该放在前面。
(生辩论,略)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讲得都不对。“学”与“问”应该一样重要,不分先后。
师:理由?
生:这句话中的“是……也是……”是并列关系,说明“学”与“问”一样重要。
生:我也同意,我还能举例说明,“学”与“问”就好像小鸟的两只翅膀。少了哪一只都飞不了……
师:有时候深奥的道理就可以通过举简单例子来说清楚。
师:那么,“学”与“问”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学与问篇3
启蒙教育往往奠定一生事业的基础
一位中学生首先受到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所以我结合个人的成长经验先谈谈家庭教育。
我在1960年通过考试到香港培正中学读书。培正中学是一所非常有名的学校,而我的小学教育是在香港的乡村完成的,连最基本的英文和算术都不够水平,所以念中学一年级需要比较用功才能追上培正的课程。但是在乡下的学校闲散惯了,始终提不起很大的兴趣念书。当时的班主任是一位叫叶息机的女老师,培正当时每学期有三段考试,每段结束时,老师会写评语。第一期叶老师说我多言多动,第二期说我仍多言多动,最后一期结语说略有进步,可见我当时读书的光景。
所幸先父母对我管教甚严。先父丘镇英,1935年厦门大学***治经济学专业毕业,翌年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专攻***治制度与***治思想史。先父当学院的教授时,学生常到家中论学,使我受益良多。我10岁时,父亲要求我和我的大哥练习柳公权的书法,念唐诗、宋词,背诵古文。这些文章到现在我还可以背下来,做学问和做人的态度,在文章中都体现出来。
我们爱看武侠小说,父亲觉得这些小说素质不高,便买了很多章回小说,还要求孩子们背诵里面的诗词,比如《红楼梦》里的诗词。后来,父亲还让我读鲁迅、王国维、冯友兰等的著作,以及西方的书籍如歌德的《浮士德》等。这些书看起来与我后来研究的数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虽然父亲是大学教师,但薪水很低,家里入不敷出。我至今非常感激父母从来没有鼓励我为了追求物质生活而读书,总是希望我们有一个崇高的志愿。他在哲学上的看法,尤其讲述希腊哲学家的操守,和寻求大自然的真和美,使我觉得数学是一个高尚而雅致的学科。父亲在所著《西洋哲学史》的引言中引用了《文心雕龙・诸子》篇的一段:“嗟夫,身与时舛,志共道申,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这一段话激励我,使我立志清高,也希望有所创造,能够传诸后世。我父亲一直关心着国家大事,常常教育子女,做人立志必须以国家为前提。我也很喜欢读司马迁的诗词。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正可以来描述一个读书人应有的志向。
一个学者的成长就像鱼在水中游泳,鸟在空中飞翔,树在林中长大一样,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历史上未曾出现过一个大科学家在没有文化的背景里,能够创造伟大发明的。比如爱因斯坦年轻时受到的都是一流的教育。
一个成功的学者需要吸收历史上累积下来的成果,并且与当代的学者切磋产生共鸣。人生很短,无论一个人多聪明,多有天分,也不可能漠视几千年来伟大学者共同努力得来的成果。这是人类了解大自然、了解人生、了解人际关系累积下来的经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成就的,所以一个人小的时候博览群书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自认为天赋很高,不读书就可以做出重要的题目,在我看来是没有意义的。四十多年来,我所接触的世界上知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社会学家还没有这样的天才。
最近有一位日本80后作家加藤嘉一在新书《中国的逻辑》中谈道,在中国知识非常廉价。中国的物价、房价都在涨,独书价不涨。书价便宜的原因是买书的人少。中国的文化是很深厚的,如果你们年轻人不读书,几千年的文化不能传承。不论经济怎么发展,但是文化不发展,中国都不可能成为大国。所以我希望大家多看书,看有意义的书,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在小学学习的数学不能引起我的兴趣,除了简单的四则运算外,就是鸡兔同笼等问题,因此我大部分时间花在看书和到山间田野去玩耍,也背诵先父教导的古文和诗词,反而有益身心。
在中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线性方程,使我觉得兴奋。因为从前用公式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现在可以用线性方程来解答,不用记公式而是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让我觉得很兴奋,成绩也比小学的时候好。我父亲在我读9年级(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先父的去世使我们一家陷入困境。但母亲坚持认为孩子们应该继续学业。尽管当时我有***府的奖学金,但仍不够支付我所有的费用。因此我利用业余时间给小孩子做家教挣钱。
我参考了历史上著名学者的生平,发现大部分成名的学者都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人的成长规律很多,原因也很多,相关的学术观点也莫衷一是。但是良好的家教,无论如何都是非常重要的。童年的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重要的,启蒙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它往往奠定一生事业的基础。虽然一位家长可能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是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仍然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乐趣。对孩子们来说,学到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兴趣的培养,才是决定其终身事业的关键。我小学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我父亲培养了我学习的兴趣,成为我一生中永不枯竭的动力,可以学任何想学的东西。相比之下,中国式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们兴趣的培养,甚至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领略到做学问的兴趣。
无论如何,学生回家以后,一定要有温习的空间和时间。遇到挫折的时候,需要家长的安慰和鼓励。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另外,家长和老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交流渠道,才会知道孩子遇到的问题。现在有些家长没有时间教导小孩,听任小孩放纵,反而要求学校负责孩子的一切,这是不负责任的。反过来说,由于只有一个小孩的缘故,父母很宠爱小孩,望子成龙。很多家长对小孩期望太高,往往要求他们读一些超乎他们能力的课程。略有成就,就说他们的孩子是天才,却不知是害了孩子。每个人应该努力了解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
平面几何提供了中学期间唯一的逻辑训练
平面几何的学习是我个人数学生涯的开始。在中学二年级学习平面几何,第一次接触到简洁优雅的几何定理,使我赞叹几何的美丽。欧氏《几何原本》流传两千多年,是一本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的著作。这是有它的理由的。它影响了整个西方科学的发展。17世纪,牛顿的名著《力学原理》的想法,就是由欧氏几何的推理方法来构想的。用三个力学原理推导星体的运行,开近代科学的先河。到近代,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的基本想法也是用欧氏几何的想法构想的。
平面几何所提供的不单是漂亮而重要的几何定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在中学期间唯一的逻辑训练,是每一个年轻人所必需的知识。平面几何也提供了欣赏数学美的机会。最近我很惊讶地听说,很多数学教育家们坚持不教证明,原因是学生们不容易接受这种思考。诚然,从一个没有逻辑思想训练的学生,到接受这种训练是有代价的,怎么样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是比中学学习其他学科更为重要的。将来无论你是做科学家,是做***治家,还是做一个成功的商人,都需要有系统的逻辑训练,我希望我们中学把这种逻辑训练继续下去。中国科学的发展都与这个有关。
明朝利玛窦与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这本书,徐光启认为这本书的伟大在于一环扣一环,能够将数学的真理解释清楚明了,是了不起的著作。开始时中国数学家不能接受这种证明的方法,甚至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几何只讲定理的内容不讲证明,影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几何学影响近代科学的发展,包括工程学、物理学等,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就是对称。希腊人喜爱多面体,就是因为它们具有极好的对称性。他们甚至把它们与宇宙的五个元素联系起来:
火―正四面体
土―正六面体
气―正八面体
水―正二十面体
正十二面体代表第五元素,乃是宇宙的基本要素。
这种解释大自然的方法虽然并不成功,但是对称的观念却自始至终地左右了科学的发展,并终于演化成群的观念。到20世纪时,它提供了高能物理的计算以及基本观点的形成,这个概念今天已经贯穿到现代数学与物理及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应用等许多领域。
我个人认为,即便在目前应试教育的非理想框架下,有条件的、好的学生也应该在中学时期就学习并掌握微积分及群的基本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对中学数学和物理等的学习和理解中去。牛顿等人因为物理学的需要而发现了微积分。而我们中学物理课为什么难教难学,恐怕主因就是要避免用到微积分和群论,并为此而绞尽脑汁,千方百计。这等于是背离了物理学发展的自然的和历史的规律。
至于三角代数方程、概率论和简单的微积分都是重要的学科,这对于以后想学理工科或经济金融的学生都极为重要。
音乐、美术、体能对学问和人格训练都至为重要
我还想谈谈体育、音乐、美术以及这些课程与数学的关系。柏拉***于《理想国》中以体育和音乐为教育之基,体能的训练让我们能够集中精神,音乐和美术则能陶冶性情。古代希腊人和儒家教育都注重这两方面的训练,它们对学问和人格训练至为重要。
从表面上看,音乐的美是用耳朵来感受的,美术的美是用眼睛来感觉的,但是对美的感觉都是一种身心感受,数学本身就是追求美的过程。20世纪伟大的法国几何学家E.Cartan也说:“在听数学大师演说数学时,我感觉到一片的平静和有着纯真的喜悦。这种感觉大概就如贝多芬在作曲时让音乐在他灵魂深处表现出来一样。”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几何也是描述我们看到的、心里感受到的形象。而数学家也极为注重美的追求,也注意到美的表现。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Herman Wey就说过:假如我要在大自然的真和数学里面的美做一个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美。很幸运的是:自然界的真往往是极为美妙的。真的要做点学问的话,就要懂得什么叫美,如何在各种现象中找到美的感觉。数学的定理有几千万,如何选择,完全凭个人的训练感受。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徽章就体现了真和美,左手面是的女神,右手面是穿着衣服的女神。无论文学家、美术家、音乐家和数学家都在不断地发掘美,表达他们由大自然中感受到的美。一个画家要画山水画,到三峡到泰山到喜马拉雅山看到的风景是不同的,你没有去过,一切都是空谈。我们看某个风景的***片和亲自去感受是不同的,所以做学问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身临其境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好,是真的美。
现在来谈谈体育。无论希腊哲学也好,儒家哲学也好,都注重体魄的训练。亚里士多德认为希腊人有超卓的意志,意指希腊人昂昂然若千里之驹,自视甚尊,怜人而不为人怜,奴人而不为人奴。正如孟子所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学问的人也要有这样的气概。纵观古今,大部分数学家主要贡献都在年轻时代,这点与青年人有良好的体魄有关。有了良好的体魄,在解决问题时,才能集中精神。重要的问题往往要经过多年持久地集中精力才能够解决。正如《荷马史诗》里面描述的英雄,不怕艰苦,勇往直前,又或如玄奘西行,有好的体魄才能成功。
学习的过程不见得都是渐进,有时也容许突进
现在有很多教育家反对学生记熟一些公式,凡事都需由基本原理来推导,我想这是一个很错误的想法。有些事情推导比结论更重要,但是有些时候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做学问往往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必须基于前人做过的学问来向前发展,通过反复思考前人的学问才能理解整个学问的宏观看法。跳着向前发展,再反思前人的成果。当年我们都背乘法表,而事实上任何一个科学家都懂得如何去推导乘法表,物理学家或工程学家大量利用数学家推导的数学公式而不发生疑问,然而科学还是不停地进步。可见学习的过程不见得都是渐进,有时也容许突进。我讲这个例子不是让大家偷懒,不会就算了,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有些不懂就放弃,就停滞不前。
举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
exp(iθ)=cosθ+isinθ,三角函数中比较重要的定理都可以由这个公式推导。我们不难推导它,但是有些学者坚持中学生要找到它的直观意义,但是可能你找不到直观意义,却可以一步一步推导,推导以后就可以向前研究了。
很多中学都不教微积分,其实中世纪科学***的基础在于微积分的建立,而我们的孩子不懂得微积分,等于是回复到中世纪以前的黑暗时代,实在可惜。
我听说很多小学或是中学的老师希望学生用规定的方法学习,得到老师规定的答案才给满分,我觉得这是错误的。数学题的解法是有很多的,比如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至少有几十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定理的内容。19世纪的数学家高斯,用不同的方法构造正十七边形,不同的方法来自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导致不同方向的发展。所以数学题的每种解法有其深厚的意义,你会领会不同的思想,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实际上,很多工程师甚至物理学家有时并不严格地理解他们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他们知道如何去用这个方法。对于那些关心如何严格推导数学方法的数学家来说,很多时候也是知道结果然后去推导,所以我们要明白学习的方法有时候需要倒过来考虑问题,先知道做什么,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要灵活处理这些关系。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说物体总是寻找最低能量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才是最稳定的。你们的学习态度包括我自己基本也有同样的状况。人总是希望找到各种理由,使得有时间去做他喜欢的事。就如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行,因为这是它的能量所容许的,但有其他能量激发这些电子后,它可以跳跃。对孩子的学习,我们也需要有新的能量激发使他跳跃。
这种激发除了考试的分数,也来自老师的课堂教学,例如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者非常有名的数学家的故事,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历史上有趣的故事很多,值得学生们学习。
美国的中学注重通才教育,数学以外的学科,例如文学、物理学、哲学,都会刺激学生的思考能力,值得鼓励。
中小学要特别注重对学生***人格和品性的培养
假如学生在学校里不能学习与人相处,并享受到它的好处,就不如在家里请一位家庭教师来教导。但现代社会乃是一个合群的社会,学生必须学习与同学相处,并尊重有能力有学问的老师和同学。学生必须懂得如何尊重同学的长处,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学生要培养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对周围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等等,并在这种环境中去训练自己。
美国的教学体系,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虽然这也不见得是一个理想的体系。比如美国的高中和大学对成绩就不给出分数,只给出A,B,C,D。这不是件坏事情,可以削弱学生之间不必要的竞争。为分数而斤斤计较以及争夺班里的第一名,会破坏学生之间的合作,集体的力量得不到尊重。中小学教育里要特别注重对学生***人格和品性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不少学校把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按头一个字母缩写成“PRIDE”(荣誉),即Perseverance(坚持),Respect(尊重),Integrity(正直),Diligence(勤奋),Excellence(优秀),作为学生自我要求的基本要点。这种美德的评价要尊重人的本性。对于学生本人,要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学与问篇4
应对策略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12-01
课堂提问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结合,是师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对话的主要方式,其核心及宗旨应指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提问,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领会数学知识的精髓――数学思想方法。然而,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上还充斥着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缺乏探究,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课堂上,不少教师常以“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懂不懂”等这些属于单纯性判断字眼发问,没有思维的价值,不能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思维活动。
2.提问表达不明,造成学生不易理解和思考。有的教师提问时,叙述过快,或者使用冗长而凌乱的措词,学生难以领会致使课堂长时间没人举手发言,即使指名发言,学生也是答非所问,课堂出现“休克”状态。
3.教师控制提问,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尽管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提问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是课堂提问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提出问题。更有甚者,对学生新颖的问题或对问题的见解,教师也往往中途打断。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也无法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数学思维往往就是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因此,有效的数学课堂应从有效提问开始,教师应精心设计并有效实施课堂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提问要有目的性,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使问题能问到点上,问到学生心里,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通过问题的有效切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易感知的对象,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
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能被2整除的数》一课教学重点是掌握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难点是能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整除。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说出一些能被2整除的数,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2的倍数。”此时笔者进一步追问:“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学生不难总结出:“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这样一步一步、有目的地提问,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目的明确,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提问要有层次性,唤醒学生探究欲望。学生认知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提问设计时要有坡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不仅能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逐步进入思考的过程,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1)求一个的几分之分是多少,怎样计算?(2)100米铁丝剪去一段后,还剩■,还剩多少米?(3)100米铁丝剪去■后,还剩多少米?(4)第(2)、(3)两题有何异同之处?这样的提问深入浅出,知识点做到环环紧扣,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主动发现意识,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实效。
3.提问要有开放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堂提问的设计应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在相互碰撞中产生“灵感”,促进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лr2时,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还能拼成你们熟悉的别的***形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引发了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学生们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推测、合作交流和积极思考,有的拼成一个近似三角形,有的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还有的拼成一个近似梯形……同样也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与问篇5
一、问题学生的类型
(一)纪律型:不遵守课堂和学校纪律,上课时喜欢说话,做小动作,别人回答问题时在旁边起哄,顶撞教师,影响他人上课和自修,对班级授课影响较大。
(二)学习型:不愿意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上课时心不在焉,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完成作业,考试时舞弊,学习成绩较差。
(三)品德型:欺负同学,打骂同学,爱恶作剧,小偷小摸,抽烟喝酒,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来往。
(四)自我中心型:以自我为中心,有较强的自尊心,爱出风头,表现欲强,要同学服从他的意志,经常在上课时和与同学交往时我行我素,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二、问题学生的根源
(一)个人因素
1.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生没有认识到不努力学习,不遵守纪律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把不尊重教师、顶撞教师、欺负同学、影响同学学习看成是树立自己形象出人头地的好机会,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加上不爱学习,问题学生越滑越远。
2.对立情绪: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已处于“多事之秋”的叛逆期,很多问题自认为无法与父母教师沟通,缺少交流。有些问题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为了寻求心理满足,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他们就设法在别的方面表现自己,表现出敢于顶撞教师、敢于欺负同学、敢于不完成作业的对立情绪来体现自我的存在,希望以叛逆的形象来表现自己。
3.意志力薄弱:问题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辨别能力有限,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教师批评时他立即答应改正,一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尽。许多情况下一个班中的数个问题学生互相影响,互为支持,有的问题学生本来已有所转变,本来并不想再参加他们的活动,但经不住他们的鼓动,在“哥们义气”的影响下,又加入了他们的阵营。大多数问题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容易走神,一节课很难自始自终接受教师的要求,完成各个环节的活动,遇事好冲动。
(二)家庭因素
家长教育方式不正确,有的家长对孩子放纵,基本不管;有的家长溺爱,护着孩子,不适当满足孩子的非分要求,对自己的孩子评价过高;有的家长文化素质低,简单粗暴,对孩子非打即骂。有的家长忙于工作,亲子关系疏远,较少参与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有些家长出外打工,孩子由老人照顾,老人无力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孩子从小心灵就受到创伤,对社会无信任感。许多问题学生下课离校后不能及时得到家长的监督。很多问题学生的家长自感无法教育孩子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父母缺乏了解孩子的能力,不能对症下药,没有使教育问题“防患于未然”。
(三)学校因素
教师观念有偏差,有些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是学习成绩好,还要求遵守纪律,听教师的话,按教师的标准答题,要背诵告诉你的课文中心思想,要看教师指定的书,要看教师指定的复习资料,不能抢别人的话头,不能顶撞教师......而我们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时期,思维活泼,不受框框束缚,难免对教师的“好心要求”产生抵触情绪,产生消极对抗行为。
有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成绩,把学生的纪律问题等认为是“小节”,无关紧要,放松要求,认为只要学习好,别的都会自然变好。有的学校只重视在省市举行的教学考试中学校的位置,只重视在省市竞赛中的学校的成绩,只重视能够为学校和班级争光的一些尖子,而忽视了无法为学校和班级争光添彩的问题学生。
三、问题学生的教育措施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应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要及时有效地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帮助,促进他们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正确认识问题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要接近他们,要去研究他们,要认识到问题学生本质并不坏,也有许多优点,他们的行为是这个年龄阶段自然天性不适当的表露,是小学生对学校、师生关系、同学间关系、一些教育现象偏执的、不正确的认识所致。不要把他们的任何问题都道德化,他们的许多问题是属于心理问题或能力问题,关键是找到教育他们的突破口,应提出多种假设,最后确定主因和次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要抓住契机,热情关怀,积极帮助,绝不能歧视他、排斥他。教师给他一个机会,他可能还教师一个惊喜。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应认识到不同的问题学生要用不同的帮助方法,审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问题学生是特殊的教育问题,应为问题学生提供特殊的教育策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可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成长的脚印》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的学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与不足,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
(二)尊重问题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不能流露出对学生的反感和厌恶。而要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有助于他们的转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绝不可以给他们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帮助他们时以尊重为前提,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尊重和赞赏,而问题学生对于赞赏的渴望程度要比其它同学更强烈,因为他们很少得到赞赏,帮助他们时先肯定,再指出不足,入情入理,他们容易接受。当他们犯错时,给他们辩解的机会,让其认识到错在那里,以便对症下药;有时不需要教师的批评,只需要时间,他们就能认识到自己错了,赶紧改正错误,而立即批评,反而引起逆反心理,不利于他们的转变,或者有时走到他们课桌前或在讲课时稍作停顿意在提醒他,让他集中注意力,回到学习中。《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通过《学会和谐相处》教学,让学生懂得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多考虑他人感受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原则,初步掌握化解交往中冲突的方法,懂得在意见不统一时,要主动沟通,并学习以宽容的态度解决矛盾。
(三)帮助问题学生正确归因:因为许多问题学生最初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不爱学习,学习成绩差而逐渐越滑越远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一方面要让他们抓紧时间学好现在的课程,不要再产生新的学习问题,过去的内容设法补上;教师另方面要帮助他们对学习不好进行正确归因,让他们知道自己落后的原因,根据归因不同,教师可分别对他们进行帮助,如分别对他们布置不同的作业,如果是学习负担重,可考虑减少一些作业,允许他们只完成单数序号的作业,当他们的自信心和能力提高后再适当增加作业量;如果是能力低于同班同学,就专门布置难度小的作业;如果是学习动机不足,就给他布置能够激发学习动机,产生学习兴趣的题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通过《做学习的主人》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知道学习要多动脑筋,主动学习,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方法;愿意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体会克服困难取得学习进步的快乐;要抓紧时间学习,学会科学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建立健康向上的班风和人际关系:当问题学生做了一件他自认为“得意之作”,非常想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如果此时他看到的是大家批评的眼光,他会感到自讨没趣,就会促使他放弃自己的行为。
让教师做问题学生的朋友,观察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思想上出现的问题,也可让一位比较成熟,责任心强的同学帮助他,让他感受到班主任、教师、同学没有抛弃,冷落他。《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通过《好书大家看》等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在学校、班级中大家要互相关心,要能文明礼貌相处,积极交流学习成果,感受集体生活乐趣;感受多读好书能扩大知识领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五)开展包括学习在内的各项活动:减少问题学生的心理压力,开展包括学习在内的各项活动,让问题学生在活动中露一手,发挥他们的特长,有意安排他们完成某项任务,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和别的同学一样在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为集体争取荣誉,变消极的出风头为积极的行为态度,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问题学生大多学习成绩差,对学习没有兴趣,是从学习差生变成问题学生的,也正因为学习差,生怕教师、同学看不起他们,教师如果能够开展包括学习在内的活动,帮助他们搞好学习,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学习自信心,才是真正关爱问题学生,那样对他们的转变是非常有利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通过《大家都在学》课程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观察社会,感受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离不开人的学习,不学习就会落伍,要努力学习,终身学习。
(六)用行为疗法矫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可运用奖励等正强化法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运用消退法减少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因素并加以积极引导,如发现这些学生有积极向上的行为时,《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要给予某种奖励,以促进这种行为的出现频率增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可把问题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确定下来,通过观察、检查,记录问题学生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与出现的频率,确定需要矫正的行为目标,然后选择矫正的策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要真诚希望他们改掉不良行为,一开始要求不能太高,循序渐进。
(七)关注问题学生:《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可参与学校的心理咨询辅导室工作,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讲授学生心理健康内容,在学生最容易心理波动的年龄增加活动时间和运动量,让学生合理释放能量,增加对学生的心理情况的分析追踪,推动预防工作的深入和开展。
开办家长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可参与对家长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种培训不是单纯的讲课,除了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更重要的是在每次培训中留点时间让参加培训的家长进行交流分享,把他们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讲出来,互相进行探讨,共享经验,相互学习,从而不断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学与问篇6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追问 教学方式
由于人们的思维或求知永远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而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思考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提问”就是一种理想的互动形式,而提问中“追问”又是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最佳手段。
什么是追问呢?追问,就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再次提问,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的一种提问方式。追问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的指导性策略。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
一、追问的课堂效果
1.启迪思路,激活思维。
思维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追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追问能拓展学生思路,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避免对问题仅作“对与错”或“是与否”的表面回答。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是作者作品的艺术再现和再创作,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碰撞。教师如果在学生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追问得巧,追问得妙,追问得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增强思维和辨析能力,提高思维的缜密性,让学生创造的火花灿烂地绽放。如教《我与地坛》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作者和地坛有什么联系?②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地坛起了什么作用?③作者说这园中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车辙的地方都有母亲的脚印,这里的车辙和脚印是不是简单的车辙和脚印?④母亲在作者人生最低潮时起了什么作用?⑤这样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⑥作者是怎么样来回报他的母亲的?⑦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你是如何来报答母亲的?
这样的追问,不仅促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跃活了学生的思想,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感情。
2.刨根问底,加深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作品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思路,教师往往在一问之后再次补充和深化,刨根问底,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挖掘出作品背后所隐含的知识。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①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②邹忌是如何同徐公比美的?③比的结果是谁美?④为什么?⑤邹忌是用什么方法讽谏齐王的?⑥讽谏的效果如何?
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追问,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了理解的能力。
3.纠偏释疑,正确引导。
课堂上,老师设计的种种问题,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理解、正确回答的,也不是老师的答案就百分之百的准确,针对学生有争议或理解片面的问题进行追问,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学生纠偏释疑,有效地化解认知上的障碍,纠误匡谬,消除思想上的迷惘。如2007年河南幼师对口招生考试的一道词语填空题是:日本律师尾山宏,一位70岁的老人,?摇?摇?摇?摇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摇?摇?摇?摇。学生在第二个空上产生了分歧,是填“追问”还是“追踪”。我及时地启发学生:“追踪”什么意思?“追问”什么意思?我们常常对什么进行追踪,又对什么进行追问?为什么要追问?经过引导,学生最终搞清了“追问”的意义,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我的意见。
4.拓展延伸,扩充信息。
课堂上的生成是可以诱发的,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是无边的。教师把握好契机,适时追问,既可以引领学生挖掘文本,拓展课堂空间,又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勃勃生机。如教《沁园春・长沙》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秋景?②为什么要描绘这么美丽的秋景?③在古人的笔下,描绘秋景的很多,你能背诵一些吗?④秋天在古人笔下大多是肃杀的、悲凉的,这是为什么呢?你更喜欢哪一种秋景呢?
这样的追问,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学习了不少课外的东西,扩大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信息。
二、如何做到课堂上有效追问
追问的目的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反思成功过程,分析失败原因,探寻下一步研究的目标与方向。在对上述问题的深度追问中不断提升,不断获得新的发展与变化。因而,教师不仅要有追问的意识,而且要讲究追问的艺术。
1.要注重追问的随机性。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课堂上,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准确、全面、深刻为止。因而课堂上的追问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生成情况随机调整,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
2.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性。
巧妙的追问,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与研究,促使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和认识有限,学习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一时间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回答流于表面,或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由此,教师的追问必须注重学生的思维水平,深入浅出,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适时地以恰当的追问方式搭设学生思维的跳板,这样就会突破教学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3.要注重追问的有效性。
追问要讲究质量,讲究实效,不可“满堂问”或“随意问”。如果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随意地问,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不经思考地仓促抢答,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效果甚少,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背道而驰。因而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注重追问的有效性,找准切入点,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追问也是这个道理,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4.注重追问的层次性。
学与问篇7
(一)课上自学教材时,提倡学生提出问题
由于我市生物是非中考学科,所以学生在上课之前不会下力气预习,在老师讲课之前,有很多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是一无所知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教就成效甚微了。所以我安排学生在老师讲之前,先自学教材了解本节内容。将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归纳整理,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学生会带着问题去学,有针对性地去听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会有针对性地去教,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比如在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一节,我让学生自学教材,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什么叫化学性消化什么叫物理性消化。
这样的问题对学过物理和化学的老师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备课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初一的学生没有物理、化学的知识。在学生的问题下,我认识到这虽然不是本节的难点,却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及时作出调整,在课堂上进行了两个小活动,一个是把一张纸撕碎,虽然撕碎了,但还是纸来说明物理性消化。一个是把纸点燃了,说明化学性消化是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学生终于对物理性和化学性有了上定的了解。自学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老师的应变能力。
(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研究的兴趣才能学得有效。所以创设情景,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究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动机是必要的。
比如在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一节中,我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西瓜籽历险记。以拟人的口吻讲述了西瓜籽在人体消化系统里的经历。学生看得兴趣盎然。学生还自己提出了问题:西瓜籽遇到的酸雨是什么?红地毯是什么?怎么和西瓜籽一起的一些东西都失踪了呢?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仅了解了消化道是由哪些器官构成以及它们的先后顺序,还知道了它们是如何物理消化、化学消化的。
(三)动手操作时,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生物学科的探究实验很多,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亲自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形象、直观地了解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手脑结合,很容易产生创新思维;关键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用脑思考,产生疑问。解决问题。
比如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实验,学生对结构与功能是相互适应的还不明确。起到保护的作用就要有弹性,骨要起到支撑作用就要有硬度。这种关系学生看不到的话只能死记硬背,通过实验学生惊叹脱钙之后的骨竟然这么软,深切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骨既然能燃烧是否也能说明骨中含有有机物。这就是学生动手的好处。
再比如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让学生分析盒装或袋装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生产原料。这使学生了解一种食物中含有很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每种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比例都不一样。如果这里只是老师的讲解,没有动手的过程,学生还是不能完全了解,有的学生以前一直以为一种食物就只有一种营养成分,比如馒头中只有淀粉。在此次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还提出了“什么是烟酸?”“什么是热量?”等问题。这些问题有价值的课堂上解决了。有的问题学生感兴趣可以在课后自己查找资料,这就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四)巩固深化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巩固深化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我尽量多的提供一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的习题,因为这些习题,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这些与生活有关的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比如在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出的习题就是冬季在卧室中放绿色植物好不好。学生就可以用所学的知识指导生活,使生活更健康、更安全。
(五)“问”无定“问”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学生问的时候,老师不要抱有对学生的期望。也就是老师期望学生问什么。这样做还是把学生的思维圈在了老师的思维里。有的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正中下怀的问题大加赞赏,对不想讲或不会讲或不屑讲的问题嗤之以鼻。这样长此以往的话,学生提问的热情就会受到损伤,而且也达不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但怎样才能做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呢?这就要看老师引导的能力了。并且需要长期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把最大的精力放在教材的主旨上,而不是一些细枝末节上。
学与问篇8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问题;困境;挑战;措施
一、大学生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1.经济快速发展下大学生管理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的快速更新与传播,致使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网络上网络直播、炫富女等现象的兴起,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严重的拜金现象,有的盲目攀比,有的跟风消费,甚至有的大学生为了物质上的满足不惜“裸贷”或者出卖肉体。这些都是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所面对的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三观”成熟走向稳定的时期,这些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大部分大学生迷茫,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甚至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与理想。所以,这些问题都会为大学生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高质量地完成。
2.大学扩招为大学生管理带来了问题与挑战
从1999年为解决经济问题与就业问题提出大学扩招到2013年以来,毛入学率达到了接近35%。大批的学子涌入大学,不断增加的大学生数量为大学生管理制造了诸多的困难。扩招下的大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大学生层次水平不同,为大学生管理又增加了一定的困难。而在扩招下入校的大学生大部分家庭都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号召,致使这些大学生几乎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这也是大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所在。由此可见,大学扩招为大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3.教育体制改革下的大学生管理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可以说是中学教学管理的一个延伸与继续。虽然这种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无法避免的是它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国家发展,教育先行。教育需要不断更新,大学生管理也需要不断调整与变革以便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等,人才的培养来源于先进的教育与管理。然而,我国高校所采取的课程设置大部分为固定强制性,大学生缺少自主选课的权利,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所以这也是影响大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管理工作面对的困境
1.过于保守的管理观念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很多大学对学生进行管理都是沿袭中学的管理模式,过分突出学校的管理地位,不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肯定的是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工作的进行,但是却泯灭了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对于大学生***思考、***完成等精神起到了制约作用,无法充分有效发掘大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学校的“一刀切”管理模式,制约着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忽视大学生的管理才能等。由此可见,保守的管理理念已经开始与现代大学教育管理脱轨。
2.单调不完整的管理体系
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的不同,致使大学生有着千变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为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而大学在管理方式多数单一。几乎都采用“学分制”,只要学生修够“学分”,其他的“无所谓”。虽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有自主选择课程与教师的权利,但不能否定的是其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自主选择,所以不再是固定班级、固定人员、固定人数一起上课,这样势必为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3.参差不齐的管理队伍
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管理队伍。管理队伍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当前的管理队伍需要进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最初进行管理工作者选拔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对方的***治素养和自身的组织能力,忽略了对方是否具备丰富的大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因此造成了管理队伍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管理者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和研修,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选拔之初需要综合考察这个人是否适合这份工作,选拔成功后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然后再考察是否具备上岗能力。一旦成为管理队伍中的一员,学校不仅要重视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并结合综合因素对优秀的管理工作者进行奖励,促进其更好地工作,从而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4.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不足
“快餐文化”、影视剧负面能量的传播加上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导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的影响,最明显之处在于道德水平的下降。除了刚才说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离不开大学管理工作体制的不健全与对于道德教育的不重视的因素影响。过分追求自由的后果就是超越道德的束缚,作出一些不合道德伦理的行为举动。诸如2004年2月23日,在云南昆明云南大学北院鼎鑫学生生活区6幢317室男生宿舍马某某杀害四名舍友事件;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某某将张某撞倒并连刺数刀致受害人死亡的事件;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某遭林某某投毒后死亡的案件;2016年3月28日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学生公寓东苑2栋一楼学习室发生一名学生被另一名学生伤害致死的刑事案件;因为失恋、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因素造成自杀的案件也屡屡发生。这些都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健全,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管理的不足的问题。
三、提升大学管理工作的相应措施
1.更新传统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核心”
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如今社会的发展水平,更无法完全满足学生提升与发展的需求。通过更新管理理念,从源头入手,把学生作为管理首先考虑的要素,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大学生是管理工作所面对的主要人群也是第一人群,所以就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考虑该如何完善管理工作,深入大学生之中,真正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对人对事的看法,以便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到位。在进行相应事件决策的时候,能够具体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以维护学生的利益为处理事件的根本出发点。大学生是思想相对成熟并***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想法,不会真心接纳单一的管理方式。所以,要更新传统的管理理念,大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去接纳学校的各项安排,并能从中学会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一方面为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地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2.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上面我们讲过,大学生是***的,具有一定能力的成年人。他们年轻,有朝气,接受新鲜事物快,对于陈旧的东西不太感兴趣。而大部分的大学管理工作都忽略了大学生的参与性,是管理工作者是这个管理工作的决策者、领导者、组织者,而大学生只是管理工作的参与者,他们只有服从管理工作的安排的权利。在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下,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也将会逐渐被淘汰。想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众所周知,先进社会不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而是拼合作的时代。在大学管理工作中,也可以吸取这一“合作”理念,打破原有的大学生“服从地位”,让其参与到管理中来,与管理工作者密切配合,亲密合作,这会带来全新的变化。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意识到自己是大学的“主人”地位,与学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另一方面还能积极促进大学生在组织活动中,充分锻炼与发挥自身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学生参与大学的管理工作,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工作,增强自主意识,减轻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负担,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
3.完善选拔培训制度,全面提升管理工作者的水平
管理工作的完善与否与管理工作者的水平有直接关系。然而,大学校园里的管理人才十分紧缺。这就需要完善选拔制度,不能只关注应聘者的***治觉悟,还要重视应聘者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培训上岗制度,确保每一位管理工作者都是经过严格选拔,严格培训才上岗工作的,并以最终工作表现实施激励制度。管理工作者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所以每一位工作者都要加强心理教育,学会与不同的学生进行沟通并对其进行引导,尽量避免造成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
4.把高科技带入到大学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互联网+的普及为科技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高科技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促进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电子档案解决了传统纸质档案的诸多不便,大大节省了管理工作的时间。校园网的建立,方便学生对于成绩、学分、学校活动快速及时地了解,减少了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学生喜欢这样的管理模式,对于工作者来说就是在节省时间、减少工作量,就是在提高工作效率。
5.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拜金现象严重、道德文化的缺失等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意味着在对学生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提升大学生的非学习教育。例如,开设伦理道德教育课程、张贴大量的宣传画册、举办宣传活动、开展各项实践活动都会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可推选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担任学生榜样或者进入到管理工作中,配合管理工作者完成各项管理工作。综上所述,社会在变迁,时代在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勇于面对困难,勇于迎接挑战,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与需求出发,不停地完善管理制度。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崔钰.探析我国大学生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境[J].教育现代化,2016.
[2]徐礼堂.“95后”大学生管理方式探讨[J].喀什大学学报,2016.
[3]罗文.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规避校园内冲突事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
[4]方瑗.大学生民主参与高校学生管理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
[5]韩玉坤.大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6.
学与问篇9
一、存在问题
部分课堂教学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和掌握,只注重完成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创新性培养重视不够。有些教师还在努力地传授知识,唯恐讲解不全面而漏掉某个知识点,又对学困生常常忽略,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部分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对教材理解不透,没有对教材做适当整合,只是机械地教教材。还有不少教师把英语仅当知识来传授,只重分数,忽视能力培养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亟待解决。
二、解决策略
1.搞好校本教研,开展好备课组活动。
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解决一个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备课组活动,统一单元教学重难点,尤其在教法与学法指导上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互相补充,互相完善,互相提高。
2.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综合知识、交际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性格特点等,这些能力随时体现在教学中:如教学设计中体现学法指导,组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根据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开发、丰富的作业内容,练习形式要多样;创设真实的英语教学情境,无论是在呈现新知识,还是巩固、复习旧知识,都应该尽量在有意义的情景中进行;要善于运用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形式搬进课堂,为学生使用英语创造条件;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目的地设计与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扩大学生参与面,将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为全面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的语言组织,教学环节的过度,关注学生的注意力等,授课时要注意学习效果,把说和写的环节放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及“任务型”教学等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处理完课文或对话内容之后,都要设置相关情景,指导学生进行情景操练。如果能组织一些活动来吸引学生,把活动重点放在语言应用上,使用所学的知识,通过交流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语言学习就会自然发生,或模仿表演,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或根据课文情节讲述故事等。在这种教学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打破了以前传统的以讲解语法句型和翻译理解课文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预习习惯。预习包括词汇学习,语句认知,语法现象的感知,翻译句子等。通过预习,学生就能学会有目的地听课,有助于改变过分依赖老师,***性差的被动局面。复习习惯。课堂末尾留一两分钟让学生回味的时间,或有针对性地留一些口头或笔头的复习作业,以巩固当天所学知识。阅读习惯。侧重培养发现具体细节,推算、推断、推测作者意***,找出文章主旨等能力。记笔记的习惯。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策略和技能。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力,克服大脑记忆的限制。做好隔行书写,勤问多查,侧重疑难点,错题记录本的习惯,便于集中质疑,是一个系统复习消化的过程,要及时整理,事后复习,不走过场。这些好的习惯会对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提供帮助。
5.注意学生思维品质和情感因素的培养。
教师应善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与学生共同创设语言学习气氛,多给学生一个笑脸。当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时,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有效的学习能力。
6.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英语语言学习方面的指导。例如,在单词记忆方面,可以有词根加减法、比较法、加前后缀法等;时态学习以时间为杠杆,进行结构比较等;阅读文章列提纲法,完成表格法,回答问题法等,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学与问篇10
一、法学中“是”与“应当”范畴的表达
法学研究也习惯使用“是”与“应当”这对范畴来研究法律问题,常见的相关提法如表1所示。表1所列也许并不完整,其中每对概念也未必完全对应于“是”与“应当”,但大体包括了法学研究中表达“是”与“应当”范畴的主要概念。
表1
法学研究中表述“是”与“应当”关系的若干概念
对应于“是”的概念 对应于“应当”的概念
1
合法律性
合道德性
2
合法性
合理性
3
合法(律)性
合宪性
4
有效性
合法性
5
形式合理性
实质合理性
工具合理性
价值合理性
6
法定
应有
实有
法定
实然
应然
7
法律
法
合法律性与合道德性,这对概念分别表示合乎法律与合乎道德,所表达的“是”与“应当”的内涵是明确的。
合法性与合理性,是较复杂的一对概念,严存生教授对此曾有系统论述[1]。在法学中,与合理性对应的合法性,就是合法律性;合理性则比较复杂,后面将深入分析。
合法(律)性与合宪性,是法律科学内部的区分,因此合法律性常直接略为合法性。这里的法律是狭义的法律,它与宪法相对作为被评价对象;法律应当合乎宪法,宪法当然有评价法律的资格。西方法治国家普遍存在对法律合宪性的审查制度,评价标准就是宪法。
有效性与合法性,在宪***问题中常常涉及。这里的合法性具有价值意义,它是对于现实统治提出的标准,而不是合法性、合理性对举的那一含义。如果仅仅在程序方面违背法律,合乎法律的实体要求,仍有合法性;如果在实质上缺乏道义支持,即使程序合乎法律,也不具有合法性。这就不同于法律标准。因此,合法性在宪法学中有另外的含义,这种用法给法学理论带来了复杂影响。哈贝马斯的《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一书同样用“有效性和合法性”这对概念表达这种“是”与“应当”关系,即一个***权事实上在统治,具有有效性(“是”),却可能不具有正当性,即合法性——“应当”属性[2]。
形式合理性、实质合理性,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都涉及合理性概念。合理性概念本身比较复杂,它们同韦伯都有密切联系,我们需要考察韦伯的用法。
韦伯对合理性的用法,一是把合法统治的类型分为合理型(或法理型)、传统型和个人魅力型三种[3](P241)。法理型统治类型与其他两种类型的对比在解释许多国家和社会的法制现象时具有重要价值,对研究中国的法制问题也极具启发意义,因此为学人重视。
与本文相关的主要是韦伯合理性类型分类中的“合理性”。韦伯按照行为动机的不同将社会行为分为四种:目的合乎理性的、价值合乎理性的、感情的、传统的[3](P56)。一般社会行为都可以通过这四种方式得到解释。韦伯提到的目的合理,后来被直接地使用为工具合理, 这是符合韦伯本意的。
另外,韦伯在分析经济行为的形式时提出另一对分类: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一种经济行为形式上的合理应该自然称之为它在技术上可能的计算和由它真正应用的计算的程度。”“实质上的合理,应该是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为的方式,从曾经、正在或可能赖以观察的某些(不管方式如何)价值的基本要求的立场看,允许用货物供应现存的人的群体(不管其界限如何)的程度。”[3](P106) 这种分类对法学研究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法学学科具有明显的形式化特点,形式合理性概念对法学的自主性和***价值的论证具有重要作用。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法学中自然地以手段与目的的框架得到理解;形式合理和实质合理,在法学中经常以同实体法和程序法暗示性的对应而予以运用,例如人们习惯将正义分为“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
一般地,合理性在此可以理解为合乎“理性”,在现代学科体系和知识传统中,理性、合理性的表达自然带有权威性;它也可以理解为合理之性,这就带有了“非理性”成分,中国传统中说到“合理”,往往不仅仅合乎纯粹理性,它可能包含“道理”、“情理”的意思,更主要的可能是“合情合理”,即人情、常识笼罩下的“理”。它不同于逻各斯、上帝之类超越于人的形上标准,它不会是以数学、逻辑学所要求的所谓合理——合乎理性,而更可能是合乎“道理”、“情理”,“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等与纯粹理性的思辨要求相比并不纯粹的内容。因而,合理性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其“能指”要多于“所指”。严存生先生认为:“合法性评价主要属于事实评价,合道德性评价则主要属于价值评价,合理性评价中既有事实评价又有价值评价。”
应有、法定,法定、实有,实然、应然,这三对概念相互有密切联系。前两对通常结合起来以应有、法定、实有的模式研究法律,所指也比较明确。实然和应然则有比较模糊的空间,实然是指事实上的实然,还是法律规范方面的实然?应然是指法律“应当”要求意义上的应然,还是社会价值对法律进行评价的应然?显然它同时能够容纳两种解释。
法与法律的关系已是法学中老生常谈,一般认为法决定法律,法律反映法,法比法律更基本、更丰富。它们也对“是”与“应当”有所表达。
这里列举的对法学中“是”与“应当”的多种表述足以让人困惑。然而,毕竟我们只面对着一个法的现实,众多歧异概念给法学中“是”与“应当”问题的研究带来了困难,值得我们做一番分析梳理工作。
二、法律中的“是”与“应当”
一般地,事物存在事实与价值两个层面,确认现实状态“是”或“不是”,这属于事实;评价事实“应当”或“不应当”,它表达价值。法律则比较特殊,凯尔森指出:“法律同时体现为‘应当’和‘是’。”我们认为,这是理解法学中“是”与“应当”问题的关键。
1.法律作为“应当”。一般都将道德科学和规范科学的特点概括为,它表达一种“应当”的要求。存在着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规范,这些规范提出一个“应当”的行为标准,其一般形式是,“你应当如此行事”,同时它也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应当”标准。与此“应当”相对的是人们的行为,它是事实。法律规范与行为是“应当”与“是”的关系。
2.法律作为“是”。法律作为“应当”,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但法律仍然是人造物,具有***内容,能够保持相对***的存在,因而,法律作为“是”,是一个客观事实。法律作为“是”,还相对于其他价值;法律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物、一个事实,仍然接受价值评价,人们会对法律作“良”、“恶”评价。法律与评价法律的价值是“是”与“应当”的关系。
3.法律同时是“是”与“应当”。结合前两方面论述,其一,法律作为“应当”,它代表着社会公共权力对正当行为的有效要求和评价标准;其二,法律作为“是”,它相对于广泛存在的社会价值,是经立法过程凝结成的一种客观价值标准和普遍行为规范。法律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存在着,它具有其***性,这是客观“事实”,因此法律是“是”。下面用表2来表示法律同时作为“是”与“应当”及其相对的事物。
表2 法律同时作为“是”与“应当”之一
A 区:价值(作为“应当”,主观评价)
B 区:法律1(作为“是”,客观存在);
法律2(作为“应当”,主观评价)
C 区:事实(作为“是”,客观存在)
B 区比较复杂,存在着法律1和法律2,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个存在,只是由于法律对应于不同对象时,思维对它的构想不同,我们在思维中将一个法律分析为两个不同内涵的法律,以与不同的事物相对应。
表2也可以用表3表示。
表2 法律同时作为“是”与“应当”之二
A 区:价值(作为“应当”,主观评价)
B 区:法律1(作为“是”,客观存在)
C 区:事实(作为“是”,客观存在)
法律2(作为“应当”,主观评价)
表3显示:A 区的价值,作为评价尺度居于上层,表示价值对事实和规范的超越性;B 区的法律虽然价值层次上低于A 区,但相对于C 区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或先验性。 这样看来,价值是“应当”,事实是“是”,法律是“是”与“应当”。这是否意味着法律是价值与事实的相加,或一半是事实,一半是价值呢?法律中“是”与“应当”的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揭示。
三、法学中的“是”与“应当”
下面再分析法学中的“是”与“应当”的关系。为简化问题,我们不讨论判例法等问题,将法律视为大陆法系中理想的法律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
1.法律的效力与价值评价:规范的“应当”与价值的“应当”。法律的“应当”与价值观念的“应当”是有区别的。凯尔森说:“我们一定要避免将‘应当’的概念同‘善’、‘正当’或‘正义’这些观念混为一谈的那种常犯的错误。……结果就是‘应当’的概念只具有一种形式的意义。”[4](P429) 他说:“法律问题,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4](P5) 这样就将法律问题同其他价值问题彻底分开。在划清这一界限,将正义推出法律科学之门后,凯尔森又补充道,纯粹法学也有“正义”问题,不过,“只有在合法性的意义上,正义概念才能进入法律科学中。”[4](P14) 这个正义是对实在法的严格遵守,即合法性。因而,法律的“应当”以法律规范为根据指示法律的效力,它直接要求,并且命令,具有强制力量;而价值观念的“应当”则只作出评价,这一标准并不具有指示国家权力保证其实施的规范性,它不能动用国家强制力。在***教分离的现代国家与道德多元化的社会中,道德“应当”与法律“应当”的区别就更明显了,道德强制是不具有法律上的合法性的。
2.法律的客观存在与社会事实的客观存在:规范之“是”与事实之“是”。法律存在与社会事实的存在不同。在凯尔森看来,“由于规范并不是现实的陈述,任何关于真正事实的陈述都不可能与规范发生矛盾。因此,不可能有对规范的任何例外可言。规范,就其本性而论,是不能被违反的。”[4](P50) 法律(规范)是一个***的领域,这一领域同事实领域互不相干,它们是不同的领域。在***存在的规范领域中,只存在逻辑问题,而逻辑一贯性是可以解决的。因而,法律存在是由于其理论的逻辑性而获得***性,不遵守法律的事实不会改变法律***存在的特点。规范之“是”***于事实之“是”。
反之,法律将社会事实纳入规范视野时,事实将按照规范性原理得到重新认识:“事实只有在首先通过一个法律程序加以确定后,才能被带入到法律范围中来……确定案件事实的主管机关,在法律上‘创造’着这些事实。所以通过一个法律程序确定事实的功能,就始终具有一种特定的构成性。”[4](P154) 这就清楚地说明法律“事实”与社会事实有本质区别,法律事实是一个特殊“事实”,它浸透了法律规范性的影响,法律事实的形成需要对社会事实取舍,比如,违背程序得到的证据不被承认,宣告死亡的人即使事实上存在他也在法律上死去了,客观事实(客观之“是”)通不过法律的规范性标准,就不能成为法律事实(法律之“是”),即社会之“是”不等于规范之“是”。换言之,存在着不是法律事实的“事实”,社会事实可能不是法律事实。
3.法律的客观存在与价值表达:规范之“是”与价值之“应当”。价值与法律的关系主要侧重分析法律规范中的价值。法律(规范)可以分为两类:表达价值的法律(规范)称为“规范1”、不表达价值的法律(规范)称为“规范2”。规范1好理解,规范2如庞德提出的标准、技术性要求等,如红绿灯信号作为技术性规范,不表达主观价值,当然不会有价值争议。因此,存在含道德“应当”的“是”,也存在不含道德“应当”的“是”。
社会价值是多元的,但只有凝结在法律中的社会价值(“应当”),成为法律所表达的价值(“应当”);而其他社会价值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施加影响。因此,价值可以区别为两类,法律已经表达的价值称为“价值1”,法律未表达的价值称为“价值2”。价值1支持着法律,价值2 影响着法律。价值1可能变成价值2,价值2也可能成为价值1。价值1是已经成为“是”的“应当”,价值2是正在努力成为“是”的“应当”。(如果愿意,在道德多元化时代还可以对价值1和价值2再次区分,以区别体现甲种价值、乙种价值等不同价值的东西,比如可以表述为“价值1[a]”、“价值1[b]”等)价值1认为它影响下的法律具有“合道德性”,价值2认为它未影响的法律虽然有“合法律性”,但不具有“合道德性”,而且对某个法律的评价不等于对其他法律和整个法律体系的评价。
4.法律的效力与社会事实的客观存在:规范之“应当”与事实之“是”。法律能够存在并有效运行,同社会事实的支持有密切联系。凯尔森用基础规范表达法律秩序与事实的联系,并防止法律与事实的混淆。该理论简洁、明了地说清了两者的复杂关系。(1)法律的效力根源。法律只有具有效力才能产生作用。那么法律的规范性,即“应当”为何有效力?人们追问法律的效力来源时,会追到第一个宪法,它是其他法律的效力源泉,如果进一步追问第一个宪法的效力来源,就无法再追问下去了。凯尔森认为存在一个为其他规范提供效力的规范,其他一切“不能从一个更高规范中得来自己效力的规范,我们称之为‘基础’规范”[4](P126)。基础规范的效力来自何方?凯尔森认为它是一个假定[4](P132)。没有这一假定,不停地追溯将导致无限因果之链,这是非常荒谬的。规范效力的终点就在这里。(2)法律体系的规范性效力来自法律秩序的实效。基础规范的效力在规范领域是一个假定,当然它事实上并不只是假定,它就是整个法律秩序实际有效这一事实:“这些规范之有效力并不是由于整个秩序是有实效的,而是由于它们是在合宪方式下创造的。然而,它们只有在整个秩序是有实效的条件下才是有效力的。”[4](P135) 凯尔森以***现象为例来说明,如果***成功,则基础规范被改变了;如果***失败,则***须被解释成一场叛乱,它没有能够改变基础规范。即“合法性原则是受实效性原则所限制的”[4](P135)。因此,基础规范的效力同法律秩序的实效有关系,这就涉及事实,“是”仍然是“应当”成立的最终原因。但一涉及事实问题,就已经跨出法学,进入了实证科学领域,而“真正的”法学家必须安于基础规范的假定。
5.研究“是”与“应当”的各法学流派。法律在与价值和事实的联系中,表现出它同时作为“是”与“应当”的独特性质,它的复杂特征在不同的法学流派中得到强调。首先,法律作为“是”(规范形式的存在)受到价值观念的评价,因而存在对实在法进行评价的自然法学,它提出“良法”的标准,将违背价值的实在法断然评价为“非法”或“恶法”,它持有价值的超越性尺度。其次,法律作为“应当”(有效的规范命令)受到现实制约,法律固然可以对现实提出要求,然而它并不能随意命令,如果背离对现实的观照,法律可能会因整个体系失去实效而变成一张白纸,停留于“纸上的法”,因而法社会学关注法律与现实的关系,更强调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厚基础,只有事实上生效的“活的法”才是真正的法律。第三,法律同时作为“是”和“应当”,主要是强调法律作为规范体系的***存在,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是一个逻辑合理、形式严谨的规范体系。法律既不是事实之“是”,也不是价值之“应当”,法律不同于它们。作为“是”的法律表现为规范形式的客观存在;作为“应当”的法律表现为能够牵动国家强制力量的实际有效性。
我们首先看到价值、规范、事实分别与“应当”、“是+应当”、“是”有着对应关系;继续分析发现,“是”与“应当”的内涵复杂,此“应当”不是彼“应当”,此“是”非彼“是”;需要对不同的“是”与“应当”作出区分;继而又发现,“是”与“应当”毕竟联系密切,各种“是”与“应当”存在不能截然割断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那么,我们又返回起点了吗?显然,对法学的“是”与“应当”问题我们有了新的理解,面对它们我们更有信心了。
注释:
[1]严存生.合法性、合道德性、合理性——对实在法的三种评价及其关系[J].法律科学,1999,(4).
[2][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