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漫漫 思乡情浓浓

3月11日,虽然已过了惊蛰时节,东北长春的天还依『日是那样的冷,可在经开区润泽新村78岁老台胞杨素贞的家里,感受到的却是暖意融融。耄耋之年,精神矍铄的杨素贞老人沉浸于既幸福又难过的回忆中。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她3次难忘的故乡台湾之行,憧憬着能早日实现第4次回家的愿望。

第一次回家:朦胧记得自己是中国人家住台湾

杨素贞老人生于1938年,祖籍台南县,家中有兄妹6个,一个哥哥两个姐姐都出生在台湾。1930年父亲杨藏德外出求学,从台湾考入沈阳南满医科大学(今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到吉林市(当时属于洲国)落户从医。

“九一八”事变7年后,杨素贞出生。1942年,4岁的杨素贞随父母第一次回台湾探亲。由于当时台湾还没有光复,满洲国也是日本人统治,回台湾还算顺利,只是作为中国人处处受人欺负,时刻都要小心翼翼,4岁的杨素贞别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住了父母的一句话:自己是中国人,家住台湾。

第二次回家:见到了久别的家人游子省亲

沧海桑田,随着时间流逝,大陆和台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日本投降,满洲国,接下来是国共双方内战,新中国成立,最后到退守台湾,大陆与台湾开始了半个世纪的隔绝状态,两岸民众有家不能回,双方亲人从此彻底失去联系,乡愁由此开始。

这期间,杨素贞也沿着自己的轨迹开始了新的生活。台湾光复那年,杨素贞上了小学,接着是中学、大学,尽管在毕业分配时因台胞身份受到影响,但总体还算顺利。再后来就是结婚生子,父母病故。那段日子,思乡之情,也只能是想想而已,重回台湾探亲是根本行不通的。

改革开放后,两岸形势发生了变化,民间交往悄悄开始,大陆方面落实***策,杨素贞获得了“新生”,也重燃了思乡之情,经过多方打听、寻找,终于在1989年联系到了台湾的亲人。时光荏苒,53年后的1995年11月15日,杨素贞与兄嫂一起,作为吉林省第一批台胞,在香港转机,第二次踏上了令她日夜思念的故乡之路。

在台湾短暂的17天,途经台北、台南、高雄,杨素贞见到了曾经见过面的和未曾见过面的前辈叔叔、婶婶、姑姑、姑夫和同辈的堂、表兄妹及侄、外甥等15家45人之多的亲属。更让她欣喜的是,此次回台还寻找到半个多世纪一直联系不上的母亲家的黄姓亲属,姨、姨夫、舅、舅母等一大家子人,并与在美国工作来台湾办业务的表兄、堂妹夫在家乡相聚。无论是在叔、姑家,还是在舅、姨家,双方都感到分外亲切、温馨,骨肉分离50多年的亲人相聚,总有诉不完的亲情,道不尽的家常话。一家家轮流宴请,品不完的家乡味道,同时也道出了希望祖国早日统一、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第三次回家:帮助父母完成遗愿落叶归根

第二次回家,虽说圆满,但也还留下遗憾,一是由于当时的台湾当局还没有完全放开大陆居民赴台探亲,与杨素贞风雨同舟30多年、在数次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老伴姜树田,由于当时是***府工作人员而未获台湾当局批准,被挡在家乡的门外;二是由于上次赴台匆忙,没有完成父母落叶归根的愿望。这也成了杨素贞一块难去的心病。

2000年11月20日,一个让杨素贞再次难忘的日子。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台湾当局全面放开大陆入台探亲,这使得杨素贞有机会第三次踏上返乡之行。这次她要把全部遗憾补回来。爱人、兄长、姐妹6人,带着父母的骨灰,从大陆直飞到宝岛,在台湾亲友的关怀和帮助下,终于实现了父母生前的愿望。

杨素贞向记者介绍说,杨家的祖坟――灵塔,是在93岁的大姑一手操办下由杨氏在世子孙共同出资(新台币450万元)在台南大内乡建造的,灵塔呈三层六角形结构,每层可放置36个骨灰盒,灵塔大院钢质正门,红漆柱子,院内松柏常青,正门上方悬挂“杨府公潭历代纪念塔”牌匾,两侧有去世长辈在世的子孙奉祀的竖牌。

杨素贞告诉记者,父母的骨灰盒由圆形密封的青斗石制作,正面刻有父母的姓名,生殁年月日,灵牌上签置所有在大陆6个兄弟姐妹的名字。父母骨灰的安放仪式,全部按台湾的习惯进行,摆放各种供品,供奉了鲜花,先三祭祖先,后三拜父母,由大哥杨启明致祭词,各烧3次香、2次冥纸来寄托哀思。整个仪式历时3个小时,全过程简朴肃穆,办得非常圆满,至此实现了父母落叶归根的遗愿。通过此次回家,杨素贞也深深体会了在台亲人的骨肉亲情和难舍分离的酸痛。

期盼第四次回家:全家老少三代共行情系故乡

如今的杨素贞,虽已年岁渐大,但老伴身体健康,儿女双全,孙女在重点大学读研究生,一家三代其乐无穷。改革开放之初,落实了***策,杨素贞老俩口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得到彻底,夫妻俩都被评为高级职称,作为台盟盟员的杨素贞还曾担任过台盟科技支部的主任委员,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嘉奖。

在杨素贞的家中,记者看到,老俩口衣食无忧,住在150多平米的大房子中。曾经在吉林省蔬菜花卉科研所工作过的杨素贞发挥专长,家中各种叫不上名的鲜花让记者数不胜数。杨素贞告诉记者,除了养花,她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跳舞,每天傍晚都到住宅小区跳广场舞。随着年龄的增长,杨素贞开始萌生了新的愿望,期盼在有生之年再回台湾,这次她要带领全家三代一起回到宝岛。 祝愿她心想事成!

回家路漫漫 思乡情浓浓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回家路漫漫 思乡情浓浓

学习

忆特级大师孟立国先生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忆特级大师孟立国先生,内容包括孟立国象棋特级大师,特级大师孟立国。我与孟立国先生相识于1973年秋冬之交的上海、沈阳、哈尔滨三城市象棋邀请赛上。之际,孟立国先生能促成这样一个赛事,在当时是影响很大的,对象棋运动的恢复与

学习

我看“用意不用力”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我看“用意不用力”,内容包括用意不用力的解释,何为用意不用力。第一,“用意不用力”,是祖国传统文化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体现,是掌握各种行拳要领无过不及的适度分寸。从宏观的文化层面分析,祖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造就了国人的

学习

聊城方言中助词“喽/唠”和“啦”的分析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聊城方言中助词“喽/唠”和“啦”的分析,内容包括聊城话方言一到十顺口溜,聊城话中的歇后语。摘要:聊城方言属冀鲁官话,语法结构与普通话的语法结构相似。本文主要对聊城方言助词“喽/唠”和“啦”进行分析,探讨这两个助词在不

学习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内容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全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也面临着很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已经不再单纯的追求产量和效益,而是对安全

学习

我想 我是爱你 《话剧》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我想 我是爱你 《话剧》,内容包括我爱你伤感的话剧,我想我爱你话剧台词。我想我是爱你

学习

第三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精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第三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精选,内容包括高一第一学期个人总结300字左右,第三学期个人总结100字。第三学期个人总结篇1【摘要】“三学期制”是将高校传统的“两学期制”调整为“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即将以前的春、秋两学期

学习

艰难的历程作文1000字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艰难的历程作文1000字,内容包括艰难的时光作文1000字,艰难的历程作文。在我的小学中,我学过很多门艺术:弹琴,书法,绘画……而我记忆深刻的一门艺术就要数吹笛子了。暑假里,我考完了电子琴10级,并领取了证书.下面该学什么了呢?有一次

学习

老师如何“用教材教学”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老师如何“用教材教学”,内容包括老师教学手册,老师怎样有效利用教材。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行为有了一个大的转变。课程改革提倡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学要富有创造性,而教学的创造性首先就体现在对教材的

学习

行业迎来并购整合新时代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行业迎来并购整合新时代,内容包括并购行业的发展趋势,美的并购kuka的整合方案。跨境电商、移动社交、动漫影视、体育产业和儿童产业五大方向将成为持续性热点。

学习

统计管理制度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统计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统计管理制度怎么填写,统计管理办法解读。第一条为加强统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

学习

商合伙和商法人模式分析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商合伙和商法人模式分析,内容包括商法学合伙企业相关知识探究,商法人和商合伙人的关系。一、商合伙

学习

星空的闪烁作文700字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星空的闪烁作文700字,内容包括闪烁的星空作文,星空闪烁的作文怎么写。铃铃中晚自修结束的铃声又响了起来,我抬起头,呆呆地望着天空,漆黑的夜空,稀稀落落的星星,T它们是美丽的,这无庸置疑,但在我看来它们只是一些悲凉的点缀,在夜空中

学习

烟叶复烤工艺与技术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烟叶复烤工艺与技术,内容包括学习了解烟叶复烤加工流程,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范。摘要分析烟叶复烤工艺存在的问题,阐述烟叶复烤工艺的发展历程,以为烟叶复烤提供指导。

学习

古诗阅读之羁旅思乡诗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阅读之羁旅思乡诗,内容包括表达年华易逝的羁旅思乡诗,羁旅思乡诗古诗文网。【技法指津】

学习

公孙敖思乡

阅读(22)

此时的周王室、诸侯国际乃至上流贵族社会陷入了礼乐崩解的时期。公孙敖从宗室家族的乱局中,已经知道礼乐秩序是靠不住的,他寻找的出路居然就是本能的个人利己主义。遗憾的是,当时的上层舆论或制度滞后于社会崩解的现实,它们仍停留在血缘宗亲

学习

漫漫修法路 海商法20年

阅读(38)

今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实施20周年纪念日。中国海商法的立法过程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实践。作为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中国海商法作用巨大,影响深远。同时,在该法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诸多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这对法律适用产生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