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0篇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篇1

关键词:岳飞、民族英雄

一、2002年12月5号,新加坡《联合晚报》香港讯发表了一则新闻:《岳飞文天祥非民族英雄,中国教学大纲掀轩然***》,基本内容为:中国***决定出新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将岳飞与文天祥排除出“民族英雄”之列,很多人批评这种“与时俱进”的新评价是颠倒黑白、篡改历史,造成思想混乱。由余桂元主编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今年首季公布,当中提到对待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间的征伐战争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此类战争是是国内民族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等称为民族英雄,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逼当中的地位与作用,但是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①

《大纲》出版后,有网友在《人民日报》的强国论坛指出:“岳飞是民族英雄,这在中国人民心中早有定论。岳飞英勇抗金事迹和他那臻于完美的品格,受到中国人永远的赞颂。可是,国家***却要褫夺岳飞的‘民族英雄’称号。”有网友抨击“将历史当作灰面团”随意搓揉的做法,质疑“一个对历史都不尊重的民族,会尊重自己吗?”也有网友气愤地说:“看来距离给秦桧的日子不远了”。②

次日,中国新闻网以《历史教学大纲修订,岳飞、文天祥不再是“民族英雄”》为标题,转载了这一新闻,并针对余桂元否定岳飞、文天祥为民族英雄的观点,发表了颇具感彩的评论,指出:“民族融合不等于篡改历史,而是集合各民族的精髓,共建中华。岳飞精忠报国之民族精神是我国中华民族的瑰宝,复兴中华之精神源泉。……难道是因为历史课本上说岳飞是民族英雄而导致的吗?实乃大谬。”③

两天后(2002年12月9号),《北京青年》再发表文章《从岳飞、文天祥不再是“民族英雄”说起》,指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否定岳飞、文天祥为民族英雄的观点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为香港、台湾、新加坡的当地报纸所转载,一时间,关于“岳飞、文天祥还是不是民族英雄”的讨论,在海内外闹的沸沸扬扬。④

二、面对争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全国使用的是2002年新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这个新版《教学大纲》里没有涉及到“岳飞不再被称民族英雄”的问题。***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及2000年的《教学大纲》(修订版)都没有明文称岳飞、文天祥等不再被认为是民族英雄的内容。并表示,从50年代后期以来,对岳飞的评价都是一以贯之的,不存在对中小学教材或大纲中重新定义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的问题。一些媒体所传内容实际是指1996年《教学大纲》颁布后,为帮助一线教师了解学界现行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相关部门组织一些专家、学者编写了《学习指导》作为参考。部分专家、学者个人对涉及历史教学一些问题的看法被收集进《学习指导》之中,并不是《教学大纲》文件本身的内容。

笔者翻阅《学习指导》,其中有一部分是“中国古代史部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思想教育”,要求“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历史上的各个民族”,并认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这种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从性质来讲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应该说是侵略和反侵略。在是非问题上,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民族战争不等于民族压迫。评价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应该看正义与否,看顺应时代潮流与否,看符合广大人民利益与否,我们只把那些正义的、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促进时代进步的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等称为民族英雄,对于岳、文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也肯定他们在反对其他势力掠夺和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这段表述被一些媒体误解为“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不再认为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

因此关于在2002年12月5号,由新加坡《联合晚报》香港讯发表了一则新闻:《岳飞文天祥非民族英雄,中国教学大纲掀轩然***》在海内外所引起的关于岳飞、文天祥是否为民族英雄的争论的始作俑者应该也就是1996年《教学大纲》颁布后,为帮助中学教师了解当前历史学界的观点,所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的《学习指导》。

为了得到论证,笔者特此翻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的各时期初高中历史教材,在此应该可以得到应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第157页是这样描述岳飞的:“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抗金将领。他带领的***队被人称为‘岳家***’。……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反抗女真贵族掠夺的利益,因而赢得人民的尊敬。”同时现行的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民族***权并立的时代》中对岳飞的描述是这样的“南宋初年,金***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手中收复建康。后来金***又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在郾城大败金***,收复许多失地……”人教社出版的各修订版的初高中历史教材均与此描述均无较大差异。很显然,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对岳飞的定位都是“抗金将领”,并且一以贯之,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否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三、此次事件可谓是一场闹剧。岳飞、文天祥在中国历史上历来被认为是民族英雄,这在无论是在汉族人民的心目中还是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都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但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的学术观点。早在50年代后期的学术界,就有学者提出,称岳飞为民族英雄是否会影响某些民族的情感。这个问题在学术界有分歧,但不宜把这一类的学术讨论引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材,这是其一。学术界对于岳飞、文天祥的争论可以说是言论自由、百花齐放。而中学阶段学习历史的最大目标在于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基本史实的了解,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主义思维。而不是让中学生对当前学术界博士、教授等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更不是让中学生来怀疑我们存在千年之久的,为人民所敬仰的岳武穆精神,这也是与学习中学历史目标相违背的。

其次,担心引起民族矛盾也是没有必要的。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至今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已经形成。唯恐提岳飞是民族英雄引起民族矛盾更是无稽之谈。在今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岳飞不仅在汉族人民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其他少数民族心中亦是,提岳飞为民族英雄不仅不会受到反对,反而还会得到支持。岳飞已经不是单单某一个民族的英雄人物,已经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

另外,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在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缺乏榜样和信仰的时代,物种的消失,民族多样化的缺失等在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可供我们津津乐道的、流传千古的民族的东西越来越少。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加以发扬,甚至还自我怀疑,那么它的唯一出路将是惨淡的。1103年岳飞诞生,斗转星移历史已经过去了近一千年。从古至今,岳飞,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敬佩、铭记并传颂岳他,岳飞的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已经牢不可破。我们现在唯一可做的就是大力发扬岳飞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抵抗外来侵略精神,为我们中华民族树立一根标杆、一面旗帜,成为我们的一个民族符号,以让我们的后代在与其他国家交流中,一提到岳飞就能联想的中国,而不是“韩国”。

同时关于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的激烈争论,也反映了历史的最终话语权是掌握在广大人民手中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最终的决定权也在人民手中。任何违背广大人民利益的做法都是站不住脚的。这也要求我们史学工作者在追寻历史真是性的同时,也要思考其价值。

最后,对于历史人物的定位我们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不能以今天的眼光去苛求古人。民族英雄是一个历史概念,岳飞生活的时代的确是宋、辽、西夏、金***权对立的时代,他们都有自己***的***权,他们不知道千年之后会出现一个统一其所有的中华民族共和国,岳飞也不知道,所以他誓死抗金。如果我们以现在的标准、今天的做法去框定古人,我相信几乎没有哪个历史人物能被框在我们今天的“标准”里。

在历史的研究学习中我们更应该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同时也要符合我们的逻辑思维,与现实情况相联系。现在如果我们否定了岳飞为民族英雄,那么不难想象在全球化浪潮的千百年后,抗日英雄是否也可以以阻碍全球化的“罪名”而被否定了?以后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但是现在相关部门对抗日“神剧”的限制是不是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征兆呢?(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章颖:《也谈民族英雄的民族性――从文天祥、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谈起》,《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

②《岳飞文天祥非民族英雄,中国新教学大纲掀轩然***》,新加坡《联合晚报》,2002年12月5日香港讯。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篇2

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时要实事求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有些民族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今天满族的祖先是西周的肃慎,蒙古族的祖先是商代的东胡,它们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十分强大,隔着长城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还进入中原地区。宋朝时,契丹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项族建立的夏,就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管辖的范围更广,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疆域扩大,是当时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从经济上看,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夷族开发了沿海地区,苗、瑶族开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开发了青藏高原,彝族开发了西南地区,东胡族开发了东北地区,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回纥及西北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正是边疆各族人民对边疆经济的开发,并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才使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

至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清朝时期,东北各族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反击大小和卓兄弟等。到了近代,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事例就更多了。

当然,各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其中人数较多而又发展迅速的民族,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的作用大些,例如,汉族不论在***治经济上,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都起过巨大的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汉族的发展史。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包括历史上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共同缔造的。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没有少数民族的历史,就不能被称为中华民族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要实事求是地讲述。

二、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要用矛盾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也有各民族相互对立、彼此征战的***时期;既有汉族建立的***权,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权;既有汉族内部的战争,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既有外族入侵,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斗。历史上,多民族的中国存在着统一和***的情况。

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便不难看出,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在各民族之间,当矛盾的统一性占主要地位时,彼此就友好相处,互相往来,和平发展,国家就表现为统一状态,例如,秦汉的统一、隋唐的统一、元明清的统一等。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各民族之间就相互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国家就处于战争或***状态,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等。同时,矛盾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宋与西夏、辽、金的战争,双方统治阶级几乎动员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战争之后,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各民族人民之间,又出现了和平相处的局面。民族战争固然使各族人民遭遇浩劫,千百万人死于非命,经济文化受到破坏,然而,战争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每一次战争之后,总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迫迁徙到另一个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杂居、相互融合。东晋十六国时,民族战争经常发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满族如果不入主中原,他们就不会有较多的成分融合到汉族之中、至于战争引起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这在客观上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了促进作用。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只是民族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历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长期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在与共同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这才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本质和主流。

三、分析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要一分为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篇3

【关键词】中国历史,不同模式的发展,民族***与融合

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隔着长城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还进入到中原地区。宋朝时,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项族建立的夏,就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管辖的范围更广,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疆域广大,是当时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华夏族歧视的犬戎族,在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商鞅变法,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逐步强盛起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到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统一了全国。我国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我国今天的版***,基本上是清朝前期确定的。

2.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怎样的人才算“民族英雄”呢?汉民族把岳飞、文天祥等人当成本民族的英雄,而女真、蒙古族则认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等才是民族英雄。有的人认为,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有利于祖国统一的人,才能称为民族英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呢?我认为,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应当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既不能绝对地肯定,也不能绝对地否定,更不能带有狭隘的民族情绪片面地下结论,而是应该指出其功过之大小,从而确定其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英雄。要热情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对个别有污点的人物,要注意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比如,在讲述岳飞带领“岳家***”抗金斗争的事迹时,有的学生提出:岳飞镇压过农民起义,不算民族英雄。应当指出,抗金斗争是岳飞一生中的主要活动,他从***二十年,绝大部分岁月是在抗金前线度过的。还有的学生提出:宋当时已是腐朽的***权,当遭到外族的进攻时,必然灭亡,这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岳飞抗金,阻碍了国家的统一,阻碍了历史的向前发展,所以,也不能算民族英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要讲清,金***南下,是以屠杀、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金***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因此,岳飞抗金是正文的,带有反侵略战争的性质,他的英勇斗争,阻遏了金***南下的进程,保卫了大江南北的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虽然他有忠君思想,曾经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来看,他镇压农民起义的污点同他在抗金斗争中所建立的功绩相比,显然是功大于过,他仍然不愧为我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3.从经济上看,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东夷族开发了沿海地区,苗、瑶族开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开发了青藏高原,彝族和西南各族开发了西南地区,东胡族开发了东北地区,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回纥及西北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正是边疆各族人民对边疆经济的开发,并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才使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至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清朝时期,东北各族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反击大小和卓兄弟***祖国的斗争。到了近代,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事例就更多了。当然,各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其中人数较多而又发展迅速的民族,对我们祖国历史的发展起的作用就大些,例如,汉族不论在***治经济上,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都起过巨大的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汉族的发展史。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包括历史上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必须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没有少数民族的历史,就不能称之为中华民族史。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历史上的地位,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而是要实事求是地讲述。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篇4

关键词:民族战争;是非标准;客观作用;民族英雄;隔阂偏见

在我国历史上的***时期,曾出现过许多割据***权,***权之间由于存在矛盾和冲突而发生过许多战争,这些战争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各族统治阶级出于自己的私利而发动的。有人认为这些战争都是发生在祖国境内,是我国兄弟民族之间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属于内部纠纷,不好分析孰是孰非。

关于战争性质的标准,有的人仅从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和掠夺性等方面判断,认为在战争中掠夺人民,破坏经济、文化或采取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策,就是非正义的、***的。这种观点着眼于战争的手段来决定战争的性质,需要我们进一步商榷和探讨。

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民族间的战争,加速了我国古代中华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统一,冲击了原来***落后的旧制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从而推动着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以辽宋夏金元时期为例,先是契丹族、***项族和女真族的贵族首领,通过改革措施,发展壮大,并统一各自的民族部落,相继形成辽、西夏和金***权。金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后,进而发起对北宋***权的战争,想进一步消灭北宋,扩大统治区域。而伴随着蒙古族的迅速崛起和壮大,相继灭掉了金和南宋***权,并实现了蒙古族入主中原,统一全国。他们在战争中的手段往往是相当残暴和野蛮的,还带有民族报复性质,也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和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破坏和伤害。但是,他们能把本民族文化和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封建文明密切联系起来,使本民族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中原地区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很快得到恢复与发展,这在客观上同样具有历史进步性。

我们认识民族间的战争性质和是非标准的同时,也要对在民族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的历史功绩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封建时代的民族英雄,有其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因为他们总是忠于一个封建***权的统治者,为保卫这个封建***权的统治领域和人民的财产而英勇抗击其他民族***权的侵扰,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肯定他们在反抗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社会经济、抗击侵犯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而对于他们的统治压迫各族人民的阶级立场和封建忠君思想,则应予以批判。

我们评价封建时代的民族英雄,还要摒弃民族偏见,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评价他们在历史上的活动和功过,例如,说岳飞是民族英雄,是因为当时女真族建立的金***权实力强大起来以后,女真贵族统治者为了进一步扩大统治区域、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发起对南宋***权的侵扰,战争具有掠夺性和破坏性,使南宋统治区域的江淮地区横遭兵祸,生灵涂炭。岳飞作为南宋朝廷的武将,奋起抗金,主观目的是保卫南宋王朝的***权统治,而客观上也保卫了南宋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南宋***权的社会经济免受长期破坏,所以称岳飞为“民族英雄”对南宋各族人民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正确的。同时,岳飞抗金也使得女真贵族南下受到遏制,有利于女真各族免遭战祸和繁重的赋税和劳役负担,使其能够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安心生产,发展边贸,因此,岳飞抗金,在客观上也与维护金***权统治范围内的各族人民的利益相符合的。

我们说各族人民都反对战争,并不表明各族人民之间没有民族隔阂和偏见。事实上,由于受各族统治阶级思想的长期影响,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民族之间的偏见与隔阂很深,在相互侵犯和反对侵犯的战争中,双方都充满了很深的仇恨,比如,岳飞在《满江红》中所描写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战争豪情,体现的却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民族仇恨心理。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篇5

【关键词】主线 历史人物 历史教学

据笔者粗略统计,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历史实验教科书,涉及的历史人物有487人,其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有210人,八年级上、下册有151人,《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有126人(以上均不包括“北京人”“古埃及人”等带群体性的人物)。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各处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之中,他们的活动大都与当时、当地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关系密切,作用也十分重大。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历史人物这条主线,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为此,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帝王为主线

人教课标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古代涉及到的封建帝王,自秦始皇开始至清末代皇帝溥仪结束约43人,这些帝王中,很多是有作为的***治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进程,象征着每一个朝代的建立、治理、繁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此为主线,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秦朝,以嬴***和胡亥为主线,以“繁荣而短暂”的历史特点为话题,以嬴***与胡亥的所作所为来展开。秦王嬴***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大胆改革创新,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封建统治。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结合时代特点,启用法家人士,依法治国,使秦国出现繁荣的局面。也是因为嬴***和胡亥的暴***,繁荣一时的秦朝仅仅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14年,就在农民起义声中夭折了。同样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两晋、隋朝等历史发展过程。再如西汉王朝:以刘邦(建立)刘恒、刘启(文景之治)刘彻(繁荣)为主线,以“他们为什么能成功”为话题,引导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以此类推,其他朝代亦可用同样的方法引领学生在比较中学习。还有,初中学生容易混淆帝王及其所处的朝代,为此可做以下归纳:刘汉、杨隋、李唐、赵宋等等,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建立唐朝的人说成刘邦了。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世界史,如苏联:以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为主线,学习其兴衰史;美国:以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为主线,了解美国的建立及繁荣。

学生走进帝王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灵魂并与帝王们的心灵沟通,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从而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以英雄人物为主线

所谓英雄是指:才能勇武过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可见,“英雄”一词原则上属于褒奖性词语,并不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国家性。但“民族英雄”的解释却是:捍卫本民族的***、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也就是说,民族英雄是指为本民族做出过贡献和牺牲的人,它具有民族狭隘性和国内不适用性。为此可将英雄分类并以此为主线进行教学。如:***人式英雄――战场上出生入死、无所畏惧、累立战功之人。项羽、卫青、霍去病关羽岳飞、叶挺、克伦威尔等。民族英雄――指为本国范围内的各民族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人。戚继光郑成功邓世昌林则徐、关天培 左权、赵登禹玻利瓦尔等。***坛英雄――***治舞台上能左右***局、控制上下的人物。孙中山、、、***、、丘吉尔等。

三、其他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形形,有促进历史发展的改革家;有潜心钻研、敢于创新的科学家;有治学严谨、公正不阿的史学家等等。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分类对比,整合多重内容。特别是在复习课中,对不同人物的取舍、归纳、分类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如:改革创新的典范人物:商鞅、孝文帝、王安石、***、列宁、日本明治天皇、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等;科学家:张衡、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宋应星、张天佑、侯德榜、袁隆平、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等;史学家: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胡适、郭沫若、吴晗等;文学家: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关汉卿、曹雪芹、鲁迅、列夫・托尔斯泰等等;思想家:孔子、孟子、老子、王充、魏源、康有为、柏拉***、伏尔泰、孟德斯***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探险家、艺术家、***事家、外交家、教育家等等。

四、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设问题情境,以人带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让他们去主动探究,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带入历史人物的真实世界。所以,以历史人物为主线的初中历史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于友西主编. 中学历史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3]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6]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篇6

[关键词]彝族;“尔”[lu];龙文化;《支格阿尔》

中***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5―0060―05

作者简介:马锦卫(1961-),男,彝族,四川九龙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从事语言文字教学、研究。 四川 成都 610041

彝族“尔”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建立在“尔”文化基础上的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尔》,在川滇黔桂彝族地区广为流传。彝族“尔”文化及其活动在彝族地区民间广为开展:云南弥勒陶瓦村彝族一直延续着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古老又神奇的祭龙仪式;云南双柏县法镇雨龙地区的上者窝、法甸、罗洁等地彝族群众,每年都在正月开春的第一个属龙日过“祭龙节”的习俗,活动为三天,内容主要由“祭龙”、“请龙”、“转龙”、“跳龙”四部分组成;云南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村彝族有祭龙传统文化,该地区的祭龙不同村寨有所不同,正月、二月、三月均有祭。随着“尔”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不少学者对“尔”文化进行了研究。如:沙马打各《论彝族毕摩在传承与传播〈支格阿龙〉中的作用》[1];何春燕,王晨娜《云南彝族阿哲人祭龙仪式的社会功能刍论》[2];陆定福《 “花腰彝”祭龙仪式的人类学意义阐释》[3];曾广春《浅析彝族服饰中的龙***腾纹样》[4];洛边本果《中国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5]。这些文章和著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尔”文化的故事、仪式等的记述或对《支格阿尔》史诗的研究上,而对“尔”文化本体的阐释和“尔”文化与“支格阿尔”史诗联系研究还很少,本文的研究将对此进行补充和完善。

《支格阿尔》①是彝族的英雄史诗。英雄史诗分前期和后期,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彝族史诗《支格阿尔》属于前期史诗。在中国的英雄史诗中,史诗与“龙”和龙的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藏族史诗《格萨尔》、彝族史诗《支格阿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等中的“尔”都有“龙”的意思。其精神就是英雄无畏,英雄除恶拔奸,英雄为人民,英雄爱人民。

《支格阿尔》是彝族地区广为流传的英雄史诗,其流传时间久远,影响广泛,人物形象、生动。他射日月,降雷神,灭妖捉怪,移山填海,拯救万物,铲除邪恶,济世救民的英雄事迹在彝族地区广为流传,其精神不断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彝族儿女与天斗,与地斗,是彝人的祖先神[A34 phu33 a33sa33]、命运神[21u21khe3***o33]。正因为有了支格阿尔精神的普照,使彝人洪水淹不死、大浪淘不走、野火烧不竭,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每一个彝人无论从儿童时代父母讲述的火塘文化,还是在青年时代在文化活动中获取的克则[khe21ne21]、木莫[mu21 mo21]等的文化知识无不与支格阿尔有着联系。而支格阿尔是何人?彝人民间有故事,流传有史诗。本文就支格阿尔的“尔[lu33]与“龙”在汉藏语系以及其他语言中,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所折射出的,与语言相联系的具有表层和深层意义的文化本体进行阐释,探索龙“尔”[lu33]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所具有的联系性和传承性。

一、支格阿尔姓氏中龙(“尔”[lu33])的缘起

支格阿尔为什么叫“阿尔”,“尔[lu33]”(龙)与人怎样联系在一起?这里我们首先来看看史诗所描述的支格阿尔身世:“远古的时候,天上生龙子,居住在地上。地上生龙子,居住在江中,金鱼来作伴,大鱼来作伴,小鱼生龙子,居住在岩上,巨石来作伴,大蜂来作伴,小蜂供龙食。岩上生龙子,居住在杉林,鹿子来作陪,麂子来作伴,獐子供龙食。杉林生龙子,住在鸿雁乡。雁乡这地方,雁氏生女叫阿支,嫁到雪山上。雪氏生女叫里扎,嫁到黄云山。黄氏生女叫马结,嫁到相嵌去。相氏生女叫里莫,嫁到西昌泸山去。泸山生女叫紫兹,紫的女儿嫁耿家,耿的女儿嫁濮家。濮家生三女;濮莫基玛嫁姬家,濮莫达果嫁达家,濮莫列衣未出嫁。濮莫列衣啊,三年设织场,三月制织机,坐在屋檐下织布。机桩密集象星星,织刀辗转如鹰翅,梭子往来似蜜蜂,纬线弯弯如彩虹。扎扎结列这地方,天空一对鹰,来自驱鹰沟;地上一对鹰,来自直恩山;上方一对鹰,来自厥草山;下方一对鹰,来自尼尔委;四支神龙鹰,来自大杉林。濮莫列衣啊,要去看龙鹰,要去玩龙鹰,龙鹰掉下三滴血,滴在濮莫列衣的身上。这血滴得真出奇;一滴中头上,发辫穿九层;一滴中腰间,毡衣穿九叠;一滴中尾部,裙褶穿九层。濮莫列衣啊,以为是恶兆。急忙派差使,遇谁就派谁。叫去请毕摩,差人来到寨。寨首转三遍,寨首没毕摩;寨尾转三遍,寨尾没毕摩。寨中找到毕摩家,毕摩大师已出门,只有学徒呷呷在。学徒呷呷啊,坐底垫的黄竹笆,中间铺的獐麂毛,面上铺的花毛毯。左手开柜门,右手摸柜底,取出金皮书。先翻一对两篇看,纸上没有话,黑墨不回答。再翻两对四篇看,说是凶与恶。再翻三对六篇看,说是吉与福。再翻四对八篇看,说是大吉兆。翻到五对十篇时,说要用只黄母鸡,拿束“则果”枝,念了生育经,就要生个大神人。毕摩动身起,来到主人家,念了生育经,濮莫列衣啊,早晨起白雾,午后生阿龙。支格阿龙啊,生后第一夜,不肯吃母***;生后第二夜,不肯同母睡;生后第三夜,不肯穿衣服。以为是个恶魔胎,被母抛到岩下去,山岩本是龙住处,阿龙懂龙语,自称“我也是条龙”,饿时吃龙饭,渴时喝龙***,冷时穿龙衣。支格阿龙啊,生也龙日生,年庚也属龙,阴阳逢时也是在龙方,名也叫阿龙。”[6]从上述可知,支格阿尔从怀胎起就是一个神与人的结合体。支格阿尔的父亲是神鹰,鹰是彝人所崇拜的勇猛的庞然大物,是彝人的***腾之一。濮莫列依是濮人,是濮氏女性,在彝族的流传中彝人与濮人有接触与联系的历史,彝区还流传有许多有关濮人的传说,现在凉山喜德等县还留下许多濮人的石墓群。濮人与彝人有婚媾关系是肯定的。但濮莫列依并不是一个一般的濮氏女人,而是一个与“龙”有联系的濮人,其普系源于天上的龙,源于江河里的蛇,源于杉林中的鹿。当濮莫列依被三滴血滴中后,“一滴中头上,发辫穿九层;一滴中腰间,毡衣穿九叠;一滴中尾部,裙褶穿九层”。这滴三滴血的鹰也不是一般的鹰,而是“龙鹰”。至此,支格阿尔具备“龙”所具有的一切基本条件,龙的基本特征在他的身上得到了衍伸:

龙:蛇身、鹿角、鹰爪、鱼尾、马头(人头、其他)、腾飞。

彝人认为龙有:黄龙、黑龙、白龙、青龙、红龙、马龙、岩龙、水龙、花龙。民间传说龙有九子:九子之黄龙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九子之二黑龙,好斗喜杀。九子之三白龙,好险又好望。九子之四青龙,好鸣好吼。九子之五红龙,喜静不喜动,好坐。九子之六马龙,负重,力大无穷。九子之七岩龙,威力严肃。九子之八水龙,好文好纹。九子之九花龙,好吃好吞。中国有许多民族都以九为吉祥数,彝族就是以九为吉祥数的民族。龙生九子,并把九子赋予不同的形象和能力,使他们具有无与能比,所向无敌之本领,这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精神是相吻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传说中,龙性***。与牛交合,生麒麟。与鲲交合,生蛟。而龙鹰与龙的后人濮莫列衣交合,生了支格阿尔。支格阿尔是人,但他身上流的是龙的血脉,是龙的传人,他把各种龙所具有的能耐集于一身,他传承了龙的斗志、龙的智慧、龙的精神。支格阿尔是人化了的神,是神化了的人。

二、汉藏语系中龙(“尔”[lu33])的源流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和彝文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与其亲属语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汉藏语系所具有的有声调而没有重音,多用语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等共同特点理论基础上,而且还体现在许多具体的语言文化现象中。许多重要的文化联系和文化表现可通过语言间字词的渊源关系得以证明。

龙(“尔”[lu33])在汉藏语系语言以及其他语言中的义项和语义指向:《彝语词典》1.[lu],2.[vomu],3.[baha]。藏语龙为:[lu],蒙古语龙为:[lu],汉语龙为[lo],纳西语为:[lo],《说文解字・虫部》释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臣铉等曰:‘象转飞动之。’凡龙之属皆从龙。力锺切(lóng)。”[7]《现代汉语词典》释龙为:龙(long),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龙(“尔”[lu33])字,彝文是一个象形字,其形为,彝文对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为象形,把上下结构中的上部分理解为“头上的角”,下部分理解为“头的部分”;一种理解为会意,把上下结构中的上部分理解为“蛇,为蛇形”,把上下部分整体理解为长大、长粗了的有花纹的大蛇。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的“辛”字符号。甲骨文“龙”字有形有声,既形象又高度概括:其一,兽以狰狞威猛著称,尤其长有獠牙巨齿的猛兽;层状闪电照亮云团时呈面状,与兽的面部相似。其二,蛇的身体呈条形;条形闪电也呈条形。其三,蛇行走宛转曲折;条形闪电同样宛转曲折。其四,蛇隐蔽在阴暗的地方,现身突然;条形闪电隐身阴暗浓密的云层之中,现身更加突然。其五,蛇多剧毒,一击便会致人死命,非常恐怖,条形闪电同样极具威慑力量,闪电过后的雷声更加令人胆战心惊。人们见到猛兽或蛇时无不感到恐怖。甲骨文中的“龙”用兽和蛇来形容。彝文中把“尔”[lu]字理解为象形或会意都与甲骨文“龙”的解释是一致的。

支格阿尔的“阿”字的应用是和汉藏语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在汉藏语系中一般敬语词词头都用[a]。如:

亲属称谓词词头多为[],词头多用[]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特点之一。支格阿尔从其名字上就可直接了解到与“龙”的联系。然而,文字符号和***腾符号都对历史和文化有解释权威。从***腾角度看:史载伏羲氏“蛇身人首”,意即伏羲氏族的***腾标志或***腾祖先为“蛇身人首”形象,亦即其氏族***腾为蛇。又传说华胥感蛇而孕生伏羲,原始时代的人们认为妇女怀孕是***腾入居妇女体内,故这一传说表明伏羲氏族***腾为蛇。太部族的首领由伏羲氏族之人担任,那么,蛇也就自然地成为伏羲氏族部落的***腾。后来太部落把蛇***腾神化成了龙。[8](P.365)伏羲“画八卦”“制嫁娶”、“结网罟”可见,伏羲是人,是蛇以及龙的传人。在古书中,伏羲又作宓牺、庖牺等。“伏”声母现为“f”,但上古无此音。现在的唇齿音多由双唇音(b、p、m)演变而来。故“伏”古音与宓、庖相同或相近。[8](P.367)“羲”[]与彝语[]韵母相同,声母发音部位与方法上常产生同化,因此,“伏羲”应当念为“苞羲”,而“苞羲”就是彝语的蛇“[bu]”。彝语“蛇”读[bu33]55]或[bu21vu33],即与“伏羲”二字的古音相当。伏,上古并纽职部[biwk],中古并母屋韵[biuk]。羲,上古晓纽歌部[ia],中古晓母支韵[ia]。有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彝族八卦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彝族八卦与伏羲八卦联系密切,彝族八卦和伏羲八卦运算规律和辩证关系高度一致。因此,在伏羲与支格阿尔之间是否可透视到一些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是否可认为支格阿尔产生于伏羲时代?根据蛇、龙、人的联系与发展来看,支格阿尔应为母系社会的往期。“彝族支格阿鲁文化里也反映了彝族先民的原始社会历史事件,特别是母系社会的历史事迹。如支格阿鲁母亲有名有姓,写得很详细,写得血肉丰满,形象生动。而阿鲁的父亲则没有,只说是天上飞来的一只鹰。”[5](P.127)尽管支格阿尔是产生于母系社会,但对支格阿尔的英雄事迹创造应该是在夏商时期,在支格阿尔中已经描述了铁的冶炼和弓箭的使用等。“从生产力方面看,支格阿鲁时代已明显进入了青铜器时代。这在支格阿鲁穿着铜蓑衣,戴着铜斗笠,用铜网把雷公网住,然后用铜棒捶打雷公,使雷公投降,发誓从此以后不再劈打人类等记载中可以明显地看出。”[5](P.125)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最早冶炼的是青铜,青铜是在商朝开始冶炼的。从这个角度看,支格阿尔应为夏商时期所创造出的英雄人物。

三、龙(“尔”[lu])是英雄人物的精神和力量

英雄史诗是歌颂英雄的诗。而英雄需要力量、勇气和精神。英雄史诗是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历史、特定的民族、特点的文化之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境内已被公认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马纳斯》以及彝族史诗《支格阿尔》就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吮吸中华文化的***汁成长壮大的。他们共同的文化精神就是中华民族“龙”的精神。从语言文化的视角看,四部史诗中的四个英雄人物都有“龙”字。藏族的格萨尔的“尔”,“尔”即“龙”,读音[lu]。蒙古族的江格尔的“尔”,“尔”即“龙”,读作[lu]。科尔克兹族的马纳斯的“纳”读音[na],在汉语转写中往往把字母[n]和字母[l]混写,把[l]写成[n],把[n]写成[l],实际[na]就是[la]。[la]即[lu]“龙”。

无论在语言现象上,还是在文化精神上,“龙”、“尔”、[lu]、[lo]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英雄人物的象征。每一个英雄人物杀恶除奸、为民除害、主持正义等。正因为这样,他们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人们歌颂他们,人们赞美他们,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就四部史诗来看,尽管其主题思想都一致,但其表现形式和时代背景是不一样的。支格阿尔反映的是彝族远古时代的事。讲述的是支格阿尔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斗的英雄事迹。如:射日月,平四方等。

格萨尔讲述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夭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上,格萨尔在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森姜珠牡为妃。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征战四方,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后降伏了凡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帮国家)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规模宏伟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此结束。

江格尔和玛纳斯所讲述的史事也大同。在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史诗也都类同。

根据这几部史诗的讲述内容来看,支格阿尔产生年代比《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早一些。根据史诗事迹和所讲内容来分析,“龙”及“龙”的精神早在汉文化中形成,汉文化中的“龙”完全处于神化状态。“龙”在彝族文化中以支格阿尔的诞生为代表,支格阿尔是一个半神半人的神人。因此,“龙”文化在彝文化中的存在历史悠久。

四、龙(“尔”[lu])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英雄史诗是古代民族崛起和发展的历史产物,往往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英雄史诗以宏大的气魄和规模展示了英雄人物的勇敢和威武,描写了激烈的古战场和恢宏的战争阵容,反映了各民族古代的英雄史观,再现了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活和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龙”及龙文化尽管最早产生于汉文化,但在历史上,把龙的精神具体的赋予人的是其他各民族。彝族英雄史诗中的英雄人物支格阿尔继承了龙的斗志、龙的精神,龙文化在英雄史诗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以格萨尔、江格尔、支格阿尔为代表的英雄史诗中龙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是一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支格阿尔在射七个太阳,六个月亮时,先是站在树根上射,后是站在株橘树上射,后是站在松树上射,后是站在杉树上射,……为了不让七个太阳晒人,六个月亮照人,他想尽了办法,吃尽了苦头,射掉了六个太阳,五个月亮,给了人间一个正常的昼夜。

《荷马史诗》中追求卓越和荣誉,肯定自我和个性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等英雄伦理精神教化了整个希腊民族,这种英雄伦理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9]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在统一的中华民族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中华儿女培养起“兼容并包”、“中华一体”、“协和万邦”的理想,孕育了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尤其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个民族之间和区域文化之间加速碰撞和融合统一,使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维护团结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调和主线。龙的精神是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和恢宏气度,开辟丝绸之路,发展与西域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以及后来开拓“海上丝绸之路”,既大量吸取了国外的物质文明成果,又广泛吸收和融合了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升华。

注释:

① 《支格阿尔》是一部英雄史诗,其英雄任务支格阿尔的名字“尔”[lu]即“龙”,汉语语音转写有“尔、鲁、龙、罗、录”。

参考文献:

[1]Shamadage. A Discussion on Bimo's Function in Inheritance and Diffusion of “Zhi Ge A-Long”[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011,(1) .p.24.

沙马打各,论彝族毕摩在传承与传播《支格阿龙》中的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24.

[2]He Chunyan, Wang Chenna. A Discussion 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Worshiping Dragon Ritual of A Ze People of Yi in Yunnan[J].Journal of Thinki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P.36,2010.

何春燕,王晨娜.云南彝族阿哲人祭龙仪式的社会功能刍论[J].思想战线,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36.

[3]Lu Dingfu. An Anthropologial Interpration on Huayao Yi's Worshiping Dragon Ritual[J]. Journal of Yuxi Normal Institute, P.46,Vol.3,2011.

陆定福,“花腰彝”祭龙仪式的人类学意义阐释[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3):46.

[4]Zeng Guangchun. An Analysis on Dragon Totem Patterns in the Costume of Yi[J].Journal of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P.13,Vol.4,2008.

曾广春,浅析彝族服饰中的龙***腾纹样[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3.

[5]洛边木果.中国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6]冯元蔚译.勒俄特依[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47.

[7]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87.

[8]何星亮.中国***腾文化[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65.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篇7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民大众,历史上出现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化,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生动材料.如人文初祖黄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不畏艰辛出生入死出使西域的张骞;“匈奴未灭,何以回家”的霍去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封侯非我意,但原海波平”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七次下西洋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以民族大义为重,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禁烟英雄林则徐;血染吴凇的七旬老将陈化成;维新志士谭嗣同;忧国忧民.舍身蹈海的陈天华;“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大文豪鲁迅;誓死抗日,壮烈殉国的***;具有二十七年成就《本草纲目》坚忍毅力的李时珍;手举炸药包炸碉堡的***;国际主义英雄***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好战士***,***的好干部***,以及无数仁人志士,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教育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二、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是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

    历史课程目标非常重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社会学科,讲述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述说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进步,中华民族在长期与自然,与外来民族的抗争发展壮大,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世代相传。20世界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文化都逐步向工业化甚至信息化,社会文明进步要求公民素质普遍提高,但是,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物质生活的充实并不能说明精神世界的充实,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和道德的沦丧。在未来的社会中对于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加强民族精神的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他们自控能力差,容易受一些不良习气影响,其价值观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课的优势,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学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民族利益。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篇8

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隔着长城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还进入到中原地区。宋朝时,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项族建立的夏,就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管辖的范围更广,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疆域广大,是当时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华夏族歧视的犬戎族,在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商鞅变法,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逐步强盛起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到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统一了全国。我国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我国今天的版***,基本上是清朝前期确定的。

从经济上看,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夷族开发了沿海地区,苗、瑶族开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藏族开发了青藏高原,彝族和西南各族开发了西南地区,东胡族开发了东北地区,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族等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回纥及西北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正是边疆各族人民对边疆经济的开发,并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才使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

至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各民族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清朝时期,东北各族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反击大小和卓兄弟***祖国的斗争。到了近代,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事例就更多了。

当然,各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其中人数较多而又发展迅速的民族,对我们祖国历史的发展起的作用就大些,例如,汉族不论在***治经济上,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都起过巨大的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汉族的发展史。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包括历史上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必须包括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没有少数民族的历史,就不能称之为中华民族史。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历史上的地位,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而是要实事求是地讲述。

二、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要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具体的

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也有各民族互相对立、彼此争战的***时期;既有汉族建立的***权,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权;既有汉族内部的战争,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既有外族的入侵,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斗等等。历史上,多民族的中国存在着统一和***的情况。

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的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便不难看出,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在各民族之间,当矛盾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时,彼此就友好相处,互相往来,和平发展,国家就表现为统一状态,例如,秦汉的统一,隋唐的统一,元明清的统一等。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民族之间就相互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国家就处于战争或***状态,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等。同时,矛盾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宋与西夏、辽、金的战争,双方统治阶级几乎动员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战争之后,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各族人民之间,又出现了和平相处的局面。民族战争固然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千百万人死于非命,经济文化受到破坏,然而,战争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接近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每一次战争之后,总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强迫迁徙到另一个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杂居错处,相互融合。东晋十六国时,民族战争经常发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满族如果不入主中原,他们就不会有较多的成分融合到汉族之中。至于战争引起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这在客观上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了促进作用。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只是民族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历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在向共同的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这才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本质和主流。

三、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篇9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合理运用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趋势,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作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不仅是实现素质教育、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解析历史教学难点的利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唯物史观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评价具有重要作用。我用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说明如何加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历史事件分析:现象与本质。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而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我们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现象和假象所迷惑。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的三国鼎立这个历史现象来具体运用现象与本质这个唯物史观原理。在讲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设计一道思考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倒退吗?”从历史上来说,大一统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因而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从表面的历史现象来看是一种***局面的形成,这种局面似乎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倒退。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个历史现象?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

首先,从***治方面来分析三国鼎立局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期社会***之后,各方势力通过***治斗争逐渐形成的历史局面,社会***治从最初的多个割据势力的纷争逐渐发展成三个主要的***权势力,大的***治势力吞并小的割据势力,从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对立均衡势力,使社会***治出现了一定时期的和平局面。

其次,从经济方面来说,三国时期,三个***权为了增强各自实力,纷纷采取休养生息和加强生产的措施,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再次,从民族关系方面来说,三国鼎立时期,割据***权积极与少数民族发展联系,尤其是蜀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努力,对于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积极效果。

最后,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三国时期的文学艺术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派别和代表,中国的书法艺术也在这个时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三国鼎立局面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现象,但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历史在***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而在三国鼎立局面现象之下,还蕴含着社会走向统一的大趋势,这也为其后西晋重新实现封建社会的统一打下了基础,这才是三国鼎立局面现象下的本质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并非是历史发展的倒退,在***局面的表象下蕴含着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历史本质。从这一历史现象中,我们还可以印证另一条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直线前进,而是充满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二、历史人物评价: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这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印象,即英雄人物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方向,造就了历史发展的结果。那么该如何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呢?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我们可以以拿破仑为例,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先,所谓“时势”,就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形势和环境。所谓的“英雄”,是指勇武过人、具有英雄品质、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而令人敬佩的人。英雄人物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当历史的发展把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摆在世人面前,当历史的发展为这个矛盾提供了解决的舞台和条件,就必然会产生英雄人物来组织和带领群众去解决这个矛盾。

其次,拿破仑走上历史舞台也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当时法国***局动荡,督***府对内不能稳定***局,对外不能抵抗侵略,处在大***中的法国需要一个强大的集权来捍卫***,大***中迅速崛起的将***拿破仑,在几次大战胜利后声名显赫,加上其自身所具备的才华,成为了最佳人选,于是拿破仑被历史时势推上了历史舞台。

最后,社会的历史条件最终决定着英雄的活动范围,“英雄”只是“时势”这个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英雄都无法抛离时势而***存在,只有顺应了历史潮流才能成为英雄,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时势作为客观主体,不因任何人而改变,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时势的需要才是英雄产生的根源。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时势的要求才出现了英雄人物,因而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说:“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恩格斯说:“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也是会由另一个人扮演的。”

当然,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在时势造英雄的前提下,由于个人性格、认识高度等原因,不同的历史人物个体对于历史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所以,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三、历史局势判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关于历史局势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判断的问题,在这方面教学中,我们可以试着从唯物史观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这种原理来思考和判断历史局势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在诸多的矛盾之中,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则居于从属地位,起着次要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矛盾,也就无所谓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解决,反之亦然;在一定的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会相互转化。

根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原理,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和引导学生对历史局势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让学生能从宏观上认识和把握历史事件和局势的发展脉络,这对于锻炼学生从宏观高度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很有帮助。我们可以抗日战争前后的中国历史局势为例,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

首先,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和先后发动反***而结束。大***失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斗争形势变成了以为首的官僚集团、买办资产阶级与以***为首的无产阶级、劳苦大众之间的斗争,虽然当时的中国社会还存在一些外国势力与中国社会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和***所分别代表的各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次,“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东北地区逐渐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特别是“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意欲把中国纳入其所宣称的“大东亚共荣圈”,使中国整体沦为其殖民地。在这种局势之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转化,从国内的阶级矛盾开始转变为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而国内阶级斗争就变成了次要矛盾。

再次,当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抵御外侮、争取民族***就成为时代的要求,而要解决民族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所宣称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策必然无法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连内部的民主人士和抗日派别也不再沉默,于是有了“西安事变”的发生,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共谈判、联合抗日。

最后,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驱逐了日本侵略者,民族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得到了解决,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变成次要矛盾的国内阶级矛盾再次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三年的***战争,了蒋家王朝和***派的黑暗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从而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

通过上面的分析,学生就可以对中国社会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总体历史发展脉络和趋势有宏观的认识和把握,这对于学生提高认识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必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篇10

这次放暑假做的《暑假生活》上有这么一道阅读题:    “……北宋大将***狄青南征统一中国,都曾有大量矮马驰骋疆场。民族英雄岳飞一次曾精选矮马300匹参战,大破南侵的兀术……”

就在这短短的两句话中就有几处错误。首先,纵观北宋历史,那时中国并没有统一,而是在历史上第二次大***时期。而狄青主要在西北边境与西夏作战。狄青所生活的那个时候,宋朝的统治已经很牢固了,南方已经归其管辖了.而“民族英雄”一词的含义是:捍卫本民族的***、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岳飞虽英勇,但他抗击的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女真人(满族).这是我国内部事情,所以不存在“侵略”“反侵略”的含义.所以不能称作民族"英雄".在我国近代史上的抵抗帝国主义或殖民者的英雄可以称作民族英雄。

一个错误可以让我们懂得很多很多.像历史这样的知识点是不能死记硬背的,要用合理的方法来记忆。如这种改错的方法就不错,不仅让我们记住了知识点还能够灵活的运用。

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改正。如果你会利用错误你就会觉得错误是一个不死版的课堂。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利用错误,亦是课堂。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0篇

学习

我们的生活多美好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的生活多美好10篇,内容包括什么使我们生活更美好作文,我们的生活多美好原唱。我们一出生就有一个温暖的家。松鼠要自己找松果吃,小兔要自己找萝卜吃,狮子要自己抓猎物吃,我们每天都能吃到爸妈准备的可口饭菜。兔子小心被老

学习

财务管理述职报告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管理述职报告模板,内容包括财务工作述职报告模板,学校财务管理述职报告。1、耐心细致地做好财务工作。自接手管理处财务工作半年来,我认真核对上半年的财务账簿,理清财务关系,严格财务制度,做好每一笔账,确保了年度收支平衡

学习

招生合作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招生合作10篇,内容包括招生的方案通用15篇,学校合作招生文案。乙方:为了更进一步推广中国名人金头脑婚庆培训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本着平等自愿、相互尊重的原则,经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委托招生等相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甲方

学习

互联网发展趋势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发展趋势论文,内容包括互联网发展趋势3000字论文,关于互联网发展的论文参考。1.3金融业务的特点网络金融业务除了具有虚拟性、便捷性和节约成本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广泛性特点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这些金融业务特点同时也

学习

关于体育的资料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体育的资料10篇,内容包括关于体育方面的资料20字,关于体育的知识100个。在体育新闻工作中难免需要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进行系统的了解,从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大海捞针”式的查找,由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无序性、不确定性,

学习

主动维护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主动维护10篇,内容包括电信主动上门维护网络,主动增强保密意识维护国防安全。一、主动预防性维护策略1.系统的失效分析系统的失效根源主要是油的污染。另外油液泄漏油液理化性能变化气蚀,过热以及系统过载等均可导致系统的失

学习

前端实习工作计划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前端实习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前端学生个人岗位实习计划,前端实习工作计划与实施步骤。除针对家长的培训课程以外,开端计划里还有专门的职员培训项目,主要有:为期一周的40小时培训项目(Forty—HourTrainingProgram),目的是让毫无经验

学习

暑假安全调查报告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暑假安全调查报告模板,内容包括大学暑假安全检查报告范文,暑假期间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为了不妨碍在他人,我尽量去问一些不在购买的人,只是问一些在随便看看的行人,这些人有阿姨,有叔叔,有爷爷奶奶,甚至还有小孩。通过对不同年龄

学习

赤胆豪情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赤胆豪情10篇,内容包括赤胆豪情合集,赤胆豪情***。3、我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赤胆忠心,保国保民,岂能苟且偷生!4、我们必须赤胆忠心为人民。5、马三保英勇、强壮、足智多谋,又赤胆忠心,因此深得王太子的信赖。王太子登基之后,赐给

学习

民法硕士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民法硕士论文,内容包括民法学毕业论文范文,民***文最新颖题目。2.抓准问题研究活动从发现问题开始。问题,是指观察的客观事实与以往了解的有关理论、相关规定之间的不和谐甚至相矛盾的现象,即不该发生的发生了,该发生的却没

学习

社区健康教育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健康教育论文,内容包括社区健康管理教育论文,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实践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社区相关部分配合下,由经过同一培训的社区护士进户问卷调查,要求被调查者意识清楚,无语言沟通障碍,对于文盲,由调查者向被调

学习

高中地理课件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地理课件10篇,内容包括高中地理课件ppt全部免费版,高中地理课件word文档。1.明确课题,吃透教材,确定课件框架教师需要先将教材与教参等研究一遍,了解重难点,从而把握好所做课件的方向。毕竟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包括天文

学习

拼车协议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拼车协议10篇,内容包括拼车协议范本,拼车旅游免责协议有法律效力吗。年龄:身份证号码:搭车(以下简称乙方):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就搭车的事宜上达成协议

学习

放射科岗位职责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放射科岗位职责10篇,内容包括放射科岗位职责怎么背简单一些,放射科规章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2.1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成立以医院院长为组长的“院辐射防护领导小组”和以科室为单位的辐射防护质量小组,法人为第一责任人,形

学习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内容包括天府之国最早是具体的哪里,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天府之国。“天府之国”是最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地方,古人常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在中国,一提到“天府之国

学习

阿卜杜拉 慷慨勇敢的民族英雄

阅读(34)

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是位睿智型风云人物,在处理内外重大事务时,他判断准确,处理果断,成果显赫。另一方面,他喜欢倾听他人见解,善解人意,对需要帮助者乐于慷慨解囊。他比其他王室成员保持了更多传统简单的生活方式。他

学习

中国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内容包括三武一宗灭佛历史,三武灭佛怎么回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共发生过四次较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即“三武一宗灭佛”,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年)、唐武宗李炎

学习

浅谈“民族英雄”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民族英雄”,内容包括浅谈中国民族英雄的作文,民族英雄教材。【摘要】谈民族英雄,应当有一个统一的前提,那就是必须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决不能厚此薄彼,任何仅仅站在某一个民族的立场而排斥或鄙薄另一个民族的做法或